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溪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八 浮溪集 卷第十九
宋 汪藻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二十

浮溪集巻十九

     宋   汪   藻   撰

 記

  長興劉林宗養浩齋記

養浩齋者何長城子劉子燕居之室也曷為名之以養

浩先君子之志也先君子之志奈何子劉子先君子以

直道事三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雖雷霆作于其側震

風凌雨交于其前未嘗少降色辭卒以是貶死不惟不

悔而將終又以養浩然之氣屬其子故子劉子以名其

齋奚取乎浩然爾夫浩然者人所受于天地之氣也所

以使之常浩然者學問也夫氣存乎方寸之地而至乎

充塞天地之間可謂盛矣使物得以貳之豈復有氣也

哉故以我勝物則所以爲剛大者在我以物勝我則所

以爲剛大者在物胡不觀諸水乎水天下之至柔也而

馳騁天下之至堅非以其物萬折必東而物莫之能禦

故耶此君子貴乎有所養也子劉子養之以何道子劉

子年二十餘家苕溪之上有屋數椽先疇數百畝父書

千餘巻居其屋食其田讀其書惟聖人之道是求先人

之志是承非其事不問也非其人不交也積之嵗月庶

幾其常浩然乎然則浩然之氣何以見之夫貧富貴賤

死生禍福是八者皆足以入吾胷中而為吾浩然之冦

今子劉子年甚富氣甚鋭方出游乎萬物之間其亦慎

所擇哉茍明于所擇而先有以待之異時立乎朝廷之

上正色乎人主之前招之不來麾之不去決是非邪正

于立談使人皆曰劉氏有子則浩然之氣見矣噫此目

子劉子所有也予曷為記之曰子劉子之先君子予之

畏友也子劉子以為先君子殁而予嘗聞其一二書其

言于座右則如見其先君子焉故屬筆于予而予亦因

以自警也

  鎮江府重修州學大成殿記

古之有天下國家者其世之長短視積累之厚薄其祀

之隆替視子孫之興廢何則吾之所以有天下國家者

以吾有息爭已亂之道而足以庇民也民知吾有息爭

已亂之道而利加其身則世世戴其子孫事之此吾所

以處其廟祧之尊而饗其嵗時烝嘗之奉也茍為無以

承之祀從而隳矣惟夫子則不然未嘗有尺地一民之

封也而教實行乎天下之間所謂息爭已亂之道者與

萬世共之天下用吾説則治不用則亂既不用而亂矣

朝用吾說夕治如初天下復相率而祀之其祀益修而

嚴則其道益尊而明此三代之子孫于今為庶而夫子

之祀與天地相為終始也夫子之没千有餘年守文之

君當塗之士所以講求而祀之者不為不至然未有如

本朝之盛者也方其盛時廟學之興溢乎四海之外雖

蠻夷戎狄之國莫不知吾夫子之尊鎮江有學在州之

城東南隅經始于太平興國八年後五十七年新而廣

之者文正范公也艱難以來鎮江適當兵衝故學宫壞

為壘舍徽猷閣直學士新安程公來牧之數月大成殿

復及于焚一日公過而嘆曰嗟乎釋老二氏吾儒操戈

而逐之者也今道宫佛刹圯于戎馬之餘纔幾日耳已

紛然相望于國都其徒志堅而材足以有立故也吾夫


子息爭已亂之道有功于世如此而吾徒又奉明天子

之命司教于此反熟視而不為可愧也乃謀費于州人


㑹州豪及浮屠氏有以其贏來獻者于是鳩材庀工諏


日之良而郡丞韓中通葛祐之教官鄒全嗣實左右其

事未數月而臺殿成屹然起于江山形勢之中與之相


稱其室筵屏攝階序門庭與夫像設器陳又皆秩秩繩


繩無不應圗合禮他州之祠莫及也于是人以程公為

賢嗚呼學校之事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況出于干戈


之後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諸侯之築宗廟宫室

臺榭門廐莫不為其國史所書而以學校見于六經者


魯之頖宫鄭之鄉校而已豈當時以力政相髙而不暇


及此耶抑公卿士大夫知此為治亂之本者少也程公

以經術決科飾吏事以儒雅而所至皆可師宜知所本

矣學將成而公去其屬劉潁士王昺以諸主之請來告

曰願書以貽後人乃爲敘而詩之詩曰萬物一氣統于

乾元夫子之道與之竝尊峙山行川莫地之厚夫子之

尊與之竝久惟昔旬始彗于紫微簠簋棄道學門雉飛

坐令此邦祀不蠲肅伊誰新之自我賢牧爰徹灌莽列

爲飛甍京口之宅曲阿之城弦歌在堂一洗鋒鏑曲阿

之城京口之宅偉矣兹舉非公孰能嗣我文正百年而

興左江右山輸秀于此爲邦生材以篤王紀

  靖州營造記

國家承六世積累之餘開拓土疆過成周廣輪之數于

是極楚越之南陬皆列為郡縣熙寧九年增築唐之城

州為渠陽軍建中靖國二年又移軍于渠陽江之西賜

名靖州初夷人散居溪谷間各為酋長及上版圗職方

氏為王氏與彼之山川壤比疆連犬牙相入也雖嵗久

聲教所覃去椎結之俗而飾冠巾轉侏離之音而通字

畫奉官吏約束一如中州然此州實初郡新民庶事漫

無紀律重以連遭饑饉之烖斗米千錢弄兵之民乗時

搶攘五十年間凡六七作發卒擊之而後定為民上者

救過不給間于憂慮則趣辦目前而已遑暇及市朝道

巷門渠之制哉紹興十九年大梁劉侯臨是州營丘王

侯為通守二侯今之材吏也相與勠力不鄙夷其民有

惠有威撫善良如赤子去姦慝如稂莠州人翕然信服

渠陽舊為茇舍板屋雖官居帑庾亦然侯一新之聚材

瓦于塲募工于市又以三者非渠陽所出經營于數百

里之外其勤可謂至矣紹興己巳孟冬遂甓州之通衢

七百餘丈行者免于崎嶇沮洳之艱而望之繩直循之

砥平為無窮之利咸欣然相告曰自有此州閲府守丞

不知其幾莫克為之今一朝談笑而成非二侯之澤歟

且是役也不朞年畢工其費出于二侯唱始之俸與四

方樂輸之金無秋毫及民集其事者進士陳大有僧世

遂祖能也嘗謂天下事無大小如不萌茍且之心鮮不

成者魯叔孫昭子所館雖一日必葺其墻屋去之日如

始至春秋稱其賢況分符竹為州有社稷人民之寄師

旅之屯賓客之奉而通衢者憧憧往來之㑹肩摩轂擊

朝夕是由其可漠然不加之意乎故薛惠為彭城令橋

梁郵亭不修兄宣知其不能陳道茀不可行單襄公知

其必亡政之能否國之存亡皆于此而見則二侯經渠


陽者其澤豈不逺哉後人求營造之因當有所稽攷蓋


不可以不書紹興二十一年四月左大中大夫提舉江


州太平興國宫汪藻記


  信州鄭固道侍郎寓屋記

彭城鄭固道猒直承明而歸得爽塏于上饒龜峯之下

種花蒔竹若將老焉以書謂余曰吾營吾居于此數年


而成今欲名之曰寓屋子意以為如何子為我言其意

余曰人生天地之間萬古在其前無窮居其後其與物

浮沈者不過百年之頃而百年之期又少有至者則雖


吾形骸之内皆謂之寓焉可也而況于屋乎吾嘗怪陶

淵明作歸去來託興超然莊騷不能過矣而卒章乃曰

寓形宇宙復幾時何淵明知之晚耶淵明既爾而固道

又取之名其屋不幾更晚于淵明乎然謂是身為蘧廬

者其誰不知而世獨稱淵明為千載人者以淵明不但

知之而已也獨不見昔人有攀琅琊之柳泫然流涕者

乎有記平泉之草木而與子孫為誓者乎是二人者雖


賢否不同然皆一世之豪而非智不足以知之者也一

為物之所移而其愚遂至于如此人之度量豈不相逺

哉故淵明之方出也不以田園將蕪為憂其既歸也不

以松菊猶存為喜視物聚散如浮雲之過前初未嘗往

來于胸中蓋知夫物我之皆寓也此其所以為淵明而

為吾固道之欣慕歟固道少以功名自喜為人英偉笑

語軒然視世間小兒皆欲臥之百尺樓下今雖老矣借

不得坐籌帷幄如張子房猶當據鞍矍鑠為馬伏波顧

巻藏豪氣于數畝之宫蕭散于茂林脩竹之下放懷于

詩酒之間了然知身外之物無秋毫可戀著者故隨其

遇樂之略無留吝之意而其樂至于不可勝計非有得

于淵明者能如是乎固道名望之族今為徽猷閣待制

提舉江州太平觀

  永州柳先生祠堂記

先生以永貞元年冬自尚書郎出為邵州刺史道貶永

州司馬至元和九年十二月詔追赴都復出為柳州刺

史蓋先生居零陵者將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

有零陵者亦必曰先生零陵去長安四千餘里極窮陋

之區也而先生辱居之零陵徒以先生居之之故遂名

聞天下在先生謂不幸可也而零陵獨非幸歟先生始

居龍興寺西序之下間坐法華西亭見西山愛之命僕

夫過瀟水剪薙榛蕪捜奇選勝自放于山水之間入冉

溪二三里得尤絶者家焉因結茅樹蔬為沼沚臺榭目

曰愚溪而刻八愚詩于溪石之上其謂之鈷鉧潭西小

丘小石潭者循愚溪而出也其謂之南澗朝陽岩袁家

渴蕪江百家瀬者溯瀟水而上也皆在愚溪數里間為

先生杖履徜徉之地惟黃溪為最逺去郡城七十餘里

游者未嘗到則豈先生好奇如謝康樂伐木開徑窮山

水之趣而亦游之不數耶數所角反紹興十四年予來零陵

距先生三百餘年求先生遺跡如愚溪鈷鉧潭南澗朝

陽岩之類皆在獨龍興寺并先生故居曰愚堂愚亭者

已湮蕪不可復識八愚詩石亦訪之無有黃溪則為峒

獠侵耕嶝危徑塞無自而入郡人指髙山寺曰此法華

亭故處而龍興者今太平寺西瞰大江者是也其果然

歟周衰言文章之盛者莫如漢唐賈誼馳騁于孝文之

初時漢興纔三十餘年耳其談治道述騷辭已追還三

代之風如此自是踵相躡有之末而至于劉向揚雄益

精深不可及去古未逺故也唐承貞觀開元習治之餘

以文章顯者如陳子昻蕭潁士李邕燕許之徒燕音烟燕公張

説許公蘇頲固不爲無人東漢以來猥幷之氣未除也至元

和始粹然一返于正其所以臻此者非先生及昌黎韓

公之力歟故以唐三百年世所推尊者曰韓柳而已豈

非盛哉先生雖坐貞元黨與劉夢得同夢得㑹昌時猶

尊顯于朝先生未及爲時君所省而遽殁于元和之世

事業遂不大見于時可深惜哉然零陵一泉石一草木

經先生品題者莫不爲後世所慕想見其風流而先生

之文載集中凡瓌奇絶特者皆居零陵時所作則予所


謂幸不幸者豈不然哉零陵之祠先生于學于愚溪之

上更郡守不知其幾而莫之敢廢顧未有求其遺跡而

紀之者余于是採先生之集與劉夢得之詩可見者書


而置之祠中附零陵圗志之末庶幾來者有攷焉


  永州玩鷗亭記

余謫居零陵得屋數椽瀟水之上既名為僇人人罕與


之游又地承凋瘵之餘無可游者故一年而病二年而

蘇三年而心樂之四年而視我如人視人如物休休焉

不知憂樂之所在屋臨大川愚溪之水注焉因結茅茨


為亭面愚溪之口有羣鷗日馴其下名之曰玩鷗客有

過而問焉者曰玩鷗之説聞之舊也今子之鷗信可玩

乎余曰我與物同見于天地之間者以形而我之知物

物之知我者以心使吾之心有以勝物則李廣之石可


使為虎使吾為物所勝則樂令之弓亦能為蛇是二者

無情之木石也徒以人心之故使之若出于有情如此

茍吾心反如木石而無所示焉則鷗莫得而窺矣何為

而不可玩哉余少迂疎狷介自知于世無一相宜者頗

欲全生養性于麋鹿之羣以終其天年而遂吾平生獨

往之志蓋漫仕二十餘年雖三仕三巳而人不吾嫉也

無何脱下澤之鞅入承明之廬佩㑹稽之章則幾微見

于言面者多矣故近者聚而尤之逺者趨而和之一斥

而置之三千里之外此正羣鷗舞而不下之時也吾于

是杜門息交朝飯一盂夕飲一尊日取古今人書數巻

讀之怠則枕書而睡睡起而日出矣幸無疾病則復飯

飲讀書如初此外無一毫入于胸中頹然不知天地之

大而環堵之隘也庶幾所謂心如木石者則鷗之馴也

固宜然俛而啄仰而四顧物之常情也今鷗忘其常情

而與吾相從于此固樂矣安知他日無欲取鷗而玩之

者哉幸鷗無忽客笑曰書之壁以告來者可乎余唯唯

紹興丁卯正月新安汪藻記

  為德興汪氏種德堂作記

天可必乎跖也而壽回也而夭慶封也而富原憲也而

貧天不可必乎臧孫賢而有後鄧攸忍而無子仲尼匹

夫而世祀龎公耕者而子孫安故曰人定者勝天天定

亦能勝人世常疑天以為不可知者皆指未定言之也

然君子亦豈屑屑然常置盛衰興廢于其胸中哉知修

吾身以待其定而已胡不以種木觀之乎百圍之木其

始生也數寸之蘖耳所謂蔽日月擾雲霓者固已萌乎

其中如使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牛羊踐之斧斤伐

之夫豈有木也哉此以人勝天也茍吾有以封殖之潤

澤之養之以風霜之堅待之以嵗月之久順其取受于

天者而條達暢茂之則蔽日月擾雲霓者有時而至矣

非天定勝人而何汪氏世家新安當唐宋五季干戈紛

擾之時衣冠散處諸邑之大川長谷間率皆即深而潜

依險而居迨宋興百年無不安土樂生干是豪傑始相

與出耕而各長雄其地以力田課僮僕以詩書訓子弟

以孝謹保墳墓以信義服鄉閭室廬相望為聞家子孫

取髙科登顯仕者無世無之而汪氏尤其章章者也汪

氏之居石田者數世皆有隱德而訓子弟尤力石田之

先君子嘗撫其子弟而歎曰吾不愧于天而無以見世

矣天其或者將使汝曹大吾家乎乃築堂于其居之東

偏名之以種德曰此吾所以志也未幾果有乗駟馬髙

車而歸者里人以為榮昔王祥王覽當東漢之末兄弟

隱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及晉而子孫極蕃

以大更六朝訖隋唐數百年至譜牒不能傳而後已故

諺曰淮水竭王氏滅淮水固無可竭之理而王氏至今

有人也石田南臨大谿去江百餘里而山水清奥非秀

民接踵而出不足以當之今汪氏其為王氏乎種德之

報未易量也汪氏之子逮字及之能世其家者求余文

為記于是乎書










浮溪集巻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