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熱河志 (四庫全書本)/卷100
欽定熱河志 卷一百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熱河志卷一百
故事二
後魏
前燕
魏書昭成帝紀建國六年慕容元真遣使薦女七年二月遣大人長孫秩迎后慕容氏元真之女於境六月皇后至自和龍七月慕容元真遣使奉聘求交婚帝許之九月以烈帝女妻之八年慕容元真遣使朝貢
按十六國春秋前燕録載建元元年七月昭成帝復求婚於皝皝使納馬千匹為禮昭成不與又倨慢無子壻禮八月皝遣世子儁率前軍師將軍評等伐之昭成率衆遁走評等無所見而還即魏書所載薦女事也至魏昭成建國六年當晉康帝建元元年其八年當晉穆帝永和元年皆皝遷龍城後儁遷薊前事故録之
北燕
魏書太宗紀神瑞元年八月遣謁者於什門招諭馮跋泰常元年徒何部落庫傉官斌先降後復叛歸馮跋驍騎將軍延普渡濡水討擊大破之斬斌及馮跋幽州刺史漁陽公庫傉官昌征北將軍闗内侯庫傉官提等首生擒庫傉官女生縳送京師幽州平泰常三年五月壬子車駕東巡至於濡源及甘松遣征東將軍長孫道生給事黄門侍郎奚觀率精騎二萬襲馮跋又命驍騎將軍延普自幽州北趣遼西為聲勢帝自突門嶺待之道生至龍城徙其民萬餘家而還六月乙酉車駕西返按後魏神瑞元年當晉安帝義熙十年北燕馮跋太平六年後魏泰常元年當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北燕馮跋太平八年
魏書李先傳先與上黨王長孫道生率師襲馮跋乙連城克之悉虜其衆乃進討和龍先言於道生曰宜密使兵卒人備青草一束各五尺圍用填城塹攻其西南絶其外援勒兵急攻賊必可擒道生不從遂掠民而還尉古真傳古真帝諾初為幽州刺史加東統將軍進爵為侯長孫道生之討馮跋也諾與驍騎將軍延普率師次遼西轉寧東將軍進爵武陵公
按是年當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北燕馮跋太平十年
魏書世祖紀延和元年五月大簡輿徒於南郊將討馮文通六月庚寅車駕伐和龍七月己未車駕至濡水庚申遣安東將軍宜城公奚斤發幽州民及密雲丁零萬餘人運攻具出南道俱會和龍己巳車駕至和龍臨其城八月甲戌文通使載萬人出城挑戰昌黎公元邱與河間公元齊擊破之死者萬餘人文通尚書高紹率萬餘家保𦍑胡以自固己夘車駕討紹辛巳斬之詔平東將軍賀多羅攻文通帶方太守慕容元攻猴固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攻建徳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攻冀陽皆拔之虜獲生口班賜將士各有差九月乙夘車駕西還十月癸酉車駕至濡水十一月乙巳車駕至自伐和龍二年二月庚午詔兼鴻臚卿李繼持節假馮崇〈文通子封長樂公〉車騎大將軍遼西王承制聴置尚書已下賜崇功臣爵秩各有差六月遣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左僕射安原督諸軍討和龍將軍樓勃别將五千騎〈十六國春秋作五百騎〉圍凡城〈原作瓦城誤〉文通守將封羽以城降徙其民三千餘家三年六月辛亥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司空汝隂公長孫道生侍中古弼督諸軍討和龍芟其禾稼徙民而還太延元年六月戊申詔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等五將率騎四萬東伐文通己夘丕等至於和龍徙男女六千口而還
按後魏延和元年當宋文帝元嘉九年北燕馮文通太興二年十六國春秋載拜崇假節侍中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士車騎大將軍領䕶東夷校尉幽平二州牧遼西王與此詳畧有異
魏書屈遵傳屈須〈遵孫〉子恒督諸軍東伐進號鎮東大將軍師次和龍文通致牛酒以犒軍獻甲三千恒責其不送侍子數之以王命
按屈恒十六國春秋作屈垣考魏書恒字長生當從魏書作恒為是又韓茂傅及尉撥傳皆云從樂平王丕討和龍即此事也
魏書世祖紀太延二年三月辛未平東將軍娥清安西將軍古弼率精騎一萬討文通平州刺史元嬰又率遼西將軍會之五月乙夘馮文通奔髙麗古弼傳文通之奔也弼部將髙苟子率騎衝擊賊軍弼酒醉拔刀止之故文通得東奔將士皆怨弼不擊世祖大怒徴還黜為廣夏門卒樂平玉丕傳初馮文通之奔髙麗世祖詔遣送之髙麗不遣世祖怒將討之丕上疏以為和龍新定宜優復之使廣修農殖以饒軍實然後進圖可一舉而滅帝納之乃止
安州
魏書封懿傳囘〈㦤族孫〉除鎮逺將軍安州刺史山民愿朴父子賓旅同寢一室囘下車勒令别處其俗遂改江恱之𫝊文遙〈恱之子〉肅宗初拜平原太守遷後將軍安州刺史善於綏納甚得物情時杜洛周葛榮等相繼叛逆自幽燕以南悉皆淪䧟唯文遙介在羣賊之外孤城獨守鳩集荒餘且耕且戰百姓皆樂為用
營州
魏書肅宗紀熙平二年九月城營州治和龍城正光五年十月營州城人劉安定就徳興據城反執刺史李仲遵城人王惡兒斬安定以降徳興東走自號燕王盧同傳營州城民就徳興謀反除同度支尚書黄門如故持節使營州慰勞聴以便宜從事同頻遣使人皆為賊害乃遣賊家口三十人并免家奴為良齎書諭徳興徳興乃降安輯其民而還徳興復反詔同以本將軍為幽州刺史兼尚書行臺尉勞之同慮徳興難信勒衆而往為徳興所擊大敗而還
魏書肅宗紀孝昌二年九月就徳興攻䧟平州殺刺史王買奴
按此雖平州事以徳興為營州賊故著之
魏書孝莊紀永安二年十一月就徳興自營州遣使請降
庫莫奚
魏書太祖紀登國二年十月癸夘幸濡源十二月巡松漠三年五月癸亥帝北征庫莫奚六月大破之獲其四都雜畜十餘萬渡弱落水班賞將士各有差長孫肥𫝊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自濡源擊庫莫奚討賀蘭部並有戰功
魏書髙祖紀太和十四年五月庫莫奚犯塞安州將樓龍兒擊走之
魏書庫莫奚傳登國三年太祖親自出討大破之既而車駕南還十數年間庫莫奚滋盛及開遼海置戍和龍諸夷震懼各獻方物髙宗顯祖世庫莫奚嵗致名馬文皮太和四年輒入塞内辭以畏地豆千抄掠詔書切責之二十二年入冦安州營燕幽三州兵數千人擊走之後復欵附求入塞與民交易自是以後嵗常朝獻至於武定末不絶按庫莫奚自北魏滅燕之後每嵗入貢魏書帝紀載興安二年十二月遣使朝獻興光元年九月庫莫奚獻名馬有一角状如麟皇興元年二月二年四月三年二月四年二月延興二年八月三年八月四年九月俱遣使朝貢五年五月遣使獻名馬承明元年二月七月九月太和元年二月十月三年九月十七年五月正始四年八月永平元年七月八月二年八月三年十月延昌元年十月二年八月三年十月正光四年九月五年十二月孝昌二年四月俱遣使朝貢又周書庫莫奚𫝊大統五年遣使獻方物亦在魏末𩔖記於此
契丹
魏書契丹傳契丹國在庫莫奚東俱竄松漠之間登國中大破之遂逃迸與庫莫奚分背〈北史作住〉經數十年稍滋蔓有部落於和龍之北數百里多為冦盜真君以來求朝獻嵗貢名馬顯祖時使莫弗紇何辰奉獻得班饗於諸國之末歸而相謂言國家之美心皆欣慕於是東北羣狄聞之莫不思服皆得交市於和龍密雲之間太和三年莫賀弗勿於内附止於白狼水東自此嵗常朝貢
按契丹自北魏滅燕後屢來朝貢魏書帝紀載太延三年二月興安二年十二月皇興二年四月三年二月四年二月延興三年二月四月四年九月五年五月承明元年九月太和元年二月十月三年九月十七年五月永平元年七月二年七月三年閏五月四年七月延昌元年七月二年八月三年九月熙平二年二月八月正光五年十二月俱遣使朝貢彚著於此
北齊
營州
北齊書文宣紀天保九年七月詔營州去年螽澇損田兼春夏少雨苗家薄者免今年租賦
庫莫奚
北齊書文宣紀天保三年正月帝親討庫莫奚於代郡大破之獲雜畜十餘萬分賚將士各有差以奚口付山東為民孝昭紀皇建元年十一月帝親戎北討庫莫奚出長城虜奔遯分兵致討大獲牛馬
契丹
北齊書文宣紀天保四年九月契丹犯塞壬午帝北巡冀定幽安仍北討契丹十月丁酉帝至平州遂從西道趣長塹詔司徒潘相樂率精騎五千自東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經昌黎城復詔安徳王韓軌率精騎四千東趣斷契丹走路癸卯至陽師水倍道兼行掩襲契丹甲辰帝親踰山嶺為士卒先指麾奮擊大破之樂又於青山大破契丹别部綦連猛傳天保四年從討契丹於黄龍按庫莫奚契丹在北齊時帝紀載天保元年十二月庫莫奚遣使朝貢三年二月契丹遣使朝貢四年正月六年十二月七年九月八年八月庫莫奚連遣使朝貢河清二年十二月庫莫奚契丹並遣使朝貢天統元年契丹遣使朝貢亦類記於此
隋
營州遼西郡
隋書文帝紀開皇三年四月庚辰行軍總管隂夀破髙寶寧於黄龍五月丙寅赦黄龍死罪以下煬帝紀大業十年二月戊子詔曰往年出軍問罪將屆遼濱死亡者衆不及埋藏令宜遣使人分道収塟設祭於遼西郡立道場一所恩加泉壌庶弭窮魂之寃澤及枯骨用宏仁者之惠
按是詔指大業八年九年兩伐髙麗之事
隋書煬帝紀帝盛典屯田於栁城之外王世積傳遼東之役世積與漢王並為行軍元帥至栁城遇疾疫而還元孝矩𫝊孝矩弟褒遼東之役以行軍總管從漢王至栁城而還
按栁城於北魏時為龍城縣隋改龍山縣後復改栁城縣屬遼西郡
北史勿吉國𫝊煬帝初與髙麗戰頻敗其渠帥突地稽率其部降拜右禄大夫居之栁城與邉人來往恱中國風俗請被冠帶帝嘉之賜以錦綺而褒寵之及遼東之𭛠突地稽率其徒以從每有戰功賞賜甚厚十三年從幸江都尋放還栁城
奚
隋書奚傳初臣於突厥自突厥稱藩之後遣使入朝或通或絶最為無信大業時嵗遣使貢方物契丹
隋書髙祖紀開皇四年九月契丹内附契丹傳開皇六年諸部相攻擊又與突厥相侵髙祖使使責讓之其國遣使詣闕頓顙謝罪其後契丹别部出伏等内附安置於渇奚那頡之北開皇末其别部四千餘家背突厥來降上方與突厥和好重失逺人之心悉今給糧還本部〈原脱部字依北史補〉勅突厥撫納之固辭不去部落漸衆遂北徙逐水草當遼西正北二百里依託紇臣水而居東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餘逐寒暑隨水草畜牧有征伐則酋帥相與議之興兵動衆合如符契〈原脱如字依北史補〉突厥沙鉢畧可汗遣吐屯潘垤統之契丹殺吐屯而遁大業七年遣使朝貢方物〈契丹殺吐屯以下十七字隋書刋本脱去依北史補入〉
按隋書刻本契丹傳與室韋𫝊誤相連屬中有脱文今所引依北史補正至於奚契丹在隋時據奚𫝊稱大業時每嵗朝貢契丹𫝊稱大業七年朝貢兹考帝紀載開皇五年四月契丹遣使貢方物十三年正月契丹奚並遣使貢方物二十年正月契丹遣使貢方物大業十一年契丹遣使朝貢亦𩔖記於此
唐
營州
舊唐書太宗紀貞觀十五年十一月薛延陀以同羅僕骨回紇靺□霫之衆度漠屯於白道川命營州都督張儉統所部兵壓其東境
唐書太宗紀貞觀十六年七月營州都督張儉率幽州兵及契丹奚以伐髙麗十九年九月班師十月次營州以太宰祭死事者髙麗𫝊詔集戰骸葬於桞城祭以太宰帝臨哭從臣皆流涕貞觀二十二年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衞將軍孫貳朗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副之率營州都督由新城道以進次南蘇木郭知運𫝊詔知運兼隴右經畧使營栁
資治通鑑開元二年初營州都督治栁城以鎮撫奚契丹則天之世都督趙文翽失政奚契丹攻䧟之是後寄治於幽州東漁陽城或言靺□奚霫大欲降唐正以唐不建營州無所依投為黙啜所侵擾故且附之若唐復建營州則相帥歸化也并州長史和戎大武等軍州節度大使薛納信之奏請擊契丹復置營州五年奚契丹既内附貝州刺史宋慶禮建議請復營州三月制復置營州都督於栁城兼平盧軍使管内州縣鎮戌皆如其舊以太子詹事姜師度為營田度支使與慶禮等築之三旬而畢
唐書肅宗紀寶應元年建寅月戊申史朝義䧟營州
奚
唐書奚𫝊顯慶間奚叛五年以定襄都督阿史徳樞賓左武侯將軍延陁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為冷陘道行軍總管明年詔尚書右丞崔餘慶持節總䕶三都督討之奚懼乞降萬嵗通天中叛延和元年以左羽林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孫佺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將軍周以悌帥兵十二萬為三軍襲擊其部次冷陘與戰不利遂大敗佺以悌皆為虜禽送黙啜害之朝廷方多故未暇討資治通鑑景雲元年十二月奚霫犯塞掠漁陽雍奴出盧龍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訥追擊之弗克先天元年十一月奚契丹二萬冦漁陽幽州都督宋璟閉城不出虜奴大畧而去
舊唐書薛訥傳時契丹及奚與突厥連和屢為邉患訥建議請出師討之開元二年夏詔與左監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師二萬出檀州道以討契丹等杜賓客以為時屬炎暑將士負戈甲齎資糧深入冦境恐難為制勝中書令姚元崇亦以為然訥獨曰夏月草茂羊犢生息之際不費糧儲亦可漸進一舉振國威靈不可失也時議咸以為不便元宗方欲威服四夷特令訥同紫㣲黄門三品總兵擊奚丹議者乃息六月師至灤河遇賊時既蒸暑諸將失計會盡為契丹等所覆訥脱身走免歸罪於崔宣道及藩將李思敬等八人詔盡令斬之特免杜賓客唐書元宗紀開元二年七月薛訥及奚契丹戰於灤河敗績
舊唐書元宗紀開元二十年正月信安郡王褘為河東河北道行軍副元師以伐奚契丹三月信安郡王褘及奚契丹戰於薊州敗之五月忠王浚俘奚契丹以獻裴耀卿𫝊禮部尚書信安王褘受詔討契丹詔以耀卿為副俄又令耀卿齎絹二十萬疋分賜立功奚官就部落以給之耀卿謂人曰齎持財帛深入冦境不可不為備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進一而給付並畢時突厥及室韋果勒兵邀險謀刼襲之比至而耀卿已還烏承玼𫝊契丹可突於殺其王邵固降突厥而奚亦亂其王魯蘇撃族屬及邵固妻子自歸是嵗值奚契丹入冦詔承玼擊之破於𭡠禄山二十二年詔信安王褘率幽州長史趙含章進討承玼請含章曰二虜固劇賊前日戰而北非畏我乃誘我也公宜畜鋭以折其謀含章不信戰白城東大敗承玼獨按隊出其右斬首萬計可突於奔此奚
唐書徳宗紀貞元十一年奚冠平州劉濟敗之於青都山劉怦𫝊子濟奚數侵邉濟撃走之窮追千餘里至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其後又掠檀薊北鄙濟率軍會室韋破之
唐書張仲武傅始回鶻常有酋長監奚契丹以督嵗貢因詗刺中國仲武使裨將石公緒等原結二部執諜者八百餘人殺之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獲雜畜不貲奚𫝊大中元年北部諸山奚悉叛盧龍張仲武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牛羊七萬輜貯五百乘獻京師按唐書奚傳貞觀三年始來朝閲十七嵗凡四朝貢開元二年使奥蘇悔落丏降明年身入朝終帝之世凡八入朝至徳大厯間十二徳宗時兩朝獻元和元年君梅落身入朝憲宗世四朝獻太和九年來朝咸通九年使入朝而舊唐書奚傳别叙景雲元年遣使貢方物則新書之漏也
契丹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四月丙申契丹酋長率其部落來降四年突厥既亡營州都督薛萬淑遣契丹酋長貪没折説諭東北諸夷奚霫室韋等十餘部皆内附髙宗顯慶五年以定襄都督阿史徳樞賓等為沙磗道行軍總管以討契丹擒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送東都
唐書武后紀萬嵗通天元年五月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䧟營州殺都督趙文翽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衞大將軍張元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擊之七月春官尚書武三思為榆闗道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副以備契丹八月張元遇曹仁師麻仁節等及契丹戰於黄麞谷敗績執元遇仁節九月同州刺史武攸宜為清邉道行軍大總管以撃契丹十月辛夘契丹冦冀州刺史陸寶積死之資治通鑑則天皇后萬嵗通天元年契丹破營州獲唐俘數百囚之地牢聞唐兵將至使守牢霫紿之曰吾軰家屬饑寒不能自存唯俟官軍至即降耳既而契丹引出其俘飼以糠粥慰勞之曰吾養汝則無食殺汝又不忍今縱汝去遂釋之俘至幽州具言其狀諸軍聞之争欲先入至黄麞谷虜又使老弱迎降故遺老牛瘦馬於道側仁師等三軍棄步卒將騎兵輕集契丹設伏横撃之飛索以䌈元遇仁節獲之將卒死者填山谷鮮有脱者契丹得軍印詐為牒令元遇等署之牒總管燕匪石宗懷昌等云官軍已破賊若不至營州軍將皆斬兵不叙勳匪石等得牒晝夜兼行不遑寢食以赴之士馬疲敝契丹伏兵於中道邀之全軍皆没唐書武后紀神功元年三月王孝傑及萬斬戰於東硤石谷敗績孝傑死之四月右金吾衛大將軍武懿宗為神兵道行軍大總管及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以擊契丹五月婁師徳為清邉道行軍副總管右武威將軍沙叱忠義為清邉中道前軍總管以撃契丹王孝傑𫝊契丹李盡忠等叛有詔起白衣為清邉道總管將兵十八萬討之軍至東硤石谷與賊接道隘虜衆孝傑率鋭兵先驅出谷整陣與賊戰而後軍總管蘇宏暉以其軍退援不至為虜所乘軍潰孝傑墮谷死士相蹂且盡
資治通鑑先天元年十一月契丹冦漁陽大略而去〈詳見前奚條〉
唐書元宗紀開元二年薛納及契丹戰於灤河敗績〈詳見前奚條〉
舊唐書元宗紀開元二十年信安郡王褘為河東河北道行軍副元師伐契丹敗之〈詳見前奚條〉郭知運傳開元二十一年幽州長史薛楚玉遣英傑及禆將呉克勤烏知義羅守忠等精騎萬人及降奚之衆以討契丹屯兵於榆闗之外契丹首領可突于引突厥之衆拒戰於都山之下官軍不利知義守忠麾下便道遁歸英傑與克勤逢賊力戰戰皆沒於陣其下精鋭六千餘人仍與賊苦戰賊以英傑之首示之竟不降盡為賊所殺
按新書郭知運𫝊作二十三年誤也
舊唐書元宗紀二十二年二月幽州長史張守珪發兵討契丹斬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于於陣傳首東都餘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酋長李過折為契丹王張守珪𫝊先是契丹及奚連年為邉患契丹衙官可突于驍勇有謀畧頗為夷人所服趙含章薛楚玉等前後為幽州長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頻出擊之每戰皆捷契丹首領屈剌與可突于恐懼遣使詐降守珪察知其偽遣管記右衛騎曹王悔詣其部落就謀之悔至屈剌帳賊徒知無降意乃移其營帳漸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將殺悔以叛會契丹别帥李過折與可突于爭權不叶悔潛誘之夜漸屈剌及可突于盡誅其黨率餘衆以降守珪因出師次於紫蒙川大閲軍實讌賞將士傳屈剌可突于等首於東都梟於天津橋之南詔封李過折為北平王使統其衆尋為可突于餘黨所殺
按屈剌可突于之死本紀以為陣斬而守珪傳則言李過折殺之以降蓋必守珪以陣斬奏故本紀從之而本𫝊則紀其實也屈剌本紀作屈烈係傳冩之訛
唐書烏承玼𫝊契丹可突于降突厥入冦詔承玼擊之破於捺禄山〈詳見前奚條〉
唐書安祿山𫝊天寶十一載率河東兵討契丹告奚曰彼背盟我將討之爾助我乎奚為出徒兵二千餘人鄉導至土䕶真河禄山計曰道雖逺我疾趣賊乘其不備破之固矣乃勅人持一䋲欲盡縛契丹晝夜行三百里次天門嶺會雨甚弓弛矢脫不可用祿山督戰急大將何思徳曰士方疲宜少息使使者盛陳利害以脅賊賊必降禄山怒欲斬以令軍乃請戰思徳貌𩔖禄山及戰虜叢矛注矢邀取之𫝊言祿山獲矣奚聞亦叛夾攻禄山營士畧盡禄山中流矢引奚兒數十棄衆走山而墜慶緒孫孝哲掖出之夜走平盧部將史定方以兵鏖戰虜解圍去
唐書元宗紀天寶十四載三月安禄山及契丹戰於潢水敗之
唐書張仲武傳仲武厚結二部〈奚契丹〉執諜者八百餘人殺之〈詳見前奚條〉
唐書契丹𫝊咸通中其王習爾之再遣使者入朝部落寖强習爾之死族人欽徳嗣光啟時入冦幽薊劉仁恭窮師踰摘星山討之嵗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張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欽徳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邉
按唐書契丹傳稱武徳中遣人來朝而君長或小入冦邉後二年乃遣使者上名馬豐貂貞觀三年來朝由是有常未㡬舉部内屬在開元天寶間使朝獻者無慮二十至徳寶應時再朝獻大厯中十三貞元間三元和中七太和開成間凡四此契丹於唐時朝貢之大畧也
欽定熱河志卷一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343年 (提及)
- 414年 (提及)
- 416年 (提及)
- 418年 (提及)
- 435年 (提及)
- 432年 (提及)
- 436年 (提及)
- 517年 (提及)
- 524年 (提及)
- 526年 (提及)
- 387年 (提及)
- 490年 (提及)
- 388年 (提及)
- 453年 (提及)
- 454年 (提及)
- 467年 (提及)
- 472年 (提及)
- 476年 (提及)
- 523年 (提及)
- 539年 (提及)
- 437年 (提及)
- 468年 (提及)
- 473年 (提及)
- 563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614年 (提及)
- 612年 (提及)
- 584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611年 (提及)
- 585年 (提及)
- 615年 (提及)
- 641年 (提及)
- 642年 (提及)
- 648年 (提及)
- 714年 (提及)
- 762年 (提及)
- 710年 (提及)
- 712年 (提及)
- 732年 (提及)
- 795年 (提及)
- 847年 (提及)
- 485年 (提及)
- 868年 (提及)
- 660年 (提及)
- 697年 (提及)
- 733年 (提及)
- 752年 (提及)
- 755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