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04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四十七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四十七卷目錄

 兵制部彙考三十三

皇清一

戎政典第四十七卷

兵制部彙考三十三

[编辑]

皇清一

[编辑]

《大清會典》:「兵部尚書、左右侍郎,掌天下武職官軍選。」

授、簡練、廕襲、鎮戍、軍功、郵傳之政令。其屬有四清吏司,曰《武選》,曰《職方》,曰《車駕》,曰《武庫》。其首領則有司務

《武選》清吏司郎中、員外郎、主事。分掌八旗衛、所土司銓選駐防

《誥敕》廕襲之事

品級

國朝以武選、職方兩司分掌內外武職。凡八旗屯

京師駐防直省、及世職官員、《鑾儀衛》《京衛》、犧牲所

諸王府屬員、在外都司衛所土司、皆屬之武選。茲以所掌官員品秩、詳列于後

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

內大臣

都統

將軍

精奇尼哈番:三等同。

正二品

前鋒統領

護軍統領

提督九門步軍統領

副都統

鑾儀使

阿思哈尼哈番。三等同。

從二品

散秩大臣

正三品

前鋒參領

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

步軍總尉

冠軍使

火器營協領

一等侍衛

陵寢總管

駐防協領

城守尉

遊牧總管

「黑龍江」 「管船砲水手總管。」

阿達哈哈番。三等同。

長史

一等護衛

掌印都司

指揮使。土官:

從三品

行掌印都司

都司僉書

管屯都司僉書

操捕都司僉書

署都司僉書

宣慰使。土官:

指揮同知。土官:

正四品

佐領

步軍副尉

雲麾使

信砲總管

火器營參領

二等侍衛

城門尉

南苑總管

陵寢喝喇大

管轄修理陵工官

駐防參領

張家口總管

防守尉

伊爾希大

寧古塔至黑龍江,管運糧船官

寧古塔管匠役官

寧古塔管水手官

遊牧副管

拜他喇布勒哈番

司儀長

典儀

二等護衛

守備

署守備

宣慰同知。土官:

指揮僉事。土官:

從四品

守禦所千總

宣慰副使。土官:

宣撫使。土官:

正五品

前鋒侍衛

半箇佐領

步軍校

治儀正

他庫爾,「使噶喇大。」

管守信砲官

火器營操練尉

犧牲所所牧

三等侍衛

陵寢防禦

管理陵工、燒造《磚瓦官》:

防禦

關口守禦

寧古塔至黑龍江,管運糧船官

寧古塔管水手官

拖沙喇哈番

王府參領

典儀

三等護衛

宣慰僉事。土官:

宣撫同知。土官:

正千戶:土官:

從五品

犧牲所所副

宣撫副使。土官:

安撫使。土官:

招討。土官:

副千戶。土官:

正六品

前鋒校

護軍校

驍騎校

整儀校

藍翎

親軍校

監造火藥官

他庫爾使壯尼大

管理陵寢祭祀供應官

寧古塔採取樺皮官

寧古塔管驛站官

典儀

宣撫僉事。土官:

安撫同知。土官:

副招討。土官:

長官:土官:

百戶。土官:

從六品

安撫副使。土官:

正七品

城門校

盛京放荒正尉

放荒副尉

典儀

安撫僉事。土官:

副長官。土官:

正八品

典儀

八旗官制

國初設立八旗:曰《鑲黃》、曰《正黃》、曰《正白》、曰《正紅》、曰

鑲白,曰鑲紅,曰正藍,曰鑲藍。分八旗為兩翼,左翼則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右翼則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又以鑲黃、正黃、正白為

上三旗。其五旗各以王、貝勒等統之。每旗又分滿洲。

《蒙古漢軍》,為三旗,共二十四旗,除世職官員,無。

定額外。今以在京及《守》

陵官員、開列于前。而直省駐防、備載於後、以著內外

相維之勢云

上三旗設立官員:

領侍衛內大臣,每旗二員。

內大臣無定員

散秩大臣無定員

一等侍衛,每旗三十員。

二等侍衛,每旗五十員。

《三等侍衛》,每旗一百二十員。

藍翎:每旗五十員 。《後侍衛》藍翎,俱無定員。

內府佐領設立官員

《護軍參領》、每旗五員。

《驍騎參領》,每旗五員。

佐領每旗七員

護軍校每佐領一員

驍騎校每佐領一員

八旗設立官員

都統,滿洲、蒙古、漢軍,每旗一員。

護軍統領,每旗滿洲、蒙古總設一員。

提督九門步軍統領八旗,總設一員。原係職方司漢主事,專管。康熙十三年改設。

副都統,滿洲、蒙古、漢軍,每旗二員。

前鋒參領,每旗滿洲、蒙古總設二員。

護軍參領,每旗滿洲、蒙古,總設十六員。

驍騎參領,滿洲每旗五員,蒙古每旗三員,漢軍每旗五員。

佐領,滿洲、蒙古、漢軍各按壯丁多寡編設,無定額。每佐領下設佐領一員。

步軍副尉,滿洲、蒙古、漢軍,每旗一員。

前鋒侍衛,每旗滿洲、蒙古總設二員。

步軍校,滿洲、蒙古每參領舊設四員。康熙二十四年添設一員。漢軍每參領設二員。

前鋒校,每旗滿洲、蒙古,總設十二員。

護軍校,滿洲、蒙古每佐領一員。

驍騎校滿洲、蒙古、漢軍每佐領一員。

親軍校滿洲、蒙古每親軍十名,內設親軍校一員。

他庫爾使壯尼大《滿洲》每旗他庫爾使十名,內設壯尼大一員。

兩翼設立官員

前鋒統領,每翼滿洲、蒙古總設一員。

步軍總尉每翼一員

他庫爾使「噶喇大」 ,每翼一員。

管領火器、兼練大刀營漢軍官:

總管,每翼一員,或都統、或副都統兼管。

協領每旗一員

參領每旗一員

操練尉每旗五員

驍騎校每旗五員

監守白塔信砲

「總管」 八旗,總設一員。

五品官每旗一員

京城內九門

城門尉、每門二員。滿洲官。

城門校,每門二員。滿洲官。

千總每門二員綠旗官

京城外七門

城門尉、每門一員。漢軍官。

城門校:每門一員。漢軍官。

千總,每門二員。綠旗官 ,內外十六門。原設指揮千、百戶,順治四年改為千總。

南苑門滿洲官

總管一員

防禦八員

諸王屬下官制

親王、各設長史一員:一等護衛六員二等護衛六員三等護衛八員、四品典儀二員、五品典儀二員、六品典儀二員

《世子》各設長史一員:一等護衛六員,二等護衛五員,三等護衛六員,四品典儀一員,五品典儀二員,六品典儀二員。

郡王、各設長史一員:一等護衛六員,二等護衛四員,三等護衛五員,五品典儀二員,六品典儀二員。

長子:「各設長史一員,一等護衛二員,二等護衛四員,三等護衛六員,五品典儀二員,六品典儀一員。」

貝勒各設司儀長一員,二等護衛六員,三等護衛四員,五品典儀一員,六品典儀二員。

貝子、各設三等護衛六員,六品典儀一員,七品。

典儀二員

公各設三等護衛四員、七品典儀一員、八品典儀二員

王等屬下、又每旗各設散騎郎七員

諸王府佐領設立官員

參領每旗五員

佐領每旗七員

驍騎校每佐領一員

八旗甲兵

滿洲蒙古,每佐領設前鋒二名,親軍二名,護軍十七名,撥什庫六名,馬兵四十名,內弓匠一名。步軍撥什庫二名,步兵十八名,鐵匠二名。漢軍,每佐領設撥什庫四名,馬兵三十名。步軍撥什庫一名,步兵十二名。

滿洲、蒙古、漢軍,每旗設「他庫爾使十名。」

內府及王、貝勒、貝子、公等府佐領,各設甲兵多寡

不等

固倫公主府、本佐領額兵。內設守門甲兵十五名。和碩公主府十名。郡主府八名。縣主府六名。管領火器營。每佐領設撥什庫二名。甲兵二十名

「監守《白塔信砲》」 ,每旗設砲手四名,撥什庫四名,甲兵十六名。

京城內九門、各設滿洲甲兵看守。《正陽門》《八旗甲》

兵共二十名。安定門鑲黃旗甲兵三十名,德勝門正黃旗甲兵三十名,東直門正白旗甲兵三十名,西直門正紅旗甲兵三十名,朝陽門鑲白旗甲兵三十名,阜城門鑲紅旗甲兵三十名,崇文門正藍旗甲兵三十名,宣武門鑲藍旗甲兵三十名 ,又每門各設綠旗門軍四十名。

京城外七門。各設漢軍甲兵看守。東便門鑲黃旗

甲兵十名;西便「門正黃旗甲兵十名;廣渠門正白旗甲兵十名;廣寧門正紅旗甲兵十名;左安門鑲白、鑲藍二旗甲兵十名,右安門鑲紅旗甲兵十名;永定門正藍旗甲兵十名 。又每門各設綠旗門軍四十名。」

守陵

山陵重地、特設官兵、以司守護。修葺惟謹、享獻以時

經制具在茲備列焉

守陵官員甲兵

永陵。

福陵。

昭陵、

孝陵。

陵寢、各設總管一員。噶喇大二員、防禦十六員。甲兵

八十名

管轄修理

陵工官三員。《修理壯丁》三千名

管理

陵工燒造磚瓦官一員。燒造磚瓦壯丁八百名

管理供祀

陵寢官一員。供應祭祀。壯丁四百名

駐防。順治二年,分遣八旗官兵駐劄順德、濟南、德州、臨清、徐州、潞安、平陽、蒲州等處。厥後更置因革,其地不同。今以現在

《禁旅》分布各處者、悉其經制、而附事例於其後

駐防官員

順義縣設鑲黃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昌平州》設正黃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三河縣設正白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良鄉縣設正紅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寶坻》縣設鑲白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固安縣設鑲紅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采育》里設正藍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東安縣設鑲藍旗防守尉一員,防禦二員。《玉田》縣設鑲黃、正白二旗防守尉一員,防禦各一員。

霸州設正黃正紅二旗防守尉一員。防禦各一員。

灤州設鑲白正藍二旗防守尉一員。防禦各一員

雄縣設鑲紅、鑲藍二旗防守尉一員。防禦各一員。

德州、設鑲黃、正黃二旗城守尉一員。防禦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

滄州設正白鑲白二旗城守尉一員。防禦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

保定府、設正紅、鑲紅二旗城守尉一員。防禦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

太原府設正藍、鑲藍二旗。城守尉一員。防禦各二員。驍騎校各二員。

張家口、設總管一員、守禦八員

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各設守禦四員

冷口、羅文峪、各設守禦二員

奉天府設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協領八員。佐領六十三員。《半箇》佐領四員。防禦三十二員,驍騎校六十三員,《放荒》正尉一員,副尉二員。《牛莊》,設防禦三員。

蓋平設防禦三員

《鳳凰城》「設拜他喇布勒哈番品級官三員。《廣寧》設協領一員、佐領三員、防禦三員、驍騎校三員。」

興京設防禦三員

開原設防禦三員

錦州、設城守尉一員。佐領十二員。驍騎校十二員

前錦州,設防守尉一員。佐領二員,防禦一員,驍騎校二員。

山海關,設城守尉一員、佐領八員,驍騎校八員。內佐領一員、驍騎校一員,移駐中後所。

易州設「城守尉一員,伊爾希大二員,拜他喇布勒哈番一員,拖沙喇哈番二員,佐領六員,驍騎校六員,八品官一員。」

山海關至威遠堡等邊八門,每門設守禦一員。寧古塔、烏喇等處,設將軍一員。初駐寧古塔,康熙十五年,移駐烏喇。副都統二員,一駐寧古塔,一駐烏喇。協領八員,烏喇六員,寧古塔二員,佐領五十八員,烏喇四十六員,寧古塔十二員,防禦二十四員,烏喇二十員,寧古塔四員,驍騎校五十八員,烏喇四十九員,寧古塔九員,管船砲水手總管一員,四品官二員,五品官二員,驍騎校四員。在烏喇督管驛站,六品官一員。畢勒亨邊門,設防禦四員,採取樺皮六品官一員。黑龍江設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協領八員,佐領四十員,防禦十六員,驍騎校四十員。

寧古塔至黑龍江設。專管修理糧船。漢軍四品官二員,五品官二員,驍騎校二員。

「遊牧地方,設蒙古每旗總管一員、副管二員。江寧府設滿洲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佐領七員、防禦七員、驍騎校七員。京口設漢軍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參領一員、防禦八員、驍騎校三員。杭州府設滿洲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佐領四員、防禦一員、驍」 騎校四員。《左翼漢軍》副都統二員。四旗每旗協領一員,參領一員,防禦五員,驍騎校五員。

西安府、設「滿洲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佐領七員,防禦七員,驍騎校七員。《兩翼》漢軍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參領一員,防禦五員,驍騎校五員。」

荊州府「設滿州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佐領七員,防禦七員,驍騎校七員。廣州府設漢軍將軍一員,副都統二員。《八旗》每旗協領一員,參領一員,防禦三員,驍騎校三員。福州府設漢軍將軍一員,副都統一員。」 左翼四旗,每旗協領一員,參領一員,防禦三員,驍騎校三員。

駐防甲兵

順義、昌平、三河、良鄉、寶坻、固安、《采育》、東安、玉田、霸州、灤州、雄縣各設駐防兵五十名。

德州駐防兵三百三十九名。

滄州駐防兵三百十一名,弓匠二名,鐵匠二名,保定府駐防兵四百一名。

太原府駐防兵四百一十三名。

張家口駐防兵一百六十名。

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各設駐防兵八十名。冷口、羅文峪,各設駐防兵二十四名。

奉天府駐防馬兵二千六百四十名。步兵四百名。看守《實勝》佛兵八名

牛莊駐防兵八十名

蓋平駐防兵一百名

鳳凰城駐防兵一百五十名。

廣寧駐防兵二百一十四名。

興京駐防兵八十名

開原駐防兵一百七十二名。

錦州駐防兵五百三十名。

前錦州駐防馬兵一百五十名,步兵五十名,山海關駐防兵三百六十四名,中後所駐防兵一百名。

易州駐防兵九百七十名。

山海關等邊八門。每門設撥什庫一名、兵十名。寧古塔、烏喇駐防兵三千九十二名。畢勒亨邊

門兵八十名

黑龍江駐防兵二千名,管船撥什庫八名。江寧府駐防馬兵四千名,步兵七百名。

京口駐防馬兵二千名,步兵七百名,砲手四十名,弓匠八名,鐵匠八名,銅匠二名,火藥匠二名。杭州府駐防滿洲馬兵一千五百六十四名,漢軍馬兵一千四百三十六名,步兵七百名。西安府駐防滿洲馬兵四千名,步兵七百名,漢軍馬兵二千名。

荊州府駐防馬兵四千名。步兵七百名。

廣州府駐防兵三千名

福州府駐防兵二千名

駐防馬匹

江寧:官員馬一千一百一十四匹。兵丁馬一萬二千一十五匹。

《京口》:官員馬六百三匹,兵丁馬六千四十三匹;《杭州》官員馬九百四十二匹,兵丁馬九千二百七十五匹。

《西安》官員馬一千四百六十九匹。兵丁馬一萬八千一百九十七匹。

《荊州》。「官員馬一千一百一十四匹,兵丁馬一萬二千一百八十六匹。」

《廣州》:官員馬七百八十七匹。兵丁馬六千一百三十五匹。

《福州》:官員馬三百一十六匹,兵丁馬五千一十八匹。

都司衛所

順治初,民屬郡縣,軍隸衛所,凡以軍民錯處,彼此相維也。三年以後,因革不一。今取現存衛所詳列之。而已經裁撤者,仍錄《沿革》于後。至衛所各員有分司運糧、管河者,俱詳註本衛之下「京衛。」現在衛六所一。

金吾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永清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神武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彭城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騰驤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燕山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犧牲所。原設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順治五年、改正千戶為所牧。副千戶為所副

舊設

金吾前衛「順治七年,裁併燕山左衛」

金吾後衛「順治七年,裁併騰驤右衛。」

《金吾右衛》康熙三年,裁併《金吾左衛》

《義勇右衛》順治七年,裁併彭城衛。

義勇前衛順治七年,裁併「金吾右衛。」

義勇後衛順治七年,裁併騰驤右衛。

《武驤左衛》、順治七年,裁併《忠義前衛》

《武驤右衛》順治七年,裁併燕山右衛。

《忠義右衛》順治七年,裁併《忠義前衛》

忠義前衛康熙三年,裁併「燕山右衛。」

燕山前衛順治七年,裁併「金吾左衛」

《燕山左衛》康熙三年,裁併「燕山右衛。」

府軍右衛順治七年,裁併「龍驤衛。」

府軍前衛順治七年,裁併《忠義前衛》。

濟陽衛 、羽林前衛俱順治七年裁併金吾左衛

《蔚州左衛》順治七年,裁併彭城衛。

騰驤左衛 、富峪衛:俱順治七年裁併神武左衛

《大興左衛》順治七年,裁併龍驤衛。

留守左衛順治七年,裁併金吾右衛。

《大寧前衛》順治七年,裁併燕山左衛

《永清右衛 》、濟州衛:俱順治七年裁併「永清左衛」

寬河衛「順治七年,裁併燕山右衛。」

龍驤衛:康熙三年裁併「神武左衛。」

直隸現在衛十八所二

真定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永平衛 守備一員

山海衛 守備一員

涿鹿衛 守備一員

天津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管河千總一員

河間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保定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萬全左衛 守備一員

萬全右衛 守備一員

宣府前衛 守備一員

懷安衛 守備一員

開平衛 守備一員

保安衛 守備一員

龍門衛 守備一員

蔚州衛 守備一員

永寧衛 守備一員

懷來衛 守備一員

延慶衛 守備一員

梁城守禦所 千總一員。

通州所 千總二員

舊設

《萬全》掌印都司一員。康熙七年裁。

大寧掌印都司一員。康熙七年裁。

萬全巡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瀋陽中屯衛」 ,順治元年,裁併河間、大同二衛。《保安右衛》,順治七年,裁併懷安衛。

《延慶左衛》順治七年,裁併永寧衛

《延慶右衛》順治七年,裁併懷來衛

《東勝左衛》順治九年,裁併永平衛。

《東勝右衛》順治九年,裁併遵化衛。

《興州前衛》順治九年,裁併開平衛。

《興州左衛》順治九年,裁併薊州衛。

《興州右衛》順治九年,裁併永平衛。

興州中屯衛順治九年,裁併涿鹿衛。

《興州後屯衛》,順治十一年裁併《通州左衛》。《涿鹿中衛 》《左衛》,俱順治九年裁併涿鹿衛。《營州衛》順治九年裁併薊州衛。

《營州前衛》順治九年,裁併涿鹿衛。

營州後衛「順治九年,裁併興州後屯衛。」

營州中衛,順治九年裁。

營州左屯衛:順治九年裁。

密雲中衛:康熙三年裁。

密雲後衛:順治九年,裁併中衛。

《保定前衛 》、後衛,俱順治九年裁併「右衛。」 「保定中衛」 ,順治九年裁併左衛。

《保定右衛》順治十六年,裁併左衛。

通州衛 、通州右衛俱順治九年裁併左衛。《通州左衛》康熙十二年改為通州所

《天津左衛 》、右衛,俱順治九年裁併《天津衛》。《神武中衛》,順治九年裁併通州左衛。

《神武右衛》順治九年,裁併真定衛。

鎮朔衛順治九年裁併薊州衛。

盧龍衛順治九年裁併永平衛

撫寧衛,「順治九年裁併山海衛。」

定邊衛「順治九年,裁併通州左衛」

宣府右衛,順治九年歸併左衛,後改為前衛。《宣府後衛》,順治十六年裁併前衛。

武清衛「順治九年裁併通州左衛。」

茂山衛「順治十一年,裁併保定左衛。」

大同衛、「順治十一年、裁併河間衛」

定州衛「順治十六年,裁併定州。」

薊州衛 、遵化衛:俱順治十六年裁。

忠義衛,康熙六年裁併遵化縣。

開平中屯衛康熙六年裁併豐潤縣。

四海冶所,順治七年裁併永寧衛。

寬河所,「順治九年裁併遵化衛。」

倒馬所 、平定所,俱順治九年裁併。真定衛渤海所 ,白洋口後所 ,鎮羅關所 ,順德所,俱順治九年裁。

美峪所,順治十一年裁併保安衛。

紫荊所,「順治十一年裁併保定右衛。」

長安所:「順治十六年裁。」

滄州所 、雲州所 、龍門所,俱順治十六年裁。廣昌所,順治十八年裁。

《江南》:現在衛二十四所:一;

掌印都司一員

興武衛 守備一員,千總十八員。康熙十七年裁。十八年,復設。本衛頭幇至十七幇,每幇領運千總二員。二十五年,復裁十幇至十七幇千總十六員。

江淮衛 守備一員,千總十八員。康熙十七年裁。十八年,復設本衛頭幇至十六幇,每幇領運千總二員。二十五年,復裁十幇至十六幇千總十四員。

蘇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太倉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鎮海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舊設本衛前幇、後幇、三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三幇領運千總二員。金山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頭幇領運千總二員,二幇領運千總二員。康熙二十

五年裁二員

鎮江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淮安衛 守備一員,千總八員。康熙十七年裁。十八年,復設本衛頭幇至五幇領運千總各二員。二十四年,裁三幇千總二員。大河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舊設本衛前幇、二幇、三幇、遮洋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四年,裁遮洋幇千總二員,揚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八員。舊設本衛頭幇至十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四年,裁二幇、四幇、六幇、九幇千總八員。二十五年,又裁四員,併改為頭幇、二幇、三幇、四幇。儀真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千總俱領運。徐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徐州幇。河南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四年裁。河南幇千總二員,安慶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千總俱領運。新安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江西幇,池州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十四年裁。江西幇千總二員,宣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千總俱領運。建陽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本衛寧國幇,太平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廬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舊設本衛頭幇至六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四幇、五幇、六幇千總六員。滁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頭幇、後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各裁一員,併改為蘇州幇。」 鳳陽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頭幇、二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各裁一員,併改為「常州幇。」 鳳陽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舊設本衛頭幇、二幇、三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三幇千總二員。鳳陽中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本衛頭幇至四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四年裁二幇、四幇千總四員。二十五年,復裁頭幇、三幇千總各一員,併改為常「州幇。」 長淮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舊設本衛頭幇至四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四年,裁二幇千總二員,宿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頭幇、二幇領運千總各二員。泗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前幇、後幇領運千總各二員,東海守禦所 千總一員。

蘇州府白糧領運千總二員康熙十五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松江府白糧領運千總二員。康熙十五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常州府白糧領運千總二員康熙十五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局」 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水軍左衛 》右衛,順治五年改為「江淮左右衛。」 《虎賁左衛 》右衛,順治五年,改左衛為「江寧後衛」 ,裁右衛歸併上元前衛。

留守左衛 、右衛 、中衛 、前衛 、後衛順治五年,改左衛為「江寧左衛,裁右衛歸併武德衛,裁中衛歸併江寧前衛,裁前衛歸併上元左衛,裁後衛歸併江寧後衛。」

金吾左衛 、右衛 、前衛 、後衛順治五年裁左衛、右衛,改前衛為「江寧右衛」 ,裁後衛歸併「上元右衛。」

府軍衛 府軍左衛 、右衛 、後衛,順治五年,裁「府軍衛歸併上元左衛,改右衛為江寧中衛,裁左衛歸併江寧中衛,裁後衛歸併上元前衛。」 龍虎衛,順治五年改為上元前衛。

《龍虎左衛》「順治五年,改為石城衛。」

羽林左衛 、右衛 、前衛,順治五年改左衛為「上元後衛」 ,裁右衛歸併江寧右衛,裁去前衛。《瀋陽左衛 》右衛,順治五年,裁左衛歸併上元右衛,裁右衛歸併鷹揚衛。

《龍江左衛 》、右衛順治五年,裁左衛歸併「江寧左衛」 ,裁右衛歸併「上元後衛。」

飛熊衛「順治五年,改為秣陵衛。」

天策衛,「順治五年,改為鍾山衛。」

應天衛:「順治五年,改為江寧前衛。」

神策衛順治五年,改為「上元左衛。」

龍驤衛「順治五年,改為上元右衛。」

錦衣衛:「順治五年,改為上元中衛。」

驍騎右衛順治五年,裁併《豹韜衛》。

孝陵衛「順治五年裁併上元右衛」

旂手衛順治五年,裁併石城衛。

《豹韜左衛》順治五年,裁併「江寧右衛」

濟川衛,「順治五年裁。」

江淮衛,「順治五年裁。」

《徐州左衛》順治九年,裁併徐州衛。

和陽衛順治十四年,裁併興武、江淮右二衛。《英武衛》,順治十四年,裁併上元後衛。

秣陵衛順治十四年,裁併「江淮右衛。」

「《廣武衛》順治十四年,裁併江寧右、石城二衛。」 「《鍾山衛》順治十四年,裁併上元前衛。」

豹韜衛順治十四年,裁併石城衛。

武德衛:「順治十四年,裁併江寧右衛。」

江寧左衛 、右衛 、中衛 、前衛 、後衛,「順治十四年,裁中衛歸併江寧前衛。」 「康熙十二年,改左衛為江寧衛,裁右、前後三衛歸併江寧衛。」 上元左衛 、右衛 、中衛 、前衛 、後衛,「順治十四年,裁左衛歸併江寧後衛,裁右衛歸併江寧前衛。」 「康熙十二年,改中衛為上元衛,裁前後二衛歸併上元衛。」

江淮左衛 、右衛康熙十二年,改左衛為「江淮衛」 ,裁右衛歸併「江淮衛。」

廣洋衛 、橫海衛 ,石城衛 ,鎮南衛 ,江陰衛 ,鷹揚衛俱康熙十二年裁併興武衛。江寧衛 上元衛 高郵衛 邳州衛「康熙十七年,裁江寧、上元二衛歸併興武、《江淮》二衛,裁高郵衛歸併揚州衛,裁邳州衛歸併淮安衛。」 鳳陽左衛 、前衛 、後衛,康熙十七年,裁左衛歸併武陽衛,裁前衛歸併鳳陽右衛,裁後衛歸併鳳陽中衛。

懷遠衛康熙十七年,裁併鳳陽衛。

武平衛康熙十七年裁併「宿州衛。」

壽州衛,康熙十七年裁併「長淮衛。」

六安衛康熙十七年裁併「廬州衛。」

崇明守禦所 ,寶山中守禦所 ,劉河守禦所,俱順治十五年裁。

通州守禦所 ,泰州守禦所 ,鹽城守禦所,興化守御所 ,松江守禦所 ,吳淞江守禦所。

青村守禦所 ,南匯嘴守禦所 ,海州守禦。

所 、洪塘守禦所俱康熙十七年裁。

浙江:現在衛八所六。

掌印都司一員

杭州前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內「徵比屯糧千總二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

杭州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內「徵比屯糧千總二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

台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內徵比屯糧千總二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

「寧波衛 守備一員,千總三員,內前幇領運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處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三員,內前幇領運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紹興衛 守備一員,千總三員,內前幇領運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海寧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舊設徵比屯糧千總一員,領運千」 總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領運」 千總二員

溫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內徵比屯糧千總二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

海寧所 千總三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二十五年,又添領運千總一員。

衢州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二員。二十五年,復裁領運千總一員。

湖州所 千總三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二員

金華所 千總一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二十五年全裁。本年復設領運千總一員。

嘉興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二員。二十五年,復裁領運千總一員。

嚴州所 千總三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十年,添設領運千總二員

嘉興府白糧領運千總二員康熙十八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湖州府白糧領運千總二員康熙十八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局」 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臨山衛 》《觀海衛 》《定海衛 》《昌國衛 》《松門衛 》《海門衛 》《金鄉衛 》《盤石衛》以上八衛俱順治十七年裁。

澉浦所 ,乍浦所 ,爵溪所 ,錢倉所 ,昌國中前所 ,中後所 ,大嵩所 ,霩請幫助識別此字。所, 定海中,中所, 中左所, 穿山所, 龍山所, 三山所, 瀝海所, 三江所, 楚門所, 隘頑所,新河所, 海門前所, 健跳所, 桃渚所, 蒲門所, 壯士所, 沙圖所, 海安所, 瑞安所。

平陽所 ,寧村所 ,蒲岐所,以上二十九所。

俱順治十七年裁

江西:現在衛四所八。

掌印都司一員

南昌衛 守備一員,千總三員,內前幇領運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袁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俱領運。

贛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俱領運。

九江衛 千總四員。內前幇領運二員,後幇領運二員。

吉安衛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安福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撫州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永新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建昌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廣信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鉛山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饒州所 千總二員。舊設守禦千總一員。康熙九年,添設領運千總一員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局」 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南昌左衛 、九江衛俱康熙八年裁。

龍泉所,順治十二年,裁併安福所。

信豐所 、會昌所 、南安所,「俱順治十二年裁併贛州衛。」

湖廣:現在衛二十三所:「七」

掌印都司一員

武昌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武昌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黃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蘄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沔陽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荊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荊州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荊州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襄陽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施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岳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衡州衛 守備一員

永州衛 守備一員

寧遠衛 守備一員

九谿衛 守備一員

永定衛 守備一員

長沙衛 守備一員

茶陵衛 守備一員

常德衛 守備一員

平溪衛 守備一員

清浪衛 守備一員

銅鼓衛 守備一員

五開衛 守備一員

德安守禦所 千總一員。

大田守禦所 千總一員。

安福守禦所 千總一員。

大庸守禦所 千總一員。

桃川守禦所 千總一員。

考證

枇杷守禦所 ,千總一員。

錦田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行掌印都司一員。順治九年裁。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一年裁。

承天衛,「順治三年,改為安陸衛。」

鄖襄衛順治九年裁併「襄陽衛。」

安陸衛 、寶慶衛:俱順治十七年裁。

辰州衛順治十八年,裁併沅陵、辰溪、瀘溪、漵浦、武陵、龍陽六縣。

沅州衛「順治十八年,裁併沅州、黔陽、麻陽、辰溪、桃源、五州縣。」

鎮遠衛:康熙二十二年裁。

靖州衛「順治十八年,裁併靖州。」

瞿塘衛,「康熙五年裁併四川。」

房縣所 ,竹山所 、均州所,俱順治九年裁併「襄陽衛。」

枝江所 、遠安所 、彝陵所,俱順治十一年裁併「荊州衛。」

長寧所,「順治十一年,裁併衡州衛。」

桂陽所「順治十一年裁併柳州衛。」

寧遠所 、江華所,俱順治十二年裁併。寧遠衛、宜章所,順治十四年裁

灃州所 ,武岡所 ,城步所,俱順治十七年裁。天柱所 ,汝谿所,俱順治十八年裁併天柱縣。郴州所,康熙元年裁。

中州所 ,廣安所 ,寧谿所 ,銅鼓所 ,中潮所 ,黎平所 ,平屯所 ,新化所 ,隆里所,平茶所 ,新屯所 ,中右所 ,中中所 ,鎮谿所,「康熙五年,裁中州所歸併四川,裁廣安所歸併茶陵衛,裁寧谿所歸併衡州衛」 ,裁銅鼓、中潮、黎平、平屯、新化、隆里、平茶、新屯,中右、中中十所,歸併五開衛,裁鎮谿所歸併常德衛。

福建:衛所盡裁。

舊設

「掌印都司」 一員。康熙十一年裁。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管屯都司僉書」 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鎮海衛:順治十四年裁併漳州衛。

延平衛 建寧左衛 、右衛 、邵武衛 、汀州衛「俱順治十八年裁。」

福寧衛康熙三年裁

福州左衛 、右衛 、中衛 ,鎮東衛 ,興化衛。

平海衛 、泉州衛 、永寧衛 、漳州衛,俱康。

熙五年裁

福泉所 、崇武所 、高浦所 、金門所 、中左所,「俱順治十四年裁併永寧衛。」

南詔所 、龍巖所 、陸鼇所 、銅山所 、懸鍾所,俱順治十四年裁併漳州衛。

浦城所 ,上杭所 、武平所,俱順治十四年裁。將樂所 、永安所,俱順治十八年裁。

梅花所 、萬安所 、莆禧所 、大全所 、定海所,「俱康熙三年裁。」

山東:現在衛十五所:《三》

掌印都司一員

德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七員。內管河千總二員,徵屯千總三員,領運千總二員。

德州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五員。舊設管河千總二員,徵屯千總三員,領運千總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領運千總二員。

平山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舊設管河千總一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領運千總四員。

東昌衛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內本衛領運千總二員。濮州所領運千總二員

臨清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舊設「山東前幇、河南前幇、河南後幇領運千總各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 河南前幇、後幇千總四員。任城衛 守備一員,舊設領運千總二員,康熙二十五年裁。

濟寧衛 守備一員,千總六員,內管河千總二員,前幇領運千總二員,後幇領運千總二員,安東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靈山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鼇山衛 守備一員

大嵩衛 守備一員

威海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成山衛 守備一員

靖海衛 守備一員

濟南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東平所 千總三員。舊設《管河》千總二員。本所

「領運」 千總二員。康熙二十三年,裁《管河》千總一員。

浮山守禦所 千總一員。

雄崖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田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六年裁。

《登州衛 》、萊州衛 、寧海衛,俱順治十六年裁。《青州左衛 》、沂州衛,俱康熙十七年裁。

濮州所 、「肥城所,俱順治十二年裁併濟南衛。滕縣所,順治十二年裁併沂州衛。」

諸城所「順治十二年,裁併莒州衛。」

膠州所「順治十二年裁併靈山衛。」

福山所 、寧津所,「俱順治十二年裁併靖海衛。奇山所,順治十二年裁併寧海衛。」

海陽所「順治十二年,裁併大嵩衛。」

武定所 、莒州所俱順治十六年裁

山西:現在衛十所:七。

掌印都司一員

太原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太原前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振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平陽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大同左衛 守備一員

大同右衛 守備一員

大同前衛 守備一員

陽和衛 守備一員

天城衛 守備一員

平魯衛 守備一員

寧化守禦所 千總一員。

鴈門守禦所 千總一員。

偏頭守禦所 千總一員。

寧武守禦所 千總一員。

井坪守禦所 千總一員。

老營守禦所 千總一員。

蒲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管屯行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行都司一員。順治十五年裁。

大同後衛:順治七年,裁併前衛。

高山衛,「順治七年裁併陽和衛。」

鎮魯衛順治七年,裁併天城衛

雲川衛,「順治七年,裁併大同左衛。」

王林衛「順治七年,裁併大同右衛」

威遠衛:「順治十一年裁。」

《太原右衛》:順治十一年,裁併前衛。

鎮西衛,順治十五年,裁併城守守備。

汾州衛 、潞州衛 安東中屯衛 朔州衛瀋陽衛 寧山衛,「俱順治十六年裁。」

八角所:「順治十五年裁。」

保德所 ,沁州所 ,山陰所 ,懷仁所 ,馬邑所,「俱順治十六年裁。」

河南:衛所盡裁。

舊設

「掌印都司」 一員。順治十五年裁。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宣武衛 」 陳州衛 潁州衛 歸德衛 雎陽衛 彰德衛 懷慶衛 河南衛 弘農衛南陽衛 信陽衛 「汝州衛,俱順治十五年裁。」 「禹州所,順治十年裁。」

盧氏所 ,群牧所 ,「嵩縣所,俱順治十一年裁。」潁上所 ,林縣所 ,衛輝所 唐縣所 ,鄧州所 ,磁州所 ,汝寧所,俱順治十五年裁。陜西現在衛二十三所:《十二》

掌印都司一員

行掌印都司一員

屯田水利都司僉書一員。

潼關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榆林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以上二衛屬「掌印都司」 管轄。

甘州左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甘州右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山丹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涼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永昌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肅州衛 守備一員

鎮番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西寧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以上八衛,屬行都司管轄。

河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順治十六年裁。

康熙三年復設

蘭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順治十六年裁,康熙二年復設。

臨洮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順治十六年裁。康熙六年復設。

洮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岷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二員。

靖遠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康熙三年裁,本年復設。以上六衛,舊屬掌印都司管轄。康熙七年,改屬行都司管轄。

寧夏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寧夏左屯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寧夏右屯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寧夏中屯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以上四衛,屬「屯田都司僉書管轄。」

平涼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慶陽衛 守備一員

固原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以上三衛,舊屬掌印都司管轄。康熙七年,改屬屯田都司僉書管轄。

靖邊守禦所 千總一員,屬掌印都司管轄。鎮彝守禦所 千總一員。

高臺守禦所 千總一員。

古浪守禦所 ,千總一員。

莊浪守禦所 千總一員。以上四所、屬行都司管轄

歸德守禦所 千總一員。

西固守禦所 千總一員。以上二所、舊屬掌印都司管轄。康熙七年,改屬行都司管轄

靈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平羅守禦所 千總一員。

寧夏守禦所 千總一員。以上三所、屬屯田都司僉書管轄

西安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鎮戎所 千總一員。以上二所,舊屬掌印都司管轄。康熙七年,改屬屯田都司僉書管轄。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操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六年裁。

「管屯都司僉書」 一員。順治十六年裁。

安東中護衛順治十五年裁併平涼衛。

甘州前衛 、後衛 、中護衛順治十二年,裁中護衛歸併蘭州衛,十六年,裁前衛歸併左衛,裁後衛歸併右衛。

寧夏前衛 、後衛 、中屯衛順治十五年,裁前衛歸併寧夏衛,裁中屯衛歸併右屯衛。康熙六年,裁後衛改為「寧夏守禦所。」

延安衛順治十六年裁併「膚施縣。」

西安左衛 、右衛 漢中衛 寧羌衛 鞏昌衛 秦州衛俱順治十六年裁。

莊浪衛,「康熙二年,改為莊浪守禦所。」

綏德衛,康熙十七年裁併「綏德州。」

金川所,「順治十二年,改為興安州。」

安邊所。「順治十二年,改為定邊所。」

鎮羌所,「順治十年裁。」

東河所,順治十三年裁併寶雞縣。

興武所,「順治十五年,裁併寧夏後衛。」

定邊所。順治十六年,裁併靖邊所。

環縣所 ,鳳翔所 ,沔縣所 、興安所 ,階州所 ,文縣所 ,禮店所,俱順治十六年裁併該屬州縣。

平遠所,康熙五年裁併「鎮戎所」 ,十四年復設,十六年裁

四川:現在衛六所七。

松潘衛 守備一員

建昌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鹽井衛 守備一員

寧番衛 守備一員

會川衛 守備一員

越巂衛 守備一員

打沖河中前守禦所 千總一員。

德昌守禦所 千總一員。

禮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迷易守禦所 ,千總一員。

打沖河中左守禦所 千總一員。

冕山守禦所 千總一員。

黎州大渡河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和州衛,順治十五年裁。

重慶衛,康熙元年裁併巴縣。

敘南衛,康熙元年裁併宜、筠、慶、長、高、珙六縣。

威遠衛,康熙元年裁併仁懷縣。

茂州衛康熙元年裁

寧川衛 、成都右衛 、中衛 、前衛 、後衛、左護衛俱康熙元年裁併郫縣、溫江、雙流、新繁等縣。

瀘州衛,康熙二十四年裁。

保寧所 、青川所,俱順治十五年裁。

黔江所,康熙元年,裁併彭水、黔江二縣。

雅州所,康熙元年裁併《雅州》。

黃牛所 、鹽井所,俱康熙元年裁併瀘山縣。建武所,康熙元年裁併巴璧等縣。

威州所 。請幫助識別此字。溪所俱康熙元年裁。灌縣所,康熙元年裁併灌縣。

鎮西所:康熙二十四年裁。

廣東:現在衛十四所,三十五

掌印都司一員

廣州左衛 守備一員。康熙四年裁,八年復設。《廣州》右衛 守備一員

廣州前衛 守備一員

廣州後衛 守備一員。康熙四年裁,八年復設。惠州衛 守備一員。

南海衛 守備一員

清遠衛 守備一員

潮州衛 守備一員

肇慶衛 守備一員

海南衛 守備一員

碣石衛 守備一員

神電衛 守備一員

廣海衛 守備一員,康熙四年裁,八年復設。《雷州》衛 守備一員,康熙四年裁,八年復設。《新會》守禦所 千總一員。自此至雙魚共十所,俱康熙四年裁,八年復設。

香山守禦所 千總一員。

新寧守禦所 千總一員。

東莞守禦所 千總一員。

大鵬守禦所 千總一員。

平海守禦所 千總一員。

靖海守禦所 千總一員。

海康守禦所 千總一員。

海安守禦所 千總一員。

雙魚守禦所 ,千總一員。

韶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南雄守禦所 千總一員。

龍川守禦所 千總一員。

程鄉守禦所 千總一員。

德慶守禦所 千總一員。

新興守禦所 千總一員。

陽江守禦所 千總一員。

高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萬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崖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從化守禦所 千總一員。

增城守禦所 千總一員。

連山守禦所 千總一員。

長樂守禦所 千總一員。

河源守禦所 千總一員。

海豐守禦所 千總一員。

捷勝守禦所 千總一員。

大城守禦所 千總一員

海門守禦所 千總一員。

蓬州守禦所 千總一員。

澄海守禦所 千總一員。

寧川守禦所 千總一員。

廣寧守禦所 千總一員。

清瀾守禦所 千總一員。

陽春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二年裁。

屯田都司僉書一員。康熙九年裁。

廉州衛,順治十二年裁。

封門所 、富霖所,「俱順治十二年裁。」

南鄉所 、函口所,俱順治十七年裁。

甲子門所,順治十七年,裁併海豐所。

海浪所,順治十七年裁併雙魚所。

錦囊所。順治十七年,裁併海安所。

樂民所,順治十七年,裁併「海康所。」

儋州所。「順治十七年,裁併崖州所。」

南山所。順治十七年,裁併萬州所。

昌化所,順治十七年裁併清瀾所。

廣西:衛所盡裁。

舊設

「掌印都司」 一員。康熙五年裁。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三年裁。

雲南:現在衛八所五。

掌印都司一員

平彝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大理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瀾滄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騰衝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永昌衛 守備一員

景東衛 守備一員

雲南左衛 守備一員康熙七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雲南右衛 守備一員康熙七年裁,二十二年復設。

新安守禦所 千總一員。

木密守禦所 千總一員。

馬隆守禦所 千總一員。

楊林守禦所 千總一員。

姚安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屯田都司僉書一員。順治十八年裁。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康熙五年裁。

雲南中衛 、前衛 、後衛 ,廣南衛 ,曲靖衛。

六涼衛 ,越州衛 ,臨安衛 楚雄衛 洱。

海衛:「俱康熙七年裁。」

蒙化衛 、大羅衛:俱康熙八年裁。

鎮姚所 ,鎮安所 ,右甸所,「俱康熙二年裁。」 定雄所 ,鳳梧所 ,安寧所 ,通海所 ,宣良所 ,鶴慶所 ,永平所 ,定遠所 ,中屯所,易門所,「俱康熙七年裁。」

十八寨所 、武定所俱康熙七年裁。

《貴州》:現在衛十五所:《十》

掌印都司一員

操捕都司僉書一員

貴州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貴州前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新添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威清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平壩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安南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普安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偏橋衛 守備一員舊屬湖廣。康熙二十二年,歸貴州管轄。

畢節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烏撒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鎮西衛 守備一員,千總一員。

興隆衛 守備一員

永寧衛 守備一員

赤水衛 守備一員

敷勇衛 守備一員

修文守禦所 千總一員。

濯靈守禦所 ,千總一員。

息烽守禦所 ,千總一員。

于襄守禦所 千總一員。

定南守禦所 千總一員。

安龍守禦所 千總一員。

威武守禦所 千總一員。

赫聲守禦所 千總一員。

柔遠守禦所 千總一員。

普市守禦所 千總一員。

舊設

屯田都司僉書一員。康熙元年裁。

龍里衛:康熙十年,改為龍里縣。

都勻衛:康熙十年,改為「都勻縣。」

普定衛:康熙十年,改為普定縣。

安莊衛,康熙十年裁併鎮寧州。

平越衛:康熙十年,改為平越縣。

清平衛:康熙十年,改為清平縣。

巴香衛:康熙二十一年裁。

詰戎所,「康熙元年裁併貴州前衛。」

樂民所 、平彝所,俱康熙元年裁併「普安衛。」 周泥站所,康熙元年裁併。「七星關。」

安南所 ,查城站所 ,白撒所,俱康熙元年裁。黃平所,康熙十年裁併《黃平州》。

新城所,康熙十年裁併普安縣。

關嶺所:康熙二十一年裁。

新興站:康熙二十二年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