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十三朝演義/0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清宮十三朝演義
◀上一回 第五十二回 老頭子紀昀妙解 女孩兒福公祝壽 下一回▶

  卻說乾隆帝有一種古怪脾氣,凡是他相信的人,任你如何橫行不法,便是親眼看見,也總是說他好的。那楊瑞蓮,還只是一個小貪官,獨有那和珅,卻是越老越貪。他常常派自己親信的家丁,到江南湖廣各省去敲詐勒索;沿路督撫大員,迎接和相國的家丁,好似迎接皇上一般。這種風聲傳到京裡,那班御史老爺,誰敢說一句閒話!獨那劉相國,他是正人君子,便忍不住奏了一本,說和相國在外面如何招搖撞騙,貪贓枉法。乾隆帝看了,便勃然大怒,說劉相國有意挑撥,把他傳進宮去,當面訓斥了幾句,氣得劉相國鬍子根根倒豎。

  嘉郡王十分敬重劉相國,那日便親自到相府去勸慰了一番。說起和珅,嘉郡王說道:「這個奸賊!小王總有一天收拾他。」當時嘉郡王悄悄地打發人到各省去,把和珅家人在外面招搖納賄的事體,一樁一樁地察訪出來,記在冊子上,預備將來查辦他。可笑那和珅還睡在鼓裡,他見皇上喜歡嘉郡王,也天天在一旁稱贊嘉郡王如何忠孝勤學。那乾隆帝聽了越發高興,便與和珅商量,說自己年紀已老,打算趁此餘年,享幾日清福,把這皇位傳給嘉郡王。和珅聽了皇上的話,也竭力慫慂乾隆傳位。他想:如今他幫了嘉郡王的忙,他年嘉郡王登了位,少不得也要算他一位開國元勛,自己的權勢,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乾隆帝雖打定主意,又因自己皇子眾多,一朝宣佈出去,怕要鬧出亂子來;便吩咐和珅暫守秘密,如今是乾隆五十七年,須要到六十年上,才下這讓位的聖旨。如今先下諭把毓慶宮修理起來,命嘉郡王帶了家眷,搬進宮裡去住,是防備意外的意思。又親筆寫「繼德堂」三個字的匾額,給嘉郡王懸掛在宮中,暗藏著傳位的意思。

  那嘉郡王見父皇在他身上如此費心,不知是禍是福,又不好問得。心中正惶惑的時候,外邊忽然傳說和相國請見;嘉郡王因他是個貪官,十分看不起他,平日也少和他來往。如今聽說他親自上門求見,心中覺得詫異,又因他是父皇第一親信的大臣,又不好怠慢他,只得迎出去相見。那和珅見了嘉郡王,搶上來打了一個躬,開口便說:「恭喜王爺!」接著袖子裡拿出一個如意來,雙手獻上。嘉郡王接了如意,心中越發詫異。

  原來當時宮中規矩:凡是秀女們點中了封妃子,妃子們點中了封皇后,那向她賀喜的人,不便說明,見了面便獻一個如意,一來是向她賀喜的意思,二來是暗地裡報一個喜信給她的意思。如今和珅要討嘉郡王的好,便來獻這個如意,也是暗地裡報一個喜信的意思。嘉郡王見了如意,便說道:「王爺有什麼喜事,卻要煩相國的駕。」那和珅又打了一個躬,悄悄地說道:「王爺還不知道嗎?如今皇上已內定傳位給王爺了。王爺倘然不信,只看皇上親手寫的『繼德堂』三字。這『繼德』二字,便可以明白了。皇上昨天曾和下官商量過來,打算到六十年上,讓位給王爺;所以把王爺預先留在宮裡。」

  嘉郡王聽了,心中雖止不住歡喜,但因為和珅與聞這宮廷的機密事體,心中越發嫌惡他。當下免不過說了幾句感謝的話,把他送了出去。回進宮來,自言自語地罵道:「這個老奸賊!他到俺手中來賣弄玄虛麼?將來總要他看看俺的手段。」

  和珅從毓慶宮出來,心想俺如今已巴結上新皇帝,將來的祿位,可以無憂的了。只是老皇帝待我幾十年恩寵,如今他快要退位了,俺也要想一件事體出來報答老皇的恩德。他回府去,把自己這個意思,對幕友們商量了一番。內中一胡師爺獻計道:「當今皇上,是好大喜功的。他如今的傳位給皇子,也是要學堯舜禪讓的故事。

  如今相爺不如上一本奏折,先稱頌皇上一番,再奏請交翰林院編一本紀皇上功勞的書,為傳名萬代之計。」和珅聽了胡師爺的話,不禁拍掌稱妙。當下便由胡師爺擬了一個奏章,第二天早朝,和珅當殿遞上。奏章上大概說:皇上登極六十年以來,海內澄清,功蓋環宇,宜舉行登極周甲慶祝大典;命內閣翰林院,編撰紀功書冊,曉之天下,傳之萬世。

  乾隆帝看了奏章,起初是謙遜了一番。當時文武百官,誰不願討皇上的好。便你一本,我一本,都跟著和珅奏請皇上舉行慶祝大典,又交文學大臣編撰紀功書冊。後來,和珅又獨上一本奏章,說皇上登極以來,有十件大功:兩次打平准部;兩次掃平金川;平定回部,平定臺灣;收服廓爾喀;收服安南,招降緬甸;平定貴州,等等。這十回成功,都是皇上親授機宜,恩威並用,因此鬚髮交翰林院,把這十回戰功,詳細記敘。一面由百官們共上尊號,稱為「十全大帝」。聖旨下來,「紀功書」著交和珅、紀文達率領南齋各翰林詳細記敘,不得過事鋪張;至上尊號一節,著無庸議。那班文學大臣得了這個聖旨,便忙著起草的起草,修正的修正,繕寫的繕寫。那乾隆帝也常常親自到南書齋裡來察看。

  南書齋裡,以紀曉嵐為首,凡是皇帝進出起坐,都是紀曉嵐陪奉著。看看到了大熱天氣,那部紀功書,快要完工,紀曉嵐是怕熱,為了這編纂的事體,他只得忍著熱,天天到南書齋裡來督看著。他每到午後,打量皇帝不出來了,便赤膊盤辮,高坐在炕牀上,拿著一柄大蒲扇搖著風,嘴裡嚷著熱。有一天,他正脫去衣裳,把辮子盤在頭頂上,正盤到一半的時候,忽聽得院子裡有唵唵幾聲喝道的聲音,知道皇帝來了,慌得那班翰林,各各在坐位上站了起來,低著頭候著。紀曉嵐已來不及穿衣服了,一時無可躲避,急向炕牀底下一鑽。屏聲靜息的縮著。只聽得一陣靴腳響,乾隆帝與和珅說著話。和珅又說了許多恭維皇上戰功的話。乾隆帝又吩咐:這紀功書編纂完了,趕著再編六巡江浙的遊記。著和珅紀曉嵐兩人督率各翰林,細細地編纂;總須實事求是,不可過意鋪張。那和珅聽了,口稱「領旨」。

  接著,皇帝問道:「紀曉嵐到什麼地方去了?」那領班的大臣奏稱;有私事去去便來。乾隆帝又問道:「這部紀功書定了名目沒有?」和珅奏稱:暫時定名《十全大武功記》。乾隆帝聽了,呵呵大笑,說道:「如此說來,朕便稱『十全老人』罷!」接著皇帝便下座來,走到各大書桌前隨手翻著看那文稿。這時滿屋子靜悄悄的,連咳嗽聲兒也沒有。紀曉嵐這時趴在炕板底下,氣悶得厲害,那汗珠兒似下雨一般直淋下來,熱得他撐大了嘴喘著氣。半晌,他側著耳朵聽聽,外面毫無聲息,他以為皇帝已經去了,再也忍不住了,便伸出頭來,大聲問道:「老頭子去了嗎?」把滿屋子的人,齊嚇了一跳。乾隆帝十分詫異,連問:「誰在那裡說話?」嚇得大家不敢說話。到底是和珅的膽大,回奏說:「聽去好似紀曉嵐的口音。」乾隆轉過身來,對著炕牀喝問:「誰在裡面?」只聽得炕下面有人說道:臣紀文達在炕下。皇帝問:「為什麼不出來?」紀曉嵐回奏說:「臣赤身露體,不敢見駕。」乾隆帝說道:「恕你無罪!快出來說話。」紀曉嵐聽了,巴不得一下,從炕板下面鑽出來。紀曉嵐的身體高大,爬了半天才出來;看時,他上身赤著膊,渾身汗珠兒淌著,滿黏著灰塵泥土。乾隆帝上炕去坐下,紀曉嵐嚇得只是跪在地下磕著頭。隔了半晌,乾隆帝冷冷地問道:「你這『老頭子』三字,是給朕取的綽號嗎?」紀曉嵐不敢作聲。乾隆帝又說道:「你是文學侍從大臣,肚子裡是通的;如今且把這『老頭子』三個字講解給朕聽聽,若講得不差,便恕你無罪。」那紀曉嵐到底是和皇帝親近慣的,便大著膽奏說道:「皇上莫惱,且聽臣解說。老頭子三字,是京中喚皇上的通稱。皇上又稱萬歲,這不是『老」嗎!皇上是一國的元首,這不是個『頭』嗎!皇上又稱天子,這不是個『子』嗎!『老頭子』三字是尊敬皇上的稱呼,並不是誹謗皇上的綽號。」紀曉嵐說到這裡,乾隆帝忍不住說他解說得好。從此以後,這老頭子三字,宮裡人人喚著;乾隆帝有時聽得,也不生氣。

  一轉眼,到了乾隆六十年。乾隆帝暗暗的把讓位的典禮籌備舒齊。這年九月初一早朝,眾大臣在勤政殿上朝,乾隆帝下諭說:「朕即位之初,便對天立誓:如能在位到一周花甲的年數,便把皇位傳給太子,不敢和聖祖在位六十一年的數相同。如今已是乾隆六十年了,朕已遵照列祖的成例,把太子的名字寫好,預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額後面。」便立刻派滿、漢兩位相國,帶同內監們,到正大光明殿上去,把那儲藏太子名字的金盒拿下來。當殿打開一看,見上面寫著:「冊立皇十五子嘉郡王顒琰為太子。以乾隆六十一年為嘉慶元年。」有承宣官當殿把詔書宣讀過,文武百官一齊跪賀過;退朝下來,又趕到毓慶宮去賀太子的喜。那嘉郡王一面接過詔書;一面接待眾官員。又自己對眾人說了許多德薄寡能的客氣話。百官退出宮以後,忙趕到父皇宮中去謝恩。那時太子的生母魏佳氏,已封為第一貴妃;見了他兒子,又勸勉了一番。

  到了第二年元旦早朝,乾隆帝御太和殿,行過禪位禮,把那傳國寶璽親自授給嘉慶皇帝,稱做仁宗睿皇帝;又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帝。嘉慶雖說做了皇帝,那臣下上奏章,都稱著太上皇、皇上;所有一切奏章,都須送給太上皇閱看。便是那軍國大事,也須由嘉慶皇帝去請過太上皇的訓,才可以執行。因此這位嘉慶帝,卻十分不自由。嘉慶帝是很孝敬太上皇的,便也不以為意。

  這一年是太上皇八十六歲萬壽,不但文武百官都來賀壽,便是那滿蒙回藏各盟旗的貝勒臺吉,以及各外國使臣,都來上壽。皇上下旨,在太和、中和、保和三個大殿上賜宴;又召集各省官紳,年在六十歲以上的三千多人,在圓明園中舉行千叟宴。太上皇在宮中,帶領妃嬪皇帝皇后各皇子福晉開一個家宴。嘉慶皇后,便是喜塔臘氏,當時皇后拜過太上皇的壽,太上皇便親自將孝賢皇后遺留下來的帽珠和朝珠賞給喜塔臘後,又把許多珍寶賞給各皇子福晉。這時只有那春阿妃還活著,陪坐在一旁;太上皇見了春阿妃,想起從前少年時候許多風流韻事,便忍不住傷心起來。

  乾隆正淒涼的時候,忽然外面太監捧進一個小楠木盒子來,說是兩廣總督福文襄孝敬太上皇的小玩意兒。嘉慶帝看了,不知是什麼東西;忙吩咐太監打開盒子。一看,原來裡面一座小屋子,屋子中間擱著一座小屏風,屏風前面有一張書桌,桌上筆墨紙硯都擺設齊全;盒子後面安著一個小機括,把那機括輕輕一轉,忽然屏風後面轉出一個西洋女孩兒來。先走在屋簷口,向外行過三跪九叩首禮,轉身過去,站在書桌前面;慢慢的拂著桌子,又注水在硯池裡,磨著墨;從書架上取下一幅硃砂箋來鋪在桌上。這時又一個碧眼紅髯的人從屏後出來,手裡拿著筆,醮著墨,在紙上寫「萬壽無疆」四個字;接著,第二行又寫「萬壽無疆」四個滿字。寫完了,那機括也停住了,盒子裡的人也不動了。太上皇看了,十分歡喜,忙吩咐賞福文襄十萬兩銀子;又御筆寫一個「壽」字,下面注著「十全老人」的款字,一並賞給了福文襄。

  那福文襄雖得了太上皇的賞賜,但因為造這個小玩意兒,花去的銀子也不下十萬;裡面還送了一個人的性命。原來造這個玩意的人,是福文襄的一個心腹隨從;他知道總督打算送太上皇一件出色的壽禮。那親隨原有小聰明的,他早在半年以前,天天爬在屋頂上,拿一匹布緊緊地扎住他自己的頭想著。今天想,明天想,居然被他想出這巧妙的玩意來。他關著門,細細地造成了,便去獻給總督看。福文襄看了,十分稱贊。看那萬壽無疆四個字,只有漢字,怕太上皇看了不喜歡,又吩咐那親隨加上滿字。那親隨又爬上屋去,想了二十多天,便給他想通了機括,加上滿字。福文襄也十分歡喜,便賞他二萬銀子。那親隨雖得了銀子,一時裡卻把他的聰明用盡,從此便癡癡呆呆的,回家去不上兩個月,便一病死了。

  這裡福文襄特打發人把這玩意兒送進京去。第一道關口,逃不過那和珅的手,花了五萬銀子,才替他送進宮去。誰知那寧壽宮總管太監,又向他要錢。說:倘然不給錢,那機括走到『萬壽無』第三個字上停住了,那時太上皇動了氣,俺卻不管。福文襄聽了害怕,便也送他三萬銀子。

  這種情形,嘉慶帝統統知道;他早已要著手查辦和珅了,只因礙著太上皇的面子,只得暫時忍著氣。但他因為從前和珅遞過如意,便也嫌惡如意這種東西。滿洲風俗,凡是過年過節,一班王公大臣都要遞一柄如意,算祝頌他一生如意的意思。到了嘉慶帝手裡,便特意下旨,禁止遞如意的禮節。他諭旨裡有兩句道:「諸臣以為如意,在朕觀之,轉不如意。」那文武百官接了這個諭旨,見皇上痛恨如意,大家弄得莫名其妙;只得奉旨免了這個禮節。有許多善於奉迎的大臣,還上奏章稱頌皇上崇尚儉德;獨有那劉相國,知道嘉慶帝的心事。因此,嘉慶帝便重用劉相國,有事便和劉相國商量。

  到這時,和珅才慢慢地有點覺悟嘉慶帝和他不對了。他想如今仗著太上皇的勢力,諒皇上也沒奈我何;將來太上皇過世,俺便辭官不做。因此,他常常進宮去伺候著太上皇。那太上皇也非他不可。裡面有個春阿妃,外面一個和珅,終日陪伴著乾隆帝。那乾隆帝年紀也大了,沒有精力遊玩,便十分相信喇嘛的經咒。常常盤著腿兒,坐在炕上,默念著經咒。

  嘉慶帝每天早朝回宮來,便到太上皇宮裡去商量朝政。乾隆帝向南坐著,嘉慶帝向西坐著;和珅也站在一旁,參議大事。有一天,他三人正商議的時候,忽然乾隆帝盤腿合眼,坐在炕上不作聲了。嘉慶帝看了,也不敢說話。停了半晌,便見太上皇的嘴一開一閉的動著,慢慢的喉嚨裡有聲音,說出話來。嘉慶帝留心聽時,卻一句也聽不出來,只見他喃喃的念著,半晌半晌,忽聽太上皇大聲喝道:「什麼人?」和珅在一旁忙跪下來,回奏道:「高天德,苟文明。」接著太上皇又喃喃吶吶地念了一陣,把手一揮,叫嘉慶帝出去。嘉慶帝只得退出來。

  但是,太上皇這種古怪形狀,嘉慶帝看在眼裡,心下十分疑惑,問又不好問得。到第二天,悄俏去問劉相國;劉相國也說不知。後來嘉慶帝忍不住了,在沒人的時候去問和珅。和珅說道:「這是喇嘛教的密咒,凡是在念咒的時候,有人喊著名字,那被喊的人,便要立刻死去。如今外面正鬧著白蓮教,臣知道太上皇要咒死那白蓮教的首領;所以太上皇問什麼人時,臣便把那白蓮教兩個首領的名字回奏上去。」

  嘉慶帝聽了,心中也是害怕,想這和珅也懂得咒語,這種奸臣,不可不除,因此心中越發容不得和珅。要知和珅日後如何結局,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清宮十三朝演義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75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