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牧庵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四 牧庵集 卷第二十五
元 姚燧 撰 元 劉致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二十六

牧庵集卷二十五

     元   姚   燧   撰

 墳道碑

  少中大夫輕車都尉渤海郡侯解公墳道碑

至元三年武宗若曰內外庻官五品而上旣皆宣授于

其子孫亦光顯矣而其祖考猶或布衣歳時廟享工祝

致告無所稱謂非所以興孝天下也乃敕省臣列五爵

三王加階勲而等威之五品子男從男正子者縣四品

郡伯皆惟考一代三品郡侯父及祖二代一品國公祖

而上遞衰之至曾爲極焉惟褒詞用御前寶者以其名

聞他如宣授用是少中大夫秘書監丞解節亨之考禧

贈少中大夫輕車都尉渤海郡侯妣樊渤海郡太夫人

祖政祥中順大夫上騎都尉渤海郡伯祖妣樊渤海郡

太君節亨將昭聖代禮使臣下之美且侈吾家之美希

闊之遇樹碑先瑩託筆于燧因惟前古不及三品者不

以封諡揆今爲制下及五命至德深仁爲何如哉揚厲

張皇史臣義爲故爲解氏略其遠紹惟始上世諱元家

眞定者有子十有二人高祖諱徹登金進土第五子曾

祖其季諱信當金末世爲眞定綾錦院長官娶安氏實

生中順安卒繼娶密氏國初徙所領織工將度漠道卒

野馬川中順事繼妣以孝聞讀書力學強敏兼人淹貫

經史尤𮟏易學傍及天文歷法靡不精究金棄河朔全

趙巳爲元有會武仙殺都元帥史天倪以成叛而臣金

山太君爲高苑金武義將軍女霖之女遂避地高苑歲

戊戌太宗詔試多士中是選者復其家中順以易義登

第卒年八十三肇塋殯之渤海安豐鄉之東原太君卒

年九十四曾祖死遠役柩不得歸别製衣冠呼其魂合

曾妣考妣兩世皆窆是焉二子祿及少中惟少中樊出

誠篤而多學爲軒岐言是邦疾者恃爲司命擇師教子

恬忽時榮歲荒則發庾贍飢凶喪急貧無待見告賻而

周之則吾所儲如彼外府少不畱吝稱貸遲歸火券罷

償部使者經郡觀省民俗必以其事上聞其章不計堂

帖有司大書其門旌曰義士詞垣之臣賦詩交詠凡是

鄉閭無間嘗飮惠與否爭進饋賀其曰免織工取直

入綾餘五百匹至大之元冬十月二十有七日不病而

卒年八十一妣郡太夫人亦樊氏金行部員外郞之女

常從母受學故于經史及列女傳皆嘗誦習且善書歸

解氏賢淑有聞舅姑姻戚稱其孝睦亦以至大之元冬

十一月三十日卒二子節亨筮仕爲工曹史出爲濟南

錄事叅軍杖其豪右使酒公所者于市由是惡少斂迹

再轉德州判官大新廟學以振風敎移獄疑囚凡有司

積歲不能正其罪者皆檄讞之合前爲錄事聽審得情

使誣詆者不得脫死無辜者賴以伸雪無慮引連數百

人事有今太子少傅李謙德州學記郡文學所紀部使

者之章可稽焉擢光祿寺主事集賢院都事祕書監著

作郞今進而丞秩躋三品又降恤詔推恩二代下及墟

墓其于孝子慈孫責巳塞矣撝謙提領濟寧益都屯田

以親年下無兼侍辭不赴三女長適知和州萬宣次適

同知膠州姜陽季適太常少卿王景元男孫六儼儀儼

舍人儀國學生四未名女孫六長適般陽學正王麟餘

姆銘曰

生烜其名隨死而泯猶于柳車曾未旅軫一世鼎鼎幸

趨者多思所致然夫豈在他由積無素功微德薄譬彼

潢潦其盈易泄惟義士君詩禮青氈術巳惠人矧財善

捐篤生孝子家學弗畔一爲集賢兩踐東觀用是宸楓

進官少中推恩其先俾貴與同又爵之侯土以渤海于

祖少陁惟土未改中順伯之兩妣皆樊太君夫人賁及

墓門平生侯伯精多用物安知斯時不巳肉骨矧兹秘

丞膴仕日躋爾伯爾侯進爵會齊安定東原萬家可置

戸以守之用華百世

  磁州滏陽高氏墳道碑

有國之所以寵臣下者二曰爵曰錫爵自九品推而上

之至一而極雖有策制敕授等威其歸皆億萬維臣之

同若夫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也億萬臣中無有百十之見及者人臣得之

一己幸矣況于三乎在易師象以三錫命爲懷萬邦

江浙行省郞中高謙昔都中書左司事錫𧰼笏禮曹郞

中錫貂袪袖狐裘中書左司員外置錫白金百兩金奇

服三實三錫矣古所以懷萬邦者集其一身則天子之

加禮以使者何如宜謙丐燧大書先桓上以嘉君命之

辱下以起本父敎之忠也維高氏自汾之孝義徙磁之

滏陽則由其曾祖府君有官勲于金喪亂失之祖府君

諱閏夫人張氏考府君諱澤字雲卿金旣播汴太祖徇

地北人能以州縣下者卽以爲守令僚屬聽自置罪得

專殺磁守杜國用知府君吏能求以自佐推澤爲孔目

官俾司其州岸獄招求散亡之民大兵之餘市虎田萊

驅而翦之以立公宇四境戸版僅及千數他州之民聞

磁懷輯有譽多來居他州虞損戸數欲徙還之不得遣

追胥卽徵徭賦壬子天下大料民戸歲入銀四兩民巳

無所于得州縣迫征不休回鶻利之爲券出母錢代輸

歲責倍償不足則易子爲母不能十年闔郡委積數盈

百萬令長逃債多委印去時開尙書省于燕府君頻歲

以二者爲控曰今天下一家無有此疆爾界民之錯居

宜從土斷又百糓桑麻衣食之源歲鱗取之爲利無窮

古有天下者悉驅游隋之民盡力南畝今釋是而戸賦

之銀且產銀之所四海無幾必深山邃谷鑿隧篝火畚

礦鼓冶而得焉可以盡給四海賦民之求哉若是不巳

將日消月削窮益滋甚省雖是其說竟以法制立矣皆

不得其要領而還中統詔下而負銀始革州遷滏陽令

府君曰孔目州佐也他令由吾銓今乃與是班乎薄不

欲爲後朝廷誅東反虜懲世官弊守令之選收歸吏曹

而易其地前爲令者悉以今遷府君惟自州佐監武安

衞輝單曹酒稅衞輝單曹加提領或昝昔不爲令府君

則曰命實使然我自棄之又將誰尤天今𢌿予征商不

剝下媚上道及民矣安爲而不卑之及謙入官來前飭

曰吾所以屑俯首者待汝用世也勗大吾宗吾不仕矣

至元甲申夏五二日卒年六十一葬某里夫人劉氏

以賢淑聞二子長某早世謙始爲彰德路總管府判官

入爲工部員外郞轉都左司事禮曹郞中左司員外郞

出尹開州兼諸軍敖拉遷江浙行省郞中改淮東宣慰

副使江西行省郞中再爲浙江行省郞中固亦足顯其

親況稽近古父位不充而子或通耀國家不欲子孫貴

臨祖考故視子孫今何官勲生封而死贈之使貴與之

夷興孝勸忠聖元旣法行之加郡國公侯于某將相之

家亦他日求推恩之凡也州佐比古上士道可謂未盡

行其時矣而先有是仁民之䇿于廷臣欲紓其急其藴

豈淺淺哉而天嗇是享于其生其留豐報諸其死俾哀

榮及廟墓者匪資謙貴也從而銘曰

覆一蕢以基崑崙之臺漑由蘖以須負棟之材此常人

之情皆亦蹶蹶其艱哉孰曰昌厥後來爲濟時之才弁

冕崔嵬而非先德之階豈羈於人而天之諧歟必百世

滏水隈有由斯銘而伊人之懷者矣

  靈山先生董君實墳道碑

嘉議大夫臨江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董章將勒石甄

表其考府君靈山之墓持太平郡文學姚和中事狀丐

銘于燧因惟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稽漢金石惟祖始

不可推采者則不本之苟可推采無泯泯而不本者故

祝睦緒高辛火正祝融度尚與顓頊世掌位統國法度

衡方唐扶之胄堯陳球袁良之苗舜孔耽殷烈蔡湛文

葉諸君是後神眀者可殫紀耶然是推采雖精博之士

遠據爲說猶啟後人牽傅之惑若春秋傳蔡墨對魏獻

子龍問曰飂叔安裔子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飮食龍

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錫姓曰董春秋外傳以

蘇顧溫董爲巳姓之族蓋黄帝二十五子姬酉祁巳滕

葴任荀僖佶嬛伊惟青陽與夷鼓同巳姓則董父非止

裔于飂叔安爲黃帝裔孫者又較著也在夏殷世文獻

無徵周則晉良史狐安于秦將翳漢江都王相仲舒實

生廣川其地則今眞定屬郡冀之棗强故是姓在趙者

多宗之或曰今居眞定天祿坊者猶其遺苗君諱珪字

君實曾祖明善祖好義考信家眞定屬縣靈壽其離析

天祿固未大遠至君業儒以江都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使道術有統爲羣儒首嘗著玉杯繁露發春秋微曰吾

家學也遂專經春秋當授室鄉先生宗訥奇其願立女

焉事考府君妣夫人色養無違有純孝譽味道自腴恬

忽勢利不苟上交所親與者纔兩張公安撫芸大夫參

鵬舉殊篤其敬使則過其廬違遠則書候其安又善植

産積則散周其鄉歳荒爲糜以全餓人加饋癃老以肉

逮三子章奇彥奇生曰古以三人爲衆吾家四世惟一

其傳積德在余有是衆子延師私塾務知修巳治人之

要以篤其成才不事記覽爲詞章誇逐時好旣其入官

惟飭三事曰忠以事上淸以約巳仁以裕民古之人未

有捨是而名昭于時者晩愛靈山暇與親友縱遊曰是

卿子所謂秦剡趙有苓及松柏之塞者後與封龍無

極三公白石其一則余忘之爲六名山皆吾郡之望太

常給珪幣祠其得法食者今其文曠墜吾與二三子屬

觴乎此亦可爲千古一慨者故人號之靈山先生以至

元二十有三年丙戌春三月十有一日卒年至六十九

其月十有六日葬某地以前卒宗夫人袝繼娶孫氏章

由卑官積至太平路總管遷總管平江戸甲天下賦重

而役繁民頑弗率前政往往以不職罪去及章來爲出

令化之不專威虐而政以成績最浙西爲良二千石期

克佩先訓之效也後移臨江至未再月以首疾去奇太

原路交鈔庫使彥提領蘄州路稅課二女適百戸王某

鄉人趙某自章而下皆宗岀男孫五汝霖主岳之臨湘

簿汝枻提舉大益山屯田汝梅同知信州路事女孫五

一適燕山劉氏男曽孫十二人仲玉仲珍餘未名玄孫

二人嗚呼後靈山者四世己二十有四人入官不家食

者四之一其遠而益蕃盛光大淸顯者可知也已銘曰

維天于士不全其𢌿或阸窮家或顯庸世其顯庸世無

澤民加雖烜其時淸議弗華其阸窮家肥遯自遂道集

其躬令譽日致嗟之有苓伊爾廣川江都之宗實蔓以

綿其存遺編玉杯繁露千載茫茫誰究其緒君曰家學

吾舍焉師孝親之餘力振起之天爵篤修紛華若遺迨

子之仕提耳三事曰忠事上淸以自治仁能裕民則古

良吏章也持循恪愼其身官二千石厯郡必聞有後如

斯亦旣克述其來其思無替爾續

 神道碣

  孫府君神道碣

少中大夫前同知荆湖北道宣慰使今福建行省郞中

孫顯自福州使人持其考廬川事狀六千里走書京師

謁銘神道于燧曰我孫氏故鄭管城力田人也族大且

滋由兵興去平土卽險而居始遷今河南之登封會歲

荒先人分族五百指輦祖妣就饒唐之比陽先祖獨留

祖妣卒其族以干戈未靖謀趨漢南先人死懷先塋生

思先祖偕先妣挺身西北至則郷邑蕭條先祖巳無可

問其存殁矣寓食河之北數年復歸剪棘而田斬茅而

堂日夜作苦十年而能家也復崎嶇唐鄭之郊卽遺親

故老哀號百至以求先祖之柩竟負窆盧川篤孝如是

人有亡罪來歸寧抵冒法禁舍匿其家不忍聞知官也

事去則衣粻而遣之後有子明顯益躬力穡不勞使之

以奪從師如學爲吏晚歲號盧川老人與紫雲雲嵓玉

溪輩年相夷者七人相從泉石間方顯通貴力可以足

旨甘適凊温而嚴霜交墜嗚呼命耶孤顯逼以福省始

罷今開傳持其印甫畢襄事不得終喪而南固不爲昊

天者弔矣重念先人爲太平不遇之民行施于家而不

昭一時言及其鄉而不聞百里之外功微而用薄道晦

而居易所以亟勒石者非以溢美誣世是求庶幾吾宗

遺苗知權輿斯家之易雖明韶嘗有追封之文猶以例

未開不敢倡爲之請以試不測之雷霆今幸賜銘非顯

生拜公嘉我先人亦將肉骨于九原也敢泣血請燧哀

子擇師蘄材毓賢日薄西山釋勤自佚𨷖蘭釀松踐嵩

故實伊誰首之內翰馮公君誠未學異世樂同杖屨聯

翩榼壺擕載傴傴耆耆白首七輩富田連疇壽垂九齡

子孫官歸朱紫拜庭君可盡有人所願愛黃腸一棺無

恨于蓋送終隆數孝子義爲嵩高如拳始爛之碑

  奉訓大夫知龍陽州孝子梁公神道碣

維梁氏世彰德安陽人金進士棟生皇府錄事生圭忠

濟爲東平嚴侯力能生殺人彰德時爲屬城招不能致

足白自信不可威屈生君諱琮字文玉脩幹美鬈好學

篤古考府君卒廬于墓側晨夕悲號不異袒括手理垣

木鄉鄰傷之衆佐其力終喪初事北安王再辟掾宥密

後從濟江以平宋勞官承務郞尹湖之長興民俗生女

則教琴筑歌舞長利技色事人取貨歲滿則質他室生

男謂無所于得率不鞠投棄諸水爲檄曉曰若新國也

未知吾元爲律倚市門子猶不敢棄况茲天民長賴給

上力役者不特傷汝父子之親亦乖聖世繁育生齒之

旨敢復然者論以違制由讀木蘭院碑載宋寶應丁亥

湖水大溢流死數萬聚葬於此若京觀然遂衋傷心罪

其志且生永寧去登封三百里均爲河南屬縣爲生同

鄉少中宣慰荆湖某爲憲副爲同官義不可讓嘗究孫

民先世由喪亂名字皆逸少中之祖伯季四人其伯也

始徙登封者實生盧川君諱聚字某年八十五以至元

丙戌冬十月十日卒葬先塋以元配程氏祔程有賢行

以君四十無子爲娶姨母尹氏子而生明顯明讀書不

仕男孫七人禎將仕郞峽州路知事復將仕郞主枝江

簿亨謙豫節元咸幼女孫一人亦幼男曾孫六人未名

女曾孫四人逾㓜嗚呼君夫婦惸然還登封及其屬纊

三世子孫巳且二十人其婚姻葛藟之家猶不居是選

固巳衍爲盛門巳微而昌始屯而亨天之福人亦易矣

哉又少中涖民治軍遠跡嶺海蜚聲振績爲時聞臣子

貴應銘法銘曰

凡今受姓咸岀黃軒其自以氏實爲公孫後有王孫别

胄王室文由便省去覆而隻有煜兩孫世緒咸遙欲一

其初循本自條其居登封由管城徙鋒鏑逃歸子然一

已胼胝手足克艱造家感迷先邱號求邇遐民欲天從

爰昭其孝指所在藏假人以造乃安斯窆盧店之阡爲

前爲令罹是大厄猶不爲虞安必異時湖水不再至耶

發民築防延數十里高袤及丈日急其程如水朝夕至

者悦以使之民不怨勞竟工種柳雜木其上以捍衝齧

縣有李王祠百區皆非法食毀取瓦木用新縣治廟學

尤麗高敞加什其舊卽其羨材倉廩府庫病坊遞舍無

不改爲居民行旅爲之改觀效命義軍故皆鹽夫羣行

市中人無誰何一日椎釀甕眇酒翁目叱衙兵追捕或

諫如是驟繩恐不利尹君曰吾奉天子命尹此土莅此

民安能坐視鼠子與尹爭長雄自爲名哉盡收其黨二

十餘輩杖之鄰死自爾鄉民效尤夙號難令小裂公牒

大殺兵吏者皆側足斂手無敢肆暴嘗裹糧紱印行田

老父爲具食發槖償直父問所紱爲何曰吾令也紱縣

印耳父出告其郷鄉民百數十人追及于行爭持酒炙

遮留後至者觸器覆酒流地酒主憤云令去必刃汝觸

者曰吾亦有刃報之君曰民以吾故相仇其咎在令衆

惶駭罪其失言二人慚伏君爲曉曰吾元禁挾弓矢刀

槊嚴甚輕杖重死若曹何苦干禁挾此爲耶且戍兵以

索此爲名得之則破汝產其皆納置令所乃得兵數千

事而還後衙兵暮夜追呼民燭令署畫刻而至訟牒至

前决以其日未嘗滯囚圜土屢空去之日士民號送塡

道擁馬旣久猶思求頌其德刻石縣門後令不可民請

不置者數年一監縣者曰梁令非有惠民何能致然從

汝樹石公堂右方書今歲陽歲名以彰其賢且俾人灼

吾不昧善也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去寳應實一甲子湖

大溢水不冒防𦆵二尺民始歎曰微梁今葬魚腹矣雖

求爲魚得乎加承直福建勸農營田副使巡行建寧時

羣盜聚浦城戍將方加兵君止之請身至其棚曉曰汝

皆平民逃州縣重賦繁役岀此甚不得巳之䇿汝曹自

計甲兵堅利儲餽有繼訓練有素徵發日多敦與官軍

而乃以就盡獸聚鳥散之人抗之不敵明矣能從吾言

捨險卽夷相率而歸小可以徼賞大可以得官孰與闘

官軍身膏草野妻子奴人乎因血指爲盟民感泣投戈

拜賜不煩兵而附順者若干千人後議事福建省會南

劒俘賊妻孥三百餘人至公曰是多平民爲賊驅脅宜

旌别之縱歸者半尋遷福建都轉運副使丁妣夫人憂

又廬墓終喪升奉訓大夫知常德龍陽州民聞有惠長

興爭境逆而遲其來方大施張以變前習數月代至民

復境送而速其去大德四年爲子鎭畢婚南劒夏六月

十一日卒歸葬其鄕先塋夫人同郡李氏二子伯也鈷

有學行二女巳從同郡趙某許昌程某二孫浩浦至大

巳酉有司上羣從共居族于亦能喪親如君詩曰教誨

爾子式穀似之宜特旌異風勵四方庭臣用嘉揭諸大

逵爲孝義坊過者式焉鎭恐先德猶未白世聞燧舟應

宮賓之招自淮安逆至儀眞拜而請曰先君墓碑未敢

遽言俟他日必卽京師見懇今而果來爲之詩曰

聞古有訓孝子之至不于養生于喪自致敦古如君未

忍其親𤣥宅長還曠野無隣卽邱築室僅蔽雨日呱𫩜

三年忘盥與櫛家本之身克爾親親推以爲國何有仁

民長興孩乳脫不𡨚夭患防悍馴庶弊皆矯于福營田

劭農是官往造賊巢舌柔暴殘雖生平爲蓋棺廼定不

有太史孰筆卓行瀰瀰淸漳源出太行有碣其壖流芳

與長

  武畧將軍知秦州史君神道碣

至元十有六年其歲已𫑗五月二十有一日武略將軍

知秦州史君卒後二十二年夫人亦卒又後是十有一

至大辛亥其子興平令誠三千里馳書京師于燧曰

昔太傅魏國文正許公私淑于秦我先人時童子北面

事之君年先立于下風今將舉是二喪别塋于長勝坊

少陵原樹碣墳道昭示悠長銘捨先友其將誰託余勤

其請之遠爲序曰維史氏雲中人太祖加兵中國禡牙

始此故考府君廣𨽻師王穆呼哩戲下以從殘河朔河

東功戍鎭西州金蹙國播汴棄關輔徙其民于河之南

乃偕田侯雄踰西河雄取京兆府君逐盜華州芟荆𣏌

飯蓬稗以立官舍又歲從太師塔爾海伐蜀功授璽書

金符卽知華州有子八人君其嫡長諱克恭字子敬者

皆先師所命年十有八府君丐老遂襲爲州惟騎射精

妙得其家學他皆戛去紈絝豪習遇其聯仕不以刺州

自多而克下之華之父老故人咸語曰吾邦君有子能

爾其所加禮不以年少而後其父會罷世侯遷刺同州

同接壤華人信已素滿秩刺乾土廣而戸寡不虛旬浹

以當甘凉諸侯王妃主吐蕃去來驛塗比供億不失幸

未速戾實艱實棘勵志州校割俸爲倡倉新廟學後刺

葭州葭瀕西河方攝延安路事昝順寇成都盡發路民

爲兵以戍君汰貧弱惟抽富民產沃丁衆者籍之輿誦

曰平俄秦藩肇建方冬發萬人築白海行邸君營五原

寨沍寒甚于他州方是之時急其程作民必槁死君輟

徵集須春赴功其不苛民媚事形𫝑如此移刺秦州未

上而卒纔三十有五嗚呼不年哉大帝淵龍自輝驛致

先師至秦實歲甲寅君從學八寒暑先師嘗譽其厚重

篤勤有入道資由巳未還鄉河內故不卒業而早宦所

就巳此夫人𤓰爾隹氏金遼東行省必喇珠之孫皇先

鋒使色埒之女當君之卒年猶盛也三子誠弟謙以門

功主同官簿讓不祿觀二子成立若是豈不爲善持家

學之徵歟女孫三姆銘曰

繄君先公興龍之逢㧞民于雲樹勲先攻初亦豈易奮

殳顔行攻壘畧地大河之陽由晉而西移軍𢎞農乃翦

宼攘有華四封何以寵嘉有煒金節副之命書郡侯是

列君襲爲州猶小子侯會華世官循年轉流遷之馮翊

與華壤錯吏習民安坐嘯畫諾于乾于葭乾難葭尤乾

止倐還葭多隠憂隱憂如何籍兵戍蜀與彼秦藩行邸

廹築乃恤民寒緩程須春年不三紀未上卒秦司月旦

者評有二悼一不終業魏國去蚤一官止西雖曰邇家

有施不幸神都去遐不峻其階終始州刺豈天嗇之將

熾爾嗣少陵之原實古上林碣以表阡庸吿來今

  太倉監趙君神道碣

燧讀廣平府敎張宏狀其弟子今奉議大夫僉嶺北湖

南道肅政廉訪司事趙勵之考太倉監君之行而取其

三焉曰學約而醇官久而卑操窮而確蓋書以乘治忽

詩以正性情易以際人天而春秋以謹名分著懲勸其

删定繫作雖一出仲尼之手以諸賢弟之問聖師之對

示萬世以操存涵養爲傳心之要典者惟論語爲然而

君誦之終身不治他經雖不治他經以推治他經譬則

破竹將無有迎刃而不解其節者豈若今務博者童子

知誦六經白首猶迷其源委君亦漢氏諸儒專門一經

顧多成才之亞歟故出而仕其卑則監倉夫積久而易

糠腐者惟粟必贏其入而棓其出贏其入也則輸粟之

家病棓其出也則受廩之家忮之或一有言皆觸禁者

矧利所在覬得者衆臨制之吏鉤名綜實不于書則于

庾鱗比取之月異而歲新焉幸有愼者巳不爲盜人則

迫使必盜故完往而敗歸潔入而汙出償産傭孥者武

敏接也此監府縣倉者然也太倉則儲幅𢄙之粟于斯

其糠腐尤夥尤夥則贏入而棓出者愈無紀極地由邇

輦轂則病而忮者易愬易愬則完往而敗歸潔入而汙

出愈速或一二歲爲之不償産傭孥者有之必無二十


年之久而不蹈者非不循俗嚴巳以拒人察察醇白者

疇克爾然亦确确乎其艱故或疑是非德之大不曰鄭


之國渠鑿涇注塡閼者水也井亦水也以之漑也井之

利累日夜有不能終畝而鄭渠歲灌潟鹵四萬餘頃夫

不計井之勞與所居之小之異而責其不爲鄭渠世鮮

不以爲迂使日夜汲之積二十年之久冽而不竭亦佳

井哉監倉古委吏比也仲尼之聖猶止于當會計讀論

語而學仲尼者能是巳矣非德歟旣其歸也有廬于城

而無田于野無臧𫉬以服事朝夕供井曰之勞薪糧之

須諸子身之衣惡食菲安不怨尤里之豪悍有恥其乏

者曰使幸交我我則周之君曰吾受德鄙𭧂以捐吾介

不可及子勵仕常從之官毎飭之曰世固有羞賤貧而

希富貴權倖以死無囘者矣莫不一敗瓦裂汝惟義命

之安祿入之外不可他營銖髪以賊其心能謹其事而

忠于上則良子也年七十九卒猶以是爲顧言實至元

甲申四月十有一日也君諱珪字君璋世居盧龍范陽

間四世祖通以材武得官于遼爲千夫長祖達不仕考

托監酒上蔡義宗播蔡死蔡亂君踰河僑家洺州爲州

將成侯兵曹後入監太倉洺今易爲廣平陞州爲府元

配河南胡氏前卒三十二年三子彧德安勵金無經學

吾元狥地漢上得江漢先生趙復于雲夢至燕而經生

始集彧從之遊有善學譽與耆宿友年二十四德安年

四十皆前卒一女適肥鄉蓋氏再配東海盧氏前卒二

十年男孫某年二十五而卒女孫一適同郡韓氏一適

巴圖總管子毛頴孫曾孫一人未名勵自知淮東憲事

入掾中臺又掾中書出同知晉州雲南行御史臺都事

今爲湖南至所治善恪其先訓者大德戊戌將改葬君

與兩夫人于某鄉里求燧銘墓碣銘曰

生煒有輝殁淹其升孰曰嗣人克善乘承幽光于生蓋

棺益耀非子式顯歸以何道嗟太倉君恬養廉貧其志

不越式是後人入循周行出而要荒繡衣所如梟狐遁

藏期爲良子可曰不負令甲聽爲于親可後易桓爲碣

洺水之阡太史繫詩何永不傳






                汪滋畹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