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法念處經/卷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十 正法念處經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

  復次第五聞法利益安樂一切人天。謂何等法。所謂說法。說於一切佈施之法。說諸善法。一切尊中。聞法。最勝。能斷一切憍慢根本。所謂說法。能調憍慢。說法聞法。尊敬重法。說於信法。說受持法。說修行人不離說法。諸佛如來以法為師。何況聲聞緣覺。說法有十功德。多所利益。何等為十。時處具足。分別易解。與法相應。非為利養。為調伏心。隨順說法。說施有報。說生死法。多諸障礙。說天退沒。說有業果。若說法人。有此十法。令聞法者得多功德。利益安樂。乃至涅槃。是聽法者。及說法人。隨所作願。各得成就。一切種種佈施之中。法施最勝。乃至能令一切眾生得涅槃樂。

  復次聞法功德。成就深心。信根清淨。一向淨心。信於三寶。詣聽法處。為聞正法。隨舉一足。皆生梵福。若人供養說法法師。當知是人即為供養現在世尊。其人如是隨所供養。所願成就。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能供養說法師故何以故。以聞法故。心得調伏。以調伏故。能斷無知流轉之闇。若離聞法。無有一法能調伏心。如聞說法。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來。四者說法法師。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現在為人之所讚歎。于未來世。能得菩提。何以故。以說法力。令憍慢者得調伏故。令貪著者信佈施故。令粗獷者心調柔故。令愚癡者得智慧故。以聞法力。令迷因果者得正信故。以聞法力。令邪見者入正見故。以聞法力。令樂殺生偷盜邪淫業者。得遠離故。以此說法調伏因緣。終得涅槃。以此因緣。說法法師。甚為難報。父母之恩。難可得報。以生身故。是故父母不可得報。若令父母住于法中。名少報恩。如來應等正覺。三界最勝。度脫生死。無上大師。此恩難報。唯有一法。能報佛恩。若於佛法。深心得不壞信。是名報恩。以此供養。亦自利益。爾時孔雀王菩薩。說經偈曰。

 以說法因緣  得安隱涅槃

 能斷一切縛  眾生之大師

 以說寂靜法  能斷愚癡網

 如是勝導師  能示眾生道

 若法令眾生  超度諸有海

 此法最殊勝  世法莫能及

 若人能供養  此四種福田

 斯人得善果  導師如是說

 既得具諸根  亦得聞佛法

 若行於非法  後悔無所及

 處處生愛著  常求于欲樂

 恒貪愛妻子  不覺死來至

 念念多諸惡  種種過所亂

 以心縛眾生  將趣三惡道

 是惡難調伏  常求天人便

 是心不可信  眾生之大怨

 以善聞善見  無量種修習

 以法調伏心  如馬得銜勒

  如是第一深厚福田。具善功德。應修供養。利益天眾。說如是法。及說業道。尊重讚歎說法之師。孔雀王菩薩以願力故。生彼天中利益諸天。時諸天眾既聞法已。心得清淨。皆悉一心聽其所說。作如是言。此孔雀王所說。相應非不相應。與兜率陀寂靜天王所說相應。無異無別。思惟此法。初中後善。第一清淨。第一善法。第一安隱。利益安樂一切天人。令得寂滅。

  爾時孔雀王聞兜率陀天說是語已。心淨歡喜。一切悲心。安忍利益。一切天眾。乃至涅槃。復說第六深勝法門。能至涅槃。如是之法。第一安隱。第一最勝。眾人所愛。所謂悲心。一切人愛。令人生信。安慰生死怖畏眾生。心不安隱令得安隱。於無救者為作救護。若有悲心。是人則去涅槃不遠。悲心柔濡。無欺誑心。無粗獷心。能斷嗔心。悲潤心故。又悲心者。名大莊嚴。于五道眾生。若起悲心。能破嗔惱云何于地獄眾生。而起悲心。此諸眾生。云何為於自業所誑。由心怨家之所造作。得不可喻種種大苦。鐵鉤鐵杵融銅熾然。惡蟲所啖。難度瀑河漂沒眾生。雕鷲烏鵲之所啄食。入劍樹林及灰河中。受種種苦。不可具說。所謂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乃至阿鼻地獄。及其隔處大地獄等。一百三十六處。眾生墮中。圮裂劈坼。斷截燒煮。自心所誑。業網所縛。愛火所燒。無救無歸。東西馳走。求哀自免。以求救護。我當何時得度如此大苦惱海。于此眾生而起悲心。若種如是悲心種子。則為天王。或作轉輪聖王。一切眾生之所愛重。悲心之人。愛樂善業。是名觀地獄眾生受大苦惱而起悲心。則得增長無量梵福。

  復次若沙門婆羅門。及余善人。利益眾生觀諸餓鬼。當起悲心。云何眾生。墮餓鬼中。種種饑渴。自燒其身。如燒叢林。四面馳走。互相搪突。炎火焚燒。遍體熾然。無救無歸。處處遍走。以求救護。無能救者。此諸眾生。何時當離種種苦惱。何時當斷饑渴乏苦。是名觀餓鬼苦而起悲心。

  復次若沙門婆羅門。及余善人。觀於畜生而起悲心。餓鬼之中。無量苦惱。互相殺害。畜生三處。所謂空行水行陸行。死法無量。互相殘害。互相食啖。此諸眾生。何時當脫。是名觀畜生苦而起悲心。若有能生如是之念。則生梵天。以悲心念諸眾生故。悲念眾生。於三惡道大苦惱處。於最大惡業果之地。興悲心已。復于六欲諸天而起悲心於六欲天。受天之樂。不可譬喻。種種山谷山峰園林。而受快樂。蓮華林池。共諸天女。遊戲受于百千種樂。既受樂已。業盡還退。生在苦處。受大苦惱。墮於地獄餓鬼畜生。此生死處。戲弄眾生。愛鎖所縛。東西馳走。迷亂無知。受大苦惱。是名觀諸天苦而起悲心。

  復次若沙門婆羅門。及以餘人。觀于人中而起悲心。以種種業。生於人中。受苦樂果。上中下眾生。種種作業。種種心性。種種信解。或有貧窮。依恃他人。憎嫉妨礙。畏他輕賤。追求作業。以自存活。如是觀人世間而起悲心。如是悲心。第一白法。能得涅槃。如是觀五道眾生五種苦已。而興悲心。如是之人。得勝安隱。則得涅槃。爾時孔雀王菩薩。說迦迦村陀如來頌曰。

 若人心柔軟  悲心自莊嚴

 為一切所護  眾人所稱歎

 如是柔軟心  諸根常悅預

 此正見善人  去涅槃不遠

 若悲心莊嚴  則為人中天

 若人無悲心  是則常貧窮

 若人柔軟心  調伏如真金

 若悲在心中  此寶無窮盡

 若人常精進  恒修行正法

 此人心智光  猶如大明燈

 若人於晝夜  心常住於法

 斯人之悲心  晝夜常不離

 其人心清淨  利益諸眾生

 既受安樂已  後得於涅槃

 悲心清淨施  牟尼所讚歎

 能斷一切過  悲財無窮盡

 功德勝莊嚴  能斷一切過

 牟尼悲潤心  故至不滅處

 悲因隨所在  如蜜乳和合

 嗔恚及熱惱  不能住其心

 既升悲心筏  哀矜心勇健

 能度於有海  三毒大洄澓

 功德勝營邑  無勝此莊嚴

 善人之所愛  故名為悲心

  如是孔雀王菩薩。為天說法。初中後善。相應寂滅。一切天眾。樂集聽受。

  復次彼佛世尊。說第七法。謂何等法與之相應。而得解脫。斷於放逸。以何等業。謂柔軟心。斷輕躁過。攝諸功德。若有人能柔軟深心。離一切垢。涅槃解脫。猶如在手。軟心之人。心如白鑞。修行善業。眾人所信。粗獷之心。如金剛石。恒常不忘怨結之心。行不調伏。眾人所憎。不愛不信。若起噁心。堅執不舍。心不安樂。不樂禪誦。不近善人。不生善法。如沙鹵地。不生種子。又如沙中。不出麻油。粗獷心人。亦復如是。不生善法。如構角乳。如月中暖。如石女兒。如空中花。粗獷惡業。誑詐無智。自誑誑他。五有所沒。近不善人。舍離三寶。此生盲人。不睹正法明慧之日。甚可哀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眾苦之聚。入大曠野。受無量苦。遠離柔軟甘露之味。如是惡人。沒於苦海。去涅槃遠。何以故。不行涅槃道因行故。以是義故。常不得樂。若有人能柔軟其心。其人一切定得涅槃。譬如麻性出油。日性光明。月光性冷。火熱地堅。風動水濕。四大各各自相不倒。軟心之人調伏其心。信心精進不顛倒見。信於因果。則於涅槃。如在現前。爾時孔雀王菩薩。以佛經偈。而說頌曰。

 若人心柔軟  猶如成煉金

 斯人內外善  速得脫眾苦

 若人心器調  一切皆柔軟

 斯人生善種  猶如良稻田

 一切諸眾生  不能盡斯藏

 能破於貧窮  及以多誑詐

 利根寂靜人  常修行禪定

 不著放逸境  永離諸苦惱

  如是孔雀王菩薩。說是偈時。夜摩天眾兜率天眾。樂聞無厭。復欲聞法。合掌恭敬白言。大聖。願為我等。具說二十二法。我等為欲利益他故。當至心聽。爾時孔雀王菩薩。為諸天眾。說二十二最勝法門。已說七法。今當次第說第八法。若有沙門婆羅門。及余善人。心生思惟。有何等法。謂調伏法。能與一切作莊嚴法。一切調伏毗尼相應。若沙門婆羅門。若復餘人。在家出家。若老若少。調伏相應。以此莊嚴。能令端正。若離調伏。猶如野幹。烏鴟雕鷲。出家之人。云何調伏。出家之人。初以袈裟而自調伏。當行七事。何等為七。一者如其國法。受糞掃衣。隨所住國。在家之人所棄之衣。若在塚間。有死人衣。死屍所壓。則不應取。若於塚間。得破壞衣。則應受用。是名袈裟調伏之法。

  復次第二調伏。若入聚落觀地而行。前視一尋。念佛影像。一心正念。諸根不亂。數出入息。系心身念。入於聚落。不觀一切所須之具。不觀種種器物。亦不觀他莊嚴幃帳。不與女人言論語說。不抱小兒。不數動足。亦不動臂。及其床座。不手摩頭。不數整衣。不抖擻袈裟。不按摩手。亦不彈指。是名第二調伏之法。

  復次第三調伏。入施主家。于飯食時。齊腕澡手。若受食時。不大舒手。當前一肘。不滿口食。亦不太少。若于食時不輕弄不調戲。謂不知足。失他淨信。令他輕慢。當觀他心。若所揣飯。不大不小。不大張口。不令有聲。不大出氣。所應之食。但食二分。食知止足。不觀他缽而生貪心。所受飲食。不壞他心。自觀其缽。不左右顧視。食已離缽。澡漱清淨。守攝諸根。正心說法。心念審諦。不遲不速。不曲不直。不非時說。不多不少。護施主心。不壞其信。是名第三調伏之法。

  復次第四調伏。若于食時。若於聚落。或於城邑。先所見食。不生心念。不數言說。亦不悕望所受敷具。如法受畜。不求上勝。是名第四調伏之法。

  復次第五調伏。一切所作。不倚不著。不惜身命。於所用具。不多聚積。不行邊方危怖之處。不異服飾。不樂請喚。不偏樂於一家往返。是名第五調伏之法。

  復次第六調伏。不斷草木。及掘生地。不著雜色革屣。雜色衣服。若他破戒。不謗不說。心不悕望王者之膳。不親近於喜鬥比丘。是名第六調伏之法。

  復次第七調伏。若有比丘。同意同法。應當親近利益。令有常度。欲棄魔境。寂滅調伏。守攝諸根。如此比丘。應當親近。若於山窟。若於山澗。樹下露地。常修行空無相無願。是名第七調伏之法。若有比丘能如是行。則能舍離一切諸縛而得解脫。爾時孔雀王菩薩。為諸天眾。以偈頌曰。

 調伏法相應  修行智境界

 怖畏生死過  則不空出家

 學處不毀缺  不念于本樂

 常觀于諸陰  應住靜林中

 軟語寂滅人  現趣於涅槃

 持戒莊嚴身  與出家相應

 於自他法中  若能不迷惑

 業報非業報  道非道亦然

 離於惡業行  苦樂不怖畏

 於家得解脫  眾苦不能縛

  如是孔雀王。說于調伏無量功德。令諸天眾皆得信解。一切天眾。一心諦聽。爾時孔雀王菩薩。為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說法心不休息。知諸天眾敬重法故。復說第九無垢淨法。云何名為無垢淨法。若沙門婆羅門。及余世間信於業報。信業報故則得大法。若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信業果報。此人則能知身惡業。於身惡業。不習增長。不愛不樂。以其得果。在於地獄餓鬼畜生惡境界故。如是於口惡業。不習增長。不愛不樂。以其當受地獄餓鬼畜生惡果報故。如是於意惡業。不習增廣。不愛不樂。以其當受地獄餓鬼畜生苦故。若沙門若婆羅門。先作惡業念已生悔。止不更作。親近師長。從其聞法。云何得脫惡業果報。如是師長有智調伏。為說因緣。以方便說。令悔所作。過去惡業。則為盡滅。以其如是念善業故。不作惡業。觀業因緣。從何所起。如是觀之。不作惡業。能令一切不善之業漸得消滅。或令輕薄現在所作身口意惡不善之業。以心輕故。作已速悔。不復更作。如是悔心若業成就一切惡業皆悉消滅。若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如是知業。作是思惟。我以習惡。當作身口意惡不善之業。報熟之時。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彼於未生惡不善業。以正方便。令其不生。沙門婆羅門。若能如是信業果報。設有地獄惡業成就。應久在地獄受大苦惱。或得薄少。或皆消滅。復次勤精進故。若有惡業。應墮餓鬼。久在餓鬼饑渴大苦。或少時受。或皆消滅。如是沙門婆羅門。及余眾生。若有應墮畜生惡業。久在畜生互相食啖。或少時受。或一切滅。唯除作習決定成就。墮於何道。若於地獄餓鬼畜生境界之中。定受果報。

  復次信業果報。思惟難解。微細業果。於三種惡業作已懺悔。不復更作。以不定業生畜生中。如是思惟。若地獄業。若餓鬼業。受畜生身。悔心清淨。能破重業。以心力故。或一切滅。或斷少分。若有應受畜生惡業。心悔能滅。自業能滅。不受長命畜生之身。不受大苦。或以勝心。能斷惡業。以此因緣。當信業果。若沙門婆羅門。及以餘人。信業果報。則能到於生死彼岸。何以故。一切生死。五道之中。以善不善業果報故有。是故應信實業果報。一切眾生。一切業果因緣故與。是故若男若女。應勤精進。晝夜思惟業之果報。於生死中。第一堅牢。

  復次第十。若沙門婆羅門。及以餘人。應當思惟。思何等法。所謂住處所害。若沙門婆羅門。及以餘人。少智慧者。住處所害。其心樂著。情戀不舍。或僧伽藍。或僧住處。或在聚落。或住國土。或住城邑。及以異處。常樂懈怠樂於非處。不至寂靜阿蘭若處。不行異處。不名在家。不名出家。於非法處。乃至命終。如是之人。為何因緣而行出家。不至一切所應山林阿蘭若處。乃於非處而盡身命。為修禪故而行出家。不入山林寂靜之處而住非處。若沙門婆羅門住於非處。為諸施主之所輕毀。不樂親近。不修供養。亦不樂見。若住非處。過失彰顯。為諸凡俗之所輕笑。互共論說。言某沙門。某婆羅門。及以餘人。樂住非處。不名在家。不名出家。不樂山林阿蘭若處。貯畜財物。樂見俗人。親近在家。猶如奴僕。為諸白衣之所輕賤。是故此人。不名在家。不名出家。住非處故。設令無過為他所謗。無有一人住於非處。不為施主之所輕賤。數見白衣。或近在家。雖不輕慢。或生異過。若沙門婆羅門。住非法處。以住非處。得無利益。是故沙門婆羅門。不應住於破壞之處。常樂住處。常樂獨處。樂住樹下。樂住塚間。樂住靜處。以修禪默。或在山谷。獨一而行。乃至盡命。應避非處。舍離一切非法之處。能得解脫。住非處者。不得解脫。爾時孔雀王菩薩。而說頌曰。

 比丘住非處  人視如僮僕

 輕之如草芥  亦失自利益

 比丘住非處  非在家出家

 於禪誦法中  其心不喜樂

 比丘住非處  貯積稸財物

 貪心著財寶  不覺死時至

 身命念念盡  而不能覺知

 不知所作業  能受未來報

 比丘住非處  常樂見俗人

 常行於非處  死則入惡道

 心無所樂著  一切不悕望

 能脫一切貪  是名為沙門

 若在山樹下  常修習禪觀

 則得清淨智  遠離一切過

 遠離一切貪  不為境界惑

 則能滅煩惱  如火焚乾薪

 獨修行比丘  攝持於五根

 如實知身相  則得涅槃道

 常念勤精進  遠離一切過

 是人到涅槃  如至遊戲處

 常求於涅槃  常怖畏生死

 如是清淨心  則不樂非處

  比丘如是。住於非處。得眾多過。是故比丘。應當舍離非法之處。若有比丘。住於非處。凡俗無異。若有俗人。住於非處。得無量惡。何況沙門。近在家故。則與一切善法相違。是故應當遠離非處。時孔雀王菩薩。復為夜摩天眾及兜率天。說迦迦村陀如來第十一法。如是善法。甚可愛樂。能至涅槃。何等善法。所謂住心。若比丘有住心者。能持善法。人所讚歎。住心之法。離一切惡。無始流轉。心過羅網結使周遍系縛堅固。非是少時少精進。少定能斷。如是大惡羅網。若有比丘。薄少住心則不能斷心地過網。無有異法能斷生死如住心法。唯修行者。有住心法。若不善法起。攝心令伏。不樂惡業。精勤斷除。勇猛精進。斷不善法。若貪欲心起。修不淨觀。是名相應。是惡欲心。不淨能斷。不樂不著。若起嗔恚。攝心修慈。若起癡心。攝心觀於十二因緣。爾時孔雀王菩薩。以偈頌曰。

 若不樂住心  隨樂起諸愛

 若為愛所縛  失於二世利

  如是孔雀王菩薩。為夜摩天兜率陀天。說不住心無量過惡。爾時天眾。聞二世利樂聽無厭。作如是言。孔雀王未曾有也。乃能為我演說深法。初中後善。能至涅槃。於種種生死。能生厭離。第一安隱。唯願為我次第宣說。我等當共一心聽受。自利利他。時孔雀王。聞是語已。知諸天眾一心樂聞。踴躍歡喜。其心怡悅。第一利他。美妙音聲。告諸天眾。若沙門婆羅門。及以餘眾。心念於法既念法已。勤修怖畏。修何等法。所謂畏惡名稱。若有比丘畏於惡名。則離諸過。所謂不入女人戲笑之處。不入酒肆。不近沽酒。不與共語。不近嗜酒人。亦不與語。不近賊人。不近先作大惡之人。不近好鬥人。不近陰惡懷毒人。不近無恒數舍道人。不近博戲人。不近伎樂人。不近小兒。不近系縛女色人。不近輕躁人。不近不護口人。不近貪人。不近販賣欺誑人。不近巧偽市道世所惡賤人。不近決掘河池人。不近黃門女人同路一步。不近調象人。不近魁膾人。不近調馬人。不近斷見人。不近無戒人。如是惡人。比丘一切不應親近。何以故。近如是人。失比丘法。世間之人。作如是念。如是比丘。近如是人。必與同行。與如是人習近共行。生一切人如是之念。是故比丘當畏惡名。不應與此不淨業人同路行於一足之地。爾時孔雀王菩薩。以如來偈。而說頌曰(上顯文中少第十二摽文或合或闕本同未詳)

 若人近不善  則為不善人

 是故應離惡  莫行不善業

 隨近何等人  數數相親近

 近故同其行  或善或不善

 一切人求善  當近于善人

 如是能得樂  善則非苦因

 近善增功德  近惡增尤苦

 功德及惡相  今如是略說

 常近于善人  則得善名稱

 若近不善人  令人速輕賤

 常應親善人  遠離于惡友

 以近善人故  能舍諸惡業

  時孔雀王菩薩。復為諸天。說如是言。若有比丘。有七功德則離惡名。何等為七。一者離眾人。二者不樂供養之利。三者知足。能令施主得清淨心。四者樂住山谷靜處。攝諸善業。五者離於多語。六者若入聚落。不至酒家。七者不作販賣貿易。比丘若有如是功德正行相應。則無惡名。眾人所敬。是故畏惡名者。為最第一。若有比丘。不畏惡名。所得過惡。過於白衣。隨意而作。隨意而說。於所破戒。心無慚愧。是破戒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畏惡名者。樂空閒處。不樂近於聚落城邑。以知足故。不壞他信。遠離一切憒鬧之處。於微小過。心常怖畏。如是怖畏惡名比丘。得世間善。

  復次第十三法。能多利益。何等善法。所謂不樂著法。此法可愛。若有比丘離著清淨。意純無著。樂於閒靜。安住淨命。離於憂惱。第一安隱。攝心一處。若遭苦厄。心不怯怖。若他罵辱。不起嗔恚。逢喜不喜。於畏不畏。不親宗族。自失利益。隨所作事。皆悉究竟。于先所作諸惡之業。不生喜樂。不樂觀看遊戲歌舞。從一聚落至一聚落。從城至城。從邑至邑。從家至家。心不樂著。睡安覺安。不樂著故。清淨正行。猶如耆老。魔不得便不著於色聲香味觸。亦不樂著供養之利。得已舍於不善覺觀。精勤斷除令其不生。若生惡覺尋即除滅。令不惱心。如是比丘。尚能精勤滅不善覺。況復粗過而不斷除。有三種法。應當修行。何等為三。所謂已生不善法。妨於悲心。為斷除故。勤行精進。未生不善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已生善法。念當精勤。修習增廣。若有比丘。心不樂著正意清淨。欲求愛盡。欲求厭離。欲求安樂。無得樂著。若有比丘心不樂著。則得第一最勝之樂。

  爾時孔雀王菩薩。以偈頌曰。

 常修於禪定  心無所樂著

 心常清淨故  意正不錯亂

 若人正憶念  諸惡不能染

 以能離諸過  是名得安隱

 一心正憶念  覺觀莫能亂

 以離惡覺觀  是名善安住

 若人意寂靜  常樂於涅槃

 其人諸根中  遠離諸不善

 若有修行者  得禪三昧樂

 皆由一心念  修行之所得

 若樂獨比丘  樂從內心生

 此樂於諸樂  第一無等倫

 一心繫念者  其心則清淨

 得脫諸過網  心意常寂滅

 常一心繫念  攝持於五根

 斯人智慧水  能滅愛毒火

 解脫愛縛人  常得清淨樂

 現前得勝處  無盡亦無壞

 覺觀亂其心  處處受生死

 一念緣相應  三昧力能持

 是故此勝道  能到涅槃城

 以一心念故  能破魔王軍

 堅固智光明  系縛心逸馬

 到第一彼岸  無垢清淨處

 第一勇健者  修行到彼岸

 以一心繫念  能至不壞處

  如是孔雀王菩薩。為諸天眾無量說法。利益安樂。復為兜率陀天夜摩天眾。不斷說法。能至涅槃。告諸天眾。一切善法中。第一真法。所謂第十四。獨行比丘。好行善業。行林樹間。善寂滅行。所謂獨行比丘。寂靜調伏。心無所畏。一切處樂若在山谷。若在山窟。若草[廿/積]邊。心無偏著。其心正直。獨行比丘。有七法利益。何等為七。一者知足。心常歡喜。二者心常清淨。三者世間所敬。諸天所護。四者離惡塵垢。五者善法增長。六者一心正念。淨身口意。解脫現前。七者離於垢法。成就白法。以獨行故。能破無量無始流轉煩惱怨家。獨行比丘。一心正行。怖畏煩惱。於微少惡。心生怖畏。常勤精進。威儀寂靜。爾時孔雀王菩薩。為利諸天。以偈頌曰。

 輕擾堅牢惡  大力難調伏

 勇健調伏心  則得第一樂

 如是三種過  破壞諸世間

 智水能除滅  則得第一樂

 若人不愛法  雖人而非人

 不住於真道  不至涅槃城

 既得此人身  功德所依處

 云何不升筏  度諸有流海

 一切眾生命  如電旋火輪

 如乾闥婆城  速過不暫停

 是身念念壞  常畏於老死

 速滅無堅住  如何起身慢

 此身為病城  是大憂悲處

 善不善之地  是故名為身

 若人施戒智  而自莊嚴身

 于人中最勝  成就善果報

 若人有七真  其人與佛等

 施戒智精進  悲忍善調伏

 若人於無量  不可數時劫

 修六波羅蜜  斯人名為佛

 若人舍離欲  三界最第一

 以舍諸欲故  常得大安樂

 若人貪著欲  眾苦常現前

 欲為眾苦因  是故應舍離

  如是孔雀王菩薩。為兜率陀天夜摩天眾。說如是法。爾時孔雀王。復為天眾。說第十五利益之法。若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心不散亂。則得利益。若散亂心。善攝心意。令心正住。常樂親近同梵行者。常勤精進。以求安隱。離諸惡道。若比丘心不散亂。折伏六根。不著境界。怖畏生死。舍離一切不善之法。舍離一切不善法故。常得安樂。若有比丘。於色聲香味觸法中。心不散亂。是名比丘心意正念。心正念故。善法增長。正念之人不樂生死。常勤精進。樂修三昧。以正念故。則能得道。既得道已。勤修眾行。以勤修道。發起眾行。正憶念故。而得道果。心常正念。修習道故。斷除眾結。滅于諸使斷何等結。所謂愛結恚結無明結慢結姤結慳結。皆斷此結。滅何等使。所謂欲染使恚使有染使無明使慢使見使疑使。此使皆滅。以此結使大力因緣。流轉諸道。三界所攝。若心不散。一心念于見道修道。皆悉能滅。若沙門婆羅門。若復餘人。欲得安隱一切善不善法。心為根本。是故宜應精進修道。怖畏有過。攝心正念。能滅煩惱。無有餘法能滅如是無始流轉煩惱稠林。如正念心。爾時孔雀王菩薩。以一切智偈。而說頌曰。

 一心念現前  怖畏于諸惡

 能生無漏法  猶如畦種稻

 一心念現前  精勤修習道

 斷除不善法  如日除闇冥

 若一心現前  常正念寂滅

 則不畏眾過  如金翅鳥毒

 如是散亂心  如風有大力

 智者能調伏  猶如調象師

 戒三昧智慧  猶如大猛火

 與風共和合  焚燒諸惡林

 是故應修智  斷除於愚癡

 離於老死患  得無上勝處

 若能勤攝心  修行於精進

 以其攝心故  能斷一切惡

 心常緣境界  勇猛能攝持

 諸欲不能壞  如毒藥在手

 如是勤精進  能調伏其心

 三道大愛河  速度勿停住

  如是孔雀王。為利夜摩天眾兜率天眾。說於善行。時諸天眾。聞是法已。怖畏生死。舍離一切境界之樂。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一

 卷六十 ↑返回頂部 卷六十二

本南北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