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安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九 王子安集 卷第十
唐 王勃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刊本
卷第十一

王子安集卷之十

       唐龍門王 勃子安著

       明閩漳張 爕紹和纂

 論

  三國論

論曰漢自順桓之間國綂屢絶奸囘竊位閹䆠

滿朝士之蹈忠義履氷霜者居顯列則陷犯忤

之誅伏閭巷則嬰黨錮之戮當是時也天下之

君子掃地將盡雖九伊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絶

之綱舉土崩之勢明矣嘉平中大黄星見楚宋

之分𨖚東殷馗曰其有真人起於譙沛之間以


知曹孟徳不爲人下事之明驗也先時秦帝東


遊亦云金陵當有王者興董扶求出又曰益州


有天子氣從兹而言則長江劒閣作吳蜀之限

天道人謀有三分之兆其來尚矣然廢興有際


崇替遞來每覽其書曷能不臨巻而永懷撫事


而伊鬱也嘗試論之曰向使何進納公業之言


而不追董卓催汜棄文和之策而不報王允則

東京焚如之禍闗右亂麻之屍何繇而興哉至


使乗輿䝉塵於河上天子露宿於曹陽百官饑


SKchar於牆壁六宫流離於道路葢繇何公之不明


賈翊之言過也於是劉岱喬瑁張超孔伷之徒


舉義兵而天下響應英雄者騁其驍悍運其謀


能海内囂然於兹大亂矣袁本初據四州之地


南向爭衡劉景升擁十萬之師坐觀成敗區區


公路欲居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瓉既窘斃術亦憂終譚尚離心琮琦失守其故

何哉有大賢而不能用覩長策而不能施便謂

力濟九區智周萬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


大呼而致也嗚呼悲夫余觀三國之君咸能推


誠樂士忍垢藏疾從善如不及聞諫如轉規其


割裂山河鼎足而王宜哉孫仲謀承父兄之餘


事委瑜肅之良圖泣周秦之痍請吕䝉之命惜


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賢子布之諫而造其門用

能南開交趾驅五嶺之卒東界海隅兼百越之


衆地方五千里帶甲數十萬若令登不早卒休

以永年神器不移於暴酷則彭蠡衡陽未可圖

也以先主之寛仁得衆張飛闗羽萬人之敵諸

葛孔明管樂之儔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㡬有

濟矣然而䘮師失律敗不旋踵奔波謙瓉之間

羈旅袁曹之手豈拙於用武將遇非常敵乎初

備之南也樊鄧之士其從如雲比到當陽衆十

萬餘操以五千之卒及長坂縱兵大擊廓然霧

散脱身奔𧺆方欲逺竄用魯肅之謀然投身夏

口于時諸葛適在軍中向令帷幄有謀軍容𪧐

練包左車之計運田單之奇操懸軍數千夜行


三百輜重不相繼聲援不相聞可不一戰而擒


也坐以十萬之衆而無一矢之僃何異驅犬羊


之羣餌豺虎之口固知應變將略非武矦所長


斯言近矣周瑜方嚴兵取蜀㑹物故於巴丘若


其人尚存恐玉壘銅梁非劉氏有也然僃數困


敗而意不折終能大啟西土者其惟雅度最優


乎武矦歿劉禪舉而棄之覩譙周之懦詞甘忿


憤而忘食聞姜維之立事又慷慨而言憙惜其

功垂成而智不濟豈伊時䘮抑亦人亾乃知徳


之不修棧道靈闗不足恃也魏武用兵髣髴孫


吳臨敵制奇鮮有䘮敗故能東擒狡布北𧺆强

表破黄巾於夀張斬眭固於射犬援戈北指蹋

頓懸顱擁斾南臨劉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


挾天子以令諸矦信超然之雄傑矣而弊於褊


刻失於猜詐孔融荀彧終罹其災孝先季珪卒

不能免愚知操之不懷柔巴蜀砥定東南必然


之理也文帝富於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

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不能恢崇萬

代之業利建七百之基骨肉齊於匹夫衡樞委


乎他姓逺求珠翠廢禮諒闇之中近抱辛毗取


笑婦人之口明帝嗣位繼以奢淫征夫困於兵


革人力殫於臺榭髙貴鄉公明决有餘而㴱沉


不足其雄才大略經緯逺圖求之數君竝無取


焉山陽公之墳土未乾陳畱王之賓館已啟天


之報施何其速哉故粗而論之式僃勸戒俾夫


來者有以監諸者焉

  八卦卜大演論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徳


以類萬物之情以爲分太極者兩儀也分四象


者八卦也成八卦者十六將也司八卦者十二


月也分十六將者三十二候也分十二月者二


十四氣也分三十二候者六十四卦也司二十


四氣者三十六旬也進𨓆於三百六十六日屈


伸於三百八十四爻往來飛伏之理盡矣其孤


虛消息之端極矣三才之道不可不及也五行

之義不能復過也翕之以幽明張之以寒暑㑹


之以生SKchar申之以去就禍福生焉吉凶著焉成


敗行焉逆順興焉賢者識其大者逺者不賢者


識其小者近者奉之者則順背之者則𠎝圓立


者稱聖偏據者號賢嘗試論之曰三才易之門


戸也八卦者易之徑路也引而伸之終於六十


四卦天下之能事畢矣陳而别之極於三百八


十四爻天下之㣲理罄矣夫陰陽之道一向一


背天地之理一升一降故明暗相隨寒暑相因

剛柔相形髙下相傾動靜相乗出入相藉泯之


者神也形之者道也可以一理徵也可以一端


驗也故天尊則地卑矣水濕則火燥矣山盈則


澤虛矣雷動則風適矣是以天下有風可以姤


矣則地中有雷可以復矣天下有山可以遯矣


則澤上於地可以臨矣天地不交可以否矣則


天地既交可以泰矣風行地上可以觀矣則雷


行天上可以大壯矣山附地上可以剥矣則火


附天上可以大有矣風行水上可謂渙矣則水


在地上可以比矣雷出地奮可以豫矣則風行


天上可以小畜矣雷之與水可作解矣則風之


與火可以家人矣雷在風上可以恒矣則風在


雷上可以益矣風在地下可以升矣則雷在天


下可以無𡚶矣風在水下可以井矣則雷在火


下可以噬嗑矣風在澤下謂大過矣則雷在山


下可爲頥矣雷在澤下可以隨矣則風在山下


可爲蠱矣澤上有水可爲節矣則山下有火可


爲旅矣雷在水下可爲屯矣則風在火下可爲

鼎矣水在火上可爲既濟矣則火在水上可爲


未濟矣澤中有火可以革矣則山下有水可爲


䝉矣火在地下可以明夷矣則水在天下可爲


訟矣地下有水可爲師矣則山下有火可爲賁


矣澤上於天可爲夫矣則澤下有水可爲困矣


山下有天可以爲大畜矣則澤下有地可以爲


萃矣以山在澤上可爲損矣則澤在山上可爲


咸矣澤上有火可爲暌矣則山上有水可爲蹇


矣上天下澤可爲履矣則地下有山可爲謙矣


澤上有風可爲中孚矣則山上有雷可爲小過


矣山上有風可爲漸矣則澤上有雷可以歸妹


矣此天地以𡭊成之義陰陽反合之理故卦相


次則反爻以成義易之八卦是也八八相生則


錯卦以興理因而重之是也故聖人之道可縱


焉可横焉可合焉可離焉逆而陳之未嘗逆焉


順而别之未嘗順焉三畫以變雖天地之數可


無韜也九六相推雖萬二千五百之浩蕩不能


踰於三百八十四三百八十四之糾紛不能踰

於六十四重之以六十四不能過於八卦張之


於八卦不能過四象紀之兩儀兩儀之理達而


太極得矣故古往今來寒進暑𨓆SKchar生亂動是


非謄結未嘗非兩儀也而未嘗離太極也故曰


有寒有暑則兩儀不廢也無思無爲則太極未


嘗逺也見之則兩儀忘之則太極夫然故不捨


二求一未嘗離動以求靜未嘗離動以達靜也


有可有不可非聖人之謂也無可無不可是夫


子之心也然天下之理不可窮也天下之往不

可盡也有窮盡之地者其唯聖心乎有窮盡之

路者其唯聖言乎故據滄海而觀衆水則江河


之㑹歸可見也登泰山而覽羣嶽則岡巒之本


末可知也是以貞一德之極權六爻之變振三


才之柄尋萬方之動又何往而不通乎又何疑


而不釋乎故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者義之本


也非聖人孰能正之哉若抑末執本研精覃思


非聖人之書則不讀也非聖人之言則不取也


庶幾乎神明之徳可通乎萬物之情可類乎本

末之思也夫何逺之有君子可不務乎哉

  平臺秘略論十首

   孝行一

論曰昔之列桐珪建茅土者非一君焉至於孝

思可稱仁風茂著存乎緗牒十一而巳豈非生

於㴱宫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膏盲積乎驕慢情

奔淪乎嗜慾嗚呼有國有家者可不誡乎

   貞修二

論曰美哉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仗清剛而

勵俗或理韻和神抱直方而守道或旌奇表善

擢才於不次之階或剖滯申嫌措辭於難犯之

地竝能以禮昇降以時舒巻既明且哲以保其


身盛矣哉原夫御俗裁風變彞倫者寄乎直全

身逺害得隨時者存乎變夫然故進不違義𨓆


不傷生清貞靜一保其道委迤屈伸合其度易


曰君子或出或處或黙或語天下何思何慮同


歸而殊途百慮而一致此之謂也


   藝文三

論曰易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傳稱言而無文

行之不逺故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能事而

君子所役心勞神宜於大者逺者非縁情體物

雕蟲小技而已是故思王抗言詞賦恥爲君子

武皇裁勅篇章僅稱往事不其然乎至若身處

魏闕之下心存江湖之上詩以見志文宣王有

   忠武四

論曰陰陽代興剛柔合運威恩參用以成化文

武相資以定業况乎康侯自我宗子維城者乎

城陽之權略明决卒摧吕氏之變任城之志意

剛斷實啟有魏之業葢有助焉陳思雅懷忠勇

義形家國表奏永昌洞曉兵數績著疆塲長沙

武陵亦足云也

   善政五

論曰東平以盛徳匡時大興禮樂齊獻以至親

綂物光濟中外淮陽安定峻必行之典安陸扶

風㴱受遺之泣能義形家國理極忠貞使黄河

如帶垂芳不朽盛矣乎守方雅以調蕃政用公

直而掌朝論昻然直上凛有生氣衡陽太原亦


足云也

   尊師六


論曰前史稱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耳而

利於行豈非事情竭於不顧主色期於難犯中


人以下罕免斯累其有抗辭必盡忠烈横匪石


之心聞善若驚君王動順風之請相須之際良


可詠也清河之恭慎真懇雅爲□□上引聖朝


下託師傅和矣哉

   褒客七

論曰原夫重藝尊師登奇佇逸道存萬里神交

一面故有推輪擁篲寡人㤀千乗之榮越席分

庭上才當四海之禮斯實藩邸之盛事間平之

用心也而有矯情役智揚逸名利之間窒隙蹈

瑕乾沒英翹之地便辟脂韋飾其迹甘言巧辭

運其辨假君王之顧盻用君王之威福傳曰好

善而不擇人則前代有以之傾矣至於興諧文

雅賞盡煙霞月庭廣闢風閨洞敞西園故事下

蘭坂而宵歌東苑遺塵坐槐庭而曉賦折旋書

藝之園翺翔儛詠之隙洋洋乎亦爲樂之一方

   幼俊八

論曰夫濫觴懸米翻浮天動地之源寸株尺蘖

擢捎雲蔽景之榦豈非積㣲成大陟遐自邇易

曰山下出泉䝉君子以果行育德故考其前事

備之于篇

   規諷九

論曰夫陵谷好遷乾坤忌滿哀樂不同而不遠

吉凶相反而相襲故有全中率行用心於不爭

之塲杜漸防危投迹於知幾之地昔之善持滿

者用此者也諺曰禍不入慎家之門前代有以

之興矣至若中山激難重存親禮武陵變色復

延情愛子建之陳辭貢憤長沙之𤼵對因機雖

亦各達其心未若洪慶之希聲也

   慎終十

論曰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若夫東平之奉

憲遵約耿介原陵之奏中山之見賢思齊慇懃

濮陽之託庶幾乎可謂慎終矣至子塵之奉行

文處中慰之遠述河間陳思尅已竝未易誣也

子塵以下多訛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