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12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二十八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目錄

 壎部彙考

  詩經小雅何人斯

  爾雅釋樂纂

  後漢班固白虎通禮樂

  應劭風俗通

  舊唐書音樂志

  宋史樂志

  聶崇義三禮圖古塤今塤圖說

  馬端臨文獻通考塤之屬 大塤 古塤 小塤 雅塤 頌塤 七孔塤

   八孔塤

  元史禮樂志

  明會典中和韶樂制度

  朱載堉律呂精義土之屬 古塤考證

  王圻續文獻通考塤式

 壎部藝文

  壎賦          唐鄭希稷

  壎篪相須賦        許堯佐

 壎部紀事

 壎部雜錄

 缶部彙考

  詩經陳風宛丘

  後漢應劭風俗通

  宋書樂志

  舊唐書音樂志

  宋陳暘樂書歌缶

  馬端臨文獻通考古缶 胡缶 鼓盆

  元史禮樂志

  明朱載堉呂律精義

  王圻三才圖會古缶圖說

 缶部藝文一

  觀雪          後漢黃憲

 缶部藝文二

  拊缶歌          漢楊惲

 缶部選句

 缶部紀事

 缶部雜錄

 缶部外編

 甌部彙考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

  宋陳暘樂書拊瓴 扣甕 擊甌

  馬端臨文獻通考水盞

  元史禮樂志

  三才圖會擊甌圖說

 甌部藝文一

  擊甌樓賦         唐張曙

  擊甌賦         宋梅堯臣

 甌部藝文二

  季戶曹小伎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唐方千

 甌部紀事

 甌部雜錄

樂律典第一百二十八卷

壎部彙考[编辑]

《詩經》
[编辑]

《小雅何人斯》
[编辑]

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土曰「壎』,竹曰篪。「伯仲」,喻兄弟也。我與女心如兄弟,其相應和如壎篪,以言俱為王臣,宜相親愛。正義土曰壎。《漢書律歷志》文。《周禮》小師職作「塤」,古今字異耳。「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卵。」鄭司農云:「塤,六孔。」《釋樂》云:「大塤謂之嘂,音叫。」孫炎曰:「音大如叫呼也。」郭璞曰:「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似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世本》云:「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譙周《古史考》云:「古有塤篪,尚矣。周幽王時,暴辛公善塤,蘇成公善篪。記者因以為作,謬矣。」《世本》之謬,信如周言。其云蘇公、暴公所善,亦未知所出。蘇、暴並公卿,不當自言於樂之小器以相親也。此故鄭以為喻。王肅亦云:「我與女同寮,長幼之官,如篪壎之相和。」與鄭同也。

《爾雅》
[编辑]

《釋樂纂》
[编辑]

大塤謂之嘂。

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說文》云:「壎,樂器名塤壎。」《古今字釋名》云:「塤,喧也。聲濁,喧喧然大塤名嘂。」孫炎曰:「音大如叫呼聲。」《世本》云:「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譙周古史》云:「古有塤篪,尚矣。」周幽王暴辛公善塤,蘇成公善篪。記者因以為作,謬矣。《世本》之謬信如周

言其云蘇公、暴公所善,未知所出。蓋以《詩·小雅》云:「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蘇公刺暴公也,故致斯謬。

《後漢班固白虎通》
[编辑]

《禮樂》
[编辑]

《壎》《坎》音也。壎在十一月。壎之為言勳。陽氣於黃泉之 下。默蒸而萌。

《應劭風俗通》
[编辑]

《塤》
[编辑]

謹按:《世本》,暴辛公作《塤詩》云:「天之誘民,如塤如篪。」塤, 燒土也,圍五寸半,長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為六 孔。

《舊唐書》
[编辑]

《音樂志》
[编辑]

塤,曛也。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為之,如鵝卵,六 孔,銳上豐下大者。《爾雅》謂之嘂。

《宋史》
[编辑]

《樂志》
[编辑]

土部有一,曰壎。其說以謂:「釋《詩》者以壎、篪異器而同 聲,然八音孰不同聲,必以壎、篪為況。嘗博詢其音,蓋 八音取聲相同者,惟壎、篪為然。壎、篪皆六孔,而以五 竅取聲。十二律始於黃鍾、終於應鍾者,其竅盡合則 為黃鍾,其竅盡開則為應鍾。餘樂不然,故惟壎、篪相 應。」

《聶崇義三禮圖》
[编辑]

今塤圖

今塤圖

{{{2}}}

{{{2}}}

圖說[编辑]

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卵,謂之雅塤。郭璞《爾雅》注云:「大 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謂之 頌塤。」圍五寸半,長三寸四分。

《馬端臨文獻通考》
[编辑]

《塤之屬 大塤》古塤
小塤
[编辑]

陳氏《樂書》曰:「土則埏埴以成器,而沖氣出焉。其卦則 坤,其方則西南之維,其時則秋夏之交,其風則涼,其 聲尚宮,其音則濁,立秋之氣也。先王作樂用之,以為 塤之屬焉。蓋塤篪之樂,未嘗不相應。《詩》曰:『伯氏吹塤, 仲氏吹篪』。又曰:『如塤如篪』。」《樂記》以塤篪為德音之音, 《周官》:「笙師并掌而教之,則其聲相應,信矣。」

《周官》之於塤,「教於小師,播於瞽矇,吹於笙師。」以塤為 德音,見於《禮》;「如塤如篪」,見於《詩》。則塤之為器,立秋之 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如稱錘然,火之 形也。塤以水火相合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 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鐘,要 在中聲之和而已。《風俗通》謂「圍五寸半,長一寸半,有」 四孔,其二通,凡六空也。蓋取諸此。《爾雅》:「大塤謂之嘂。」 以其六孔交鳴而喧譁故也。譙周曰:「幽王之時,暴辛 公善塤。《世本》曰:『暴公作塤』。」蓋塤之作,其來尚矣。謂之 暴公善塤可也,謂之作塤,臣未之敢信矣。塤又作壎 者,金方而土圓,水平而火銳,一從熏火也。其徹為黑, 則水而已;從圓,則土之形圓故也。或謂「塤青之氣,陽 氣始起,萬物暄動。」據水土而萌,始於十一月,成於立 春。象萬物萌出於土中。是主土王四季而言,非主正 位六月而言,亦一說也。塤六孔上一前二後三

《雅塤 頌塤》
[编辑]

古有雅塤如鴈子,頌塤如雞子,其聲高濁,合乎《雅》《頌》 故也。今太常舊器無頌塤,至皇祐中,始制頌塤,調習 聲韻,並合鐘律。前下一穴為太蔟;上二穴:右為姑洗, 啟下一穴為仲呂;左雙啟為林鐘;後二穴:一啟為南 呂,雙啟為應鐘,合聲為黃鐘。頌塤、雅塤,對而吹之,尤 協律清和,可謂善矣。誠去二變而合六律,庶乎先王 之樂也;

===
《七孔塤》
===「一三五為九,二四為六。九者陽數之窮,六者陰數之

中。」古塤六孔,用其方色,所以應六律出中聲也。今太 樂舊塤七孔,上下皆圓而髹之,以應七音而已,非先 王雅樂之制也。

《八孔塤》
[编辑]

景祐馮元《樂記》:「今大樂塤,八孔,上一,前五,後二,髹飾 甚工。」《釋名》曰:「『塤之為言喧也,謂聲濁,喧喧然,主塤言 之』。又曰:『塤,壎也,主壎言之。故《說文》曰:『壎為樂器,亦作 塤』。其實一也』。」

《元史》
[编辑]

《禮樂志》
[编辑]

登歌樂器塤二,陶土為之,圍五寸半,長三寸四分,形 如稱錘,六孔。上一,前三,後二,韜以黃囊。

宮懸樂器塤八。

《明會典》
[编辑]

《中和韶樂制度》
[编辑]

塤四箇。以土為質、形如稱錘。平底、中虛。上銳。孔六、上 一、前三後二。黑漆戧、金雲文

《朱載堉律呂精義》
[编辑]

《土之屬》
[编辑]

謹按八音內有所謂土音者,蓋燒土為之,猶土簋土 鉶之曰土耳。鉶簋二器,苟非燒土為之,豈不盛水則 壞?然謂之土何耶?古人所謂土,猶今人謂之瓦耳。土 音之塤缶,推此可知也。後世作樂苟簡,塤雖土為之, 大率不曾燒,蓋由惑於土之一字,未暇詳考故耳。《國 語》曰:「瓦絲尚宮。」又曰:「匏以宣之,瓦以贊之。」《爾雅》曰:「大 塤謂之嘂。」註云:「六孔,小者如雞子。」《風俗通》曰:「塤,燒土 也。圍五寸半,長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為六孔。」《文 獻通考》引《風俗通》,又略不同。長三寸半,作一寸半,蓋 傳寫之訛耳。然塤既有大小二等,其圍五寸半、長三 寸半者為小塤。而大塤舊不言其圍若干,今以鵝卵、 雞卵之圍證之。然則大塤當圍七寸「半也。大塤圍七 寸半,長三寸半;小塤圍五寸半,長三寸半,則各得其 制矣。」陳暘《樂書》曰:「塤之為器,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 虛上銳,如稱錘然,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合而後成 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 小者聲合太蔟、夾鐘,要在中聲之和而已。」又曰:「古有 《雅》塤如鴈子,《頌》塤如」雞子,其聲清濁,合乎《雅》《頌》故也。 塤腰四隅,各開一孔,相對透明,雖顯四孔,只是兩孔 之通者耳。古云其二通者,此也。雙孔之下,復開一孔, 形如鼎足,共上一孔,是為六孔,所謂前三後二,併吹 為六者是也。舊說塤篪其竅盡合則為黃鐘,其竅盡 開則為應鐘。今按:脣有俯仰抑揚,氣有疾徐輕重,一 孔可具數音,則旋宮亦自足,不必某孔為某聲也。《書》 曰:「八音克諧。」既有八音,安得無塤?以此觀之,其來遠 矣。

《古塤考證》
[编辑]

「銳上平底」,塤之形也。「鵝子」、「雞子」,不過喻其大小,而近 代以塤為卵形,誤矣。塤、篪皆活音,與群樂共奏,俯仰 遷就,自能相合。而舊說指某孔為某律,亦非也。

《王圻續文獻通考》
[编辑]

《塤式》
[编辑]

以白棉花和搥黃土為之,形如稱錘,上銳下平,中虛, 朱質,戧金雲龍,高三寸四分,圍七寸五分,厚四分。上 竅徑四分,前三孔、後二孔皆一分半。又以灰為胎,胎 乾卻,將黃土如前式樣做外土乾,將灰於上竅中穵 出,此乃為託胎做塤之法也。除吹竅,共五孔,前三孔、 後二孔。

壎部藝文[编辑]

《壎賦》
唐·鄭希稷
[编辑]

至哉,壎之自然。以雅不僭,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聖 人貴焉。於是挫煩淫,戒浮薄,徵甄人之事,業暴公之 作。在鈞成性,其由橐籥,隨時自得於規矩,任素靡勞 於丹雘。乃知瓦合,成亦天縱。既敷有以通無,遂因無 以有用廣纔連寸,長匪盈把,虛中而厚外,圓上而銳 下。器是自周,聲無旁假,為形也則小,取類也則大。感 和平之氣,積滿於中;見理化之音,激揚於外。邇而不 逼,遠而不背。觀其正五聲,調六律,剛柔必中,清濁靡 失。將金石以同功,豈笙竽而取匹。及夫和樂既翕,燕 婉相親。命矇瞍鳩,樂人應仲氏之篪,自諧琴瑟;雜伊 耆之鼓,無相奪倫。嗟乎!濮上更奏,桑閒迭起,大希之 音,見遺俚耳。則知行於時,入於俗,曾不如《折楊》之曲。 「物不貴,人不知」,豈《大雅》守道之無為?夫其高則不偶, 絕則不和,是以桓子怠朝,而文侯恐臥,豈虛然也?為 政者建宗,立樂者存旨,化人成俗,何莫由此?知音必 有孚以盈之,是以不徒忘味而已

《壎篪相須賦》以樂和同聲然後致理為韻
許堯佐
[编辑]

「彼壎篪兮謂何?同律呂兮相和。」苟論功於眾樂,孰有 德而同科?遂使手之足之,候清音而屢舞;伯氏仲氏, 諧雅韻於升歌;疾徐共節,長短同旨。感肅雍兮一貫, 伺戛擊兮雙起。為合雅而諧聲,故殊形而共理。然則 大篪諧奏,美矣德音之音;鳴壎獨聞,同乎以水濟水。 是故變通可象,節奏斯呈。爾韻方舒,我則厲之以疾; 我音斯濁,爾必懲之或清。苟同方而助化,故異氣而 成聲。信可以發揮《韶》《夏》,協贊和平。故得舞獸呈姿,豈 繫於拊石;嘉賓展禮,不讓於吹笙。且壎資土以辨類, 篪假竹而成器。土容質可以符素心,竹聲清可以滌 煩志。是則相從以和律,相因以成事。苟洋洋而在聽, 諒醇醇而自致。且彼鼓鐘於宮,未足論乎異同;鳴琴 自手,且何議乎先後。豈若宮商並奏,律呂相宣,調五 聲不資於繁細,應八佾無違於折旋。樂則既爾,臣亦 宜然。壎之得篪,載期於有輔;臣之奉主,必致乎無偏。 唱和之功備矣,獻贊之道存焉。故能振三代之風,合 九成之樂。彼眾器之雕飾,此群聲之煩數,又安足擬 壎篪之純質,論聲音之清濁。

壎部紀事[编辑]

《拾遺記》:「春皇,庖犧氏灼土為壎。」

《通曆》高辛氏,制鐘、磬壎、篪。

《呂氏春秋·仲夏紀》:「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笙竽壎篪。」 《飛燕外傳》:十月五日宮中故事:「上靈安廟,是日吹壎 擊鼓,連臂踏地,歌赤鳳來曲。」

《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十年「閏四月甲午,南巡狩,幸 南陽,召校官子弟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壎篪和之, 以娛嘉賓。」

《宋史樂志》:景祐二年,禮官言,「大樂壎舊以漆飾。敕令 黃其色,以本土音。」

皇祐二年九月,帝服靴袍御崇政殿閱雅樂,因出新 製《頌塤》,仍令登歌以八音諸器各奏一曲。

元豐三年,詔范鎮與劉几定樂。鎮上奏曰:「今八音無 匏、土二音。笙竽以木斗,攢竹而以匏裹之,是無匏音; 塤器以木為之,是無土音也。八音不具,以為備樂,安 可得哉?」不報。

元祐三年,范鎮樂成,其所製簫、笛、塤、篪各二。

紹興十三年郊祀,有司言:「大禮排設樂器,登歌則用 笛四,塤、篪、簫並一,宮架則用塤一十二,篪一十八。」

壎部雜錄[编辑]

《詩經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壎如篪。」「壎唱而篪和」,言 天之開民,其《易》如此,以明上之化下,其《易》亦然也。 《管子輕重》篇:「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錫監吹塤 篪之風。」

《荀子樂論》篇:「聲樂之象,塤篪翁博。」

蔡邕《月令章句》:「季秋之月上丁,入學習吹,所以通氣 也。管、簫、笙、竽、塤篪,皆以吹鳴者也。」

《樂緯》:「坎主冬至,樂用管;艮主立春,樂用塤;震主春分, 樂用鼓;巽主立夏,樂用笙;離主夏至,樂用絃;坤主立 秋,樂用磬;兌主秋分,樂用鐘;乾主立冬,樂用柷敔。」此 八方之音。

《文中子天地篇》:「吾上陳應、劉,下述沈謝,分四聲八病, 剛柔清濁,各有端序,音若塤篪。」

《小學紺珠》八:「風條為笙,明庶為管,清明為柷,景為絃, 涼為塤。」

《避暑錄話》:「大樂舊無匏、土二音,笙竽但如今世俗所 用,木刻其本而不用匏,塤亦木為之,是八音而為木 者三也。元豐末,范蜀公獻《樂書》以為言,而未及行。至 崇寧更定大樂,始具之。」

《玉海古史考》云:「古有塤篪,尚矣
考證

缶部彙考[编辑]

《詩經》。

《陳風宛丘》
[编辑]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

正義缶,瓦器。郭璞曰:「盎,盆也。」此云「擊缶」,則缶是樂器,可以節樂,若今擊甌。

《後漢應劭風俗通》
[编辑]

《缶》
[编辑]

謹按《易》稱:「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詩》云:「坎其擊缶,宛 丘之道。」缶者,瓦器,所以盛漿,秦人鼓之以節歌。太史 公記:趙惠文王與秦昭王會於澠池,秦王飲,酒酣,曰: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曰: 「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竊 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缶以相樂。」秦王怒不許。於是 相如進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 右欲刃,相如張目叱之,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 缶。相如顧召御史書曰:「秦王為趙王擊缶也。」

《宋書》
[编辑]

《樂志》
[编辑]

舊志云:古樂有缶,今並無。史臣按:《詩》云:「坎其擊缶。」毛 傳曰:「盎謂之缶。」

《舊唐書》
[编辑]

《音樂志》
[编辑]

古缶,如足盆,古西戎之樂,秦俗用之。其形似覆盆,以 四杖擊之。秦趙會於澠池,秦王擊缶而歌《八缶》。唐永 泰初,司馬滔進《廣平樂》,蓋八缶具黃鐘一均聲。

《宋陳暘樂書》
[编辑]

《歌缶》
[编辑]

《易》《離》之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蓋陽為實,陰為虛,二為中,三為過,六二以陰居中,則 虛而善應,缶之象也。九三剛過而不中,「不鼓缶而歌」 之象也。不鼓缶而歌,則失時極甚矣。其取大耋之凶, 不亦宜乎?莊周鼓盆而歌,後世有頌缶,亦其類也。

《馬端臨文獻通考》
[编辑]

《古缶》
[编辑]

土音。缶,立秋之音也。古者盎謂之缶。則缶之為器,中 虛而善容,外圓而善應,中聲之所自出者也。唐堯之 時,有擊壤而歌者,因使鄭以麋輅置缶而鼓之,是以 易之。盈缶見於比,用缶見於坎,鼓缶而歌見於《離》,《詩》 之擊缶見於《宛丘》。是缶之為樂,自唐至周所不易也。 昔秦、趙會於澠池,秦王為趙王擊缶,亦因是已。孰謂 始於西戎乎?先儒之說一何疏也。徐幹曰:「聽黃鐘之 音,知擊缶之細」,則缶之樂,特其器之細者歟!

胡缶[编辑]

古者西戎用缶以為樂,党項國亦擊缶焉。《李斯》曰:「擊 甕扣缶,其秦之聲。」豈以秦人盡有西戎之地,而為此 聲故也?

鼓盆覆缶[编辑]

古之缶制,形如覆盆,缶類也。莊周鼓盆而歌,以明哀 樂不入於胸次。齊景公飲酒,去冠披裳而鼓盆,《晏子》 責之。

《元史》
[编辑]

《禮樂志》
[编辑]

水盞以銅為之,凡有十二,擊以鐵箸。

《明朱載堉律呂精義》
[编辑]

《缶》
[编辑]

《周禮》載諸樂器,獨不言缶,《爾雅》釋樂亦不言缶,而缶 乃在《釋器》篇中。則缶本非樂器,偶值無鐘磬時,權以 缶代之耳。後世宮懸既有鐘磬,而又擊缶,非也。今附 錄於「土音」條下,若夫深山窮谷,幽人隱士,或一用之, 庶幾「考槃在澗」之遺意云。

《王圻三才圖會》
[编辑]

古缶圖

古缶圖

圖說[编辑]

缶,土音,立秋之音也。古者盎謂之缶。缶之為器,中虛 而善容,外員而善應,中聲之所自出

缶部藝文一[编辑]

《觀雪》
後漢·黃憲
[编辑]

秦王與徵君飲,觀雪於庭,有姬臥貂帷,賦《白雪》之歌, 起而覓瑟不得,倚帷而詠之,聲繞殿閣,積雪倒飛,秦 王甚異之,乃鼓缶而和,命左右以觴進徵君,徵君曰: 「王亦止缶乎。」秦王曰:「何謂也?」曰:「夫物不可過盛,音不 可過揚,過盛則亢,過揚則淫,今王之缶淫矣,不可鼓 也,臣是以請止之。」秦王曰:「嗟乎,先生欲以寡人之姬 喻是寡人有淫姬也,於缶何有焉?」遂不悅而罷酒。左 右附秦王之耳,告曰:「王請烹之。」秦王曰:「烹一士而動 諸侯,不可謂武。」徵君徉醉而出,秦王解白狐裘賜之 以禦寒。徵君謂李元曰:「秦未可去也。」

缶部藝文二[编辑]

《拊缶歌》
漢·楊惲
[编辑]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 耳,須富貴何時。

缶部選句[编辑]

後漢李尤賦:「龜螭蟾蜍,挈琴鼓缶。」

晉陸機《文賦》「懼蒙塵於叩缶,顧取笑於鳴玉。」

潘岳《西征賦》:「恥東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梁元帝《全德志論》:「酌升酒而歌南山,烹羔豚而擊西 缶。」

唐達奚珣《太常觀樂器賦》:「怒齊竽之濫吹,壯秦缶之 爭雄。」

晉潘岳詩:「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唐元稹詩:「亂擊相如缶。」

宋晁沖之詩:「君王擊缶罷,將軍負荊來。」

缶部紀事[编辑]

《路史》:葛天氏:「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謂廣樂。」

帝堯陶唐氏,擊石拊。石上當玉磬乃麋。置缶而鼓 之。

《新序刺奢篇》:齊景公飲酒而樂,釋衣冠,自鼓缶,謂侍 者曰:「仁人亦樂是夫!」梁丘子曰:「仁人耳目亦猶人也, 奚為獨不樂也?」公曰:「速駕迎晏子。」晏子朝服而至,公 曰:「寡人甚樂此樂也,願與夫子共之,請去禮。」晏子對 曰:「君之言過矣。《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故禮不可 以去也。」公曰:「善。」乃廢酒而更尊,朝服而坐。觴三行,晏 子趨出。

《史記·藺相如傳》: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 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相如計曰:「王 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 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 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 請奏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 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 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 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 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 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 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 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 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漢書·楊惲傳》:惲報會宗書曰:「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 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叩 缶而呼嗚嗚。」

《北史四裔傳》:「党項羌者,三苗之後,有琵琶橫吹,擊缶

為節
考證

缶部雜錄[编辑]

《易經離卦》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詩經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

《墨子三辨》篇:「農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息於聆缶之 樂。」

《淮南子精神訓》:「夫窮鄙之社,扣盆拊瓴,相和而歌,自 以為樂。嘗試為之擊建鼓,撞巨鐘,乃始知夫盆瓴之 足羞也。」

《說林訓》:「君子有酒,鄙人鼓缶;雖不見好,亦不見醜。」 《鹽鐵論散不足》篇:「往者,民閒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 缶而已。」

徐幹《中論》:「聽黃鐘之音,知擊缶之細;涉庠序之教,知 不學之困。」

《顏氏家訓》:「荀奉倩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 《丹鉛總錄》:古者西戎用缶以為樂,即古之土音也。党 項國亦擊缶焉。然缶本中國之樂,外國竊而用之耳。 李斯曰:「擊甕扣缶,真秦之聲。」澠池之會,藺相如請秦 王擊缶。《淮南子》云:「君子有酒,小人鼓缶。」是其證也。後 世水盞之樂,亦原於擊缶焉。

缶部外編[编辑]

《寶櫝記》:「丹丘國有夜叉駒,踐之鬼。以赤瑪瑙作瓶缶 及樂器,皆輕妙。」

《宣室志》:「李員居長安延壽里,一夕忽聞室之西南隅 有歌,其音清越,泛泛然久不已,歌詞曰:『色分藍葉青, 聲比磬中鳴,七月七日吾當示汝之形。至秋始六夜 有甚雨,潰其堂之北垣。明日垣圮又聞其聲如前聞 者,員驚視之,於垣下得一缶,徑尺餘,形狀奇古有文, 視不可見,叩之,韻極長。命滌去塵蘚,歷然可讀,字若』」 小篆,乃崔子玉《座右銘》,員得而異之。

甌部彙考[编辑]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

《甌》
[编辑]

武宗朝郭道源後為鳳翔府天興寺丞,充太常寺調 音律官。善擊甌,率以邢甌、越甌用十二隻,旋加減水 於其中,以著擊之。咸通中,有吳蠙,洞曉音律,亦為鼓 吹署丞,充調音律官,善於擊甌,《擊甌》蓋出於《擊缶》。

《宋陳暘樂書》
[编辑]

《拊瓴 扣甕 擊甌》
[编辑]

唐武宗大中初,天興縣丞郭道源取邢甌十二,酌水 作調,以著擊之,其音妙於方響。咸通中,吳蠙亦精於 此。劉安曰:窮鄉之社,扣甕拊瓴,相和而歌以為樂,豈 亦擊甌類歟?非古制也。自擊建鼓,撞巨鐘觀之,則扣 甕拊瓴之樂,亦足羞矣。《墨子》曰:「農夫息於聆缶之樂」, 亦此類歟?

《馬端臨文獻通考》
[编辑]

《水盞》
[编辑]

近世民閒用九甌盛水擊之,謂之《水盞》,合五聲四清 之音,其制蓋始於李琬,特世俗之樂,非雅調也。

《明王圻三才圖會》
[编辑]

擊甌圖

擊甌圖

圖說[编辑]

擊甌,蓋擊缶之遺事也。唐大中初,郭道源善之,用越 甌、邢甌十二,旋加減水,以鐵著擊之,其音妙於方響。 昔人於此記其法,疑其自道源始也。

甌部藝文一[编辑]

《擊甌樓賦并序
唐·張曙
[编辑]

宋玉《九辨》曰:悼予生之不時也,甲辰竄身巴南,避許潰師,郡刺史甚懽接。春一日,登郡東樓,下臨巴江,饌酒簇樂,以相為娛。言閒,有馬處士末至善擊甌者,請即清宴,爰騁妙絕。處士審音以知聲,余審樂以知化。斯可以抑揚淫放,頓挫匏竹,運動節奏,出鬼入神。太守請余賦之,余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 酒酣舐筆,乃為《賦》云:

「器之為質兮白而貞,水之為性兮柔而清。」水投器而 有象,器藉水而成聲。始因聲而度曲,俄應手以徵情。 莫不敲蕭熠爚,撒捩縱橫。胡不自匏絲而起,胡不從 金石而生。孰為節奏,樂我生平。何彼穠矣,高樓燕喜。 叩寂含商,窮元咀徵。拂綺井以連騫,送楓汀之靡迤。 巖隈有雪,彪咻而雕虎揚睛;潭上無風,捷獵而金虯 跋尾。目運心語,波迴浪旋。似欲奮而還駐,若將窮而 復連。驚沙叫鴈,高柳鳴蟬。董雙成青瑣鸞饑,啄開珠 網;穆天子紅韁馬解,踏破瓊田。愕眙衡盱,神清調古。 既嗟嘆之不足,諒悲哀以為主。誓不向單于臺畔,和 《塞葉》胡笳;豈入宋玉筵中,隨齊竽楚舞。疾徐奮袂,曲 折縈組。潺湲下隴底之泉,嗚咽上涔陽之櫓。鶯隔溪 而對語,一浦花紅;猿裊樹以哀吟,千山月午。斯皆從 有入無,妙動元樞。灔颭則水心雲母,丁當則杖杪真 珠。於是發春卉,駭靈姝,羞殺兮鈿箏金鐸,愁聞兮鬼 嘯神呼。時也曲闋酒闌,煙迷霧隔。覽故步以躑躅,有 餘聲而滴瀝。臨流而欲去依依,轉首而相看脈脈。太 守曰:「遘止良辰,好樂」還淳。諷賦已勞於進牘,謳歌為 序其芳塵。余乃歌曰:「江風起兮江樓春,千里萬里兮 愁殺人。樓前芳草兮關山道,江上孤帆兮楊柳津。是 何況我兮擊拊,眷我兮慇懃。回首而漁翁鼓枻,凝眸 而思婦霑巾。」夫當筵一曲,人生一世。何紛糅乎是非, 顧何慕乎隆替?飄纓宜入醉鄉,來自識天人之際。

《擊甌賦》
宋·梅堯臣
[编辑]

余觀今樂,愛乎清越,出金石之閒,所擊甌者本埏埴, 異琳球;入伶倫兮間齊優。其可尚者,鳴非瓦釜,律度 合;鼓非土缶,音韻周;和非塤篪,上下應;作非鐘磬,節 奏侔。而又冰質瑩然,水聲翛然,度曲泠然,入耳瀏然。 猶有非之者曰:「善則善矣,未若豔女之歌喉。」何則?是 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自然之氣。況此曾何 參於《樂錄》之目乎?余辨之曰:「融結合於造化,堅白播 於陶鈞。發和於器。導和於人。可以樂嘉賓,可以暢百 神。」安得絲竹謳吟之匪倫也哉。

甌部藝文二[编辑]

《李戶曹小伎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编辑]

唐方干

越器敲來曲調成,腕頭勻滑自輕清。隨風搖曳有餘 韻,測水淺深多泛聲。晝漏丁當相續滴,寒蟬計會一 時鳴。莫教進上梨園去,眾樂無由更擅名。

甌部紀事[编辑]

《飛燕外傳》:成帝太液池中起瀛洲榭,高四十尺,后於 榭上歌《歸風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簪擊玉甌以倚后 歌。

《唐書禮樂志》:「張文收既定樂,復鑄銅律三百六十,銅 斛二,銅秤二,銅甌十四。」

《非煙傳》:「臨淮武公業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 不勝綺羅,善秦聲,好文筆,尤工擊甌。」

《宋史樂志》:「阮逸言:乞將鑄成銅甌,再限半月內更鑄 嘉量,以中黃鐘之宮。」

《錢塘縣志》:「徐百齡字延之,號籜冠道人。博學強記,洞 曉音律,尤工樂府。嘗雜集瓷甌數十枚,考其音之中 度者,奏曲一章,茶頃而協。」

名山藏孫宜,嘉靖中舉於鄉,遂不復就試,自稱「洞庭 漁人。」每酒酣歡極,呼盧擊缶,放歌漁父,詞意翩翩遺 世

甌部雜錄[编辑]

《詩經·陳風宛丘》:「坎其擊缶。」郭璞曰:「缶,樂器,可以節 樂,若今之擊甌。」

《宋史樂志》:「匏,笙也,攢之以斗。塤,土也,變而為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