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25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五十五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五十五卷目錄

 三禮部彙考三

  漢書藝文志禮經

  隋書經籍志禮經

  唐書藝文志禮經

  宋史藝文志禮經

經籍典第二百五十五卷

三禮部彙考三[编辑]

《漢書藝文志》
[编辑]

《禮經》
[编辑]

《禮古經》五十六卷,經七十篇。后氏、戴氏、

《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

《明堂陰陽》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遺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師古曰:「劉向《別 錄》云六國時人也。」

《曲臺后倉》九篇。如淳曰:「行禮射於曲臺,后倉為記, 故名曰《曲臺記》。」《漢官》曰:「大射於曲臺。」晉灼曰:「天子射 宮也。西京無太學,於此行禮也。」

《中庸說》二篇。師古曰:「今《禮記》有《中庸》一篇,亦非本 《禮經》,蓋此之流。」

《明堂陰陽說》五篇。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師古曰:「即今之 《周官禮》也。亡其《冬官》,以《考工記》充之。」

《周官傳》四篇。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古封禪群祀》三十二篇。

《封禪議對》十九篇。武帝時也。

《漢封禪群祀》三十六篇。

《議奏》三十八篇。《石渠》。

凡《禮》十三家,百五十五篇。注:《入司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

師古曰:「《序卦》之辭也。」

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制。

師古曰:「委曲防閑,每事為制也。」

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

韋昭曰:「《周禮》三百,六十,官也;三百,舉成數也。」臣瓚曰:「《禮經》三百,謂冠婚吉凶。《周禮》三百,是官名也。」師古曰:「《禮經》三百,韋說是也。威儀三千,乃謂冠婚吉凶,蓋《儀禮》是也。」

及周之衰,諸侯將踰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 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 七篇,訖孝宣世,后倉最明,戴德、戴聖、慶暜皆其弟子, 三家立於學官。《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

《蘇林》曰:「里名也。」

及孔氏《學》七十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陰陽 王》史氏記,所見多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制,雖不能備, 猶瘉倉等推士禮而致於天子之說。

師古曰:「瘉與愈同,勝也。」

《樂記》二十三篇。

《王禹記》二十四篇。

《雅歌詩》四篇。

《雅琴趙氏》七篇。名定,渤海人,宣帝時丞相魏相所 奏。

《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師古曰:「劉向《別錄》 云,『亦魏相所奏也』。」與趙定俱召見待詔,後拜為侍郎。

凡《樂》六家,百六十五篇。注:出淮南劉向等《琴頌》七篇。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

師古曰:「《豫》卦象辭也。殷,盛也。」

故自黃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 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師古曰:「《孝經》載孔子之言。」

二者相與並行。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

師古曰:「言其道精微,節在音律,不可具於書眇。亦讀曰妙。」

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興,制氏以雅樂聲律,世 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六國之 君,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人竇公,

師古曰:「桓譚《新論》云:『竇公年百八十歲,兩目皆盲。文帝奇之,問曰:『何因至此』?對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眾技,教鼓琴,臣導引,無所服餌。

獻其書,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樂》章也。武帝時,河間 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 作《樂記》,獻八佾之舞,與制氏不相遠。其內史丞王定 傳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時為謁者,數言其義,獻 二十四卷記。劉向校書得《樂記》二十三篇,與禹不同其道濅以益微。

師古曰:「濅,漸也。」

《隋書經籍志》
[编辑]

《禮經》
[编辑]

《周官禮》十二卷。馬融注。

《周官禮》十二卷。鄭元注。

《周官禮》十二卷。《王肅注》。

《周官禮》十二卷。《伊說》注。

《周官禮》十二卷。干寶注,梁人。有《周官寧朔新書》八 卷,晉燕王師王懋約撰,亡。

《集注周官禮》二十卷。崔靈恩注。

《禮音》三卷。劉昌宗撰。

《周官禮異同評》十二卷。晉司空長史陳劭撰 《周官禮駁難》四卷。孫略撰。梁有《周官駁難》三卷,孫 琦問,干寶駁。晉散騎常侍虞喜撰。

《周官禮義疏》四十卷。沈重撰。

《周官禮義疏》十九卷。

《周官禮義疏》十卷。

《周官禮義疏》九卷。

《周官分職》四卷。

《周官禮圖》十四卷。梁有《郊祀圖》二卷,亡。

《儀禮》十七卷。鄭元注。

《儀禮》十七卷。王肅注。梁又有李軌、劉昌宗《音》各一 卷,鄭元《音》二卷,亡。

《儀禮義疏》見二卷。

《儀禮義疏》六卷。

《喪服經傳》一卷。馬融注。

《喪服經傳》一卷。鄭元注。

《喪服經傳》一卷。《王肅注》。

《喪服經傳》一卷。晉《給事中袁準注》。

《集注喪服經傳》一卷。晉廬陵太守孔倫注。

《喪服經傳》一卷。《陳銓注》。

《集注喪服經傳》一卷。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撰 《略注喪服經傳》一卷。雷次宗注。

《集注喪服經傳》二卷。宋丞相諮議參軍蔡超宗注。 梁又有《喪服經傳》一卷,宋徵士劉道拔注,亡。

《集解喪服經傳》二卷。齊東平太守田僧紹《解 喪服義疏》二卷。梁步兵校尉、五經博士賀瑒撰。梁 又有《喪服經傳義疏》五卷,齊散騎郎司馬瓛撰;《喪服 經傳義疏》二卷,齊給事中樓幼瑜撰;《喪服經傳義疏》 一卷,劉瓛撰;《喪服經傳義疏》一卷,齊徵士沈麟士撰; 《喪服經傳義疏》一卷。梁尚書左丞何佟之撰《亡 喪服傳》一卷。梁通直郎裴子野撰。

《喪服文句義疏》十卷。陳國子助教皇侃撰。

《喪服義》十卷。陳國子祭酒謝嶠撰。

《喪服義鈔》三卷。梁有《喪服經傳隱義》一卷,亡 《喪服要記》一卷。《王肅注》。

《喪服要記》一卷。蜀丞相蔣琬撰。梁有《喪服變除圖》 五卷,齊王傅射慈撰,亡。

《喪服要集》二卷。晉征南將軍杜預撰。又有《喪服要 記》二卷,晉侍中劉逵撰,亡。

《喪服儀》一卷。晉太保衛瓘撰。梁有《喪服要》六卷,晉 司空賀循撰;「《喪服要問》六卷,劉德明撰;《喪服》三十一 卷,宋員外郎散騎庾蔚之撰;《喪服要問》二卷,張耀撰; 又《喪服難問》六卷,崔凱撰;《喪服雜記》二十卷,伊氏撰; 《喪服釋疑》二十卷,孔智撰。亡。」

漢荊州刺史劉表《新定禮》一卷。

《喪服要略》一卷。晉太學博士《環濟》撰。

《喪服要略》二卷。

《喪服制要》一卷。徐氏撰。

《喪服譜》一卷。鄭元注。

《喪服譜》一卷。晉開府儀同三司蔡謨撰。

《喪服譜》一卷。賀循撰。

《喪服變除》一卷。晉散騎常侍葛洪撰。

《凶禮》一卷。晉廣陵相孔衍撰。

《喪服要記》十卷。賀循撰。梁有《喪服要記》,宋員外常 侍庾蔚之注。又《喪服世要》一卷,庾蔚之撰;《喪服集議》 十卷,宋撫軍司馬費沈撰。

《喪服古今集記》三卷。齊太尉王儉撰。

《喪服世行要記》十卷。齊光祿大夫王逸撰。

《喪服答要難》一卷。袁祈撰。

《喪服記》十卷。王氏撰。

《喪服五要》一卷。嚴氏撰。

駮《喪服經傳》一卷。卜氏撰。

《服喪疑問》一卷。樊氏撰。

《喪服圖》一卷。王儉撰。

《喪服圖》一卷。賀游撰。

《喪服圖》一卷。崔逸撰。梁有《喪服祥禫雜議》二十九 卷,《喪服雜議故事》二十一卷,又《戴氏喪服五家要記 圖譜》五卷,《喪服君臣圖儀》一卷,亡。

「《五服圖》一卷《五服圖儀》一卷,《喪服禮圖》」一卷

《五服略例》一卷。

《喪服要問》一卷。

《喪服問答目》十三卷。皇侃撰。

《喪服假寧制》三卷。

《喪禮五服》七卷。大將軍袁憲撰。

《論喪服決》一卷。

《喪禮鈔》三卷。王隆伯撰。

《大戴禮記》十三卷。漢信都王太傅戴德撰。梁有《諡 法》三卷,後漢安南太守劉熙注,亡。

《夏小正》一卷。戴德撰。

《禮記》十卷。「漢北中郎將」盧植注。

《禮記》二十卷。九江太守戴聖撰。鄭元注。

《禮記》三十卷。王肅注。梁有《禮記》十二卷,業遵注,亡 《禮記》《寧朔新書》八卷。王懋約注。梁有二十卷, 《月令章句》十二卷。漢左中郎將蔡邕撰。

《禮記音義隱》一卷。謝氏撰。

《禮記音》二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梁有鄭元、王肅、 射慈、射貞、孫毓、繆炳音各一卷,蔡謨、東晉安北諮議 參軍曹耽、國子助教尹毅、李軌、員外郎范宣音各二 卷,徐邈音三卷,劉昌宗音五卷,亡。按射貞一作謝 《禮記音義隱》七卷。

《禮記》三十卷。魏祕書監孫炎注。

《禮略》二卷。

《禮記要鈔》十卷。緱氏撰。梁有《禮義》四卷,魏侍中鄭 小同撰;《摭遺別記》一卷,樓幼瑜撰,亡。

《禮記新義疏》二十卷。賀瑒撰。梁有《義疏》三卷,宋豫 章郡丞雷肅之撰,亡。

《禮記義疏》九十九卷。皇侃撰。

《禮記講疏》四十八卷。皇侃撰。

《禮記義疏》四十卷。沈重撰。

《禮記義》十卷。何氏撰。

《禮記義疏》三十八卷。

《禮記疏》十一卷。

《禮記大義》十卷。梁武帝撰。

《禮記文外大義》二卷。《祕書》學士褚暉撰。

《禮大義》十卷。

《禮記義證》十卷。劉芳撰。

《禮大義章》七卷。

《喪禮雜義》三卷。

《禮記中庸傳》二卷。宋散騎常侍戴顒撰。

《中庸講疏》一卷。梁武帝撰。

《私記制旨中庸義》五卷。

《禮記略解》十卷。庾氏撰。

《禮記評》十一卷。劉雋撰。

《石渠禮論》四卷。戴聖撰。梁有《群儒疑義》十二卷,戴 聖撰。

《禮論》三百卷。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撰。

《禮論條牒》十卷。宋太尉參軍任預撰。

《禮論帖》三卷。任預撰梁四卷。

《禮論鈔》二十卷。庾蔚之撰。

《禮論要鈔》十卷。王儉撰。梁三卷。

《禮論要鈔》一百卷。賀瑒撰。

《禮論鈔》六十九卷。

《禮論要鈔》十卷。梁有齊御史中丞荀萬秋《鈔略》二 卷,尚書儀曹郎丘季彬《論》五十八卷,《議》一百三十卷, 《統》六卷,亡。

《禮論答問》八卷。宋中散大夫徐廣撰。

《禮論答問》十三卷。徐廣撰。

《禮答問》二卷。徐廣撰,殘缺。梁十一卷。

《禮答問》六卷。庾蔚之撰。

《禮答問》三卷。王儉撰。梁有晉益壽令吳商《禮難》十 二卷,《雜義》十二卷,又《禮議雜記故事》十三卷,《喪雜事》 二十卷,宋光祿大夫傅隆《議》三卷,《祭法》五卷,《亡 禮答問》十二卷。

《禮雜問》十卷。范甯撰。

《禮答問》十卷。何佟之撰。梁二十卷。

《禮雜問》十卷。

《禮雜答問》八卷。

《禮雜答問》六卷。

《禮雜答問鈔》一卷。何佟之撰。

《問禮俗》十卷。董勛撰。

《問禮俗》九卷。董子弘撰。

《答問雜儀》二卷。任預撰。

《禮義答問》八卷。王儉撰。

《禮疑義》五十二卷。梁護軍周捨撰。

《制旨革牲大義》三卷。梁武帝撰。

《禮樂義》十卷。

《禮祕義》三卷。

《三禮目錄》一卷。鄭元撰。梁有陶弘景《注》一卷,亡 《三禮義宗》三十卷。崔靈恩撰《三禮宗略》二十卷。元延明撰。

《三禮大義》十三卷。

《三禮大義》四卷。

《三禮雜大義》三卷。梁有「《司馬法》三卷,《李氏訓記》三 卷;又《郊丘議》三卷,魏太尉蔣濟撰;《祭法》五卷;又《明堂 議》三卷,王肅撰;《雜祭法》六卷,晉司空中郎盧諶撰;《祭 興》三卷,晉安北將軍范汪撰;《七廟議》一卷;又《後養議》 五卷,干寶撰;《雜鄉射等議》三卷,晉太尉庾亮撰;《逆降 議》三卷,宋特進顏延之撰;《逆降議》一卷,田僧紹撰;《分 明士制》」三卷,何承天撰;「《釋疑》二卷,郭鴻撰;《答問》四卷, 徐廣撰;《答問》五十卷,何引撰;又《答問》十卷。」亡。

《三禮圖》九卷。鄭元及後漢侍中阮諶等撰。

《周室王城明堂宗廟圖》一卷。祁諶撰。梁又有「《冠服 圖》一卷,《五宗圖》一卷,《月令圖》一卷,亡。」

右一百三十六部,一千六百二十二卷。通計亡書,二百一十一部,二千一百八十六卷。

自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先王制其夫婦、父子、君臣、上 下、親疏之節,至于三代,損益不同。周衰,諸侯僭忒,惡 其害己,多被焚削,自孔子時已不能具,至秦而頓滅。 漢初有《高堂生傳》十七篇,又有古經出於淹中,而河 間獻王好古愛學,收集餘燼,得而獻之,合五十六篇, 並威儀之事,而又得《司馬穰苴兵法》一百五十五篇, 及《明堂陰陽之記》,並無敢傳之者。唯古經十七篇,與 高堂生所傳不殊,而字多異。自高堂生至宣帝時,后 蒼,最明其業,乃為《曲臺記》。蒼授梁人戴德,及德從兄 子聖、沛人慶普,於是有大戴、小戴、慶氏,三家並立。後 漢唯曹充傳慶氏以授其子褒。然三家雖存並微,相 傳不絕。漢末鄭元傳小戴之學,後以古經校之,取其 於義長者作注,為鄭氏學。其《喪服》一篇,子夏先傳之, 諸儒多為注解,今又別行。而漢時有李氏,得《周官》。《周 官》蓋周公所制官政之法,上於河間獻王,獨闕《冬官》 一篇。獻王購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記》以補其處,合 成六篇奏之。至王莽時,劉歆始置博士,以行於世。河 南緱氏及杜子春受「業於歆,因以教授。」是後馬融作 《周官傳》以授鄭元,元作《周官注》。漢初,河間獻王又得 仲尼弟子及後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獻之時亦 無傳之者。至劉向考校經籍,檢得一百三十篇,向因 第而敘之,而又得《明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 記》七篇,《王氏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凡五 種,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刪其煩重,合而記之,為八十 五篇,謂之《大戴記》;而戴聖又刪大戴之書為四十六 篇,謂之《小戴記》。漢末馬融遂傳小戴之學,融又足《月 令》一篇,《明堂位》一篇,《樂記》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鄭元 受業於融,又為之注今《周官》六篇,《古經》十七篇,《小戴 記》四十九篇,凡三種。唯鄭注立于國學,其「餘並多散 亡,又無師說。」

《樂社大義》十卷。梁武帝撰。

《樂論》三卷。梁武帝撰。梁有《樂義》十一卷,武帝集朝 臣撰,亡。

《樂論》一卷。衛尉少卿蕭吉撰。

《古今樂錄》十二卷。陳沙門智匠撰。

《樂書》七卷。後魏丞相士曹行參軍信都芳《撰 樂雜書》三卷。

《樂元》一卷。魏僧撰。

《管絃記》十卷。凌秀撰。

《樂要》一卷。何妥撰。

《樂部》一卷。

《春官樂部》五卷。梁有《宋元嘉正聲伎錄》一卷,張解 撰,亡。

《樂府聲調》六卷。岐州刺史、沛國公鄭譯撰。

《樂府聲調》三卷。鄭譯撰。

《樂經》四卷。

《琴操》三卷。晉廣陵相孔衍撰。

《琴操鈔》二卷。

《琴操鈔》一卷。

《琴譜》四卷。戴氏撰。

《琴經》一卷。

《琴說》一卷。

《琴曆頭簿》一卷。

《新雜漆調絃譜》一卷。

《樂譜》四卷。

《樂譜集》二十卷。蕭吉撰。

《樂略》四卷。

《樂律義》四卷。沈重撰。

《鍾律義》一卷。

《樂簿》十卷。

《齊朝曲簿》一卷。

《大隋總典簿》一卷。

《推七音》二卷。并尺法:

《樂論事》一卷。

《樂事》一卷《正聲伎雜等曲簿》一卷。

《太常寺曲名》一卷。

《太常寺曲簿》十一卷。

歌曲名五卷。

《歷代樂名》一卷。

《鐘磬志》二卷。公孫崇撰。

《樂懸》一卷。何晏等撰議。

《樂懸圖》一卷。

《鍾律緯辯宗》見一卷。

《當管七聲》二卷。魏僧撰。

《黃鍾律》一卷。梁有《鍾律緯》六卷梁武帝撰,亡。

右四十二部,一百四十二卷。通計亡書,合四十六部,二百六十三卷。

樂者,先王所以致神祇,和邦國,諧百姓,安賓客,悅遠 人,所從來久矣。周人存六代之樂,曰「《雲門》《咸池》《大韶》 《大夏》《大濩》《大武》」,其後衰微崩壞,及秦而頓滅。漢初,制 氏雖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通其義。其後竇公、河間 獻王、常山王、強禹咸獻《樂書》。魏晉已後,雖加損益,去 正轉遠,事在《聲樂志》。今錄其見書,以補樂章之闕。

《唐書藝文志》
[编辑]

《禮經》
[编辑]

《大戴德禮記》十三卷。

又「《喪服變除》一卷。」

鄭元注「《小戴聖禮記》二十卷。」

又「《禮議》二十卷。」

《禮記音》三卷。《曹耽解》:

《三禮目錄》一卷。

注「《周官》十三卷。」

《音》三卷。

注「《儀禮》十七卷。」

《喪服變除》一卷。

注「《喪服紀》一卷。」

盧植注《小戴禮記》二十卷。

馬融《周官傳》十二卷。

又注《喪服記》一卷。

王肅注《小戴禮記》三十卷。

又注《周官》十二卷。

注「《儀禮》十七卷。」

《音》二卷。

《喪服要記》一卷。

注「《喪服紀》一卷。」

鄭小同《禮記義記》四卷。

袁準注《儀禮》一卷。

《孔倫注》一卷。

陳銓《注》一卷。

蔡超宗《注》二卷。

田僧紹《注》二卷。

傅元《周官論評》十二卷。陳卲《駮》。

杜預「《喪服要集議》三卷。」

賀循《喪服譜》一卷。

又「《喪服要記》五卷。」謝微注。

干寶注《周官》十二卷。

又《答周官駮難》五卷。孫略問:

李軌「《小戴禮記音》二卷。」

《尹毅音》二卷。

《徐邈音》三卷。

《徐爰音》二卷。

司馬伷「《周官寧朔新書》八卷, 又《禮記寧朔新書》二十卷」王懋約注。

戴顒「《月令章句》十二卷。」

又「《中庸傳》二卷。」

《緱氏要鈔》六卷。

王逡之注「《喪服五代行要記》十卷。」

徐廣「《禮論問答》九卷。」

范甯《禮問》九卷。

又「《禮論答問》九卷。」

射慈《小戴禮記音》二卷。

又《喪服天子諸侯圖》一卷。

崔游「《喪服圖》一卷。」

蔡謨《喪服譜》一卷。

《喪服要難》一卷。趙成問,袁祈答。

伊說注《周官》十卷。

孫炎注《禮記》三十卷。

《葉遵注》十二卷。

董勛「《問禮俗》十卷。」

劉儁《禮記評》十卷, 「吳商《雜禮義》十一卷」

何承天《禮論》三百七卷。

顏延之「《禮逆降議》三卷。」

任預「《禮論條牒》十卷。」

又「《禮論帖》三卷《禮論鈔》六十六卷」

庾蔚之「《禮記略解》十卷。」

又《注喪服要記》五卷。

《禮論鈔》二十卷。

王儉《禮儀答問》十卷。

又「《禮雜答問》十卷。」

《喪服古今集記》三卷。

荀萬秋《禮雜鈔略》二卷。

傅隆《禮議》一卷。

梁武帝《禮大義》十卷。

《周捨禮疑義》五十卷。

何佟之《禮記義》十卷。

又「《禮答問》十卷。」

戚壽「《雜禮義問答》四卷。」

賀瑒「《禮論要鈔》一百卷。」

《賀述禮統》十二卷。

崔靈恩「《周官集注》二十卷。」

又《三禮義宗》三十卷。

元延明《三禮宗略》二十卷。

皇侃「《禮記講疏》一百卷。」

又「《義疏》五十卷。」

《喪服文句義》十卷。

沈重「《周禮義疏》四十卷。」

又「《禮記義疏》四十卷。」

熊安生《義疏》四十卷。

劉芳「《義證》十卷。」

沈文阿「《喪服經傳義疏》四卷。」

又「《喪服發題》二卷。」

夏侯伏朗「《三禮圖》十二卷。」

《禮記隱》二十六卷。

《禮類聚》十卷。

《禮儀雜記故事》十一卷。

《禮統郊祀》六卷。

《禮論要鈔》十三卷。

《區分》十卷。

《禮論鈔略》十三卷。

《禮記正義》七十卷。孔穎達國子司業朱子奢、國子 助教李善信賈公彥柳士宣、范義頵、魏王參軍事張 權等奉詔譔與周元達趙君贊王士雄趙弘智覆審 賈公彥《禮記正義》八十卷。

又「《周禮疏》五十卷。」

《儀禮疏》五十卷。

魏徵「《次禮記》二十卷。」亦曰《類禮》。

王元度《周禮義決》三卷。

又注《禮記》二十卷。

元行沖「《類禮義疏》五十卷。」

《御刊定禮記月令》一卷。集賢院學士李林甫陳希 烈徐安貞,直學士劉光謙齊光乂陸善經,修譔官史 元晏,待制官梁令瓚等注解。自第五《易》為第一。 成伯璵《禮記外傳》四卷。

王元感「《禮記繩愆》三十卷。」

王方慶「《禮經正義》十卷。」

《禮雜問答》十卷。

李敬元「《禮論》六十卷。」

張鎰「《三禮圖》九卷。」

陸質《類禮》二十卷。

韋彤「《五禮精義》十卷。」

丁公著《禮志》十卷。

《禮記字例異同》一卷。元和十二年詔定。

丘敬伯「《五禮異同》十卷。」

孫玉汝「《五禮名義》十卷。」

杜肅「《禮略》十卷。」

張頻「《禮粹》二十卷。」

右「《禮》類」六十九家,九十六部,一千八百二十七卷。注:失姓名七家,「元行沖」以下不著錄十六家,二百九十三卷。

桓譚《樂元起》二卷。

又「《琴操》二卷。」

孔衍《琴操》一卷。

荀勗「《太樂雜歌辭》三卷。」

又「《太樂歌辭》二卷。」

《樂府歌詩》十卷。

謝靈運《新錄樂府集》十一卷。

信都芳《刪注樂書》九卷。

《留進管絃記》十二卷。

凌秀《管絃志》十卷。

公孫崇《鐘磬志》二卷。

梁武帝《樂社大義》十卷。

又《樂論》三卷。

《沈重鐘律》五卷。

釋智匠《古今樂錄》十三卷
考證
「鄭譯《樂府歌辭》八卷。」

又《樂府聲調》六卷。

蘇夔《樂府志》十卷。

李元楚「《樂經》三十卷。」

元慇《樂略》四卷。

又《聲律指歸》一卷。

翟子《樂府歌詩》十卷。

又《三調相和歌辭》五卷。

劉氏、周氏《琴譜》四卷

陳懷《琴譜》二十一卷。

漢、魏、吳、晉《鼓吹曲》四卷

《琴集歷頭拍簿》一卷。

《外國伎曲》三卷又一卷。

《論樂事》二卷。

《歷代曲名》一卷。

《推七音》一卷。

《十二律譜義》一卷。

《鼓吹樂章》一卷。

李守真「《古今樂記》八卷。」

蕭吉《樂譜集解》二十卷。

《武后樂書要錄》十卷。

《趙邪利琴敘譜》九卷。

張文收「《新樂書》十二卷。」

劉貺「《太樂令壁記》三卷。」

徐景安「《歷代樂儀》三十卷。」

崔令欽《教坊記》一卷。

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一卷。」

郗昂「《樂府古今題解》三卷。」一作《王昌齡》。

段安節《樂府雜錄》一卷。文昌孫:

竇璡《正聲樂調》一卷。

元宗《金風樂》一卷。

蕭祐《無射商九調譜》一卷。

趙惟暕《琴書》三卷, 陳拙「《大唐正聲新址琴譜》十卷」

呂渭《廣陵止息譜》一卷。

李良輔《廣陵止息譜》一卷。

李約《東杓引譜》一卷。勉子:兵部員外郎。

齊嵩《琴雅略》一卷。

王大力《琴聲律圖》一卷。

陳康士《琴譜》十三卷。字安道,僖宗時人。

又《琴調》四卷。

《琴譜》一卷。

《離騷譜》一卷。

《趙邪利琴手勢譜》一卷。

《南卓羯鼓錄》一卷。

右「《樂》類」三十一家,三十八部,二百五十七卷。注:失姓名九家,《張文收》以下不著錄二十家,九十三卷。

《宋史藝文志》
[编辑]

《禮經》
[编辑]

《儀禮》十七篇。《高堂生傳》。

《大戴禮記》十三卷。《戴德纂》。

《禮記》二十卷。《戴聖纂》。

鄭元《古禮注》十七卷。

又「《周禮注》十二卷。」

《禮記注》二十卷。

《禮記月令注》一卷。

崔靈恩《三禮義宗》三十卷。

成伯璵「《禮記外傳》十卷。」張幼倫注。

韋彤「《五禮精義》十卷。」

又「《五禮緯書》二十卷。」

丘光庭《兼明書》四卷。

杜肅「《禮略》十卷。」

陸德明《音義》一卷。

又「《古禮釋文》一卷。」

賈公彥《儀禮疏》五十卷。

又「《禮記疏》五十卷。」

《周禮疏》五十卷。

孔穎達「《禮記正義》七十卷。」

聶崇義「《三禮圖集注》二十卷。」

楊逢殷《禮記音訓指說》二十卷。

上官均「《曲禮講義》二卷。」

歐陽丙《三禮名義》五卷。

魯有開《三禮通義》五卷。

《殷介集五禮極義》一卷。

孫玉汝「《五禮名義》十卷。」

余希文《井田王制圖》一卷。

胡先生《中庸義》一卷。《盛喬纂集》。

李洪澤《直禮》一卷。

張詵「《喪禮》十卷。」

《禮粹》二十卷。不知作者。

王愨《中禮》八卷程顥《中庸義》一卷

呂大臨《大學》一卷。

又「《中庸》一卷。」

《禮記傳》十六卷。

喬執中《中庸義》一卷。

游酢「《中庸解義》五卷。」

王安石《新經周禮義》二十二卷。

王昭禹「《周禮詳解》四十卷。」

陸佃「《禮記解》四十卷。」

又「《禮象》十五卷。」

《述禮新說》四卷。

《儀禮義》十七卷。

何洵直《禮論》一卷。

陸佃《大裘議》一卷。

郭忠孝《中庸說》一卷。

龔原「《周禮圖》十卷。」

郭雍《中庸說》一卷。

陳祥道《注解儀禮》三十二卷。

又「《禮例詳解》十卷。」

《禮書》一百五十卷。

陳暘「《禮記解義》十卷。」

李格非「《禮記精義》十六卷。」

楊時《周禮義辨疑》一卷。按楊時有三經義辨恐衍疑字 又「《中庸解》一卷。」

喻樗《大學解》一卷。

司馬光等六家《中庸大學解義》一卷。

江與山《周禮秋官講義》一卷。

馬希孟「《禮記解》七十卷。」

四先生《中庸解義》一卷。程頤、呂大臨、游酢、楊時撰 方愨《禮記解義》二十卷。

王普《深衣制度》一卷。

夏休《周禮井田譜》二十卷

《破禮記》二十卷。

周燔「《儀禮詳解》十七卷。」

李如圭「《儀禮集釋》十七卷。」

史浩「《周官講義》十四卷。」

鄭諤「《周禮解義》二十二卷。」

黃度《周禮說》五卷。

徐煥「《周官辨略》十八卷。」

陳傅良《周禮說》一卷。

徐行「《周禮微言》十卷。」

《易祓周禮總義》三十六卷。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學章句》一卷。」

《或問》二卷。

《中庸章句》一卷。

《或問》二卷。

《中庸輯略》二卷。

十先生《中庸集解》二卷。朱熹序。

《三家冠婚喪祭禮》五卷。司馬光、程頤、張載定、 吳仁傑《禘祫綿蕞書》三卷

劉彝「《周禮中義》十卷。」

張九成「《中庸說》一卷。」

《大學說》一卷。

戴溪「《曲禮口義》二卷。」

《學記口義》三卷。

司馬光「《中庸大學廣義》一卷」

錢文子「《中庸集傳》一卷。」

胡銓「《禮記傳》十八卷。」

又「《周禮傳》十二卷。」

《二禮講義》一卷。

倪思《中庸集義》一卷。

汪應辰《二經雅言》二卷。

張淳《儀禮識誤》一卷。

俞庭椿「《周禮復古編》三卷。」

黃幹「《續儀禮經傳通解》二十九卷。」

又「《儀禮集傳集注》十四卷。」

林椅「《周禮綱目》八卷。」

《摭說》一卷。

鄭景炎「《周禮開方圖說》卷。」

李心傳「《丁丑三禮辨》二十三卷。」

鄭伯謙《太平經國書統集》七卷。

鄭氏《三禮名義疏》五卷。不著名。

又「《三禮圖》十二卷。」

《江都集禮圖》五十卷。

《三禮圖駁議》二十卷。

《儀禮類例》十卷。

《周禮類例義斷》二卷。

《二禮分門統要》三十六卷。

《禮記小疏》二十卷。並不知作者。

石𡼖「《中庸集解》二卷
考證
項安世《中庸說》一卷。」

又「《周禮丘乘圖說》一卷。」

衛湜「《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

楊簡《孔子閒居講義》一卷。

鄭樵「《鄉飲禮》七卷。」

張虙「《月令解》十二卷。」

晁公武《中庸大傳》一卷。

楊復「《儀禮圖解》十七卷。」

魏了翁「《儀禮要義》五十卷。」

又「《禮記要義》三十三卷。」

《周禮折衷》二卷。

《周禮要義》三十卷。

趙順孫「《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詳說》二卷。」

陳堯道「《中庸說》十三卷。」

又「《大學說》十一卷。」

真德秀「《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謝興甫《中庸大學講義》三卷。

王與之「《周禮訂義》八十卷。」

王應麟集解《踐祚篇》一冊。

右「《禮》類」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注:石𡼖《中庸集解》以下不著錄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

蔡琰、胡笳十八拍,四卷

孔衍《琴操引》三卷。

謝莊《琴論》一卷。

梁武帝《鐘律緯》一卷。

陳僧智匠《古今樂錄》十三卷。

趙邦利《彈琴手勢譜》一卷。

又《彈琴古手法》一卷。

唐元宗《金風樂弄》一卷。

太宗《九絃琴譜》二十卷。

《琴譜》六卷。

《唐宗廟用樂儀》一卷。

《唐肅明皇后廟用樂儀》一卷。

崔令欽《教坊記》一卷。

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二卷。」

王昌齡「《續樂府古題解》一卷。」

劉貺「《大樂令壁記》三卷。」

《大樂圖義》一卷。不知作者。

田琦《聲律要訣》十卷。

薛易簡《琴譜》一卷。

段安節《琵琶錄》一卷。

又「《樂府雜錄》二卷。」

《樂府古題》一卷。

陸鴻漸《教坊錄》一卷。

李勉《琴說》一卷。

陳拙《琴籍》九卷。

徐景安「《新纂樂書》三十卷。」

趙惟簡《琴書》三卷。

宋仁宗《明堂新曲譜》一卷。

又《景祐樂髓新經》一卷。

《審樂要記》二卷。

徽宗《黃鐘徵角調》二卷:

沈括「《樂論》一卷。」

又「《樂器圖》一卷。」

《三樂譜》一卷。

《樂律》一卷。

馮元「宋郊《景祐廣樂記》八十一卷」

宋祁《大樂圖》一卷。

聶崇義《景祐大樂圖》二十卷。

劉次莊《樂府集》十卷。

《樂府集序解》一卷。

《大周正樂》八十八卷。五代周·竇儼《訂論》

《蜀雅樂儀》三十卷。

房庶《補亡樂書總要》三卷。

《真館飲福》等一卷。

蔡攸《燕樂》三十四冊。

范鎮《新定樂法》一卷。

崔遵《度琴箋》一卷。

李宗諤《樂纂》一卷。

陳康士《琴調》三卷。

又《琴調》十七卷。

《琴書正聲》十卷。

《琴調》十七卷。

《琴譜記》一卷。

《琴調譜》一卷。

《楚調》五章一卷。

《離騷譜》一卷。

李約「《琴曲東杓譜序》一卷。」

「琴調《廣陵散譜》」一卷。

獨孤寔《九調譜》一卷「齊嵩《琴雅略》」一卷。

僧辨正「《琴正聲九弄》九卷。」

朱文齊《琴雜調譜》十二卷。

蕭祐。一作祜「無射商《九調譜》」一卷。

《呂渭》。一作濱《廣陵止息譜》一卷。

張淡正《琴譜》一卷。

蔡翼《琴調》一卷。

僧道英《琴德譜》一卷。

王邈《琴譜》一卷。

《沈氏琴書》一卷。失名。

《琴譜調》八卷。李翱《用指法》:

《琴略》一卷。

《琴式圖》一卷。

《琴譜纂要》五卷。

胡瑗《景祐樂府奏議》一卷。

又《皇祐樂府奏議》一卷。

阮逸《皇祐新樂圖記》三卷。

陳暘「《樂書》二百卷。」

僧靈操《樂府詩》一卷。

吳良輔《琴譜》一卷。

又「《樂書》五卷。」

《樂記》三十六卷。

楊傑《元豐新修大樂記》五卷。

劉昺「《大晟樂書》二十卷。」

又《樂論》八卷。

《運譜四議》二十卷。

《政和頒降樂曲樂章節次》一卷。

《政和大晟樂府雅樂圖》一卷。

鄭樵《系聲樂譜》二十四卷。

李南玉《古今大樂指掌》三卷。

「郭茂倩《樂府詩集》」一百卷。

李昌文:《阮咸弄譜》一卷

滕康叔《韶武遺音》一卷。

《麴瞻琴聲律》二卷。

又《琴圖》一卷。

令狐揆「《樂要》三卷。」

王大方《琴聲韻圖》一卷。

「昭微《古今琴樣》」一卷。

劉籍《琴義》一卷。

沈建「《樂府廣題》二卷。」

馬以良《琴譜》《三均》三卷。

喻修樞《阮咸譜》一卷。

吳仁傑《樂舞新書》二卷。

蔡元定《律呂新書》二卷。

李如箎《樂書》一卷。

《琴說》一卷。

《古樂府》十卷。

趙德先「《樂說》三卷。」

又「《樂書》三十卷。」

《歷代樂儀》三十卷。

《樂苑》五卷。

《琴箋知音操》一卷。

《樂府題解》一卷。

《大樂考》三卷。

《歷代歌詞》六卷。

《律呂圖》一卷。

倣蔡琰《胡笳》十八拍。並不知作者。

右《樂類》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