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庵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七 牧庵集 卷第十八
元 姚燧 撰 元 劉致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十九

牧庵集卷十八

     元   姚   燧

 神道碑

  領太史院事楊公神道碑

嗚呼有秦君子楊公諱恭懿字元甫其先始鄉耀之同

官中避宋亂徙美原五世祖儀徙今京兆之高陵與高

祖亨再世力田曾祖植祖禮再世仕縣吏考天德擢金

興定進土第由博之聊城丞掾陜西行臺權大理寺丞

主京兆長安慶陽安化簿辟令順德之隆德及安化而

安化兼錄事州之判官三職具脩積官中大夫其德其

烈有先師司徒許文正公墓誌言章宗南郊爲太常臣

授幣而立御史將劾不恭其友曰大夫習于禮者名行

祕書盍從而問曰授坐不立御史慚縮而止太常則孫

公通祥實公外王父公以正大乙酉生于其居京兆之

雙桂坊童而讀書記識強敏日數千言時艱從中大夫

逃亂而東不恒其居于汴于歸德于天平雖間關險阻

未嘗怠弛其業年十七侍中大夫西歸無田于郊假室

以居鄉鄰或繼其匱皆謝不取惟服勞以爲養暇則力

學綜博于書無不經目而究其心者摳衣之徒戸外滿

屨横經入問爲析疑義源源其辭若决江河而下之名

聲日延海内縉紳友大中者馳書交譽知之膚者求觀

其文侈其肆者以爲鱣堂之席有繼與其極者直期以

宗盟斯道于將來時巳邃易禮春秋思有纂述耻爲章

句儒而止志于用世反覆史學以監觀廢興存亡理亂

得失于千數百年之中曰輔治之具禮樂兵刑禮樂非

王者果爲不可興行于天下兵恃以芟暴亂而安元元

刑取其弼敎循本以求皆仁義之資也不講之有素或

一旦帥三軍爲士師貿貿焉不知其方反受成敎武人

俗吏乎事雖未試從可槩見其佐王之略年二十四始

得朱子集註章句四經太極圖小學近思錄諸書誦其

言而推其意嘆曰人倫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

此書今入德有其門矣進道有其塗矣吾何獨不可及

前修踵武哉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動靜云爲

一乎持敬行之以剛健居之以悠久日就月將俟其成

功于潛齋之下自任益重前習盡變不事浮末矣歲甲

寅司徒奉潛藩敎來秦公往見之際其道德之光聞其

仁義之言于傾蓋頃歸心服曰世鳥有斯人之倫敬事

猶師而司徒友之亦至分庭而行抗席而坐一遇講貫

動窮日力而所造益深平居訒于爲言喪中大夫絕口

水漿五日喪葬用牲盡祛桑門惑世之法爲具不足稱

貸益之棺槨皆黄腸衣衾必縟疏衰𩜾粥悲憂爲疾杖

始能興司徒會葬歸語學者曰小子志之曠世墜典夫

夫特立而獨行之其功可當肇脩人紀聚居六年司徒

東歸喪妣夫人猶中大夫其疾益阽三輔士夫知由禮

制自致其親者皆本之公先是宣撫司行省欲以掌書

記共議事祿之皆不能屈至元七年詔司徒由國子祭

酒拜中書左丞始與右丞相安圖共政曰譽公賢丞相

以聞十年上遣協律郞申敬來召疾不能行十一年儲

皇下教中書汝如漢惠聘四皓者其聘以來故丞相遣

郞中張元智書致是命其冬下車京師上遣大臣勞其

遠來他日入見上問何鄉先德爲誰從何師學子今有

幾無不周悉其夕嘔血上遣尚醫來候且賜之藥少間

明年正月元日之翼曰上御香殿以大師南伐使久不

至方念之深欲筮之時以日者待詔公車百十爲輩獨

以命公蓋以其道德素著可交神明者其言頗祕侍講


徒單公履請設取士之科詔先少師文獻公司徒竇文


正公與公雜議公上奏曰三代以德行六藝賓興賢能

漢舉孝廉兼策經術魏晉尚文辭而經術猶未之遺隋

煬始專賦詩唐因之使自投牒貢舉之法遂息雖有明


經止于記誦宋仁宗始試經義亦令典矣哲宗復賦詩

遼金循習將救斯弊惟如明詔嘗曰士不治經學孔孟

之道日爲賦詩空文斯言足立萬世治安之本今欲取


士宜敕有司舉有行檢通經史之士使無投牒自薦試

以五經四書大小義史論時務策夫旣從事實學則士

風還淳民俗趨厚國家得識治之才矣奏入上善之丞


相每咨世務倚以自毗㑹其北征公遂請畢男婚而歸


十三年詔改厯太史王恂總算同知郭守敬推測司徒

明厯理或言公嘗推厯終一甲子而得日月薄食者七

十有奇曰日月之眚古無是之多也十六年召公著厯

義十七年授時厯成奏曰黄帝迎日推䇿顓頊載時象

天堯之欽若舜在璣衡周太史正歲年以序事皆日官


世守其業隨時占考以與天合暴秦焚書廢古僞作置

閏歳終兩漢因之建厯之本必先立元元立然後定日

法法定然後度周天以定分至賈逵譏其守一元不與

天消息杜預謂當順天以求合非爲合以驗天者皆確

論也臣今治厯廢厯元日法析舊儀六合三辰四遊而

異之省天經黃道惟用四遊移天常赤道遊于南軸之

下以取候視之無窒倍八尺之表而五之以影符進退

其晷使不失于芒忽日日測考積月爲歲積歲爲世必

于厯法益精益密非但正數十年一改之弊且可上追

黄虞三代之舊矣文曰一月之始日月相合謂之合朔

漢太初厯用平朔法小大相間或有二大以故日食或

不在朔先後一日時亦鮮中宋何承天測四十年得三


大二小以正朔望使食必在朔隋劉孝孫劉焯爲定朔

唐傅仁均取以造戊寅厯貞觀竟改從平朔李淳風造

麟德厯得四大三小求避人疑間以平朔又爲進朔使

食避元日一行造大衍厯以爲四大三小何害今授時


厯後是二年當十九年自八月後四月倂大實日月合

朔之數皆改從實方奏太史臣皆列跪詔獨起司徒及


公曰二老自安是年少皆受學汝者故終奏皆坐畢其

說亦異禮也授集賢館學士大中大夫兼太史院事明


年以徙家得請歸又明年儲皇俾靈臺郞岳鉉召後中


書議相承旨李濤儲皇不可以公爲識治再召又明年

詔翊儲皇以爲太子賓客二十二年召明年以昭文館

大學士正議大夫領太史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耆艾議


事中書召皆辭疾不行三十一年疾亟親賓問之忽長

息曰有是哉國哀也聞者危之亂以他言徐又曰誠哉

後三日顧言子寅曰敬愼小心以卒實正月二十有五


日也後嗣位詔下則賓天果以其日人以爲平生與國

至誠所格嗚呼使入哭者有如温公刖公當亦如呂誨


起言天下事矣徴士蕭𣂏誌其墓曰朱文公集周程夫


子之大成其學盛于江左北方之士聞而知者固有其


人求能究聖賢精微之藴篤志于學眞知實踐主乎敬

義表裏一致以躬行心得之餘私淑諸人繼前脩而開

後覺粹然一岀乎正者維司徒曁公嗚呼誠知德不易

之言哉後十年寅以江南行臺監察御史疾得吿去自

金陵過宣以燧少受知公而耳其雅言求銘墳道然所

貴乎君子三焉耳德耳位耳道耳得于心之謂德用于

時之謂位行其學之謂道如𣂏之言同其德矣未及位


也以年考之司徒之生前公十有六年入見前十有四

其卒也前十有三而卒官皆昭文館大學士領太史院

事同其位矣然是位也皆極人臣之亞爲古八命位實

行道之鎡謂不得君知名而召旣至則温其玉音以勞


疾則尚醫交候饋藥大官繼膳疑政賜問入見坐語聞

辭則留留而不可暫聽其去去而思之復召司徒十召

公八召其體貌之亦至矣哉如是而兩公迭爲循墻不

可謂道之行亦天也雖然天道遠遙不可以巳事而知

必來者始見猶農夫焉未有播粒于土而不苗者今也

四海匪獨士子凡筐篋之吏求售于時其誦而習亦先

四書蓋天理同根人心誦其言而衆則爲其道者將多

非兩公肇是太平之基其誰力歟斯古之人所以重歎

其善作而不必善成者也公以卒年三月從葬中大夫

之昭文有潛齋遺藁高祖妣齊氏曾祖祖妣皆紀氏妣

宼氏孫氏夫人李氏以柔嘉作配君子姻里德焉三子

寅其胄也宙今令京兆蒲城㝐方學女子子四人適主

京兆長安簿席貽士子馮嘉鳳翔提控按牘王繼述樞

密院掾傅昱男孫僖女子子二人長適呂曾幼姆銘曰

維天生賢匪使自有俾拯烝民爲責已厚公于明命實

肩實負乾乾其行艮艮其守師古喪祭如禮不苟三綱

之淪我條自手推得其𩔖無倦誨誘學者宗之西土山

斗鳶飛魚躍潛齋自蔀令聞之延已徹宸黈束帛戔戔

賁及林藪丹扆曰來何暮汝叟大師之南伻斷已久其

宜進退汝蓍以叩又曰多士文字儷偶求得碩才奚策

以取又曰厯義羣喙紛糾汝折衷之其從誰某凡是大

正無不可否公拜稽首𤁋膽悉剖丹扆曰噫惟兹儲后

端本萬邦汝賓以友儲后曰今識治黄耉惟汝爲可肱

股元首公益抗章臣早衰朽養安踰紀僅止中壽歸從

先藏奉政之阜止阡有碑無我樵槱垂詩千齡以吿爾

  鄧州長官趙公神道碑

有虞臣柏醫佐舜調馴鳥獸賜嬴姓其後費昌去夏歸

商爲湯御孟戲中衍爲太戊御至周造父爲穆王御服

盜驪驊騮綠耳之驥西巡樂而忘歸徐偃王反復御日

馳千里破徐賜趙城爲趙氏其子孫散居何望傳次幾

何至公者不可稽然由所記憶其先家代之繁峙金亡

去其鄉凡再徙始爲冀之衡水人又爲蔡之平輿人天

興癸已之棄汳播蔡也公以善射足力材兼衆歎倡義

兵數千爲帥聞天兵圍蔡急城中糧絕乃率部曲發平

輿富室藏粟負擔疾戰百死突圍上餽召見行闕嘉其

忠勞敕銀符提控復潰圍還保平輿明年甲午金亡將

戲下歩騎數千下宋時襄陽開制閫改信効左軍統制

制閫後厭降將多恐聚此叵測漫爲受犒欲致盡阬之

太尉江海策曰且人窮而來歸誅之不義又吾閫所節

度四十五軍半北人今此加誅則吾軍北人各有心矣

徒足啓猜長亂漢北之州獨鄧近去吾閫程再日耳北

與敵隣乘彼虛棄未戍盍遣是衆先之在彼有生降之

德在我有復地之利一舉而得兩者也閫然之別遣路

鈴哈雅實克將若干千人爲監來戍至則與實不相善

益憤前吾所好相下而顧不容將以計誅又一軍譁譟

皆言制閫不足爲盡力會明年乙未十月天兵畧地漢

上集將佐南門商戰守宜公扼劍前衆曰始吾下宋正

求活我戲下數千人與若妻孥而制閫欲一切以計殲

之情露而事廹者數矣今幸出戍不獨任吾别將監之

一旦誣以他罪盡無吾噍𩔖覆掌不難爲也誠不忍

若泯泯膾脯宼手必歸皇元後應者斬統領徐海獨辯

不可立斷其首以徇一軍皆呼抃受命馳造實營執以

出盟令呼宋兵投仗脫甲吾不犯若一人盡歸之襄陽

如輙肆動皆誅死實駭汗失常目眙瞠舌撟然不能下

頃不得巳乃親呼其軍如所敎者于是皆受命復與將

佐爲約是州生齒十萬今日之事將求生之非固苦之

將思完之非固離之衆曰生完之耳離苦何爲公曰若

旣相許矣其無殺人父兄而臣妾其子女以利貨財與

懷復私怨衆又曰不越公命也乃開門納吾元兵事成

終朝肆不變市爲具車馬遣實令將其軍盡還之襄陽

少不怨制閫昔者圖已而甘心此軍也居再月太宗爲

太子南征遠過敎以是城甚近襄陽虞力孤不能自完

且歲荒與均唐三州民徙洛陽之西三縣鄧治長水均

治永寧唐治福昌許公權宜行省事乃先勞分苦佐乏

藥疾翦𣗥墾萊府寺田廬於粲一始明年丙申襄樊亦

徙洛陽其年公入覲特賜金符錦衣許出戰督軍入守

字民别降銀符八十金符八以酬從公將佐同力者奏

洛西歲又荒乞歲得大名軍儲米爲石四萬五千陜州

鹽爲斤若千萬以廩餓人制可如是資食二州三年後

歲登乃止辛丑授鄧州長官奏以弟將州兵亦可而是

州兵民始分後十二年癸丑在先朝今上以太弟之重

命故丞相史忠武公經畧河南始屯田漢上張平宋本

盡還爲徙鄧均唐襄樊五州民實南公始復鄧時宋己

築襄樊均皆宿重兵徙民各歸其州惟是三州還者無

所于歸襄樊僑治州北均僑治西皆倚公爲援南州數

十里淪爲盜區戰外耕內四年之間積穀石七十餘萬

丙辰乞骸骨不報明年疾卒實丁巳春三月十有四日

年六十有一其月二十有四日肇塋州東南之曲專里

以葬自喪及窆祭哭聲振城野數萬人昔受公生之死

地者公諱祥字天麟魁貎碩躬望之威如孝親友弟及

有地方數百里秉龯垂符常布衣韋帶麤冠弊鞍江漢

大都督爲言衣冠貴賤章也何乃爲是過儉下自同庶

服耶不恤也與將佐言公府則吾節度汝不可不嚴名

分之守私處則汝皆少所從起相習者豈可遽修邊幅

改度平日也必齒坐序飮其疏簡目節直坦與人不疑

如此考贇妣李生子二人長公弟彥卽將州兵者大考

仔曾大考康三世連不仕饒貲樂施夫人霍以賢聞子

一人昭勇大將軍保甲萬戸侃今鎭衢州男孫三人伯

元仲亨叔利女孫四人適𫆀律弼李友端劉仲溫季幼

槩公之始遭金季年出無受知託援之臣入無素勲可

藉于家奮其孤身百戰前驅積勞而加數千健武之上

亦何壯也且人之才相爲十百千萬不能齊同以一人

當一人爲衆人以一人絶出千萬人之上是曰俊傑方

天定命昭昭而昧者疑所適歸彼千若萬人奔走爲依

求以自全其受是依者內揆無可出險反正之才豈以

一身貿貿先衆徒死則依人者猶不難于爲人依而受

者也金旣隕祚而後將十餘旅之衆下宋其志仁此人

也及宋不察將快其肆毒巳乃北戍鄧州爲置監將防

虞而戎備之其伺釁竊發不保其終何如也非公謀斷

灼知改玉安能轉禍爲福侯食此州哉然由公而上不

仕三世潔實儉勤積累悠長能散宿居芘後之功旣碩

旣豐而始大興此勢之必至理之固然者今侃也卽基

堂之龍盾虎符列名平宋功臣非公作則之報而誰諸

孫繼繼脩偉則是澤也夫豈一再傳而可遽艾之耶後

葬三十有二年至元二十有五年戊子侃自衢遣叔利

五千里持衢學官鄭怡所撰行狀走鄧請述墓碑燧哀

其志在揚厲先烈又嘗家洛西與我先人居相邇而遊

相好也故不終辭銘曰

穰之東南有堂其封下爲平輿趙公幽宮返是之年周

甲子一束髪樹名古人自必翊將衰祚偶方興時如𨷖

孺子賁𫉬是支金鼎沉淪提是窮旅曰奔與國渉漢南

騖來戍是州始脫危阽乃棄衆星日月再瞻甫少康蘓

熯螽薦沴徙北就豐于洛之汭洛凶亦然移粟大名以

及還南保甲戰耕與是州民耄穉十萬形影相附千里

往返厚深之仁崇阜增川宜是州民戴爲二天朱邑桐

鄉古弗是過卜置冡傍萬家且夥有子將軍方耿烈光

虎節斯皇孰曰公亡匪銘伊白匪石安邈我筆載茲後

來者頤

  提舉太原鹽使司徐君神道碑

至大三年中奉大夫僉樞密院事徐毅慼言于燧吾先

人以雅善故御史中丞王博文當其爲河東山西提刑

丐銘先祖提舉府君墓碣中丞不讓而援翰昔毅與子

嘗受業太傅許文正公于冑學爲同門今子長翰林毅

僉宥宻爲同朝爲先人于中丞無是也又子亦識吾先

人古所謂知死知生者兼有之其遺善可筆以示雲仍

者非子誰賴哉乃序之曰君諱德舉字進之曾祖澤妣

郭祖閏妣郅世農平陽趙城以本富聞石明里考玉材

武爲皇帥府提控提領崞縣岢嵐州長官後馬公行刑

部奏提舉河東南路常平倉妣夫人高以歲丙戌生公

數歲撫而謂曰是吾父登金詞科令岐山出也身教之

書及長又資使學仕俾歲偕計吏趨龍庭甚爲參尚書

省議樂齊賢馬文玉二人者知擢以爲掾巳未遣迎世

祖于江北陽邏且徵兵山之東西中統壬戌省調平陽

路轉運司經歴以妣夫人憂去官後六年又居考提舉

府君憂安西王國秦凡河東河南山之南與陜西食解

池鹽地皆置使督其賦入悉輸王府以君爲太原舊由

其地炙鹵民盜煮食有司雖密其禁犯者終不衰止而

賦日益不登遂弛其禁聽民煮食惟戸責輸賦漕司行

習久矣至于都漕欲變其法復轉鹽鬻民君以爲若然

是驅是邦人納罪𦊙也若仍弛其禁惟衆遣吏巡迾不

使賤估盜販出境而加賦其舊三之一焉民便安之而

績亦最陞提舉棄而不仕其平生履厯巳此不可謂達

而名傍聞四方士夫從之遊公侯用其言而人亦樂以

急難見求者在夫重諾而趨義負氣而尚俠其事如李

璮將爲亂自益都傳檄求臣叛王而平陽總管李毅不

思移文太原爲忻之監州恩巴楚所發故兩總管皆誅

論毅子青童尚孩坐徙遼海君哀之帥毅家僮訟之宥

密以爲祖宗之法父子罪不相及且昔檄事靑童何知

與禍至茲甚非昭代罪人不孥之旨宥密遂奏還之今

戍四川長萬夫襄陽旣下之明年將平宋詔籍中戸爲

兵民甚駭愕至有自戕求脫者總管烏塔患之迫君詣

宥密受其成法得于三戸抽一遂懷檄歸虞吏爲姦教

侯取籍閉府幕道院身自差第三戸優劣優者爲兵劣

資其力令出人稱爲平有泣謝者初世祖征雲南師未

及境書遣三使諭招三人者言祖宗之法殺詔使者城

㧞必屠萬一變夷怙惡或賊殺臣願無以臣而使是城

噍無遺𩔖至則彼以爲誕皆殺之懸尸于樹大師旣至

求其首或謂投洱水中遣漁人網取無所得火其骨函

送二家復其門徭田租中一人秦州士子王姓分蠻口

數十于州俟其子壯付之後三十年當歲丙戌詔西省

臣訪求三家在亡蠻口巳爲郡豪張某者冒有王氏子

顧受其人傭直君言之憲府坐郡豪以罔受上恩官吏

見知蔽匿者皆罪黜而還正其口王氏子民奴有嚴姓

者主利多直鬻其六七男女于商胡君憤然曰奴有男

女若是衆多則知賴其爲力也久忍重奴商胡分鬻他

地哉白其府曰主旣有名郡籍則奴亦郡民烏可不告

所由而輙鬻之縱不損吾戸數實損吾口府是其言行

巳數舍遂追還之代贖爲民猶其外者至語其家衣止

大布大帛食無兼味飮酒不數龠事繼妣石有孝譽分

田以恤女弟孀居爲子擇師俾齒胃學其知親賢又如

何也恒言以飭諸子曰立身本學治生本力穡儉勤羨

以周匱急無多積以自災取友不可苟合勢利臧𫉬久

故旣火其劵多至千指自今事汝久者其縱遣之當不

恙時伐石爲槨穴地倍常有半曰他曰無厚藏明器用

陶無法流俗侈靡崇事浮屠以大德癸卯八月六日卒

年七十有八九月二十有八日葬石明里先塋以前卒

二十有一年元配同里毅母盧夫人祔置毅爲治書廉

使風紀中外刑曹惟觀今爲內總六師外制諸軍遠及

萬里爲贈祖玉嘉議大夫上輕車都尉平陽郡侯妣高

侯太夫人考德舉太原鹽使司提舉贈中奉大夫䕶軍

平陽郡公妣盧妣邢皆公太夫人非文賢而能之乎繼

妣邢夫人生投轂穀濟投宿衞成廟轂掾河東憲司穀

大都永濟倉使與濟皆不祿女歸江南諸道行御史臺

治書裴居安男孫四人女孫四人銘曰

嗟古君子許友以死非父母存曾不有巳後世不然輕

合權輿橈酒以金矢死不渝小棘見吿聞已掩耳大而

去之遠若讎恥允義徐君閔其故候世業塗地而身亦

劉童子何知亦遐以置曰是聖代開罰及嗣教訟于庭

萬里還之俾克再家䖍秉將戲民有不幸爲勢壓抑無

待𥸤求我則往直謂爲非俠力善砥名謂之爲俠不蹈

難行其居而家井有條理施以裕人自奉則非伊誰無

子無不欲賢師匪其人學則滯偏遣毅齒胄從許文正

耳其嘉言目其善行故岀用世尊聞行知爲民所望宥

密贊毗不昌其身而昌爾後逾信百年種德始茂子貴

而碑令甲得爲可恃以傳太史友辭

  戍守鄧州千戸楊公神道碑

楊公諱彦珍世汴之𣏌人曾祖考某祖考某考眞皆不

仕金垂亡也鄉里及旁縣豪傑以公質而義沈而信脩

幹有力馳馬引强奔走服屬之至有二萬衆將之來歸

授萬戸徙河內定興思立戎勞不樂民治宋將彭義斌

侵山東東方諸侯皆壁不出犯其鋒或聞風景附始將

百人從故張蔡公戰淮北復徐邳兩州勞陞將千夫戰

淮南破光廬兩州及安豐軍戰漢上拔光化棗陽先登

又破信陽軍戰襄陽走王總管牛首山斬張太尉鹿門

破荆南沙市初鄧旣降以歲荒盡遷其民就食洛西留

公來襲戰塔橋古邨黔陂屢軍戍守會故中書左丞劉

磵故宅岡將趨襄陽率步騎北之其後山西逋民由雕

汝可去父母邦而南耶與故遮止之假種牛曰吾在此

兩堰以灌屯田歲收粟爲石中書平章游公築楚鐵狗

無慮若千萬沾饑羸爲口亦無慮若千萬歲甲寅以平

生小大數十戰身被三創老厭苦兵子珪能荷殳矣請

憲宗朝求嗣已授副千戸得休居十三年以至元乙丑

春正月十有八日卒年七十其月二十有九日葬州西

北十二都之靈德鄉蒼龍潭壖夫人同縣盧氏後公卒

之二十五年當至元二十六年歲己丑年九十不恙珪

及其三季秀成玉與男孫十有六人興祖世榮欽祖光

祖述祖崇祖儀祖遵祖協祖繼祖孚祖襲祖康祖恭祖

由祖亨祖女孫十有八人男曾孫五人儼伃侃偁僎女

曾孫八人最三世子孫曾孫男女巳五十人男婦女夫

甥孫猶不列也朝夕若歲時問安爲壽其前堂宇隘不

能容班之庭下人之望之蔚爲盛門非天章公潛德昌

熾後裔而何況珪克對前脩有光乃爾耶始有副千戸

江漢督府版令將突騎千時宋宿兵襄陽與君掎角臨

鄧督府度房有恃而虛别遣將以萬人襲之反爲均兵

遏絶令將所突騎爲援戰分道口斬其副將杜胡又戰

馬嘶山通道岀之從史經畧援蜀之開達兩州戰李義

聖耳諸山又戰同波砦萬石壩晉城寺𫉬生口五百城

母德章以拒合州又城大軍平以闞廣安軍歸從故中

書左丞相阿珠公圍襄陽戰小堰堡南漳鴉及八瓣凌

三山禽解都統樊提轄湖城砦馬軍趙總管野鵝池劉

都管肨山問探司王總管狢子川又禽無名將樊城戰

六年襄陽廼下勞授敦武校尉從中書右丞相巴延公

越安陸戰新城降黄宣慰坑沙洋邊都統火死下沔陽

攻漢陽先登拔之戰鄂之陽邏步獲船五十五艘遂濟

江下鄂又從故中書左丞相阿爾公分兵而西戰荆口

降高安撫下岳攻荆南沙市先登坑之徇地峽州下之

鄉民多趨險奔施擇峽屬縣宜都富民言能動衆聽者

駱升署爲邑令追還五千戸從圍潭州戰西門鐵壩三

先登進武畧將軍千戸金符從下衡永全道四州㧞靜

江進宣武將軍總管虎符下柳西融州徇地海外未至

召還進明威將軍副萬戸再遷廣威將軍眞爲萬戸戍

襄陽最其受任至今三十三年所援拔破坑下名城三

十而縣不與禽都綂一人總管三人斬州副將一人降

安撫都統各一人討湖南叛宼生降渠首四十五人所

全脅從及城拔而當殲言之大將而脫者不可以鉅萬

計小大之戰七十餘身被者五創矢分右巨擘洞肩汰

股貫踵先登壓陴而顚血嘗岀口積是勞勩位踐三品

力有可至數所得爲伐石人獸樹列神道又悼公平生

與國立家之多艱也不銘之碑無以白悠久自襄走鄧

託筆于燧嗚呼臣之事君猶子事父雖出蘇武告李陵

之言而千載以爲得然事父敬身事君致身道固有不

悖並行者曾參將死召門弟子啓手足以示全歸其平

居則又以戰陳無勇爲非孝夫小而殘形大而隕元至

不旋晷孰速戰陳苟于是而曰吾全歸吾全歸則天下

無授命之臣君何賴以守邦人子惟無事戎行不善將

身以死者是成不孝而執綏援枹以死固其所也况戰

不必創創不必死與雖死而名日延哉嘗讀史氏書見

𨷖將之登陴陷陳折馘搴旗大者百戰小者數十其身

所存鋒鏑遺餘必慷慨感發思有若人者生今之世得

奮筆大叙其雋功亦志士千古之一快也觀公父子踴

躍金革視身外物再世一轍庶其人焉惜吾文之未稱

副也銘曰

世曰文士武弁之易謂勇無謀似而非是讀人物志論

第英雄英之精秀草木華同雄譬健獸逸羣掁迅天於

恒人此與彼吝或𢌿其全萬邦表貞英故明智雄則勇

能人才文武異同胥附武遏亂略文太平具亦旣太平

忘戰必危猛士赴敵生死斯須彼文維臣何有是戚執

簡之評其可輕出於鑠維公鄉豪始宗無基于前造大

今躬金厯祝斷有衆二萬來歸太宗獨何是亂棄民而

戎轉鬬淮漢戍鄧控郛招逋立閈鄧人病饑我往耕之

鄧人聞戒我徃戰夷丐老而休年宜延夥而止七十𤣥

宅長卧生子如公亦毅能兵克越蜀荆三十名城金石

所創凡十五嬰虎符以庸鈇鉞專征曰是徵效先人之

敎五鼎三牲不享榮報發其幽光葬令存章庶幾子心

少慰䀌傷切雲之碑蛟奴龜負史臣是銘滋久無斁







                錢開仕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