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97
浙江通志 卷九十七 |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九十七
海防〈三〉
杭州府
杭州枕江負海〈錢塘縣沿江仁和海寜二縣瀕海〉江口兩山夾峙南曰龕山〈屬紹興蕭山縣界〉北曰赭山〈屬海寧縣界〉旁有小山曰鼈子山謂之海門江流經府西而南東接海寧縣界出海門以入於海故鼈子門控扼要害乃省會之鎻鑰而海寧則瀕海為縣東達澉浦南臨大洋石墩鳳凰黃灣諸山皆沿海必備之險也〈石墩山在海寧縣東五十里下有小港外通大洋 鳳凰山直插海中雖為海寧縣之水口實乃省城之下關 黃灣山在海寧縣東六十五里旁近大海有黄灣浦與澉浦接北通峽石袁花諸處最為險要〉
明洪武初置浙江都指揮使司防守郡城其海口特設錢塘江水兵隸管操都司統轄海寧設千戸所隸海寧備倭把總統轄
錢塘江水兵領哨官一員巡船二十隻兵二百名每年春秋二汛出鼈子門赭山海口哨探警息海寧所〈洪武三年建衞二十年改所在縣治東〉千户等官十八員旗軍六百九十七名轄寨一曰黃灣山寨〈在海寧縣東五十里〉臺六曰下館曰松林曰丁家村曰橫山〈近海塘〉曰潘家浦曰褚家團烽堠五曰尖山〈在海寧縣東六十四里南臨大海〉曰廟前曰巖門山曰赭山曰石墩巡檢司二曰赭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元至正間置洪武三年遷陳橋二十年築城赭山〉曰石墩巡司弓兵一百名〈洪武二年於峽石開設十二年徙石墩〉
國朝經制額設杭協城守錢塘水師二營城守營副將統轄都司千把外委等官十三員兵八百五十七名〈俱詳見兵制〉除分防内地各汛外兼防海寧縣汛水師營都司僉書統轄千把外委等官十一員兵六百五十六名〈俱詳見兵制〉除分防内地各汛外兼防鼈子門河莊山汛
鼈子門河莊山汛千總及外委把總輪防駐兵八十一名領唬船四隻〈康熙五十六年福浙總督滿保題請將本營防守運河快唬船十五隻内抽調四隻改為唬船赴本汛巡防雍正五年六月改為大唬船〉
〈本汛原係杭協城守營海寧汛兼轄康熙五十六年福浙總督滿保題請將本營原防餘杭縣汛歸城守營管轄其海寧汛所轄鼈子門河莊山汛改歸本營管轄〉
海寧縣汛把總及外委千總防守駐兵八十八名轄臺十八 潘家壩 華家衖 將軍殿 關帝殿 馬牧港 牛皮墩 秧田廟 廟前臺 五里亭 十里亭 廿里亭 范家堰 周家墩石墩 小尖山 大尖山 談山嶺 鳳凰山〈海寧在城駐防初係督標把總康熙十年改城守營千總管轄小亹河南起至談山嶺止沿海十九處烽臺縣設兵二百名河南砲臺設兵十五名河北砲臺設兵十名五條圩至談家嶺每臺設兵五名 尖山順治二年設營中軍都司一員帶兵五十名駐守康熙間巡海大人題定海寜縣撥杭州城守營千總一員帶兵二百各分插沿海一帶將尖山經制官撤赴囘營〉
〈謹按防海事宜至本朝而大備其全省大綱已具見於前惟衞所兵船烽堠臺寨與營伍之相攝哨守之相聫俱分各府登載但因時制宜皆取前明之制而損益之故仍列明制於右以見聖朝規畫損益之盡善云〉
嘉興府
嘉興地處浙西惟平湖海鹽二縣之境東臨大海南澉北乍延袤百七十里相望寧紹諸山隱隱列拱白沙梁莊西海口秦駐山黃道港諸處皆為郡境之衝而乍浦一關尤稱𦂳要控據海岸翼蔽金山外通羊滸大洋實與江省相為脣齒云〈白沙灣在平湖縣東南五十三里距乍浦二十里濱海 梁莊在平湖縣東南四十里東去獨山五里距乍浦一十五里濱海 西海口在海鹽縣東北五十里南通大洋北近平湖浙西之咽喉也 秦駐山在澉浦鎮東北十五里山下長隄沿海 黃道廟港濱海與南岸臨觀二衞相峙極為衝要〉
明洪武初置嘉興千戸所〈隸蘇州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設海寧衞〈領乍浦澉浦二所〉隸海寧備倭把總統轄海寧衞〈洪武十七年建在海鹽縣治西去海半里乃嘉湖二郡之屏蔽南澉北乍各相去四十里東門龍王塘外即大洋直對浙東臨觀等衞迤南半洋即白塔山賊每泊此登岸而南則侵澉浦西有天寧寺為水陸通衢直抵嘉興此縣城之咽喉沿海之要衝也〉指揮以下等官六十員旗軍〈闕〉千四十九名轄寨二曰北舖曰藍田〈藍田浦在海鹽縣南三里浦口有寨〉臺六曰南臺〈去衞六里〉曰麥莊涇曰朱公亭曰北臺曰九里亭曰三間亭烽堠一曰藍田巡檢司一曰海口鎮巡司弓兵七十名〈在海鹽縣東北十八里唐時於縣東一里置寧海鎮元置海沙巡司明初因之在縣東門外洪武十九年徙此地名沙腰村〉
乍浦所〈洪武十七年建在平湖縣東南二十七里去海半里東援金山西衞海鹽内捍平湖浙西之門戸也〉千户等官二十四員旗軍八百六十名轄寨七曰獨樹林〈過東五里即金山衞界〉曰梁莊大寨曰梁莊舊寨〈去新寨三里〉曰長沙灣曰蒲山外寨〈蒲山在平湖縣東南三十里濱海〉曰金家灣曰唐家灣臺七曰獨樹林曰益山曰西山觜曰蒲西山曰聖妃宫〈在陳山〉曰惹山〈惹山即雅山平湖縣東南十七里〉曰東山觜烽堠三曰陳山〈陳山平湖縣東三十里〉曰髙公山〈髙公山在陳山南一里〉曰觀山〈觀山一名官山平湖縣東南二十八里〉巡檢司二曰乍浦巡司弓兵七十名〈在平湖縣東南三十六里舊為顧邑巡司宋元時置於顧邑城内洪武十四年徙置乍浦鎮改今名十九年又移於此〉曰白沙灣巡司弓兵七十名〈元置蘆巡司於廣陳鎮洪武十九年移於白沙灣改今名〉
澉浦所〈洪武十九年建在海鹽縣南三十六里之澉浦鎮去海一里山灣潮峻為南路之衝〉千户等官二十二員旗軍五百二十名轄寨四曰西山觜曰南海口〈在海鹽縣南離海半里與東海口俱為衝要〉曰混水閘曰葫蘆灣〈葫蘆山浸海中〉臺一曰東園烽堠五曰青山〈青山在澉浦鎮東三里本鎮主山也〉曰西山曰秦駐曰牆山〈長牆山鎮東三里橫截海濤若渚牆然〉曰廟山〈廟山在鎮西北三里〉巡檢司一曰澉浦巡司弓兵七十名〈在海鹽縣東北十八里秦駐山北初在澉浦鎮洪武中徙於此〉
海寧把總統水兵三枝〈羊游哨許山哨乍浦守關〉駐劄海寧衞隸分守杭嘉湖參將
羊游哨本總督同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二十隻兵四百一十四名汛期泊南羊山聖姑礁東哨至徐公上下川馬蹟等洋〈馬蹟徐公上川下川四山並在羊山東〉與定海總官兵會哨南哨至大羊山沙塘嶴衢山鼠狼湖等洋與定海總北哨官兵會哨西哨至灘許與游哨官兵會哨北哨至小羊山大小七山蘇州洋茅草洋與呉淞官兵會哨
許山哨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二十隻兵三百七十五名汛期泊許山東哨至大小七山蘓州茅草等洋〈大七山小七山並在羊山東北〉與直隸官兵會哨南哨至大羊山沙塘嶴東嶽觜與定海總北左哨官兵㑹哨西哨至北漁山〈洋面最廣正對錢塘江口西望慈谿後海龍頭山相對〉與臨觀總後哨官兵會哨北哨至白塔港〈白塔山在海鹽縣東南二十里海中有港通魯浦名曰白塔潭海舟多泊焉〉與本關官兵會哨乍浦守關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十八隻兵四百八十八名泊守乍浦西海口外東哨至金山西哨至海鹽澉浦海寧等處海洋
杭嘉湖㕘將嘉靖三十八年増設統陸兵四總〈前營後營左營右營〉水兵一枝〈游哨〉駐劄海鹽縣海寧一總屬其調度
前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三十七名屯劄乍浦所城汛期劄守乍浦梁莊東哨至大營盤地方與南直隸金山㕘將標兵會哨西哨至乍浦牛橋地方與後營官兵會哨
後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海鹽操練汛期劄守乍浦海口東哨至牛橋地方與前營官兵會哨西哨至海鹽白馬廟地方〈白馬廟在海鹽縣北十八里沙腰村〉與左營官兵會哨左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海鹽縣城汛期劄守東門一帶東哨至白馬廟地方與後營官兵會哨西哨至秦駐山地方與右營官兵會哨
右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澉浦所城汛期劄守南海口東哨至秦駐山地方與左營官兵會哨西哨至海寧黃灣與海寧所官兵會哨
游哨中軍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十九隻兵二百五十九名汛期隨㕘將駐白塔山海港巡哨灘許羊山等洋䇿應督察各游哨兵船
國朝經制額設嘉協城守營專司陸路兼轄乍澉二城又設乍浦水師營巡防洋汛滿洲水師營駐劄乍浦所城彈壓海疆要地
嘉協營副將統轄左右兩營都守千把等官一十四員兵一千四百五十名〈俱詳見兵制〉除駐守府城分防内地各汛外其沿海仍設乍浦澉浦二汛
乍浦所城右營守備防守駐兵一百五十三名快唬船二隻
澉浦所城兩營撥把總輪防駐兵一百名快唬船一隻
乍浦水師營㕘將統轄守備千把外委等官七員兵五百名〈俱詳見兵制〉戰船十隻〈内水艍船二隻南船四隻哨船四隻〉分防乍浦口址按期酌配官兵編定專汛隨䑸扼守跟䑸更番出洋巡哨
乍浦口址天妃宫口轄砲臺一〈原防嘉協右營兵三十名今撤歸府城汛〉西山觜口轄砲臺一〈原防嘉協千總一員兵三十名今撤歸府城汛〉本營千總防守駐兵六十名
乍浦海汛游守千把四員駕船四隻輪巡〈二月一換〉轄洋面七 大羊山 小羊山〈大小羊山相倚中隔一港三四里許大羊山稍東南小羊山稍近西北正北有小山錯雜交浮洋面正東為上川下川徐公馬蹟東北為大七小七正南雙頭洞姚姓浦長白山正西為滸山灘山西南為大小漁山為東霍西霍閩省商船之收入乍浦者必由東霍西霍之北滸山灘山之南西向入口收入上海者必由大七小七西向入口〉灘山 滸山 黃盤山〈與獨山相對〉 中四嶼山
筊杯山〈乍浦西南與鎮海營接界〉
乍浦滿洲水師營副都統統轄協領佐領防禦驍騎校等官四十二員滿洲䝉古撥什庫等兵一千六百名緑旗水手兵四百名〈俱詳見兵制〉戰船二十二隻〈内大趕船九隻小趕船九隻南船四隻〉防守乍浦各門兼管西山觜砲臺與緑旗水師營協同教習水師船務寧波府
寧波三面際海北面尤孤懸海濱呉淞海門呼吸可接東出鎮海大洋遼闊南連閩粤西通呉會舟山突起中洲延袤四百餘里控扼日本諸蕃厥惟咽喉之地故以要害而論鎮海為寧紹之門户舟山為鎮海之外藩海上設備多途寧波當全浙之衝尤不可不厚集其力也
明洪武初置寧波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設昌國衞〈領爵溪錢倉石浦前後諸所〉隸昌國備倭把總統轄定海衞〈領大嵩霩𩇐穿山舟山中中中左諸所〉隸定海備倭把總統轄〈定海今鎮海〉昌國衞〈洪武十二年舟山置千户所十七年改衞二十年徙象山之東門山二十七年又徙後門山在象山縣西南八十里去海三里本衞坐衝大海極為險要石浦關切近壇頭韭山乃倭舶出没咽喉必由之路懸海南北�等山設舟師往來巡哨以為東路聲援其西象山縣石浦巡司則恃之以為右翼者也懸海金齒八排朱門等處設舟師往來巡哨以為南路聲援其北牛欄基旦門青門茅海竿門則恃之以為門户者也〉指揮以下等官七十六員旗軍四千四百八十名轄寨一曰南堡〈南堡寨在象山縣南三十里近海邊嘉靖中撥本衞并爵溪所兵共八十名委官一員帶領防守〉烽堠九曰仁義曰赤坎曰黃沙〈有隘〉曰前山〈在衞城内〉曰後山〈後門山在象山縣南一百里本衞跨山而成〉曰﨑頭〈與海中積谷山相對〉曰嵩嶴曰何家�〈與海中旦門相對〉曰烏石〈烏石山與海中牛欄基相對〉
爵溪所〈洪武三十一年建在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北去府城二百七十里去海一里本所西北阻山東逼大海西並錢倉南以游仙寨為外户北以象山縣為喉舌亦稱要地〉千户等官一十三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寨一曰游仙〈游仙寨在爵溪所南嘉靖中撥昌國衛軍一百名本所軍一百五十名委官一員帶領防守〉烽堠七曰公嶼〈在象山縣東十五里與海中鞍子山相對〉曰沙嶺曰玉泉曰屏風〈屏風山在象山縣東北三十五里過此為湖頭渡乃鄞奉之境〉曰外嶺〈後有鋸門龍洞與游仙寨交界〉曰趙嶴曰半路巡檢司三曰爵溪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姜嶼渡舊在爵溪洪武二十年建所徙此〉曰陳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東十三里舊置縣北陳山正統十二年徙此〉曰趙嶴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東南七里舊在寧海縣境正統八年徙此〉
錢倉所〈洪武二十年建在象山縣西北三十里東去海一里至大嵩港約一百里外接竿門浦門等處西北至湖頭渡為大嵩所界乃昌國之藩籬與大嵩相為犄角者也〉千户等官一十五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烽堠七曰青雷〈近朱溪中莊一帶〉曰東門嶺〈後有百畆田〉曰蒲門嶺〈距象山縣五十里有東西廚山前與韭山相對〉曰前山曰中堡樓曰塗茨曰杉木〈離所三十里〉
石浦前後二所〈洪武二十年遷石浦巡司調昌國衞前後二所築城戍守在象山縣西南百里城下一帶水涯可以棲泊戰船對面冇山即石浦舊城今謂之石浦關關外大洋有山曰壇頭倭盜出没處也翼蔽昌國此為門户〉千户等官二十四員旗軍二千二百四十名轄烽堠六曰後山〈在所城内〉曰前山〈近所城後與海中前門下灣門相對〉曰大金山曰土灣〈左有海中三門碗盞嶼相對〉曰松嶴曰下嶴〈與海中後門相對〉巡檢司一曰石浦巡司弓兵三十名〈洪武二年建初在昌國城内二十年改置千户所遷於象山縣南一百二十里之青山〉
定海衞〈洪武十二年置定海千戸所二十年改衞在定海縣治東今鎮海縣地南臨港口嘉靖中有靖海營團兵操守招寶山髙聳海口極為要害山巔築威遠城屯劄軍兵冇犄角之勢〉指揮以下等官九十一員旗軍四千四百八十名轄烽堠十三曰髙山〈衞治西北四十里〉曰竺山〈衞治東南十二里即小港海口〉曰小山曰鸕鷥曰候濤山〈即招寶山近城〉曰打鼓山〈衞治東南二十里後有黃茅山〉曰張師浦〈衞治東南二十五里後有蛟門〉曰大尖岡〈衞治東南二十五里後對烈港〉曰大魚灣〈衞治東南三十五里斜對黃牛礁〉曰長山〈衞治東南七十里〉曰季嶼曰鸕𪃢曰汪家路巡檢司三曰管界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陸管界巡檢寨在縣城内嘉祐中遷蟹浦上洪武二十年徙於縣西四十里與髙山烽堠蟹渤山相連〉曰甬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東南十五里甬東橋旁舊在府東五里甬東隅洪武二十年徙竹山海口與招寶山相對〉曰長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南四十里舊為海内東寨洪武初徙於長山鹽場之右二十七年徙今所與大碶頭隘相連〉
大嵩所〈洪武二十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百三十里去海三里西北去府城九十里東援霩𩇐南連錢倉東南為大嵩港對峙韭山直衝大海〉千戸等官一十七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烽堠八曰大千〈所治東六十五里與梅山港相對〉曰崑亭〈後有挺子港相對〉曰黃嵓〈所治東五里後有六橫山相對〉曰尖碕〈所治東一十五里前有孝順洋東西兩嶴〉曰港口〈離城一里〉曰橫山〈所治南十五里又有橫山隘在所治西十里〉曰慈嶴〈所治東二十五里今鎮海縣東南九十里有慈嶴山〉曰蛤嶴〈所治東二十里與海中溫洲嶼相對〉巡檢司一曰塔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奉化縣塔嶺上〉
霩𩇐所〈洪武二十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百二十里去海半里西去府城百八十里濱海孤懸其東南為梅山港東至碕頭大洋南至雙嶼港俱約五十里西至大嵩港約百里北五里為三塔峰最險要〉千戸等官一十六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臺一曰三塔山烽堠五曰盛嶴〈即碕頭洋〉曰髙山〈所治東三里有地名平巖頭為深水要衝〉曰梅山〈隔海十里北與沍泥港相對乂有梅山隘為戍守要地〉曰觀山〈所治西五里有梅山港與雙嶼港相對〉曰蝦𢈠〈所治西十里地名深水埠頭近海口〉巡檢司二曰霞嶼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南百里舊為海内西寨宋嘉定問徙於縣南洪武初改碕頭巡司正統十三年改今名後有輪港相對〉曰太平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南六十里正統十三年置名𢈠頭隘左右烏礁山東山相夾易於防守〉
穿山後所〈洪武二十七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九十里西北去府城百五十里東南接霩𩇐南接大嵩所東臨黃碕港最為要地〉千户等官十七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臺一曰神堂〈所治東十五里〉烽堠九曰西山〈所治東北五里懸海〉曰碶頭〈所治西北一里前有大榭山〉曰所後曰鍋蓋曰白峰曰嵩子山曰嶼山曰撩蝦埠曰黃﨑〈臨黃﨑港〉巡檢司一曰穿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東南百二十里宋建炎中置白峰巡司紹興中漸徙而南洪武初徙穿山旁改穿山巡司二十八年徙此〉舟山中中中左二所〈洪武十三年設舟山守禦千户所十七年改衛二十年徙衞於象山改置中中中左二所在舟山上〉千户等官三十七員旗軍二千二百四十名轄寨三曰干𥗽〈在今定海縣北三十五里〉曰沈家門〈在所東八十里沈家門山外通蓮花洋内有趙嶴南㠗蘆花㠗大㠗去寨三五里以大嶺口為阻截要路七十里至補陀山〉曰西碶〈唐家山北〉臺一曰青雷頭〈在青雷頭山地名畢家灣〉烽堠二十一曰外湖〈地名曉峰〉曰石牆山〈在石牆墩臨海〉曰包家墩〈在海口〉曰石衕曰鹿頸〈鹿頸山在今定海縣西南十五里臨海〉曰蒲沙〈地名天同㠗在岑江司東南〉曰西山〈在今定海縣西三十五里〉曰碇齒〈在所西五十里與烈港相對密邇岑港〉曰赤石〈赤石山在今定海縣東北五十里〉曰接待曰竒嶴〈在所西北本名大沙〉曰小展〈小展山在今定海縣東四十里有小展嶴〉曰釣嶼〈在岱山巡司西切近海口為汛守要地〉曰程家墩〈地名炭山離海四里〉曰石墠〈與柯梅嶺相連〉曰謝浦〈謝浦山在今定海縣東二十五里〉曰舟山曰沈家門曰郎家碶〈在所西北東距竒嶴西距沙嶴與西碶寨相連中為小沙嶴〉曰袁家碶〈地名沙嶴在岑港之東有長白山兩頭洞其相近者為馬嶴〉曰螺峰〈所城西南十五里前有丁家礁〉巡檢司四曰螺峰巡司弓兵七百名〈在螺頭嶴宋名螺頭元名螺峰〉曰寶陀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補陀山〉曰岑港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岑港距本所東北二十里乃衝要海口也〉曰岱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岱山所東南三十里〉
昌國把總統陸兵一總水兵三枝〈游哨南哨北哨〉駐劄昌國衞陸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五員兵五百四十一名平時屯劄昌國衛操練防守汛期分發各兵在於沿海衝要地方往來巡邏會哨
游哨本總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船三十四隻兵七百三十名汛期本總督同哨官伏截韭山汛地〈韭山象山縣東南百里海中形勢嵯峨島嶼深遠昌國第一險要又東南百里冇大薤山卓然孤立憑據大洋直望日本倭船往來視此為準〉東游錢倉爵溪西游昌國石浦往來巡邏
南哨林門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五十五名汛期外哨金齒〈金齒山在象山縣南百六十里島嶼頗多有金齒門港倭舶往來每栖泊於此亦南路要衝也〉八排〈八排門港在象山縣南百四十里與佛頭山相連港内多腴田地下便於栖泊嘉靖中有兵巡守〉等處海洋南與本區三門哨〈三門港在象山縣西南百里港口為石浦巡司及上灣番頭一帶三門去石浦稍遠而與朱門海洋鄰近戍守最切〉官兵會哨北與本區下灣門〈下灣門港在石浦所東南外即壇頭大洋内則舊城東門港濶潮急且與火爐頭山對峙又四門入路總會於此此守下灣門要地也〉官兵㑹哨 三門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隻兵二百二十九名汛期外哨空山洋白礁茅頭瓦碟嶼大佛頭〈大佛頭山象山縣南一百五十里高出海中諸山數百丈周一百餘里其地名南田海中十洲此為第一日本入貢每望此山為嚮道有斗底蝦嶴烏頭青後城壺底等嶴中甚平曠地皆膏腴宜耕稼稍西為台明嶼兩山對峙中流為台明二州分界處〉等處海洋南與松海總大佛頭官兵北與本區林門哨〈林門山在朱門之東為金齒朱門之喉舌島嶴亦多〉官兵互相會哨 下灣門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八隻兵一百七十一名汛期外哨三坑南𥗽大沙灣等處海洋内防石浦前後二所城池南與本區林門哨官兵北與本區牛欄基〈牛欄基港在石浦所北為石浦關之後户外洋必由之隘也有山環抱可避東北𩗗風分哨南北此為適中之地〉官兵互相會哨 牛欄基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四隻兵三百一十四名汛期外哨壇頭〈壇頭山即石壇山有南北�壳菜等嶴可以避風泊船與石浦關相隔一潮〉北𥗽三嶽〈三嶽山係外海懸島乃昌國前後所喉襟最為險要〉半邊山〈半邊山象山縣東海中三嶽山西〉鎖門〈鎖門山象山縣東南海中至半邊山十里〉後沙等處海洋内防昌國衞城池南與本區下灣門官兵北與本區旦門官兵互相會哨 旦門哨〈旦門港在昌國衞東北係懸海大洋外有東旦山與韭山相對〉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二百七十八名汛期外哨東西旦龍洞口大小睦〈大睦山象山縣東南海中一百里小睦山象山縣東南四十里〉等處海洋南與本區牛欄基官兵北與本區青門官兵互相會哨北哨千門哨〈千門港在象山縣西北錢倉所南距石浦關百餘里〉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九十四名汛期外哨孝順洋東西廚〈東廚即東殊山距象山縣東南八十里西廚即西殊山距象山縣東南六十里〉亂礁洋等處海洋内防錢倉所城池北與定海總青龍哨官兵及本區湖頭渡百畆田官兵互相會哨 青門哨〈青門港在象山縣西爵溪所東南有山囬抱可以避風泊船内接公嶼外衛四礁與韭山相對極為衝要〉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一隻兵二百五十六名汛期外哨牛門鞍子頭白嚴洋等處海洋北與本區百畆田官兵南與本區旦門官兵互相會哨 百畆田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八隻兵一百六十四名汛期外哨道人山〈道人山一名雙泉山象山縣東四十里海中〉四礁亂礁洋等處海洋内防錢倉所城池北與本區千門哨官兵南與本區青門哨官兵互相會哨 湖頭渡哨〈湖頭渡在象山縣東北三十里大嵩所有湖頭關移此自湖頭渡而西百二十里而達奉化渡蓋為三邑要口〉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六隻兵九十五名汛期泊湖頭渡南隅海洋内防象山縣地方北與定海總青龍哨南與本區千門哨官兵互相㑹哨
定海把總舊為定臨觀總於嘉靖二十八年分為二總〈定海一臨觀一〉其定海總統水兵三枝〈游哨南哨北哨〉駐劄定海與昌國臨觀二總並隸分守寧紹㕘將
游哨本總部領大小戰船一十六隻兵二百六十名汛期泊烏沙門〈烏沙門在舟山東南白沙港之南〉東哨至東霍山青幫廟子湖〈東霍山昌國東北海中青幫舟山外洋西為廟子湖〉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韭山與昌國總游哨官兵會哨西哨至海閘門溫州嶼與本區南青南右二哨官兵會哨北哨至鼠狼湖衢東洋由徐公上下川至羊山與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兼顧落華花腦浪岡海礁茅草蘓州大小七山等洋仍與直隸浙西二總官兵會哨
南哨青龍左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三百三十三名汛期泊蹟嶼東哨溫州嶼與本區青龍右哨官兵會哨仍過洋哨至韭山與昌國總游哨官兵會哨西哨至湖頭渡南哨至大麥坑過洋與昌國總千門哨官兵會哨北哨至﨑頭洋沍泥港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 青龍右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三百二名汛期泊溫州嶼〈溫州嶼山在象山縣東海中〉東哨至茶銃山海閘門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西哨至大麥坑蹟嶼與本區青龍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韭山與昌國總游哨官兵會哨 南左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二百九十五名汛期泊釣魚礁東由順母塗哨至白沙港與本區南中哨官兵會哨南出烏沙門哨至赤磡山外洋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西哨至﨑頭洋仍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北由蓮花洋哨至梁橫山與本區梁橫官兵會哨 南右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十隻兵二百一十七名汛期泊沍泥港東由石幫港哨至馬順門外海至烏沙門與本總官兵會哨南由茶銃山過洋至韭山與昌國游哨官兵會哨西由海閘門白馬礁至溫州嶼與本區青龍右哨官兵會哨北由﨑頭洋至釣魚礁與本區南左哨官兵會哨 南中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七十三名汛期泊白沙港〈在舟山東南北至普陀〉東哨至霍山廟子湖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烏沙門與本區南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普陀巡檢嶴與寧紹㕘將正兵哨官兵會哨北哨至鼠狼湖與本區北右哨官兵會哨
北哨北右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二百九十一名汛期泊鼠狼湖東哨至蒲嶴與寧紹㕘將正游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廟子湖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五爪湖與本區馬右哨官兵會哨北由徐公上下川哨至羊山與浙西官兵會哨 北左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隻兵一百九十二名汛期泊東嶽觜東哨至礁潭由巧門哨至寨子山〈北近大洋山〉兩頭洞〈一名雙合山舟山内洋〉與臨觀總官兵會哨南哨至五爪湖與本區馬右哨官兵會哨北哨至沙塘嶴小衢山與臨觀左哨官兵會哨 馬左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八隻兵一百六十一名汛期泊馬墓港〈在舟山北百餘里〉東哨至梁橫山與本區梁橫哨官兵會哨南哨至烈港與臨觀總官兵會哨西哨至東西二霍山以顧臨觀沿海一帶北由兩頭洞漁山洋至許山與浙西游哨官兵㑹哨 馬右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九隻兵二百二十四名汛期泊五爪湖〈距舟山約二百餘里〉東哨至鼠狼湖與本區北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白沙港與本區南中哨官兵㑹哨西哨至梁橫與本區梁橫哨官兵會哨北哨至東嶽觜與本區北左哨官兵會哨 梁橫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四名汛期泊梁橫山〈舟山内洋〉專哨橫大洋東哨鼠狼湖與本區北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釣魚礁與本區南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馬墓與本區馬左哨官兵會哨北哨至五爪湖與本區馬右哨官兵會哨
寧紹㕘將嘉靖三十一年設〈革備倭都司改設〉統水兵三枝〈正兵哨正游左哨正游右哨〉駐劄定海〈今鎮海〉三十五年總鎮移駐定海本㕘改駐臨山三十八年又移駐舟山臨觀昌國定海三總俱屬調度
正兵哨中軍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九隻兵五百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期泊普陀巡檢嶴海洋聽本㕘往來南北海洋巡哨遇警截𠞰應援
正游左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船二十九隻兵五百一十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期出洋泊廟子湖東哨至李西陳錢浪岡海礁與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青幫霍山大洋西哨至烏沙門及白沙港與定海總南中哨各官兵會哨北哨至三星山鼠狼湖大衢洋與定海總北右哨官兵會哨仍哨至橫大洋英烈五爪湖與定海總北右哨官兵會哨
正游右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船二十九隻兵五百四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期出洋泊蒲嶴東哨至李西陳錢壁下浪岡海礁大洋與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三星東霍大洋與本區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馬蹟潭徐公上下川南北羊山與浙西直隸二處官兵會哨北哨至大小七山茅草蘓州等洋與直隸崇明官兵會哨
總兵管理浙直海防軍務嘉靖三十四年設駐劄臨山三十五年以定海為諸蕃貢道改駐彈壓標下統陸兵五總〈中左右前後五營〉水兵三枝〈中軍哨中游左哨中游右哨〉萬厯九年移駐省城汛期仍巡厯海上駐定海四㕘六總悉受節制
中營本標坐營官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名平時常駐定海〈今鎮海〉防守本城並本關海口聽備緩急調遣䇿應
左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名平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汛時更番發守龍山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右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劄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番發守霩𩇐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前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番發守錢倉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後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番發守穿山後所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中軍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四十六隻兵七百五十九名泊定海港平時把守關口汛期本鎮坐統出洋南北往來巡督
中游左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二員大小戰船三十六隻兵七百一十八名汛畢泊定海港汛期出洋劄陳錢嶴東哨至浪岡海礁大洋南哨至大霍山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蒲嶴與寧紹㕘將正游右哨官兵會哨北哨至花腦與本標中游右哨官兵會哨兼顧茅草大小七羊山
中游右哨〈官兵同左哨〉汛畢泊定海港汛期出洋泊花腦東哨日本極東窮洋南哨至陳錢裏西二嶴與本標中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落華羊山北丁興殿前山與直隸官兵會哨北哨至大小七茅草洋崇明與江北狼山官兵會哨
國朝經制額設提督大臣駐劄寧波府〈初駐省城順治十六年移鎮寧波康熙二年復設水師提督於寧改前提督為陸師移鎮紹興七年以海氛漸息罷水師提督并於陸師復由紹興徙鎮寧波〉彈壓海疆節制全省水陸官兵仍設總鎮於定海兼轄象協昌石鎮海三營巡防海汛要地
提督統轄標下中左右前後五營㕘游守千把等官四十員兵四千二百三十五名〈俱詳見兵制〉除駐防府城外其沿海仍設穿山霩𩇐大嵩所湖頭渡汛又增設嶦﨑鹽場足頭應家棚諸汛
穿山汛〈東五里至黄﨑港海口西六十餘里至育王嶺西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又至孔墅嶺與鎮海營接界南至羊洛河與崑亭汛接界北十里至橫水洋海口為界〉左營千把總輪防駐兵一百五十五名轄口址一臺六汛地八穿山街口址〈去所城五里〉 大漁山臺〈三十三里至東堵河臺〉東堵河臺〈十二里至林大山臺〉 林大山臺〈十二里至穿山村臺〉
穿山村臺〈十三里至小門山臺〉 小門山臺〈去所城五里至司前山臺十一里〉 司前山臺〈去官莊汛五里〉 八鳳洋汛〈去大漁山臺六里七里至大碶頭汛〉 大碶頭汛〈十三里至貝家碶汛〉 貝家碶汛〈五里至朱家塘汛〉 朱家塘汛〈八里至霞浦張汛〉 霞浦張汛〈五里至山門汛〉山門汛〈二十一里至白峰汛〉 白峰汛〈十一里至官莊汛〉 官莊汛〈十里至袁家嶺山與霩𩇐汛接界〉
霩𩇐汛〈東二十里至岐頭洋海面西至蝦𢈠山臺與崑亭汛接界南至梅山港海口北至袁家嶺與穿山汛接界〉左營千把總輪防駐兵七十名轄汛地一臺四 𢈠頭汛〈去蝦𢈠山五里〉 東山臺〈去所城十里四里至總臺山臺〉 總臺山臺〈十里至箬雷山臺〉 箬雷山臺〈鎮海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本臺十三里至蝦𢈠山臺〉 蝦𢈠山臺〈十里至東嶴山臺與崑亭汛接界〉崑亭汛〈東至東嶴山臺與霩𩇐汛接界西至合嶴與前營大嵩汛接界南五里至青龍港海口北至楊洛河與穿山汛接界〉左營千把總輪防駐兵九十五名轄臺四汛地三 東嶴山臺〈去所城五里十里至菖蒲山臺〉 菖蒲山臺〈十里至獅子山臺〉 獅子山臺〈十里至廟東山臺〉 廟東山臺〈去合嶴五里〉 三山汛〈十里至慈嶴汛〉 慈嶴汛〈十里至合嶴汛〉合嶴汛〈五里至穿鼻山與前營大嵩所接界〉
〈本標穿山霩𩇐崑亭三汛舊隸鎮海營雍正二年改歸本標管轄〉
大嵩所〈東十一里至趙家臺與嶦﨑汛接界西十一里至球琳臺與鹽場汛接界南十里至塗邊隔港面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狹石嶺十五里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游守千把等官四員永防駐兵三百六名
嶦﨑汛〈東五里至合嶴汛之穿鼻山與崑亭汛接界西十一里至大嵩所城南十里至塗邊隔港面二十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分防駐兵一百五十五名轄臺一 趙家臺
鹽場汛〈東五里至大嵩橋又一里與大嵩所接界西十里至足頭臺與足頭汛接界南十里至塗邊隔港面二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分防駐兵一百六十名轄臺三 球琳臺 黃牛嶺臺 橫山臺
足頭汛〈東七里至黃牛嶺與鹽場汛接界西二里至火爬嶺與湖頭渡接界南五里至塗邊隔港面二十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分防駐兵五十五名轄臺一 足頭臺
湖頭渡汛〈海面十里東十五里至足頭汛西二十里至風衕口與應家棚汛接界南臨塗邊隔港面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奉化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千總分防駐兵一百七十五名轄臺一 長嶺臺 領哨船五隻〈康熙十年本汛設哨船十隻二十五年撥三隻給海關巡查二十九年海關呈報巡船失水本汛隨奉文乂撥交哨船一隻實存哨船六隻三十六年海關以哨船大難於駕駛將留用船三隻仍歸原汛本汛實存哨船九隻雍正二年閏四月又撥交鎮海營哨船四隻今本汛現存哨船五隻〉
應家棚汛〈離奉化縣七十五里隔山有鹿頭懸山順治十八年設寨城戍守後革東三里至楊村汛西五里至黄賢界牌南里許至海塗北里許至大山係奉化縣内地〉後營中軍守備永防駐兵三百名轄汛地三 馬頭臺汛〈離奉化縣城九十六里〉 楊村汛〈離奉化縣城七十八里〉 石盆汛〈離奉化縣城八十三里〉
定海鎮駐劄定海縣〈原駐定海即今之鎮海康熙二十二年移駐舟山改為舟山鎮二十五年改舟山為定海仍為定海鎮〉總兵官統轄標下中左右三營游撃守備千把外委等官四十四員兵二千八百四十一名〈俱詳見兵制〉戰哨船四十二隻分防沿海各陸汛按期酌配官兵駕船更番出洋巡哨中營陸汛鹽倉汛〈鹽倉嶴在縣西南與紫刈河兩嶴接壤抵南道頭六里東南為螺頭門東北為竹山門定民往來問渡經由之處亦沿海一帶控扼之所〉轄臺一曉峰臺〈曉峰山在縣西南六里鹽倉嶴北〉
螺頭汛〈距縣二十里〉轄臺一 螺頭臺〈鹽倉嶴南〉
紫汛〈自岑港峽門嶺過峽為紫嶴南厯溪口嶴澤頭嶴與鹽倉連界北循鄭思嶺以西山與岑港連界〉轄臺一 天童臺〈天童山距縣西北十六里〉
大沙汛〈大沙嶴在縣極西南連岑港北對外海長白港東界小沙西隣碇齒〉轄臺一郎家山臺
小沙汛〈小沙嶴在縣北東通馬嶴西接紫北界長白港自大塘至後灣通臨海口〉轄臺一 﨑山臺
馬嶴汛〈馬嶴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東距𥕵𥗽西連小沙南通刈河北界大洋與秀山近〉轄臺二 三江臺 袁家臺
干𥗽汛〈干𥗽嶴距縣二十五里東北距灌門北接馬嶴南鄰白泉〉轄臺一 干𥗽臺
左營陸汛甬東汛〈甬東嶴在縣東附郭南際道頭東控十六門西連長岡北抵嶺腳西南至竹山門〉轄臺一 青壘臺〈在縣東南七里青雷頭山外臨海洋舟由十六門沈家門出入必取道於此〉
呉榭汛〈去甬東二十餘里三面遶山南則海波噴激與潮上下築塘捍之〉轄臺一榭浦臺〈在縣東二十里烟墩山臨海〉
舵嶴汛〈舵嶴在縣之極東三面環海外即蓮花洋與普陀桃花諸山南為沈家門〉轄臺一 石墠臺
大展汛〈大展嶴南接蘆花嶴西連洞嶴東出為黃大洋直接螺門一帶〉轄臺二赤石臺〈在縣東北五十里赤石山外臨大洋〉 塘頭臺
白泉汛〈白泉嶴西界干𥗽東接北墠北則沿海口潮水湧入為浦〉轄臺一 程家山臺〈在北墠嶴北〉
道頭汛〈在甬東嶴南商舶往來必集之地〉轄砲臺一
沈家門汛 轄砲臺一
普陀汛〈普陀山在縣東二百餘里東通日本西接蓮花洋南至朱家尖石牛港諸汛北距黃大洋凡商舶往來候風於山下謂之放洋盜賊覘伺出没實汛防之要地〉
右營陸汛岑港嶴汛〈岑港嶴在定海縣西北即橫水洋東界紫西距大沙南則雙鴉山小嶴漲齒五窔諸處皆瀕於海〉轄砲臺一
中營海汛内洋旗頭汛轄洋面三十三 龜山〈北距左營道頭汛南至小渠山〉 小盤嶼 吞鐵港〈在盤嶼東南〉 火燒門〈在定海縣西南〉 大渠山〈離定海縣約三十里突峙海中深廣里許〉 小渠山〈離定海縣約四十里〉 摘箬山〈離定海縣約十里〉 虎頸頭 亂石港 箬帽門〈北界右營汛〉 獅子礁 小茅山〈離定海縣約三十里北近大渠〉 猫門 糧長嶴 升羅山〈西距霩𩇐北為旗頭山〉 旗頭洋 蝦岐門 蝦岐山〈離定海約四十里人多網捕於此〉 稻篷礁 插排山 沍泥港〈係首衝防汛船會哨處〉六橫山〈離定海縣約六十里北近蝦岐山〉 椒潭 田嶴 缸爿礁 大塗面 官山頭 朴蛇山〈北距霩𩇐東近六横〉 梅山港 上梅山〈東至朴蛇山北至霩𩇐所〉 箬帽嶼〈梅山南〉 楊三山〈東達梅山西至黃牛礁〉 黃牛礁〈鎮定兩邑水程往來之半〉
内洋青龍汛轄洋面二十五 青龍山〈梅山東〉 青龍港 下梅山 汀齒港 汀齒山〈北即青龍山〉 佛肚山〈西至汀齒南至溫州嶼〉 溫州嶼〈汀齒東〉 孝順洋 蒲門〈係首衝〉 干門〈為錢倉所藩籬〉 東嶼〈北近溫州嶼〉 西嶼〈在東嶼西〉 鷄娘礁 鷄籠山 金地袱 道人港 亂礁洋 饅頭山〈定海縣東北十里〉 將軍帽山〈在東嶼南〉 白巖山〈一名白箬象山北距西嶼南至青門〉 白巖洋 碗盞礁 石擎礁 青門宫〈山南屬昌石營轄山北屬本營轄〉 鞍子頭山中營外洋汛轄洋面六 雙嶼山 雙嶼港 白馬礁 尖倉山 五爪山〈西距東嶼〉 四礁頭
左營海汛内洋沈家門汛轄洋面三十七 道場礁 十六門〈即石衕山定海縣東南〉 野猪礁 鱭魚礁嵩山 抝山〈西北水汛屬中營轄〉 大干山〈距定海縣約五十里東至馬秦門〉 長嶼 馬秦門 馬秦山 老鼠山 大佛頭山 桃花山〈西南水汛屬中營轄〉 馬蟻山〈距定海縣八十里漁民網捕之處〉 燈山〈在馬蟻山西〉 登埠山〈距定海縣九十里南為桃花山〉樹次山〈距定海縣六十里〉 雞冠礁 烏沙門〈係首衝出此門〉
〈即大洋〉 盧家嶼〈距定海縣六十里北接沈家門山〉 沈家門 藕頸頭 分水礁〈登埠山北盧家嶼東〉 金缽盂山〈距定海縣一百里蓮花洋中〉 順母塗山〈距定海縣一百十里漁民網捕之處〉 石牛港〈一名香火礁與馬秦山相近〉 朱家尖〈去定海縣一百里山尖最為聳拔可以瞭遠〉白沙港〈白沙山距定海縣八十里港口即曰白沙港〉 缸爿礁〈與金缽盂相連〉蓮花洋〈往洛迦必經此洋〉 普陀山 大洛迦山〈普陀山東〉洛迦門 小洛迦山〈北距大洛迦山〉 羊嶼 東閃
西閃
内洋長塗汛轄洋面三十 塘頭觜〈離定海縣七十里〉幞頭礁 筊杯礁〈西與蘭山相近〉 香爐花瓶山 黃大洋〈定海縣東北接近灌門最為險要〉 官山〈山南距秀山西北屬右營汛〉 秀山〈在定海縣北有蘭山綴其中兩山合名為蘭秀周約五十餘里四際皆大洋而西北箬帽山為列屏東南灌門相襟帶〉 灌門〈定海縣東北有大石懸峙中流潮水𢌞旋衝激可畏〉梁橫山〈西距螺門〉 釣門山〈西至灌門北至青黃肚山〉 青肚山黃肚山〈並在釣門北〉 螺門〈東距梁橫〉 分水礁〈西至竹嶼東至長塗北至栲鼇山〉 泥礁 竹嶼港 長塗港〈岱山西南𢌞環周廣與南道頭兩處為第一椗地〉 栲鼇山〈距定海縣一百六十里長塗西〉 南莊門東劍山 西劍山〈距定海縣二十里山東為東劍西為西劍〉 牧羊
頭 東嶽觜山 西嶽觜山〈並距定海縣一百八十里〉 衢港洋〈一名半洋一名漢洋春夏漁汛各船俱集於此西界右營鮝篷礁〉 大衢山〈離定海縣三百餘里寛廣百餘里四山環聚地勢平衍宋元時與岱山綂名蓬萊鄉自明初遷遣之後永行廢棄康熙二十八年請復三鄉而蓬萊鄉止復岱山其衢山以地處險遠未經議復仍為禁地山北屬外洋汛山南屬内洋汛〉 礁潭 乍浦門 黃沙嶴 沙塘嶴
左營外洋汛轄洋面二十五 倒斗嶴 莊前竹癩頭嶼〈北至小衢山〉 小衢山〈癩頭嶼北〉 石子門〈定海縣北〉潮頭門〈定海縣北〉 大衢山〈山北一帶山頂瞭臺一座〉 衢東
鼠狼湖〈西距大衢山〉 爛冬𤓰山〈南至大衢西北至小衢〉 獅子礁〈西北為鼠狼湖〉 五爪湖 霜子山〈小衢山東〉 環山〈小衢山東〉西寨山〈東寨山西五爪湖北〉 東寨山〈東南俱大洋〉 菜花山
〈西南鄰東西寨山〉 黃星山〈南臨大洋西距獅子礁〉 廟子湖〈東至青幫〉青幫山 三星山〈東廟子湖西霜子山〉 霍山 羊鞍山船礁 九礁〈山南洋汛屬中營轄〉
右營海汛内洋岑港汛轄洋面三十三 竹山門〈定海縣西南五里南至盤嶼山〉 盤嶼〈山東南水汛屬中營轄〉 盤嶼港大王腳板 鴨蛋港 寡婦礁〈在竹山門西左茅山右螺頭一名燈礁去定海縣三十里礁石巉巖舟觸立碎〉 蟹嶼〈東距盤嶼北至螺頭〉 蟹嶼港 螺頭門〈定海縣西南二十里出此即橫水洋〉 洋螺山〈距定海縣二十五里〉 橫水洋〈定海縣西約半潮可到潮長則北自海州蘓州諸大洋而趨於南出旗頭退則南自溫台諸大洋而趨於北出西堠桃夭海水奔赴衝激震蕩極為險害舟欲東西而水橫於其中故名〉 半洋礁〈一名碗盞礁在橫水洋之半故名〉 鳥屙礁〈距定海縣約五十里〉 外釣山〈距定海縣五十里〉 中釣山〈距定海縣六十里〉裏釣山〈山高十餘丈周廣五里地肥可耕〉 岑港〈定海縣西北四十五里港口南北舟航鱗集為定海要汛〉 潭頭 泥灣〈定海縣北五里地窄而腴〉 黄牛礁 雙尖 三山 茅礁 黄岐港 穿鼻港大榭山〈自螺頭過横水洋六十里即抵其地廣亘八十餘里北為覆門大洋東南為旗頭洋東北為大猫洋西與鎮邑穿山所為隣一葦可渡故大榭雖屬懸洲殊近内地〉 水蛟門壽門 售門 白鴨嶼 大猫山〈南鄰鎮海陸汛西至大榭〉
〈山〉 猫港 長柄
内洋港汛轄洋面十五 港〈定海縣北八十里近金塘山〉天打巖 金塘山〈離定海縣約八十里巨浸海中周百餘里泉甘土肥山田〉
〈塗蕩數萬畒洵稱沃壤棄之則反為逋逃盜賊淵藪康熙三十七年知縣李侗詳請開墾漸次成熟山西水汛隸鎮海營轄〉 橫檔山 西後門 小李嶴 刁
柯山〈距定海縣一百二十里〉 魚龍山〈距定海縣一百四十里東為刁柯山〉菜花山〈距定海縣一百十里〉 插翅山 蘭山〈距定海縣九十里與秀山連〉 桃夭門〈定海縣西北為北洋必由之路〉 繫馬樁 爪連山〈距定海縣七十里〉 五嶼〈距定海縣一百里〉
内洋岱山汛轄洋面十九 岱山〈在定海縣北屹峙海中為翁洲之屏背距縣約一百五六十里兩潮可到其地寛廣而窈深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五里可耕可廬從此由北洋而上為大衢小衢再上為洋山即與江南接界矣宋時屬蓬萊鄉住劄巡檢司又設寨軍一百二十名戍守〉 蒲門〈山外屬左營轄〉 髙亭 南浦 五虎礁〈北至岱山東距�山〉 �山〈距定海縣八十里岱山南〉 峙中山〈北近鼈山〉鼈山〈峙中山北〉 龜山〈鼈山之北〉 龜鼈洋〈因龜鼈兩山得名〉
長白山〈龜山南〉 長白港 馬目山〈東近長白山南至中營大沙嶴汛八里山周二十餘里一名馬墓〉 馬目港 虎磉頭 爪連門〈馬目山北〉 桃花女山〈距定海縣七十里〉 韭菜塘 八斗嶴右營外洋汛轄洋面十九 姚姓浦 尖刀頭售港門〈近岱山〉 東沙角 箆箕礁 栲門〈近岱山〉燕窩山〈岱山北〉 鮝篷礁〈又名鐵墪山南至東墾山外屬左營轄〉 東墾山〈東南近岱山〉 西墾山〈東墾之西〉 雙合山〈又名兩頭洞山頂設瞭臺一座北至西墾西至花菓盒山〉 分水礁 筊杯山〈東至雙合山北至花菓盒〉 花菓山〈北距蝦爬礁〉 蝦爬礁〈大羊山在其北〉 大漁山〈南至練槌山北至大羊山〉 練槌山〈西界本營港汛東霍山〉 小漁山〈東至大漁山西距漁腥腦〉 魚腥腦山〈北與乍浦營接界西距本營港汛西霍山〉
象山城守營〈順治三年設初隸黃巖鎮雍正七年十月改隸定海鎮〉駐劄象山縣城副將綂轄都守千把外委等官二十五員兵一千二百六十二名〈俱詳見兵制〉除内守縣城外餘分防沿海各汛
錢倉寨汛〈距縣城東關五十里故明錢倉所康熙九年改寨〉都守輪防駐兵一百八十名轄臺四 鷄報臺〈距縣三十里〉 塗茨臺〈距縣三十里〉 中堡臺〈距縣五十里〉 蒲門臺〈距縣五十里〉爵溪城汛〈距錢倉寨六十六里故明爵溪所〉千把總輪防駐兵一百二十名轄臺六 田灣臺〈距縣三十里〉 金井臺〈距縣三十五里〉 岳頭臺〈距縣二十五里〉 龍洞臺〈距縣二十里〉 屏風臺〈距縣二十里〉 長沙臺〈距縣二十五里〉
關頭汛〈距爵溪城七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四十名轄臺三 黄嶴臺〈距縣三十五里〉 烏江臺〈距縣五十里〉 七里臺〈距縣六十一里〉
泗洲頭汛〈距關頭汛三十五里縣西南三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四十名轄臺三 靈巖臺〈距縣四十里〉 泗洲臺〈距縣四十里〉花牆臺〈距縣三十里〉
西周汛〈距泗洲頭汛五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一 蝦蟇臺〈距縣三十里〉
海口汛〈距西周汛八十八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二 馬嶴臺〈距縣三十里〉 白嶼臺〈距縣三十里〉
湖頭汛〈距海口汛四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一百五十名領哨船四隻〈每隻配水兵十五名〉轄口隘一 龍嶼口隘〈縣西北四十里〉
朱溪汛〈距湖頭汛三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二 下章臺〈距縣四十里〉 木𤓰臺〈距縣四十里〉
昌石水師營〈雍正八年改水師〉都司僉書綂轄千把外委等官五員兵五百六十五名〈詳見兵制〉戰船六隻駐防昌國衞石浦所及分巡新設海汛
陸汛昌國衞汛守備防守把緫隨防轄臺六 烏石山臺〈衞東一里臺北十五里至田下嶺臺〉 田下嶺臺〈本臺北十五里至交綰梓樹嶺與象協關頭汛接界二十里至王家灠臺〉 王家灠臺〈北十里至松嶴臺〉松嶴臺〈北十里與象協田灣臺接界西南四十里至靈嶴臺〉 靈嶴臺〈西南〉
〈十里至小太平臺〉 小太平臺〈西南十里至竹山臺〉
石浦所汛千總防守轄臺四 竹山臺〈南十里至厲家坪臺〉厲家坪臺〈南十里至井水臺〉 井水臺〈南十里至前山臺〉 前
山臺〈距所城十里〉
海汛内洋石浦汛把總及外委千把巡防駕雙篷䑩船二隻〈配兵各五十名〉轄洋面十四 石浦港 銅錢礁 銅瓦門 獺鰻觜山〈寧台分界北至淡水門南接黃標洋汛〉牛欄基〈山頂設瞭臺一座南至秤錘山屬黃標洋汛〉 金沙灘 淡水門〈東為牛欄基南至獺鰻觜〉 外淡水門 鵓鴣觜〈淡水門北〉 半邊山〈南至鵓鴣觜北接鎖門〉 鎖門〈鎖門山南為半邊山〉 鷄鳴塗鷄鳴礁 裏担門〈鎖門北〉
内洋淡水門汛巡防石浦汛千把兼管轄洋面十八 中擎山〈東至外旦門〉 外旦門 屏峰山〈旦門中擎之南〉桃仁桃核山〈南至中擎北至珠山〉 岳頭港 鋸門 珠
山〈西為龍洞口〉 龍洞口〈裏旦門北〉 大目山〈外旦門北東為韭山〉大目洋 小目山 蝦篰門〈東近青門南近牛枙〉 筊杯礁棉花礁 牛門〈西距象山縣十里北近牛枙山〉 牛扼山〈西距爵溪〉
〈所十五里〉 青門宫〈蝦篰門東山南屬本營轄山北屬定標中營轄〉 鞍子頭〈青門宫東〉
外洋汛守備千總輪巡〈二月一換〉駕趕船二隻〈配兵各六十名〉隨䑸快哨船二隻〈配兵各三十名〉轄洋面五 三嶽山〈北近外旦門西距半邊山〉 將軍帽山〈大目山北〉 南韭山〈本汛極東〉九龍港 八畝礁
鎮海水師營〈順治三年設舊名定海營康熙二十五年更名鎮海本陸師雍正六年改水師〉駐劄鎮海縣城㕘將統轄守備千把外委等官一十四員兵一千一百五十五名〈俱詳見兵制〉除内守縣城外餘分防沿海陸汛及輪巡新設海汛
陸汛鎮海關口〈在縣城南大浹港口汛守要衝也明嘉靖中設指揮一員旗軍五千名盤詰舟航官哨戰船亦泊於此〉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俱二月一換〉駐兵一十三名稽查出入船隻
陸汛招寶山〈在縣城東北屏翰縣城雄峙海口臨其上可以下瞰城中明嘉靖中建威遠城於山頂 山下即沿江汛〉外委千把總輪防〈二月一換〉駐兵一百五名轄汛地四 沿江汛〈招寳山下西至滚江汛〉 滚江汛〈二十里至清水浦〉 清水浦〈二十里至三官堂〉 三官堂〈西南為鄞縣内地〉
陸汛笠山城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俱二月一換〉駐兵二百一十名轄口次一臺四汛地五 小港口次〈小浹港内通東江出穿山所達府城極險要〉 竺山臺〈臺下即小港口次〉 張師山臺〈十里至打鼓山臺〉 打鼓山臺〈六里至路石山臺〉路石山臺〈二十里至東港碶汛〉 東港碶汛〈十里至石門汛〉 石
門汛〈七里至慕孝陳汛〉 慕孝陳汛〈西至鄞縣内地〉 大跳觜〈大跳山縣東南十五里五里至青嶼汛〉 青嶼汛〈距打鼓山臺九十里〉
〈本營原營招寶山城兼顧鎮城滚江龍山所穿山所霩𩇐所崑亭寨六汛康熙五十六年改設笠山城汛將滚江汛撥歸招寶山汛管轄雍正二年本營改為水師將穿山霩𩇐崑亭三汛撥歸提標左營管轄〉
陸汛龍山所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俱二月一換〉駐兵一百八十名轄臺八汛地六 汪家路臺〈距縣城八里十里至鷺鷥臺〉 鷺鷥臺〈十里至路南臺〉 路南臺〈十里至蟹浦臺〉 蟹浦臺〈蟹浦在縣西北五十里即古之渤澥宋置戍於此十里至青溪山臺〉青溪山臺〈青溪港可入金家嶴〉 石塘臺〈距所城四里〉 伏龍山臺〈縣西北八十里伏龍山一名箬山首尾跨東西兩海門南距所城十里屹臨水際為畨舶必由之道 十里至施公山臺〉 施公山臺〈縣西北九十里商舶往來地極險要〉 金家嶴汛〈在所東北與邱家洋相連東對烈港海洋北望洋山三姑大洋最為險要四里至邱家洋〉 丘家洋汛〈三十三里至宣家堰汛〉 宣家堰汛〈三里至松浦汛〉松浦汛〈五十里至憩橋汛〉 憩橋汛〈八里至畈底塘汛〉 畈底
塘汛〈西至鄞縣内地〉
海汛督巡將備一員專巡千把總一員隨巡千把外委等官四員〈俱二月一換〉領哨船八隻〈内水艍船一隻趕繒船一隻各配兵八十名快哨船二隻各配兵四十名哨船四隻各配兵三十名〉轄洋面十一鎮海港〈在縣城南自蛟門海洋分派為支江向西泝流謂之大浹港〉 蛟門
山〈在縣東去岸約十五里環鎖海口吐納潮汐一名嘉門山出此即大海洋昔人稱蛟門虎蹲天設之險是也 東係定鎮標右營洋汛〉 虎蹲山〈在縣東五里海中登岸即小港口次〉搗杵山〈北係定鎮標右營港汛〉 金塘山〈山東南北俱係定標右營洋汛〉太平山〈障金塘之西北山之東北係定鎮標右營汛〉 表觜山〈東北〉
〈係定鎮右營汛〉 後海〈後海山縣東南六十五里〉 東霍〈山東北係定標右營汛〉西霍〈山北係乍浦營洋汛〉 七姊妹山〈山北係乍浦營洋汛〉
浙江通志卷九十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浙江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370年 (提及)
- 1369年 (提及)
- 1717年 (提及)
- 1727年 (提及)
- 1671年 (提及)
- 1645年 (提及)
- 1384年 (提及)
- 1386年 (提及)
- 1381年 (提及)
- 1559年 (提及)
- 1379年 (提及)
- 1398年 (提及)
- 1387年 (提及)
- 1447年 (提及)
- 1443年 (提及)
- 1448年 (提及)
- 1394年 (提及)
- 1380年 (提及)
- 1549年 (提及)
- 1552年 (提及)
- 1555年 (提及)
- 1659年 (提及)
- 1663年 (提及)
- 1724年 (提及)
- 1661年 (提及)
- 1683年 (提及)
- 1689年 (提及)
- 1698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1729年 (提及)
- 1670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686年 (提及)
- 1728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