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歷代興衰演義/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歷代興衰演義
◀上一回 第四十二回 洪楊起據金陵南北搆兵 下一回▶

  詩曰: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鼍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卻說嘉慶帝為太上皇開千秋壽筵,正在高興之際,忽外面遞來湖北督撫奏摺,稱白蓮教徒由枝江、宜都,糾集黨羽滋鬧,請派兵速剿等語。嘉慶帝見奏,即敕湖北巡撫惠齡專辦剿滅事宜。誰知告警表章如同雪片:林之華起當陽;姚之富起襄陽;齊林妻王氏起保康。同時接踵而起者,約數十州縣,聲勢甚浩;幾遍湖北全省。嘉慶帝大驚,忙入宮稟知太上皇。太上皇斟酌妥當,即傳旨命西安將軍恒瑞率兵至丹陽剿林之華,都統永保等剿姚之富、齊王氏、枝江教匪,專敕鄂督畢沅、惠齡剿辦。

  各將奉詔領軍並進,至四月先後報捷,斬首數萬。那白蓮教徒聶傑人被總兵富志擒住,餘外的反格外橫鬧。原來白蓮教,元末有韓林兒,明季有徐鴻儒,後因剿滅未盡,復起滋擾。乾隆年間,有安徽人劉松,係白蓮教首領,被官擒獲,徙流甘肅。

  他徒眾劉之協、宋之清等未曾遭獲,分投川、陝、鄂一帶傳教,不過圖騙些錢財。到乾隆晚年,教徒竟至三百多萬。他造謠言說:清朝鴻運已過,劫運將來,現在真命天子已出世,你們若要免禍,須訪求真命天子保護。百姓聞之,統求劉之協把真命天子指出。劉之協遂將同黨王姓之子發生,冒充明朝後裔,指為天子,招集黨羽,各處勸募,置旗造甲,擇日發難。後被官兵聞之,將一干人犯並王發生,一並拿住。內有劉之協賄通押卒,半途放走。只王發生解送京師。乾隆帝見他還未成年,將他充軍,餘皆斬首。乾隆遂傳旨大索劉之協。此旨一下,官吏借此正好擄掠,四方百姓不堪其苦。於是憤集數十州縣,群起為亂,搶州州破,掠縣縣覆。又道四川達州徐天德與太平縣王三槐等,糾眾為助,弄得南方半壁危如石卵,告急表章紛紛進奏。嘉慶帝見之,甚為扼腕。於是立命內大臣額勒登、保將軍明亮等,先後剿平民亂;復命額勒登、保明亮等,一馳四川達州,一赴湖北,專任剿教匪事宜。又督敕各省督撫、將軍、都統等認真會剿,如再無功,立即拿問。此諭一下,各路統兵將帥均慎重起來,有議分剿,有議合攻,紛紛不一。於是,將軍明亮、都統德楞泰率兵連敗徐天德、王三槐等。

  川中鄉勇羅思舉起應清兵奮擊,先後擊斃教徒數萬餘名。

  不料又有河南大股教徒分道入川,徐天德等勢又振,會合齊王氏、姚之富等,將清將明亮、德楞泰、惠齡、恒瑞等東西追奔,意欲向北侵擾。幸虧清總兵王文雄帶了勁旅三千,奮力擊退。

  齊王氏等復退奔東南,復由山陽趨湖北。明亮等聞知,引兵急追,到鄖西界,一面飛檄鄖西鄉勇邀截,一面懸賞購齊王氏等首級。

  適四川東鄉縣鄉勇羅思舉、桂涵投營效力,受令斬齊王氏首級。羅思舉這人,智勇兼全,膽略出眾,遂率桂涵等攻破王三槐所在。桂涵前曾為大盜,能飛簷走壁,日行千里;聞清帥募兵,才同羅思舉前來投效,一入營即立大功。又探知齊王氏駐大寺內,兩人遂於夜間改裝,使起飛簷功夫,直入寺內,俯伏屋上,見室外護持甚眾,不便下去,即將瓦揭去兩層,往下一看,正對齊王氏臥室。室外人仍然未散,兩人不耐久待,即緣簷而下,挨至牀前,手執大斧,向帳內砍人。忽帳中飛出一足,直撲桂涵兩目,幸眼快,將斧旋又砍去。剩下一支蓮鉤,只聽哎呀一聲,恐外人驚動,不能出室,遂提足而出,復飛上屋,回營而去。時已天明,即呈明亮前獻功。明亮驗訖,即傳令速攻。此時,齊王氏被人削去二足,正在牀上昏臥,聞清兵大隊前來,即由姚之富令部眾抬起逃走。之富在前開路,向外衝出,走據山中。

  此日一陣,被殺死者八九千,王如美被俘,暫不處斬,著其指明齊王氏等聚處。明亮等帶同王如美登山瞭望。如美言駐左山,明亮遂令兵猛攻。又恐右山來援,德楞泰即當先,左手執牌,右手提刀,邁步直上,兵士亦隨後跟進。此一陣好似宋朝岳武穆大破朱仙鎮一樣,一時左山教徒被殺得乾乾淨淨。因齊王氏、姚之富兩人為首,令兵士將兩人之屍檢出,另分其屍,將首割下,傳知各省,盡說渠魁殄滅,從此可以蕩平。偏偏的死一個又生一個,死兩個又生兩個,竟弄得年年不得太平。頭目王三槐、徐天德前日奔逃,後接著齊王氏等眾又猖蹷起來。

  今齊王氏、姚之富又被剿死,也覺勢孤。現聞四川道台劉清奉川督勒保令,前來招撫,心中也願投降。何以劉道台一出,三槐即服?因這劉道台前做南充知縣時,百姓都稱他劉青天,人人都佩服他的。且說勒保前日剿滅教徒時,是一個蠻寨女子幫他造成的功,他就冒了人的功,謊奏皇上,皇上不知,以為就是勒保本領,所以命他督川。哪知川中教徒格外猖橫,勒保率兵進剿,被王三槐殺得大敗,束手無策。他手下有一個辦文案的先生,替他想一條計,說現在建昌道劉請,百姓皆佩服他的,叫他前去招撫三槐。三槐若來,將他獲住,解送京師,豈不是大帥功麼?於是勒保從計,即遣劉清前往招撫三槐。劉清奉命,帶同隨員二人前往,一是劉清文案,一是勒保屬員。三槐聞劉青天到寨,忙出拜迎。劉清把前來招撫敘說一遍。三槐恐川督遣他前來誘捕,未便即允。劉清往返三次,並將隨員留押,三槐始允,隨同劉清出寨,眾人素信劉清,也不阻擋。三槐將到大營,由劉清引入。勒保故意擺出威勢,喝令將三槐拿下。劉清一見,遂上前道:「大帥如此辦法,其如二隨員何?」勒保大喝道:「三槐是白蓮教首,已是不赦的,兩個隨員有甚要緊呢。」劉清歎恨而回。一日,文牘劉星渠逃回,劉清問他逃回緣故,答道:「賊眾見三槐未回,意欲將吾及都司償命,吾等無法,只得哄稱,勒公要重用三槐,暫且留住,賊等疑信參半,我說前去代為探信,賊知我是大人這邊,故未阻擋,都司亦要同來,被賊留住。倘勒公變卦,其屬員能保性命?」劉清道:「他既失言,我亦不能在此了。」於是寫了辭稟,遣役夫送去,自己帶了文牘,匆匆回去。過數日,上諭下,加升勒保官銜,一面將三槐解送京師,交刑部治罪;一面進兵攻餘黨。其時,白蓮教眾見三槐已問罪,遂奉冷天祿為首,拒抗官兵。官兵晝夜攻打。看看糧盡,冷天祿詐請投降,夜間卻襲清營,清兵不防備,殺得清兵大敗而退。勒保又想招撫,哪知這番真不上當了。

  此時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忽然得病,醫藥無效,竟然薨逝。乾隆帝由二十五歲嗣位,在位六十一年,觀政四年,至臨崩,共九十年。嘉慶帝捶胸大痛。越數日,命軍機大臣擬一道諭旨,頒給各省諸將帥。各省將帥接旨,覺得比前日嚴厲非常,個個皆慄慄祗懼。一日旨下,命拿大學士和王申,交刑部議論擅專大罪。原來嘉慶帝素恨和王申,因太上皇在日,不便疏斥。

  今太上皇崩,個個皆疏陳他的劣跡,共列成二十條大罪。嘉慶帝一見,立即傳旨賜他自盡,所有和王申引用的人員,統行革職。和王申既誅,遂傳旨提王三槐親訊。三槐只供「官逼民反」四字,餘無一言。嘉慶帝再三訊問,只此四字。嘉慶道:「難道四川官吏,連一個好的沒有麼?」三槐道:「只有一個劉青天。」嘉慶道:「哪個劉青天?」三槐道:「現任建昌道劉清。」

  嘉慶道:「餘外就沒有麼?」三槐道:「巴縣老爺趙華,渠道老爺吳桂,雖不及劉青天,也就是好官。」嘉慶聞言,感歎一聲,即將三槐下獄。嘉慶帝經王三槐一供,隨即下諭旨。內外官吏接旨後,方知帝平日留心政治,所有統兵將帥,雖然不能盡換,也就漸漸更易。從此,嘉慶帝每頒一道諭旨,皆雷厲風行,無論內外官吏,皆凜凜祗遵,不敢再蹈故轍。於是各省領兵將帥,皆振刷精神。惟勒保因冒功而得握大柄,每令人為先鋒,自己居中,獲收漁人之利。此次額勒登保一軍,斬了冷天祿,德楞泰一軍與徐天德相持,明亮一軍奔走陝西境內,未得全勝。勒保終是見敵生畏,按兵不動,被新任湖廣總督倭什布據實參他一本。嘉慶見表大怒,即命官前往拿京問罪,其經略事務,著明亮代理。後明亮因剿匪無功,與永保互訟。二人均被拿京逮問,著令額勒登保代任經略。額公接了經略任,便施展他平日用兵才略,遂籌劃全局,於是左發兵,西痛剿。

  適德楞泰追徐天德,與高均德相遇,德楞泰奮擊,將高均德擒斬,申表泰聞,旨下,授德楞泰為參贊軍務大臣。高均德既死,又有冉天元為亂,亦被德楞泰擒斬。餘如王廷詔、徐天德、樊人傑等,至嘉慶六年,亦先後擒斬。嘉慶九年,始報肅清。不料西北已定,偏偏東南海寇又起。乾隆末年,安南阮光平父子竊位據國,國用很不足。他想個主意,召集沿海盜賊,封他官爵,叫他在海中劫掠商舶,以充國用。於是海寇日盛一日,膽子越弄越大,劫了海舶,又想上岸劫掠。浙江定海總兵李長庚,生長閩海,素知海中險要,而且忠勇可欽,一日聞報,率領三鎮水師,出口勇剿。是日值颶風大作,雷雨交加,將寇艇多半撞沉,其餘潛蹤上岸,被兵士搜索淨盡,一個不剩。其中有四個頭目,佩有安南總兵的印,長庚大怒摘下,將四人磔死。行文至安南,將印擲還。會安南有內亂,係廣南王後裔阮福映自逞羅入國,滅了阮光平,恢復舊國。此時見清朝的文書,惟恐清朝興師前來問罪,遂一面聲明此事是阮光平父子所為,一面上表入貢。嘉慶見表,恐罪非其主,遂封他為越南國王,令嚴懲海寇。福映接旨,遵照辦理。無奈海寇一時難以掃盡。

  內中有兩個寇首,一個叫蔡牽,一個叫朱濆,號召群寇,把閩海口岸作出沒根據。又結通陸地上教徒,暗濟槍械,猖獗萬分,官兵都無可如何,只有李長庚還能與他對戰。嘉慶帝知長庚忠勇可嘉,遂升他為閩省提督,後又調任浙江,與巡撫阮元甚為投契,即籌款十數萬,置造大船數十隻,鑄大炮四百尊,向各船配搭。每日向海岸往來游弋,敗蔡牽於岐頭東霍等洋,擒張如茂,兵威大振。後蔡牽被長庚剿得無路可逃,齎銀至閩督王德處乞降。閩督見了數萬銀子,如見父母一般,遂遣人前來招撫。長庚明知蔡牽不是真降,況且是閩督招撫,不能作梗,只得歎息而退。哪知蔡牽經此一庇,遂暗暗將船修好,糧米裝足,又暗地買通姦商,叫替製造一隻大船,裝好貨物,只說裝貨出口,哪知一出口,即交蔡牽,牽得了船,即揚帆而去,橫行海上,與朱濆合勢,再犯溫州。溫州總兵胡振聲率不整不齊水師出來抵禦,被蔡、朱一揮,化為齏粉,連胡振聲也入水中矣。

  蔡、朱回舟入閩,閩中無一人敢前來抵敵。嘉慶帝聞知,遂命長庚總統閩浙水師。長庚奉命,遂將溫州海壇二鎮水師為左右翼,晝夜操練。於嘉慶九年,向馬跡洋出發。至冬月,敗朱濆於甲子洋。次年春,又敗蔡牽於青龍港。蔡牽屢敗屢憤,索性聚集百餘艘,東犯台灣,並結岸上土匪,侵犯府城,自稱鎮海王,全台大動。閩督王德飛奏朝廷,嘉慶帝忙飭成都將軍德楞泰,佩欽差大臣印,調四川兵三千赴剿。將軍賽衝阿為副,分兵兩路。兩將軍尚未出境,李長庚已至台灣。他見鹿耳門被阻塞,遂向他處尋出小港,港名安平,直通府城,急令總兵許松年、王得祿駕小舟率兵潛進,自督大隊守住南北兩汕要隘,以截蔡牽歸路。蔡牽只道總門塞斷,只顧放心前進,不想許、王兩人率兵由間道攻進,直前進剿。蔡牽分兵御之,每戰皆敗,人數船隻損失甚巨。料台灣難拔,想從北汕逃走。將要出口,見口岸有大船無數,塞住出路,遙望一隻大艦上立一大將,手執大令,如天神相似。仔細一看,正是那百戰百勝浙江提督李長庚,遂歎一聲道:「遇此公,吾無命矣。」誰知陡然起陣怪風,兵士站立不住,蔡牽趁此逃走,一出海口,哪裡擋得住,僅奪了數十號戰船。哪知嘉慶帝昧著良心,說他縱賊遠揚,旨下摘去他翎頂,德楞泰等一律退回。長庚大憤,復率部眾力剿。

  退至福寧岸上,無一兵夾擊,蔡、朱見長庚勢孤,合兵來攻,被長庚猛力殺退。牽遂與朱濆分竄浙江定海。長庚跟追,專擊牽舟,牽受創又退。旨下復長庚翎管,庚方稍安。不料浙撫阮公丁憂去任,長庚撫膺歎息。部眾曰:「阮公雖去,何患無人,現閩督王公,不比阮公猶勝乎?」長庚道:「不要提起王公還可以,吾自出師以來,多虧阮公;若王公,連一樣也做不到。」

  不料閩督王德激起眾怒,遂群起促長庚據實列奏。嘉慶帝明白如鏡,將王德革職拿問。另命阿林保繼任。不料去一個壞的,又來一個丑的,真是患無已時了。阿林保到任,又與長庚不合,不到一月,彈劾三次。皇上心疑,留中不發,密令浙撫清安泰查復,雖不及阮公,也不甚糊塗,把長庚海上情形統籠起來,具表奏聞。嘉慶本是明君,一見此表,即知阿林保忌功,遂下旨督責阿林保,倘再忌功誣劾,王德就是你鏡子。命長庚督造大船三十隻,長庚內無掣肘,外無阻礙,可以得志。不料阿林保受此一責,格外大怒,總要置長庚於死地。長庚正想修理船隻,無奈阿林保催戰文書,三日一道,五日兩封,不許休戰,不滿一月,下了十數道檄文。長庚歎道:「我不死海賊手,也難逃奸臣手中,看來與賊同死為幸。」遂召集將士,剋日出師,憑一股銳氣,駛船出港。蔡牽船一見長庚來,望風而逃。追至竿塘,擒獲蔡牽姪兒,名叫天來。長庚往來海面,追得蔡牽無路可歸,命許松年擊朱濆,自己敗蔡牽數仗。蔡牽逃至黑水洋,再逃已無路了,只得決一死戰。長庚親自擂鼓,戰有兩個時辰,牽船上風帆被彈擊裂,急令兵士迎風放火,火勢炎炎,燔及牽船。不料牽船一聲炮響,穿入長庚船中。兵士回頭一望,見長庚已跌倒船板上,連忙來救,彈子已中咽喉而死。張見升是阿林保之人。他見長庚死,引軍退回,牽乘勢逃入安南去了。這信傳至京中,嘉慶帝不勝歎息,追封壯烈伯,賜諡忠毅。自此閩督改任方維甸,浙撫復任阮元,命長庚部將王得祿、邱良功升任提督,分領長庚舊部,同心協力,為長庚報仇。

  王、邱二提督聞許松年在閩海擊死朱漬,濆弟朱渥率眾乞降,已立大功,自己恐落後,被人笑無能,遂慷慨誓師,決擒蔡牽。此時牽勢日蹙,招集餘賊,再入海面,直至定海漁山。

  王、邱二人跟追至綠水洋,又被逃脫。二人憤甚,遂議分兵,指定蔡逆進剿。次日,又跟追至黑水洋,不料良功船與牽船並列,王得祿船亦至,合攻蔡牽。不料良功船少停,被敵眾扯毀,又用綻扎住良功坐船。良功執刀前去砍綻,忽被敵眾用長矛將良功腳刺中,良功部下見主將受傷,毀綻脫出。蔡牽又想逃走,王得祿又率眾而上,敵船彈已打盡。王邱大呼道:「賊彈已盡,望極力擒獲,擒者受賞。」軍士一擁上前,一面放火,一面用矛鉤扯船篷。牽知不能逃出,遂用炮將船擊裂,連船帶人均進龍王宮了。餘黨乞降。王、邱二人收兵而回,忙用紅旗報捷,飭封王得祿二等子,邱成功二等男。

  嘉慶十六年,彗星見西方,欽天監奏星象主兵。嘉慶帝問在何時,經欽天監查核,應在十八年閏八月中,將十八年閏八月改作十九年閏二月,或可消弭,亦未可知。嘉慶准奏,不料轉眼已是二年,嘉慶已把前事忘了,七月閒秋狩木蘭,啟駕而去。不想宮中竟鬧出一個大禍。原來京南有一班亡命,立了一個教會,叫作天理教,又叫八卦教,大意與白蓮教差不多,召集黨羽,遍布各省。內中有兩個教首,一個叫林清,傳教直隸;一個叫李文成,傳教河南。這兩人內外勾引,蠱惑愚民,一心要想做皇帝。聽欽天監說星象主兵,移改閏月,便欲乘間為亂,造了兩句謠言,說道:「二八中秋黃花落,清朝最怕閏八月,天數是難逃,改也不得了。」適直隸旱災,流民成群,林清費數萬銀子,買通內監劉金等三個太監作為內應,一面暗招李文成來京,作為外援。文成到京,約定九月十五日舉事,就是欽天監說的十八年閏八月十五日。林、李二人以為人不知,誰知滑縣知事強克捷早已聞知風聲,飛遣人報知巡撫高杞、衛輝府郎錦麒,請速發兵掩捕,莫待此事發生。巡撫、知府反責他造謠生非。克捷急得了不得,申詳兩回,皆不應。暗想李文成是本縣人,他謀為不軌,朝廷見罪下來,不說上司不發兵,反罪我知情不舉,我前後總是死,不如弄一個先發制人,就是死也是為國為民的了。主意已定,等候天晚暗傳人眾,齊集縣衙聽差。衙役見縣主已經坐堂,便道:「你們隨我來,將一切用物備齊。」衙役遵令。克捷出衙,上轎前行,來到李文成住宅,把前後門把住,內中雖有通聲,也不敢多言。克捷由前入後,直至內室,將李文成捉住,用鐵鏈鎖上,帶入衙門,即坐堂審問。文成故笑道:「老爺要拿人,也要訪明罪過。我也不犯法,拿我何為?」克捷大怒道:「你私結會匪,謀為不軌,本縣訪得明明白白,你還敢賴嗎?好好招出,免得受刑。」文成不招,克捷道:「你膽大妄為,不用刑如何肯招。」令衙役將夾棍套上,遂一收一緊,把文成夾得死去活來,腳脛爆斷,暈過數次,總是不招。克捷心想道:「他腳脛已斷,諒不能逃,再設法訊問。」

  且說文成黨羽聞首領被擒,遂商議劫獄,將他救出。大眾議妥,於九月初七日聚眾數千,直入滑城縣署。這縣署只有幾個衙役,並無有一兵一座,所以他們一入,役吏皆跑光了,內中只剩克捷一門家小。這些人不由分說,走上前去,你一刀,我一刀,連克捷帶家小剁成肉糊。急忙到獄中將文成救出,舁逸而出。文成道:「直隸林首領本約我奎十五日到京接應,今日鬧將起來,路上必有官兵阻攔,如何過去?」當下,眾教徒既將官府殺死,也無處可容,只得分兵入犯,遂攻山東直隸,以期克成。哪知嘉慶在木蘭業已聞警,飛檄六百里,加緊諭旨,著山東、直隸、河南督撫等,迅速派兵防堵截剿。此旨一下,各省紛紛出兵防堵。

  且說京內林清,見己近期,只望李文成率眾前來入援,不料事泄被捉,幸虧黨眾救出,致各省鶴唳風聲,所以文成不能如期。及至林清發難,外援斷絕,故此一事無成。卻說嘉慶帝在木蘭,忽想起欽天監之言,遂即啟駕而來。京中文武亦議前往接駕。再說林清至期,先派黨羽二百,暗藏兵器,潛入城中,自己卻在外候信。哪知這二百人在禁城內四處遊行,專等內應。

  至日暮,見有兩人前來,向前一看,見是劉金、高廣福兩個太監,一齊向前引了幾步而去。眾教徒等遂即發難,一半攻東華門,一半攻西華門,均以白布包頭作為暗號。那守東華門的侍衛,見有教徒入來,猛力格拒,教徒退去,將門關好。西華門不及防禦,竟被教徒衝入,反把門關好,以拒禁兵。隨即向內,奈不分路逕。正在分辨,忽見閻進喜到來,指引路逕,叫他向西直攻大內。這些教徒指望立時攻入,搶個滿載而歸。哪知宮中層樓環繞,莫辨路途,左旋右轉,見前面一所大屋,疑是大內,遂一齊斬關撲去。到裡一看,連什麼皆沒,眾人打火一看,匾上寫的是文穎館。眾人越過數進,皆是聲息俱無。迨闖至尚衣監,乃大噪起來,也不問東西南北,分頭亂闖。有闖到降宗門的,也有闖到養心門的,皆關得好好的。內中有一個說道:「我們只顧亂闖,哪時才入大內。我看這牆裡面必是皇宮。我先爬進看看,你們隨後爬進,免得緊急時尋找。」遂手執一面白旗,正要爬上牆頭,忽牆內飛出一彈,正中這人左目,「哎呀」一聲,跌落牆下而死。連爬數人,均被彈傷跌下而死。列位,你說放彈的何人,原來是皇次子是旻,時在上書房,忽聽外面大喊,問:「何事?」內侍出視,方知有匪攻入城內,忙回告皇次子。皇次子遂佩上撒袋,掛了腰刀,手執鳥銃,帶了內侍,來到養心門,命內侍布好梯子,緣梯而上。正往四望,見一執旗賊正要上牆,皇次子隨發一彈,口打中人左目而死。

  又上,又中彈而死。貝勒旻志,也彈中人腦而死,餘者竟不敢上了。眾人無法,遂到隆宗門放起火來。皇四子正著急,忽聽霹靂一聲,雷雨交加,將火熄滅。眾教徒見事不成,都想逃命,哪知天色昏暗,不分路逕,有失足跌水而死。此時,王大臣帶兵入衛,各處一搜,擒獲六七十名,即時訊問,俱稱由內監劉金、高廣祿、閻進喜等引入。遂命兵士將三人拿到訊問。三人見已供明,無可抵賴,只稱「該死,該死」。

  且說嘉慶帝在行在,接皇次子察報禁內一切情形,立封智親王,其餘親王貝勒俱升賞。遂尚書托津英和回京,查辦餘匪。飭陝督那彥成為欽差大臣,督兵剿河南。然後從白澗回鑾。托津英和將到黃村,聞林清已擒,旋即回京。

  九月二十三日,帝御殿,親訊教首林清及通匪諸太監屬實,旨下,均凌遲處死。

  是時,李文成因脛斷不能從行,只得留守滑城,其餘本欲如期赴援,不料為天雨阻住,又為官兵堵截,不能前進,只好聚集道口鎮。哪知嘉慶帝派欽差大臣那彥成,偕提督楊遇春,率兵至河南衛輝府。遇春自率親兵數十人至道口,奮勇直剿。

  教徒一見清兵前來,預備迎戰。忽見大旗飄揚,當中一個「楊」字,教徒素知遇春聲名,早已嚇得逃入城去。遇春向前逕追,殺死教徒數百,方欲回軍,查視親兵尚少二名,復單身前往,衝入敵陣,又殺死多名,方將二屍奪回,暫住北岸,待彥成到來,一齊進兵。哪知彥成膽怯,不敢前進。後嘉慶知此消息,遂傳諭催促速進,才敢前進。遇春進攻道口,教徒一見大呼曰:「不好了,楊髯子來了。」忽報馬說直求教匪已平,又報山東教匪亦肅清。遇春聞知,與彥成曰:「二處已平,獨吾未見成功,奈何?」正論間,忽報索綸奉旨率兵前來助剿,彥成召入,遂分兵三面進攻。教徒不能支,護李文成出城,將逃走太行山。

  楊芳跟追至輝縣山,奮勇殺入。忽山中火起,文成燒死火中,教徒逃走入城。楊芳又逼城,用大炮四面進攻,約時許,城角崩坍,官兵爭先奪入,守城首領牛亮臣、徐安國等均被擒,檻送京師磔死。河南大定。天理教教殲滅無遺,傳令班師。有旨:命彥成率本部移剿陝西三才峽賊。三才峽賊,緣多木商夫役,因歲饑停工掠食,地方官捕急,推萬二為頭目,集眾抗命,後被祝廷標等剿滅了。此後各地亂民亦紛紛剿平。

  嘉慶二十五年,帝循例秋狩木蘭,親王貝勒扈從侍。不料嘉慶駐避暑山莊,竟染寒熱病症,日漸沉重。帝即傳召諸大臣道:「嘉慶四年,朕遵守家法,已立次子旻寧為皇太子,今旻寧隨朕駐此,著即嗣位。」未幾駕崩,在位二十五年,壽三十八歲。皇次子智親王,擗踴大慟,當命御前侍衛馳驛回京,尊母后鈕鈷祿氏為皇太后。皇太后懿旨著馳諭皇太子,早正大位。

  皇太子遂奉梓宮回京,安厝乾清官,始即位於太和殿,頒詔天下。明年,改元道光元年,是為宣宗,尊諡大行皇帝為仁宗,卜葬昌陵。

  道光即位數日,想起乾末嘉初以至於今,東征西討,庫款已算用盡,若再不節省,國用何能充足。遂把宮中糜費並一切奢浮,自后妃而下,一律皆從節儉樸實上做去,何怕國不富,民不興呢。並令親王、貝子、貝勒、王大臣等,不准廣納姬妾,任意揮霍。王大臣等聽命之下,也有真真奉行的,也有陽樸實而陰仍照常奢華的,皇上如何能察覺。雖有此諭,至於奉行不奉行,不過在其自己。

  卻說道光五年,回酋張格爾糾眾叛邊,原因欽差參贊大臣斌靜與回部伯克章京表裡為奸,種種萬惡。道光帝命將軍慶祥往勘,慶將軍暗將斌靜平日不法情形,據實奏明,奉旨革職拿問,派永芹代任。張格爾格外猖獗,清兵屢敗,永芹不敢隱諱,拜本乞援。道光帝召回永芹,命將軍慶祥往代,慶祥缺,命長齡往代。慶祥率兵進戰,被張格爾連克七城,逼得無路,投繯自盡。清帝聞報,命陝甘總督楊遇春為欽差大臣,統陝甘兵五千,馳赴回疆,會諸軍進剿。又授長齡為揚威將軍,又命山東巡撫武隆阿率吉林、黑龍江兵,會陝甘總督楊遇春合剿逆回。

  白楊遇春到此,軍務稍有起色。道光七年,清將軍長齡、楊遇春率領中軍,分武隆阿、楊芳為左右翼,三路進兵,個個敢戰。

  回眾不能敵,紛紛潰敗,遺下糧草牲畜等物。此時清兵正乏糧,盡被搬取營中。清兵得食,格外膽壯。復令兵士追剿,勇氣百倍,殺死回逆無數。一退一追,清兵遂逼薄喀什噶爾城下,一鼓登城,擒住張格爾姪並兩偽帥,逆伯克等殺死數萬,活擒四千多名,申表奏捷。長齡指望升賞,不期旨下,反說未擒獲張格爾,臨巢脫兔,長齡、楊遇春、武隆阿皆奪去職銜,敕令勒限捕獲。長、楊等復率兵前進,把已失數城均克復回來。有旨責諸將,師久無功,孤軍深入,暫且罷兵。諸將得旨後,即遵旨分任各事宜。長齡上表,請釋回酋等語。道光帝得表,大怒,責他昏憒,有旨革職,幸虧楊遇春為他划策。原來回眾分白、黑兩派,一叫白山黨,一叫黑山黨,張格爾屢虐黑山黨,黑山黨大怒,陰通清兵,謀襲張格爾,長齡表中就用此意。楊芳命黑山黨揚言清兵盡撤,喀城空虛,諸回統望和卓回來。此語傳人張格爾耳中,遂糾合殘眾,派人探知,果不見官兵蹤跡,遂入阿爾古城。至歲暮,擬待除夕日襲城。是夕,張格爾巡城,見東北人馬行動,大驚道:「清兵來了。」急開城出走。楊芳率兵逕追,奮勇一鼓擒之,遂用紅旗報捷。道光帝大喜,命長齡等帥師凱旋,親御午門受俘,廷訊張格爾罪狀,即寸磔梟示。

  道光帝聞內外安靜,遂召那彥成、楊芳回京。不意道光九年召回,安集延即於十年入寇。後來浩罕要請通商免稅,奏知道光,道光命長齡從浩罕要請,定了和約,此事算已了結。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一皇子,取名奕,就是後來嗣位的咸豐。道光十九年,皇后鈕鈷祿氏崩,道光帝甚為憂傷,命皇四子奕擰守著苫塊大禮,居侍梓宮。不料喪事才了,忽東南疆吏報稱西洋國英吉利國,見各國在中國通商的不少,他就造許多航海商船,運貨到中國通商。不意亞洲西南印度國見英國通商,就生嫌隙,兩下開仗,一陣被英國就滅了。英國就強盛起來,把印度國出產品鴉片運到中國,高價售銷,貽患無窮。道光即位,頭一件就禁鴉片,一面頒發禁鴉片諭旨,一面命重要大臣於進口船隻立予查檢。奈刁商猾吏從中受賄,鴉片輸入格外加增。有湖廣總督林則徐,剴切上疏,言煙不禁絕,患無底止。道光帝見疏,召林則徐進京,授以方略,給欽差大臣關防,令赴廣東查辦。

  林公奉諭後,即赴廣東,發出一道雷厲風行告示,內載「吸煙絞罪,販煙斬罪」條例。手下府吏胥徒盡心辦事,皆無私弊。

  後在零丁洋查獲英運煙土二萬數千箱,申表奏聞。旨下,即命林則徐就在廣東銷毀。林公遵旨,即照會英領事義律,眼同銷毀。從此,英國就與中國多事了。英領事將僑寓英人數十家移居他處,暗招英國兵艦突擊九龍島,被清兵將英艦擊沉一艘。

  義律心驚,央葡萄牙人代為疏解,願遵清律,請削去人即正法一條。林公未允。義律即報知英主,英國朝臣議論不決。英主道:「總從多數為是。」即照會義律為陸軍統帥,伯麥為海軍統帥,水陸並進,向中國而來。清帝知戰端已開,命林則徐督兩廣,調鄧廷楨督閩,守禦閩海。則徐購外洋新聞報紙,偵察西事,知英國決意主戰,急備海陸軍兵,以便開戰。募壯丁,練水師,軍勢甚盛。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英軍駛艦直抵澳門口。則徐率火舟堵搴,乘著風潮,向英船縱火,英軍急退,已燒燬英艦兩隻。英將伯麥募賄漢奸,千方百計,不能損則徐分毫。伯麥無法,率兵攻廈門。則徐見英艦北去,遂知照閩督廷楨。英兵將到廈門。

  被廷楨派水師襲擊。金廈兵備道劉曜春固守炮台,英兵來攻,被炮彈將艦打毀幾只,料此處也不能入。又向浙海,浙省官吏失於防範,被英艦駛入,進攻城池。定海總兵張朝發陣亡。道光帝即命兩江總督伊星布視師浙江。未至,英將分兵去攻天津。

  哪知清廷滿官聽英兵攻天津海口,合奏林則徐辦事太躁,致英主怒開戰端,今英將前來,不過要求許他通商,賠償貨價,望聖上招撫,宜以罷兵息戰為是。次日,義律登岸,帶英兵二十多名,直入總督衙門。琦善聞英領事來,忙出迎入。義律即呈上一書,係載的要約款子六條。琦善閱畢,沉吟不語,義律知他膽怯,又拿大話一嚇,反去央他說情。

  且說林則徐加意海防,杜絕私販,不料琦善奉旨赴粵查辦。

  一日旨下,責林則徐辦理不善,著解來京交部議處,命琦善署理兩廣。琦善到任,終查則徐罪狀,又反則徐政策。義律看琦善已入其殼中,備文一角,索前六款,並讓香港一島,率兵進港。副將陳連升接戰,陣亡,連升子舉鵬、千總張情鶴均戰死。

  英兵進攻,沙角、大角炮台俱陷。李鎮台廷鈺入,向琦善道:「沙、大兩炮台俱陷,英兵又進攻虎門,請大帥速發兵救援。」

  琦善道:「吾已令鮑鵬前去議撫。」廷鈺道:「鮑鵬是英兵漢奸,何可過信?虎門一失,省城不保。」說之再三,兩次發兵五百,廷鈺只得帶往保守炮台去了。忽報聖旨下,琦善接讀,方知家產籍沒,大痛道:「早知如此,吾亦不來,況怡良我與他無仇,何故參我?」著人將奏表抄來一閱。內中說他擅專,盡把香港割讓,並承認要求六款。

  義律知清廷決意主戰,與伯麥商議,趁清廷派奕山、楊芳、隆文等未到,遂調齊兵艦,向虎門進攻。水師提督關天培正守靖遠、炮台,見英兵來攻,開炮轟擊,未中要害。英兵冒死攻入,天培無援,被英兵擊死。靖遠、威遠、橫檔三炮台並虎門均失守,總兵、游擊、守備等同時殉難死。幸虧參贊大臣楊芳率湖南兵五千趕到,城內賴以保全。琦善已解京問罪,英兵屢次來攻,皆楊芳督兵殺退。次日,美國領事來營求見,楊芳命兵請入。美領事言英人本不願生事,但要求通商等語。」楊芳言候上諭再議,遂將美領事為英求請通商等情,與怡良會衝具奏。道光帝不允,旨下促剿。是時,奕山等均到粵,看此局勢艱難,遂議請林則徐出來籌議。則徐言現在敵已深入,惟有將他誘出,將要口暗設梅花樁,用重炮把守,方能萬全。道光帝復授林則徐四品京堂,赴浙海會辦軍務。忽英領事命人親索煙價,被奕山喝退,於是整兵出戰,連燒燬英船三隻,斃英兵數百名,又誤傷美人數十。正然喜慰,忽飛報英兵率大隊前來,將天字炮台攻陷,港口水師六十多船亦被英兵使漢奸燒盡,現正攻打四方炮台,甚為吃緊。又報四方炮台全陷,奕山聞言大驚,幾乎跌倒。楊芳即率兵上城防守。英兵越戰越勇,清兵實難抵禦。經廣州府余保純出去議款,由美人調停,議出四款,賠款讓香港等條,英人方才退兵。奕山捏詞謊奏,道光以為是親信老臣,傳旨准奏。清帝只道和議既定,從此可以無事,哪知英人陽奉陰違,一面率軍艦退出虎門,先整頓香港,恢復廣東營業。伯麥與義律心想趁此兵威,興兵北犯,不意為颶風將坐船撞破,沉船無數。

  此時林公與鄧廷楨皆被劾謫戌伊犁。閩督換楊伯燾。楊公亦熱心拒外,見英兵攻廈門,急率兵抵禦,轟毀英艦數隻。奈英兵太猛,連陷炮台三座。金門鎮總兵江繼芸及副將都司等均陣亡,廈門失守。

  兩江總督裕謙視師至浙,正值清廷諭促裁兵。裕謙道:「英兵常增,我反裁兵,這是彰穆阿誤國了。」忽報:「英兵來攻定海,已進竹山門,被我軍擊斷大桅,現已退去。」次日報曉,峰嶺失陷,王總兵陣亡,竹山門失守,鄭總兵戰死,葛鎮台雲飛亦戰亡。裕謙道:「各處失守,浙海去矣。」一面飛章出奏,一面召集部將,盟神誓眾,親讀誓文。正讀間,忽報英兵到來,裕謙即分遣兵將出城抗御,殺死英兵數百。不料英兵勢重,招寶山、金雞嶺一時皆陷。英兵已臨城下,清兵紛紛逃避。裕謙無法,遂投灃池自盡。經家人救活,舁奔寧波餘姚,數日方逝。英兵乘勢入城,搜獲裕謙,又攻入寧波。

  清帝命奕經為揚威將軍,馳赴浙江防剿。奕經調集各省軍兵,先定進剿方略,然後出攻鎮海。總奈英軍勢重,又買通鄉勇,抗拒官兵,把清兵前隊全行覆滅。先是兩江總督伊里布事涉通番,被逮人京。浙撫劉珂上表一道,說他並無私通情事,英人素所敬服,倘命他督浙,可弭戰禍。道光帝哪知他是一類,遂照准赦伊里布罪,命他督浙。一到浙江,密令奕經暫勿出戰。

  英兵攻破浙海,轉入江蘇至吳淞口。提督陳化成甚得兵心,聞英兵到來,親自上台督戰。一炮將英艦擊沉,接連數炮,擊死英人數百。總督牛鑒見清兵得勝,大喜。忽見英艦一彈飛來,正落在面,他心一嚇,即時奔回。眾兵見大帥奔回,以為炮台失守,遂紛紛逃散。英兵乘勢上岸,據了東炮台。化成竟中炮彈而死,英兵遂得兩炮台,轉陷上海。即由長江直入,連克瓜洲、鎮江,逕入江寧,經兩江總督牛鑒、浙督伊里布、欽差大臣著英三人,議出賠款讓地各種賣國的條例,英人始允,中英和議告成。此道光二十四年也。

  不料為各國覬覦,均要仿照英例,與中國訂約通商。道光二十七年春月,授徐廣縉為兩廣總督,葉名琛為廣東巡撫。英人又申請二年前條約,經廣縉婉言謝卻,又見廣東紳民憤氣勃勃,恐犯眾怒,遂不敢再逞故志。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上諭嘉獎徐、葉兩督撫內安外之功,甚為榮耀。道光帝現已近古稀,不意經此一氣,時常也就有病,又經皇太后一死,皇四子福晉薩克達氏又病歿,因悲傷過度,竟致一病不起。至三十年正月,乃召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等,令到正大光明殿匾後,取下秘匣,宜示御書,乃是「早四子奕」五字,即立為太子。遂下顧命道:「朕死後,爾大臣等,宜夾輔太子,匡逮王室,宜以國計民生為重,朕亦不多言。」延至日中,竟爾駕崩。皇四子率文武大臣等哭臨視殮,王大臣等奉皇太子奕許即位,是為文宗。

  次年改元咸豐元年。即位後,留心政策,親賢遠佞,如林則徐、周天爵、達洪阿、姚瑩等,擢升重任,把穆耆這班奸佞革的革了,降的降了,真是朝野謳歌,萬民稱頌。

  咸豐元年,兩廣歲饑,盜賊四起,東搶西掠,鬧得民不聊生,稟官官不理,弄得百姓無法,只得自辦團練,以資保衛,這也是清朝的運氣,中國人民的大劫數。且說金田村內有個大首領,姓洪名秀全,是廣東花縣人氏,生於嘉慶十七年,幼失怙恃,及長,胸懷大志,因無家業,難以為生,遂想出一個救急的法子,以賣卜餬口,往來兩粵。有位朱九濤先生,信奉耶穌,到處勸人行道。一日,秀全行至村市中,正遇朱先生講說基督教義,云基督教推耶穌為教主,也尊崇上帝,上帝就予福祿,予人壽算,直說得天花亂墜。秀全聽之,半信半疑。次日,秀全就邀了同邑馮雲山去訪九濤,彼此各道名姓。九濤道:「久仰大名。」秀全道:「昨聞先生法語,拓開心胸。」越談越投機,遂拜九濤為師,誠心辦道。九濤死,秀全繼傳師道,後與雲山赴廣西,居桂平、武宣二縣間。桂平人楊秀清、韋昌輝,貴縣人秦日綱,武宜人蕭朝貴等,素與秀全莫逆,就將妹子嫁與秀全。秀全得了這些幫手,就派他們分投各處,設立教堂。

  秀全與馮雲山等想了一策,裝成假死,各處的人紛紛前來弔喪,賻義甚厚。過數日,說洪先生復生了,此事一哄,外面的人以為奇事,均來教堂瞧看。秀全道:「我死七天,走盡了三十三天,遇多少天神天將。我本不欲再歷塵世,總奈天帝說我塵根未淨,叫我仍回凡間,勸化愚民,俟功成緣滿,自然將我接昇天界。臨了有幾句話,叫我不要泄漏。我想你們皆是愚民,不能不把這幾句說明。列位:現在清朝氣數已盡,人民將要受害;如要免害,可以入我的會,趕緊前來報名。每人會費銀五元;如未帶來,可以暫欠,改日納還可也。」於是,蕭朝貴捧出一本簿子,擺在桌上,一面報,一面寫,登時寫清。此時,秀全見人已有數萬,遂欲刻期發難,共圖大事。一面令雲山去邀楊秀清、韋昌輝等,聚集金田村中,專候秀全到來行事。眾人聞秀全在土豪胡以晃家,即率眾前往,迎至金田。秀全見金田村來了許多豪客,互通姓名,秀全大喜。遂歃血訂盟,推秀全為首,秀清次之,其餘挨次序及。就在金田村中,豎起寫著「興漢滅胡」的大元帥旗幟。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歷代興衰演義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45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75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