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居士集卷第四十二
歐陽文忠公文集 居士集卷第四十二 宋 歐陽脩 撰 宋 胡柯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
居士集卷第四十二 歐陽文忠公集四十二
序九首
韻緫序
倕工於爲弓而不能射羿與逄𫎇天下之善射者也
奚仲工於爲車而不能御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
也此荀卿子所謂藝之至者不兩能信哉儒者學乎
聖人聖人之道直以簡然至其曲而暢之以通天下
之理以究隂陽天地人事物之變化君臣父子吉
凶生死凡人〈一作禍福〉之大倫則六經不能盡其而七
十子與孟軻荀楊之徒各極其辯而莫能殫焉夫以
孔子之好學而其所道者自堯舜而後則詳之其前
蓋略而弗道其亦有所不暇者歟儒之學者信哉逺
且大而用功多則其有所不暇者冝也文字之爲學
儒者之所用也其爲精也有聲形曲直毫𨤲之别音
響清濁相生之𩔖五方言語風俗之殊故儒者莫暇
精之其有精者則徃徃不能乎其他是以學者莫肯
捨其所事而盡心乎此所謂不兩能者也必待乎用
心專者而或能之然後儒者有以取焉洛僧鑒聿爲
韻緫五篇推子母輕重之法以定四聲考求前儒之
失辯正五方之訛顧其用心之精可謂入於忽微
櫛〈一有者字〉之於髪績〈一有者字〉之於絲雖細且多而條理不
亂儒之學者莫能難也鑒聿通於易能知大演之數
又學乎隂陽地理黃帝𡵨伯之書其盡心者韻緫
也世〈一作聿〉本儒家子少爲浮圖入武當山徃來江漢
之旁十餘年不妄與人交有不可其意雖王公大人
亦莫肯顧聞士有一藝雖千里必求之介然有古獨
行之節所謂用心專者也冝其學必至焉耳浮圖之
書行乎世者數百萬言其文字雜以夷夏讀者罕得
其眞徃徃就〈一有聿字〉而正焉鑒〈一無此字〉聿之書〈 作韻〉非獨
有取於吾儒亦欲傳於其徒也
送楊寘〈一作送楊二赴劒浦〉序
予甞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旣而學琴於
友人孫道滋受宫聲數引乆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
體也〈一本有夫疾生乎憂者也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
〈平不和者和則疾之忘也冝哉四十五字〉夫琴之爲技小矣及其至也大
者爲宫細者爲羽操絃驟作忽然變之急者悽然以
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髙山出泉而風雨夜
至也如怨夫寡婦之歎息雌雄雍雍之相鳴也其憂
深思逺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
竒子屈原忠臣之所歎也喜怒哀樂動人心深而
純古淡泊與夫堯舜三代之言語孔子之文章易之
憂患〈一作思一作深〉詩之怨刺無以異其能聽之以耳應之
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寫其憂思則感人之際亦
有至者焉〈一有是不可以不學也七字〉予友楊君好學有文累以
進士舉不得志反從調爲尉於劒浦區區在東南
數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
少醫藥風俗飲食異冝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
異冝之俗其能鬱鬱以乆乎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
於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以贈其行且邀道滋
酌酒進琴以爲别〈一無比二字而有以贈其行挈道滋之琴而行曰是眞可樂也行〉
〈將學之二十二字〉
送曾鞏秀才序
廣文曾生來自南豐〈一作自南豐來〉入太學與其諸生羣進
於有司有司斂羣材操尺度槩以一法考其不中者
而弃之雖有魁壘抜出之材其一絫𮮐不中尺度則
棄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過反同衆人歎嗟〈一作咨嗟〉
〈而〉愛惜取捨非已事者諉曰有司有法奈不中何
〈一作奈何其不中也〉有司固不自任其責而天下之人〈一作士〉亦
不以責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一作其如不中法何〉不幸有司
尺度一失手〈一作守〉則徃徃失多而得少〈一作失多於所得〉嗚
呼〈二字一作噫〉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乆而不思革也
況曾生之業其大者固巳魁壘其於〈一無此字〉小者亦
可以中〈一作就〉尺度而有司〈一有遽字〉弃之可怪也然曾生
不非同進不罪有司告予以歸思廣其學而〈一有益字〉堅
其守予初駭〈一作驚〉其文〈一有旣字〉又壯其志夫農不咎歳
而菑播是勤其水旱則已使一有穫則豈不多邪曾
生橐其文數十萬言來京師京師之人無求曾生者
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一作而生亦不一徃干之〉予豈敢〈一作予者豈能〉
求生而生辱以顧予是京師之人旣不〈四字一作士大夫旣莫能〉
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獨余得也於其行也遂見於
文使知〈一有曽字〉生者可以弔有司〈一有之失二字〉而賀余之獨
得也
送田畫秀才寧親萬州序
五代之初天下分爲十三四及建隆之際或滅或微
其在者猶七國而蜀與江南地最大以周世宗之雄
三至淮上不能舉李氏而蜀亦恃險爲阻秦隴山南
皆侵奪而荆人縮手歸峽不敢西窺以爭故地〈一本〉
〈注云徃時忠萬夔施皆屬荆南五代之際爲蜀所侵〉及太祖受天命用兵不過
〈一作及〉萬人舉兩國如一郡縣吏何其偉歟〈一作哉〉當此
時文初之祖從諸將西平成都及南攻〈一作破〉金陵功
最多於時〈一作最有功於時〉語名將者稱田氏田氏功書史
官禄世于家至今而不絶及天下已定〈一作天下旣平乆矣〉將
率無所用其武士君子爭以文儒進故文初將家子
反衣白衣從郷進士舉於有司彼此一時亦各遭其
埶而然也文初辭業通敏爲人敦潔可喜歳之仲春
自荆南西〈一作自荆南而西將〉拜其親於萬州維〈一作繫〉舟夷陵
予與之登髙以逺望〈一作望山川〉遂遊東山窺緑蘿溪坐
磐石文𥘉愛之〈一有留字〉數日乃去〈一作行〉夷陵者其地志
云北有夷山以爲〈一有之字〉名或曰巴峽之險至此地始
平夷蓋今文𥘉所見尚未爲山川之勝者由此而上
泝江湍入三峽險怪竒絶乃〈一作直〉可愛也當王師伐
蜀時兵出兩道一自鳯州以入一自歸州以取忠萬
以西今之所經皆王師嚮所用武處〈一作今文𥘉所歷皆嚮時王師〉
〈用武處〉覽其山川可以然而賦矣
謝氏詩序
天聖七年予始遊京師得吾友謝景山景山少以進
七中甲科以善歌詩知名〈一作以好古能文知名於時〉其後予於
他所又得今舎人宋公所爲景山母夫人之墓銘言
夫人好學通經自教其子乃知景山出於甌閩數千
里之外其藝於大衆之〈一無此字〉中一賈而售遂以名
知〈一作知名〉於人者繄其母之賢也今年予自夷陵至〈一作〉
〈之〉許昌景山岀其女弟希孟所爲詩百餘篇然後又
知景山之母不獨成其子之名而又以其餘遺其女
也景山甞學杜甫杜牧之文以雄健髙逸自喜希孟
之言隱約深厚〈一作切〉守禮而不自放有古幽間淑
女之風非特婦人之能言者也然景山甞從今世賢
豪者遊故得聞於當時而希孟不幸爲女子莫自章
顯於世昔衛莊姜許穆夫人録於仲尼而列之國風
〈一有使字〉今有傑然巨人能輕重時人而取信後世者一
爲希孟重之其不泯没矣予固力不足者復何爲哉
復何爲哉希孟嫁進士陳安國卒時年二〈一作三〉十四
景祐四年八月一日守峽州夷陵縣令歐陽脩序
送張唐民歸青州序
予讀周禮至於教民興學選賢命士之法未甞不輟
而歎息以謂三代之際士豈皆素賢哉當其王道備
而習俗成仁義禮樂逹於學孝慈友悌逹於家居有
教養之漸進有爵福之勸苟一不勉則又有屏黜不
齒〈一無二字〉戮辱之羞然則士生其間其勢不得不至於
爲善也豈必生知之賢及後世道缺學廢苟僞之俗
成而忘其教養之具〈一作漸〉至於爵禄黜辱之法又失
其方而不足以勸懼然則土生其間能自爲善〈二字一作〉
〈立〉卓然而不惑者非其生知之性天所賦予其孰能
至哉則凡所謂賢者其可貴於三代之士逺矣故善
人尤少幸而有則徃徃飢寒困踣之不暇其幸者或
艱而後通夫賢者豈必困且艱歟蓋髙世則難合違
俗則多窮〈一有困字〉亦其勢然也嗚呼人事修則天下之
人皆可使爲善士〈一無此字〉廢則雖天所賦予其賢亦困
於時夫天非不好善其不勝於人力者其勢之然歟
此所謂天人之理在於周易〈一有爲字〉否泰消長之卦能
通其則自古賢聖窮逹而禍福皆可知而不足怪
秀才張生居青州其母賢而知書三子喪其二獨生
最賢行義聞於郷而好學力爲古文是謂卓然而不
惑者也今年舉進士黜於有司母老而貧無以養可
謂困且艱矣嗟乎予力旣不能〈一有以字〉周於生而生尤
好〈一有學字〉易常以講於予歸而卒其業則天命之理
人事之勢窮逹禍福可以不動于其心雖然生者
豈必〈一作終〉窮也哉安知其不艱而後通也哉慶曆二
年三月十九日序
送王陶序〈一作剛送王先輩之岳陽〉
六經皆載聖人之道而易著〈著一作尤明〉聖人之用吉凶
得失動靜進退易之事也其所以爲之用者剛與柔
也乾健坤順剛柔之大用也至於八卦之變六爻之
錯剛與柔迭居其位而吉亨利无咎凶厲悔吝之象
生焉蓋剛爲陽爲德爲君子柔爲隂爲險爲小人自
乾之初九爲姤而上至於剥其卦五皆隂剥陽之卦
也小人之道長君子靜以退之時也自坤之初六爲
復而上至於夬其卦五皆剛決柔之卦也小人之道
消君子動以進而用事之時也夫剛之爲德君子之
常用也庇民利物功莫大焉其爲卦〈一有也字〉過泰之三
而四爲大壯〈一本晝卦〉五爲夬〈一本畫卦〉壯者壯也夬者決也
四陽雖盛而猶有二隂然陽衆而隂寡則可用壯以
〈一作以壯而〉攻之故其卦爲壯五陽而一隂隂不足爲直
可決之而巳故其卦爲夬然則君子之用其剛也審
其力視其時知隂險小人之必可去然後以壯而決
之夫勇者可犯也彊者可詘也聖人於壯決之用必
有戒焉故大壯之辭曰大壯利正其象辭曰君子
非禮弗履夬之辭曰健而決而和其象辭曰居
德則忌以明夫剛之不可獨任也故復始而亨臨浸
而長泰交而大壯以衆攻其寡夬乗其衰而決之夫
君子之用其剛也有漸而不失其時〈一作冝〉又不獨任
必以正以禮以以和而濟之則功可成此君子動
以進而用事之方也太原王陶字樂道好剛之士也
常嫉世隂險〈三字一作夫君子少〉而小人多居京師不妄與人
遊力學好古以〈一無此字〉自〈一作篤〉信自守今其初仕於易
得君子動以進之象故予爲剛以贈之大壯之初
九曰壯于趾征凶夬之初九亦曰壯于趾徃不勝爲
咎以此見〈三字一作此皆〉聖人之戒用剛也不獨於其〈一作著于〉
象而又常深戒於其初嗚呼世之君子少而小人
多君之力學好剛以蓄其志未始施之於事也今其
徃尤冝愼乎其𥘉〈一有脩述〉
孫子後序〈一作書孫子後〉
世所傳孫武⺊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陳皥注號三家
孫子余頃與撰四庫書目所見孫子注者尤多〈一有至二〉
〈十餘家五字〉武之書本於兵兵之術非一而以不窮爲竒
冝其者之多也凡人之用智有短長其施設各異
故或膠其於偏見然無出所謂三家者三家之注
皥最後其時時攻牧之短牧亦然最喜論兵欲
試而不得者其學能道春秋戰國時事甚博而詳然
前世言善用兵稱曹公曹公甞與董吕諸𡊮角其力
而勝之遂與呉蜀分漢而王傳言魏之諸將出兵千
里〈一有公字〉每坐計勝敗授其成筭諸將用之十不失一
一有違者兵輒敗北故魏世用兵悉以新書從事其
精於兵也如此牧謂曹公於注孫子尤略蓋惜其所
得自爲一書是曹公悉得武之術也然武甞以其書
干呉王闔閭闔閭用之西破楚北服齊𣈆而霸諸侯
夫使武自用其書止於彊伯及曹公用之然亦終不
能滅呉蜀豈武之術盡於此乎抑用之不極其能也
後之學者徒見其書又各牽於已見是以注者雖多
而少當也獨吾友聖俞不然甞評武之書曰此戰國
相傾之也三代王者之師司馬九伐之法武不及
也然亦愛其文略而意深其行師用兵料敵制勝亦
皆有法其言甚有次序而注者汩之或失其意乃自
爲注凡膠於偏見者皆抉〈一作排〉去傅以巳意而發之
然後武之不汩而明吾知此書當與三家並傳而
後世取其者徃徃於吾聖俞多焉聖俞爲人謹質
温恭〈一有仁厚而明四字〉衣冠進趨眇然儒者也後世之視其
書者與太史公疑張子房爲壯夫何異
梅聖俞詩集序
予聞世謂詩人少逹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
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藴其所有而不得
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一有之字〉外見蟲魚草
木風雲鳥獸之狀𩔖徃徃探其竒怪内有憂思感憤
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羇臣寡婦之所歎而寫人
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
而後工也予友梅聖俞少以䕃𥙷爲吏累舉進士輒抑
於有司困於州縣几十餘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爲
人之佐鬱其所畜不得奮見於事業其家宛陵㓜習
於詩自爲童子出語巳驚其長老旣長學乎六經仁
義之其爲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苟於世世之人
徒知其詩而巳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聖俞聖
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於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
作於詩〈一作最〉多世旣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
王文康公甞見而歎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
亦不果薦也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爲雅頌以歌
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
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爲窮者之詩乃徒發
於蟲魚物𩔖羇愁感歎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
之乆而將老也可不惜哉聖俞詩旣多不自收拾其
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
于呉興已來所作次爲十卷予甞嗜聖俞詩而患不
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𩔖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後
十五年聖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旣𡘜而銘之因索于
其家得其遺藁千餘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
十七篇爲一十五卷嗚呼吾於聖俞詩論之詳矣故
不復云廬陵歐陽脩序
居士集卷第四十二
熈寧五年秋七月男發等編定
紹熈二年三月郡人孫謙益挍正
送曽鞏序與其〈一無其字〉京師之人〈四字一作士大夫〉
送田畫序十三四〈一作十四五〉其在〈一作其存〉爲蜀所侵〈四字一作〉
〈入於蜀〉如一郡縣吏〈一作取一郡縣吏〉功最多於時語名將者
稱田氏〈一作最有功故當時語名將者稱田氏〉于家〈一作其家〉反衣〈一作反以〉通
敏〈一作精敏〉三峽〈此下一有其字〉以取〈一作而取〉
謝氏詩序泯没〈此下一有必字〉
送張唐民序爵福之勸〈福一作禄〉豈必〈一作豈皆必〉而忘〈一作而亡〉
又失〈一作乆失〉三月〈一作五月〉
送王陶序五陽而一隂〈一作一隂而五陽〉直可決之〈一作則可直決〉
〈之〉泰交而大〈大一作泰〉用其剛〈一無其字〉以正以禮以以和
〈宋文粹作以禮以正以和以〉隂險而小人多〈而一作之〉君之力學〈四字上一〉
〈有字〉施之於事〈一無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