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11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十九卷目錄
文學總部藝文一
屈原賈誼傳贊 史記
司馬相如傳贊 同前
答劉歆書 漢揚雄
司馬遷傳贊 漢書
賈誼傳贊 同前
谷永杜鄴傳贊 同前
文苑傳贊 後漢書
張衡傳論 同前
馬融傳論 同前
蔡邕傳論 同前
班彪傳論 同前
班固傳論 同前
元文先生李子材碑 蔡邕
翟先生碑 前人
與諸卿書 孔融
典論論文 魏文帝
又與吳質書 同前
與楊德祖書 陳思王曹植
與吳質書 同前
前錄自序 同前
答東阿王牋 陳琳
文苑傳序 晉書
文苑傳後論 同前
陸機陸雲傳論 同前
上諸葛亮集表 陳壽
文賦〈并序〉 陸機
弔蔡邕文 前人
司馬相如贊 嵇康
賀司空循像贊 孫綽
弔賈誼文 庾闡
屈賈 陶潛
韓非 前人
獄中與諸甥姪書 宋范曄
文學典第一百十九卷
文學總部藝文一
[编辑]《屈原賈誼傳贊》史記
[编辑]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 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 生弔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 令若是。讀《服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司馬相如傳贊》同前
[编辑]太史公曰:「《春秋》推見至隱,《易》本隱之以顯。《大雅》言王 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譏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 所以言雖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雖多虛辭濫說,然 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揚雄以為靡 麗之賦,勸百風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 已虧乎!」余采其語可論者,著于篇。
《答劉歆書》漢·揚雄
[编辑]雄叩頭賜命謹至,又告以田儀事,事窮竟,白案顯出, 甚厚甚厚。田儀與雄同鄉里,幼穉為鄰,長艾相更視, 覬動精采,似不為非者,故舉至之。雄之任也,不意淫 跡汙暴于官朝,令舉者懷赧而低眉,任者含聲而冤 舌。知人之德,堯猶病諸,雄何慚焉?叩頭叩頭,又敕以 《殊言》十五卷,君何由知之,謹歸誠底裡,不敢違信。雄 少不師章句,亦于《五經》之訓所不解。嘗聞先代輶軒 之使,奏籍之書,皆藏于周秦之室,及其破也,遺棄無 見之者。獨蜀人有嚴君平、臨邛林閭翁孺者,深好訓 詁,猶見輶軒之使所奉言翁孺與雄外家牽連之親, 又君平過誤,有以私遇少而與雄也。君平財有千言 耳,翁孺梗概之法略有。翁孺往,數歲死,歸蜀郡掌氏 子,無子而去。而雄始能艸文,先作《縣邸銘》《王佴頌》《階 闥銘》及《成都城四堣銘》。蜀人有楊莊者為郎,誦之于 成帝,成帝好之,以為似相如,雄遂以此得外見。此數 者,皆都水君常見也,故不復奏。雄為郎之歲,自奏「少 不得學,而心好沈博絕麗之文,願不受三歲之奉,且 休脫直事之繇,得肆心廣意,以自克就。」有詔可不奪, 奉令尚書賜筆墨錢六萬,得觀書于石渠。如是後一 歲,作《繡補》《靈節》《龍骨》之銘詩三章,成帝好之,遂得盡 意。故天下上計孝廉及內郡衛卒會者,雄常把三寸 弱翰,齎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歸即以鉛摘次之于 槧,二十七歲于今矣。而語言或交錯相反,方覆論思, 詳悉集之燕。其疑張伯松不好雄賦頌之文,然亦有 以奇之,常為雄道言其父及其先君。熹與訓,屬雄以 此篇目頻示之,伯松曰:「是縣諸日月不刊之書也。」又 言雄為《太元經》,由鼠坻之與牛場也。如其用,則實五 稼,飽邦民,否則為牴糞棄之於道矣。而雄般之,伯松 與雄獨何德慧,而君與雄獨何譖隙,而當匿乎哉?其
不勞戎馬高車。令人君坐幃幕之中。知《絕遐》異俗之語。典流于昆嗣,言列於《漢籍》,誠雄心所絕極,至情之所想遘也。扶聖朝遠照之明,使君「此。如君之意,誠 雄散之之會也。死之日,則今之榮也,不敢有貳,不敢 有愛,少而不以行立于鄉里,長而不以功顯于縣官, 著訓于帝籍,但言詞博覽,翰墨為事,誠欲崇而就之, 不可以遺,不可以怠。即君必欲脅之以威,陵之以武, 欲令入之於此,此又未定,未可以見。今君又終之則 縊死以從命也,而可且寬假延期,必不敢有愛雄之 所為。得使君輔貢于明朝,則雄無恨,何敢有匿?惟執 事圖之。長監于規繡之就死,以為小,雄敢行之。謹」因 還使叩頭叩頭。
《司馬遷傳贊》漢·書
[编辑]贊曰:「自古書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載籍博矣。至孔氏 籑之,上繼唐堯,下訖秦繆。唐虞以前,雖有遺文,其語 不經,故言黃帝、顓頊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魯史 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籑 異同為《國語》。又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 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後,七國並爭,秦兼諸」 侯,有《戰國策》。漢興代,秦定天下,有《楚漢春秋》。故司馬 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 事,訖于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于采經摭傳,分散數 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牴牾,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 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 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 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 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 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 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嗚呼!以遷之博物洽 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 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 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賈誼傳贊》同前
[编辑]贊曰:「劉向稱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 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使時見用,功化 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觀孝文元默躬行以 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漢為 土德,色尚黃,數用五;及欲試屬國,施五餌三表,以係 單于,其術固已疏矣。誼亦天年早終,雖不至公卿,未 「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於世事者,著 于傳云。
《谷永杜鄴傳贊》同前
[编辑]贊曰:孝成之世,委政外家諸舅,持權重於丁、傅,在孝 哀時,故杜鄴敢譏丁、傅,而欽、永不敢言王氏,其勢然 也。及欽欲挹損鳳權,而鄴附會音、商,永陳三七之戒, 斯為忠焉。至其引申伯以阿鳳,隙平阿於車騎,指金 火以求合,可謂諒不足而談有餘者。孔子稱「友多聞, 三人」,近之矣。
《文苑傳贊》後漢·書
[编辑]贊曰:「情志既動,篇辭為貴。抽心呈貌,非雕非蔚。殊狀 共體,同聲異氣。言觀麗則,永監淫費。」
《張衡傳論》同前
[编辑]論曰:崔瑗之稱《平子》曰:「數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斯 致,可得而言歟?推其圍範兩儀,天地無所蘊其靈,運 情機物,有生不能參其智。故智思引淵微,人之上術。」 《記》曰:「德成而上蓺,成而下量。」斯思也,豈夫蓺而已哉, 何德之損乎!
贊曰:「三才理通,人靈多蔽。近推形筭,遠抽深滯。不有 元慮,孰能昭晰。」
《馬融傳論》同前
[编辑]論曰: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 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 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夫事苦則矜全之情 薄,生厚故安存之慮深。登高不懼者,胥靡之人也;坐 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歸于所安而已矣。 物我異觀,亦更相笑也。」
《蔡邕傳論》同前
[编辑]論曰:「意氣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極之運,有生所共 深悲也。當伯喈抱鉗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見照燭, 臨風塵而不得經過,其意豈及語平日倖全人哉!及 解刑衣,竄甌越,潛舟江壑,不知其遠,捷步深林,尚苦 不密。但願北首舊丘,歸骸先壟,又可得乎?董卓一旦 入朝,辟書先下,分明枉結,信宿三遷,匡導既申,狂僭」 屢革,資《同人》之先號,得「北叟」之後福。屬其慶者,夫豈 無懷!君子斷刑,尚或為之不舉,況國憲倉卒,慮不先 圖,矜情變容,而罰同邪黨。執政乃追怨子長,謗書流 後,放此為戮,未或聞之典刑。
贊曰:「季長、戚氏才通,情侈。苑囿典文,流悅音伎。邕實 慕靜,心精辭綺。斥言金商,南徂北徙。籍梁懷董,名澆 身毀。」
《班彪傳論》同前
[编辑]論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 薄而無悶容。彼將以世運未弘,非所謂「賤焉恥乎,何 其守道恬淡之篤也。」
《班固傳論》同前
[编辑]論曰:「司馬遷、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 然著矣。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覈, 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 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 也!彪固譏遷以為是非頗謬于聖人。然其論議常排 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 守節,愈矣。固傷遷博物洽聞,不能以智免極刑,然亦 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嗚呼,古人所以致論 於目睫也。
贊曰:「二班懷文,裁成《帝墳》。比良遷董,兼麗卿雲。彪識 皇命,固迷世紛。」
《元文先生李子材碑》蔡邕
[编辑]「元文先生名休,字子材,南陽宛人也。其祖李伯陽,周 柱下史,覿衰世而遁焉。其後雄俊豪傑,往往崛出。自 戰國及漢,名臣繼踵,支胄散逸,其遷於宛尚矣。王莽 竊位,漢祚中移,考翼佐世祖匡復郊廟,錫封茅土,卿 相牧守,于時相逐。休少以好學,游心典謨,既綜《七經》, 又精群緯,鉤深極奧,窮覽妙旨。居則玩其辭,動則察 其變,雲物不顯,必考其占。故能獨見前識,以先神意。」 若古今常難,疑義錯繆,前人所希論,後學所不覽,休 盡剖判,剝盡幽暗,靡不昭爛,猶發憤于目所不睹,體 所不閑。遂登東岳,觀百王遺風,習容闕里,以協禮衷。 退而講誨,童冠仰焉,僔僔如也。郡署五官掾功曹司 空胡公顯,以儒譽,特進大鴻臚,仍優「禮固請,秉讓執 虛,辭此三命,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臨寵審己,不動其 守,可謂純潔皓素,綽有餘裕者已。其于鄉黨細行,敦 睦九族,篤信交友,不可得而詳也。」初娶配出,後配未 字,年既五十,苗裔不嗣,以永壽二年夏五月乙未卒。 凡其親昭朋徒,相與大會而葬之,鼎俎之禮,節文曲 備。時令戴君臨喪命「諡,郡遣丞掾,冠蓋咸屆,既定而 後罷焉。于是故好朋舊,僉以仲尼既沒,文不在茲。韞 櫝美玉,喪莫賈之,求而無繼,慺爾永思,乃刊斯石,懿 德是丕。吁茲先生,秉德恭勤,天啟哲心,其學孔純。經 緯是綜,雅麗是分,行已守道,匪禮不遵。處約不戚,聞 寵不欣。榮不能華,威不能震。天淑厥命,以讓以仁,有 惠云」載,惟邦之珍。按《典》考諡,諡以元文。身沒名彰,配 黔作鄰。遺譽罔極,丕昭億年。嗚呼哀哉!
《翟先生碑》前人
[编辑]「世,以仁義為質,學問為業。爰暨先生,固天縱德,應運 立言,繼期五百實行,形于州里,明哲與聖合契,該通 《五經》,兼洞墳籍,為萬里之場圃,九隩之林澤,挹之若 江湖,仰之若華岳,元元焉測之則無源,汪汪焉酌之 則不竭,可謂生民之英者已。國失元傅,學失表式,凡 百搢紳,哀矣泣血,人百其身,匪云來復。」于是鄉黨乃 相與登山伐石而勒銘曰:
「邈矣先生,厥德孔貞。腹心弘道,深高入神。王錫三命, 觀國之賓。」其視富貴,忽若浮雲。既不降志,亦不辱身。
《與諸卿書》孔融
[编辑]鄭康成多臆說,人見其名學,謂有所出也。證案大較, 要在五經四部書,如非此文,近為妄矣。若子所執,以 為郊天鼓必當麒麟之皮也,寫《孝經》本當曾子家策 乎?
《典論論文》魏·文帝
[编辑]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 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 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 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 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 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 「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 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 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 能免於斯絫」而作論文,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 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元 猿》《漏巵》《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 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儁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 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 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常人貴 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 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 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文 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 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 父兄,不能以遺子弟。」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 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 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 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 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 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 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亦志士 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又與吳質書》同前
[编辑]《魏志》云:「阮瑀以十七歲卒,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以二十二年卒,質時為元城令,太子與書。」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 東山猶歎其遠,況又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 足解其勞結。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 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 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 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已分,長 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 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 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觀古今文人,類 不護細行,鮮皆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 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著《中論》二 十餘篇,成一家之業,辭義典雅,足傳「于後,此子為不 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 不遂,良可痛息。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 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公幹》有逸 氣,但未遒耳。至其五言詩,妙絕當時,元瑜書記翩翩, 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 文,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也。昔伯牙絕絃于鍾期, 仲尼覆醢于子路,愍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 逮矣。後生可畏,來者難誣,然吾與足下不及見也。行 年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乃通夕不瞑,何時 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光武言年已三十, 在軍「十年,所更非一。吾德雖不及,年與之齊,以犬羊 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瞻 觀,何時易邪?恐永不復得為昔日遊也。」少壯真當努 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造述否?東望於邑,裁書敘心。 丕白。
《與楊德祖書》陳思王曹植
[编辑]植白:「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僕少小好為文 章,迄於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 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 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於北魏,足下高視 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 抱荊山之玉,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 之,今悉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騫絕跡,一 舉千里也。以孔璋之才,不閑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者也。前有書嘲 之,反作論盛道,僕讚其文。夫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 吾亦不能妄歎者,畏後世之嗤余也。世人著述,不能 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 敬禮嘗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僕自以才不過若人,辭 不為也。敬禮謂僕:「卿何所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 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嘗歎此達言,以為美談。 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游、夏之徒,乃 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蓋有南 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於 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 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呲五霸於稷下,一旦而 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 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歎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茝 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 莖之發,眾人所共樂,而墨翟有非之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 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 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雲, 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薄德,位為 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 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 未果,吾道不行,則將採庶官之實錄,辨時俗之得失, 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 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以今日之論乎?」其言之 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曹植白。
《與吳質書》同前
[编辑]植白季重足下:「前日雖因常調,得為密坐,雖讌飲彌 日,其於別遠會稀,猶不盡其勞積也。若夫觴酌凌波 於前,簫笳發音於後,足下鷹揚其體,鳳觀虎視,謂蕭、 曹不足儔,衛、霍不足侔也。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 君子壯志哉?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實且快意。當 斯之時,願舉泰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酒,伐雲夢之 竹以為笛,斬泗濱之梓以為箏,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巵」,其樂固難量,豈非大丈夫之樂哉!然日不我與, 曜靈急節,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思欲抑六 龍之首,頓羲和之轡,折若木之華,閉濛汜之谷,天路 高邈,良無由緣,懷戀反側,如何如何,得所來訊,文采 委曲,曄若春榮,瀏若清風,申詠反覆,曠若復面。其諸 賢所著文章,想還所治,復申詠之也。可令憙事小史, 諷而誦之。夫文章之難,非獨今也。古之君子,猶亦病 諸:「家有千里驥而不珍焉,人懷盈尺和氏而無貴矣。」 夫君子而不知音樂,古之達論,謂之通而蔽。墨翟不 好技,何為過朝歌而迴車乎?足下好技,而正值墨氏 迴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又聞足下在彼,自有 佳政。夫求而不得者,日有之矣,未有不求而自得者 也。且改轍而行,非良、樂之御;易民而治,非楚、鄭之政。 願足下勉之而已矣。」適對嘉賓,口授,不悉。往來數相 聞。曹植白。
《前錄自序》同前
[编辑]故君子之作也,儼乎若高山,勃乎若浮雲,質素也如 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氾乎洋洋,光乎皜皜,與《雅》《頌》爭 流可也。余少而好賦,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 雖觸類而作,然蕪穢者眾,故刪定別撰為《前錄》七十 八篇。
《答東阿王牋》陳琳
[编辑]琳死罪死罪。昨加恩辱命,并示《龜賦》,披覽粲然。君侯 體高俗之材,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此乃天然異稟,非鑽仰者所庶幾也。音義既遠,清辭 妙句,焱絕煥炳,譬猶飛兔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 敢追,況于駑馬可得齊足哉!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 之節,然後東野巴人,蚩鄙益著,載歡載笑,欲罷不能, 謹。韜櫝玩耽,以為吟頌。琳死罪死罪。
《文苑傳序》晉·書
[编辑]夫文以化成,惟聖之高義;行而不遠,前史之格言。是 以溫洛禎圖,綠字符其丕業;苑山靈篆,金簡成其帝 載。既而書契之道聿興,鍾石之文逾廣,移風俗於王 化,崇孝敬於人倫,經緯乾坤,彌綸中外。故知文之時 義,大哉遠矣。洎姬曆云季,歌頌滋繁;荀宋之流,導源 自遠。總金羈而齊騖,揚玉軑而並馳,言泉會於九流, 文律諧於六變。自時已降,軌躅相趨。西都賈、馬,耀靈 蛇於掌握;東漢班、張,發雕龍於綈槧。俱摽稱首,咸推 雄伯。逮乎當途基命,文宗鬱起,三祖葉其高韻,七子 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 競爽當年。獨彼陳王,思風遒舉,備乎典奧,懸諸日月。 及金行纂極,文雅斯盛。張載擅銘山之美,陸機挺焚 研之奇,藩夏連輝,頡頏名輩。並綜採繁縟,杼軸清英, 窮廣內之青編,緝平臺之麗曲,嘉聲茂跡,陳諸別傳。 至於吉甫、太沖,江右之才傑;曹毗、庾闡,中興之時秀。 信乃金相玉潤,埜會川沖,埒美前修,垂裕來葉。今撰 其鴻筆之彥,著之《文苑》云。
《文苑傳後論》同前
[编辑]史臣曰:「夫賞好生于情,剛柔本于性,情之所適,發乎 詠歌,而感召無象,風律殊製。至于應貞宴射」之文,極 形言之美,華林群藻,罕或疇之。子安幼摽明敏,少蓄 清思,懷天地之寥廓,賦辭人之所遺,特構新情,豈常 均之所企。太沖含毫,歷載以賦三都,士安見而稱善, 平原睹而韜翰。匪惟高步當年,故以騰華終古。鄒湛 之持論,棗據之緣情,實南陽之人傑,蓋潁川之時秀。 季雅摛屬道邁,夙備成德,稱為泉岱之珍,固其然矣。 彥伯未能混跡光塵,而屈乎卑位,釋時宏論,亦足見 其志耳。季鷹縱誕一時,不邀名爵,《黃花》之什,濬發神 府;仲初之文,風流可尚,擢秀士林;《陽都》之美,尤重時 彥。曹毗沉研祕籍,踠足下寮綺靡,《降神》之歌,朗暢對 儒之論,李充之《學箴》,信清壯也。袁宏《東征》,名臣之作, 抑潘陸之亞。元度學藝優贍,筆削擅奇,降帝問于西 堂,故其榮觀也。君章耀湘中之寶,挺荊楚之材,夢鳥 發乎精誠,豈獨日者之蛟鳳。長康矜能過實,譚諧取 容,而才多逸氣,故有三絕之目。仲靜機思通敏,延譽 清流,德與西伐之計,取定於微指者矣。
贊曰:「爻彖垂法,宮徵,流音美哉群彥揚。」《翰林》「俱諧 《振玉》,各擅鏘金。」子安太沖,遒文綺爛。袁庾充《愷》,縟藻 霞煥。架彼辭人,共超清貫。
《陸機陸雲傳論》同前
[编辑]制曰:「古人云:『雖楚有才,晉實用之』。」觀夫陸機、陸雲,實 荊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實,馳英華於早年;風鑒澄 爽,神情俊邁,文藻宏麗,獨步當時;言論慷慨,冠乎終 古。高詞迥映,如朗月之懸光;疊意迴舒,若重巖之積 秀。千條析理,則電拆霜開;一緒連文,則珠流璧合。其 詞深而雅,其義博而顯,故足遠超枚馬,高躡王劉,百 代文宗,一人而已。然其祖考重光,羽楫吳運,文武奕 葉,將相連華。而機以廊廟蘊才,瑚璉摽器,宜其承俊 乂之慶,奉佐時之業,申能展用,保譽流功。屬吳祚傾 基,金陵畢氣,君移國滅,家喪臣遷。矯翮南辭,翻棲火 樹,飛鱗北逝,卒委湯池。遂使穴碎雙龍,巢傾兩鳳,激浪之心未騁,遽骨修鱗;凌雲之意將騰先灰勁翮,望 其翔躍,焉可得哉?夫賢之立身,以功名為本;士之居 世,以富貴為先。然則榮利人之所貪,禍辱人之所惡。 故安居保名,則君子處焉;冐危履貴,則哲士去焉。是 知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保彌年之 丹。非蘭怨而桂親,豈塗害而壑利。而生滅有殊者,隱 顯之勢異也。故曰「衒美非所罕有。」常安韜奇擇居,故 能全性。觀機雲之行已也,智不逮言矣。睹其文章之 誡,何知易而行難。自以智足安時,才堪佐命,庶保名 位,無忝前基。不知世屬未通,運鍾方否,進不能闢昏 匡亂,退不能屏跡全身。而奮力危邦,竭心庸主,忠抱 實而不諒,謗緣虛而見疑,生在己而難長,死因人而 易足。上蔡之犬,不誡於前;華亭之鶴,方悔於後。卒令 覆宗絕祀,良可悲夫!然則三世為將,釁鍾來葉,誅降 不祥,殃及後昆。是知「西陵」結其凶端,河橋收其禍末, 其天意也,豈人事乎?
《上諸葛亮集表》陳壽
[编辑]臣壽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濟北侯臣 荀勗,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 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然猶存錄其言,恥 善有遺,誠是大晉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 之有倫也。」輒刪除複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篇 名如右。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 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元避難荊州,躬 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 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 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 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 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 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 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 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 書事。及備殂歿,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于是 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 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 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 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 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 其武。然亮才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于 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 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 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 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 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 也。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 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 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 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 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豔,而過 于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 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 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 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 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 而有補于當世。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 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 之道也。謹「錄寫上詣著作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陽侯相臣陳 壽上。」
文賦〈并序〉 陸機
[编辑]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云爾。
佇中區以元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歎逝,瞻萬 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 懷霜,志眇眇而臨雲。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筆,聊宣 之乎斯文。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 心遊萬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 「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 而潛浸。」於是沈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 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層雲之峻。收百世之闕 文,採千載之遺韻,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觀 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 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 以討源。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 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 於筆端。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理扶質以立 幹,文垂條而結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 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歎。」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 而邈然。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所欽。課虛無以責 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 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 之森森。粲風飛而飆豎,鬱雲起乎翰林。體有萬殊,物 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 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 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誇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 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 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銘博約而溫潤,箴 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 以閑雅,說煒煜而譎誑,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 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其為物也多姿,其 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 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固崎錡之難 便。苟達變而識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後會,恆 操末以續巔。謬元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或仰逼 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 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 於毫芒。苟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或文繁理富, 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 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 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或藻思綺合,清麗芊眠,炳若 縟繡,悽若繁絃。必所擬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雖杼 軸於予懷,怵他人之我先。苟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 必捐。或苕發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係。塊 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與偶,意徘 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 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綴下里於《白雪》,吾亦濟」夫所 偉。或託言於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 寥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或寄辭 於瘁音,言徒靡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 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或遺理以存異,徒 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絃幺 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合,務嘈囋而妖 冶。徒悅目而偶俗,固聲高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 雖悲而不雅。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 之遺味,同朱絃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 艷。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或 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詞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 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後精。譬猶舞者赴 節以投袂,歌者應絃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 亦非華說之所能精。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練世情之常尤,識前修之所淑。雖濬發於巧心,或受 嗤於拙目。彼璚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 罔窮,與天地乎並育。雖紛藹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 患挈瓶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故踸踔於短垣,放庸 音以足曲。恆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於 叩缶,顧取笑乎鳴玉。若夫感應之會,通塞之紀,來不 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 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紛葳 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以 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 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 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勠,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 識夫開塞之所由也。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 恢萬里使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貽則於來葉,仰觀 象於古人。濟文武於將墜,宣風聲於不泯。塗無遠而 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霑潤於雲雨,象變化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廣,流管絃而日新。
《弔蔡邕文》前人
[编辑]彼洪川之方割,豈一簣之所堙。故尼父之惠訓,智必 愚而後賢。諒知道之已妙,曷信道之未堅。忽甯子之 保己,效萇叔之違天。「冀澄河之遠日,忘朝露之短年。」
《司馬相如贊》嵇康
[编辑]長卿慢世,越禮自放。犢鼻居市,不恥其狀。託疾避官, 蔑此卿相。乃賦《大人》,超然莫尚。
《賀司空循像贊》孫綽
[编辑]「公應天縱之德,系命世之期,質與荊玉參貞,鑒與南 金等照,若其好學之性,不勸而成,弱不珍玩,雅好博 古,慨洙泗之邈遠,悼禮樂之不舉,于是覃思深講,銳 精幽贊,雖齊侯之歸孟軻,漢王之宗仲舒,無以加焉。」 贊曰:
思文公侯,誕保休祥。素質玉潔,華藻金章。總角韞德, 被褐韜光。自昔喪亂,鉦鼓日震。禮樂藏器,《詩》《書》蒙塵。 哲人遐慨,垂幕澄神。仰觀洙泗,揚波絕津。方曜金鉉協贊衡機。昊天不弔,會不憖遺。縉紳頹範,皇德莫毗。 公之云徂,華裔同悲。
《弔賈誼文》庾闡
[编辑]中興二十三載,余忝守衡南鼓。栧三江,路次巴陵,望 君山而過洞庭,涉湘川而觀汨水,臨賈生投書之川, 慨以永懷矣。及造長沙,觀其遺像,喟然有感,乃弔之 云:「偉哉,蘭生而芳,玉產而潔,陽葩熙冰,寒松負雪。莫 邪挺鍔,天驥汗血,苟云其儁,誰與比傑。是以高明倬 茂,獨發奇秀,道率天真,不議世疚。煥乎若望舒,燿景 而焯群星,矯乎若翔鸞,拊翼而逸」宇宙也。飛榮洛汭, 擢潁山東,質清浮磬,聲若孤桐,琅琅其璞,巖巖其峰。 信道居正,而以天下為公;方駕逸步,不以曲路期通。 是以張高弦悲,聲激柱落,清唱未和,而桑濮代作。雖 有惠音,莫過《韶》《濩》;雖有騰鱗,終仆一壑。嗚呼!大庭既 邈,元風悠緬,皇道不以智隆,上德不以仁顯。三五親 譽,其軌可仰而摽;霸功雖逸,其塗可翼而闡。悲矣先 生,何命之蹇?懷寶如玉,而生運之淺。昔咎繇謨虞,呂 尚歸昌,德協充符,乃應帝王。夷吾相桓,漢登蕭張,草 廬三顧,臭若蘭芳。是以道隱則蠖屈,數感則鳳睹。若 棲不擇木,翔非九五,雖曰玉折,儁才何補。夫心非死 灰,智必存形,形託神用,故能全生。奈何蘭膏揚芳,漢 庭摧景「《飆風》,獨喪厥明。悠悠太素,存亡一指。道來斯 通,世往斯圯。吾哀其生,未見其死。敢不敬弔,寄之《淥 水》。」
《屈賈》陶潛
[编辑]進德修業,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願之?嗟乎二賢, 逢世多疑。侯詹寫志,感鵩獻辭。
《韓非》前人
[编辑]豐狐隱穴,以文自殘。君子失時,白首抱關。巧行居災, 枝辯召患。哀矣韓生,竟死說難。
《獄中與諸甥姪書》宋·范曄
[编辑]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然平 生行己在懷,猶應可尋,至于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 不悉知。吾少嬾學問,晚成人,年三十許,政始有向耳。 自爾以來,轉為心化,推老將至者,亦當未已也。往往 有微解言,乃不能自盡為性,不尋注書,心氣惡,小苦 思便憤悶,口機又不調利,以此無談功。至于所通解 處,皆自得之于胸懷耳。文章轉進,但才少思難,所以 每于操筆,其所成篇,殆無全稱者。常恥作文士文,患 其事盡于形,情急于藻,義牽其旨,韻移其意,雖時有 能者,大較多不免此累。政可類工巧圖繢,竟無得也。 嘗謂情志所託,故當以意為主,以文傳意。以意為主, 則其旨必見,以文傳意,則其詞不流,「然後抽其芬芳, 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條百品,屈曲有成理 自謂頗識其數,嘗為人言,多不能賞,意或異故也。性 別宮商,識清濁,斯自然也。觀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 處,縱有會此者,不必從根本中來,言之皆有實證,非 為空談。年少中《謝莊》最有其分,手筆差易,文不拘韻 故也。吾思乃無定方,特能濟難適輕重所稟之分,猶 當未盡,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遠效,以此為恨,亦 由無意于文名故也。本未關史書,政恆覺其不可解 耳。既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 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後 贊于理近無所得,惟志可推耳。博贍不可及之,整理 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約 其詞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 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 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諸志,前漢所有 者悉令備,雖事不必多,且使見文得盡。又欲因事就 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意復未果。贊自」是吾文之 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含異體,乃自不知 所以稱之。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 略耳。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 人不能盡之,多貴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耳。吾于音 樂,聽功不及自揮,但所精非雅聲,為可恨。然至于一 絕處,亦復何異邪?其中體「趣,言之不盡,弦外之意,虛 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雖少許處而旨態無極,亦嘗 以授人,士庶中未有一毫似者,此永不傳矣。吾書雖 小小有意,筆勢不快。餘竟不成就,每愧此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