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水燕談錄/卷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澠水燕談錄
◀上一卷 卷十 談謔 下一卷▶

談謔[编辑]

國初,將軍王景咸嘗守邢州,使臣王班銜命至郡,景咸宴之,坐中厲聲曰:「請王班滿飲。」景咸以為官也。左右曰:「王班,姓名也。」景咸大慚,責左右:「爾輩何不先教我」坐中大噱。

國初,聶崇義精《禮》學,著《三禮圖》上之,盛行於世,詔給於國子監講堂。郭忠恕嘗誚其姓曰:「近貴全為聵,攀龍即作聾。雖然三個耳,終是未為聰。」崇義曰:「僕不能詩,聊以一聯奉酬:勿笑有三耳,猶勝畜二心。」其敏而善謔,亦可嘉也。

寇萊公與張洎同為給事中,公年少氣銳,嘗為《庭雀詩》玩張洎曰:「少年挾彈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蠟丸。」譏洎在金陵圍城中,嘗為其主作詔納蠟丸中追上江救兵也。

陳文惠善八分書,點畫肥重,自是一體,世謂之「堆墨書」,尤宜施之題榜。鎮鄭州日,府宴,伶人戲以一幅大紙濃墨塗之,當中以粉筆點四點。問之:「何字也」曰:「堆墨書田字。」文惠大哂。

丞相王公之夫人鄭氏,奉佛至謹,臨終囑其夫曰:「即死,願得落發為尼。」及死,公奏乞賜法名師號,斂以紫方袍。王荊公之子雱,少得心疾,逐其妻,荊公為備禮嫁之。好事者戲之曰:「王太祝生前嫁婦,鄭夫人死後出家。」人以為異。又工部郎中侯叔獻妻悍戾,叔獻既殂,兒女不勝其酷,詔離之,故好事者又曰:「侯工部死後休妻。」

王琪、張元同在南京晏元獻公幕下。張肥大,王以大牢目之;王瘦小,張以彌猴目之。一日,有米綱至八百里村,水淺當剝,府檄張往督之,王曰「所謂八百裏駁也。」張曰:「未若三千年精矣。」元獻為之啟齒。

劉貢父文學過人而又滑稽善謔。知曹州日,於伋書記自京還,貢父問:「嘗見王學士,渠有老態否」於曰:「顏猶未老,而鬢已斑。」貢父曰:「豈非急進至然也」貢父之警辯多類此。

往年士大夫好講水利。有言欲涸梁山泊以為農田者,或詰之曰:「梁山泊,古鉅野澤,廣袤數百里。今若涸之,不幸秋夏之交行潦四集,諸水並入,何以受之」貢父適在坐,徐曰:「卻於泊之傍鑿一池,大小正同,則可受其水矣。」坐中皆絕倒,言者大慚沮。

潁上常夷甫處士,以行義為士大夫所推,近臣屢薦之。朝廷命之官,不起。歐陽公晚治第於穎,久參政柄,將乞身以去。顧未得謝,而思穎之心日切,嘗有詩曰:「笑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後,公既還政,而處士被召赴闕,為天章閣待制,日奉朝請。有輕薄子改公詩以戲之曰:「卻笑汝陰歐少保,新來處士聽朝雞。」

歐陽文忠公不喜釋氏,士有談佛書者,必正色視之。而公之幼子小字和尚。或問:「公既不喜佛,排浮屠,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賤之也,如今人家以牛驢名小兒耳。」問者大笑,且伏公之辯也。

馮吉,瀛王道之子,少學能文而輕佻善謔,尤精胡琴。嘗因家會,命彈胡琴,曲終,賜之束帛以辱之。吉致帛於項,以左手抱琴,右手按膝,如伶人拜起。舉家大笑。終以浮薄不登清近。仕皇朝,終少列。

頃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無不從。一日禦宴,教坊雜劇為小商,自稱姓趙名氏,負以瓦瓿,賣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誤踏瓿倒,糠流於地,小商彈指嘆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語以王姓為「甜采」。

胡秘監旦,學冠一時,而輕躁喜玩人。其在西掖也,嘗草《江仲甫升使額誥》詞云:「歸馬華山之陽,朕雖無愧;放牛桃林之野,汝實有功。」蓋江小字芒兒,俚語以牧童為「芒兒」。胡又嘗行巨珰誥詞云:「以爾久淹禁署,克慎行藏,由是諸豎切齒。」范應辰為大理評事,旦畫一布袋,中藏一丐者,以遺范,題云「袋裏貧士」也。

劉攽貢父、王汾彥祖同在館閣,皆好談謔。一日,劉謁王曰:「君改賜章服,故致賀爾。」王曰:「未嘗受命。」「旦早聞閤門傳報,君但詢之。」王密使人詢之閤門,乃是有旨:諸王墳得用紅泥塗之爾。

貢父晚苦風疾,鬢眉皆落,鼻梁且斷。一日,與子瞻數人小酌,各引古人語相戲。子瞻戲貢父云:「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梁。」座中大噱,貢父恨悵不已。貢父晚年鼻既斷爛,日憂死亡,客戲之云:「顏淵、子路微服同出,市中逢孔子,惶怖求避,忽見一塔,相與匿於塔後。孔子既過,顏子曰:『此何塔也』由曰:『所謂避孔子塔也。』」

有張獻圖者,應舉久不第。好嘲戲。以王年推恩,得三班奉職,以詩寄其妻云:「吾今為奉職,子莫怨鸞孤。」

往歲,有丞相薨於位者,有無名子嘲之。時出厚賞,購捕造謗。或疑張壽山人為之,捕送府。府尹詰之,壽云:「某乃於都下三十餘年,但生而為十七字詩,鬻錢以糊口,安敢嘲大臣縱使某為,安能如此著題」府尹大笑,遣去。

張文寶,永州人,博學有文。從子仲達以詩一軸示文寶,自炫《鷺絲詩》最為得意,云:「滄浪最深處,鱸魚初得時。」文寶云:「更宜雕琢。」仲達云:「如何雕琢」文寶云:「詩固佳矣,但鷺絲腳太長爾。」仲達赧服。

子瞻通判錢塘,嘗權領州事。新太守將至,營妓陳狀,以年老乞出籍從良,公即判曰:「五日京兆,判狀不難;九尾野狐,從良任便。」有周生者,色藝為一州之最,聞之,亦陳狀乞嫁。惜其去,判云:「慕《周南》之化,此意雖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請宜不允。」其敏捷善謔如此。

顧臨學士,魁偉,好談兵,館中戲謂之顧將軍。一日,同館諸公遊景德寺,至寺前柏林,雨暴作,顧戲同舍林希曰:「雨中林學士。」遽答曰:「柏下顧將軍。」諸公大噱,以為精對。

熙字中,學士以《寧解》相上,或問貢父:「曾得《字學新說》否?」貢父曰:「字有三牛為奔字,三鹿為粗字。竊以牛為粗而行緩,非善奔者;鹿善奔而體瘦,非粗大者。欲二字相易,庶各會其意。」聞者大笑。

元豐元年調博州高唐縣令,時黃夷仲廉為監察御史,予往別焉。夷仲口占一絕句見謔云:「高唐不是那高唐,風物由來各異鄉。若向此中求夢雨,只應愁殺楚襄王。」蓋譏河朔風土人物之質樸也。

荊國王文公,以多聞博學為世宗師。當世學者得出其門下者,自以為榮,一被稱與,往往名重天下。公之治經,尤尚解字,末流務多新奇,浸成穿鑿。朝廷患之,詔學者兼用舊傳註,不專治新經,禁援引《字解》。於是學者皆變所學,至有著書以詆公之學者,且諱稱公門人。故蕓叟為挽詞云:「今日江湖從學者,人人諱道是門生。」傳士林。及後詔公配享神廟,贈官並謚,俾學者復治新經,用《字解》。昔從學者,稍稍復稱公門人。有無名子改蕓叟詞云:「人人卻道是門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