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对省政协华小洋委员《科学布局、多方协同、有效推进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案的答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22号提案的答复
浙教厅提〔2021〕243号
2021年7月2日
发布机关:浙江省教育厅
建议提案办理

华小洋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科学布局、多方协同、有效推进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322号提案)悉。衷心感谢您对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结合省经信厅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精神,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高校加快培养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高水平人才。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双方或多方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省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实施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程项目,立项建设由高校牵头组建的产教融合联盟13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63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95个,立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人才培养类示范基地)71个。

二是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高校共建设产业学院276个,其中30所本科高校建设产业学院114个、41所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162个,领域覆盖我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八大万亿等主要产业群。2021年上半年,推荐与我省重点发展产业紧密度高,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基础良好,符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求的8个产业学院申报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述,我省在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激励政策落地不足,部分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动力不足;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产业学院的法律地位难明晰;内涵建设尚需夯实,校企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专兼结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够稳定等。

您提出的“抢抓机遇、科学布局、多方协同,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纳入我省‘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的建议非常及时且有针对性,我们完全同意并采纳您的建议。我厅已将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纳入我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项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一、引导建设以高校为主导多元办学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

按照“政府引导、高校主导、多元参与”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运行机制。强化共建共管,推动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师资团队,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实现共享共赢、互惠互利。“十四五”期间瞄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八大万亿”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技术,分批立项50个左右建设基础好、产教融合深入、特色鲜明的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加强示范引领,对现代产业学院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2025年,建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办学成效明显、治理体系完善的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走在全国前列。

二、进一步深化产业学院内涵建设

引导高校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特色产业群,进一步深化产业学院内涵建设。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社会适应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参与主体共同规划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实践实习等,体现产业特色和学科前沿,引入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鼓励校企联合设置行业前沿类嵌入式课程,推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教学,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实现知识复合和跨界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二是打造一流专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积极对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和“八大万亿”产业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急需紧缺学科专业,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优化和升级传统专业,建设一批与产业对接深、优势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一流专业和专业群。三是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1+1”等模式,除本校专任教师外,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打造高素质“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推动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行业机构等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承担师资交流、培训、研讨等业务。四是构建“政企校研”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采取“引企进校”“引企入教”“校企共建”等方式,共同建设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实习实训平台,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鼓励高校与社会资源对接,引入产业先进设备、应用软件、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鼓励企业、研究所、地方政府将产业问题、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产业学院课题来源、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选题,让学生贴近行业,提高实战经验和掌握行业动态。五是提升国际化水平。鼓励高校依托我省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优势,面向“一带一路”招生和促进国际合作,引进优质海外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优质国际学生来华学习和交流。探索符合国情、对外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丝路学院和教育合作平台。构建国际合作网络,鼓励高校和国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加强交流,推动一批中外院校和企业结对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六是创新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主要任务、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不断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禀赋特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打造高校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三、加大产业学院建设支持力度

加大多元经费投入。高校可自筹经费,或者企业、行业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参与产业学院建设,鼓励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产业学院可实施教师分类考核和评聘制度,推行社会服务型的教师职称系列;制订企业人员兼职办法和评审标准,探索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的聘任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技术服务等活动,积极探索教师薪资及绩效等改革制度。支持产业学院招生。对产业学院办学成效突出的高校,视情在招生计划上予以倾斜支持。产业学院可以单列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名额,提升产业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对列入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可以委托高校产业学院进行“订单式”培养,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学历。加大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产业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我省目前正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全面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我厅将会同省经信厅等有关部门结合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学院做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加强管理考核,研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做好总结示范,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高教处 傅霞,电话:0571—88008976)

浙江省教育厅

2021年7月2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