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玉峯別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玉峯別集
作者:白光勳
1933年

[编辑]

贈信堅上人

[编辑]

小雨春山午。空堂鶴夢回。客來門政閉。香火半成灰。

日晩溪南雪。僧從海上山。贈詩忘歲月。憐爾舊容顔。

丙寅春。余在玉山。堅持軸來。吾詩亦與在中。而不記其日月。雲泉勝跡。與詩而俱爲夢想中事。可感也夫。遂改書前作。而復爲此以續之。

出長春洞

[编辑]

鶴鳴樹煙淨。日落秋山寒。相携出洞府。溪路碧漫漫。

醉贈尹而栗

[编辑]

山氣斜陽裡。天光久雨餘。一樽溪上酌。於此意何如。

沃州。奉次穌齋。

[编辑]

碧海明朝別。寒燈此夜眠。秋風獨歸意。一路亂山前。

海臨寺。題修上人房。

[编辑]

幽砌殘紅蕊。淸池滿綠陰。閑來時一睡。寂寂洞門深。

題友人家

[编辑]

雲收南野闊。日出西峯明。醉後對君坐。松風吹面淸。

贈智楫

[编辑]

懶夢春禽午。山窓對影迷。僧來告遠別。何處是雙溪。

題畫竹

[编辑]

本謂頭可折。誰知節難奪。兒孫若相持。凜凜俱風骨。

和文叔章

[编辑]

隔水聲相聞。終朝首謾回。斜風吹細雨。興入釣魚臺。

思峻持天冠山僧詩軸來。求詩。

[编辑]

我欲相尋去。春風萬嶺雲。靑燈對香榻。無復世中紛。

醉別

[编辑]

昨日苦不展。明朝行意忙。琴樽亦徒耳。那似一更長。

題元上人房

[编辑]

樹月橫窓影。雲泉繞枕聲。幽居韜未盡。有客自江城。

汭江別

[编辑]

寒食江南路。煙花雨後山。一春多少思。落日送君還。

贈竹林守

[编辑]

一夜長安雨。秋風遠客愁。欲歸歸未得。倩子畫滄洲。

題丁士達江亭在南原

[编辑]

蓼川南入鶉津。頭流西近鷦山。憶過村前回首。風煙不似人間。

荷浦。次世豪韻。

[编辑]

海邊之樹多靑松。松裡人家煙霧濃。歲暮客情仍遠送。一杯村酒更知功。

奉恩僧院。和李校理見示之作。

[编辑]

東西殊不遠。離索動經時。試發淸秋興。來尋水寺期。雲蘿非世事。猿鶴亦心知。性癖終堪笑。相逢每苦思。

奉呈成浩源

[编辑]

晦養坡山下。兒童亦識賢。幽居一百里。相阻四三年。夢裡音容見。塵中歲月遄。從遊魯邸話。鄙吝敢存焉。

入對飛龍象。非膺選衆賢。坡山長在夢。京洛日如年。人事羈中困。歸鞭郭外遄。僑居問何處。携酒欲從焉。

次韻牛溪

[编辑]

病愛田園好。淸時認作賢。惟應羞百代。不但滯終年。世路顔情少。鄕閭夢想遄。僑居聊一壑。眠食亦安焉。

弘農郡。贈孤竹使君。

[编辑]

故人遠爲郡。病子及春遊。花發訟庭暮。月明池閣幽。新詩吟更好。舊曲聽還愁。聚散本無定。相逢奈白頭。

孤竹寓舍作

[编辑]

出郭曉鍾後。庭柯颯已夕。幸此軒車絶。曠然無物役。坐對東籬花。酒盡情未極。

[编辑]

寄亨南,振南書。

[编辑]

父。昨日。惘惘取路。冒雨入郡。一卜難於千里之行。恐必不達洛師也。汝等。幸得陪兄主入山。三冬之學。足用平生。千萬努力。興兒優游勸奬。使卒有成。父兄之責也。振也來春。非有百發百中之望。不須勤苦遠來。來時留京之計。亦勿歇緩。餘不一。

寄亨南書己卯

[编辑]

別汝今幾日。以汝之思我。想我之苦。汝毋二月安過與否未知。尤倍悶慮。汝妻已能無事解産耶。産後調護爲尤難。一時不能弛于懷也。觀今取第之人。殊非泛泛優閑之人所可望。汝等若不得無念於此。只在下帷聚螢。晝夜矻矻而已。見千里殘奴瘦馬。空來空去者。初不若不識字之爲安也。況主三年苦留。竟至無一之成。天亦不仁。汝等其懲於此學業須在於早。苟入蹉跎之境。徒恨何益。筆墨時無得。如得之。隨後可送。不一。

寄亨南,振南書。己卯

[编辑]

近來侍側何如。所讀幾何。日夜爲慮。父月初。定欲與丁博士偕行。而試日已定。勢難捨兩兄之事。而晏然就途。玆又停之。歎憫奈何。汝等在廬所。專心之地。課讀無闕。再期之內。如得盡學經書。則此幸莫大。不須遠來京華煩宂之地。虛棄日月。若以留學廬所。爲便且益。則父亦欲於五月。換完山而下。因與汝等。力耕而終身。薄宦涼涼。頓無興味。日思丘園之樂。而未嘗暫弛。餘祝勤讀。萬萬加意。

寄亨南,振南書。己卯

[编辑]

奉事來。細聞汝等好在之奇。多喜多喜。但因人聞。汝等頗有侮人之態。且喜言人過云。人之爲學。只欲去此等病痛。而今汝若果如此。則雖學書萬卷。文似楊馬。卽日登第。其人何所用哉。驚痛欲死也。一失身於人。則平生難復見取於人。況世道日窄。風俗日薄。謹默守道。猶恐不免。況發諸口而形諸言乎。此後汝等。不能痛除此習。尙或有云云者。則誓不復與汝等相見也。千萬戒謹戒謹。只此。

答亨南書庚辰

[编辑]

書來悉好在。且聞汝勤於讀書。爲孝孰有大於此哉。頗用慰喜不禁。論語讀畢後。須從初卷。更日學一卷。以首尾貫徹無碍爲期。而無作輟之頃。則七卷之書。未十五六日。可盡一遍。果能此後。則雖學他書之時。亦可日誦一遍。如此不廢。只做數月之功。而可至百遍。爲效不亦萬萬耶。平生誦此一書。亦足無愧於冠儒冠而行。況汝之聰明。苟篤志力學。則其於進益。將有不自知自止者矣。才學大成之後。則貴賤窮達。付之於命。吾何與焉。將與老父老母。躬耕於海曲。諷詠先王之風。以終其身足矣。父之望在此。幸宜悉之。壯紙在亂帙中。竢後覓送。但多印書冊。置之高架不讀。則莫若塗窓壁之爲愈也。今後切宜廢絶人事。以古人勤學有成者。爲期可可。不一。

寄亨南三兄弟

[编辑]

想汝等陪侍兄主。安意讀書。遙慰遙慰。父厭北之情。日益甚。寸寸留滯。今日始發詩山。氣且困瘁。恐遂生病也。筆三墨四送之。汝兄弟各分一墨。一奉兄主爲可。所祝精究義理。字字貫誦。勿泛泛過日。期於有成。才至於取科第無疑。則任汝等惟意所適。游學四方也。餘不一。

寄亨南書

[编辑]

近來爲度如何。所讀幾何。爲慮。父自咸山。昨日始還此。無事往來耳。今欲就敍使君。而祭日不遠。故不果。過祭卽進爲意。汝若於其處。不廢日讀。不須來此。倘漫浪過晷。明曉馳來。父子相對。猶爲愈也。海南問安人歸。須使來奉家書而去爲妙。馬粥粟。告覓而送何如。縣近病氣大熾云。然則當速來此可可。廣文前修簡而去。傳達。餘不具。

答亨南,興南書。

[编辑]

見書。知汝侍側平吉。喜慰萬萬。父歲前感冷。臥痛十餘日。今始復差出仕矣。振兒無病。方學於安參奉敏學處。汝以病母。且來往無資之故。不得來學於京。可歎可歎。何不往學於進士兄主耶。松川。喪中老疾。安可敎人。初往之意迂矣。試日已迫。而製述不習。將何以赴場。千萬在念。通鑑,文選賦誦之。且頻頻製述。乃見讀書之效。讀而不作。日益生矣。家貧多弟妹。年且漸多。汝等其忍優遊度日耶。振兒都會居接。畫參第五。得初試無疑。喜極喜極。詩賦再度居首。名聲遏實。可笑。亨南今讀何書耶。凡家戶徭役。切勿稽緩。且戒愚奴輩。里閭間不得相鬪爲可。吾鑄役。冬前難畢。憫憫。不一。

寄亨南,振南。

[编辑]

淨元僧歸寄書。已得見耶。近見知山書。知汝等無事出入場屋。爲慰。得失。命也。不足云爾。但汝等能成篇與否未知。可恨。兩司方以罷榜事所啓。而四館已罷職。罷榜丁寧。但願汝等懲秋事之不利。勤做三冬之業。以冀明春之得耳。靈巖遠矣。長興,海南中圓點事。更須毋泛。日日充點可可。今之罷榜。只綠無圓點人。冒入場屋之故也。若至罷榜。則初欲汝等來見京試。而年饑衣薄。留度實難。是慮耳。春初下鄕。如得留京之資。當與汝輩。偕上赤計。或京或鄕。願汝等。頃刻不怠。以俟天命也。年凶處處皆然。想一家還上。亦不足。恐被重辱。念及於此。食不下咽。與諸宅共議。買船入島。多拾橡栗出來。則可活時月之命。亦宜毋泛。皮橡二斗。米爲一斗。能得十許石。則救荒之助不小。更須毋騰。家後山亦可拾。救荒之策。無如此也。吾方拾得五六斗。舂作米可三斗。和飯造酒蒸食。無所不可矣。文參奉之行。附一書。不知汝等得見否也。宰相亦無天生。惟在汝等勉之。只此。

寄亨南,振南。

[编辑]

近來。不知汝等在先生之所爲況安否。遙慮日切。庸學已畢耶。舊讀亦須夜夜誦過一二篇。日以爲常可可。父雖得依舊。與汝等隔絶歲已周。其於爲懷。云何可狀。苦待八月之歸耳。入學文字出送。卽今送官及校後。持來莊置爲可。八月下去。則欲率汝兄弟上來。從勝友遊學。庶有長益。但汝母衰病。吾三人出來。恐有意外之憂。是慮。餘冀勉旃於學。

寄亨南書庚辰

[编辑]

前日尹深中行。已附書。見之耶。元僧來。備悉家山之奇。可慰。汝欲十年莊修於深山。學爲人之道。爲父母者縱不能勸。忍禁之耶。但徒能有意。而不能卒者滔滔。未知汝實能刻厲堅苦。如古人否也。吾於淳昌地。有可耕隱遁處。溪山絶勝云。人言如可信也。與汝等耕釣於此。以終其生足矣。餘不一。

寄振南書辛巳

[编辑]

遠路。風雨累日。不知汝何以下歸。食不甘口。念汝等俱集一家。上下交喜。此身寂寥客窓。無以爲心。婚事今已納采耶。頃見金參奉季義。柳氏雖不中程式。當人則溫順德人云。是可慰也。汝等朝夕定省外。須惜分陰。讀書勿倦。送汝翌日。入政院。承旨及注書翰林。皆稱汝書字詩文之美。雖極喜躍。還憂無實而副之。見栗谷。亦稱汝可愛。汝須勿忘先生長者見許之若此。頃刻不輟。期有以充此重名。日月逝如水。盛年不可留。汝等年皆二十。其不惕然竦懼。思所以振迅耶。父三月晦間。當下歸。但不得回馬。則難於遠行是慮耳。興南亦須勸誘敎護。勿浪詰責。使向學之心。油然自動也。萬萬只此。

寄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入夏。汝等侍側如何。做業幾何。唜孫。無事入歸耶。正郞事。夫復何言。日日往撫旅櫬而已。護歸之人。誰也來耶。亨南雖欲來。疫氣大熾。內間必不出送。雖來何事知處護還也。喪轝凡具。尙不齊。食不下咽。汝等海南殯葬凡事。須日日往見。勿爲緩視。亨南勢難來迓子路。振南八丈後。須預聞口期。來迎于錦城而歸。人間安有如此可慟之事乎。須各極情看治。且車匠者到家。卽設酒餠。極辦膳着。使其心欣喜事。告汝聘堂。其還。亦極待而送。最關風俗。切勿草草。汝等亦告汝慈闈。酒餠備去。祭奠後。全付此匠。使之醉飽稱服可可。新郡守則乃前年鑄監郞廳柳夢鼎。雖有知面之分。難料其厚於吾家否也。家戶凡徭。愼勿遲緩。以取怒辱。前倅時。隣居人杖治云。是爲誰。何不示及耶。寒心寒心。待惡人之道。果如是乎。吾謹避之耳。興兒亦日日勸誘。期於有成也。不一。

答振南書辛巳

[编辑]

見書。知閤門悉安和。客中之慰。如何如何。況聞汝相儀度出凡。多有福德之氣。足以十汝平生之事。此喜。不但不寐而已。此後則只在汝勖率之道如何耳。宜常戒燕眤之私。務盡如賓之敬。以相成一家之福。慶孰大焉。處鄕應物之道。尤當隨其人。各得歡心。此康節之所以居洛。人爭迎致小車者耳。汝母病重。上有八十之親。事故萬端。專意讀書之日幾何。汝苟不汲汲力業。則一家之事。無復他賴。書冊大小幷二十五卷。而詩書大文,近思錄,韋蘇州。在其中矣。綱目半已輸送于任實。近亦有人馬之來云。故欲全輸于此。待換完山裝䌙耳。只此。

寄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上來後。不知汝母子兄弟安否。日夜悶慮。父行路。三爲水阻。昨始入京。未定寓處。凡事可悶。暑雨長路。幸不率汝來是喜耳。想殯所。霖雨無容處之地。見雨必煎念萬萬也。京中之七。年未十五六者多製述居首之人。問之則皆讀盡經史者故然耳。念汝等不能製述。亦不勤讀。終作何等人。喪次居處。萬分謹愼。事與常家不同。更須日愼一日也。筆墨入冊匣。先往陵所。故不送。後日人歸。付送爲計。父於此豈能久處。如聞汝等篤志爲學。才思長益。終有可望之路。則黽免留寓。若或否也。則將擺棄而歸。與汝等力耕奉公。爲聖世田畝氓足矣。臨書惘惘。不知所言。興南。常常護念奬誨。使之油然自發喜學之念。切勿呵責。使之無興也。餘不一。

寄振南書辛巳

[编辑]

別汝等。今幾月日。況自五月來。數月不絶聞家奇。此中之悶。如何如何。秋圍已迫。汝等鍊業何許。所製有可望否。善惡間謄書。一一上送爲佳。正郞葬期。定以何時。父八月初。當下金州。九月初下鄕。若試邑近於全州。則爲幸可言。栗谷今爲大司憲。前與相見。問汝安否。愛念不忘事言之。墨二笏送之。今爲送之。試時分用。筆則時未造。吾下去時。持去爲計。安,文參奉。亦安穩。人來何不致一書耶。入場時。初場或有勸入相救者。千萬勿聽。汝兄不能書。以父之心。欲汝入之。相力何極。士君子一動。何可犯分。平生不得。不可爲如此事。凡居家行已。常念勿欺之敎。夫婦間尤宜常持敬畏之念。切戒褻慢。名紙。李察訪善慶有約而去。但嶺南懸遠。何能及期送來。慮慮。餘不一。

答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見書。知一家無故。慰幸慰幸。父亦粗保。而苦待完山之換耳。汝等今夏。不能勤做。赴試恐無功。況亨南長在患故中。尤不能力業。而正郞之葬。在八九之間。則恐不暇於赴擧也。此在汝等酌而爲之。如有萬一之望。則只一旬往返。廢擧亦重。赴之何妨。楓崖安善,文參奉。亦寧吉。栗谷今爲大憲。常問汝何時還洛云耳。黃筆四柄送去。二柄汝兄弟。一柄天維。染墨一柄。與兒分用可矣。興南之作。間有奇語。此兒能學。吾復何憂。躍躍不已。汝等不離勸敎。使知讀書之樂。以終有就幸矣。餘不一。

寄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見昌辰書。知汝母病勢向歇。是言果爾。其爲喜幸如何。午生持藥。與元僧。初六發去。若無雨水。則望前當入歸。用藥之際。須審觀病勢。用之可矣。父竢奴更來。貿常服之藥。下歸是計。而輾轉憂疑。頭鬢頓白。以此過日。人生幾何。來月間得人馬。大歸決矣。汝等方此務學之時。患故纏仍若此。亦何所成。心亂人忙。不能一一。

答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連得書。爲慰。但見兄主簡。汝母氏累日患唐瘧云。久病之人。又得此證。其苦如何。悶慮悶慮。千里遠宦。雖得好音。心猶疑訝。況此惡消息耶。汝之讀小學。苟能精解義味。則雖終身讀此。可也。況讀此。亦不必遺他書。任汝意爲之。若不曉義理所在。徒取遍數。則口誦而心不在。亦何所益。所望。精究深趣。涵泳而自得之耳。餘不。

寄亨南,振南書。辛巳

[编辑]

汝等已從兄主。上寺好讀耶。望須勿懈。以讀了經書爲限可可。父衣薄北行。眼疾大劇。勢恐難達京師也。來路。過拜松川。適遇臨汀於此。奇幸奇幸。臨汀深以不率汝輩來。爲歎。若來則同食可度一年云。然業已從兄主。得樓好寺。不須遠別病親。來學他人。待春和。竢吾更通亨南。從其願就學於昌平。亦無妨。且雖樂於得賢師。若無誠於學。而泛泛度日。不若且修子職於側。課日讀書之爲愈也。松川方改正史略,通鑑吐。勸天維持二冊來。傳寫而歸。敎興兒。大可大可。春前切勿妄生他意。專心讀書於海林可可。振也。必須製得詩二十,賦十首。然後上來。若不爾。不須費糧資遠來也。

寄亨南書壬午

[编辑]

連得平安書。稍忘遠慮。況聞汝兄弟勤於讀書。此喜又何如。精熟四書小學。足以爲平生之用。科第亦豈他事。汝言信不虛矣。臨汀今爲全羅方伯。若來拜命。則汝志恐不諧矣。汝內窮無所歸。來寄我貧家。天下安有如此可矜之事乎。百分念惜。無使長抱不樂之懷。以慰汝病母之心。亦大孝也。夫婦不相得。而能孝其親者。無是理耳。切宜銘記。不具。

答振南書

[编辑]

汝又遭此意仆之變。吾一家之事。何故如此。俯仰愧怍。不可道也。汝婦旣是病人。當此罔極。恐復難救。遠地之問。於此尤極。汝尙不經事之人。凡事何以措處。神主具櫝。明器苞筲等物。盡備西送。題主筆墨燭一雙亦送。擲板。有灰則不必用之。依禮文爲之可也。凡事須一一稟於汝舅前爲之。切勿任意。使無後言。傳聞萬甲以內所呈被囚。是呈何人寫入耶。汝則切勿參如是等事。耕耘田圃。出納財穀。似不可付諸頑奴。時時檢問。可也。亦須稟諸家長爲之。汝等年旣弱冠。一書不能精誦。而患故連綿。至此失學。而終歸無用之人。亦我不福之致。言之奈何奈何。汝母亦以汝故。恐病勢益緊。卽欲馳往相視。昨議諸栗谷。答云。以石刻監校。方啓請。役未始。而受由呈狀不當。姑竢役畢。往返可也云云。此役。必數月後乃畢。則暑月往還勢難。將必竢完山之換面歸耳。可悶可悶。汝以義理開曉汝婦。以無他兄弟。勉從禮制。而終孝之意。强如食飮。以保弱軀可也。心亂不知所言。只此。且凡事。須隨力爲之。

答亨南書

[编辑]

見書。知汝母氏證體。尙爾沈綿。稚弱諸兒。呻吟滿室。念汝獨處。何以爲心。是皆吾獲戾于天。不福之致。痛哉痛哉。振兒下去後。雖得中路之書。艱關遠路。寄人作行。其苦何可言。未知終得無事到家否。得失雖曰命也。試官知汝之書。而以沒實不取云。此則不讀書之故爾。一家若福門。則汝輩有可爲之才。而怠於業乎。莫非父母前無爲善之基故耳。仰天一歎而已。見進士壯元禹弘積平生所爲詩文。眞近來所未有之才。而與振同甲。所充積如此。然後爲文。混混覺其來之易。若有源之水。其流無窮也。汝等此後。絶不爲監試之志。經書誦過。各百許遍。史子亦可時時涉獵。間以古人詩歌。擇其吟咏性情。開發神思者。日於食頃。長吟浩歎。以暢沈鬱之胸。將一二幅紙。濃磨染筆。臨古帖作楷正五六十字。待其食消心豁。又讀所課卷。端坐終日。不接人事。讀之至暮。夕食後。又將所讀。散步溪橋梅竹之間。尋思吟繹。使所讀常在心目。沈浸浹洽。如此不廢。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數年之後。小小場屋之文。不期富而自富矣。興,鍾兩兒。竢其快蘇。不可不循循敎誘。使知不讀書。不能爲人之意可也。時時兩洽。種花種竹。亦士子事也。不一。

寄亨南書

[编辑]

音信之絶。不日不月。兩間休咎。茫不得聞。千里客懷。何所勝言。父自逢鑄監之役。汩汩卯酉。寢食亦不能自由。此悶如何。振兒。時無病。任實上來時。汝若欲來。預通日期。則奴馬下送爲計。試日不遠。百分勉業。唜孫。舊官上來時。可信官人處。預圖隨送爲可。汝若上來。則一婢不可支。亦須預議小婢率來事爲可。燈暗困草。

高而順到洛。卽差奏請使書狀官。閔定命親年七十。故改除以善遇矣。

上仲氏書此以下。不以原簡面所書書之。

[编辑]

未審入山後。體況若何。兒輩今得讀書之路。將必有成。慰幸何可言也。弟不樂此行。留滯路上。今始發詩山。別雲長。情益難也。所祝。定意安泊。勿浪出山。使兒輩課業無廢。在兄主道理宜爾。有可爲之才。失可爲之時。後悔何益。景綏兄弟。天維,昌辰。各必往來。臨行不各狀。爲布萬萬。

答仲氏書

[编辑]

前得海林書。今又氶平安字。稍解懸戀。新年之幸也。但室人又得唐癨。心神散亂。卽欲奮飛而不得也。書中。有婚意而不言。與某爲議未知。爲悶。新城主。前日無分之人。雖吐暴救窘之請。何敢望其施行也。靈巖城主。弟雖不言。其爲兄主。不盡情耶。若有官人之歸者。當極告書糧之事爲計。春夏間婚事若定。則會寧利租十石。預通士休兄主處。勿散留置。臨期輸致。以助一備。幸甚。爲兩姪女未婚。日夜用慮。無一時或忘。而只爲當人未定。故有此小小之穀。而不敢遽爲之言矣。得人而定期。則十石之外。加用亦何妨。切勿向難。取用爲佳。各官所知處。別無親切之人。姑停發書。然若聞日期之定。則雖不甚切。猶可以情控之。兒輩得兄主。爲之依歸。室人以此稍寬病德。伏願爲病妻勉留敎督。以慰其心。大望大望。振兒來。細聞妻症。若緊重日甚。則得回馬下歸伏計。伏惟下鑑。

與尹宣傳寬中

[编辑]

瞻惟方苦。情問遽至。此中驚慰。足可想也。承審侍奉安和。尤極欣賀。僕依舊汨汨。鑄監之役。冬前不可畢。晨夕不暇。憫歎奈何。通甫得與同僚。而不顧本司之事。故不能源源相奉。還可歎也。成甫之不入槐院。時議之隘。可笑。然今之失。安知不爲後來大得。何足介也。秋來上京之音。不覺聳喜。欲爲科業。非在京華。不可。幸須善料。千萬忙不具。伏惟尊照。

[编辑]

簷禽報喜。情翰遽及。從前夢想。慰解都盡。頃見家書。備諳新婦儀範超常。福德已全。喜不寐者累夜。今見辱示。兩家之情如此。人家之慶。又孰大焉。只是縻身薄宦。不得飛去。以敍相賀之抱。爲可憫。如換完山。赴任卽下。以迓布裳鹿車之至。如欲從俗。待儀物之備。則終吾身不可爲。此則君所已悉。吾兒性雖不甚頑怠。全然無思於讀書者。然秋場迫近。不可泛泛有成。幸時賜警敎。以家貧親病。捨科第。無以盡心奉養之意語之。閨房之警告。亦男子所當惕念者。相成之責。亦在新婦矣。餘祝爲嚴闈加愼。順護性命。各保天齡。尤兩家之福也。萬萬只此。處鄕接物之道。不可不隨其人而應之。此尤當常常垂誨者耳。伏惟尊照。

[编辑]

一別已經時序。此中爲情。如何可言。嚴凝侍奉氣履若何。時向南雲。徒勤夢想而已。僕苟度光景。殊不知遠宦之爲樂。每念立墓。神魂飛越。未嘗不幷與華亭景像而縈懷也。春來決欲棄歸。構巢於先壟之側。以終餘生。得與故人。朝夕過從。豈非爲草木同腐之一幸。而適以年饑。添口於餓餒之家不可。故忍以坐此。將觀來歲之秋稍稔。則當決之也。今秋雖少屈。兩司尙執罷榜之啓。日陳不已。望須益淬霜鋒。以待春戰。前送京客之紙已書。而不知送于某處。可笑。且官人之去。爲修遠音。不知達否。尊亡舅所製韓城主祭文。其嗣景裕日來哀囑。期欲必得。君須委去琉璃洞宅。盡心搜得。信人之來書付。大仰大仰。正二間受由。下去省視塋域定計。時可一暢悁鬱。祝侍奉更福。謹拜柬。不宣。

附錄

[编辑]

輓詞原挽紙所書官爵。減而書。

[编辑]

吏曹判書李珥

雅度澄壺月。淸詩脫轡銜。命窮違素志。官薄困靑衫。旅舍驚辭世。秋風未掛帆。靈輀明日發。老淚灑天南。

[编辑]

礪城君宋寅

不見紫芝面。先知白玉峯。筆蹤追晉法。詩律襲唐風。雅潔元離俗。迂疏不諱窮。誰言欠知命。一疾遽云終。

[编辑]

全羅觀察使鄭澈

海內悠悠知己少。惟君與我夙心親。湖山未遂連墻約。幽顯翻成隔路人。紫陌風塵歌激烈。錦城煙雨涕酸辛。遺孤受托非難事。奈乏劉家德義新。

[编辑]

刑曹佐郞丁景達

半生長夢水雲閑。櫬却歸心到玉山。灑落精神元不死。詩聲筆跡滿人間。

[编辑]

敦寧直長李義健

絶藝沖襟世共知。旅游潦倒一官縻。關心阻隔鄕園日。復魄淒涼邸舍時。遺墨靜首疑邂逅。孤蘭忍對宛容儀。偏傷廿載論交地。哭送江南曰盡髭。

[编辑]

鍾城府使崔慶昌

筆得鍾王妙。詩羞魏晉卑。家貧事遊宦。身老憶妻兒。旅櫬南歸日。戎旌北去時。人間便永訣。泉下是交期。

[编辑]

海南縣監林悌

近代論才子。徵君獨出羣。有誰追古調。無復覓遺文。玉樹終黃土。靑山但白雲。惟餘祭淸酒。寂莫瀉孤墳。

[编辑]

鐵原縣監尹箕

子年十四我十六。誓言相好南海濱。負笈尋師與子同。博山煙月經三春。骨法迥然氷照霜。逸才超騰猉與獜。筆敵石軍詩孟郊。詞壇高步第一人。浮雲富貴樂天放。藥田閑日甘頤神。湖山風景領瀟灑。怡怡林下羲皇民。玉韞珠藏自難掩。官非是名利身。朱門高戶掉臂過。野性不今超風塵。落落奇懷付長嘯。靑衫十載空輪囷。六荒借留韓昌黎。上界應急王子眞。孤魂一夕駕風昇。爲欲挽之嗟無因。不但朋儕慟私情。朝端從此無良臣。鄕關千里杳何許。寂莫草廬三逕陳。爲作悲歌送子柩。獨立天末增酸辛。

[编辑]

梁山迥

每擬輿桑契。相傳幾首詩。爲貧雖或仕。知命不隨時。慟哭終何及。傷心殊未持。空餘玉峯月。猶照舊松枝。

[编辑]

延曙察訪李忠元

浮沈傷末俗。君獨任淸眞。屬語詩驚世。揮毫妙入神。命刊蘭稧事。天促玉樓新。惆悵知音少。論文有幾人。

[编辑]

著作李一元

玉峯標格何瀟灑。祕閣論文滌我襟。底事飄然遺世慮。最憐湖外未歸心。

祭文官爵。亦如上減而書。

[编辑]

延安李好閔

湖海相聞。天月盈盈。塵中邂逅。藏蘭之馨。蓮翁門下。歲暮交情。薄宦消沈。可憐芳名。仙遊何遽。千里孤旌。形緣詩瘦。命被才憎。郊寒未尉。島窮非僧。彷徨秦楚。蘗泉漫漫。食薺腸苦。强歌無懽。一哀蒼茫。江漢何極。來陳蕉荔。庶歆衷曲。嗚呼哀哉。

[编辑]

監察安敏學

惟靈煙霞性癖。湖海詩情。秋水精神。野鶴癯形。外秀淸溫。內植忠貞。吐詞蘭芬。玉振金聲。聘于南服。卓爾其名。庶幾大鳴。闊步雲程。詩窮爲祟。白首相隨。末路風埃。素心多違。酸寒何說。斗祿爲欺。十年爲郞。兩鬢如絲。凍臥賃屋。詠夜何其。豈子素志。貧實爲之。半世相知。肝膽炯炯。共沒塵臼。歸思雲迥。相見無幾。城市多營。一旬不見。遽隔幽明。臥病經旬。久稽奔哭。黃汚一勺。詎盡心曲。嗚呼哀哉。

[编辑]

全羅觀察使鄭澈

岐山明汭水秀。惟子之氣。詩歌淸筆法妙。惟子之才。樽酒論文。肝膽古劍。廿載同襟。南到錦城。靈輤不發。神遲巨卿耶否。嗚呼哀哉。

[编辑]

淳昌郡守金千鎰

淸淑之氣。英澈之材。羣鷄一鶴。迥出塵埃。書法鍾王。詩追甫白。片言隻字。惟金惟玉。挺出淸時。聲譽夙彰。命官登朝。錫以寵光。婆娑都下。客枕凄涼。嘯懷歌志。鄕夢屢驚。樊籠雖縶。山野其情。膏火自煎。疾病是嬰。如何一夕。蘭摧玉折。崎嶇旅櫬。千里南國。顧余菲質。早自從遊。錦水秋淸。與共逍遙。追惟舊別。宛然春夢。車過此日。激我傷慟。臨奠撫孤。悲號熱中。儀形雖隔。神氣則通。不亡者存。歆此微衷。

贈玉峯他詩文之可考者。亦付之。

[编辑]

盧穌齋守愼

十月初三日。朋來自遠方。神交久名聞。義合可年忘。語笑專傾倒。形骸任醉狂。此生聊爾耳。後會更何當。

[编辑]

何事是先務。讀書爲最宜。要開脚下路。當拔眼中籬。在處無非物。其如有不知。吾衰不足畏。子邁莫須遲。

寄玉峯

[编辑]

趙月溪希文

淸水出壑泂無塵。姑射山中絶世人。肩聳吟詩湖海上。天南萬物日淸新。

呈詔使朱杏村小帖

[编辑]

李五峯好閔

崔慶昌。黃海道海州人。字嘉運。孤竹。其號也。才高氣豪。風采動人。少與白光勳。遊靑蓮李後白之門。中戊辰科。官至鍾城府使。白光勳。全羅道長興人。字彰卿。玉峯。其號也。筆法鍾王。淸苦不第。其亡也。友人李好閔。以文哭之曰。郊寒未尉。島窮非僧。乃實跡也。其子振南以名進士。世其家聲。宣廟朝丙午。天使朱之蕃號杏村。求見海東名家。及得玉峯與孤竹詩稾。擊節歎曰。當歸梓江南。以誇貴邦文物之盛。當其時。玉峯有此所呈。

又呈朱先生帖

[编辑]

同人

云云。所寄月沙,柳川兩詩。謹以布之。但自見感狀而已。前所奉孤竹,玉峯詩稾。敬奉印還之敎。日夕勤睇。千萬道體淸佳。肅錢曷堪菀結。統希台亮。不宣。

擬古

[编辑]

蘭雪齋許氏

近者崔白輩。攻詩軌盛唐。寥寥大雅音。得此復鏗鏘。下僚困光祿。邊郡悲積薪。年位共零落。始信詩窮人。

與白進士尙賢

[编辑]

安牛山邦俊

云云。聞戶下痘氣大熾。然彼此家間。無避嫌之人。則於行禮乎何妨。至於儀具。雖非痘患。爲士子者不必務爲觀美。僕於先王考玉峯先生。歆仰山斗者。非取其才華。淸脩苦節。足以聳動汚世。左右世守家風。豈可與俗輩誇示豪富。反貽譏於有識者乎。願左右勿以鄙言。爲尋常也。牛山。與進士家婚媾時書也。

年譜世遠之故。事實未能十之一二。

[编辑]

延安李喜朝修正

嘉靖十六年中宗大王三十二年丁酉十月二十二日亥時。公生于長興岐山里。

戊戌。公二歲。

己亥。公三歲。

庚子。公四歲。

辛丑。公五歲。

壬寅。公六歲。

癸卯。公七歲。能屬文。出慕誌

甲辰。公八歲。

乙巳。仁宗大王元年公九歲。公伯氏評事公。亦以文章名。嘗魁試策。持卷人來。公取讀其文甚熟。指點其可否。持卷人起拜曰。文章兄。復有文章弟矣。正月。丁內憂。哀點如成人。

丙午。明宗大王元年公十歲。

丁未。公十一歲。設初終場之戲。長者呼春字。

使以古詩應終場。公卽對曰。江花樹樹春。長者詰之以無有。公又卽誦其全篇。而告之曰。夕陽江上篴。細雨渡江人。餘響杳無處。江花樹樹春。體格宛然唐詩。衆皆然之。已而公直告以應詰猝作。滿座驚歎。鄕人至今傳說。以爲美談。

戊申。公十二歲。

己酉。公十三歲。有贈僧靜安歸楓岳山之古詩。林石川億齡。批曰。謫仙復生。是歲。參進士初試。試卷。至今莊子家。

庚戌。公十四歲。聞靑蓮李公。以布衣講學于金陵之博山。就而學焉。李公每以絶世奇寶稱之。一時有崔孤竹慶昌,尹斯文箕,林斯文薈,金南溪胤。幷有偲切薰陶之益。

辛亥。公十五歲。

壬子。公十六歲。

癸丑。公十七歲。從伯氏評事公入洛。梁松川。應鼎。以內翰在邸。又受學焉。亦在慕誌

甲寅。公十八歲。公南還。亦在慕誌

乙卯。公十九歲。

丙辰。公二十歲。娶內子河東鄭氏。縣監崗玉女。未詳年月。故敢附於此。

丁巳。公二十一歲。

戊午。公二十二歲。二月。遭內子鄭氏喪。時盧穌齋謫居珍島。公又往學焉。穌齋贈公詩云。神交久名聞。義合可年忘。又云。吾衰不足畏。子邁莫須遲。兩詩。皆在穌齋集中。

己未。公二十三歲。

庚申。公二十四歲。再娶河東鄭氏。副尉應瑞女。此亦未詳年月。是歲。卜居靈巖郡玉泉面元敬山玉峯之下。頗有澗谷之勝。置齋有二。一曰晩翠堂。二曰玉山書室。穌齋作晩翠堂五言排律以嘉之。有雲谷無消息與一晦邵窩陰之句。全篇十六韻。亦在穌齋集中。公鑿井有詩。末句曰。淸明自如許。照我十年心。蓋以家貧。贅居于靈巖地。

辛酉。公二十五歲。

壬戌。公二十六歲。子亨南生。

癸亥。公二十七歲。

甲子。公二十八歲。中進士。前此雖或赴擧而屢發解。亦有不屑底意。至是遂廢擧業。是歲。子振南生。

乙丑。公二十九歲。

丙寅。公三十歲。抄定河西先生集。出公日記

丁卯。公三十一歲。公所居。去親庭八十里。嘗以不能朝夕定省爲恨。雖借奴借騎。逐月必覲。替奴問安者。一朔以三巡爲定式。年年如是。雖賃僕。無或一差焉。有離親遠寓爲寒飢。狐兔情深計莫施之詩。亦出公日記中

戊辰。宣祖大王元年公三十二歲。時趙月溪希文倅長興。公覲行。每由府前路。趙公必邀見而敬待之。其所贈詩。有淸氷出壑泂無塵。姑射山中絶世人之句。且爲公每馱送供親之具。公亦作詩謝之。有恩知老老推之句。亦在日記中

己巳。公三十三歲。

庚午。公三十四歲。子興南生。

辛未。公三十五歲。

壬申。公三十六歲。時天使韓世能,陳三謨出來。盧穌齋爲館伴。請於朝。以公爲白衣製述官。公遂赴馹召。隨儐至灣上。自天使以下凡中國人。莫不稱賞。有林日煌書。略曰。側聞足下抱不世才。延攬英豪。善交久敬。曾非白頭如新者耶。其書面稱玉峯白老先生。公代穌齋。作一律。呈天使。第二聯云。城上飛鴉歸欲盡。席邊流水去無情。穌齋改歸字爲啼字。天使點啼字而還送曰。作此詩者。必不下啼字矣。穌齋更書歸字以呈。天使喜曰。此果是矣。大加歎賞。

癸酉。公三十七歲。五月。丁外憂。致哀謹禮。自初喪至終制。不少懈。

甲戌。公三十八歲。

乙亥。公三十九歲。七月。服闋。

丙子。公四十歲。累以薦拜官。不起。

丁丑。公四十一歲。二月。拜宣陵參奉。始就。

四月。移完山影殿參奉。

戊寅。公四十二歲。春。上洛。路由南原。與林白湖悌,李蓀谷達,梁松巖大樸。邂逅相逢。共登廣寒樓。以詩酬唱。絶句短律。至於累牘。旣下。梁撤去樓梯曰。吾四人登此後。誰敢更登云。四月。移拜淸陵參奉。是時。鄭汝立譽望甚盛。在京邸。見公子振南隨行。愛其年幼英明。請留而敎之。公托以道遠。不肯從。及還家。鄕人問其故。公曰。師弟子。不可不詳審。此條。出安牛山己丑記事。

己卯。公四十三歲。五月。抵子亨南,振南書。略曰。聞汝等頗有侮人之態。且喜言人過云。人之爲學。只欲去此等病痛。今汝若果如此。則雖學書萬卷。文似楊,馬。卽日登第。其人何所用哉。此後汝等不能痛除此習。則誓不復與相見也。

庚辰。公四十四歲。四月。拜禮賓寺參奉兼鑄字都監監造官。按朴思菴淳與公書曰。鑄字都監監造官。不得已擇善於筆法之人而差之。故昨者入啓矣。欲以君換授京官無事處。未知君意如何。此雖日日仕進。勞則勞矣。然有時休息。又按。韓石峯濩。嘗因公子振南所請。自書一帖冊子。而題其末。略曰。歲庚辰。與公先君。從事鑄字都監。公答子亨南書。略曰。聞汝勤於讀書。爲孝孰大於此。頗用慰喜不禁。論語讀畢後。須從初卷。更日學一卷。以首尾貫徹無碍爲期。而無作輟之頃。則七卷之書。未十五六日。可盡一遍。果能此後。則雖學他書之時。亦可日誦一遍。如此不廢。只做數月之功。而可至百遍。爲效不亦萬萬耶。平生誦此一書。亦足無愧於冠儒冠而行。況汝之聰明。苟篤志力學。則其於進益。將有不自知自止者矣。才學大成之後。則貴賤窮達。付之於命。吾何與焉。將與老父老母。躬耕於海曲。諷詠先王之風。以終其身足矣。父之望在此。幸宜悉之。又書。略曰。凡家戶徭賦。切勿稽緩。且戒愚奴輩。里閭間不得相鬪可可。時有許筠妹擇壻。而公之子振南名譽早彰。筠諸兄。累抵公旅邸而請婚。公終不許。栗谷先生問其所以。公對曰。婚家豈可只耽其閥閱而已乎。栗谷大加歎賞。

辛巳。公四十五歲。二月初吉。送子振南娶海南尹氏。以酒壺醮別于漢江上。因有警勖曰。汝旣歸故鄕。報我無恙旅宦。南澗梅竹。實余乎所栽。汝宜敬護也。親迎之後。帥爾相以禮。夫禮始於謹夫婦。可無戒之哉。處鄕之道。尤不可不愼也。在松湖日記中五月。答子振南書。略曰。聞汝相儀度出凡。多有福德之氣。足以卜汝平生之事。此喜不但不寐而已。此後則只在汝勖帥之道如何耳。宜常戒燕昵之私。務盡如賓之敬。以相成一家之福。慶孰大焉。處鄕應物之道。尤當隨其人。各得歡心。此康節之所以居洛。人爭迎致小車者耳。又書。略曰。入場時。初場或有勸入相救者。千萬勿聽。曾有初試汝兄不能書。以父之心。欲汝入之。相力何極。士君子一動。何可犯分。平生不得。不可爲如此事。凡居家行已。常念勿欺之敎。夫婦間尤宜常持敬畏念。切戒褻慢。又書。略曰。汝之讀小學。苟能精解義味。則雖終身讀此。可也。況讀此。亦不必遺他書。任汝意爲之。若不曉義理所在。徒取遍數。則口誦而心不在。亦何所益。所望。精究深趣。涵泳而自得之耳。時牛溪先生承召上京。未幾還歸。公屢有詩勉留。其一律第三聯曰。入侍嗟猶曉。還山恨式遄。落句曰。士生難際遇。金玉莫遐焉。

壬午。公四十六歲。正月。答子亨南,振南書。略曰。聞汝兄弟勤於讀書。此喜又如何。精熟四書小學。足以爲平生之用。科第亦豈他事。汝言信不虛矣。又二月書。略曰。汝等此此絶不爲監試之志。經書誦過各百許遍。史子亦可時時涉獵。間以古人詩歌。擇其吟咏性情。開發神思者。日於食頃。長吟浩歎。以暢沈鬱之胸。將一二幅紙。濃磨染筆。臨古帖作楷正五六十字。待其食消心豁。又讀所課卷。端坐終日。不接人事。讀之至暮夕。食後又將所讀。散步溪橋梅竹之間。尋思吟繹。使所讀常在心目。沈浸浹洽。如此不廢。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數年之後。小小場屋之文。不期富而自富矣。又上仲氏書。略曰。弟苦待八月完山之換。得少助婚資。以嫁女姪。則死無恨矣。每以妻病。不能一日安意居此。此亦命耶。春山薇蕨。亦令人歸思如泉。奈何奈何。又上仲氏書。略曰。春夏間。婚事若定。則會寧租十石。臨期輸致。以助一備。幸甚。爲兩姪女未婚。日夜用慮。無一時或忘。而只爲當人未定。故有此小小之穀。而不敢遽爲之言矣。得人定期。則十石之外。加用亦何妨。切勿拘難。取用爲佳。四月。移拜昭格署參奉。蓋以王右軍蘭亭監刻事。芸閣啓請換差閑官故也。五月十四日。以疾卒於京邸。勿論知與不知。莫不嗟悼痛惜焉。栗谷李先生。時爲吏判。與公內子從弟鄭察訪運治喪。賻奠傾城焉。栗谷且與兵判柳淟,工判黃琳,知事李陽元,都承旨盧植,同副承旨李潑,舍人李山甫。發文于同朝。收合賻米。李峒隱義健亦以直長。與正郞金纘先,直長李從運。發文於公之情厚處而賻之。自司馬兩榜。亦發文於榜中而賻之。公之子振南自鄕奔喪。鄭松江時爲本道方伯。在羅州。聞訃。卽以急步。委致賻儀及慰狀于本家護喪所。繼以營吏。候奔行于榮山江。引入于城內。所謂公之仲氏時在行中曰。自此吾其無意於世矣。松江仍言奔喪。禮不可披髮。當括髮。趙重峯。時爲都事。同在羅州。亦言昔年穌齋盧相。奔父喪時披髮。退溪先生見之。亦親括髮。用四脚巾。今當用四脚巾。而括髮而加四脚巾焉。靷還時。沿路守令。莫不致賻。至於本道。以羅州牧使柳夢鼎,淳昌郡守金千鎰。定爲左右道有司。使有司回文于左右五十餘官。皆使之賻喪。左道官所賻之物。輸納于淳昌。右道則輸納于羅州。因使有司官。合數轉致于本家。米租太各累十石。他物稱是焉。御使李純仁下來。亦以參禮察訪柳湛,長城縣監柳永健。出定有司。更爲通文本道。收合米太等諸物而賻焉。靈巖郡守崔公慶會別以米太年租麥各累石及雜物等。直送于本家。起其本面香徒四百人。耘喪家田草。又令立殯廳。九月。葬于靈巖南面海林山子坐午向之原。治葬諸節。松江頻頻送吏相議。因忽承召還朝。有書于喪家。略曰。不意遞歸。未能經理襄事。此爲平生之恨。慟悼慟悼云。京中賻喪通本。本道諸項通本。皆家莊焉。

戊申春。刊詩集。尹公安性爲本道方伯。刊行焉。

崇禎甲申後八十年癸卯四月日。南中多士以公及崔孤竹。於李靑蓮有函丈之義。配享於靑蓮康津書院。蓋公之建祠之議。其來久矣。按一處文字。長興地金月峯書院之議也。安牛山謂其發文者宜與白玉峯幷享之意。通諭多士云。而今無幷亨事。未可知也。厥後道內多士屢倡別建之議。而以子孫無官。力未得相役之故。每未果焉。至于是年。康津多士以爲與其無財力未得別建。毋寧合享于靑蓮書院。呈書于本道方伯。略得物力以合享。而旣入于靑蓮書院。則以爲與靑蓮有師弟子之誼。同孤竹而侑焉。○又按牛山語發文者曰。白玉峯淸風。有關世敎。

墓碣銘幷序

[编辑]

烏川鄭澔撰

愚少也。習聞藝苑餘論。咸推玉峯白公。詩盛唐。而筆永和。居常艶慕。以爲是詞翰家第一流。及讀松江先祖所爲輓公詩。有遺孤受托之句。又竊歎先契之重如是也。歲癸卯。余得罪于時。栫棘南洋。公之後孫受璥受瓘等。來理舊誼。因以得公本末頗詳。其律身之淸高。訓子之純深。皆可爲後去。是將以德掩藝。顧反以藝掩德耶。始悔前日淺之爲知公也。受璥間嘗來致其宗兄受珩之書。仍授以家狀一通曰。願有以銘之。余以罪累辭不敢。受璥責以契誼。請之不已。顧念先祖遺孤受托之語。誠有不忍孤賢孫之望於百年朱之後者。冒昧泚筆。謹撮其槩而敍之曰。公諱光勳。字彰卿。玉峯。其號也。生而穎脫。藝業夙成。八歲。能屬文。伯氏評事公光弘。亦以文章名。嘗對策占魁。公讀其試卷。無所礙滯。評論得失。一一中窾。傍觀者嘖嘖歎曰。文章兄。又有文章弟云。一日。長者拈春字。使以古詩應之。公卽對曰。江花樹樹春。長者詰其出處。公曰。此在唐詩。顧未察耳。仍誦全篇曰。夕陽江上笛。細雨渡江人。餘響杳無處。落句云云。長者信之。旣又自言其率口應猝。一座驚異。其後具眼者見之。咸謂置之唐音中。誠不易辨也。年十三。以詩贈僧歸楓嶽。林石川億齡批曰。謫仙復生。是歲發解鄕試。自是詩名大振。遊靑蓮李公後白之門。與崔孤竹慶昌。迭倡騷壇。又從伯氏于京。質業于梁松川應鼎。南歸往拜盧穌齋于沃州謫中。盧公有神交久名聞。義合可年忘之句。甲子。始捷進士試。公素無榮進意。自此遂廢擧子業。惟以山水自娛。凡無聊不平。必於詩發之。壬申。韓,陳二詔使之來。穌齋膺命館伴。請於朝。以公爲白衣製述官。遂赴馹召。延譽諸公間。名卿大夫。皆折官位輩行。願爲交。造門求識面。無虛日。隨儐至灣上。華人見公詩筆。莫不聳歎。至有稱以白老先生者。明年。丁外憂。服闋。屢以薦拜官。不起。丁丑。始拜宣陵參奉。移拜全州影殿參奉。又移靖陵禮賓寺,昭格署等參奉。公雖僶俛仕宦。所思不存。嘗遺諸子書曰。行將擺棄而歸。與汝輩諷詠先王之風。耕釣以終其生足矣。雅意未遂。竟以壬午五月十四日病卒于京邸。壽僅四十六。遠近聞者無不痛惜。公卿以下。皆有以賻恤。時松湖公自鄕奔赴。松江先祖適會觀察本道。要諸路弔之曰。從此吾其無意於斯世矣。及喪還。營理後事甚悉。其年九月。葬于靈巖郡南海林山向午之原。公早有大名。所與遊如楊蓬萊士彦,崔孤竹,蓀谷李達,宋龜峯翼弼,李山海,崔岦,李純仁,尹卓然,河應臨。皆一時英華。或稱以四傑。或謂之八文章。然若論其刻意复古。直造唐人閫奧。則未有不歸之公也。萬曆丙午。朱天使之蕃。求得公及孤竹稾。擊節歎賞曰。當歸梓江南。以誇貴邦文物之盛。於是乎公之詩。名滿於天下矣。至於本朝諸鉅公所爲詩稾序跋。引重甚至。無復餘蘊。然茲乃技耳。若夫孝友之篤。操履之確。好善惡惡之懿。則未有能表章之者。蓋公早失所恃。事嚴君。誠禮克備。嘗出贅于靈巖玉峯山下。距親庭幾百餘里。深恨不得以時定省。每月必覲。替人氶候。亦以一旬爲式。雖至賃僕。莫或愆期。省親之行。路由邑中。州伯感其誠。頻致供養之需。居憂盡禮。終始不懈。家貧屢空。常若自足。不以一毫干於人。淸修苦節。聳動汚世。栗谷先生所稱雅度澄壺月者。詎非目擊心許之言哉。訓誨諸子。必依於道義。戒居室則造端乎夫婦之微。論讀書則務本於小學之書。至如科場得失。固父母之所願於子者。苟於義毫分未安。雖兄弟。亦不許相致力曰。一生行已。常念勿欺之敎。才學旣成。富貴窮達。付之於命。吾何與焉。其他嘉言格訓。載於乎手牘者。殆不可勝書。此豈非自身而行於家之一端耶。公嘗入京。松湖公隨侍時。鄭賊汝立方盜名字。擧世趨風。汝立見松湖。愛其英秀。固請留學。公終不許。人或疑之。公曰。師弟子。何可不審。蓋已知其凶悖也。許筠嘗爲其妹擇對。慕松湖公之才名。屢抵公請與爲婚。公故以他辭拒之。栗谷先生問其意。答曰。結親豈徒取門闌之燀赫耶。栗谷益加敬歎。筠後果誅死。此其先見。何遽出古人下哉。當時與公好。而公之所與好者。前輩則靑蓮,穌齋,石川,松川,朴思菴,宋頤菴。儕流則栗谷,成牛溪,松江,李峒隱義健諸賢也。古語云。不見其山。願見其木。此可以見公也。公於平日。雖未嘗高自標置。而歷選平生。蓋有得於學問之力者爲多。于以列之儒賢之林。宜亦無愧。顧世之論公者。但慕其詞華。與一時騷人墨客。竝稱而止。此何異於杜少陵蘊稷,契之具。而直同調共視於李謫仙者乎。然公議之在世。久而乃定。近年章甫齊聲。配公于靑蓮院祠。士論始允。昔昌黎氏銘孟貞曜。歐陽子誌梅聖兪。一以詩爲案。他不暇及。非謂此外無可書者。良以論述其人。未有重於詩也云爾。今余於公。特詳行誼之大致者。欲使後之覽者。知公之所以驚風泣鬼者乃餘事耳。公之先。出於水原。高麗待中上將軍景臣。其遠祖也。至吏曹判書諱莊。謫海美。子孫困家焉。故亦稱海美人。高祖司甕直長。贈戶曹參判諱繪。始居長興岐山里。曾祖諱孟春。祖諱文麒。皆進士。考諱世仁。副司果。有學行。鄕邑長之。妣光山金氏。僉正廣通之女。有子三人。公其季也。初娶河東鄭氏縣監崗玉女。有一女。後娶亦河東鄭氏副尉應瑞女。生三男二女。男長亨南。早歿無嗣。次振南。卽松湖公。進士。詩筆克肖。趾美詞林。連世以白衣。贊儐華國。國朝無兩焉。次興南。登武科。嘗爲縣監。當昏朝。棄官不仕。女長適金怡。次適柳光霆。次適李海。振南二子。尙賓。生員。尙賢。進士。一女適別李復吉。庶子尙賁。興南一子。尙友。宣傳官。女適鄭馨遠。庶子尙廉。金,柳。皆無後。李海。一男三女。男彬。亦白衣贊儐。後擢文科持。女長適崔碩徵。次適縣監朴震瑞。次適李應㕀。內外曾玄。多不能盡錄。今來乞銘者。卽公五代孫云。銘曰詩道之昌。莫尙仙李。曁終而靡。氶以五季。江西一派。爲宋膏肓。寥寥千載。響沈聲亡。公生海外。力雄反正。字鍊句琢。繩尺韋孟。遺篇入購。名徹中原。我論其世。詩不如人。襟懷飄灑。氷雪皭然。師友切磨。有蔚羣賢。雲視富貴。蟬蛻塵中。非詩使窮。公不求通。百代淸風。可激頹俗。凡世慕公。耽華遺實。用闡潛光。昭揭銘詞。尙有來者。考信於斯。

書家庭手牘後此則於玉峯,松湖兩代家間松合付之帖也。文巖爲之跋者也。亦附于此。

[编辑]

右。玉峯白公父子兩世家藏簡牘帖也。公以文章筆法。名高一代。而至其世德之懿。家範之篤。人或未能盡知者。豈以文掩其實而然歟。今觀其父子間戒勑之辭。無非古君子修行飭躬之典則也。嗚呼。豈但文章筆法之妙而已哉。昔東坡題歐陽公與姪書曰。凡人勉強於外。何所不至。惟考之其私。乃見眞僞。余於白公書亦云。

歲癸卯淸和。病累鄭澔。文巖。其號也。

我先祖詞翰。沒世後今幾年紀。而人猶艶慕之不已。至於德誼。今世鮮能知之。何者。已至澤斬之時。而亦無當時君子立言表章。有異乎詩卷筆迹之登木。而長留天地間故也。所幸。家問手札。尙在舊篋中。曩者伯氏作帖以示人。則人皆以爲此書。若出於世。則玉峯隱德。幾乎泯而復著矣。伯氏將欲刊行。而適有元詩集刊行中。漏詩若干。故幷爲一冊。且附之以挽䛶及年譜,碣銘。名之曰別集。事未成而遽沒。可勝歎哉。玆余更就別集中。妄加校正。且得與他人書及他人詩文之可考者數章。添入而付諸剞劂氏。噫。此別集若出。則人之見之。必有想像而興歎者矣。我先祖德誼。自此庶可著其萬一。切願世之識者。勿爲尋常看過焉。

崇禎後再壬戌三月上澣。五世孫受璥。敬書。

这部作品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或者以法人、非法人单位名義但非作者個人名義發表,1996年1月1日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匿名、別名、法人、非法人单位作品發表起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