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36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十六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三十六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二十四

  梁四

  張緬       蕭子顯序愷

  劉顯       王規

  劉孺覽遵   殷芸

  蕭幾    王承

  褚翔       張纘

  蕭子雲子暉  劉之遴

  蕭介

文學典第三十六卷

文學名家列傳二十四[编辑]

梁四[编辑]

張緬[编辑]

按《梁書》本傳,「緬字元長,車騎將軍弘策子也。年數歲, 外祖中山劉仲德異之,嘗曰:『此兒非常器,為張氏寶 也』。齊永元末,義師起,弘策從高祖入代,留緬襄陽,年 始十歲。每聞軍有勝負,憂喜形於顏色。天監元年,弘 策任衛尉卿,為妖賊所害。緬痛父之酷喪過於禮,高 祖遣戒喻之。服闋,襲洮陽縣侯,召補國子生,起家祕」 書郎,出為淮南太守,時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閑 吏事,乃遣主書封取郡曹文案,見其斷決允愜,甚稱 賞之。還除太子舍人、雲麾外兵參軍。緬少勤學,自課 讀書,手不輟卷,尤明後漢及晉代眾家。客有執卷質 緬者,隨問便對,略無遺失。殿中郎缺,高祖謂徐勉曰: 「此曹舊用文學,且居鵷行之首,宜詳擇其人,勉舉緬 充選。」頃之,出為武陵太守,還拜太子洗馬、中舍人。緬 母劉氏,以父沒家貧,葬禮有闕,遂終身不居正室,不 隨子入官府。緬在郡所得祿俸不敢用,乃至妻子不 易衣裳。及還都,並供其母賑贍親屬,雖累載所畜,一 朝隨盡,緬私室常閴然如貧素者。累遷北中郎諮議 參軍,寧遠長史。出為豫章內史。緬為政任恩惠,不設 鉤距,吏人化其德,亦不敢欺,故老咸云:「數十年未之 有也。」大通元年,徵為司徒左長史,以疾不拜,改為太 子中庶子,領羽林監。俄遷御史中丞。坐收捕人與外 國使鬥,左降黃門郎,兼領先職。俄復為真。緬居憲司, 推繩無所顧望,號為勁直。高祖乃遣畫工圖其形於 臺省,以勵當官。中大通三年,遷侍中,未拜,卒,時年四 十二。詔贈侍中,加貞威將軍,侯如故。賻錢五萬,布五 十匹。高祖舉哀,昭明太子亦往臨哭。與緬弟纘書曰: 「賢兄學業該通,莅事明敏,雖倚相之讀墳典,郄縠之 敦《詩》《書》,惟今望古,蔑以斯過。自列宮朝,二紀將及,義 惟僚屬,情實親友。文筵講席,朝遊夕宴,何曾不同茲 勝賞,共此言寄,如何長謝,奄然不追。且年甫強仕,方 申才力,摧苗落穎,彌可傷惋。念天倫素睦,一旦相失, 如何可言!」言及增哽,攬筆無次。緬性愛墳籍,聚書至 萬餘卷,抄《後漢》《晉書》眾家異同,為《後漢紀》四十卷,《晉 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文集五卷。子傅嗣。

蕭子顯序愷[编辑]

按《梁書蕭子恪傳》:「子顯,字景陽,子恪第八弟也。幼聰 慧,文獻王異之,愛過諸子。七歲封寧都縣侯。永元末, 以王子例,拜給事中。天監初,降爵為子,累遷安西外 兵,仁威記室參軍,司徒主簿,太尉錄事。子顯偉容貌, 身長八尺,好學,工屬文,嘗著《鴻序賦》,尚書令沈約見 而稱曰:『可謂得明道之高致,蓋幽通之流也』。」又採眾 家《後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書。又啟撰《齊史》,書成表 奏之,詔付祕閣。累遷太子中舍人,建康令,卲陵王友, 丹陽尹丞,中書郎,守宗正卿。出為臨川內史,還除黃 門郎中。大通二年,遷長兼侍中。高祖雅愛子顯才,又 嘉其容止吐納,每御筵侍坐,偏顧訪焉。嘗從容謂子 顯曰:「我造《通史》,此書若成,眾史可廢。」子顯對曰:「仲尼 讚《易》道,黜八索;述職方,除九丘。聖製符同,復在茲日。」 時以為名對。三年,以本官領國子博士。高祖所製經 義,未列學官,子顯在職,表置助教一人,生十人。又啟 撰《高祖集》并《普通北伐記》。其年,遷國子祭酒,又加侍 中。於學遞述高祖《五經》義。五年,遷吏部尚書,侍中如 故。子顯性凝簡,頗負其才氣。及掌選,見九流賓客,不 與交言,但舉扇一撝而已,衣冠竊恨之。然太宗素重 其為人,在東宮時,每引與促宴。子顯嘗起更衣,太宗 謂坐客曰:「嘗聞異人間出,今日始知是蕭尚書。」其見 重如此。大同三年,出為仁威將軍、吳興太守。至郡,未 幾卒,年四十九。詔曰:「仁威將軍、吳興太守子顯,神韻 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於懷,可贈侍中、中書令,今便舉哀。」及葬請諡,手詔:「恃才傲物,宜 諡曰驕。」子顯嘗為《自序》,其略云:「余為卲陵王友,忝還 京師,遠思前比,即楚之唐、宋,梁之嚴、鄒,追尋平生,頗 好辭藻,雖在名無成,求心已足。若乃登高目極,臨水 送歸,風動春朝,月明秋夜,早鴈初鶯,開花」落葉,有來 斯應,每不能已也。前世賈、傅、崔、馬、邯鄲繆路之徒,並 以文章顯,所以屢上歌訟,自比古人。天監十六年,始 預九日朝宴,稠人廣坐,獨受旨云:「今雲物甚美,卿得 不斐然賦詩。」詩既成,又降帝旨曰:「可謂才子。」余退謂 人曰:「一顧之恩,非望而至,遂方賈誼何如哉?未易當 也。」每有製作,特寡思功,須其自來,不以力構。少來所 為詩賦,則鴻序一作,體兼眾製,文備多方,頗為好事 所傳,故虛聲易遠。子顯所著《後漢書》一百卷,《齊書》六 十卷,《普通北伐記》五卷,《貴儉傳》三十卷,文集二十卷。 二子序、愷,並少知名。

序,太清中歷官太子家令、中庶子,並掌管記。及亂於 城內卒。

愷初為國子生,對策高第。州又舉秀才,起家祕書郎, 遷太子中舍人、王府主簿、太子洗馬。父憂去職,服闋, 復除太子洗馬,遷中舍人,並掌管記。累遷宣城王文 學,中書郎,太子家令,又掌管記。愷才學譽望,時論以 方其父。太宗在東宮,早引接之。時中庶子謝嘏出守 建安,於宣猷堂宴餞,並召時才賦詩,同用十五劇韻。 顗詩先就其辭,又美。太宗與湘東王令曰:「王筠本自 舊手,後進有蕭愷可稱,信為才子。」先是時,太學博士 顧野王奉令撰《玉篇》,太宗嫌其書詳略未當,以愷博 學,於文字尤善,使更與學士刪改。遷中庶子,未拜,徙 為吏部郎。太清二年,遷御史中丞。頃之,侯景寇亂,愷 於城內遷侍中,尋卒官,時年四十四。《文集》並亡逸。

劉顯[编辑]

按《梁書》本傳,「顯字嗣芳,沛國相人也。父鬷,晉安內史。 顯幼而聰敏,當世號曰神童。天監初,舉秀才,解褐中 軍臨川王行參軍,俄署法曹。顯好學,博涉多通。任昉 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識者。顯 云是《古文尚書》所刪逸篇。昉檢《周書》,果如其說。昉因 大相賞異。丁母憂,服闋,尚書令沈約命駕造焉,於坐」 策顯經史十事,顯對其九。約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 雖然,聊試數事,不可至十也。」顯問其五,約對其二。陸 倕聞之,歎曰:「劉郎可謂差人,雖吾家平原,詣張壯武、 王粲謁伯喈,必無此對。」其為名流推賞如此。及約為 太子少傅,乃引為五官掾。俄兼廷尉,正五兵,尚書傅 昭掌著作,撰國史,引顯為佐。九年,始革尚書五都選, 顯以本官兼吏部郎,又除司空臨川王外兵參軍,遷 尚書儀曹郎。嘗為《上朝詩》,沈約見而美之。時約郊居 宅新成,因命工書人題之於壁。出為臨川王記室參 軍。建康平,復入為尚書儀曹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 出為秣陵令,又除驃騎鄱陽王記室,兼中書舍人,累 遷步兵校尉,中書侍郎、舍人如故。顯與河東裴子野、 南陽劉之遴、吳郡顧協連職禁中,遞相師友,時人莫 不慕之。顯博聞強記,過於裴、顧。時魏人獻古器,有隱 起字,無能識者,顯案文讀之,無有滯礙,考校年月,一 字不差。高祖甚嘉焉。遷尚書左丞,除國子博士。出為 宣遠岳陽王長史,行府國事。未拜,遷雲麾卲陵王長 史、尋陽太守。大同九年,王遷鎮郢州,除平西諮議參 軍,加戎昭將軍。其年卒,時年六十三。友人劉之遴啟 皇太子曰:「之遴嘗聞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 山餓夫,東國黜士。名豈施於後世,信哉!生有七尺之 形,終為一棺之土,不朽之事,寄之題目,懷珠抱玉,有 歿世而名不稱者,可為長太息,孰過於斯!」竊痛友人 沛國劉顯,韞櫝藝文,研精覃奧,聰明特達,出類拔群。 闔棺郢都,歸魂有日。須鐫墓板之遴,已略撰其事行, 今輒上呈。伏願鴻慈,降茲睿藻,榮其枯骴,以慰幽魂。 冒昧塵聞,戰慄無地。乃蒙令為誌,詺曰繁弱挺質,空 桑吐聲,分器見重,播樂傳名。誰其均之,美有髦士,禮 著幼年,業明壯齒,厭飫典墳,研精名理。一見弗忘,過 目則記。若訪賈逵,如問伯始。穎脫斯出,學優而仕。議 獄既佐,芸蘭乃握。搏鳳池水,推羊太學。內參禁中,外 相藩岳。斜光已道,殞彼西浮。百川到海,還逐東流。營 營返魄,汎汎虛舟。白馬向郊,丹旒背鞏。野埃興伏,山 雲輕重。呂掩書墳,揚歸元冢。爾其戒行,塗窮土壟。弱 葛方施,叢「柯日拱。𡑞柳荑春,禽寒斂氄。長空常暗,陰 泉獨湧。祔彼故塋,流芬相踵。顯有三子,莠荏臻臻早 著名。」

王規[编辑]

按《梁書》本傳,「『規字威明,琅邪臨沂人。祖儉,齊太尉南 昌文憲公。父騫,金紫光祿大夫、南昌安侯。規八歲,丁 所生母憂,居喪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見必為之流 涕,稱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兒吾家千 里駒也』。年十二,《五經》大義並略能通。既長,好學有口 辯。州舉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祕書郎,累遷太子舍人」,

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馬。天監十二年,改構太極
考證
殿,功畢,規獻《新殿賦》,其辭甚工。拜祕書丞,歷太子中

舍人,司徒左西屬從事中郎。晉安王綱出為南徐州, 高選僚屬,引為雲麾諮議參軍。久之,出為新安太守, 父憂去職。服闋,襲封南昌縣侯,除中書黃門侍郎,敕 與陳郡殷鈞、琅邪王錫、范陽張緬同侍東宮,俱為昭 明太子所禮。湘東王時為京尹,與朝士宴集,屬規為 酒令。規從容對曰:「自江左以來,未有茲舉。」特進蕭琛、 金紫傅昭在坐,並謂為知言。普通初,陳慶之北伐,剋 復洛陽,百僚稱賀。規退曰:「道家有云,非為功難,成功 難也。羯寇遊魂,為日已久。桓溫得而復失,宋武竟無 成功。我孤軍無援,深入寇境,威勢不接,餽運難繼,將 是役也,為禍階矣。」俄而王師覆沒,其識達事機,多如 此類。六年,高祖於文德殿餞廣州刺史元景隆,詔群 臣賦詩,同用五十韻,規援筆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 焉,即日詔為侍中。大通三年,遷五兵尚書,俄領步兵 校尉。中大通二年,出為貞威將軍、驃騎晉安王長史。 其年,王立為皇太子,仍為吳郡太守。主書芮珍宗家 在吳,前守宰皆傾意附之,是時珍宗假還,規遇之甚 薄。珍宗還都,密奏規云「不理郡事。」俄徵為左民尚書, 郡吏民千餘人詣闕請留,表三奏,上不許。尋以本官 領右軍將軍,未拜,復為散騎常侍、太子中庶子,領步 兵校尉。規辭疾不拜,於鍾山宗熙寺築室居焉。大同 二年卒,時年四十五。詔贈散騎常侍、光祿大夫,賻錢 二十萬,布百匹,諡曰章。皇太子出臨哭,與湘東王繹 令曰:「威明昨宵奄復殂化,甚可痛傷。其風韻遒正,神 峰摽映,千里絕跡,百尺無枝,文辯縱橫,才學優贍,跌 宕之情彌遠,濠梁之氣特多,斯實俊民也。一爾過隙, 永歸長夜,金刀掩芒,長淮絕涸。去歲冬中,已傷劉子; 今茲寒孟,復悼王生。俱往之傷,信非虛說。」規集《後漢》 眾家異同,注《續漢書》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劉孺覽遵[编辑]

按《梁書》本傳,「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 空忠昭公。父悛,齊太常敬子。孺幼聰敏,七歲能屬文。 年十四,居父喪,毀瘠骨立,宗黨咸異之。服闋,叔父瑱 為義興郡,攜以之官,常置坐側,謂賓客曰:『此兒吾家 之明珠也』。既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 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軍法曹行參軍。時鎮軍沈約」 聞其名,引為主簿,常與遊宴賦詩,大為約所嗟賞。累 遷太子舍人,中軍臨川王主簿,太子洗馬,尚書殿中 郎。出為太末令,在縣有清績。還除晉安王友,轉太子 中舍人。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於御坐為《李賦》,受 詔便成,文不加點,高祖甚稱賞之。後侍宴壽光殿,詔 群臣賦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 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 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轉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 人。頃之,遷太子家令,餘如故。出為宣惠晉安王長史, 領丹陽尹丞。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出為輕車 湘東王長史,領會稽郡丞,公事免。頃之,起為王府記 室,散騎侍郎,兼光祿卿,累遷少府卿、司徒左長史、御 史中丞,號為稱職。大通二年,遷散騎常侍。三年,遷左 民尚書,領步兵校尉。中大通四年,出為仁威臨川王 長史、江夏太守,加貞威將軍。五年,為寧遠將軍、司徒 左長史,未拜,改為都官尚書,領右軍將軍。大同五年, 守吏部尚書。其年,出為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和 理,為吏民所稱。七年,入為侍中,領右軍。其年,復為吏 部尚書,以母憂去職。居喪未期,以毀卒,時年五十九。 諡曰孝。子孺少與從兄苞、孝綽齊名,苞早卒,孝綽數 坐免黜,位並不高,惟孺貴顯。有《文集》二十卷。子芻,著 作郎,早卒。孺二弟:覽、遵。

覽字孝智,十六通《老》《易》。歷官中書郎。以所生母憂,廬 於墓,再期,口不嘗鹽酪,冬止著單布。家人患其不勝 喪,中夜竊置炭於床下,覽因暖氣得睡,既覺知之,號 慟歐血。高祖聞其有至性,數省視之。服闋,除尚書左 丞。性聰敏,尚書令史七百人一見,並記名姓。當官清 正,無所私。姊夫御史中丞褚湮、從兄吏部郎孝綽,在 職頗通贓貨,覽劾奏,並免官。孝綽怨之,嘗謂人曰:「犬 齧行路,覽噬家人。」出為始興內史,治郡尤勵清節。還 復為左丞,卒官。

遵,字孝陵。少清雅,有學行,工屬文。起家著作郎、太子 舍人,累遷晉安王宣惠、雲麾二府記室,甚見賓禮。轉 南徐州治中。王後為雍州,復引為安北諮議參軍,帶 邔縣令。中大通二年,王立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遵 自隨藩及在東宮,以舊恩偏蒙寵遇,同時莫及。大同 元年,卒官。皇太子深悼惜之,與遵從兄陽羨令孝儀 令曰:「『賢從中庶,奄至殞逝,痛可言乎!其孝友淳深,立 身貞固,內含玉潤,外表瀾清。美譽嘉聲,流於士友,言 行相符,始終如一。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元 黃成采。既以鳴謙表性,又以難進自居,未嘗造請公 卿,締交榮利。是以新沓莫之舉,《社武》弗之知。自阮放 之官,野王之職,棲遲門下,已踰五載。同僚已陟,後進 多升,而怡然清靜,不以少多為念,確爾之志,亦何易得?西河觀寶,東江獨步,書籍所載,必不是過。吾昔在 漢南,連翩書記,及忝朱方,從容坐首,良辰美景,清風 月夜,鷁舟乍動,朱鷺徐鳴,未嘗一日而不追隨,一時 而不會遇。酒闌耳熱,言志賦詩,校覆忠賢,榷揚文史, 益者三友,此實其人』。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 民結去思。野多馴雉,此亦威鳳一羽,足以驗其五德。 比在春坊,載獲申晤,博望無通賓之務,司成多節文 之科,所賴故人,時相媲偶。而此子溘然,實可嗟痛。惟 與善人,此為虛說,天之報施,豈若此乎!想卿痛悼之 誠,亦當何已。往矣奈何!」投筆惻愴。「吾昨欲為誌銘,并 為撰集。」吾之劣薄,其生也不能揄揚吹歔,使得騁其 才用。今者為銘為集,何益既往?故為痛惜之情,不能 已已耳。

殷芸[编辑]

按《梁書》本傳,「芸字灌蔬,陳郡長平人。性倜儻,不拘細 行。然不妄交遊,門無雜客,勵精勤學,博洽群書。幼而 廬江何憲見之,深相歎賞。永明中,為宜都王行參軍。 天監初,為西中郎主簿,後軍臨川王記室。七年,遷通 直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十年,除通直散騎侍 郎,兼尚書左丞,又兼中書舍人,遷國子博士,昭明太」 子侍讀、西中郎豫章王長史,領丹陽尹丞,累遷通直 散騎常侍,祕書監、司徒左長史。普通二年,直東宮學 士省。大通三年卒,時年五十九。

蕭幾[编辑]

按《梁書》本傳:「幾字德元,齊曲江公遙欣子也。年十歲 能屬文。早孤,有弟九人,並皆稚小。幾恩愛篤睦,聞於 朝野。性溫和,與物無競,清貧自立,好學,善草隸書。湘 州刺史楊公則,曲江之故吏也。每見幾,謂人曰:『康公 此子可謂桓靈寶出』。及公則卒,幾為之誄,時年十五。 沈約見而奇之,謂其舅蔡撙曰:『昨見賢甥楊平南誄』」 文不減希逸之作,始驗康公積善之慶。釋褐著作佐 郎,廬陵王文學、尚書殿中郎、太子舍人,掌管記。遷庶 子,中書侍郎,尚書左丞。末年專尚釋教。為新安太守, 郡多山水,特其所好,適性遊履,遂為之記。卒於官。 子為,字元專,亦有文才,仕至太子舍人、永康令。

王承[编辑]

按《梁書》本傳:「承字安期,僕射暕子。七歲通《周易》,選補 國子生。年十五,射策高第,除祕書郎,歷太子舍人、南 康王文學、邵陵王友、太子中舍人。以父憂去職。服闋, 復為中舍人,累遷中書黃門侍郎,兼國子博士。時膏 腴貴遊,咸以文學相尚,罕以經術為業,惟承獨好之, 發言吐論,造次儒者。在學訓諸生,述《禮》《易》義。中大通」 五年,遷長兼侍中,俄轉國子祭酒。承祖儉及父暕嘗 為此職,三世為國師,前代未之有也,當世以為榮。久 之,出為戎昭將軍、東陽太守,為政寬惠,吏民悅之。視 事未期,卒於郡,時年四十一,諡曰章子承性簡貴,有 風格。時右衛朱异當朝用事,每休下車馬常填門。時 有魏郡申英,好危言高論,以忤權右,常指异門曰:「此 中輻輳,皆以利往,能不至者,惟有大小王東陽。」小東 陽即承弟穉也,當時惟承兄弟及褚翔不至异門時 以此稱之。

褚翔[编辑]

按《梁書》本傳,「翔字世舉,河南陽翟人。曾祖淵,齊太宰、 文簡公佐命齊室。祖蓁,太常穆子。父向,字景政,年數 歲,父母相繼亡沒,向哀毀若成人者,親表咸異之。既 長,淹雅有器量。高祖踐祚,選補國子生。起家祕書郎, 遷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出為安城內史,還除太子 洗馬、中舍人,累遷太尉從事中郎、黃門侍郎,鎮右豫」 章王長史。頃之,入為長兼侍中。向風儀端麗,眉目如 點,每公庭就列,為眾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為寧遠 將軍、北中郎廬陵王長史。三年,卒官。外兄謝舉為製 《墓銘》,其略曰:「弘治推華子嵩慚,量酒歸月下,風清琴 上。」論者以為擬得其人。翔初為國子生,舉高第。丁父 憂。服闋,除祕書郎,累遷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 通五年,高祖宴群臣樂遊苑,別詔翔與王訓為二十 韻詩,限三刻成。翔於坐立奏,高祖異焉,即日轉宣城 王文學,俄遷為友。時宣城友、文學加它王二等,故以 翔超為之,時論美焉。出為義興太守。翔在政潔己,省 繁苛,去浮費,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樹,積年枯死, 翔至郡,忽更生枝葉,「百姓咸以為善政所感。」及秩滿, 吏民詣闕請之,敕許焉。尋徵為吏部郎。去郡,百姓無 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辭。翔居小選公清,不為請屬 易意,號為平允。俄遷侍中,頃之,轉散騎常侍,領羽林 監,侍東宮。出為晉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復 為散騎常侍,侍東宮。太清二年,遷守吏部尚書。其年 冬,侯景圍宮城,翔於圍內丁母憂,以毀卒,時年四十 四。詔贈本官。翔少有孝性,為侍中時,母疾篤,請沙門 祈福,中夜忽見戶外有異光,又聞空中彈指。及曉,疾 遂愈。或以翔精誠所致焉。

張纘[编辑]

按《梁書張緬傳》:「纘字伯緒,緬第三弟,出後從伯弘籍弘籍,高祖舅也。梁初,贈廷尉卿。纘年十一,尚高祖第 四女富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封利亭侯,召補國子生, 起家祕書郎,時年十七,身長七尺四寸,眉目疏朗,神 彩爽發。高祖異之,嘗曰:『張壯武云:『後八葉有逮吾者』, 其此子乎』!纘好學,兄緬有書萬餘卷,晝夜披讀,殆不」 輟手。祕書郎有四員,宋、齊以來,為甲族起家之選,待 次入補,其居職例數十百日便遷任。纘固求不徙,欲 遍觀閣內圖籍。嘗執《四部書目》曰:「若讀此畢,乃可言 優仕矣。」如此數載,方遷太子舍人,轉洗馬、中舍人,並 掌管記。纘與瑯邪王錫齊名。普通初,魏遣彭城人劉 善明詣京師請和,求識纘。纘時年二十三,善明見而 嗟服。累遷太尉諮議參軍,尚書吏部郎,俄為長史,兼 侍中,時人以為早達。河東裴子野曰:「張吏部在喉舌 之任,已恨其晚矣。」子野性曠達,自云年出三十,不復 詣人。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大通 元年,出為寧遠華容公長史,行琅邪彭城二郡國事。 二年,仍遷華容公北中郎長史、南蘭陵太守,加貞威 將軍,行府州事。三年,入為度支尚書,母憂去職。服闋, 出為吳興太守。纘治郡省煩苛,務清靜,民吏便之。大 同二年,徵為吏部尚書,纘居選。其後門寒素,有一介, 皆見引拔,不為貴要屈意,人士翕然稱之。五年,高祖 手詔曰:「纘外氏英華,朝中領袖,司空以後,名冠范陽, 可尚」書僕射。初,纘與參掌何敬容,意趣不協。敬容居 權軸,賓客輻輳,有過詣纘者,輒距不前,曰:「吾不能對 何敬容殘客。」及是,遷為《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尸衡尺, 可以仰首伸眉,論列是非者矣。而寸衿所滯,近蔽耳 目,深淺清濁,豈有能預?加以矯心飾貌,酷非所閑,不 喜俗人與之共事。」此言以指敬容也。纘在職,議南郊 御乘素輦,適古今之衷。又議印綬官備朝服,宜並著 綬,時並施行。九年,遷宣惠將軍、丹陽尹,未拜,改為使 持節、都督湘桂東寧二州諸軍事、湘州刺史。述職經 途,乃作《南征賦》,其詞曰:「歲次娵訾,月惟中呂,余謁帝 於承明,將述職於南楚。忽中川而反顧,懷舊鄉而延 佇,路漫漫以無端,情容容」而莫與,乃弭節嘆曰:「人之 寓於宇宙也,何異夫栖蝸之爭戰,附蜹之遊禽,而盈 虛倚伏,俯仰浮沈,矜榮華於尺景,總萬慮於寸陰。彼 忘機於粹日,乃聖達之明箴,妙品物於貞觀,曾何足 而繫心,撫余躬之末跡,屬興王之盛世,蒙三欒之休 寵,荷通家之渥惠,登石渠之三閣,典校文乎六藝,振 長纓於承」華,眷儲皇之上叡。居銜觴而接席,出方舟 以同濟。彼華坊與禁苑,常宵盤而晝憩。思德音其在 耳,若清塵之未逝。經二紀以及茲,悲明離之永翳。惟 平生之褊能,實有志於棲息。慚滅沒之千里,謝韓哀 於八極。如蓑裘之代用,譬輪轅之曲直。愧周任之清 規,諒無取於陳力。逢濯纓之嘉運,遇井汲之明「時,懷 君恩而未答,顧靈瑣而依遲。總端揆以居副,長庶僚 而稱師,猶深泉之短綆,若高墉而無基。伊吾人之罪 薄,豈斯滿之能持。奉皇命以奏舉,方驅傳於衡疑,遵 夕宿以言邁,戒晨裝而永辭,行遙遙於南逝,心眷眷 而西悲。爾乃橫濟牽牛,傍瞻雉庫,前觀隱脤,卻視雲 布。追晉氏之啟戎,覆中州之鼎」祚,鞠三川於茂草,霑 兩京於朝露。故黃旗紫蓋,運在震方,金陵之兆,允符 厥祥,及歸命之銜璧,爰獻璽於武王,啟中興之英主, 宣十世而重光。觀其內招人望,外攘干紀,草創江南, 締構基址。豈徒能布其德,主晉有祀,雲漢作詩,《斯干》 見美而已哉!乃得正朔相承,於茲四代,多歷年所,二 百餘載。割疆場「於華戎,拯生靈於宇內,不被髮而左 衽,繄明德其是賚?次臨滄之層巘,尋叔寶之舊埏,蘊 珠玉之餘潤,昭羅綺之遺妍,懷若人之遠理,豈喜慍 其能遷?雖魂埋於百世,猶映澈於九泉,經法王之梵 宇,睹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在 蒼精之將季,翦洪柯以銷落。既觀蝎而逞刑,又施獸」 而為謔。候高熢以巧笑,俟長星而懽噱。何惵惵之黔 首,思假命其無託;信人欲而天從,爰物睹而聖作。我 皇帝膺籙受圖,聰明神武。乘舋而運,席卷三楚;師克 在和,仁義必取。形猶積決,應若飆舉。於是殪《桑林》之 封狶,繳青丘之大風;戢干戈以耀德,肆時夏而成功。 放流聲於鄭衛,屏艷質於傾宮。配軒「皇以邁跡。豈商 周之比隆,化致升平,於茲四紀。六夷膜拜,八蠻同軌。 教穆於上庠,冤申於大理。顯三光之照燭,降五靈之 休祉。諒殊功於百王,固無得而稱矣。泝金牛之迅渚, 睹靈山之雄壯。實江南之丘墟,平雲霄而竦狀。摽素 嶺乎青壁,葺赬文於翠嶂。跳巨石以驚湍,批衝巖而 駭浪。鏟千尋之峭岸,潨萬流之大壑。隱日月以蔽虧, 搏風煙而回薄。崖映川而晃朗,水騰光而倏爍。積霜 霰之往還,鼓波濤之前卻。下流沫以洊險,上岑崟而 將落。聞知命之是虞,故違風而靡托。訊會駭之詭狀, 云怒特之來奔,及漁人之垂餌。沉潛鎖於洪源,鑒幽 塗於忠武。馳四馬之高軒,不語神以徵怪。情存之而 勿論」,曬姑孰之舊朔,訪遺跡兮宣武挾仲謀之雄氣, 朝委裘而作輔,歷祖宗之明君,猶負芒於盛主。勢傾河以覆岱,威回天而震宇。雖明允之篤誠,在伊稷而 未舉。矧有功而無志,豈季葉其能處?懼貽笑於文景, 憂象賢之覆餗。雖苞糵以代興,終夷宗而殄族。彼儋 石之贏儲,尚邀之而俟福,況神明之大寶,「乃闇干於 天祿。造扃鍵之候司,發傳書於關尉,據轘轅乎伊洛, 守衡津於河渭。無矯且以招賓,闕捐繻而待貴,實祗 敬於王典,懷鞠躬而屏氣。」惟函谷之襟帶,疑武庫之 精兵,採風謠於往昔,聞乳虎於甯成;在當今而簡易, 止譏鑒其姦情。陋文仲之廢職,鄙耏門之食征。於是 近睇赭岑,遙瞻鵲岸,島嶼「蒼茫,風雲蕭散。屬時雨之 新晴,觀百川之浩涆。水泓澄以闇夕,山參差而辨旦。 忽臨睨於故鄉,眇江天其無畔。愬洄流而右阻,遵長 薄而在貫。獨向風以舒情,搴芳洲其誰翫?息銅山而 繫纜,訪叔文之靈宇。得舊名而猶存,皆攢蕪而積楚。 想夫君之令問,實有聲於前古;拯巴漢之廢業,爰配 名於鄒魯。辨山精以息訟,對祠星而寤主。每撫事以 懷人,非末學其能睹?嘉梅根之孝女,尚乘肥於媵姬, 嗟吳人之重辟,憂峻網於將貽,彼沈瓜而顯義,指滄 波而為期,此浮履以明節,赴丹爓其何疑?信理感而 情悼,實悽悵於余悲,空沈吟以遐想。愧邯鄲之妙詞, 望南陵以寓目。美牙門之守志,當晉師之席卷」,豈藩 籬而不庇。攜老弱於窮城,猶區區乎一簣。雖挈瓶之 小善,實君子之所識。闕一句「是謂事人之禮。」入雷池 之長浦,想泰岱之芳塵。臨魚官以輟膳,踐寒蒲之抽 筠。又有生為令德,沒為明神。或捐家事主,攜手拜親; 或正身殉義,哀感市人。所以家稱純孝,國號能臣。揚 清徽於上列,並異世而為鄰。發曉渚而愬風,若神吳 之難習。岸曜舟而不進,水騰沙以驚急。天曀曀其垂 陰,雨霏霏而來集。愍征夫之勞瘁,每搴帷而佇立。由 江沲之派別,望彭匯之通津。塗未中乎及絳,日已盈 於浹旬。于是千流共歸,萬嶺分狀。倒景懸高,浮天瀉 壯。清江洗滌,平湖夷暢;翻光轉彩,出沒搖漾。岷山、嶓 冢,悠遠寂寥;青湓赤崖,控汐引潮。望歸雲之蓊蓊,揚 清風之飄飄。界飛流於翠薄,耿長虹於青霄。若夫灌 莽川涯,層潭水府,游泳之所往還,喧鳴之所攢聚。群 飛沙漲,掩薄草渚,奇甲異鱗,雕文綷羽,聽寡鶴之偏 鳴,聞孤鴻之慕侶,在客行而多思,獨傷魂而悽楚。美 中流之衝要,因習坎以守固,既因之而設險,又居之 而務德。南通珠崖夜郎,西款玉津、華墨,莫不內清姦 宄,外弭苛慝,籬屏京師,事有均於《齊德》也。眄匡嶺以 躊躇,想霞裳於雲仞。流姮娥之逸響,發王子之清韻。 若夜光而可投,豈榮華之難擯,羨還丹其何術。佇一 丸於來信,徑遵途乎鄂渚。跡孫氏之霸基,陳利兵而 蓄粟,抗十倍之銳師,在賢才之必用,寧推誠而忍欺, 圖富強以法立,屬貞臣而日嬉,識徐基於江畔,云釣 臺之舊址。方戰國之多虞,猶從容「而宴喜。欽輔吳之 忠諒,嘆仲謀之虛己。處君臣而並得,良致霸其有以。 伊文侯之雅望,誠一代之偉人。襧觀《書》以心服,玉比 德而譽均。遘時雄之應運,方協義以經綸。名既逼而 愈賞,言雖聞而彌親。惜勤王於延獻,俾漢京之惟新。 何天命其弗與,悲盛業之未申。汎蘆洲以延佇,聞伍 員之所濟。出懷珠而免讎,歸投金以答惠。彼無求於 萬鍾,惟長歌而鼓枻。慨斯誠之未感,乃沈軀以明誓。 空負恨其何追,徒臨餐而先祭。及旋師於鄭國,美邀 福於來裔。入郢都而抵掌,壯天險之難窺。允分荊之 勝略,成百代之良規。賈生方於指大,應侯譬之木披。 所以居宗振末,強本弱枝。聞古今之通制,歷盛衰而 不」移,可不謂然與?美經國之遠體也,酌忠言於城郢, 播終古之芳猷。忘我躬之匪閱,顧社稷而懷憂。服莊 王之高義,乃徵名於夏州。恥蹊田之過罰,納申叔之 嘉謀,觀巫臣之獻箴,鑒《周書》以明喻。何自謀其多僻, 要桑中而遠赴,若葆申之誅丹,實匡君以成務。在兩 臣而優劣,居二主其並裕。臨赤崖而慷「愾,搉雄圖於 魏武。乘戰勝以長驅,志吞吳而并楚。總八州之毅卒, 期姑蘇而振旅。時有便乎建瓴,事無留於蕭斧。霸孫 赫其霆奮,杖萬俗之英輔。裂宇宙而三分,誠決機乎 一舉。嗟元德之矯矯,思興復於舊京。招臥龍於當世, 配管仲而稱英。收散亡之餘弱,結與國而連橫。延五 紀乎岷漢,紹四百於炎精,望巴丘以邅回,遵洞庭而 敞怳,沈輕舟而不繫,何靈胥之浩蕩」,眺君褊之雙峰, 徒臨風以增想,償瑤觴而一酌,駕彩蜺而獨往。爾乃 南奠衡霍,北距沮漳,包括沅澧,汲引瀟湘,滮滮長邁, 漫漫回翔,蕩雲沃日,吐霞含光,青碧潭嶼,萬頃澄澈, 綺蘭從風,素沙被雪,雜雲霞以舒卷,間河洲而斷絕, 回曉仄「於中川,起長飆而半滅。稅遺構之舊浦,瞻汨 羅以隕泗。豈懷寶而迷邦,猶殷勤而一致。蘊芳華以 襞積,非黨人之所媚。合《小雅》之怨辭,兼《國風》之美志。 譬彈冠而振衣,猶自別於泥滓。且殺身以成義,寧露 才而揚己。悲先生之不辰,逢椒蘭之妬美。有驊騮而 不馭,焉遑遑於千里。」既踐境以思人,彌流連「其無已。 修行潦之薄薦,敢憑誠於沼沚。謁黃陵而展敬,奠瑤席乎川湄。具蘭香以膏沐,懷椒糈而要之。延帝子於 三后,降夔龍於九疑。騰河靈之水駕,下太一之靈旗。 撫安歌以會儛,疏緩節而依遲。日徘徊以將暮,情眇 默而無辭。慍秦皇之川幸,尤土壤以加戮。昧天道之 無親,勤望祀以祈福。將人怨而神怒,故飛川而蕩谷。 推冥理以歸愆,遂刊山而赭木。」於是下車入部,班條 理務,砥課庸薄,夕惕兢懼。存問長老,隱恤氓庶,奉宣 皇恩,寬徭省賦。遠哉盛乎,斯邦之舊也。有虞巡方以 托終,夏后開圖而疏決,太伯讓嗣以來遊,臣祈仙 而齊潔,固是明王之塵軌,聖賢之蹤轍也。若夫屈平 《懷沙》之賦,賈子《遊湘》之篇,史遷摛文以投弔,揚雄反 騷而沈川,其風謠雅什,又是詞人之所流連也。亦有 仲寧咸德,仍世相繼,父子三台,緇衣改敝,古初抱於 烈火,劉先高而忤世,蔣公琰之弘通,桓伯緒之匡濟, 鄧兗時之絕述,谷思恭之藻麗,實川嶽之精靈,常間 出而無替也。至於殊庭之客,帝鄉之賢,神奔鬼化,吐 吸雲煙,玉笥登之而卻老,金人植杖以尊泉,蘇生騎 龍而出入,處靜駕鹿以周旋,配北燭之神女,偶南榮 之偓佺,時髣髴其遙見,亦往往而有焉。爾乃歷省府 庭,周行街術,山川遠覽,邑居近悉,割黔中以置守,獻 青陽而背質,鄒生所謂還舟,楚王於焉乘驛,巡高山 之累仞,褒吳文之為宰,彼非劉而八王,皆國士而身 醢,在長沙而著令,經五葉其未改,知天道之福謙,勝 一時之經始,尋太傅之故宅,今築室以安禪,邑無改 於舊井,尚開流而冽泉,懷伊管之政術,遇庸臣而見 遷,終被知於時主,嗟漢宗之得賢,受齊君之遠托,豈 理謝而生全,「哀懷王之不秀,遂抱恨而傷年,修定祀 於北郭,對林野而幽藹,庶無吐於馨香,祀瓊茅而沃 酹,景十三以啟國,惟君王其能大,迨炎正之中微,實 斯藩而是賴,顧四阜之紆餘,乍升高以遊目,審山川 之面帶,將取名於衡麓」,下彌漫以爽塏,上欽虧而重 複,風瑟瑟以鳴松,水琤琤而響谷,低四照於若華,「竦 千尋於建木。」冀囂塵之可屏,登巖阿而寤宿;捨域中 之常戀,慕遊仙之靈族。是時涼風暮節,萬實西成;華 池迥遠,飛閣淒明。嘉南州之炎德,愛蘭蕙之秋榮。下 名柑於曲榭,採芳菊於高城。樹羅軒而並列,竹被嶺 而叢生。翫棲禽之夕返,送旅鴈之晨征。悲去鄉而遠 客,寄覽物而娛情。惟傳車之所鶩,「實鷹揚其是掌,或 解組以立威,乍露服而加賞,遵聖主之恩刑,荷天地 之厚德,沾河潤於九里,澤自家而刑國,闕小道之可 觀,寧畏途其易克,眄高衢而願騁,憂取累於長纆,聞 困石之非據,承炯戒乎明則,愧壽陵之餘子,學邯鄲 而匍匐也。」纘至州,停遣十郡尉,勞解放老疾吏役,及 關市戍邏先所防人,一皆省併。州界零陵、衡陽等郡 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因此向化。益 陽縣人作田二頃,皆異畝同穎。纘在政四年,流人自 歸,戶口增益十餘萬,州境大安。太清二年,徵為領軍。 俄改授使持節、都督雍梁、北秦、東益郢州之竟陵司 州之隨郡諸軍事、平北將軍、寧蠻校尉。纘初聞邵陵 王綸當代己為湘州,其後更用河東王譽。纘素輕少 王,州府候迎及,資待甚薄,譽深銜之。及至州,遂托疾 不見纘,仍檢括州府庶事,留纘不遣。會聞侯景寇京 師,譽飾裝當下援。時荊州刺史湘東王赴援,軍次郢 州武城,纘馳信報曰:「河東已豎檣上水,將襲荊州。」王 信之便回軍鎮荊、湘,因構嫌隙,尋棄其部伍,單舸赴 江陵。王即遣使責讓譽,索纘部下。既至,仍遣纘向襄 陽。前刺史岳陽王察,推遷未去鎮,但以城西白馬寺 處之。會聞賊陷京師,察因不受代。州助防杜岸紿纘 曰:「觀岳陽殿下,必不容使君。使君素得物情,若走入 西山,招聚義眾,遠近必當投集。又帥部下繼至,以此 義舉,無往不克。」纘信之,與結盟約,因夜遁入山岸,反 以告。察仍遣岸帥軍追纘。纘眾望岸軍大喜,謂是赴 期,既至,即執纘并其眾,並俘送之,始被囚。縶尋又逼 纘剃髮為道人。其年,察舉兵襲江陵,常載纘隨後。及 軍退,敗,行至湕水南,防守。纘者慮追兵至,遂害之,棄 尸而去,時年五十一。元帝承制贈纘侍中、中衛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諡簡憲公。纘有識鑒,自見元帝,便推 誠委結。及元帝即位,追思之,嘗為詩,其序曰:「簡憲之 為人也,不事王侯,負才任氣,見余則申旦達夕,不能 已已。懷夫人之德,何日忘之!」纘著《鴻寶》一百卷,文集 二十卷。次子希,字子顏,早知名,選尚太宗第九女海 鹽公主。承聖初,官至黃門侍郎。

蕭子雲子暉[编辑]

按《梁書蕭子恪傳》:「子雲,字景喬,子恪第九弟。年十二, 齊建武四年封新浦縣侯。自製拜章,便有文彩。天監 初,降爵為子。既長,勤學,以晉代竟無全書,弱冠便留 心撰著。至年二十六,書成,表奏之,詔付。」《閣子》雲。性 沈靜。不樂仕進。年三十方起家為書郎,遷太子舍 人。撰《東宮新記》奏之,敕賜束帛。累遷北中郎外兵參 軍、晉安王文學,司徒主簿、丹陽尹丞。時湘東王為京 尹,深相賞好,如布衣之交。遷北中郎廬陵王諮議參軍,兼尚書左丞。大通元年,除黃門郎,俄遷輕車將軍, 兼司徒左長史。二年,入為吏部。三年,遷長兼侍中。大 通元年,轉太府卿。三年,出為貞威將軍、臨川內史。在 郡以和理稱,民吏悅之。還除散騎常侍,俄復為侍中。 大同二年,遷員外散騎常侍、國子祭酒,領南徐州大 中正。頃之,復為侍中祭酒、中正如故。梁初,郊廟未革, 牲牷樂辭,皆沈約撰,至是承用。子雲始建言宜改啟 曰:「伏惟聖敬,率由尊嚴郊廟,得西鄰之心,知周孔之 跡。載革牢俎,德通神明,黍稷蘋藻,竭誠嚴配,經國制 度,方懸,日月垂訓,百王於是乎在。臣比兼職齊官,見 伶人所歌,猶用未革《牲前曲》。圜丘眡燎,尚言式備牲 牷,北郊《諴雅》,亦奏牲云孔備。清廟登歌,而稱我牲以 潔。三朝食舉,猶詠朱尾碧鱗,聲被鼓鐘,未符盛制。臣 職司儒訓,意以為疑,未審應改定樂辭以不?」敕答曰: 「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仍使子雲撰定。敕曰:「郊廟 歌辭,應須典誥大語,不得雜用子史文章淺言。而沈 約所撰,亦多舛謬。」子雲答敕曰:「殷薦朝饗,樂以雅名, 理應正採《五經》,聖人成教。而漢來此製,不全用經典。 約之所撰,彌復淺雜。臣前所易約十曲,惟知牲牷既 革,宜改歌辭,而猶承例,不嫌流俗乖體。既」奉令旨,始 得發矇。臣夙本庸滯,昭然忽朗,謹依成旨,悉改約制, 惟用五經為本,其次《爾雅》《周易》《尚書》《大戴禮》,即是經 誥之流,愚意亦取兼用。臣又尋唐虞諸書,殷頌周雅, 稱美是一,而復各述時事。大梁革服,偃武修文,制禮 作樂,義高三正。而約撰歌辭,惟浸稱聖德之美,了不 序皇朝制作事。雅、頌前例,於體為違。伏以聖旨所定 《樂論》,鍾律緯緒,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懸日月不刊 之典,禮樂之教,致治所成。謹一二採綴,各隨事顯義, 以明制作之美。覃思累日,今始克就,謹以上呈,敕並 施用。子雲善草隸書,為世楷法。自云善效鍾元常、王 逸少,而微變字體。答敕云:「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 規摹子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 欲作論草隸法,言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 勢而已。十許年來,始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勢,洞 徹字體。又以逸少之不及元常,猶子敬之不及逸少 也。自此研思,方悟隸式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爾以 來,自覺功進。其書跡雅為高祖所重。嘗論子雲書曰: 「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踰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 並驅爭先。」其見賞如此。七年,出為仁威將軍、東陽太 守。中大同元年,還拜宗正卿。太清元年,復為侍中、國 子祭酒,領南徐州大中正二年,侯景寇逼,子雲逃民 間。三年三月,宮城失守,東奔晉陵,餒卒於顯靈寺僧 房,年六十三。所著《晉書》一百一十卷,《東宮新記》二十 卷。第二子特,字世達,早知名,亦善草隸。高祖嘗謂子 雲曰:「子敬之書,不及逸少,近見特跡,遂逼於卿。」歷官 著作郎,太子舍人,宣惠主簿,中軍記室。出為海鹽令, 坐事免。年三十五,先子雲卒。

子暉字景光,子雲弟也。少涉書史,亦有文才。起家員 外散騎侍郎,遷南中郎記室。出為臨安令。性恬靜,寡 嗜好,嘗預重雲殿聽制講《三慧經》,退為《講賦》奏之,甚 見稱賞。遷安西武陵王諮議,帶新繁令,隨府轉儀同 從事,中騎長史,卒。

劉之遴[编辑]

按《梁書》本傳:「之遴,字思貞,南陽涅陽人也。父虯,齊國 子博士,諡文範先生。之遴八歲能屬文,十五舉茂才 對策,沈約、任昉見而異之,起家寧朔主簿。吏部尚書 王瞻嘗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謂瞻曰:『此南陽劉之 遴,學優未仕,水鏡所宜甄擢』。瞻即辟為太學博士。時 張稷新除尚書僕射,托昉為讓表。昉令之遴代作,操」 筆立成。昉曰:「荊南秀氣,果有異才,後仕必當過僕。」御 史中丞樂藹即之遴舅憲臺奏彈,皆之遴草焉。遷平 南行參軍,尚書起部郎,延陵令,荊州治中。太宗臨荊 州,仍遷宣惠記室。之遴篤學明審,博覽群籍,時劉顯、 韋稜並強記,之遴每與討論,咸不能過也。還除通直 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遷正員郎、尚書右丞、荊 州大中正。累遷中書侍郎、鴻臚卿,復兼中書舍人。出 為征西鄱陽王長史、南郡太守。高祖謂曰:「卿母年德 並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後轉為西中郎 湘東王長史,太守如故。初,之遴在荊府,嘗寄居南郡 廨,忽夢前太守袁彖謂曰:「卿後當為折臂太守,即居 此中。」之遴後果損臂,遂臨此郡。丁母憂,服闋,徵。書 監,領步兵校尉,出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願出,固辭。 高祖手敕曰:「朕聞妻子具,孝衰於親;爵祿具,忠衰於 君。卿既內足,理忘奉公之節。」遂為有司所奏免。久之, 為太府卿,都官尚書、太常卿。之遴好古愛奇,在荊州 聚古器數十百種。有一器似甌,可容一斛,上有金錯 字,時人無能知者。又獻古器四種於東宮,其第一種, 鏤銅鴟夷榼二枚,兩耳有銀鏤,銘云「建平二年造。」其 第二種,金銀錯鏤古樽二枚,有篆銘云「秦容成侯適 楚之歲造。」其第三種,外國澡灌一口,銘云「元封二年, 龜玆國獻。」其第四種,古製澡盤一枚,銘云「初平二年造。」時鄱陽嗣王範得班固所上《漢書》真本,獻之東宮, 皇太子令之遴與張纘、到溉、陸襄等參校異同,之遴 具異狀十事,其大略曰:「『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六年五 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無上書年月日 字。又案古本《敘傳》號為中篇,今本稱為《敘傳》。又今本 《敘傳》載班彪事行,而古本云稚生,彪自有傳。又今本 《紀》及表、志、列傳不相合為次,而古本相合為次,總成 三十八卷。又今本」《外戚》在《西域》後,古本《外戚》次《帝紀》 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武五子、宣元六 王雜在諸傳秩中。古本《諸王》悉次《外戚》下,在《陳、項傳》 前。又今本韓、彭英、盧、吳述云:「信惟餓隸,布實黥徒,越 亦狗盜,芮尹江湖,雲起龍驤,化為侯王。」古本述云:「淮 陰毅毅,杖劍周章,邦之傑子,實惟彭英,化為侯王,雲 起龍驤。」又古本第三十七卷解音釋義,以助雅詁,而 今本無此卷。之遴好屬文,多學古體,與河東裴子野、 沛國劉顯常共討論書籍,因為交好。是時《周易》《尚書》 《禮記》《毛詩》並有高祖義疏,惟《左氏傳》尚闕。之遴乃著 《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傳同異》十科,合三十事 以上之。高祖大悅,詔答之曰:「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 書,辭微旨遠,編年之教,言闡義繁。丘明傳洙泗之風, 《公羊》稟西河之學,鐸、椒之解不追,瑕丘之說,無取繼 踵胡母,仲舒云盛,因修《穀梁》,千載最篤。張蒼之傳左 氏,賈誼之襲荀卿,源本分鑣,指歸殊致,詳略紛然,其 來舊矣。昔在弱年,乃經研味,一從遺置,迄將五紀。兼 晚冬晷促,機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須待夏景, 試取推尋。若溫故可求,別酬所問也。」太清二年,侯景 亂,之遴避難還鄉,未至,卒於夏口,時年七十二。前後 文集五十卷行於世。

蕭介[编辑]

按《梁書》本傳,「介字茂鏡,蘭陵人也。祖思話,宋開府儀 同三司、尚書僕射。父惠蒨,齊左民尚書。介少穎悟,有 器識,博涉經史,兼善屬文。齊永元末,釋褐著作佐郎。 天監六年,除太子舍人。八年,遷尚書金部郎。十二年, 轉主客郎,出為吳令,甚著聲績。湘東王聞介名,思共 遊處,表請之。普通三年,乃以介為湘東王諮議參軍。」 大通二年,除給事黃門侍郎。大同二年,武陵王為揚 州刺史,以介為府長史。在職清白,為朝廷所稱。高祖 謂何敬容曰:「蕭介甚貧,可處以一郡。」敬容未對,高祖 曰:「始興郡頃無良守,嶺上民頗不安,可以介為之。」由 是出為始興太守。介至任,宣布威德,境內肅清。七年, 徵為少府卿,尋加散騎常侍。會侍中闕,選司舉王筠 等四人,並不稱旨。高祖曰:「我門中久無此職,宜用蕭 介為之。」介博物強識,應對左右,多所匡正,高祖甚重 之。遷都官尚書,每軍國大事,必先詢訪於介焉。高祖 謂朱异曰:「端右之材也。」中大同二年,辭疾致事,高祖 優詔不許,終不肯起,乃遣謁者僕射魏祥就拜光祿 大夫。太清中,侯景於渦陽敗,走入壽陽,高祖敕防主 韋默納之,介聞而上表諫曰:「臣抱患私門,竊聞侯景 以渦陽敗績,隻馬歸命,陛下不悔前禍,復敕容納。臣 聞凶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惡一也。昔呂布殺丁原以 事董卓,終誅董而為賊;劉牢反王恭以歸晉,還背晉 以構妖。何者?狼子野心,終無馴狎之性;養虎之喻,必 見飢」噬之禍。侯景獸心之種,鳴鏑之類,以凶狡之才, 荷高歡翼長之遇,位忝台司,任居方伯。然而高歡墳 土未乾,即還反噬,逆力不逮,乃復逃死關西;宇文不 容,故復投身於我。陛下前者所以不逆細流,正欲以 屬國降胡,以討匈奴,冀獲一戰之效耳。今既亡師失 地,直是境上之匹夫,陛下愛匹夫而棄與國之好,臣 竊不取也。若國家猶待其更鳴之晨,歲暮之效,臣竊 惟侯景必非歲暮之臣,棄鄉國如脫屣,背君親如遺 芥,豈知遠慕聖德,如江淮之純臣?事跡顯然,無可致 惑,一隅尚其如此,觸類何可具陳。臣朽老疾侵,不應 輒干朝政。但楚囊將死,有城郢之忠;衛魚臨亡,亦有 屍諫之節。臣忝為宗室遺「老,敢忘劉向之心。伏願天 慈,少思危苦之語。」高祖省表嘆息,卒不能用。介性高 簡,少交遊,惟與族兄琛、從兄視素及洽、從弟淑等文 酒賞會,時人以比謝氏烏衣之遊。初,高祖招延後進 二十餘人,置酒賦詩。臧盾以詩不成,罰酒一斗。盾飲 盡,顏色不變,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文無加點。高祖 兩美之,曰:「臧盾之飲,蕭介之文,即席之美也。」年七十 三卒於家。第三子允,初以兼散騎常侍聘魏,還為太 子中庶子,後至光祿大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