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四部叢刊本)/卷第七十七
法苑珠林 卷第七十七 唐 釋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萬曆刊本
|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七
唐上都西明寺沙門釋道世玄惲撰
祭祠篇第六十九之一
述意部
竊聞金玉異珍在人共寶玄儒别義遐邇同遵豈必
孔生自國便欲師從佛處遠有心捐弃不勝事切
輙陳愚亮是非之理不敢自專㫺孔丘辭逝廟千載
之䂓模釋迦言往寺萬代之靈塔欲使見形剋念面
像歸心敬師忠主其義一也至如丁蘭束帶孝事木
母之形無盡解纓奉承多寶佛塔眇尋曠古邈想淸
塵旣種成林於理不越又案禮經天子七廟諸矦五
廟大夫卿士各有階級故天曰神祭天於圓丘地曰
祇祭地於方澤人曰祭之於宗廟龍降雨之勞
牛畜挽犁之効尚或立形村足樹像城門豈況天上
天下三界大師此方他方四生慈父威德爲萬億所
遵風化爲萬靈之範故善人𮞉向若群流之歸溟壑
大灮攝受如兩曜之伴衆星自月支遁影𨙻竭灰身
舍利徧流祇洹遂造乃聖乃賢憑兹景福或尊或貴
冀此𫉬安者矣
獻佛部
問曰如七月十五日聖敎令造佛盆獻供於此日中
復多人客來知此物出何賔擬答曰若有施主通用
之物此將賓待若無施主通用之物卽須觀寺大小
官私不定如似小寺非是國造無外獻供復無貴勝
臨時斟酌隨僧豐儉出常住僧物造食獻佛及僧此
亦無過以佛通應供僧數所以諸寺每大小食時常
出佛僧兩盤故知得用若論布薩説戒佛則不入羯
磨僧數何以故三寶位别故若是國家大寺如似長
安西明慈恩等寺除口分地外别有勑賜田莊所有
供給並是國家供養所以每年送盆獻供種種襍物
及舉盆音樂人等并有送盆官人來者非一來知出
何等物供給人客又官盆未至已前佛前獻供襍事
供養復出何物造作答曰若有通用之物先用此物
若無此物復無别施止得出常住僧物看待人客及
造獻食問曰依律惡比丘來尚不合與譱比丘來應
與此旣常住僧物何得開俗耶答曰如僧祇十誦律
等國等大臣工匠惡賊於僧有損益者佛開知事出
僧物看待並得無犯此非俗人合消但開知事不看
待者交於佛僧有損所以開看無犯旣知如是今時
國家造盆獻供百官音樂上命令送佛盆豈得不看
若不看待交被譏責復招外笑出家之人但求他物
不自捨慳俗人見近不知遠謂言合得合消焉知來
報佛知損益所以開制隨情問曰佛前獻佛食若用
常住僧物造作者過事巳後定入常住僧此事不疑
未知外有施主獻盆獻供種種襍事等此屬何處答
曰此量施主情有通局若施主依經造作元爲救存
亡眷屬事藉十方凡聖坐夏自恣之僧方能救拔亾
親得離三塗淸昇人天所以獻佛之後所有飲食餘
長及生供米麪之屬等並入常住僧用以還供僧食
自外襍物錢財衣物等並入夏坐客主同分故四分
下文夏食不應分聽分夏衣及自恣衣等若施主局
心唯獻佛食入僧自外襍物錢財或入佛入法入現
前僧等隨他施意不得違逆故薩婆多論云若施佛
寶者置爪髮塔中供養法身佛以法身常住故又婆
沙論問曰佛在世時諸供養三寶物中常受一人分
所以滅後偏取一分答曰佛在世時色身受用故取
一人分滅後法身功德勝僧故取一分也若施法者
分作二分一分與經一分與誦經説法人若施法寶
者懸置塔中供養理法寶故若施僧寶者亦著塔中
爲供養第一義諦僧故若言施衆者凡聖俱得以言
無當故旣知如是受施之時善知通塞勿令互用致
有乖違〈准此七月十五日諸俗人家各造獻食依經救親過事已後並須送食句寺不合自食若〉
〈元造唯將獻佛不人僧者自食無犯然乖救母之意也〉又僧祇律云供養佛物
多聽轉賣香燈猶故多者轉賣著無盡財中又五
百問事云佛塔物多欲作餘佛事者得施主不許者
不得又四分律云供養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又善見
論云佛前獻飯侍佛比丘得食若無比丘白衣侍佛
亦得食議曰此據局者如前所斷若汎爾道俗設齋
獻佛及聖僧食施主情通唱餘食施後還入施主不
勞收贖及專入侍人法僧二物𩔖前可知問曰七月
十五日旣開道俗造盆獻供未知得造寶盆種種襍
珍獻佛以不答曰並得若依小盆報恩經略無寶物
依大盆淨土經卽有故十六國王聞佛説目連救母
脱三劫餓之苦生人道中母子相見時瓶沙王卽
勑藏臣爲吾造盆藏臣奉勑卽以五百金盆五百銀
盆五百璢璃盆五百𤥭璖盆五百碼碯盆五百珊瑚
盆五百琥珀盆各各盛滿百一味飲食事事如法將
來獻佛及僧准此定得問曰依小盆經云佛告目連
十方衆僧七月十五日自恣時當爲七世父母及現
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挺
燭牀臥衆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衆
僧初受盆時先安在塔前衆僧咒願竟便自受食不
論襍華供養今時諸寺有力富者廣造襍或用襍
寶或用襍繒或用米麪或用諸蠟或用鉛錫或用襍
色等亦有道俗貴勝譏論此事目連爲母生在餓
佛令設百味飯食獻佛及僧何因將此寶襍物獻
之佛僧豈得食此寶襍色等不答曰不得以己狹
劣妨他大福故大盆經云瓶沙王造五百金鉢盛滿
千色五百銀鉢盛滿千色百木香五百璢璃鉢盛
滿千色紫金香五百𤥭璖鉢盛滿千色黄蓮五百
碼碯鉢盛滿千色赤蓮五百珊瑚鉢盛滿千色靑
木香五百琥珀鉢盛滿千色白蓮王視如法卽勑
兵臣嚴駕十四萬衆俱到祇洹寺禮佛奉盆及僧以
七寶盆鉢俱施與佛及僧僧受用竟還駕歸國七世
父母超過七十二劫生死之罪其次須達居士毗舍
佉母二百優婆夷波斯匿王末利夫人等頒宣國内
依目連盆法爲吾造盆各用五百紫金盆黄金盆盛
滿百一味飲食後以五百紫金轝五百黄金轝盛滿
百一物事事具足遂至王及夫人前見其如法時王
卽以嚴駕十八萬衆共至佛前奉千金盆千金轝等
竟敬禮還歸七世父母超過七十二劫生死之罪問
曰如前所斷依經施主將寶盆襍開獻如前若無
施主得用常住僧物造供養佛不答曰亦須量時
觀前損益若如小寺無多貴勝復無外譏者不合用
常住僧物造作襍佛前供養僧地樹生者得取
佛前供養故十誦律云僧園中樹聽取供養佛塔
若有果者使人取供僧啗又毗尼母論云已處分地
種樹得木後用治房不須白僧僧樹治塔和僧得用
故寶印經云若用僧物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得用
不和合者勸俗備治又薩婆多論云四方僧地不和
合者不得作佛塔爲佛種果若僧中分得者聽隨
意供養若多無限者隨用供養又寶印經云欲興
寺舍供養者所施之物付囑僧已不復更得干預若
其本主還取錢財用者並須七倍還償若有新立寺
時比丘啓白衆僧其寺内種植所有果獻佛枝葉
子實與現前僧食幷施一切衆生若不爾者無問道
俗食者得罪議曰旣知三寶各别不得互用初立寺
時佛院僧院各須位别如似大寺别造佛塔四周步
廊内所有果得此物者並屬塔用步廊以外卽屬
僧用故十誦律云佛聽僧坊佛圖得畜使人及象馬
牛羊等各有所屬不得互用又寶梁寶印經云佛法
二物不得互用由無與佛法物作主復無可諮白不
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須營事比丘和僧索欲行
籌和合者得用又薩婆多論云寺舍若經荒餓三寶
園田無有分别可問處者若僧和合隨意處分若屬
塔寺用塔功力者僧用得重罪若功力由僧者當籌
量多少僧取用之莫令過限則得重罪上來所列小
寺無外譏損卽須依前所斷若如今時或有大寺國
家營造别有供給并有勑賜田莊官人貴勝日夕來
往旣無通用之物豈得不看復如七月十五日佛殿
前獻供豈得單罄若不廣造飲食果獻佛唯加少
多常食獻佛得不儻有在上察訪被俗譏論道僧慳
恡不如白衣非直不敬於佛亦不懼在上一朝被責
豈得推注僧物不合將獻佛不旣知如是若無通用
之物止得用常住僧物種種造作果百味飲食獻
佛令他俗人生善滅惡此亦無損雖用僧物不能救
别人存亾眷屬且免被俗譏𧩂之罪如五分律云俗
人入寺值僧食僧不供給被俗譏𧩂佛開聽與旣許
開與惡器盛與亦被俗瞋佛言開與好器此並由知
事摩摩帝等臨時斟酌進止合宜卽稱聖意不得雷
同一向固執故五分律云雖是我語於餘方不清淨
者不行無過雖非我語於餘方淸淨者不得不行〈此言〉
〈商畧何事不該〉又佛説除灾患經云爾時維耶離國厲氣疫
病死亾無數無所歸𧼈國王大臣集㑹博議國遭灾
患非邪所摧疫火所燒死亾無數當以何宜以除灾
害或有議言當於諸城門設祠祀壇或有議言當於
城中四衢路頭立大祠祀禳卻害氣時衆㑹中有一
長者名曰彈尼〈晉言才明〉奉佛五戒修行十善議曰唯聽
所言國遭灾患死亾無數如仁等議害生殺命豈得
然乎以先世時所行不善今遭斯厄當設方便以善
禳惡永與苦别如何反倒行害求安長夜受苦無有
出期時諸大㑹問才明曰當設何宜才明對曰世有
大千天人之師一切覆護慈愍衆生號名爲佛獨步
三界若能降致灮臨國界灾害可除人畜安泰大衆
聞之莫不稱善如仁所言甚成大快佛在王舍阿闍
世國與吾國相嫌豈當聽來才明曰佛興出世志存
救苦猶如虗空無所罣礙亦如日灮莫不𫎇育佛憐
國厄必來無疑但遣重貢辭謝闍王而得和協國王
大臣皆同意言唯淸信士長者才明是佛弟子可以
爲使爾時才明受使欲往大衆皆起向佛方面叉手
長跪五體投地以頂禮佛於是才明受命爲使詣王
舍城通書啓貢具陳來意王告才明可詣佛所宣遺
國命於是才明辭詣竹林行到精舍見佛世尊盡䖍
禮敬具申請意時佛黙然許其所請才明見佛受請
歡喜無量時王舍國境一切神祗天龍神知佛受
請當詣他國莫不騷動懆然不悦於是闍王與群臣
一切大衆數億千人五體投地自歸悔過垂泣送佛
佛現神變到維耶離舉國人民五體作禮自投佛足
歸命三寶香伎樂繒葢幢旛奉迎世尊香覆地
尋路供養日日不絶至于國城佛與聖衆天龍神
住于城門以金色臂德相之手觸城門閫以梵清淨
八種之聲而説偈言
諸有衆生𩔖 在土界中者 行住於地上
及虛空中者 慈愛於衆生 令各安休息
晝夜勤專精 奉荷衆善法
説此偈已地卽爲之六反大動佛便入城空中神
昇空𨓆散地行神爭門競出城門不容各各奔突
崩城而出於時城中諸有不淨厠穢臭惡下沉入地
髙卑相從溝坑皆平盲視聾聽瘂語躄行狂者得正
病者除愈象馬牛畜悲鳴相和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宫商調和婦女珠環相掁妙響器物缻甖自然有聲
柔輭清和暢妙法音地中伏藏自然發出一切衆生
如遭𤍠渴得淸涼水服飲澡浴泰然穌息舉衆病除
皆得解脱亦復如是
述曰當知諸佛神力不可思議衆生業力亦不可思
議故大莊嚴論云若有善業自然力故受好業報雖
有國王熏援之力不如業力所𫉬果報我㫺曾聞有
一貧人作是思惟當詣天祠求於現世饒益財寶作
是念已語其弟言汝可勤作田好爲生計勿令家中
有所乏短便將其弟往至田中此處可種胡麻此處
可種大小麥此處可種禾大小豆等示彼種處己向
天祠中為祀弟子作天齋㑹香供養香泥塗地晝
夜禮拜求恩請福希望現世增益財産爾時天神作
是思惟觀彼貧人於先世中頗有布施功德因緣不
若少有緣當設方便使有饒益觀彼人已了無布施
少許因緣復作是念彼人旣無因縁而今精勤求請
於我徒作勤苦將無有益復當怨我便化爲弟來向
祠中時兄語言汝何所種來復何爲化弟白言我亦
欲來求請天神使神歡喜求索衣食我雖不種以天
神力田中穀麥自然足得兄責弟言何有田中不下
種子望有收穫無有是事卽説偈言
四海大地内 及以一切處 何有不下種
而獲果實者
爾時化弟諮其兄言世間乃有不下種子不得果耶
兄答弟言實爾不種無果時彼天神還復本形卽説
偈言
汝今自説言 不種無果實 先身無施因
云何今獲果 汝今雖辛苦 斷食供養我
徒自作勤苦 又復擾惱我 何由能使汝
現有饒益事 若欲得財寶 妻子及眷屬
應當淨身口 而作布施業 不種獲福利
日月及星㝛 不應照世界 以照世間故
當知由業故 天上諸天中 亦各有差别
福力威德盛 福少尠威德 是故知世間
一切皆由業 布施得財富 持戒生天上
若無布施緣 威德劫損滅 定慧得解脱
此三所獲報 十力之所説 此種皆是因
不應擾亂我 是故應修業 以求將來果
又長阿含經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神無有
空者街巷道陌屠膾市肆及諸山塚皆有神無有
空處凡諸神皆隨所依卽以爲名若人初生皆有
神隨逐擁護若人欲死收精氣行十惡人若百
若千共一神護行十善者猶如國王以百千人而侍
衞之又十方譬喻經云天上天下神知人夀命罪
福當至未至不能活人不能殺人不能使人富貴貧
賤但欲使人作惡犯殺因人衰耗而往亂之語其禍
福令人向欲得設祠祀耳〈故知空祭神欲求現福難可得力也〉又普
曜經云於時迦葉以偈報佛
自念祠祝來 已歴八十年 奉風水火神
日月諸山川 夙夜不懈廢 心中無他念
至竟無所𫉬 值佛乃安寧
又襍寶藏經云㫺日有一婆羅門事廟室天晝夜奉
事天卽問言汝求何等婆羅門言我今求作此天祀
主天言彼有群牛汝問最前行者卽如天語往問彼
牛汝今何似爲苦爲樂牛卽答言極爲大苦刺刺兩
肋柴戾脊破駕挽車載重無休息時復問言汝以何
緣受是牛形牛答之言我是天祀主自恣極意用天
祀物命終作牛受是苦惱聞是語已卽還天所天卽
問言汝今欲得作天祀主不婆羅門言我覩此事實
不敢作天言人行善惡自得其報婆羅門悔過即修
諸善改往前惡又襍寶藏經云㫺有老公其家巨富
而此老公思得肉食詭作方便指田頭樹語諸子言
令我家業所以諧富由此樹神恩福故爾今日汝等
宜可群中取羊以用祭祀時諸子等承父敎勑尋卽
殺羊禱賽此樹卽於樹下立天祠舍其父後時夀盡
命終行業所追還生己家羊群之中時值諸子欲祀
樹神便取一羊遇得其父將欲殺之羊便㖶㖶笑而
言曰而此樹者有何神靈我於往時爲思肉故𡚶使
汝祀皆共汝等同食此肉今償殃罪獨先當之時有
羅漢過到乞食見其亾父受於羊身卽借主人道眼
令自觀察乃知是父心懷懊惱卽壞樹神悔過修福
不復殺生
祭祠部
如優婆塞戒經云佛言或有説言子修善法父作不
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墮三惡道者是義不然何以故
身口意業各别異故若父䘮巳墮餓中子爲追福
當知卽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
上成就勝妙寶故若入地獄受諸苦惱不暇思念是
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復如是若謂餓何緣獨得以
其本有慳悋愛貪故墮餓旣為餓常悔本過思
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爲者生餘道中其餘眷屬墮
餓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應爲餓勸作福德若
有祠祀誰是受者隨其祠處而爲受者若近樹林則
樹神受舍河泉井上林塠阜亦復如是是人祀已亦
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護
身財若説殺生祠祀得福是義不然何以故不見世
人種伊蘭子生栴檀樹斷衆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
者當用香乳酪酥果爲亾追福則有三時春時正
月夏時五月秋時九月若以房舍臥具湯藥園林池
井牛羊𧰼馬種種資生布施於他施已命終是人福
德隨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隨
形或有説言終已便失是義不然何以故物壞不用
二時中失非命盡失若出家人効在家人歳節之日
棄飲食者隨世法故非真實也亦信世法出世法故
若能隨家所有好惡常樂施者名一切施若以身分
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於人者是則名爲不思議施
又正法念經云若爲亾人修行布施生道者容
得福以知悔前身慳貪故爲施時彼則歡喜若生
餘道多無得力如得生天純受樂報不悔本因無心
思福故經云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
天上成就勝妙寶故若入地獄受諸苦惱不暇思念
畜生亦爾故婆沙論云爲餓作福得飲食亦增
益身臭者得香惡色得好色又經云如諸等所食
不同或膿或糞得是施己一切變成上妙色味若
異處受生親爲施時彼業力遙知生喜若還在家
受苦報者親爲施者自親見生喜又婆沙論云有
人不如法求財及其得時以慳惜故於己眷屬尚無
心與況復餘人以無施心故身壞命終墮餓中若
在本舍邊不淨糞穢厠溷中住諸親里等生苦惱心
作如是念彼積聚財物自不受用又不施人以苦惱
故欲施其食請諸眷屬親友知識沙門婆羅門施其
飲食爾時餓親自見之於眷屬財物生已有想作
如是念如此財物我所積聚今施與人心大歡喜求
於福田所生信敬心若生餘道多不得力縱令亾人
不得此福故爲修善自得大利如似起慈自常𫉬福
又智度論云如慈心念諸衆生令得快樂衆生雖無
所得念者大得其福若不樂施縱生天得聖還乏衣
食故優婆塞戒經云持戒雖得羅漢不遮饑苦生天
不得上食纓絡若樂行施雖墮畜常飽無乏又未
曾有經云有王白佛言我父先王奉事外道常行布
施求梵天福如斯功德生何天耶佛告王曰前王果
報今在地獄所以者何不值善時不遇善友無善方
便雖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失也後罪畢
時方當受福當知修福不與罪合先帝大王有五種
惡業生地獄中一者慠慢妬弊事無麤細便起鞭罰
不忍辱故二者貪受寶貨斷事不平致令天下懷怨
恨故三者遊獵嬉戲苦困人民害衆生所愛命故四
者耽著女色得新猒舊撫綏不平致怨恨故五者破
戒以此文證故知事耶修福善惡恒别苦樂兩報不
相襍亂何況利根多聞正信三寶而招苦報又惟無
三昧經云佛告阿難善男子人求道安禪先當斷念
人生世間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穢念多故一念
來一念去一日一㝛有八億四千萬念念念不息一
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如響應
聲如影隨形是故善惡罪福各别又中阿含經云若
爲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入餓中者得食除餘𧼈
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若親族不生中者但施自得
其福乃至施主生六𧼈中施福常隨以持戒故雖得
人身必須餘福助報也往生經云亾後作福死者七
分獲一餘者屬現造者又灌頂經云阿難問佛言若
人命終送著山野造立墳塔是人精䰟在中以不佛
言亦在亦不在若人生時不造善根不識三寶而不
爲惡無善受福無惡受殃無善知識爲其修福是以
精䰟在塚塔中未有去處是故言在或其前生在世
之時大修福善精勤行道或生天上三十三天在中
受福或生人間豪姓之家到處自然隨意所生又不
在者或其前生在世之時殺生然禱祀不信真正邪
命自活諂僞欺人墮在餓畜生之中備受衆苦經
歴地獄故言不在塚塔中也或不在者或是五穀之
骨未朽爛時故有微靈骨若糜爛此靈卽滅無有氣
勢亦不能爲人作諸禍福靈未滅時或是鄉親命終
之人在世無福又行邪諂應墮神或爲樹木襍物
之精無天福可受地獄不攝縱捨世間浮遊人村旣
其無食恐動於人作諸變怪扇動人心或有魃魅邪
師以倚爲福覔諸福祐欲得長生愚癡邪見殺生祠
祀死入地獄餓畜生無有出時可不慎之又若人
臨終之日當爲燒香然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刹之上
懸命過幡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之人
在中隂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爲修福願亾者生
神使生十方無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亾者在
世若有罪𠎝應墮八難以幡燈功德必得解脱若有
善願應生父母在於異方不得疾生以幡燈功德皆
得疾生無復畱難若得生已當爲人作福德之子不
爲邪之所得便種族豪強是故應修福善旙燈功
德又若四輩男女若臨終時若已命過是其亾日造
作黄旛懸著刹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
佛淨土旛葢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薩旛隨風轉破
散都盡至成微塵風吹微塵其福無量旙一轉時轉
輪王位乃至成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燈四十九照
諸幽冥苦痛衆生𫎇此灮明皆得相見縁此福德拔
彼衆生悉得休息又淨度三昧經云八王日諸天帝
釋鎮臣三十二人四鎮大王司命司錄五羅大王八
王使者盡出四布覆行復值四王十五日三十日所
奏案校人民立行善惡地獄王亦遣輔臣小王同時
俱出有罪卽記前齋八王日犯過福強有救安隱無
他用福原赦到後齋日重犯罪數多者減夀條名剋
死歳月日時關下地獄地獄承文書卽遣獄持名
録名獄無慈死日未到強催作惡令命促盡福多
者增夀益筭天遣善神營護其身移下地獄拔除罪
名除死定生後生天上又觀佛三昧經云爾時曠野
神白佛言我恒啗人今者不殺當食何物佛勑
王汝但不殺我勑弟子常施汝食乃至法滅以我力
故令汝飽滿王聞喜受佛五戒涅槃經云制諸聲
聞弟子出衆生食濟曠野神又智度論云神得
人少許飲食卽能變使多令得充足又譬喻經云佛
與阿難到河邊行見五百餓歌吟而行復見數百
好人啼哭而過阿難問佛何以歌舞人何以啼哭
佛答阿難餓家兒子親屬爲其作福行得解脱是
以歌舞好人家兒子親屬唯爲殺害無有與作福德
之者後大火逼之是以啼哭也又㝛願果報經云㫺
有婆羅門夫婦二人無有兒子財富無數臨夀終時
自相謂言各當吞錢以爲資粮其國俗法死者不埋
但著樹下各吞五十金錢身爛錢出國中有一賢者
行見愍之自然流淚傷其慳貪取爲設福請佛及僧
盡心供辦擎飯佛前稱名呪願時慳夫婦受餓苦
卽生天上爲請四輩時生天者卽得天眼知爲作福
從天來下但作年少佐助檀越佛言此厨間年少是
真檀越佛爲説法卽得道迹賢者亦得道迹衆僧歡
喜皆得生天又百喻經云㫺有賈客欲入大海要須
導師卽共求覓得一導師相將發引至曠野中有一
天祠當須人祀然後得過於是衆賈共思量言我等
盡親如何可殺唯此導師中用祀天卽殺導師以用
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𧼈竆困死盡一切
世人亦復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寶當修善行以爲
導師毁破善行生死曠路永無出期經歴三塗受苦
長遠如彼商賈將入大海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致
困死頌曰
神難測 濳來密往 授以福基
薦以歆饗 兼祭幽塗 冀免饑想
凡聖等祠 福祚無爽
法苑珠林巻第七十七
校譌
第十二紙〈三行侍北藏作持〉第十六紙〈九行耶疑當作邪〉
音釋 〈與專切黒錫也〉懆〈采早七感二切愁也〉閫〈苦本切門橛也〉瘂〈烏下切不能言〉
〈也〉躄〈必益切足不能行也〉箜〈箜苦紅切户鈎切箜樂器〉掁〈直庚切觸也〉穫
〈胡郭切刈禾也〉詭〈古委切詐也〉㖶〈烏奚切聲也〉塠阜〈塠都囬切土聚也阜房久切土〉
〈山也〉厠溷〈厠初吏切溷胡困切厠溷並圊也〉慠〈五到切倨也〉魃魅〈魃蒲撥切旱魅〉
〈也魅明秘切精怪也〉歆饗〈歆許金切神饗氣也饗許兩切亦歆也〉
〈太倉居十王士駿施貲刻此法苑珠林第七十七卷 呉江比丘明覺對 眞〉
〈州王國英書 深水卞榧刻萬曆辛卯秋淸涼山秋德庵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