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27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七十四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目錄

 隱逸部藝文二

  隱逸傳序          唐書

  隱逸傳序         舊唐書

  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上送煙子元演

  隱仙城山序         李白

  大隱賦          皇甫松

  逸人賦           吳筠

  隱逸傳序          宋史

  擬招隱士          范縝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

  陶淵明論          朱熹

  論嚴子陵         羅大經

  隱逸傳序          金史

  隱逸傳序          元史

  招隱敕          明宣宗

  敕處士吳與弼        英宗

  梅隱詩序         方孝孺

  四皓論          王守仁

學行典第二百七十四卷

隱逸部藝文二[编辑]

《隱逸傳序》
唐·書
[编辑]

古之隱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 放草野而名往從之,雖萬乘之貴,猶尋軌而委聘也。 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於俗,雖有 所應,其於爵祿也,汛然受,悠然辭,使人君常有所慕 企,怊然如不足,其可貴也。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內 審其材,終不可當世取舍,故逃丘園而不返,使人常」 高其風而不敢加訾焉。且世未嘗無隱,有之未嘗不 旌賁而先焉者,以孔子所謂「舉逸民,天下之人歸焉。」 唐興,賢人在位眾多,其遁戢不出者,纔班班可述,然 皆下概者也。雖然,各保其素,非託默於語,足崖壑而 志城闕也。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 於道,至號終南、嵩少,為仕途捷徑,高尚之節喪焉。故 裒可喜慕者類於篇。

《隱逸傳序》
舊唐書
[编辑]

前代,賁丘園,招隱逸,所以重貞退之節,息貪競之風。 故蒙叟矯讓王之篇,元晏立《高人》之傳,箕、潁之跡,粲 然可觀。而漢二龔之流,乃心王室,不事莽朝,忍渴盜 泉,本非絕俗,甚可嘉也。皇甫謐、陶淵明慢世逃名,放 情肆志,逍遙泉石,無意於出處之間,又其善也。即有 身在江湖之上,心遊魏闕之下,託薜蘿以射利,假巖 「壑以釣名,退無肥遯之貞,進乏濟時之具,山移見誚, 海鳥興譏,無足多也。」阮嗣宗傲世佯狂,王無功嗜酒 放蕩,才不足而智有餘,傷其時而晦其用,深識之士 也。高宗天后,訪道山林,飛書巖穴,屢造幽人之宅,堅 迴隱士之車而遊巖。德義之徒,所高者獨行;盧鴻一 承禎之比,所重者迯名。至於出處語默之大方,未足 與議也。今存其舊說,以備《雜篇》。

《冬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餐霞樓上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
李白
[编辑]

「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合,結神仙交,殊身 同心,誓老雲海,不可奪也。歷考天下,周求名山,入神 農之故鄉,得胡公之精宇。胡公身揭日月,心飛蓬萊, 起餐霞之孤樓,鍊吸景之精氣。延我數子,高談《混元》, 金書玉訣,盡在此矣。」白乃語及形勝,紫陽因大誇其 仙城。元侯聞之,乘興將往。別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 夢魂曉飛,渡綠水以先去。吾不凝滯於物,與時推移, 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朱紱狎我,綠蘿 未歸,恨不得同棲煙林,對坐松月,有所感歎,然銘契 譚石,乘春當來,且抱琴臥花,高枕相待,以寵別,賦而 贈之。

《大隱賦》有序
皇甫松
[编辑]

《欒子》,「進不能強仕以圖榮,退不能力耕以自給,上不能放身雲壑,下不能投跡塵埃,似智似愚,人莫之識也;如狂如懦,物不可知焉。酒泛中山,適逢千日,萍漂上國,迨逾十年。遨遊不出於醉鄉,居處自同於愚谷。閔仲叔之殊見,徒避豬肝;屈大夫之褊懷,浪投魚腹。是以坐成滌器,行將賃舂,擁萬卷而笑百城,舉簞瓢」 而歌一室。必期口無二價,居賣藥之流;身抗三旌,入屠羊之肆。於是詩輕《招隱》,賦陋《歸田》。和光同塵,嘗聞語矣。遁世無悶,豈虛言哉!榮啟期之鼓琴,身終三樂;嚴君平之賣卜,日止百錢。

考證

是可以融神保和,含道詠德,亦何必拂衣丹嶠,散髮清流,吸玉露之英,擷金芝之秀,鍊神化骨,以為榮乎?甚不然也。何況華裾飛蓋,鏗玉拖金,赫赫煌煌,光寵相耀,有是夫哉!昔尚長設論,富不如貧;曹劌立言,食肉者鄙。請事斯語,以奉周旋。以書於紳,以銘於座。河上公之章句,紛其曠歟;漢陰叟之畦町,不亦勞也。言而不足,聊為賦云。蕪音適愧乎彫蟲,浪跡遽同乎《豹隱》。陋均傖父,誠堪覆瓿以增嗤;價重兼金,未足披沙而見擇。

有《招隱》謂欒子曰:「爾其賢乎?何懵懵之如是也?」欒子 喑然。《招隱》者曰:「夫天地陰陽專其神,日月星辰專其 耀,山嶽峰巒專其高,江海川瀆專其深,所以滄茫曭 朗,巍巍瀰瀰者也,殆非口適所能彩發於其間矣。自 此以降,各專其能,眾自煩也。龍專其靈,虎專其猛,火 專其烈,水專其柔,霹靂專其怒,魑魅專其怪,至堯專」 於治民,舜專於治孝,夏禹專於治水,成湯專於救旱, 周公專於接賢,仲尼專於化物,老聃專於道德,莊子 專於逍遙,迨於史魚、伯宗專於直也,季札、郭伋專於 信也,侯嬴、荊軻專於義也,子胥、晁錯專於忠也,黿鼉 魚豚、螭鱉龜蜃專於水也,麏麖麋鹿、狐狸熊羆專於 山也,飛鼠專於暗矣,飛蛾專於明矣,「至於蜘蛛蟋蟀, 螳螂蜉蝣,皆有所專,而未能暫悉其所專也。觀爾之 志,退非專閑,進非專仕,愚不專愚,智不專智,操心若 老成,謀身若兒戲,顛倒上下,罔識所謂亦有專之者 乎?」《欒子》曰:「有之,吾專於不專也。」《招隱》於是知其大人 也,歛衽易容,退而復拜。拜而且跪,言曰:「昔仲尼所謂 走獸可羅,淵魚可緡,飛鳥可罾。至於龍駕風電,乘雲 雷,吾不知之。今先生之謂矣,請從而書之。」於是欒子 迺推琴濡毫,以訖其辭。邈乎悠哉,曠宇宙而氛埃。古 茫茫而日去,今紛紛而月來。開闢天地之上聖,分裂 山河之雄材。蛇身虎鼻,螭質龍胎;乘剛柔於水火,含 變化於風雷。莫不隨草莽而共腐,與珠玉而同灰。悲 夫!自「茲已降,又何營營而不迴。」所以八荒放志,六合 遊神。皓然矯首,兀若無身。顧不懼於來者,又何希於 古人?老聃煩於論德,釋氏詭以推因。苟我心卓然而 不惑,又寧見欺於此君。何況駕鶴真人,吹笙王子,玉 樹玲瓏,金臺邐迤。青鸞翠鳳之飛鳴,丹豹赤麟之遊 止。劉安雞犬,呂恭奴婢。子英拜而魚飛,初「平叱而羊 起。或煮藥而鍼龍,或飛符而縶鬼。負柴草而廣施,賭 菜瓜而博戲。」紛乎哉,故吾不悉心而信矣。又有「青龍 上漢,白鹿凌虛;變砂神米,質酒靈書。」吁,稚川與子政, 何相欺之甚歟!赤城元圃,任公子之所居;荒垣朽竹, 丁令威之故墟。安用翩翩為白鶴,何必悠悠騎碧驢? 已焉哉,吾將居常侍終而已矣,又何神仙之學乎?於 是掩蓬扄,閉茅屋;几案詩書,形骸土木。雖捉襟而露 肘,終擊壤而鼓腹。有酒劉伶,無妻犢牧。花菲菲而晚 紅,草凄凄而暮綠。春水兩派,晴山數曲。吟四首以愁 濃,舉一觴而歡足。波激越而瀛溶,竹含煙而樸簌。倚 仗則手放青鳩,脫冠則髮辭斑鹿。養牛不乘,生雞嬾 祝。苟求仁而得仁,又何榮而何欲?世事紛紛,生涯促 促,亦何為乎齅金,亦何為乎泣玉。悠哉已矣!何不順 時而從俗耶?亦有居陋巷而易志,顧好爵而迴腸;恥 白屋之蕭瑟,期青雲之頡頏。寵崇朱紫,譽藹馨香;交 親翕而相會,門巷曄而生光。危冠岌岌,環珮鏘鏘;朝 朱門而受爵,暮赤族以罹殃。信刑漢朝,胥流吳「水。一 室薰而香焚,三穴空而犬死。能守節以保身,然後謂 之君子。萬古勳庸,逐風砂,歌鐘玉帛散朝霞。華亭晉 陸悲朱頂,上蔡李斯憶素牙。嵇康臨刑而顧影,竇嬰 就戮而興嗟。高鹿馬以喪國,范蛇豕而忘家。諒覆車 之在眼,吾將易轍而止邪?」於是振遐思,蕩清慮;擺簪 裾,遯名譽。聊疏放以安貧,冀靜「僻而為趣。迺步重水, 常趨遙林。奇峰峞㠥,古木森沉。泉出山而漸淺,雲入 洞而愈深。遇清風而藉席,對綠篠以開襟。垂蘿窱裊 以樛結,連巒菌蠢而相尋。望去鶴於沙尾,見歸龍於 水心。青苔潤而饒露,碧梧欹而足陰。」松脂滴酒,樹癭 臺琴。山席平鋪而葉墜,書卷橫開而露侵。回首遙壑, 松蘿漠漠。曲徑「抱雲根,斜陽遶山腳。瀑迸疑懸,峰危 欲落。歷斷岫而崢嶸,入疏林而綺錯。委葉交扶,盤根 相閣。野鼠鬥于林稍,山雞鳴于叢薄。蔓韌時縈壁,危 或拓。出人煙蘿,徊翔寥廓。靈葩露葉芳綿綿,山青雲 白心悠然。徐生赴哭三千里,萊子留書十四篇。陸通 避楚而負甑,張翰辭吳而解船。豈求聞而矯俗,諒襟」 懷之異焉。予亦何人?思為逸民。朝常擁耒,暮或垂綸。 山泉鳴而入夜,洞花寒而變春。閑遊諳野,蔬食慣貧。 盤中之周生紫蓼,嶺上之陶公白雲。野岸波澄,蓬門 露曉。徘徊綠水之際,蕭洒青林之表。杞根成狗,蘿葉 垂蔦。山鹿奔而草低,野鶴飛而桂裊。溪外負薪,田中 荷蓧。鶉披子夏之衣,蛙鳴稚圭之沼。壟畝連延,桑麻 繚繞。入崦而朽竹芟疏,出溪而茅茨稀少。依林壑以 終焉,經沼沚而留連。花披籬而綿絡,瀑鳴山而布懸。 潭中則赬魚躍日,洞裡則沈鹿叫煙。遇山客以停杖逢沙禽而駐船。槎崩水沒,樹空籬穿。雉雊霧旦,鼉鳴 雨天。灌於陵之藥圃,耕彭澤之黍田。偷閑散於一日, 役筋骸于百年。開山決水,澆蘭蒔芷。移風桂於嶺頭, 種煙篁於澗裡。浪滿沈舟,苔生濕地。山廩空而鼠喧, 野浪高而鷗喜。或曲岸而流觴,或平崖而隱几。煙霞 繚繞,松桂邐迤。踉鶴西來,驚鸞南起。始嵺嶱之不極, 終渢漴而未已。慨「然懷古,中心如醉。憶耽酒之步兵, 想能詩之都尉。先生則五斗成文,君王則七言見志。 陸機之價難偕,鄭眾之心莫遂。古人往矣,吾將已而。 諒紛紛於來者,欲停觴而遲誰?永懷掩抑,遐思歔欷。 鑒往行之得失,悟前賢之是非。至如龍章鳳姿之異, 鶤化鵬立之姿,重瞳駢脅,龜背虎眉,莫不截野格禽, 深江斬螭捽;搏犀兕,磔裂熊羆。藉魚爛之勢,興龍變 之機。日虧星隕,海動山移。澶漫轥亂,推斥」支離,然後 纘百王之鴻烈,應五運之昌期。於是玉帛郡國,鐘鼓 神祗,疊斝醪醴,籩俎鼎胹,周旋登陟,以嚴以私。威儀 文物,繽紛陸離,禮樂中外,冠義邊堤。轟然一瞬,電威 風馳。明遠歎《蕪城》之作,子山敘離別之詞,雖寂寞而 遠矣,良咨嗟而愍之。若夫舒巧矜談,沽多肆慾,蒯通 一說而亡三,墨翟九拒而餘六,智不如葵。「義輕于粟, 資汎說而有餘,在通議之不足。置此獨幽沈,昔人難 復尋。」繞南浦,薜荔滿西林。嶺遮亭而青獸不起, 松橫水而蒼龍欲沈。鷗泛空而點雪,月零波而蕩金。 獨徘徊以無侶,悄持觴而未舉。歎巨卿之不來,嗟子 皮之乖阻。胡不長逝,孑而隱憂。決比德于單卷,逝追 蹤于許由。道匪五往,思無三求。與傴僂而同去,共支 頤而云休。孰得孰失,何思何讎。豈若介子推之怨晉, 費子陽之泣周。煙飆勃起,涕泗橫流。徒血盡於雙目, 竟灰錯於一丘。所以順世浮沈,與時消息。冥神觀化, 何往不極?《齧缺》之問惡乎知,「哀駘」之心莫之識。今昔 茫茫,興衰運長。超然委命,於何不臧。亦何悲於麟獲, 亦何嗟於豹藏。薜葉離披之島,槐根擁腫之場。白鷗 兩岸,青莎一床。遇四老而極逸,逢七賢而甚荒。露濕 書笈,塵生藥囊。楊子袍穿,仇生室方。結痛飲之《山簡》, 就蔬䬸之袁唐。我有遐說,超然自悅。鄙文馬與華軒, 況金臺之玉闕。「藥不可還,童方難為馭風。莫希魚背 客,不作鹿門翁。門何山而不對,水何徑而不通。雲歸 則千峰臥綠,桃飄則一川踏紅。」南灣漁者,東郊老農。 形骸坐類,襟帶自同。或刺舟而共去,或駕犢而相從。 採藥於岩下,行歌於里中。兒童目以癡叔,鄉人指作 愚公。怪蔣詡之徑狹,笑孫登之室空。昔者梁伯鸞之 牧豬,馬仲圭之罣兔。毛公隱身於博徒,嚴生攻書於 卜鋪。咸蓄奇聲,共沈高步。雜閭里而寄清,汨塵泥而 自汗。我亦悠悠,何遠去留?方寸自足,徒勞外求。入煙 霄而何樂,處城「市而何憂。」於是抵廛郭,出林丘。九衢 駢羅而自適,三市紛譁而自遊。榱楹接輓,輅連輈。 金碧簇而霞爛,羅紈開而浪浮。曉入屠肆,春遊酒樓。 臥白犬於甕下,懸青蚨於杖頭。並肅父以補履,同庖 丁之解牛。遇茅狗之迎酒嫗,逢木羊之隨《葛由》。旗亭 日將夕,百戲忘休息。漢女踏紅綃,海人拋赤仄。飛塵 霄合,囂聲晝塞,泥燭巧成,皮錢妙飾,滌器則或損殊 材,當壚則時逢麗色。與商丘而同懷,共文賓而晦跡。 斥鷃逍遙,藩籬可巢,不憚負局,何羞賣膠。或有貨藥 藏名,傭書養志,或屠狗於橫街,或奔牛於列肆。道合 情同,心諧跡似。穢體濁形,捐聰斥智。雖殊之於萬途, 咸趨之於一揆。天道云云,亡知喪真,孰「能國士?吾為 市人,德與時而偕益,道隨行而日新。一牛衣以溫體, 五羊皮以易身。羅衣駭目,麗質驚鄰。詎謂正色,寧我 所珍。不望豹變,非圖蠖伸。誓洗耳穢,那挑指文。惡心 長而髮短,驗齒亡而舌存。損又損以立操,材不材而 用神。伊大道緬邈而不極,聊糟粕於斯文。」乃援琴而 歌曰:「茫茫大塊兮,𣽂淪逶迤。生我至德兮其心孔殷, 茫茫兮孰知其施。道之虛,維吾之廬,闤之隘,維吾之 賓矣。道之謐,維吾之室,闤之囂,維吾之黨矣。杳乎徐 乎,遼乎冥乎,維吾之娛矣。剛龍之蟠長雲兮,夭矯蜿 蜒,脩鱗之喜橫海兮紛潾漩沿,游神於六合之外兮 希夷自然。」又歌曰:「曾瀾起兮風自飄,雲溶溶兮連泬 寥。微風」息兮波以平,雲霏霏兮開窅冥。重岩邈兮脩 已遠,洄潭渺兮深復淺。羽余觴兮空余《罍玉顏》。「兮 山已頹,羲皇何以不復回?捐形棄世兮如吾何哉?金 踴躍兮求莫邪,為不祥兮將奈何?」招隱者歌曰:「大道 悠悠而熙熙,吾莫知施誰宗,欒子吾其嗣之。至化蕩 蕩而一一,吾莫知專誰師,欒子吾其與焉。」歌闋:杉竹 蕭然而迭響,鳥獸徘徊而更鳴,怡然鼓琴,抗然起舞。 於是標問答,纂歌詩,不知其強名,為賦之。

《逸人賦》
吳筠
[编辑]

粵真隱先生者,體曠容寂,神清氣沖,迥出塵表,深觀 化宗,偃太和之室,詠元古之風,收人之所不寶,棄人 之所必崇,以道德為林圃,永逍遙於其中。有玩世公 子,思發其蒙,乃詣先生之所舍,詢出處之異同,於是 稽首跪而稱曰:「僕聞士之生也,備百行,榮九德,靜為物軌,動為人則,可見故不隱,可言故無默。使上葉唐」 虞之化,下安仁壽之域。既兩儀交泰,九有不㩦,然後 分人之土,執人之珪。故伊尹負鼎而去有莘,太公釋 釣而出磻溪,朝淪污泥,夕升丹梯,若喬木之集鵷鳳, 清流之躍鳧鷖,何必矯抗斯慕,中和見睽,躡跡巢許, 追蹤夷齊,膏屯于骨肉,和勦于甿黎,捐坦蕩之脩衢, 履幽廢之荒蹊,漱寒泉之泠泠,藉青「草之萋萋,悲林 風之夕振,厭山鳥之晨啼,始支離而餒息,終攣卷而 寒栖,信行藏之足驗,唯名實之可稽,願一聞其至言, 俾向方而不迷也。」先生宇合寥天,心凝帝先,泯禍福 之境,杜樞機之權,將有言而中止,不得已而應焉,曰: 「夫洪荒之際,物靡艱阻,上如崇丘,下若平楚,高卑定 位,各暢其所,賢愚同」條,智詐罔舉。孰為出,孰為處?孰 為默,孰為語?迨乎時遷樸散,質變淳訛。升沈異躅,明 暗殊科。剛柔相軋,曲直相摩。或貪餌以吞鉤,或橫飛 以觸羅。惟皇王之愍俗,爰拯溺於洪波。乃自揖讓,迄 於干戈。雖政教之異宜,誠法令之滋多。欲遏亂以求 理,譬招風而靜柯。遂飾禮以邀敬,修樂以導和。雖聖 哲之區區,卒傾頹而奈何?於是上有淫君,下彰忠臣。 龍逢之列,萇弘之倫,苟徇義以成名,竟違天而殺身。 祇足以增惡聲于暗主,竭惠澤于生民。故全德之士, 韜精保真,悟曆數之在運,知存亡之匪人,將扶危而 翼顛。猶一髮之擢千鈞,塊壤之壅長津。所以守嘉遯 之元吉,從《少微》之隱淪。于是洪崖廣成,肇其端,子州 善《卷緒》。其後汾水見「傲帝」之賓,潁陽聞「洗耳」之叟。以 鴻名為糟粕,以大寶為塵垢,情蠲于取舍,意適於林 藪,不刳心而無慾,非吐納以永壽,眄江河為畎。「謂 嵩岱為培塿。」故天子不可得而臣,諸侯安可得而友。 豈作者之唯艱,誠歷世而可久。莫不道貫通于古今, 跡無繫于奇偶。鎮末代之偽薄,使向風而歸厚。若乃 子高之規夏禹,臧叟之誨周文;仲連之卻秦師,干木 之蕃魏君。弦高俛仰以成績,四皓從容以立勳。初混 世以表用,竟超然而絕群。既抗志于青霞,聿棲身于 白雲。茲乃無封滯於萬物,時撫俗以解紛者矣。若乃 顧推讓有泰山之重,視富貴若鴻毛之輕。則孤竹之 子,王季之兄,甘食薇於首陽之下,悅採藥於句吳之 坰。柱史歸周而道闡,關尹去職而真成。晨門藏名于 抱關,沮溺避世而耦耕。漢隂抱甕以忘機,漁父乘流 而濯纓。於陵灌園以逃相,萊氏負戴以辭卿。南華漆 園以寓跡,《列子》鄭圃以消聲。楚狂隱晦,蜀嚴湛冥。丞 相推堂于蓋公,廷尉結襪于王生。故文景尊黃老之 術,國既富而刑清。季主卜筮以訓俗,文通訟田以穢 名。顏闔鑿坏以避聘,伯休潛遯以脫榮。龐公課妻以 耘鉏,嚴光拂衣于帝庭。啟期三樂以達意,梁鴻五噫 以抒情。尚子平之持操,畢婚娶以長往;許叔元之守 節,遺伉儷以遐征。聽蘇門之詠嘯,若鸞鳳之和鳴;見 夏統之長歌,欻雲飛而雪零。至於焦光、瞿硎,郭文、董 京,天機符於太素,淵默會於真精。寂爾無悶,則子真、 仲蔚;確乎不拔,有臺佟、管寧,或琴書以自娛,或澹漠 以無營。此則同人者體貌,異人者神明。抱不易之純 粹,「含自然之孤貞,道取怡於閒放,業故無於屯平,曉 物理之尚簡,知天道之惡盈。彼鴻飛寥廓,奚弋者之 能榮。故寵章焉得而見累,悔吝何由而相傾哉?爾其 陰德密庸,元功潛著,不戚其所毀,不欣其所譽,為無 為以成性,事無事以澹慮,洞希夷之可察,涉恍惚而 斯據,托松涓以結友,忽駕景而飛去。茲乃隱遁,其誰 能測,無何鄉之處乎?」是以朝廷之士,一入而不出,山 林之客,宜往而勿還。若沽名于白賁,衒跡于青山,覬 蒲輪于谷口,希束帛于雲關,非巖泉之養正,實丘壑 之藏姦,繄末世之鄙薄,曷清流之可攀,或因茲以幸 達,詎不蘊終身之厚顏矣。夫徼福之萌禍胎,祈昌之 結衰根,故不韋之識奇貨,獻孕妻以密言;呂公之辨 龍顏,謀納女以永尊。計克從而事捷,排天路以騰翻, 遽變生而殃構,招釁罰以鍾門。霍氏之翼三后,謂伊 周之復存,何赫奕于當時,亟殄殲其子孫。鍳興亡之 體勢,實異代而同源,已覆敗於前車,又傾摧於後轅。 秦肆坑儒之毒,漢流黨錮之冤。眾君子欲修名顯著, 乃貽戚「于塋魂。仰天居之悠迥,誰克叩於帝閽。固知 祥風依於蓬蓽,沴氣襲於華軒。吾方將反汗漫,師元 元,黜生死,同乾坤,當愈幽憂之疾,所以秉斯道而彌 敦也。」先生之言既畢,公子拜首而謝曰:「小子久耽淺 近之常議,幸沐精微之奧論,可謂滌除遺滓,披拂重 昏。願澡雪其形神,以遊夫子之末藩而已矣。」

《隱逸傳序》
宋·史
[编辑]

中。古聖人之作《易》也,於《遯》之上九曰「肥遯無不利」,《蠱》 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二爻以陽德處高地, 而皆以隱逸當之。然則隱德之高於當世,其來也遠 矣。巢、由雖不見於經,其可誣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 宋興,巖穴弓旌之招,疊見于史,然而高蹈遠引若陳 摶者,終莫得而致之,豈非二卦之上九者乎?种放之 徒,召對大廷,亹亹獻替,使其人出處果有合於艮之君子,時止時行,人何譏焉。作《隱逸傳》。

《擬招隱士》
范縝
[编辑]

脩竹苞生兮山之岑,繽紛葳蕤兮下交,隂木蘢藂兮 巍峨,川澤泱漭兮雲霧多。悲猨鳴噪兮嘯儔侶,攀折 芳條兮聊停佇。夫君兮不還,蕙華兮彫殘。歲晏兮憂 未開,草虫鳴兮凄凄。蕭兮森兮元磵深,悵徬徨兮沈 吟。紛紛兮菴薆,窮巖穴兮熊窟,幽林杳冥兮吁可畏。 嶔崟兮嶮嶬,岌峨兮傾欹。飛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弱蘿兮脩葛,亙蔓兮長枝,綠林兮被崖,隨風兮紛披。 猛獸兮封狐,耽耽兮視余,扶藤兮直上,巖巖兮嶷嶷, 霏霏兮敷敷。赤豹兮文貍,攀騰兮相追,思慕公子兮 心遲遲。「寒風厲兮䲭梟吟,鳥悲鳴兮離其群。公子去 兮誰與親?行露厭浥兮似中人。」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
[编辑]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 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 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 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 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 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仲淹來守是邦,始構 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 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陶淵明論》
朱熹
[编辑]

朱氏曰:陶淵明有高志遠識,不能俯仰時俗,故作《歸 去來》詞以見其志,抑以其自謂晉臣,恥事二姓。自劉 裕將移晉祚,遂不復仕,則其意亦不為不悲矣。然其 詞義夷曠蕭散,雖託楚聲,而無其尤怨切蹙之病云。

《論嚴子陵》
羅大經
[编辑]

余三十年前於釣臺壁間塵埃漫漶,得一詩云:「生涯 千頃水雲寒,舒卷乾坤一釣竿。夢裡偶然伸隻足,詎 知天子是何官?」不知何人作也,句意頗佳。近時戴式 之詩云:「萬事無心一釣竿,三公不換此江山。當初誤 識劉文叔,惹起虛名滿世間。」句雖甚爽,意實未然。今 考史籍,光武,儒者也,素號謹厚,觀諸母之言可見矣。 子陵意氣豪邁,實人中龍,故有「狂奴」之稱。方其相友 子隱約之中,傷王室之陵夷,歎海宇之橫潰,知光武 為帝胄之英,名義甚正,所以激發其志氣而道之,除 兇剪逆,吹火德於既灰者,必有成謀矣。異時披圖興 歎,岸幘逆笑,雄姿英發,視向時謹敕之文叔如二人 焉,子陵實陰有功於其間也。天下既定,從容訪帝,共 榻之臥,足加帝腹,情義如此,子陵豈以匹夫自嫌,而 帝亦豈以萬乘自居哉?當是之時,而欲使之俛首為 三公,宜其不屑就矣。史臣不察,乃以之與周黨同稱。 夫周黨特一隱士耳,豈若子陵友真主於潛龍之日, 而琢磨講貫,隱然有功於中興之業者哉!余嘗《題釣 臺》云:「平生謹敕劉文」叔,卻與狂奴意氣投。激發潛龍 雲雨志,了知功跨鄧元侯。講磨潛佐漢中興,豈是空 標處士名。堪笑史臣無卓識,卻將周黨與同稱。

《隱逸傳序》
金·史
[编辑]

孔子稱逸民伯夷、叔齊、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其立 心造行之異,固各有所稱謂,而柳下惠則又嘗仕於 當世者也,長沮、桀溺之徒,則無所取焉。後世凡隱遯 之士,其名皆列於史傳,何歟?蓋古之仕者,其志將以 行道,其為貧而仕下列者,猶必先事而後食焉。後世 干祿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與嘆老嗟卑之心,能去 是者鮮矣。故君子於士之遠引高蹈者,特稱述之,庶 聞其風,猶足以立懦廉頑也。作《隱逸傳》。

《隱逸傳序》
元·史
[编辑]

古之君子,負經世之術,度時不可為,故高蹈以全其 志。使得其時,未嘗不欲仕,仕而行所學,及物之功豈 少哉?後世之士,其所蘊蓄或未至,而好以跡為高,當 邦有道之時,且遁世離群,謂之隱士。世主亦苟取其 名而強起之。及考其實,不如所聞,則曰「是欺世釣譽 者也。」上下豈不兩失也哉!元之隱士亦多矣,如杜瑛 遺執政書,暨張特立居官之政,則非徒隱者也。蓋其 得時則行,可隱而隱,頗有古君子之風。而世主亦不 強之使起,可謂兩得也已。自是以隱逸稱者,蓋往往 而有,今摭其可傳者,作《隱逸傳》。

《招隱敕》
明·宣宗
[编辑]

朕即位以來,屢詔有司舉德行才智之士,將與共圖 治道。然林泉巖谷,必有遠引而不輕出者,朕夙夜念 之不能已。夫枉己求售,非志士之本心;潔身獨善,豈 聖賢之中道?故嘗作《招隱之歌》,使幽遠之賢,皆知朕 志,庶幾幡然有奮起者。卿等為國重臣,舉賢為國,人 臣之忠,其必有以勉副斯意,勿徒視為空言可也。

《敕處士吳與弼》
英宗
[编辑]

爾與弼潛心經史,博洽古今,蘊經國之遠猷,抱致君 之弘「略。顧乃嘉遯丘園,不求聞達。朕懷高誼,思訪嘉 言,渴望來儀,以資啟沃。夫古之君子,隱居以求其志, 行義以達其道,而獨善自安,豈其本心。諒爾於行藏 之宜,處之審矣。特遣行人曹隆,往詣所居,徵爾赴闕仍賜禮幣,以表至懷。爾其惠然就道,以副朕翹待之」 意。

《梅隱詩序》
方孝孺
[编辑]

隱者,不求知於世,而載乎人之耳目者,不足謂之隱 也。彼誠有得於心,視外物如蚊翼蠅喙,方以及其身 為累,安肯以是役其心哉?近世之以隱稱者,皆古狷 士之所棄者也。吾嘗喜交海內賢俊,欲因以致樂隱 好遯者而友之,求之甚久,而所遇不能逮古之所聞。 意者世固有寓跡眾人之中,而不可窺其際者乎?

《四皓論》
王守仁
[编辑]

果於隱者必不出,謂隱而出焉,必其非隱者也。夫隱 者為高,則茫然其不返。避世之士,豈屑屑於辭禮之 殷勤哉?且知遠辱以終身,則必待行道而後出。出者 既輕,成者又小,舉其生平而盡棄之,明哲之士,殆不 如此。況斯時君臣之間,一以巧詐相御,子房之計,能 保其信然乎?四皓之來,能知其非子房之所為乎?羽 翼太子,真四皓也,亦烏足為四皓哉!昔百里奚有自 鬻之誣,而其事無可辨者,故《孟子》以去虞之智辨之。 今四皓羽翼之事,其跡無可稽,獨不可以去漢之智 辨之乎?夫漢高草昧之初,群英立功之日也。富貴功 名之士,皆忘其洗足騎項之辱;犬豕依人,資其餔啜 之餘,不計其叱咤之聲也。然眾人皆愚,而四皓獨智。 鷹隼高飛於雲漢,虎豹長嘯於山林,其頡頏飛騰之 氣,豈人之所能近哉?智者立身,必保終始;節者自守, 死當益銳。四皓世事功名,謝之久矣。豈有智於前而 愚於後,決於中年知幾之日,而昧於老成經鍊之時 乎?且夫隱見不同,二道而已。固持者,則輕瓢洗耳之 果;達時者則莘野南陽之賢,四皓之隱,其為巢由乎? 其為伊葛乎?將為巢由乎,必終身不出矣;將為伊葛 乎?必三聘而後起。一使之呼,承命不暇,上不足以擬 莘野之重,中不能為巢由之高,而下流為希利無恥 之行。以四皓而為今日之為,則必無前日之智;有前 日之智,則必無今日之為。況辭《禮》之使,主之者呂氏, 使之者呂氏,特假太子虛名以致之,此尤其汗顏不 屑者也。其言曰:「陛下輕士慢罵,臣等義不辱。今太子 仁孝愛士,天下願為太子死。」斯言誠出之口,則善罵 之君猶存也,四皓何為而來也哉?若果為太子仁孝 而出,則必事之終身也,四皓何為而去也哉?夫山林 之樂,四皓固甘心快意,傲塵俗之奔走,笑斯人之自 賤矣。乃肯以白首殘年,驅趨道路,為人定一傳位之 子,而身履乎已甚之惡者乎?魯有二生,商山有四皓, 同世同志者也。兩生不出,吾曰:「四皓亦不出也。蓋實 大者聲必宏,守大者用必遠,而生之不仕漢,其志蓋 不在小。」四皓以數十年遯世之人,一旦欣然聽命,則 天下亦相與駭異,期有非常之事業矣。以一定太子 而出,一定太子而歸,寂寂乎,且將何以答天下之望, 絕史傳之詆議邪?然則四皓果不至乎?羽翼果何人 乎?曰:有之,而恐非真四皓也,乃子房為之也。夫四皓 遯世已久,形容狀貌,人皆不識之矣。故子房於呂澤 劫計之時,陰與籌度,取他人之鬚眉皓白者,偉其衣 冠,以誣乎高帝,此又不可知也。良、平之屬,平昔所挾 以事君者,何莫而非奇功巧計,彼豈顧其欺君之罪 哉?況是時高帝之惑已深,呂氏之情又急,何以斷其 計之不出?此天下之事,成於寬裕者常公,出於銳計 者常詐,用詐而為之劫者,此又子房用計之挾也。其 曰:「天下莫不願為太子死」,是良以挾高帝者也。其即 偶語之時,挾以謀反之言之意乎?大抵四皓與漢,本 無休戚,《諺》曰:「綺季皓首以逃嬴。」則是秦時已遁去其 名,固未嘗入漢家之版籍也。視太子之易否,越人之 肥瘠也,亦何恩何德而聽命之不暇也。且商山既為 遯世之地,其去中國甚遠也,一使纔遣,四皓即至,未 必如此往來之速。況建本之謀,固非遠人所主之議, 而趨出之後,又無拂袂歸山之跡乎?噫!以四皓之智, 則必不至;以子房之計,又未信然也。但斯說雖先儒 已言,而逆詐非君子之事,自漢至此千四百年,作《漢 史》者,已不能為之別白,則後生小子,安敢造此事端 乎?昔曹操將死,言及分香賣履之微,獨不及禪後之 事,而司馬公有以識其「貽罪於子之言於千載之下, 則事固有惑一時之見,而不足以逃萬世之推測者 矣。」是說也,亦未必無取也。否則四皓之不屈者,終與 無恥諸人一律耳,天下尚何足高,後世尚何足取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