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6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六十一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六十一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五十九

  宋一太祖建隆一則 乾德三則

戎政典第一百六十一卷

兵略部彙考五十九[编辑]

宋一[编辑]

太祖建隆元年夏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叛五月親征克之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以揚州叛十月親征拔之[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夏四月癸巳,昭義軍節 度使李筠叛,遣歸德軍節度使石守信討之。五月庚 子,遣昭化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節度使王全 斌將兵出東道,與守信會討。癸卯,石守信敗筠於長 平。甲辰,命諸道進討。丁巳,詔親征。以樞密使吳延祚 留守,上都都虞候光義為大內都點檢,天平軍節度」 使韓令坤屯兵河陽。己未,發京師。丁卯,石守信、高懷 德破筠眾於澤州,禽偽節度范守圖,殺北漢援兵之 降者數千人,筠遁入澤州。戊辰,王師圍之。六月辛未, 拔澤州,筠赴火死。甲午,永安軍節度使拆德扆破北 漢沙谷砦。九月壬寅,昭義軍節使度李繼勳焚北漢 平遙縣。己未,淮南節度李重進以揚「州叛,遣石守信 等討之。冬十月,詔親征揚州。十一月,師傅揚州城,拔 之,重進自焚,揚州平。」按《李筠傳》,「筠,并州太原人,善 騎射。後唐秦王從榮判六軍諸衛,募勇士為爪牙。筠 操弓矢求見,弓力及百斤,府中無能挽者。從榮令筠 射,引滿有餘力,再發皆中,因以隸麾下。從榮難作,筠 騎從至天津橋,射殺十」數人,知事不濟,棄馬遁去。清 泰初,應募為內殿直,遷控鶴指揮使。晉開運末,契丹 犯汴京,其將趙延壽聞筠驍勇,召寘帳下。及契丹主 北歸,死欒城。延壽至常山,為永康王所縶。契丹眾數 萬,據常山後北去,留耶律解里,眾纔二千騎。又分別 部首領楊袞,以千騎掠邢、洺來還。中朝士大夫多在 城中,契丹與漢相雜。解里性貪恣自奉,削漢軍日食, 眾皆菜色。筠乘其怨,密與王蕘、石公霸、何福進等謀, 以閏七月二十九日伺契丹守閽者旦食撞寺鐘為 期,相率入據兵庫,次焚牙門,大呼市人,併力擊焉。契 丹眾大驚,由北門而出,解里趣族乘,列之於野。明日, 集眾入郛力戰,屬晉士卒分掠,唯控鶴一軍與市民 禦之,死傷相繼。午後,郛外民千餘知契丹奔敗者,持 兵趣其族乘,將劫之。守者入郛,馳告解里,聞之,遂挈 族而去。初,筠建謀,約諸將同力,控鶴左廂都校白再 榮首匿於室不敢應,筠拔佩刀破幕,引臂迫之,再榮 不得已而行,諸將次第赴之。及契丹去,百姓死者二 千餘人,諸將互伐其功。筠詣故相馮道,請權領節度 事,道曰:「予主奏事而已,留後事當議,功臣為之。」道恐 諸將爭功復亂,乃以再榮前職貴加諸將,權推為留 後,人心遂定。是戰,筠功居多,即送款漢祖,以其子赴 朝,漢祖深賞之,以控鶴一軍力戰,優加賜與,授再榮 留後,筠博州刺史。筠以賞薄不悅。周祖鎮大名,表為 先鋒指揮使,又為北面緣邊巡檢。周祖起兵入汴,筠 同郭崇從與慕容彥超戰於留子陂,彥超東奔。廣順 初,權知滑州,俄真拜義成軍節度,數月,改彰德軍節 度。會并人侵晉州,王峻率師往拒,筠亦請西征,詔褒 之。又乞免黃澤關商稅,奏可。周祖征兗還,次濮,筠因 朝獻馬,賜襲衣、金帶,從至澶,宴訖遣還。及召潞州常 思入朝,命筠權知軍府。思改宋、亳,以筠為昭義軍節 度。三年,加檢校太傅。時王峻兼節制,以筠及王殷、何 福進皆創業功臣,故並加恩焉。顯德初,周祖親郊,加 同平章事。世宗即位,并人入侵,其將張暉率先鋒自 團柏谷入營梁侯驛,攻劫堡柵,所至焚略盪盡。筠遣 護軍穆令均率步騎二千拒之。令均營於太平驛,驛 東南距潞八十里,失於偵邏,暉凌晨奄至,潞兵被甲 介馬,暉見之佯退,潞兵追之,并伏遂發。令均且鬥且 卻,步卒降并者數百人,騎不復者百人,餘眾還保潞。 世宗親征沁州,降之,命筠率沁之行營兵赴太原,符 彥卿戍州口,拒契丹援兵。彥卿請益師,詔筠與張永 德以三千騎益之。既至,以偏師遶契丹後,奮擊走之。 師還,加兼侍中。二年,筠破并軍於輸社,獲其將安濬、 康超等七十餘人。三年,筠遣行軍司馬范守圖率兵 入遼州界,殺并卒三百餘,獲小校數人以獻。四年,又 遣守圖入河東界,降二砦。五年,筠自將入石會關,破 并人六砦。是冬,又破遼州長清砦,擒其磁州刺史李 戴興以獻。俄又敗并人於境,斬三百餘級。六年,平遼 州,獲刺史張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以獻。筠在鎮擅 用征賦,頗集亡命,嘗以私忿囚監軍使,世宗心不能堪,但詔責而已。恭帝即位,加檢校太尉。是秋,令裨將 劉繼忠將兵與吐渾入并境,平賈家砦,斬百餘級,獲 牛羊而還。太祖建隆初,加兼中書令,遣使諭以受周 禪,筠即欲拒命,左右為陳曆數,方僶俛下拜,貌猶不 恭。及延使者升階,置酒張樂,遽索周祖畫像懸壁,涕 泣不已。賓佐惶駭,告使臣曰:「令公被酒,失其常性,幸 勿為訝。」及太原劉鈞以蠟書結筠共舉兵,筠雖緘書 上太祖,心已畜異謀,太祖手詔慰撫之。是時,筠子守 節為皇城使,嘗泣諫,筠不聽。太祖又遣守節諭旨曰: 「吾聞汝諫汝父,汝父不聽,吾今殺汝,何如?汝歸語汝 父,我未為天子時,任自為之,既為天子,獨不能臣我 耶?」守節白筠,筠謀愈甚,遂起兵,令幕府為檄書,辭多 不遜。從事閭丘仲卿獻策於筠曰:「公以孤軍舉事,其 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亦恐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 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 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筠曰:「吾周朝宿將,與世 宗義同,昆弟禁衛皆舊人,聞吾之來,必倒戈歸我。況 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天下哉!」儋珪,筠愛將,有勇力, 善用槍撥汗。筠駿馬日馳七百里,故筠誇焉。執監軍、 亮州防禦使周光遜、閑廐使李廷玉,遣判官孫孚、衙 校劉繼忠送於劉鈞,求濟師,又遣人殺澤州刺史張 福,往據其城。劉鈞遂率兵與契丹數千眾來援,至太 平驛,筠以臣禮迎謁,見鈞兵衛寡弱,甚悔之,而業已 然矣。鈞封筠西平王,賜馬三百匹,召與之語。筠自言 受周祖大恩,敢愛死不寤?鈞與周祖有世讎,鈞默然, 遂疑之,命其宣徽使盧贊監筠軍,筠心不能平,頗與 贊不協。鈞復命平章事衛融和解之。筠有馬三千匹, 闢鞠場閱習,日夜謀畫為寇,留其子守節守上黨,引 眾南向。太祖遣石守信、高懷德將兵討之。敕曰:「勿縱 筠下太行,急進師扼其隘,破之必矣。」又遣慕容延釗、 王全斌由東路會守信,與監軍李崇矩破筠眾於長 平,斬首三千級。又攻大會砦,下之,太祖遂親征。山路 險峻,多石不可行,太祖先於馬上負數石,群臣六軍 皆負之,即日平為大道,與守信、懷德會,破筠眾數萬 於澤南,降者三千餘,殺筠。監軍使盧贊擒筠。河陽節 度范守圖,筠走還保澤。太祖至,列柵圍之。筠龍捷使 王廷魯、吐渾留後、汾州團練使王全德率所部自昭 義來降,筠益失援,太祖親督戰,拔其城,筠赴火死,獲 筠相衛融,鈞懼而遁歸。太祖進伐上黨,守節以城降, 釋其罪,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是日,宴從官,守節預 焉,以為單州團練使。以昭義軍節度副使趙處愿為 郢州刺史,節度判官孫孚為屯田郎中,觀察判官史 文通為水部郎中,前遼州衙內指揮使馬廷禹為右 監門衛將軍,領壁州刺史。筠性雖暴,事母甚孝,每怒, 將殺人,母屏風後呼筠,筠趨至,母曰:「聞將殺人,可免 乎?為吾曹增福爾。」筠遽釋之。筠稍知書,頗好調謔。初 名榮,避周世宗諱,將改之。或令名筠,筠曰:「李筠,李筠, 玉帛云乎哉!」聞者皆笑。筠有愛妾劉氏,隨筠至澤,時 被攻,城危,劉謂筠曰:「城中健馬幾何?」筠曰:「爾安問此?」 劉曰:「孤城危蹙,破在俄頃。今誠得馬數百,與腹心潰 圍出保昭義,求援河東,猶愈於坐待死也。」筠然之,召 左右計,馬尚不減千匹,以是夕將出。或謂筠曰:「今帳 前計議,皆云一心,縣門既發,不可保矣。儻劫公而降, 悔其可及。」筠猶豫不決。明日城陷,筠將赴火,劉欲俱 死,筠以其有娠,麾令去。守節既購得之,果生子焉。守 節字得臣,初補東頭供奉官。廣順中,嘗以心疾乘醉 擊殺供御白鶻,筠上章待罪,詔釋之。四遷至皇城使, 歷單、濟二州團練使。乾德六年,出知遼州。開寶三年 改和州團練使。四年卒,年三十三。無後,以劉氏所生 之弟為嗣。按《吳延祚傳》,延祚,宋初加同中書門下 二品,以其父名璋,故避之。會李筠叛,延祚白太祖曰: 「潞城嵒險且阻,太行城據之未易破也。筠素勇而輕, 若速擊之,必離上黨,來邀我戰,猶獸亡其藪,魚脫於 淵,因可擒矣。」太祖遂親征,以延祚留守東京,兼判開 封府。筠果領兵來戰澤州南,其眾敗走。按《馬全義 傳》,全義,宋初歷內殿直都知、控鶴左廂都校,領果州 團練使。從征李筠,筠退保澤州,城小而固,攻之未下。 太祖患之,召全義賜食御榻前問計,對曰:「筠守孤城, 若併力急攻,立可殄滅,倘緩之,適足長其姦爾。」太祖 曰:「此吾心也。」即麾兵急擊之,全義率敢死士數十人, 乘城攀堞而上,為飛矢貫臂,流血被體。全義拔鏃臨 敵,士氣益奮,遂克其城。按《北漢世家》,北漢劉繼元, 并州太原人。祖崇,漢祖之弟。漢初為太原尹、北京留 守。隱帝嗣位,周祖為樞密使,崇謂判官鄭珙曰:「吾與 郭樞密素不協,朝廷幼弱,郭得志,吾無類矣。」因泣下。 珙遂勸繕完甲兵,招集亡命,為自全計。及聞隱帝遇 害,崇欲率兵南向,會漢太后下令,遣馮道詣徐州迎 崇子贇為漢嗣。崇信之,謂賓佐曰:「吾兒為帝矣,復何 慮哉!」少尹李驤曰:「知幾其神,時不可失。揣郭公之心, 必不以天下與人,不如領精騎疾度太行,控孟津,以 觀其變,徐州位定,然後歸晉陽,即郭公不敢動矣。」崇大怒,罵曰:「腐儒,敢離間我父子!」遽令左右曳出斬之。 驤曰:「僕負王佐才,今日為愚人畫計,死固甘心,但家 有病妻,願同戮於市。」崇並殺之,表其事於太后,明無 他志。俄周祖為眾所推,降封贇湘陰公。崇遣使奉書 周祖,乞贇歸藩。使還,知贇已死,崇慟哭,為驤立祠,遂 即皇帝位,國仍號漢,仍稱乾祐年,改名旻。以子鈞為 太原尹,判官趙華、鄭珙為宰相,陳光裕為宣徽使。齎 重幣結契丹,自言與「周有隙,願如晉祖故事,約為父 子。」契丹主許之,遣政事令燕王耶律述軋上樞使高 勳策崇為大漢神武皇帝,自是數侵晉、絳。高平之敗, 崇單騎遁歸,由此喪氣,不敢復出師。顯德元年,崇卒, 鈞襲位。鈞舊名承鈞,後止名鈞。改元天會,以衛融為 相,段常為樞密使,蔚進掌親軍,子繼恩為太原尹。始 建七廟於漢祖舊第,號「顯聖宮」,潛結江南、西川為外 援。六年冬,鈞結契丹侵周。明年正月,周恭帝命太祖 北征,至陳橋驛,眾推戴太祖即位,鈞與契丹兵皆遁 去。是夏,李筠以上黨叛,令判官囚監軍周光遜等送 於鈞,稱臣求援。鈞自至太平驛與筠會,遣其宣徽使 盧贊將騎數千隨筠入寇,又遣其河陽節「度范守圖 援之。及太祖親討,前軍石守信、高懷德破筠眾於澤 州,獲守圖,殺鈞兵數千。鈞之沙谷砦,又為折德扆所 破,斬首五百級。」九月,昭義李繼勳率師入鈞平遙,擄 獲甚眾。按《李重進傳》,「重進,其先滄州人,周太祖之 甥福慶長公主之子也。生於太原,晉天福中,仕為殿 直。漢初,從周祖征河中。廣順初,遷內殿直都知,領泗 州刺史,改小底都指揮使。二年,改大內都點檢,權侍 衛馬步軍都軍頭、領恩州團練使,遷殿前都指揮使。」 三年,加領泗州防禦使。顯德初,領武信軍節度。重進 年長於世宗,及周祖寢疾,召重進受顧命,令拜世宗, 以定君臣之分。世宗嗣位,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 候,從世宗征劉崇,戰於高平,不利,大將樊愛能、何徽 以其眾遁,唯重進與白重贊勒兵不動。既而太祖先 以麾下犯敵,重贊繼領所部力戰,世宗躬率衛兵合 勢,周師復振,崇遂大敗。以功領忠武軍節度。及進討 太原,又為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師還,加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改歸德軍節度,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世 宗親征淮南,命重進將兵先赴正陽。俄聞李穀攻壽 春不克,退保正陽,促重進兵助之。吳人以穀退為懼, 乃發兵三萬餘,旌旗輜重,亙數百里,又發戰櫂二百 艘,以張斷橋之勢。列陣鼓譟而北,橫布拒馬以萬數, 皆貫以利刃,維以鐵索。又刻木為戰形,立陣前,號「捷 馬牌。」皮囊貯鐵蒺藜,以布戰地。時周師未朝食,吳師 奄至,周師望其陣,皆笑之。宣祖領前軍,與重進、韓令 坤合勢擊之,一鼓而敗,斬首萬餘級,追奔二十餘里, 殺大將劉彥貞,擒裨將盛師朗數十人,降二千人,獲 戈甲三十萬。世宗大悅,詔書褒諭,即以重進代穀為 行營招討使,賜襲衣、金帶、玉鞍、名馬。三年,以重進為 廬、壽等州招討使。時李繼勳駐壽春,重進駐軍城北, 聞城南洞屋為淮人所焚,將議退軍。會太祖自六合 歸,道出壽州,因駐師旬餘,重進倚以為援,兵威復振。 吳人大懼,以重進色黔,號「黑大王。」張永德屯下蔡,與 重進不協。永德每宴將吏,多暴重進短後,乘醉謂重 進有奸謀,將吏無不驚駭。永德密遣親信乘驛上言, 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二將俱握重兵,人情益憂恐。 重進遂自壽陽單騎直詣永德帳中,命飲酒親酌,謂 永德曰:「吾與公皆國家肺腑,相與戮力,同獎王室,公 何疑我之深也?」永德意解,三軍皆安。李景知之,密令 人齎蠟書誘重進,啗以厚利,重進表其事。時行濠州 刺史齊藏珍亦說重進,世宗知之,假他事誅藏珍,詔 重進夾淮城正陽、下蔡,既成,上其圖,俄又取淮兵二 千餘於塌山北。時圍壽經年未下,吳遣將許文緽、邊 鎬等帥數萬泝淮來援。文緽維舟淮南,據紫金山。山 距壽數里,設十餘砦,連亙相望,與城中烽火相應。又 南築夾道,將抵壽為饋路。重進伺其城北展砦,出兵 擊之,敗五千餘眾,奪二砦,獲器甲甚眾。世宗幸壽,宴 從官,召重進賜戎服、玉帶、金銀器、繒綵、鞍勒馬。及克 壽,錄功,加檢校太傅兼侍中,又改天平軍節度,仍為 招討使。四年,攻取濠州南關城,其團練使郭廷謂以 兵萬餘降,獲糧數萬斛。從平楚州,命先還揚州。五年, 世宗在迎蠻,遣重進將兵赴廬州。會李景請畫江為 界,世宗遂還,留重進戍守,景遣人以牛酒來犒,俄乃 還鎮。六年,世宗北征,次博州,重進來朝,賜宴行宮,即 命將兵先趣北面。及世宗駐瓦橋關,重進與諸將率 師而至。時關南已平,議進取幽州,會世宗不豫而止。 即命率所部趣河東,次百井路,敗并人五千餘,斬二 千餘級。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尉,改淮南道節度。太祖 即位,以韓令坤代為侍衛都指揮使,加重進中書令。 既而移鎮青州,加開府階。重進與太祖俱事周室,分 掌兵柄,常心憚太祖。太祖立,愈不自安,及聞移鎮,陰 懷異志。太祖知之,遣六宅使陳思誨齎賜鐵券,以安

其心。重進欲治裝隨思誨入朝,為左右所惑,猶豫不
考證
決。又自以周室近親,恐不得全,遂拘思誨,治城隍,繕

兵甲,遣人求援李景。景懼而不納,聞之太祖。監軍安 友規常為重進所忌,至是,友規謀與親信數人斬關 出,為眾所拒,踰城得脫。重進捕軍校不附者數十人, 盡殺之。太祖遣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宋偓四將,率 禁兵討重進,會友規至,賜襲衣、金帶、器幣、鞍馬,以為 滁州刺史,監前軍。太祖謂左右曰:「朕於周室舊臣,無 所猜間,重進不體朕心,自懷反側。今六師在野,當暫 往慰撫之爾。」遂親征。次大儀鎮,石守信遣使馳奏:「揚 州破在旦夕,願車駕臨視。」太祖徑至城下,即日拔之。 初,城將陷,重進左右勸殺思誨,重進曰:「吾今舉族將 赴火死,殺此何益!」即縱火自焚,思誨亦為其黨所害。 太祖入駐城西南,閱逆黨數百人,盡戮之。重進兄深 州刺史重興聞其叛,自殺;弟解州刺史重贊、子尚食 使延福,並戮於市。初,重進謀舉兵,遣親吏翟守珣往 潞,陰結李筠。守珣素識太祖,往還京師,潛詣樞密承 旨李處耘求見,太祖問曰:「我欲賜重進鐵券,彼信我 乎?」守珣曰:「重進終無歸順之志。」太祖厚賜守珣,許以 爵位,且令說重進緩其謀,無令二兇並作,以分兵勢。 守珣歸,勸重進養威持重,未可輕發,重進甚信之。及 李筠誅,重進反,書聞,並如太祖之策,其不信鐵券,亦 如守珣所云。揚州既平,購得守珣,補殿直,俄為供奉 官。又有張崇詁者,周廣順初為樞密承旨,二年,出為 解州刺史、兩池權鹽使。多規畫鹽池利害。顯德三年, 改德州,又改泗州、澤州。崇詁本名崇訓,恭帝嗣位,避 諱改焉。重進赴淮南時,道出泗上,崇詁說以畜兵完 城之計,重進敗事露,詔捕之棄市,籍其家。按《宋偓 傳》,「宋初加檢校太師,遣領舟師巡撫江徼,舒州團練 使司超副之。李重進謀以揚州叛,偓察其狀,飛章以 聞,太」祖令偓屯海陵,以觀重進去就。遂從征揚州,為 行營排陣使。及平,以功改保信軍節度。按《石守信 傳》,李重進反揚州,以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 行府事。帝親征,至太儀頓,守信馳奏:「城破在朝夕,大 駕親臨,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

乾德元年春正月遣慕容延釗討張文表於衡州三月文表伏誅八月王全斌攻北漢樂平降之[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三年冬十二月,衡州刺史張 文表叛。乾德元年春正月庚申,遣山南東道節度使 慕容延釗率十州兵以討張文表。乙丑,幸造船務,觀 造戰船。甲戌,詔荊南發水卒三千,應延釗于潭。二月 壬辰,周保權將楊師璠梟文表于朗陵市。甲午,慕容 延釗入荊南。高繼沖請歸朝,得州三、縣十七。乙未,克 潭州。三月戊寅,慕容延釗破三江口,下岳州,克復朗 州,湖南平。得州十四,監一、縣六十六。八月丁亥,王全 斌攻北漢樂平縣,降之。辛卯,以樂平縣為平晉軍,降 卒千八百人為效順軍,人賜錢帛。」按《湖南周氏傳》,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無賴,不事產業,嘗犯法,配隸 鎮兵,以驍勇累遷裨校。」自唐乾寧二年,「馬氏專有湖 南二十州之地,雖稟朝廷正朔,其郡守官屬皆自署。」 至周廣順初,兄弟爭國,求援於江南李景,景遣大將 邊鎬率兵赴之,因下長沙,遷馬氏之族於建康,封希 萼為楚王,居洪州;希崇鎮舒,居揚州。宋興,希崇率兄 弟十七人歸朝,皆為美官。景以鎬為潭帥。會朗州眾 亂,推衙將劉言為留後,言以行逢為都指揮使。行逢 以眾情表於景,請授言節鉞,景不從。召言入金陵,言 懼,遣副使王進逵、行軍何景真與行逢帥舟師襲破 潭州,鎬遁去,行逢等據其城。言遣使上言:「長沙兵亂, 焚燒公府,請移治朗州。」周祖即以言為朗帥,王進逵 為潭帥,行逢為潭州行軍司馬,領集州刺史。未幾,進 逵寇朗州,害劉言,周祖即以進逵為朗州節度,以行 逢領鄂州節度,知潭州軍府事。初,朗州人謂劉言為 劉齩牙。馬氏將亂,湘中童謠云:「馬去不用鞭,齩牙過 今年。」及邊鎬俘馬氏,鎬為劉言所逐,而言亦被害。顯 德中,世宗將用師淮甸,詔朗州王進逵出師入鄂州 界。進逵遣裨將潘叔嗣領兵五千為先鋒,行及鄂州 界,叔嗣乃回戈襲進逵,進逵聞之,倍道先入武陵。叔 嗣攻其城,進逵敗走,為叔嗣所殺,迎行逢為節度。行 逢至,即斬叔嗣以徇。世宗乃授行逢朗州大都督、武 平軍節度、制置武安靜江等州軍事,兼侍中,盡有湖 南之地。宋初,加兼中書令。行逢在鎮,盡心為治,辟署 官屬,必取廉介之士。有女婿求補,吏不許,返給以耒 耜,語之曰:「吏所以治民也,汝才不能任職,豈敢私汝 以祿邪?姑歸墾田以自活。」其公正多類此。建隆三年 十月,行逢卒,追封汝南郡王。子保權,年十一,初為武 平軍節度副使,太祖授以起復、檢校太尉、朗州大都 督、武平軍節度。初,行逢疾且亟,召將校託保權曰:「吾 部內兇狠者,誅之略盡,唯張文表在焉。吾死,文表必 亂。諸公善佐吾兒,無失土宇,必不得已,當舉族歸朝, 無令陷於虎口。」行逢卒,明年春,文表果自衡州舉兵 據潭州,將取朗陵,盡滅周氏。保權乞師於朝廷,江陵 高繼沖亦以其事聞。上遣中使趙璲齎詔諭文表,而保權之奏繼至。乃遣山南東道節度慕容延釗為湖 南道行營都部署,宣徽南院使李處耘為都監,率淄 州刺史尹崇珂、申州刺史聶章、郢州刺史趙重進、判 四方館事武懷節、氈毯使張繼勳、染院副使康延澤、 內酒坊副使盧懷忠等將步騎往平之。又發安、復等 十州兵會於襄陽。師及江陵,趙璲至潭州,文表已為 保權之眾所殺。保權牙校張從富輩以為文表已平, 而王師繼進不已,懼為襲取,相與拒守。延釗令閤門 使丁德裕先路安撫,及至城下,從富輩拒而不納,盡 撤部內橋梁,沉舫伐樹塞路。德裕以不奉詔,不敢與 戰,退軍以須朝旨。延釗以聞,太祖遣中使諭保權及 將校曰:「爾本請師救援,故發大軍以拯爾難。今妖孽 既殄,是有大造於爾輩,反拒王師何也?無自取塗炭, 重擾生聚。」保權出軍於灃州南,未及交鋒,望風而潰。 復還朗州,焚廬舍稟庫皆盡,驅略居人,奔竄山谷,城 郭為之一空。王師長驅而南,獲從富於西山下,梟首 朗市。其大將汪端劫保權并家屬,棄城亡匿山洞。王 師至數月,獲保權武懷節,分兵克岳州,端擁保權眾 寇略,未幾,亦就擒,磔於市,湖、湘悉平。保權至,上章待 罪,優詔釋之,賜襲衣、金帶、鞍勒馬、茵褥、銀器千兩、帛 二千疋、錢千貫,授右千牛衛上將軍,葺京城舊邸院 為第,令居焉。仍下詔朗州增築行逢之墓。保權乾德 五年累遷右羽林統軍,太平興國元年知并州,賜錢 三百萬。雍熙二年卒,年三十四。按《李觀象傳》,「觀象, 桂州臨桂人,行逢署為掌書記。行逢性殘忍,多誅殺, 觀象懼及禍,清苦自勵,以求知遇。帳幃寢衣,悉以紙 為之,行逢頗信任,軍府之政,一皆取決。觀象涉經史, 有文辭,忌才怙寵,湖南士人多為所排擯。行逢臨終, 託以後事,令其子保權善待之。及張文表難作,王師 壓境,觀象謂保權曰:『我所恃者,北有荊渚,以為唇齒。 今高氏拱手聽命,朗州勢不獨全,莫若幅巾歸朝,則 不失富貴』。」保權幼懦,不能用其言。及湖湘平,太祖聞 觀象嘗為保權畫謀,以為左補闕。按《張文表傳》,文 表,朗州武陵人,從王進逵、周行逢舉兵逐邊鎬。行逢 署文表衡州刺史,頗心忌之,常欲誅文表,未有以發。 及行逢卒,保權遣兵代永州戍卒,路出衡陽,文表遂 驅之以襲潭州。時行軍司馬廖簡知留後,素輕文表, 不為之備。方宴飲,外報文表兵至,簡殊不以介意,謂 四坐曰:「此黃口小兒,至則成擒,何足患也!」飲啖如故。 俄文表率眾徑入府中,簡醉不能彀弓弩,但按膝叱 之,文表遂害簡及坐客十餘人。保權遣其將楊師璠 悉眾以禦,文表保權泣謂眾曰:「先君可謂知人矣。今 墳土未乾,文表搆逆,軍府安危,在此一舉,諸公勉之。」 眾皆感憤,遂破其眾於平津亭,擒文表臠而食之。初, 文表將攻長沙,猶豫未決,有小校夢文表龍出領下, 明日以告,文表喜曰:「天命也。」及敗,梟首於朗陵市。 按《李處耘傳》,建隆三年,朗州軍亂,詔慕容延釗率師 討之,以處耘為都監,入辭,帝親授方略,令會兵漢上。 先是,朝廷遣內酒坊副使盧懷忠使荊南,覘勢強弱。 使還,具言可取之狀,遂命處耘圖之。處耘至襄州,先 遣閤門使丁德裕假道荊南,請具薪水給軍。荊人辭 以民庶恐懼,願供芻餼於百里外。處耘又遣德裕諭 之,乃聽命。遂令軍中曰:「入江陵城,有不由路及擅入 民舍者斬!」師次荊門,高繼沖遣其叔保寅及軍校梁 延嗣奉牛酒犒師,且來覘也。處耘待之有加,諭令翌 日先還。延嗣大喜,令報繼沖以無虞。荊門距江陵百 餘里,是夕,召保寅等飲宴延釗之帳,處耘密遣輕騎 數千,倍道前進,繼沖但俟保寅、延嗣之還,遽聞大軍 奄至,即惶怖出迎,遇處耘於江陵北十五里。處耘揖 繼沖,令待延釗,遂率親兵先入,登北門。比繼沖還,則 兵已分據城中,荊人束手聽命。即調發江陵卒萬餘 人并其師晨夜趨朗州,又先遣別將分麾下及江陵 兵趨岳州,大破賊於三江口,獲船七百餘艘,斬首四 千級。又遇賊帥張從富於澧江,擊敗之,逐北至敖山 砦,賊棄砦走,俘獲甚眾。處耘擇所俘體肥者數十人, 令左右分啗之,黥其少健者,令先入朗州。會暮,宿砦 中,遲明,延釗大軍繼至。黥者先入城,言「被禽者悉為 大軍所啗」,朗人大懼,縱火焚城而潰。會朗帥周保權 年尚幼,為大將汪瑞卻匿於江南砦僧寺中。處耘遣 麾下將田守奇帥師渡江,獲之,遂入潭州,盡得荊、湖 之地。初,師至襄州,衢肆鬻餅者率減小倍,取軍人之 直。處耘捕得其尢者二人,送延釗,延釗怒不受,往復 三四,處耘遂命斬於市以徇。延釗所部小校司義,舍 於荊州客將王氏家,使酒兇恣。王氏愬於處耘,處耘 召義呵責,義又譖處耘於延釗。至白湖,處耘望見軍 人入民舍,良久,舍中人大呼求救,遣捕之,即延釗圉 人也。乃鞭其背,延釗怒,斬之。由是大不協,更相論奏。 朝議以延釗宿將貰其過,謫處耘為淄州刺史。按 《北漢劉氏世家》:「建隆二年冬,李繼勳又敗劉鈞兵,斬 首百餘級,獲其遼州刺史傅廷彥弟勳以獻。三年二

月,鈞侵晉、潞二州,守將擊走之。三月,太祖詔河東」降
考證
人徙家於邢、洺,計口給粟。四月,太原民四百七十人

降。七月,鈞捉生指揮使路貴等十一人降,並補內殿 直。四年八月,邢州王全斌率師攻樂平,鈞拱衛指揮 使王超、散指揮使元威、侯霸榮率所部千八百人降 全斌。未幾,鈞侍衛都指揮使蔚進、馬軍都指揮使郝 貴超與契丹悉兵來救樂平,三戰皆敗之,遂下其城。 詔建為平晉軍,以降兵為「效順軍」,賜以錢帛,靜陽十 八砦遂相率來降。九月,鈞復引契丹攻平晉軍,太祖 遣洺州防禦使郭進、濮州防禦使張彥進、客省使曹 彬、趙州刺史陳萬通將步騎萬餘救之,未至而鈞遁 去。

乾德二年二月,李繼勳攻遼州,刺史杜延韜降之,府 州亦俘楊璘以獻。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二年二月「戊申朔,北漢遼州 刺史杜延韜以城來降。庚午,府州俘北漢衛州刺史 楊璘來獻」按《北漢世家》,「乾德二年二月,李繼勳與 兵馬鈐轄康延沼、馬步軍都軍頭尹訓率兵攻遼州, 劉鈞遣郝貴超來援,戰於城下,大敗。刺史杜延韜危 蹙,與拱衛都指揮使冀進、兵馬都監侯美籍部兵三 千」降於繼勳,賜延韜等襲衣、銀帶、器幣、鞍勒馬,其降 兵以「效順懷恩」為名。是月,府州擒鈞衛州刺史楊璘 以獻,又鈞耀州團練使周審玉等四人降。賜審玉襲 衣、金帶、絹千疋、銀五百兩、鞍勒馬,仍賜名承璡,以為 左千牛衛大將軍,領汾州團練使。四月,太祖遣馬軍 都校劉光將兵戍潞,備鈞入侵。

乾德三年春正月,王全斌等伐蜀,克劍門,蜀王孟昶 出降。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二年「冬十一月甲戌,命忠武 軍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武 信軍節度崔彥進副之,將步騎三萬,出鳳州道;江寧 軍節度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樞 密承旨曹彬副之,將步騎二萬,出歸州道以伐蜀。乙 亥,宴西川行營將校於崇德殿,示川陜地圖,授攻取」 《方略》,賜金玉帶、衣物各有差。十二月戊申,劉光義拔 夔州,蜀高彥儔自焚。辛酉,王全斌克萬仞、燕子二砦, 下興州,連拔石圖等二十餘砦。甲子,光義拔巫山等 砦,斬蜀將南光海等八千級,禽其戰櫂都指揮袁德 宏等千二百人。全斌先鋒史進德敗蜀人於三泉砦, 禽其節度使韓保正、李進等。三年春正月癸酉朔,以 出師,不御殿。甲戌,王全斌克劍門,斬首萬餘級,禽蜀 樞密使王昭遠、澤州節度趙崇韜。乙亥,詔「瘞征蜀戰 死,士卒被傷者給繒帛。」壬午,全斌取利州。乙酉,蜀王 孟昶降。「得州四十五,縣一百九十八,戶五十三萬四 千三十有九。」二月庚申,王全斌殺蜀降兵二萬七千 人於成都。三月癸酉,詔置義倉。是月,兩川賊群起,先 鋒都指揮使高彥暉死之,詔所在攻討。夏五月乙亥, 遣開封尹光義勞孟昶於玉津園。丙戌,見孟昶於崇 元殿,宴昶等於大明殿。丁亥,賜將士衣服錢帛。壬辰, 宴孟昶及其子弟於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為中 書令、秦國公,昶子弟諸臣錫爵有差。庚戌,孟昶薨。秋 七月「壬辰,追封孟昶為楚王。」按《王全斌傳》:「乾德二 年冬,全斌為忠武軍節度,即日下詔伐蜀,命全斌為 西川行營前軍都部署,率禁軍步騎二萬,諸州兵萬 人,由鳳州路進討,召示川陜地圖,授以方略。十二月, 率兵拔乾渠渡、萬仞、燕子二砦,遂下興州。蜀刺史藍 思綰退保西縣,敗蜀軍七千人,獲軍糧四十」餘萬斛, 進拔石圌、魚關、白水二十餘砦。先鋒史延德進軍三 泉,敗蜀軍數萬,擒招討使韓保正、副使李進,獲糧三 十餘萬斛。既而崔彥進、康延澤等逐蜀軍過三泉,遂 至嘉陵,殺擄甚眾,蜀人斷閣道,軍不能進。全斌議取 羅川路以入,延澤潛謂彥進曰:「羅川路險,軍難並進, 不如分兵治閣道。」進與大軍會於深渡。彥進以白全 斌,全斌然之,命彥進、延澤督治閣道,數日成,遂進擊 金山砦,破小漫天砦。全斌由羅川趣深渡,與彥進會。 蜀人依江列陣以待,彥進遣張萬友等奪其橋。會暮 夜,蜀人退保大漫天砦。詰朝,彥進、延澤、萬友分三道 擊之,蜀人悉其精銳來逆戰,又大破之,乘勝拔其砦, 蜀將王審超、監軍趙崇渥遁去,復與三泉監軍劉延 祚、大將王昭遠、趙彥韜引兵來戰,三戰三敗,追至利 州北,昭遠遁去,渡桔柏江焚梁,退守劍門,遂克利州, 得軍糧八十萬斛。自利州趨劍門,次益光。全斌會諸 將議曰:「劍門天險,古稱一夫荷戈,萬夫莫前,諸君宜 各陳進取之策。」侍衛軍頭向韜曰:「降卒牟進言益光 江東,越大山數重,有狹徑名來蘇,蜀人於江西置砦, 對岸有渡,自此出劍關南二十里,至清強店,與大路 合,可於此進兵,即劍門不足恃也。」全斌等即欲卷甲 赴之,康延澤曰:「來蘇細徑,不須主帥親往,且蜀人屢 敗,併兵退守劍門,莫若諸帥協力進攻,命一偏將趨 來蘇,若達清強,北擊劍關,與大軍夾攻,破之必矣。」全 斌納其策,命史延德分兵趨來蘇,造浮梁於江上。蜀 人見梁成,棄砦而遁。昭遠聞延德兵趨來蘇,至清強即引兵退陣於漢源坡,留其偏將守劍門。全斌等擊 破之,昭遠、崇韜皆遁走,遣輕騎進獲傳送闕下,遂克 劍州,殺蜀軍萬餘人。四年正月十三日,師次魏城,孟 昶遣使奉表來降。全斌等入成都。旬餘,劉延讓等始 自峽路至。昶饋遺延讓等及犒師,並同全斌之至。及 詔書頒賞,諸軍亦無差降。由是兩路兵相嫉,蜀人亦 搆,主帥遂不協。全斌等先受詔,每制置必須諸將僉 議,至是,雖小事不能即決。俄詔發蜀兵赴闕,人給錢 十千,未行者加兩月廩食。全斌等不即奉命,由是蜀 軍憤怨,人人思亂。兩路隨軍使臣常數十百人,全斌、 彥進及王仁贍等各保庇之,不令部送蜀兵,但分遣 諸州牙校。蜀軍至綿州果叛,刦屬邑,眾至十餘萬,自 號「興國軍。」有蜀交州刺史全師雄者,嘗為將,有威惠, 士卒畏服。適以其族赴闕下,綿州遇亂,師雄恐為所 脅,乃匿其家於江曲民舍。後數日,為亂兵所獲,推為 主帥。全斌遣都監米光緒往招撫之,光緒盡滅師雄 之族,納其愛女及橐裝。師雄聞之,遂無歸志,率眾急 攻綿州,為橫海指揮使劉福、龍捷指揮使田紹斌所 敗。遂攻彭州,逐刺史王繼濤,殺都監李德榮,據其城。 成都十縣皆起兵應師雄,師雄自號「興蜀大王」,開幕 府,置僚屬,署節帥二十餘人,令分據灌口、導江、郫、新 繁、青城等縣。彥進與張萬友、高彥暉、田欽祚同討之, 為師雄所敗,彥暉戰死,欽祚僅免,賊眾益盛。全斌又 遣張延翰、張煦往擊之,不利,退入成都。師雄分兵綿、 漢間,斷閣道,緣江置砦,聲言欲攻成都。自是卭、蜀、眉、 雅、東川、果、遂、渝、合、資、簡、昌、普、嘉、戎、榮、陵十七州並隨 師雄為亂,郵傳不通者月餘,全斌等甚懼。時城中蜀 兵尚餘二萬,全斌慮其應賊,與諸將謀誘致夾城中 盡殺之。未幾,劉延讓、曹彬破師雄之眾于新繁,俘萬 餘人,師雄退保郫縣,全斌、仁贍又攻破之,師雄走保 灌口砦。賊勢既衄,餘黨散保州縣。有陵州指揮使元 裕者,師雄署為刺史,眾萬餘,仁贍生擒之,磔于成都 市。俄虎捷指揮使呂翰為主將所不禮,因殺知嘉州、 客省使武懷節。戰櫂都監劉漢卿與師雄黨劉澤合 眾至五萬,逐普州刺史劉楚信,殺通判劉沂及虎捷 都校馮紹。又果州指揮使宋德威,殺知州八作使王 永昌及通判劉渙、都監鄭光弼,逐州牙校王可璙,率 州民為亂。仁贍等討呂翰于嘉州,翰敗,走入雅州,師 雄病死于金堂,推謝行本為主,羅七君為佐國令公, 與賊將宋德威、唐陶鱉據銅山,旋為康延澤所破。仁 贍又敗呂翰于雅州,翰走黎州,為下所殺,棄屍水中。 後丁德裕等分兵招輯,賊眾始息。全斌之入蜀也,適 屬冬暮,京城大雪,太祖設氈帷于講武殿,衣紫貂裘 帽以視事,忽謂左右曰:「我被服若此,體尚覺寒,念西 征將衝犯霜雪,何以堪處!」即解裘帽,遣中黃門馳賜 全斌,仍諭諸將以不遍及也。全斌拜賜感泣。按《西 蜀孟氏世家》:西蜀孟昶,初名仁贊,及僭位,改焉。其先 邢州龍岡人。父知祥,事後唐武皇,武皇以弟之子妻 之,是為瓊華長公主。同光初,知祥為太原尹,知留守 事。三年,平蜀。四年,以知祥為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 知節度事。明宗即位,命知祥討平東川,知祥自領兩 川節度,明宗即以授之。長興四年,封蜀王,許行墨制。 五年,閔帝立,乃稱帝於蜀,改元明德,時清泰元年也。 昶母李氏,本莊宗嬪御,以賜知祥。天祐十六年己卯 十一月,生昶於太原。初,知祥鎮西川,不及以族行,天 成元年,奏遣衙校迎家太原,明宗因令部送長公主 及昶與所生母至蜀。公主以長興三年卒,知祥初署 昶西川節度行軍司馬,僭號,以昶為檢校太保、同平 章事、崇聖宮使、東川節度。知祥疾,立為皇太子,權監 軍國。明德元年七月,知祥卒,昶襲位,年始十六,止稱 明德年號,委政於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等。二年,尊 其母李氏為皇太后。四年,改元廣政。後以事誅仁罕、 知業,乃親政事。十三年,加號「睿文英武仁聖明孝皇 帝。」晉末,秦州節度使何建、鳳州防禦使石奉頵,俱以 城降昶。時契丹亂華,漢祖起并門,中土蝗旱連歲,昶 益自大開貢部,行郊祀禮,自此君臣奢縱。及周世宗 克秦、鳳,昶始懼,放還先所獲濮州刺史胡立,致書世 宗,稱大蜀皇帝,且言家世邢臺,願敦鄉里之分。世宗 怒其無禮,不答。昶愈不自安,乃於劍門、夔峽多積芻 粟,增置師旅。用度不足,遂鑄鐵錢,禁境內鐵。凡器用 須鐵為之者,置場鬻之,以專其利。立其子元哲為太 子,用王昭遠、伊審徵、韓保正、趙崇韜等分掌機要,總 內外兵柄。母李氏謂昶曰:「吾嘗見莊宗跨河與梁軍 戰,又見爾父在并州捍契丹,及入蜀定兩川,當時主 兵者,非有功不授,故士卒畏服。如昭遠者,出於微賤, 但自爾就學之年,給事左右。又保正等皆世祿之子, 素不知兵,一旦邊疆警急,此輩有何智略以禦敵?高 彥儔是爾父故人,秉心忠實,多所經練,此可委任。」昶 不能遵用其言。及太祖下荊楚,昶欲遣使朝貢,昭遠 等固止之。太祖詔蜀之邸吏將卒先在江陵者並放 還,仍給賜錢帛以遣。乾德二年,昶遣孫遇、楊蠲、趙彥韜為謝。至京師,彥韜潛取昶與并州劉鈞蠟丸帛書 以告,其書云:「早歲曾奉尺書,遠達睿聽。丹素備陳於 翰墨,歡盟」已保於金蘭。洎傳弔伐之嘉音,實動輔車 之喜色。尋於褒、漢添駐師徒,只待靈旗之濟河,便遣 前鋒而出境。先是,太祖已有西伐意而未發,及覽書 喜曰:「吾用師有名矣。」即命忠武軍節度王全斌充鳳 州路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武信軍節度侍衛步軍 都指揮使崔彥進充副部署,樞密副使王仁贍充都 監,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史延德充馬軍都指揮使,虎 捷右廂都指揮使張方友充步軍都指揮使,隴州防 禦使張凝充先鋒都指揮使,左神武大將軍王繼濤 充濠砦使,內染院使康延澤充馬軍都監,翰林副使 張煦充步軍都監,供奉官田仁朗充濠砦都監,殿直 鄭粲充先鋒都監,步軍都軍頭向韜充先鋒都軍頭, 寧江軍節度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延讓充歸州 路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內客省使、樞密承旨曹 彬充都監,客省使武懷節充戰櫂部署,龍捷左廂都 指揮使李進卿充步軍都指揮使,前階州刺史高彥 暉充先鋒都指揮使,右衛將軍白廷誨充濠砦使,御 廚副使米光緒「充馬軍都監,儀鸞副使折彥贇充步 軍都監,八作副使王令嵒充先鋒都監,供奉官郝守 濬充濠砦都監,馬步軍都軍頭楊光美充戰櫂左右 廂都指揮使,供奉官藥守節充戰櫂左廂都監,殿直 劉漢卿充戰櫂右廂都監,率禁兵三萬人、諸州兵二 萬人,分路討之。」詔令孫遇等指畫江山曲折之狀及 兵砦戍守之處道里遠近,俾畫工圖之,以授全斌等, 因謂曰:「西川可取否?」全斌等對曰:「臣等仗天威,遵廟 算,刻日可定。」龍捷右廂都校史延德前奏曰:「西川一 方,儻在天上,人不能到,固無可奈何;若在地上,以今 之兵力到,即平矣。」上壯其言,謂之曰:「汝等果敢如此, 我何憂乎!」又謂全斌等曰:「凡克城砦,止籍其器甲芻 糧,悉以錢帛分給戰士。」及兵至,昶遣王昭遠、趙崇韜、 韓保正、李進等來拒戰,昭遠等相繼就擒。昶大懼,出 金帛募兵,令其子元哲統之,李廷珪、張惠安為其副, 以守劍門。元哲素不習武,廷珪、惠安皆庸懦無識。元 哲離成都,但攜姬妾、樂器及伶人數十輩,晨夜嬉戲, 不恤軍政。至綿州,聞宋師已破劍門,遂遯歸東川,所 過焚廬舍倉廩而去。昶益惶駭,問計於左右。有老將 石斌,對以宋師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固守以老之。 昶曰:「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及遇敵,不能 為我東嚮發一矢。今若固壘,何人為我效命?」三年正 月,昶遣其通奏伊審徵齎表詣全斌請降,且言:「中外 骨肉二百餘人,有親年幾七十,願終甘旨之養,免賜 睽離之責,則祖宗血食庶獲少延。」末援劉禪、陳叔寶 故事以請封號。全斌等既受其降,遣馬軍都監康延 澤先以百騎入城見昶,諭以恩信,留三日,盡封府庫 而還。昶又遣其弟贄詣闕上表言:「先臣受命唐室,建 牙蜀川,因時事之變,更為人心之擁迫。先臣即世,臣 方丱年,猥以童昏,繆承餘緒,乖以小事大之禮,闕稱 藩奉貢之誠。染習偷安,因循積歲,所以上煩宸算,遠 發王師,勢甚疾雷,功如破竹,顧惟懦卒,焉敢當鋒,尋 束手以云歸,止傾心而俟命。今月七日,已令私署通 奏使宣徽南院使伊審徵奉表歸降,以緣路寇攘,前 進不得,臣尋更令兵士援」送。至十一日,尚恐前表未 達,續遣供奉官王茂隆再齎前表。至十二日以後,相 次方到軍前,必料血誠,上達睿聽。臣今月十九日,已 領親男諸弟,納降禮於軍門,至於老母諸孫,延餘喘 於私第。陛下至仁廣覆,大德好生,顧臣假息於數年, 所望全軀於此日。今蒙元戎慰恤,監護撫安,若非天 地之垂慈,「豈見軍民之受賜。」臣亦自量過咎,尚切憂 疑,謹遣親弟詣闕奉表,待罪以聞。太祖詔曰:「朕以受 命上穹,臨制中土。姑務保民而崇德,豈思右武以佳 兵。至於臨戎,蓋非獲已。矧惟益都,僻處一隅,靡思僭 竊之愆,輒肆窺覦之志。潛結并寇,自啟釁端。爰命偏 師,往申弔伐。靈旗所指,逆壘自平。朕嘗中宵憮然,兆 民何罪!屢馳驛騎,嚴戒兵鋒,務宣拯溺之懷,以盡招 㩦之禮。而卿果能率官屬而請命,拜表疏以祈恩,託 以慈親,保其宗祀,悉封庫府,以待王師。追咎改圖,將 自求於多福;匿瑕含垢,當盡滌於前非。朕不食言,爾 無他慮。」昶乃舉族與官屬由峽江而下,至江陵,上遣 皇城使竇思儼迎勞之。四月,初,昶與母至襄、漢,復遣 使齎詔賜茶藥,所賜詔不名,仍呼昶母為「國母。」昶將 至,命太宗勞於近郊,昶率子弟素服待罪闕下。太祖 御崇元殿,備禮見之,賜昶襲衣、玉帶、黃金鞍勒馬、金 器千兩、銀器萬兩、錦綺千段、絹萬匹;又賜昶母金器 三百兩、銀器三千兩、錦綺千匹、絹千匹;子弟及其官 屬等襲衣、金玉帶、鞍勒馬、車乘、器幣有差。又遣使分 詣江陵、鳳翔,賜其家屬錢帛,疾病者給以醫藥,即日 宴於大明殿。先是,詔有司於右掖門外臨汴水,起大 第五百間以待昶,供帳悉備,至是賜之。又為其官屬 各營居第。翌日,詔曰:「伯禹導川,黑水本梁州之域;河圖括象,岷山直井絡之墟,是曰坤維,素為王土,屬中 原多故,四海群飛,遂剖裂於山河,競僭竊於位號。朕 削平㝢縣,載整皇綱。復周漢之舊疆,寵綏群后;采唐 虞之大訓,協和萬邦。六年於茲,百揆時敘,禮樂征伐 之柄,盡出朝廷;蠻夷山海之君,咸修職貢。一昨順長 庚而授律,法時雨以興師,先申《誕告》之文,以慰徯來 之眾。咨爾偽蜀主孟昶,克承餘緒,保據一隅,擅正朔 以自尊,歷歲時而滋久。屬王師之致討,察天道之惡 盈。體此綏懷,思於效順,盡率群吏,降於軍門,抗手疏 以陳誠,伏天閽而請命。用是昭示大信,盡滌疵瑕,度 越彝章,升於崇秩。冠紫微之近署,以奉內朝;剪鶉首 之奧區,為之封邑。率從異數,式洽殊私,爾宜欽承,往 踐厥位。可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 公,給上鎮節度使奉祿,餘官除拜有差。」昶數日卒,年 四十七。太祖廢朝五日,素服發哀於大明殿,賜尚書 令,追封楚王,諡恭孝。賻布帛千匹,葬事官給。後數日, 其母李氏亦卒。初,李氏隨昶至京師,太祖數命肩輿 入宮,謂之曰:「母善自愛,無戚戚懷鄉土。異日當送母 歸。」李氏曰:「使妾安往?」太祖曰:「歸蜀爾。」李氏曰:「妾家本 太原,倘得歸老并土,妾之願也。」時晉陽未平,太祖聞 其言,大喜,曰:「俟平劉鈞,即如母所願。」因厚加賜賚。及 昶卒,不哭,以酒酹地曰:「汝不能死社稷,貪生以至今 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爾。今汝既死,吾何生焉!」因 不食,數日卒。太祖聞而傷之,賻贈加等,令鴻臚卿范 禹偁護喪事,與昶俱葬洛陽。詔發奉義甲士千人護 送,仍贈昶墳莊一區,給守墳人米千石、錢五萬。初,昶 在蜀,專務奢靡,為七寶溺器,他物稱是。每歲除,命學 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學士幸寅遜撰詞, 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太祖命呂餘慶知成都府,而 「長春」乃聖節名也。又昶襲位後,民質錢取息者,將徙 居,必署其門曰:「召主收贖。」周世宗平淮甸,克關南,即 議討蜀而未果,至太祖乃平之。昶三子:元哲、元班、元 寶。元寶先卒,僭贈遂王。昶弟仁贄、仁裕、仁操。昶既降, 寧江軍節度、同平章事伊審徵、檢校太尉兼侍中韓 保正、山南西道節度、同平章事王昭遠,工部侍郎幸 寅遜,武信軍節度、保寧軍都巡檢使李廷珪來闕下。 審徵授靜難軍節度,昭遠授左領軍衛大將軍,寅遜 授右庶子,廷珪授右千牛衛上將軍,韓保正未授官, 卒。保正、昭遠、廷珪,川中各有田宅,詔各賜錢三百萬。 又成都人王處瓊,少孤,有司籍其金寶,昶降,輦「送闕 下。太祖聞之,令計其直還焉。」按《曹彬傳》:「二年冬,伐 蜀,詔以劉光毅為歸州行營前軍副部署,彬為都監。 峽中郡縣悉下,諸將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獨申令 戢下,所至悅服。上聞,降詔褒之。兩川平,全斌等晝夜 宴飲,不恤軍士,部下漁奪無已,蜀人苦之。彬屢請旋 師,全斌等不從。俄而全師雄等搆」亂,擁眾十萬,彬復 與光毅破之於新繁,卒平蜀亂。時諸將多取子女玉 帛,彬橐中唯圖書衣衾而已。及還,上盡得其狀,以全 斌等屬吏,謂彬清介廉謹,授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 度使。彬入見,辭曰:「征西將士俱得罪,臣獨受賞,恐無 以示勸。」上曰:「卿有茂功,又不矜伐,設有微累,仁贍等 豈惜言哉!懲勸國之常典,可無讓。」按《康延澤傳》,「乾 德中,征蜀,延澤為鳳州路馬軍都監,破白水、閤子二 砦,進擊西縣、三泉,獲韓保正。由來蘇路會大軍克劍 門。及孟昶降,延澤以百騎先入成都,安撫軍民,盡封 府庫而還,就命為成都府都監。會全師雄復亂,徙為 晉州刺史。時有降兵二萬七千,諸將懼為內應,欲盡 殺之。」延澤請簡老幼疾病七千人釋之,餘以兵衛還, 浮江而下,賊若來劫奪,即殺之未晚。諸將不能用。俄 出兵敗賊黨劉澤三萬人。復有王可璙率數郡賊兵 來戰,延澤擊走之,追北至合州,又破可璙餘黨謝行 本等,擒羅七君。事平,優詔嘉獎,就命為東川七州招 安巡檢使。按《劉廷讓傳》,乾德二年冬,興師伐蜀,為 四川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騎萬人,諸 州兵萬人,由歸州進討。入其境,連破松木、「《三會》、巫山 等砦,獲蜀將南光海等五千餘人,擒戰櫂都指揮使 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奪戰艦二百餘艘,又獲水軍三 千人,因度南岸,斬三千餘級。」初,夔州有鎖江為浮梁, 上設敵棚三重,夾江列砲具。廷讓等將行,太祖以《地 圖》示之,指鎖江曰:「我軍至此,泝流而上,慎勿以舟師 爭勝。當先以步騎陸行,出其不意擊之。俟其勢卻,即 以戰櫂夾攻,取之必矣。」及師至,距鎖江三十里,舍舟 步進,先奪其橋,復牽舟而上,破州城,守將高彥儔自 焚,悉如太祖計。遂進克萬、施、開、忠四州,峽中郡縣悉 下。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將陳愈率吏民來降,盡出府 庫金帛以給將士。初出師也,太祖命之曰:「所得郡縣, 當傾帑藏為朕賞戰士。國家所收,唯土疆爾。」故人皆 效命,所至成功。蜀平,王全斌等皆以縱部下掠奪子 女玉帛及納賄賂左降,惟廷讓秋毫無犯。及全師雄 等作亂,郡縣相應,寇盜蜂起。廷讓又與曹彬破之,以功改領鎮安軍節度。按《高彥暉傳》:王師伐蜀,彥暉 為歸州路先鋒都指揮使。全師雄之亂,崔彥進遣彥 暉與田欽祚共討之,至導江,與賊遇,賊據隘路,設伏 竹箐中,官軍至,遇伏發,遂不利。彥暉謂欽祚曰:「賊勢 張大,日將暮,請收兵詰朝與戰。」欽祚欲遁,慮賊曳其 後,乃紿之曰:「公食厚祿,遇賊畏縮,何也?」彥暉復麾兵 進,欽祚潛遁去,彥暉獨與部下十餘騎力戰,皆死之。 按《曹翰傳》,乾德二年,太祖親征西蜀,翰移刺均州, 澗谷深險,翰令鑿石通道,師旋以濟。詔兼西南諸州 轉運使,自石門徑趨歸州,餉運不乏,由夔、萬入會王 全斌軍,成都以平。時全師雄擁眾十萬餘,據郫縣叛, 謀窺成都。翰率兵會劉光毅、曹彬等討平之。未幾,軍 校呂翰殺武懷節,據嘉州以叛,翰及諸將奪其城。諜 知賊約三鼓復來攻,翰戒知更使緩,向晨猶二鼓,賊 眾不集而潰,因而破之,劍南遂平。師還,遷蔡州團練 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