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袁州府志 (天一閣藏本)/卷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正德袁州府志 (天一閣藏本)
卷一
卷二 
本作品收錄於:《正德袁州府志

𡊮州府志卷之一

   建置沿革

𡊮州府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属吴戰國属楚秦属九江郡

 漢為宜春縣属豫章郡後漢因之孫吴寳鼎二年分豫

 章立安成郡領縣三宜春萍鄉新喻晋武時仍吳𥍊為安成郡

 增置七縣平都宜春新喻永新安復萍郷廣興属荆州惠帝時又分属江

 州南齊宋魏梁陳無所更昜隋開皇九年有土人文盛

 者以安成郡叛十一年廢郡扵宜春縣置𡊮州因𡊮山

 為名煬帝大業初廢州置宜春郡領縣如吳寳鼎時隋

 末為林士弘𠩄據後為蕭銑據銑敗張善安據以歸唐

 髙祖復為𡊮州領縣與隋同太宗貞觀元年分天下為

 十道𡊮属江南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置十五採訪使

 𡊮属江南西道天寳元年復為宜春郡肅宗乾元元年

 復為𡊮州五代時偽吳楊氏偽唐李氏相繼有其地宋

 開寳八年曹彬下江南得州十九𡊮居其一是年割筠

 州萬載来属雍熈元年析宜春神龍䓁一十郷置分宜

 縣共領縣五淳化三年割新喻属臨江仍領縣四宜春分宜

 萍郷萬載元改州為路路設逹魯花赤𨽻江西行省立錄事

 司縣仍𥍊元貞元年陞萍郷縣為州仞𨽻本路至正十

 二年蘄黃冦起徐夀輝偽将歐祥䧟𡊮州據而守之壬

 寅年春

天兵平江西祥遣子納欵臣附甲辰七月以𡊮州路為𡊮

 州府除録事司降萍郷州為縣仍領縣四𨽻江西布政

 司道曰湖西道云

宜春縣附府城漢置属豫章郡吳属安成郡晋避鄭太后

 諱改為宜陽縣隋復改宜春縣為𡊮州治唐以後倶仍

 𥍊 國朝因之八隅十四郷編户一百五十里

分宜縣在府城東八十里夲宜春縣地𥍊名鈐岡又名安

 仁鎮宋雍熙元年析宜春神龍招賢豐樂化全儒林彰

 善挺秀文標旌儒清教十郷增置分宜縣仍𨽻𡊮州元

 仍𥍊 國朝因之三廂十郷三十五都編戸一百八里

萍郷縣在府城西一百四十里本宜春縣地呉寳鼎二年

 析置萍郷縣属安成郡隋開皇間郡廢置𡊮州大業初

 州廢置宜春郡唐武徳間復為𡊮州縣皆𨽻焉五代至

 宋因之元元貞元年陞為萍郷州至正壬辰歐祥由湖

 南來寇𡊮州守臣別速堅遣萬戸李陽奕劉原住䓁禦

 戰不勝州䧟甲午湖南官軍吳天保以所部答刺軍剋

 復州治未㡬復爲祥𠩄䧟壬寅歸附 國朝洪武二年

 改州仍為縣三隅七郷編戸一百三十里

萬載縣在府城北九十里夲漢建城縣地属豫章郡呉黄

 武中析置陽樂縣晋大康元年改康樂縣仍属豫章唐

 武徳五年復陽樂縣属靖州即今髙安八年州廢属髙

 安五代楊吴順義元年分髙安四郷置萬載縣南唐保

 大十年陞髙安為筠州萬載為筠地宋開寳八年割𨽻

 𡊮州宣和初改建城縣紹興仍𥍊名元因之

 國朝乙巳秋設縣治仍稱萬載二隅二十四都編戸一

 百四里

   郡邑名

 宜春隋名𥍊志云府治西四里有泉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曰宜春泉郡因以名宜陽

 分宜宋名以宜春地所分鈐岡水南有鈐岡爲邑山之望安仁古安仁鎮萍郷

 萍以楚王渡江得萍實名萬載南唐陽樂康樂晋名謝靈運封康樂公即其地

 建城宋宣和名

   分野

 吳地斗分野西漢地理志斗玉衡第六星主揚州東漢天文志注

 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扵辰在丑吳越分野費直斗六

 度至湏女二度謂之星紀呉越分野蔡邕豫章入斗十

 度州郡𨇠次南斗牽牛星紀之次唐一衡云天市垣二十二星東

 南各列十一星其東垣南第六星曰呉越斗四度三

 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呉越分星紀之次

   形勝

本府秀水東奔萍川西注唐𡊮皓詩秀水東奔彭蠡浪洋川西注洞庭波翠疊群

 峰囬環千里李問仰山賦枕呉頭壓楚尾江山多勝韓愈

 山水秀麗寰宇江右奥區輿地紀勝湘閩孔道 江右樂土

 屏蔽江淮襟帶湖湘阮閱郡城記城郭井邑在迤邐衆山

 之間如圖畫屏障祖無擇慶豊堂記五臺三峽群書備数五臺宜春化成湖岡

 仙女釣臺三峽牛欄昌山鍾山

宜春附郭

分宜昌山層巒疊翠𡊮水西來折山𪋤觸石潨盪㵼出石

 峽之間下為秀江清源澄澈縈廻縣前東有鍾山僊臺

 二山對峙下塹水口縣北𡊮嶺七峰筆卓水南鈐岡列

 嶂屏横四山周合宛若城圍縣治濵水形如簰狀昔蔣

 之竒詩分得宜春地東偏一晝屏舊志

萍郷祖楊岐山之脉蜿蜒起伏若飛鳳展翼之狀邑尹鄭

 强鑿二池以𧰼鳯二目北有楚王臺之屹立東有羅霄

 山之昂聳迎鳳嶺峙扵南金魚洲塞扵西𥍊志

萬載東接上髙西控衡湘南距宜春北抵分寧石洞白沙

 二水自東南合流以經帶扵左金鍾王居洞諸水自西

 北合流以環𢫎扵後鵝峰鶴嶺屹峙乎左右月臺紫盖

 奠枕乎前後𥍊志

   疆域

本府東西廣二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方一

 千三百里○東至臨江府新喻縣界一百五十里西至長沙

 府醴𨹧縣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吉安府安福縣界六十北至

 瑞州府上髙縣界一百五十里東到臨江府二百七十里西到湖

 廣長沙府四百一十里南到吉安府二百四十里北到瑞州府

 九十東南到吉安府廬𨹧縣一百二十里東北到瑞州府新

 昌縣一百五十里西南到長沙府攸縣二百五十里西北到長沙

 府瀏陽縣一百六十里自府治秀江驛至

南京㑹同舘二十一驛計二千六百三十里

北京會同舘六十八驛計六千七十五里

宜春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東至合山

 四十里為分宜縣界○西至黃廟五十里為萍郷縣界

 ○南至澗富嶺四十里為安福縣界○北至亂石七十

 里爲萬載縣界○東南到分宜縣八十東北到萬載縣

 九十西南到安福縣一百四十里西北到萍郷縣一百四十里

分宜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東至聖陂

 一十里為新喻縣界○西至彬江四十里為宜春縣界

 ○南至石分市五十里爲安福縣界○北至石灰嶺一

 百里為萬載縣界○東南到廬陵縣一百四十里東北到上

 髙縣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安福縣一百西北到宜春縣八十

萍鄉東西廣一百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東

 至分界嶺九十里為宜春縣界○西至揷嶺界六十五

 里為醴𨹧縣界○南至馬蹟嶺八十里為安福縣界○

 北至洪界九十里為瀏陽縣界○東南到安福縣二百九十

 東北到宜春縣一百四十里西南到攸縣二百七十里西北到

 醴𨹧縣九十

萬載東西廣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十五里○東

 至櫟頭山一百二十里為瀏陽縣界○南至周家市十

 五里為宜春縣界○北至皁山界六十里為新昌縣界

 ○東南到分宜縣一百二十里東北到新昌縣二百一十里西南

 到萍鄉縣二百五里西北到南昌府寧州三百四十里

   風俗

 江南火耕水耨食魚與稱以漁獵爲業雖無蓄積亦無

 饑餒其俗信巫鬼好淫祀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

 藝文儒術為盛杜氏通典風土爽塏山川特秀家給人足

 多尚黄老淸净之教重扵隠遁有徐孺子遺風與隆興

 吉州同寰宇賦稅及時閭里無事韓愈謝表士夫秀而文細

 民險而徤黄庭堅道院賦士力學知廉耻民樂耕好儉嗇阮閲無訟

 儒風之盛甲扵江右張九成𡊮州學記土俗愿樸汪應辰宜春序

 簡民醇輿地山水明秀古號多士林垌宜春學記

   山川

宜春縣 𡊮山府城東北五里峯巒秀㧞昔髙士𡊮京𨼆居于此卒塟其側故名有大素山小𡊮山

 形勢迴聳相對唐人詩𡊮山大小𩀱螺並秀水東西一帶横坤長山府城西南七里山自坤方来連

 亘甚逺故名震山府城東一十里亦名馬鞍山下有巖幽瞑深險唐彭雲隠釣于此寳應中徴召不就

 郡守嘉其行囙名其郷曰詔君鄉巖曰詔君釣臺盧肇嘗有震山巖記湖岡山府城南一十五里亦

 名湖岡䑓晋鄧表家于此有煉丹䑓養舟池朝斗石雕山府城東二十里雞籠山府城東二十里

 書堂山府城西南二十里唐盧肇讀書干此石屋山府城西北三十餘里洞深百餘丈内有石

 柱石鍾石皷小仰山府城南三十里晋鄧表脩煉於比又號鄧表峯上有泉壇石白藥竈又名水晶

 山宋蕭㑂詩萬丈青山挿碧天真人煉藥石依然功成自此飛昇去屈指如今八百年蟠龍山

 南四十里自路至山頂凢三十六曲上有蟠龍寺唐未南平王鍾傳建寺四靣峭壁湍瀑飛瀉前有龍門関平

 挹雲峯盖勝境也土雲詩經夏地無暑未寒泉有水仰山府城南八十里爲州之鎮山周迴数百里高聳

 萬仞不可登陟只可仰觀囙名絶頂名集雲峯夏雲氣冐其巔則雨立至冬㣲隂即停雲宋李冲元詩孤雲欲

 作人間雨流水空傳物外聲老栢傳巖高轉瘦寒花著雨墜還生山下有寺曰大平興囯禅寺及二神廟𥍊傳

 二神捐地與小釋伽結菴于此山有水分流㑹于正廟老山府城西南六十里崇髙崚㧞山巔飛瀑下

 注清𤁋江北流入秀江而遊石門山府城南六十里石峭如璧中有小逕通行寳山府城北六

 十里世傳昔有肅禅師過其山遇訟者勸之云欲岀輪迴道先囬自己心訟者以此言為實回名木平

 山府城南七十里山有三峯險峻秀柭郡守王古禱雨有應遂名其中峯曰妙慶左曰瑞光古曰慈光又有

 興化禅寺寺中有飼龍亭嘯自亭景物清絶不减仰山宋李冲元詩窄逕隨溪轉懸崖帶蘚斑望鳯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中有一峯逺觀似鳯羊角峯府城東十里𩀱聳如羊角聳翠峯府城西三

 十里峻壁孤峙平原之上唐盧肇詩巍巍直上挿青天遠疑似與天相連登臨下視群山小千里平鋪在目前

 神岡嶺府治南八十歩祀仰山由此江北嶺𡊮山門外仙女嶺府城西三十五里地

 名清𤁋宋成恭后家此大軍嶺府城西北九十里𥍊傳隋煬帝時戰塲故名山下有水漿湖

 成巖府城西北五里下瞰秀江唐長史李徳𥙿嘗寓此讀書後人因立祠絶嵿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傍

 又有軒曰𠋣巖翠靄有亭曰振鷺容安仰高覧勝潄石嵌空皆在巖上後人囙山之石鐫衞公像為亭庇之登

 臨題咏甚衆萬勝岡府城東五里世傳楊呉敗劉崇景於此牛欄峽府城東二十里左有

 金雞山右有銀屏山相對若欄玉溪洞府城東洞中有種花䖏名錦繡谷石窟洞府城東北

 五里雷潭院側石乳洞府城東三十里深一里許滴乳堅凝成觀音羅漢像人或游宴其中殽核狼藉

 經宿如掃宋教授鄭王賓鐫石記其事盧石宜陽門外東湖上相傳唐狀元盧肇家石奇秀可愛宋祖

 無擇徙置東湖上文昌石笋縣學射圃亭邉髙丈餘峙如笋響石府城南三里獅子嶺後聲

 傳響荅故名靈應石寳龜縣南六十里仰山正祠內其形如靈龜之文因名石室

 記在石室山數室相連髙十餘丈相似素壁若雪萬象森羅扵其所

 秀江府城北門外源發羅霄山流經府城西十五里為椆江至府城北澄清深碧故曰秀江下經分宜過

 新喻出𡊮河至臨江府而合於大江東湖在府城東三十歩宋至和二年郡守祖無擇扵湖上建亭榭爲

 游觀之𠩄張栻書扁李渠府城西唐刺史李將順囙州多火災决陂水入城其深廣可通舟郡人利之目

 曰李渠後淤塞 本朝重䟽如舊弘治庚申知府朱華嘗一浚正徳八年知府徐璉重浚宜春水

 西四里又名靈泉其水甘羙堪作酒晋道地記云縣有羙酒隨𡻕舉上貢王烈記云宜春醇酎随𡻕入貢

 曲水府城南五里其流縈廻二十里避賢溪水府城南六十里地名堵田自大仰山發源歴中

 村下尚古橋入秀江東注仰山水府城南六十里源發三鑊潭北歴獺逕過仰山迤邐東流出浦村入

 夢水府城東八十里昔鍾儀欲相此村置縣夜乞夣果符所祝及窹因名鸞溪府城西北六十

 里下流入秀江相傳吳綵鸞與文蕭曾遊此溪傍有蕭史臺雷潭府城東北五里秀水至此成潭𥍊傳

 有龍潜於内上有峭壁石罅龍鱗印苔成㾗潭邉有寺陸經詩蛟龍魯此盤白晝起霹靂飛劍潭

 西七十里𥍊傳唐王将軍坐潭石上墜劍入潭今石上劍㾗尚存雪谷潭在仰山上水極冷盛夏不

 可濯張嗣古詩崎嶇鳥道開𤇆蘿長松偃蹇聲蕩摩白龍怒吼掛絶壁蒼兕離立迎清波枯笻柱破靑苔色雷

 雨收功神歛跡窮源不得空歸来掬雪摶珠三大息獺逕潭府城南八十里仰山之上泓渟澄深舊志

 云仰山神龍之𠩄宅也盧洲府城東演武亭後以盧肇名益州塘府城西北周廣三十畆唐

 元和中刺史李将順以州宅地形低傾宜作方塘以應之後人以益州名中有卧龍洲仁知義政二亭今塘存

 雷塘府城東北七里韓愈有雷塘禱雨文洗硯池在宜春縣學唐盧肇故宅池産絲毛龜毎

 岀則是邦文物必盛 西池府城西唐乾元中刺史鄭審𠩄開池上有故城潭木𤓰島薔薇洲柳堤釣

 鳴玉池府治内唐刺史張公剏後改爲䟽泉盖䟽西陂之水至于此澄源池府治内唐

 乾徳二年郡守吕延貞鑿池命名取爲政當澄其源意茭池府治防虞池府治北五十餘

 步與縣相距数十歩囙防火而名元季兵後填塞今作軍營放生池府治北靈泉清水池畔紹興十

 三年詔置後以秀江爲之禁捕五里砲沙河一名砲沙池在府治東南一百五十歩池内有石若砲

 義井府治東集慶坊南唐刺史李将順開鑿及開防虞池茭池䟽理清水池之水以為火備淳熙間郡守

 張杓修弘治庚申郡守朱華重浚如𥍊䨇清井𥍊為龜鼻井府治東北甘棠坊府學左畔𥍊永積庫

 左濶丈餘内有二小石孔楊清井𥍊為左龜眉井横二尺長六尺在府治北達理坊澄清井

 𥍊為右龜眉井橫直同上在縣治前文㑹坊西去西明井十步東明井𥍊為左龜目井濶丈餘在府治

 東北隅達理坊西去揚清井三十步西明井𥍊爲右龜目井在古開元寺浴院後即今縣治前三十歩

 文會坊之西已上五井𥍊志云世傳府地形如龜天綱𡊮公於城内鑿龜鼻眉目井以全龜象不專爲民汲亦

 取克制回祿之意宋淳熈間郡守張杓嘗修治後𡻕久爲居民𠩄侵寳慶間郡守曹叔逺既復李渠并浚是井

 弘治庚申郡守朱華復浚治易今名表以牌額護以石攔汲者称便秋家巷井府治北百餘歩清水

 池西委巷中井水特重漏壺用之司理院井府治東南一十歩漏壼用之郡守朱華重浚

 井府治西五十歩西隅茶倉前水清味甘大旱此井不竭靈泉有二其一在府治北百歩𥍊傳泉日

 两湧與海潮通後人滌漑池中遂上又云有比目魚今不常見傍有院曰圎通廟曰關羽見宋魯孝序記其一

 在府治南六十里集雲郷孚惠正殿後凡病療旱禱迎水歸輙應宋謝諤銘曰神𦔳覆載行方便惠水之爲功

 方便所係靈泉之井惟明惟馨混混晝夜其用則平憂者以樂病者以愈如天降澤甘露時雨亭于其上益于

 吉蠲于以銘之斯無盡年孚惠聖泉府治東南一百五十步宜春䑓仰山行祠下壬辰兵後填塞莫

 䟽泉府城内䟽西陂之水至于此孫淇記湧坑泉府城南門外泉水嶺方廣丈餘平地湧岀

 下漑田萬頃甘泉府城北十五里山竇中流岀味甚甘洌濘泉府城北三十里漑田萬餘畒

 溫泉府城西南三十里脩仁鄉温湯里定光院前氣温如湯冬可浴以生雞𡖉枚之即熟水中猶有魚凡

 三出一在東岸上僧人甃爲池一湧岀江心巨石中石𩔗鍋状石上寛五六尺許平坦可坐遊者多於此飲以

 爲樂一在西岸下宋黄叔萬詩離火自天燦温泉由地生我来需曉汲聊用濯塵纓

分宜縣鈐岡縣水南二里山自紅花仰延袤数十里有新澤水岀扵右長夀水出扵左而夾扵山未故

 曰鈐山勢聳特登之則舉一邑皆在目前有仰山行祠官民時祀祠側有泉病者求飲即愈唐張景脩詩江抱

 羅村盤玉帯地開石井湧銀濤仙臺山縣東南五里群山環抱一峯髙聳相傳昔有牧羊者登山遇兩

 仙對奚語曰子下界人也何爲来此今名其村曰下界鍾山縣東一十里水南曰南鍾山水北曰北鍾

 山裴子野宋畧六永嘉元年囙洪水有大鍾従山流岀驗其銘乃秦時𠩄造因名山有巨石臨江如峽故又名

 鍾山峽輿地紀勝云甞有漁人釣得一金鎖長数百尺之得一鍾如鐸状舉之聲如霹𩆝山川震動漁者恐沉

 於水或曰此秦時驅山鐸也昌山縣西二十里山勢雄踞横鎖江流而𡊮水出峽閒險常覆舟𥍊名傷

 山後改今名又名昌山峽顧野王輿地記晋永嘉四年羅子魯於山峽堰為陂灌田四百頃銀山

 二十里山巔多白石玉岡山在縣西二十里卓立如削玉下則平延盤廻幽靜臺山縣北二十

 五里山嵿平夷廣数畆若䑓小行山縣南二十五里清風山縣南三十里有實慈觀

 子山縣西四十里晋時李琳字光子封渝川侯卒塟于此囙名仁山縣南五十里白巖山

 縣南五十里山有永淸院歐陽玄詩道人獨坐白巖阿巖下皚皚白石多鲁到補陀南海岸白花無數擁盤陀

 雞足山縣北八十里旌儒鄉陳重里山下有勝囙寺寺背有石竅日出塩以足寺用後有利之者鑿而

 大之塩遂止甘竹峰縣西三十里相傳觀察司李憲子游剌𡊮州殁塟此山𡊮嶺縣西北十

 餘里七峯聳起如列㦸舊傳漢時𡊮閎陳蕃薦之可登三事安車徴之及黨事将作閎築土室隠居其下

 分嶺縣南五十里抵安福界仰嶺縣南六十里極髙峻登之可逺瞰吉安城相傳唐時有尚雅祖

 師騎虎至北山因建寺洪陽洞𡊮嶺三峯之麓世傳葛洪婁陽所居洞口有巖巉㼘如盖由洞門入

 石室東向去地髙数十丈𥘉入一間其平夷明爽可容百人由西竇而入始幽闇舊有人至七十二間聞昌山

 渡篙聲今逰者可至第十二間餘則隘而不可行矣其中有白沙如塩傍有塩翁有石凉傘又有石如帆如皷

 如田土坵叚如僊佛之像状態不一洞有水春溢冬涸上有雲霞絪緼之状内有穴可通絶頂仰見天日俗云

 天心又有石燕至春或䏻飛翔古今遊者留題石壁甚衆胡徽詩天𥦗通月影地穴透江津小洪洞

 在前入洪洞之頂門甚隘其中廣容千人有石倉石閣石磨之𩔗舊傳晋宋人有題名在深窕䖏無火不可入

 且險絶不可遍歴靈仙洞縣北三十里洞内去地三十丈景物不减洪陽洞但差小耳中有丹爐濶

 二尺𢈲三寸許其圓如既望之月畧玷缺傍有一石磨狀與丹爐尺寸不差毫秒或以爲爐蓋桃源洞

 縣北一百三十里洞口空濶東北行半里許至一石室虗曠有石鍾石磬扣之有聲直北一室天窓虗明石級

 如田田傍有池四時泓澄石龍天嬌其上風洞距桃源洞二里許居山之陽不可入傍有泉流水潺湲清

 風生焉冬温夏冷避暑者置盤飱于中食頃輙凍其上有亭硯池石縣東十里盧肇讀書䑓上

 夫石縣西十五里昌山峽水中相傳唐太守鄭望夫於此修堰溉田後人思之因名其石或云婦人望夫

 不至化為石

 縣前江即秀江水亦曰清源渡渭江縣治東三里自新祉江流至七里坑岀嚴塘江

 縣東南三十里發源自檀溪反李家礱出水口㑹新喻江峴江縣南五十里自䨇源裏源發源㑹於雷同

 嶺下入章溪至石磊下為峴江築陂漑田數千畆赤江縣北文標鄉源出珠塘之泉下流三十里由江

 斜出昌山峽而合秀江楊江縣西北四十里順流㑹秀江水而逝野江縣西化全鄉源發謝家坊

 流入秀江介溪水縣北十五里化全鄉發源界塘渟匯清澈中有巨石平坦冬夏不竭漑田千餘畆順

 流東南十餘里至躭江㑹秀江水竹橋水縣東北二十里自䑓山發源至聖陂普光橋出小江口白

 渼渡㑹𡊮河 江水縣南五十里左自仰嶺發源右自黄真人䑓下發源旋遶至大清里泉江山下

 二水相夾出安福同橋廬陵板陂至吉水同江聚入大河雙溪水縣南五十里两帯㑹流出雷同嶺下

 歷章溪至峴江楊橋水縣北八十里文標鄉順流六十里至楊江歙州壙水縣北文標郷世

 傳盧肇為歙州刺史後歸築塘扵舎側因名黃土潭縣西南昌山峽水下流滙成潭平廣澄澈西

 岡湖縣北二里廣六十文灌田数百畆落星湖縣西五里廣五十餘畒其深莫測傍有龍王祠

 𡻕旱禱之輙雨世傳唐耕者白氏居此一夕見巨星流扵屋遂成湖西關洲縣西關黄土潭之側諺傳

 沙洲挿縣前分宜出狀元沙米洲縣治東鍾山峽中春夏湍急白沙擁起兩岸如米邑人以之占豊歉

 若南岸饒則是𡻕南岸豊北岸亦然義井縣東九十歩新民坊義井巷宋元間修浚冬温不涸卓篙

 泉在鈐岡相傳昔仰山二神維 舟卓篙扵半峯遂有泉湧出 源澗泉大清里泉源嶺 下溉田百餘畆

萍郷縣徐仙山縣西三里世傳有徐姓者扵 此修煉成仙上有徐仙亭 石羊山縣南 五里

 毛仙山縣東二十三里古有毛仙驛方輿記昔有人過 此山逢一人徧軆有毛言辭異常後不復見宋

 朱熹嘗問驛吏云狐魅𠩄為遂題詩驛中人言毛女住 靑𡨋散髮吹簫夜夜聲𨚫有郵童觧端的向濃說是野

  石姥山縣西五十里有石䇄立如姥瞻望宋周兊詩 石貌蒼顏逈不殊天工偶爾賦形軀頑然本

 是無情物應誤 行人指望夫 南源山縣北五十里山 南有泉不竭 浴室山縣北五 十里山

 下有浴池世傳楊 朱嘗浴其中因名 九嶷山縣東七十里連帯九封因名 晋時三真人得道之𠩄山側

 有二山秀㧞若䨇鴻 飛舞之状口仙鶴嶺 五金山縣 七十里五峯相 連皆面西方因名 楊岐

 山縣北七十里世傳楊朱泣岐之𠩄山下傍有玉女殿 內有九石房相映如屏風世傳為仙人𠩄居又有普

 通院及隋 煬帝壇 楚山縣北九十里相傳昔楚昭王經此 山頂有昭王臺遺跡下有昭王祠 武功

 山縣東一百二十里舊名羅霄洞宋紹興間洞寇猖獗 路分趙扆領兵勦捕扵此有功立栅山上因名山根

 盤八百餘里跨吉𡊮二郡相傳 葛玄煉丹扵此亦名葛仙峯 雲盖山縣 一百 一十里 羅霄

 山與武功山相連崇數千丈延廣百餘里下有石潭深 不可測寰宇記云潭水𠩄岀水傍岀石乳𡻕旱吏人

 祀之因以大木長三四丈者投水中即雨 木湧出雨即止或曰昔人羅霄居此因名 石笋峯在菖 仙壇

 之右峙 立如笋 玉女峯縣東六十里亦名玉女墩輿地志天将 雨有五色雲氣湧出石間俗云玉女披

 衣相傳昔有女子脩道于此因名宋洪突詩曽折山花 獻阿魔茫茫仙意果如何千年舊跡今蕪沒惟有長松

 掛蔦 聖岡嶺縣東五十里衆山迤邐里之蒼翠晋甘卓 嘗築壘其上又有聖岡廟即甘卓廟也

 案山嶺縣北五十里左右兩山相歭中平如案 因名又有亭曰髙寒為徃来休息𠩄 白鶴嶺

 縣北五十里馬跡嶺縣南七十里平夷脩遠晋甘卓過此山上有馬跡羅漢巖縣北萍實

 里南源山帝鍾巖縣東鄉内髙深各四丈中有倒石長三尺其形如鍾真如洞縣長豊里洞口

 有石鍾石龜又有石如人形裏大洞縣南長豊里圓如覆鍾兩洞相接上洞有石名雪峯下洞有石

 如屏石竅斜穿中有小溪上洞可容千人相傳建炎𥘉巨寇張成叛土人于此避㓂縣北又有石陂洞

 漢影石大安里白鷺坑元符間巨石中裂其聲如雷一屹立一墜田間居民徃視有形如羅漢之像

 金星石大安里石如室有光若金色

 縣前江源發楊岐山西流四十里至縣前又九十里出渌口過潭洲入洞庭湖蔣之竒詩倒流楊岐水

 泉江水縣東三十里有泉出江中羅霄水縣東南四十里源發羅霄山分二𣲖東流合盧

 溪水西流出夲縣合湘東江入澧陵河潭縣治東一百五十步在萍實橋河中敷潭縣北七十里深

 不可測有龍祠𡻕旱禱焉韓滸潭在縣清教里上有韓将軍廟蕭仙潭縣西八十里

 龍潭在縣新安里金魚洲縣治東萍實橋水西鳯凰池縣治前元時池中甞産瑞蓮夏

 鎮作義井有四一在縣治左皇華坊一在右宣化坊一在東進賢坊一在西仁和坊聦明泉

 縣西一百步宋進士葉景武讀書其地沸泉縣同唐里周圍二丈許其岀如沸暖泉仙居里蘇

 家村冬温如湯又有冷泉在宣教里夏冷如氷飲之能已𤍠疾雨湧泉縣北楊岐山天欲雨水先湧周

 兑詩楊岐山下出靈泉與海相通亘古傳汹湧便知天欲雨為言隂石不湏鞭浴丹泉縣東南羅霄山

 世傳仙人洗丹于此囙名文吾一詩夜浴丹砂浮暖氣曉疑寒碧洗晴烟卓劒泉萍實里迎祥觀

萬載縣龍山縣治後龍江經其下其勢峛崺来自衝霍為縣之鎮月臺山縣南浦橋之陽狀如

 白塔山縣東南二里許舊有明真院及白將軍墓相傳白起也稳山縣西八里俗呼為稳

 銀山縣西十五里山下有巨石潔白如銀石下有洞可容数百人相傳避寇者多居之紫盖

 山縣西北一十五里山勢崇聳屹若車盖舊名雲盖相傳仙人謝仲初嘗逰此有紫雲上覆因名五雷

 山縣北二十里其地五山與逍遥觀拱對湯周山縣西三十里相傳晋安帝時湯周二仙脩道之

 所上有觀觀後有碁盤石試劍石石上有題咏峯頂山縣西南三十里相傳為馬祖禅師脩道之𠩄舊

 有上中下三塔今惟中塔存焉有泉清冽𡻕旱禱雨輙應金鷄山縣北三十五里有巨石在山下遇夜

 金雞現故名清泉山縣東北四十里絶頂有瀑布泉因名謝山縣北七十里輿地廣記九域志

 一統志皆以為山因劉宋康樂公謝靈運得名或云謝仲初脩真之𠩄上有仙䑓丹井試剣石及履迹存舊志

 有靈應觀劉長者讀書堂今廢書堂山縣西八十里山谷深欝雖霽常有雲霧世傳𣈆習鑿齒因符堅

 䧟襄陽避地讀書於此東䑓山縣南九十里九龍山縣西一百里鐵山縣西一百

 二十里其地界瀏陽産鐡鵝鼻峯縣東五里地名東岐元虞文靖公愛此山若蜀中鵝鼻峯因名

 嶺一名洪岡嶺在縣西南二十里與仙逰巖相望十八渡嶺縣北四十里舊路在嶺下循環一水

 徃来凢十八渡後闢路嶺上人便之俗呼為十八洞非也古廟嶺縣西六十里白水嶺西

 八十黄皮嶺縣北八十里與謝山相對頂上有石屋一間相傳黄皮二仙脩煉扵此鄉人祀之扵

 陶逸巖縣東三十里世傳唐竹溪六逸陶沔晚歳居此巖穴岀平田約髙三文巖巒清潤中有石

 屋人稱為陶公石俗訛為桃花石仙遊巖縣西十五里與鶴嶺相望有石𩔗鍾扣之清越又有石𩔗

 道士状人稱仙人石水晶巖縣西五十里嶺東巖中飛瀑瀉出如濺玉靈棲巖縣西九十

 里高数丈有崇勝寺巖下有泉自周公洞流來灌田数百畒有題詠龍咸巖縣西九十里地名梅陂山

 勢聳特有石屋深九房宋元祐有獵者逐獸至其中得一獸骨其頂穹然如角識者謂龍蜕骨也屋中有石如

 列仙者以百數有石鍾扣之有聲有石硯巖溜注之墨横硯上筆在硯傍皆石也有石人坐沙傍如鬻塩状或

 掃之其白復積赤硃岡縣西一里社稷壇左石洞縣南二十里中濶一里深五里高數丈前後雨

 門水經其中有石如田如屋古今遊者入自後洞出自前洞雲峯洞縣西九十里黃茅岡門濶丈餘

 中虚敞循級而下則漸黒有石若鍾磬若仙佛狀多不可記有澗水産石燕里人祈雨者常窮其源以辰巳時

 入岀則日西矣筆架石縣治東南二百歩傍有潭深濬莫測石屹立中流挺然平突三尖小石傍附狀

 𩔗茟架與儒學對叵囉石縣一里荷花池東山巖側有塊石髙数尺上有孔人吹之若叵囉聲迴風

 入竅亦然獅子石縣北五里狀𩔗狮子石下有潭亦名獅子潭上鐫獅嵓大德二年春月書九字未詳

 何人石筍縣北十五里昔唐南平王鍾傳廢宅有石如笋髙数仞俗呼為鍾令公石笋謝仙

 石縣西四十里一名麻鞋石相傳謂謝仙遺跡

 龍江縣北五里源出縣西一百二十里金鍾湖下流入瑞州府境多江縣北七里源岀石洞金鍾

 湖二水會流抵此平泛水涸露小洲三五横阻江水支流合𣲖故名錦江縣北三十里源出謝山邑人敖

 玉溪建橋金鐘湖縣西一百五十里湖水東流至官庄過竹渡入龍江康樂水縣東北三十里

 寰宇記謝康樂嘗遊於此因名源出謝山東流至丘江合龍江水出上髙石洞水縣西南二十里源出

 竹山洞北流過楊河山合白沙水下南浦橋至縣學前過𩀱虹橋而入龍江岀上髙劍池水縣西一百

 里池廣丈餘别有鲁家源水經過於池合流下井田同𤫊棲巖水出沙江入金鍾湖舊傳許旌陽捕蛟洪州時

 蛟潜迯扵此池旌陽捕而斬之因名緑隂池縣治南百歩再思橋右龍潭縣東北之龍江相傳

 有穴與獅子巖相通山頂有龍江亭今廢龍洲縣東北二里許龍河渡約廣数百畆石洞金鍾湖一水西

 來環抱合流而東注真君井縣西外廂三百歩仰山井縣西十五里仰山廟後龍山頂上𥍊

 有亭 今廢 義泉縣南百步 公舘後 溥泉縣東一百五十歩儒 學前臨河味甘羙 卓劒泉

 縣西二百五 十步廣報觀 涂泉縣東十里泉陂約濶十畆澄澈 泓渟有龍居之毎旱官民禱焉 魚鱗

 灘縣西六十里水浚 急亂石横宻如鱗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