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樂大典/卷11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九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一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  八賄

水經四

水經濟水又北逕湏朐城西。城臨側濟水故湏國風姓也。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子魚曰。任宿湏朐。實司太曍。與有濟之祀。杜預曰。須朐在須昌縣西北非

也。地里志曰。壽張縣西北有朐城者是也。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東臨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也。山西有冀州刺史王紛碑。漢中平四年

立。濟水又逕微鄉東。春秋。莊公二十八年。經書冬築郿。京相璠曰。公羊傳謂之微。在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魯邑也。杜預曰。有微子冡。

濟水又北分爲二水。其枝津西北出焉。謂之馬頰水者也。又北過須昌縣西。京相璠曰。湏朐一國。二城兩名。蓋遷都湏昌。朐是其本。秦以爲縣。漢高

帝十一年。封趙衍爲侯國。濟水於縣。趙溝水注之。濟水又北逕漁山東。左合馬頰水。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西流趙溝出焉。東北注于濟。

馬頰水。又逕桃城東。春秋桓公十年。經書公會衛侯于桃丘。衛地也。杜預曰。濟北東阿縣東南有桃。即桃丘矣。馬頰水又東北流逕山南山。即吾山

也。漢武帝匏子歌。所謂吾山平者也。山上有抑舒城。魏東阿王。曹子建每登之。有終焉之志。及其終也。葬山西。西去東阿城四十里。其水又東注于

清濟。謂之馬頰口也。濟水自魚山北逕清亭東。春秋隱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者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謂

清者也。是濟水通得清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稱矣。是故。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濟河以爲固。即此水也。又北過榖城縣西。濟水側岸有尹卯

壘。南去漁山四十餘里。是榖城縣界。故春秋之小榖城也。齊桓公以魯莊公二十三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内有夷吾。并魏土地記曰。縣有榖城山。山

出文石。陽榖之地。春秋齊侯宋公會于陽榖者也。榖有黄山臺。黄石公與張子房期處也。又有狼水出東南大檻。山狼溪西。狼溪西北逕榖城西。又

北有西流泉出城東。近山西北逕榖城北。西注狼水。以其潭西。故即名焉。又西北入清水城西北三里。有項王羽之冢。半許毁壞。石碣由存。題云項

王之墓。皇覧云。冢去縣十五里謬也。今彭城榖陽城西南。又有項羽冢非也。余案史遷記。魯爲楚守。漢王示羽首。魯乃降。遂以魯公禮葬羽於榖城。

寧得言彼也。濟水又北逕周首亭西。春秋文公十有二年。左丘明云。襄公二年。王子成父獲長狄僑如。弟榮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門。即是邑也。今

世謂之盧子城。濟北郡治也。京相璠曰。今濟北所治盧子城。故齊周首邑也。又北過臨邑縣東。地理志曰。縣有濟水祠也。王莽之榖城亭也。水有石

門。以石爲之。故濟水之門也。春秋隱公三年。齊鄭會于石門。鄭車僨濟。即於此也。京相璠曰。石門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門。去

水三百步。蓋水瀆流移。故側岸也。濟水又北逕平陰城西。春秋襄公十八年。𣈆侯沉王濟河會于魯。濟尋溴梁之盟同伐齊。齊侯禦諸平陰者也。杜

預曰。城在盧縣故城東北非也。京相璠曰。平陰齊地也。在濟北廬縣故城西南十里。平陰城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陰三

里。齊侯塹防門。即此也。其水引濟。故瀆尚存。今防門北有光里。齊人言廣音與光同。即春秋所謂守之廣里者也。又云巫山在平陰東北。昔齊侯登

望𣈆軍。畏衆而歸。師曠邢伯聞烏鳥之聲。知齊師潜遁。人物咸淪。地理昭著。賢於杜氏東北之證矣。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謂之孝子堂。濟水有迤。

過爲湄湖。方四十餘里。濟水又東北至垣苗城西。故洛當城也。伏韜北征記曰。濟水又與清河合流。至洛當者也。宋武帝西征長安。今垣遵鎮此。故

俗人有垣苗之稱。河水自泗瀆口。東北流而爲蒲。魏土地記曰。盟津河别流十里與清水合。亂流而東。逕洛當城北。黑白異流。涇渭殊别。而東南流

注也又東北過盧縣北。濟水東北與湄溝合。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濟。爾雅曰。水草交曰湄。通谷者微。犍爲舍人曰。水草木交合也。郭景純曰。微水邊

通谷也。釋名曰湄。臨目也。濟水又逕盧縣故城北。濟北郡治也。漢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蓋以濟水在北故也。濟水又逕什城北城際水湄故邸

閣也。祝阿人孫什將家居之。以避時難。因謂之什城焉。濟水又東北與中川水合。水東南出山荏縣之分水縣溪。一源兩分。泉流半解。亦謂之分流

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半水出山荏縣西北。流逕東太原郡南。郡治山壚固。北與漢賓谷水合。水出南格馬山漢賓溪。北逕盧縣故城北。陳敦戍南。

西北流與中川合。謂之裕馬口。其水又北逕盧縣故城東。而北流入濟。俗謂之爲沙溝水。濟水又東北右會玉水。導源太山朗公谷。谷舊名琨。瑞溟

有沙門竺僧朝。少事佛圖澄。碩學淵通。尤明氣繹。隱于此谷。因謂之朗公谷故卓頻秦書云。符堅時。沙門竺僧朗。嘗從隱士張巨和游。和常亢居。而

朝居琨瑞山大起殿含。連樓叠閣。雖素飾不同。並以静外致稱。即此谷也。水亦謂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逕玉符山。又曰玉水。又西北逕獵山東。

又西北枕祝阿縣故城東。野井亭西。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經書齊侯唁公于野井是也。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猒于祝阿。左傳所謂督陽者也。漢興

改之曰阿矣。漢高帝十一年。封高邑爲侯國。王莽之安城者也。故俗謂是水爲祝阿澗水。北流注于濟。建武五年。耿弇東撃張步。從朝陽橋濟渡兵

即是處也。濟水又東北濼水出焉。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舊水涌若輪。春秋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是也。俗謂之爲娥姜水也。以泉源

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冗。謂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書。舜耕歷山。亦云在此。所未詳也。其水北爲大明湖。西

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側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曰俯仰。目對兼爲。極山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湖水引瀆。東

入西郭。東至歷城西。而側城北。注湖水。上承東城。歷祀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逕歷城東。又北引水高流柸池。州僚賓燕。公私多萃其上。分爲二水

右水北出。左水西逕壓城北西北爲陂。謂之歷水。與濼水會。自水枝津合。水首受歷水於歷城東。東北逕東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濼水。又北聴水

出焉。濼水又北流注于濟。謂之濼口也。濟水又東北華不注山。單椒秀澤。不連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拳特㧞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山下有

華泉。故京相璠曰。春秋土地名也。華泉。華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傳。成公二年。齊頃公典𣈆郡剋戰于橐。齋師敗續。遂之三周華不注。逢丑父與

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齊侯以免。韓厥獻丑父。郄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伐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

矣。郄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乃免之。即華水也。北絶聽瀆二十里注于濟。又東北過臺縣北。巨合水。南出鷄山西北。

北逕巨合故城西。耿弇之封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坈。坈西即弇所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此。巨合水。又北合關盧水。關盧水。導

源焉耳山。北逕傳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陸城。與武原水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原泉。北逕譚城東。俗謂之布城也。又北逕東平陵縣故城

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齊桓之出過譚。譚不禮焉。魯莊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滅之。城東門外有樂安任照先碑。濟南治也。漢文帝十六

年。置爲王國。景帝二年爲郡。王莽更名樂安郡。其水又北逕巨合城東。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于爲侯國。其水合關盧水而出。注巨合水而

北逕臺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舒爲侯國。王莽之臺治也。其水西北流。白野泉水注之。水臺城西南白野泉。北逕留山西北流。而右注

巨合水。又北聽水注之。水上承濼水。東流北屈。又東北流注于巨合水。亂流又北入于濟。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水出臺縣故城東南。西北流逕臺

城東。又西北入于濟水。又東北過管縣南。濟水東逕縣故城南。漢景帝二年。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爲侯國。右納百脉水。百脉水。出主榖縣故城西。水源方百

步。百泉俱出。故謂之百脉水。其水西北流。逕楊丘縣故城中。漢孝景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劉安爲楊丘侯。世謂之章丘城非也。城南有女郎山。

山上有神祠。俗爲之女郎祠。左右民祀焉。其水西北出城。北逕黄巾固。蓋賊所屯。故固得名焉。百脉水。又東北流注于濟。濟水東又有楊渚溝水於

逢陵故城西南。西北逕土皷城東。又西北漳丘城東。又北逕寗西。而北流注于濟水也。又東過梁鄰縣北。隴水南出長城中。北流至般陽縣故城西

南。與般水會。水出縣東南龍山。俗亦謂之爲左阜水。西北逕其城南。王莽之濟南亭也。應劭曰。縣在般水之陽。縣資名焉。其水又南屈。西入瀧水。北

逕其縣西。北流至萌水口。萌水出西南甲山。東北逕萌山。而東北入于瀧。瀧水又西北至梁鄒東南。與魚子溝水合。水南出長白山東抑泉口。山即

陳仲子夫妻之所隱也。孟子曰。仲子齊國之世家。元戴祿萬鐘。仲子非而不食。避兄離母家子於陵。即此處也。其水又逕於陵縣故城西。王莽之於

陸也。世祖建武十五年。更封則卿侯。侯霸爲侯國。其水北流注于瀧水。瀧水即古𡊮水也。故京相璠曰。濟南梁鄒縣有𡊮水者也。瀧水又西北逕梁

鄒縣故城南。又北屈逕其城西。漢高祖六年。封武儒爲侯團。其水北注濟。其城之東北。又有時水西北注爲。又東北過臨濟縣南。縣故秋邑也。王莽

更名利居。漢記。安帝永初二年。改從今名以臨濟。故地理風俗記云。右樂安太守治。晏謨於記曰。有南北二城。隔齊南水城。即被陽縣之故城也。北

枕濟水。地理志曰。侯國也。如淳曰。音减。罷軍之罷也。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漢武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敬侯。劉烟之國也。今勃海僑

郡治。濟水又東北迤爲淵渚。謂之平州。况沉例有平安縣故城。俗謂之會城非也。案地理志。千乗郡有平安縣侯國也。王莽曰。鴻睦也。應劭曰。博昌

縣西南三十里有安平亭。故縣也。世尚存平州之名矣。濟水又東北逕高昌縣故城西。案地理志曰。千乗郡有高昌縣。漢宣帝地節四年。封董忠爲

侯國。世謂之馬昌城地也。濟水又東北逕樂。安縣故城南。伏深齊記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時濟二水。指此爲博昌北

城非也。樂安。與博昌。薄姑。分水。俱同西北。薄姑去齊城六十里。樂安越水差逺。驗非尤明。班固曰。千。乗郡有樂安縣。應劭曰。取休令之名矣。漢武帝

元朔五年。封李蔡爲侯國。城西三里有任光等冢。光是縣人。不得爲博昌明矣。濟水又逕薄姑城北。後漢郡國志曰。博昌縣有簿姑城。地理書曰。吕

尚封於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舊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史遷曰。胡公徙薄姑。城内有高臺。上曰。若古不死。何樂如之。晏平仲對曰。昔爽鳩氏姑

居之。季萴因之。逢伯陵又因之。薄姑氏又因之。臣以爲古不死。爽鳩氏之樂。非君之樂。即於是臺也。濟水。又東北逕狼牙固西。而東北流也。又東北

過利縣西。地理志曰。千乗郡有利縣。王莽之利治也。晏謨曰。縣在濟城北五十里也。又東北過甲下邑入于河。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東歷琅槐縣

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慱昌東北八十里有琅槐鄉故縣也。山海經曰。濟水絶鉅野。注勃海入濟。琅槐東北者也。又東北河水技津注之。水經以爲

入河非也。斯乃河分注濟。非濟人河。又東北入海。郭景純曰。濟自滎陽至樂。安博昌入海。今竭。濟水仍流不絶。經言入河。二說并失。然河水於濟漯

之北。别流注海。今所輟流者。唯漯水耳。郭或以爲濟注之。事實非也。尋經脉水。不如山經之寫宻矣。其一水東流者。過。乗氏縣南。河水分濟於定陶

東北。東南右合黄汲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已氏縣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逕楚丘城西。郡

國志曰。成武縣在楚丘亭。杜預云。楚丘在成武縣西南。衛懿公爲秋所滅。衛文公東徙渡河。野處曹邑。齊桓公城楚丘以遷之。故春秋稱邢遷如歸。

衛國志云。即詩所謂外彼墟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故鄭玄言。觀其傍邑及山川也。又東北逕成武城西。又東北逕郈城東。疑郈徙也。所

未詳矣。又東北逕梁山城西。地理志曰。昌邑縣有梁丘鄉。春秋莊公三十二年。宋人齊人會于梁丘者也。杜預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又東

北於乗氏縣西。而北注河水。河水又東南逕。乗氏縣故城南。縣即春秋之乗丘也。故地理風俗記曰。濟陰。乗氏縣。故宋乗丘邑也。漢孝景中元年。封

梁孝王子買爲侯國也。地理志曰。乗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郡國志曰。乗氏有泗水此乃河濟也。尚書有導河濟之說。自陶丘北。東至於渮水。

無泗水之文。又曰道河澤陂孟猪。孟猪在睢陽縣之東北。闞駰十三州記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澤水淼漫。俱鐘睢泗。

故誌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諸水注泗者。多不正此。可以終歸泗水。便得擅通稱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詳也。又東

過昌邑縣北。渮水。又東逕昌邑縣故城北。地理志曰。縣故梁也。漢景帝中元六年。分梁爲山陽國。漢武帝天漢四年。更爲昌邑國。以封昌邑王賀。賀

廢。國除以爲山陽郡。王莽之鉅野郡也。後更爲高平郡。後漢沇州縣令王宻。懷金謁東萊太守楊震。震不受。是其慎四知處也。大城東北有金城。城

内有沇州刺史河東薛季像碑。以郎中拜邢今甘露降園喜平四年遷州。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簿華操等。相與褒樹。表勤棠政。次西

有沇州刺史茂陽楊叔恭碑。從事孫光等以建寧四年立。西北有東太山。成人班孟堅碑。建和十年。尚書右丞。拜沇州刺史。從事秦閏等。刊石頌德

政。碑咸列焉。又東過金鄉縣南。郡國志曰。山陽有金鄉縣。河水逕其故城南。世謂之故縣。城北有金鄉山也。又東過東緡縣北。濟水又東逕漢平狄

將軍。扶溝侯。淮陽朱鮪冢。墓北有石廟。濟水又東逕東緡縣故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十三州記曰。山陽有東緡縣。鄒衍

曰。余登緡城。以望宋都者也。後漢世祖建武十一年。封馮異長子璋爲侯國也。又東過方與縣北。爲荷水濟水。東逕重鄉城南。左傳所謂臧文仲宿

於重館者也。河水又東逕武棠亭北。公羊以爲濟上邑也。城有高臺二丈許。其下臨水。昔魯侯觀魚於棠。謂此也。在方與縣故城北十里。經所謂荷

水也。水又東逕泥母亭北。春秋左傳僖公七年秋。盟于寧母謀伐鄭也。河水又東與鉅野黄水合。渮濟别名也。黄水上承鉅澤諸陂。澤有濛澱盲陂。

黄湖水東流謂之黄水。又有薛訓渚水。自渚歷薛村前。分爲二流。一水東注黄水。一水西北入澤。即洪水也。黄水東南流。水南有漢荆州刺史李剛

墓。剛字叔毅。山陽高平人。熹平元年卒。見其碑。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椽架高丈餘。鏤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側渮梁柱。四壁隱起。雕刻爲君

臣官屬。龜龍鳳之文。飛禽走狩之像。作制工麗。不甚傷毁。黄水又東逕鉅野縣北。何承天曰。鉅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

中。故欲置戍於此城。城之所在。則鉅野澤也。衍東北出爲大野矣。昔西狩獲麟。於是處也。皇覧曰。山陽鉅澤縣有肩髀冢重聚大小。與闕冢等。傳言

蚩尤與皇帝戰。剋之於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别葬焉。黄水又東逕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經書焚咸丘者也。水南有金鄉。縣之東界也金鄉數山。

皆空中穴口。謂之遂也。戴延之西征記曰。焦氏山。此數山有漢司隷校尉魯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曰金鄉山。山形峻峭。

冢前有石祠石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長八尺。磨瑩

鮮明。叩之聲聞逺近。時大尉從事中郎傳珍之。詣議參軍周安穆。折敗石床。各取頭。爲氏之後所訟。二人并免官焦氏山東。即金鄉山也。有冡謂之

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塹深千丈。兩壁峻峭。廣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門。門外左右皆有冗。可容五六十人。謂之白馬空埏門。内二丈得外堂

外堂之後。又得内堂。觀者皆執燭而行。雖無他雕鏤。然治石甚精。或云是漢昌邑我王冢。所未詳也。東南有范巨卿冢。名件猶存。巨卿名式。山陽之

金鄉人。漢荆州刺史。與汝南張邵。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爲死友矣。黄水。又東南逕任城郡之元父縣故城西。夏后氏之任國也。漢靈帝光和元年别

爲任城在北。王莽之延就亭也。縣有詩亭。春秋之詩國也。王莽更之曰順父矣。地理志。東平屬縣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劉隆爲侯國。中其謂之桓公

溝。南至方與縣入千荷水。荷水又東逕秦梁。夾岸積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東巡所造。因以名焉。荷水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澤水所鐘

也。尚書曰。浮于淮泗。達于河是也。東觀漢記曰。蘇茂殺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圁茂。茂將其精兵。突至湖陵。與劉永相會濟陰山陽

濟兵於此處也。又東南過濟陽東北。濟與泗亂故沛。納于稱矣。東觀漠記。安平侯蓋延傳曰。延爲虎牙大將軍。與戰永等反。走溺水者半。後與戰。連

破之。遂平沛。楚臨淮悉降。延令沛修高祖廟。置嗇夫祝宰樂人。因齊戒。祠高廟也。又東南過留縣北。留縣故城。翼佩泗濟。宋邑也。春秋左傳所謂候

宋吕留也。故繁休伯避地賦曰。朝秦發乎泗州。夕余宿于留鄉者也。張良委身漢祖始自此矣。終亦取封焉。城内有張良廟也。又東過彭城縣北。猚

水從西來注之。濟水。又南逕彭城縣之故城東北隅。不東過也。雅水自西注之。城北桄水眉濟水又南逕彭城縣故城東。不逕其縣北也。蓋經誤證。

又東南過徐縣北。地理志曰。臨淮郡。漢武帝元狩五年。置治徐縣。王莽更之曰准平縣。曰徐調國也。春秋昭公三十年。吳子執鐘離子。遂伐徐。阞山

以水之。遂滅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處之。張華慱物志。録著作令史葇温所爲送劉成國。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異言。徐君宫人娠

而生卵。以爲不祥。棄之於水濱。孤獨母有犬名曰鵠倉。獵於水側。得棄卯銜以來歸。獨母以爲異。覆暖之。遂成兒。生時偃。故以爲名。徐君宫中聞之。

乃更録取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膏黄龍也。偃王葬。徐中。今見有狗壟焉。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

之間。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爲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服從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愛民不鬬遂爲楚敗。北走彭城

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者萬數。因名其山爲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請禱焉。依文即事。以有符驗。但世代綿逺。難以詳矣。今徐城外有徐

君墓昔延度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違心許也。又東至下邳睢陵縣。南入于淮。濟水與泗水渾陶。東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經書睢陵誤耳也。清水出

河内脩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乗巖縣河。注堅二十餘丈。雷抃之聲。震動

山。左右石壁層深。獸迹不交隍中。散水霧合。視不見底。南峯北嶺。多結禪栖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刹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逺。仁智之性。共山

水効深。更爲勝處也。其水歷澗。流飛清洞觀。謂之清水矣。漢曰瑶溪。又曰瑶澗水。又南與小瑶水合。水近出西溪北窮溪。東南流注之清水。清水又

東南流。吳澤陂水注之。水土承吳陂於修武縣故城西北修武故寧也。亦曰南陽矣。馬季長曰。𣈆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爲東陽朝歌以南。至軹馬

南陽。故應邵地理風俗記云。河内殷國也。周名之爲南陽。又曰。𣈆始啓南陽。今南陽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徐廣王隠。並言始皇改。瓚注漢書云

案韓非書。秦昭王越長平。西伐修武。時秦未兼天下。脩武之名乆矣。余按韓詩外傳。言武王伐紂。勒兵於寗。更名寗曰修武矣。魏獻子田大陸還。卒

於寗是也。漢高帝八年封都尉魏邀爲侯國。亦曰大脩武。有小故稱大小。脩武在東。漢祖與滕公。濟自玉門津而宿小脩武者也。大陸即吳澤矣。魏

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一十許里。東西三十里。西則蔡滿入爲。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縣東北衆。溝爲長明溝。分

枝津東逕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逕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伐鄭。富辰諌曰。雍文之昭也。京相璠曰。今河内出山陽

西有故雍城。又東南注長明溝。溝水又東逕射犬城北。漢大司馬張楊爲將。楊醜所害。眭固殺醜。屯此欲北合。𡊮紹興略曰眭固字白菟。或戒固曰。

將軍字菟。而此邑名大菟。見犬其勢必驚。宜急去。菟不從。漢興平四年。魏太祖斬之於此。以魏种爲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唯种不棄孤。及

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射犬平禽之。公曰。唯其才也擇而用之。故長明溝水。東入石澗東流。蔡溝水入焉。水上承州縣北白馬

溝。東分烏之蔡。東會長明溝水。又東逕脩武縣之吳亭北。東入且陂。又次北有苟泉水入爲。水出山陽縣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爲二水。南

爲苟泉。北則吳瀆。二瀆雙導。俱東入陂。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于吳陂也。次陸真阜之東北得覆釡堆。堆

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參差合次。南注于陂。泉在濁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漢獻帝爲山陽公。濁鹿城。即是公所居也。陂水之北際。澤側有隤

城也。春秋隱公十一年。王以攢茅隤十二邑。與司寇蘇忿生者也。京相璠曰。河内脩武縣北有故隤城實中。今世俗謂之皮塏。方四百步。實中高八

丈。際陂北。隔水一十五里。俗所謂蘭丘也。方二百步西一十里又有一丘際山。世謂之勑丘。方五百步。形狀相類。疑即古攢茅也。杜預曰一邑在脩

武縣北。所未詳也。又東長泉水注之。原出白鹿山。東南伏流。逕一十三里。重源濬發於鄧城西北。東南伏流。世亦謂之重泉水也。又逕七賢祠東。左

右均篁列植。冬夏不變貞萋。魏步兵校尉陳留阮籍。中散大夫譙國稽康。𣈆司徒河内山濤。司徒琅耶王戎。黄門郎河内向秀。建威參軍沛國劉伶。

始平太守既咸等。同居山陽。結自得之游。時人號之爲竹林七賢也。向子期所謂山陽舊居天。後人立廟於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子長泉

水。郭緣生述征記所云。白鹿山。東南一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時有遺竹馬。蓋謂此也。其水又南逕鄧城東。名之爲鄧瀆。又謂之爲白屋水也。昔

司馬懿征公孫淵。還達白屋。即於此也。其承又東南流逕隤城北。又東南歷澤注于陂。泉水東流謂之八光溝。而東流注于清水。謂之長清河。而東

周衣豊塢。有丁公泉。發于蕉泉之右。次東又得焦泉。泉發于天門之左天开固石。天門山石自空狀若門焉。廣三丈。高兩匹。深丈餘。更無所出。世謂

之天門也。東五百餘步。中有石冗西向。裁得容人。平得東南人逕至天井。直上三匹有餘。扳躡而昇。至上平。東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噞。絶。無

由昇陟矣。上有北丘釋僧。訓精舍寺。有十餘僧。給養難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左右雜樹踈頒。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嘗無增减。山居者

資以給飲。北有石室二口。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令無人矣。泉發於北阜。南流成溪也世謂焦泉也。次東得魚鮑泉。次東得張波泉。次東得三淵泉。楩

河參連。女宿相屬。是四川在重門城西。並單川南注也。重門城。昔齊王芳爲司馬師廢之宫於此。即魏悉所謂送齊王于河内重門者也。城在共縣

故城西北二十里。城南有安陽陂。次東又得卓水陂。次東有百門陂。陂方五百步。在共縣故城西。漢高帝八年。封盧罷師爲共侯國。即共和之故國

也。與伯既歸。帝政逍遥于其山之上。山在國北。所謂共北山也。仙者孫登之所處。表彦伯竹林七賢傳。𥞇叔夜嘗採藥山澤遇之於山。冬以被髮自

覆。見則編革爲裳。彈一弦琴而五聲和。其水三川南合。謂之清川。又南逕凡城東。司馬彪𡊮菘郡國志曰。共縣有汛亭詩凡伯國。春秋隱公七年。經

書王使凡伯來聘是也。杜預曰。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與前四水總爲一瀆。又謂之陶水。南流注于清水。清水又東周新豐

塢。又東注也東北過獲嘉縣北。漢書。稱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郡中鄉。得吕嘉首。因以爲獲嘉縣。後漢封侍中馮石爲侯國。縣故城

西有漢桂陽太守趙越墓。冡北有碑。越字彦善。縣人也。墨遷桂陽郡。五官將尚書僕射。遭憂服闋。守河南尹。建寧中卒。碑東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

石牛羊虎俱碎。淪毁莫記。清水又東周新樂城。城在獲嘉縣故城東北。即汲水新鄉也。又東過汲縣北。縣故汲郡治。𣈆太康中立。城西北有石夾水

飛湍濬急也。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常釣於此也。城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縣民故會嵇太守杜宣。白令崔瑗

曰。太公甫生於汲。舊居猶存。君與高國同宗。太公載在經傳。今臨此國。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義。於是國老王喜。廷掾鄭篤。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

遂立壇祀爲之位主。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云太公之故居也。𣈆太康中。范陽盧無忌爲汲令。立

碑於其上。太公避紂之亂。屠隱市朝。遁釣魚水。何必渭濱然後磻溪。苟愜神心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清水又東逕故石梁下。梁跨水上。橋

石崩褫。餘基尚存。清水又東與倉水合。水出西北方上山西倉谷。谷有倉玉珉石故名焉。其水東南流。潜行地下。又東南復出。俗謂之雹水。東南歷

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坶野矣。郡國志曰。朝歌縣南有牧野。竹書紀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詩所

謂坶野洋洋。檀車煌煌者也。有殷大夫比干冡。前有石銘題隷云。殷大夫比干之墓。所記唯此。今已中折。不知誰所志也。太和中。高祖孝文皇帝南

巡。親幸其墳。而加吊焉。刊石樹碑。列于墓隧矣。雹水又東南入于清水。又東南逕合城南。故三會亭也。以淇清合河。故受名焉。清水又屈而南逕鳳

凰臺。東北南注之也。又東入于河。謂之清口。即淇河口也蓋互受其名耳。地理志曰。清河水出内黄縣南。無清水可來。所有者。唯鐘是水耳。蓋河徙

南注清水。瀆移唯流逕絶餘目。故東川有清河之稱。相嗣不斷目尚存。故東川曹公開白溝遏水北注。方復故瀆矣。泌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泌水。

即淚水也。或言出榖逺縣羊頭山也。靡谷三源奇注。逕㵼一隍。又南會三水歷洛出。左右近溪。參差翼注之也。南過榖逺縣東又南過猗氏縣東。榖

逺縣。王莽之榖近也。泌水又南逕猗氏縣故城東。劉聦以詹事魯繇爲冀州治此也。沁水又南歷猗氏開。又南與驫驫水合。水出東北巨峻山。乗高

㵼浪。觸石流響。世人因聲以納稱。西南流注於沁。沁水又南與秦川水合水出巨峻山東。帶引衆溪。積以成川。又西南逕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

分𣈆。遷𣈆君於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入于沁水。又南過陽河縣東。沁水。南逕陽河縣故城西。魏土地記曰。建興郡治陽河縣郡西四十里。有

沁水南流。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水出澤城西。白澗嶺下。東逕濩澤墨子曰。舜漁濩澤應劭曰。澤在縣西北。又東逕濩澤縣故城南。蓋以澤氏縣也。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𣈆取玄武濩澤者也。其水際城東注。又東合清澗水水出其縣北。東南經澤城東。又南入于澤水。澤水又東得陽泉水。

口出鹿臺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其水東逕陽陵城南。即陽阿縣之故城也。漢高帝七年。封卞訢爲侯國。水歷燋燒山。東下與黑嶺水合。水出西北

黑嶺下。即開蹬也。其水東南流。逕北鄉亭下。又東南逕陽陵城。東南注陽泉水。陽泉水又南注濩澤水。又東南又有土澗水注之。水導源西北輔山。

東逕銅子崖。南歷析城山北。山在濩澤南。禹貢所謂砥柱析城。圭于王屋也。山甚高峻。上平坦。山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數十步外多細

竹。其水自山陰東入濩澤水。濩澤水又東南注于沁水。沁水又東南。陽阿水左入焉。水北出陽阿州。南流逕建興郡。而其水又東南流逕午壁亭東。

而南入山。沿波漱石。漰澗八丈。環濤榖轉。西南流入于沁水。又南五十餘里。沿上下。步逕裁通。小竹細笋。被于山渚。蒙龍拔密。竒爲蘙薈也。又南出

山過沁水縣北。沁水。南逕石門也。謂之沁口。魏土地記曰。河内郡野玉縣西七十里有沁水逕。在沁水城西。附城東南流也。石門。楚𣈆安平獻王司

馬守之爲。魏野王興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業其𡊮云。臣孚言。臣被明詔。興河内水利。臣既劃檢行沁水。源出銅堤山。屈曲周迴。水道九百。自太行以

西。王屋以東。層巖高峻。天時霖雨。泉谷走水。小石溧迸。木門朽敗稻田泛灠。歲功不成。臣輙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數萬餘枚。臣以爲方石

爲門。若天榖旱。增堰進水。若天霖雨。陂澤充溢。剛閉方斷水。空渠衍澇。足以成河。雲雨由人。經國之謀。暫勞永逸。聖王所䛨。願陛下時出臣表。勑大

司農府給人工。勿使稽延。以賛時要。臣孚亥。詔書聴許。於是夾岸累石結以爲門。用伐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口之稱矣。溉田頃畆之數間二歲月

之功。事見門側石銘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開。穴内石上有車轍牛跡。書舊傳云。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爲二水。一水南出爲朱

溝水。沁水又逕沁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𣈆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東逕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沁水

東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爲臺渟水。南東入沁水。沁又東倍澗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又東過野王縣北。沁水又東。

邗水注之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異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築宫於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嶮固。德能覆也。内貢迴矣。使吾暴亂。則伐我難矣。君

子以爲能持滿。高誘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縣。西北上黨關也。詩所謂徒殆野王。道傾蓋上黨關。即此山矣。其水南流逕邗城西。故邗國也。城

南有邗臺。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將伐鄭。富辰諫曰。邗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邗城。邗臺是也。今故城當太行。南路。道出其

中。漢武帝封李壽爲侯國。邗水又東南逕孔子廟東。廟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靈度等。以舊宇毁落。上求修復。野王令范衆愛。河内太守元真。刺史

咸陽公高允。表聞立碑於廟。治中劉明駕。吕次文。主簿向班虎。荀靈龜。以宣尼大聖非碑頌所稱。宜立記爲。云仲尼傷道不行。欲北從趙鞅。聞殺鳴

犢。遂旋車而反。及其後也。𣈆人思之。於太行。嶺南爲之立廟。蓋徃時迴轅處也。余按諸子書。及史籍之文。並言仲尼臨河而嘆曰。丘之不濟命也夫。

是非太行迴轅之言也。碑云。魯國孔氏。官於溚陽。居廟下。以奉蒸嘗。斯言至矣。蓋孔因遷山下。追思聖祖。故立廟存饗耳。其由劉累遷魯。立堯祠

於山矣。非謂迴轅於此也。邗水東南逕邗亭西京相璫曰。又有亭在臺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邗城東南七八里。蓋京氏之所謬耳。或更有之。余所

不詳其水又南流注于沁。沁水東逕野王縣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絶。而韓之野王降。始皇㧞魏東地。置東郡衢元郡。自漢陽徙

野王。即此縣也。漢高帝元年爲殷國。二年爲河内。王莽之後。隊縣曰平野矣。魏懷州刺史治皇都遷洛。省州復郡。水北有華嶽廟。廟側有欑柏數百

根。對郭臨川。負岡蔭渚。青青彌望。奇可玩也。懷州刺史頓丘李洪之。之所經構也。廟有碑焉。是河内郡功曹。山陽荀靈龜。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

立。沁水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漳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

斯水矣。丹水自源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會絶水。地理志曰。高都縣有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絶水是也。絶水出泫氏縣西北楊谷。故地理志曰。楊

谷絶水所出。東南流左長平水。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東南流逕其縣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史記曰。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

趙軍長平。使廉頗爲將。後遣馬服之子趙括代之。秦宻使武安君白起攻之。括四十萬衆降起。起坑之於此。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

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秦坑趙衆。收頭臚築臺於壘中。因山爲臺。崔嵬棨起。今仍號曰白起臺。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許里。東西二

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漢武帝元朔二年。以封將軍衛青爲侯國。其東南流注絶水。絶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竹書紀年曰。𣈆列

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絶水。東南與泫水會。水導源縣西北玄谷。東流逕一城故南。俗謂之都鄉城。又東南逕泫氏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萬普

爲侯國。而東會絶水。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長平北山。南流秦坑。趙衆流血丹川。由是俗名爲丹水。

斯爲不經矣。丹水又東南流注于丹谷。即劉越石扶風歌。所謂丹者也。𣈆書地道記曰。縣有太行關。丹溪爲關之東谷。途自此去不復由關。失丹水。

又逕二石入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爲河内。北曰上黨。二郡以之分境。丹水又東南歷西巖下。巖下有大泉涌發。洪源巨輪。淵深不測。蘋藻冬

芹。竟川含緑。雖嚴辰肅月。無變暄蔞。丹水又南。白水注之。水出高都縣故城西。所謂長平白水也。東南流歷天井關。地理志曰。高都縣有天井關。蔡

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在井北。遂因名爲。故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嶮峻。入天井之高關。太元十五年。𣈆征虜將軍朱序破慕容永於太行。遣

軍至白水。去長平一百六十里。白水又東。天井溪水會焉。水出天井關。北流注白水。世謂之北流泉。白水又東。南流入丹水。謂之白水交。丹水天東

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山際。俗謂之期城非也。司馬彪郡國志曰。山陽有鄈城。京相璠曰。河内山陽西北六十里有鄈城。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元

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即此城也。丹水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出焉。丹水又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注于沁。謂之丹口。

竹書紀年曰。𣈆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絶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撃。即此水也。沁水又東。光溝水注之也。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

入沁水。又東南流逕成鄉城北。又東逕中都亭南。右合界溝水。水上承光溝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又東過

周縣北。縣故周也。春秋左傳。隱公十有一年。周以賜鄭公孫叚。六國時韓宣子徙居之。有白馬溝水注之。水首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

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爲二水。一水東出爲蔡溝。一水南流注于沁也。又東過懷縣之北。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到邢丘。更名邢丘曰懷。春

秋時。赤翟伐𣈆圕懷是也。王莽以爲河内。故河内郡治也。舊三河之地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内。爲三河也。縣北有沁陽城。沁水逕其南而東注也。

又東過武德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沁水於縣南。水積爲陂。通結數湖。有朱溝水注之。其水上承沁水於沁水縣西北。自方口東南流。奉

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泄爲沙溝水也。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枝渠左水焉。以周城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

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南。又東逕殷城北。郭緣生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内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余按竹書紀年

云。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殷即是城也。然殷之爲名乆矣。知非從卬始。昔劉聦以郭默爲殷州刺史。督緣河諸軍事治此。朱溝又東南注于湖。湖水

又右納沙溝水。水分朱溝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爲侯國。今城之東南有古冢。時人謂之張禹墓。余按漢書。禹河内

軹人。徙家蓮芍。鴻嘉元年。禹以老乞骸自治冢塋。起祠堂於平陵。平之肥牛亭近延陵。奏請之。詔爲徙亭。哀帝建平二年薨。遂葬於彼。此則非也。沙

溝又東逕隰城北。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取大叔於温。殺之於隰城是也。京相璠曰。在懷縣西南。又逕殷城西。東南流入於陂。陂水又值東南流入于

河。先儒亦咸謂是溝爲沛渠。故班固及闞駰并言沛水至武德入河。蓋沛水枝瀆條分所在布稱。亦兼丹水之目矣。淇水出河内慮縣西大號山。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如山。水出山側。頽波漰注。衝激横山。山上合下開。可减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積隍澗。傾瀾渀蕩。勢同雷轉。激水散氛。曖若霧

合。又東北活水注之。水出壺關縣東玷臺下。石壁崇高。昂藏隱天。泉流發于西北隅。與金谷水合。金谷即玷臺之西溪也。東北會水。又東流注淇水。

又逕南羅川。又歷之羅城北。東北與女臺水會合。水發西北三女臺下。東北流注于淇。淇水又東北。逕淇陽川。逕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帶澗枕淇。淇

水又東北。西流水注之。水出東大嶺下。西流逕石樓南。在北陵石上練垂。桀立亭。亭極崚。其水西流水也。又東逕馮都壘南。世謂之淇陽城。在西北

三十里。淇水又東出山。分爲二水。會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溝。左爲菀水。右則淇水。自元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𣈆定公二十八年。淇絶于

舊衛。即此也。淇水又東屈而西轉逕頑北。故闞駰云。頑丘在淇水南。又屈逕頑丘西。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頑丘。釋名謂一頑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

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于頑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出軍諸胡。置五軍於丘側。故其名亦曰五軍也。太和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

東南老人晨將渡水。而沈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晨寒也。紂乃於此斫脛而視髓也。其水南流。東屈逕朝歌城南。𣈆書地道記曰。

本沬邑也。詩云。爰米唐矣。沬之鄉矣。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爲殷都也。禹貢紂都在冀州大陸之野。即此矣。有糟丘酒池之事焉。有新聲靡樂。號邑朝

歌。𣈆灼曰。史記樂書作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時也。故墨子聞之。惡而迴車。不逕其邑。論撰考讖曰。邑名朝歌。顔淵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于獨顧。

由蹙墮車。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顧視凶地。以足蹶之。使墮車也。今城内有殷鹿臺。紂昔自投於大處也。竹書紀年日。武王親禽帝受于南單之臺。遂

分天之明。南單之臺。蓋鹿臺之異名也。武王以殷之遺民。封紂子武庚於兹邑。分其地爲三。曰邶。鄘。衛。使管叔。蔡叔。霍叔。輔之爲三監。叛周討平。以

封康叔爲衛。箕子徉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逕其墟。父母之邦也。不勝悲。作麥秀歌。地居河淇之間。戰國時皆屬於趙。男女淫縱。有紂之餘風。後

乃屬𣈆。土嶮多寇。漢以虞詡爲令。朋友以難冶致吊。詡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别利器乎。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水出朝歌城北。東流南屈至

其城東。又東流與美溝合。水出朝歌西北火嶺下。更出逕駱馳谷。於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矣。歷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反水捍注

倦復深隍。隍積石千通水冗萬變。觀者若思。不周賞情之圖狀矣。其水更逕朝歌城北。又東南流注馬溝水。又東南注淇水爲肥泉也。故衛詩曰。我

思肥泉。兹之永嘆。毛注云。同出異歸與肥泉。爾雅曰。歸異出同曰肥。釋名曰。本同出。時所浸澗水。所歸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爲舍人曰。水異出流

行合同日肥。今是水異出同歸矣。慱物志謂之粤水。詩云。瞻彼淇澳。緑竹猗猗。毛云。緑。玉蒭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次河。斬淇園之竹木以馬用。寇

恂爲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餘萬以溢軍資。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唯王蒭編草不異。毛興又言。奥。隈也。鄭亦不以爲津源。而張司空專以爲水流

入於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詩所謂泉源之水也。故衛詩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衛女思歸。指以爲喻。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爲左右也。淇水又南

歷坊堰舊淇水南。東流逕黎陽縣界南入河。地里志曰。淇水出共東。至黎陽入河。溝洫志曰。在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曰是。漢建安九年。魏武

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爲枋頭。是以盧諶征艱賦曰。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後遂廢。魏

熈平中復通之。故渠歷楊城北東出。今瀆破故堨。其堰悉鐵柱。木石參用。其故瀆南逕枋城西。又南分爲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

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東流逕枋城南。東與宛口合。宛水上承淇水於元甫城西北。自石堰東注宛城西。屈逕其城南。又東南流歷五

軍。東北得舊石沮。故五水分流。世號五冗口。今惟通井爲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謂之天井溝。一水逕五軍東分爲蓼溝。東入白祀陂。又南分東入同

山陂溉田七十餘頃。二陂所結。即臺陰野矣。宛水東南入淇水。淇水右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處。立石堰遏水。

今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也故蘇代曰。决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淇水又東北流謂之白溝。逕雍榆城南。春秋

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救𣈆。次于雍榆城者也。淇水逕其城東。東北逕司山東。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蒙西。世謂之頓丘臺非也。皇覧曰。帝嚳蒙在

東郡濮陽頓丘城南臺。陰野中者也。又北逕白祠山。東歷廣陽里。逕顓頊蒙西。俗謂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記曰。顓頊葬東郡頓丘城南。廣陽里大

蒙者是也。淇水又北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爲觀地矣。蓋太庚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𣈆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皇覧曰。頓丘

者。城門名頓丘道。世謂之殷皆非也。蓋因丘而爲名。故曰頓丘矣。淇水東北逕柱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左傳。定公十三年。公會齊侯衛侯于牽者也。

杜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城矣。淇水又東北逕石杜岡東北注矣。又東過内黄縣南爲白溝。淇水又東北逕并陽城西。世謂之辟陽城非也。即

郡國志所謂内黄縣有并陽聚者也。白溝又北左合陽水。又東北流逕内黄縣故城南。縣右對黄澤。郡國志曰。縣有黄澤者。地理風俗記曰。陳留有

外黄故加内。史記曰。趙廉頗代魏取黄。即此縣。屈從縣東北與洹水合。白溝自縣北逕戲陽城東。世謂之義。陽郭。春秋昭公十年。𣈆笋盈如齊逆女

還。卒戲陽是也。白溝又北逕高城亭東。又洹水從西南來注之。又北逕問亭東。即魏界也。應劭曰縣故城。魏武侯之别都也。城西有武侯臺。王莽之

魏城亭也。左與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溝又東北逕銅馬城西。蓋光武征銅馬所築也。故城得其名矣。白溝又東北逕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

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威得適稱也。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過清淵縣西。白溝水。又東北逕趙城西。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

所導以利衡瀆。首有阿難之稱矣。白溝又東北逕空陵城西。人北逕喬亭城西。東去館陶縣故城十五里。縣即春秋所謂冠氏也。魏陽平郡治也。其

水又屈逕其縣北。又東北逕平恩縣故城東。地理風俗記曰。縣故館陶之别鄉也。漢宣帝元康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爲侯國。地理志。王莽之延平

縣矣。湛水又東過清淵縣故城西。又歷縣之西北爲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其水又東北逕榆陽城北。漢昭帝封大常江德

爲侯國。文頴曰。邑在魏郡清淵。世謂之清淵城非也。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爲清河。清河東北逕廣宗縣故城南。順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萬年爲王

國。田融言。趙立建興郡於城内。置臨清縣於水東自趙石始也。清河之右有李雲墓。雲字行祖。甘陵人。好學善陰陽。舉孝廉遷白馬令。中常侍單超

等。立掖庭。民民毫氏爲后。家封者四人。賞賜巨萬。雲上書移列三府曰。孔子云。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逕即者。是帝欲不諦乎。帝怒。下獄殺之。後

冀州刺史賈瑶使行部。過祠雲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猶爲之李氏石柱。清河又東北逕界城亭東。水上有大渠謂之界城橋。英雄記曰。公孫

瓚撃青州黄中賊。大破之。還屯廣宗𡊮本奴自徃征瓚。合戰于界橋南二十里。紹將鞠義破瓚於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嚴綱。又破瓚殿兵於橋上。

即此梁也。世謂之鬲城橋。蓋傳呼失實矣。清河又東北逕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清河又北逕信城縣故城西。應

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城亭故縣也。趙置水東縣於此城。故亦曰水東城。清河又東北逕清陽縣故城西。漢高帝置清河郡治此。中元二年。景

帝封皇子乗爲王圍。王莽之河平也。漢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鮮于冀。爲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後守趙高。計功用二百萬。五官黄秉。功曹劉適。

言四百萬錢。於是冀乃鬼見白日。道從入府。與高及秉等對。兵計校定。爲適兼所割匿。冀乃書表自理。其畧言高貴不尚節。畆塵之夫而基踞遺類。

研宻失機。婢妾其性。媚世求顯。倫竊銀艾。鄙辱天官。易機負秉。誠高之謂。臣不勝鬼言。謹因千里驛聞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車馬皆滅。不復

見。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狀聞。詔下運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爲差代以旌幽中之訟。漢桓帝建和元年。改清河爲甘陵王國。以王妖言徙。其年立

甘陵郡治北焉。又東北過東武城縣西。清河又東北逕陵鄉西。應劭曰。東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鄉故縣也。後漢封太僕梁松爲侯國。故世謂之梁

侯城。遂立侯城縣治也。清河又東北逕東武城故縣城西。史記趙公子勝號平原君。以解邯鄲之功。受封於此。定襄有武城。故加東矣。清河又東北

逕復陽縣故城西。漢高帝七年。封右司馬陳胥爲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樂歲。地理風俗記曰。東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復陽亭故縣也。世名之曰檻城。

非也。清河水又東北流逕棗强縣故城西。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云。漢武帝元朔三年。封廣川惠王子嬰爲侯國也。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東

武西北五十里。有棗强城故縣也。又北過廣川縣東。清水北逕廣川縣故城南。闞駰曰。縣有長河爲流。故曰廣川也水側有羌壘姚氏之故居也。今

廣川縣治。清河又東北逕歷縣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屬縣也。王莽更名曰歷寧也。應劭曰。廣川縣西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故縣也。今亭在縣東。如

北水濟尚謂之爲歷口渡也。又東過脩縣南。又東北過東光縣西。清河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阻深堤高鄣。無復有水矣。又逕修縣故城南。

屈逕其城東。脩。音條。王莽更名之曰治脩。郡國志日。故屬信都清河又東北左與黄漳枝津故瀆合。又東北逕脩國故城東。漢文帝封川亞夫爲侯

國。故世謂之北修城也。清河又東北逕邸間城東。城臨側清河。𣈆脩縣治城内有縣長魯國孔明碑。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者。是世謂

之羌城非也。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逕東光縣故城西。後漢封耿紀爲侯國。初平二年。黄巾三十萬人入渤海。公孫瓚破之於東光界。追奔是水。

斬首三萬。流血丹水。即是水也。又東北過南皮縣西。清河又東北無■溝出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地理志之臨縣故城也。王莽更

名樂亭。𣈆書地道志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理志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爲鄉矣。無■溝又東分爲二瀆。無

■溝又東逕於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出。又東轉逕宛鄉故城南。又東南逕高成縣故城南。與枝瀆合。溝上承無■溝。南逕樂陵郡西。又東南逕千

童縣故城東。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鐘。漢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間靖王子劉陰爲侯國。應劭曰。漢靈帝改曰饒安也。滄州

治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溝。無■溝又東北逕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春秋僖公齊楚之盟於邵陵也。管仲曰。昔

召康公賜命。先君太公履北。至於無■。蓋四俊之所也。京相璠曰。舊說無■在遼西孤竹縣。二說參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責楚無■在此方之爲

近。既世傳以文。且以聞見書之。清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逆河亭。史記惠景侯者。年表云。

漢文帝後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爲侯國。漢建安中。魏武擒𡊮譚於此城也。清河又北逕皮城東。左會潭池别瀆謂之合。故謂之合城也。地理

風俗記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也。又東北逕浮陽縣西。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按史記趙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陽之稱者。

蓋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瀆。河之舊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别。是縣有浮水之名也。首清河於縣界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章

武縣之故城。漢文帝後元中。封孝文后弟竇厲爲侯國。王莽更名桓章。𣈆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又東逕篋山北。魏氏土地記曰。高城東

北五十里有篋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漢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傷爲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高城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

也。世謂之辟亭非也。浮瀆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又注于海。應劭曰。浮縣浮水所出入海。朝夕徃來曰再。今溝無復有水也。清河又北分爲二瀆。

枝分東出。又謂之浮瀆。清河又北逕浮陽故城西。王莽之㳅成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騎將軍平鄉侯劉歆爲侯國。浮陽郡治。又東北沱别瀆注焉。

謂之合河也。又東北過濊邑北。濊水出焉。又東北過鄉邑南。清河又東分爲二水。枝津右出焉。東逕漢武帝故臺北。魏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一百

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又東注于海。清河又東北逕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非也。又東北

逕窮河邑南。清河又東北逕窮河邑南。俗謂之三女城非也。東北至泉周縣北入沱。水經曰。笥泉周縣東南與清河合者。自下爲清河下邑也。

又東泉周縣出焉。又東北過漂榆邑入于海。清河又東逕漂標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煑鹽於角飛。即城異名矣。魏土地記

曰。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水藉鹽爲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蕩水出河内陰縣西山東。蕩水出縣西石尚山。泉

流逕其縣故城。縣因水以取名也。𣈆伐成都。王潁敗帝于是水之南。盧淋四王起事曰。惠帝征成都。王潁戰敗。時舉輦司馬八人。輦猶在肩上。軍人

競就殺。舉輦者乗輿潁地。帝傷三矢。百僚奔散。唯侍中嵇紹扶帝士將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衆曰受太弟命。唯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斬之。血汙

帝袂。將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此則嵇延祖殞命之所。又東北至内黄縣入于黄澤。羑水出蕩西北韓大牛泉。地理志曰。縣之西山。羑水所出

也。卷水又東逕韓附壁北。又東流逕羑城北。故羑里也。史記音義曰。牗里在蕩陰縣。廣雅稱獄犴也。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皆員土。昔殷紂

納崇侯虎之言。囚西伯於此。散宜生。南宫括。見文王乃演易。用明否泰始終之義焉。羑城北積成淵。方一十餘步。深一丈餘。東至内黄與防水會。水

出西山馬頭澗。東逕防城北。盧諶征艱賦。所謂越防者也。其水東南流注于羑水。又東歷王澤入蕩水。地里志曰。羑水至内黄入蕩者也。蕩水又東

與長沙溝水合。其水導源里山北谷。東流逕𣈆鄙故壘北。謂之𣈆鄙城。名之爲魏將城。昔魏公子無忌。矯奪𣈆鄙軍於是處。故班叔皮游居賦曰。過

蕩陰而吊𣈆鄙。賁公子之不臣者也。淇水又東謂之宜師溝。又東逕蕩縣南。又東逕柱人山。東北至内黄澤。右人蕩水。亦謂之黄雀溝。是水秋夏則

泛。春冬則耗。水又逕内黄城南。陳留有外黄。故稱内也。東注白溝洹水出上黨泫氏縣。水出洹山。山在長子縣也。東過隆慮縣北。縣北有隆慮山。昔

帛仲理之所游神也。縣因山以取名。漢高帝六年。封周竈爲侯國。應劭曰。殤帝曰隆故改從林也縣有黄水出於神因之山。黄華谷。地崖山高十七

里。水出木門帶。帶即山之第三級也。去地七里。懸水東南注壑。直瀉岩下。狀若鷄翹。故謂之鷄翹洪。蓋亦天台赤城流也。其水東流至谷口。潜入地

下。東北一十里。復出名柳渚。渚周四五里。是黄水重源再發也東流葦泉水注之。出林慮川北澤中。東南流與雙泉合。水魯般門東下。流入葦泉水。

葦泉水又東南流注黄水。謂之陵陽水。又東入於洹水也。又東北出山逕鄴縣南。洹水出山連逕殷墟北。竹書紀年曰。盤庚即位。自奄遷于此。道日

殷。昔者項羽與章邯盟於此地矣。洹水又東枝津出焉。東北流逕鄴城南。謂之新何。又東分爲二水。北逕東明觀下者。慕容隽夢石虎嚙其臂。窹而

惡之。購求其尸而莫知之。後宫嬖妾言。虎葬東明觀下。於是掘焉。下度三泉。得其棺。剖棺出尸。尸僵不腐。隽駡之曰。死胡安敢夢生天子也。使御史

中尉陽約數其罪而鞭之。此蓋虎始葬處也。又北逕建春門。石梁不高大。治石工宻。舊橋首夾建兩石柱。螭矩趺勒甚佳。桑輿南幸。以其作制華妙。

致之平城。東側西屈。北對射堂。渌水平潭。碧林浦側。可游意矣。其水際其西逕魏武玄武故苑。苑舊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魚梁釣臺。竹木灌叢今

池林絶滅。略無邊迹矣。其水西流注于漳南水。又東北逕女亭城北。又東北逕高陵城南。東合埛溝又東逕鸕鷀陂。北與台陂水合陂東西三十里。

南北注白溝河。溝上承洹水。北絶新河。北逕高陵城東。又北逕斥丘縣故城西。縣南角有赤丘。蓋因丘以氏縣。故乾侯矣。春秋經書。昭公二十八年

始之。𣈆次于乾侯也。漢高帝六年。封唐廣爲侯國。王莽之利丘矣。又屈逕其北城。東北流注于白溝。洹水自鄴東逕安陽縣。故北徐廣𣈆紀曰。石遵

自孚城北入。斬張豹於安陽是也。魏上地記曰。鄴城南四十里有安陽城。城北有洹水東流者也。洹水又東至長樂縣左。側則溝出焉。洹水又東逕

長樂縣故城南。按𣈆書地理志曰。魏郡有長樂縣也。又東過内黄縣北。東入于白溝。洹水逕内黄縣北東流注于白溝。世謂之洹水也。許慎說文。吕

忱字林。並云洹水出𣈆魯之間。昔聲伯夢涉洹水。或與其瓊瑰而食之。泣而又與。瓊瑰盈其懷矣。從而歌曰。濟洹之水。贈我以瓊瑰。歸乎歸乎。瓊瑰

盈吾懷乎。後言之。暮而卒是水也。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

重錄總校官侍郎臣高 拱

學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侍讀臣吕 旻

書寫儒士臣吳子像

圈點監生臣蔣 淵

臣歐陽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