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6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六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六十二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六十二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五十

  五代

  趙光逢      黃匪躬

  裴皞       李琪

  李懌       李襲吉

  何澤       馬引孫

  張憲       劉復

  于履鄭睿   崔居儉

  張誼       崔梲

  薛融       王易簡

  賈緯       王延

  王仁裕      扈載

  楊凝式      史萇

  趙遠       李昊

  孫逢吉林罕  歐陽彬

  章魯風      錢昱

  錢儼       趙文度

  孫光憲      劉昭禹

  石文德      李觀象

  鄧恂美      陳拙

  鍾允章有章  梁嵩

  王延彬

  遼

  李澣       邢抱朴抱質

  馬得臣      耶律昭

  蕭韓家奴     耶律資忠

  耶律谷欲     耶律韓留

  楊佶       耶律庶成

  耶律庶箴     耶律蒲魯

  王觀       劉輝

  耶律良      王鼎

  耶律孟簡

文學典第六十二卷

文學名家列傳五十[编辑]

五代[编辑]

趙光逢[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光逢字延吉,父隱,唐左僕射。光逢在 唐以文行知名,時人稱其方直溫潤,謂之『玉界尺。昭 宗時為翰林學士承旨、御史中丞,以世亂棄官居洛 陽,杜門絕人事者五六年。柳璨為相,與光逢有舊恩, 起光逢為吏部侍郎、太常卿。唐亡,事梁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遷左僕射,以太子太保致仕』。」 末帝即位,起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以司徒 致仕。唐天成中即其家拜太保,封齊國公。卒贈太傅。

黃匪躬[编辑]

按《廣東通志》:「黃匪躬,連州人。幼負詩名,登唐光啟三 年進士,後仕梁,掌江西鍾傅幕,奏記楚王馬殷傾慕 之。值匪躬使事至,殷大喜,盡蠲其門戶租役,匪躬固 辭,殷曰:『老夫常恨不一挹清風,今幸得見,惟恐不足 以奉湯沐』。」

裴皞[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皞字司東,河東人也。裴氏自魏、晉以 來,世為名族,居燕者號東眷,居涼者號西眷,居河東 者號中眷。皞出於名家,而容止端秀,性剛急,直而無 隱。少好學,唐光化中舉進士,拜校書郎,拾遺補闕。事 梁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事後唐為禮部侍郎。皞喜 論議,每陳朝廷闕失,多斥權臣。改太子賓客,以老拜」 兵部尚書,致仕。卒,年八十五,贈太子太保。皞以文學 在朝廷久,宰相馬引孫、桑維翰皆皞禮部所放進士 也。後引孫知舉,放牓,引新進士詣皞,皞喜作詩曰:「門 生門下見門生。」世傳以為榮。維翰已作相,嘗過皞,皞 不迎不送。人或問之,皞曰:「我見桑公於中書,庶寮也; 桑公見我於私第,門生也,何迎送之有?」人亦以為當。

李琪[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琪字台秀,河西燉煌人也。少舉進士, 博學宏辭,累遷殿中侍御史,與其兄珽皆以文章知 名。唐亡,事梁太祖為翰林學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 書詔,皆琪所為,下筆輒得太祖意。末帝時,為御史中 丞、尚書左丞,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蕭頃同為宰 相。頃性畏慎周密,琪倜儻負氣,不拘小節,二人多所」 異同,而琪內結趙巖、張漢傑等為助,以故頃言多沮。 頃嘗掎摭其過,琪所私吏當得試官,琪改試為守,為 頃所發。末帝大怒,欲竄逐之,而巖等救解,乃得罷為 太子少保。唐莊宗滅梁,得琪,欲以為相,而梁之舊臣 多嫉忌之,乃以為太常卿,遷吏部尚書。同光三年秋, 天下大水,京師乏食尤甚,莊宗以朱書御札,詔百寮 上封事,琪上書數千言,其說漫然無足取,而莊宗獨稱重之,遂以為國計使。方欲以為相,而莊宗崩,明宗 入洛陽,群臣勸進,有司具儀,用柩前即位故事。霍彥 威、孔循等請改國號,絕土德,明宗、武君不曉其說,問 曰:「何為改號?」對曰:「莊宗受唐錫姓為宗屬,繼昭宗以 立,而國號曰唐。今唐天命已絕,宜改號以自新。」明宗 疑之,下其事群臣,群臣依違不決。琪議曰:「殿下宗室 之賢,立功三世。今興兵向闕,以赴難為名,而欲更易 統號,使先帝便為路人,則煢然梓宮,何所依往!」明宗 以為然,乃發喪成服而後即位。以琪為御史中丞。自 唐末喪亂,朝廷之禮壞,天子未嘗視朝,而入閤之制 亦廢,常參之官日至正衙者,傳聞不坐即退,獨大臣 奏事,日一見便殿,而侍從內諸司日再朝而已。明宗 初即位,乃詔群臣五日一隨宰相入見內殿,謂之起 居。琪以謂非唐故事,請罷五日起居,而復朔望入閤。 明宗曰:「五日起居,吾思所以數見群臣也,不可罷,而 朔望入閤可復。」然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見群臣曰「常 參。」朔望薦食諸陵寢,有思慕之心,不能臨前殿,則御 便殿見群臣,曰「入閤。」宣政,前殿也,謂之「衙」,衙有仗,紫 宸,便殿也,謂之「閤。」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 衙喚仗,由閤門而入,百官俟朝於衙者,因隨以入見, 故謂之「入閤。」然衙,朝也,其禮尊;閤,宴見也,其事殺。自 乾符已後,因亂禮闕,天子不能日見群臣而見朔望, 故正衙常日廢仗,而朔望入閤有仗。其後習見,遂以 入閤為重,至出御前殿,猶謂之「入閤,其後亦廢,至是 而復然,有司不能講正其事,凡群臣五日一入見中 興殿、便殿也。此入閤之遺制,而謂之起居,朔望一出 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謂之入閤。」琪皆不能正也。琪又 建言:「入閤有待制,次對官論事,而內殿起居,一見而 退,欲有言者,無由自陳,非所以數見群臣之意也。」明 宗乃詔起居日有言事者,許出行自便。又詔百官以 次轉對。是時,樞密使安重誨專權用事,重誨前騶過 御史臺門,殿直馬延誤衝之,重誨即臺門斬延而後 奏。琪為中丞,畏重誨不敢彈糾,又懼諫官論列,乃託 宰相任圜,先白重誨而後糾,然猶依違不敢正言其 事。豆盧革等罷相,任圜議欲以琪為相,而孔循、鄭玨 沮之,乃遷尚書右僕射。琪以狀申中書,言《開元禮》,僕 射上書曰:「中書門下率百官送上。」中書下太常禮院 言無送上之文,而琪已落新授,復舉上儀,皆不可。明 宗討王都,已破定州,自汴還洛,琪當率百官至上東 門,而請至偃師奉迎。其奏章言敗契丹之兇黨,破真 定之逆城,坐誤以定州為真定,罰俸一月。霍彥威卒, 詔琪撰《神道碑》文。彥威故梁將,而琪故梁相也。敘彥 威在梁事,不曰偽為馮道所駮。琪為人重然諾,喜稱 人善,少以文章知名,亦以此自負。既貴,乃刻牙版為 金字曰:「前鄉貢」進士李琪常置之坐側。為人少持重, 不知進退,故數為當時所沮。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 六十。

李懌[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懌,京兆人也。少好學,頗工文辭。唐末 舉進士,為祕書省校書郎、集賢校理。唐亡,事梁為監 察御史,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梁亡,責授懷州司 馬,遇赦量移,稍遷衛尉少卿。天成中,復為中書舍人、 翰林學士,累遷尚書右丞承旨。時右散騎常侍張文 寶知貢舉,所放進士,中書有覆落者,乃請下學士院」 作詩賦為《貢舉格》。學士竇夢徵、張礪等所作不工,乃 命懌為之。懌笑曰:「予少舉進士登科,蓋偶然耳。後生 可畏,來者未可量。假令予復就禮部試,未必不落第, 安能與英俊為准格?」聞者多其知體。復遷刑部尚書, 分司洛陽。卒,年七十餘。

李襲吉[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襲吉父圖,洛陽人。或曰唐相林甫之 後也。乾符中,襲吉舉進士,為河中節度使李都榷鹽 判官。後去之晉,晉王以為榆次令,遂為掌書記。襲吉 博學,多知唐故事,遷節度副使,官至諫議大夫。晉王 與梁有隙,交兵累年。後晉王數困,欲與梁通和,使襲 吉為書諭梁,辭甚辨麗。梁太祖使人讀之,至於『毒手』」 尊拳,交相於暮夜;金戈鐵馬,蹂踐於明時,歎曰:「李公 僻處一隅,有士如此,使吾得之,傅虎以翼也。」顧其從 事敬翔曰:「善為我答之。」及翔所答書辭不工,而襲吉 之書多傳於世。襲吉為人恬淡,以文辭自娛。天祐三 年卒,以盧汝弼代為副使。汝弼工書畫,而文辭不及 襲吉,其父簡求為河東節度使,為唐名家,故汝弼亦 多知唐故事。晉王薨,莊宗嗣為晉王,承制封拜官爵, 皆出汝弼。十八年,卒。莊宗即位,贈襲吉禮部尚書,汝 弼兵部尚書。

何澤[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澤,廣州人也。父鼎,唐末為容管經略 使。澤少好學,長於歌詩,舉進士,為洛陽令。唐莊宗好 畋獵,數踐民田,澤乃潛身伏草間,伺莊宗當馬諫曰: 「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兵,而暴斂疲民以給軍食。今 田將熟,奈何恣畋游以害民稼,使民何以出租賦,吏何以督民耕?陛下不聽臣言,願賜臣死於馬前,使後 世知陛下之過。」莊宗大笑,為之止獵。拜倉部郎中。明 宗時,數上書言事,明宗幸汴州,又欲幸鄴,而人情不 便,大臣屢言不聽,澤伏閤切諫,明宗嘉之,拜吏部郎 中、史館修撰。澤外雖直言,而內實邪佞,嘗於內殿起 居,班退,獨留以笏叩顙,北望而呼曰:「明主,明主!」聞者 皆哂之。五代之際,民苦於兵,往往因親疾以割股,或 既喪而割乳廬墓,以規免州縣賦役。戶部歲給蠲符, 不可勝數,而課州縣出紙,號為「蠲紙」,澤上書言其敝, 明宗下詔悉廢戶部蠲紙。澤與宰相趙鳳有舊,數私 干鳳,求為給諫。鳳薄其為人,以為太常少卿。敕未出 而澤先知之,即稱新官,上章自訴。章下中書,鳳等言: 「澤未拜命而稱新官,輕侮朝廷,請坐以法。」乃以太僕 少卿致仕,居於河陽。澤時年已七十,尚希仕進,即遣 婢宜子詣匭上章言事,請立秦王為皇太子。秦王素 驕,多不軌,遂成其禍,由澤而始。晉高祖入立,召為太 常少卿,以疾卒於家。

按《廣東通志》:「澤於明宗時,屢上書言事,皆國家大務, 請復置太子侍讀。明宗下詔褒美。是時儲宮久虛,士 論韙之。」

馬引孫[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引孫,字慶先,棣州商河人也。為人懦 暗,少好學,學韓愈為文章。舉進士,為唐潞王從珂河 中觀察支使。從珂為楊彥溫所逐,罷居於京師里第, 引孫從而不去。從珂為京兆尹,徙鎮鳳翔,引孫常從 之,以為觀察判官。潞王將舉兵反,與將吏韓昭引等 謀議已定,召引孫告之曰:『受命移鎮,路出京師,何向 為便』?」引孫曰:「君命召,不俟駕。今大王為國宗屬,而先 帝新棄天下,臨喪赴鎮,臣子之忠也。」左右皆笑其愚, 然從珂心獨重之。廢帝入立,以為戶部郎中、翰林學 士。久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引孫不通 世務,故事多壅塞,是時馮道罷匡國軍節度使,拜司 空。司空自唐已來無特拜者,有司不知故事。朝廷議 者紛然,或曰:「司空三公,宰相職也,當參與大政。」而宰 相盧文紀獨以謂司空之職,祭祀掃除而已。引孫皆 不能決。時劉昫亦罷相為僕射,右散騎常侍孔昭序 建言:「常侍班當在僕射前。」引孫責御史臺檢例,臺言: 「故事無所見,據今南北班位,常侍在前,引孫即判臺 狀施行。」劉昫大怒。崔居儉揚言於朝曰:「孔昭序解語, 是朝廷無解語人也。且僕射師長百寮,中丞大夫就 班修敬,而常侍在南宮六卿之下,況僕射乎?昭序癡 兒,豈識事體!」朝士聞居儉言,流議稍息,引孫臨事,多 不能決。當時號為「三不開」,謂其不開口以論議,不開 印以行事,不開門以延士大夫也。晉兵起太原,廢帝 幸河陽。是時勢已危迫,引孫自洛來朝行在,人皆冀 其有所建說,引孫獻綾三百匹而已。晉高祖入立,罷 歸田里。引孫既學韓愈為文,故多斥浮屠氏之說。及 罷歸,乃反學佛,撰《法喜集》《佛國記》行於世。時人誚之 曰:「佞清泰不徹,乃來佞佛。」清泰,廢帝年號也。人有戲 引孫曰:「公素慕韓愈為人,而常誦傅奕之」論,「今反佞 佛,是佛佞公邪?公佞佛邪?」引孫答曰:「豈知非佛佞我 也。」時人傳以為笑。後以太子賓客分司,居於洛陽。周 廣順中卒。引孫卒後,其家婢有為引孫語者。初,崔協 為明宗相,在位無所發明,既死而有降語,其家引孫 又然。時人嘲之曰:「生不能言,死而後語」云。

張憲[编辑]

按《山西通志》:「憲,晉陽人,沉靜寡欲,少好學,能鼓琴。唐 莊宗知其能文,以為天雄軍節度使掌書記,累遷刑 部侍郎,後為太原尹、北京留守。」

劉復[编辑]

按《山西通志》:「復,代州人。為國子祭酒、上卿都尉,以文 章知名當世,卒諡文靖。」

于履鄭睿[编辑]

按《浙江通志》:「于履與海寧鄭睿俱以文名。睿仕吳越 為都官員外郎。履不仕,隱居葉茶寮山,自號藥林,嘗 開山得楛矢云。」

崔居儉[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居儉,清河人也。祖蠡,父蕘,皆為唐名 臣。居儉美文辭,風骨清秀,少舉進士,梁貞明中為中 書舍人、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唐莊宗時為刑部侍郎、 太常卿。崔氏自後魏、隋、唐與盧、鄭皆為甲族,吉凶之 事,名著家禮。至其後世,子孫,專以門望自高,為世所 嫉。明宗崩,居儉以故事為禮儀使,居儉以祖諱蠡辭」 不受,宰相馮道即徙居儉為祕書監。居儉歷兵、吏部 侍郎、尚書左丞、戶部尚書。晉天福四年卒,年七十,贈 右僕射。居儉拙於為生,居顯官,衣服常乏,死之日,貧 不能葬,聞者哀之。

張誼[编辑]

按《河南通志》:「誼字希賈,襄邑人。幼孤好學,諸父使督 耕隴上,見其閱書樹下,詬辱之。誼遂潛詣洛陽龍門 書院,刻志勵學。唐長興中,舉進士,入晉,累官中書舍人。初,和凝拜端明殿學士,署門不接賓客。誼聞,即致 書於凝,以為四方利害,所宜詢訪,若不接賓客,聾瞽 耳目,坐虧職業。凝大奇之。」

崔梲[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梲字子文,深州安平人也。父涿,唐末 為刑部郎中。梲少好學,頗涉經史,工於文辭。遭世亂, 寓居於滑臺,不遊里巷者十餘年,人罕識其面。梁貞 明三年,舉進士甲科,開封尹王瓚辟掌奏記。梲性至 孝,其父涿病,不肯服藥,曰:『死生有命,何用藥為』?梲屢 進醫藥不納。每賓客問疾者,梲輒迎拜門外,泣涕而」 告之,涿終不服藥而卒。梲居喪哀毀。服除,唐明宗以 為監察御史,不拜。踰年,再命乃拜。累遷都官郎中、翰 林學士。晉高祖時,以戶部侍郎為學士承旨,權知天 福二年貢舉。初,梲為學士,嘗草制,為宰相桑維翰所 改,梲以《唐故事》,學士草制有所改者,當罷職,乃引《經 據》爭之,維翰頗不樂。而梲少專於文學,不能涖事,維 翰乃命梲知貢舉,梲果不能舉職。時有進士孔英者, 素有醜行,為當時所惡。梲既受命,往見維翰。維翰素 貴,嚴尊而語簡,謂梲曰:「孔英來矣。」梲不諭其意,以謂 維翰以孔英為言,乃考英及第,物議大以為非,即罷 學士,拜尚書左丞,遷太常卿。八年,高祖詔太常復文 武二舞,詳定正冬朝會禮及樂章。自唐末之亂,禮樂 制度,亡失已久,梲與御史中丞竇貞固、刑部侍郎呂 琦、禮部侍郎張允等草定之。其年冬至,高祖會朝崇 元殿,廷設《宮縣》二舞在北,登歌在上。「文舞郎八,佾六 十有四人,冠進賢黃紗袍,白中單,白練𧜡襠,白布大 口褲,革帶、履,左執籥,右秉翟,執纛引者二人。武舞郎 八,佾」六十有四人,服平巾幘、緋絲布大袖繡襠甲,金 飾白練𧜡,錦騰蛇起梁帶,豹文大口褲,烏靴。左執干, 右執戚,執旌。引者二人,加鼓吹十二按,負以熊豹,以 象百獸率舞。按設羽葆鼓一,大鼓一,金錞一,歌、簫笳 各二人。王公上壽,天子舉爵奏《元同》,三舉登歌奏《文 同》,舉食,文舞舞《昭德》,武舞舞《成功》之曲。禮畢,高祖大 悅,賜梲金帛,群臣左右睹者,皆嗟歎之。然禮樂廢久 而制作簡繆,又繼以龜茲部霓裳法曲,參亂雅音。其 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 無老師良工教習。明年正旦,復奏於廷,而登歌發聲, 悲離煩慝,如薤露虞殯之音,舞者行列進退,皆不應 節,聞者皆悲憤。其年高祖崩,梲以風痺改太子賓客, 分司西京以卒。開運二年,太常少卿陶穀奏廢二舞。 明年,契丹滅晉,耶律德光入京師,太常請備法駕奉 迎樂工,教習鹵簿鼓吹,都人聞者,為之流涕焉。

薛融[编辑]

按《山西通志》:「融,平遙人,以文學知名。初仕唐,為左補 闕,直弘文館。晉高祖鎮太原,融為觀察使。高祖即位, 拜吏部郎中,遷中書舍人。融辭文館非所長,不拜。詔 修洛陽宮殿,融上書切諫,高祖嘉納,遂罷其役。遷御 史,改尚書右丞。」

王易簡[编辑]

按《全唐詩話》:易簡,唐末進士,梁乾化中及第,名居牓 尾,不看牓,卻歸華山。尋就山釋褐,授華州幕職。後召 入,拜左拾遺。及辭官歸隱,留詩一絕曰:「汨沒朝班愧 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 還自來。」及再召為郎,遷諫垣臺閣,三十年,歸華山,十 年終。

按《陝西通志》:「易簡,字國寶,萬年人。性介特寡合,好學 工詩。乾化中,舉進士第。邠帥韓恭、華帥李保衡俱辟 用之。尹皓代保衡,朱友謙叛,攻華州,易簡請築月城。 版築始畢,外城果壞,軍民賴之。後唐同光中,改都督 府參軍。後退居華陰,作詩見志。秦王從榮重之,召為 祠部員外郎,知制誥。晉初,判弘文館事。晉祖為治,務」 求速效。易簡上《漸治論》以諫之,詔書褒答。廣順初,遷 禮部尚書。顯德四年,以少保致仕。

賈緯[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緯,鎮州獲鹿人也。少舉進士不中,州 辟參軍。唐天成中,范延光鎮成德,辟趙州軍事判官, 遷石邑令。緯長於史學,唐自武宗已後無實錄,史官 之職廢。緯采次傳聞,為《唐年補錄》六十五卷。」當唐之 末,王室微弱,諸侯強盛,征伐擅出,天下多事,故緯所 論次,多所闕誤,而喪亂之際,事跡粗存,亦有補於史 氏。晉天福中為太常博士,非其好也,數求為史職,改 屯田員外郎、起居郎、史館修撰,與修《唐書》。丁內艱,服 除,知制誥,累遷中書舍人、諫議大夫、給事中,復為修 撰。漢隱帝時,詔與王伸、竇儼等同修晉高祖、出帝、《漢 高祖實錄》。初,桑維翰為相,常惡緯為人,待之甚薄。緯 為《維翰傳》,言維翰死,有銀八千鋌。翰林學士徐台符 以為不可,數以非緯,緯不得已,更為數千鋌。廣順元 年,《實錄》成,緯求遷官不得,由是怨望。是時,宰相王峻 監修國史,緯書日曆,多言當時大臣過失。峻見之,怒 曰:「賈給事子弟仕宦,亦要門閥,柰何歷詆當朝之士, 使其子孫何以仕進?」言之高祖,貶平盧軍行軍司馬明年,卒於青州。

王延[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延字世美,鄭州長豐人也。少好學,嘗 以賦謁梁相李琪,琪為之稱譽,薦為即墨縣令。馮道 作相,與延故人召拜左補闕,遷水部員外郎,知制誥, 拜中書舍人,權知貢舉。吏部尚書盧文紀與故相崔 協有隙,是時協子頎方舉進士,文紀謂延曰:『吾嘗譽 子於朝,貢舉選士,當求實效,無以虛名取人。昔有越』」 人善泅,生子方晬,其母浮之水上,人怪而問之,則曰: 「其父善泅,子必能之,若是可乎?」延退而笑曰:「盧公之 言為崔協也,恨其父遂及其子邪。」明年,選頎甲科,人 皆稱其公。累遷刑部尚書,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 十三。延為人重然諾,與其弟規相友愛,五代之際,稱 其家法焉。

王仁裕[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仁裕,字德輦,天水人也。少不知書,以 狗馬彈射為樂。年二十五始就學,而為人儁秀,以文 辭知名,秦帥辟為秦州節度判官。秦州入於蜀,仁裕 因事蜀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唐莊宗平蜀,仁裕事 唐,復為秦州節度判官。王思同鎮興元,辟為從事。思 同留守西京,以為判官。廢帝舉兵鳳翔,思同戰敗。廢」 帝得仁裕,聞其名,不殺,寘之軍中。自廢帝起事,至其 入立,馳檄諸鎮,詔書告命,皆仁裕為之。久之,以都官 郎中充翰林學士。晉高祖入立,罷職為郎中,歷司封、 左司郎中、諫議大夫。漢高祖時,復為翰林學士承旨, 累遷戶部尚書,罷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顯德三年 卒,年七十七,贈太子少師。仁裕性曉音律,晉高祖初 定雅樂,宴群臣於永福殿,奏黃鍾。仁裕聞之曰:「音不 純肅而無和聲,當有爭者。」起於禁中。已而兩軍校鬥 昇龍門外,聲聞於內,人以為神,喜為詩。其少也,嘗夢 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顧見江中沙石皆為篆籀 之文,由是文思益進,乃集其平生所作詩萬餘首為 百卷,號《西江集》。仁裕與和凝於五代時皆以文章知 名,又嘗知貢舉,仁裕門生王溥、凝門生范質皆至宰 相,時稱其得人。

按《陝西通志》:蜀亡,仁裕入拜雄武節度判官,罷歸漢 陽別墅。梁王以舊知,逼起之,奏拜興元節度判官。潞 王將圖義舉,約會梁帥,梁帥不決,仁裕曰:「事君盡忠, 忠君之道,奈何棄之。」梁帥勃然效死,乃即入奏,聞者 義之。及王師倒戈,帥遇害,潞王下令生致,仁裕請曰: 「府主渝盟,臣所負也,請就鼎鑊。」辭直色厲。潞王壯之, 載以後車。凡教令詔誥,咸出其手,倚馬而成。至晉,稍 遷左司郎中。時權臣用事,仁裕抗疏極言。拜戶部侍 郎學士。明年,知貢舉,時論翕然稱「得人。」

扈載[编辑]

按《五代史》本傳:「載,字仲熙,北燕人也。少好學,善屬文。 廣順初,舉進士高第,拜校書郎,直史館,再遷監察御 史。其為文章,以辭多自喜,常次歷代有國廢興治亂 之跡,為《運源賦》甚詳。又因遊相國寺,見庭竹可愛,作 《碧鮮賦》題其壁。世宗聞之,遣小黃門就壁錄之,覽而 稱善,因拜水部員外郎、知制誥,遷翰林學士,賜緋。而」 載已病,不能朝謝。居百餘日,乃力疾入直學士院。世 宗憐之,賜告還第,遣太醫視疾。初,載以文知名一時, 樞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薦於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 以問穀曰:「扈載不為舍人,何也?」穀曰:「非不知其才,然 載命薄,恐不能勝。」朴曰:「公為宰相,以進賢退不肖為 職,何言命耶?」已而召拜知制誥。及為學士,居歲中,病 卒,年三十六。議者以穀能知人,而朴能薦士。是時,天 子英武,樂延天下奇才,而尤禮文士。載與張昭、竇儼、 陶穀、徐台符等俱被進用。穀居數人中,文辭最劣,尤 無行。昭、儼數與論議,其文粲然。而穀徒能先意所在, 以進諛取合。人主事無大小,必稱美頌贊,至於廣京 城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類,皆為頌以獻,其辭大 抵類俳優,而載以不幸早卒,論議雖不及昭儼,而不 為穀之諛也。

楊凝式[编辑]

按《五代史楊涉傳》:涉子凝式,有文詞,善筆札,歷事梁、 唐、晉、漢、周,常以心疾致仕,居於洛陽,官至太子太保。 按《齊東野語》:「楊凝式居洛日,將出游,僕請所之,楊曰: 『宜東遊廣愛寺』。僕曰:『不若西遊石壁寺』。凝式曰:『姑遊 廣愛』。僕又以石壁為請,凝式曰:『姑遊石壁』。」聞者為之 撫掌。

按《聞見前錄》:楊凝式少師,唐昭宗朝為直史館,宰相 涉之子也。朱全忠逼唐禪位,涉為奉傳國寶使,凝式 曰:「大人為唐宰相,使國家至此,不可為無過,況乎持 天子璽綬與人,雖保富貴,奈千載何?盍辭之?」涉大駭 曰:「汝欲滅吾族!」神色不寧者數日。全忠既篡弒,凝式 歷梁、唐、晉三朝,陽狂不任事,累官至太子少師。

史萇[编辑]

按《湖廣通志》:「史萇,零陵人,善屬文。吳王恪鎮永州,辟 為判官。謂萇曰:『逆寇未殄,君有濟物才,若垂顧,黎元有望矣』。萇嘉其意,乃應召,多所裨贊,境內肅然。」

趙遠[编辑]

按《畿輔通志》:「趙遠,范陽人。美風儀,負才任氣。仕周,累 官吏部侍郎,有公輔器。宋初,起為尚書右丞,有詩集 二十卷。子曮,舉進士,官至殿中丞,亦有文集十卷。」

李昊[编辑]

按《宋史孟蜀世家》,「昊字穹佐,自言唐相紳之後。祖乾 祐,建州刺史。父羔,容管從事。昊生於關中,幼遇唐末 之亂,隨父避地至奉天。值昭宗遷洛,岐軍攻破奉天, 父及弟妹皆為亂兵所殺。是時年十三,獨得免,遂流 寓新平十數年。會劉知俊領岐軍圍州城,昊踰城出, 為候騎所得。知俊與語,甚器之,寘於門下,以其女妻」 之。知俊歸蜀,偽署遂州武信軍節度,以昊為從事。王 建使知俊出師,令昊主留務。會建殺知俊,昊亦罷職。 王衍襲偽位,授彭州導江令,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 岐軍之難,昊母獨無恙。至是十九年,昊仕獨顯達,乃 遣心膂張金、王彥間道迎其母,昊請告境上奉迎,衍 賜以金勒名馬。昊至青泥嶺見母,母撫昊首號慟,哀 感行路。蜀亡,入洛,明宗授昊檢校兵部郎中,詔西川 孟知祥、三川制置使趙季良,同於榷鹽、度支、戶部院 間授昊一職。昊至蜀,久無所授,會知祥奏季良為西 川節度副使,昊辭歸洛,知祥始辟為觀風推官,遷掌 書記。知祥稱帝,擢為禮部侍郎、翰林學士。昶立,領漢 州刺史,遷兵部侍郎,出知武德軍府,加承旨。昶嘗欲 命昊二子官,昊固讓,且言:「遂州判官石欽若、蘇涯,前 蜀時同在劉知俊幕下,願回授欽若等子。」昶嘉歎,許 之,仍授昊二子官。俄加尚書左丞,拜門下侍郎兼戶 部尚書、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因請置史官,乃以給事 中郭廷鈞、職方員外郎趙元拱為修撰,雙流令崔崇 構、成都主簿王中孚為直館。俄加昊左僕射。昶令就 知祥真容院,圖文武三品以上於東西廊,以昊有參 佐功,特畫於殿內。自知祥領蜀,凡章奏書檄皆出昊 手,至是集為百卷,曰《經緯略》以獻,昶賚以珍器錦綵。 俄命判度支戶部。廣政十四年,修成昶《實錄》四十卷, 昶欲取觀,昊曰:「帝王不閱史,不敢奉詔。」丁母憂,裁百 日,起復。俄修《前蜀書》,命昊與趙元拱、王中孚及諫議 大夫喬諷、左給事中馮侃、知制誥賈元珪幸寅遜、太 府少卿郭微、右司郎中黃彬同撰,成四十卷上之。以 判使辦集,封趙國公。俄加司空,領遂州武信軍節度, 出判鹽鐵,加弘文館大學士、修奉太廟禮儀使。昶嘗 召四孫,悉授太子司儀郎、舍人,並賜緋。昊又改判度 支使。其子孝連,尚昶女鳳儀公主,累遷太常少卿、資 州刺史。長子孝逢,給事中。蜀平,隨昶入朝。太祖優待 之,拜昶工部尚書,賜第,以孝逢為膳部郎中,孝連為 將作少監。親屬乘舟自峽下,至夷陵,妻死,昊聞,悲愴 成疾而卒,年七十三。贈右僕射。昊前後仕蜀五十年, 昶之世,位兼將相,秉利權,資貨歲入鉅萬,奢侈尤甚, 後堂妓妾曳羅綺數百人。昶與江南李景通好,遣其 臣趙季札至江南,購得李紳《武宗廟入相制書》,還以 遺昊。昊結綵樓置其中,盡召成都聲妓,昊朝服前迎 歸私第,大會賓客,晏飲,所費無算,以帛二千匹謝季 札。初,王衍降莊宗,昊草其表。昶之降也,其表亦昊所 為。蜀人潛署其門曰「世修降表李家」,見者哂之。有集 二十卷,目為《樞機應用集》。孝逢後至司農少卿,昊孫 德鏻至國子博士,德錞進士及第。

孫逢吉林罕[编辑]

按《四川總志》:「逢吉,成都人。博學,尤善《毛詩》。孟蜀時為 國子博士,檢校,刻石經於蜀學。同郡林罕亦善文學, 著《說文》二十篇,目曰《林氏小說》,附刻於學宮。」

歐陽彬[编辑]

按《幸蜀記》:彬字齊美,衡山人,博學能文。昶以為嘉州 刺史,喜曰:「青山綠水中為二千石,作詩飲酒為風月 主人,豈不嘉哉!」

按《湖廣通志》:「歐陽彬,衡山人。博學能文。先攜所著,詣 馬氏求謁不遂,乃走入蜀,見蜀王,獻《獨鯉朝天賦》,王 大悅,擢居清要。其後官至尚書左丞相,出為夔州使。 喜曰:『青山綠水中為二千石,賦詩飲酒,作風月主人, 豈不美哉』!」

章魯風[编辑]

按《浙江通志》:「魯風,桐廬人。能詩,與餘杭羅隱齊名。錢 武肅王鏐崛起,以魯風善筆札,召為表奏孔目官,不 就,執之,沉於江。後以隱為錢塘令,懼而受命,因宴獻 詩云:『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漫英雄』。自是鏐始 厚之。」按諸集及咸淳《臨安府志》載《孝標碣》,魯風皆云 錢塘,蓋五代時桐廬隸杭州故也。

錢昱[编辑]

按《宋史吳越世家》,「昱字就之,忠獻王佐之長子。佐薨, 昱尚幼,國人立倧,遂以昱為咸寧、大安二宮使。俶嗣 國,承制授秀州刺史。太祖受禪,俶遣昱入貢,與江南 使同侍宴,射於後苑。江南使先中的,令昱解之,昱應 弦而中,賜以玉帶。及平蜀,復來賀,歸國,為台州刺史俶得福州,命昱守之。王師討江南,為東面水陸行營」 應援使。從俶入朝,授白州刺史。昱好學,多聚書,喜吟 詠,多與中朝卿大夫唱酬。嘗與沙門贊寧談竹事,迭 錄所記,昱得百餘條,因集為《竹譜》三卷。俄獻《太平興 國錄》。求換臺省官,令學士院召試制誥三篇,改祕書 監、判尚書都省。時新葺省署,昱撰記奏御,又嘗以鍾、 王墨跡八卷為獻,有詔褒美。出知宋州,改工部侍郎, 歷典壽、泗、宿三州,率無善政。至道中,郊祀當進秩,太 宗曰:「昱貴家子,無檢操,不宜任丞郎。」以為郢州團練 使。咸平二年,表入朝,以病不及陛見,卒,年五十七。昱 善筆札,工尺牘,太祖嘗取觀賞之,賜以御書金花扇 及《急就章》。昱聰敏,能覆棋,工琴畫,飲酒至斗餘不亂, 善諧謔,生平交舊,終「日談宴,未曾犯一人家諱。」有《集》 二十卷,然貪猥縱肆,無名節可稱。生子百數。涉,雍熙 中進士及第。絳至內殿承制、閤門祇候,累典郡,頗以 幹力稱。俶之群從又有台州刺史仰之子昭序,字著 明,好學喜聚書,書多親寫。知通利軍,以勤幹聞。至如 京副使、衢州刺史偓之子昭度,字九齡,至供奉官,俊 敏工為詩,多驚句。有《集》十卷,蘇易簡為《序》,行於世。

錢儼[编辑]

按《宋史吳越世家》:「儼字誠允,俶之異母弟也。本名信, 淳化初改焉。幼為沙門,及長,頗謹慎好學。俶襲國封, 命為鎮東軍安撫副使。周顯德四年,奏署衢州刺史。 太祖平揚州,俶遣儼入賀,命閤門副使武懷節齎詔 迎勞,賜賚甚厚。及歸,又賜玉帶、名馬、錦綵、器皿。開寶 三年,代兄偡知湖州,充宣德軍安撫使。俶奉詔攻毗」 陵,命儼督漕運。太平興國二年,從俶之請,授新媯、儒 等州觀察使,仍知湖州。儼兄儀為慎、瑞、師等州觀察 使,入朝,以儼為隨州觀察使,儀為金州觀察使。侍祠 郊宮,特詔升儼班於節度使之次。儀卒,儼換金州,常 從幸天駟監,會賜從官馬,太宗敕有司曰:「錢儼儒者, 宜擇馴馬給之。」未幾,出判和州。在職十七年,咸平六 年,卒,年六十七,贈昭化軍節度。儼嗜學,博涉經史,少 夢人遺以大硯,自是樂為文辭,頗敏速富贍,當時國 中詞翰,多出其手。歸京師,與朝廷文士遊,歌詠不絕。 淳化初,嘗獻《皇猷錄》,咸平又獻《光聖錄》,並有詔嘉答。 所著有《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吳越備史》十五 卷,《備史遺事》五卷,《忠懿王勳業志》三卷,又作《貴溪叟 自敘傳》一卷。善飲酒,百巵不醉,居外郡嘗患無敵,或 言一軍校差可倫擬,儼問其狀,曰:「飲益多,手益恭。」儼 曰:「此亦變常,非善飲也。」

趙文度[编辑]

按《宋史北漢世家》,「文度,薊州漁陽人。父玉,嘗客滄州, 依節度判官呂兗。劉守光破滄州,收兗親屬盡戮之。 兗子琦年十四,玉負之以逃,至太原,變姓名,丐衣食 以給琦。琦,後唐同光初為藩郡從事。當是時,燕趙之 士以玉能存呂氏之孤,翕然稱之。明宗朝,琦至職方 員外郎知雜。清泰中,琦為給事中、端明殿學士,玉已」 卒矣。文度入洛舉進士,琦薦於主司馬裔孫,擢甲科, 歷徐、兗、陳、許四鎮從事。漢初,為河東掌書記。文度捷 給善戲謔,劉崇雅愛之。及稱帝,累官至翰林承旨、兵 部尚書。天會四年,授中書侍郎、平章事,轉門下侍郎 兼樞密使,加司徒。久之,與郭無為不協,出知汾州,徙 嵐州。太祖開寶二年,親征晉陽,遣偏師圍嵐,文度危 蹙請降,待罪行宮,太祖命釋之,賜襲衣、玉帶、金鞍勒 馬,器幣甚厚,其官屬賜物有差。文度本名弘,以犯宣 祖廟諱,賜今名。師還,授檢校太傅、安國軍節度,歲餘, 徙華州,不宣制,而告敕同宣制之例。又徙耀州,凡歷 三鎮。七年卒,年六十一。文度善為詩,人多諷誦,有《觀 光集》。文度之降也,其母在太原世,以「不能死節」罪之。 子昌圖,至內殿崇班、閤門祇候。

孫光憲[编辑]

按《宋史荊南世家》,「光憲字孟文,陵州貴平人。世業農 畝,唯光憲少好學,游荊渚。高從誨見而重之,署為從 事。歷保融及繼沖,三世皆在幕府。累官至檢校祕書 監,兼御史大夫,賜金紫。慕容延釗等救朗州之亂,假 道荊南,繼沖開門納延釗,光憲乃勸繼沖獻三州之 地。太祖聞之甚悅,授光憲黃州刺史,賜賚加等。在郡」 亦有治聲,乾德六年卒。時宰相有薦光憲為學士者, 未及召,會卒。光憲博通經史,尤勤學,聚書數千卷,或 自抄寫,孜孜讎校,老而不廢。好著譔,自號「葆光子。」所 著《荊臺集》三十卷,《鞏湖編玩》三卷,《筆傭集》三卷,《橘齋 集》二卷,《北夢瑣言》三十卷,《蠶書》二卷。又譔《續通歷紀》, 事頗失實。太平興國初,詔毀之。子謂、讜並進士及第。

劉昭禹[编辑]

按《全唐詩話》,昭禹字休明,婺州人也。少師林寬,為詩 刻苦。嘗與人論詩曰:「五言如四十個賢人,著一字如 屠沽不得覓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蓋,但精心 求之,必獲其寶。在湖南累為宰,後署天策府學士、嚴 州刺史,卒於桂州。幕中有詩三百首。」

按《浙江通志》:「昭禹,金華人。為詩刻苦,嘗自云:『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後仕湖南,為天策府學士、嚴州刺 史。有詩三百篇。」

石文德[编辑]

按《廣東通志》:「文德,連州人。少志學,一覽輒不忘。弱冠 讀范曄《漢書》,摘其瑕璺數百條,為之辨駁。先達見之 曰:『公羊墨守,不能過也』。」素不善草隸詩律,得《晉帖》數 紙於破箱中,及閱殷璠《詩選》,模倣久之,遂出儔輩上, 遨遊湘漢間,無所知名。僦屋長沙,遇天策府學士桂 陽劉昭禹,與語,大見稱許。會端午共飲,文德賦《艾虎》 長句,演迤奇拔。昭禹驚曰:「子文苑之雄也。」言諸楚王 馬希範,得隸詞學。秦夫人卒,王命中外有文學者為 挽歌,文德詩有云:「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王大異 之,曰:「石文德乃有此作。」評以為同列第一。未幾,授水 部員外郎,改其鄉為儒林鄉,甚親重之。會宴常春堂, 希範出玉杯為賦詩者賞。李皋詩先成得之,文德繼 進,乃更盡美,王復賚以《玉蟾滴》,由是諸學士多嫉其 能者。尋出為融州副使,蓋入譖者之言也。希範性汰 侈,營建征討無虛日,稅諸州楩木皮鎧,動至數千,文 德上書切諫,希範得書,憑怒,昭禹營捄之,乃免譴。會 文德亦卒。文德性剛介,不苟合,或尤之曰:「君剛愎方 確,真與姓同。」文德應曰:「寧方為我,不圓為卿。且子不 見石上可補天,次足攻玉邪?」世以為善謔。所著有《唐 朝新纂》傳於世。

李觀象[编辑]

按《宋史湖南世家》:觀象,桂州臨桂人。行逢署為掌書 記。行逢性殘忍,多誅殺,觀象懼及禍,清苦自勵,以求 知遇。帳幃寢衣,悉以紙為之,行逢頗加信任,軍府之 政,一皆取決。觀象涉經史,有文辭,忌才怙寵,湖南士 人多為所排擯。行逢臨終,託以後事,令其子保權善 待之。及張文表難作,王師壓境,觀象謂保權曰:「我所 恃者,北有荊渚,以為脣齒。今高氏拱手聽命,朗州勢 不獨全,莫若幅巾歸朝,則不失富貴。」保權幼懦,不能 用其言。及湖湘平,太祖聞觀象嘗為保權畫謀,以為 左補闕。

鄧恂美[编辑]

按《廣東通志》:「恂美,連州人。有敏才,工詩賦。時湖南宋 昂號博學,一時士無當意者,獨遜恂美。天福中,與孟 賓于並為李若虛薦,入洛陽,擢進士第。後還家,為湖 南節度使周行逢所留,置幕下。恂美性迂僻,同事者 多不喜。行逢禮遇漸薄,雖處府僚,不免空乏。同年王 溥入相,聞恂美不得志,寄之詩曰:『綵衣我已登黃閣, 白社君猶窘故廬』。」自是行逢稍優給之。未幾,翰林學 士李昉以使至,亦恂美同年也。召見傳舍,不覺悲泣, 因與唱和,款論竟日。行逢疑其泄己陰事,黜為場官, 復遣人詐為賊,突入官署殺之,聞者痛惜。行逢猜忌 鷙酷,群下多以譖死。及殺恂美,士論益不與。後李昉 再至,徒步百里,訪恂美墓,為詩哭之,世多其友誼。

陳拙[编辑]

按《廣東通志》:「拙,字用拙,以字顯,連州人。少習禮樂,尤 長於詩。唐天祐元年,擢進士第,授著作郎。見朱溫弒 逆,遂假使節南歸,加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同平章事, 隱留用之。未幾,溫篡位,改元開平,用拙勸隱仍奉天 祐年號,隱多其義而不能用,遂掌書記,攝觀察推官。 比隱病篤,用拙撰表,請其弟節度副使巖權知留後。」 隱卒,巖襲位,益信任之。乾化四年,奉使吳越,吳越王 錢鏐與語,嘉其專對,賚以金帛,用拙遜謝,歸以獻巖, 巖稱南漢,擢為吏部郎中,知制誥,卒。有詩集八卷行 於世。尤精音律,著《大唐正聲琴籍》十卷,載琴家論操 名,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古調無徵音,仍補《新徵音 譜》。

鍾允章有章[编辑]

按《廣東通志》:允章其先邕州人,徙居番禺,博學能文 辭。南漢劉龑之據廣也,設科取士,允章以進士及第, 累遷至中書舍人,尤見知於晟。晟喜其文思敏捷,誥 敕碑記多命為之,操筆立就,文藻燦然,由是聲名籍 籍。遊羅浮,應制為詩,多見褒賞,每以倚馬才稱之。拜 工部郎中,知制誥。乾和六年,使楚求婚,楚不許。允章 還,晟曰:「馬公復能經略南土乎?」是時,馬希廣新立,希 萼起兵武陵,湖南大亂。允章具言楚可攻狀。晟遣巨 象指揮使吳珣帥師伐之,克賀、桂、連、宜、嚴、梧、蒙七州。 晟以允章首議,賞賚不可勝紀。有司奏允章名儒,宜 傅儲貳。晟命教長子鋹。晟卒,鋹即位,以藩府舊僚,頗 敬重之,擢尚書左丞、參知政事。時鋹淫戲無度,委政 宦寺陳延壽、龔澄樞等,女巫樊胡子、宮婢盧瓊仙朋 妖亂政。允章深嫉之,抗疏請誅亂法者以肅法紀,鋹 不能從,群小皆側目。大寶二年,鋹祀天南郊前三日, 允章與禮官登壇,四顧指麾,宦官許彥真望見之,曰: 「此謀反耳。」乃拔劍升壇,允章迎叱之,彥真馳告允章 反,鋹下允章獄,族誅之。是日,天色慘澹,國人以允章 素忠鯁,皆為掩涕。彥真誅後,始收葬焉。允章弟有章, 亦以文學稱,累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先卒

梁嵩[编辑]

按《廣西通志》:「嵩,平南人,劉龑據有廣南,建國稱漢。乾 亨四年春,置選部貢舉,放進士、明經十數人,如唐故 事。白龍改元,嵩舉進士第一,歷官翰林學士。見龑多 苛政,乞歸養母,因獻《倚門望子賦》。龑憐之,聽其去,且 錫賚有加,皆辭不受,但請蠲本郡丁賦。從之。郡人咸 德,立祠祀焉。」

王延彬[编辑]

按《五國故事》:延彬,圭之子,忠懿之猶子也。圭死,襲其 父封於泉州。性多藝而奢縱,日服一巾櫛,日易一汗 衫。能為詩,亦好說佛理,辭人禪客謁見,多為所沮。宅 中聲妓皆北人,將求妓,必圖己形而書其歌詩於圖 側,題曰「才如此,貌如此」,以是冀其見慕。圭初領兵至 泉州,舍於佛寺,始生延彬於寺之堂,既生而有白雀 一栖於堂中,迄延彬之終,方失其所在。凡三十年,仍 歲豐年,每發蠻舶,無失墜者,人因謂之招寶侍郎。朝 廷贈延彬雲州節度使,及卒,復葬雲台山,迄今閩人 謂之雲台侍中。其詩有尤者曰:「兩衙前後訟堂清,軟 錦披袍擁鼻行。雨後綠苔侵履跡,春深紅杏鎖鸎聲。 因㩦久醞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筍羹。」也解為詩也為 政。「儂家何似謝宣城。」人多誦之。

[编辑]

李澣[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李澣初仕晉,為中書舍人,晉亡歸遼。 當太宗崩,世宗立,恟恟不定。澣與高勳等十餘人羈 留南京,久之,從歸上京,授翰林學士。穆宗即位,累遷 工部侍郎。時澣兄濤在汴為翰林學士,密遣人召澣, 澣得書,託求醫南京,易服夜出,欲遁歸汴。至涿,為徼 巡者所得,送之南京下吏。澣伺獄吏熟寢,以衣帶自」 經,不死,防之愈嚴。械赴上京,自投潢河中流為鐵索 牽掣,又不死。及抵上京,帝欲殺之,時高勳已為樞密 使,救止之,屢言於上曰:「澣本非負恩,以母年八十,急 於省覲致罪。且澣富於文學,方今少有倫比,若留掌 詞命,可以增光國體。」帝怒稍解,仍令禁錮於奉國寺。 凡六年,艱苦萬狀。會上欲建《太宗功德碑》,高勳奏曰: 「非李澣無可秉筆者。」詔從之。文成以進,上悅,釋囚。尋 加禮部尚書、宣政殿學士,卒。

邢抱朴抱質[编辑]

按《遼史》本傳:「抱朴,應州人,刑部郎中簡之子也。抱朴 性穎悟,好學博古。保寧初,為政事舍人,知制誥,累遷 翰林學士,加禮部侍郎。統和四年,山西州縣被兵,命 抱朴鎮撫之,民始安。加戶部尚書,遷翰林學士承旨, 與室昉同修實錄。決南京滯獄還,優詔褒美。十年,拜 參知政事。以樞密使韓德讓薦,按察諸道守令能否」 而黜陟之,大協人望。尋以母憂去官,詔起視事,表乞 終制,不從。宰相密諭上意,乃視事。人以孝稱。及耶律 休哥留守南京,又多滯獄,復詔抱朴平決之,人無冤 者。改南院樞密使,卒,贈侍中。初,抱朴與弟抱質受經 於母陳氏,皆以儒術顯,抱質亦官至侍中,時人榮之。

馬得臣[编辑]

按《遼史》本傳:「得臣,南京人。好學博古,善屬文,尢長於 詩。保寧間,累遷政事舍人、翰林學士,常預朝議,以正 直稱。乾亨初,宋師屢犯邊,命為南京副留守,復拜翰 林學士承旨。聖宗即位,皇太后稱制,兼侍讀學士。上 閱唐高祖、太宗、元宗三紀,得臣乃錄其行事可法者 進之。及扈從伐宋,進言降不可殺,亡不可追,二三其 德者別議。」詔從之。俄兼諫議大夫、知宣徽院事。時上 擊鞠無度,上書諫曰:「臣竊觀房元齡、杜如晦,隋季書 生,向不遇太宗,安能為一代名相?臣雖不才,陛下在 東宮,幸列侍從,今又得侍聖讀,未有裨補聖明。陛下 嘗問臣以貞觀、開元之事,臣請略陳之。臣聞唐太宗 侍太上皇宴罷,則挽輦至內殿,元宗與兄弟歡飲,盡 家人禮。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謂至孝。臣更 望定省之餘,睦六親,加愛敬,則陛下親親之道,比隆 二帝矣。臣又聞二帝耽玩經史,數引公卿講學,至於 日昃。故當時天下翕然嚮風,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 典籍,分解章句,臣願研究經理,深造而篤行之,二帝 之治,不難致矣。」臣又聞太宗射豕,唐儉諫之;元宗臂 鷹,韓休言之,二帝莫不樂從。今陛下以毬馬為樂,愚 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鉞言之。竊以君臣同 戲,不免分爭,君得臣愧,彼負此喜,一不宜。躍馬揮杖, 縱橫馳騖,不顧上下之分,爭先取勝,失人臣禮;二不 宜。輕萬乘之尊,圖一時之樂。萬一有御勒之失,其如 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倘陛下不以臣言為迂,少賜省

覽,天下之福,群臣之願也。」書奏,帝嘉歎良久。未幾卒
考證
贈太子太保,詔有司給葬。

耶律昭[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昭字述寧,博學善屬文。統和中,坐兄 國留事,流西北部。會蕭撻凜為西北路招討使,愛之, 奏免其役,禮致門下,欲召用,以疾辭。撻凜問曰:『今軍 旅甫罷,三邊晏然,惟阻卜伺隙而動,討之則路遠難 至,縱之則邊民被掠,增戍兵則餽餉不給,欲苟一時 之安,不能終保無變,計將安出』?昭以書答曰:『竊聞治 得其要,則仇敵為一家;失其術,則部曲為行路。夫西 北諸部,每當農時,一夫為偵候,一夫治公田,二夫給 糾官之役。大率四丁,無一室處,芻牧之事,仰給妻孥, 一遭寇掠,貧窮立至。春夏賑恤,吏多雜以糠秕,重以 掊克,不過數月,又復告困。且畜牧者富國之本,有司 防其隱沒,聚之一所,不得各就水草便地,兼以逋亡 戍卒,隨時補調,不習風土,故日瘠月損,馴至耗竭。為 今之計,莫若振窮薄賦,給以牛種,使遂耕穫,置游兵 以防盜掠,頒俘獲以助伏臘,散畜牧以就便地,期以 數年,富強可望。然後練簡精兵,以備行伍。何守之不 固,何動而不克哉?然必去其難制者,則餘種自畏。若 捨大而謀小,避強而攻弱,非徒虛費財力,亦不足以 威服其心。此二者,利害之機,不可不察』。」昭聞古之名 將,安邊立功,在德不在眾。故謝元以八千破苻堅百 萬,休哥以五隊敗曹彬十萬,良由恩結士心,得其死 力也。閤下膺非常之遇,專方面之寄,宜遠師古人,以 就勳業,上觀乾象,下盡人謀,察地形之險易,料敵勢 之虛「實,慮無遺策,利施後世矣。」撻凜然之。開泰中,獵 於拔里堵山,為羯羊所觸,卒

蕭韓家奴[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韓家奴,字休堅,涅刺部人,中書令安 搏之孫。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覽經史,通遼、漢 文字。統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驅策,其奴得 善價鬻之,韓家奴曰:『利己誤人,非吾所欲』。乃歸直取 牛。二十八年,為右通進,典南京栗園。重熙初,同知三 司使事。四年,遷天成軍節度使,徙彰愍宮使。帝與語」, 才之,命為詩友。嘗從容問曰:「卿居外有異聞乎?」韓家 奴對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則大者必生,大者熟則 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為盡美,不知其他。」蓋嘗掌 栗園,故託栗以諷諫。帝大笑。詔作《四時逸樂賦》,帝稱 善。時詔天下言治道之要,制問:「徭役不加於舊,征伐 亦不常有,年穀既登,帑廩既實,而民重困,豈為吏者 慢,為民者惰歟?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 蠲省則為便益?補役之法何可以復?盜賊之害何可 以止?」韓家奴對曰:「臣伏見比年以來,高麗未賓,阻卜 猶強,戰守之備,誠不容已。乃者選富民防邊,自備糧 糗,道路修阻,動淹歲月,比至屯所,費已過半,隻牛單 轂,鮮有還者。其無丁之家,倍直傭僦,人憚其勞,半途 亡竄。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給。求假於人,則十倍其息, 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償者。或逋役不歸,在軍物故,則 復補以少壯。其鴨淥江之東,戍役大率如此。況渤海、 女直、高麗,合從連衡,不時征討,富者從軍,貧者偵候。 加之水旱,菽粟不登,民以日困,蓋勢使之然也。方今 最重之役,無過西戍。如無西戍,雖遇凶年困弊不至 於此。若能徙西戍稍近,則往來不勞,民無深患。議者 謂徙之非便,一則損威名,二則召侵侮,三則棄耕牧 之地。」臣謂不然。阻卜諸部,自來有之。曩時北至臚胊 河,南至邊境,人多散居,無所統壹,惟往來抄掠。及太 祖西征,至於流沙,阻卜望風悉降,西域諸國,皆願入 貢。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不營城邑,不置戍 兵,阻卜累世,不敢為寇。統和間,皇太妃出師西域,拓 土既遠,降附亦眾。自後一部或叛,鄰部討之,使同力 相制,正得馭遠人之道。及城可敦,開境數千里,西北 之民,徭役日增,生業日殫,警急既不能救,叛服亦復 不恆,空有廣地之名,而無「得地之實。若貪土不已,漸 至虛耗,其患有不勝言者。況邊情不可深信,亦不可 頓絕,得不為益,捨不為損。國家大敵,惟在南方,今雖 連和,難保他日。若南方有變,屯戍遼邈,卒難赴援。我 進則敵退,我還則敵來,不可不慮也。方今太平已久, 正可恩結諸部,釋罪而歸地,內徙戍兵以增堡障,外 明約束以正疆界。每部各置酋長,歲修職貢,叛則討 之,服則撫之,諸部既安,必不生釁。如是則臣雖不能 保其久而無變,知其必不深入侵掠也。」或云「棄地則 損威」,殊不知殫費竭財,以貪無用之地,使彼小部抗 衡大國,萬一有敗,損威豈淺?或又云「沃壤不可遽棄。」 臣以為土雖沃,民不能久居,一旦敵來,則不免內徙, 豈可指為吾土而惜之。夫帑廩雖隨部而有,此特周 急部民。一偏之惠,不能均濟天下。如欲均濟天下,則 當知民困之由而窒其隙。節盤遊,簡驛傳,薄賦斂,戒 奢侈,期以數年,則困者可蘇,貧者可富矣。蓋民者國 之本,兵者國之衛,兵不調則曠軍役,調之則損國本。 且諸部皆有補役之法,昔補役「始行,居者行者類皆 富實,故累世從戍,易為更代。近歲邊虞數起,民多匱乏,既不任役事,隨補隨缺,苟無上戶,則中戶當之,曠 日彌年,其窮益甚,所以取代為艱也。非惟補役如此, 在邊戍兵亦然。譬如一抔之土,豈能填尋丈之壑。欲 為長久之便,莫若使遠戍疲兵還於故鄉,薄其徭役, 使人人給足,則」補役之道可以復故也。臣又聞自昔 有國家者,不能無盜。比年以來,群黎凋弊,利於剽竊, 良民往往化為凶暴,甚者殺人無忌,至有亡命山澤, 基亂首禍。所謂民以困窮,皆為盜賊者,誠如聖慮。今 欲芟夷本根,願陛下輕徭省役,使民務農,衣食既足, 安習教化而重犯法,則民趨禮義,刑罰罕用矣。臣聞 「唐太宗問群臣治盜之方,皆曰『嚴刑峻法』。太宗笑曰: 『寇盜所以滋者,由賦斂無度,民不聊生。今朕內省嗜 欲,外罷游幸,使海內安靜,則寇盜自止。由此觀之,寇 盜多寡,皆由衣食豐儉、徭役重輕耳。今宜徙可敦城 於近地,與西南副都部署烏古敵烈隗、烏古等部聲 援相接。罷黑嶺二軍,并開、保州,皆隸東京,益東北戍 軍及南京總管兵,增修壁壘,候尉相望,繕完樓櫓,浚 治城隍,以為邊防。此方今之急務也,願陛下裁之』。」擢 翰林都林牙兼修國史,仍詔諭之曰:「文章之職,國之 光華,非才不用。以卿文學為時大儒,是用授卿以翰 林之職。朕之起居,悉以《實錄》。」自是日見親信,每入賜 坐,遇勝日,帝與飲酒賦詩,以相酬酢,君臣相得無比。 韓家奴,知無不言,雖諧謔,不忘規諷。十三年春,上疏 曰:「臣聞先世遙輦洼可汗之後,國祚中絕。自夷离菫 雅里立阻午,大位始定。然上世俗朴,未有尊稱。臣以 為三皇禮文未備,正與遙輦氏同。後世之君,以禮樂 治天下,而崇本追遠之義興焉。近者唐高祖創立先 廟,尊四世為帝。昔我太祖代遙輦即位,乃製文字,修 禮法,建《天皇帝》名號,制宮室,以示威服,興利除害,混 一海內。厥後累聖相承,自夷离、菫湖烈以下,大號未 加。天皇帝之考夷离、菫的魯猶以名呼。臣以為宜依 《唐典》,追崇四祖為皇帝,則陛下弘業有光,墜典復舉 矣。」疏奏,帝納之,始行追冊元德二祖之禮。韓家奴每 見帝獵,未嘗不諫。會有司奏獵秋山熊虎,傷死數十 人,韓家奴書於冊,帝見,命去之。韓家奴既出,復書。他 日帝見之,曰:「史筆當如是。」帝問韓家奴:「我國家創業 以來,孰為賢主?」韓家奴以穆宗對。帝怪之曰:「穆宗嗜 酒,喜怒不常,視人如草芥,卿何謂賢?」韓家奴對曰:「穆 宗雖暴虐,省徭輕賦,人樂其生。終穆之世,無罪被戮, 未有過今日秋山傷死者,臣故以穆宗為賢。」帝默然。 詔與耶律庶成錄遙輦可汗至重熙以來事跡,集為 二十卷進之。十五年,復詔曰:「古之治天下者,明禮義, 正法度。我朝之興,世有明德,雖中外嚮化,然《禮書》未 作,無以示後世。卿可與庶成酌古準今,制為禮典。事 或有疑,與」南北院同議。韓家奴既被詔博考經籍,自 天子達於庶人,情文制度可行於世,不繆於古者,譔 成三卷進之,又詔譯諸書。韓家奴欲帝知古今成敗, 譯《通曆》《貞觀政要》《五代史》。時帝以其老不任朝謁,拜 歸德軍節度使,以善治聞。帝遣使問勞,韓家奴表謝。 召修國史。卒,年七十二。有《六義集》十二卷行於世。

耶律資忠[编辑]

按《遼史》本傳:資忠字沃衍,小字札剌,系出仲父房兄 國留善屬文,聖宗重之。時妻弟之妻阿古與奴通,將 奔女直國,國留追及奴,殺之,阿古自經。阿古母有寵 於太后,事聞,太后怒,將殺之。帝度不能救,遣人訣別, 問以後事,國留謝曰:「陛下憫臣無辜,恩漏九泉,死且 不朽。」既死,人多冤之。在獄著《兔賦》《寤寐歌》,為世所稱。 資忠博學,工辭章,年四十未仕。聖宗知其賢,召補宿 衛,數問以古今治亂,資忠對無隱。開泰中,授中丞,眷 遇日隆。初,高麗內屬,取女直六部地以賜。至是,貢獻 不時至,詔資忠往問,故高麗無歸地意,由是權貴數 短於上,出為上京副留守。四年,再使高麗,留弗遣。資 忠每懷君親,輒有著述,號《西亭集》。帝與群臣宴,時一 記憶,曰:「資忠亦有此樂乎?」九年,高麗上表謝罪,始送 資忠還,帝郊迎,同載以歸,命大臣宴勞,留禁中數日, 謂曰:「朕將屈卿為樞密,何如?」資忠對曰:「臣不才,不敢 奉詔。」乃以為林牙,知惕隱事。初,資忠在高麗也,弟昭 為著帳郎君,坐罪沒家產。至是,乃復橫帳,且還舊產, 詔以外戚女妻之。是時,樞密使蕭合卓、少師蕭把哥 有寵,資忠不肯俛附詆之。帝怒,奪官。數歲,出知來遠 城事,歷保定、昭德二軍節度使。聖宗崩,表請會葬。既 至,伏梓宮大慟曰:「臣幸遇聖明,橫被搆譖,不獲盡犬 馬報。」氣絕而蘇。興宗命醫治疾,久之,言國舅侍中無 憂國心,陛下不當復用唐景福舊號。於是用事者惡 之,遣歸鎮卒。

耶律谷欲[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谷欲,字休堅,六院部人。父阿古只,官 至節度使。谷欲沖澹有禮法,工文章。統和中,為本部 太保。開泰中,稍遷塌毋城節度使,鞫霸州疑獄稱旨, 授啟聖軍節度使。太平中,復為本部太保。謝病歸,俄

擢南院大王。歎風俗日頹,請老不許。興宗命為詩友
考證
數問治要,多所匡建。奉詔與林牙耶律庶成、蕭韓家」

奴,編遼國上世事跡及諸帝《實錄》,未成而卒,年九十。

耶律韓留[编辑]

按《遼史》本傳:「韓留,字速寧,仲父隋國王之後。有明識, 篤行義,舉止嚴重,工為詩。統和間,召攝御院通進。開 泰三年,稍遷烏古敵烈部都監,俄知詳穩事。敵烈部 叛,將宮分軍從樞密使耶律世良討平之,加千牛衛 大將軍。重熙元年,累遷至同知上京留守,改奚六部 禿里太尉。性不苟合,為樞密使蕭解里所忌。上欲召」 用,韓留,解里言目病不能視,議遂寢。四年,召為北面 林牙。帝曰:「朕早欲用卿,聞有疾,故待之至今。」韓留對 曰:「臣昔有目疾,才數月耳,然亦不至於昏。第臣駑拙, 不能事權貴,是以不獲早睹天顏。非陛下聖察,則愚 臣豈有今日耶?」詔進《述懷詩》,上嘉歎。方將大用,卒。

楊佶[编辑]

按《遼史》本傳:「佶字正叔,南京人。幼穎悟異常,讀書自 能成句,識者奇之。弱冠聲名籍甚。統和二十四年,舉 進士第一,歷校書郎、大理正。開泰六年,轉儀曹郎,典 掌書命,加諫議大夫。出知易州,治尚清簡,徵發期會 必信。入為大理少卿,累遷翰林學士,文章號得體。八 年,燕地餓疫,民多流殍,以佶同知南京留守事,發倉」 廩振乏絕,貧民鬻子者計傭而出之。宋遣梅詢賀千 齡節,詔佶迎送,多唱酬,詢每見稱賞。復為翰林學士。 重熙元年,陞翰林學士承旨。丁母憂,起復工部尚書, 歷中順軍節度使,朔武等州觀察處置使,天德軍節 度使,加特進、檢校太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拜參 知政事,兼知南院樞密使。十五年,出為武定軍節度 使。境內方旱,苗稼將稿。視事之夕,雨澤霑足。百姓歌 曰:「何以蘇我,上天降雨。誰其撫我,楊公為主。」陽水 失故道,歲為民害,乃以己俸創長橋,人不病涉。及被 召,郡民攀轅泣送,上御清涼殿宴勞之。即日,除吏部 尚書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曰:「卿今日 何減呂望之遇文王?」佶對曰:「呂望比臣,遭際有十年 之晚。」上悅。其居相位,以進賢為己任,事總大綱,責成 百司,人人樂為之用。三請致政,許之。月給錢粟傔隸, 四時遣使存問。卒。有《登瀛集》行於世。

耶律庶成[编辑]

按《遼史》本傳:「庶成,字喜隱,小字陳六,季父房之後。父 吳九,檢校太師。庶成幼好學,書過目不忘,善遼漢文 字,於詩尤工。重熙初,補牌印郎君,累遷樞密直學士。 與蕭韓家奴各進《四時逸樂賦》,帝嗟賞。初,契丹醫人 鮮知切脈審藥,上命庶成譯方脈書行之,自是人皆 通習,雖諸部族亦知醫事,時入禁中參決疑議。偕林」 牙蕭韓家奴等撰《實錄》及《禮書》,與樞密副使耶律德 修定法令。上詔庶成曰:「方今法令輕重不倫。法令者, 為政所先,人命所繫,不可不慎。卿其審度輕重,從宜 修定。」庶成參酌古今,刊正訛謬,成書以進,帝覽而善 之。庶成方進用,為妻胡篤所誣,以罪奪官,絀為庶、耶 律使吐蕃凡十二年,清寧間始歸。帝知其誣,詔復本 族,仍遷所奪官,卒。庶成嘗謂林牙,夢善卜者胡呂古 卜曰:「官止林牙,因妻得罪。及置於理,法當離婚。」胡篤 適有娠,至期不產而死,剖視之,其子以手抱心,識者 謂誣夫之報。有詩文行於世。弟庶箴。

耶律庶箴[编辑]

按《遼史耶律庶成傳》,「庶箴,字陳甫,善屬文。重熙中為 本族將軍。咸雍元年同知東京留守事,俄徙烏衍突 厥部節度使。九年,知薊州事。明年,遷都林牙。上表乞 廣本國姓氏,曰:『我朝創業以來,法制修明,惟姓氏止 分為二,耶律與蕭而已。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諸部 鄉里之名,續作一篇,著於卷末。臣請推廣之,使諸部』」 各立姓氏,庶男女婚媾,有合典禮。帝以舊制不可遽 釐,不聽。大康二年,出耶律乙辛為中京留守,庶箴與 耶律孟簡表賀。頃之,乙辛復為樞密使,專權恣虐。庶 箴私見乙辛,泣曰:「前抗表,非庶箴之願也。」乙辛信其 言,乃得自安,聞者鄙之。八年,致仕,卒。子《蒲魯》。

耶律蒲魯[编辑]

按《遼史耶律庶成傳》:「蒲魯,字乃展。幼聰悟好學,甫七 歲,能誦契丹大字,習漢文。未十年,博通經籍。重熙中, 舉進士第。主文以國制無契丹試進士之條,聞於上, 以庶箴擅令子就科目,鞭之二百。尋命蒲魯為牌印 郎君,應詔賦詩,立成以進。帝嘉賞,顧左右曰:『文才如 此,必不能武事』。蒲魯奏曰:『臣自蒙義方,兼習騎射,在』」 流輩中亦可周旋,帝未之信。會從獵,三矢中三兔,帝 奇之,轉通進。是時,父庶箴嘗寄《戒諭詩》,蒲魯答以賦, 眾稱其典雅,寵遇漸隆。清寧初卒。

王觀[编辑]

按《遼史》本傳:「觀,南京人。博學有才辯。重熙七年,中進 士乙科。興宗崩,充夏國報哀使,還除給事中。咸雍初, 遷翰林學士。五年,兼乾文閣學士。七年,改南院樞密 副使,賜國姓,參知政事,兼知南院樞密事。坐矯制修 私第,削爵為民,卒

劉輝[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輝好學善屬文,疏簡有遠略。太康五 年第進士。大安末為太子洗馬。上書言:西邊諸番為 患,士卒遠戍,中國之民,疲於飛輓,非長久之策。為今 之務,莫若城於鹽濼,實以漢戶,使耕田聚糧,以為西 北之費』。言雖不行,識者韙之。壽隆二年,復上書曰:『宋 歐陽修編《五代史》,附我朝於四夷,妄加貶訾。且宋人 賴我朝寬大,許通和好,得盡兄弟之禮。今反令臣下 妄意作史,恬不經意。臣請以趙氏初起事蹟,詳附《國 史》』。」上嘉其言。遷禮部郎中。詔以賢良對策,輝言多中 時病。擢史館修撰,卒。

耶律良[编辑]

按《遼史》本傳:良字習撚,小字蘇,著帳郎君之後。生於 乾州,讀書醫巫閭山。學既博,將入南山肄業。友人止 之曰:「爾無僕御,驅馳千里,縱聞見過人,年亦垂暮。今 若即仕,已有餘地。」良曰:「窮通命也,非爾所知。」不聽。留 數年而歸。重熙中,補寢殿小底,尋為燕趙國王近侍, 以家貧,詔乘廄馬。遷修起居注。會獵秋山,良進《秋游 賦》,上嘉之。清寧中,上幸鴨子河,作《捕魚賦》,由是寵遇 稍隆,遷知制誥兼知部署司事。奏請編御製詩文,目 曰《清寧集》。上命良詩為《慶會集》,親製其序。頃之,為敦 睦宮使,兼權知皇太后宮諸局事。良聞重元與子涅 魯古謀亂,以帝篤於親愛,不敢遽奏,密言於皇太后。 太后託疾,召帝白其事。帝謂良曰:「汝欲間我骨肉耶?」 良奏曰:「臣若妄言,甘伏斧鑕。陛下不早備,恐墮賊計。 如召涅魯古不來,可卜其事。」帝從其言。使者及門,涅 魯古意欲害之,羈於帳下,使者以佩刀斷㡩而出,馳 至行宮,以狀聞,帝始信。亂平,以功遷漢人行宮都部 署。咸雍初,同知南院樞密使事,為惕隱,出知中京留 守事。未幾卒。帝嗟悼,遣重臣賻祭,給葬具,追封遼西 郡王,諡曰「忠成。」

王鼎[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鼎字虛中,涿州人。幼好學,居太寧山 數年,博通經史。時馬唐俊有文名燕薊間,適上已與 同志袚褉水濱,酌酒賦詩。鼎偶造席,唐俊見鼎樸野, 置下坐,欲以詩困之,先出所作索賦,鼎援筆立成。唐 俊驚其敏妙,因與定交。清寧五年,擢進士第,調易州 觀察判官,改漆水縣令,累遷翰林學士,當代典章,多」 出其手。上書言治道十事,帝以鼎達政體,事多咨訪。 鼎正直不阿,人有過,必面詆之。壽隆初,陞觀書殿學 士。一日宴主第,醉與客忤,怨上不知己,坐是下吏。狀 聞,上大怒,杖黥奪官,流鎮州。居數歲,有赦,鼎獨不免。 會守臣召鼎為賀表,因以詩貽使者,有「誰知天雨露, 獨不到孤寒」之句。上聞而憐之,即召還,復其職。乾統 六年,鼎宰縣時,憩於庭,俄有暴風舉臥榻空中,鼎無 懼色,但覺枕榻俱高,乃曰:「吾中朝端士,邪無干正,可 徐置之。」須臾,榻復故處,風遂止。

耶律孟簡[编辑]

按《遼史文學傳》:「孟簡,字復易,于越屋質之五世孫。父 劉家奴,官至節度使。孟簡性穎悟,六歲,父晨出獵,俾 賦《曉天星月詩》,孟簡應聲而成,父大奇之。既長,善屬 文。太康初,樞密使耶律乙辛以奸險竊柄,出為中京 留守,孟簡與耶律庶箴表賀。未幾,乙辛復舊職御之, 謫巡磁窯關。時雖以讒見逐,不形辭色。遇林泉勝地」, 終日忘歸。明年流保州。及聞皇太子被害,不勝哀痛, 以詩傷之,作《放懷詩》二十首。自序云:「禽獸有哀樂之 聲,螻蟻有動靜之形,在物猶然,況於人乎?然賢達哀 樂,不在窮通禍福之間。《易》曰:『樂天知命故不憂』。」是以 顏淵簞瓢自得,此知命而樂者也。予雖流放,以道自 安,又何疑耶?太康中,始得歸鄉里,詣闕上表曰:「本朝 之興,幾二百年,宜有國史以垂後世。」乃編耶律曷魯、 屋質、休哥三人行事以進,上命置局編修。孟簡謂餘 官曰:「史筆天下之大信,一言當否,百世從之。苟無明 識,好惡徇情,則禍不測,故《左氏》、司馬遷、班固、范曄俱 罹殃禍,可不慎歟!」乾統中,遷六院部太保,處事不拘 文法,時多笑其迂。孟簡聞之曰:「上古之時,無簿書法 令而天下治。蓋簿書法令適足以滋奸倖,非聖人致 治之本。」改高州觀察使,修學校,招生徒。遷昭德軍節 度使。以中京饑,詔與學士劉嗣昌減價糶粟,事未畢, 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