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瑜伽師地論/0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编辑]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云何瑜伽師地。謂十七地。何等十七。

  嗢拕南曰。

 五識相應意  有尋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無心地
 聞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無依  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云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麁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鬪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義決擇聲。如是等類有眾多聲。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此復三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又復聲者。謂鳴音詞吼。表彰語等差別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識所行。耳識境界。耳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

  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謂鼻。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謂四大種所造。鼻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彼所緣者謂香。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莖華葉果實之香。如是等類有眾多香。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別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謂四大種所造。舌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彼所緣者謂味。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若捨處所舌所甞。又味者。謂應甞應吞應噉。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謂四大種所造。身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澁性。冷飢渴飽。力劣緩急病老死蛘。悶粘疲息軟怯勇。如是等類有眾多觸。此復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身所觸。又觸者。謂所摩所觸。若鞕若軟若動若煖。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编辑]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云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如是名為審慮所緣。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或由於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呪。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惛夢。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云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云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就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云何壽盡故死。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

  云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闕故死。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說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此名非時死。

  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麁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麁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與不善。或他令憶。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餘心。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受盡先業所引果已。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峯影等懸覆遍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若作上品不善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竪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業者。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設有不具。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此復二種。一重二輕。重謂作惡業者。輕謂作善業者。北拘盧洲一切皆輕。又色界沒時皆具諸根。欲界沒時隨所有根或具不具。又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遍滿所依。

  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住故。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即彼形類中有而生。又中有眼猶如天眼無有障礙。唯至生處所趣無礙如得神通。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見己同類中有有情。及見自身當所生處。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往人趣者傍。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於此類生。若由餘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便於餘類中生。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或名意行。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或名趣生。對生有起故。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猪等。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眾同分故作感那落迦。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猶如夢中。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由先所習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是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復起是心而往趣之。謂我與彼嬉戲受樂習諸伎藝。彼於爾時顛倒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若不往彼便不應生。如於那落迦。如是於餘似那落迦鬼趣中生。當知亦爾。如癭鬼等。又於餘鬼傍生人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又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

  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云何產處過患。謂若產處。為風熱癊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

  云何種子過患。謂父出不淨非母。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

  云何宿業過患。謂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餘子業。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餘父母業。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竺-二+韋]蘆[竺-二+狄]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昇宮殿等可意相現。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