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33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三十三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三百三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三百三十三卷目錄

 冠冕部彙考二

  文公家禮緇冠 幅

  輟耕錄巾幘考

  三才圖會儒巾圖說 大帽圖說 諸葛巾圖說 忠靖冠圖說 治五巾圖說

  雲巾圖說 方巾圖說 東坡巾圖說 漢巾圖說 唐巾圖說 四周巾圖說 純陽巾圖

  說 老人巾圖說 帽子圖說 將巾圖說 結巾圖說 雷巾圖說 道冠圖說 芙蓉帽

  圖說 僧帽圖說 吏巾圖說 皁隸巾圖說

  本草綱目頭巾 幞頭 皮巾子 敗天公

 冠冕部總論

  白虎通紼冕

 冠冕部藝文一

  書冠           周武王

  冠幘銘          漢李尢

  冠銘           晉傅元

  謝東宮賚貂蟬啟      梁元帝

  謝滕王賚巾啟      北周庾信

  冠賦          唐趙良器

  貂蟬冠賦          侯洌

  進賢冠賦         于伊躬

  彈冠賦           王起

 冠冕部藝文二詩詞

  贈四王冠詩        漢應亨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唐王維

  答元八遺紗帽        張籍

  詠白油帽送客        錢起

  答寄芙蓉冠子        王建

  山友寄蘚花冠        項斯

  以紗巾寄魯望因而有作   皮日休

  襲美以紗巾見惠繼以雅音因次韻酬謝

               陸龜蒙

  華陽巾           前人

  漉酒巾           前人

  友人遺華陽巾        闕名

  椰子冠          宋蘇軾

  謝人惠雲巾         前人

  竹癭冠為李道人賦    金麻九疇

  網巾          元謝宗可

  謝戴文璝僉院惠草帽     陳高

  用韻復雲松老人華陽巾歌  楊維楨

  再用易巾韻         陳櫟

  別帽          明丁鶴年

  陵祀歸得賜煖耳詩和方石韻 李東陽

  籜冠           朱之蕃

  戊寅正月上尚巾禮成群臣稱賀賜白金文綺

               于慎行

  丁孝廉惠冠巾        高啟

  酬惟喬贈巾         薛蕙

  生查子答洪丞相謝送小冠宋趙磻老

  前調再和丞相謝冠    前人

 冠冕部選句

禮儀典第三百三十三卷

冠冕部彙考二[编辑]

《文公家禮》
[编辑]

《緇冠》
[编辑]

糊紙為之,武高寸許,廣三寸,袤四寸。上為五梁,廣如 武之袤,而長八寸,跨頂前後,下著於武,屈其兩端各 半寸,自外向內,而黑漆之。武之兩旁,半寸之上竅以 受笄,笄用齒骨。凡白物王普《制度》云:「緇布冠用烏紗 漆為之,不如紙尤堅硬。」

《幅巾》
[编辑]

用黑繒六尺許,中屈之,右邊就屈處為橫㡇,左邊反 屈之。自㡇左四五寸間,斜縫向左,圓曲而下,遂循左 邊至於兩末,復反所縫餘繒使之向裡,以㡇當額前 裹之,至兩耳旁,各綴一帶,廣二寸,長二尺,自巾外過 頂後,相結而垂之。

《輟耕錄》
[编辑]

《巾幘考》
[编辑]

「巾幘。」《釋名》:「巾,謹也。當自謹於四教。」《儀禮》:二十成人士 冠,庶人巾。《說文》:「髮有巾曰幘。」幘即巾也。又《方言》:「覆髻 謂之幘。」《漢書》:卑賤執事不冠者所服,或謂之承露。按 《儀禮》「士冠庶人巾。」則古者士以上有冠無巾幘,惟庶 人戴之。秦謂民為黔首,漢謂僕隸為蒼頭。《漢書》謂卑 賤者所服,此其證也。後世上下通用之,謂之燕巾。蔡 邕《獨斷》曰:「漢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人見,故加巾幘以 包之也。」然則巾自巾,幘自幘,不獨卑賤者所服,雖尊 者亦服之矣。至王莽,冠內加巾,故詩人云:「王莽禿幘

施屋。」又光武岸幘見馬援。又按《魏志》注:太祖以天下
考證
凶荒,資財乏匱,擬皮弁,裁縑帛為帢,合乎簡易隨時

之義,以色別其貴賤,本施軍飾,非為國容。《韻書》:「弁缺 四隅謂之帢。」前時軍人弓手所戴小白帽是也。一曰 按頭使下,故曰帢。《增韻》《埤蒼》皆曰帽也。晉《輿服志》:哀 帝立秋,御讀令,改用素白幍。漢末,王公名士,多委王 服,以幅巾為雅。魏武始制幍。成帝制:使尚書八座丞 郎、門下三省侍官,乘車白幍低幃,出入掖門。又二宮 直官著烏紗幍,往往士人宴居皆著幍矣。幍雖冠弁 遺制,去古益遠,用巾幘為近之。一說秦加武將首飾 為絳帕,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卻摞之,施巾連 題卻覆之,即喪幘也,名之曰幘。至孝文帝,乃高顏題, 續之以《耳崇》,其巾為屋合後施巾上下,文者長耳,武 者短耳。古者冠制皆硬殼,自額上至於頂,如今禮冠 者然。後世乃作小冠,僅以束髮,冠下施幘,冠幘之上 又總施巾,皆效漢元帝所服之制也。夫歷代損益,隨 其所宜,苟不害於義,從俗可也。孔子居宋衣縫掖,居 魯冠章甫,亦從俗也。

&&圖表=14046a[编辑]

《三才圖會》。

大帽

大帽

{{{2}}}

圖說

《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 也。凡舉人未第者皆服之。

大帽嘗見《稗官》云:「國初高皇幸學,見諸生班烈日中, 因賜遮蔭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貢者則用之。

忠靖冠

忠靖冠

{{{2}}}

{{{2}}}

圖說

《諸葛巾》,一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 軍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今鮮服者。

忠靖冠,有梁,隨品官之大小為多寡,兩旁暨後以金 線屈曲為文。此卿大夫之章,非士人之服也。嘉靖初, 更定服色,遂有限制。

雲巾

雲巾

{{{2}}}

{{{2}}}

圖說

治五巾有三梁,其制類古五積巾,俗名「緇布冠」,其實 非也,士人嘗服之。

雲巾,有梁,左右前後用金線或素線,屈曲為雲狀,制 頗類《忠靖冠》,士人多服之。

東坡巾

東坡巾

{{{2}}}

{{{2}}}

圖說

方巾,此即古所謂角巾也,制同雲巾,特少雲文。相傳 國初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

東坡「《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少殺,前後左右 各以角相向。著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以老坡所服, 故名。嘗見其畫像,至今冠服猶爾。

唐巾

唐巾

{{{2}}}

{{{2}}}

圖說

《漢巾》,漢時衣服多從古制,未有此巾,疑厭常喜新者 之所為,假以漢名耳。

唐巾,其制類古毋追。嘗見唐人畫像帝王多冠此,則 固非士大夫服也,今率為士人服矣。

純陽巾

純陽巾

{{{2}}}

{{{2}}}

圖說

四周巾,以幅帛為之,從廣皆二尺有餘,用之裹頭。大 都燕居之飾,緇黃雜用,非士服也。

純陽巾,一名樂天巾,頗類漢、唐二巾。頂有寸帛,襞積 如竹簡,垂之於後。曰「純陽」者以仙名,而「樂天」則以人 名也。

帽子

帽子

{{{2}}}

{{{2}}}

圖說

老人巾嘗見《稗官》云:國初始進巾樣,高皇以手按之, 使後曰:「如此卻好。」遂依樣為之。今其制方頂,前仰後 俯,惟耆老服之,故名老人巾。

帽者,冒也,用帛六瓣縫成之。其制類古皮弁,特縫間 少玉飾耳。此為齊民之服。

結巾

結巾

{{{2}}}

{{{2}}}

圖說

將巾以尺帛裹頭,又綴片帛于後,其末下垂。俗又謂 之「紫巾結巾」,制頗相類

道冠

道冠

{{{2}}}

{{{2}}}

圖說

「雷巾」,制頗類儒巾,惟腦後綴片帛,更有軟帶二,此黃 冠服也。

道冠,其制小,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貫之。此與《雷巾》 皆道流服也。

僧帽

僧帽

{{{2}}}

{{{2}}}

圖說

芙蓉,帽禿輩不巾幘,然亦有二三種,有「毘盧一盞燈」 之名。此云芙蓉者,以其狀之相似也。

僧帽,自釋迦以金縷僧伽黎衣相傳,故其衣有「無垢 忍辱」之名。其帽未之前聞,諒亦與僧衣同流耳。

皁隸巾

皁隸巾

{{{2}}}

{{{2}}}

圖說

吏巾,制類老人巾,惟多兩翼,六功曹所服也。故名「吏 巾。」

皁隸巾,巾不覆額,所謂「無顏之冠」是也。其頂前後頗 有軒輊,左右以皁線結為流蘇,或插鳥羽為飾。此賤 役者之服也。

《本草綱目》
[编辑]

頭巾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古以尺布裹頭為巾,後世以紗羅布葛縫 合,方者曰巾,圓者曰帽,加以漆製曰冠。」又束髮之帛 曰「𢄼』,覆髮之巾曰幘,罩髮之絡曰網巾,近製也。」

主治

李時珍曰:「故頭巾治天行勞復後渴。取多膩者浸汁 煖服一升。」

附方

霍亂吐痢:偷本人頭繒,以百沸湯泡汁服一呷,勿令 知之。集元方

惡氣心痛:「破網巾燒灰一錢,貓屎燒灰五分,溫酒服。」 馬氏方

下蝕疳瘡:「破絲網燒存性,孩兒茶各等分碾末,以濃 茶洗淨擫之」,三五次效。忌生冷、房事、發物。集簡方

幞頭釋名[编辑]

李時珍曰:「幞頭,朝服也。北周武帝始用漆紗製之。至 唐,又有紗帽之製,逮今用之。」

主治

李時珍曰:「燒煙熏產後血運。燒灰水服,治血崩及婦 人交腸病。」

發明

李時珍曰:「按陳總領方,治暴崩下血,琥珀散,用漆紗 帽灰,云取陽氣沖上之義。」又夏子益《奇疾方》云:「婦人 因生產陰陽易位,前陰出糞,名曰交腸病。取舊幞頭 燒灰酒服,仍間服五苓散分利之。如無幞頭,凡舊漆 紗帽皆可代之。此皆取漆能行敗血之義耳。」

《皮巾子》
[编辑]

主治

李時珍曰:「下血及大瘋癘瘡,燒灰入藥

附方

積年腸風瀉血,百藥不瘥:「敗皮巾子燒灰,白礬燒各 一兩,人指甲燒焦,麝香各一分,乾薑炮三兩,為末,每 服一錢,米飲下。」聖惠方

敗天公釋名[编辑]

陶弘景曰:「此乃人所戴竹笠之敗者,取竹燒灰用。」 李時珍曰:「笠乃賤者禦雨之具,以竹為胎,以箬葉夾 之。」《穹天論》云:「天形如笠,而冒地之表。」則天公之名。蓋 取於此。近代以牛馬尾、棕毛、皁羅漆製以蔽日者,亦 名笠子,乃古所謂褦襶子者也。

主治

《別錄》曰:「平。主鬼疰精魅。燒灰酒服。」

冠冕部總論[编辑]

《白虎通》。

《紼冕》
[编辑]

紼者,何謂也?紼者,蔽也,行以蔽前紼。蔽者,小有事,因 以別尊卑,彰有德也。天子朱紼,諸侯赤紼。《詩》云:朱紼 斯皇,室家君王。」又「赤紼金舄,會同有繹。」又云:「赤紼在 股」,皆謂諸侯也。《書》曰:「黼黻衣黃。」朱紼,亦謂諸侯也。並 見衣服之制,故遠別之謂黃。朱亦赤矣。大夫蔥衡,別 于君矣。天子大夫赤紱蔥衡,士韎韐朱。赤者,或盛色 也。是以聖人塗法之,用為紼服,為百王不易也。紼以 韋為之者,反古不忘本也。上廣一尺,下廣二尺,天一 地二也。長三尺,法天地人也。所以有冠者,卷也,所以 卷持其髮也。人懷五常,莫不貴德示成禮有修飾,首 別成人也。《士冠經》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論語》曰:「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禮所以十九見正者而冠何? 漸三十之人耳。男子陽也,成於陰,故二十而冠。《曲禮》 曰:「二十弱冠。」言見正。何以知不謂正月也?以《禮士冠 經》曰:「夏葛屨,冬皮屨。」明非歲之正月也。皮弁者,何謂 也?所以法古至質冠名也。弁之言樊也,所以樊持其 髮也。上古之時質,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 《禮》曰:「三王共皮弁素」積,裳也。腰中辟積,至質不易之 服,反古不忘本也。戰伐田獵,此皆服之。麻冕者何?周 宗廟之冠也。《禮》曰:「周冕而祭。」又曰:「殷𠳲,夏收而祭。」此 三代宗廟之冠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冕仰,黃泉之下, 萬物被施,前冕而後仰,故謂之冕。謂之詡者,十二月 之時,施氣受化,詡張而後得牙,故謂之詡。謂之收者, 十三月之時,氣收本舉,生萬物而達出之,故謂之收。 冕仰不同,故前後乖也。詡張,故萌大,時物亦牙萌大 也。收而達,故前蔥,大者在後,時物亦前蔥也。絻所以 用麻為之者,女功之始,亦不忘本也。即不忘本,不用 皮,皮乃太古未有禮文之服,故《論語》曰:「麻冕,禮也」,《尚 書》「王麻冕。」冕所以前後遂延者何?示進賢退不能也。 垂旒者,示不現邪;纊塞耳,示不聽讒也。故水清無魚, 人察無徒,明不尚極知下。故《禮·玉藻》曰:「十有二旒,前 後遂延。」《禮器》曰:「天子麻冕,朱綠藻垂。十有二旒者,法 四時十二月也;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無旒。」委 貌者何謂也?周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士冠經》 曰:「委貌,周道,章甫,殷道,毋」追,夏后氏之道。所以謂之 委貌何?周統十一月為正,萬物萌小,故為冠飾最小, 故曰委貌。委貌者,委曲有貌也。殷統十二月為正,其 飾微大,故曰章甫。章甫者,尚未與極其本相當也。夏 統十三月為正,其飾最大,故曰毋追。毋追者,言其追 大也。爵弁者,周人宗廟之冠也。《禮·郊特牲》曰:「周弁,《士 冠經》曰:「周弁,殷𠳲,夏收爵。」何以知指謂其色,又乍言 爵弁,乍但言弁。周之冠色所以爵何?為周尚赤,所以 不純赤,但如爵頭。何以本制?冠者法天,天色元者,不 失其質,故周加赤,殷加白。夏之冠色純元,何以知殷 加白也?周加赤,知殷加白也。夏殷士冠不異何?古質 也。以士冠禮知之。

冠冕部藝文一[编辑]

《書冠》
周武王
[编辑]

「《𠜍》以著首」,將身不正,「遺為德咎。」

《冠幘銘》
漢·李尤
[编辑]

冠為元服,幘為首服。君子敬慎,自強不忒。

《冠銘》
晉·傅元
[编辑]

居高無忘危,在上無忘敬。懼則安,敬則正。

《謝東宮賚貂蟬啟》
元·帝
[编辑]

挹婁之毳,曲降鴻恩;麗水之珍,復蒙殊獎。東平紫貂之賜,非聞暖額;中山黃金之錫,豈曰附蟬。坐變仲尼 之容,增輝《允南》之貌。

《謝滕王賚巾啟》
北周·庾信
[编辑]

某啟:奉教,垂賜鹿子巾一枚。解角新胎,戴藤初朵,落 星交映,連珠疏點。盤龍之刀既剪,長命之縷仍縫。翠 羽懸推,芙蓉高讓。遊斯隱士,足笑鼓皮;入彼春林,方 誇筍籜。某蓬鬢鬆颯,衰容耆朽。三秋不沐,實荷今恩; 十年一冠,彌欣此賚。謹啟。

《冠賦》
唐·趙良器
[编辑]

懿哉聖人之所為!觸類而長,緣情以施。大則察乾坤 之用,小則稽鳥獸之儀。近取諸身,既制冠以象德;遠 取諸物,亦模範而開規。裝玉彩而晶耀,鈿珠華而陸 離。禮容於是乎克尚,首飾於是乎攸宜。故柔以虛中, 剛而勁外。惟德是輔,惟仁是大。綴香簪以半出,垂寶 纓而雙對;珥白筆以孤懸,總紺髮而繁會。若乃九門 朝啟,千官奉職。劍履鏘鏘,旌旗翼翼。趨玉階以雲聳, 入金門而電赩。於赫朝廷,其儀不忒。此乃禮容之有 則也。爾其尊卑異制,古今殊情。備鶡所以貴勇,加蟬 所以貴清。進賢表文者之號,《章甫》尊儒者之名。獬豸 觸邪,惡佞臣而直指;鵔鸃崇飾,光近侍以增容。此又 威儀之孔明也。是以舉之有節,施之「無妄。或用晦而 冕旒,或蔽聰而黈纊。居止而不失其職,得位而不愆 於上。每守分以自安,故雖高而不亢。此乃進退之惟 當也。」客有賦之而歎曰:「夫檢身者禮,表容者服。服之 不稱,必近於妖祥;禮之或差,自階於傾覆。故君子履 道以遠害,小人崇奢而取戮。鄭臧聚鷸,果貽出境之 誅;疏受挂門,克保永」終之祿。則知逆理者天之所禍。 順常者神之所福。況乎在位之庶僚,可不鑒茲而敬。 肅

《貂蟬冠賦》
侯洌
[编辑]

冠表朝容,飾崇工製。示勁悍而貂文既緝,彰清高而 蟬翼斯綴。所以發宰臣之盛,改武弁之弊。配紫綬而 增華,入黃樞而轉麗。突爾將戴,翹然可觀。糅輕毛而 絲絡,鬥微殼而花攢。引雜錯之光,足見乎以文為貴; 分動搖之影,誠誡夫居危如安,麗則無挂;新而莫彈。 彩列如星,衛女何榮於會弁;用當謁帝齊相堪嗤於 濯冠。所以類鼠咸收,如螗必取。示威無假於鶡戴,呈 巧豈矜於鷸聚。影麗華簪,光聯垂組。乍臨天陛,澤鮮 而日照如濡;時受王言,質薄而風搖自舞。鄙舊規於 卻敵,笑遠適於章甫。貂之貴誰憂換酒於晉臣?蟬之 清是用加金於漢主。故能堅逾鐵柱,妙奪玉纓。非不 足之時,狗尾何續?從有緌而用蜩,甲如生。柔而輔曲, 潔以從輕。灼灼而自為首飾,炯炯而能使心清。至矣 哉!蟬者食潔居高,貂者內溫外悍,盡飾斯在,齊光不 散,發令姿於綴者,王何以尊?藉舊葉而珥焉,金張益 煥。將進賢而並美,與交讓以相資。承柱後之名,是表 禮無違者;冠侍中之首,欲使人皆見之。道光漢冊,事 合秦賜。冠乎斯,用之以明義。

《進賢冠賦》
于伊躬
[编辑]

惟冠之制,惟賢是崇。冠俟賢而出,賢因冠而通。成於 人有傳古之儀,形於國有尊儒之風。吾君於是詔司 服,進良工。考前法以無替,覿斯義而有融。然後得多 士以立效,實茲冠而允淑。君臣克序,用彰有道之時; 冕弁可儔,載稽取象之服。則知冠以招士,亦猶工以 度木。匪工也,良材何以辨於山;匪冠也,群賢何以求 「其祿?」觀夫製作有則,威儀孔昭。建象於初,爰從太古 之代;更名於後,始惟炎漢之朝。不繪畫以崇飾,在進 用以彰德。上下率而有差,禮容行而無忒。不可奢致, 不可儉偪,蓋取事之大猷,亦設官之盛飾。上自元后, 降於公卿,用則異數,制乃同名。五梁三梁,表尊卑之 序;七寸八寸,為前後之程。惟德是急,惟儒是旌。葉緇 布之遺象,與皮弁而齊衡。且夫作之罔乖,服之有以。 豈同帶鶡者空尚乎猛,聚鷸者不稱於己。曷若取鑒 斯在,為工式孚。御膳加大官之列,使臣薦不疑之謨。 稽乎其形,諒先王之制;本乎其義,為君子之儒。贍之 克以正,創之而以聖。列士崇德之規,蒸人立身之鏡。 豈徒在首貫髮,雍容「肅敬」而已。

《彈冠賦》
王起
[编辑]

岌岌高冠,是加於首。將服之以入仕,遂彈之而去垢。 纖埃不染,知潔己之為先;法服是從,明干祿之非久。 豈比裂之而無用,挂之而勿有也?當其貢公不仕,王 陽未榮,風起緇布,塵飛玉纓,積歲月而無色,混風姿 而莫呈。豈知點綴則價重,拂拭則光生。蓋以斷金之 人,未達於清世;陸沉之士,猶勞其赤誠。是故置之而 有待,褚之而勿營。洎夫大漢登庸,伊人有所。同松茂 而柏悅,將龍翔而鳳舉。於是取《章甫》而言曰:「冠者首 之飾,人之規。盛服將朝,此為大者;結髮從仕,曷莫由 之。吾方策名於丹闕,委質於彤墀。顧將盡飾以為美, 豈薄污而見嗤。」及解彼珠纓,彈於玉指。彰久要之必 信,表從政之有使。拂舊彩以增鮮,振浮埃而暫起。由 是發光耀,正容止。朝廷濟濟,具瞻夫哲人;巾櫛鏘鏘用表夫君子。則知碩量之所包,賢人之與交。其賤也 樂夫《伐木》,其貴也同夫拔茅。則爵位相先者,以《彈冠》 而是鑒;金蘭合契者,因彈冠而有感。故能致美縉紳, 不嬰垢氛。將總會於元髮,期入仕於青雲。豈比夫晏 子濯以入朝,是稱賢相;屈生彈於新沐,方俟「明君。」

冠冕部藝文二詩詞[编辑]

《贈四王冠詩》
漢·應亨
[编辑]

濟濟四令弟,妙年踐二九。令月維吉日,成服加元首。 人咸飾其容,鮮能離塵垢。雖無兕觥爵,杯醮傳旨酒。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唐·王維
[编辑]

野巾傳《惠好》,茲貺重兼金。嘉此幽棲物,能齊隱吏心。 早朝方暫挂,晚沐復來簪。坐覺囂塵遠,思君共入林。

《答元八遺紗帽》
張籍
[编辑]

黑紗方帽君邊得,稱得山前坐竹床。惟恐被人偷樣 剪,不曾閒帶出書堂。

《詠白油帽送客》
錢起
[编辑]

「薄質慚加首,微陰幸庇身。卷舒無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寧辭雨露頻。」雖同客衣色,不染《洛陽》塵。

《答寄芙蓉冠子》
王建
[编辑]

一學芙蓉葉,初開映水幽。雖經小兒手,不稱老夫頭。 枕上眠常戴,風前醉恐柔。明年有閨閣,此樣必難求。

《山友寄蘚花冠》
項斯
[编辑]

塵汗出華髮,慚君青蘚冠。此身閒未得,終日戴應難。 好就松陰掛,宜當枕石看。會須尋道士,簪去繞霜壇。

《以紗巾寄魯望因而有作》
皮日休
[编辑]

周家新樣替《三梁》,裹髮偏宜白面郎。掩斂乍疑裁黑 霧,輕明渾似戴元霜。今朝定見看花側,明日應聞漉 酒香。更有一般君未識,虎文巾在「絳霄房。」

《襲美以紗巾見惠繼以雅音因次韻酬謝》
[编辑]

陸龜蒙

薄如蟬翅背斜陽,不稱春前贈。《郎》初覺頂寒生遠 吹,預憂頭白透新霜。堪窺水檻澄波影,好拂花牆亞 蕊香。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煙霧訪黃房。

《華陽巾》
前人
[编辑]

蓮花峰下得佳名,雲褐相兼上鶴翎。須是古壇秋霽 後,靜焚香炷禮寒星。

《漉酒巾》
前人
[编辑]

靖節高風不可攀,此巾猶墜凍醪間。偏宜雪夜山中 戴,認取時情與醉顏。

《友人遺華陽巾》
闕名
[编辑]

剪霧裁煙勝角冠,來從玉洞五雲端。醉宜薤葉攲斜 影,穩稱菱花仔細看。野客愛留籠鶴髮,谿翁爭乞配 魚竿。真仙首飾勞相寄,塵土翻慚「戴去難。」

《椰子冠》
宋·蘇軾
[编辑]

天教日飲欲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自漉疏巾邀醉 客,更將空殼付冠師。規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髮 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東坡何事不違時。

《謝人惠雲巾》
前人
[编辑]

燕尾稱呼理未便,剪裁雲葉卻天然。無心只是青山 物,覆頂宜歸紫府仙。轉覺周家新樣俗,未容陶令舊 名傳。鹿門佳士勤相贈,黑霧元霜合比肩。

《竹癭冠為李道人賦》
金·麻九疇
[编辑]

「東方有物字豐隆,以鳴為職驅群聾。萬頭濈濈囚凍 窟,欲出不出愁天公。迴寒作暖出一噫,黑帝不敢藏 昆蟲。所以獨為六丁長,揮斥元氣周神功。車轟鼓震 頃萬里,六甲雲風隨喚起。四陰用事合收聲,猶奮狂 陽鳴不已。號令非時遭物玩,草木不凋花再蕾。惱得 司秋訴帝閽,漏洩機緘法當死。天公大怪下桎梏,推」 落車中墮巖谷。非程非馬亦非人,化作蒼筤一枝竹。 勁氣剛風難遽銷,夜聞風雨猶蕭蕭,聳身直上三千 尺。天公又怪干雲霄,鬼壓神縛不聽出。只見白雲鎖 三日,雲散惟餘青屈盤,頤隱於臍變仙質。道人真是 萬物盜,斫取為冠就天巧。秋霜爭敢上頭顱,常與春 風同醉倒。此冠固奇惜未大,有冠獨在方之外。日月 為藤織四時,煙霞為樺綿千載。天潢絕漢梁虛碧,北 斗旋衡簪。沆瀣不隨脂粉侶,狻猊不逐風霜陪。獬豸 一任旋乾復轉坤,頭上峨峨終古在。欲作檀那施此 冠,不識先生若為戴。

《網巾》
元·謝宗可
[编辑]

烏紗未解滌塵袢,一網清風兩鬢寒。篩影細分雲縷 滑,棋文斜界雪絲乾。不須漁父燈前結,且向詩翁鏡 裡看。頭上任渠籠絡盡,有時華髮亦衝冠。

《謝戴文璝僉院惠草帽》
陳高
[编辑]

細結夫須染色新,使君持贈意偏真。玉川便易《煎茶 帽》,元亮還拋漉酒巾。影墮水波浮晚照,黑遮霜鬢隔 秋塵。深慚欲報無瓊玖,感戴寧忘拂拭頻。

===
《用韻復雲松老人華陽巾歌》
楊維楨
===「君不見獬豸不識字,高柱削鐵堅。白簡孰辨賢不賢。

又不見鵔鸃偏尚武,高屋壓虎肩。五兵不理長酣眠。 鐵崖老狂者強項如董宣。小巾製《子夏》,正要江東傳。」 人間緋紫揎,已蛻風中蟬,脫巾漉酒東籬邊。吳淞老 褐來賀我,倒冠共醉春風前。我歌此歌君拍手,東壺 西閬開洞天。洞天之鶴為我雙回旋。

《再用易巾韻》
陳櫟
[编辑]

隨處聊憑製漆紗,豈其官樣必京華。竹皮最古今苴 履,椰子稱奇亦貯茶。禿髮已知頭似筆,笑顏底用面 如靴。小冠《子夏》時方尚,岌嶪青雲難自誇。

《別帽》
明·丁鶴年
[编辑]

雲樣飄蕭月樣團,百年雄麗壓南冠。黃金綴頂攢文 羽,白璧垂纓間《木難》。刺繡尚期平敵壘,簪花曾夢舞 仙壇。一從吹墮西風裡,誰念塵沙白髮寒。

《陵祀歸得賜煖耳詩和方石韻》
李東陽
[编辑]

烏紗巾上透涼颸,一髮君恩力未辭。賜煖宮貂同日 戴,冒寒郊馬有人騎。耳聞明主如絲詔,心似窮民挾 纊時。明向玉階還再拜,羔羊重續《退公詩》。

《籜冠》
朱之蕃
[编辑]

龍孫頭角舊青霄,蛻甲斑紋永不凋。偃月製成籠短 鬢,切雲剪就映高標。都門掛後名心淨,湖曲歸來逸 興驕。酒漉葛巾慵更著,行吟搔首自逍遙。

《戊寅正月上尚巾禮成群臣稱賀賜白金文綺》
[编辑]

于慎行

負扆年來海岳安,春朝繡幘始加冠。龍樓拂曙天顏 近玉座垂旒日角寬。九廟神靈應已慰。兩階環珮不 勝歡。邇臣幸奉青蒲對,珍賜還看出上闌。

《丁孝廉惠冠巾》
高啟
[编辑]

《知試山人服,冠巾遠寄重》。佳名因子夏,舊製學《林宗》。 裹映秋吟鬢,攲宜晚醉容。朝簪今已解,期上華陽峰。

《酬惟喬贈巾》
薛蕙
[编辑]

野巾初著日,心賞竟朝曛。試正行窺水,從攲臥看雲。 坐翻嫌月露,出每避塵氛。顧影還相笑,風流愧使君。

《生查子》答洪丞相謝送小冠
宋·趙磻老
[编辑]

章甫不如人,翠綰垂楊縷。纖手送來時,羅帊緘香霧。

「貂蟬嬾上頭。渭水知何處,風月共垂竿。」 脫帽須親

付。

《前調》再和丞相謝冠
前人
[编辑]

《金門》一免時,離緒紛如縷。想像切雲高,曉日昏羅霧。

「峨冠補袞人」 ,不是無心處。欲效貢公彈,衣缽知誰

付。

冠冕部選句[编辑]

《古詩》:「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閒。瓜田不納履,李下不 整冠。」

晉《張華詩》:「玉佩連浮星,輕冠結朝霞。」

唐李白詩:「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酣來自作「青 海舞,秋風吹落紫綺冠。」

《杜甫詩》。「頭帶小烏巾。」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 為整冠。

《張籍詩》:「獨戴熊鬚冠暫出,唯將鶴尾扇同行。」

《韓愈詩》:「巍冠講唐虞。」

元稹詩:「未解縈身帶,猶傾墜枕冠。」

陸龜蒙詩。「山翁曾納舊交懽。須拂侯門側注冠。」 白樂天詩。「青筇竹杖白紗巾。」

《李嶠詩》:「貂冠朝振彩,烏署曉分光。」

《許渾詩》:「三頃水田秋更熟,北窗誰拂舊塵冠。」何人 更結王生襪,此客虛彈貢禹冠。

《韓偓詩》:「鶴帔星冠羽客裝,寢樓西畔坐書堂。」

宋蘇軾詩:「風回落醉帽。」一簪華髮岸綸巾。階楯 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愧不儒冠。

陸游詩:「筍生遮道妨行樂,果熟團枝礙整冠。」練褐 藤冠《物外裝》。

黃庭堅詩:「螭頭簪筆見秦冠。」「桐帽棕鞋稱老夫。」 《文彥博》詩:「歸時壓得帽簷攲,頭上春風《紅𥰡㇄》。」 韓維詩:「仰眺頻攲使者冠。」

梅堯臣詩。「烏紗帽底青眸轉,朱雀街前玉轡搖。」 《金邊元鼎》詩。「短髮臨風懶不冠。」

杜仁傑詩:「楊彪不著鹿皮冠,元亮還書甲子年。」 劉從益詩:「碧梧斜影落胡床,白葛烏巾滿意涼。」 元黃溍詩:「元日端門瑞氣新,層層冠帶羽林軍。」 薩都剌詩:「宮花壓帽金牌重,舞妓當筵翠袖輕。」 明孫一元詩:「裝點太平還我輩,㯶鞋桐帽送生涯。」 李東陽詩:「行貪覓句忘吹帽,醉怯登高不上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