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钱江大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爆破钱江大桥
作者:李文骥
1948年2月

爆破的准备[编辑]

钱塘江大桥于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一月开始建造。面辽阔,潮汐及洪水激荡,江底淀泥流沙甚厚,基础工程非常艰巨。经过克服许多困难,一九三七年大桥将近竣工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军兴,大桥工程处加紧施工,以配合抗战军事行动。是年九月完成铁路通车,十一月公路桥面完成,能通行各种车辆和行人。这对当时军队调动、军用品转运、物资供应等,发挥了很大作用。十一月底,杭州局势日渐紧张,大桥工程处为不使这座大桥为敌所用,在军事当局决定下,不得不作爆破大桥的准备。爆破学校派人到杭州闸口,会同大桥工程处,共同派员至桥上准各爆破工作。在第十四号桥墩设置炸药室,内装炸药二十二箱(每箱四百四十公斤),又在桥墩两端,用外部装药法,各装炸药八箱(两端共装十六箱,三百二十公斤);又在第十三号桥墩两端装炸药十四箱。桥梁四孔也准备炸断。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日寇进犯武康,威胁富阳,杭州局势更为紧张。南京浦口一带北路已不通,逃难的人群只能往浙东方面撤退。我军事当局准备作战略转移,部队全部开往钱塘江南岸防御。当时,车流、人流日夜不断由杭州过桥南迁,大量物资亦疏散过桥而去。据两路局(浙赣沪杭)统计,那时经由大桥撤退的铁路机车至少有两百辆,客、货运车在三千辆以上。公路车辆抢运过桥的物资,则无法估计。防守在杭州、嘉兴一带的刘建绪部队,以及辎重等,也都靠这座大桥得以及时陆续撤退过江。

忍痛爆破[编辑]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午后,军事当局派兵一排在北岸担任警戒,准备爆破。因逃难的人流仍不断蜂拥过桥,无法制止。延至下午五时,天色已晚,恐有汉奸混入难民之中过桥,才下令禁止通行,忍痛点火爆炸大桥。顿时,六和塔畔,轰然巨响,风起尘飚,波涛汹涌,这座由中国人自已设计,自已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大桥,在完成战时紧急使命后,为了阻止敌人的进犯,又自己动手炸断了。

爆破的结果:第十四号桥墩损坏最重,除沉箱以上高约六公尺的墩身尚属完好外,其余大部被炸毁,仅有高约四公尺的圆端,残留其上,但完全折断,且向外倾斜。第十三号桥顶部炸毁,墩壁及隔壁残缺星犬齿状,残余部分有裂缝十余条,略作垂直状,伸展至水位以下约四公尺。第九号桥墩因受第十孔钢梁下坠时影响,墩墙南壁被擦伤,有两条宽约一公尺,高约六公尺半,深四公分之混凝土脱落,钢筋稍有显露。钢析梁在实施爆破时,曾特别装药,炸断梁杆件多处。第十二、十三、十五三孔,一端坠入江中,第十、十四两孔全部坠入江中。其中第十孔系在炸后两天,南端先坠江中,其后北端也一并坠下。这五孔钢梁因爆炸及坠落,杆件颇多损坏。

日军占领大桥后,我游击队又先后对第五、六两个桥墩进行破坏。游击队的炸药系装在船上,夜间偷驰至桥墩旁,装置用延期爆炸法,待士兵离开才爆炸。这样虽难以做到彻底破坏,但这两个桥墩受损状况也很严重。第五号桥墩在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夜爆破,墩身距寻常水位以上有四处被炸成水平向裂缝,墩身南北两面各炸有垂直向裂缝四条。第六号桥墩爆破系在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子夜三时,当时正下雨,日军戒备森严,游击队士兵机智勇敢,偷驶至桥墩旁,成功地进行了爆破任务。第六桥墩在寻常水位附近被炸成水平向裂缝三条,墩身北面垂直向裂缝五条,南面垂直向裂缝四条,内各有两条伸展至墩顶。墩壁南北面中部均碎裂,钢筋外露。

战后修复通车[编辑]

日军占据钱塘江两岸后,从一九四〇年九月起,桥上架设军用木桥面,通行汽车。一九四三年年底,设立“钱塘江桥复兴局”拆除军用木桥面,开始修复桥墩、桥梁,一九四四年十月竣工,十月七日通行火车。第六桥墩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初被我游击队破坏后,日军经过三个月的修建,才勉强通车。

日军修桥是为了维持两岸交通,便于加紧其侵略行动,当然不会把大桥恢复到完好程度,仅是应付凑合而已。抗战胜利后,全桥只能在下层铁路勉强通行火车,公路不能行车。当时,闸口南星桥一带渡江依靠轮渡,而轮渡设备极为简陋。因此,大桥公路桥面急待修复,以适应两岸交通需要。

一九四六年,我大桥工程处复员,即从事大桥修复工程。是年九月,在曾经破坏的五孔梁上层,铺设临时木质公路桥面,在公路纵梁上铺上二公寸高的横枕和七公分半厚的桥面板,两旁架设临时木栏杆,单线通行汽车。此项工程于同年十二月完成。同时,对完好的各孔析梁杆件加涂油漆,又在桥的南北岸建筑临时房屋,作公路通车管理站之用。

一九四七年三月一日,成立钱塘江桥管理所,正式开放公路桥面,通行各种汽车,酌收车辆过桥费,作为桥梁保养经费之用。因桥面栏杆一时尚未完全修复,为安全计,暂时禁止行人通过。公路收车辆过桥费,以车辆大小为收费标准,分大客车、小客车货车三种。公路桥面开放后,客、货运车辆过桥数逐月增多,那时每月过桥大小车辆平均达六千余辆。

铁路方面,仅有浙赣线列车过桥。该线亦尚未全线恢复通车。

当时铁路列车过桥客运平均每月约十四万人,货运约二万余吨。

一九四八年二月稿


本作品的作者1951年逝世,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4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4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應版權所有者撤下作品的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