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04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四十卷 |
第四十卷目錄
宮殿部彙考二
後漢〈光武帝建武二則 明帝永平二則 順帝陽嘉一則 桓帝延熹一則 靈帝中
平二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明帝太和一則 青龍一則〉
吳〈大帝赤烏一則 孫亮太元一則 孫皓寶鼎一則〉
晉〈成帝咸和二則 孝武帝太元三則〉
宋〈文帝元嘉三則 孝武帝大明二則 廢帝永光一則〉
齊〈武帝永明一則 廢帝永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四則 大通一則 敬帝太平一則〉
陳〈高祖永定一則 高宗太建三則 後主至德一則〉
北魏〈太祖登國一則 天興五則 天賜二則 太宗神瑞一則 泰常三則 世祖始
光一則 神麚一則 延和一則 太平真君二則 高宗太安二則 顯祖皇興一則 高
祖延興一則 承明一則 太和九則 世宗景明一則 孝靜帝興和二則〉
北齊〈文宣帝天保二則 後主天統一則 武平一則 幼主一則〉
北周〈明帝武成一則 武帝保定二則 建德二則 宣政一則 宣帝大象二則〉
隋〈高祖開皇二則 煬帝大業六則〉
考工典第四十卷
宮殿部彙考二
[编辑]後漢
[编辑]光武帝建武十四年起南宮前殿
[编辑]按:《後漢書光武本紀》:「建武元年七月,圍朱鮪於洛陽。 九月,朱鮪舉城降。十月癸丑,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 非殿,遂定都焉。十四年正月,起南宮前殿。」
〈注〉蔡質《漢官典職》云:「南宮至北宮,中央作大屋,複道三道行,天子從中道,從官夾道,左右十步一衛,兩宮相去七里。」又洛陽宮閣名有卻非殿。
按:《括地志》,「南宮在雒州雒陽縣東北二十六里洛陽 故城中。」
建武十九年冬十二月,修西京宮室。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云云,按《杜篤傳》,篤以關中表 裏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洛邑,乃上《論都賦》曰:「皇 帝以建武十八年二月甲辰,升輿洛邑,巡於五嶽,推 天時,順斗極,排閶闔,入函谷,觀阸於殽黽,圖險於隴 蜀。其三月丁酉,行至長安,經營宮室,傷愍舊京,遂天 旋雲遊,造舟於渭,北,斻涇流,衍陳於岐梁,東橫乎大 河,瘞后土,禮邠郊。」明年,有詔復函谷關,作大駕宮。
明帝永平三年起北宮
[编辑]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云云。
永平八年冬十月,「北宮成。」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云云。按《鍾離意傳》,永平三年 夏,旱而大起北宮。意詣闕上疏,帝敕大匠止作,諸宮 減省不急。遂應時注雨。後德陽殿成,百官大會,帝思 意言,謂公卿曰:「鍾離尚書在此殿不立。」
〈注〉《漢宮殿名》:「北宮中有德陽殿。」
按《禮儀志注》,蔡質《漢儀》曰:「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 軒,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 屬郡計吏皆陛覲庭燎,宗室諸劉雜會萬人以上,大 官賜食酒,御史四人執法殿下虎賁、羽林弧弓撮矢, 陛戟左右,戎頭偪脛,陪前向後,左右中郎將住,東西 羽林、虎賁將,東北五官將中央悉坐就賜作九賓徹」 樂,鐘磬並作。樂畢,作魚龍曼延,小黃門吹三通,謁者 引公卿群臣以次拜罷。德陽殿周旋容萬人,階高一 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 刻鏤作宮掖之好,廁以青翡翠,一柱三帶,韜以赤緹。 天子正旦節會朝百僚於此。
順帝陽嘉元年修飾宮殿立長秋宮
[编辑]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是歲修飾宮殿。」按《順烈梁皇 后紀》,陽嘉元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以乘氏侯商先 帝外戚,《春秋》之義,娶先大國,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 位坤極。帝從之,乃於壽安殿立貴人為皇后。
〈注〉《壽安》是德陽宮內殿名。
桓帝延熹二年考濯龍宮
[编辑]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
按《玉海》,「延熹二年,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
〈注〉薛綜注《東京賦》云:「濯龍,殿名。」芳林,謂兩旁樹木蘭也。考,成也,既成而祭之。《左傳》曰:「考仲子之宮。」
靈帝中平二年造萬金堂於西園
[编辑]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中平三年,修「玉堂殿。」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三年春二月,復修玉堂殿,鑄銅 人四,黃鍾四,及天祿、蝦蟆。」
〈注〉天祿,獸也。時使掖庭令畢嵐鑄銅人列於蒼龍元武闕外,鍾懸於玉堂及雲臺殿前,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案:今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鑴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據此,即天祿、「辟邪」,並獸名也。漢有天祿閣,亦因獸以立名。
魏
[编辑]文帝黃初元年冬十二月初營洛陽宮
[编辑]按:《魏志文帝本紀》云云
〈注〉臣松之案:諸書記,是時帝居北宮,以建始殿朝群臣,門曰承明,陳思王植詩云「謁帝承明廬」是也。至明帝時,始於漢南宮崇德殿處起太極、昭陽諸殿。
按:《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黃初元年,文帝愈崇宮殿, 雕飾觀閣,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於太行 穀城之山,起景陽山,於芳林園,樹松竹草木,捕禽獸 以充其中。於是百役繁興,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 已下,莫不展力。山之東,舊有九江,陸機《洛陽記》曰:『九 江直作員水,水中作員壇,三破之,夾水得相《逕通。賦》』」 曰:「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崖。」今也,山 則塊阜獨立,江無復髣髴矣。渠水又東枝分,南入華 林園,歷疏圃南圃中有古井,井悉以珉玉為之,以磁 石為口,工作精密,猶不變古,璨然如新。又瑤華宮南, 歷景陽山北,山在都亭,堂上結方湖,湖中起御坐石 也。御坐前建蓬萊山,曲池接筵,飛沼拂席,南面射侯, 夾席武峙。背山堂上,則石路崎嶇,巖嶂峻嶮,雲臺風 觀,纓巒帶阜。遊觀者升降霞閣,出入虹陛,望之狀鳧 沒鸞舉矣。其中引水飛睪,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 潺不斷。竹柏蔭於層石,繡薄叢於泉側。微飆暫拂,則 芳溢於六空,入為神居矣。其水東注天池,池中有魏 文帝九花叢殿基悉自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釣臺於 其上,池南置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黃初中 所立也。其水自天淵池東出華林園,逕聽訟觀南,故 平望觀也。魏明帝常言:「獄,天下之命也。」每斷大獄,恆 幸觀聽之。以太和三年,更從今名。
明帝太和六年秋七月治許昌宮起景福承光殿
[编辑]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
按:《水經注》,「許昌城有景福殿基,魏明帝太和中造。」
青龍三年春三月大起洛陽宮殿
[编辑]按《魏志明帝本紀》:「三年三月,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 極殿,築總章觀,百姓失農。時直臣楊阜、高堂隆等各 數切諫,雖不能聽,帝優容之。秋七月,洛陽崇華殿災。 八月丁巳,命有司復崇華,改名九龍殿。」按《楊阜傳》: 「明帝新作許昌宮,又營洛陽宮殿觀閣。阜上疏曰:『堯 尚茅茨而萬國安其居,禹卑宮室而天下樂其業。及 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古之聖帝明王,未 有極宮室之高麗,以彫弊百姓之財力者也。桀作璇 室、象廊,紂為傾宮、鹿臺,以喪其社稷;楚靈以作《章華》 而身受其禍;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 二世而滅。夫不度萬民之力,以從耳目之欲,未有不 亡者也。陛下當以堯、舜、禹、湯、文、武為法』」則,夏桀、殷紂、 楚靈、秦皇為深誡。高高在上,實鑒后德,慎守天位,以 承祖考。巍巍大業,猶恐失之,不夙夜敬止,允恭卹民, 而乃自暇自逸,惟宮臺是侈是飾,必有顛覆危亡之 禍。《易》曰:「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王者以天 下為家,言豐屋之禍,至於家無人也。方今吳、蜀合從, 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 夫廢業,民有饑色。陛下不以是為憂,而營作宮室,無 有已時,恐皇祖烈考之祚將墜於地也。」奏御,天子感 其忠言,手筆詔答。
按《魏略》:「是年起太極諸殿,築總章觀,高十餘丈,建翔 鳳於其上。又於芳林園中起陂池,楫櫂越歌。又於列 殿之北立八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貴人、夫人以 上,轉南附焉。其秩石擬百官之數。帝常游宴在內,乃 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 奏事處當畫可。自貴人以下至尚保,及給掖庭灑掃」, 習伎歌者各有千數。通引穀水過九龍前,為玉井綺 欄,蟾蜍含受,神龍吐出。使博士馬均作「司南車,水轉 百戲。歲首建巨獸,魚龍曼延,弄馬倒騎,備如漢西京 之制。」築閶闔諸門,闕外罘罳。太子舍人張茂以吳、蜀 數動,諸將出征,而帝盛興宮室,留意於玩飾,賜與無 度,帑藏空竭,乃上書切諫:
按《水經注》,「魏明帝上法太極,於洛陽南宮起太極殿 於漢崇德殿故處。魏武封於鄴為北宮,宮有文昌殿。」 按《洛陽宮殿簿》,魏有太極、九龍、芙蓉、九華、承光諸殿。
吳
[编辑]大帝赤烏十年春三月改作太初宮
[编辑]按《吳志吳主傳》云云。
〈注〉《江表傳》載,權詔曰:「建業宮乃朕從京來所作將軍府寺耳,材柱率細,皆以腐朽,常恐損壞。今未復西,可徙武昌宮材瓦更繕治之。」有司奏言曰:「武昌宮已二十八歲,恐不堪用,宜下所在通更伐致。」權曰:「大禹以卑宮為美,今軍事未已,所在多賦,若更通伐,妨損農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
按《建康宮殿簿》,太初宮中有神龍殿,去縣三里。左太 沖《吳都賦》云「抗神龍之華殿」是也。赤烏殿,在縣東北 五里,吳昭明宮內制度,上應星宿。
孫亮建興元年天災武昌端門改作端門又災內殿按吳志孫亮傳云云
[编辑]〈注〉臣松之案:孫權《赤烏十年》詔「徒武昌宮材瓦以
繕治建康宮,而此猶有端門內殿。《吳錄》云:「諸葛恪有遷都意,更起武昌宮。」 今所災者,恪所新作。
孫皓寶鼎二年夏六月起顯明宮冬十二月皓移居之
[编辑]按:《吳志孫皓傳》云云。
〈注〉吳有太初宮,方三百丈,權所起也;昭明宮,方五百丈,皓所起也。避晉諱,故曰「顯明」,在太初之東。
晉
[编辑]成帝咸和五年九月造新宮
[编辑]按:《晉書成帝本紀》云云。
咸和八年春正月,以新宮成,赦五歲刑以下。
按《晉書成帝本紀》,七年十二月庚戌,帝遷於新宮。八 年春正月辛亥朔,詔曰:「昔大賊縱暴,宮室焚蕩,元惡 雖翦,未暇營築。有司屢陳,朝會逼狹,遂作斯宮,子來 之勞,不日而成。既獲臨御,大饗群后,九賓充庭,百官 象物,知君子勤禮,小人盡力矣。思蠲密網,咸同斯會。 其赦五歲刑以下。」
孝武帝太元三年二月作新宮
[编辑]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注〉新宮內外殿宇大小三千五百間。
按《晉紀》:「孝武寧康二年,尚書令王彪之等改作新宮。 太元三年二月,內外軍六千人始營築,至七月而成。 太極高八丈,長二十七丈。尚書謝萬監視,賜爵關內 侯,大匠毛安之關內侯。」
按:《冊府元龜》:「孝武太元三年二月,作新宮,帝移居會 稽王邸。七月,帝入新宮。」
〈注〉先是,謝安輔政,宮室毀壞,安欲繕之,尚書令王彪之等以「外寇」為諫,安不從,竟獨決之。宮室用成,皆仰模元象,合體辰極,兩無勞怨。
太元十七年秋八月新作東宮。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太元二十一年。春正月。造清暑殿。夏四月。作永安宮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按:洛陽宮殿名「永安宮」,周回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 洛陽故城中。
宋
[编辑]文帝元嘉十五年秋七月辛未新作東宮
[编辑]按《南史宋文帝本紀》云云。
元嘉二十五年夏四月乙巳,新作閶闔、廣莫二門,改 先廣莫門曰《承明》,開陽曰《津陽》。
按:《宋書文帝本紀》云云。
元嘉三十年六月,初置殿門及上閣。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孝武帝大明七年於博望梁山立雙闕
[编辑]按:《宋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大明 年,起「玉燭殿。」
按《宋書武帝本紀》:「孝武大明中,壞上所居陰室,於其 處起玉燭殿,與群臣觀之。床頭有土鄣,壁上葛燈籠、 麻繩拂。侍中袁顗盛稱上儉素之德。」
廢帝永光元年八月以石頭城為長樂宮東府城為未央宮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楊宮
[编辑]按:《宋書廢帝本紀》云云。
齊
[编辑]武帝永明元年春正月甲子築青溪舊宮
[编辑]按《南史齊武帝本紀》云云。
廢帝永元三年大起諸殿
[编辑]按《南史齊廢帝本紀》,三年,火燒璿儀、曜靈等十餘殿 及柏寢,北至華林,西至祕閣,三千餘間皆盡。左右趙 鬼能讀《西京賦》云:「柏梁既災,建章是營。」於是大起諸 殿,芳樂、芳德、仙華、大興、含德、清曜、安壽等殿。又別為 潘妃起神仙、永壽、玉壽三殿,皆帀飾以金璧。其玉壽 中作飛仙帳,四面繡綺,窗間盡畫神仙。又作七賢,皆 以美女侍側。鑿金銀為書字,靈獸神禽、風雲華炬,為 之玩飾。椽桷之端,悉垂鈴佩。江左舊物,有古玉數枚, 悉裁以鈿笛。莊嚴寺有玉九子鈴,外國寺佛面有光 相,禪靈寺塔諸寶珥,皆剝取以施潘妃殿飾。
梁
[编辑]武帝天監六年九月改閱武堂為德陽堂聽訟堂為儀賢堂
[编辑]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天監七年春正月戊戌,作「《神龍》仁虎闕於端門大司 馬門外。」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天監十年,初「作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
按《南史梁武帝本紀》云云。
天監十二年春二月,新作「太極殿。」
按:《梁書武帝本紀》:「十二年春二月辛巳,新作太極殿, 改為十三間。六月庚子,太極殿成。」
大通元年春正月開大通門
[编辑]按《南史梁武帝本紀》:「初,帝創同泰寺,至是開大通門, 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同泰。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
敬帝太平元年十一月起雲龍神武門
[编辑]按《南史梁敬帝本紀》云云。
陳
[编辑]高祖永定二年秋七月詔起太極殿冬十月甲寅太極殿成
[编辑]按《陳書高祖本紀》:「二年秋七月,初,侯景之平也,火焚 太極殿。承聖中,議欲營之,獨闕一柱。至是有樟木大 十八圍,長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後渚,監軍鄒子度以 聞。詔中書令沈眾兼起部尚書,少府卿蔡儔兼將作 大匠,起太極殿。十二月丙寅,高祖於太極殿東堂宴 群臣,設金石之樂,以路寢告成也。」
高宗太建四年十二月丁卯詔築東宮
[编辑]按《陳書高宗本紀》:「四年十二月丁卯,詔曰:『梁氏之季, 兵火薦臻,承華焚蕩,頓無遺構。寶命惟新,迄將二紀, 頻事戎旅,未遑修繕。今工役差閑,椽楹有擬,來歲開 肇,創築東宮,可權置起部尚書、將作大匠,用主監作』。」 太建七年六月己酉,改作雲龍神虎門。
按:《陳書高宗本紀》云云。
太建九年。十二月戊申。東宮成。皇太子移於新宮 按《陳書高宗本紀》云云。
後主至德二年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
[编辑]按《陳書後主本紀》,不載。按《皇后列傳》,史臣侍中鄭 國公魏徵考覽記書,參詳故老云:「後主初即位,以始 興王叔陵之亂,被傷,臥於承香閣下。時諸姬並不得 進,唯張貴妃侍焉。而柳太后猶居柏梁殿,即皇后之 正殿也。後主沈皇后素無寵,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 至德二年,乃於光照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閣 高」數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並以 沈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 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未有。每微 風暫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後庭。其下積石為 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後主自居臨春閣, 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複道交 相往來。
北魏
[编辑]太祖登國六年起河南宮
[编辑]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天興元年冬十月起天文殿
[编辑]按《魏書太祖本紀》:「元年秋七月,遷都平城,始營宮室, 建宗廟,立社稷。冬十月,起天文殿。」
按《冊府元龜》:「天興元年正月,帝至鄴,巡登臺榭,遍覽 宮城,將有定都之意。秋七月,遷都平城,始營宮室,建 宗廟,立社稷。冬十月,起天文殿。」
天興二年秋七月,起天華殿。
按《魏書太祖本紀》:「秋七月,起天華殿。冬十二月,天華 殿成。」
天興三年。秋七月。起中天殿。及雲母堂金華室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天興四年夏五月,起紫極殿。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天興六年冬十月,起西昭陽殿。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天賜元年冬十月築西宮
[编辑]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天賜三年夏六月,「築灅南宮。」
按《魏書太祖本紀》:「三年六月,發八部五百里內男丁, 築灅南宮門闕高十餘丈,引溝穿池,廣苑囿。規立外 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經途洞達,三十日罷。」
太宗神瑞元年春二月起豐宮於平城東北
[编辑]按:《魏書太宗本紀》云云。
泰常三年冬十月戊辰築宮於西苑
[编辑]按:《魏書太宗本紀》云云。
泰常四年春三月,築宮於蓬臺北。九月,築宮於白登 山。
按:《魏書太宗本紀》云云。
《泰常》八年,廣西宮
按《魏書太宗本紀》:「八年冬十月,廣西宮起外垣牆,周 回二十里。」
世祖始光二年營萬壽宮起永安安樂二殿
[编辑]按《魏書世祖本紀》:「二年三月庚申,營故東宮為萬壽 宮,起永安、安樂二殿,臨望觀,九華堂,初造新宇千餘, 九月,永安、安樂二殿成,丁卯,大饗以落之。」
神麚四年秋七月起承華宮
[编辑]按:《魏書世祖本紀》云云。
延和三年秋東宮成
[编辑]按《魏書世祖本紀》:「三年秋七月辛巳,東宮成,備置屯 衛,三分西宮之一。」
太平真君三年作廣德殿
[编辑]按《魏書世祖本紀》:「三年,劉義隆、龍驤將軍裴方明、梁 州刺史劉康祖寇南秦,南秦王楊難當敗奔於上邽六月丙戌,難當朝於行宮。先是,起殿於陰山之北,殿 始成而難當至,因名曰廣德焉。」
太平真君。十一年二月。大治宮室。太子居於北宮 按《魏書世祖本紀》云云。
高宗太安三年起遼西行宮
[编辑]按《魏書高宗本紀》:「三年冬十月,將東巡,詔太宰常英 起行宮於遼西黃山。」
太安四年。三月丙辰。起太華殿。九月辛亥。太華殿成 按《魏書高宗本紀》云云。
顯祖皇興五年名太上皇帝宮曰崇光
[编辑]按《魏書顯祖本紀》:五年「秋八月丁亥,車駕還宮。帝雅 薄時務,常有遺世之心。丁未,詔百官有司祗奉嗣子, 以答天休。於是群公奏上尊號太上皇帝,乃從之。己 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宮。」
按《冊府元龜》:獻文皇興五年八月,傳位於太子,帝稱 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宮,采椽不斲,土階而已。初,帝於 苑內立殿,敕中祕群官製名。儀曹郎公孫叡奏曰:「臣 聞至尊至貴,莫崇於帝王;天人挹損,莫大於謙光。伏 惟陛下躬唐虞之德,存道頤神,逍遙物外,宮居之名, 當協叡旨。臣愚以為宜曰崇光。」奏可。
高祖延興三年改崇光宮為寧光宮
[编辑]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承明元年十月起七寶永安行殿
[编辑]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元年起太和安昌二殿及永樂殿
[编辑]按《魏書高祖本紀》:「元年春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秋 七月己酉,太和、安昌二殿成。九月庚子,起永樂遊觀 殿於北苑,穿神淵池。」
按《冊府元龜》,「太和元年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詔曰: 『昔軒皇誕御,垂棟宇之構;爰歷三代,興宮觀之式。然 茅茨土階,昭德於上代;增臺廣廈,崇威於中葉。良繇 文質異宜,華朴殊禮故也。是以周成繼業,營明堂於 東都;漢祖聿興,建未央於咸鎬。蓋所以尊嚴皇威,崇 重帝德,豈好奢惡儉,苟弊民力者哉!國家皇運統天, 協纂乾曆,銳意四方,靡遑建制,宮室之度,頗為未允。 太祖初基,雖粗有經式,自茲厥後,復多營改,至於三 元慶饗,萬國充庭,觀光之使,具瞻有闕。朕以寡德,猥 承洪緒,時屬休期,事鍾昌運,宜遵遠度,式茲宮宇。指 訓規模,事昭於平日;明堂太廟,已成於昔年。又因往 歲之豐資,藉民情之安逸,將以今春,營改正殿,違犯 時令,行之惕然。但朔土多寒,事殊南夏,自非裁度經 春,興役徂暑,則廣制重基,莫繇克就。成功立事,非委 賢莫可;改制規模,非任能莫濟。尚書李沖,器懷淵博, 經度明遠,可領將作大匠;司空長宮樂穆亮,可與大 匠共監興繕。其去故從新之宜,修復《太極》之制,朕當 別加指授』。」七月,二殿成,起朱明思賢門。
太和三年春正月癸丑,坤德六合殿成。六月,作文石 室靈泉殿於方山。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四年春正月癸卯,乾象六合殿成。九月乙亥,思 義殿成。壬午,東明觀成。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七年冬十月,皇信堂成。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九年秋七月。新作諸門。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十二年秋九月丁酉起宣文堂經武殿。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太和十六年春,建太極殿。
按《魏書高祖本紀》,十六年春二月戊子,帝移御永樂 宮。庚寅壞太華殿,經始太極殿。冬十月庚戌,太極殿 成,饗群臣。十一月乙卯,依古六寢,權制三室,以安昌 殿為內寢,皇信堂為中寢,四下為外寢。按《穆崇傳》, 穆亮領太子太傅,時將建太極殿,引見群臣於太華 殿。高祖曰:「朕仰遵先意,將營殿宇,役夫既至,興工有 日,今欲徙居永樂,以避囂埃。土木雖復無心,毀之能 不悽愴!今故臨對卿等,與之取別。此殿乃高宗所制, 爰歷顯祖,逮朕沖年,受位於此。但事來奪情,將有改 制,仰惟疇昔,惟深悲感。」亮稽首對曰:「臣聞稽之卜筮, 載自典經,占以決疑,古今攸尚。興建之功,事在不易, 願陛下訊之蓍龜,以定可否。又去歲役作,為功甚多, 太廟明堂,一年便就,若仍歲頻興,恐民力凋弊。且材 幹新伐,為功不固,願得逾年,小康百姓。」高祖曰:「若終 不為,可如卿言,後必為之,逾年何益?朕遠覽前王,無 不興造,故有周創業,經建靈臺;洪漢受終,未央是作。 草創之初,猶尚若此,況朕承累聖之運,屬太平之基。 且今八表清晏,年穀又登,爰及此時,以就大功。人生 定分,修短命也。蓍蔡雖智,其如之何!當委之大分,豈 假卜筮。」遂移御《安樂宮》。
按《水經注》:太和十六年,破太華、安昌諸殿,造太極殿 東西堂及朝堂,夾建象魏、乾先、中陽、端門,東西二掖門、雲龍、神虎、中華諸門,皆飾以觀閣。東堂東接太和 殿,殿之東階下有一碑,太和中立,是洛陽八風谷之 石緇石也。殿之東北接紫宮寺,南對承賢門,門南即 皇信堂,堂之四周,圖古聖忠臣烈士之容。堂南對白 臺,臺甚高廣,臺基四周,列壁閣路自內而升,國之圖 籙祕籍,悉積其下。臺西即朱明閣,直侍之官出入所 由。其水夾御路南流,逕蓬臺西。魏神瑞三年,又毀建 白樓。樓甚高竦,加觀榭於其上,表裏飾以石粉暠曜, 建素,赭白綺分,故世謂之「白樓」也。後置大鼓於其上, 晨昏伐以千椎,為城里諸門啟閉之候,謂之《戒晨鼓》 也。
太和十七年春三月,改作後宮,冬十月鄴宮成 按《魏書高祖本紀》。「十七年春三月戊辰,改作後宮。冬 十月癸卯幸鄴城。初,帝南伐,起宮殿於鄴西,十一月 癸亥宮成,徙御焉。」
太和十九年,金墉宮成。
按《魏書高祖本紀》:十九年:「秋八月丁巳,金墉宮成。甲 子,引群臣歷宴殿堂。」
世宗景明三年冬十二月徙御新宮
[编辑]按《魏書世宗本紀》:三年冬十有一月己卯,詔:「京洛兵 蕪,歲踰十紀。先皇定鼎舊都,維新魏曆,翦掃榛荒,創 茲雲構,鴻功茂績,規模長遠。今廟社乃建,宮極斯崇, 便當以來月中旬,蠲吉徙御。仰尋遺意,感慶交衷。既 禮盛周宣斯干之制,事高漢祖壯麗之儀,可依典故, 備茲考告,以稱遐邇人臣之望。」
孝靜帝興和元年冬十一月新宮成
[编辑]按:《魏書孝靜帝本紀》:元年「冬十有一月癸亥,以新宮 成,大赦天下,改元。八十以上賜綾帽及杖,七十以上 賜帛,及有疾廢者賜粟帛,築城之夫給復一年。」 興和二年春正月,徙御新宮。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二年春正月丁丑,徙御新宮,大 赦,內外百官普進一階,營構主將別優一階。」
北齊
[编辑]文宣帝天保二年七月己卯改顯陽殿為昭陽殿十月戊申起宣光建始嘉福仁壽諸殿
[编辑]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云云。
天保七年。夏四月丁亥。詔造金華殿。修廣三臺宮殿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云云。
天保九年,《三臺》成。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九年八月甲戌,帝如晉陽。先 是,發丁匠三十萬,營三臺於鄴下,因其舊基而高博 之,大起宮室及遊豫園。至是,三臺成,改銅爵曰金鳳, 金獸曰聖應,冰井曰崇光。十一月甲午,帝至自晉陽, 登三臺,御乾象殿,朝讌,群臣,並命賦詩。以宮成。丁酉, 大赦,內外文武普進一大階。」
後主天統三年十一月甲午大明殿成
[编辑]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三年十一月甲午,以晉陽大明 殿成,大赦。」
武平七年八月詔營邯鄲宮
[编辑]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云云。
幼主 年宮中起鏡殿寶殿瑇瑁殿按北齊書幼主本紀云云===《北周》:===
[编辑]明帝武成二年,重陽閣成。
[编辑]按周書明帝本紀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會群臣於 紫極殿始用百戲焉三月辛酉重陽閣成會群公列 卿大夫及突厥使者於芳林園賜錢帛各有差
武帝保定三年秋八月改作《路寢》。
[编辑]按周書武帝本紀云云
保定五年作長春宮
按周書武帝本紀不載按玉海長春宮在同州朝 邑縣保定五年宇文護築隋開皇中修之
建德元年,焚上善殿。
[编辑]按周書武帝本紀元年冬十二月庚寅幸道會苑以 上善殿壯麗遂焚之
建德六年夏五月詔撤露寢會義諸殿及并鄴二所 堂殿
按周書武帝本紀六年夏五月己丑詔曰朕欽承丕 緒寢興寅畏惡衣菲食貴昭儉約上棟下宇土階茅 屋猶恐居之者逸作之者勞詎可廣廈高堂肆其嗜 欲往者冢臣專任制度有違正殿別寢事窮壯麗非 直雕牆峻宇深戒前王而締構弘敞有踰清廟不軌 不物何以示後兼東夏初平民未見德率先海內宜 自朕始其露寢會義崇信含仁雲和思齊諸殿等農 隙之時悉可毀撤雕斲之物並賜貧民繕造之宜務 從卑朴癸巳行幸雲陽宮戊戌詔曰京師宮殿已從 撤毀并鄴二所華侈過度誠使作之非我豈容因而 弗革諸堂殿壯麗並宜除蕩甍宇雜物分賜窮民三 農之隙別漸營構止蔽風雨務在卑狹
宣政元年春正月,置懷州宮。三月,置蒲州宮。
[编辑]按《周書武帝本紀》:「元年春正月辛卯,行幸懷州。癸巳幸洛州。詔於懷州置宮。三月戊辰,於蒲州置宮。廢同 州及長春二宮。」
宣帝大象元年起洛陽宮
[编辑]按《周書宣帝本紀》:「元年春二月詔曰:『河洛之地,世稱 朝市。上則於天,陰陽所會;下紀於地,職貢路均。聖人 以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五代,世歷千祀,規模弘 遠,邑居壯麗。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 風,小人深懷土之思。我太祖受命酆鎬,胥宇崤函,蕩 定四方,有懷光宅。高祖神功聖略,混一區宇,往巡東 夏,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氣序。朕以眇身,祗承寶 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 嘗遊覽,百王制度,基址尚存。今若因修,為功易立。宜 命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 義。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謂經營,今宜停罷』。」於是發 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 役四萬人。并移相州六府於洛陽。稱東京六府 按《隋書食貨志》。「宣帝時。發山東諸州。增一月功。為四 十五日役。以起洛陽宮。并移相州六府於洛陽。稱東 京六府。」
大象二年三月乙未改同州宮為「天成宮。」
按:《周書宣帝本紀》云云。
隋
[编辑]高祖開皇十三年造仁壽宮
[编辑]按《隋書高祖本紀》云云。按《楊素傳》:帝令素監營仁 壽宮。素遂夷山堙谷,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及宮成,上 令高熲前視,奏稱頗傷綺麗,大損人丁,高祖不悅。素 憂懼,計無所出,即於北門啟獨孤皇后曰:「帝王法有 離宮別館,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宮,何足損費。」后以此 理諭上,上意乃解。於是賜錢百萬緡,絹三千段。 開皇十八年置,行宮。
按:《隋書高祖本紀》:「十八年冬十二月,自京師至仁壽 宮,置行宮十有二所。」
煬帝大業元年營顯仁宮
[编辑]按《隋書煬帝本紀》:「元年春二月,於皁澗營顯仁宮,採 海內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實園苑,徙天下冨商大 賈數萬家於東京。」
按《大業雜記》:大業元年,敕有司於洛陽故王城東營 建東京,以越國公楊素為營,東京大監安德公宇文 愷為副。廢三崤舊道,令開葼柵道。時有術人章仇太 翼表奏云:「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衝,不可久 住。」開皇之初,有童謠云:「修治洛陽還晉家,陛下曾封 晉王。此其驗也。」帝覽表,愴然有遷都之意。即日車駕 往洛陽,改洛州為豫州。自豫州至京師八百餘里,置 一十四殿,有別宮,有正殿。發河南道諸州郡兵夫五 十餘萬,開通津渠,自河起滎澤入淮千餘里。又發淮 南諸州郡兵夫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淮至於揚子 入江三百餘里,水面闊四十步。造龍舟。兩岸為大道, 種榆柳。自東都至江都二千餘里,樹蔭相交,每兩驛 置一宮,為停頓之所。自京師至江都,離宮四十餘所。 按《冊府元龜》,「大業元年,建東都於皁澗營頭行宮,苑 囿連接,北至新安,南及飛山,西至澠池,周圍數百里。 課天下諸州各貢草木花果、奇禽異獸於其間。」 大業三年,營晉陽宮。
按:《隋書煬帝本紀》:三年「秋八月,次太原,詔營晉陽宮。 大業四年,起汾陽宮。」
按:《隋書煬帝本紀》云云。
按:《大業雜記》:「二年正月,帝御成象殿大會,設庭燎於 江都門,朝諸侯。」「成象殿即江都正殿,殿南有成象門, 門南即江都門。二月,大駕出揚子,幸臨江宮,大會,賜 百僚赤錢於凝暉殿,蒱戲為樂。四月,敕上工監丞任 洪則開東都漕渠,自宮城南承福門分洛水東至偃 師入洛。五月,敕江南諸州科上戶分房入東都住,名」 為部,京戶六千餘家。七月,自江南還洛陽,敕於汾州 西北四十里,臨汾水起汾陽宮,即管涔山河源所出 之處。當盛暑月,臨河盥漱,即涼風凜然,如八九月。四 年二月,自京師還東都,造《天經》、「仙都」二宮。
大業五年,造「承乾殿。」
按《隋書煬帝本紀》:「五年二月己未,上御崇德殿之西 院,愀然不悅,顧謂左右曰:『此先帝之所居,實用增感, 情所未安,宜於此院之西,別營一殿』。」
按《大業雜記》:三年,帝御崇德殿,不怡曰:「先朝御此殿, 宜於此館之西別為一殿。」因乃造承乾殿,後改為毓 德殿。〈在京師〉行次《金城郡》,党項羌首朝見,帝問曰:「古者 先零、燒當等種落,爾是何者之後?」對曰:「相傳獼猴之 後。」帝笑之。至浩。川,橋成乃行。先是,造觀風行殿,三 間兩廈,丹柱素壁,雕梁畫棟,一日之內,嶷然峙立。夷 人見此,莫不驚駭,以為神異。六月,敕開永濟渠,引汾 水入河。又自汾水東北開渠,合渠水至於涿郡,二千 餘里通龍舟。
大業十二年,敕「毘陵郡東南造離宮十六所。」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大業雜記》,「十二年春正月,又敕毘陵郡通守路道 德,集十郡兵近數萬人,於郡東南置宮苑,周十二里, 其中有離宮十六所,其流觴曲水別有涼殿四所,環 以清流,共四殿,一曰圓基,二曰結綺,三曰飛宇。」〈一作雨〉 四曰「漏景。」其十六宮,亦以殿名名。宮右第一曰驪光 宮,二曰流英宮,三曰紫芝宮,四曰凝華宮,五曰瑤景 宮,六曰浮綵宮,七曰舒芳宮,八曰懿樂宮。左第一曰 采璧宮,二曰椒房宮。〈一曰風宮〉三曰「朝霞宮。」〈一作清暑〉四曰「珠 明宮」,五曰「翼仙宮」,六曰「翠微宮」,七曰「層成宮」,八曰「千 金宮。」及江左叛,燔燒遂盡。又欲於禹穴造宮,未就而 天下大亂。十二月,修丹陽宮,欲東巡會稽等郡,群臣 皆不欲。
按《潛確類書》:「離宮在常州府城之東南,隋置苑,有離 宮十六,倣洛陽規制,而奇麗過之,後廢。」
大業十三年。起「丹陽宮。」
按:《隋書煬帝本紀》:十三年「冬十一月,上起宮丹陽,將 遜於江左。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