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六 水經注 卷第二十七
後魏 酈道元 注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二十八

水經注卷二十七

     後  魏 酈 道 元 撰

  沔水

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

 沔水一名沮水闞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

 也縣亦受名焉導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縣

 東南流入沮縣㑹于沔沔水又東南逕沮水戍而東

 南流注漢曰沮口案此十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所謂沔漢者也

 尚書曰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山海經所謂漢出鮒嵎

 山也東北流得獻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闗城合

 西漢水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同為漢水之源也故如

 淳曰此方人謂漢水為沔水案此近刻訛作北又此句之下衍故字

 安國曰漾水東流為沔蓋與沔合也至漢中為漢水

 是互相通稱矣沔水又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入焉

 十三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北發武都氐中南逕張魯城東魯

 沛國張陵孫陵學道于蜀鶴鳴山傳業衡衡傳于魯

 魯至行寛惠百姓親附供道之費米限五㪷故世號

 五㪷米道初平中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

 近刻訛作往斷絶谷道用逺城治因卽崤嶺周迴五里東

 臨濬谷杳然百尋西北二面連峯接崖莫究其極從

 南為盤道登陟二里有餘濜水又南逕張魯治東水

 西山上有張天師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謂山為白

 馬塞堂為張魯治東對白馬城一名陽平關濜水南

 流入沔謂之濜口其城西帯濜水南面沔川案近刻訛作州

 城側二水之交故亦曰濜口城矣沔水又東逕武侯

 壘南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

 水南有亮壘背山向水中有小城迴隔難解沔水又

 東逕沔陽縣故城南案此十一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城舊言漢祖

 在漢中蕭何所築也案言字近刻訛在中字下建安二十四年

 劉備并劉璋北定漢中始立壇卽漢中王位于此

 刻脱中字又此句之下衍城字其城南臨漢水北帯通逵南面崩水

 三分之一觀其遺略厥狀時傳南對定軍山曹公南

 征漢中張魯降乃命夏侯淵等守之劉備自陽平關

 南渡沔水遂斬淵首保有漢中諸葛亮之死也遺令

 葬于其山因即地勢不起墳壟惟深松茂柏攢蔚川

 阜莫知墓塋所在案塋近刻訛作營山東名髙平是亮宿營

 處有亮廟亮薨百姓野祭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

 充共表云臣聞周人思召伯之徳甘棠為之不伐越

 王懷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亮徳軌遐邇勲蓋來

 世王室之不壞寔頼斯人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

 非所以存徳念功追述在昔者也今若盡順民心則

 黷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

 臣謂宜近其墓立之沔陽斷其私祀以崇正禮始聽

 立祀斯廟蓋所啓置也鍾士季征蜀枉駕設祠塋東

 即八陣圖也案塋近刻亦訛作營遺基略在崩禠難識沔水又

 東逕西樂城北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城在山上案近刻脱城字

 周三十里甚險固城側有谷謂之容裘谷道通益州

 山多羣獠諸葛亮築以防遏梁州刺史楊亮以即險

 之固保而居之為苻堅所敗後刺史姜守潘猛亦相

 仍守此城案近刻脱守字城東容裘溪水注之俗謂之洛水

 也水南導巴嶺山東北流水左有故城憑山即險四

 面阻絶昔先主遣黄忠據之以拒曹公溪水又北逕

 西樂城東而北流注于漢案注内自此以下稱漢漢水又左得

 度口水出陽平北山案此十三字原本及近刻竝截上八字訛作經下五字仍屬注

 水有二源一曰清檢出佳鱯一曰濁檢案一近刻訛作二

 出好鮒常以二月八月取之美珍常味度水南逕陽

 平縣故城東又南逕沔陽縣故城東西南流注于漢

 水案西近刻訛作而漢水又東右㑹温泉水口水發山北平

 地方數十步泉源沸湧冬夏湯湯望之則白氣浩然

 言能瘥百病云洗浴者皆有硫黄氣赴集者常有百

 數池水通注漢水漢水又東黄沙水左注之案此十字原本

 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北出逺山山谷邃險人跡䍐交溪曰五

 丈溪水側有黄沙屯諸葛亮所開也其水南注漢水

 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逺望山墳嵬嵬狀髙及

 即其所裁有墳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謂

 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廟及擣衣石言張魯女也有小

 水北流入漢謂之女郎水漢水又東合襃水案此𠤎字原本

 及近刻竝訛作經水西北出衙嶺山東南逕大石門歴故棧

 道下谷俗謂千梁無柱也諸葛亮與兄瑾書云前趙

 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百餘里其閣梁

 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

 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强也又云頃大水暴出赤崖以

 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

 戍赤崖口但得緣崖與伯苗相聞而已後諸葛亮死

 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謂是道也自後按舊脩

 路者悉無復水中柱逕涉者浮梁振動無不揺心眩

 目也襃水又東南逕三交城城在三水之㑹故也一

 水北出長安一水西北出仇池一水東北出太白山

 是城之所以取名矣襃水又東南得丙水口水上承

 丙穴穴出嘉魚常以三月出十月入地穴口廣五六

 尺去平地七八尺有泉懸注案近刻脱有字魚自穴下透入

 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下注襃水故左思稱嘉魚出

 于丙穴良木攢于襃谷矣襃水又東南歴小石門門

 穿山通道六丈有餘刻石言漢明帝永平中司隸校

 尉犍為楊厥之所開逮桓帝建和二年漢中太守同

 郡王升案漢下近刻衍大字太守訛作大夫嘉厥開鑿之功琢石頌徳

 以為石牛道來敏本蜀論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

 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

 丁引之成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

 道厥蓋因而廣之矣蜀都賦曰阻以石門其斯之謂

 也門在漢中之西襃中之北襃水又東南歴襃口即

 襃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所謂北出襃斜案近刻脱斜字

 水又南逕襃縣故城東襃中縣也本襃國矣漢昭帝

 元鳯六年置襃水又南流入于漢漢水又東逕萬石

 城下城在髙原上原髙十餘丈四面臨平形若覆瓮

 水南遏水為阻西北竝𢃄漢水其城宿是流雜聚居

 故世亦謂之流雜城漢水又東逕漢廟堆下案此九字原本

 及近刻竝訛作經昔漢女所遊側水為釣臺後人立廟于臺

 上世人覩其頽基崇廣因謂之漢廟堆案謂近刻訛作為

 呼乖實又名之為漢武堆非也

東過南鄭縣南案東上近刻有又字衍

 縣故襃之附庸也周顯王之世蜀有襃漢之地至六

 國楚人兼之懷王衰弱秦畧取焉周赧王二年秦惠

 王置漢中郡因水名也耆舊傳云南鄭之號始于鄭

 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為稱案近刻脱

 即漢中郡治也漢髙祖入秦項羽封為漢王蕭何

 曰天漢美名也遂都南鄭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

 小城南憑津流案近刻脱此二字北結環雉金墉漆井皆漢

 所脩築地沃川險魏武方之雞肋曰釋騏驥而不乘

 焉皇皇而更求遂留杜子緒鎮南鄭而還晉咸康中

 梁州刺史司馬勲斷小城東面三分之一以為梁州

 漢中郡南鄭縣治也自齊宋魏咸相仍焉水南即漢

 隂城也相承言呂后所居也有廉水出巴嶺山北流

 逕亷川故水得其名矣案近刻脱矣字亷水又北注漢水漢

 水右合池水水出旱山山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

 由蓋社主之流百姓四時祈禱焉俗謂之獠子水夾

 漑諸田散流左注漢水漢水又東得長桞渡案此八字原本

 及近刻竝訛作經長桞村名也漢太尉李固墓碑銘尚存文

 字剥落不可復識漢水又東逕胡城南義熈十五年

 城上有宻雲細雨五色昭彰人相與謂之慶雲休符

 當出曉而雲霽乃覺城崩半許淪水出銅鐘十二枚

 刺史索邈奉送洛陽歸之宋公府案近刻脱公字南對扁鵲

 城當是越人舊所逕涉故邑流其名耳漢水出于二

 城之間右㑹磐余水水出南山巴嶺上泉流兩分飛

 清派注南入蜀水北注漢津謂之磐余口庾仲雍曰

 磐余去胡城二十里漢水又左㑹文水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

 訛作水即門水也出胡城北山石穴中長老云杜陽

 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門故號其川為門川水為門

 水東南流逕胡城北三城竒對隔谷羅布深溝固壘

 髙臺相距門水右注漢水謂之髙橋溪口漢水又東

 黒水注之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出北山南流入漢庾

 仲雍曰黒水去髙橋三十里諸葛亮牋云朝發南鄭

 暮宿黒水四五十里指謂是水也道則百里也

又東過成固縣南案成近刻訛作城下同又東過魏興安陽縣南

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

 常璩華陽國志曰蜀以成固為樂城縣也安陽縣故

 隸漢中魏分漢中立魏興郡安陽隸焉涔水出西南

 而東北入漢案此下近刻有左谷水出西面而東北入漢十一字係衍文左谷水

 出西北案漢書地理志漢中郡安陽鬵谷水出西南北入漢在谷水出北南入漢鬵即涔在乃左

 即壻水也北發聽山山下有穴水穴水東南流歴

 平川中謂之壻鄉水曰壻水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

 房成固人也學道得仙入雲臺山合丹服之白日升

 天雞鳴天上狗吠雲中惟以䑕惡留之䑕乃感激以

 月晦日吐腸胃更生故時人謂之唐䑕也公房升仙

 之日壻行未還案壻下近刻有之字不獲同階雲路約以此川

 為居言無繁霜蛟虎之患其俗以為信然案近刻脱此二字

 因號為壻鄉故水亦即名焉百姓為之立廟于其處

 也刋石立碑表述靈異壻水南歴壻鄉溪出山東南

 流逕通關勢南山髙百餘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濬

 塹三重髙祖北定三秦蕭何守漢中欲脩北道通闗

 中故名為通關勢壻水又東逕七女冢冢夾水羅布

 如七星髙十餘丈周迴數畮元嘉六年大水破墳墳

 崩出銅不可稱計得一塼刻云項氏伯無子七女造

 墎世人疑是項伯冢水北有七女池池東有明月池

 狀如偃月皆相通注謂之張良渠蓋良所開也壻水

 逕樊噲臺南臺髙五六丈上容百許人又東南逕大

 成固北城乘髙勢北臨壻水水北有韓信臺髙十餘

 丈上容百許人相傳髙祖齋七日置壇設九賓禮以

 禮拜信也壻水東迴南轉又逕其城東而南入漢水

 謂之三水口也漢水又東㑹益口水出北山益谷東

 南流注于漢水漢水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

 十三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北出洛谷谷北通長安其水南流

 右則灙水注之水發西溪東南流合為一水亂流南

 出際其城西南注漢水漢水又東逕小成固南案成近刻

 訛作城下同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州治大成固移縣北故曰小

 成固城北百二十里有興勢坂諸葛亮出洛谷戍興

 勢置烽火樓處通照漢水案照近刻作臨東歴上濤而逕于

 龍下蓋伏石驚湍流屯激怒故有上下二濤之名龍

 下地名也有丘槨墳墟舊謂此館為龍下亭自白馬

 迄此則平川夾勢水豐壤沃利方三蜀矣度此溯洄

 從漢為山行之始漢水又東逕石門灘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

 訛作山峽也東㑹酉水水北出秦嶺酉谷南歴重山

 與寒泉合水東出寒泉嶺案近刻脱此二字泉湧山頂望之

 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灑勢同厭原風雨

 之池案原近刻訛作源其水西流入于酉水酉水又南注漢

 謂之酉口漢水又東逕媯虛灘案虛下近刻衍為字又此八字原本及近

 刻竝訛作經世本曰舜居媯汭在漢中西城縣或言媯墟

 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姚虛案姚近刻訛作媯故後或姓姚

 或姓媯案故下近刻有舜所居也四字係重出衍文媯姚之異是妄未知

 所從案是近刻訛作事余按應劭之言是地于西城為西北

 也漢水又東逕猴徑灘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猴徑灘近刻訛作猴經

 山多猴猿好乘危綴飲故灘受斯名焉漢水又東

 逕小大黄金南案此十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山有黄金峭水北

 對黄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險折七里氐掠漢中

 阻此為戍與鐡城相對一城在山上容百餘人一城

 在山下可置百許人言其險峻故以金鐡制名矣昔

 楊難當令魏興太守薛健據黄金姜寳據鐡城宋遣

 秦州刺史蕭思話西討案近刻脱此二字話令隂平太守蕭

 垣攻㧞之案垣近刻訛作祖賊退酉水矣漢水又東合蘧蒢

 溪口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北出就谷在長安西南其

 水南流逕巴溪戍西又南逕陽都坂東坂自上及下

 盤折十九曲西連寒泉嶺漢中記曰自西城涉黄金

 峭寒泉嶺陽都坂峻崿百重絶壁萬尋既造其峰謂

 已踰崧岱復瞻前嶺又倍過之言陟羊腸超煙雲之

 際顧看向塗杳然有不測之險山豐野牛野羊騰巖

 越嶺馳走若飛觸突樹木十圍皆倒山殫艮阻地窮

 坎勢矣其水南歴蘧蒢溪謂之蘧蒢水而南流注于

 漢謂之蒢口漢水又東右㑹洋水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

 川流漫闊廣幾里許洋水導源巴山東北流逕平陽

 城漢中記曰本西鄉縣治也自成固南入三百八十

 里案南下近刻衍城南二字距南鄭四百八十里洋川者漢戚夫

 人之所生處也髙祖得而寵之夫人思慕本鄉追求

 洋川米案近刻脱米字帝為驛致長安蠲復其鄉更名曰縣

 故又目其地為祥川案故又近刻訛作又故祥訛作洋用表夫人載

 誕之休祥也案載誕近刻訛作誕載城即定逺矣漢順帝永光

 七年封班超以漢中郡南鄭縣之西鄉為定逺侯即

 此也洋水又東北流入漢謂之城陽水口也漢水又

 東歴敖頭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舊立倉儲之所傍山通

 道水陸險湊魏興安康縣治有戍統領流雜漢水又

 東合直水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水北出子午谷岩嶺下

 又南枝分東注旬水又南逕蓰閣下案近刻脱逕字山上有

 戍置于崇阜之上下臨深淵張子房燒絶棧閣示無

 還也又東南歴直谷逕直城西而南流注漢漢水又

 東逕直城南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又東逕千渡而至蝦

 蟇頧案近刻訛作嶺歴漢陽潕口而屆于彭溪龍竈矣竝溪

 澗灘磧之名也漢水又東逕晉昌郡之寕都縣南

 十三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縣治松溪口又東逕魏興郡廣城縣

 縣治王谷案近刻脱一縣字谷道南出巴獠有鹽井食之令

 人癭疾漢水又東逕魚脯谷口案谷近刻訛作谿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

 竝訛作經舊西城廣城二縣指此谷而分界也

又東過西城縣南

 漢水又東逕鱉池南鯨灘案南近刻訛作而鯨大也蜀都賦

 曰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天迴即之雲昬者也漢

 水又東逕嵐谷北口嶂逺溪深澗峽險邃氣蕭蕭以

 瑟瑟風颼颼而飀飀故川谷擅其目矣漢水又東右

 得大勢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勢阻急溪故亦曰急勢也

 依山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督䕶吉挹所治

 苻堅遣偏軍韋鍾伐挹挹固守二年不能下無援遂

 陷漢水右對月谷口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山有坂月川

 于中黄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饒水田故孟逹與諸

 葛亮書善其川土沃美也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

 南案此十一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地理志漢中郡之屬縣也案志下近

 刻衍曰西城故四字漢末為西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申

 儀為西城太守儀據郡降魏魏文帝改為魏興郡治

 故西城縣之故城也氐畧漢川梁州移治于此城内

 有舜祠漢髙帝廟置民九户歳時奉祠焉漢水又東

 為鱣湍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洪波渀盪漰浪雲頽古耆

 舊言有鱣魚奮鰭遡流望濤直上至此則暴鰓失濟

 故因名湍矣漢水又東合旬水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

 北出旬山東南流逕平陽戍下與直水枝分東注逕

 平陽戍入旬水旬水又東南逕旬陽縣與柞水合水

 西出柞溪南流逕重巖堡西屈而東流逕其堡南東

 南注于旬水旬水又東南逕旬陽縣南縣北山有懸

 書崖髙五十丈刻石作字人不能上案人上近刻衍今字不知

 所道山下有石壇案近刻脱有字上有馬跡五所名曰馬跡

 山旬水東南注漢謂之旬口案近刻脱謂字漢水又東逕木

 蘭寨南案近刻脱寨字又此九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右岸有城案右近刻訛作

 名伎陵城案近刻脱伎字周迴數里左岸壘石數十行重

 壘數十里中謂是處為木蘭寨云呉朝遣軍救孟逹

 于此矣漢水又東左得育溪案此八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經興晉

 旬陽二縣分界于是谷案興近刻訛作與漢水又東合甲水

 口案合近刻訛作谷上復衍注字水出秦嶺山東南流逕金井城南

 又東逕上庸郡北與關祔水合水出上洛陽亭縣北

 青泥西山案青近刻訛作清南逕陽亭聚西俗謂之平陽水

 南合豐鄉川水水出𢎞農豐鄉東山西南流逕豐鄉

 故城南京相璠曰南鄉淅縣案淅近刻訛作浙下同有故酆鄉

 春秋所謂豐淅也于地理志屬𢎞農案近刻脱志字今屬南

 鄉又西南合關祔水關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

 水又東南逕魏興郡之興晉縣南案興晉近刻訛作與陽脱縣字

 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東右入漢水漢水又東為龍

 淵淵上有胡鼻山石類胡人鼻故也下臨龍井渚淵

 深數丈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案此十四字原

 本及近刻竝訛作經為白石灘縣故春秋之錫穴地也故屬漢

 中王莽之錫治也縣有錫義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

 面有門上有石壇長數十丈世傳列仙所居今有道

 士被髪餌术恒數十人山髙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

 有風不偃無風獨揺漢水又東逕長利谷南入谷有

 長利故城舊縣也漢水又東歴姚方案此七字原本及近刻竝訛作

 蓋舜後枝居是處故地留姚稱也

水經注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