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前編 卷之二
卷之三 

庚午,趙王建德元年、漢元鼎六年冬,路博德等進攻番禺,破之。追獲趙王建德及嘉。

漢楊僕將精卒,先陷尋陿,破石門,得越粟船。因推而前,挫粵鋒,以粵數萬人待博德。博德以道遠後,期與楊僕會。乃有千餘人,遂俱進。楊僕前至番禺,王及呂嘉皆城守。僕自擇便處,居東南面。博德居西北面。會暮,僕攻敗之,縱火燒其城。城中素聞博德名,暮不知其兵多少。博德乃爲營,遣使招降者,賜以印綬。復縱令相招。僕又力攻之,黎旦,城中皆降。王及呂嘉夜與數百人亡入于海。博德又問降者,知嘉所在,遣人追之。校司馬蘇弘得王,越郎都稽得嘉。蒼梧王趙光與越同姓,聞漢兵至,降。越桂林監居翁諭告甌貉,皆降。辰下瀨、戈船二將軍兵及,馳義侯所發夜郎兵未至,而越已爲博德、楊僕所平矣。是辰,越中二使齎牛百頭、酒千鍾,持交阯、九眞二郡戶籍迎降。博德因拜二使爲交阯、九眞太守,治民如故。於是遂屬漢。

謹按:初,趙滅蜀,命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而舊史於此卻書三使,持交阯、九眞、日南三郡戶籍降,頗屬牴牾。查之酈道元水經註,云:漢武帝元鼎六年,置都尉,治交阯城。記曰:趙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民。後漢遣路博德討越王。路將軍到合浦,越王令二使者齎牛百頭、酒千鍾及二郡民戶籍降。路將軍乃拜二使者爲交阯、九眞太守,主諸駱將,主民如故。今改正之。

註:尋陿,史記作陝,地名,在始興縣西縣屬廣東。石門,在番禺縣北二十里。昔呂嘉積石於江拒漢,因名焉。爲營,顏師古曰:設爲營壘,以待降者。校司馬,顏師古曰:校之司馬者,唐將軍總管司馬也。郎都稽,孟康曰:越所自置郎也。百粵先賢志:都稽,姓名。監居翁,桂林郡監也,居翁,姓名。

漢旣滅趙,以其地置九郡,列爲交阯部。

漢旣平趙,遂以其地爲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眞、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各置太守以治之。交阯部名自此始。

御批:統觀前後,則我越地之淪入中國已幾太半,惜乎!歷代明君良臣亦多有不世出者,然終不能收回寸土,大是憾事,非特於今。復宇爲難,悲夫!

吳仕曰:自漢武滅趙,以其地爲九郡。珠崖、儋耳在海中,合交阯、九眞、日南與南海、蒼梧、合浦後竝列爲交阯部交阯以下七郡五十五縣均屬交阯部,見後漢郡國志,未嘗有分別。至吳始分交州置廣州。唐始置安南都護,治交阯。而交阯、九眞、日南三郡始別爲安南。漢辰九郡均屬南越趙佗專制,其地惟交阯、九眞、日南三郡按諸志敘止交阯、九眞二郡,日南漢始,析此誤,以三典使三應作二領之。趙爲漢所滅,三三應作二典使以戶籍迎降漢,因置守尉,而總稱南越,地曰交阯。蓋九郡之中其三郡屬交而六郡屬廣也。

註:九郡,前漢地理志南海郡統縣六,曰番禺、博羅、中宿、龍川、四會、揭陽。蒼梧郡統縣十,曰廣信、謝沐、高要、封陽、臨賀、端谿、馮乘、富川、荔浦、猛陵。鬱林郡統縣十二,曰布山、安廣、阿林、阿林、廣鬱、中畱、桂林、譚中、臨塵、定周、增食、領方、雍雞。合浦郡統縣五,曰徐聞、高涼、合浦、臨允、朱盧。交阯郡統縣十,曰𨏩𨻻音蓮受、安定、苟屚、麊泠音糜零、曲昜、北帶、稽徐、西于、龍編、朱䳒。九眞郡統縣七,曰胥浦、居風、都龐、餘發、咸驩、無切、無編。日南郡統縣五,曰朱吾、比景、盧容、西捲、象林。南海,秦故郡,地今梧州是。鬱林,秦屬桂林郡,地今廣西地是。合浦,秦象郡,地今廉州地是。交阯、九眞竝註見趙武王十年。日南,古越裳部,秦爲象郡,地趙屬。九眞郡,漢初析置,吳、晉、宋因之,後爲林邑所占。隋平林邑,置爲蕩州,尋改比景郡。其後沒入占城,今廣平、廣治是其地也。顏師古曰:日南,言其在日之南,所謂開北戶以向日者。如淳曰:日中於頭,景在已下,故又名比景。珠崖,在大海中,厓岸之邊,唐改崖州,今清瓊州府崖州地是。儋耳,亦在大海中洲居,唐改儋州,今清瓊州府儋州地是。苟屚,師古曰:屚與漏同。曲昜,師古曰:昜,古陽字。

趙亡。自武王甲午起至術陽王庚午終,共九十七年。

辛未,漢元封元年漢以石戴爲交阯部刺史。

漢制以州領郡,除珠崖、儋耳在海中,餘七郡屬交阯。戴爲部刺史,西漢治所在龍淵,東漢治所在麊泠。

謹按:漢制州置刺史,郡置太守。舊史云,石戴爲九郡太守,豈有一人獨理九郡之事乎?今從吳仕史改正之。又漢置交阯部,治𨏩𨻻。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至建安十五年,至番禺縣。吳又遷治龍編,而於此番禺縣也置廣州。則西漢未嘗治龍淵,東漢未嘗治麊泠。舊史恐誤,故存備考。

註:𨏩𨻻縣名屬交阯部。今北寧超類隴溪社猶有故城遺址。龍淵,卽龍編,漢縣名屬交阯部,東漢郡治也。水經注:漢建安十三年立城之始,有蛟龍盤編於水南北二津,因改龍淵。李建都于此,改名升龍。陳黎因之,今河內省城是。麊泠,舊史註卽山西安朗,阮廌輿地志:麊泠卽福壽古福祿。黎貴惇芸臺類語:麊泠卽峯州。又云麊泠,卽安朗。唐地理志,麊泠在福祿、唐林二縣之地。文獻通考註云:嘉寧、承化、新昌竝漢麊泠縣地。又唐書,峯州統縣五,嘉寧、承化、新昌、高上、珠綠,則麊泠卽峯州爲是。廣信縣,方輿紀要:廣信屬蒼梧郡,今改蒼梧縣,屬梧州府。

己丑,漢光武建武五年交阯牧鄧讓遣使貢獻于漢。

王莽末,交阯牧鄧讓及諸郡閉境自守。漢將岑彭素厚善讓,與讓書,陳漢威德。於是,率交阯太守錫光及諸郡太守杜穆等遣使貢獻于漢。漢悉封爲列侯。

註:交阯,註見趙武王十年。

漢以壬延爲九眞太守。

後漢書:建武初,壬延徵爲九眞太守。九眞俗以涉獵爲業,不知牛耕,民嘗告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闢。田疇歲歲開廣,百姓充給。又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延乃移書屬縣,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齒相配。其貧無聘禮,令長吏以下各省俸祿以助之。同辰娶者二千餘人。是歲,風雨順節,穀稼豐衍。其產子者始知族姓,咸曰使我有是子者,壬君也,多以壬名其子。視事四年,召還。九眞人爲立生祠。初,平帝世,漢中人錫光爲交阯太守,教以禮義。建武初,封鹽水侯。嶺南花風,始於二守焉。

註:壬延,南陽宛人。

御批:趙佗本中國人,治國傳世已幾百年。觀其答文帝書,是素有學識。安有未知教民耕作嫁娶,而待自二守始?况云同辰娶者二千餘人,可見記載失真不足徵信。

甲午,漢建武十年漢以蘇定爲交阯太守。

庚子,漢建武十六年春二月,交阯女子徵側起兵攻太守蘇定,逐之,自立爲王。

王本姓駱,又別姓徵,交阯麊泠縣駱將之女,朱䳒縣詩索之妻也。王甚雄勇。辰太守蘇定爲政貪暴,殺其夫,乃與妹徵貳舉兵,攻陷州治。定奔還南海,所至風靡。九眞、日南、合浦蠻俚皆應之。略定嶺南六十五城,自立爲王,都麊泠。交阯刺史及諸太守僅得自保。

註:朱䳒縣,漢置,屬交阯郡。唐改䳒州,黎爲三帶府,今山西永祥府地是。

辛丑,漢建武十七年冬十二月,漢拜馬援爲伏波將軍,劉隆爲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擊之。

漢以徵氏稱王,舉兵攻陷城邑,邊郡苦之。乃令長沙、合浦及交阯具車船、修橋道、通障溪、儲糧穀,拜馬援爲伏波將軍,扶樂侯劉隆爲副,樓船將軍段志等擊之。

壬寅,漢建武十八年春三月,馬援軍至浪泊,與徵側戰,破之。側退保禁谿。

馬援沿海而進,隨山刊木千餘里。至浪泊,與徵王戰。王見漢勢盛,自度烏合之眾恐不能支,眾亦以王女子非漢敵,遂自潰。

註:浪泊,一名霪潭,在大羅城西街之西。黎改名西湖,今河內省西湖是。禁谿,酈道元水經注越志作金溪地,在麊泠縣西南。沈懷遠南越志:徵側走入金溪穴中,二歲乃得之。竺芝扶南記:山谿瀨上,謂之穴。章懷太子賢曰今峯州新昌縣是其地也。據此,則禁溪當在山西之永祥地轄,但未詳的處。舊史以爲在乂安真祿,誤。

御批:二徵以裙釵之流,乃能雄心義舉,震動漢庭。雖勢弱辰乖,亦足以興起人心,畱輝史冊。彼鬚眉男子,而斂祍事人,不亦厚顏愧死乎。

癸卯,漢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徵側及其妹貳與漢兵拒戰敗沒。

徵女王及其妹貳與漢兵拒戰。眾潰勢孤,遂皆陷沒。馬援追擊其餘眾都陽等陽,漢書作羊。至居封縣,降之。乃立銅柱爲漢居封縣,降之,乃立銅柱爲漢極界。後援還,土人哀感徵王,爲之立祠。

註:居封,一名居風。漢置,屬九眞郡。三國吳改移風縣。宋齊以後,爲九眞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愛州。唐初,隸南陸州。天寶初,省入日南縣。曾袞交州記:居風有山出金牛,往往夜見。又山上有風門,門嘗有風。今在清化省轄。舊史以爲在北江武寧州界,誤。銅柱,酈道元水經注:馬文淵馬援字文淵建金標爲南極之界。金標,銅柱也。隋史,劉方伐林邑,過馬援銅柱南,八日至其國都。唐元和中,安南都護馬總復於援故處立銅柱二,明其爲伏波之裔。杜佑通典:林邑南,水步兩千餘里,有西屠夷。馬援所立兩銅柱,表界處也。新唐書:林邑奔沱浪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如倚蓋,西重巖,東大海,漢馬援所植也。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馬援討林邑,自日南行四百餘里至林邑。又二十餘里,有西屠夷國。援至其國,立二銅柱,於象林界與西屠夷分境。其水路自南海行三千餘里至林邑,至交州銅柱五千里。大清一統志相傳在欽州古森洞,援有誓云“銅柱折,交阯滅。”越人過其下,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恐其折也。今按野史載,富安有沱演江,其南大浦,浦之西南石碑山,周可十里,西接大嶺,重巒疊嶂。東臨海,山嶺上一石,孤高如削。據通典唐志等書所載,銅柱疑當在此。惟此山嶺上一石,孤高約十丈,廣六七丈,近山居民言嶺上石乃天生一石峯,非人所立。恐不可指爲銅柱。水經注:山川移易,銅柱沒入海中,理或然也。徵王祠,在今福壽縣喝門社。

漢馬援築蠒俗繭字江城。

馬援以西于縣有戶三萬三千,因請分爲封溪、望海二縣,漢帝從之。援又立城郭,置井邑,築蠒江城於封溪。其城圓如蠒,故名。後三年,援還。自此以後,歷明、章、和、殤、安諸帝凡五世,共八十二年。惟明帝辰,南陽人李善守日南,以惠愛爲政,懷來異俗,遷九江太守。歷世能吏僅止此,蓋記載之闕也。

註:蠒江城,大清一統志:蠒江城、望海城在安朗縣。漢建武中,馬援平交阯,於封溪、望海二縣築此二城。西于縣,漢置,屬交阯郡。李善,後漢獨行傳:李善有行義。光武辰,召拜太子舍人。明帝辰,辟公府。以能理劇,遷日南太守。以惠愛爲政,懷來異俗,遷九江太守。未至,病卒。

壬寅,漢和帝永元十四年漢初置象林將兵長史官。

後漢書:先是,日南象林三千餘人寇掠百姓,燔燒官寺。郡縣發兵討之,斬其渠帥,餘眾乃降。於是置象林將兵長史以防其患。

註:象林縣,名屬日南郡。漢末,爲林邑國地。將兵長史,官名。闞駰十三州志曰:將兵長史在日南郡。

甲寅,漢安帝元初元年春二月日南地坼。

綱目:日南地坼長百餘里。

丙子,漢順帝永和元年漢以周敞爲交阯刺史。

初,太守周敞以交阯在九圍之外,百粵之表,上表請置方伯。至是,漢帝以敞爲交阯刺史,都監郡縣。

謹按:後漢百官志:外十有二州,每州刺史一人,秩六百石。蓋自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以詔書六條察州,刺舉不法,卽秦之監郡御史也。至成帝綏和元年,以刺史位下大夫而臨兩千石,輕重不相準,乃㪅置州牧,秩兩千石,位次九卿。哀帝建平二年,罷州牧復爲刺史。元壽二年,復爲州牧。光武建武十八年,復置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屬司隸校尉。迨靈帝中平年間,以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乃改置牧伯,選列卿尚書,出爲州牧。亡何,獻帝㪅廢交州以屬荊州,而州牧劉表復自置刺史。有州牧又有刺史,自此始也。是其所設之官,有曰刺史,有曰州牧。雖前後因革,名稱不同,然其爲領郡縣之長則一也。至若交州之名,詳考綱目所書,建安八年以後始曰交州。而此前只云交阯牧、交阯刺史。參諸晉志,有云漢順帝年間交阯太守周敞求立爲州,朝議不許,卽拜敞爲交阯刺史。至獻帝建安八年刺史張津及太守士燮共表立爲州,乃建交阯爲交州,而拜津爲交州牧。交州之名,實自此始。舊史於建武五年卻書交州牧鄧讓遣使貢獻。永和二年卻書張喬爲交州刺史。蓋未之考也,今改正之。

註:六條,其一曰彊族豪右田宅逾制,以彊淩弱,以眾暴寡。其二曰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背公向私,聚斂爲奸。其三曰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加罰,喜則加賞,煩擾苛暴,剝戮黎元,爲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詳訛言。其四曰二千石選署不平,苟阿所愛,蔽賢寵頑。其五曰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其六曰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彊,通行貨賂,割損政令。都監郡縣,張九韶曰:漢置交阯刺史治安南,領南海鬱林、蒼梧、交阯、九眞、日南、合浦七郡。

丁丑,漢永和二年夏四月,日南象林蠻區憐反。

後漢書:日南象林徼外蠻區憐等數千人攻象林縣,燒城寺,殺長吏。交阯刺史樊演發交阯、九眞二郡兵萬餘人救之。兵士憚遠役,反攻其府治。演雖攻破反者,而蠻勢轉盛。

註:區憐,蠻姓名。晉書及綱目輯覽均作區連,當是連字同音訛稱爲憐耳。

戊寅,漢永和三年夏閏四月,漢以張喬爲交阯刺史,祝良爲九眞太守,招降蠻寇,嶺嶠悉平。

後漢書:辰侍御史賈昌使日南,卽與州郡幷力討區憐等,不利,遂爲所攻圍。歲餘,兵穀不繼,漢帝以爲憂,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椽屬問以方略。皆議遣將發荊、楊、兗、豫四萬人赴之。大將軍從事中郎李固駁曰:荊、楊盜賊蟠結不散,長沙桂陽,數被徵發,如復擾動,必㪅生患。兗豫之人,卒被徵發,遠赴萬里,詔書迫促,必致叛亡。南州暑濕,加之瘴氣,致死亡者十必四五。遠涉萬里,士卒疲勞,比至嶺南,不復堪鬭。軍行日三十里,而兗豫去日南九千餘里,三百日乃到。計人廩五升,用米六十萬斛。不計將吏驢馬之食,但負甲自致,費便若此。設軍到所在,死亡必眾。旣不足禦敵,當復㪅發。此爲刻割心腹,以補四支。九眞日南,相去千里,發其吏民,猶尚不堪。况乃苦四洲之卒,以赴萬里之難哉?前中郎將尹就討益州叛羌,益州諺曰:虜來尚可,尹來殺我。後就徵還,以兵付刺史舊史作州判,誤張喬,喬因其將吏旬月之間破殄寇虜。此發將無益之效,州郡可用之驗也。宜㪅選有勇略仁惠,堪將帥者,以爲刺史、太守,悉使共往交阯。今日南兵單無穀,守旣不足,戰又不能,可一切徙其吏民北依交阯。事靜之後,又命歸本,還募蠻夷,使自相攻轉,輸金帛以爲其資。有能反間致頭首者,許以封侯裂土之賞。故幷州刺史祝良,性多勇決。又南陽張喬,前在益州,有破虜之功,皆可用。宜卽拜良等,便道之官。四府悉從固議,卽拜祝良爲九眞太守,張喬爲交阯刺史。喬至,開示慰諭,竝皆降散。良到九眞,單車入賊中,設方略,招以威信,降者數萬人。由是嶺外復平。

註:張喬,南陽人。祝良,長沙臨湘人。

甲申,建康元年冬十月,日南人叛,交阯刺史夏方降之。

後漢書:日南千餘人復攻燒郡縣,遂扇動九眞,與相連結。交阯刺史夏方開恩招諭,皆降服。梁太后臨朝,美方之功,遷爲桂陽太守,以劉藻代之。

註:夏方,漢九江人。

庚子,漢桓帝延熹三年冬十一月,漢復以夏方爲交阯刺史,日南餘寇詣方降。

後漢書:先是,居風令貪暴無厭。縣人朱達等及蠻眾相聚攻殺縣令,眾至四五千人。進攻九眞,九眞太守兒五兮反式戰死。漢遣九眞郡都尉魏朗討破之。渠帥猶屯據日南,眾轉彊勝。至是,復拜夏方爲刺史。方威信素著,及至郡,賊二萬餘人相率,詣方降。

註:魏朗,會稽上虞人,爲人公忠亮直。後遷尚書,以黨議免歸。居風,卽居封縣。註見屬漢建武十九年。

戊午,漢靈帝光和元年春正月,交阯、合浦烏滸蠻反。州人梁龍因作亂,攻掠城邑,陷之。

辛酉,漢光和四年夏,漢以朱儁爲刺史擊平之。

辰交阯、合浦及烏滸蠻久爲亂。牧守周喁不能禦,州人梁龍等因之起兵,攻破郡縣,有眾數萬人。至是,漢使蘭陵令朱儁救喁,道經本郡,募家兵及所調,合五千人,從兩道入,旣到州界,頓甲不前,先使人覘虛實,宣揚威德,以震動之。旣而與七郡兵逼進,攻殺梁龍,降者數萬人,旬月盡定。

註:朱儁,會稽人。烏滸,後漢書西南夷傳。萬震南州異物志:烏滸,地名,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常出道閒,伺候行旅,輒出擊之。利,得人食之,不貪其貨財,竝以其肉爲肴俎。又云噉人國。

甲子,漢中平元年夏五月,交阯兵亂。漢以賈孟堅舊琮爲刺史。

交阯屯兵,執刺史周喁,殺之。遣人詣漢,數喁罪狀。漢帝聞之,詔精選能吏。有司薦御史賈孟堅以爲刺史。先是,爲刺史者,以其地有明珠、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美材之物,率無清行,財計盈給,輒求遷代,故吏民皆叛之。及孟堅到部,訊其叛狀。僉曰前政賦斂深刻,百姓困乏。京師道遠,無所告訴,民不聊生,故相聚以拒之,非真叛也。乃遣人分行慰諭,使各安其業,招撫流亡,蠲復賦斂。於是誅其苛虐之魁首者,簡選良吏,守諸郡縣。百姓以安,街巷爲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不敢復叛綱目作吏不敢飯。孟堅莅事三年,徵拜議郎,使本州人李進代之。

御批:觀此,可見漢之賢才眾多,非後世可及。是辰,未有科目而得人如此,其盛益可見。科目理學之名,何曾多益于治。

吳仕曰:按漢書有孟嘗者,會稽上虞人,漢末爲合浦太守。郡不產穀米,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通販,貿糴糧食。先是,守宰多貪殘,彊人採求,無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嘗到官,革去前弊。踰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安其業,稱爲神明。嗟乎,數郡之中,使牧守皆孟嘗,吾民何苦叛哉!

註:孟堅,東郡聊城人,舉孝廉,再遷爲京兆尹,有政理迹。至是,有司舉爲交州刺史。

丁卯,漢中平四年漢以李進爲交阯刺史。

舊史,李進上言於漢帝,曰: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登仕朝廷,皆中州之士,未聞獎勵遠人。詞意感切,多所援引。漢帝詔:我州之有孝廉茂才,許除補屬州長吏,不得莅中州。進復疏,所舉孝廉請與十二州博士,以人才專對。而有司恐遠人虛誕,毀節中朝,不許。辰我州人李琴宿衛在臺,遂邀鄉人卜龍等五六人,當正旦萬國朝會之日,俯伏殿庭,曰:皇恩不均。有司問其故,曰:南越偏舊史作遷,誤遠,不爲皇天所覆,后土所載。故甘雨不降,凉風不飛,詞意懇苦。詔慰勞之,以我茂才一人爲夏陽令,孝廉一人爲六合令。後李琴仕至司隸校尉,張重爲金城太守。則我越人才得與漢人同進者,李進、李琴有以開之也。

謹按:嶺南遺書:張重,合浦人,篤學善言,爲嶺表望士,刺史推擇爲日南從事。上計入洛,明帝訝其么麼,問曰:何郡小吏?重抗聲對曰:臣日南計吏,非小吏也。陛下欲得才耶,抑將稱骨度肉也。帝善其對。正旦大會,帝問曰:日南郡北向視日耶?重對曰:郡有雲中、金城,不必皆有其實。日南日亦俱出於東爾。至於風氣暄,日影仰當,官民居止,隨情面向,東南西北,向背無定。所謂日域,在南者也。帝益重之,賜以金帛。詳考此書所載,及桓帝辰荔浦人徐徵居常以重自擬,則張重乃漢明帝辰人,斷乎無疑矣。且李進之爲刺史,卻在張重之後,相去數十餘年。舊史於此卻言其後李琴仕至司隸校尉,張重爲金城太守,李進有以開之。蓋誤認明帝爲晉明帝。此條頗屬舛謬,今詳考正之。

註:李進,百粵先賢志:進交阯高興人,明悟通經傳,補郡功曹,累遷騎都尉。永和二年,荊蠻反,遣進爲零陵太守,討破之。中平間,代賈孟堅爲交阯刺史。奏請依中州貢士例。後阮琴以茂才仕至司隸校尉,交阯人才得與中州同選,實自進始。李琴,百粵先賢志作阮琴,交州人。高熊徵安南志:原李琴、張重皆由科第出身。

漢以士燮爲交阯太守

吳志本傳:燮字彥威,蒼梧廣信人也。其先本魯國汶陽人,至王莽之亂,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賜,桓帝辰爲日南太守。燮少遊學京師,事潁川劉子奇,治左氏春秋,舉孝廉,補尚書郎,以公事免官。父賜喪闋音缺,後舉茂才,除巫陽令,遷交阯太守。

按:士燮漢太守耳,未嘗稱王。舊史別爲一紀,照之義例不合,今削之。

辛巳,漢獻帝建安六年漢以張津爲交阯刺史。

初,刺史朱符多以鄉人分作長吏,侵虐百姓,彊賦於民。百姓怨叛,舉兵攻州突郡,符走入海,爲其所殺。漢帝乃命張津爲交阯刺史。

癸未,漢建安八年漢建交阯爲交州。

初,順帝世,交阯太守周敞求立爲州,朝議不許。至是,刺史張津,太守士燮共表立爲州,始建交阯爲交州,得與中州等。而拜津爲交州牧,交州之名始此。

丁亥,漢建安十二年漢以士燮爲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阯太守。尋拜爲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

吳志本傳:初,交州刺史朱符爲夷賊所殺,州郡擾亂。燮乃表弟壹領合浦太守,次弟徐聞令䵋羽軌反,音洧。舊史作鮪,誤。領九眞太守。䵋弟武領南海太守。燮體氣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多往依之。燮旣耽玩春秋,爲之註解。陳國袁徽徽辰寓交州與尚書令荀彧書曰:交阯士府君旣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餘年,疆場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氏舊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春秋左氏傳尤簡練精微。吾數以咨問傳中諸疑,皆有師說,意思甚密。又尚書兼通古今,大義詳備。聞京師古今之學,是非忿爭,今欲條左氏、尚書長義上之。其見稱如此。燮兄弟竝爲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鳴鐘磬,備具威儀。當辰貴重,震服百蠻,尉佗不能踰也。朱符死後,漢遣張津爲交州刺史,津後又爲其將區景所殺。而荊州牧劉表遣零陵令瀨恭代津。是辰,蒼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吳巨代之,與恭俱至。漢聞張津死,賜燮璽書,曰:交州絕域,南帶江海,上恩不宣,下義壅隔。知逆賊劉表又遣賴恭闚看南土,今以卿爲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後燮遣吏張旻奉貢詣京都。辰天下喪亂,道路斷絕,而燮不廢職貢。復下詔拜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後巨與恭相失,舉兵逐恭,走還零陵。

註:徐聞,後漢郡國志:徐聞縣屬合浦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