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形式发展城镇教育事业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用多种形式发展城镇教育事业

——湘潭市开展群众办学的调查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 湘潭地区革委会 联合调查组 湘潭市革委会
1972年4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湘潭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入学的职工子弟日益增多,原有学校满足不了要求。在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指引下,湘潭市在发展国家办学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办学,使教育事业越来越发展。目前,全市中学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二十七所增加到五十二所(包括小学附设初中班),学生增加百分之八十,基本上普及了七年制教育;设有高中的学校增加了六倍。去年,全部十六岁以下和半数十六岁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都升入高中,为加速普及九年制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种办学形式[编辑]

全市多种形式办学,主要有下列四种:

一、大型厂矿单独办。大型厂矿一般在建厂建矿的同时办起了职工子弟学校,现在这种学校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倍。为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职工抓革命、促生产,有的厂矿还根据生产区和家属区的布点,建立分校,或分散办小学,集中办中学。学校由厂矿党委直接领导,厂矿革委会设教育组或专职教育干部,负责具体工作。

二、小厂按系统联合办。几十人或一二百人的小厂单独办学有困难。如市属燃料化工局、轻工局等五个单位,就组织本系统所属的较集中的小厂,联合办了五所职工子弟中学。学校由本系统的主管局统一领导。

三、集镇企业事业单位、街道联合办。新兴的工业小集镇的人口增长很快,但是有些镇办企业、事业单位单独办学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五星堆、易家湾两镇就和市驻镇的单位,打破系统、行业的界限,实行联合办学。由镇和各办学单位组成“校管委员会”,进行具体领导。

四、工农联合办。在郊区、特别是远郊区的新建工厂,比较分散,一个厂也单独办不起学校,便和附近生产大队联合办学,或在公办学校扩校增班。目前,全郊区的省、地、市属企业事业单位和所在大队联合办了三十四所学校,使郊区工厂职工子女都能就近入学。

三条优越性[编辑]

实践证明,多种形式办学这一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能充分调动群众参加教育革命的积极性,加速普及城市中学教育。市郊厂队联合办学校后,群众自力更生,新建教室,添置桌椅,扩充教学班,增加学生一千四百多名。市郊有的集镇和大队还办起了政治夜校和业余学校,帮助成年人及老年人学政治学文化。在短时期内,市区和郊区的教育面貌一新,为工农子女学文化,掌握毛泽东思想,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是能更好地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各办学单位都把学校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管政治,管思想,管教改,组织优秀的工人、贫下中农同师生一道上政治课,上文化课,使学校沿着《五·七指示》的道路前进。特别是工农联合办的学校,有利于师生接受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方便学生学工学农。

三是有利于建设一支“三结合”的教师队伍。群众直接挑选了一批经过三大革命斗争锻炼,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当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办学单位还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取工人与教师定期轮换“对流”等方式,组织教师就近下厂、下队锻炼,引导原有教师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三点体会[编辑]

湘潭市发动群众办学,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坚持教育战线上的两条路线斗争。群众办学,是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指出:“除了国家办学以外,必须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在办学中,要用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摆正国家办学与群众集体办学、教育与生产的关系,克服“工厂办学是额外负担”等错误思想。经验证明:那里的领导把群众办学提到贯彻执行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认识,那里的群众办学的局面就好。

二、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群众办的学校,联合办的比较多,往往容易出现多头领导或无人管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湘潭市在几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做法:(一)按系统联合办的学校,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二)集镇联合办的学校,因联合办校的多是省、地、市的企业事业单位,与镇无直接领导关系,就采取由镇和联合单位共同组成“校管委员会”,由镇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三)工农联合办的学校,一般是在大队学校扩校增班,采取厂、队共同成立“校管委员会”,由大队党支部统一领导。

三、认真落实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是巩固、发展群众办学的关键。只有认真落实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学校才能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受到群众支持,才有生命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