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自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作品由于校订不足而错误百出。您可以参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尝试改善它,再移除这个模板。

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其傳有九,此治疫緊要關節。奈何自古迄今,從未有發明者。

仲景雖有《傷寒論》,然其法始自太陽,或傳陽明,或傳少陽,或三陽竟自傳胃。蓋為外感風寒而設,故其傳法與溫疫自是迥別。嗣後論之者紛紛,不止數十家,皆以傷寒為辭。其於溫疫證則甚略之。是以業醫者所記 所 而無所施,未免指鹿為馬矣。

余初按諸家咸謂:「春、夏、秋皆是溫病,而傷寒必在冬時。」然歷年較之,溫疫四時皆有。及究傷寒,每至嚴寒,雖有頭疼、身痛、惡寒、無汗、發熱,總似太陽證,至六、七日失治,未嘗傳經。每用發散之劑,一汗即解。間有不藥亦自解者,並未嘗因失汗以致發黃、譫語、狂亂、苔刺等證。此皆感冒膚淺之病,非真傷寒也。傷寒、感冒均係風寒,不無輕、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傷寒稀有。

況溫疫與傷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馬攸分,益見傷寒世所絕少。仲景以傷寒為急病,倉卒失治,多致傷生,因立論以濟天下後世,用心可謂仁矣。然傷寒與溫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諄諄告世。至於溫疫多於傷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論?

或謂溫疫之證,仲景原別有方論,歷年既久,兵火湮沒,即《傷寒論》。乃稱:散亡之餘,王叔和立方造論,謬稱全書。溫疫之論,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崇禎辛巳,疫氣流行,山東、浙省、南北兩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闔門傳染。始發之際,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或病家誤聽七日當自愈,不爾,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有不及期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劑,攻補失敘而死者;或遇醫家見解不到,心疑膽怯,以急病用緩藥 ,雖不即受其害,然遷延而致死者,比比皆是。所感輕者,尚獲僥倖;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勝記。

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原無明論,是以投劑不效,醫者彷徨無措,病者日近危篤,病癒急,投藥愈亂,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不死於醫,乃死於聖經之遺亡也。

吁!千載以來,何生民不幸如此。余雖固陋,靜心窮理,格其所感之氣,所入之門,所受之處,及其傳變之體,平日所用歷驗方法,詳述於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崇禎壬午仲秋姑蘇洞庭吳有性書於淡淡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