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13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三十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錄

 文學總部紀事一

文學典第一百三十卷

文學總部紀事一

[编辑]

《史記田敬仲世家》:「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騶衍、 淳于髡、田駢接予。」按孟子傳作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 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 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漢書景十三王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 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 真,加金帛賜以招之。由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 或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 等。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獻王所 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 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學舉六藝,立 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 儒者,山東諸儒者從而遊。武帝時,獻王來朝,獻雅樂, 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其對推道術而言, 得事之中,文約指明。

《東方朔傳》,「朔之文《辭客難》《非有先生論》」,此二篇最善。 其餘有《封泰山責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風殿上 柏柱》《平樂觀賦》《獵》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 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世所傳他事,皆非也。

《楊敞傳》:「敞子惲,字子幼,以忠任為郎,補常侍騎。惲母, 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以材 能稱。」

《鮑宣傳》:「薛方居家以經教授,喜屬文,嘗著詩賦數十 篇。」

《後漢書琅邪孝王京傳》:「京都莒,好修宮室,窮極伎巧, 殿館壁帶皆飾以金銀,數上詩賦頌德,帝嘉美,下之 史官。」

《朱暉傳》:「暉孫穆,字公叔。及壯耽學,銳意講誦,或時思 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墜阬岸。其父常以為專愚,幾 不知數馬足。穆愈更精篤,所著論、策、奏、教、書、詩、記、嘲 凡二十篇。」

《胡廣傳》:「初,揚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 箴亡闕。後涿郡崔駰及子瑗又臨邑侯劉騊駼增補 十六篇,廣復繼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為 之解釋,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餘所著詩、賦、銘、 頌、箴、弔及諸訓詁,凡二十二篇。」

《楊終傳》:「『終為校書郎,言宣帝博徵群儒,論定五經於 石渠閣。方今天下少事,學者得成其業,而章句之徒 破壞大體,宜如石渠故事,永為後世則』。於是詔諸儒 於白虎觀論考同異。會終坐事繫獄,博士趙博、校書 郎班固、賈逵等以終深曉《春秋》,學多異聞,表請之。終 又上書自訟,即日貰出,乃得與於白虎觀焉。」後受詔 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終兄鳳為郡吏,太守廉范 為州所考,遣鳳候終,終為范游說,坐徙北地。帝東巡 狩,鳳皇、黃龍並集,終贊頌嘉瑞,上述祖宗鴻業,凡十 五章奏上詔貰還故郡。著《春秋外傳》十二篇,改定章 句十五萬言。

《應奉傳》:「奉少聰明,讀書五行並下,著《漢書後序》,多所 述載。追愍屈原,因自傷,著《感騷》三十篇,數十萬言。」 《梁統傳》:「統子竦,字叔敬,少習孟氏《易》,弱冠能教授。後 坐兄松事,與弟恭俱徙九真。既徂南土,歷江、湖,濟沅、 湘。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沈身,乃作《悼騷賦》,繫元石 而沈之。顯宗復詔,聽還本郡。竦閉門自養,以經籍為 娛」,著書數篇,名曰《七序》。班固見而稱曰:「孔子著《春秋》 而亂臣賊子懼,梁竦作《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 《劉陶傳》:陶著書數十萬言,又作《七曜論》,《匡老子》、反韓 非、復孟軻。及上書言當世便事,條教、賦、奏、書、記、辯疑 凡百餘篇。

《延篤傳》:「篤少從潁川唐溪典受《左氏傳》,旬日能諷誦 之,典深敬焉。又從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 能著文章,有名京師。所著詩、論、銘、書、應、訊、表、教令凡 二十篇云。」

《張奐傳》:「奐少遊三輔,師事太尉朱寵,學《歐陽尚書》。初, 牟氏章句,浮辭繁多,有四十五萬餘言,奐減為九萬 言。後辟大將軍梁冀府,乃上書桓帝,奏其章句,詔下 東觀。所著銘、頌、書、教、誡、述、志、對、策、章、表二十四篇。」 《孔融傳》:「魏文帝深好融文辭,歎曰:『揚班儔也。募天下 有上融文章者,輒賞以金帛。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 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獨異志》:後漢明帝楊后,花面美色,有顛狂病,發則殺人,唯內傅孟召為文,后每讀之,顛狂輒醒。時人語曰: 「孟召文,差顛狂。」

《武陵記》曰:後漢馬融勤學,夢見一林花如錦繡,夢中 摘此花食之。及寤,見天下文詞無所不知。時人號為 「繡囊。」

《三國魏志文帝紀》:「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 成垂百篇。又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 號曰《皇覽》。」

《高貴鄉公紀》:甘露二年五月辛未,帝幸辟雍,會命群 臣賦詩。侍中和逌,尚書陳騫等作詩稽留,有司奏免 官。詔曰:「吾以暗昧,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得失,而 乃爾紛紜,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敕。自今以後, 群臣皆當玩習古義,修明經典,稱朕意焉。」

又註:傅暢《晉諸公贊》:「帝嘗與中護軍司馬望、侍中王 沈、散騎常侍裴秀、黃門侍郎鍾會等講宴於東堂,并 屬文論名。秀為儒林丈人,沈為文籍先生,望、會亦各 有名號。」

《曹真傳》:「何晏,進孫也。母尹氏,為太祖夫人。晏長於宮 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作《道德論》及 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劉放傳》:「放善為書檄,三祖詔命有所招喻,多放所為。 青龍初,孫權與諸葛亮連和,欲俱出為寇,邊候得權 書,放乃改易其辭,往往換其本文而傅合之。與征東 將軍滿寵,若欲歸化,封以示亮,亮騰與吳大將步騭 等,騭等以見權,權懼亮自疑,深自解說。」

《陳思王植傳》:「植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 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 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願當面試,奈何倩人?」時 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 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三國蜀志卻正傳》:「正安貧好學,博覽文籍,弱冠能屬 文。入為祕書吏,轉為令史,遷郎,至令。性澹於榮利,而 尤耽意文章。自司馬、王、楊、班、傅、張、蔡之儔,遺文篇賦, 及當世美書善論,益部有者,鑽鑿推求,略皆寓目。」 《三國吳志張紘傳》:「紘見柟榴枕,愛其文,為作賦。陳琳 在北見之,以示人曰:『此吾鄉里張子綱所作也』。後紘 見」陳琳作《武庫賦》《應機論》,與琳書,深歎美之。琳答曰: 「自僕在河北,與天下隔。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為雄霸, 故使僕受此過差之譚,非其實也。今景興在此,足下 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紘既好文 學,又善楷篆書。與孔融書自書融遺紘書曰:「前勞手 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華覈傳》:「覈遷東觀令,領右國史。覈上疏辭讓,皓答曰: 『得表,以東觀儒林之府,當講校文藝,處定疑難。漢時 皆名學碩儒,乃任其職,乞更選英賢聞之,以卿研精 墳典,博覽多聞,可謂說禮樂敦詩書者也。當飛翰騁 藻,光贊時事,以越揚班、張、蔡之儔,怪乃謙光,厚自菲 薄。宜勉修所職,以邁先賢』」,勿復紛紛。

皓以覈年老,敕令草表,覈不敢。又敕作《草文》,停立待 之。覈為文曰:「咨覈小臣,草芥凡庸。遭眷值聖,受恩特 隆。越從朽壤,蟬蛻朝中。熙光紫闥,青瑣是憑。毖挹清 露,沐浴凱風。效無絲氂,負闕山崇。滋潤含垢,恩貸累 重。穢質被榮,局命得融。欲報罔極,委之皇穹。聖恩雨 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被下愚。不敢違敕,懼速罪 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覈前後陳便宜,及貢薦良能, 解釋罪過,書百餘上,皆有補益,文多不悉載。天冊元 年,以微譴免,數歲卒。覈所論事章疏傳於世。

《魏文帝集》:「李尤字伯宗,少有文章,賈逵薦尤有相如、 揚雄之風。拜蘭臺令史,與劉楨等共撰《漢記》。」

《誠齋雜記》:「沈友字子正,吳郡人。弱冠博學,多所貫綜, 善屬文,兼好武事。注《孫子兵法》,又辨於口。每所至,眾 人默然莫與為對,咸言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 者皆過絕於人。吳大帝以禮聘之,既至,論王道之略, 當時之務,大帝斂容敬焉。」

《晉書羊祜傳》:「文帝為大將軍,辟祜,未就,公車徵拜中 書侍郎,俄遷給事中、黃門郎。時高貴鄉公好屬文,在 位者多獻詩賦,汝南和逌以忤意見斥,祜在其間,不 得而親疏,有識尚焉。」

《杜預傳》:預既立功之後,從容無事,乃耽思經籍,為《春 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攷眾家譜第,謂之《釋例》。又作 《盟會圖》,《春秋長歷》,備成一家之學,比老乃成。又撰《女 記讚》。時論者謂預文義質直,世人未之重,唯祕書監 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傳》遂自孤 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 《王沉傳》:「沉性好學,善屬文。正元中,遷散騎常侍侍中, 典著作。與荀顗、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 之實錄也。時魏高貴鄉公好學有文才,引沉及裴秀 數於東堂講讌屬文,號沉為文籍先生,秀為儒林丈 人。」

《荀勗傳》:「勗孫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 篇,傳於世《樂廣傳》:「廣累遷侍中,河南尹。善清言而不長於筆。將 讓尹,請潘岳為表。岳曰:『當得君意』。廣乃作二百句語, 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筆。時人咸云:若廣不 假岳之筆,岳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傅元傳》:「元少孤貧,博學善屬文,與東海繆施俱以時 譽選入著作,撰集《魏書》。元少時,避難於河內,專心誦 學,後雖顯貴,而著述不廢。撰論經國九流及三史故 事,評斷得失,各為區例,名為《傅子》。為內外中篇,凡有 四部六錄,合百四十首,數十萬言,并文集百餘卷行 於世。元初作《內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沉。沉與元書」 曰:「省足下所著書,言富理濟,經綸政體,存重儒教,足 以塞楊墨之流,遁,齊孫孟於往代。每開卷,未嘗不歎 息也。不見賈生,自以過之,乃今不及,信矣。」

咸好屬文,論雖綺麗不足,而言成規鑒。潁川庾純常 歎曰:「長虞之文,近乎詩人之作矣。」

咸從父弟祇,著《文章駮論》十餘萬言。

《阮籍傳》:「籍能屬文,初不留思,著《詠懷詩》八十餘篇,為 世所重。著《達莊論》,敘無為之貴。」

《嵇康傳》:「康善談理,又能屬文,其高情遠趣,率然元遠。 撰上古以來高士為之傳贊,欲友其人於千載也。又 作《太師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復作《聲無哀樂論》, 甚有條理。」

《王接傳》。接學雖博通,特精《禮傳》,常謂「《左氏》辭義贍富, 自是一家書,不主為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 傳不妄起,於文為儉,通經為長。」任城何休訓釋甚詳, 而黜周、王、魯,大體乖礙,且志通《公羊》,而往往還為《公 羊》疾病。接乃更注《公羊春秋》,多有新義。時祕書丞衛 恆考正《汲冢書》,未訖而遭難,佐著作郎束晳述而成 之,事多證異義。時東萊太守陳留王庭堅難之,亦有 證據。晳又釋難,而庭堅已亡。散騎侍郎潘滔謂接曰: 「卿才學理議,足解二子之紛,可試論之。」接遂詳其得 失。摰虞、謝衡皆博物多聞,咸以為允當。又撰《列女後 傳》七十二人,雜論議詩賦碑頌駮難十餘萬言,喪亂 盡失。長子愆期流寓江南,緣父本意,更注《公羊》。又集 《列女後傳》云:

《郭璞傳》:「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為 中興之冠。」

《葛洪傳》:「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其著述篇章,富於班 馬。」

《桓彝傳》:「彝子祕與謝安書及詩十首,辭理可觀,其文 多引簡文帝之所遇。」

《謝安傳》:桓溫嘗以安所作《簡文帝諡議》以示坐賓曰: 「此謝安石碎金也。」

安弟萬,早有時譽,工言論,善屬文,敘漁父、屈原、季主、 賈誼、楚老、龔勝、孫登、嵇康四隱四顯為《八賢論》。其旨 以處者為優,出者為劣,以示孫綽,綽與往反,以體公 識遠者,則出處同歸。

安從子元,元子瑍,祕書郎,早卒。子靈運嗣。瑍少不惠, 而靈運文藻豔逸,元嘗稱曰:「我尚生瑍,瑍那得不生 靈運?」

《王羲之傳》:「羲之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 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 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 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 以申其志。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於石 崇,聞而甚喜。」

《龔壯傳》:「壯考經研典,殫思文章,每歎中夏多經學,而 巴蜀鄙陋,兼遭李氏之難,無復學徒,乃著《邁德論》。」 《楊軻傳》:「軻在永昌,季龍每有饋餼,輒口授弟子,使為 表謝。其文甚美,覽者歎有深致。」

《涼武昭王傳》:「元盛少而好學,通涉經史,尤善文義。先 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張駿之世,取於秦隴而植之, 終於皆死。而酒泉宮之西北隅,有槐樹生焉,元盛著 《槐樹賦》以寄情,蓋歎僻陋遐方,立功非所也。亦命主 簿梁中庸及劉彥明等並作文。感兵難繁興,時俗諠 競,乃著《大酒容賦》,以表恬豁之懷。與辛景、辛恭靖同」 志友善。景等歸晉遇害江南元盛聞而弔之元盛前 妻同郡辛納女,貞順有婦儀,先卒元盛親為之誄自 餘詩賦數十篇。

《李密傳》:「密二子:賜、興。賜字宗石,少能屬文,嘗為《元鳥 賦》,詞甚美。州辟別駕,舉秀才,未行而終。興字雋石,亦 有文才,刺史羅尚辟別駕。尚為李雄所攻,使興詣鎮 南將軍劉弘求救,興因願留為弘參軍而不還。尚白 弘,即奪其手版而遣之。興之在弘府,弘立諸葛孔明 羊叔子碣,使興俱為之文,甚有辭理。」

《徐邈傳》:「孝武帝始覽典籍,招延儒學之士。邈既東州 儒素,太傅謝安舉以應選。年四十四,始補中書舍人, 在西省侍帝。雖不口傳章句,然開釋文義,摽明指趣, 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遷散騎常侍,猶處西省,前 後十年。每被顧問,輒有獻替,多所匡益,甚見寵待。帝 宴集酣樂之後,好為手詔詩章,以賜侍臣,或文詞率爾,所言穢雜。邈每應時收斂,還省刊削,皆使可觀,經 帝重覽,然後出之。是時侍臣被詔者或宣揚之,故時 議以此多邈。

《謝安傳》:「安弟子邈,累遷侍中。時孝武帝觴樂之後,多 賜侍臣文詔,辭義有不雅者,邈輒焚毀之。其他侍臣 被詔者,或宣揚之。故論者以此多邈。」按二邈俱孝武時人事如一轍

當時史臣采錄必有一誤,姑兩存之。

《陶潛傳》:「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 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 不知何許人,不詳姓氏,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 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 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嘗 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 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殷仲文傳》:仲文善屬文,為世所重。謝靈運嘗云:「若殷 仲文讀書半袁豹,則文才不減班固。」言其文多而見 書少也。

《劉聰傳》:「聰幼而聰悟好學,博士朱紀大奇之。年十四, 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 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

《苻融傳》:「融聰辯明慧,下筆成章,至於談元論道,雖道 安無以出之,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嘗 著《浮圖賦》,壯麗清贍,世咸珍之。未有升高不賦,臨喪 不誄。」朱彤、趙整等推其妙速。

《呂光傳》:「光入龜茲城,大饗將士,賦詩言志。見宮室壯 麗,命參軍京兆段業著《龜茲宮賦》以譏之。」

《文士傳》:初,武帝招延後進二十餘人,置酒賦詩,不成, 罰酒一斗。臧盾飲盡,顏色不變,言笑自若。蕭介染翰 便成,文無加點。帝兩美之,曰:「臧盾之飲,蕭介之文,即 席之美也。」

張秉自知短命,乃作《千年歌詩》以自傷。

桓驎字元鳳。伯父焉,官至太尉。精察好學,年十三四 在焉坐。有宿年客焉,告之曰:「吾此弟子,頗有異才。今 已涉獵書傳,殊能作詩賦」,為口賦詩與之。客乃為詩 曰:「甘羅十二,楊烏九齡。昔有二子,今則桓生。參差等 蹤,異世齊名。」驎即答曰:「邈矣甘羅,超等絕倫。卓彼《楊 烏》,後世稱賢。嗟予惷弱,殊才棄年。仰慚二子,俯愧前」 言。

成公綏口不能談,而有劇問,以筆答之,見其深智。 張儼、朱異、張純三人共詣驃騎將軍朱據。據聞三人 才名,令各為賦,然後乃坐。純乃賦《席》曰:「席為冬設,簟 為夏施;揖讓而坐,君子攸宜。」

江統召補洗馬每有疑滯大事章表奏議輒為同官 所推嘗為之作草。

束晳晚應司空除著作佐郎撰。《晉書》草創三帝紀及 十志。

孫盛為祕書監篤尚好學自少長常手不釋卷既居 史官乃著三國陽秋。

王肅對明帝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 雄服其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

《南史宋臨川王道規傳》:「道規子義慶,為平西將軍、荊 州刺史,加都督。在州八年,為西土所安。撰《徐州先賢 傳》十卷,奏上之。又擬班固《典引》為典敘,以述皇代之 美。改授江州,又遷南兗州刺史,並帶都督。尋即本號, 加開府儀同三司。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文辭雖 不多,足為宗室之表。歷任無浮淫之過。惟晚節奉沙」 門,頗致費損。少善騎乘,及長不復跨馬,招聚才學之 士,遠近畢至。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 衛軍諮議。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有 辭章之美,引為佐吏國臣。所著《世說》十卷,撰《集林》二 百卷,行於世。文帝每與義慶書,常加意斟酌。

《南平穆王鑠傳》:「鑠少好學,有文才。未弱冠,擬古三十 餘首,時人以為亞跡陸機。」

《徐羨之傳》:「羨之從孫湛之,為南兗州刺史,善政俱肅, 威惠並行。廣陵舊有高樓,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鍾山, 城北有陂澤,水物豐盛,湛之更起風亭月觀,吹臺琴 室,果竹繁茂,花藥成行,招集文士,盡游玩之適。時沙 門釋惠休善屬文,湛之與之甚厚,孝武命使還俗。本 姓湯,位至揚州從事史。」

《傅亮傳》:「亮博涉經史,尤善文辭。永初元年,加太子詹 事,入直中書省,專典詔命。武帝登庸之始,文筆皆是 參軍滕演,北征廣固,悉委長史王誕。自此之後,至於 受命,表策文誥,皆亮辭也。見世路屯險,著論名曰《演 慎》。及少帝失德,內懷憂懼,直宿禁中,睹夜蛾赴燭,作 《感物賦》以寄意。初奉大駕,道路賦詩三首,其一篇有」 悔懼之辭,自知傾覆,求退無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 道贊》,稱其見微之美云。

《謝晦傳》:「晦兄瞻,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贊》、果然詩,為

當時才士歎異。與從叔琨、族弟靈運俱有盛名,嘗作
考證
喜霽詩,靈運寫之,琨詠之,王弘在坐,以為三絕。」

《王微傳》:「微少好學,善屬文,初為始興王友,以憂去職。 微素無宦情,服闋,除南平王鑠右軍諮議參軍,仍為 中書侍郎。微為文好古,言頗抑揚,袁淑見之,謂為訢 屈。」

微從孫籍,好學有才氣,為詩慕謝靈運,至其合也,殆 無愧色。時人咸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 老聃之有嚴周。」

《王曇首傳》:曇首,太保弘之弟也。與從弟球俱詣宋武 帝,至彭城,大會戲馬臺,賦詩。曇首文先成,帝問弘曰: 「卿弟何如卿。」答曰:「若但如下官,門戶何寄。」

《王准之傳》:准之曾祖彪之,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 家世相傳,並諳江左舊事,緘之青箱,世謂「王氏青箱 學。」准之兼明《禮》《傳》,贍於文辭。

《袁湛傳》:「湛弟子淑,字陽源,少有風氣。年數歲,伯父湛 謂人曰:『此非凡兒』。至十餘歲,為姑夫王弘所賞。博涉 多通,不為章句學,文采遒豔,縱橫有才辯。彭城王義 康命為司徒祭酒。義康不好文學,雖外相禮接,意好 甚疏。從母兄劉湛欲其附己,而淑不為改意,由是大 相乖失。淑乃賦詩曰:『種蘭忌當門,懷璧莫向楚。楚少 別玉人,門非植蘭所』。」尋以久疾免官。元嘉二十六年, 累遷尚書吏部郎。其秋,大舉北侵,從容曰:「今當席卷 趙魏,撿玉岱宗,願上《封禪書》一篇。」文帝曰:「盛德之事, 我何足以當之。」出為始興王濬征北長史、南東海太 守。

《沈懷文傳》:「懷文少好元理,善為文章。為楚昭王二妃 詩,見稱於世。隱士雷次宗被徵居鍾山,後南還廬江 何尚之設祖道,文義之士畢集,為連句詩。懷文所作 尤美,辭高一坐。」

《齊衡陽王道度傳》:道度子鈞,性好學,善屬文,與琅邪 王智深以文章相會,濟陽江淹亦遊焉。武帝謂王儉 曰:「衡陽王須文學,當使華實相稱,不得止取貴游子 弟而已。」乃以太子舍人蕭敷為文學。

《曲江公遙欣傳》:遙欣子幾,年十歲便能屬文。湘州刺 史楊公則,曲江公故吏也。每見幾,謂人曰:「康公此子, 可謂桓靈寶重出。」及公則卒,幾為之誄,時年十五。沈 約見而奇之,謂其舅蔡撙曰:「昨見賢甥楊平南誄文, 不減希逸之作。」始驗康公積善之慶。末年專尚釋教, 為新安太守,郡多山水,特其所好,適性遊履,遂為之 記。卒於官。子清,亦有文才,位永康令。

《豫章王嶷傳》:嶷子子恪兄弟十六人並入梁,有文學 者子恪、子質、子顯、子雲、子暉。子恪嘗謂所親曰:「文史 之事,諸弟備之矣,不煩吾復牽率,但退食自公,無過 足矣。」子恪亦涉學,頗屬文,隨棄其本,故不傳。《文集· 竟陵王子良傳》:「子良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居不疑之 地,傾意賓客,天下才學皆游集焉。善立勝事,夏月客 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貴辭 翰,皆發教撰錄。」

《昭冑傳》:「昭胄子賁,好學有文才,能書善畫,於扇上圖 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矜慎不傳,自娛而已。 好著述,嘗著《西京雜記》六十卷。」

《隨郡王子隆傳》:子隆性和美,有文才,娶尚書令王儉 女為妃。武帝以子隆能屬文,謂儉曰:「我家東阿也。」 《陸慧曉傳》:慧曉三子,僚、任、倕,並有美名,時人謂之三 陸。初授曉慧兗州,三子依次第各作一讓表,辭並雅 麗,時人歎服。

《陸雲公傳》:雲公好學有才思,為平西湘東王繹行參 軍。雲公先製《太伯廟碑》,吳興太守張纘罷郡經途,讀 其文,歎曰:「今之蔡伯喈也。」

《王諶傅》諶從叔摛以博學見知,尚書令王儉嘗集才 學之士,總校虛實,類物隸之,謂之「隸事」,自此始也。儉 嘗使賓客隸事,多者賞之,事皆窮,唯廬江何憲為勝, 乃賞以五花簟、白團扇,坐簟執扇,容氣甚自得。摛後 至,儉以所隸示之曰:「卿能奪之乎?」摛操筆便成,文章 既奧,辭亦華美,舉坐擊賞,摛乃命左右抽憲簟,手自 掣取扇,登車而去。儉笑曰:「所謂大力者負之而趨。」 《南史徐羨之傳》:「徐君倩幼聰朗好學,尤長于部書,問 無不對。善弦歌,為梁湘東王鎮西諮議參軍。君倩文 冠一府,特有輕艷之才,新聲巧變,人多諷習。」

《臧燾傳》:「燾元孫嚴,孤貧勤學,行止書卷不離手。從叔 未甄為江夏郡,攜嚴之官,於途作《屯遊賦》,又作七算 辭,並典麗。累遷湘東王宣惠輕車府參軍,兼記室。嚴 於學多所諳記,尤精《漢書》,諷誦略皆上口。王嘗自執 四部書目試之,嚴自甲至丁,卷中各對一事,并作者 姓名遂無遺失。」

《謝晦傳》:「晦元孫微,好學善屬文,位兼中書舍人,與河 東裴子野、沛國劉顯同官友善。時魏中山王元略還 北,梁武帝餞於武德殿,賦詩三十韻,限三刻成。微二 刻便就,文甚美,帝再覽焉。」

《長沙王懿傳》:懿子業,業子孝儼,字希莊,射策甲科,除 祕書郎,太子舍人,從幸華林園,於坐獻《相風烏》《華光殿》《景陽山》等頌,其文甚美,帝深賞異之。

業弟藻,字靖藝,善屬文,尤好古體。自非公宴,未嘗妄 有所為。縱有小文成,輒棄本

《鄱陽王恢傳》:恢世子範,愛奇翫古,招集文士,率意題 章,亦時有奇致。嘗得舊琵琶,題云:「齊竟陵世子。範嗟 人往物存,攬筆為詠,以示湘東王。王吟詠其辭,作《琵 琶賦》和之。」

《昭明太子傳》:「太子美姿容,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 目皆憶。每游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皆屬思便成,無 所點易。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恆自討論墳籍,或 與學士商搉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於時東 宮有書幾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 之有也。」

《邵陵王綸傳》:「綸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後預 餞衡州刺史元慶和,於坐賦詩十二韻,末云:『方同廣 川國,寂寞久無聲』。大為武帝賞曰:『汝人才如此,何慮 無聲』。」

《沈約傳》:「約孫眾,字仲師,好學,頗有文詞。仕梁為太子 舍人。時梁武帝制《千文詩》,眾為之注解,與陳郡謝景 同時召見於文德殿。帝令眾為《竹賦》,賦成奏之,手敕 答曰:『卿文體翩翩,可謂無忝爾祖』。」

《范雲傳》:雲六歲就其姑夫袁叔明讀《毛詩》,日誦九紙。 陳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見之曰:「公輔才也。」雲性機 警有識,且善屬文,下筆輒成,時人每疑其宿搆。 《江革傳》:江祏為太子詹事,啟革為丞祏時權傾朝右, 以革才堪經國,令參掌機務,詔誥文檄,皆委以具,革 防杜形跡,外人不知。祏誅,賓客皆罹其罪,革獨以智 免,除尚書駕部郎。中興元年,梁武帝入石頭,時吳興 太守袁昂據郡,拒義不從。革製書與昂,於坐立成,辭 義典雅。帝深賞歎之,令與徐勉同掌書記。建安王為 雍州刺史,表求管記,以革為征北記室參軍,帶中廬 令。與弟觀少長共居,不忍離別,苦求同行。以觀為征 北行參軍,兼記室。時吳興沈約、樂安任昉《與革書》云: 「比聞雍府,妙選英才,文房之職,總卿昆季。可謂馭二 龍於長途,騁騏驥於千里。」

子從簡,少有文情,年十七作《采荷調》以刺何敬容,為 當時所賞。

《虞荔傳》:「荔美風儀,博覽墳籍,善屬文。仕梁為西中郎 法曹外兵參軍,兼丹陽詔獄正。梁武帝於城西置士 林館,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於館,仍用荔為士林學 士。尋為司文郎,遷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舍人。時左 右之任,多參權軸,內外機務,互有帶掌,唯荔與顧協 泊然靜退,居於西省,但以文史見知,尋領大著作。 荔」弟寄,好學善屬文,性沖靜,有栖遁志。弱冠舉秀才, 對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國左常侍。大同中,嘗驟雨, 殿前往往有雜色寶珠,梁武觀之甚有喜色,寄因上 《瑞雨頌》。帝謂寄兄荔曰:「此頌典裁清㧞,卿之士龍也。 將如何擢用?」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 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乃閉門稱疾,唯以書籍 自娛。

《野航史話》:劉孝綽七歲能文,每作一篇,朝成暮誦,流 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文集數十萬言,兄弟及 群從子姪凡七十人並能文。其三妹,一適琅邪王叔 英,一適吳郡張崠,一適東海徐悱,並著才名。而悱妻 文尤清拔,世稱「劉三娘。」人家聚笏滿床,何足為榮,若 此者,王、謝、崔、盧皆出其下。

《書蕉》:梁使臣至吐谷渾,見床頭數卷,乃劉孝標集 珍珠船。江淹夢神人授五色筆,識者謂「五臟神。」 《獨異志》:梁周興嗣為散騎常侍,聰明多才思。武帝出 千言,無章句,令興嗣次之,因成《千字文》。歸而兩目俱 喪明。及死,開視之,心如掬燥泥。

《南史陳岳陽王叔慎傳》:「叔慎少聰敏,十歲能屬文。至 德中,為丹陽尹。時後主尤愛文章,叔慎與衡陽王伯 信、新蔡王叔齊等日夕陪侍賦詩,恆被嗟賞。」

《陳慶之傳》:「慶之子暄,學不師受,文才俊逸。陳後主即 位,恆入禁中,陪侍游宴,謂為狎客。暄素通脫,以俳優 自居,文章諧謬,語言不節。後主甚親眤而輕侮之。嘗 倒縣于梁,臨之以刃,命使作賦,仍限以晷刻,暄援筆 即成,不以為病,而傲弄轉甚。」

《雲仙雜記》:「江總為文,次至吟詠,得意則起槁於窗上, 不堪示則投置溷中,久而文遂工矣。」

《北史魏臨淮王譚傳》:譚子提,提子昌,昌子彧,字文若, 紹封。彧少有才學,當時甚美。侍中崔光見而謂人曰: 「黑頭三公,當此人也。」少與從兄安豐王延明、中山王 熙並以宗室博古文學齊名,時人莫能定其優劣。尚 書郎范陽盧思道謂吏部清河崔休曰:「三人才學雖 並優美,然安豐少於造次,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濟南」 風流寬雅。時人為之語曰:「三王楚琳瑯,未若濟南備 員方。」彧姿制閑裕,吐發流美。琅邪王誦,有名人也,見 之未嘗不心醉忘疲,奏郊廟歌詞,時稱其美。

《安豐王猛傳》:「猛子延明,博極群書,兼有文藻,鳩集圖籍萬有餘卷。性清儉,不營產業,與中山王熙及弟臨 淮王彧等並以文學令望,其名於世。雖風流造次,不 及熙、彧,而稽古淳篤過之。著詩賦讚誦銘誄三百餘 篇。又撰《五經宗略》、詩禮別義,注《帝王世紀》及《列仙傳》。 又以河間人信都芳工算圖,又集《器準》九篇,別為之」 注,皆行於世。

《鄧彥海傳》:「彥海子潁,為中書侍郎。太武詔太常卿崔 浩集諸文學,撰述國書,潁與浩弟覽等俱參著作事。 太武幸漠南,高車莫弗庫若干,率騎數萬餘,驅鹿百 餘萬詣行所,詔潁為文銘於漢南,以記功德。」

《宋隱傳》:「隱族孫世景,少自修立,事親以孝聞。與弟道 璵下帷讀誦,博覽群言,尤精經義。族兄弁甚重之。舉 秀才上第,再遷彭城王勰開府法曹行參軍。勰愛其 才學,雅相器敬。孝文甚嘉異之。後為滎陽太守,坐弟 道璵事除名。歲餘,母喪,不勝哀而卒。世景曾撰《晉書》, 竟未得就。遺腹子季儒,位太學博士。曾至譙、宋間,為」 文弔嵇康,甚有理致,後夜寢室壞,壓而殞,時人悼傷 惜之。道璵少而敏俊,自太學博士轉京兆王愉法曹 行參軍,坐愉反得罪,作詩及挽歌詞寄之朋親,以見 冤痛。道璵又曾贈著作郎張始均詩,其末章云:「子深 懷璧憂,余有當門病。」道璵既不免難,始均亦遇世禍, 時咸怪之。

《劉昶傳》:孝文太和十八年,除使持節都督吳越楚彭 城軍事,大將軍,開府,鎮徐州。昶頻表辭大將軍,詔不 許。及發,帝親餞之,命百僚賦詩贈昶,又以其文集一 部賜昶。帝因以所製文筆示之曰:「時契勝殘,事鍾文 業,雖則不學,欲罷不能脫思一見,故以相示,雖無足 味,聊復為一笑耳。」其重昶如是。

《盧元傳》:元曾孫道將,涉獵經史,風氣蹇諤,頗有文才, 為一家後來之冠,諸父並敬憚之。彭城王勰、任城王 澄皆虛衿相待,所為文筆數十篇。子懷仁,涉學有辭, 性恬靜,蕭然有閑雅致。歷太尉記室、弘農郡守,不之 任,卜居陳留界。所著詩賦銘頌二萬餘言,撰《中表實 錄》二十卷。

《盧觀傳》:「觀少好學,有儁才,舉秀才,射策甲科,除太學 博士,著作佐郎。弟仲宣,才學優洽,乃踰于觀,但文體 頗細,兄弟俱文章顯,論者美之。」

《崔挺傳》:「挺族子纂,字叔則,博學有文才,既不為時所 知,乃著《無談子論》。」

《郭祚傳》:「祚涉歷經史,習崔浩之書,尺牘文章,見稱於 世。」

《崔光傳》:「光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長仁,孝文賜名焉。光 年十七,隨父徙代,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 母。太和六年,拜中書博士,著作郎,與祕書丞李彪參 撰國書。再遷給事黃門侍郎。甚為孝文所知待,常曰: 『孝伯才浩浩如黃河東注,固今日之文宗也』。」凡所為 詩賦銘贊誄頌表啟數百篇,五十餘卷,別有集。 《祖瑩傳》:「瑩子珽,字孝徵,神情機警,詞藻遒逸,少馳令 譽,為當世所推。起家祕書郎,對策高第,為尚書儀曹 郎中,典儀注。嘗為冀州刺史万俟受洛製《清德頌》,其 文典麗,由是齊神武聞之。時文宣為并州刺史,署珽 開府倉曹參軍。神武口授珽三十六事,出而疏之,一 無遺失,大為僚類所賞。時神武送蘭陵公」主出嫁蠕 蠕,魏收賦《出塞》及《公主遠嫁》二詩,珽皆和之,大為時 人傳詠。

珽弟孝隱亦有文學早知名詞章雖不逮兄機警有 口辯兼解音律魏末為兼散騎常侍。

《董紹傳》:孝武崩,周文與百官推奉,文帝上表勸進。令 呂思禮薛憕作表,前後再奏,帝尚執謙沖,不許。周文 曰:「為文能動至尊,唯董公耳。」乃命紹為第三表,操筆 便成表奏。周文曰:「開進人意,不當如此也。」

《酉陽雜俎》:「庾信作詩,用《西京雜記》事,旋自追改,曰:『此 吳均語,恐不足用也』。」魏肇師曰:「古人託曲者多矣,然 《鸚鵡賦》、禰衡、《潘尼》二集,並載《奕賦》,曹植、左思之言正 同。古人用意,何至於此?」君房曰:「詞人自是好相採取, 一字不異,良是後人莫辨。」魏尉瑾曰:「九錫或稱王粲, 六代亦言曹植。信曰:『我江南才士,今日亦無。舉世所』」 推。如溫子昇獨擅鄴下,常見其詞筆,亦足稱是遠名。 近得魏收數卷碑,製作富逸,特是高才也。

梁遣黃門侍郎明少遐、秣陵令謝藻、信威長史王纘 沖、宣城王文學蕭愷、兼散騎常侍袁狎、兼通直散騎 常侍賀文發宴魏使,李騫、崔劼溫良畢少遐詠騫,贈 其詩曰:「蕭蕭風簾舉,依依然可想。」騫曰:「未若燈花寒 不結,最附時事。」少遐報詩中有此語,劼問少遐曰:「今 歲奇寒,江淮之間,不乃冰凍?」少遐曰:「在此雖有薄冰, 亦不廢行,不似河冰一合,便勝車馬。」狎曰:「河冰上有 狸跡,便堪人渡。」《劼》曰:「狸當為狐,應是字錯。」少遐曰:「是 狐性多疑,鼬性多豫,狐疑猶豫,因此而傳耳。」《劼》曰:「鵲 巢避風,雉去惡政,乃是鳥之一長;狐疑猶豫,乃是獸 之一短也。」

《北齊書許惇傳》:「惇歷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雖久處朝行,歷官清顯,與邢邵、魏收、揚休之、崔劼、徐之 才之徒比肩同列,諸人或談說經史,或吟詠詩賦,更 相嘲戲,欣笑滿堂。惇不解劇談,又無學術,或竟坐杜 口,或隱几而睡,深為勝流所輕。」

《北史蕭祗傳》:「祇子放,武平中待詔文林館。放性好文 詠,頗善丹青,因此在宮中披覽書史及近世詩賦,監 畫工作屏風雜物,見知,遂被眷待。」

《李義深傳》李請幫助識別此字。字彥鴻,世居柏仁。弱冠以文章知名。 任齊,位東平太守,後待詔文林館,除通直散騎常侍, 聘於梁。晚節頗以貪酒為累,貧無居宅,寄止佛寺中, 常著巾帔,終日對酒,招致賓客,風調詳雅。請幫助識別此字。從兄子 《朗才》辭。請幫助識別此字。「之亞。兼有吏能。位中書舍人。」 《周東平公神舉傳》:「神舉早孤,有夙成之量。及長,神情 倜儻,志略英贍,眉目疏朗,儀貌魁梧。明帝初,起家中 侍上士。帝留意翰林,而神舉雅好篇什,每游幸,神舉 恆從。」

《趙僭王招傳》:「招幼聰穎,博涉群書。好屬文。學庾信體, 詞多輕艷。所著文集十卷。」

《蘇綽傳》:「綽從兄亮,博學好屬文,善章奏,與弟湛等皆 著名西土,一家舉二秀才。亮初舉秀才,至洛陽,過河 內常景,景深器之,而謂人曰:『秦中才學可以抗山東, 將此人乎』?」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寶夤遷大將軍, 仍為之掾。寶夤雅相知重,凡有文檄謀議皆委之。 《柳虯傳》:「虯弟慶,博涉群書,不為章句。年十三,因暴書 父」僧習試,令慶於《雜賦集》中取賦一篇千餘言誦之。 慶立讀三遍,便誦之無所漏。大統十年,除尚書都兵 郎中,并領記室。時北雍州獻白鹿,群臣欲賀,尚書蘇 綽謂慶曰:「近代以來,文章華靡,逮於江左,彌復輕薄。 洛陽後進,祖述未已。相公柄人軌物,君職典文房,宜 製此表,以革前弊。」慶操筆立成,辭兼文質。蘇綽讀而 笑曰:「枳橘猶自可移,況才子也。」尋以本官領雍州別 駕。

慶子弘,少聰穎,工草隸,博涉群書,辭采雅贍。後卒于 御正下大夫,贈晉州刺史楊素誄之曰:「山陽王弼,風 流長逝;潁川荀粲,零落無時。修竹夾池,永絕《梁園》之 賦;長楊映沼,無復《洛川》之文。」其為士友所痛惜如此。 有文集行於世。

《楊敷傳》:「敷子素,與安定牛弘同志,好學,研精不倦,多 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書。嘗以五言詩七百字贈番 州刺史薛道衡。詞氣穎㧞,風韻秀上,為一時盛作。 素子元感,襲爵楚公,遷禮部尚書。性雖驕倨,而愛重 文學,四海知名之士多趨其門。」

《房法壽傳》:「法壽元孫彥謙,文筆恢廓閑雅,有古人之 深致,又善草隸,人有得其尺牘者,皆寶翫之。太原王 邵、北海高構、蓨縣李綱、中山郎茂、郎穎、河東柳彧、薛 孺,皆一時知名,雅澹之士。彥謙並與為友,雖冠蓋成 列,而門無雜賓。體資文雅,深達政務,有識者咸以遠 大許之。」

《周書蘇綽傳》:「自有晉之季,文章競為浮華,遂成風俗。 太祖欲革其弊,因魏帝祭廟,群臣畢至,乃命綽為大 誥,奏行之。自是之後,文筆皆依此體。」

《隋書高構傳》:「薛道衡才高當世,每稱構有清鍳,所為 文筆,必先以草呈構,而後出之。構有所詆訶,道衡未 嘗不嗟伏。」

《唐書蕭瑀傳》:「瑀愛經術,善屬文,性鯁急,鄙遠浮華。嘗 以劉孝標《辯命論》詭悖不經,乃著論非之,以為人稟 天地而生而謂之命,至吉凶禍福則繫諸人。今一於 命,非先王所以教人者。」通儒柳顧言、諸葛潁歎曰:「是 足鍼孝標膏肓矣。」

《岑文本傳》:「文本性沈敏,有姿儀,善文辭,多所貫綜。父 之象,仕隋為邯鄲令,坐為人訟,不得申。文本年十四, 詣司隸理冤,辨對哀暢,無所詘,眾屬目,命作《蓮華賦》, 文成,合臺嗟賞,遂得直。貞觀元年,除祕書郎,兼直中 書省。太宗既籍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籍田》《三元 頌》二篇,文致華贍。李靖復薦於帝,擢中書舍人。時顏」 師古為侍郎,自武德以來,詔誥或大事皆所草定,及 得文本,號善職,而敏速過之。或策令叢遽,敕吏六七 人泚筆待分,口占授成,無遺意。師古以譴罷,溫彥博 為請,帝曰:「師古練時事,長於文誥,人少逮者,幸得復 用。」帝曰:「朕自舉一人,公毋憂。」乃授文本侍郎,專典機 要,封江陵縣子。

《杜正倫傳》:正倫工屬文,嘗與中書舍人董思恭夜直, 論文章。思恭歸謂人曰:「與杜公評文,今日覺吾文頓 進。」

《張文瓘傳》:文瓘兄文琮好自寫書,筆不釋手。子弟諫 止曰:「吾好此,不為倦。」永徽初,獻文皇帝頌,優制褒美 之。

《陸元方傳》:「元方從父餘慶,開元初為河南、河北宣撫 使。薦富春孫逖、京兆韋述、吳興蔣洌、河南達奚珣,後 皆為知名士。雅善趙貞固、盧藏用、陳子昂、杜審言、宋 之問、畢構、郭襲、司馬承禎釋懷,一時號為方外十友餘慶才不逮子昂等,而風流敏辯過之。」

《李乂傳》:乂少孤,年十二工屬文。中書令薛元超曰:「是 子且有海內名事。」兄尚一、尚貞孝謹甚,俱以文章自 名,兄弟同為一集,號《李氏花萼集》。乂所著甚多。 《賈曾傳》:開元初,復拜中書舍人,與蘇晉同掌制誥。皆 以文辭稱,時號蘇賈。

《白敏中傳》:「武宗雅聞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時居易足 病廢,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老不任事,即薦敏中文詞 類其兄而有器識。即日知制誥,入翰林為學士,進承 旨。」

《崔日用傳》:「日用子宗之,好學,寬博有風檢,與李白、杜 甫以文相知。」

《張九齡傳》:九齡七歲知屬文,十三以書干廣州刺史 王方慶,方慶歎曰:「是必致遠。」

《吳筠傳》:「筠通經誼,美文辭,舉進士不中。性高鯁,不耐 浮沉。於時南遊天台,觀滄海,與有名士相娛樂,文辭 傳於京師。始筠見惡於高力士而斥,故文章深詆釋 氏,所善孔巢父、李白歌詩略相甲乙云。」

《王丘傳》:「丘十一擢童子科,他童皆專經而獨屬文,繇 是知名。及冠,舉制科中第,授奉禮郎。氣象清古,行修 潔,於詞賦尤高。族人方慶及魏元忠更薦之,自偃師 主簿擢監察御史。」

《李程傳》:「程擢進士宏辭,賦日五色,造語警拔,士流推 之。」

《李栖筠傳》:「栖筠幼孤,有遠度,莊重寡言,體貌軒特,喜 書,多所通曉。為文章勁迅有體要,不妄交遊。族子華 每稱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渾瑊傳》:「瑊好書,通《春秋》《漢書》。嘗慕司馬遷,自敘著《行 紀》一篇,其辭亦不矜大。」

《獨孤及傳》:「及喜鍳拔後進,如梁肅、高參、崔元翰、陳京、 唐次、齊抗皆師事之。性孝友,其為文彰明善惡,長於 論議。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聽之耑也。」

《柳公綽傳》:「公綽子仲郢,字諭蒙。母韓即皋女也。善訓 子,故仲郢幼嗜學,嘗和熊膽丸,使夜咀嚥以助勤。長 工文,著《尚書二十四司箴》,為韓愈咨賞。家有書萬卷, 所藏必三本,上者貯庫其副常所閱,下者幼學焉。仲 郢嘗手鈔六經、司馬遷、班固、范曄史,皆一鈔魏、晉及 南北朝史,再又類所鈔他書,凡三十篇,號《柳氏自備》。」 旁錄仙、佛書甚眾,皆楷小精真,無行字。

《李德裕傳》:「德裕字文饒,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於 學,既冠,卓犖有大節。不喜與諸生試有司,以蔭補校 書郎。河東張弘靖辟為掌書記。府罷,召拜監察御史。 穆宗即位,擢翰林學士。帝為太子時,已聞吉甫名,由 是顧德裕厚,凡號令大典冊,皆更其手。數召見,賚獎 優華。 德裕性孤峭,明辯有風采,善為文章。雖至大 位」,猶不去書,其謀議援古為質,袞袞可喜,常以經綸 天下自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從計行,是時王室幾 中興。

《楊收傳》:「收七歲而孤,處喪若成人。母長孫親授經,十 三通大義,善屬文,所賦輒就,吳人號神童。里人多造 門觀賦詩,至壓敗其藩。收嘲之曰:『爾非羸角者,奚用 觸吾藩』。」切當率類此。

《舊唐書封敖傳》:敖為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敖搆思 敏速,語近而理勝,不務奇澀,武宗深重之。嘗草《賜陣 傷邊將詔》警句云:「傷居爾體,痛在朕躬。」帝覽而善之, 賜之宮錦。李德裕在相位,定策破迴鶻,誅劉稹。議兵 之際,同列或有不可之言,惟德裕籌計指畫,竟立奇 功。武宗賞之,封衛國公,守太尉。其制語有「遏橫議於 風波,定奇謀於掌握。逆稹盜兵,壺關晝鎖,造膝嘉話, 開懷靜思。意皆我同,言不他惑。」制出,敖往慶之。德裕 口誦此數句,撫敖曰:「陸生有言,所恨文不迨意。如卿 此語,秉筆者不易措言。」坐中解其所賜玉帶以遺,敖 深禮重之。

《馮宿傳》:宿弟定,字介夫,與宿俱有文學,而定過之。定 為太常少卿,文宗每聽樂,鄙鄭衛聲,詔奉常習開元 中霓裳羽衣舞,以雲韶樂和之。舞曲成,定㹅樂工閱 於廷,定立於其間,文宗以其端凝若植,問其姓氏。翰 林學士李玨對曰:「此馮定也。」文宗喜問曰:「豈非能為 古章句者耶?」乃召升階,文宗自吟定送客西江詩,吟 罷益喜,因錫以禁中瑞錦,仍令大錄所著古體詩以 獻。先長慶中,源寂使新羅國,見其國人傳寫諷念定 所為《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之使西蕃也,見其國人 寫定《商山記》於屏障,其文名馳於戎夷如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