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24
湖廣通志 卷二十四 |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卷二十四
軍政志
楚軍之分左右廣詳於左氏傳後世更番法實祖之漢樓船下瀬習水師教戰陣在楚制勝之兵有獨用其長者焉我
朝設營哨塘汛俾將弁行伍大小各有專寄臂指相使首尾相應而荆州統軍董率八旗常徳閫帥控制全楚扼黔蜀鞏襄樊從古節制之師莫能過也其南北水師七營
皇上特命閩中熟練水性兵丁赴楚教習又復量能授
職袵席之安永綿億載矣
歴代兵制
周
周禮小司徒㑹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羨惟田與追胥竭作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按楚為子男之國止一軍
楚
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僖公二十八年晉楚戰於城濮子玉請戰王怒少與之師惟西廣東宫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文公十年厥貉之會宋逆楚子以田孟諸有左盂右盂兩甄之制
宣公十二年晉楚戰於邲三軍以為正軍二廣以為親軍廣有一卒卒偏之兩於陳則分左右二拒調卒之法農工商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
戰國䇿蘇秦說楚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地方六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秦
史記始皇本紀秦初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注漢書百官表曰秦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
羣書備考秦并六國置材官於外郡南郡車徒則材官領之
漢
漢官儀高祖命天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立秋後講肄課試各有員數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樓船
漢書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文獻通考漢調兵之制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為衛士二歲為材官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陳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為庶民就田里
武帝本紀元鼎五年南粤相國吕嘉反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歸義粤侯嚴尤為戈船將軍出零陵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討之
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七年詔罷天下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及軍假吏悉還民伍惟踐更如故
後漢書列傳靈帝時陽璇為零陵太守制馬車數十乘以破賊
文獻通考昭烈初置五軍其將校畧如東漢而兵有突將無前賨叟青羗散騎武騎之别
三國
魏志文帝甘露四年夏六月分荆州置二郡都督晉
文獻通考晉武帝以伐吳遂分左右各一將軍又有左右前後四軍四䕶軍領之凡二衛左右前後驍騎七軍皆以中軍將軍羊祐領之 太康元年既平吳詔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置南蠻校尉於襄陽元康中改為荆州刺史
元帝南渡有大將軍都督四鎮四征四平之號以荆江為重鎮甲兵所聚盡在焉常使大將居之
安帝於襄陽置寧蠻校尉
南北朝
宋孝武分荆湘江豫州三郡置郢州治江夏罷南蠻校尉遷其營於建康
唐
唐書兵志唐立府兵之制頗有足稱蓋古者兵法起於井田至於府兵始一寓之於農其居處教養畜材待事動作休息皆有節目雖不能盡合古法蓋得其大意焉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後周而備於隋唐興因之
高祖武德初始置軍府以驃騎車騎兩將軍府領之析關中為十二道皆置府三年更以道為軍軍置將副各一人以車騎府統之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廢十二軍改驃騎曰統軍車騎曰别將
太宗貞觀十年更號統軍為折衝都尉别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衝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
睿宗先天二年詔曰往者分建府衛計户充兵裁足周事二十一入幕六十一出軍多憚勞以規避匿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屢征鎮者十年免之𤣥宗開元六年詔折衝府兵每六歲一簡自高宗武后時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衞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衞不能給宰相張說乃請一切募士宿衞 十三年始以彍騎分𨽻十二衞又擇材勇者為番頭頗習弩射
代宗廣德二年於鄂岳沔置三州防禦使初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衞京師而巳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輙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絶禍亂之萌也
宋
宋史兵志宋之兵制大槩有三天子之衞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户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所在防守則曰鄕兵太祖鑒前代之失萃精銳於京師建隆元年詔殿前侍衞二司各閱所掌兵揀其驍勇升為上軍老弱怯懦置剩員以處之詔諸州長吏選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選強壯卒定為兵様分送諸道其後代以木梃為高下之等散給諸州委長吏都監等召募教習俟其精練即送闕下
仁宗天聖至寳元間增募諸軍荆湖歸遠總百餘營康定初荆湖路各募宣毅大州二營小州一營凡
二百八十人 皇祐五年荆湖置教閱忠節州一營大州五百人小州三百人而荆湖益募雄畧 嘉祐四年乃詔荆南募就糧軍號威果各營於本州神宗熙寧三年樞宻使文彦博上軍數帝參以治平中兵數而討論焉湖北萬二千人湖南八千三百人元豐四年又團結東南諸軍荆湖北路為第七南
路潭州為第八全邵永州應援廣西為第九
哲宗元符元年湖北各增置有馬雄畧
徽宗崇寧元年荆湖北路增置禁軍以靖安名又樞宻院乞增荆湖南路雄畧
孝宗乾道末各州有都統司領兵鄂州四萬九千荆南二萬
熙寧以後荆湖路騎軍之額自騎射而下三歩軍之額自左衙而下二十並改號曰宣節凡四十四指揮一萬一千三百人歩騎〈荆門〉水軍〈潭〉船坊〈潭鼎〉渡船都〈潭〉清務船坊鐵作〈潭〉騎射〈江陵潭鄂岳安澧復鼎永道郴邵桂陽〉威邊〈安〉衙隊〈峽〉左衙〈安〉水軍〈江陵潭衡永郴邵鄂岳復安澧峽鼎歸漢陽桂陽〉寧遠〈復〉壯城〈潭岳安復〉靜江〈江陵潭岳鼎衡永郴全〉三畧〈鼎〉寧淮〈澧〉崇寧〈岳〉澄江〈辰〉宣節〈南路諸州軍監北路岳澧鼎荆門諸監熙寧七年九月沅置一大觀元年靖置一〉歩㨗〈全〉威棹〈江陵歸峽〉保節〈鄂〉崇節〈潭〉威勇〈安〉牢城〈諸州軍〉中軍將〈潭汀〉揀中〈澧〉揀中宣節〈潭澧鼎〉鼓角將〈荆門〉高宗建炎廂兵宣節〈中興在寳慶潭永武岡郴衡全桂陽靖道沅〉靖安〈中興立潭永常德〉澄海〈中興武岡全〉
建炎後屯駐大軍鄂州都統司水軍黄州雄關飛虎軍荆湖路義軍土丁弩手不見創置之始北路辰澧二州南路全邵道永四州皆置蓋溪洞諸蠻保據巖險叛服不常其控制須土人故置是軍皆選自户籍蠲免徭賦番戍砦栅大率安其風土則罕攖瘴毒知其區落則可制狡獪其校長則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軍頭頭首採斫招安頭首十將節級皆叙功遷補使相綜領施之西南實代王師有禦侮之備而無饋餉之勞其後荆南歸峽鼎郴衡桂陽亦置
仁宗慶厯二年北路總一萬九千四百人南路總五千一百五十人番戍諸砦
神宗熙寧元年籍荆湖南北義軍凡一萬五千人軍政如舊制
哲宗元祐七年選差邵州邵陽武岡新化等縣中等以下户充土丁弩手與免科役七年一替 紹聖二年樞宻院言荆湖南路安撫轉運提刑常平司奏請邵州營下緣邊保砦置弩手一千四百人乞依元豐六年詔於五等户輪差並半年一替
徽宗宣和四年靖州通道縣有邊警詔添置弓弩手二千人
光宗紹熙五年知潭州湖南安撫朱熹奏請飛虎軍𨽻本州節制從之
元
元史兵志考國之初典兵之官視兵數多寡為爵秩崇卑長萬夫者為萬户千夫者為千户百夫者為百户
世祖時頗修官制内五衞以總宿衞外則萬户之下置總管千户之下置總把百户之下置彈壓立樞宻院以總之遇方面有警則置行樞宻院事巳則廢而移都鎮撫司屬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四月詔潭州䝉古軍依揚州例畱一千人餘悉放還諸鄂囉 二十五年調揚州省軍赴鄂州代鎮戍士卒又調德安屯田萬户府軍士一千四百六十七名分置衡州之清化永州之烏符武岡之白倉置屯田 二十七年復以揚州行省四萬户䝉古軍更戍潭州 中統二十年荆湖行省所轄湖南宣慰司三道
泰定二年湖廣等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二百三十七處
元史帝紀成宗元貞三年調揚州翼鄧新萬户府全翼軍馬分屯蘄黄 大德三年三月沅州賊人嘯聚命以毗陽萬户府鎮守辰州鎮巢萬户府鎮守沅州靖州上均州萬户府鎮守常德澧州
明
前明世法錄太祖起兵之初親閱將士使分隊習戰曰兵不貴多而貴精近募兵多濫吾特為試之庶得精銳可用也
洪武二十八年申調兵捕賊之例凡所在冦發三四十人則調軍一二百人冦數百人則調軍數千人為之期日必得官不躬率或調兵失律者罪之
永樂四年征安南敕湖廣軍俱往廣西聽征 十一年敕貴州總兵官顧成調兵一萬即選於武當辰沅五關九衛聽征
續文獻通考洪武元年定衛所官軍將帥將兵之法自京師達於郡縣之險要者皆立衞所凡都指揮使十六處而為行都司者四又於湖廣添一行都司為五其所設軍士皆有定數大率五千六百名為一衛一千一百十二名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名為一百户所衛分軍數或有多寡而千百户所統則一每一百户内總旗二名小旗十名管領鈐束以成隊伍有事征伐則詔總兵官佩將印領之既旋則上所佩將印於朝官軍各還本衛大將軍單身還第總兵官不敢擅調
宣宗宣德元年遣御史分行天下郡縣清理軍伍英宗正統十四年景帝命各處召募民壯就令本地官司率領操練遇警調用民壯蓋兆於此
廵撫湖廣兼理軍務都御史一員駐省城景泰間設提督軍務撫治鄖陽都御史一員駐鄖陽府成化間設
總督川貴湖北都御史一員嘉靖二十九年麻陽苗叛命都御史張岳討平之尋鎮其地駐沅州四十二年議革後以廵撫貴州都御史兼領湖北一道清軍副使一員駐省城
屯田副使一員駐省城
分廵武昌兼兵備僉事一員駐省城
分守上荆南道兼施歸兵備參政一員駐澧州分守上荆南道兼施歸兵備副使一員駐荆州施州兵備僉事一員駐夷陵州後裁以荆南分廵兼領分廵上荆南道兼鄖陽兵備副使一員駐襄陽府分廵上湖南道兼郴桂兵備副使一員駐衡州府辰沅兵備副使一員駐沅州
蘄黄兵備副使一員駐黄州府
分廵荆西兼兵備僉事一員駐沔陽州
下江防兵備僉事一員駐蘄州
上江防兵備僉事一員駐岳府
鎮守湖廣掛平蠻將軍印總兵官一員駐省城鎮筸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清浪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靖州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興都畱守司正畱守一員 副畱守一員 僉書一員 領衛三 守禦所二
湖廣都指揮使司軍政掌印一員 僉書二員 領衛二十有四
鄖陽行都指揮使司掌印一員 僉書二員 領衛五 守禦所八
三江守備一員
永定守備一員
洞庭守備一員
鄖陽守備一員
永道守備一員
郴桂守備一員
荆瞿守備一員
各衞掌印指揮一員 佐貳二員 管操一員 清軍一員 管屯一員 廵捕一員 隨操者無定員其屬鎮撫一員 五所千百户掌印一員 佐貳
各二員 隨操者無定員
武昌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鎮撫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六十二名
武昌左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鎮撫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六百二十四名
顯陵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七百三十六名
安陸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五十六名
襄陽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三百二十二名均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五十六名
鄖陽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四百二十七名竹山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百七十名房縣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
德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四名
隨州百户所百户二員 兵二百零二名
黄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四百三十五名蘄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七百四十名荆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千三百零四名荆州右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二千四百四十一名
夷陵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鎮撫 兵一千四百一十一名
枝江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名遠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名
長寧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一十名
施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六百七十九名岳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一百七十四名
永定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大庸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四名澧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七名
九谿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六百三十三名安福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添平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麻寮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長沙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茶陵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戸 百户 兵一萬六百九十名寳慶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四百一十七名武岡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百五十七名城歩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三十九名衡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四百九十二名桂陽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五百二十四名常寧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名
寧溪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零三名
常德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戸 兵五千六百三十六名辰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二百七十二名沅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一百八十三名平溪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一十四名永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八百零一名寧遠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三百七十名枇杷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五名
桃川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
錦田鎮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百六十二名
江華守禦右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三名
寧遠守禦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名
東安守鎮百户所百戸 兵九十七名
靖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九名
天柱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一十二名
汶溪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零八名郴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九百名
廣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十一名宜章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百三十七名清浪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二百四十四名偏橋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鎮遠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銅鼔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中前中後左左右右千户所千户百户 兵一萬八千三十六名
伍開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中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萬二千二百六十名
大田軍民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一百二十七名
瞿塘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千三百六十二名忠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二名
皇清
總督湖廣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部院一員駐節武昌府城
督標巾左右三營副將一員 遊擊二員 改設中軍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六員 把總一十二員 馬歩兵丁一千四百零三名内撥防八吉堡兵三十名又於雍正九年為欽奉
上諭事案内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一十名實存伍兵一千一百六十三名
廵撫湖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院一員駐節武昌府城
撫標左右二營改設中軍叅將一員 遊擊一員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九百五十五名内撥防八吉堡兵二十名又於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十名實存伍兵八百一十五名
鎮守荆州等處地方都統將軍一員駐節荆州府城副都統二員 滿洲固山大八員 䝉古固山大
兼佐領二員 佐領四十六員 防禦五十六員驍騎校五十六員 筆帖式四員 滿洲䝉古甲兵四千名 弓鐵匠一百六十八名 歩甲七百名砲手八十名
提督湖廣全省軍務總轄官兵軍衛土司控制苗夷節制各鎮左都督一員駐節常徳府城
提標中左右前後五營叅將一員 遊擊四員 守備五員 千總十員 把總二十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九百二十六名雍正七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兵一百二十五名赴永順恊今實在兵丁二千八百一名
鎮守夷陵等處總兵官一員駐劄夷陵州城
鎮標中左右前後五營遊擊五員 守備五員 千總十員 把總二十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九百九十八名雍正九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守備一員把總二員兵丁一百五十名赴永順恊止守備四員把總一十八員兵丁二千八百四十八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七十名共戰守兵丁二千九百一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三十名實存伍兵二千六百八十八名 經制沙襄五板戰刷船七十隻 堪修薄板小民船一十一隻除駐劄州城并分防州屬之普溪黄陵廟等水陸六十六汛共兵一千一百一十名外
駐防興山縣城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把總三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一十名 并分
防縣屬之竹溪平驛口等三十三塘汛
駐防長陽縣城守備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一十名 并分防縣屬之白石橋等二十六塘汛
駐防歸州城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三百十八名 五板戰船一十五隻 刷船二隻 民船三隻 并分防州屬之香溪觀音閣等水陸一十一塘汛及貼防巴東之紅砂堡等塘汛駐防巴東縣城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三百一十七名 五板戰船一十四隻刷船三隻 并分防縣屬之三尖觀南木園等水
陸二十塘汛
鎮守襄陽等處總兵官一員駐劄穀城縣城
鎮標中左右前四營遊擊四員 守備四員 千總八員 把總十六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三十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五十三名實存伍兵一千七百七十九名 船七隻除駐劄縣城并分防縣屬之回流灣澗口等水陸二十七塘汛共兵五百八名外
駐防襄陽府城中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二隻 并分防府屬之泰山廟白家灣等水陸三十三塘汛
駐防襄陽府城前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二隻 并分防光化縣城及王家河薛家集等水陸二十一塘汛
駐防南漳縣城左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一隻 并分防縣屬之天門寨等三十六塘汛黄州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七百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七十一名實存伍兵六百三十一名駐劄黄州府城 并分防黄岡黄陂蘄水羅田麻城黄安六縣及縣屬之灄口陽邏等水陸驛逓四十四塘汛
鄖陽恊副將一員 都司僉書一員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八百七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名實存伍兵七百七十六名駐劄鄖陽府城 并分防鄖縣保康鄖西三縣及縣屬之觀音堂上津堡等水陸四十五塘汛
武昌府城守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三十七名雍正
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五百七十七名駐劄武昌府城 并分防江夏武昌嘉魚蒲圻咸寧崇陽通城七縣及各水陸要隘塘汛
興國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八名駐劄興國州城 廵江船三隻 并分防大冶通山二縣及上巢湖龍港鎮等水陸一十八塘汛
德安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五十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五十五名實存伍兵三百九十五名駐劄德安府城 并分防應山隨州應城孝感雲夢五州縣及各屬之廣水店等水陸驛逓三十四塘汛荆州城守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六十三名雍正九年調撥陜西凉州兵六十三名實存伍兵五百名駐劄荆州府城 馬船六隻 廵江船七隻 并分防江陵公安石首監利四縣及各屬之蘆蓆灣十里舖等水陸驛逓四十五塘汛
均房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九百六十名除撥赴永順保靖二百一十名外存兵七百五十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一百名共戰守兵丁八百五十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十三名實存伍兵七百二十七名駐劄均州城 并分防房縣及二屬之遠河灘房山廟等水陸五十九塘汛
荆門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七十五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四名實存伍兵六百一十一名駐劄荆門州城 并分防沔陽潛江天門三州縣及各屬之王家舖沙陽等水陸六十九塘汛其守備一員帶領兵丁一百八名駐防沔陽之新隄并分防䨇柳樹等八塘汛
遠安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九十七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三十七名駐劄遠安縣城 并分防縣屬之洋坪清溪當陽縣之運坪河溶等水陸三十九塘汛
竹山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二十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六十二名駐劄恩施縣城 并分防大田支羅戎角各隘口及陸路蓮花池等三十八塘汛
襄陽府城守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七十五名雍正
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七十三名實存伍兵六百二名駐劄襄陽府城 船四隻 并分防襄陽棗陽宜城三縣及各屬之潼口站等水陸驛逓五十二塘汛
漢陽府城守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四十一名駐劄漢陽府城 船三隻 并分防漢川縣及二屬之漢口鎮等水陸二十七塘汛
蘄州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三名駐劄蘄州城 并分防黄梅廣濟二縣及三屬之菩提壩等陸路八塘汛
安陸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三名駐劄安陸府城 并分防京山縣及二屬水陸三十六塘汎宜都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二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三百名除撥赴保靖營一百名外存兵二百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七十五名共戰守兵丁二百七十五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五名駐劄宜都縣城并分防松滋枝江二縣及三屬之傅靳溪紅花套
等水陸二十八塘汛
道士洑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六十三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一十五名 廵江船三隻 并分防土腦嘴等處及廣濟縣屬之武穴等水陸二十九塘汛
八吉堡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十名 沙船二隻查係雍正六年為酌議添設官兵等事案内因八吉堡沿江地方匪賊叢多於督撫二標武昌水師六營内均撥按季輪流貼防
督標武昌府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六十一名駐劄武昌府城 戰船一十一隻 虎戰船一十四隻沙船一十隻 并分防新隄三江口等處及貼防漢口鎮各水汛
荆州府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
凉州兵二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六十一名駐劄城外筲箕窪地方 沙船十隻 戰船二十隻 并分防侯家腦等處及貼防新隄各水汛
廵撫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院駐節長沙府城
撫標左右兩營改設中軍叅將一員 遊擊一員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一百四十一名
鎮筸鎮總鎮一員 統領標下設中左右前四營駐劄五寨司苗邊等處并黔麻二縣城汛 遊擊四員守備四員 千總八員 把總一十六員 馬歩
戰守兵丁三千名查五寨原係鎮筸恊副將駐劄於康熙三十九年内為欲防苗撫民等事案内將沅州鎮標官兵移駐改鎮筸副將移駐沅州
永州鎮總鎮一員 統領標下設中左右三營遊擊三員 守備三員 千總六員 把總一十二員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五百五十六名 分防永州府屬之零陵東安新田江華永明道州寧遠祁陽八州縣并各要汎又於雍正八年内為懇恩遵
㫖添兵等事案内 題請添兵三百名共一千八百五十六名奉文分防道州右營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外委把總一員 戰守兵丁九十二名
分防江華縣左營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 外委把總一員 戰守兵丁一百三十二名
分防寧遠縣右營守備一員 外委千總一員 戰守兵丁七十九名
分防永明縣左營守備一員 外委千總一員 戰守兵丁五十名
長沙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一十二名駐劄長沙府城 并分防長沙善化湘陰瀏陽醴陵湘潭寧鄉安化茶陵攸縣等一十二州縣城汛衡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八十三名駐劄衡州府城 并分防桂陽州衡陽衡山常寧安仁耒陽縣等七州縣城汛
寳慶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六名駐劄寳慶府城 并分防邵陽新寧新化三縣城汎
龍陽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戰守兵丁七百七名駐防龍陽縣城并分防洞庭湖中東西三路水路湖汛
九谿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七百四十四名除撥赴保靖營五十名外存兵丁六百九十四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丁一百五十名共戰守兵丁八百四十四名其副將一員帶領千把總三員兵丁五百四十四名駐劄九谿衛慈利縣并新設之白菓坪抵容美土司邊界守備一員帶領千把總三員兵丁三百名於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移駐新闢之桑植縣并分縣屬各塘要隘
辰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一千四名除撥赴永順恊兵一百九十五名外存兵丁八百九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丁一百二十名共兵丁九百二十九名駐劄辰州府城 并分防辰谿溆浦瀘溪三縣并各驛路市鎮要隘塘汎
沅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六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九十名駐劄沅州城并分防各驛路水早塘汛查該營原係沅州鎮於康熙三十九年内為欲防苗撫民等事案内將沅鎮官兵移駐鎮筸改鎮筸恊副將為沅州副將移駐州城又原額尚有守備一員 把總二員移駐清浪平溪二衛於雍正四年内將二衛撥歸黔省管轄其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帶原防兵二百三十七名撥赴新設綏寧營又將把總一員撥歸武岡營
靖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八十五名駐劄靖州城并分防靖屬要隘及會同通道二縣查原額尚有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分防五開銅鼓二衛幷綏寧縣屬四汛因五開銅鼓二衛撥歸黔省管轄於雍正六年内為苗猺肆虐等事案内撥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帶原防兵二百九十五名另設新添綏寧營又將把總一員撥歸武岡營防守横嶺汛地
永順恊新設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北南各標鎮恊營抽撥戰守兵丁八百名駐劄新設永順府 并分防龍山縣及各要隘塘汎查係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添置
岳州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六十三名駐劄岳州府城 并分防巴陵平江臨湘華容四縣城汎
澧州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五名駐劄澧州城 并分防安鄕石門二縣順林清化二驛路塘汛
臨武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九名駐劄臨武縣并分防藍山嘉禾各城汛
宜章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九名駐劄宜章縣并分防郴州永興各州縣城汛
桂陽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四十六名駐劄桂陽縣并分防桂東興寧各城汛
常德城守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駐劄常德府城 并分防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城汛武岡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駐劄武岡州城 并分防城歩縣及新寨横嶺要汛
綏寧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四十二名駐劄黄桑坪并分防綏寧縣屬各塘隘查係雍正六年内為苖
猺肆虐等事案内撥湖北宜都營遊擊一員沅州恊守備一員把總一員靖州恊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帶領原防五開銅鼔清浪平溪四衛兵丁移駐添置保靖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名駐劄新置保靖縣并分防縣屬各要隘查係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原駐永定營遊擊一員湖北宜都營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抽撥各營兵丁四百名移駐添置
永定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二十名除撥永保兵丁二百七十名外存兵二百五十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一百三十名現共兵丁三百八十名駐劄永定衛查原設遊擊一員於雍正七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改赴保靖營駐防
岳州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駐劄岳州府城 并分防洞庭東西二路湖汛係康熙二十八年内為陸營佈置等事案内分辰水師官兵移置
常德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駐劄常德府城 并分防府屬上下塘汛係康熙二十八年内為陸營佈置等事案内抽撥提標兵添設新置吉多營副將一員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二百名駐劄新闢六里吉多坪并安設各要隘險汛係雍正八年内為遵
㫖議奏事案内安設
衛所〈附〉
湖北各衛所除施州大田新改置恩施縣外現在衛九所一
武昌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武昌左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黄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蘄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沔陽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德安守禦所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荆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荆州左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荆州右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襄陽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湖南各衛所除清浪平溪五開銅鼓撥歸黔省九谿永定安福歸并新置之安福縣永順司改永順府保靖司改保靖縣桑植司改桑植縣其長衡永寳武岡常辰澧郴靖等處屯衛所俱歸併各府州屬外現存衛一
岳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湖廣通志巻二十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前112年 (提及)
- 280年 (提及)
- 713年 (提及)
- 718年 (提及)
- 960年 (提及)
- 1053年 (提及)
- 1059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98年 (提及)
- 1102年 (提及)
- 1074年 (提及)
- 1107年 (提及)
- 1068年 (提及)
- 1092年 (提及)
- 1095年 (提及)
- 1083年 (提及)
- 1194年 (提及)
- 1284年 (提及)
- 1297年 (提及)
- 1395年 (提及)
- 1406年 (提及)
- 1426年 (提及)
- 1449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1729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728年 (提及)
- 1700年 (提及)
- 1726年 (提及)
- 1689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