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從信錄/卷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九 皇明從信錄
卷十
卷十一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十

   東莞 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乙亥洪武二十八年

正月鎮守雲南西平侯沐春討越州叛酋阿資斬之先是

越州蠻龍海子阿資據龍窩殺掠害民命諸將征之師無

功自後無敢議伐者愈肆猖獗春復討之衆以爲難進兵

紫溪山擒其黨者宗春謂衆曰歷年不獲此寇者彼恃其

地多險阻及各處土酋皆姻婭得以匿之今調土酋悉從

征設謀羈絆俾不能通復多置營堡相犄角其出入授首

必矣乃進兵至赤窩果獲阿資梟其首以殉幷誅同惡三

百餘人蠻夷震服

二月宋國公馮勝卒○山東布政司言靑兗濟南登萊五

府民稠地狹東昌則地廣民稀雖嘗遷閒民以實之而地

之荒閒者尙多乞令五府無田之民分丁就東昌開墾以

足民食命户部行之

三月秦王征土蕃囘以疾薨謚曰愍王子尙炳嗣王

四月勞諭遼東海南臨洮大同西河西凉寧夏至古北口

西蕃諸指揮使令固疆圉○諭遼東曰滄海之東遼爲首

疆中夏旣寧斯必成守乃有盖州諸將共意來庭固守其

地以待命北夷罔知天命屢害生民舊冬十二月寇金州

--

爾指揮雲卿等忠義于天苦周七卒以寡敵衆遼盖諸將

深謀扼險渠魁已獲朕甚嘉之○諭海南曰南溟浩瀚中

有甸藩方數千里地多炎熱時忽瘴癘爾等率壯士連歲

戍此朕甚念之○諭西凉曰朕惟凉州之域北控胡沙西

南制戎羌爲鳥鼠同穴之地天時早寒今暑退金風生爾

等禦邊甚勞朕甚憫之兹特遣使勞爾爾宜外張威武內

懷多仁以服戎羌○諭寧夏曰寧夏之邑背山面河胡人

介之以爲旅拒趙元昊用之矣大將軍掃淸河漢今命爾

守此關內之北門胡人之前户卿其晨昏深謀無怠下至

昌國守禦千户亦御劄問存○停造遼王宮室勑武定侯

郭英曰遼東軍務物情來者多言其艱苦況邊境勞繕不

宜盡力以困之今役作軍士皆強悍勇力善戰之人勞苦

過多心必懷叛故往往逃伏草野山澤閒乘閒劫剠近者

高麗表奏言多不實朕已命有司究之聞彼自國中至鴨

綠江凡衝要處所儲軍粮每驛有一萬二萬石或七八萬

十數萬石東寧女直皆使人誘之入境此其意必有深謀

朕觀高麗自古常與中國爭戰昔漢唐時遼東地方皆爲

所有直抵永平之境恃遠不臣時時弄兵自古無狀今遼

東乏粮軍士飢困倘不卽發沙嶺倉廩賑之必啟高麗招

誘逋逃之心使高麗出二十萬人以相警諸軍何以應之

今營繕造作暫宜停止且令立營屋以居十年之後再爲

之古人言人勞乃易亂之源深可念也

七月河南確山縣野蠶成繭羣臣表賀 上曰野蠶成繭

足以衣被天下之人朕當受賀一邑之內偶爾何用賀爲

八月命征南將軍左右副將軍韓觀宋晟參議軍事兵部

尙書唐鐸帥師討廣西龍州土官趙宗壽及奉議南丹向

武等州叛蠻

 按趙宗壽土官趙貼堅之姪也洪武初貼堅稱藩納欵誠事朝廷及其已故其妻乃與安置鄭國公常茂結爲

 婚姻誘令諸酋肆爲不道朝廷諭佘壽捕茂延緩慢命故興師問罪

貴州土官阿主作亂都指揮顧成討平之○信國公湯和

卒先是和旣歸鳳陽暮年多疾 上眷念之每歲必一召

入覲賜以安車入殿庭宴賚備至相對語舊勞撫摩感泣

賜緡鈔預爲塋葬之資至是卒 上嗟悼輟視朝親爲文

授使者以祭封東甌王謚襄武塑像功臣廟復配享 太

廟 上之初起兵也和爲滁陽王部曲率先推戴聽命惟

謹顧 上嘉焉恩禮之𨺚時莫與比

 按王沉毅質直勇而善斷不妄發言人聞國論一語不抴行師授任奉詔卽行不少顧家臨敵果敢堅忍未嘗

 挫䘐有語及兵書者輭笑曰臨陣決機在智識敏達何泥古爲家畜媵妾百餘暮年皆資遣歸賞賜多惠鄕鄰

 父老及孤寡無吿者子五人𪔂立功陞督府僉事征雲南卒贈信世子軦太原護衛鎮撫𪔂𤓖早卒醴督府同

 知征五關卒女妃魯王𪔂子晟初優給永樂元年卒子文義文瑜子傑皆病毒不得嗣傑于倫倫子紹宗弘治

--

 中得爲南錦衣指揮使續封靈璧侯嘉靖十四年卒子佑賢嗣王孫亂勣居丹徒景秦元年廵撫同隱薦其才

 授錦衣百户尋陞正千户從楊繕趙榮使瓦剌還陞指揮僉事充參將延綏虜寇邊遇害亂勣才志敏捷知兵

 善談論能文詞

龍州土官趙宗壽伏罪來朝命楊文等移師奉議等處

九月燕王進呈永清左衛龍門東嘉禾一莖三穗者二本

二穗者六本 上親製嘉禾詩賜之○徙岷王國于雲南

○重定尙宮尙儀尙服尙食尙寢尙功六局及宮正司幷

神宮尙寶孝陵神宮尙膳尙衣司設內官司禮御馬印綬

直殿十一監午門東華西華玄武奉天左順右順七門鐘

鼓借薪二司兵仗內織染針工巾帽司苑酒醋麪六局內

承運司鑰內府供用三庫東宮典璽典藥典膳典服典兵

典乘六局親王府承奉司典寶典膳典服三所與門官內

使等官品軄○免五府粮詔曰朕二十八歲渡江二十九

歲入建業勵兵秣馬與羣雄並驅旌旗甲仗一應供給皆

出我江東五郡之民太平應天寧國鎮江廣德以此平定天下禍亂海

內寧謐今朕老矣思民効勞無可撫字今年合納官秋粮

盡行蠲免少蘇前日之勞○又詔以山東布政司供給遼

東軍裝山西北平軍需民勞已甚今年應納官秋粮盡行

蠲免

閏九月皇明祖訓成 上自爲之序曰朕觀自古國家建

法立制皆在始受命之君當時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

加于海內民用平康盖其創業之初備嘗艱苦閱人旣多

歷事亦熟比之生長深宮之主未諳世故及僻處山林之

士自矜已長者甚相遠矣朕幼而孤貧長值兵亂年二十

四委身行伍爲人調用者三年繼而收攬英雄習練兵之

方謀與羣雄並驅勞心焦思慮患防微近二十載乃能翦

除強敵統一海宇人之情僞亦頗知之故以所見所行與

羣臣定爲國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舊俗汚染之徒且羣

雄之強盛詭詐至難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經世亂欲度兵

荒務習奸猾至難齊也而朕已齊之葢自平武昌已來卽

議定著律令損益更改不計遍數經今十年始得成就頒

而行之民漸知禁至于開導後人復爲祖調一篇立爲家

法大書揭于西廡朝夕觀覽以求至當首尾六年凡七謄

稿至今方定豈非難哉盖俗儒多是古非今奸吏嘗舞文

弄法自非博采衆長卽與果斷則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

也今令翰林編輯成書禮部刊印以傳永久凡我子孫欽

承朕命毋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

負朕𡸁法之意而 天地祖宗亦將孚佑于無窮矣嗚呼

其敬戒之哉

--

 按洪武六年祖訓錄已作更改損益直至洪武末始定恭誦 聖祖謂生長深宫之主未諳世故及僻處山林

 之士自矜已長自古國家治日常少亂日常多無不緣此爲戒遠矣

祖訓首章云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餘年親理天下庶務人

情善惡眞僞無不歷涉其中奸頑之徒情犯深重灼然無

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懼不敢輕易犯法

然此特權時處置頓挫奸頑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後

子孫作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並不許用黥刺䠊劓閹割

之刑云何盖嗣君生長內宮人情善惡未能周知恐一時

所施不當誤傷良善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羣臣卽

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又一章云四方諸夷皆

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

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爲不祥彼旣不爲中

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

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

西北邊境密邇累世戰攻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臣建曰觀此二章見我 聖祖愼重兵刑之謨焉治內次外之畧焉見貽謀燕翼之道焉見創業守成之殊焉

     

   工歲祿萬石幷定郡王將軍中尉主君祿郡王子

除嫡長子襲封外餘皆授鎮國將軍食祿一千石郡王孫授輔

國將軍食祿八百石郡王曾孫授奉國將軍食祿六百石玄孫授鎮

國中尉食祿四百石五世孫授輔國中尉食祿三百石六世孫以下

世授奉國中尉食祿二百石皇女曰公主食祿二千石親王女曰郡

食祿八百石郡王女曰縣主食祿六百石郡王孫女曰郡君食祿四百

石曾孫女曰縣君食祿三百石玄孫女曰鄕君食祿一百石

 按自成化以來宗室分封日繁日盛一遇歲歉常賦不足以供親王而下多減半支給矣然近年宗室愈繁盛

 雖減半支給常賦猶難更數千百年當益廑廟堂之慮而不可無變通之術矣

 王世貞曰麟趾振振螽斯日蕃殷之孫子其麗不億雖盡大農之賦不足以養之而浮繫一城祿請不給仕宦

 永絕農商莫通于是禆王不知南面之愉支于更起齊民之慕司農宗伯技殫筴困而無所措手迺有請減歲

 祿者有限宫媵者甚而有限支子者要之徒損 天子親親之名而無益于大計愚竊以爲海內大省十有五

 六其得封者獨河南山東山西河廣陝西江西而已蜀僅有一王不足累自南直𨽾及浙西三郡財賦之地不

 足以開朱邸其他若閩若廣若滇若貴若蜀之重順浙之東南諸望郡可以舉周韓晉代郡王而下其困不給

 者分徙而居之官爲量給道里居室之資所徙非大國則其民易支所徙皆困宗則其人不戀土奉國中尉而

 下止以築室取婦官給資裴而不通屬籍不予冠帶不奉歲祿不限城野材者聽其補博士弟子取科第不材

 者習四民之業以自給年至六十始予本品服優之諸儀賓自鎮國以上以品爲官服而亡奉棗𨍋國以下如

 齊民而不絕其仕路庶幾可以展轉而支百年夫踈不閒親下不議上此在 天子獨斷而行之非可以人臣

 與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此又不可舍置弗覿悉也是議大足採而當事者每牽囘于因循潢葉困蝢

 其咎伊何

冬十月冊馬氏爲 皇太孫妃光祿寺卿馬泉女也○楊

文等師至奉議州分兵勦向武都康龍英等州斬叛酋黃

世鉄黃嗣徽等又征南丹州斬其酋莫金分兵勦六藤峽

--

江南巖蓮花寨等處徭賊擒戮其叛酋陸灮公等餘悉撫

定之擒賊共一萬八千餘人開設奉議南丹潯州慶遠四

衛向武池河懷集賀縣四守禦千户所鎮守其地遂班師

○上以子孫蕃衆命名慮有重復乃于東宫諸王世系各

擬二十字爲一世以某字爲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則臨時

定議以爲二名編入玉牒至二十世後復擬續增如燕王

位下二十字則曰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

𥳑靜迪先猷是也

十一月侍臣進講尙書無逸篇 上曰朕嘗令儒臣書于

殿壁朝夕省閱以爲鑒戒今日講此深愜朕心聞之愈益

警惕○禮制集要成

十二月洪武志書成○是年給事中傅安郭驥使西域

丙子洪武二十九年

正月杜澤爲吏部尙書○上罷朝從容問左右民閒事禮

部尙書門克新對曰聖澤深廣天下之民各安生業幸蒙

至治 上曰雖堯舜在上不能保天下無窮民若謂民安

業朕恐未然何遽言至治○擢韓觀都督同知賜第京師

○選才閭右以浦江鄭沂爲禮部尙書鄭𠏉爲監察御史

 按洪武中多選用稅户人材湖州富民嚴震直授布政司參議累官至尙書蘇州富民沈萬四有孫曰玠擢户

 部員外郎玠受官辭祿 上器重之如丘顯湯行之屬皆大户盖洪範所謂凡厥正人旣富方穀亦聖主用人

 之一道也

定天下官員朝覲之制以辰戌丑未年爲期○朝鮮王李

卽李咸桂遣人請印誥不許

二月征虜前將軍胡冕討彬桂蠻平之命濬常州武進縣

奔牛吕城二壩河道以便漕運

三月燕王奉勑率師北至徹徹兒山遇胡兵與戰擒其首

將索林帖木兒等數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遇哈剌兀復

與戰敗之遂班師

四月命會同翰林院考國子監六堂師弟子甄別高下送

吏部以次擢用

五月湖廣辰沅諸郡宜桑乃命淮徐取桑種二十石遺之

使分給布種

以董仲舒從祀孔子廟廷罷莽大夫楊雄從先是行人司

副行人楊砥上䟽言孔子廟廷從祀諸賢皆有功于世敎

若漢楊雄嘗仕王莽忝列從祀以董仲舒之賢反不與焉

事干名敎甚爲乖錯宜及時改正黜雄進仲舒以彰公典

上從其言

八月頒表箋文武式于天下前是諸司所進表箋多務奇

麗 上厭之乃命劉三吾王俊華等換慶賀謝恩表箋成

式頒於天下人皆便之

--

復免應天五郡今年秋稅

改六部屬部爲淸吏司 上以六部之屬皆稱部混而無

別故易其名

九月大賚致仕武臣論之曰元未兵爭中原鼎沸人不自

保爾諸將臣從朕效謀宣力共乎禍亂勒勞備至天下旣

定論功行賞使爾等居官任事子孫世襲永享富貴朕思

起兵時與爾等皆少壯今皆老矣久不相見心恆思之故

召爾等來所賜薄物以資養老爾等還家撫敎子孫以終

天年諸臣皆感激叩首謝有墜淚者

十月詔定各司奏事次第○甲寅晦皇曾孫文煃生太孫

允炇長子也 上以十月數終又生于晦日命內庭勿賀

十一月詔翰林院議定制度凡官民房屋墳塋等第及食

祿之家禁例爲書名曰稽古定制頒行天下○以修撰張

信爲侍讀編修戴𢑴爲侍講諭之曰官翰林者雖以論思

爲軄然旣列近侍旦夕在朕左右凡國家政治得失生民

利病當知無不言昔唐陸䞇崔邵李絳之徒在翰林皆能

正言講論補益當時顯聞後世爾等當以古人自期毋負

朕擢用之意○以都督顧成充總兵官掛征南將軍印率

貴州都司軍馬征勦水西不納粮差蠻夷十二月攻破濶

水尅宗那革賈母龍等關寨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二千餘

人成有勇略鎮貴州二十餘年前後勦平峒寨擒斬蠻賊

不可勝計諸夷慴服

 按成揚州江都人永樂初封鎮遠侯開國功臣至永樂方封侯者惟宋晟顧成二人

復永州府知府余彥誠十人官初彥誠與齊東知縣鄭敏

等十人先後坐事逮獄至是其耆民具列各官善政詣闕

以請 上嘉之賜彥誠等襲衣靴鈔遣還仍給耆民道里

丁丑洪武三十年

正月征西將軍長興侯耿炳文副將軍武定侯郭英備虜

關中○漢沔盜起炳文討平之○都督楊文往遼東操練

軍馬提調屯田○頒爲政要錄其書載文武官屬體統及

僉書案牘次第軍士月給廩餼與宿衛之禁屯田之政凡

十三條○初置雲南提刑按察司○改太常光祿二司爲

寺儀禮司爲鴻臚寺○諭川陝守邊衛所申嚴私茶出境

乏禁

二月會試天下貢士翰林院學士劉三吾安府紀善白信

蹈爲考試官取泰和宋琛等五十二人中原西北士子無

預者三月殿試賜進士以閩縣陳䢿爲第一被黜落者咸

以爲言 上怒命儒臣再考下第卷中擇文理優長者復

其科第于是侍讀張信侍講戴𢑴贊善王俊華司憲司直

--

張諫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二府長史黃章紀善周衡王

楫等受命閱卷或傅三吾與信蹈至其所囑以卷之最陋

者進呈 上閱卷騐之果以不堪文字奏進益怒謂其胡

藍餘黨命刑部拷訊惟三吾信蹈及司憲爲藍黨餘皆胡

黨戴𢑴不與焉詔宥三吾謫戍邊餘皆凌遲于市於是覆

閱取六十一人皆北人也○古州上婆洞蠻林寬作亂聚

攻龍里守禦千户吳得鎮撫井孚令人馳報貴州都司堅

守以待其援賊攻燒益急得曰我等爲國守邊又有父母

在城今賊勢如此若城不能守父母不能救是不忠于君

不孝于親吾何用生爲卽率麾下馳入賊陣中殺數十人

搏戰不已遂中毒弩死孚繼戰亦死于陣城遂陷事聞  

上曰忠孝立身之大節能克全者古人所難今吳得井孚

臨難捐身因忠顯孝非烈丈夫不能命追贈得爲指揮僉

事孚爲正千户各令其子襲軄仍以鈔帛恤其家

四月晉王燕王練兵備虜○陞刑科給事中張思恭爲刑

部右侍郎人有暮夜以金遺思恭者思恭却不受其人委

金而去詰旦思恭言于朝 上善思恭有守遂陞其官仍

以其金賜思恭○令民有一材一藝者得自陳效用○命

燕王築大同城

五月天下講讀大誥師生來朝者凡十九萬三千四百餘

人並賜鈔遣還○勑晉燕代遼寧谷六王勒兵備虜

六月賜禮部覆試貢士韓克忠等進士出身有差○翰林

院學士劉三吾暴卒

 詞林記云 太祖嘗欲易太子學士劉三吾痛哭曰太子天下本若欲易之置泰晉二王于何地忤 旨降爲

 博士尋復學士易儲事竟寢又考 文皇帝封建詔亦稱 皇考嘗欲立朕爲嗣則知 聖祖果有此意矣但

 壓于秦晉二王而不果爾至洪武未二王相繼薨而聖祖隨亦晏駕使更得一二年在位其立 文皇爲嗣

 無疑而天下免數年戰爭之苦矣嗚呼豈翊運錄所謂殺運猶未除耶

駙馬都尉歐陽倫有罪賜死先是立茶馬司於陝西四川

等處令西番納馬易茶以私茶出境者斬關隘不覺察者

處極刑時駙馬倫奉命西使以巴茶私出境貿易倚勢横

擾藩閫皆阿順不違倫令陝西布政司移文所屬起車載

茶渡河州倫家人有周保者索車至五十輛蘭縣河橋廵

檢司史某被捶不堪以其事聞 上怒以布政司官不言

幷倫賜死保等皆伏誅

 按倫尙 帝女安應公主 高皇后所生也國初行法之嚴雖貴戚至親不少貸如此是以法必行而天下之

 民蒙其福

七月 上諭群臣曰凡人所爲不能無過舉而其心則有

公私但當平其心以觀之若其心本公而所爲之事不當

此則識見未至若緣私意而有繆戾者此則其故爲之也

君子小人於此可見然君子之過雖微必彰小人之過雖

--

大弗形葢君子直道而行不事掩覆小人巧於修飾多所

隱蔽人君不察于此則君子小人莫辨矣○勑楚王湘王

率其軍築銅鼓城○置都知監掌內府各監行移一應關支勘合銀作局

掌造內府金銀器用

八月詔諸王府宜各守定制不許私有興造勞吾民匠若

有應須造作而不可已者必奏請方許○定諸王見東宮

九月 上命户部下令天下人民每鄕里各置水鐸一內

選年老者每月六次持鐸徇于道路曰孝順父母尊敬長

上和睦鄕里敎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爲又令民每村

置一鼓凡遇農種時月清晟聚衆鼓鳴皆會田所及時力

田其怠惰者里老人督責里老縱其怠惰不勸督者罰又

令凡遇婚姻死喪吉凶等事一里之內互相賙給不限貧

富隨其力以資𦔳之庶使人相親愛風俗厚矣

十月重建國子監先師廟成○停遼東海運

十一月平緬蠻刁幹孟叛逐宣慰使思倫發命西平侯沐

春爲征虜前將軍何福徐凱爲左右副將軍率師討之○

上御奉天門見散騎舍人衣極鮮麗問制用幾何曰五百

貫責之曰農夫寒耕暑耘早作夜息蠶婦繰絲緝麻縷績

手成其勞旣已甚矣及登塲下機公私逋索交至竟不能

爲已有食惟粗糲衣惟垢敝而已今汝席父兄之庇生長

膏梁紈綺之下農桑勤苦渺無聞知一衣制及五百貫此

農夫數口之家一歲之資也而爾費之于一衣驕奓若此

豈不暴殄自今切戒之

十二月 上不豫廷臣數問安勑之曰昔有元治世民庶

乂安何期至正之君失于勤民慢于事神由是假手羣雄

倡亂華夏兵興之時朕濳艸野不得已而從戎當時倡亂

稱尊者幾人恣爲吞倂自相磨滅如此者十有七年朕西

定荊楚東平吳越北撫華夏爲衆所推戴定𪔂金陵國號

大明改元洪武三十年于兹朕壽亦七十矣靜而思之非

皇天眷命安得居天位若是久哉古語云天不與首亂豈

非朕無心于天下以救民爲心故天特命之乎近者失調

受疾卿等頻來問安禮也堯舜禹湯文武之世皋夔稷契

伊傅周召爲之臣其有志匡王一也朕以此示鄕等宜竭

忠修軄副朕至懷○是年太子少保掌刑部事唐鐸卒

戊寅洪武三十一年

正月詔督山東河南民耕 上以二省民惰于農事以致

衣食不足乃命户部遣人材分詣各縣督之仍令籍其丁

男所種田地與所收穫之數來聞○定吏員出身資格以

九年爲考滿

--

三月廷臣請討朝鮮不許○乙卯享太廟○晉王薨謚曰

恭○齊泰爲兵部尙書

 按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丁卯應天鄉試第一得受知于 上改賜今名初授禮部主事一日雷震謹身殿

 上躬禱于天擇九年無過官員陪祀泰預焉乙亥進兵部左倚郎至是進尙書常被召問邊將姓名泰歷數無

 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冊以進甚悉自是益承眷寵

四月罷囘囘欽天監○勑邊將分道率兵從燕王代遼寧

谷王出兵北平禦虜

五月西平侯沐春擒刁幹孟思倫發還平緬時都督僉事

徐凱亦執木瓦寨叛酋賈哈剌送京師伏誅

 按賈哈剌麼此土豪也初王師克建昌授以指揮俾領其部落後與月魯帖木兒叛走據十木瓦寨其扡峻險

 官軍不得進至是凱用計執之

甲寅 上不豫○命都督楊文總兵北平參贊燕王○總

兵武定侯郭英副摠兵宋晟從遼王出開平備虜○置成

都聖慶保寧三府及播州宣慰司茶倉四所收貯茶課聽

商人交易及與西番市馬○上病少閒輦出御右順門召

諸醫官治疾無狀者盡付獄獨召元禮至榻前曰汝仁義

人也事無預汝無恐

 按戴元禮名思恭而字行金華人學于丹溪朱彥修初仕御醫事 太祖藥餌輒效風雨卽免元禮朝 太祖

 崩 太孫卽位誅諸侍醫者獨拜元禮太醫院使遼𥳑王肅莊王慶靖王皆奔喪至京聞 太孫道 太祖語

 哭閒兮元禮𥳑王題仁義字大軸莊王靖王爲贊詠賜元禮或曰 文皇以舊恩陞元禮院使者誤也初洪武

 丙寅 文皇患瘕韓公懋治義不愈請元禮至問所用藥曰是也人問 文皇嗜何物曰生芹元禮曰得之矣

 投一劑夜暴下視之皆細蝗也晉恭王病亦請元禮得愈病已復發卒 太祖怒逮治王國諸臣元禮侍曰臣

 嘗奉命療王王飲臣藥數矣臣對王病毒在膏盲卽復作不可治今果然 太祖遂釋晉王諸臣尙書嚴震直

 病 上令元禮好治之否且命償一劑而愈有妃嗜燒酒腹痛治之愈曰十年必復發發不可治後十年竟病

 腹病死王賓者吳中高士願受元禮方書元禮索賓拜師事我我與方書賓不肯一日詣元禮值他出有書入

 冊案上賓袖去元禮歸驚嘆自失實不娶臨終以書授于盛啟東韓叔晹

閏五月乙酉 上崩于西宫遺詔曰朕受皇天之命膺大

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

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奈何起

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

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

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炇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

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

一如漢文帝勿異布吿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

無改諸王臨國中無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

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皇明玉牒曰 帝性神武明達睿智有大度始渡江時羣雄多淫酒肆傲自驕爲誇 帝獨克已下人旁求校

 偉尊以賓禮聽受其善晝夜忘倦勤于聽斷四鼓卽興未明元朝日昃始罷稍閒卽與諸儒講論經史聽政至

 昏乃還宫隆寒盛暑木嘗少變體或不豫亦強不替凡有陳論無問卑賤皆令引見四夷有小警終夕不安寢

 思弭患之宜節于自奉非宴羣臣不特設盛饌功業益崇愈尙儉禮謹于禮度對羣臣必正衣羣漢巽之滅躬

--

 拜大將以慰其勞其訓諭羣臣後引古道出言成文動協典誥自爲詔勑頃刻卽成思如宿搆用兵料敵機變

 如神成筭所授無不克捷諸將奉命成功不吝官賞天地嚴于禋祀秉圭𧃍𧃍競畏若神降臨誠心愛民尤矜

 貧弱語及稼穡艱難每爲涕泣凡大姓兼幷官僚貪濫深惡疾之犯者必置諸法崇尙敎化紀綱禮樂制度事

 物防範靡不備具煥然可述春秋已高彌勤爲治飭馬改備邊防較兵籍孜孜不息山陵之制皆預營度務節

 儉器用陶瓦嗚呼其謂 聖神之極矣

 謝鐸曰我朝度越歷代五事一攘克夷狄以收復諸夏二肇基南服而統一天下三威加勝國而鋒刅不交四

 躬自創業而臨馭最久五申明祖訓而家法最嚴鄭曉曰 帝本天縱之資晦迹田里見元政凌夷豪傑

 並起恣爲殘虐天下大亂潣焉傷之不得已起義兵卽條法令明約束務以寧輯爲事所至安者十餘年閒盪

 滌虜寇平一天下雖曰天命人歸要亦神武不殺之所致也卽位之初制作禮樂修明典章興舉廢墜定郊祀

 建學校崇儒術育賢才罷黜異端表章經籍謹宮壺之政嚴宦寺之防杜戚里之謁正神鬼之號嚴祭祀之典

 𧦴禎祥推曆數審法度詰兵戎斥侈靡絕遊幸却異味辭祥瑞馭撫四夷恩威浹洽昧爽臨朝日晏忘食虛心

 淸問從善如流神謀睿斷照見萬里 上初不識書每退朝暇延接儒士講論經典又取佑帝王嘉言善行書

 之殿廡出入省視凡詔誥命令揮筆立就或命侍臣立榻下操觚授詞混混干言皆淳雅高𥳑潤達物情戒諭

 臣下動引經史諄切懇至聽者感動訓物子孫臣庶具有成書足法萬世至于罷獻俘禮亡國尊高年興孝弟

 勸農桑蠲逋負旌廉能斥貪酷摧奸侫佑善良寬仁愛人專務德化三十餘年吏靖民安海內殷富功德文章

 巍然煥然過古遠矣            廣州志黃太史佐曰國初馭下多從重典藩臬守令稍

 有贓罪懷印未煖卽逮之去非遠戍則門誅其有異政者不浹旬已位朱紫矣以故居職惴惴惟恐不能奉法

 恤民以忝榮祿由中迄外亘職釐舉龍飛紀略載云 帝嚴于吏治凡有貪酷縣令許里老

 解赴京師剝皮問罪每年各州縣選有德行里老二人赴京陳說政務或庶民受害許赴御前陳訴官賊至十

  兩以上者梟首示衆仍剝皮貫草以爲將來之戒于 川縣衛所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爲剝皮之塲名

 曰皮塲廟于公座傍各置一剝皮貫草之袋欲使其常接於目而警於心

 傳信錄云洪武閒朝廷淸明法度嚴密善無微而不錄惡無微而不誅有爲老人怕作人材許爲癈愚不識字

 以冀免者如山西平陽縣民孫敬先是也有以人爲御史慮事累及詐以它尸作已名而矇矓相埋而潜道去

 如太平府當塗縣楊岡是也此類甚多不可枚舉然事露一境不免於誅一時嚴密氣象可以見矣

 菽圉雜記僧慧暕涉獵儒書而有戒行嘗預修永樂大典歸老太倉興福寺嘗記坐客云此等秀才皆是討債

 的客問其故曰洪武閒秀才作官吃多少辛苦多少驚怕與 朝廷出多少心力到頭來小有過犯輕則充軍

 重則刑戮善終者十二三耳斯時也多虧天下士大夫這便是還債的近來 聖恩寬大法網踈闊秀才作官

 飲食衣服宮室輿馬子女妻妾多少好受用幹得幾許好事來至頭來全無一㱔罪過今日國家無負士大夫

 天下士大夫孤負國家多矣這便是討債的還債討債之說固佛家緒餘然謂今日士大夫負 朝廷則確論

 也省之能無愧乎

 論曰天厭元德九州糜沸羣猾並作黎民皇皇 高祖提三尺劒奮起草萊指顧之閒豪傑影附鋒矛所向戰

 克攻取 高皇心知天意有在爰舉有衆以與萬姓請命一征而取荊襄再征而靖浙江三征而閩海率從四

 征而席捲全齊五征而定周及梁遂取秦晉舉燕趙朔漠掃淸關隴底定南蠻北貊東夷西羌海外之邦莫不

 望風奉朔拜伏闕庭于是民獲所歸上下神祗咸有依托正位之後孜孜圖治綱舉目張文物一新自郊廟以

 及諸神之配禮文咸秩有赫其臨則祀事嚴矣 御極之初卽立儲位以正靑宫則大本定矣衆建諸王列封

 功臣則大分昭矣兵戎之衆自京師適郡府悉皆設衛有事則 詔大帥佩將印凱旋則上章綅歸士卒而軍

 政肅矣中外官有定制一革宂濫之弊而申禁令覈實効尤獨嚴于貪墨之法則官常秩矣惠鮮小民惟恐失

 所豪黠之徒刑不少貸而冠服有別育材有訓則民志定矣宫中不敢預外政外戚亦循理畏法不敢恃寵以

 病民閹寺之類惟給掃除則家範周矣他如優前代勵忠節正禮儀之失去海岳之封剗積歲之弊其經棆大

 經皆由一心運量文臣武將不過仰受成算而已詹同之序大明曆日有曰功高萬古曰得國之正而獨運全

--

 智曰敬天勤民曰家法之嚴曰兵政有統其善言 聖治而揚休烈者哉

皇太孫治喪禮 太祖崩于西宮 太孫被髮哭踊哀動

左右勑有司喪儀悉遵周禮于是倣金縢遺制前朝後殿

左右角門及西宮內寢各設座如生存凡十一所有久不

御者卽以香湯酒埽之陳祖訓于東直殿設重器于西直

殿京官四品以上朝服執鉞立于諸陛之上自初十以至

十六日哭臨如禮晝不飲勺水夜不就枕簟先是 太祖

不豫多暴怒遭譴戮者甚衆 太孫入侍事必躬承服藥

則親嘗以進去後則親杖以起唾壺溺器之屬靡不手提

以獻而愉色婉容藹然可掬 太祖氣亦漸乎多所全宥

當深更夜分侍衛酣寢際呼無不應應無不起盖終夕未

嘗交睫也 太孫素豐腴至是哀毀骨立矣是日諸大臣

迎之于大明門外羣臣百姓望見其毀瘠之容深墨之色

與哭泣之哀莫不舉手加額曰 天子純孝舉喁喁然有

至德之思焉靖難錄誣稱 太孫奉 太祖靈與后父吕

本同祀西宮嚴禮之主斷不然矣

是月辛卯 皇太孫卽皇帝位詔日天降下民作之君我

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統有萬邦宵衣旴食弘濟斯民

凡事有益于天下者無所不用其心政敎休明規模弘遠

朕以眇躬纂承大統恭依遺詔于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

十六日卽皇帝位夙夜祗懼思所以克相 上帝寵綏四

方以無忝我 皇祖之大命永維寬猛之宜誕布維新之

政其以明年爲建文元年大赦天下於戲德惟善政政在

養民當遵先聖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辟卿士體朕至懷

 帝諱允炇 太祖之孫懿文太子子也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懿文繼妃呂氏所生生六年而其兄雄英卒又

 十年而懿文卒 高祖年六十有五矣御東角門對羣臣泣學士劉三吾進曰皇孫世適富于春秋正位儲極

 四海繫心 皇上無過憂 高皇曰善是年九月庚寅冊立爲皇太孫太孫生而慈慧好詩書及古典禮文章

 至性孝友異常人子方懿文之病癰也痛楚號呼時太孫年十四含淚撫摩晝夜不暫離聞楚聲卽惶惶若不

 欲生親吮吸之周市盖旬餘始愈 太祖聞之呼侍醫問狀得其實歎曰有孫如此朕復何憂更二年懿文疾

 甚太孫入侍曲盡苦心及薨哭踊哀慕事事如禮水漿不入口者五日 太祖撫之日毀不滅性禮也爾誠純

 孝獨不念我乎始一啜糜粥欲服三年喪 太祖不可然三年內語未嘗高聲笑未嘗露齒不飲食酒肉不舉

 樂不御內人勸之則曰服可例除情須自致三弟皆幼躬撫育之極周居喪之初日則呼與同食夜則挾之同

 寢時其飲食適其起居隨事寄誨諄懇有加 太祖每聞輒喜一日臨其官兄弟四人並侍出句云兄弟相懷

 本一身太孫遽應祖孫繼體宜同德嗣後中外萬幾時付裁決爾時政治嚴覈太孫濟以寬大中外欣欣愛戴

 嘗讀律見中有條例尙嚴者請得稍改 太祖許之太孫遂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七十三條 太祖

 覽竟大喜曰吾當亂世刑宜重汝當平世刑宜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也如後用刑皆宜遵此 帝聽政每震

 怒輒誅夷狼籍一日退朝怒猶未解太孫問故曰有累犯法而奸惡異常者不得不怒太孫曰上失道而後下

 犯法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是或一道也 太祖不覺氣平矣曰汝能不怒乎明日有常州陳理以子弑父事命

 太孫處分太孫從容詳審竟脫之理父原抱病經年悮服一藥而聲繼母素憎其子因力証成之無以自解太

 孫條其情而獻之 太祖未之信也拘鄰里婢僕及原醫詢之乃知父向患火症庸醫誤忌爲寒藥中替投附

--

 子主人不知故服之而暴卒耳 太祖驚曰有是我荊不可不愼也太孫不獨仁而且明朕無憂矣一日遲者

 獲強盜七人都送太孫審太孫一見卽疑首盜非眞訊之果係主人之子偶出庄上而佃客皆盜也是夜正謀

 劫商舟遂強之同行歸欲首明而先被獲 太祖覆審盡得其情釋之問太孫曰汝何以知其非盜對曰周禮

 聽獄色聽爲先尙書亦稱惟貌有稽炇見其人雙眸炯炯視聽端詳定非盜也 帝因歎曰決獄者不可不讀

 書故 太祖傳位詔中有云太孫仁明孝友海內歸心盖有所試而云附錄或曰太孫頂顱頗偏 太祖撫之

 曰半邊月兒知其不克終及讀書甚聰穎一夕 懿文與之侍側 太祖命咏新月懿文詩曰昨夜嚴陵尖釣

 鉤何人移上碧雲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淸光徧九州太孫詩曰誰將玉指甲搯破碧天痕影落江湖裏蛟

 龍不敢吞 太祖覽之不悅蓋未得團圓影落江河皆非吉兆也

是日葬孝陵援遺詔止諸王會葬時諸自秦晉外皆尊屬

各擁三護衛重兵地嫌勢逼恐其窺伺乃草遺詔諸王哭

臨惟在本國毋得奔喪又令王國所在吏民軍士悉聽

朝廷節制詔下諸王皆怒燕王入臨將至淮安齊泰言于

帝令人齎勑勒使還國

 朱鷺曰止 諸王臨葬計無失于此者上下從兹隙矣父子天性哀痛至情以背棄之日而弗克躬臨且葬其

 誰能忍之不勝忿忿生心固然曷足怪乎當是時海宇未波堂搆方晏 諸王分雖尊勢雖重其必不因父喪

 以爲利起干戈于苦塊之閒何虞之謹也明示以猜而欲人之無猜得乎齊黃短謀已見崖畧加以方正學之

 迂貞日求更化而曾不虞難盡趣亡之器豈保定之才也特其烈烈而死不媿人臣大義無罪不贖耳夫以

 太祖之神聖而顧命遺臣猶然有此信乎得人難也○又曰難端見矣遺詔先之也父兄不奔喪其何以令勑

 符勒歸重猜疑耳曷益乎若詔書未至而文皇先來弗可止也其不奉詔亦弗可止也

詔行三年喪禮有司執例以請 上出諭曰三年之喪自

天子達于庶人先太子殂向欲終之而不可得兹當大故

敢不如禮有司奏曰天子之孝與庶人異當以宗社生靈

爲重惡得徇庶人之節況遺詔在乎復傳諭曰魏文帝胡

人也猶能守禮況朕讀書知禮義不能遵古先王之定制

爾等不欲朕行古禮是謂吾君不能也有司復奏曰陛下

欲行三年之喪非敢謂不能也但郊社宗廟之際不可久

虛朝貢訟獄之繁不可暫廢故漢文詔以日易月而歷代

因之遺詔諄諄欲一如漢文行事其慮甚遠願陛下少抑

至情俯循衆請復諭曰朕非敢效古人亮闇不言也郊社

宗廟朕將執紼而行事朝貢訟獄罔敢不親但朝則麻冕

麻裳退則齊衰杖絰食則饘粥有何不可不然食稻衣錦

爾輩眞以爲安乎羣臣奏曰陛下旣不廢政事而自致哀

情敢不惟命遂定儀注以進○詔內外五品以上文武及

縣令薦賢才定保舉連坐法

六月甲辰上 皇祖考大行皇帝謚曰欽明啟運峻德成

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皇祖妣孝慈昭憲至仁文

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尊母吕氏爲皇太后皇太后太常卿吕本女 文皇

門金川時遣人迓太后至進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未還宫火起依徐王允燃居焉亡何遷居太子陵不知所終

立孝陵衛○革宂員○初省州縣詳朝野編

 朱鷺曰撫世馭民代有機局紹洪武後而不知安靜以需至治是失局也 建文上志切養民而所爲多戾四

--

 年之閒今日省州明日省縣今日幷衛明日幷所今日更官制明日更勛階宫門殿門名題日新雖以于戈倥

 偬日不暇給而曾不少休一何擾也傅曰琴瑟不調其者乃解而更張之當時甚乎不甚乎而樂此紛紛乎是

 正學之過也然在後世民殘于多牧祿縻于宂員重以中官出使道路繹驛則汰官省邑二事固亦有足采者

 未可謂 建文時政畢竟非也

以中書舍人蹇義爲吏部右侍郎户部主事夏原吉爲本

部右侍郎○命兵部尙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預參國

事○以平江知縣陳彥囘爲徽州知府

 按蹇義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奏事稱旨 太祖書義字賜易名命滿九載且用之 建

 文帝卽位知 太祖欲用義超陞吏部右侍郎原吉湘陰人鄕薦遊太學選入禁廡書誥授户部主事有劉郎

 中爲忌欲陷之 太祖棄劉郎中于市 建文卽位逾月卽陞户部右侍郎齊泰溧水人受顧命輔 皇太孫

 時諸王皆尊屬擁重兵專制泰欲削之意露詔中諸王不悅謂此齊尙書踈閒我也黃子澄分宜人洪武十七

 年貢入太學明年進士舉禮部第一授翰林編修陞修撰伴讀東宫累官至太常卿 建文爲皇太孫時坐東

 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奈何對曰諸王僅有護兵纔足自守萬一有變以六師臨之誰其能支漢七

 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小大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太孫喜每呼子澄黃先生 太孫卽位倚任子

 澄謂曰先生無忘東角門之言子澄頓首應曰不敢遂出與齊泰議削奪諸王兵權陳彥囘字士淵莆田人洪

 武中以父故謫戍鎮南會赦貧不能歸依黃偁黃姓已獲薦明經授保寧訓導陛平江知縣 上卽位以文學

 廉幹知徽州府元年受循良賞是冬祖母郭卒承重徽父老走京乞留屢䟽終喪不許勉蒞郡卽葬郭徽之北

 山時時哭墓下徽人名爲太守山復姓陳除其弟彥困戍籍

七月召漢中府學敎授方孝儒爲翰林博士尋陞侍講直

文淵閣從 太祖先命也

 按昔廷臣薦孝孺徵至 太祖見之曰此莊士也當者其才以輔汝故有是命其同郡王叔英時爲漢陽知縣

 遺孝孺書曰凡人有天下之才者固難能自用其才者尤難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賈誼之于文帝

 未能自用其才者也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後盡言之未嘗不中故高祖得以用之賈誼之于文帝不察

 其未能而見言之且又言之太過故大臣絳灌之屬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獲用其言方今明良相逢千載

 一時但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如夏時周冕之類是也亦有行于古而難行于今者如井田

 封建之類是也可行者行之則人之從之也易難行者行之則人之從之也難從之易則民樂其利從之難則

 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所貴乎得時措之宜也

以董倫爲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王紳爲國子監博士

 按倫在勝國時累辟不起國初以薦徵爲右賛善事懿文太子陳說忠厚 太祖聞而善之擢左春坊大學

 士太子薨出爲河南參議留情民瘼嘗上封事數千言皆當 太祖心尋以詿誤免官典敎滇南至滇開心訓

 化不忍鄙夷其人雖蠻童𤒖豎皆知向慕 帝卽位眷念舊臣召至京師遂有是擢賜書頤老堂三字及髤几

 玉鳩各一倫上表稱謝紳先翰林待制禕之子也禕使雲南爲元孽梁王所殺紳甫十三與兄綬事母盡孝母

 卒哀毀踰禮未幾綬亦殁紳煢煢憂患中綜理生業而傑然負奇志暇日益取經史百氏窮其指歸宋濂一見

 器之曰子充有後矣蜀獻王聞其賢幣聘敎授蜀郡紳痛父遺骼未返丘壟白其情王憫之給道里費以行至

 雲南訪求不獲卽死所哀奠號慟幾絕道路悲之至是給事中徐誠等薦之遂有是擢時蹇義居吏部與時浮

 沉紳以書責之

廢周王橚爲庶人人有吿王與燕湘代岷四府通謀

帝召黃子澄與齊泰謀之泰欲先燕曰燕握重兵素有大

志當先以不軌削之子澄曰不然燕預備已久卒難圖也

宜先取周剪燕之手足而燕因可圖矣乃命曹國公李景

--

隆卽訊景隆大索金寶王不能應坐反執之及其世子闔

宮眷屬送至京師削爵爲庶人遷之雲南○燕王𥳑壯士

爲護衛

 朱鷺曰人臣無將將則誅然以手足骨肉之閒有異志無叛徵處之要自有道太上默銷之賈誼之衆建主父

 偃之推恩是也其次化諭之至再至三而後加討焉猶曰議親之辟不可過也跡周王已事弟不能兢兢祗愼

 于法叛謀未布聞也重以貪夫恣索強坐不原逼一王而諸王心戰又可禁乎相繼吿變雉罹龍爭卒成大故

 伊誰咎也大抵齊黃計躁于削國而慮不能遠正學志迂于法古而目不見近人事實錯悮可謂盡天意耶

以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端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

敏劉政爲錦衣衛世千百户有差

 按鳳等皆西宫殉葬宫人父所謂朝天女户也

八月加魏國公徐輝祖太子太傅時燕藩選兵將練士馬

以勾逃軍爲名招致異人術士至者多以天命有歸爲言

由是靖難之志決矣時 建文帝尊禮賢士慕行古道民

皆悅之惟僧道衍號知兵且知天文謂圖大事必成 燕

王密語道衍以人心所向對曰天之所造何論人心自是

遂以道衍爲軍師 燕王妃輝祖之妹也輝祖雖與燕王

至親而心在 帝室嘗召對密言燕情 帝信任之詔加

太子太傅與李景隆同掌六軍協同謀圖燕

 道衍長洲姚廣孝也初祝髮爲相城妙智菴僧改法名道衍字斯道時相城靈應觀道士席應眞昔讀書學道

 法兼通兵機道衍師之盡得其術然深自晦藏人無知者已而至京口賦覽古詩曰樵擄年來戰血乾烟花猶

 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前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事業今何在北顧靑

 靑眼倦看其黨宗泐見其摇膝高吟笑之曰此豈釋子語耶斯道斯道汝薄南朝矣旣而宗泐舉道衍往燕住

 持北平慶壽寺或薦道衍文武異才 燕王召見問曰爾能卜乎廣孝操吳音連對曰會會卽開襟出太平錢

 五啟王自祝連擲之睨王曰殿下將無作皇帝乎 王叱曰和尙勿謬說道衍竦然而退他日實吿之道衍進

 言輒合因薦相術袁珙以決之葢道衍嘗遊嵩山佛寺遇珙珙相之曰寧馨胖和尙乃爾耶目三角彯白形如

 病虎性必嗜殺它日劉秉忠之流也道衍大笑因此自負 王亦聞珙名託以勾連軍丁召珙至燕使人與飲

 于酒肆 王易服雜衛士中亦入肆珙一見卽趨拜王前占其爲他日太平天子 王大喜館珙于道衍僧

 舍世傳二語云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識眞主于長安酒家謂此也王時時與道衍語多奇秘者王甚重之道衍

 時或誤爾汝 王前王弗之責也靖難之圖實起于道衍云

賜太學諸生高等襲衣束帶歸省親

 祭酒程師周言諸生不可不使知大本甚有三五年不歸省者令歸省孝養他日出仕庶諳忠君先是 上閔

 斯文不古思所以復之方孝孺亦言近代文字好奇三吳尤甚因責祭酒考次優列賜歸省士林相矜以爲太

 平盛

召王景彰爲禮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茹常免張紞爲

吏部尙書

 按王景彰名景字以行松陽人洪武初起家敎諭歷參政謫雲南 上召入與修 高廟實錄○張紞富平人

 洪武中舉通經累官至雲南左布政使凡土地貢賦法令條格祠祀公廨上下與儀經費程度悉紞裁定夷民

 孚悅遠邇奠安二十六年入覲治行爲天下第一賜璽書曰曩者討平西南夷命官撫守爾紞實先往任今五

 年言出則諸夷聽服令布則四野懽忻皆由誠信相孚克共乃職今年來朝不待考而朕知其功出乎天下十

 二牧之首故嘉汝績復命仍治黔南至是召爲吏部尙書滇人如失父母時朝廷更化旁求隱逸日就闕下悉

--

 委紞試紞識鑒精明振抑拔淹量才授任士大夫有彈冠之慶焉

徵江西處士楊士奇授齊府審理副留翰林充編纂官

 士奇江西泰和人蚤孤力學手不釋卷長游楚中人皆慕之至是廷臣以名儒薦徵授敎軄時年三十六未任

 留翰林充編纂官尋命吏部考第史館諸儒尙書張紞奏士奇第一除齊府審理副明日復召入翰林

禮部尙書鄭沂免以雲南右布政使陳迪爲禮部尙書○

增國子監司業以學錄張智爲之○命何福爲征虜將軍

總兵征百夷都督徐凱爲副平之

九月罷築銅鼓衛城召徐輝祖吳傑還京○長星西隕有

聲如雷○雲南總兵西平侯沐春卒

十月置陝西洮州茶馬司○召北平總兵都督楊文還京

○熒惑守心四川岳池敎諭程濟通術數上書言北方兵

起期在明年朝議以濟妄言召入將殺之濟叩頭曰陛下

幸囚臣至期無兵殺臣未晚也乃囚濟于獄

十一月詔顧成班師先是成以都督僉事充征南將軍帥

師征水西蠻旣又征五開所向克捷至是征平州六洞等

長官司一百三十七砦皆平之悉撫諭復業師還駐常德

待命詔諭班師還京賞勞成及其副將何淸宋晟韓觀有

差○詔舉山林岩穴懷材抱德之士○謫前監察御史解

縉爲河州衛吏先是 太祖令縉歸進學許十年來朝擢

用未及期會 太祖賓天縉趨赴臨大臣謂赴臨非詔旨

遂謫河州○帝視朝稍晏御史尹昌隆諫曰昔 太祖高

皇帝鷄鳴而起昧爽而朝百官戒懼故能庶績咸舉天下

乂安陛下嗣守大業正宜追繩祖武競業萬幾未明求衣

日旴忘食常如不及斯爲庶幾今乃日晏臨朝羣臣宿衛

疲于伺候軄廢業荒上下懈弛臣恐播之天下傳之四夷

非社稷之福也 上曰昌隆所言切中朕過禮部可頒行

徧天下不惟使朕有過人得而知之且俾天下庶官咸能

勤于趨事也○以工部右侍郎張昺爲北平左布政使以

謝貴爲都指揮使時燕齊皆有吿變者 帝以問黃子澄

曰孰當先討子澄對曰 燕王久稱病而日操練軍馬且

招異人術士使在左右此其機已彰露討之不可不亟

帝召齊泰問曰燕王素善用兵討之計將安出泰對曰今

邊報北虜聲息但以防邊爲名發軍戍開平其燕府護衛

精銳悉調出塞去其羽翼無能爲矣不乘此時圖之噬臍

無益也 帝頷之乃擢用昺貴俾察燕府動靜徐爲之計

○遣代王桂如蜀時代王貪虐將爲不靖方孝孺謂以德

化道之命往四川受敎于蜀王○以王鈍爲户部尙書召

鄭賜于安東起鄭徒中爲工部尙書黃福爲右侍郎

十二月辛丑朔 帝省郊壇○封右都督沐成嗣西平侯

○召宋懌還京以爲翰林學士○以進士曾鳳韶爲監察

--

御史○以流人劉有年知太平府○召韓宜可爲副都御

 按有年廬陵人徒沅州洪武中起明經爲御史學行著聞辭官養母仵旨謫通州讀書不懈得儀經十八篇于

 州故家上之詔藏秘閣 上起有年徒中韓宜可初爲山西布政使謫雲南召人力言諸藩當從寬大密加防

 範勿遽誅討不能從

陞何福右府都督同知○詔求直言○調僉都御史劉觀

爲加興府知府○賜明年天下田租之半詔曰朕卽位來

小大之獄務從寬省獨賦稅未平農夫受困其賜明年天

下田租之半○詔釋刺面軍及徒人還鄕里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