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06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六十四卷目錄
喪葬部彙考二十八
金〈太祖天輔一則 太宗天會二則 熙宗天會一則 皇統四則 海陵貞元二則 正
隆二則 世宗大定九則 章宗明昌五則 承安一則 泰和五則 衛紹王大安一則
宣宗貞祐二則 元光一則 哀宗正大二則 天興一則〉
元〈世祖至元五則 成宗大德五則 武宗至大一則 仁宗延祐二則 英宗至治一則
泰定帝泰定二則 致和一則 明宗天曆一則 文宗至順三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
正三則〉
禮儀典第六十四卷
喪葬部彙考二十八
[编辑]金
[编辑]太祖天輔七年八月上崩于部堵濼西行宮葬宮城西南寧神殿
[编辑]按《金史太祖本紀》:「天輔七年六月壬午,次鴛鴦濼。丙 申,上不豫,將還上京,命移賚勃極烈宗翰為都統。」 勃極烈昱、迭勃極烈斡魯副之,駐兵雲中以備邊。己 酉,次斡獨山驛,召諳班勃極烈吳乞買。七月辛酉,次 牛山,宗翰還軍中。八月乙未,次渾河北。諳班勃極烈 吳乞買率宗室百官上謁。戊申,上崩於部堵濼西行 宮,年五十六。九月癸丑,梓宮至上京。乙卯,葬宮城西 南寧神殿。 按《太宗本紀》,天輔七年六月,太祖次鴛 鴦濼,有疾,至斡獨山驛,召赴行在,詔曰:「今遼主盡喪 其師,奔於夏國。遼官特列遙設等劫其子雅里而立 之,已留宗翰等措畫。朕親巡已久,功亦大就,所獲州 部,政須綏撫,是用還都。八月中旬可至春州。汝率內 戚迎我,若至豹子崖尤善。」八月乙未,會於渾河北。戊 申,太祖崩。九月乙卯,葬太祖於宮城西。
太宗天會二年秋七月壬午皇子宗峻薨
[编辑]按《金史太宗本紀》云云。
天會十三年春正月,上崩於明德宮。二月,改葬太祖 於和陵。三月,葬太宗於和陵。秋九月,改葬徽宗及惠 昭后於興陵。
按《金史太宗本紀》。天會十三年春正月「己巳。上崩于 明德宮。年六十一。庚午諳班勃極烈即皇帝位于柩 前。三月庚辰。上尊諡曰文烈皇帝」,廟號太宗。乙酉葬 和陵 按《太祖本紀》,天會十三年春二月辛酉。改葬 和陵。立「開天啟祚睿德神功之碑于燕京城南嘗所 駐蹕之地。」 按《熙宗本紀》。天會十三年春正月己巳 太宗崩。庚午,即皇帝位。癸酉,遣使告哀于齊、高麗。夏 二月辛酉,改葬太祖於和陵。三月庚辰,諡大行皇帝 曰文烈,廟號太宗。乙酉,葬太宗于和陵。九月壬申,追 尊皇考豐王為景皇帝,廟號徽宗,皇妣蒲察氏為惠 昭皇后。乙酉,改葬徽宗及惠昭后于興陵 按《徽宗 世紀》,徽宗景宣皇帝,諱宗峻,熙宗即位,追尊上諡,改 葬興陵。
熙宗天會十四年春正月太皇太后紇石烈氏崩二月葬睿陵
[编辑]按《金史熙宗本紀》:「天會十四年正月己巳朔,上朝太 皇太后于兩宮。丁丑,太皇太后紇石烈氏崩。二月癸 卯,上尊諡曰欽獻皇后,葬睿陵。」 按《太祖欽獻皇后 傳》:「后紇石烈氏,天會十三年,尊為太皇太后,宮號慶 元。十四年正月己巳朔,熙宗朝于慶元宮,然後御乾 元殿受群臣賀。是月丁丑,崩于慶元宮。二月癸卯,祔, 葬」睿陵。
皇統二年春三月歸宋徽宗及后鄭氏高宗后邢氏三喪于江南冬十二月皇太子濟安薨
[编辑]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元年二月乙酉,改封昏德公 趙佶為天水郡王,重昏侯趙桓為天水郡公。二年三 月丙辰,遣左宣徽使劉筈以袞冕圭冊冊宋康王為 帝,歸宋帝母韋氏及故妻邢氏、天水郡王并妻鄭氏 喪于江南。」冬十二月甲申,皇太子濟安薨 按《皇太 子濟安傳》,「皇統二年二月戊子,生于天開殿,十二月 薨」,諡「英悼太子」,葬興陵之側,上送至烏只黑水而還, 命工塑其像于儲慶寺,上與皇后幸寺安置之。 皇統三年春正月,以皇太子喪,不御正殿。三月,太皇 太后《唐括氏》崩。八月,葬恭陵。
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三年正月己丑朔,以皇太子 喪,不御正殿,群臣詣便殿稱賀。三月丁酉,太皇太后 唐括氏崩。五月癸亥,上致祭太皇太后。七月丙寅,上 致祭太皇太后。八月乙巳,諡太皇太后曰欽仁皇后。 戊申,葬恭陵。」 按《太宗欽仁皇后傳》:后唐括氏,熙宗 即位,與太祖欽憲皇后俱尊為太皇太后。皇統三年, 崩于明德宮,諡曰「欽仁皇后」,祔葬恭陵。
皇統四年,祭欽仁皇后,並改太祖、太宗陵號。
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四年春正月乙亥,上祭欽仁 皇后,哭盡哀。 按《太祖本紀》,天會十三年,改葬和陵。 皇統四年,改和陵曰睿陵。 按《太宗本紀》,天會十三 年,葬和陵,皇統四年,改號恭陵。
皇統九年冬十二月丁巳,帝崩,葬于皇后裴滿氏墓 中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九年冬十一月癸未,殺皇后 裴滿氏。「十二月己酉,上至自獵所。丙辰,殺妃裴滿氏 于殿寢。而平章政事亮,因群臣震恐,與所親駙馬唐 括辯等謀為亂。丁巳夜二鼓,遂進弒帝。帝崩,時年三 十一。左丞相秉德等遂奉亮坐,羅拜呼萬歲,立以」為 帝。降帝為東昏王。葬於皇后裴滿氏墓中。
海陵貞元元年四月皇太后大氏崩以園陵未畢停冬享及祫祭又定內外官聞大功以上及父母喪給假令
[编辑]按《金史海陵本紀》,天德二年春正月癸巳,尊嫡母徒 單氏及母大氏皆為皇太后,名徒單氏宮曰永壽,大 氏宮曰永寧。貞元元年夏四月戊寅,皇太后大氏崩。 「冬十月壬戌,有司言,太后園陵未畢,合停冬享及祫 祭。」從之。丙子,命內外官聞大功以上喪,止給當日假, 若父母喪,聽給假三日。著為令。 按《海陵母大氏傳》, 天德二年,與徒單氏俱尊為皇太后。貞元元年四月 有疾,戊寅崩。詔尚書省應隨朝官至五月一日方治 事。中都自四月十九日為始,禁樂一月。外路自詔書 到日後,官司三日不治事。禁樂一月。聲鐘七晝夜。 貞元三年十一月,改葬太祖、太宗、熙宗于大房山 按《金史海陵本紀》,貞元三年春三月乙卯。命以大房 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夏五月乙卯,命判大 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丙寅,如大 房山,營山陵。六月乙未,命右丞相僕散思恭、大宗正 丞胡拔魯如上京,奉遷山陵。秋七月辛酉,如大房山, 杖提舉營造官吏部尚書耶律安禮等。乙亥,還宮。八 月壬午,如大房山。甲申,啟土,賜役夫人絹一疋。是日, 還宮。甲午,遣平章政事蕭玉迎祭祖宗梓宮於廣寧。 九月戊申,平章政事張暉迎祭梓宮於宗州。己未,如 大房山。庚申,還宮。丁卯,上親迎梓宮於沙流河。庚午, 獵,親射麞以薦梓宮。壬申,至沙流河。冬十月戊寅,致 奠梓宮於東郊,舉哀。己卯,梓宮至中都,以大安殿為 「丕承殿」,安置。「辛卯告於丕承殿。」乙未如菆宮。冊諡永 寧皇太后曰慈憲皇后。丁酉大房山行宮成,名曰磐 寧。戊戌,還宮十一月乙巳朔,梓宮發丕承殿。戊申,山 陵禮成 按《太祖本紀》,貞元三年十一月,改葬于大 房山,仍號睿陵。 按《太宗本紀》,貞元三年十一月戊 申,改葬于大房山,仍號恭陵。 按《熙宗本紀》,貞元三 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諸王同兆域。大定初,追諡 武靈皇帝,陵曰思陵。 按《海陵母大氏傳》,貞元三年 大祥,海陵率後宮奠哭于菆宮。海陵將遷山陵於大 房山,故大氏猶在菆宮也。九月,太祖、太宗、德宗梓宮 至中都,尊諡曰慈憲皇后。海陵親行冊禮,與德宗合 葬於大房山。
正隆元年十月遷葬始祖以下十帝於大房山
[编辑]按《金史海陵本紀》:「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 上京,奉遷始祖以下梓宮。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視 山陵。十月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於大房山。丁酉,還 宮。閏月己亥朔,山陵禮成,群臣稱賀。」
正隆六年十一月,帝崩于《瓜州》軍中。
按《金史海陵本紀》:「正隆六年九月,上自將三十二總 管兵代宋。十一月乙未,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 等軍反,帝遇弒崩,年四十,都督府以其柩置之南京 班荊館。」
世宗大定二年四月葬海陵王九月改葬睿宗及欽慈皇后於景陵以貞懿皇后遺命用浮屠法不合葬詔增修舊塔
[编辑]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年「四月辛未。降廢帝亮為 海陵郡王。九月庚戌。改葬睿宗皇帝。辛酉,奉遷睿宗 皇帝梓宮於磐寧宮。十月戊辰。如山陵。謁睿宗皇帝 梓宮。哭盡哀。戊子。葬睿宗皇帝於景陵」 按《海陵本 紀》。大定二年,降封為海陵郡王。諡曰煬。二月世宗使 小底妻室與南京官遷其柩於寧德宮。四月葬於大 房「山鹿門谷諸王兆域中。」 按《睿宗世紀》,「天會十三 年,行次媯州,薨,年四十,陪葬睿陵。世宗即位,追上尊 諡,立德顯仁啟聖廣運文武簡肅皇帝,廟號睿宗。二 年改葬大房山,號景陵。」 按《睿宗欽慈皇后蒲察氏 傳》,世宗即位,追諡欽慈皇后。大定二年祔葬景陵。 按《睿宗貞懿皇后李氏傳》,后入睿宗邸,天輔七年,世 宗生。天會十三年,睿宗薨,世宗時年十三,后教之有 義方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后乃祝髮為比丘 尼,號通慧圓明大師,賜紫衣,歸遼陽,營建清安禪寺, 別為尼院居之。貞元三年,世宗為東京留守。正隆六 年五月,后卒,世宗哀毀過禮,以喪去官。是歲十月,世 宗即位於東京,尊諡為貞懿皇后,其寢園曰孝寧宮。 大定二年,改葬睿宗於景陵。初,后自建浮圖於遼陽, 是為垂慶寺。臨終謂世宗曰:「鄉土之念,人情所同。吾 已用浮屠法置塔於此,不必合葬也。我死毋忘此言。」 世宗深念遺命,乃即東京清安寺建神御殿,詔有司 增大舊塔,起奉慈殿,于塔前為《塔銘》,以敘其意。 大定八年春二月甲午朔。制子為改嫁母服喪三年按《金史世宗本紀》云云。
大定九年。春二月丙申。詔改葬漢二燕王於城東 按《金史世宗本紀》云云。
大定十一年春三月,「葬宋欽宗於鞏洛之原。」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一年春三月辛巳,命有司 以天水郡公旅櫬,依一品禮葬於鞏洛之原。」
大定十九年,改葬太祖崇妃蕭氏及昭德皇后於坤 厚陵,諸妃祔。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九年冬十一月壬戌,改葬 昭德皇后 按《顯宗世紀》,大定十九年十一月,改葬 昭德皇后於坤厚陵。帝徒行輓靈車,遇大風雪,左右 進雨具,帝卻之。比至墳所,衣盡霑濕。觀者無不下淚。 帝友愛兄弟,葬昭德皇后於坤厚陵,諸妃皆祔。自磐 寧宮發引。趙王惟中以其母轜車先發,令張黃蓋者 前行,帝呼執蓋者不應。少府監張謹言,欲奏其事,帝 止之。 按《太祖崇妃蕭氏傳》,熙宗時,封貴妃,天德二 年,封元妃,是年尊封太妃。海陵母大氏事蕭氏甚謹。 海陵篡立,尊大氏為皇太后,居永寧宮。每有宴集,太 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海陵積不能平。及殺宗義等, 誣太妃以隱惡,殺之。大定十九年,詔改葬大宗正丞 宗安監護葬事,遣使致祭。上欲復太妃舊號,下禮官 議,止當追封妃號,詔從之,乃封崇妃云。 按《世宗昭 德皇后傳》,后烏林荅氏既歸世宗,極得婦道。世宗在 濟南,海陵召后來中都,后念若身死濟南,海陵必殺 世宗,惟奉詔去濟南而死,世宗可以免。謂世宗曰:「我 當自勉,不可累大王也。」既離濟南,從行者知后必不 肯見海陵,將自為之所,防護甚謹。行至良鄉,去中都 七十里,從行者防之稍緩,后得間即自殺。海陵猶疑 世宗教之使然。世宗自濟南改西京留守,過良鄉,使 魯國公主葬后於宛平縣土魯原。大定二年,追冊為 昭德皇后,立別廟。十九年,改卜於大房山。十一月甲 寅,皇后梓宮至近郊,百官奉迎。乙卯,車駕如楊村,致 祭。丙辰,上登車送,哭之慟。戊午,奉安於磐寧宮。庚申, 葬於坤厚陵,諸妃祔焉。章宗時,有司奏太祖諡有「昭 德」字,改諡明德皇后。 按《鎬王永中傳》,大定十九年, 改葬明德皇后於坤厚陵,永中母元妃張氏陪葬。十 一月庚申,自磐寧宮發引,永中以元妃柩先發,使執 黃繖者前導。俄頃,皇后柩出磐寧宮,顯宗徒跣,少府 監張謹言呼執黃繖者,不應。既葬,謹言欲奏其事,顯 宗解之曰:「是何足校哉?或繖人誤耳。」〈永中顯宗世紀作惟中〉 大定二十一年春正月,追貶海陵為庶人,改葬之。二 月,以元妃李氏喪,致祭興德宮。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一年「春正月,追貶海陵 煬王亮為庶人,詔中外。二月乙巳,以元妃李氏之喪, 致祭興德宮。過市肆,不聞樂聲。謂宰臣曰:豈以妃故 禁之耶?細民日作而食,若禁之是廢其生計也。其勿 禁。朕前將詣興德宮,有司請由薊門。朕恐妨市民生 業,特從他道。顧見街衢門肆或有毀撤,障以簾箔,何」 必爾也?自今勿復毀撤。 按《海陵本紀》,大定二十年, 熙宗既祔廟,有司奏曰,煬王之罪未正,準晉趙王倫 廢惠帝自立,惠帝反正,誅倫,廢為庶人。煬帝罪惡過 於倫,不當有王封,亦不當在諸王塋域。乃詔降為海 陵庶人,改葬於山陵西南四十里。 按《世宗元妃李 氏傳》,妃生鄭王允蹈、衛紹王允濟、潞王允德。豫王允 成母昭儀梁氏早卒,上命允成為妃養子,大定元年 封賢妃,二年進封貴妃,七年進封元妃。大定二十一 年二月,上如春水,次長春宮。戊子,妃以疾薨。詔允成、 允蹈、允濟、允德皆服衰絰居喪。己丑,皇太子及扈從 臣僚奉慰於芳明殿。辛卯,留守官平章政事唐括、安 禮曹王允功等上表奉慰。御史中丞張九思提控殯 事,少府監左光慶、大興少尹王翛典領鹵簿、儀仗、宮 籍監別治殯所,還殯京師。乙未,入崇智門,百官郊迎, 親戚迎奠道路,殯於興德宮西位別室。庚子,上至京 師,幸興德宮致奠,比葬,三致奠焉。詔平章政事烏古 論元忠監護葬事。癸未,啟菆,上輟朝,皇太子、親王、宗 戚百官送葬。甲申,葬於「《海王》莊。」丙戌,上如海王莊燒 飯。
大定二十五年。「夏六月。皇太子允恭薨。遣使致祭。命 執喪用漢儀。」秋七月,上臨奠。冬十一月,葬大房山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五年夏六月「庚申。皇太 子允恭薨。庚午遣左宣徽使唐括鼎詣京師致祭皇 太子。戊寅命皇太子妃及諸皇孫執喪並用漢儀。七 月己酉至自上京。是日上臨奠宣孝皇太子於熙春 園」 按《顯宗世紀》,大定二十五年夏六月甲寅,帝不 豫,庚申崩於承華殿。世宗自上京還,次天平山好水 川,訃聞,為位,臨奠於行宮之南,大慟者久之。親王百 官皇族命婦及侍衛皆會哭,世宗號泣還宮,比至中 都,為位奠哭者凡七焉。世宗以豳王永成為中都留 守,來護喪,遣滕王府長史再興、御院通進阿里剌來 保護金源郡王,遣左宣徽使唐括鼎來致祭。詔妃徒 單氏及諸皇孫喪服並如漢制。帝在儲位久,恩德在人者深,每日三時哭臨,侍衛軍士皆爭入臨,伏哭于 承華殿下,聲殷如雷。中都百姓市門巷端為位慟哭。 七月壬午朔,賜諡「宣孝太子。」九月庚寅,殯於南園熙 春殿。己酉,世宗至自上京,未入國門,先至熙春殿致 奠,慟哭久之,比葬,親臨者六。冬十月庚戌朔,宰相以 下朝見於慶和殿,太尉完顏守道上壽,世宗追悼悽 愴者久之。十一月甲申,靈駕發引,世宗路祭於都城 之西。庚寅,葬於大房山。世宗欲加帝號,以問群臣,翰 林修撰趙可對曰:「唐高宗追諡太子弘為孝敬皇帝。」 左丞張汝弼曰:「此蓋出於武后。」遂止。乃建廟於衍慶 宮,後祭用三獻,樂用登歌。二十六年,立子璟為皇太 孫。二十九年,世宗崩,太孫即位,是為章宗。五月甲午, 追諡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號顯宗。丁酉, 祔於太廟,陵曰裕陵。
大定二十八年,改葬熙陵,以悼平皇后祔。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八年,冬十一月戊戌,以 改葬熙陵詔中外 按《熙宗本紀》,大定二十八年,以 思陵狹小,改葬于峨眉谷。仍號思陵詔中外 按《熙 宗悼平皇后傳》,「后裴滿氏,熙宗即位,封貴妃。天眷元 年,立為皇后。干預政事,無所忌憚。海陵乘之,以成逆 亂之計。久之,熙宗積怒,遂殺后,而納胙王常勝妃撒 卯入」宮繼之。明日,熙宗遇弒。海陵已弒熙宗,欲收人 心,以后死無罪,降熙宗為東昏侯,追諡后為悼皇后。 《大定間》,復熙宗帝號,加諡后為悼平皇后,祔葬思陵。 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上崩於福安殿。四月,葬興陵, 以昭德皇后祔。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八年:「冬十二月乙亥,上 不豫。庚辰,赦天下。乙酉,詔皇太孫璟攝政,居慶和殿 東廡。丙戌,以太尉、左丞相徒單克寧為太尉兼尚書 令,平章政事襄為尚書右丞相,右丞張汝霖為平章 政事。參知政事完顏婆盧火罷,以戶部尚書劉暐為 參知政事。戊子,詔尚書令徒單克寧、左丞相襄、平章」 政事張汝霖宿於內殿。二十九年春正月壬辰朔,上 大漸,不能視朝。癸巳上崩於福安殿,壽六十七。皇太 孫即皇帝位。己亥殯於太安殿。三月辛卯朔,上尊諡 曰「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廟號世宗。夏 四月乙酉,葬興陵 按《章宗本紀》,大定二十八年冬 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詔攝政,聽授五品以下官。丁 亥,受攝政之寶。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世宗崩,即皇 帝位于柩前。己亥,遷大行皇帝梓宮于太安殿。丁巳, 山東統軍裔以私過都城不赴哭臨,笞五十,降授彰 化軍節度使。癸亥,始聽政。夏四月乙酉,葬世宗光天 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于興陵。五月丙午,以 祔廟禮成,大赦。秋九月戊午朔,天壽節,以世宗喪,不 受朝。冬十二月乙巳,祭奠興陵。 按《世宗昭德皇后 傳》,大定二十九年,祔葬興陵。 按《移剌履傳》,履擢尚 書禮部侍郎兼翰林直學士。世宗崩,遺詔移梓宮壽 安宮。章宗詔百官議,皆謂當如遺詔。履獨曰:「非禮也。 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其可使萬國之臣朝大行 于離宮乎?」上曰:「朕日夜思之,捨正殿而奠于別宮,情 有所不忍。且于禮未安。」遂殯于大安殿。
章宗明昌元年正旦及天壽節以世宗喪不受朝是年金纂修雜錄成圖凶儀鹵簿十三節以備大葬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改元,以 世宗喪,不受朝。甲子,如大房山。乙丑,奠謁興陵、裕陵。 丙寅,還都。二月甲寅,如大房山。三月乙卯朔,謁奠興 陵。秋九月壬子朔,天壽節,以世宗喪,不受朝」 按《禮 志》,「金人之入汴也,悉收其圖籍,載其車輅法物儀仗 而北。繼以海陵志欲併吞江南,乃命官修汴故宮,繕 宗」廟社稷,悉載宋故禮器以還。世宗既興,復收嚮所 遷宋故禮器以旋。乃命官參校唐、宋故典沿革,開詳 定所以議禮,設詳校所以審樂,統以宰相通學術者, 於一事之宜,適一物之節,文既上聞而始彙次。至明 昌初書成,凡四百餘卷,名曰《金纂修雜錄》。凡事物名 數,支分派引,珠貫棋布,井然有序,炳然「如丹。」又圖《吉 凶二儀》《鹵簿十三節》,以備大葬。
明昌二年正旦,以世宗喪,不受朝。辛酉,皇太后崩。四 月,葬裕陵。九月天壽節,又以皇太后喪,不受朝。是年 徒單克寧薨,帝欲親為燒飯,以太后喪在殯而止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二年春正月「庚戌朔,以世宗 喪不受朝。乙卯,皇太后不豫,自是日往侍疾,丙夜乃 還。辛酉,皇太后崩。甲戌,百官表請聽政,不許。戊寅,吳 王」永成、隋王永升以聞國喪奔赴失期,罰其俸一月, 其長史笞五十。己卯,有司言漢王永中以疾失期,上 諭使回。二月壬午,百官復請聽政,不許。壬辰,上始視 朝。夏四月乙酉,葬孝懿皇太后於裕陵。秋九月丁未 朔,天壽節,以皇太后喪不受朝。甲寅,如大房山。乙卯, 謁奠裕陵。 按《顯宗孝懿皇后徒單氏傳》,「顯宗為皇 太子,大定四年九月,備禮親迎于貞第。是年十一月, 顯宗生辰,初封為皇太子妃。八年,皇孫生,是為章宗。 章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明昌二年正月,崩於隆慶宮年四十五。諡曰孝懿,祔葬裕陵。」 按《鎬王永中傳》:明 昌二年正月辛酉,孝懿皇后崩,判真定府事吳王永 成,判定武軍節度使,隋王永升奔喪後期,各罰俸一 月,杖其長史五十。永中適有寒疾,不能至。上怒,頗意 諸王有輕慢心,遣使責永中曰:「已近公除,亦不須來。」 二月丙戌,禫祭,永中始至入臨。辛卯,始克行燒飯禮。 壬辰,永中及諸王朝辭,賜遺留物,禮遇雖在,而嫌忌 自此始矣。
按《續文獻通考》:時孝懿皇后梓宮在殯,太傅徒單克 寧薨,章宗欲親為燒飯,右諫議大夫張暐奏曰:「仰惟 聖慈,追念勳臣,恩禮隆厚,孰不感勸。太祖時享尚權 停,若為大臣燒飯,禮有未安。」乃止。
明昌三年正旦及天壽節,以太后喪,不受朝。尚書省 以孝懿皇后小祥,請依世宗忌辰例,從之。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三年春正月乙巳朔,以皇太 后喪,不受朝。丙辰,以孝懿皇后小祥。尚書省請依明 昌元年世宗忌辰例,諸王陪位,服慘素,去金玉之飾, 百官不視事,禁音樂屠宰。從之。九月庚午朔,天壽節, 以太后喪,不受朝。」
明昌四年。春正月己巳朔。以皇太后喪。不受朝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明昌六年,溫妃石抹氏薨,以張暐議,霍王從彝為「服 慈母齊衰,素服終制。」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霍王從彝 母早死,溫妃石抹氏養之。明昌六年,溫妃薨,上問從 彝喪服,張暐奏:「慈母服齊衰三年,桐杖布冠,禮也。從 彝近親至尊,壓降與臣下不同。乞於未葬以前,服白 布衣、絹巾,既葬止用素服,終制朝會從吉。」上從其奏。
承安二年冬十月丁亥皇子壽王薨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壽王洪輝傳》,本名訛論, 承安二年五月生,彌月封壽王,十月丁亥薨,備禮葬。
泰和二年興陵崇妃薨上欲成服苑中登門送喪以賈鉉之對而止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 按《賈鉉傳》:泰和二年,興陵 崇妃薨,上欲成服苑中,行登門送喪之禮,以問鉉,鉉 對曰:「故宋嘗行此禮,古無是也。」遂已。
泰和三年夏五月辛卯,皇子葛王薨。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葛王忒鄰傳》。「泰和二年 八月生彌月將加封。三等國號。無愜上意者。念世宗 在位最久。年最高。初封葛王。遂封為葛王。」三年薨。 泰和四年。秋七月甲申。改葬鎬王永中於威州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泰和五年夏五月己卯,制「司屬丞凡遭父母喪,止給 卒哭假,為永制。」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泰和八年冬十一月。上崩於《福安殿》。
按《金史章宗本紀》,「冬十一月乙卯,上不豫。丙辰崩於 福安殿,年四十一。」大安元年春正月,諡曰「憲天光運 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廟號章宗。」 按《衛紹王本 紀》,「泰和八年十一月,自武定軍入朝,是時章宗已感 嗽疾,衛王且辭行,而章宗意留之。無何,章宗大漸,元 妃李氏、黃門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顏匡定策。章宗崩, 匡」等傳遺詔立衛王。衛王固讓,乃承詔舉哀,即皇帝 位於柩前。明日,群臣朝見於大安殿。詔「路府、州縣為 大行皇帝服七日。」
衛紹王大安元年三月葬章宗於道陵欽懷皇后祔按金史衛紹王本紀大安元年三月甲辰道陵禮成九月如大房山謁奠睿陵裕陵道陵 按章宗本紀
[编辑]大安元年二月甲申,葬道陵。 按《章宗欽懷皇后蒲 察氏傳》,大定二十三年,章宗為金源郡王,十一月備 禮親迎,封金源郡王夫人,後進封。妃崩,帝即位,遂加 追冊,奉安神主于坤寧宮。大安初,祔葬於道陵。
宣宗貞祐二年四月遷昭聖皇后柩權厝新寺並葬衛紹王
[编辑]按《金史宣宗本紀》,貞祐二年夏四月戊戌,遷昭聖皇 后柩於新寺。癸卯,權厝昭聖皇后於新寺。己未,葬衛 紹王。 按《顯宗昭聖皇后劉氏傳》:「后,遼陽人,大定元 年選入東宮,時年二十三。三年三月十三日,宣宗生, 是日大雨震電,后驚悸得疾,尋卒。承安五年,贈裕陵 昭華。宣宗即位,追尊為皇太后,升祔顯宗廟,追諡昭 聖皇后。」
貞祐三年正月,皇太子薨,上臨奠殯所。四月,權葬迎 朔門外。十二月,皇太孫薨。
按《金史宣宗本紀》:貞祐三年「春正月辛巳,皇太子疾, 輟朝。乙酉,皇太子薨。二月壬辰,上臨奠皇太子殯所。 有司奏,辰日不哭,上曰:『父子至親,何可拘忌』。」夏四月 丁未,故皇太子啟菆,賜諡曰莊獻。戊申,權葬迎朔門 外。冬十二月癸丑,皇太孫薨,以殤,無祭享之制。〈缺〉「勞 民。」諭宣徽院免元日親王、公主進酒。甲寅,禮官奏,正 旦宋遣使來賀,不宜輟朝,不舉樂,服色如常儀。四年 春正月癸酉,詔贈故皇太孫諡曰沖懷。 按《莊獻太子傳》,太子名守忠,宣宗長子也。胡沙虎既廢衛王,時 上未至,即迎守忠入居東宮。貞祐元年閏九月甲申, 立為皇太子。二年四月,宣宗遷汴,留守中京。七月召 至汴。三年正月,薨。上臨奠殯所凡四次。四月,葬迎朔 門外五里。諡「莊獻。」五月,立其子鏗為皇太孫。始二歲 十二月薨。四年正月,賜諡「沖懷太孫。」
元光二年十二月上崩於寧德殿
[编辑]按《金史宣宗本紀》:元光二年十二月丁亥,上不豫,免 朝。戊子,皇太子率百官及王妃公主入問起居。己丑, 復入問起居。庚寅,上崩於寧德殿,壽六十有一。上疾 大漸,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資明夫人鄭氏,年老侍 側,上知其可託,詔之曰:「速召太子主後事。」言絕而崩, 夫人祕之。是夜,皇后及貴妃龐氏問安寢閤,龐氏陰 狡機慧,常以其子守純年長不得立,心鞅鞅。夫人恐 其為變,即紿之曰:「上方更衣,后妃可少休他室。」伺其 入,遽鑰之,急召大臣傳遺詔,立皇太子。始啟戶出,后 妃發喪。皇太子方入宮,英王守純已先入。皇太子知 之,分遣樞密院官及東宮親衛軍官移剌蒲阿集軍 三萬餘,於東華門街。部署既定,命護衛四人監守純 於近侍局,乃即皇帝位於柩前。壬辰,宣遺詔,是日,詔 赦中外。明年正月戊戌朔,改元正大,諡大行曰「繼天 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廟號宣宗。三月庚申, 葬德陵。
哀宗正大元年正月上居廬三月葬宣宗於德陵
[编辑]按《金史哀宗本紀》:正大元年「春正月戊戌朔,詔改元 正大。庚子,上居廬,百官始奏事。戊午,上始視朝。參知 政事僕散五斤罷,充大行山陵使。三月戊申,奉安宣 宗御容於孝嚴寺。癸丑,葬宣宗於德陵。夏四月癸酉, 宣宗祔廟。六月甲戌,宰執請擊鞠,上以新喪,不許。冬 十二月甲寅,宣宗小祥,燒飯於德陵。」
正大八年九月,皇太后溫敦氏崩。十二月,葬莊獻太 子墓之西。
按《金史哀宗本紀》,正大八年秋九月丙申,慈聖宮皇 太后溫敦氏崩。遺誥「園陵制度,務從儉約。」冬十二月 己未,葬明惠皇后。 按《宣宗明惠皇后傳》:后,王皇后 之姊也,生哀宗。宣宗即位,封為淑妃,及妹立為后,進 封元妃。哀宗即位,詔尊為皇太后。正大八年九月丙 申,后崩。遺命「園陵制度,務從儉約。」十二月己未,葬汴 城迎朔門外五里莊獻太子墓之西,諡「明惠皇后。」
天興元年夏四月明惠皇后陵被發復葬之
[编辑]按《金史哀宗本紀》:「天興元年夏四月癸亥,明惠皇后 陵被發,失柩所在,遣中官往視之,至是始得以兵護 宮女十人出迎朔門,奉柩至城下,設御幄安置,是夜 復葬之。」
元
[编辑]世祖至元十二年夏五月丁亥淮東宣撫陳巖乞解官終喪三年不許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八年春二月乙未,貞懿順聖昭天睿文光應 皇后弘吉剌氏崩。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按《祭祀志》。凡帝后有疾危 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外氈帳房。有不諱則就殯殮其 中。葬後每日用羊二次。燒飯以為祭。至四十九日而 後已。其帳房亦以賜近臣云。凡宮車晏駕,棺用香楠 木,中分為二刳肖人形,其廣狹長短僅足容身而已。 殮用貂皮襖皮帽。其靴襪繫腰盒缽俱用白粉皮為 之。殉以金壺瓶二,盞一,碗楪、匙著各一。殮訖,用黃金 為箍四條以束之。輿車用白氈青緣《納失失》為簾,覆 棺亦以《納失失》為之。前行,用蒙古巫媼一人,衣新衣, 騎馬,牽馬一疋以黃金飾鞍轡,籠以納失失,謂之「金 靈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開穴所起之 土成塊,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復依次掩「覆之。其有剩 土,則遠置他所。送葬官三員居五里外,日一次燒飯 致祭,三年然後返。」 按《世祖昭睿順聖皇后傳》:后名 察必,弘吉剌氏,生裕宗至元十年三月,授冊寶,上尊 號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后。十四年二月崩。三 十一年,成宗即位,追諡昭睿順聖皇后,升祔世祖廟。
〈按本紀后崩于至元十八年傳作十四年本紀尊號作順聖昭天傳作昭聖順天〉
至元二十二年。冬十二月丁未,皇太子薨。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按《裕宗傳》:「文惠明孝皇帝 諱真金,世祖嫡子也。至元二十二年薨,壽四十有三。 成宗即位,追諡曰文惠明孝皇帝,廟號裕宗,祔於太 廟。」
至元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罷朝賀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三十一年,帝崩,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 不豫。免朝賀。庚午。帝大漸。癸酉。帝崩於紫檀殿。在位 三十五年。壽八十。親王諸大臣發使告哀於皇孫。乙 亥靈駕發引。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按《太祖本紀》。二 十二年丁亥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壽六十六。葬起輦谷 按《太宗本紀》。太 祖崩「自霍博之地來會喪。」十三年辛丑春二月,帝有 疾。十一月丁亥,大獵。庚寅還至鈋鐵。「胡蘭山奧都 剌合蠻進酒,帝歡飲極夜乃罷。辛卯遲明,帝崩於行 殿。在位十三年,壽五十有六。葬起輦谷。 按《定宗本 紀》」,「三年戊申春三月,帝崩於橫相乙兒之地。在位三 年,壽四十有三。葬起輦谷。」 按《憲宗本紀》,「九年己未 六月,帝不豫。秋七月癸亥,帝崩於釣魚山。壽五十有 二。在位九年。」
成宗大德四年春二月丙辰皇太后崩明日祔葬先陵
[编辑]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按《裕宗徽仁裕聖皇后傳》: 「后名闊闊真,弘吉剌氏,生順宗、成宗。成宗即皇帝位, 尊后為皇太后,大德四年二月崩,祔葬先陵。」
大德五年春二月乙未,詔「廉訪司官非親喪遷葬及 以病給告者,不得離職。」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六年春正月庚戌,詔:「軍官除邊遠出征,其餘遇 祖父母、父母喪,依民官例立限奔赴。」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九年。冬十二月庚寅,皇太子德壽薨。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十一年正月,帝崩,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十年冬十二月乙卯,帝有疾, 禁天下屠宰四十二日。丙辰,遣宣政院使沙的等禱 於太廟。十一年春正月丙辰朔,帝大漸,免朝賀。癸酉, 崩於玉德殿,在位十有三年,壽四十有二。乙亥,靈駕 發引,葬起輦谷,從諸帝陵。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 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皇帝。」
武宗至大四年正月帝崩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编辑]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朔,帝不豫, 免朝賀,大赦天下。庚辰,帝崩於玉德殿,在位五年,壽 三十一。壬午,靈駕發引,葬起輦谷,從諸帝陵。夏五月 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 皇帝,廟號武宗,國語曰曲律皇帝。是日,請諡南郊。閏 七月丙午,祔於太廟。」
仁宗延祐四年監察御史請禁官吏丁憂起復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四年冬十月己酉,監察御史 言,「官吏丁憂起復,人情驚惑,請禁止以絕僥倖。惟朝 廷耆舊特旨起復者,不在禁例。」制曰「可。」
延祐七年正月,帝崩,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七年春正月丁亥,帝不豫。辛 丑帝崩於光天宮,壽三十有六,在位十年。癸卯葬起 輦谷,從諸帝陵。五月乙未,群臣上諡曰聖文欽孝皇 帝,廟號仁宗,國語曰「普顏篤皇帝。」 按《英宗本紀》,延 祐七年春正月「戊戌,仁宗不豫,帝憂形於色,夜則焚 香泣曰,至尊以仁慈御天下,庶績順成,四海清晏。今 天降大厲,不如罰殛我身,使至尊永為民主。」辛丑,仁 宗崩,帝哀毀過禮,素服寢於地,日歠一粥。夏四月乙 丑,仁宗喪卒,哭,作佛事七日。五月乙未,請大行皇帝 諡于南郊。
英宗至治三年三月敕醫卜匠官居喪不得去職八月帝崩于行帷從葬諸帝陵
[编辑]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三年春三月丙辰,敕醫卜匠 官居喪不得去職。秋八月癸亥,車駕南還,駐蹕南坡。 是夕,御史大夫鐵失等謀逆,殺丞相拜住,遂弒帝于 行幄,年二十一,從葬諸帝陵。」
泰定帝泰定二年春閏正月己卯山東廉訪使許師敬請頒族葬制禁用陰陽相地邪說
[编辑]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泰定三年夏六月癸酉朔,以禿哈帖木兒為四川行 省平章政事,請終母喪,從之。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致和元年四月禁蒙古色目人效漢法丁憂者七月帝崩葬起輦谷
[编辑]按《元史泰定帝本紀》,「致和元年夏四月己亥,塔失帖 木兒、倒剌沙請凡蒙古、色目人效漢法丁憂者除其 名,從之。秋七月庚午,帝崩,壽三十六,葬起輦谷。」
明宗天曆二年八月帝崩葬起輦谷從諸帝陵
[编辑]按《元史明宗本紀》。天曆二年。秋八月乙酉朔。次王忽 察都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見。是日宴皇太子及諸王 大臣於行殿。庚寅。帝暴崩。年三十。葬起輦谷。從諸帝 陵。是月己亥。皇太子復即皇帝位。十二月乙巳。知樞 密院事臣也不倫等議請上尊諡曰翼獻景孝皇帝。 廟號明宗。三年三月壬申。祔於太廟 按《文宗本紀》。 天「曆二年秋八月乙酉,明宗次於王忽察都。丙戌,帝 入見,明宗宴帝及諸王大臣於行殿。庚寅,明宗崩,帝 入臨,哭盡哀。燕鐵木兒以明宗后之命,奉皇帝寶授 於帝,遂還。癸巳,帝至上都。乙未,賜護守大行皇帝山 陵官御史大夫孛羅等鈔有差。」
====文宗至順元年夏四月辛丑明宗后八不沙崩====按《元史文宗本紀》云云。 按《明宗八不沙皇后傳》。「后 侍明宗潛邸,生寧宗,至順元年四月崩。」
至順二年正月,皇太子薨,祔葬山陵。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二年春正月辛卯,皇太子阿 剌忒納答剌薨。壬辰,命宮相法里及給事者五十八 人,護靈轝北祔,葬於山陵,仍令法里等守之。三月甲 申,繪皇太子真容,奉安慶壽寺之東鹿頂殿,祀之,如 累朝神御殿儀。夏五月丙子,皇太子影殿造祭器,如 裕宗故事。」
至順三年六月,禁奪情起復。八月,文宗崩,葬「起輦谷。」 十月,寧宗即位,十一月,崩,葬「起輦谷。」
按《元史文宗本紀》:至順三年夏六月乙丑,監察御史 陳思謙言,「內外官非文武全才,出處繫天下安危,能 拯金革之難者,勿許奪情起復。」制可。秋八月己酉,帝 崩,壽二十有九,在位五年。癸丑,靈駕發引,葬起輦谷, 從諸帝陵。元統二年正月己酉,太師右丞相伯顏率 文武百官等議上尊諡曰聖明元孝皇帝,廟號文宗。 國言諡號曰札牙篤皇帝。請諡於南郊,三月己酉,祔 於太廟 按《寧宗本紀》,至順三年冬十一月壬辰,帝 崩,年七歲。甲午,葬起輦谷,從諸帝陵。明年六月己巳, 明宗長子妥懽帖木耳即位。至元四年三月辛酉,諡 曰沖聖嗣孝,廟號寧宗。四月乙酉,祔於太廟。
順帝元統二年夏六月辛巳詔蒙古色目人行父母喪
[编辑]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七年冬十二月隆福宮三皇后弘吉剌氏木納失里薨
[编辑]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二十五年。秋八月丁未。皇后弘吉剌氏崩 按《元史順宗本紀》云云。 按順帝伯顏忽都皇后傳。 「后弘吉剌氏。至元三年三月立為皇后。二十五年八 月崩。年四十二。踰月皇太子自冀寧歸。哭之甚哀。 至正二十八年。寧宗后弘吉剌氏崩。秋八月。帝奔於 應昌府。後二年崩。從臣奉梓宮北葬。」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八年秋八月庚申,大明 兵入京城,國亡。後一年,帝駐於應昌府。又一年四月 丙戌,帝因痢疾,殂於應昌,壽五十一,在位二十六年。 太尉完者院使觀音奴奉梓宮北葬。」 按《寧宗荅里 也忒迷失皇后傳》:「后弘吉剌氏,至順三年十月立為 后,至正二十八年崩,升祔寧宗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