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朝通典 (四庫全書本)/全覽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皇朝通典 全覽1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總目
  食貨典凡十七卷
  卷一卷十七
  選舉典凡五卷
  卷十八卷二十二
  職官典凡十八卷
  卷二十三卷四十
  禮典凡二十二卷
  卷四十一卷六十二
  樂典凡五卷
  卷六十三卷六十七
  兵典凡十二卷
  卷六十八卷七十九
  刑典凡十卷
  卷八十卷八十九
  州郡典凡七卷
  卷九十卷九十六
  邊防典凡四卷
  卷九十七卷一百
  等謹按
  皇朝通典百卷乾隆三十二年
  勅撰分門隸事一如杜佑之舊其中條例或革或因於理相通於義有取者今亦無所更易至於古今異宜不可强同如食貨典之𣙜酤算緡禮典之封禪前朝𡚁法久已為
  聖代所除即一例從刪不復更存虚目若兵典首登八旗地理典分省臚列謹遵今制况乎
  威弧震叠式廓昄章東西南朔職貢所圖
  皇輿所表更非九州舊域所能包舉而八旗創建古所未聞尤宜専門紀述以昭世守不必拘之於大刑用甲兵之一語也至杜氏述唐朝掌故與歴代共為一書故皆分綴篇終其文簡畧亦體裁所限不得不然今則専勒成編式昭
  國典當法制修明之世
  鴻猷善政史不勝書故卷目加繁溢於舊笈且杜
  氏所採者惟開元禮為詳今則
  謨烈昭垂各成完帙禮有
  大清通禮
  皇朝禮器圖式樂有
  聖祖御製律吕正義
  皇上御製律吕正義後編刑有
  大清律例兵有中樞政考地理有
  皇輿表
  大清一統志
  欽定日下舊聞考
  盛京通志熱河志
  皇輿西域圖志又有
  大清㑹典及則例總其綱領八旗及六部則例具其條目故縷分件繫端委詳明用以昭示萬年又豈杜氏之掇拾殘文合裒成帙者所可同日語哉










  皇朝通典總目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凡例
  一杜佑通典八門由食貨以訖邊防本末次第具有條理續通典因之我
  朝制度典章因革損益盡美盡善載在
  大清㑹典者實有以酌時㑹之宜立質文之準若禮制
  則有
  大清通禮
  皇朝禮器圖式樂制則有
  聖祖御製律吕正義
  皇上御製律吕正義後編兵制則八旗兵部有中樞政
  考刑制則有
  大清律集解
  大清律例地理則有
  皇輿表
  大清一統志
  盛京通志熱河志
  皇輿西域圖志諸書煌煌乎經國之良模足以垂憲萬世今宜以類編次至於八旗則例各部院則例及諸家著述亦並廣為甄采舉要提綱務期簡而不遺核而不冗庶足勒為成書傳示永久
  一通典紀事之外每雜載議論於選舉職官禮樂刑典諸門為尤多今倣其例凡特頒
  諭㫖及臣工奏議有當於振興文治澄敘官方改立科
  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條規増定武職品級者無不仰奉
  聖裁下經部議兼即令刋入現行則例悉於各門依類
  采入以備攷稽
  一通典各門中如錢幣附於食貨馬政附於軍禮今並仍其舊惟諸門細目今昔沿革不同如食貨典𣙜酤算緡之類禮典封禪之類凡昔有今無者一併從刪
  一通典州郡分别九州唐以前之郡縣皆析載於下我
  朝幅員之廣超越千古非可概執禹迹以論今謹遵
  本朝之制凡直省新疆各地名之因廢増省悉以見在者登載無庸仍以九州為綱至邊防一門唯載荒外諸國而不及内地沿邊屯戍之政盖以中外一統邊徼敉寧即用列史四裔傳之例分方敘載以表歸向之誠








  皇朝通典凡例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一
  食貨一
  田制
  等謹按田賦之制九等列於夏書九賦詳於周禮誠以國本在農民天惟食我
  國家首重農桑教民稼穡
  定鼎之初分遣御史循視土田定正賦役全書除前明之苛賦禁墨吏之浮徴履畝清量徹田定賦其有無主荒田則募民墾種視則升科遺之錢鎛之資授為恒産之業所以為閭閻衣食計者至詳且盡矣至八旗王公勛戚大臣以至官員兵丁均設立荘屯俾羣䇿羣力之士皆得世有土田而奔走禦侮之材亦得保其家室所以厚親親而酬勛庸者又優且渥矣若夫官田之名見於載師自漢唐至宋而其說始詳明則又有皇荘牧馬厰地草場牲地
  園陵墳地諸王公主勛戚大臣内監寺觀乞賜荘田百官職田邉臣飬亷田軍民商屯田通為官田其時民田輸賦官田輸租官租浮於民賦甚至買民田以為官田田不改舊而租加至數倍此官田之為民累也我
  朝削除故明宗室䘵田令與民田一例起科其廢藩田産號為更名地者皆給於民而薄其徴斂至於駐防官荘悉新闢汙萊之地㳺牧芻厰皆選擇閒曠之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此外如耤田聖賢後裔田學田
  文廟祠墓田部寺公田俱除其租息一遇災荒得與民田一例邀免若屯田之政原所以給兵餉而息轉輸也今函夏寕謐邊陲宴安無事輓運之勞故内地衛所屯田止留為漕運之用其無運衛所悉行裁革併歸州縣以益民田至駐防官兵雖授以屯地然既列為官荘則不得専目為屯政矣惟是底定新疆版圖式廓二萬餘里由巴里坤以至伊犁前後墾闢無慮十餘萬頃村堡臺站城池倉廩以及溝渠水道佈種先後之宜無不講求盡制迄今駐劄官兵招徠民衆暨佃種回民之歌樂土而享盈寧者十餘萬户此屯政之善誠從古所未聞者也兹纂通典於田制列為四等首民田次官荘次駐防官荘及官田次屯田新疆屯田附紀其始末釐為四卷以彰
  昭代隆規定典則而垂萬世焉
  田制民田
  國家民田之目直𨽻有更名田農桑地蒿草籽粒地葦課地歸併衛地河淤地
  盛京有退圏地山東有歸併衛所地更名田竈地江南江蘇有山蕩漊灘地安徽有草地江西有山塘等地浙江有山蕩塘湖桑茶竈地等地陜西有更名地廣東有泥溝車池地廣西有猺田獞田狼田
  貴州有苖田甘肅有熟田鹻地皆為民田均相其
  肥瘠為科則
  崇徳二年令各屯該管官勸飭農事任土宜以樹藝
  誡王貝勒大臣勿許人踐民禾
  順治元年御史衛周祚請行正定地方清丈編審之法山東總河楊方興疏請清丈田畆以見在熟地為數其抛荒者無論有主無主盡數豁除俱從之始定開墾荒地之例凡州縣衛所荒地分給流民及官兵屯種有主者令原主開墾官給牛種三年起科二年准新墾荒地免租一年又定原荒之田三年後起科原熟而抛荒之田一年後供賦六年定州縣以上官考成以勸墾多寡催督勤惰為殿最八年
  命御史分廵各省察民間利病蘇松廵按秦世禎疏言田地令業主自相丈量明注印冊從之九年令八旗退出晌地並首告清出地及各省駐防遺地照墾荒例招墾十一年定丈量規制凡丈量州縣地用歩弓旗荘屯地用䋲十二年頒部定歩弓尺廣一歩縱二百四十歩為畆命有司於農隙時履畝丈勘其瀕江瀕海之地十年一丈視有無漲坍分别陞免十五年
  命御史詣河南山東二省率州縣履畆清丈分别荒熟實數凡直省田土悉登十一年新編賦役全書賦役全書詳見田賦其與前明萬厯年間賦役全書數符者不丈又以山東明藩田産相沿以五百四十歩為一畆者照民田例㮣以二百四十歩為一畆十八年廵按河南御史劉源濬請以開墾荒地之初免其雜項差役并令地方官先給帖文詳載姓名地址年月以杜争訟雲貴總督趙廷臣請以招民耕種之無主荒田官給印票永為己業均從之是年總計天下田土共五百四十九萬三千五百七十六頃有竒
  康熈元年
  諭直省有隐匿地畆不納錢糧或反圖冒功報為新墾者州縣衛所及所轄上司官俱分别議處二年申定開墾年限之例凡荒蕪之地以五年為期四年申禁丈量攤𣲖詐擾之𡚁併遣官分行各省踏勘時雲南廵撫袁懋功疏言雲南地少平衍難以勘丈請停止遣官踏勘之差從之又停止限年墾額之例六年定勸墾各官俟三年起科後錢糧如額完納者方准議叙例七年雲南御史徐旭齡疏奏墾荒三事一緩科差請令新荒者三年起科積荒者五年起科極荒者永不起科一集招徠請令流移者給以官荘匱乏者貸以官牛陂壌溝洫修以官帑一嚴考成請令地方官限以㡬年招復户口㡬年修舉水利㡬年墾完地土有田功者陞無田功者黜從之八年户部請准遣員赴直𨽻将前明廢藩田産分荒熟酌量變價
  上以地既易價復征額賦重為民累
  諭令撤回将未變價地畝給與原種之人改為民户號為更名地承為世業九年以既易價銀兩有徴收在庫者許抵次年正賦又以更名地内有廢藩自置之田給民佃種者輸糧之外又納租銀重為民累令與民田一例輸糧免納租銀十三年定招民開墾酌量叙用之例凡貢監生員民人墾地三十頃以上至百頃以上者奏送吏兵二部試其文藝通否與以知縣縣丞守偹百總等官其招民不足額
  數墾地錢糧未經起解地方官遽行具題者州縣以上等官俱各議處有差川湖總督蔡毓榮請令
  現任文武官招徠流民三百名以上安挿得所墾荒成熟者不論俸滿即陞其各省候選州同州判縣丞及舉貢監生有力招民者授以署縣職銜俟開墾起科實授本處知縣從之是年又定官民隠田罪例凡該管官能查出隠田者按地多寡分别議叙有能舉首他人隐地在十頃以上者即以其地予之妄告者罪從前隐匿之地立限八月令其自首二十年
  上慮清查隠地之例既行有司或利其陞叙虚報田糧攤
  𣲖民間
  諭部檄行直省督撫嚴行察覈二十四年户部總計天下田土共六百七萬八千四百三十頃有竒衞所田土歸入州縣征糧者并載於内二十八年
  諭嗣後民人有出首開墾田畆不拘年限以自行首報之年起科該管官免其議處三十一年又令隠匿地畆限一年内自首三十四年復令再寛限一年四十三年又申地方官隐匿揑報之禁二十九年以四川民少地多凡流寓願墾荒居住者永給為業又定雲南墾荒地納糧之例凡老荒田地招見納軍糧之人承墾者照民田分上中下三則減征至三年或五年再按例陞科其非見納軍糧之人悉照民田下則五年後量加十分之五起科三十二年定雲南所有明代勲荘照老荒地之例招民開墾免其納價三十三年定雲南清浪衛業經清丈田地毎十畝科糧一石是年招徠西安等處流民復業户給牛種耕具傭值又貴州兵燹荒廢招徠開墾其隐匿田畆限一年自首三十四年清丈福建沿海州縣田地三十八年湖廣督臣郭琇奏請湖南居民自行清丈田畆出首官抽查丈隐漏治罪清丈之後錢糧較前減十分之二
  上曰果於民有益所減雖倍於此亦所不惜若不清丈以荒田著落他人徴收錢糧有累窮黎斷不可也四十一年令山東所有明藩基地願承墾者每畆納價五兩給以印照守為恒業申明地方官隐匿墾荒田地入已侵蝕之禁四十四年令湖北民人願墾荒者官給牛種又令湖廣省濵江田畆凡堤身所壓之田及築堤取土之地丈明畆數給與價值開除糧額四十六年令福建省未墾荒田二千餘頃限一年照數墾足徴糧四十八年以湖南隐匿田地日久未清再限一年盡數首報違者許里民舉首田産入官追徴積逋仍治欺隠之罪扶同不舉者坐五十一年
  諭湖廣四川廵撫凡民人有自湖廣往四川種地者各於往囬時造冊移送時湖廣民人徃四川開墾者毎将原籍田産變賣至五年起徴之時復回湖南争訟原産故有此制山東民人往口外種地者亦如之五十三年准甘肅各村堡中有荒地未種者撥給無地貧民耕種官給牛種五十五年廵撫綽竒勘閲肅州迤北地方及嘉峪闗錫濟木金塔寺逹哩圖方城子等處地可開墾請招民樹藝
  雍正元年
  世宗憲皇帝以國家承平日乆生齒殷繁開墾曠土於民
  最有禆益
  勅督撫以下等官加意勸督
  諭凡有可墾之處聼民相度地宜自墾自報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撓陞科之例水田仍以六年旱田寛至十年著為定例准山西河南山東曠地開墾無力者官給牛具起科後給與執照永為世業又以瀕江近海之區定例十年一丈者恐未及年數即有坍漲令不時清查無拘十年之例六年復定五年一丈二年
  上以國家休養生息户口日繁務使盡力田畆家給人足勅直省督撫各董率有司實心勸督咨訪疾苦有𢇁毫妨於農業者必為除去毎鄉中擇一二老農之勤勞作苦者優其奨賞以示鼓舞其不可耕種之地課令種樹禁非時斧斤牛羊踐踏及盗竊之害牧養亦令乳字以時
  
  諭四民士為首農次之工商為下士子學成用世國家榮之以爵禄而農民勤勞作苦以供租賦飬父母育妻子其敦龎淳樸之行豈惟工賈不逮亦非不肖士人所能及令州縣有司擇老農之勤勞儉樸身無過舉者嵗舉一人給以八品頂帯又令各督撫率所屬舉行勸農之典有輕視民隐不實力奉行者以溺職論又以西寧布隆吉爾地方遥逺招墾人少令直𨽻山西河南山東陜西發遣軍流之人有能種地者前往開墾官撥給地畆牛種耕具三年起科是年總計天下田土共六百八十三萬七千九百一十四頃有竒四年清丈張家口外地畆設同知一員分畆為十分限年招墾又令直𨽻州縣勸民樹植桑麻棗粟及種菱藕畜魚鳬之屬五年
  上以隐匿開墾定例甚嚴或吏民恐一經首報追究從前
  欺隠之罪
  諭各省官民限一年首報其從前侵隐之罪悉從寛免未納之錢糧亦不復䆒以雍正七年為始入額征解山東省首報地一千七百四十餘頃六年令再展限六月又令雲南貴州二省廣行開墾官主捐墾者按户多寡議叙所墾之田歸於佃户民間自墾者仍給為世業又江南省安河淀水家墩新淤地數千頃山陽鹽城二縣海口疏通新涸地六千頃均給民耕種分别年分輸税又各省荒地如積鹻未消浮沙漲漫山石磽瘠低窪積水之區難於開復者仍令設法開墾不入年限之内五年遣科道等官清丈四川田畆六年以甘肅寧夏之察罕托輝地平衍可墾
  遣大臣㑹同督撫濬治河渠得地二萬餘頃招民墾種官給房舍牛具籽種凡本籍紳士俱令開墾授業其陜西各屬無業民户願往者給與路費毎户受田百畆以為世業又浙江温州府之玉環山孤懸海外設同知一員招民開墾得田九百四十四頃有竒八年清釐四川田畆四川開闢田土未經丈量隐占争訟五年遣科道往丈至是事竣較原冊贏田千四百八十頃有竒
  勅四川廵撫憲徳布政使髙維新於額糧稍重州縣清丈之後倣適中之科則核减又准四川報墾田地分别年限起科謹按四川省自雍正元年令該督撫勸諭開墾其民苖愚鈍不知𨳩墾之法者擇湖廣江西在蜀之老農給以衣食使之教墾俟有成效題給老農頂帯六年議准各省入川民人毎户酌給水田三十畆或旱田五十畆若有子弟成丁者毎丁增給水田十五畆或旱田二十五畆丁多不敷飬贍者臨時酌增至是松茂川東永寕建昌四道報墾荒田六千八百五十五頃荒地二萬九百五頃各有竒荒田墾種六年起科荒地墾種十年起科十一年令四川苗疆山林坡岡之間招民墾種十二年令山東河南選
  善種旱田者赴廣東髙雷亷瓊等州教之耕種十三年申定地方官報墾不實處分又申清丈江南江西湖廣沿江沙灘坍漲陞除不實之禁又定江
  蘇漕田蘆洲陞科不實之禁腹内地畆曰漕田近水泥灘沙地曰蘆洲或有新漲已成漕田仍報蘆課蘆洲久成熟地不轉則陞科者故有是禁十三年八月
  皇上登極
  諭曰朕見各省督撫題報開墾者紛紛不一至於河南一省所報畆段尤多而閩省繼之訪察其中多有未實或由督撫欲以廣墾見長或由地方有司欲以陞科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實並未開墾不過将陞科錢糧飛灑於見在地畆之中名為開荒實則加賦非徒無益於地方並貽害於百姓也嗣後各督撫遇造報開墾畆段務必詳加查核實係墾荒然後具奏不得絲毫假飾以滋閭閻之累
  乾隆二年
  諭方今天下土地不為不廣民人不為不衆以今之民耕今之地使皆盡力焉則蓄儲有備水旱無虞乃民之逐末者多而地之棄置者亦或有之縱云從事耕耘而黍髙稻下之宜水耨火耕之異南人尚多不諳北人率置不講此非牧民之責誰之責歟朕欲天下之民使皆盡力南畆而其責則在督撫牧令必身先化𨗳毋欲速以不逹毋繁擾而滋事将使逐末者漸少奢靡者知戒蓄積者知勸朕即以此别督撫之優劣至北五省之民於耕耘之術更為疎畧其應如何勸戒百姓或延訪南人之習農者以教導之牧令有能勸民墾種一嵗得榖若何三嵗所儲若何視其多寡為激勸毋輕率劾去使乆於其任則與民相親而勸課有成令部臣詳悉定議尋議倣周禮遂師之制於鄉民之中擇熟諳農務素行勤儉為閭閻信服者每一州縣量設數人董勸其地方官考績之法均寛以嵗月如勸戒有方境内地闢民勤榖豐物阜督撫於三年之内據實題報官則交部議叙老
  農量加奨賞從之
  命南書房翰林同武英殿翰林編纂授時通考凡播種之方耕耨之節備旱捕蝗之術散見經籍及後世農家者流之説皆取擇焉又
  諭令各州縣於春耕秋歛之時親為履畆察其勤惰稽其豐歉凡事有利農者申請舉行定承墾荒地例凡土著流寓呈報開墾者以呈報在先之人承墾又清丈江南靖江縣坍漲田地謹按靖江濵河之田漲則均减坍則均增五年清丈之例時未舉行致有一户報陞而通邑減一户報減而通邑陞者至是陞免核實
  
  諭民間多闢尺寸之土即多收升斗之儲乃往往任其閒曠不肯致力者或因報墾則必陞科或因承種易致争訟以致愚民退縮不前嗣後凡邉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開墾者悉聼本處民夷墾種並嚴禁豪強首告争奪其在何等以上仍照例陞科何等以下永免陞科之處各省督撫悉心定議續議准直𨽻零星地土在二畆以下者山東山頭土角以及河濵溪
  畔在中則以上不足一畆及下則以下不足二畆者山西瘠薄下地不成邱段在十畆以下者河南上地不足一畆中地不足五畆髙岡砂磧下隰低窪之地江蘇山頭土角溝畔田塍竒零隙地安徽水田不及一畆旱田不成二畆者江西山頭土角不及二畆砂石間襍坍漲不一者福建竒零田地不及一畆或雖及一畆而地角山頭不相毗連者浙江臨溪傍崖零星不成邱段者湖北旱地不足二畆水田不足一畆者湖南竒零土地髙灘阪隰種植稻禾不及一畆雜糧不及二畆並峯頭湖澤之隙不成邱段者陕西甘肅其山頭地角砂磧之地聴民試種至平原空地在開墾未及起科之年地或鹻鹵者四川上田中田不足五分下田上地中地不足一畆山頭土角間石雜砂者廣東山梁岡陁砂礫夾雜者廣西平原成片段之地上則中則水田不足一畆旱田不足三畆下則水田不及五畆旱田不足十畆者雲南砂石磽确水耕火耨更易無定及不能引溉或低窪不能定其収成者
  貴州依山傍嶺工多獲少土淺力薄者均免陞科其餘減則分别年限起科河南廵撫雅爾圖上言豫省旱田可改水田者甚多旱田賦輕水田賦重一經改種必湏題請加賦小民未免觀望
  上諭河南民人願将旱田改為水田者錢糧仍照原定科則免其加賦又准湖北旱田改水田者亦照河南例又定湖北承墾官民田地例凡承墾官地者以具呈之先後為定承墾民地者先責成業主業主無力許他人承墾為業六年議准陜西無主荒地官為招墾給照為業若本地人力無餘准鄰近無業之人承墾編入土著其平衍易收之地毎丁授地五十畆山岡沙石之地毎丁授地百畆如父子兄弟均係壮丁酌量加增七年議准原墾佃户之子孫業主不得擅更業主子孫欲種者将肥瘠地畆各分一半若業主他徙承佃之户久經應差納課業主子孫回籍計其抛荒年分酌量分給如過三十年以外者㮣不分給在一二年之内者将當年所獲給承種之户次年再歸業主十一年
  上以廣東髙雷亷三府荒地磽瘠居多令該地民人墾種者概免陞科并為世業十五年申弓尺盈縮之禁凡新漲新墾陞科之田務遵部式丈量不得仍用本處大小不齊之弓十八年
  諭廣東瓊州為海外瘠區貧民生計維艱查有可墾荒地二百五十餘頃照髙雷亷之例招民開墾免其陞科是年總計天下土田七百八萬一千一百四十二頃八十八畆二十六年回疆底定其從前安揷吐魯畨回人移歸故土所遺肅川威魯堡熟地一萬五千三百六十餘畆陕甘總督楊應琚疏請募民承種從之是年山西大青山土黙特十五溝墾地四百四十餘頃安西府屬之玉門淵泉二縣墾地千二百一十餘頃四川屏山縣大竹堡二處墾地一千一百八十餘頃俱分别年限起科三十一年
  諭滇省山多田少水陸可耕之地俱經墾闢無餘惟山麓河濵尚有曠土向令邉民墾種而定例山頭土角在三畆以上者照旱田十年之例水濵河尾在二畆以上者照水田六年之例俱以下則陞科苐念此等零星土地本與平原不同倘地方官一切丈量查勘不免滋擾令滇省此等地土俱聴民墾種㮣免陞科又議准凡内地及邉省零星地土聴民人開墾種植直𨽻江西不及二畆福建及江蘇之蘇州等屬不及一畆浙江及江蘇之江寧等屬不及三畝陜西不及五畆安徽湖南湖北貴州水田不及一畆旱田不及二畆下地不論頃畆山東中地以上不及一畆下地不論頃畆山西下地不及十畆廣東中則以上水田不及一畆旱田不及三畆下則水田不及五畆旱田不及十畆四川上田中田不及五分下田上地中地不及一畝下地不論頃畝雲南及廣東之髙雷亷三屬不計頃畆奉天之山岡土阜河濵窪下之處不成邱段者不計頃畆俱免陞科是年總計天下土田七百四十一萬四千四百九十五頃有竒三十二年准太僕寺牧厰空地招民開墾三十四年豐鎮寧逺二㕔報墾一千五百五十五頃七十餘畆又募墾吴縣金山無錫丹陽寳山等縣荒地三十七年募墾黄州府黄州衛荒地三十八年户部疏請招民佃墾定限起租
  諭曰前以荒蕪地畆及低窪之處毎易滋生蝻孽曾令裘曰修親往履勘並令英亷等酌量可墾者令業主佃户墾種成熟其實係沮淤之區即為開掘水泡以杜蟲孽而資瀦蓄數年以來尚未辦及此事於畿輔農田最有闗係者著周元理専𣲖明幹妥員逐加踏勘将實可施工民間樂於認墾者聼從其便其荒蕪低窪之區即酌開水泡以期日乆利頼三十九年定廣東三水新安等縣報墾荒地照旱田例起科四十五年開墾廣西鎮安府屬水田四十九年開墾山西渾源州荒地五十年直𨽻查勘可墾荒地八百餘頃請按八年陞科之例部請以鹽鹻沙壓難墾之地再限二年其實難施工之地仍令各州縣随時踏勘俟其地脈轉移即行招墾從之
  上諭所有各州縣厯年報荒官旗各項地畆經此次𣲖員履勘即查出可墾之地八百餘頃分年招墾於旗民均有禆益足見從前荒棄皆因地方官不實力所致但恐此後地方官因循日久又復視為具文日漸廢弛著督撫董率所屬認真辦理至地利轉移無定並著随時察看續有可墾及續行報荒之處年終彚奏以専責成











  皇朝通典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
  食貨
  田制官莊
  國初以近京各州縣無主荒田及前明皇親駙馬貴戚大臣内監殁於冦亂無主荒田並百姓帶地投充之田設立莊屯自王以下及官員兵丁皆授以土田俾世為恒産嗣後生齒日繁凡
  盛京古北口外新闢之壤咸𨽻焉其官莊有三一宗室莊田一八旗官兵莊田一駐防官兵莊田凡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地専隸内務府㑹計司掌其收納之數順治元年
  上諭戸部清釐近京各州縣無主荒田及前明貴戚内監莊田如本主及有子弟尚存者量口給與其餘盡分給東來諸王勲臣兵丁并令各府州縣鄉村滿漢分居各理疆界以杜異日争端順天巡按柳寅東上言安置莊頭其無主地與有主地犬牙相錯易起争端請先將州縣大小定用地數多寡使滿洲自住一方然後以察出無主地與有主地互易庶疆理明晰從之設指圏之令時近畿百姓帶地來投者甚多乃設為納銀莊頭願領入官地畝者亦為納銀莊頭各給繩地每四十二畝為一繩其納蜜葦棉靛等物附焉分𨽻内務府鑲黄正黄正白三旗奉天山海闗古北口喜峰口亦令設立又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於錦州各設莊一所葢州各設莊一所其額外各莊均令退出二年定給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大莊每所地四百二十畝至七百二十畝不等半莊每所地二百四十畝至三百六十畝不等園每所地六十畝至百二十畝不等給内務府總管園地四十八畝親王府管領園地三十六畝郡王府以下管領園地三十畝各官執事人員皆給地有差又題准王以下各官所屬壯丁計口給地三十六畝停支口糧
  諭戸部民間田房有為旗人指圏改换他處者視其田産美惡速行補給務令均平其有瞻顧徇庇者罪
  命給事中御史等官履勘畿内地畝從公指圏其有去京較逺不便指圏者如滿城慶都等二十四州縣無主荒地則以易州等處有主田地酌量給旗而以滿城等處無主地補給就近居民凡民間墳墓在滿洲地内者許其子孫隨時祭掃三年
  諭京城内外無主園地酌量撥給諸王府尋定副都統以上官各給園地百八十畝地六十畝凡直𨽻民人田地被圏者以連界州縣地畝撥補其不願他適者以未圏之民房地均分住種願他適者按畝蠲賦一年其地土房舍雖未經撥給滿洲而與近村被撥之民同居分種者亦按畝量減前明公侯額外屯地既經撥出其錢糧永行蠲免四年令㕘領以下官員各給地六十畝定撥給官兵地畝以見
  在為准例凡撥給之後兵則增丁不加減丁不退官則陞遷不加已故降革不退兵丁有告稱不能耕種者不准至所圏地内如有集場仍留給民以資貿易五年定親王給園十所郡王七所每所地百八十畝又准南苑海戸每戸給地十八畝每佐領下增給十名壯丁地六年定凡加封王貝勒貝子公等各照本爵撥給園地其襲封王貝勒貝子公等祖父所遺園地除撥給應得之數外餘地仍留本家不必撤出又定公侯伯各給園地三百畝子二百四十畝男百八十畝都統尚書輕車都尉百二十畝副都統侍郎騎都尉各六十畝一等侍衛䕶衛㕘領各四十二畝二等侍衛䕶衛各三十畝三等侍衛䕶衛雲騎尉各二十四畝凡旗員致仕者督撫藩臬總兵各給園地三十六畝道員副將㕘將各二十四畝府州縣遊守等官各十八畝又新來壯丁每名給地三十畝嗣於次年令八旗舊壯丁每名撤出地六畝撥給新壯丁七年定給公主園地三百六十畝郡主百八十畝縣主郡君縣君各百五十畝撥給親王園八所郡王五所貝勒四所貝子三所公二所每所地百八十畝嗣後凡初封貝勒貝子公等皆照此例撥給鎮國將軍二百四十畝輔國將軍百八十畝奉國將軍百二十畝奉恩將軍六十畝謹按官兵莊田鑲黄旗滿洲䝉古漢軍共壯丁地二萬三千六百三十三頃四十畝正黄旗滿洲䝉古漢軍共壯丁地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三頃八十五畝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共壯丁地二萬七百九十六頃四十八畝正紅旗滿洲䝉古漢軍共壯丁地萬二千四百七頃十畝鑲白旗滿洲䝉古漢軍共壯丁地萬五千四百四十四頃三十畝鑲紅旗滿洲蒙古漢軍共壯丁地萬三千五十五頃七十畝正藍旗滿洲蒙古漢軍共壯丁地萬七千一百三十六頃六十畝鑲藍旗滿洲蒙古漢軍共壯丁地萬四千一百十有一頃二十八畝均坐落通涿昌平霸薊遵化灤安易滄延慶等州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凊東安香河三河武清寳坁順義宻雲懐柔房山文安大成保定玉田平谷豐潤盧龍遷安撫寕昌黎樂亭清苑滿城安肅定興新城唐容城完蠡雄高陽新安淶水河間肅寕任邱交河青静海天津南皮獲鹿開平望都赤城宣化各縣永寜衛河西務良牧署采育里開平沙河驛徳州古北口冷口張家口喜峰口獨石口羅文峪石閘等處十年令民間房地有被圏一半者不必撥補全圏者以未被圏之房地均攤補給本州縣不足以鄰近州縣存留房地補給停圏撥民間房地之例十一年議准壯丁自四名以上地土盡數退出量加錢糧月米申禁滿洲置買民産例凡所買之業俱令入官戸部給還原價十五年又議准未禁以前者免其入官既禁以後者如舊議
  康熙二年定新來佐領給地三十畝領催十八畝四年給守
  陵官員園地内大臣九十畝總管七十二畝副總管六十畝防禦及郎中員外三十六畝茶膳讀祝贊禮内監筆帖式驍騎校佐領下給事人及驍騎禮工二部執事人給地各有差八年
  敕禁復行圏占民間房地
  諭將本年見圈之地悉還民間旗人無地者擇邊外空地撥給尋議以張家口殺虎口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山海闗外曠土宗室官員兵丁有願將壯丁地畝退
  出取口外閒地耕種者本都統咨送按丁撥給九年定官員兵丁地畝不許越旗交易兵丁本身種地不許全賣例二十年定新滿洲來京歸旗者停給園地又定民地撥給旗下者以别州縣衛所額外開墾之官屯地補還二十四年議各處壯丁及新滿洲應給地者將上三旗
  皇莊并内務府八旗禮部光禄寺丈量餘地撥給謹按此外又有部寺官莊分𨽻於禮部光禄寺各衙門自行徵收支放以給公用皆不屬於戸部内務府官荘
  國初定制每莊壯丁十名選一人為莊頭給田一百三十晌六畝為一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園馬館另給田四晌壯丁蕃衍則留於本莊缺則補足量給牛種房舍口糧莊有整莊有半莊有稻莊有豆稭莊有園又有蜜戸葦戸靛戸瓜園果園菜園牧地網戸地獵戸地謹按宗室莊田鑲黄旗宗室整莊四所半莊一所園一所共地三十六頃六十畝在大興通武清平谷河間各州縣正黄旗宗室整莊五所半莊十二所莊四所園三所共地百有六頃五十六畝在涿易二州大興宛平三河寳坻順義房山保定雄任邱各縣正白旗宗室整莊四所莊一所園二所共地三十六頃在順天府及通州香河寳坻房山各縣沙河所等處正紅旗宗室整莊百四十五所半莊三所整園五十所半園十所園四所共地千二百四十四頃十有六畝零在昌平𣵠遼陽等州及宛平文安保定定興淶水海城葢平各縣鑲白旗宗室整莊百七十六所半莊五所莊八所整園八所園二十所果地靛地網戸獵户等地七十六處共地千七百十有七頃十有四畝零在通昌平霸薊遵化灤易滄遼陽等州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清□安香河三河武凊寶坁宻雲懐柔房山玉田平谷豐潤遷安臨榆樂亭保定河間任邱保安海城葢平鐵嶺各縣鑲紅旗宗室整莊二百九十八所半莊二十三所莊五所整園百十有一所半園二所共地二千六百三十頃一畝在通涿昌平霸灤滄延慶等州大興宛平永凊香河寳坻房山新城河間肅寜各縣及張家口外等處正藍旗宗室整莊五百四十四所半莊百五十一所莊二十二所整園百有三所半園十有九所園七十三所果園菜園牧地五處共地五千三百十有三頃二十四畝零在通涿昌平霸薊遵化灤易遼陽錦寜逺等州大興宛平良鄉永清東安香河武清順義懐柔房山保定玉田平谷豐潤盧龍昌黎樂亭新城青興極保安承徳開原廣寜開平各縣及冷口外等處鑲藍旗宗室整莊二百三十一所半莊六十三所莊九所整園百有二所半園二所園三所共地二千二百五十四頃七十四畝零在昌平灤安遼陽錦等州大興宛平固安永凊東安懐柔蠡髙陽海城葢平開平各縣凡整莊半莊園地蜜戸等戸各設莊丁内選一人為莊頭給以晌地康熙初年編各莊頭等第以其田土編為四等每十年編定一次至是年設立糧莊每莊各給地三百晌其山海闗内古北喜峰諸口外糧莊每一所納糧百石合倉石三百六十石山海闗外糧莊每一所納糧百二十石合倉石四百三十二石凡各莊頭收糧畢時於定額外多納一石以上者賞缺額一石以上者責二十六年題准交納銀二百兩之莊頭改為糧莊增莊丁為十五名停止莊頭報糧溢額賞給三十年新滿洲退出地畝令給民間耕種輸租四十五年更定撥給之例凡旗人退出之地官收存撥給者俱俟秋成後始行撥地已撥之後不准更換其初次應行給地之新滿洲於八旗餘地内丈給四十八年令莊頭地畝不足額者准其補給薄鹻沙壓者准其換給五十一年定給屯長地畝五十三年定撥補莊頭地畝在各旗退出輸租地内匀撥不得指圏民地五千五年定給莊頭頂帶之例凡莊頭當差四五十年不欠錢糧者給八品頂帶二三十年無欠者給九品頂帶雍正元年設總理大臣専司口外報糧編審
  諭免山海闗内莊頭所欠陳糧其所欠新糧一二年内全完者賞給品級三年不完者治罪二年行井田之法將内務府退出餘地及戸部所收官地内撥新城縣百十六頃固安縣百二十五頃八十九畝制為井田挑選無産之旗丁滿洲五十户蒙古十戸漢軍四十戸耕種自十六以上六十以下各授田百畝周圍八分為私田中百畝為公田公田之榖俟三年後起徴於耕種餘地立村莊廬舍每名給銀五十兩為口糧牛種農具之用設管理勸教二人三年令口内莊頭交倉所餘之糧折銀口外莊糧運交熱河倉其雜糧秫稭等項折銀均交廣儲司四年更定山海闗外糧莊地數一等莊給地五十四頃二等莊五十一頃三等莊四十五頃四等莊三十九頃六年令内務府宗人府八旗都統將直𨽻所屬旗莊圏賞投充各項地畝覈明基址載册交户部并直隸總督與各州縣存貯如有旗民互相争訟者即據册勘審七年於順天府屬之霸州永清縣設立井田
  諭免八旗地畝私行典賣與民者罪令各旗稽查清出動支内庫帑銀取贖限一年令原業主贖回逾限者聽他旗人承買十三年
  遣官清丈察哈爾西四旗東四旗地畝
  諭旗人欺隠餘地俱令自首違者罪又
  遣官清查園頭牲丁壯丁地畝凡官莊内園頭牲丁壯丁當差養家房地私相典賣者若係内務府紅册内所載本屬官物概行撤回私業則不應强撤凊釐之後將地畝數目村莊載册分存本州縣戸部内務府及該總督處以備稽考定承催官奬勸例完六年者加一級三年者紀録
  乾隆元年改井田戸為屯戸於附近州縣按畝納糧定古北口外熱河東西兩河旗地分别上中下則納銀以省輓運停承催官令屯領催辦嗣於四年復設二年定莊園人等應給官地於直屬駐防兵丁交出在京所受之地及各莊頭退出之地旗人丈出餘地戸絶無人承種之地内動撥旗人來京當差應得地畝亦如之八旗都統疏言旗人入官地畝原定租額過輕吏胥易於作奸請派員查勘更定按額徵收解部
  上諭現在入官地畝之租較民人佃種旗地之租為數本少而此項入官之地原屬旗地與民人納糧之地不同雖經官定租額而百姓不知仍納重租以致吏胥中飽今因地定租固為允協但愚民不知妄意增添租額亦未可定夫旗人民人均我赤子並無歧視著直省督撫出示曉諭若無從前弊端即令停止增添至照數徴收解部恐年嵗豐歉不齊如遇歉嵗仍照定額閭閻不免受累其旱潦之年作何減收豐稔之年作何補納著州縣官隨嵗酌量辦理報明該旗及户部存案以備稽察三年
  諭朕前以旗人生計貧乏者多令王大臣議將八旗入官地畝立為公産收租解部按旗分給以資養贍此等地畝内有定鼎之初圈給八旗官兵將田賦悉行開除者亦有旗人與百姓自相交易出銀置買仍在該州縣納糧者若以入官之後均定為公産不准民買殊非朕軫念畿輔黎赤之本懐嗣後除原圏官地不准民間置買外其旗人自買有糧之民地現在入官者不論旗民准照原估價值變賣將銀解部交各旗料理生息分給旗人俾沾實恵四年
  諭從前降㫖令將入官地畝仍賞與八旗以為産業隨經八旗大臣議稱借支庫銀於京城空地葢屋賞無房人居住將公産地租陸續補庫其續收地租作何賞給永逺接濟别議具奏等語朕思此項地畝均係旗人舊業有因拖欠錢糧入官者有貪婪官吏抵應賠欵項入官者今既賞還八旗人等仍留公官辦不但所得地租分散之時勢難均齊而地畝租銀官收之數亦必少於私收分賞衆人則人多數少無濟於事勢必隨手花費此項地畝仍令八旗官兵或指俸餉或交見銀承買為業則八旗人等各立恒産於生計自有裨益承買價銀即交部以補葢房之項其餘銀作何辦理及現有地畝作何視其肥瘠酌量等第别定價直令其認買著戸部㑹同八旗大臣詳議尋議准等則價直令官兵承買限五年交完價銀其指俸餉抵買者亦於五年内坐扣其餘銀悉交地方官將民典旗地贖回
  上諭我朝定鼎之初將近京地畝圏給旗人在當日為八旗生計有不得不然之勢其時旗人所得地畝原足以資養贍嗣因生齒日繁恒産漸少又或因事急需將地畝漸次典與民家為業閲年久逺輾轉相授已成民産今欲將從前典出旗地陸續贖回必須於民全無擾累始為妥協再此項地畝官員内尚須扣俸認買貧乏兵丁食餉有限無從措價勢必盡歸富戸宄於貧乏旗人未必有益再下直隸總督妥議復議以取贖旗地百姓不苦於得價還地實懼其奪田别佃請於贖地之時將見在佃戸及見出之租數造册無論何旗承買仍令原佃承種房屋墳墓在於旗地内者丈明所占地畝照數輸租免其遷移至贖回之地貧乏兵丁未能措價認買請以八旗公産及入官地並此次贖回之地勘明八旗閒散人内有正戸出身居家勤儉情願下鄉種地者上地給與百畝中地給百五十畝下地給二百畝令其攜妻子居鄉耕種初種之年官給牛種房舍之資如此則貧乏旗人實為利賴從之九年定民典旗地減價取贖之令凡地不論契載年限以十年為率在十年之内者照原價十年以外者減價十分之一每十年以次遞減至五十年外者半價取贖又令旗人承買公産者亦照官贖減價十一年令八旗公産編設莊頭凡公産内有未經承買及存退餘絶地畝酌留千頃為撥補之用其餘五千四百畝令履畝詳勘如地沃租多整分莊頭仍照例給十八頃半分莊頭九頃如地瘠租少酌量加增其新設莊頭免差一年十八年定旗下奴僕及開戸人等典買旗地限一年内自首照民典旗地例分年減價取贖若原主不能取贖作為公産官收租息嵗終請
  㫖賞給貧乏旗人以資養贍十九年清查遺漏旗地軍機大臣疏言民典旗地内多有原業子孫年㓜其地畝數目坐落村莊典地人名姓不能記憶者易致隠匿查直𨽻各屬除民地外俱係旗人原圏地畝請將現納錢糧民地開除挨村清查從之二十年准各莊頭薄鹻沙窪地畝在附近州縣入官地内撥換二十一年
  諭八旗另記檔案及養子開戸人等俱准其出旗為民所有本身田産並許帶往二十二年復議准本身自置田産許其帶往如係老圏並典負八旗地畝動官帑贖回從之又定旗人舊典房地不准回贖之例停止新滿洲丈撥地畝照地給與租銀每畝給租銀一錢五分核計一名壯丁地每年給租銀四兩五錢即在直屬徵解旗租銀内動給其逺年得地之新滿洲人等退地領租者俱如此例又戸部疏言入官地畝三千四百九十一頃請交與該旗查明原租令地方官照數征收按年解部
  上諭此等地畝以加惠小民而論即租額再為輕減亦無不可但向來官地租額雖輕而民佃多不沾實惠葢地租一項既不在官又不在民官吏轉得視為利藪該部請照原納租數徴收自為杜絶弊端所議是但旗人原收租數或係市平市斛而官為收納勢必用庫平官斛則租數雖符而貧民所加已屬不少嗣後入官地畝地方官照原數徴收并照原收平斛令其輸納二十三年
  諭出旗為民之漢軍内所有向日承種井田屯田者俱久賴地畝為生一旦撤出未免失其生業著加恩賞給聽其隨帶耕種直𨽻總督方觀承疏請勘明村莊段落填給印照註明
  賞種官地字樣交本人收執免混民産其井屯定額錢糧仍照舊額歸州縣徴收解部從之二十七年部請積存地畝仍分設莊頭
  上諭分設莊頭編地不過三四千頃所餘尚有萬頃之多此等地畝皆係老圏旗地且發帑贖回者十有七八令將三千頃安設莊頭其餘交内務府派員徴收俟原帑歸清之後即賞給八旗作為恒業二十八年停止安放莊頭之例
  命軍機大臣㑹同總督方觀承妥議交租則例尋議請將原租之額分别上中下三則使租地兩得其平無庸拘泥原租并請將佃戸姓名注册給照内詳載地名畝數每畝徴租若干統計地一萬四千五百三十四頃六十餘畝原徵租銀二十萬二千二百六十七兩酌復租銀十有一萬三千二百二十五兩照例解部從之三十二年議准内務府所屬鷹戸炭軍炸軍灰軍並銀兩莊頭如私典旗地及旗民親族借名頂冒者均照民買民典之例治罪三十四年直𨽻總督楊廷璋請永停本旗委員查丈入官地畝定租之例凡報出入官地畝地方官即行履勘其從前有照原租短少者令其自首
  上是其請三十六年大學士劉統勲疏請八旗低窪田畝應行開挖泡子之處交戸部於官贖旗地及入官地畝内減半抵給從之三十八年議定八旗左翼右翼按季將有地旗人名字地畝段落原價報部轉行直𨽻及順天府存案以備稽核三十九年題准旗人報抵入官地畝將原價原佃原租各數報部行文直𨽻委員履勘計租定價統以三分三釐之息為式四十四年
  諭八旗贖回入官老圏地節經更定仍准官員兵丁分買今計畝浩繁其認買地畝若離京在數百里外必致紛紛告假取租不惟徒費資斧又啟民人勒掯之端其地租未定能否全得反將所得錢糧先行坐扣地價於旗人生計全無裨益不如仍令官為取租解部分給八旗賞賚兵丁交戸部八旗均匀分給四十七年定莊園人等承種官地報災之例凡遇災歉俱照民地之例一分至四分者不准報災




  皇朝通典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三
  食貨
  田制駐防荘田 官田
  駐防官兵莊田
  國初以
  盛京為駐防重地按旗分處各有定界繼因邊内地瘠糧不足支展邊開墾移兩黄旗於鐡嶺兩白旗於安平兩紅旗於石城兩藍旗所分張義站靖逺堡地瘠以大城地與之又以外藩𫎇古𨽻入版圖分為五等撥給田土一等給荘屯三所園地九十畝二等給荘屯二所園地六十畝三等以下止給荘屯直𨽻江蘇浙江陜西山西河南所設駐防官兵均量給荘地
  順治四年定縁邉分撥地畝均次第挨給其越界選擇者罪又定錦州盖州各官荘原非
  欽賜者㮣令退出給江寧西安駐防旗員園地江寜六十畝至百八十畆不等西安二百十有五畆至二百四十畆不等惟浙江官兵不給田地照經制支領俸餉五年更定
  盛京荘屯地界兩黄旗設於承徳縣沙河所兩白旗設於寧逺兩紅旗設於承徳縣塔山兩藍旗設於錦州又准沙河所以外錦州以内八旗官員家丁每名給地三十六畝令分給外藩邉外荘地各守界限不許越境定各省駐防官兵家口半携去者在京園地半撤全携去者全撤六年准外省駐防官員初任未經撥給園地者撥給其加級陞任者不増凡應給地六十畆以下者户部撥給六十畝以上者奏請撥給七年駐防官員量給園地兵及莊丁者每名給地三十畆駐山西者以𰯲汾太原無主地並官地撥給駐直𨽻者以保定河間滄州八旗退出地撥給十二年題准遼陽鐡嶺至山海
  闗八旗荘地有在邉外者令照舊種住惟酌量邉界開門勿悮耕穫十八年令𫎇古察哈爾大臣侍衛等各照品級撥給荘屯
  康熈十二年定在京旗人願往奉天領地設荘守䕶墳墓者如退出在京所受之地准撥給奉天熟
  地不退者仍准撥給荒地十八年定分給伊徹滿洲地畝例奉天所屬東自撫順起西至寕逺州老天屯南自盖平縣攔石起北至開原縣除馬厰羊草地外丈清地三十二萬九千四十九頃三十畆定旗地二十七萬六千三百二十餘頃伊徹滿洲遷來者若撥種豆地每六畆給地種一斗撥種榖
  米黏米髙粱地每六畆給各種六升二十年停給䝉古新編歸旗者園地二十五年給錦州鳯凰城
  等八處旗民開墾牛種口糧農器二十六年令索倫逹呼爾官兵耕種墨爾根地方奉天官兵耕種墨龍江地方由部差官監視二十八年令奉天等處旗民各在本界内墾種不許互相侵越三十一年以山西陽曲太原二縣屯地給與滿洲駐防官兵耕種三十二年令八旗駐防官兵均於所駐之處給與地畆五十七年以山西右衛荒地自苧麻口外西至十家舖東至彌陀山共二千餘頃安設荘頭十五名五十八年以河南南陽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地方墾荒田畆給與滿洲駐防官兵耕種
  雍正十一年令喜峯口駐防官兵百名以鐡門闗外大屯地分給毎名給地一頃十五畆有竒菜園四分有竒照民田例分别科則租銀留充兵餉乾隆元年定口外官兵私墾地畝分别納糧例熱河驛站營汛官兵於驛地外自行開墾者令按畆納糧古北口沿邉瘠地悉行賞給免其徴輸䝉古等地亦免其徴輸又内務府鷹手捕牲人鞍匠等開荒地畆均将丈出餘地注册免徴嗣後如續有開墾仍按畆徴收二年設立黑龍江呼蘭地方官荘每丁撥地六十畆毎十丁編為一荘共荘四十所每十荘設領催一名皆於
  盛京将軍所轄八旗挑選發往六年増設呼蘭荘屯五所擇閒丁五十名領種七年又議准呼蘭左近温得亨山及都爾圖地方土性肥饒水草佳羙選壮丁五十名增設荘五所合六年增設之五所共十荘亦設領催一名三十一年
  盛京刑部侍郎朝銓疏言丈量奉天地畆餘地在二三十晌以上於十分中分出二三分為各城兵丁隨缺地畆餘仍令原業承種納糧注載紅册新丈出旗人自首餘地三十三萬六千四百餘晌民人自首餘地七萬四千七百餘晌民人餘地在停止開荒以後違例私開者全行撤出在未停開荒以前者照旗人例酌量地數分撥其官員兵丁應得随缺地畝各城營田水手公産及旗民水冲沙壓不足紅册地畝即於丈出餘地内撥補從之户部侍郎英㢘疏言旗民丈出餘地係違例私開均請撤出令無地兵丁閒散認買
  上諭英㢘所請固為旗人生計起見但此等無地人户貧富不一富者置産必多貧者不能承買旗人生計仍無實濟以應撥補各項外餘地一併入官令原種之旗民照數納租以為賞給冬圍兵丁鞍馬之需四十年議准偷墾地畝入官納租之例時有山東民人偷墾岫巖城五塊石等處兵丁牧馬官厰地者均令納租不欲耕種者别募四十六年定懲匿報之令凡
  盛京吉林民人私墾查出者每畆嵗徴銀八分仍在旗倉納米二升六合五勺五抄以懲匿報
  盛京土田撥給八旗官兵地畆
  内務府三旗包衣佐領下壮丁地鑲黄旗共地百六十四頃八十四畆四分正黄旗共地九十九頃一畆四分正白旗共地二百五頃六十三畆一分均在
  盛京
  興京開原遼陽界内
  内務府三旗包衣佐領下園丁地共千三百三十四頃八十畆在
  盛京開原遼陽界内
  盛京禮部六品官所屬各項壮丁地共五百頃九十九畆三分在
  盛京
  興京遼陽鐡嶺秀巖界内
  盛京工部五品官所屬壮丁地五百六十一頃九十六畆六品官所屬壮丁地百八十九頃四畆九分均在
  盛京
  興京遼陽開原牛荘秀巖界内
  製造庫匠役人等地共二十二頃三十二畆在
  盛京界内
  盛京户部倉官荘頭樓軍倉軍地共四百十一頃九畆四分領催荘頭地共二千八百十三頃一畆六分
  盛京禮部荘頭壮丁地共四十七頃五畆六分盛京兵部站丁地共六十二頃七十四畆八分盛京工部荘頭壮丁地共七十六頃五十六畆三分興京界内八旗所屬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地千二百二頃三十六畆官員兵丁閒散人等地共五百八十頃八十六畝五分
  撫順界内右翼四旗所屬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地千二百九十八頃九十九畆七分官員兵丁閒散人等地七十五頃二十畆六分鹻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汪清二門官兵臺丁地三百二十八頃三十畆
  開原界内八旗荘屯地二千八百頃七十九畆遼陽城界内八旗官員兵丁地八百八十八頃五十五畆
  鐡嶺界内左翼四旗荘屯地八千六百五十七頃四十四畆二分
  法庫邉門荘屯地六百七十八頃五十八畝威逺堡邉門荘屯地二百二十八頃八十七畆英額邉門荘屯地百二十六頃七十二畝二分鳯凰城八旗巴爾呼地千九百四十八頃六十四畆又正黄旗屯地六十頃九畆
  靉河邉門分種地二十四頃七十四畆四臺四屯地六十一頃五十九畆
  復州界内八旗分撥地千七百二十九頃四十畆熊岳城界内八旗滿洲𫎇古巴爾呼漢軍荘屯地二千八百八十三頃三十九畆
  金州界内八旗滿洲䝉古漢軍官員兵丁地三千三百四十一頃四畆水師營地二十六頃十八畆山海闗官員兵丁寡婦閒散人等地百三頃五十七畆七分在山海衛寧逺州界内又正白正紅鑲紅旗下閒散人等地三頃六十七畆
  秀巖界内八旗官員兵丁地二千百二十一頃二畆七分
  盖州界内各旗官員兵丁地四十六頃三十八畆牛荘界内八旗官員兵丁地二千九百二十三頃廣寧城所屬巨流河白旗堡小黒山閭陽驛彰武臺邉門等界内八旗官員兵丁閒散人等地萬五千百九十四頃九十六畆二分
  錦州界内王貝勒貝子公宗室額駙官員荘頭閒散人等地二千七百十七頃七畆八分八旗兵丁閒散人等地千五十四頃五十畆四分
  義州界内八旗荘屯地五千四百七十一頃二十五畆
  清河邉門荘屯地五百三十四頃二十三畝九闗臺邉門荘屯地二百三十二頃十八畆吉林烏拉界内官員兵丁開墾地鑲黄旗三百七十四頃五十二畆正黄旗二百九十五頃二十六畆正白旗二百六十六頃十畝正紅旗二百五十二頃七十八畆鑲白旗二百八十八頃四十八畆鑲紅旗二百二十一頃七十六畆正藍旗二百六十一頃二十四畆鑲藍旗二百六十七頃二十四畝水師營二百六十五頃五十六畝又各荘頭開墾地二百五十二頃六畆
  寧古塔界内官員兵丁開墾地鑲紅旗三百四十七頃四畆正黄旗二百三頃七十畆正白旗三百三十五頃十畆正紅旗四百二十頃鑲白旗四百七十頃五十四畆鑲紅旗三百二十六頃七十畆正藍旗二百八十頃十四畆鑲藍旗二百十九頃六十六畆又各荘頭開墾地三百三十三頃四十二畆
  琿春界内官員兵丁開墾地鑲黄旗百十七頃十八畆正黄旗九十九頃五十四畆正白旗三百十六頃九十二畝
  三姓地方官員兵丁開墾地鑲黄旗百八十一頃五十畆正白旗五十九頃四十六畆正紅旗四百十九頃六十四畆
  伯都訥界内官員兵丁開墾地鑲黄旗百十六頃五十八畆正黄旗七十三頃六十八畆正白旗二百三十五頃四十四畆正紅旗百二十五頃五十二畝鑲白旗八十頃二十二畝鑲紅旗七十一頃二十二畆正藍旗二百十五頃四畝鑲藍旗百九十四頃十畝又各荘頭開墾地二十二頃三十畆阿勒楚喀界内官員兵丁開墾地鑲黄旗百十五頃八畆正黄旗百二十頃三十畆正白旗五十九頃十畝
  官田祭田 學田 馬厰牧厰附
  官田之制凡
  耤田及在京
  壇壝直省
  社稷山川厲壇祠墓寺觀
  文廟學校等田并部寺公用田太僕寺牧厰及在官地均為公田除其租賦
  順治十一年
  耕耤田於南郊設耤田於正陽門外之西中為
  先農壇壇内地百七十頃其二十頃種五榖蔬菜以供祭祀餘千五百畆嵗徴租三百兩供修
  壇墻
  康熈二十四年
  詔曰禮天子為耤千畆諸侯百畆此則耤田之禮通於天下今朕欲各地方守土官通行耕耤之禮下九卿詳議尋議頒耕耤之制令各省擇東郊官地潔浄豐腴者立為耤田逕直田畝九分後立
  先農壇令守壇農夫灌溉耤田無官地者置買民田每嵗仲春行
  九推之禮
  祭田學田附
  順治元年
  賜聖賢後裔祭田衍聖公二千百五十七頃五十畆孔林地廟基地二十一頃五十四畆零四氏學學田五十頃復聖裔祭田墓田廟基地五十四頃十有五畝零宗聖裔祭田墓田廟基地六十二頃十有四畝零亞聖裔祭田墓田廟基地五十九頃七十六畝零先賢仲氏裔祭田墓田廟基地七十五頃五十六畝零又置各省學田凡貧生均於學内酌給銀米每年清釐各省學田
  康熈二十四年復增
  孔林地十有一頃十有四畆九分免曲阜顔氏額糧有差又
  賜元聖周公祭田五十頃
  雍正元年總校天下學田共三千八百八十六頃
  七十八畆有竒
  乾隆十二年除福建閩縣先賢二十三祠祭田糧租謹按祭田直𨽻十有九頃二十四畆 盛京一頃四十一畆山東九十八頃九十六畆山西三十八頃六十七畆河南百有一頃七十四畆江南江蘇百有八頃八十四畆安徽十有三頃十有三畆江西十有四頃三十一畆福建五百二十頃五十五畆浙江七十六頃五十四畆陕西十有六頃二十三畆四川十有五頃十有九畆各有竒
  馬厰牧厰附
  畿輔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鑲黄旗牧馬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地在武清寳坻二縣東自唐畦西至陳林荘七十里南自張家莊北至上馬臺九十里 正黄旗牧馬塲地在天津府西北自俞家荘東北至小稍子口十五里西南自孫家荘東南至秋家荘四十七里 正白旗牧馬塲地在天津府東自好家沽西至白家荘四十二里南自城兒上北至清溝六十五里 正紅旗牧馬塲地在甕山者十有五頃蘆溝橋西髙陵者二十七頃六十畆 鑲白旗牧馬塲地在通州二十四頃八十四畆 鑲紅旗牧馬塲地在順義縣天竺馬房村三十五頃二十八畆蘆溝橋四頃八十畆 正藍旗牧馬塲地在豐臺王蘭等荘東西三十里南北五十里 鑲藍旗牧馬塲地在草橋十里廊房八里
  順治二年議准
  御馬塲王貝勒貝子馬塲均按本旗地方牧養六年議准順義清河漷縣及沙河蘆溝橋五處荒地千四百六十八頃四十畆潞河沙河清河桑乾河兩岸隙地均定為馬塲定荒地非沙石不堪耕種者不准作為牧塲例五年定
  盛京牧塲地以奉天中前所後屯衛中後所三處地畆分給八旗為牧塲自東迤西先給兩黄旗次兩白旗次兩紅旗次兩藍旗十二年定牧塲制凡親王牧塲方二里郡王牧塲方一里
  康熈二年令錦州大凌河牧塲東至右屯衛西至鴨子厰南至海北至黄山堡留為牧馬地不許民間開墾
  雍正二年清查八旗存留牧塲地凡可耕者均募民開墾
  乾隆十三年裁减馬羣復議大凌河馬塲袤延於西界截出十里給官兵耕種後又以西界地勢不齊量地截給東至杏山北濠溝西至鴨子厰南至七里河北至金厰堡二十一年清丈直𨽻馬厰地給民為業名
  恩賞官地三十七年定民人開墾馬厰例殺虎口外民人開墾馬厰在於察哈爾㳺牧地界外已經成熟者聼其耕耘徴賦毋許再行私開三十九年又䝉古招民開墾輔國公馬厰地百餘頃議准在飭禁以前早已成熟者即照三十七年民人開墾牧地例又准太僕寺厰地招民開墾是年山西豐鎮寧逺二㕔墾地二萬千五百五十五頃七十餘畆















  皇朝通典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四
  食貨
  田制屯田 新疆屯田附
  等謹按屯田之政前明倣唐府兵遺意剏衛所之制以軍隸衛以屯養軍而設都司以統轄之嗣後經制屢更别募民以鎮守於是營軍與屯軍分而為二屯軍惟職漕運其無漕運者又有營造之役是軍政屯户兩無禆益矣
  國初剏制屯堡凡衛弁各所給軍分佃剔除差徭後以直省各設經制官兵而屯衛之軍次第裁汰惟有漕運之地仍隸衛所其駐防之軍亦給屯田餘皆歸併州縣盖稽其籍雖有軍民之殊而承佃輸賦則屯户與民無異隸之州縣體制詳明誠
  昭代之鴻規萬世之良法也此外墾荒及圏地給糧地凡所以實軍儲而裕民力者悉隨時裁定俾軍屯安耕鑿之常兵民享盈寧之利典制精詳謹按年編纂至新疆屯政版圖式廓二萬餘里由巴里坤以至伊犂前後墾闢無慮十餘萬頃邊疆瘠土皆成沃壤其經畫尤非内地之軍屯可比謹案年彚次附於各省屯田之後以昭典則而垂示萬世焉
  順治元年定荒地屯種例先是 國初定每佐領給壮丁十牛四於曠土屯田至是准州縣衛所無主荒田分給民兵屯種二年遣御史巡視屯田尋裁廵屯御史歸巡按兼管三年更定屯田官制每衛設守備一員兼管屯田量設千總百總分理衛事裁原設指揮副指揮改衛軍為屯丁其衛所錢糧職掌及漕運造船並都司行都司之制皆仍舊四年給江寧西安駐防園地江寜六十畆至百八十畝不等西安二百四十畝或二百十五畝不等惟浙江駐防官兵仍照京制支領俸餉不給田地五年准雲鎮屯田令軍民墾種官給牛種量收租銀十五年歸併山西驛糧道管理定各省駐防官兵家口半携去者在京園地半撤全携去者全撤例六年定直隸屯地輸租例天津葛沽等處屯地舊例上地毎畝六升中地四升五合下地三升今定果樹菜畦水田葦地每畝科一斗麥地六升雜糧地四升五合定外省駐防初任官員未給園地者准撥給其加級陞任者不復添給例給地六十畝以下者户部撥給六十畝以上者奏請撥給七年裁汰衛軍凡衛所屯田從前分給軍丁承種者歸併州縣其有運糧衛所屯糧仍舊𣲖徴其無運糧衛所屯田俱照民田起科九年令廣東屯糧本折各半徴收免其全徵本色謹案十年又定江南秣陵廣武英武三衞屯糧准其折銀康熙六年又以江南石城等衛屯糧改折太重令仍收本色十年復以廣東屯糧十倍民賦令減額照民田重則每畝八升八合起徵後又減廣東衛所及河南等省屯糧均照民田徵収十三年定屯丁貼運之例向例漕船一艘派屯田百五十一畝今議定有屯帶運衛所照數分派杭寧溫台各衛嘉湖嚴衢各所有屯帶運餘田徴租銀撥貼無屯衛所金華等所紹處等衛無屯有運至有屯無運衛所金鄉等衛有屯無運有願運者給田僉運餘田亦徵租撥貼無屯衛所運丁康熙十年以屯田缺額每船給田百十三畝招墾廣西衛所荒屯十四年清查民田賦役冊籍凡民冊當差者衛所不得告攀軍冊有役者州縣不得重派民佃軍田者照地納租不派軍役軍佃民田者止完正賦不派民役先是湖廣有運軍班軍操軍三項各設屯田後裁汰班軍操軍歸農止留運軍以致軍民冊籍混淆至是釐正永著為例十六年除四川衛所屯糧歸併州縣照民田起科十七年更定雲南衛弁職田收租准俸例其田各歸衛所編入户口以本七折三徴收按雲南向有衛弁職田收租准俸不納税糧
  康熙二年復以江南屯糧歸都司管轄四年歸還德州圏地其駐防兵均如陜西例給糧五年以陜西衛所屯糧與民糧一體輸納無僉運領運之事不必改歸都司仍令布政司總理六年議令投誠兵屯田湖廣道御史蕭震上投誠兵丁屯田四便疏一以投誠之衆所攜家口數倍正兵予以荒地牛種可為招徠之勸一以緑旗兵有防禦之任屯田難投誠兵無汛地之責屯田易一以投誠兵隨標月給餉糧嵗費八十餘萬使開墾荒蕪三年起科既有兵餉又增屯賦一以各省荒地四百餘萬頃分給耕種軍儲日實户口漸繁故有是令又令廣東雲南屯田道稽察衛所各官及徵收屯糧十八年定江南屯田道考成視都司例二十六年復裁雲南都司十五年嚴荒田影射之禁時衛所荒田坐落州縣境内縣勘則指為軍地衛勘則詭為民田故令督撫檄州縣衛所互核影射者罪二十三年令湖南偏橋鎮逺二衛地畝錢糧歸併貴州徵收嗣後湖南屯糧則例屢更二十五年以銅鼓衛屯糧歸併新寧縣徴收三十六年辰州衛屯田歸併瀘溪縣照民田徵收又步城縣有經徵靖州衛屯糧改歸靖州綏寧縣徴收四十年以沅州龍陽黟陽靖州四州縣屯糧偏重将賦役全書譌刋之數改正減免四十五年以清浪平溪二衛屯糧徵米輸運維艱准其徴銀三十一年以山西太原陽曲二縣屯地給駐防官兵耕種三十四年
  上以雲南屯田錢糧較民田額重數倍改屯賦令照河陽縣民田上則徵收三十五年復議雲南屯地錢糧亦照屯田則例五十七年減湖北沔陽衛屯田額糧謹按沔陽衛屯田五百七十二頃八十畝有竒向係水淹窪地故令照湖南清浪衛減則之例毎畝徵五升四合六勺又丈量山西右衛荒地五十八年以河南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墾荒地給駐防官兵耕種
  雍正二年定内地無運衛所悉併州縣例凡錢糧皆歸布政司管轄裁山西江南浙江江西湖廣山東廣東屯田都司浙江杭州徵屯千總是年總計直省屯田三十九萬四千五百二十七頃九十九畝屯賦銀四十三萬六千四百四十六兩四錢屯糧百六萬四千五百九十二石草四百八十七萬一千三百四十五束各有竒三年定安西屯墾事宜凡駐防兵之不願久住者召募民人更換擇宜稼之處分屯其應募兵丁未習農業者就沿邊州縣僱農人為帮夫每兵三名給一使教農事俟資糧充裕再令携家永逺駐防五年定軍田照民田給契上税例每畝照貴州軍田例納税五錢給契改江南建德東流二縣屯糧歸池州府經管向例解歸南昌撫州饒州三衛所九年定屯衛田仍典與軍户例凡私典與民者田歸衛價入官仍治以罪
  乾隆元年除廣東屯糧羨餘減各省屯賦重額至十一年合計嵗減銀一萬二千兩有竒
  詔減浙江嚴州衛遺漏減免銀兩浙江屯糧向例每石徴銀一兩康熙年間特減改徵銀五錢五釐惟嚴州一所遺漏至是改照杭州前右二衛科則徵收減廣西武緣縣屯賦減浙江溫州衛田賦均照杭州前右二衛科則停止貴州新設苗疆屯軍時貴州總督張廣泗請将逆苗絶産安設屯軍
  上諭數年以來經理苗疆原期寧輯地方化導頑梗並非利其一絲一粟是以彼處應輸之正供朕皆仰體
  皇考聖心永逺革除豈肯收其田畝以給内地之民乎從前屯田之意原因該督等奏係無主之絶産今看來此等苗田未必盡係無主之産或經理之人以為逆苗罪本當誅今既宥其身命即收其田産亦法所宜然殊不知苗衆自有之業一旦歸官目前雖惕於兵威勉強遵奉而非出於中心之願安能保其久逺寧帖耶至於撥換之舉在田地有肥瘠之不同而畝數又有多寡之各異豈能銖兩悉合饜服其心使苗衆無絲毫較量之念乎總之頑苗叛逆之罪本屬重大國家既施寛大之恩貸以不死予以安全而此區區之産業反欲收之於官則輕重失宜非
  皇考與朕經理苗疆之意矣奉
  敕令張廣泗即行停止其實在絶産令查明疏請尋議以惟逆苗絶户田産賞給屯兵墾種擇形勝之地建築堡牆以資捍禦又
  諭各省屯糧有原額糧則較重者悉行酌減三年又減安徽懐逺衛軍銀減武平衛軍田加徵銀裁汰涼州府鎮畨縣栁林湖屯户設立屯長總甲分理謹案鎮番招民屯墾在雍正十三年至是以地方遼濶屯户衆多酌留熟諳農事者餘皆裁汰四年招民承種安西鎮口外屯
  田五年嚴屯田私租之禁凡運軍額設屯田止許得本年之租不得加租及立劵預支其已經加租之田令其回贖違者例以私典軍田罪六年令限一年清出歸軍贍運八年清釐湖廣軍屯田凡典賣者如民買願應差或軍買隨田應差者均免贖若民買不願應差及軍買而田去差存者均令原丁取贖力不贍者令典買之人每嵗助費以濟漕運至故絶逃亡之户民人頂種現在納糧貼運者田有出售仍令軍户承買湖北衛所屯田亦如之十二年陜西提督拉布敦疏請口外八溝塔子溝等處設兵屯田從之十八年總計各省屯田二十五萬九千四百十有六頃四十八畝屯賦銀五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兩屯糧三百七十三石各有竒其歸併各州縣者不入二十一年陜西總督黄廷桂疏請招民屯種移歸魯克沁回民所遺𤓰州熟地二萬四千五百畝從之吐魯畨回人歸附在雍正三年二十二年清查陜西屯地銀糧二十三年清查江西屯地田畝二十四年准𤓰州屯户加墾地畝改屯陞科二十七年甘肅栁林湖屯田亦如瓜州例改屯陞科初墾者照民田中則例續墾者照民田下則例納賦二十八年安西府淵泉縣之栁溝布隆吉爾玉門縣之靖逺赤金等處均准屯户加墾餘地改屯陞科以為世業三十一年總計各省屯田三十九萬二千七百九十五頃六十七畝屯賦銀七十八萬四千九百二兩糧百九萬七千六十四石草五百五萬六百二十束各有竒三十六年豁除江西袁州贛州饒州建昌四衛所坍没屯田糧賦三十八年
  諭裴宗錫覆奏查辦軍屯請将上江下江無為等州十七州縣向不歸運之裁衛屯田加徵津費所辦非是而加徵之名更屬不能深體朕意朕惠愛百姓普蠲恩免不下數千百萬惟期家給人足樂利永徴何獨因清釐屯糧欲舉百餘年相沿之民産一旦忽議加賦朕豈肯為之且定以官為加徵之名則㫁乎不可
  
  敕髙晉查辦續結其江蘇省並
  諭照此辦理浙江巡撫陳輝祖疏請民屯新墾丁銀隨
  年攤徵
  上諭國家承平休養百有餘年閭閻生齒日繁向來編審人丁按丁科則自康熙五十二年
  皇祖聖祖仁皇帝
  特頒恩詔盛世之民永不加賦即以是年丁糧之數作為
  定額仰見
  皇祖惠愛黎元法良意美實我萬世子孫臣庶所當遵守
  不易者朕臨御以來仰承
  天祐
  祖德累洽重熙無時不以愛養斯民為念豈肯於丁糧區區毫末之賦稍存計較乎況人數既多自地無遺利若求可墾之地則惟新疆烏嚕木齊等處尚可招徠屯墾至於内地即問有東坍西漲其數甚微祇須地方官照例妥辦若以新墾民屯地畝復将丁銀隨年攤納是與小民較及錙銖尤非惠下恤民之道所有各省辦理丁糧俱著悉仍其舊三十九年除江蘇省坍没屯田額賦四十年停民戸典賣屯田編入軍籍之例但令從重津貼免其撤田定軍戸自置民田另納糧賦毋許攙入軍田例除湖北監利縣築堤挖壓軍屯額徴四十一年准甘肅九家窯屯田八千八百三十三畝改歸民田陞科
  新疆屯田附
  康熙五十四年
  上以額德爾齊老圖地近推河應屯田駐兵令将軍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古等與喀爾喀汗㑹議尋以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古疏稱蘇勒圖喀喇烏蘇烏蘭固木科布多等處土田肥美均可耕種請撥土黙特善種地兵丁千人每旗令台吉塔布囊一人督率屯種遣大臣一員監管又請於哈宻地方屯種均從之後又准都統穆賽等疏言科布多等處收穫逾常請撥土黙特千人出兵歸化城之土黙特兵千人令往耕種五十五年開巴里坤哈宻等處屯田凡發往軍前効力人等有願種地者許其耕種又議准尚書富寧請哈宻所屬博羅爾圖古哩克接壤之處并巴里坤都爾博勒津哈喇烏蘇及錫濟木達哩圖布隆吉爾附近之上浦下浦等處兵丁有願徃者亦令耕種是年冬蘇爾德奏稱都爾博勒津圖古哩克哈喇烏蘇所種地畝有秋尋議令備明嵗耔種五十六年增墾阿爾衮固楚實伯哩烏蘇鼐瑪爾塔呼埒克察罕郭勒等處荒地
  命戸部侍郎梁世勲等督理巴里坤屯田五十七年令新舊開墾都爾博勒津圖古哩克及回子扎薩克敏所種塔哩雅沁地所餘青稞貯倉充裕軍糧郎中蘇赫等議叙有差六十年增墾烏蘭固木地六十一年覈丈科布多烏蘭固木等處地畝穀數雍正三年
  諭振武将軍穆克登開鄂爾坤圖拉等處屯田穆克登疏言鄂爾坤尚有昔人耕種處所及故渠灌田踪跡圖拉現有大麥小麥非不可種之土第霜降早晚不一樹榖宜否不同請於屯長中擇十餘人於明春三月遣往耕種俟秋收後具奏從之七年振武将軍順承郡王錫保疏言鄂爾坤濟爾瑪台圖拉三處屯田收大小麥糜子共七千五百五十石有竒九年奏報萬六千三十石有竒十年西安巡撫瑪爾奉請撤額塞勒津城駐防兵并西安馬步兵二千人開墾哈拉該圖地從之
  乾隆元年增墾鄂爾坤屯田兵額雍正十三年撥緑營兵五百至是增撥三千二年復撥緑營兵六百并負罪人千餘二十年準噶爾部落勢日窮蹙議遣大兵征勦二月
  上諭軍機大臣曰從前因未深知達瓦齊情形原議四月進兵故令於額爾齊斯派喀爾喀兵緑旗兵并䇿
  凌所屬人等留駐屯田今進兵甚早而達瓦齊之力已窮兵到即可成功其額爾齊斯仍需屯田與否應另行酌辦如需屯田即於䇿凌等㳺牧所留人内派往或凱旋後并将策凌等人衆派往著班第等詳議具奏班第等尋奏平定準噶爾後額爾齊斯地方仍需屯田
  上諭照所請行其耕種所得榖石令備往來兵丁口糧謹案屯田地定於伊蘇圖堅格爾等處又移布勒罕兵千人於鄂倫淖爾地方駐劄照管二十一年開墾巴里坤至濟爾瑪台濟木薩烏嚕木齊羅克倫瑪納斯安濟海雅爾晶崆吉斯珠勒都斯等處荒地設回人百名緑旗兵百名試種一年又酌派内地兵民前往耕種照安西地方之例二十二年復設塔哩雅沁屯田乾隆七年停種至是修復又派兵吐魯番屯田時以吐魯番地方直通伊犂并與各處回城聲息相通故遣兵屯田是年五月分種小米二千三百四十餘畝接種大米其新附回人即令留種又
  諭選緑旗兵丁善於耕種之人往烏嚕木齊試種總督黄廷桂疏請派兵千名於巴里坤尖山子起至奎蘓地百餘里内先期疏濬水泉設木槽接引渠道俟春間翻犂試種從之巴里坤尖山子等處於雍正年間曽經開墾嗣以正渠九道水多滲入砂磧難周灌溉停止至是始建木槽之制
  上諭軍機大臣曰黄廷桂奏派兵千名於來春往巴里坤等處屯田等語自應及時籌辦但此尚在近地其烏嚕木齊等處亦須漸次屯種其如何相度水利測驗土脈及派兵前往預為料理之處著𫝊諭黄廷桂詳奏二十三年遣兵二千名赴哈喇沙爾等處屯田取海都河水灌溉増派烏嚕木齊屯兵原派兵五百復增五百増派闢展魯克沁吐魯番托克三屯兵托克三在吐魯畨西百餘里通哈喇沙爾設屯兵五百名五月又議増哈喇沙爾托克三屯兵前屯兵三千六百名至是増二千四百名合計六千名
  上諭黄廷桂等曰現在辦理回部未竣屯田伊犁可以暫緩惟於烏嚕木齊一帯及噶爾藏多爾濟逰牧之羅克倫等處急宜相度地畝廣為屯種俟将來酌量情形由近及逺即一二年後亦無不可六月侍郎永貴等奏報烏嚕木齊附近等處屯田開墾畝數哈喇和卓墾地八千七百畝托克三墾地五千三百畝哈喇沙爾墾地四千餘畝合闢展所種萬畝計新舊共五萬二千七百九十一畝又議墾穆壘至烏嚕木齊噶爾藏多爾濟㳺牧之昌吉羅克倫等處屯田昌吉距烏嚕木齊六十餘里羅克倫距昌吉四十餘里昌吉可墾田八萬餘畝羅克倫可墾田七萬餘畝與穆壘等處均係噶爾藏多爾濟㳺牧之地駐兵三千名合穆壘等處屯兵共萬人
  上諭據黄廷桂疏稱塔哩雅沁試種豌豆已有成效闢展吐魯畨托克三烏嚕木齊等處想皆可試種著於明春佈種又
  諭從前因辦理回部将伊犁屯田暫時停止今回部迎降相繼大功計日可成則屯田自不可緩軍營緑旗兵丁駐防各城所用無幾應行派往伊犂并酌派回人令納穆扎爾等辦理屯務或將魯克沁哈喇沙爾烏嚕木齊等處屯田兵移至伊犂再扵内地派兵補缺令兆惠等将應辦之事先時預備二十四年增特訥格爾昌吉羅克倫等處屯田兵四千名前撥千名共五千名
  諭定長等疏稱除烏嚕木齊外其他處地畝較之初種時漸覺歉薄此等地畝雖不能如内地人工糞治可以常年耕種但地頗寛展彼此遞年互調耕作自有餘力令楊應琚舒赫徳悉心講求具奏二十五年
  命調巴里坤緑旗兵九百名赴烏嚕木齊屯田
  諭阿桂等奏稱伊犂河以南海努克地與固勒扎相隔一日程途水土沃衍請先行屯種相其形勢分立村莊所辦甚是又奏准於伊犂自烏嚕木齊至羅克倫擇水土饒裕之處設村莊四每荘屯兵八百餘名
  興舉伊犂海努克屯田副都統伊柱疏言官兵駐劄與屯田回人距二三里伊犂河南安臺五處其屯田回人三百餘名約每距半里立一村共村十五均立牆垣基址俟農隙俾立室宇又駐劄處有廟宇百餘間加以修葺可駐兵六七百名續經㕘贊大臣舒赫徳請添派回人五百戸𢹂眷耕種築伊犂海努克及察罕烏蘓城又築固勒扎大城凡大臣駐劄公署倉庫咸在以為總匯之地調喀什噶爾緑旗兵九百十名赴伊犂屯田二十六年募回人承種闢展喀喇和卓托克三餘地設瑪納斯庫爾喀喇烏蘓晶河等處屯田立村堡三每村兵三百名各墾地十五畝議准烏嚕木齊駐防兵丁挈家立業向例議駐防兵三年更替至是以烏嚕木齊收穫盈寧堪立室家故有是議又招徠逰民於烏嚕木齊立業戸給地畝牛具照水田六年陞科例肅州安西二處招貧民二百戸髙臺縣招民五十六戸又肅州招民四十四戸山西臨晉縣民盧文忠一戸願自備資斧前往賞給監生頂𢃄㕘贊大臣阿桂奏報二麥有秋兵一名種大小麥十畝回人一户給麥種一石豐收在二十分以上
  諭成衮扎布籌辦科布多屯田先派緑營兵百名給牛種俟收穫後再将喀爾喀杜爾伯特扎哈沁兵丁派往二十八年成衮扎布疏言科布多地土腴沃蒙古等未諳墾種請派緑旗兵二百名開屯旋議撥烏里雅蘇台兵百名喀爾喀兵百名募民開墾巴里坤餘地十二月招徠民人王玉美等六十七名二十七年招民人三十九戸二十八年招呉臣等三十名二十九年招商民三十名又敦煌等縣願往種地民人百八十餘戸共墾地三千六百九十餘畝俱照水田六年陞科例定伊犁屯田納糧則例阿桂等疏稱伊犁屯田八千畝收穫大小麥糜青稞等榖二萬七千百石有竒約計在二十分以上回人八百戸收穫大小麥約二十分以上糜粟青稞約四十分以上合計每人收榖四十石請交糧二十石定為成額嗣後改定人給耔種一石五升交糧十六石又議敘屯田各官兵丁賚賞銀有差二十九年明瑞疏稱伊犂種地緑旗兵千名新舊回人三千二十戸所收麥榖青稞等視去嵗多至二千石以上得糧四萬四千六百餘石請議敘賞賚官兵各有差從之二十七年定烏嚕木齊遣犯屯田地畝每名給屯田二十畝挈眷者加給五畝與民兵一例納糧定安揷添駐伊犂屯田回人地葉爾羌回人續請移居伊犂二百十四戸霍濟格爾巴克編設一屯安揷八十戸海努克編設一屯安挿七十戸共老弱七十四戸給該伯克養贍霍濟格爾巴克等處地均在伊犁河南其河北之固勒扎等處先于二十五年分五村荘至是兩岸俱有荘屯定各城回民納賦之制凡回民自種地畝視嵗收糧數交納十之一承種官地者平分入官總計各城回民自種地畝嵗納糧石闢展四千五百六十五石哈喇沙爾千四百石庫車九百六十石又納地租糧二十五石沙雅爾五百六十石阿克蘇六千八百三十五石賽哩木九百七十五石拜城五百二十石又納地租糧三十石葉爾𦍑二千八百帕特瑪每帕特瑪一得官斛五石三斗納普爾錢四萬八千騰格毎普爾五十為一騰格二
  騰格合銀一兩所屬巴爾楚克納錢千二百騰格扣爾巴九帕特瑪和闐二千帕特瑪納錢二萬四千騰格又納官借耔種另册糧六百九十二帕特瑪所屬伯徳爾格納錢四百騰格英阿雜爾五百帕特瑪承種官地庫車嵗收額糧千二百五十石沙雅爾三百七十五石阿克蘇五十石葉爾𦍑千二百二十一帕特瑪和闐六百四十帕特瑪喀什噶爾三十二帕特瑪侍郎旌額理疏言烏嚕木齊安揷民戸每戸給地十五畝外尚有餘力復墾地十餘畝悉行播種可必有秋二十八年定續派伊犂屯田回人額數永貴疏言於各城選派約以千五百名為率阿克蘇等處十二城分派足額設呼圖拜屯田将羅克倫換班兵丁六百名移往呼圖拜地在羅克倫西東至寧邊城七十里西至瑪納斯百三十里田畝廣濶河水充裕将軍明瑞疏言伊犂駐劄涼州莊浪滿洲兵建造城署營房糧餉預須籌備請以明年為始先増屯兵五百名俟城工竣事再増内地調赴緑旗兵千人歸屯播種以足軍食從之二十九年
  上諭官兵錢糧毋拘内地成例並量給地畝學習耕種又議築巴爾托輝城安插伊犂屯田回人以巴爾托輝泉甘土肥將軍明瑞疏請將回人所種之地稍遷迤西空出摩垓圖阿里瑪二處水泉為滿洲兵丁屯田灌溉將伊犂河南霍濟格爾之三百戸河北固勒扎之千一百戸并巴爾托輝之七百二十戸俱駐劄巴爾托輝城從之令安插多倫回人三十戸於伊犂屯田多倫回人勒哈子伯克阿璊等因慕塔哩雅沁回入遷居伊犂樂業自請遷往故有是令三十年招肅州張掖敦煌髙臺等縣貧民千九百戸於呼圖拜寧邊城昌吉羅克倫等處安插屯種築伊犂雅爾城屯田二十六年阿桂疏言塔爾巴哈台地居厄魯特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相近應駐兵屯田至是舉行築城二一在玉勒一即雅爾撥兵千五百名駐劄總督楊應琚疏言巴里坤向止種青稞近嵗小麥豌豆俱獲有秋夏日炎熱漸與内地相似交秋仍暖霜霣較遲官民田地尚可開墾請撥馬厰餘兵百名加墾從之募安西肅州民屯田於穆壘穆壘距巴里坤六百餘里接壤烏嚕木齊新屯之特騰格爾地土肥泉暢可墾地二十餘萬畝三十年總計緑旗兵屯田伊犂四屯地三萬六千畝塔爾巴哈台萬八千畝烏嚕木齊三營五萬千三百二十畝景化城萬一千三百四十畝庫爾喀喇烏蘓四千畝晶河四千畝瑪納斯四千畝烏什萬二千畝哈喇沙爾七千三十五畝巴里坤萬六千五百畝穆壘四千畝哈密所屬之材巴什呼四千六十五畝塔哩雅沁七千三十畝招民承種地巴里坤四萬四千七百二十畝烏嚕木齊十萬三千八十八畝伊犁種地回民六千戸嵗納九萬六千石三十七年陜甘總督文綬上屯田五事一招新疆商賈傭工之人就近承墾以省資送向例凡他省應墾之人俱官給車輛路費一指明新疆地名道里情形曉喻户民以期樂從一嘉峪闗請每日辰開酉閉以便商民往來一烏嚕木齊孔道數處請修治寛濶以利行旅一安西溝渠疏濬深廣以暢灌溉從之三十九年烏嚕木齊續墾地成熟奏請陞科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兵民所墾地已行陞科至是遣犯一百三十戸墾地并巴里坤所屬之竒台東濟爾瑪台等處地俱已六年并請入額定塔爾巴哈台等處屯田照伊犂烏嚕木齊收糧分數勸懲例凡伊犁烏嚕木齊等處屯糧每兵丁一名收細糧至十餘分以上者官與議敘兵給賚賞有差巴里坤宜禾縣續招民人墾地三千畝成熟奏請陞科四十一年定金川移屯墾種兵丁給與口糧例四十二年定各營緑旗兵給與口糧例凡屯兵一名於應得錢糧外計家屬名口每日大口給米八合三勺小口半并鹽菜有差墾種成熟停止四十三年四川總督文綬疏言四川省𢹂眷赴屯兵丁所種新疆地畝瘠薄若照烏嚕木齊兵丁之例每名給地二十畝不足養贍請照民戸例每戸給三十畝各給牛一農具一從之向例以阡陌毗連同力合作每三名給農具一馬二四十四年准給兵丁養贍地畝每丁所受之三十畝以二十畝供賦十畝養贍又定兩金川新收屯糧照打箭鑪至西藏臺站貯糧成例每石准盤折耗米一升四十六年裁減兩金川新疆牛具謹案金川新疆屯田原議駐兵六千名以二千名種地每名給農具一牛一是年裁兵二千名四十五年又裁兵一千名除四百名空糧為各官養亷公費實存兵二千六百名二兵合種一分故裁四十八年四川總督福康安疏言美諾等屯安插降番戎噶阿甲等千四十三戸降畨戎噶阿甲投誠在四十一年次年耕墾屯墾成熟請照漢牛降畨之例徴收儧拉漢牛降畨二百九十二戸於三十八年投誠給地安挿每戸徴雜糧二斗一升八勺五抄從之五十年准令湖廣弁田照民産例税契承糧執業謹案弁田順治十七年議歸各衛所編入戸口不准收租准俸湖廣弁田經歸折併變後仍餘二萬八千九百七十畝私相買賣易起爭端賣主無力繳價買主不安耕種至是改照民田准其賣買税契過戸承糧執業永革除弁田名目





  皇朝通典卷四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五
  食貨
  水利上河工
  等謹按三代以後言水利者紛紛不一然考其成績率皆補救一時求所謂永逺奠安之計者不少概見洪惟我
  
  列聖相承念切民依廣興水利凡江淮河漢以及澮瀆溝
  渠莫不仰賴
  神謨經畫盡善而我
  皇上御極以來每㕘驗盈虚消長之道豫事綢繆不愛帑不惜工總期瀕水居民登於袵席是以至今河流順翕海水宴安巨浸之區安瀾永慶洵乎千古未開之盛業也兹輯水利特分河工海塘為上下卷詳悉條載以垂後世
  順治九年工科給事中胡之俊疏言江浙之蘓松嘉湖地勢汙下所有劉家河呉淞江等處海口壅淤河道成田水患屢告請浚呉淞江以洩陳澱之水浚劉家河以洩巴陽之水從之十一年
  上諭東南財賦重地素稱沃壤連年水旱為災民生重困皆因失修水利致誤農功該督撫責成地方官悉心講求疏通水利以時蓄洩庶水旱無虞民安樂利康熈二年以直𨽻河間一帯地方夏潦堤岸潰決莊屯淹没遣官經理修堤挑淺事宜十一年濬呉江長橋一帶以洩太湖十二年修河南安陽縣之萬金渠引坦水以溉民田二十年清常熟之白茒港武進之孟瀆河二十三年
  上南廵閱黄河視北岸諸險工
  諭將蕭家渡九里岡崔家鎮徐家壩七里溝黄家嘴新莊一帯喫𦂳迎溜之處所築長隄與逼水壩時加防
  䕶二十五年遣官往淮揚下河督率挑濬車路串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白駒丁溪草堰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等處河口二十八年
  上南巡閱視中河至支河口下馬坐隄上出河圖指示諸臣
  諭曰朕觀此河逼近黄河之岸且自徐州北鎮口閘所出黄水及微山湖荆山口之水俱歸内運河必流入中河駱馬湖之水亦入此河萬一黄隄潰決中河黄河必将混而為一又
  諭若重載與囘空之船並行則中河窄狹且逼近黄河朕意猶以為可慮鎮口閘微山湖等處水大可仍開支河口其黄河運道原自不廢仍並存之三十六年
  諭漕河督臣㑹勘下河積水作何盡令歸海涸出民田之處一一議奏尋㨿漕運總督桑格疏言下河為洩水入海之區自淮安以至邵伯鎮計運河東岸共有𣹢洞三十牐十滚水壩八運河及髙郵邵伯等湖之水由諸𣹢洞牐壩之口歸入射陽廣洋等湖以至白駒岡門等口入海縁下河受水之處甚多而洩水入海之口猶少是以易於停蓄下河州縣均受其害宜疏濬各口以分水勢從之三十七年桑格又疏言開濬分水之法一請修芒稲河分髙郵邵伯兩湖之水入江一請挑曹家灣湯家絆七節橋使通髙邵兩湖淤塞逹芒稲河以入江一請挑車兒埠之滔子河使泰州所受積水由苦水洋以入海一請桃澗河分運河之水入澗由射陽湖以入海一請挑海陵溪使髙郵所受之水通岡門以入海一請挑車路白塗海溝三河使興化所受之水由丁溪草堰白駒以入海一請挑蝦鬚二溝戞梁河并朦朧河西淤塞之射陽湖使髙寳興泰鹽山等處之水由廟灣以入海經部臣議定如所請行直𨽻霸州新安等處水行汎濫旗民莊盡沒
  上以保定府南之水與渾河㑹流而渾河為源甚㣲每遇大水横流淤沙壅塞以致田土沖沒又以漳河支流經大城縣入子牙河其勢湍悍遂
  命直隸巡撫于成龍河督王新命察勘隨遣旗下壯丁備器械給以銀米挑濬分疏於是修清河子牙河官隄民隄共千五百二十餘丈三十八年
  上南廵閱視髙家堰等隄
  諭治河上策誠能深濬河底則洪澤湖水直達黄河至於黄淮二河交㑹之口過於徑直所以黄水常逆流而入今宜將黄河南岸近淮之隄更迤東長二三里築令堅固淮水近河之隄亦迤東灣曲拓築使之斜行㑹流則黄河之水不至倒灌入淮矣又
  諭朕自淮南一路詳閲河道測算髙郵以上河水比湖水髙四尺八寸自髙郵至邵伯河水湖水始見平等應將髙郵上下隄岸俱修築堅固有月隄處照舊存留至邵伯地方河湖合而為一不必修築隄岸將湖水河水俱由芒稲河人字河引出歸江下河自可不必挑濬矣四十年淮河道總督張鵬翮請挑蝦鬚二溝淤塞之處四十餘里挑鮑家莊至白駒地髙水壅之處八十餘里挑撈魚港淤塞之處八十餘里挑老河口淤淺之處三里有餘挑滔子河三十餘里四十二年
  上南廵閱視河工
  諭歸仁隄引河用以分洩洪澤湖之水勢若黄水加長則恐清口水弱著將祥符閘下板堵閉草壩將五堡閘酌量開放以助清水之勢四十四年
  上南廵閱視河工
  諭從前駱馬湖口設竹絡壩湖水大則從壩流入黄河河水大則溢流入壩内今止有湖水暢流黄水並無浸灌則黄河之水深通可知矣
  諭河工已經告成善後之䇿更為𦂳要修建天妃閘甚當若遇倒灌即暫時下板蓄清水全力以敵黄流其恵濟祠一𢃄可相度形勢修建挑水壩三四處其王公隄亦應相度修建運河東隄應行加幫髙郵淮安隄岸卑薄之處修建石工黄河南岸隄工應加謹修防至直隸山東之河與河道總督相距甚逺應交與該省廵撫就近料理又
  諭九里岡隄工不似從前直埽不能挑溜今修魚鱗埽逐段挺出逼溜開行此法甚善其埽工釘樁處可再建挑水壩二座四十六年
  上南廵閱視河工
  諭古今治河形勢不同舊時常患清水不敵黄水毎有黄水倒灌之虞今清水敵黄有餘運河清水甚大反流入髙郵湖設髙郵湖水長溢入運河則運河東隄受險今應將大墩分水處西岸草壩再加挑寛大使清水多出黄河一分少入運河一分則運河東隄不致受險又於蔣家壩開河建閘引水由人字河芒稻河入江新修五里滚水壩由下河及廟灣等處入海不惟洪澤湖之水可以宣洩而盱眙泗州積水田地亦可漸次涸出水小則下板蓄水以敵黄水大則啓板洩水且便於商民舟楫往來其祥符閘口門甚窄狹趁此黄水不甚髙之時將歸仁安仁利仁三閘委幹員改寛洩水則徐州一帶民田可無淹没之虞矣
  上又以江南之蘓松常鎮浙江之杭州嘉湖各處或近太
  湖或通潮汐民田可資以灌溉
  諭工部行文督撫於該處所有河渠水口度田建閘隨時啓閉其有支港淤淺者並加疏浚仍行建閘四十八年濬寧夏之宋澄堡李洋堡二渠引黄水助塘渠建閘壩十三座以灌田畝
  雍正二年
  詔修濬杭州西湖尋據總督滿保疏言錢塘仁和海寧三縣田畝數萬頃賴城外上下兩塘河水灌溉兩塘河之水源自西湖西湖三十餘里内民人占為田蕩阻遏水道毎年銀米納於官者甚微而損於民者甚鉅應清出歸湖將淺涸淤塞及葑草之處開濬芟除以復故址則湖水不致涸竭而三縣民田旱潦有備至於城内之河昔人設筧鑿溝引西湖之水入城然後由桃花港響水閘㑹流於上下兩塘以溉田畝今當相其淺深量請開浚庶幾水利可復從之三年
  特命怡親王大學士朱軾察勘直𨽻水利繪圗進呈四年命設營田水利府以怡親王董其事於是於灤州玉田諸州縣濬流築圩建閘開渠招民人願耕者官給帑銀以為工本募江南浙江老農導之耕種其濬疏圩岸以及瀦水節水引水戽水之法俱因地乘勢次第興修又分立營田四局一曰京東局一曰京西局一曰京南局一曰天津局局各有長有副有効力委員凡開渠建閘皆委員與地方官偕而查報地數花名給發工本則專屬之地方官水田既成令地方官遵前規而以時逹之嗣又議設營田觀察使二員副使二員出資經理所有舊田園渠閘並時加修理五年河道總督齊蘓勒副總河嵇曾筠漕運總督張大有河南巡撫田文鏡山東巡撫塞楞額陜西巡撫法敏等先後奏稱黄河自陜西府谷縣厯山西河南山東至江南之桃源縣河水澄清上下三千一百餘里綿厯三旬有餘陜西山西始自四年十二月初八日至五年正月十三日凡三十有六日河南山東自四年十二月初九日至五年正月初十日凡三十有一日山東單縣亦始於十二月初九日至二十二日凡十四日江南始自十二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凡七日俱以漸復舊其清自上而下復舊自下而上諸王大臣合詞奏稱為從來未有之瑞懇請
  陞殿受賀
  上不允所請專遣祭告
  景陵並遣大臣致祭
  河神内外大小官貟各加一級羣臣恭請
  宣付史館
  御製碑文勒石得
  㫖允行是年
  上以江浙水利凡附近太湖及通江潮之處曾經聖祖親臨指示動帑興修
  特遣副都統李淑徳原任山東巡撫陳世倌等悉心踏勘
  大興築濬又
  諭太湖之水歸海劉白二河為要必逕直深廣順下暢流方能一勞永逸但潮汐堙塞太倉常熟士民佔耕日久今當盡去新漲地畝以復故道尋據李淑徳陳世倌等疏言蘇松常鎮水道並藉太湖為吐納西北承宜興荆溪百瀆之水西南承杭湖苕霅諸山溪之水而皆由三江以入海一自呉縣之鮎魚口經蘇郡之婁門至太倉之劉河出天妃牐以入海是為婁江一自吳江之長橋出瓜經港由龎山湖經長洲青浦以至上海合黄浦以入海是為呉淞江一自白蜆港過澱泖湖㑹杭嘉諸水入海是為黄浦江實太湖之尾閭闗七郡之休戚誠疏其下流自不至泛濫貽害民田請先挑呉淞江白茆河孟瀆徳勝九曲河其餘諸河俟完工之日以次開濬從之又議修揚州五塘以溉民田又以陜西鄭渠白渠龍洞三處民田向引涇水灌溉年久漸致淤塞
  命督臣岳鍾琪疏浚建牐七年以髙家堰當湖河之衝非堅固髙厚不能障䕶清水敵黄以助暢流之勢乃發帑金百萬堅築石工以垂久逺是年
  上以甘肅寧夏地瘠渠工為萬姓資生之策
  特遣侍郎通智等董率該地方官屬開濬渠道嗣議定察罕托輝地方開鑿大渠二百七十餘里建進水石牐一座退水石牐三座尾牐一座大支渠百餘道小陡口百餘道牐旁設水手以司啓閉又建大石牐一座以通漢唐二渠之出水渠東築長隄三百餘里隄岸種栁盤固以障黄河之溢渠西疏濬西河三百五十餘里以洩漢唐二渠並大渠餘水灌溉新渠寶豐寧夏平羅各縣民田又開濬六羊渠一百二十餘里建進水石牐一座退水石牐二座開大支渠二十餘道小陡口一百餘道牐旁亦設水手以司啓閉
  上賜名大渠曰恵農渠改六羊渠名潤昌渠八年又以大清漢唐三渠舊設專員毎年修理今厯久廢弛堤閘損壊
  命通智等查勘及時補修又
  命於瓜州疏勒河上流築壩開渠濬安家窩對岸導渠引水十一年修揚州之范公堤又於陜西之柔逺堡鎮夷堡及口外雙樹墩開渠溉田十二年於甘肅口外栁林湖地建隄開渠又於陜西之中衛縣白馬寺灘開渠建槽以資灌溉
  乾隆元年
  諭直省凡古堤舊渠不為田害便當仍舊毋妄改作凡督撫各官建言為民興利或因小而害大或利在目前而害伏於後或有利無害而其事難求皆宜熟籌
  慎之於始又
  諭管理水利河臣及瀕河州縣各於所屬境内相視河流淺阻毎嵗農隙募夫修浚定為章程三年
  特遣大理寺卿汪漋總辦江南河道工程尋據汪漋疏言山陽阜寧之漁濱河興化縣之白駒閘下引河髙郵州之通湖橋馬飲塘河江都之灣頭河通州分司所屬十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鹽河通州之黄河洋范公堤及鹽城之新興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阜寧之廟灣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俱宜及時修疏從之五年
  命廷臣㑹議淮揚九屬水利事宜汪漋言淮揚下河九屬水利有二最甚者開放髙郵三壩次則東邊易進鹹水請將髙郵三壩及昭闗壩子嬰壩平撤另添石閘三座以殺水勢其鹹水易進處惟天妃與白駒三閘為甚應將天妃口閘及白駒三閘並行拆修其沿范公堤之丁溪小海諸閘内有上岡北草堰二閘移建於串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口外又請挑浚淮揚各屬東塘河道加築范公堤以及栟茶斜角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隄工又揚子橋閘口過髙請令改修其九屬田畝之毗近河渠者請兩岸修築田圩以作隄防俱從之時江寧布政使晏斯盛請興修鳳潁滁泗四屬水利疏上發汪漋㑹同督撫詳勘定議尋議定肥城内之金斗河及洩水越河虹縣之枯河頭亳州之乾溪溝和州之太洋河姥下河牛屯河含山之銅城閘河來安之龍尾壩河俱淤淺不足灌溉均當開堰疏濬其餘各州縣陂塘溝渠圩埂土壩共六十二所飭地方官量民力能否次第舉行又河南廵撫尹㑹一請興豫省水利並浚賈魯河下㳺入渦㑹淮安慶廵撫陳大受亦言上㳺之水奔流下注渦河淺窄恐不能容復令汪漋㑹督撫定議漋言賈魯河入淮之水既分洩以入江南之渦河則渦河亦當分洩入淮庶上㳺下游兩得其平於是浚賈魯河并濬渦河南岸入淮之漳河七年江水漫溢
  命直隸總督髙斌前往經理賑恤旋
  命大學士陳世倌㑹同髙斌辦理水利尋疏言淮揚徐海鳳潁泗七屬為百川聚滙髙寶諸湖承洪澤湖之下㳺自邵伯以上入海自邵伯以下入江而入海不如入江之便請於金灣壩下添滚壩三座分引湖水入於鹽河即於鹽河對岸挑引河一道并挑鳳凰橋下引河及壁虎橋下寥家溝歸石羊河以逹於江至董家溝原歸芒稲河當令挑深自為一河直注於江其泰州河内之秦塘港白塔河百汉港改建閘門以時啓閉此導湖水入江之路也黄河北岸微山湖為上流之瀦駱馬湖為下流之瀦而中河為咽喉六塘河又承駱馬湖之下流歸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以入海今應將板浦以下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及六里車軸等河一律疏濬武漳義澤六里河頭各建石閘以時減洩鳳泗諸州澮沱濉為大而沱河久淤應將宿州之水導入澮鳳靈之水導入濉不使仍入沱河為患海州諸水沂沭為大應將河身淤塞者濬深民堰殘缺者堅築以通積水其餘七府州屬支河溝渠應修理者百四十餘處並請次第興修俱從之八年准髙斌請於直隸桑乾河南北兩岸開大渠一道引水以溉民田九年尚書訥親請修理江南清水下游河道於是濬泰州鹽河及髙寶二湖相連之華家灘大新河髙邵二湖相連之王家港茅塘港邵伯通運之引河循次灌注為湖河遞減之法濬鹽城以南南北二串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河白駒閘下引河及洩水之蚌沿梓新車路白塗海溝興鹽界河東西官河以資利導其范隄各閘多添金門㑹各引河以廣出水之路又疏濬通州境内任家港等處以備宣洩又准御史柴潮生請經理畿輔水利
  特遣尚書劉於義往保定㑹同髙斌疏浚河間天津二
  府河渠淀泊十年
  諭江南海州沭陽一帶連年被水朕詢問廵撫陳大受據稱海州之水下苦於鹽河之南北横截使六塘南北之水不得東流上苦於沭河之水盡由沭陽海州入海宣洩不及以致為害欲去海州之水下當去鹽河横截之𡚁上當分洩沭河之源等語著尹繼善白鍾山委貟查勘應作何開通疏浚之處妥協辦理務使水患悉除尋據尹繼善等議定修濬濉河南北兩岸黄疃橋等處河道建設涵洞潁州府肥河宋湯河䝉城芡河北淝河揠淺築埂建設橋梁以清上江之水下江六塘河承駱馬湖之水至沭陽分南北兩股入鹽河歸海令接築南北塘河子堰建設涵洞疏濬諸處港河築堰建閘至山陽之吉家橋河鹽城之九曲河阜寧之横溝河放生河清河之民便河史家蕩古河安東之龍家蕩河桃源之劉老澗積水河海州之薔薇河逐一挑濬築堰立閘又於鹽河下之武障義澤六里三河口各設滚水石壩贛榆之三公河圍子河疏去淤滯以洩異漲大沙河旁築子堰以資捍禦工竣後定凡各處長隄巨川大橋大閘歸官修理其支河小港民堰路溝分隸㕔汎州縣各官經管督勸居民以時修整從之十二年又令加築沭河堰工疏濬宿遷桃源境内兜灣河接建駱馬湖尾閭永濟石橋四十丈開濬上下引河以助分洩又建甘泉縣東西灣二處滚水石壩築范公隄一千一百餘丈十三年
  諭江南淮海一帯州縣近年屢被災傷推原其故皆由山東沂郯等處雨水盛漲建瓴而下遂直注駱馬湖衝決六塘河兩岸子堰淹浸民田著大學士髙斌左都御史劉統勲㑹同撫臣阿里衮將本省近年致患之由並將來作何查辦悉心定議尋據髙斌等疏言運河受漳衛汶泗沂之水兩旁承以諸湖其間山泉支港閘壩涵洞橋梁斗門皆有關於蓄洩應將徳州哨馬營滚水壩落低以消漳衛之盛漲海豐之馬頰河聊城之徒駭河疏導以分運河之漲東平之戴村二壩落低以減運河漲溢之水濟寧之董家口引入白馬河歸湖濟運以衛民田沂州之江楓口堅築堤壩使入湖歸運以免旁溢山東之運道泉湖安流順軌即下游淮海之地無憂濫漫矣疏入如議速行十六年
  上南廵周覽河工
  諭洪澤湖上承清淮汝潁諸水匯為巨浸所以保障者惟髙堰一堤天然壩乃其尾閭伏秋盛漲輒開此壩洩之而下流諸縣胥被其害冬月清水勢弱不能刷黄往往濁流倒灌在下游居民深以開壩為懼朕親臨髙堰循隄而南越三滚壩至蔣家牐周覽形勢乃知天然壩斷不可開近者河臣又請於三滚壩外増建石滚壩以資宣洩不知増三為五即以過水一二尺言之向過三尺者即五尺向過六尺者増而至丈是與天然壩名異實同亦當為之限制上年滚壩過水三尺五寸天然壩仍未開放應即以是為準於是於天然壩立石永禁開放其五壩以仁義禮智信為次仁義禮三壩一如其舊智信二壩則於石面之上加封浮土如仁義禮三壩已過水三尺五寸不足減盛漲則啓智壩之土仍不減乃次及於信壩永著為例至髙堰石堤南滚壩以南舊用土工石隄有首無尾亦令自新建信壩北雁翅以北一律改建石工又
  諭朕經過淮安見城北一帶内外皆水雖有土隄為之防而人烟湊集之區設經異漲其何以堪亟應改建石工以資保障著該河臣督撫確勘詳估及時建築又准大學士傅恒請於京師髙梁橋迤西近河地畝營治水田十八年七月淮水盛漲洩洪澤湖五壩泛車羅潰二閘下河髙寶興胥受其患至九月㑹黄河復決銅山隄南注靈虹諸邑歸洪澤湖奪淮而下
  特命舒赫徳劉統勲等督率徃來堵築均於嵗冬合龍河流順軌又於髙堰武家墩迤北築磚工隄堰千餘丈以資捍禦二十一年黄河漫溢孫家集楊錫紱請疏荆山橋河身以洩滕嶧等縣積水二十二年
  上南巡親莅河干
  指示一切疏洩捍禦機宜時微山昭陽諸湖俱已疏通而駱馬湖隄堰殘缺不足禦運河盛漲於是並築駱馬湖隄又以六塘河以下餘潦停積桃源宿遷諸窪地多成巨浸山東之金鄉魚臺等屬未涸地畝尚有十餘莊江南之宿遷靈壁及河南之永城夏邑等處漫衍地界不下數百里經山東巡撫鶴年奏報即
  命鶴年速赴荆山橋偕白鍾山及侍郎夢麟籌濟寜金
  鄉魚臺滕嶧五州縣水勢復
  遣侍郎裘曰修馳視山東河南上江各屬積水在山東者與鶴年㑹商在河南者與圖爾炳阿㑹商在上江者與髙晉㑹商其地方官有熟習水道之員聽其酌量差委並
  飭裘曰修夢麟尹繼善白鍾山嵇璜張師載及各督撫先後勘明各工權其輕重緩急就最要者同時並舉餘亦次第興修均於嵗内告成於是自濉河以上堅閉毛城鋪諸閘使不得洩黄水以壅濉河而於潁亳一帶及虞夏商永各屬幹河支河一律疏導以洩中州諸河去路並挑兖州之府河洸河改金口閘涵洞為減水閘改楊家壩為石閘浚伊家河洩㣲山湖水入運又築堵沂水不使入運以免沛縣旁溢添設昭關滚壩又建髙郵運河東隄石閘酌定水則以時啓閉浚芒稲閘越河以闢湖河歸江之路又於微山湖口洩入荆山橋一帶支河專𣲖道貟駐劄隨涸隨挑以暢下游之勢是年又於髙堰南岸添甃石隄明年又築北岸土隄二十四年浚山東曹單二縣與江南豐沛二縣之順堤河開常熟昭文二縣之白茆河徐六經海口及塘外淤河其上游舊有石閘移建於開壩之處以資蓄洩又濬河東之衛河泉源二十五年准尚書嵇璜請開運河東堤金灣壩下引河改低董家溝等三壩准陳宏謀請改常熟昭文二縣海口石閘為滚壩准尹繼善請將南關車邏等壩封土三尺二十六年黄沁盛漲懷慶府城被淹
  命裘曰修馳驛赴豫相導河渠未幾開封水消而河奪
  溜楊橋下趨賈魯
  復命大學士劉統勲兆惠馳往董築賈魯河奪溜急工嵗冬合龍併添築懷慶城外月隄是年准方觀承請於易州原泉村建壩開渠於良鄉之雅河廣陽牤牛琉璃諸河一律開疏以資灌溉又開泰州之丁溪小梅二閘引河匯全家港歸海開阜寧鹽城二縣境内之上岡草堰陳家冲三閘各引河匯入射陽湖歸海又以陳宏謀言濬常熟之福山塘河二十七年
  上南廵
  駐蹕蘇城先
  命劉統勲兆惠㑹同河臣詳勘湖河歸江之路劉統勲
  等勘定標誌
  上囬鑾取道按閲如所議拓新挑引河下游使有建瓴之勢拆金灣中二閘添建石壩三十丈落低西灣壩四丈其河頭加挑深寛以資利導又
  特示宣洩機宜令展拓清口視髙堰五壩増水一尺即
  開清口十丈為釡底抽薪之䇿又
  命於徐州河隄自甎工止處一律接築甃石十七層以資鞏固是年以楊廷璋言濬烏程長興二縣漊港又以湯聘言於南昌縣之富食墟復建石壩䕶民田千餘頃是年又以直屬盛漲各處隄堰多被沖刷准總督方觀承請挑濬停淤水道修築濵河隄堰以工代賑二十八年方觀承請濬鳳河上游自南宫以上至閘子口一百二十餘里以工代賑從之又
  特命兆惠㑹同長蘆鹽政逹色天津府知府周元理察勘海河其壩口有應行増開之處照展拓清口之制及時籌辦又浚松江太倉等屬水道挑荆山橋舊河二十九年修築安徽無為州墟田隄壩三十年
  上南廵
  諭前因㣲山湖蓄水過多瀕湖窪地毎致淹浸經崔應階等奏請宣洩微湖以水誌一丈為度於韓荘添建新閘以殺其勢並挑荆山橋以暢其流朕今嵗南廵回鑾時舟行所經詢知窪地近多涸出農田耕作有資但湖水暢消亦恐艱於濟運今據楊錫𥿈奏稱湖内之水須存一丈二尺用至五月八牐底水尚可得四尺餘寸若止存一丈則五月間八牐底水止存二尺六七寸重運難行請交東省河撫可否量改水誌或將湖口以下數十里河底一律挑濬五尺等語所奏於漕渠轉輸自有禆益但水誌改加二尺於低窪地畝有無妨礙及挑深河底是否可行著崔應階㑹同李宏詳悉確勘具奏期於漕運民田均得利賴尋議定將滚壩内機心每空安砌石槽設立板片水小之年加板攔束其八牐河亦將新淤沙泥儘力挑佔至舊時河底而止是年濬武進丹陽之孟瀆等河三十二年
  上親省天津淀河隄閘
  命自長隄之三里灘荘兒頭止築新隄一道上下銜接約十餘里衛村民三千户成膏腴地畝數千頃是年湖北黄梅隄潰
  命自董家口遞江西徳化境内通行堅築三十四年從
  范宜賓請挑東省運河
  命劉統勲徳成履勘籌計尋議挑深五尺計工五年而後竣三十六年永定河暨北運河漫溢
  命大學士髙晉尚書裘曰修徃㑹總督周元理勘定修理後遂於永定河自山西口外入直𨽻出蘆溝橋迤下六工悉就泓灣曲處疏直寛槽十餘丈深七八尺其南岸之金門閘北村壩北岸之求賢橋並改灰工齊歸牤牛河六工以下順導東行並築土埝以遏北徙其北運河則自東岸南倉上新築横隄以衛北倉村莊再建橋座以洩西來之水又疏浚兩減河及東岸引河培築隔淀隄及千里長隄計動帑五十餘萬又
  諭裘曰修疏言近水居民與水争地之𡚁淀泊利在寛深其旁閒淤地不過水小時偶然涸出乃瀕水愚民貪其肥潤即行佔墾不知所佔之地日増則蓄水之區日減每遇潦漲水無所容甚至漫溢為患在閭閻獲利有限而於河務關係非輕著傳諭各督撫凡有此等瀕水地面除已墾者姑免追禁外嗣後務湏明切曉諭毋許復行佔耕三十八年
  命將淀河内鷹觜壩及鹿疃兩處添建引河又築張家口上堡圏城東北兩面石壩計百六十餘丈三十九年黄河老壩口堤工漫溢淹及板閘
  命大學士舒赫徳馳往江南㑹同髙晉尅期堵築旬月集事黄河大溜仍由故道歸海四十一年
  諭朕從前屢次南廵閱視清黄交㑹處悉其倒灌之虞因思若能引向陶荘以北而流則清口通暢庶免黄流倒灌因未躬臨陶莊一帯閱視是以踟蹰昨嵗薩載赴山東行在召見時諭令赴黄河海口上下察看伊即奏請若於陶莊開挖引河一道使黄水繞北下注清水益得暢行與朕意相合伊果能遵照指示剔挑完竣可免黄水倒灌之虞並收清水刷沙之益即就近險工亦俱化為平穩矣是為全河一大關鍵又
  命河臣於新河頭下添石壩一道為重門保障四十三年豫省儀封考城漫口潰決兩江督臣髙晉請將賈魯河至渦河一帶停淤飭州縣按田照業食佃之例歸嵗修案内疏濬
  上以災民不可派累乃截留新舊漕糧三十萬石先後撥運兩淮鹽課及部庫銀五百六十萬
  特命大學士公阿桂刑部尚書袁守侗往董其役四十
  五年
  上南廵閱視髙家堰隄閘總督薩載請將三堡六堡等
  磚工加髙數尺
  上以磚工不若石工之固
  命一律改建甃石分年建造又
  命嵇璜薩載勘視徐州周家莊至韓家山一帶石工尋以徐州舊有石隄九百七十餘丈較新築石隄短少三層
  命一律加髙十七層其韓家山至奎山一帶隄堰四百
  五十餘丈亦
  命一律改築石隄直至山脚以垂鞏固四十六年邳雎
  南岸魏家莊大隄潰
  上飭河道何裕城即行裹䕶漫口毋使塌寛並一面防䕶北河隄工節經下河督臣奏報河湖驟消數尺黄不為害
  諭即令阿桂薩載等籌計經久良䇿時阿桂奉  命閱視海塘工即令經理河務又儀封北岸曲家樓隄亦潰東由曹縣歸趙家河至張秋西由金鄉魚臺至南陽湖下注逼近運河河臣韓鑅即於外灘築壩以冀漫口斷流濟東道沈啓震即於戴村壩暨分水龍王廟口添築石壩以防倒灌
  上以黄水經過河湖斷無不淤墊之理
  諭河臣速赴運河籌辦分洩事宜確勘微山湖水深尺丈迅速堵築尋以河臣奏報於東西兩壩趕下門埽追壓堅實壩臺増長髙厚金門斷流大溜全歸引河引河中泓寛深流行迅駛直注六塘河歸海四十七年南北兩岸漫口先後合龍又陡蟄三十餘丈隨
  諭阿桂等於上游南岸改築壩工俾得吸溜歸槽令薩載於下㳺潘家屯六塘等處展濶去路並挑微山湖下顧家莊等處分洩通暢又阿桂等議定自蘭陽十二堡至商邨七堡南隄外一百七十餘里另築新堤一道並疏挑引渠導河水下注商邱歸正河故道入海又奉
  諭今年春間豫省青龍岡漫口合龍未就遣大學士阿桂之子乾清門侍衛阿彌逹前往青海務窮河源告祭
  河神事竣復命並據按定南針繪圖具說呈覽據奏星宿海西南有一河名阿勒坦郭勒䝉古語阿勒坦即黄金郭勒即河也此河實係黄河上源其水色黄迴旋三百餘里穿入星宿海自此合流至貴徳堡水色全黄始名黄河又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髙數丈名阿勒坦噶逹素齊老䝉古語噶逹素北極星也齊老石也其崖壁黄赤色壁上為天池池中流泉噴涌釃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則真黄河之上源也其所奏河源頗為明晰從前康熙四十三年
  皇祖命侍衛拉錫等往窮河源其時伊等但窮至星宿海即指為河源自彼回程復奏而未窮至阿勒坦郭勒之黄水尤未窮至阿勒坦噶逹素齊老之真源是以
  皇祖所降諭㫖并
  幾暇格物編星宿海一條亦但就拉錫等所奏以鄂敦他臘為河源也今既考詢明確較前更加詳晰因賦河源詩一篇敘述原委又因漢書河出昆崙之語考之於今昆崙當在囘部中囘部諸水皆東注蒲昌海即鹽澤也鹽澤之水入地伏流至青海始出而大河之水獨黄非昆崙之水伏地至此出而挾星宿海諸水為河瀆而何濟水三伏三見此亦一證因於河源詩後復加按語為之决疑傳正嗣檢閱宋史河渠志有云河繞昆崙之南折而東復繞昆崙之北諸語夫昆崙大山也河安能繞其南又繞其北此不待辨而知其誣且昆崙在囘部離此萬里誰能移此為青海之
  河源既又細閱康熙年間拉錫所具圖於貴徳之西有三支河名昆都倫乃悟昆都倫者𫎇古語謂横也横即支河之謂此元時舊名謂有三横河入於河蓋𫎇古以横為昆都倫即囘部所謂昆崙山者亦係横嶺而修名者不觧其故遂牽青海之昆都倫河為囘部之昆崙山耳既解其疑不可不詳誌因復著讀宋史河渠志一篇兹更檢元史地理志有河源附録一卷内稱漢史張騫道西域見二水交流發葱嶺滙鹽澤伏流千里至積石而再出其所言與朕蒲昌海即鹽澤之水入地伏流意頗合可見古人考證已有先得我心者按史記大宛傳云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河注中國漢書西域傳于闐國條下所引亦同而說未詳盡張騫既至蒲昌海則或越過星宿海直至回部地方或回至星宿海而未尋至阿勒坦郭勒等處當日還奏必有奏牘或繪圖陳獻而司馬遷班固紀載弗為備詳始末僅以數語了事致後人無從考證此作史者之畧也然則武帝紀所云昆崙為河源本不誤特未詳伏流而出青海之阿勒坦噶逹素而經星宿海為河源耳至元世祖時遣使窮河源亦但言至青海之星宿海見有泉百餘泓便指謂河源而不言其上有阿勒坦噶逹素之黄水又上有蒲昌海之伏流則仍屬得半而止朕從前為熱河考即言河源自葱嶺以東之和闐葉爾羌諸水瀦為蒲昌海即鹽澤䝉古語謂之羅布淖爾伏流地中復出為星宿海云云今覆閱史記漢書所記河源為之究極原委則張騫所窮正與今所考訂相合又豈可沒其探本討源之實乎所有兩漢迄今自正史以及各家河源辨證諸書允宜通行校閱訂是正訛編輯河源紀略一書四十九年兩江總督薩載河道總督李奉翰奏江南河工預籌修防蓄洩機宜繪圖請
  示旋
  諭薩載李奉翰奏江南河工預籌修防蓄洩機宜辦理工程三處繪圖貼說具奏已於圖内詳晰批示並面諭該督等遵辦矣天然閘下既舊有引河年乆淤墊理應一併疏浚深通以備盛漲之年開放分洩自當首先辦理方為有備無患其所奏外河順黄壩隄工後深塘用土填平並於迤下佔築新隄一道自應次第辦理以資保障至該督等所稱髙堰石工子堰尾土尚矮湏一律加髙培厚一節髙堰石工既經加髙層數其土堰間有卑矮之處自應一律加髙培厚接成一勢並應栽種栁樹俾根株盤結更可永逺鞏固此事與前在海寧令將柴塘石工中間積水溝槽墊平以資重障之㫖事同一例應定為再次辦理將此分晰指示該督等其仰體朕意遵照妥辦所需錢糧著照所請於兩淮運庫内撥用又江西廵撫伊星阿奏南昌新建等六縣下游地接鄱湖又當章貢諸水之衝而圩隄沖塌田禾被淹請動項修築從之五十年大學士阿桂等奏接奉
  上諭前因桐栢山為淮水發源特諭畢沅詳晰查勘支流或有淤塞即應設法籌辦兹據畢沅覆奏該處發源之地河身不甚寛廣易於疏浚倘有需開挖之處即勘明興工又賈魯惠濟兩河即係淮水支河現在一律疏瀹江南洪澤湖向藉淮水挹注今淮水發源之處經畢沅勘明疏瀹將支港小河一律浚導該處賈魯惠濟二河其下流歸并渦河入淮現在亦加疏浚俾就通暢并於淮瀆廟䖍申祭告自當仰邀
  靈佑泉源湧發衆水會歸下游湖水日就充足以助清敵黄伏查淮河清水禦黄濟運為全河最要關鍵今嵗淮水未經大長仰䝉
  聖明逺照以桐栢山為淮水發源
  諭令畢沅廣為濬導從此㑹流下注洪湖自必日就充足暢出清口永資利賴河南廵撫畢沅奏賈魯河即在古汴水發源滎陽之大周山㑹京孛等水經鄭州中牟祥符至朱仙鎮下逹尉氏扶溝西華淮寧之周家口商水項城沈邱至安徽之潁州正陽關入淮又賈魯河自中牟縣西十五里分支為惠濟河經祥符陳留𣏌縣睢州柘城淮寧鹿邑至安徽亳州金陽河入淮各計四百餘里此河淤塞為開封等府屬商販民食攸關今久經淺淤自應及時開浚且於水旱年時兼可以資蓄洩從之又雲南廵撫劉秉恬疏言滇池在省城之南周圍三百餘里受昆明六河之水㑹為巨浸附近昆明呈貢晉寧昆陽四州縣環海田疇資以灌溉者不下數百萬頃所恃以宣洩者惟在昆陽之海口大河為滇池出水咽喉疏通均受其利壅遏即受其害應自龍王廟至石龍壩共長二千七十五丈挖深一二尺至四五尺不等從之

  皇朝通典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六
  食貨
  水利下海塘
  順治元年禮科給事中張惟赤疏言海塘自明末至今未修請仍限嵗修以防潮患於是修海鹽縣塘二十一丈二年増修六十丈謹按海塘自前明崇禎二年同知劉元瀚建修海寧捍海塘後不復修
  康𤋮三年海決築海寧縣塘次年九月石堤成并築尖山石隄五千餘丈九年設浙江海防同知二人専司塘務三十八年修錢塘江塘四十年修錢塘江岸築石塘温州府同知甘國奎請每塘一丈用石一縱一横固以油灰鎔鐵錠鑲嵌石縫深根堅杵加築子塘以為重障布政使趙申喬請専委國奎修築經始於本年秋四十五年春事竣建石塘六百六十七丈子塘八百九十五丈四十一年江塘圮布政使郎廷極築之建潮神祠於上五十四年修海塘三千三百九十七丈五尺五十五年重築江塘布政使段志𤋮董築其法用石一縱一横毎層鑿孔貫以巨木每五六石聫為一石以鎮壓水勢又於横直合縫之處各用鐵錠嵌扣成塘二十丈五十七年修築海寧石塘濬備塘河巡撫朱軾建築其法每塘丈用木櫃二每櫃貯石塊五十斤其竹簍法亦如之為塘基外築坦水復開備塘河建閘一座五十九年巡撫朱軾請于老鹽倉築魚鱗石塘開濬中小亹淤沙令海防同知司嵗修事從之是年分修海寧塘六十一年改築草塘雍正元年濬赭山口三年
  命吏部尚書朱軾建修海寧縣陳文港亂石塘三千八百丈并修補子塘時浙江巡撫石文焯初請用石修築旋疏不必用石中無定見故遣尚書朱軾徃勘建築五年巡撫李衛請増築浦兒兠草壩并改建姚家堰草塘從之姚家堰舊建土隄是年復修海寧縣錢家坂馬牧港等處塘工又修江塘六年修海寧縣老鹽倉西塘南門外海塘錢塘江塘七年
  命建海神廟在海寧縣東門内又改建海寧縣荆煦廟等處石塘向係草塘後改土塘今建石塘築陳文港等處草壩八年築海寧西塘大壩設海防兵弁鑄鎮海鐵牛五座又修仁和縣塘九年續修海寧錢塘塘工十年築仁和沈家埠海寧華家衖草塘十一年
  命内大臣海望查勘浙江海塘嗣據海望疏言海寧之東南尖山聳峙海口與西塌山水底石脚相連兩山相去僅百餘丈舊有石壩堵截後因築塘誤取其石致江水大溜直趨兩山之間引入海潮衝激塘身應仍築石壩一道以堵江溜從之又
  命於中小亹開引河一道分江流入海以減水勢増設道員一同知一守備二千總三把縂七兵八百専司隨時修補又修仁和錢塘平湖諸邑塘岸十二年濬南港河築尖山西浮壩十三年總督程元章疏
  定海塘事宜四一錢糧宜分案具領一分别保固年限一令承修官㑹同估造一於𦂳要工所預貯物料從之增築魚鱗石塘葺浦兒兠舊塘添建海寧南門外魚鱗石塘又定攻沙法大學士嵇曽筠疏言寧邑塘工之患雖在北岸而致患之由實由南岸沙灘沙觜挑溜遂至水勢全向北趨請用借水攻沙之法於南岸沙洲用鐵具梳控𨺗岸俾沙岸根脚空虚海潮來往自為衝刷坍卸以洩水勢從之
  乾隆元年建築仁和海寧魚鱗石塘六千餘丈并海寧南門石塘設運石海船五十隻二年編石塘草塘字號向例各塘坍矬率以某家東西起止開報易朦朦混雍正年間監督汪漋張坦麟等議將各塘編立字號至是大學士嵇曽筠咨部將各塘照千文編號以二十丈為一號建䜿界碑仁和計編七十二號海寧編六百四十號其餘海鹽等塘均照此例改建海寧遶城坦水四年停草塘嵗修時撫臣盧焯以水勢日南漲沙綿亘數十里刮滷煎鹽已成原野疏請罷之改建浦兒兠等處石工續築尖山未竣壩工前大學士嵇曾筠因水勢險急難以堵塞疏請暫停兹撫臣盧焯以水勢已平合龍甚易疏請補築復濬備塘河興築仁和錢塘江海塘埭五年續建東塘石工是年尖山水口成乾隆二年經始鑄鎮海鐵牛四座六年總督徳沛復請老鹽倉迤西至仁和縣之章家菴柴塘改建石工從之
  命左都御史劉統勲查勘浙江海塘先是五年十一月徳沛曾有是請部議准行以劉統勲言改建不必過急乃緩興築至是復請故仍遣會勘七年總督那蘓圖疏言章家菴至海寧縣之華家衖舊築柴塘外沙綿漲數里不必改建石塘惟老鹽倉汛至東石塘界地俱頂沖請擇其最險之觀音堂汛坐字號老鹽倉汛伏字號及益字等號建築竹簍石壩是年左都御史劉統勲疏言親履南北兩岸柴塘改建石塘誠經久之圖請俟水緩沙停乗機興築毎年以三百丈為率督臣那蘓圖復疏言老鹽倉汛至東石塘界最險請先間段排築石簍俟石簍根脚堅實再照原議改建石塘均從之九年
  命吏部尚書公訥親赴浙江勘修塘工尋疏言仁和海寧柴塘外䕶沙寛廣不必改建如慮䕶沙坍塌請將中心亹故道開濬俾潮水安循出入上下塘俱可安堵部臣議准遂罷改建石塘議是年海寧魚鱗大石塘工成乾隆二年經始十二年濬中小亹工成十三年増築䕶塘土堰又議増滚壩及塘汛弁兵十五年海潮平謹按海水自乙丑嵗以來大溜直趨中亹至是年秋海波不揚臣民慶幸冬十二月撫臣永貴以秋汛安瀾塘工稳固疏聞十六年
  上巡幸江浙莅錢塘江
  幸六和塔敬念
  世宗憲皇帝奠安之徳勒石紀事永示無極十八年海潮平十九年督臣喀爾吉善請裁改海塘營官弁江海塘工向設兵備道一員統率守備二員千縂四員把總八員外委六員馬步兵千分守防䕶至是以尖山石壩告成中小亹引河暢流塘工稳固裁汰道員歸杭嘉湖道専管其守備以下官兵均令裁改留堡夫四百名三百名守北岸一百名守南岸餘兵改歸杭乍二營二十二年
  上巡閲海塘
  幸觀潮樓
  命建海神廟於城南明年廟成
  御製碑文勒石二十四年酌復海塘營弁兵復千總一把總二外委三馬兵二十步戰兵六十守兵百三名海寧分設二汛舊設堡夫悉行裁汰統歸兵額加築䕶塘土堰時撫臣莊有恭言海寧石塘近城一帯䕶河沖塌故有是築増築層石坦水修海寧條石坦水時江流海潮復改由北大亹出入二十五年修東西塘坦水及韓家池柴塘復修築海寧南門外諸坦水時海寧南門外及石門遶城塘外二層坦水為五月望汛潮損故復修二十六年修胡家兠坦水時潮水逼塘䕶沙全刷地當頂沖故建之修魚鱗石塘坦水雍正八年建後已厯年久今外無䕶沙故改建修馬牧港塘工坦水築秧田廟坦水修韓家池柴塘均以潮汛沖塌䕶沙故修二十七年
  上廵幸浙江躬閲海塘咨度經久之計建築石塘因試下木樁始苦沙澀旋築以鉅硪所入不及寸許逮樁下既深又苦沙散不能齧木其柴塘向内數十丈土地似宜下樁可以即工然所在皆田廬溝塍鱗次櫛比乃
  命築柴塘定嵗修坦水又改築四里橋魚鱗石塘並華岳廟等處石塘盤頭坦水二十八年改建念里亭諸處魚鱗石塘二十九年置老鹽倉䕶竹簍増築念里亭坦水三十年
  上以海寧全城環遶石塘止建坦石兩層潮勢侵逼外
  沙恐有汕刷之勢
  命普築三層坦石並隨時修整以資防䕶四十三年修築浙江仁和海寧等處柴塘四十五年
  上五次南巡親勘塘工以柴塘雖尚完整究不如石塘
  鞏固因
  命該督撫董率所屬自海寧城東至陳文港修石塘百六十餘丈迤上老鹽倉柴塘四千餘丈通建魚鱗石工旋
  遣大學士阿桂往浙江閲勘工程四十七年總督陳輝祖奏西塘頭圍為江海交接之處漲沙十餘里横江截海隔阻水道致范公塘以東漸致搜刷章家菴迤西沖撃灘墈遂於頭圍沙灘開引河一道待山水暴注時開放借山水奔騰之勢順流攻沙㑹春雨漲大溜直趨引河西岸沖塌寛深范公塘正溜開向南行漸有南坍北漲之勢四十八年老鹽倉石塘工竣又奉
  上諭浙江范公塘一帶看來竟須一律改建石塘以資捍衛昨已諭知富勒渾等矣明春南巡時朕親臨閲視指示機宜降㫖後即可興工辦理至富勒渾有老土塘根脚同係淤沙土性浮鬆之語從前老鹽倉一帶亦稱沙性浮鬆難以開槽打樁乃自建石工一律穏固堅實可見事在人為該處改建石工所費不過較前三分之一方今府藏充盈即多費數十萬帑金捍衛民生使閭閻永臻樂利亦所不靳也四十九年
  上南巡親閲工程
  諭普築魚鱗石塘所以保障民生闗係甚重今所辦工程多未恊之處石塘既建自應砌築坦水保䕶塘根乃考之督撫惟云柴塘必不可廢此受工員慫慂為日後嵗修冒銷地步况此畨添建石塘原欲留柴塘以為重門保障並未令拆去柴塘若如該撫所言復加嵗修又安用費此數百萬帑金為耶又石塘之前柴塘之後見有溝槽一道槽内積水並無去路將來日積日甚石塘根脚勢必淹浸滲漏該督撫亦並未慮及其石塘上堆積土牛甚屬無謂設果遇異漲又豈幾尺浮土所能抵禦所有塘上土牛即著填入積水溝槽之内仍將柴塘後之土順坡斜築祗露石塘三四層為度并於其上裁種栁樹俾根株蟠結如此柴石連為一勢即以柴塘為石塘之坦水至范公塘一帶亦必需一律接建石工方於省城足資永逺鞏䕶著自新築石工止處及挑水段落起至硃筆圏記處止再接至烏龍廟止一體添築石塘再撥部庫銀五百萬両仍予限五年分段修築以期海疆永慶安瀾
  等謹按浙省海塘自章家菴至老鹽倉一帶乾隆四十五年
  皇上親臨閲視
  命建石塘四千九百丈四十九年又𫎇
  聖明指示將柴塘所空溝槽填土種樹俾柴石両塘合為一勢即以舊有柴塘為坦水表裏完固其章家菴以西至范公堤一帶續奉
  諭㫖一律添建石塘内章家菴以西石塘工尾起至范
  公塘迤東
  硃筆圏記處二千一百一十丈形本兠灣又有上游桐廬各處山水自南而來適當其衝是以原定添建時列為急工並
  命於石工告竣亦即以新建柴工為坦水將來自范公塘東至老鹽倉綿亘數十里俱有重門保障益仰
  聖明計出萬全億萬年鞏固之鴻規無非千百萬帑金
  之實效至范公塘以西
  硃筆圏記處烏龍廟一帶二千九百三十丈原定添建
  時即列為緩工五十一年復
  命大學士公阿桂覆加察勘尋疏言該處老土塘從前建築時即向東北以漸收進而老土塘迤西之江塘又自北斜向東南建築挑溜南趨居民復於老土塘之外添築土塘一道即名范公塘廬舍桑麻鬱然在望范公塘外沙塗亦有寛至千餘丈者詢之在塘年久之弁兵等僉云數十年來從未見有刷動等語親加履勘既非
  硃筆圏記以東水勢直抵塘根者可比此一帶大溜亦無漸次逼近之勢所有原定石塘緩工二千九百餘丈應暫行停止將原定急工二千一百一十丈内已經開工之一千五百丈及未經開工之六百餘丈均已接續興建再將外衛之柴工透過石塘工尾往西接續二三百丈並遵
  㫖於
  硃筆圏記處塘外添築挑水大石壩一座實已足資保䕶至於塘外沙塗坍漲無常若向後常得南坍北漲塘工離水益逺自是極好機㑹北岸現有沙塗雖從未見刷動倘大溜漸有趨近之勢應交與撫臣隨時留心察㸔萬一將來有須改建石工之處再一律改建奉
  㫖如所議行從此海疆永慶安瀾洵億萬年金堤鞏固
  之長策也





  皇朝通典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七
  食貨
  賦税上田賦 丁銀 蘆課附
  等謹按九等之賦載在夏書九職之供詳於周禮皆所以明取民之制也沿及後世代有重輕及明末造厲政不一而其甚者莫如遼餉勦餉練餉三事民不堪命我
  朝掃除底定首除三餉及召買糧料諸弊頒行賦役全書釐正徴收定額嚴禁加徴火耗凡有輸納令民親行投櫃設立聨票以杜胥吏滋擾凡所以厚下卹民者計至周矣而且以康熙五十年錢糧册内有名丁數垂為定額其滋生人丁另册編造永不加賦謂之
  盛世滋生册此誠自古帝王所未聞之盛典而我國家億萬世休養生息之政源也含哺鼓腹耕鑿何知兹纂通典謹編輯田賦以彰
  昭代恵養元元之政焉
  田賦
  田賦有二曰民田曰屯田皆分上中下三則有本徴者有折徴者有本折各半者本徴曰漕漕有正糧有雜糧正糧米雜糧豆麥蕎麻等類折徴者始定以銀繼則銀錢兼納
  直𨽻田賦每畝科銀八釐一毫至一錢三分零不等米一升至一斗不等豆九合八抄至四升不等更名田每畝科銀五釐三毫至一錢一分七釐三毫不等農桑地每畝科銀一釐六毫八絲零蒿草籽粒地每畝科銀五分至七錢二分五釐一毫不等葦課地每畝科銀一分至六分不等歸併衛地每畝科銀七毫二絲至七分九釐三毫不等米八合九勺七抄至九升七勺二抄不等豆四合三勺八抄至三升六合不等草一分每十分為一束九釐二毫至四分一釐不等河淤地每畝科銀二分九釐至二錢五分六釐五毫不等學田每畝科銀一分至二錢六分七釐八毫不等小麥粟各六升
  盛京田賦每畝科銀一分至三分不等米二升八勺至七升五合不等退圏地每畝科銀一分至三分不等豆四升三合至一斗不等
  山東田賦每畝科銀三釐二毫至一錢九釐一毫不等麥一勺至四合三勺不等米二勺至三升六勺零不等歸并衛所地每畝科銀一分至六分五釐零不等更名田每畝科銀一分至三錢七毫零不等麥三合二勺零米一升八合零學田每畝科銀九釐至三錢不等竈地每畝科銀二分六釐五毫至四分四釐一毫不等麥一勺至四合一勺零不等米一升八合至二升八合四勺零不等衛所軍屯糧田每畝科銀一分至五分三釐八毫零不等條銀一分二釐至二分四釐不等衛所更名籽粒等地每畝科銀六釐至一錢二分不等
  山西田賦每畝科銀一釐七絲至一錢零不等糧一合五勺至二斗七升不等屯地每畝科銀二釐三毫至一分四釐零不等糧一升八勺至一斗九合零不等更名地每畝科銀五釐至一錢四分不等糧七勺至二斗不等衛所屯地每畝科銀一分四釐
  河南田賦每畝科銀一釐四毫至二錢二分七釐不等米七勺至二升二合不等更名地每畝科銀一分一釐至一錢二分九釐不等歸并衛所地每畝科銀一釐六毫至一錢八釐零不等
  江蘇田賦每畝科銀九釐至一錢四分一釐零不等米豆一升四合七勺至一斗九升二合六勺零麥二抄至三勺零不等地每畝科銀九釐至三錢三分三毫零不等米豆七合三勺至四斗一升六合九勺零麥一抄至八勺零不等山蕩漊灘毎畝科銀九釐至一錢四分五毫零不等米豆三合四勺至一斗六升五合二勺零麥一勺至三勺零不等城基倉基屋基每間科銀五分七釐至一錢二釐四毫不等米豆五升五勺至一斗二升六合三勺零麥一勺至二勺零不等歸并衛所地每畝科銀九釐至一錢四分一釐一毫零米豆一升四合七勺至一斗九升二合六勺零麥二抄至二勺零不等
  安徽田賦每畝科銀一分五釐至一錢六釐零不等米二合一勺至七升一合零不等麥五勺至八勺零不等豆八勺至九合一勺零不等地每畝科銀八釐九毫至六錢三分零不等米七合九勺至五升九合零不等麥八勺至二合二勺零不等塘毎畝科銀一錢九釐至四分四釐零不等米四合七勺至七合八勺零不等麥一勺至二勺零不等草山每里科銀八分三釐桑絲每兩折銀三分二釐歸并衛所屯田每畝科銀一分至六分不等糧一升八合至八升六合不等衛所管轄屯田地每畝科銀一分七釐九毫至二兩七錢二分二釐九毫零不等糧三合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零不等江西田賦每畝科銀一釐三毫三絲六忽至一錢一分七釐一絲三忽零不等米一合四勺至一斗七合二勺五抄零不等地每畝科銀五絲四忽至二錢一分一釐一毫二絲八忽零不等米五勺二抄至五升一合二勺八抄零不等山每畝科銀五忽至六分二釐七毫二絲零不等米一勺七抄至一升四合七勺八抄零不等塘每畝科銀五絲四忽至二錢七分六毫七絲七忽零不等米一合一勺三抄至六升八合三勺七抄零不等歸并衛所屯田每畝科糧三升九合五勺九抄至二斗七升三合零不等每石折銀五錢每石又攤徴餘徭等銀二釐九毫七絲五忽至四分八釐三毫八絲四忽零不等歸并衛所屯地每畝科糧七升九合七勺三抄至二斗二升八合三抄零不等每石折銀二錢歸并衛所餘田每畝徴餘糧銀四分一釐六毫六絲零自福建省改歸屯田每畝科銀九分四絲七忽至一錢一分四釐二毫四絲五忽不等福建田賦每畝科銀一分六釐九毫至一錢六分二釐五毫零不等米一勺九抄至二升四合七勺零不等官折田園地自明代相沿凡職田没官田官租田廢寺田不徴糧米止徴折色曰官折田園地每畝科銀八釐七毫至四錢一分七釐五毫零不等學田每畝科銀六分四釐三毫至六錢九分九釐五毫不等
  浙江田賦每畝科銀一分五釐三絲至二錢五分五釐不等米三勺至一斗九升零不等地每畝科銀二釐四毫至二錢一分三釐二毫不等米八抄至一斗九升三合五勺零山每畝科銀五絲至一錢九分六釐三毫不等米六抄至五升三合七勺不等蕩每畝科銀四毫至七分三釐不等米五勺至七升五合不等塘每畝科銀二毫至一錢二分四釐五毫不等米七撮至一升六合八勺不等湖地每畝科銀三分七毫米九勺五抄桑毎株科銀一釐九毫至五釐六毫不等米一抄茶每株科銀一釐五毫米七勺竈地每畝科銀一分六釐一毫至一錢四分一釐四毫不等米三合七勺至三升七合不等歸并衛所田地每畝科銀五釐七毫二絲至一錢四分九釐零不等米一斗五升七合五勺至二斗四升零不等
  湖北田賦每畝科糧六抄至二斗九升一合四勺八抄零不等每石徴銀二錢五分四釐五毫至二兩九錢七分四釐一毫零不等更名田地每畝科糧四合九勺九抄至六升三合一勺不等每石徴銀四錢六分六釐歸并衛所屯地每畝科糧一升五合至九升九合六勺零不等衛所管轄屯地每畝科糧一升二合至一斗八升不等每石徴銀三錢至一兩三錢一分六釐六毫零不等
  湖南田賦每畝科糧二勺九抄四撮至一斗四升六合九勺零不等每石徴銀二錢二釐三毫八絲至一兩八錢四分四毫不等更名田地每畝科糧五合至一斗二升不等每石徴銀三錢七分三釐五毫至九錢二分四釐四毫不等歸并衛所屯地每畝科銀一釐九毫至一錢四釐三毫不等糧三合八勺至二斗不等每石徴銀一錢七分七釐四毫至一兩六錢五分三釐一毫零不等岳州衛管轄屯田塘每畝科糧一升至一斗二升五合不等每石徴銀五錢六分苗疆地每畝科銀一釐五毫至三分六釐七毫九絲零不等
  陜西田賦每畝科銀二兩三錢八分一釐七毫糧五升八合五勺至五升二合五勺不等屯地每畝科銀二釐至九分八釐不等糧一升五合至三斗不等更名地每畝科銀六釐九毫至七分五釐一毫零不等糧四升三合五勺至一斗四升八合零不等
  甘肅田賦每畝科銀二毫至一錢五分四毫零不等糧三勺至八升一合一勺零不等草三分至四分六釐零不等歸并衛所屯地每畝科銀一釐二毫至六釐不等糧五升至六升不等更名地每畝科銀四釐八毫至一分七釐一毫零不等糧二合二勺至一升四合二勺零不等草一分至九分二釐不等土司地每畝科銀七分五釐零糧二升四合二勺五抄零衛所管轄屯地每畝科糧四升一合八勺七抄零草五分八毫零畨地每畝科糧四合至三升不等草二分一釐五毫至三分不等每户輸銀三錢糧一斗至二斗五升不等監牧地每畝科銀六釐
  四川田賦毎畝科銀一釐五毫七絲至八分四釐九毫一絲零不等糧每斗折銀四分估種每石徴銀七分一釐二絲至七錢一分二釐零不等歸并衛所屯地每畝科銀一分二釐五毫至三錢不等糧二斗七升二合七勺零每糧一石徴米五斗并八斗不等土司地每畝科銀三釐四毫至二分三釐一毫零不等衛所管轄屯地每畝科銀一分二釐五毫至二分不等米豆一升九合二勺九抄至八斗不等
  廣東田賦每畝科銀八釐一毫至二錢二分三釐二毫零不等米六合五勺至二升二合九勺零不等歸并衛所屯地科銀照民地科則米每畝八升八合八勺泥溝每條科銀四錢五分三毫零車池每方科銀三錢九分四釐零
  廣西田賦每畝科銀二分四毫至二錢一分二釐二毫零不等米三升七合至五升三合五勺不等官田每畝科米六升四合二勺至二斗七合七勺不等猺田每畝科米三升至五升三合五勺獞田毎畝科銀九釐至二分二釐三毫不等米三升七合四勺至五升三合五勺不等狼田每畝科銀九釐米四升二合八勺學田毎畝科銀九釐米二斗四升八合四勺
  雲南田賦毎畝科銀五釐五毫至四分六釐五毫零不等糧一升九合四勺至一斗五升零不等歸并衛所屯地毎畝科糧五升九合二勺至八升一合八勺零不等馬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地毎畝科銀三分夷地每畝科糧一升
  貴州田賦民苗田俱每畝科銀一分至六錢五分不等米五合一抄至四斗五升不等豆一斗土司田每畝科銀八釐至一錢不等米七合二勺二抄至一斗五升不等官田每畝科米二斗五升至五斗不等歸并衛所屯田每畝科銀一分四釐一毫至二錢三分四釐不等米五升三合五勺至三斗七升三合三勺零不等豆三斗蕎二斗三升三合三勺至三斗一升一合四勺零不等學田祭田每畝科銀一錢至四錢不等米二斗至四斗不等穀二斗至一石一斗七合八勺零不等租地毎畝科銀三分至一錢不等山土每畝科銀一分三釐六毫至五分不等米五升蕎一斗旱祭田每畝科銀一錢豆一斗官莊賑䘏田每畝科米一斗四升九合至五斗不等糓四升一合三勺至二石二斗五升一合二勺零不等
  等謹按直省州縣科則多寡不一詳載賦役全書茲謹照㑹典所載舉其大凡至新疆田賦已雜見於新疆屯政篇不備載
  順治元年
  諭曰前明厲政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盗起而復加勦餉再為各邊抽練又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更有召買糧料始猶官給以銀繼則按糧攤派官吏短價尅扣書役勒索追比名為當官平市實則計畝加徴民無控告殊可憫恤自兹以後凡正額之外一切加派盡行豁除如有官吏䑃混倍徴者殺無赦定各款錢糧彚觧例時觧京錢糧頭緒紛雜有正項止三千餘兩而條分四十餘項者故設此例嚴加徴火耗之禁八年蘇松廵撫秦世楨疏言八事一田地令業主自丈見田制篇一額定錢糧俱填易知單設有増減分給小單以防侵蝕一由單詳開總散數目花户名姓以便磨對一催科不許濫差衙役設立滚單以次追比一收糧聽里户自納簿櫃俱加司府印封以防抽換一解放先急後緩勒限掣銷毋許存留胥役之手一民差按田均派與排門冊對騐無使不均一備用銀兩不得預支從之令廣東屯糧本折各半徴收十年令江南秣陵廣武英武三衛屯糧准其折色十一年
  欽定賦役全書謹按賦役全書順治三年纂凡在京各衙門錢糧項款原額及見在收支銷算數目在外直省錢糧見在熟田應徵起存數目均載入頒行毎年令布政司将開墾荒田及増減户丁實數訂入至是復行訂正十三年
  命户部侍郎王宏祚將直省額徴起存總散實數編撰成帙凡有叅差遺漏者悉行駁正其明季加派陋規豁免未盡者概行蠲除至漕白雜項或改折或本色俱細加清核編勒成書頒示天下於是賦役全書外又有㑹計冊赤厯丈量冊黄冊諸書㑹計冊備載州縣正項本折錢糧及起解交部日期解户姓名以杜侵欺并清積欠赤厯載户口錢糧數目每年頒發二扇一備謄真一備百姓自登納數令布政司嵗終磨對丈量冊載天下田土凡原隰墳壤下濕沃瘠沙鹵咸具焉黄冊則凖于户口詳其舊管新收開除寔數條為四柱與賦役全書相為表裏行一條鞭法頒易知由單一條鞭法以府州縣一嵗中夏税秋糧存留起運之額通為一條總徴而均支之至運輸等事皆官為支撥而民不與由單之式以毎州縣上中下地正雜本折錢糧開列總數刋成定式於開徴之前給花户使民通曉此外又有截票印簿循環簿糧册奏銷冊截票之法開列實徴地丁錢糧數目分為十限毎月限完一分截票其票用印鈐葢就印字中分為兩半給納户執憑半留庫櫃存騐即所謂串票也印簿由布政司頒發令納户親填入簿季冬繳司報部糧冊載各區納户花名細數務與一甲總額相符易於摘比循環簿照賦役全書款項急者居先緩者居後按月循環徵收奏銷冊以各省錢糧支解完欠按年分款彚造清冊嵗終
  送府由府送部據以考核嚴徴收加派之禁十五年御史許之潮疏言財賦之害莫大於蠧役官以㕘罰去而蠧役厯久尚存前無所懲後無所戒故所侵蝕每至盈千累萬而不知止請將從前侵蠧姓名數目清查籍其家業多者坐以大辟少者流配以清蠧源從之十六年令州縣設徴收櫃凡徴收時各置木櫃排列署門令納户眼同投櫃以免尅扣工科給事中陰應莭疏言錢糧四弊一州縣挪移一紳士包攬一土豪冒名紳士一隔縣寄莊抗糧請嚴查懲禁從之
  康熙二年工科給事中吳龍疏言直省觧京各項錢糧
  國初原總歸户部自順治七年令各部寺分管催收以致款項繁多易滋姦弊請以一應雜項俱稱地丁錢糧作十分考成除扣撥兵餉外其餘通解户部各造簡明賦役冊其易知由單頒給民間者盡除别項名色各部寺應用錢糧即向户部支給從之四年革隔年預徴之例凡錢糧均以夏秋分徴申加添火耗之禁六年
  上以由單款項繁多小民難以通曉令嗣後只開上中下等應徴銀米實數其湖廣陜西二省糧石派徴本折數目向未開載令照例填注七年
  諭戸部收納直省起運錢糧督撫不得縱容司道書吏勒索苦累解官謹按州縣經徵錢糧運解布政使司候部撥日起運
  直𨽻起運銀百九十一萬三千四百九十一兩四錢八分九釐有奇
  盛京起運銀二萬六千三十一兩六錢一分七釐七毫有竒
  山東起運銀二百七十八萬一千六百四十七兩六錢二分八毫有奇
  山西起運銀二百五十九萬三千五百十有七兩六錢五分八釐有奇
  河南起運銀二百七十三萬八千二百五十兩三錢六分
  江蘇起運銀百八十九萬八千九百九十一兩有奇
  安徽起運銀百三十七萬九千五百十有二兩有奇
  江西起運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百二十兩一錢九分有奇
  福建起運銀百有三萬七千六百十有八兩五錢二分有奇
  浙江起運銀二百十有四萬五千八十三兩二錢八分有奇
  湖北起運銀八十二萬三千百有二兩七錢有奇湖南起運銀九十萬二千五百十有七兩六錢六分有奇
  陜西起運銀百三十五萬六千三百五兩一錢五分有奇
  甘肅起運銀十有九萬一千五百九十三兩四錢二分有奇
  四川起運銀四十九萬三百六十四兩一錢八分有奇
  廣東起運銀八十四萬一千三百七十二兩有奇廣西起運銀二十九萬六千三十五兩七錢三分有奇
  雲南起運銀十有六萬六千二百一兩六錢五分有奇
  貴州起運銀七萬五千四百八十九兩五錢九分有奇以上起運銀數均謹按會典則例載入二十八年申定截票之法截票始于順治十三年一票而中分之一給納户一存庫櫃毎逢比較察騐有票者免催未截者追比行之既久姦胥或藉磨對為名将納户所繳之票强留不給遂有已完作未完多徴作少徴者今定三聨印票一存州縣一付差役應比一付花戸執照徴收數目毎票填寫如州縣勒令不許填寫及無票付執者許小民告發以監守自盗律科罪停嵗造赤厯冊黄冊會計冊俱於十年停止令各州縣日收錢糧流水簿於嵗底同奏銷文冊齎司磨對三十年令直省各州縣衛所署門均勒賦役全書科則於石使民悉知三十九年設立滚單滚單之法或五戸或十户用一單於納户名下注明田畝若干該銀米若干春應還若干秋應還若干分作十限毎限應完若干給甲内首名挨次滚催令民自行投櫃不許里長銀匠櫃役稱收一限若完二限挨次滚催如有一户沉單不完不繳察出究處四十二年令截票分别注明漕項地丁數目毋許䑃混徴比五十二年
  諭嗣後止將見在錢糧冊内有名丁數垂為定額其滋生人丁另造清冊永不加賦尋定新増者謂之盛世滋生冊
  雍正元年定凡州縣開徴之始令該府委員同封銀櫃或十日二十日别委員拆封即解其存貯穀石按季盤察出結轉報隠徇同坐二年
  諭民間輸納錢糧用自封投櫃法亦屬便民之道但偶有短少之處令其増補毎致多索其數浮於所少之外理應將原銀發還仍於原封内照數補足交納庶可免多索之弊此雖細事督撫大吏亦不可不留心體察嚴飭有司以除民累三年更刋四聨截票一送府一存串根截票一名串票一給花户一於完糧櫃旁别設一櫃令花户完銀時自投櫃中毎夜州縣官取出對流水簿勾銷欠冊又定零星錢糧納錢之例凡一錢以下小户毎銀一分凖交制錢十文其大户尾欠一錢以下者亦如之又定附納之例凡小户錢糧數在一兩以下者附大户投櫃於截票載明山西巡撫諾敏布政司髙成齡疏請提解火耗
  上以州縣火耗原非應有之項因通省公費及各官養亷有不得不取給於民者今非不願天下州縣絲毫不取於民而其勢有所不能若各屬火耗酌定分數則將來竟為成額必至有増無减又以奏稱提解火耗將州縣應得之項聽其如數扣存不必解而復撥等語勢必額外加徴私行巧取浮於應得之數累及小民况解交督撫則顯然有據扣存州縣則難保貪亷未准議行十二
  
  皇上御極之初
  諭向來徴收錢糧因銀色有傾銷之耗折解送有路途之盤費故於正項外徴收耗羨原無定額亷潔者尚知自愛不肖者任意徴求經諾敏等倡為提解歸公之法各該督撫就本省情形酌定分數外絲毫不許濫徴葢以耗羨原屬額外之項與其聽地方官私行徴取不如明定分數使有節制不敢違越也然在未提解以前尚有私項既提解以後或恐不肖官員視同正課又得以耗羡之外巧取殃民從前
  皇考洞見流弊屢降諭㫖欲俟將來虧空全清府庫充裕
  之日漸減漸革
  聖心厪念未或㤀之朕紹承大統切念民依孜孜軫恤日與王大臣等悉心籌畫期使我民於正項之外絲毫無擾而一時勢有未能尚須從容計議惟是提解耗羡之法行之已十有餘年恐日久弊生奸吏夤縁朘
  削耗外加耗重困閭閻不可不為深慮各該督撫其咸體朕意知耗羡一項可減而决不可増可於格外從寛而斷不可於額外多索再各省耗羡分數率在加一上下然江南賦重之區如蘇松常鎮四府額賦較之他省幾及數倍雍正六年以前毎兩加耗僅止五分雍正六年以後増至加一且有司又復巧取民何以堪令量減分數徴收不得仍前重耗
  乾隆元年
  諭朕聞永平府屬州縣凡徴收錢糧皆以錢作銀毎銀一兩連加耗羡銀一錢五分共折制錢千一百五十文今該處錢價昻貴民間納錢比之納銀為費較重朕思民間完納錢糧銀數在一錢以下者向例銀錢聽其並用原以便民若數在一錢以上又值錢價昻貴之時亦令交錢轉致多費是便民而適以累民殊未妥恊嗣後在一錢以上者不必勒令交錢二年
  諭外省荒闢賦銀向例在於知府等官以下俸工内扣除抵補朕念佐雜㣲員力量單薄不應在扣除之内已於乾隆元年降㫖諭令在督撫司道大員及府縣正印官俸工内均攤抵闕今思官有崇卑役無大小㣲員俸工既經免其攤扣其各衙門人役工食藉以養贍其家若因荒闢扣除則餬口無資情有可憫此項共計十二萬餘著准地丁項下全支免其扣荒定浙江杭嘉湖三府屬南米隨同漕米十月起徴例謹按南米向係春徴四分於秋季辦漕之後復令催輸今以漕南二米分款交倉多形䟦涉故改歸十月隨漕米分别免運減湖南湘鄉瀏陽二縣賦凖長沙縣適中定額又減湘陰縣折色銀又
  諭湖北所屬忠峝等土司田地應徴錢糧奉照原額秋糧銀數按田均輸作為定額毋庸别立科則十二年禁民人置買湖廣永順等處土苗賦輕田地永順土苖田地較之内地糧額輕減嗣因改土歸流已入版圖民人利其糧輕産賤故有是禁
  丁銀附
  順天府十五萬四千百七十三兩有奇
  直𨽻二百三十三萬四千四百七十五兩有竒
  盛京三萬八千七百八兩有竒
  江蘇三百十一萬六千八百二十六兩有竒安徽百七十一萬八千八百二十四兩有竒江西百八十七萬八千六百八十二兩有竒浙江二百九十一萬四千九百四十六兩有竒福建百七萬四千四百八十九兩有竒
  湖北百十七萬四千一百十兩有竒
  湖南八十八萬二千七百四十五兩有竒
  河南三百十六萬四千七百五十八兩有竒山東三百三十七萬六千百六十五兩有竒山西二百九十九萬六百七十五兩有竒
  陜西百六十五萬八千七百兩有竒
  甘肅二十八萬六百五十二兩有竒
  四川六十三萬一千九十四兩有竒
  廣東百二十六萬四千三百四兩有竒
  廣西四十一萬六千三百九十九兩有竒
  雲南二十萬九千五百八十二兩有竒
  貴州十萬千六百二十八兩有竒右謹據乾隆二十九年奏銷冊開載
  康熙三十二年令浙江湖北山東丁絶户存丁銀匀派地畝内帶征
  雍正二年定直𨽻地丁銀賦攤征例毎地賦銀一兩攤入丁銀二錢七釐
  等謹按丁隨地轉之例廣東四川已先行之惟奉天府民人入籍増減無數仍舊分徴至是年通行各省令行攤徴凡各州縣按丁多寡地畝廣狹分為差等毎地賦銀一兩攤丁不過二錢使無業貧民永免催科有業民户亦有定額不至多寡懸殊
  蘆課附
  按蘆地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有之其地有草麥耔粒蕩灘熟田低田泥灘水光灘水影荒白塗水窪基草荻草市地蘆墩埂划塘水套湖壋白沙草塌地等名又有宻蘆稀蘆上地中地下地上草地中草地下草地中蘆田下蘆田葫荻之别均按畝分别徴收
  江蘇計蘆地三萬四千三十頃七十三畝零課銀十有二萬六千九百五十三兩五錢一分有竒安徽計蘆地三萬一千四百八十五頃三十一畝零課銀五萬一千三百四十七兩二錢四分有竒江西計蘆地四千三百四頃八十七畝六分零課銀六千二百六十八兩三錢六分有竒
  湖北計蘆地八千四百八十九頃三十五畝二分零課銀九千八百八十四兩二錢三分有竒湖南計蘆地千六百三十六頃十有九畝二分零課銀千三百二十九兩三錢五分有竒以上蘆課謹按㑹典則例載入
  順治二年定濵海漲沙蘆地五年一丈例分别坍漲増除十八年御史何可化疏言蘆課六弊一坍塌賠累宜豁一徴收解費宜革一豪强隠佔宜清一書吏飛灑宜禁一佃蠧侵欠宜究一蠲免條例宜溥工科給事中王曰髙疏言蘆政四條一嚴催征以懲積欠一清踏勘以核實數一按地形以清課額一酌久任以専責成均從之
  康熙二年除崇明縣大糧田蘆課銀崇明縣大糧田九千六十頃五十畝除正賦外復徴蘆課一田兩賦故除之十年停遣湖廣江南江西收蘆課官歸併地方官管理
  乾隆二十年定蘆洲地畝坍户撥補例凡新漲地畝遇有課之洲報坍者次第撥補其無課坍户即将撥補餘地按照報坍先後亦酌量撥給俟再有餘始行開墾

  皇朝通典卷七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八
  食貨
  賦税下闗𣙜 雜税附
  等謹按山林藪澤之司所以崇本抑末使民盡力於南畆也後世征賦繁興視為利藪至明末季搜索靡遺凡民間耰鋤箕帚以及薪炭魚蔬之細莫不有征甚至一物而關市疊輸一市而東西重税取民之制蕩然無存我
  朝廓清海宇首革煩苛除無蓺之徴求蠲困民之重賦即關市津梁亦皆隨宜酌取務從節簡以厚民生而且定牙行之額嚴契尾之規封山而貨寶不言定額而盈餘有制誠百代之經常萬年之樂利也兹纂通典謹列關𣙜一編而以雜税附焉關𣙜
  直隸天津關税七萬四千五百六十兩有竒山海關税三萬二千二百兩税有正税商税船料税正税各按出産地道商税按物價船税按梁頭大小張家口税二萬兩殺虎口税一萬六千九百十有九兩潘桃口税七千六百四十五兩古北口税二千六百九十九兩呼納呼河税二千三十兩輝發穆宸税二百八十兩伯都訥税二百八十兩凡牲畜計價直貨物分地道龍泉紫荆獨石等關口税
  四千三百六兩有竒係落地税地方官隨時酌收無定例
  奉天牛馬税四千八十八兩鳯凰城中江税三千二百九十四兩凡朝鮮國貢使徃還與内地客商
  互相貿易不拘何項貨物内地商人毎兩征三分朝鮮人免税
  山東臨清關税四萬三千三百五兩有竒商貨税船税米麥雜糧税工關税四千五百七十五兩有竒
  山西武元城税千二百三十一兩有竒
  江蘇海關税七萬七千五百有九兩有竒凡商販
  内地貨出洋與販外洋貨進口者納税又船税貿易捕魚船每年征収二次安南商船進口出口均七折徴収東洋商船進口六折出口不論貨物㮣徴銀百二十兩閩廣商船三月至八月進出均七折徴収九月至二月進出均五折徴収山東關東商船并各口税貨均八折徴収優免分數安南關東山東商船均優免十分之一東洋閩廣商船均例免五分優免五分滸墅闗税四十九萬五千二百二十六兩有竒凡船料及米豆等均照例徴収税法計箱計盒計斤計擔北鈔口税長山白洋新河後湖四分口為北鈔凡船載雜貨雜糧按梁頭輸税廟灣税淮關口分淮倉清江厰均淮關兼管凡商貨按斤疋條件船按梁頭徴収宿遷工關税四萬八千八百八十四兩揚州關税二十萬千九百八兩有竒凡商船貨物按包捆籃簍箱筩擔䭾分别精粗合梁頭科税𤓰洲牐掦洲兼管西新關舊繫西新龍江二關西新隸戸部龍江隸工部相隔二十里康熙二十八年合為一關以免商民守候税銀十二萬九千九百十有五兩有竒凡水陸舟車所載貨物經由江寧府各城門口岸者都税司收出城税龍江江東朝陽聚寶四司収進城税均分别貴賤按斤科税有按個件條把連副箱簍船擔者各因其物又龍江江東二司收進城夏布税按疋聚寶通濟等六門酒税按䭾抽分厰太平神䇿等五門下關趙溝浦口江浦烏江石磧等口岸驢羊豕税按數茶引所収進城茶税按細茶中茶又龍江司船契税造船按契價一兩收三分拆船按估價一兩收二分船鈔每年額徴二十四兩四錢龍江工關税五萬七千六百七兩有竒凡屬工税銀解工部餘俱隸户部
  安徽鳯陽關税二十八萬七千九百二十兩有竒凡商貨分水旱徴収臨淮正陽分口水税按船之桅封丈尺徴収長淮正陽分口水税自亳州裝載不足船料五錢三分及自正陽懐逺裝載各貨換車轉販者按物徴收又旱税陸路貨止經本口不徃别口報税水路貨載徃亳州及正陽小販均照臨淮旱税例盱眙正陽分口水税亳州正陽分口無水税凡水旱貨物别口止報船料者至此按物徴収已報細税者無徴本口發賣者徴落地税懐逺正陽分口水税照關下裝船梁頭例徴収旱税未經别口報税者照正陽旱税例若過徃民船止於譏察無徴蚌⿰正陽分口與懐逺例同蕪湖關税三十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五兩有竒凡客商貨船滿載者分加料平料下料三等按梁頭丈尺徴収若零貨税不及一錢并麥榖米鹽柴炭煤草糞田草雞毛農具等船及𤓰果丁香土鹻之類皆免税茶船有引者歸茶税别徴别解金柱口裕溪泥汊皆蕪湖分口金柱裕溪照例徴収泥汊則江廣上流商貨就便入此口輸税或河南及本省廬鳯土貨南行入江可避大關皆轉就此口輸税工關税七萬一百四十六兩有竒
  江西九江關税三十五萬四千二百三十四兩有竒凡官商鹽茶有徴客貨除竹木外皆無徴惟科船料船分各類均量寛深長以别號數以定税之輕重將銀數填注印单貼各船後倉用火印鈐烙板上以備下次稽察贑關税九萬六百八十二兩有竒凡商貨分上下水視其貴賤徴収又有臨關例較正税减則徴収又税銀一兩五錢以上為正税皆足色庫平一兩五錢以下者亦為臨關零税皆九三色市平福建海關税三十一萬四千四百四十八兩有竒凡商船出洋進口各因其物分别貴賤徴収船按梁頭大小徴収閩安關税二萬三千三百六十五兩有竒除落地税地方官隨時酌収無定例
  浙海關税八萬七千六百五十四兩有竒凡商船出洋及進口各按其物分别貴賤徴収大關出口入口貨税例毎百斤作八十斤安南東洋貨税例
  每百斤作六十斤科税其作八十斤者與閩廣貨同均九折徴収湖頭渡象山古窰小港瀝海等口與大關例同頭圍口税例毎布疋百疋作六十疋土絲百斤作六十斤又各色雜貨毎百斤徃寧紹台温者照本關例由長江徃廣閩者照北新關例乍浦税進口貨物有百斤作八十斤者有連包簍八折至對折者木杉木按船不按根餘俱如他關東洋
  貨惟紅銅照本條餘貨七折安南閩廣貨八折及䨇九折單九折徴収出口貨物有計實徴収者有按斤八折按疋七折八折徴収者江埠白橋家子等口税出口貨物每百斤徃本省作九十斤徃閩省作八十斤進口貨物每百斤均作八十斤㪚倉貨丈量乗算毎百斤亦作八十斤徴収温州瑞安平陽等口進口貨物百斤作六十斤出口貨物徃本省百斤作八十斤徃閩省百斤作六十斤徴収船税按梁頭大小徴収免税例凡魚鮮類十九條四百斤以下者柴炭千斤以下者蠣蝗等十五條均免税北新關税二十一萬六千五百六十二兩有竒貨物視其貴賤分别科税皆按數按斤間有按擔簍把束者船分别大小徴収南新工關税三萬二百四十七兩有竒
  湖北武昌厰税五萬三千九百六十七兩凡商貨均按載船梁頭大小科税荆關税萬七千十有九兩有竒辰關税萬一千五百兩閏月加九百兩與荆關税均解工部四川䕫關税十六萬三千百十四兩有竒打箭鑪税萬九千六百七十五兩有竒商税照地方徴収之例毎兩三分餘分地道凡地道貨物均照部頒見行條例徴収
  廣東海關税五十一萬五千百八十八兩有竒凡出洋進口各貨按斤間有按丈疋箇件者船税東洋分四等西洋分三等本省出洋發各外國等大船亦分四等出海鹽船沿海貿易漿艍船均一年兩次徴収民間日用餬口貿易小船免徴其裝載甎瓦石灰蜆殻罈缸稲米柴炭等項補半料太平關兼太平遇仙二橋含光一厰税十有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七兩有竒凡商船分上水下水視其貴賤科税内贑税毎正税一兩徴銀二錢部餉每貨百斤徴銀二釐料銀每貨百斤上水徴四釐下水二釐均歸正税支解又膳夫銀每貨百斤徴一釐船料亦分下水上水征収遇仙橋上水税例不徴贑税部餉料銀又太平遇仙二橋减免實収例亦分上下水又含光厰較太平遇仙例及减免實収例互有増减又按太平遇仙二橋向無定則乾隆十三年比照各例權其輕重量增者四十一條改减者二十九條照舊例者二十五條均刋入條例
  廣西梧厰税六萬三千八兩有竒潯厰税四萬五千八百二十兩有竒係落地税地方官隨時酌収無定地梧厰同以上税則均按㑹典則例載入
  順治元年定直省關差専遣戸部漢司官一人撰給専
  敇精㣲批文四年以荆關通惠河中河清江厰杭州蕪湖西新各關歸并戸部兼差滿洲漢軍漢官五年定差滿洲司官徴贑關税例七年定獨石口殺虎口差滿洲筆帖式収税八年定各關専差漢官每關一人例九年并西新關江寧倉為一差停獨石口差嚴關差留用保家委官之禁凡額設廵攔各製號衣腰牌十年令各關差刋示定例設櫃徴収不得勒扣火耗及陋規并禁關役包攬報单十一年
  定各關兼差户部滿漢官筆帖式例十三年定各關専差漢官兩翼差筆帖式張家口殺虎口各差滿官一人筆帖式一人均照例一年更代十四年令各關將部頒條例刋榜䜿立關口便商輸納又令各關當堂設櫃設梁頭貨物條例商民親行填簿輸銀投櫃
  康熙元年停蒙古漢軍關差定六部各咨送滿漢官筆帖式各一人輪掣例又定張家口殺虎口専差滿洲蒙古官例二年定外國人携帶貨物入崇文門免税例申定滿漢關差例滿官差郎中員外郎漢官専差郎中又更定兩翼張家口殺虎口准六部司官輪差例向例止差滿洲䝉古三年復題准各關差令六部滿洲䝉古漢軍漢人各司官及筆帖式同掣其兩翼張家口殺虎口仍差户部官定送差按回部久暫例凡出差一次者以回部月日久之員送戸部輪掣凡六月撤回者即作一差不及六月者仍補差二十一年定鳯陽關差六部滿官一人収税例向例鳯陽倉徴収移九江關駐湖口二十三年設福建廣東海税監督滿漢各一人筆帖式一人又准福建廣東載五百石以下船出海貿易登載人數鈐烙火印給發印票騐放其進海口内橋津地方貿易舟車等物免税江浙二省亦同此例定各衙門輪差例向例止六部送差是年并張家口殺虎口二處亦停止專差户部例令各部院官掣差又議准福建沿海無篷桅捕魚船税仍聽地方官徴収其有篷桅船歸監督徴収梁頭税課沿海要口均撥哨船兵役廵察設江南浙江海税監督滿漢各一人筆帖式一人設西新龍江課税専官二十五年定州縣官隠匿海口船處分五船至十船者罰俸十五船至三十船者分别降調三十船以上者革職仍治以隠匿之罪二十八年
  諭採捕魚蝦船及民間日用之物并餬口貿易悉免其収税嗣後海關著各差一人又以朦朧歸海關軋東歸淮關管理沙溝免税沙溝為朦朧軋東總滙海關有税故沙溝不設而以二處分隸之三十三年設立山海關差官管税三十四年設浙海關署於寧波府撥沿海廵哨船二十於各口廵察又設海關署於定海縣并設紅毛館令監督徃來廵視嚴差官自京私帶年滿舊役謀占總科庫頭名色之禁四十六年議准山海關外金州牛莊等處交與監督廵察越關漏税所得贏餘作為定額五十四年議准九官臺清河松嶺子等處交山海關監督廵察収税增課銀三千兩五十五年北新鳯陽天津三闗監督題報闕額
  諭該監督任滿交廵撫監収臨清關亦如此例停𤓰洲税課裁税課大使五十八年議准淮關税務於兩河同知内差一人管理又議准福建糖船至厦門者赴本關納税其徃浙江江南貿易者免税五十九年以江海闗歸江寧巡撫浙江闗歸浙江巡撫管理又令横城口税歸山海闗兼管増税千兩作為定額
  雍正元年議准九江闗仍自湖口移歸九江其不
  由九江經過之江南江西商船於大孤塘别設口岸征収令江西巡撫委官二一駐九江一駐大孤塘湖廣徃江西船若在九江納税至大孤塘即騐票放行江西至湖廣船在大孤塘納税者亦如之
  裁淮安北新鳳陽天津臨清江海浙海荆州各闗加增贏餘銀二年
  諭嗣後税務交與地方官監收於錢糧地方均有禆益至是各闗差官俱停止惟崇文門無地方官可交仍差内務府官山海闗左右兩翼古北口潘桃口殺虎口呼納呼河差仍照例差遣部員
  諭凡商賈貿易之人徃來闗津宜加恩卹故將闗差歸之巡撫以巡撫為封疆大吏必能仰承徳意加惠商旅也但各闗皆有逺處口岸所委看管家人難免額外苛求及索取飯錢等弊嗣後著將應上税課之貨物遵照條例刋刻詳單均給各貨店其闗上條例木榜務䜿立街市使人共見申禁闗役報單不實之弊嚴放闗遲滯之禁又覆准淮安闗仍差部員滸墅闗交蘇州織造管理又更定鳯凰城中江税務在
  盛京五部司官内遴選𣲖徃例向繫城守尉等官管理
  乾隆元年
  諭聞外洋紅毛夾板船到廣時泊於黄埔地方起其所帶礮位然後交易俟事竣給還至輸税之法毎船按梁頭徴銀二千兩左右再照例徴其貨物之税此向來之例也乃近來夷人所帶之礮聴其安放船中而於額税外將所攜置貨見銀别征加一之税名曰繳送亦與舊例不符因思從前洋船到廣既有起礮之例此時仍當遵行何得改易至於加增繳送税銀尤非加惠逺人之意著察照舊例按數裁减又定江西九江贑州關鈔課三聨單例凡商人納銀入櫃後發給一聨一存税署一交廵撫衙門又准張家口居庸關照崇文門例車䭾貨物過税収取飯錢以資養贍二關向無火耗二年定米榖税例倘地方偶遇旱澇米榖船到准其放行俟成熟再如舊例徴収嗣又議准騐明實係販徃歉収地方者免税放行仍給印照至歉収處關口騐明填注到關日月鈐印發票回關再騐如回船載有他貨止徴貨税仍免船料四年
  諭上年江安兩省嵗旱歉収朕蠲賑兼施多方籌畫并令豁免米糧賦税俾商販流通源源接濟於地方甚有禆益續經該督奏請將淮安揚州滸墅鳯陽等關免徴米税俟乾隆四年麥熟時停止朕允其請今屆麥熟之期聞各屬雨澤尚有未曾霑足之處且上嵗歉収之後米價一時未能平减若商販稀至仍恐民食艱難著將上下江各關口米税照舊免徴俟本年九月米榖盛行之時再行徴収六年議准各關贏餘銀如與上年懸殊者令將地方情形察覈據實申明又定黄豆非麥秫可比雖遇歉年不准免税例又定出海樵採船每船准帶食鍋一每名止許攜斧一人數不得過十例五年立討關之禁凡姦牙假揑京官名帖式京官子弟執持父兄名帖討關希圖免税者均罪之六年定凡領帑及採辦銅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鉛經過關口察驗文批數目相符者立即放行例應納船料關口仍徴船料七年復設徳州魏家灣尖塜樊厰等口岸臨清關所屬九年定福建如遇歉収之年委官購買海運接濟不得招商運販例十年定臺灣商魚船搬運米石例每船止許帶食米六十石於出鹿耳門之先查驗多者分别責懲十一年定各關任滿具題其銀冊到部日期例如題本已到而銀冊至二十日以外未到者將該管官㕘處又定各關徴収贏餘較上年短少有竢督撫察核覆奏者以奉
  㫖之日為始扣限四月覆奏又崇文門左右兩翼張家口山海關等處限任滿三月後將冊籍送部移科磨對十二年移福建詔安縣溪雅税館改設懸鐘地方
  諭昨工部具奏蕪湖關較去年短少行令察覈今日户部議稱蕪湖户關贏餘較去年有餘毋庸置議等語此案工關贏餘雖較上屆不足其户關較上年贏餘之數足敷抵補工部再行察核之處不必行嗣後如一人而兼兩關其比較上年贏餘之處均有不足再
  今該督撫據實察核十四年定贏餘短少處分例凡一分以上至三分者罰俸有差四分五分者分别
  降級調用二十二年增定閩海關税則向以外洋畨船俱由廣東収税其至寧波者不過十之一二故閩海税則較輕於粤海市舶易於規避至是更定二十五年兩廣總督李侍堯疏請革除粤海關規禮銀悉歸公造報從之二十七年江蘇廵撫陳宏謀疏言蕪湖關四𡚁奏請革除一禁鋪户代客完税包攬居竒仍令商人按簿親填一貨船抵關簽驗納税給票後始准過關以杜偷透一關員遴選佐雜照例半年更替不得再留一督撫與監督本相助為理每月所徴數目監督按月先行知㑹督撫再於年滿奏報時統行知會從之
  雜税附茶礦 魚課 税契 行帖 落地税茶課凡商販入山製茶不論精粗每擔給一引每引額徴紙價銀三釐三毫其徴収茶課例於經過各關時按照則例驗引徴収彚入關税項中解部間亦有彚歸地丁欵項内奏報者
  江蘇行萬五千引以八千引發江寧茶引所大使以七千引發産茶之呉縣荆溪縣
  安徽行六萬九千九百八十引舊行四萬五千復増二萬四千九百八十發産茶之潛山太湖歙縣休寧黟縣宣城寧國太平貴池青陽銅陵建徳蕪湖六安霍山廣徳建平十七州縣雍正十年増設休寧黟寧國建徳霍山各縣萬八千三百八十引又加増六安霍山黟建徳寧國五州縣萬五千五百引開除懐寧桐城宿松望江南陵涇旌徳石埭東流當塗等地不産茶之十縣八千九百引十三年又以六安歙休寧霍山四州縣原引不敷行運復於額引外預發萬引
  江西行二千四百三十八引額徴銀三百六十五兩七錢雍正九年増寧州武寧二縣百五十引増課三十二兩五錢開除南昌等地不産茶之三十二縣七百十二引豁除課百有六兩八錢
  浙江行十四萬引北新關毎引徴税二分九釐三毫八絲
  湖北行二百三十引額徴銀二百三十兩謹按湖北茶引繫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興國通山七州縣請領各州縣産茶無幾不足本地日用所有茶引無商可給向種茶園户經紀中按毎引紙價銀三釐三毫徴税銀一兩又均州荆門州鍾祥縣本地鋪户肩販小簍粗茶毎引報税一釐八毫儘収儘解乾隆八年四川建始縣改隸湖北施南府舊行茶十八引隨帶湖北每引徴銀二錢五分課銀一錢二分五釐
  湖南行二百四十引額徴銀二百四十兩向例茶商皆自陜西帶引赴湖南採買本省所頒之引並無客領給發産茶之善化湘隂瀏陽等十七州縣行户以為一年䕶帖毎引徵紙價三釐三毫納税銀一兩
  甘肅行二萬八千七百六十六引額徴銀六千二百六十六兩三錢二分六釐本色茶十三萬六千四百八十篦榆林府千引神木同知二百引寧夏府二百七十引三路共千四百七十引毎引徵銀三兩九錢共徴銀五千七百三十三兩又西商大引二萬七千九十六引於西寧莊浪洮岷河州甘州各處地方行銷内小引百三十二在西安鳯翔漢中同州四府州縣售賣毎引行茶百斤内交五十斤餘五十斤即為商茶令其售賣作本毎茶百斤作為十篦毎箆二封毎封五斤共徵茶十三萬六千四百八十篦又漢中府屬西鄉興安漢隂紫陽石泉等州縣所産之茶向不設引止許本地行銷毎年徴税銀五百三十三兩三錢二分有竒歸入地丁奏銷案内順治初年定易馬例毎茶一篦重十斤上馬給十二篦中馬九篦下馬七篦十年定延寧二處商税毎引茶百斤入官茶三十斤每斤折銀一錢三分十三年准新茶中馬既足陳茶變價充餉如新茶不足陳茶兩篦折一中馬康熙三十三年准西寧五司収貯茶篦毎斤變價六錢三十六年停發陕西黄甫堡茶引百三十四引又准甘州司積貯茶篦在五鎮俸餉之内搭放三錢值茶一封四十四年停止西寧等處易馬將茶篦變價充餉六十年増陕西西寧莊浪岷州河州引四千雍正三年定甘肅四司茶篦自康熙六十一年為始五年内總収本色五年後即將五年前之茶變價例乾隆元年定甘肅應徴新茶准毎篦折銀五錢又以新茶雖經改折陳茶銷售猶難再减陳茶價毎封二錢二年令商茶入陜後榆林茶令綏徳州察驗神木茶令府谷縣察驗七年仍徴本色十三年定二成徴収本色八成徴収折色四川行舊額新増共十萬六千百二十七引邉引八萬四百二十七每引徵四錢七分二釐腹引九千二百有六毎引徴二錢五分土引萬六千四百九十匹每引徵三錢六分一釐按年造報奏銷額徴銀萬三千一百二十八兩三錢七分五釐税銀四萬五千九百四十二兩三錢七分八釐康熙二十六年増邉腹引萬有一百五引二十九年復増二千四百二十三引四十一年定四川天全土司増五千六百引雅州増二千七十九引卭州三百引榮經縣三千五百有四引四十四年名山縣増邉引三千三百有十四十五年増新繁大邑灌縣千九百引四十八年又增天全土司一千三十引四十九年雅州邉引増一千九百八十引五十八年議准四川茶課合邉引土引共六萬四千九十八引於松潘打箭鑪行銷令均行飭禁將引繳部應徴税銀暫行停止尋以二處土司相繼歸誠仍發邉土二司行銷雍正三年増卭州邉引千三百四年増雅州成都大邑榮經灌縣邊引八千六百三十有五又增天全土司土引七百七十增安縣邊引二百五年増卭州邉引千有一百六年遵義府改屬貴州懐仁縣茶引税銀正安州茶引税銀均令歸貴州交納七年増洪雅嘉定二州縣腹引共三百又天全土民願増土引六千三百四十五又以雅州榮經二縣引撥新繁峩眉等縣招商認銷又増定徴銀數毎斤徴一釐二毫五絲為額九年増成都等六州縣三百六十九引通江縣六百七十八引灌縣等九縣邉腹共六百五十二引羅江等四州縣腹引五十一新都等四縣二百二十卭州邉引千一百
  雲南行三千引額徴銀九百六十兩每引紙價三釐税銀三錢三分入地丁冊内造報康熙四年永平府開茶馬市每兩徵税三分雍正十三年頒茶引三千
  盛京山西河南廣西均無茶課向不頒行山東惟濟南府額徴茶税銀八兩係牙行赴司領帖毎茶一䭾収税銀三分厯城縣額徴銀一兩四錢夀張縣茶行經紀一名毎年徴税銀三兩六錢又濟寧州有商運茶到州毎百斤収税一錢粗者五分福建向不頒行康熙十九年因軍需議加茶課銀三百五十九兩二錢至康熙二十六年豁免惟崇安之武夷山産茶聴商販運於經過關口照例徴収彚入商税項下奏銷廣東地不産茶向不頒行所徴茶税惟樂昌縣十兩五錢長寧縣六兩毎年附入雜税又潮州廣濟橋每粗茶百斤税銀五分細茶百斤三錢四分彚入橋税内報解貴州舊無茶引雍正六年四川仁懐縣改隸隨帶二百五十引共徴税六十二兩五錢課一兩六錢九分三釐八毫
  金銀礦課雲南永北府屬金沙江金礦毎年額課金七兩二錢六分遇閏加金一兩二錢一分永昌府屬上潞江金厰額課金二十五兩五錢六分遇閏不加開化府屬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版金厰額課金三十四兩遇閏加三兩四錢貴州思南府屬天慶寺金礦每兩収課金三錢三分廣東惠州府永安縣粗石坑潮州府豐順縣䨇山崠嘉應州大禾砰各銀鉛礦均毎銀一兩収課四錢五分毎鉛百斤収課二十斤雲南開化府屬馬腊底銀礦額課銀七百六兩八錢六分遇閏不加中甸屬古學銀厰額課銀五百六十八兩五錢有竒遇閏不加建水州屬黄泥坡銀厰額課銀六百六十一兩有竒遇閏不加雲南屬興隆銀厰額課銀三千百三十二兩有竒遇閏不加永昌府屬募廼銀厰額課銀三百兩遇閏不加南安府屬石羊銀厰額課銀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兩有竒遇閏加銀二十九兩又馬龍銀厰額課銀六百九十八兩有竒又土革喇銀厰額課銀六十兩有竒均遇閏不加楚雄縣屬永盛銀厰額課銀三千三百七十五兩有竒遇閏不加鶴慶府屬蒲草塘銀厰額課銀四百二十一兩有竒遇閏加銀二十四兩三錢鄧川州屬沙澗銀厰額課銀千三百二兩有竒遇閏加百六兩三錢三分零臨安府屬箇舊銀厰額課銀三萬三千六百十三兩有竒遇閏加銀三十八兩新平縣屬方丈銀厰額課銀六十八兩有竒遇閏加銀四兩七分四釐永昌府屬茂隆銀厰収課多課無定額
  順治元年開採山東臨朐招逺等處銀礦後於八年停止康熙十五年遣官監視山西應州邉耀山煎煉礦銀十九年定各省開採所得金銀四分解部六分抵還工本例又試採陜西臨潼山東萊陽等銀礦二十一年定雲南銀礦官収四分給民六分例二十二年停止山東山西陜西開採四十三年
  諭聞開採之事甚無益於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悉不准行五十一年奏准開採雲南大姚縣惠隆銀厰五十二年定湖南郴州黒鉛礦所出銀母官収半税例五十三年令雲南惠隆厰照郴州例収税五十七年定雲南楚雄府石羊等厰臨安府等箇舊厰徴収
  不足照地丁雜項銀例議處開採雲南金龍銀厰又定貴州威寧府屬猴子厰銀礦二八収課例五十八年令雲南建永州屬華祝箐厰雲南縣屬水木支山金龍厰照惠隆厰例収税五十九年定貴州威寧府觀音山銀鉛礦厰二八収課例六十年停採雲南華祝箐厰
  雍正元年開採雲南馬腊底銀厰停採貴州觀音山等厰三年開採雲南古學銀厰五年開採雲南黄泥坡并貴州威寧府屬白蠟拃子三厰六年定湖南靖州屬之墓坪山金砂課例毎浄金一兩収課四錢以五分作解供耗費及官役養亷以三錢五分作商民工本定廣西蒼梧縣屬芋莢山金砂課例毎兩収課二錢後於九年停採定廣西臨桂縣屬之水槽野雞二礦所出銀鉛銅砂二八収課例十年開採雲南阿發銀厰十一年定廣西賀縣螞𧊅山銀礦毎兩収課三錢例十三年停採湖南郴州九架夾黒
  白銀鉛各礦
  乾隆二年停採廣西懐集縣汶塘山臨桂縣之水槽野雞等厰三年廣西賀縣之螞𧊅銀礦礲深砂薄准其封閉五年貴州威寧府白蠟銀礦開採年久洞老山空廣西蒼梧縣金盤嶺金礦砂薄荔枝山銀鉛礦礲淺沙竭均行封閉八年覆准貴州天柱縣相公塘東海洞等處金礦均屬曠野無干民田廬舍照例開採毎金一兩収課三錢九年定廣東開採銅鉛銀砂等礦并招商民承採事宜例凡有礦之處令地方官覆實無碍民田廬墓確有成效再行招商開採仍照定例二八徴収各厰該管道員發給地方官循環流水簿連五串票將每日所出之數填注流水簿分截串票一繳本道一存地方官處稽察一付商人存照其串根并流水簿一月一繳本道察覆仍十日一次申報督撫司道等官稽考按月造具支銷公費各冊申報本道按季分報督撫及該有司衙門凡日所採礦砂挨次堆貯如某日煎煉某礲某日礦砂若干斤鑪頭報明官商督同煎煉分别銅鉛金銀分記塊數斤兩注冊登填串票至所有礦山惟於連界處許一商兼承其隔逺不相連者毎山只許一商承充使在山工丁便於管束倘資本無幾者仍聴合夥同充至承充之人先令其將本銀呈該管道覆實或二千或三千不拘定數以足敷支用為度移貯該州縣庫發領承充之時由布政使給與印照赴山開採如礦少砂㣲之處不能容商者聴附近民人報採照例収課又議准金銀二礦於鼓鑄無涉悉行停採其銅鉛鑛有夾帶金砂銀屑者仍照原定章程開採封閉雲南大姚縣惠隆金龍等銀厰貴州天柱縣相公塘東海洞金礦廣東海陽縣水尾白墳河豐順縣李村灣風吹磜陽春縣莫村那軟瓦盎等礦十二年開採貴州威寧州大化里新塞等處銀鉛礦砂每煎銀一兩収課四錢十四年封閉貴州新寨銀鉛礦雲南阿發銀厰
  銅鐵錫鉛礦課山西交城縣馬鞍山鉛礦交城縣新開子洞金溝鉛礦湖南郴州桂陽二鉛厰陜西同州府華陽川鉛厰湖北宜都縣横磧漢洋二鐵礦四川樂山縣老銅溝海子凹銅礦廣東恵潮韶肇等府銅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礦厰廣西宣化縣渌生嶺鉛礦恭城縣上陡岡蓮花石銅鉛礦厰貴州威寧州銅川河銅厰水城法都鉛厰威寧州蓮花塘硃砂鉛厰都匀府濟川鉛厰均二八収課四川迤北建昌鎮㑹川屬沙溝嶺黄礦青礦黄礦燒煉㸃化紅銅青礦燒煉㸃化黒鉛興隆厰建昌鎮寧畨營屬紫古哵銅厰均三分収課福建延平府屬州縣鑪户每年輸銀二百六十二兩有竒四川黄鐵山髙鑪六産每年収税變銀盡収盡解廣東鐵鑪二十四座嵗輸銀千二百十六兩雲南鐵鑪十六座嵗輸銀百三十四兩有竒廣西臨桂等州府鐵鑪五十四座每座嵗輸銀十兩恭城縣山斗岡銅礦大有朋山鉛厰均每百斤収課十五斤廣東羅平州卑浙鉛厰平彛縣塊澤鉛厰貴州大定府格得正銅厰八地子銅厰均每百斤収課十斤雲南各府州縣屬銅厰三十處嵗輸銀萬八百二十五兩有竒其定逺縣媽泰茂密二厰白銅嵗無定額
  康熙二年令四川黎漢紅卜荁二洞白銅舊厰聴民開採輸税十九年令浙江富陽等縣聴民採取銅鉛輸税二十年停止二十四年招民開採四川卭州蒲江縣黄鐵山鐵礦六座官収十之二謹按四川自是年起至二十五年止共収税鐵萬一千六百餘斤毎斤照時價二分變賣四十九年開採雲南昆陽州子母厰易門縣塞子山厰銅礦五十年令封閉湖南産鉛諸山時以湖南山深谷邃境通黔粤苖猺雜處不便開採五十七年并停止四川各厰
  雍正元年定雲南厰課造冊題報限期將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繳収課項於二年五月内冊報後著為例七年開採貴州畢節縣大雞倭鉛厰威寧府猓木果銅礦八年令四川建昌所屬之迤北興隆寧番之紫古哵沙基九龍五厰招别省商人開採本省商人不善開礦所出銅斤三分収課更雲南羅平州之卑浙塊澤二厰二八収課例毎百斤収課十斤十年以貴州大定府格得為正厰八地為子厰十三年
  諭廣東近年以來年榖順成地方寧謐與從前風景迥異今若舉行開採之事不免聚集多人其中良頑不一恐為閭閻之擾累况見在動民開墾彼謀生務本之良民正可用力於南畆何必為此僥倖貪得之計以長喧囂爭訟之風著行停止
  乾隆三年申定礦厰事宜例凡係産銅山礦令地方官辨明砂色實有禆於鼓鑄始准結報開採其金銀礦悉行封閉至黒鉛即係銀毋亦嚴禁朦混
  開採募招各商設總副名目使本地殷實良民承充禁外省游民冐報所収銅鉛照二八収課外所餘者毎百斤别収銀三釐加収銅鉛三斤以備折耗及官役養亷之用五年開廣東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山即令銅商分任採辦每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百斤亦照例二八徴収十年增貴州各厰官買餘鉛價向例餘鉛百斤給鑪民一兩三錢今増二錢又定廣西平樂府恭城縣鉛礦内所出蜜陀僧課例毎百斤収正課二十斤撤㪚三斤十一年増廣西収買餘銅價向例毎餘銅百斤給價八兩三錢今増十三兩俟充裕之日將餘銅収買一半餘給商自行銷售十五年定徴収浙江鑪坑課例坑課三則上則徴銀一兩六錢中一兩二錢下八錢鑪餉二則上則六錢下則三錢又每坑嵗納銀四錢以為疏濬洗鐵諸溪河淤塞之費十七年又以永嘉平陽泰順産鐵無多改歸下則徴収豁除濬河銀
  水銀硃砂雄黄礦課貴州開州用砂厰額徴水銀千二百六十九斤遇閏加百三十三斤婺川縣厰徴水銀百六十九斤
  康熙元年定貴州開州斗甫厰徴水銀額毎嵗九十五斤遇閏加十斤變價撥充本省兵餉九年定貴州黔西州屬新開黄土坎厰徴水銀百斤三十八年開州用砂斗甫二厰山頺砂盡改於修文縣紅白巖開採
  雍正八年定貴州大定府開採硃砂雄黄二八徴収例廣西恩城土州硃砂厰亦如之開採廣西南寧府果化土州雄黄
  乾隆二年停採恩城土州硃砂五年停採果化土州雄黄十二年移廣西鎮安府天寶縣孟村渌礦於那坡山開採
  魚課江蘇安徽徴課銀七十五兩有竒江西五千二十二兩有竒福建八千四百六兩有竒浙江二千三百九十九兩有竒湖北二千八百八十五兩有竒湖南二千五十七兩有竒遇閏加百有五兩廣東三千六百四十兩有竒
  乾隆元年豁除廣東歸善海豐惠來潮陽四縣加增魚課銀六千兩有竒六年豁除直隸大陸澤水泊魚課
  田房税契
  順治四年定凡買田地房屋増用契尾每兩輸銀三分
  康熙十六年増定江南浙江湖廣各府契税每嵗蘇松常鎮四府大縣六百兩小縣二百兩安徽等十府州分别大小自五百兩至百兩不等掦州府照賦役全書額徴淮安府屬州縣無定額儘収儘解杭嘉湖寜紹金嚴七府大縣三百兩中縣二百兩小縣百兩湖北大縣百五十兩中縣百兩小縣五十兩僻小州縣十兩十七年増定山東等省房契税大縣百八十兩至二百四十兩中縣百二十兩小縣六十五兩至三十五兩二十年増定浙江台衢温處四府契税大縣百兩中縣六十兩小縣三十兩二十一年増定江西等縣契税照浙江台衢等縣例
  雍正七年准契税每兩三分之外加徴一分為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費
  乾隆十二年申定税契例凡民間置買田房令布政使司頒發契尾編刻字號於騎縫處鈐印發各州縣填注業户姓名價值一存州縣一同季冊報司如有不投税無契尾者事發照漏税例治罪牙帖商行當鋪税直隸徴銀三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兩
  盛京三千八百六十一兩山東萬三千二百四十七兩山西三萬五千六百四十七兩河南七千三百五十三兩江蘇二萬八百六兩安徽萬一千七百四十五兩江西五千七百十八兩福建七千百二十兩浙江九千五百五十八兩湖北五千三百六十兩湖南千二百八十五兩陜西八千五百二十五兩甘肅八千四百七十七兩四川千一百七十兩廣東萬八千四百二十一兩廣西百六十五兩雲南千六十兩貴州五百十四兩各有竒
  康熙三年定當鋪每年徴銀五兩大興宛平大行店鋪同十五年定京城行鋪税例上等每年五兩餘二兩五錢
  雍正六年設典當行帖十一年
  諭各省商牙雜税固有關國課亦所以便民是以各省額設牙帖皆由藩司頒發不許州縣濫給所以杜増添之𡚁近聞各省嵗有加増即如各集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中有雜貨小販無藉牙行者今概給牙帖抽分利息是多一牙户即商民多一苦累况牙帖納税毎嵗無多徒滋繁擾甚非平價通商之本意著各省藩司因地制宜著為定額報部存案不許有司任意加増嗣後止將額内各牙退帖頂補换給新帖再有新開集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應設牙行者酌定名数給發亦報部存案如此則貿易小民可永免牙户苛索之𡚁落地牛馬猪羊等雜課直隸税銀二萬六千九百十兩牛驢花布燒缸海税河利蘇麻榛粟丁字沽等税
  盛京三百六十二兩山東三萬三千一百六十兩各有竒牛驢等税船筏税落地税山西三萬八千七百六十六兩内溢額商税三萬八千二百七十七兩餘俱木筏并榖虎堡馬税河南二萬四千六十五兩老税活税新増税江蘇二萬四千二百五十二兩雜項税牛驢税商税安徽五千五百六十三兩雜項税牛驢猪羊等税江西九萬一千六十九兩雜項商賈課鈔等税牛税福建商雜貨税八千四百四十四兩浙江三千九百七十四兩牛馬雜税湖北三萬八千六十五兩武昌船料漢陽船税商税牛驢馬税湖南萬五千五百二兩布税商税牛驢馬税陜西二萬六千九百五十兩課程銀藥材折價商筏税畜税駐防徴収畜税磨課礬税甘肅萬四千二百五十七兩課程銀年例盤費脚價銀匹價銀商税銀牛驢猪羊等税磨課店租銀褐毯税煙税四川十有九萬一千二百九十五兩黄蠟折價銀草料糧銀秋草銀水碾磨課雜貨税油井銀廣東十有二萬四百十七兩落地雜税鑪餉銀廣西二萬九百七十九兩雜税小税雲南十五萬千一百六十七兩花斑竹田錢池溝戸口商税酒税民辦站銀紙筯銀子花銀厰課貴州二萬一千四百八兩雜税水銀變價婺川縣鹽税
  順治元年定牲畜毎兩三分収税例
  康熙三十二年豁除江南邳州雜課額税闕額銀嗣後不限定額盡収盡解四十八年定四川水碾水磨課銀例雍正十三年
  諭聞各省地方於關税雜税外更有落地税之名凡耰鋤箕帚薪炭魚蝦蔬果之屬其直無幾必察明上税方許交易且販自東市既已納課貨於西市又復重徴至於鄉村僻逺之地或差胥役徴収或令牙行總繳交官甚㣲不過飽奸胥之私橐而細民已重受其擾矣著各省凡鄉村鎮落落地税全行禁止
  乾隆元年令甘肅商畜二税刋示條欵畫一徴収申定原額牙行歇業即行開除例凡不願承充者不必俟頂補有人方行退帖除浙江角里等處各口界址商税二年裁雲南鎮雄州鹽税鎮雄係辰州鹽業已徴税故裁革山東魚筏税四年申新開集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濫給牙帖之禁五年嚴衙役揑充牙行之禁十七年嚴私開
  硝礦硫黄之禁














  皇朝通典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九
  食貨
  户口丁中
  等謹按户口之制所以騐生民之聚散以徵治理之得失而夫布口算之則亦國家維正之供與田賦並重者也
  國家定鼎之初即行編審之法嗣後五年一舉丁增而賦亦隨之
  聖祖特頒恩詔自康熙五十年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民生
  熙宇世享寛閒此自古郅隆之世貽休樂利所不能如
  今日之盛者也至直省丁徭多寡明代舊制有分三等九則者有一條鞭徵者有丁隨地派者有丁隨丁派者我
  
  列聖相承次第改隨地派俾無業貧民永免催科之累休養生息百有五十餘年化行俗美家室盈寧而且西陲底定二萬餘里編審安插數十百萬户版章式廓荒陬僻壤樂利恬熙尤書契以來所未見之盛事也若夫八旗壯丁生齒日盛既庶且繁審編之規載於㑹典尤宜特書兹恭輯通典謹以類從合為一卷以昭大同之治
  順治元年
  王師入闗百户危列宿上言天津到海避亂之民萬有一千餘户宜令有司撫綏安插兵部侍郎金之俊亦請諭各鎮道臣招徠土寇歸順者悉令州縣編置牌甲於是制編置户口保甲之法其法州縣城鄉十户立一牌頭十牌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户給印牌書其姓名丁口出則注其所徃入則稽其所來寺觀亦給印牌以稽僧道之出入其客店令各立一簿書寓客姓名行李牲畜及徃來何處以備稽查三年
  詔天下編審人丁凡軍民驛竈醫卜工樂諸色人户並以原報册籍為定惟年老殘疾逃亡故絶者悉行豁免若一户全不附籍及將他人隠蔽或隠漏自己成丁人口並増減年狀妄作老幼廢疾者分别罪之五年定三年編審一次令州縣官照舊例造册以百有十户為里推丁多者十人為長餘百户為十甲城中曰坊近城曰廂在鄉曰里各有長凡造册人户各登其丁口之數授之甲長甲長授之坊廂里長坊廂里長上之州縣州縣合而上之府府别造總册上之布政司民年六十以上開除十六以上増注凡籍有四曰軍曰民曰匠曰竈各分上中下三等丁有民丁站丁土軍丁衛丁屯丁總其丁之數而登黄册督撫據布政司所上各屬之册達之户部户部受直省之册彚疏以聞以周知天
  下生民之數十年定外省流民附籍年乆者與土著之民一例當差新來者五年當差十一年申隠匿揑報之律十三年更定五年編審一次十四年定州縣官編審户口增丁二千名以上者各予紀錄十五年定編審丁册於次年八月内咨部州縣官借名科派者罪之十七年定以户口消長定州縣官殿最例十八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一百六萬八千六百口
  康熙五年以廣西西隆州西林縣改歸内地停其編丁十年定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開墾者准其入籍十七年定安徽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衛所屯丁照州縣人丁例一體編徵二十四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四百四十八口二十五年以原定編審限期太寛胥役得以任意作弊乃更定一年歲底造報二十五年各省編審缺額人丁令該撫陸續招徠於下次查編補足二十七年定奉天入籍例凡身入奉天府版籍應順天文武鄉試中式及出仕之員解任者即令於奉天居住毋許居住原籍及他省違者分别議處二十八年以四川松建等衛所地處極邊屯丁無幾建叙二㕔所豁山多土瘠舊例銀米並徵人丁載在銀米之内與雲南等省衛所不同俱免其編審二十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是時川省民少而多荒地凡他省民人在川省墾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試如中式後囘原籍及别省居住者永行禁止三十三年停陜西西鳯二府編審三十五年清查雲南省兵丁之兄弟親屬餘丁編入丁數三十六年以四川新設㑹理州原係畨夷所轄無籍可稽免其編審又定浙江匠班銀𣲖入地丁徵収例時浙省匠班户籍雖存人丁已絶其實徵七千四百九十餘兩令派入通省地丁徵収三十九年令湖北山東各省匠班銀兩均照浙江之例四十年以四川東川府僻處極邊免其編審五十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萬一千三百二十四口五十一年
  諭朕覽各省督撫奏編審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増之數盡行開報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見在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畆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册内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額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収錢糧編審時止將増出實數察明另造册題報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一二人交納錢糧詰以餘丁何事咸云蒙皇上宏恩並無差徭共享安樂優游閒居而已此朕之訪問甚晰者前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遭叛逆之變地方殘壞田畆抛荒自平定以來人民漸增開墾無遺山谷﨑嶇之地已無棄土由此觀之民之生齒日繁朕固欲知人丁之實數不在加徵錢糧也今國帑充裕屢歲蠲免輙至千萬而國用所需並無不足故將見徵錢糧册内有名人丁永為定數嗣後所生人丁免其加徵但將實數造册具報豈特有益於民亦一盛事也直省督撫及有司官編審人丁時不將所生實數開明具報者特恐加增錢糧是以隠匿不報豈知朕並不為加賦止欲知其實數耳㝷議定嗣後編審人丁據康熙五十年丁册定為常額其新増者謂之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至五十五年
  恩詔復申明之五十三年編審甘肅無業貧民俱入丁册准其免納丁銀五十五年嚴地賣丁留之禁五十六年停州縣増丁議叙並嚴私行科派之律六十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七百三十五萬五千四百六十二口内滋生人丁不加賦者四十六萬七千八百五十口
  雍正元年定直𨽻所屬丁銀攤入地糧内徵収例嗣是各省丁銀俱照例次第更改時山西等省民人有因先世在明建文末不附燕兵被害者其子孫編為樂籍浙江紹興府有與樂籍無異者曰惰民向例均不得為良是年俱削除令改業與齊民同二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四百八十五萬四千八百一十八口四年定江南浙江福建三省搭棚居山之棚民廣東省搭寮居山之寮民俱令州縣照保甲之例按户編查入册五年
  諭江南徽州府之伴當寧國府之世僕及丁户僕役無據者均照樂籍惰民例開除為良六年川陜總督奏湖廣廣東江西廣西等省人民挈家入川逃荒者多請設法安插
  諭去歲湖廣廣東並非甚歉之歲江西廣西並未題成災何逺赴四川者如此之衆此皆本省大小官吏平日全無撫綏以致百姓失所尚何以靦顔任職乎但此等逺來多人良奸莫辨若不行稽查必轉為良民之擾其令四川州縣將入川人户逐一稽查籍貫果係無力窮民即留川令其開墾所有牛種口糧目前將公項給發即著落本籍州縣官賠補下九卿議尋議定赴川民人有願囘籍者量予盤費口糧其願在川開墾者量人多寡分給荒地五六十畆或三四十畆給以牛種口糧各府州縣稽其姓名籍貫造册申報該督撫咨查原籍今將本户居址造册報覆七年
  諭粤東蜑户以船為家捕魚為業粤民視為卑賤不容登岸居住跼蹐舟中甚為可憫蜑户本屬良民且輸魚課與民相同安得强為區别著有司通行曉諭准其於近水村莊居住與齊民一同編列甲户不得欺凌驅逐是年以廣西寧明東蘭二州改土為流免其編審八年以江南蘇州常熟昭文二縣丐户族居沿海久陷沉淪准其削除丐籍同列編氓九年停止廣西歸順州編審十一年滇省緬寧地方改土為流其編審亦令停止十二年總計直省人丁二千七百三十五萬五千四百六十二口十三年議准廣西
  宜山縣龍門司接界之索潭等大村歸流土民彚入宜山縣版籍至福建臺灣彰化縣向化生畨亦令彚入彰化縣册籍
  乾隆元年
  詔減福建臺灣等處丁銀從乾隆元年為始永著為例
  
  諭甘省平慶臨鞏四府及秦階二州所屬新編人丁應完丁銀均攤入地糧漸次補額俟補足之後即行停止永不加賦並將康熙五十七年伏羌通渭秦安㑹寜岷州衛地震傷亡額缺之丁銀俱著查明豁免定湖北江夏等十九州縣攤納之重丁及福建龍巖州之寧洋縣福寧府之夀寧縣延平府之南平縣著照通省中則毎丁徵銀二錢俱以乾隆二年為始又以漳州府之平和縣汀州府之清流縣延平府之永安縣丁銀加倍令督撫定議減免至滇省軍丁一項歴年惟按册載老丁名字徵収是年㮣予豁免三年除雲南土官莊奴院奴等丁銀先是雲南麗江府原屬土府於雍正二年加設流官其時清查田畆户口有土官莊奴院奴等類二千餘名俱無田糧願自納丁銀以比齊民每名編為一丁迨滇省民丁改為隨糧派納而夷丁不得與有糧之户一例攤派輪納維艱至是豁免並免雲南鶴慶州及所轄之觀音山驛站丁銀又准福建臺灣府合畨社向化生畨附入臺屬版圖五年户部奏言每歲造報民數若俱照編審之法未免煩擾直省各州縣設立保甲門牌土著流寓原有册籍可稽嗣後只將土著造册申報可得户口實數從之令寄寓奉天人民願入籍者聽不願者限十年内囘籍十年定山西太原交城寧鄉渾源河曲等州縣丁銀分别攤入地畆其陽曲等二十州縣仍地丁分辦内有屯丁徭銀之處即攤入屯地徵收又定粤省在臺灣民人情願挈眷居住者編入丁册十一年停止江西婦女編審江西向有鹽鈔一項分給小户計口納鈔行編審婦女之法後鹽鈔亦攤入地糧故停止十四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三千六百二十六萬一千六百二十有三户丁萬有七千七百四十九萬五千三十有九口十五年定奉天沿海地方官稽察内地流民毋許偷越出口例二十三年更定保甲之法凡紳衿之家與民一體編列聽甲長稽查其餘往來商賈鹽場煤窯以及旗民雜處村莊苗疆寄籍内地者俱令同土著一體編入保甲稽查約束是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一萬九千三十四萬八千三百二十八口二十六年定畨界苖疆禁例凡臺灣流寓民人自去年停止搬眷之後不准内地民人偷渡亦不得與畨人結親即已娶生子者禁止往來畨社其民人無故擅入苗地及苗人無故擅入民地均照偷越例治罪二十七年定内地流民潛入寧古塔之禁其現在查出寧古塔種地流民於吉林烏拉伯都訥等處安插編入里甲是年總計直省人丁二萬四十七萬二千四百六十一口二十八年定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棚民稽查之例凡棚民有室家者准其𨽻籍編入其單身賃墾之人令於原籍州縣領給印票及認識親族保領方許編入保甲安插准其租種至現在單身棚民已經種地者責取具有家棚民保狀編入無者令囘本籍二十九年總計直省人丁二萬五百五十九萬一十七口三十一年定
  京師五城所屬村莊照直省州縣例編聯保甲三十二年定新疆造犯積年無過准入民籍例原犯死罪減等者定為五年軍流改發者三年均安插昌吉河東舊堡給地耕種輸糧是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二萬有九百八十三萬九千五百四十六口三十三年添設湖北鄖陽新開地界保甲三十四年定阿勒楚喀拉林流民入籍例於伯都訥地方毎户撥給空甸墾種二年輸糧謹按吉林寜古塔伯都訥阿勒楚喀拉林等處自乾隆二十七年清查現在流民安插耕種後申禁毋許無籍流民再行潛往私墾是年吉林將軍傅良疏奏查出流民二百四十户自雍正四年乾隆二十二年陸續存住在乾隆二十七年定議之前故令一例安插三十六年定削籍樂户惰民蜑户九姓漁户丐户等報捐應試例自改業之人始下逮四世本族親支皆係清白自守者准報捐應試是年總計直省人丁二萬一千四百六十萬三百五十六口三十七年定四川户口人丁額數歸入地畆奏銷例停止編審之法
  諭據李翰奏請停止編審造册一摺所見甚是令丁銀皆攤入地糧而滋生人户又欽遵康熙五十一年
  皇祖恩㫖永不加賦則五年編審原屬具文無禆實政况各省民穀細數俱經該督撫於年底専摺奏報户部核實具題付之史館紀載是户口之歲増繁盛俱可按籍而稽更無籍五年一次之另行查辦徒滋紛擾著永行停止三十八年禁各省増攤新墾民屯地畆丁糧時浙江巡撫陳輝祖疏請將新墾丁銀隨年攤徵部臣議准并請令各省督撫就本省情形酌籌疏奏
  上以户口繁滋自地無遺利安得復有未闢之曠土廣為墾種陞科即或瀕河沿海之區間有東坍西漲其數甚微若以新墾民屯地畝復將丁銀隨年攤納是與小民較及錙銖尤非惠下卹民之道
  諭令直省辦理丁糧悉仍其舊毋庸另議更張四十年定重犯緣坐子孫發遣者不准援輕罪有職人員於戍所免其為奴另户當差之例又申編查保甲之令四十一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二萬六千八百二十三萬八千一百八十一口四十二年定雲南近邊照内地保甲之例四十五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五萬四千四百三十一口四十八年總計直省人丁共二萬八千四百三萬三千七百八十五口
  八旗户口
  國初定編審八旗人丁毎三年一次凡各旗壯丁及已成丁者令各佐領稽查入册隠匿者罪之其置買人丁及新成幼丁誤編入别佐領者退囘初定壯丁三百名為一佐領後改為二百名至八旗新添壯丁毎旗編佐領三十逃亡缺少者於諸王貝勒貝子等府壯丁内撥補又定家丁壯丁首先登城者准其開户至旗員子弟俟十八歲登載部册後方准分居
  順治元年定凡旗下漢人有父母兄弟妻子情願入旗同居者地方官給文赴部入册不准帶田地投獻三年行漢人投充旗下之禁九年定内府及諸王府官員有勞績素著者准其開出府佐領各歸所屬佐領十七年准官員子弟有職任者不拘歲數㮣許分户
  康熙四年定滿洲𫎇古佐領内餘丁多至百名以上聽其分两佐領十三年定八旗毎佐領編壯丁一百三十四名餘丁彚集别編佐領或餘丁僅百名以上者令該旗王貝勒貝子公等酌騐無誤披甲當差者出結送部亦准編入佐領二十三年
  諭八旗滿洲䝉古每旗均設佐領百員
  雍正二年嚴開檔之人越佐領認户之禁四年
  諭上三旗定設漢軍四十佐領下五旗定設漢軍三十佐領又令八旗都統及直省駐防都統將軍等將新舊壯丁逐户開明並編審各官姓名保結送部除人丁騐實准其開除五年申造編審丁册之令毎尸書另户某人某官無官者則曰閒散某上書父兄官職名氏傍書子弟兄弟之子及户下若干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備書之至各省駐防旗員兵丁及外任文武各官子弟家屬著該將軍督撫查明造册附入該旗佐領册内嗣後三年一次編審俱如此例七年定八旗壯丁年至十五以上該管官查無
  假冒方准入册十二年令旗員子弟隨任在外者十八歲以上皆歸旗當差肄業
  乾隆三年定滿洲䝉古八旗投充奴僕於直省本無籍貫及帶地投充人本籍年逺難考者均准其開户不得放出為民例六年復定八旗造丁册之例凡編審各佐領下已成丁及未成丁食餉之人皆造入丁册分别正身開户户下各書三代履歴其户下人之祖父或契買或
  盛京帶來或帶地投充及乾隆元年以前白契所買分别注明至外省駐防及外任文武各官子弟家口先期行文該管官大員照式造册二本一留部一付該旗覆核附入各佐領册内又定八旗開户養子有因出兵陣亡及軍功列一等二等改為另户者别行記檔例又定投充俘獲入旗之人後經開户及旗人抱養民人子為嗣或因親入旗或良民之子隨母改嫁入旗或旗下家奴開户及旗下家奴過繼與另户為嗣已入另户檔内後經首明者亦别記檔案令該旗造册三本一存旗一咨户部一咨呈宗人府存案不得與宗人聯姻七年
  諭八旗漢軍其初本係漢人有從龍入闗者有定鼎後投誠者有緣罪入旗與三藩户下歸入者内務府王公包衣撥出者以及召募之礮手過繼異姓并隨母因親等類先後歸旗情節不一其中惟從龍人員子孫皆係舊有功勛無容另議更張其餘各項人等或有廬墓産業在本籍者或有族黨姻屬在他省者朕欲稍為變通以廣其謀生之路如有願改歸原籍者准其與該處民人一例編入保甲有願外省居住者准其前徃此内如有世職仍計其承襲不願出旗者聽之所有願改歸民籍及願移居外省者限一年内具呈本管官查奏如此屏當原為漢軍人等生齒日多籌久遠安全計出自特恩後不為例此朕格外施仁原情體䘏之意非逐伊等出旗亦非為國家糧餉有所不給可令八旗漢軍都統等詳悉曉諭八年又
  諭前降諭㫖八旗漢軍人等有願改歸民籍及移居外省者准其具呈本管官查奏原指未經出仕及㣲末之員而言至於服官既久世受國恩之人其本身及子弟自不應呈請改籍朕亦不忍令其出旗嗣後文職自同知等官以上武職自守備等官以上不必改歸民籍十二年令八旗漢軍人等願在外省居住者在京報明該旗在外呈明督撫不拘逺近任其隨便散處該督撫咨明該旗毎年彚奏一次二十一年定八旗别載册籍及養子開户之人皆准出旗為民例二十五年申定清釐旗檔之例凡另户旗人不許抱養民人子及家人子為嗣民人之子自幼隨母改嫁旗人者該旗詳記檔案俟成丁後令其為民旗下家人之子隨母改嫁另户者民人之子隨母改嫁旗下家人者及家人抱養民人之子者均以户下造報八旗投充户口旗檔内有名者造丁册一分送部一分發地方官存案如有事故頂充於丁册内聲明報部行該地方官注册至伊等親族不在旗檔者責令地方官逐一清查編入里甲又定跟役軍功出户之例凡官兵跟役有能臨敵奮勇前進者本人及父母妻子俱准出佐領為另户二十六年申定八旗漢軍京官自主事以上旗員自五品以上俱不准改歸民籍其父在旗子願為民或子在旗而父願為民亦不准改籍其餘願出旗者在京報明該旗咨送編入民籍並准一體考試二十八年更定滿洲𫎇古人等逃走在一月以内自行投囘及拏獲者連家屬派發伊犁賞給步軍當差漢軍在一月内投囘者免罪拏獲者分别次數治罪如逃走至三次及一月之外滿洲䝉古將旗檔圏銷照例發遣漢軍照民人犯流罪例安插為民同妻削除旗檔二十九年定軍功另户之例凡八旗另記檔案養子開户内未經出旗之人或因軍營著績或因技藝出衆䝉
  恩作另户者其父母子弟及親弟兄俱准作另户三十一年申定迷失幼丁之例凡八旗迷失幼丁在十五歲以下者該管官咨部知照各旗及步軍統領衙門都察院順天府一體查緝獲日咨旗認領不更治罪如在十五以上者照逃人例辦理其在十五歲以前失迷十五歲以後始行投囘者如係素好游蕩不肖性成者仍照逃人例如實係愚䝉幼穉本無惡習者奏明請
  㫖又奉
  諭向來八旗遇有流徒罪名均以枷責發落嗣因旗人漸染惡習竟有不顧顔面甘為敗類者曾降㫖令將旗人流徒案件滿洲則按其情罪公私輕重分别問遣折抵漢軍則均斥為民照所犯定例發遣原以示之儆懲用挽頺風此専指情罪重大者而言非謂尋常事件亦不加區别也至包衣漢軍則皆係内務府世僕向無出旗為民之例與八旗漢軍又自有别尤不應混行援引乃刑部問擬徃徃未能畫一嗣後務詳核犯案情節如實係寡亷鮮恥有玷旗籍者不但漢軍當斥為民依律發遣即滿洲亦當削其名籍投畀逺方其尋常罪犯及因公獲譴無論滿洲漢軍仍照向例折枷鞭責三十九年定
  盛京續查遺漏人丁准乾隆二十七年例作為另户四十三年改定編審烏拉打牲壯丁停派京員例令該將軍就近編審造册交部向例户部派旗員筆帖式編審四十四年定黑龍江遣犯滋生人丁挑取壯丁例其有情願囘籍者聽其不知原籍及另住旗人家奴均選取壯丁在於齊齊哈爾黑龍江城墨爾根各官莊耕種納糧其餘入於各城舊官莊册内備挑補缺四十六年定滿洲駐防人員囘京就養之例凡駐防官員有年老退休無依倚之人京中尚有子嗣欲就養者令呈明該將軍自備資斧囘旗















  皇朝通典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
  食貨
  錢幣
  等謹按
  國朝錢幣自
  太祖
  太宗應運龍興即已頒鑄錢文所以足國裕民之規模至
  為宏逺矣逮
  定鼎燕京府事孔修内則設寶泉寶源二局外則設各省局凡開停鼓鑄增減鑪座無時不以便民為計邇自囘疆底定月竁天西并遵制度於囘城開鑄
  天朝乾隆通寶錢俾荒服之人咸資利用斯固肇興刀
  布以來所未有之
  盛烈矣至若白金之用本與錢相為重輕然此盈彼絀貴在適中我
  朝銀錢兼權凡錢之多寡俱準銀之重輕上下流通允為良法兹纂通典於銀色之髙下與銀直之重輕與錢法相比附者備著於篇
  天命元年鑄天命通寶錢依古九府圜法制鑄錢二品輪郭外周作字陽起一為
  國書一漢字其滿文一品錢質較大
  天聰元年鑄天聰通寶錢式如舊制
  順治元年
  京師設户部寶泉局工部寶源局鑄順治通寶錢用漢字每文重一錢寶泉局以户部漢右侍郎一人督理錢法滿漢司官各一人監督局務尋復設局大使一人寶源局亦掌於漢右侍郎置滿漢監督官二人専司出納嗣是將錢式頒發河南陜西兩省直隸宣府薊州山東臨清陜西延綏等鎮開局鼔鑄二年定錢制每文重一錢二分凡七文準銀一分舊錢以十四文準銀一分三年禁用前代舊錢惟明崇禎錢暫許行使以銀乃幣之一端令民間互相行使嚴假銀及行使低銀之禁四年更定錢直每十文準銀一分永著為例令山西省及宻雲薊宣大同延綏臨清等依式開局旋又開
  盛京江西河南湖廣省㑹及湖廣之荆州常徳二府鑄局其有囤積官錢攙和小錢者申令禁止五年開江南之江寧府鼔鑄局停
  盛京延綏鎮局六年移大同鎮局於陽和城又開浙江福建山東各省鑄局七年開湖廣襄陽鄖陽二府鑄局八年增定錢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釐行鈔貫之制造鈔一十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二貫自後嵗以為額至十八年停止又令各布政使司止各設一局餘悉罷除十年以錢用日廣錢價漸昻復開宻雲薊宣陽和臨清等鎮鼔鑄局鑄一釐字錢每錢均鑄漢文一釐二字於錢背之左其右户部鑄户字工部鑄工字各直省者均鑄地方一字務極精工不如式者罪每千文準銀一兩其見行舊制錢仍聽民便又禁官鑪夾帶私鑄犯者以枉法贓論十二年定京局制錢配給俸餉之制每年二月八月以局錢半成搭放其直省開鑄地方除搭給兵餉外兼給官役俸工驛站雜支等項視局錢多寡隨時酌配是年開山東萊州府鑄局十三年停浙江鑄局復移陽和局於大同改鑄錢幕陽字為同字是時裁宣大總督故陽和局仍移大同焉十四年户部疏言直省徴納錢糧多係收銀見今錢多壅滯應上下流通請嗣後征納錢糧銀錢兼收以銀七錢三為準永為定例從之時各省鼔鑄甚多奸民或行盗鑄
  上諭錢法無𡚁莫若鼓鑄歸一令各省鑄鑪一㮣停止獨留京局比舊錢體質更加濶厚每文重一錢四分磨鑢精工兼用滿漢字一面鑄順治通寶四漢字一面鑄寶泉二滿字俾私錢難於偽作其見行舊錢姑准暫用俟
  新錢充足盡行銷燬又定私鑄禁例定各官失察處分定攙和行使舊錢私錢禁例十七年復開各省鼓鑄局增設雲南省局錢幕兼鑄地名滿漢文江南江寧府鑄寧字江西南昌府鑄江字浙江杭州府鑄浙字福建福州府鑄福字湖廣武昌府鑄昌字河南開封府鑄河字山東濟南府鑄東字山西太原府鑄原字陜西西安府鑄陜字雲南雲南府鑄雲字宻雲鎮鑄宻字薊鎮鑄薊字宣府鎮鑄宣字大同鎮鑄同字臨清鎮鑄臨字皆滿漢文各一每文俱重一錢四分惟京局之寶源寶泉俱用滿文謹按順治十年所鑄一釐錢幕漢字地名惟江南江寧作江字江西南昌作昌字湖廣武昌作武字餘俱與是年所鑄字同更定工部寶源局監督差滿漢司官各一人一年更代十八年議收燬無一釐字舊錢謹按順治十年復開宻雲薊宣陽和臨清等鎮鼔鑄局每錢均鑄漢文一釐二字其舊行無一釐字錢暫從民便故有是議先是十四年定錢文兼用滿字其舊錢俟三年後盡行銷燬至是期滿户部言新鑄滿漢文錢尚少其一釐字錢暫行展限二年請先收買無一釐字舊錢每觔給直七分交局改鑄減大同鑪局十座増入山西省城以給太原平陽潞安汾州府配給兵餉之用准御史余司仁言於
  京師直隸各省地方收買私錢及明季舊錢廢錢以杜攙和行使之𡚁
  康熙元年鑄康熈通寶錢又以錢價過賤停止各省鎮鼓鑄局惟江寧為駐防重地仍留鼔鑄二年收買一釐字錢每觔給直六分發錢局改鑄新錢三年申定失察私鑄處分自知縣吏目典史及衛所官均有失察之責四年定失察攙和舊錢廢錢處分自州縣衛所上至督撫均有失察之責六年復開各省局鎮局鼓鑄並增湖南江蘇甘肅省局其錢幕滿漢文湖南長沙府局鑄南字江蘇蘇州府局鑄蘇字甘肅鞏昌府局鑄鞏字謹按湖廣左右布政使舊駐武昌府康熙三年移右布政使於長沙府改為湖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右布政使駐江寧府順治十八年移右布政使於蘇州府康熙六年改為蘇州布政使司陜西左右布政使舊駐西安府康熙二年移右布政使於鞏昌府五年改為甘肅布政使司是年以三處分省伊始故特增鑄局七年定征納國課所收錢文均照銀七錢三例配給官役俸工驛站雜支開四川廣東廣西貴州四省鑄局其錢幕滿漢文四川成都府局鑄川字廣東廣州府局鑄廣字廣西桂林府局鑄桂字貴州貴陽府局鑄貴字九年四川巡撫張徳地疏言西蜀僻處邊地州縣本無存留錢糧而陸路有棧道之艱水路有川江之險若令銀錢兼徴則起解脚費恐致累民見在無需錢文之用請停鼓鑄經户部議如所請並以江寧蘇州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五布政使司錢局開鑄以來官錢既多或致壅滯亦令暫停明年並停宻雲薊宣府大同鑄局十年行收買舊錢廢錢之令令民間盡數交官每斤照銅價給直六分五釐解局改鑄十二年定私銷制錢禁例是時錢制精工民間銅價高昂燬千錢可得銅八觔有餘奸民多銷燬制錢造作銅器御史羅人傑疏請嚴立科條凡私銷之罪同於私鑄謹按是時私鑄之罪為首斬决為從絞決行鑄造銅器之禁民間市肆交易除紅銅鍋及已成銅器不禁外嗣後一應黄銅器在五觔以下者仍許造賣其餘不得濫行鑄造違禁者將銅器入官並論罪十三年停浙江鑄局十四年停臨清鎮鑄局十八年復開廣西鑄局定寶泉寶源二局俱增設滿右侍郎一人督理錢法又
  諭令户部工部都察院堂官同詣錢局清釐𡚁端至部院衙門及直省所有黄銅器皿盡行解部鼓鑄十九年議𣲖滿漢科道各一人稽查錢局一年更代開福建漳州府鼓鑄局錢幕鑄滿漢文漳字二十年停廣西鼓鑄局二十一年停福建漳州鑄局開雲南省鑄局增置大理府禄豐縣䝉自縣局錢幕俱鑄雲字二十二年復開湖南鑄局二十三年
  上以京局二部錢法向以本部侍郎管理不無隐徇復行選差詳察積𡚁親督鑄造尋以吏部侍郎陳廷敬兵部侍郎阿蘭泰刑部侍郎佛倫左副都御史馬世濟管理於是佛倫請增辦寶源局銅觔令每年按月鑄足二十四卯不令匠役閒暇出局以杜私鑄之𡚁更令錢制每文重一錢時銅價昻貴錢制厚重民間多私銷牟利向定制錢千直銀一兩今銀一兩僅得易錢八九百文錢法侍郎陳廷敬上言更定錢制每文止重一錢既令私銷者無厚利且可多鑄錢十六萬千九百二十串每年鑄足四十卯按卯增鑄從之其各省錢局俱令照新定錢式鑄造定以銅六鉛四配鑄制錢之法謹按 國初鑄錢或聽各闗於銅額内兼辦鉛觔或收用廢錢舊器分别生熟銅配鑄至是始酌定成數并令各省如式配鑄惟雲南以鉛礦未開銅賤鉛貴准以銅八鉛二配鑄申定鑪役夾鑄私錢之禁令錢法侍郎與稽察錢局科道監督等嚴行查究其有瞻狥縱容者各官均以失察論并定步軍統領衙門巡捕三營官員協同查緝京城内外私銷私鑄不力者亦併照例議處二十四年復開福建鑄局罷前代舊錢之禁時福建巡撫金鋐疏請禁遏經户部議准
  上復以問内閣諸臣學士徐乾學言古今錢相兼行使歴代皆然考梁大同宋泰始魏熙平金大定明太祖及明嘉請百六十年來古今二錢並用錢亦不壅况閩處嶺外負山鄰海非同内地聽民兼用古錢似為至便於是凡民間攙和行使及各官失察禁例一切罷除二十五年復開廣東省鑄局增置肇慶府局錢幕亦鑄廣字二十六年開湖北鑄局定户工二部錢法仍令本部右侍郎督理停止選差専員二十七年復定工部寶源監督仍差滿漢司官各一人開福建臺灣府鑄局錢幕鑄滿漢文䑓字停雲南省各局雲南舊設鑪四十八座前已裁減二十四座至是以錢法壅滯從總督范承勲請將雲南省城禄豐縣臨安府城䝉自縣大理府城五局概行停止二十九年申定錢直不平禁例仍照順治年定制每十文準銀一分市肆交易每銀一兩毋得不足千文之數違者罪之申收買私錢之令民間私錢准限六月呈繳照銅價每觔給銀一錢收買改鑄免其治罪官不嚴查者毎起罰俸一年三十一年停廣東及福建臺灣府鑄局三十三年令寶泉局每年開鑄三十六卯每卯用銅鉛五萬斤三十四年停福建鑄局復開廣東鑄局三十五年復開浙江鑄局又以湖北昌字錢湖南南字錢式様輕小申禁行使謹按二十六年已奉㫖嚴加申飭至是户部議照小錢例依限交収嗣後務鑄造精工如仍攙和多鉛督撫及司道官照例處分三十七年
  上詣盛京謁
  陵見民間所用率多小錢舊錢兩局錢使用者絶少令廷臣議私鑄之禁凡内外文武各官失察者均從重處分是年停廣東鑄局三十八年議令民間自行銷燬私錢交官收買每觔給銀六分五釐其所收之錢仍於户部處存貯以便兩局攙和鼓鑄是年停浙江鑄局三十九年停湖北湖南鑄局四十四年户工二部疏言兩局監督向係一年更代新舊接任情𡚁不能即知應以三年更代從之四十五年以舊錢價直甚賤大錢壅滯復定官為收買例並令山西陜西兩省該管地方官查察闗口如有奸民販運大制錢者拏獲治罪是時山東長山縣奸民鑄小錢者多
  上特差侍郎恩丕等往捕緝獲又以既禁私錢若不收買流用民間者無日可盡遂令來年徴收山東錢糧每銀一兩折錢二千運至京城增鑪鼓鑄俟私錢盡而止四十七年議令湖廣舊鑄南字昌字錢展限行使以五年為準五年後𠕂行者禁申定失察私錢處分凡有私鑄及興販不法之徒該管地方文武官與押運官不行嚴緝察究者分别知情與不知情依律擬罪四十八年大學士等㑹議錢法輕小易於攙和以致私鑄日多官錢壅滯若不稍更舊制錢法頗難疏通尋議定仍照順治十四年錢式改鑄每文重一錢四分務令分量凖足每千文準銀一兩舊鑄小制錢每千文準銀七錢俟三年後新錢足用時自行銷燬五十一年巡撫潘宗洛以湖南新制大錢尚未敷用請撥京局大制錢四萬串運往搭放以三年為限俟大錢敷用將小制錢盡數銷燬從之五十三年令寶源局每年開鑄三十六卯五十五年令寶泉寶源二局暫行收買廢銅以充鼓鑄於是奸民私銷小制錢作廢銅變賣牟利五十六年
  上諭九卿科道㑹同户部確議尋議定嗣後錢局止許買舊銅器皿不准買新鑄板塊銅觔如有燬錢變賣者通行嚴緝禁止至五十八年並罷收買舊銅之
  令停各衙門公費及官俸給錢之例因寶泉局每年所鑄制錢不敷官工之用止令配給八旗兵餉其各衙門應支公費與漢官官俸每錢一串給銀一兩著為例
  雍正元年鑄雍正通寶錢令寶泉局開鑄四十卯並令大興宛平兩縣設立錢行官牙議平錢直毋使低昻以便交易其所鑄新錢與順治錢及康熙年間大小制錢相兼行使頒行天下增開雲南鼓鑄局四所時雲南産銅日多足供鼔鑄其省城之雲南府及臨安府大理府霑益州四處相近銅厰轉運為便故各令開局鼓鑄省城局鑪二十一座臨安府局鑪六座大理府局鑪五座霑益州局鑪十五座每年開鑄三十六卯遇閠加三卯錢幕鑄滿文寶雲字嗣後他省鑄錢俱用寶字為首次鑄本省一字更定兵餉搭放制錢之制先是户部給發兵餉惟二月八月銀錢各半搭放每逢放餉時錢價漸平過此仍貴至是從京畿道御史戴芝請更定每兩月一次銀八錢二兼放軍民便之停止稽察寶泉寶源二局科道官専委錢法侍郎並滿漢監督加謹鼓鑄以清錢法其監督更代仍以一年差滿為例二年令寶源局每年開鑄四十卯所鑄之錢除給匠役工價外俱令交送户部以備增搭兵餉之用三年令雲南各局鼓鑄制錢聽其流通各省以便民用不必禁止出境復申私錢之禁行使者發黒龍江四年分寶泉局為四厰以舊厰為公署收貯銅鉛西厰置鑪十四座東南北三厰各置鑪十二座共為正鑪五十座復於東南西三厰各置勤鑪三座北厰置勤鑪一座共為十座以備銅鉛多餘加卯鼓鑄增設大使各一人及筆帖式二人並令寶泉寶源二局每年各開鑄四十一卯申造用黄銅器皿之禁定限三年呈繳給價收買違者照私藏禁物例治罪嚴定各官收禁私錢不力處分裁雲南各局鑪七座五年定寶泉寶源二局以所收銅器於定額外加卯鼓鑄仍為四十一卯定銅鉛各半配鑄制錢例謹按雲南各局及後開之貴州四川兩局以銅質髙低沙水異宜仍銅六鉛四相配至乾隆五年改鑄青錢始照京局之例是年更定寶源局移交户部放餉錢額每年本局存留十萬串以備各工取用其餘皆移交户部放餉倘遇大工需錢至十萬串不能足用者另行奏請行各省舊欠錢糧折收銅器之令熟銅定價每觔一錢一分九釐有奇生銅每觔九分五釐有奇各按成色觔兩抵算六年定寶源局増設新厰鼓鑄如寶泉局例共正鑪二十五座勤鑪六座增設大使二員於本部筆帖式内揀補七年申定錢值每銀一兩止許換制錢千文時奉天直隸等處錢值過賤故有是令並令各省一例遵行令江西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山西各收買銅器開鼓鑄局錢幕俱用滿文江西南昌府局鑄寶昌二字浙江杭州府局鑄寶浙二字湖北武昌府局鑄寶武二字湖南長沙府局鑄寶南二字河南開封府局鑄寶河二字山東濟南府局鑄寶濟二字山西太原府局鑄寶晉二字是時惟粤西距京遥逺制錢到粤者少民間所用多係私錢每年雖有雲南撥錢二萬串不敷流轉尋令於雲南省城臨安二局嵗撥錢六萬串發運廣西沿途截留以為搭放兵餉俸工之用其易銀還滇悉如舊例開貴州畢節縣鑄局時貴州威寧州採銅有效大定府境内又産有鉛礦巡撫張廣泗奏請乃於畢節縣城開局設鑪十座每年開鑄三十六卯錢幕鑄滿文寶黔二字九年復定制錢放餉成數單月以一成搭放雙月以二成搭放嗣後以錢數多寡酌定一成二成或增至三成按季具奏配給嚴販運及囤積制錢之禁開江蘇安徽鑄局江蘇設於蘇州府鑪十二座安徽設於江寧府鑪四座每月各開鑄二卯其錢幕俱用滿文各鑄寶蘇寶安二字停河南寶河局山西寶晉局鼓鑄十年更定寶源局監督一年為滿之令改為二年期滿并定滿漢二員新舊互相更代之例是年開四川成都府鼓鑄局設鑪八座每年開鑄二十四卯錢幕滿文鑄寶川二字時陜西錢價昻貴户部議請雲南嵗鑄錢十萬串發往易銀還滇尋從雲南巡撫張允隨奏請開局於東川府設鑪二十八座錢幕亦鑄寶雲二字所鑄錢發運陜西停江蘇寶蘇局及浙江寶浙湖北寶武湖南寶南等局鼓鑄十二年復定錢制每文重一錢二分先是順治元年每文鑄重一錢二年改鑄一錢二分十四年加至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銷燬𡚁多仍改一錢嗣因私鑄競起於四十一年仍復一錢四分之制至是以銅價加增錢重銅多易滋銷燬奉
  諭寶泉寶源二局仍照順治二年例每文重一錢二分並將錢様頒行各省照式鼓鑄其見行一錢四分之錢亦令一體行使開雲南廣南府局鑄錢運京停
  湖北湖南廣東辦解滇銅時三省𨔛年採辦滇銅解部每百觔費價十四兩五錢部議若即於滇省照厰價買銅鑄錢較運京鼓鑄實多節省應令雲南鑄出錢文運赴漢口照運陜錢之例每百觔給水脚銀二兩三錢五分其附搭漕船運至通州毋庸議給水脚至通州運京應照運銅例毎百觔給脚價銀一錢二分八釐統較從前銅鉛解京運費毎百觔三兩之數亦有節省雲南巡撫張允隨尋請開局於廣南府設鑪九十四座照舊例於正額外加帶鑄錢及外耗錢錢幕亦鑄寶雲二字其運道令自廣南府城運粤西另委員運至漢口聽楚省轉運到部遂停湖北湖南廣東解辦滇銅更定寶泉局監督以二月更代停安徽寶安局鼓鑄十三年陜省錢價漸平停雲南東川府局撥運陜西錢是時民間多行使翦邊錢定翦邊錢禁例及各官失察處分
  乾隆元年頒行乾隆通寶錢除用黄銅器皿之禁户部尚書海望疏言銅器散用民間相習已乆一旦禁使勿用則其情有所不便緩之則互相觀望急之則百𡚁叢生胥吏借此需索刁民借此訛詐得賄則賣官法不得則入人罪其𡚁一民隐既難上逹有司未必皆賢民間交納銅器或有侵蝕扣尅僅得半價者或有除去使費空手而歸者名為收銅實為勒取其𡚁二此等銅質本極粗雜一經鎔化折耗甚多而工價不減在收買之時原費帑金所得不償所失其𡚁三况黄銅乃係白鉛配成今禁用黄銅而不禁紅銅則奸匠皆將銷燬制錢攙藥煮白以成器皿較之未禁之先不特銅又多費適以昻其價值而速其銷燬其𡚁四凡此四𡚁必究其根源以求變通之計夫自古錢文輕重必隨銅價之低昻增減上年
  世宗憲皇帝因私銷之𡚁飭九卿議減錢數每文重一錢二分所以調劑夫銅貴錢重者業有成效固已不必屑屑於禁銅末務矣嗣後祗於雲南江浙辦銅之處設官分職統計部用銅觔採辦如有餘銅任民販賣則鼔鑄自得充裕而於國計民生均屬有益
  上是其議増定雲南餉錢作銀之數每錢一千二百文作銀一兩配給二年發工部餘錢設官局出易以平錢直是時京城錢價漸昂每紋銀一兩易大制錢八百文部臣議以兌換之柄操於錢鋪之手而官不司其事故奸商得以居奇請將工部節慎庫見存餘錢八萬串於京城内外開設官錢局十處出易從之錢直遂平三年停廣南府鑄運京錢局令即以原銅按年解京停山東寶濟局鼓鑄是年復增四川寶川局鑪七座共鑪十五座添銅鼓鑄以給配支兵餉及各官養亷之數四年令寶泉寶源二局錢盡行歸庫每月加增成數支放兵餉其鑪頭應領工料每錢千給銀一兩於四季由户部發兩局監督按數分給增貴州寶黔局鑪十座共為二十座其添設官兵每月闗支餉銀俱以錢文搭放五年改鑄青錢每紅銅五十觔配合白鉛四十一觔八兩黒鉛六觔八兩𠕂加㸃錫二觔配合鼓鑄并令開局各省一體如式改鑄與現在黄錢相兼行使其錢銷燬錘擊即碎不能改造器皿私燬以熄開福建福州府局設鑪八座錢幕滿文鑄寶福二字復開江蘇寶蘇局設鑪十六座浙江寶浙局設鑪十座並增雲南鑪局十座及臨安局鑪五座其錢照青錢式又以雲南改鑄青錢需用㸃錫赴粤採買不易准其以箇舊厰版錫搭配鼓鑄六年復開雲南東川府鑄局設鑪二十座湖南寶南局設鑪五座定京局淘洗餘銅及工料分給銀錢之例七年户工二部議定二局各開鑄六十一卯以備增搭兵餉遇閏加鑄四卯開廣西省城桂林府局設鑪十座錢幕滿文鑄寶桂二字八月復開江西寶昌局設鑪六座八年定私鑄鉛錢禁例凡首從工匠及知情買使與知情不舉首者分别擬罪有差開湖北寶武局鼓鑄及雲南大理府鑄局各設鑪十五座增定江南餉錢作銀之數仍照定例每銀一兩給錢一千文自甲子年為始時京城錢價昻貴九年令寶泉寶源二局於定額六十一卯之外各加鑄錢十卯交官局易換十年又命兩局各帶鑄五卯加鑄二十二卯並申嚴販運及囤積制錢之禁尋以錢價漸減停止官局其兩局開鑄仍照原額六十一卯是年以貴州苖疆漸知用錢交易總督張廣泗奏請添設鑪座遂令加鑄十卯為四十六卯並令江西寶昌局增鑪四座共為十座開廣東廣州府鑄局設鑪六座鑄滿文寶廣二字定用銀用錢事宜京師錢文自各門嚴查後價直漸平而近京州縣仍貴令地方文武官將天津一帶商船漕船興販錢文囘南者嚴查禁止又
  諭令九卿議定凡各省修理城垣倉庫領出帑銀除雇覔匠夫給發工錢外一應買辦物料毋許以銀易錢其民間各店舖零星買賣准其用錢至總置貨物仍令用銀交易使商民皆知以銀為重不得専使錢文開保定府鑄局保定府向未鼓鑄直隸總督髙斌奏請配買漢口鉛錫設鑪六座錢幕鑄滿文寶直二字每年開鑄四十八卯從之後以銅觔不敷減鑪二座十一年復增四川寶川局鑪十五座共為三十座以每嵗所鑄錢一半撥運陜西搭放兵丁月餉易銀歸欵鑄工部寶源局督理錢法堂闗防仍照寶泉例一體補給以昭畫一十二年增湖北寶武局鑪座仍令鼓鑄大錢先是湖北鑄局以滇銅不敷鼓鑄奏准收買漢口鎮商銅改鑄每文重八分小錢與大制錢同價配餉至是湖廣總督塞楞額疏言官局改鑄小錢計其工料燬大制錢二千即可鑄小錢三千盗銷私鑄𡚁且相因而起近日漢口商銅頗多應廣為收買仍鑄每文重一錢二分之大錢并請增鑪五座為二十座於配餉之外發江夏漢陽二縣設立官局按市價酌減出易從之十三年山西巡撫準泰以錢價昻貴奏請復開寶晉局設鑪十座每年開鑄十二卯除去工價及配給兵餉外並隨時減價平賣以資民用從之開陜西鼓鑄局於省城西安府設鑪十座錢幕滿文鑄寶陜二字每年開鑄二十四卯所鑄之錢設局聽民易換以平市價十四年停雲南撥運廣西錢酌減省城鑪局十座存留二十五座臨安府局鑪八座存留八座鑄錢以敷滇用是年增廣西本省寶桂鑪局八座為二十座並令廣東寶廣局每年按原定之卯加倍鼓鑄其從前各鎮協營兵餉未經搭錢者一例配給十五年令江浙二省錢局加鑪鼓鑄時以明年
  聖駕巡幸江浙商民雲集乃先期
  特命截留滇銅於江蘇浙江二局加卯開鑄届期設立
  官局減價出易以平市價嗣後恭遇
  南巡盛典皆照例加卯鼓鑄復開廣南府鑄局設鑪十五座每年開鑄三十六卯除去工價等項照銀七錢三之例配給曲靖開化二鎮標及廣羅協廣南營兵餉十六年户工二部議定寶泉寶源二局額鑄之外所餘銅鉛錫應各加鑄十卯為七十一卯每年添鑄之錢如遇錢價昻貴即發八旗米局照市價酌減出易改撥四川銅觔運陜於寶陜局另增設鑪局十座加配鉛錫鼓鑄裁川省鑪局七座停鑄運陜錢十七年暫停山西寶晉局七座復於雲南東川府設鑪二十座鼓鑄専搭兵餉時東川産銅日盛令就近增開新局設鑪五十座亦開鑄三十六卯以備存貯其搭放銅鉛工本脚價每銀一兩仍照兵餉例以一千二百文發給增湖南寶南局鑪五座共為十座加鑄一倍錢文增搭兵餉以每百兩給錢十串作為一成之數餘錢仍交官局以時易換是年以湖北議修城工令寶武局照原定之卯加倍開鑄除工料外添鑄錢文仍令該局出易還歸鑄本以所得餘息銀備充公用復開山西寶晉局以購買銅觔不敷較從前酌減鑪四座止存六座隨時鼓鑄以需公用其各營官兵俸餉令照銀七錢三之例配給十九年工部奏言寶源局按卯鑄錢解交節慎庫者除給發各工及移交户部放餉外遞年存積貯庫者三十七萬餘串查搭放兵餉每月約計需錢七萬餘串内工部協放僅二萬串為數較少請嗣後工部餉錢每月以三萬串為例從之二十年總督黄廷桂以四川議修城工請更增寶川局鑪三十座加倍鼓鑄以充公用從之二十一年令寶源局以每年存積餘銅於正額七十一卯之外加鑄十卯以廣流通俟餘銅用盡即行停止時川省餘銅足敷採買是年增山西寶晋局鑪五座為十一座旋令雲南東川府新局内加鑄十八卯並增湖南寶南局鑪十座為二十座其時寶泉局嵗鑄額用外餘錢八萬餘串逐年遞積存庫錢約六十萬串户部奏准以各衙門應支公費每月需銀九千四百餘兩不等請照工部各官給發寶源局錢之例一體改給制錢二十二年
  諭前代廢錢流傳無幾如唐宋元明舊錢不妨聴民行使至偽號錢文例應嚴行禁革准民間檢出官為收買二十四年移貴州畢節縣局於省城貴陽府加鑄二十六卯尋定每年六十九卯除去工價及搭放兵餉等項外餘錢令官錢鋪發賣以平市價開西域葉爾羌城鼓鑄局先是囘部葉爾羌喀什噶爾和闐城舊有紅銅錢文名曰普爾每文重二錢制小而厚外有輪郭中無方孔每五十文直銀一兩謂之騰格至是平定囘部
  皇上從將軍兆恵請開局於葉爾羌城改鑄錢文特命户部頒發錢式仍用紅銅每文重二錢形如内地制錢較厚文為乾隆通寶用漢字其幕鑄葉爾羌城名左
  國書右囘字先以預備軍營之銅鑄錢五十萬易囘部舊錢銷燬更鑄以資囘衆之用仍於各城産銅之地陸續採銅加鑄又因囘疆蕩平大兵凱旋經理甘肅一應屯田事宜需錢甚多酌撥四川省每嵗協濟錢十二萬串湖廣省協濟錢八萬串按數分運甘省復增寶南局鑪局時湖南餘錢不敷解運巡撫馮鈐奏准於舊鑪二十座外增鑪二十座加卯鼓鑄以資協濟尋以甘省錢文市價大平將四川湖廣撥運錢停止增寶泉局五卯為七十六卯二十六年開西域阿克蘇城鼓鑄局亦如葉爾羌之例惟錢幕鑄阿克蘇城地名仍置七品伯克二員管理採銅囘户令其嵗解紅銅於阿克蘇城及烏什城庫車城沙雅爾城賽哩木城拜城哈喇沙爾城等處以資鼓鑄令湖南收禁小錢地方官給價收買惟前代古錢及康熙年間之小制錢仍聽民便行使增設户部寶泉局錢法堂司官滿漢各一人仍照監督之例二年更代酌裁筆帖式二人二十九年開雲南順寧府鼓鑄局設鑪八座每年開鑄三十六卯並照東川新局之例加鑄十八卯錢幕仍鑄寶雲二字三十年四川總督阿爾泰疏言川省各營需用賞卹曾請於鹽茶項下支銀萬餘兩交寶川局每年加鑄二卯惟重慶夔州二處仍係營中領本四萬餘兩開典生息較之錢局加卯鼓鑄相去懸殊應請將二營官典停止以所獲息銀及房間什物變價歸本解司以一萬九千餘兩仍照例交局隨卯帶鑄除歸還價本所餘銀兩足敷添補賞項之用從之三十一年裁減雲南順寧局加卯鼓鑄增省城臨安鼔鑄卯期三十二年令寶直局餘銅鑄錢供餉三十五年減雲南鑪座時雲南錢值過賤將東川新設鑪二十五座大理廣西各十五座臨安順寧各八座均行裁減三十六年酌減貴州搭放兵餉錢例寶黔局鼓鑄錢文向例均以一六搭放俸餉至是總督彰寶巡撫李湖先後奏准安籠威逺等鎮錢價平賤又離省窵逺運囘毎至虧損停止搭放文官亷俸及書役工食減半搭放其提標古州鎮標二十一處仍如舊例減山西寶晉局鑪五座減江西寶昌局鑪四座時兩省錢值平賤官錢陳積稍多三十七年令貴州省局存貯餘錢搭放兵餉三十八年復寶泉局工錢改給銀兩之制向例局役原定每卯給制錢一千二百四十串嗣於乾隆四年議准改給銀兩後因錢價昻貴復經定議給錢至二十八九年以來錢價日就平減匠役按例給銀舊欵不符至是仍改給錢三十九年湖南巡撫覺羅敦福疏言寶南局錢積至十七萬四千四百餘串難以流通請於修巴陵縣城工内減價易銀從之四十年開伊犂鼔鑄局錢幕用寶伊字照内地常行制錢每文重一錢二分用紅銅八分四釐黒鉛三分四釐八毫㸃錫一釐二毫鼔鑄四十一年復開雲南省鑪并增鑪座時雲南産銅甚多足資鼓鑄於東川局增十五座曲靖府十八座廣西州復鑪十五座保山局增四座大理局三座省局一座共五十六座統舊存鑪共百四十一座每年每鑪加鑄三十六卯搭放兵餉外加搭放各厰鹽井工本薪食又復寶黔局鑪時滇銅豐旺又增給厰價採挖日富而黔省自減鑪以後官錢既少市價增昻至是撥滇銅之餘赴黔鼓鑄復原減五鑪移於省城四十二年令雲南兵餉以銀錢各半搭放四十四年裁雲南省鑪二十七座以節省銅觔撥供他省採辦減廣西鑪四座以滇省近年出銅較少止存鑪十二座其鑪役工食概給以銀四十五年以雲南各厰採銅竭蹶且距省稍逺稽察難周
  諭令將大理府所設八鑪移歸省局其東川府只留十
  座餘六座并裁









  皇朝通典卷十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一
  食貨十一
  漕運
  等謹按漕運自明開㑹通河始罷海運陸運而為儹運自支運而變為兑運又為改兑始罷民運法似善矣然明臣邱濬厯言其害甚謂唐宋之不若今考其弊軍固無室家之樂有轉輸之勞而民受其害者亦多當時有司漕之責者皆左軍右民交兑之際軍日益横需索無饜民雖不任運而其苦十倍於漕我
  朝於運丁則有贍運之屯田有官給之行月有民輸之贈貼而且貿易土宜利倍十一家室完聚往返有期軍固無運輸之苦而改軍民交兑為官收官兑小民免於輓運樂於輸將其所以惠愛軍民者計至周矣兹纂通典於漕運别為一編按年纂列至
  列聖相承偶遇偏災或蠲免或緩徴或截留或折色諸惠
  政已列蠲賑冊中兹不具載
  順治二年定漕運官司提衡巡察則設總漕巡漕督押則設漕道糧道統領則設總運輓運則設旗甲又監兑官以同知通判為之押運官專以通判為之領運官以衛所守備千總為之四年定各省漕船缺額令運軍自備船裝運自備船不支三修料價僅給重運銀令其雇募民船七年裁巡漕御史九年定給漕船水脚銀江南蘇州松江安慶廬州並江西浙江等處每石自三錢至三錢五分揚州府每石二錢五分均於随漕項内動給定官收官兑徴贈貼銀半給運軍十年以白糧無漕船令攅厰成造製鐵斛定式頒發倉場十二年定五年一編審軍丁毋令竄入民籍是年定各省漕運過淮限期江北各府州縣限十二月内江南江寧蘇松等處限正月内江西浙江限二月内其不過淮之山東河南二省限正月盡數開行十三年定各倉收米限期京倉限十日通州倉限七日印給倉收以坐派紅单到日起限逾限者劾之先是貼造漕船例於民地徴十之七軍地徴十之三給備料價其有不敷於江寧各衛屯米每石協濟銀一錢黄快船每丁協濟銀五分官舍餘丁編為三則上則納銀五錢中三錢下二錢審定造冊徴收解厰以供貼造至是飭將各衛所舍餘閑丁按年編審納銀為幫貼之費十六年漕船囘空過淮者責之漕運總督不過淮者責之糧道覈其船原數闕者罪之十七年定押運府倅過淮抵通違誤者如糧道例議罪令折徴灰石米解部撥支十六年禁折徴漕糧毋得以兑漕為名價外苛索
  康熈元年
  諭領運官軍依限抵通囘空均宜恪守成法如有私販貨物隐藏犯法人口及盜賣漕糧中途故致船壊者著督漕官並該地方官叅奏嚴提治罪若知而徇隠亦從重處治二年刋發各省漕運全單開列兑糧船數修船錢糧及到次開兑開行過淮到通囘空違限日期及騐米色察夾販款目畢具令依式填注違者著該管官察叅并嚴沿途文武官催儧之責有不力者論罪定漕糧完欠分數除帶運米外將餘米併入正項總作十分考覈未完六釐及一分以上不及二分者經管糧㕔罰俸有差三年增造浙江白糧船六十四號並入漕帮僉運四年定漕船抵通州限十日囘空十一年更定漕船抵通限期山東河南限三月初一日江北限四月初一日江南限五月初一日江西浙江湖廣限六月初一日到通均限三個月完糧如違限不完押運等官計違限月日各降罸有差又定白糧過淮抵通違限者督運官議處如督運漕糧例十四年定江蘇白糧照浙江例抽漕船装運五年更换十七年增定沿途程期重運有違限一時以上至違限與原限之期相等及逾於原限專催督催官各議罰降調革職有差回空如逆流順流有牐壩之處均照重運定期無牐壩之處原限十二日者改為九日四日改為三日三日改為二日一日半改為一日順流無牐之處原半日改為三時一日改為半日四日改為二日五日改為二日半如致違限沿途文武官並隨帮官皆照催儧重運例議處天津至通州重運係逆流二十里限一日囘空係順流五十里限一日浙江至山陽重運順流四十里限一日逆流二十里限一日囘空順流五十里限一日逆流三十里限一日違限照例議處至鎮江渡江如因風守候令地方官報明免議再江西湖廣漕船行長江至儀徴者因風挽運難以立限應令地方官作速嚴催出境其自儀徴至天津皆如新定例行是年准淮北向例止收紅米之州縣紅白兼收著為令二十二年定漕船載運額數每船載正耗米五百石土宜六十石並令漕督親督重運至通嵗以為例二十六年申嚴代運之令及該管處分至各衛所漕船照每年見運之數成造十分之一又定各省嵗修漕船每出運一船給修費銀七兩五錢二十八年定漕船受兑離次各省巡撫題報限期不得過二月逾限議處三十三年禁折徴耗米違者以改折漕糧治罪三十五年定出運每船僉軍一名其餘水手九名擇有身家并諳習撑駕者雇充三十七年定江南建平縣漕糧改折耗米例四十五年定僉軍例四十九年定掛欠漕糧之例除本軍名下追賠一半外其半令漕運各官照數分賠五十一年定僉副軍一人隨運並定給漕船來往限单飭令沿河州縣挨次填注入境出境時日五十四年定交兑様米每船用米一石著糧道及漕運總督加封抵通起卸時其様米仍作正收雍正元年免江西脚耗扒夫修倉鋪墊等銀五十一萬兩米六十一萬石有竒是年令漕運總督於開兑開帮時將船糧各數運軍姓名冊送户部查覈二年嚴漕船剥淺擾害商船及包攬貨物夾帶私鹽私藏火器禁裁船政同知其修造漕船事宜令歸糧道管理先是經紀運米到橋車户運米到倉每米五十袋抽掣一袋一袋短少餘袋例算於各役脚價内扣賠是年更定掣欠之制每石秔米作價銀七錢稄米六錢仍於脚價内扣抵若欠數多照盜賣漕糧例治罪其每秔稄米一石作價銀一兩四錢著地方官將家産變賠三年定漕白糧抵通日期及起卸囘空船糧各數並石壩外河水深淺令倉場侍郎五日一次具奏四年
  諭押運同知通判抵通之日著總督倉場侍郎送部引見
  五年
  諭在京各倉委都統副都統御史等每倉各一人專任稽察之責其支放奏銷等事不必經管惟倉房渗漏墻垣損壞與倉内鋪墊及匪類盜竊各弊察出即行文倉場侍郎知之倘不能察出弊端以致虧損倉糧著落都統及倉場監督等官分賠通州三倉交與通永道通州副將稽察其失察分賠之例與京倉同並定催漕船成造嵗修銀兩每船給銀三十七兩六錢三分三釐動支税課銀每嵗給二修銀二兩動支茶果銀十年期滿照例别造六年定文學生員准免僉運令浙江徴收漕米無論紅白籼粳概行收納著為令七年
  諭朕聞糧船過淮所費陋規甚多嗣後著御史二人前往淮安稽查不許官吏需索擾累其糧艘中攜帶物件除照例許帶外如有夾帶私鹽及違禁等物者亦著該御史稽察但不得過於吹求以致糧運遲滯至漕船抵通時其該管衙門官吏及經紀車户人等恐有向運軍額
  外需索者亦著差御史二人稽察淮安于二月初差往通州于四月内差往都察院按期開列請㫖時山東河南增設總河是年定漕船經過濟寧臨清二處令河東河道總督題報八年定漕船底料銀向例成造新船將舊船解厰充作底料如無交銀五十一兩九年免江淮興武二衛底料銀十萬八千一百餘兩十一年令河南山東於額徴粟米内改徴黑豆十二萬石十三年復申漕船水手擾害居民之禁
  乾隆元年定截留漕糧各事宜江蘇安徽浙江三省應支本折月糧三修銀准其照數全給其行糧盤耗贈銀負重贈米等項各隨多寡按程期逺近計算江西漕船大米較多遇有截留將原領折耗行月贈銀贈米斛面米均免扣追湖北湖南漕船泊臨洞庭湖風波不測遇截留時例給一半月糧之外每船酌留頭舵水手四名防䕶每名日給口糧一升減去人等每站給盤費銀三分米一升照時值折給二年將河南山東粟米改徴黑豆河南二萬石山東四萬石裁減江南浙江白糧十二萬石改徴漕糧以紓民力並定山東自備船回空之例是年令御史四人分駐淮安通州濟寧天津等處巡察諸弊三年
  恩賞運弁銀人各四兩軍半之是年以湖北通山當陽二縣僻處山陬兑運較難每石改徴銀一兩二錢五分制鐵尺用積方之法覈算倉糧旋定各倉貯米每厫以萬石為率其竒零之數别貯一厫四年定漕船遇淺剥運例凡重運所經遇淺令河道總督即飭所在有司官具民船剥運其剥船雇值憑有司官酌給五年復定漕糧截留事宜未兑者照停運例給與减半月糧已兑未開者並將三修一項全給七年又定山東河南截留已兑開行者加給銀五十兩江南浙江六十兩湖廣七十兩江西九十兩免江西南昌江南興武浙江紹興各帮貸逋銀四千六百四十兩復定山東漕船不由漕運總督給發限单受兑之後即呈報河道總督及巡漕御史稽察催行時江淮興武二衛運軍有黄快船避僉者八年俱令歸入民賦以嚴勾考是年河南粟米復改徴黑豆二萬九千三百五十六石六升有竒十一年增設河北垡船六十號汊夫百八十名淺夫三百名隨時疏濬其置造垈船器具夫工等費於紅駁銀内動支十六年又改河南粟米徴黑豆二萬石十七年定稽察各倉官除都統值班御史在城理訟之期均更畨到倉稽查違者令巡漕御史紏叅是年增定稽查倉庾事例京通各倉每倉差御史一人稽查奏明年終更代不實者議處申禁收漕州縣收兑留難之弊十八年
  諭向來旗員承修厫座往往慮及工部料估之數不敷輾轉議增議減以至遲延時日嗣後各倉如有應修工程著工部倉場該旗各派司官一員㑹同料估修理是年定各倉厫匙鑰封閉之令向例各厫匙鑰交倉場侍郎收執其殘厫用都統御史封條恐陰雨查騐不便兹改交滿漢監督以專責成又収漕甫完即行封閉易致蒸鬱糜爛俟深秋時始行上板加封二十七年定監督期滿即行更代不准留倉例如遇滿漢同時任滿者准倉場侍郎於各倉監督内揀調二十九年令司漕各員不得濫收潮潤米色並行軍籍紳官富户規避僉丁詭揑脱漏之禁三十三年停各倉五年盤驗之例以省糜費三十七年定糧道親行督運抵淮不得轉委丞倅代押例四十一年定直省州縣倉庾建於城内者其收兑稽查令知州知縣自行監督至其地不通水道者改建隣邑水次以便起運是年
  諭令沿河州縣酌量安設縴夫并選派夫頭照管以供受雇其各帮雇覔縴夫并令押運千總督率旗丁查㸃稽核按站交替不許攜帶過站亦不許中途私雇以專責成不致滋事













  皇朝通典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二
  食貨十二
  鹽法
  等謹按鹽鐡之制自漢武帝設立官司除故鹽鐡之富者為吏吏多賈人而山海之利専於上矣唐宋明以來代沿其舊故鄭志所載鹽鐡使筦鹽及鐡與茶類為一編盖以三者之賦當時専設一官總司征𣙜故不得不類紀也我
  國家蕩滌煩苛俾民樂利於鹽法則惟求裕商益民故加斤加引蠲逋提綱以紓商力設倉偹貯減價平值以利民用至於竈户場丁則減額課給息銀老幼孤獨則弛例禁准負販凡設官分職皆所以惠下䘏民也若夫鐡冶之産久無征𣙜而茶惟甘肅陜西尚有茶課他省並無専司其税或歸闗𣙜或入雜税與鄭志所載沿革互異自不得仍因其舊兹纂輯通典謹於鹽法列為一編而於茶鐡則附見征𣙜襍税編兹無贅焉
  順治元年
  諭整理長蘆鹽法詹事府通事舍人王國佐條奏十四事一復額引以疏壅滯一改引部以速引利一便引價以壮京圉一革防銷以省商賈一除濫贖以伸商寃一除變價以止姦欺一清焚溺以杜虗冐一止改告以一引鹽一疏闗禁以通引楫一杜擾害以清私販一核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以清窝囤一復兩坨以偹譏察一免徭助以濟孤商一設賞例以鼓富商部覆允行二年
  詔免陜西本年鹽引額課三分之二河東廵鹽御史劉今尹疏言河東鹽課向例解貯京庫而給發鹽引率皆先納銀而後領引商力不敷請循按引納課舊例定期徴觧從之又准劉今尹奏請山西太原府遼沁二州亦照河東例革票行引又定原食淮鹽之汝寧歸兩淮廵鹽御史管理原食西和漳縣鹽之臨洮鞏昌歸甘肅廵按兼管又定河南江北江南各運司鹽課照前朝㑹計録原額徴觧是年
  詔免各省本年鹽課三分之一核定本年行鹽百七十一萬六千六百二十五引徴課銀五十六萬三千三百十兩六錢有竒四年嚴示私販之禁蠲免浙閩廣東加派鹽課謹按故明天啟崇禎年間浙閩等省鹽課加派名色甚多今盡行蠲免止照萬歴年間舊額按引徴課又免江南崇明鹽課又議准山西鹽法道歸鹽運司兼管六年以四川未定免徴商民鹽課七年定廣西驛鹽事務歸併布政司兼理八年定徴觧鹽課毋許於正額外勒索餘銀十二年申禁河東長蘆等處派民納課積𡚁十五年禮部議准長蘆運司所觧青白鹽磚存貯光禄寺庫者厯年存剰六十餘萬斤現在足用令該地方官将應觧鹽斤照時價改折尋定上元江寧等八縣食鹽九萬六千七百引将原派綱鹽十三萬八千
  八百四十七引仍歸綱地行銷十七年嚴回空糧船夾帯私鹽之禁准四川廵撫張所志疏請新鑿鹽井仍照開荒事例三年起課其貧民易食鹽斤在四十斤以上者始令按數納課是年兩淮廵鹽御史李贊元疏定鹽法八欵一每年額引宜帯積引附銷一清理府州縣私販之源一清理三十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弊一嚴飭各道廵緝越販一稽核官引以杜夾𢃄一淮北宜併引行鹽一鹽引日増宜照長蘆河東兩浙例加課不加引一溢斤割没日重宜照所發印簿實填從之十八年准長蘆廵鹽御史張冲翼疏定鹽引仍照舊例歸部先是長蘆舊例引存户部先課後引自順治十五年户部發引到司皆争先求售減價而賣鹽賤引壅逋課甚多是年仍令鹽引歸部以杜鹽賤引壅之𡚁並定臨安府属枯木八寨牛羊新縣四處食鹽銀兩編入𫎇自縣經制全書以是年為始
  康熙元年以淮北引壅議准疏通淮安府等州縣一萬引改撥寧國州六千五百引和州含山三千五百引三年免廣東逋欠鹽課銀七萬一千一百一十五兩是年定江西吉安府改食淮鹽四年
  詔蠲免各省積欠鹽課長蘆廵鹽御史李粹然請並将山東本年竈課銀一萬四千八百餘兩照例豁免從之准廣西廵撫金光祖請暫減廣西鹽引六年定湖南衡永寳三府改食淮鹽從廵鹽御史𡩋爾講請也又定郴州十一州縣食鹽免其銷引辦課七年令廣西布政使兼理鹽務改廣東廵海道為廣肇道管理鹽法嚴陜西鹽引州縣官按畆攤派之弊又定各省鹽斤聼商人自行銷運九年兩淮廵鹽御史席特納疏言淮省積𡚁有苦累商人者六一曰輸納商人納課例将引數填註限单謂之皮票而運庫扣勒皮票胥役又有使費謂之照看綱總又有科歛謂之公匣一引之鹽嵗費約至數萬兩二曰過橋商鹽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例将艙口報騐謂之橋掣而関橋扣勒引票每引科費數分不等嵗費約至數萬両三曰過所商鹽呈綱例必造冊擺馬謂之所掣而未經稱掣先有江掣之費又有茶果之費又有緩掣之費又有加𮄑之費嵗費約至數萬兩四曰開江引鹽既掣例必請給水程毎引數分不等又請給桅封毎張數兩不等嵗費約至數萬両五曰闗津鹽船既行所過鹽道有掛號之費營伍有廵緝之費関鈔有騐科之費嵗費亦數萬兩六曰口岸船既抵岸江廣進引毎引道費錢餘不等様鹽毎包數釐不等嵗費亦數萬兩又言淮鹽分掣有三大𡚁一為加鉈之𡚁掣官毎藉餘斤虧頭為名不論塩包輕重暗掛斤兩毎一引增至二三十斤不等二為坐斤之𡚁掣官又藉合算底馬為名不論斤重有無豫定餘鹽非多帯斤兩不能抵償毎一引帯至四五十斤不等一為做斤改斤之𡚁斤多賂入可以填少斤少賂不入可以填多掣官于未掣之先議定使費暗做斤兩已掣之後又暗改斤兩疏上
  諭部臣酌議㝷議定将私派等欵嚴禁勒石立於橋所及經過闗津口岸永行禁止如有違禁者照律治罪是年又准席特納請停止五十七日豫徴鹽課之例十二年定長蘆等處鹽務仍令御史廵視謹按順治二年定廵視兩淮長蘆兩浙河東鹽政御史各一員嵗一代更十年裁各省廵按御史将廵鹽御史一併議停鹽務交與運司管理十三年添設江南安徽驛鹽道其管理通省驛道改為江蘇等驛鹽道又添設四川督糧道及湖北驛鹽道俱兼管理鹽務十四年又改陜西固原道為平慶道管理驛鹽事務十七年
  定埸竈地丁錢糧照民户地丁刋刻由单十八年蠲免福建海澄等十三縣歴年舊欠鹽課二十年停止奉天銷引凡民人有煎鹽發賣者聴其自行貿易不必官為經理是年嚴廣東私充鹽商及福建横征鹽課之禁二十一年蠲免廣東渡口鹽埠額外加増銀六萬五千餘両從巡撫李士禎請也是年令廣西食鹽仍復舊例謹按廣西南寕太平思㤙三府舊例俱食亷州府鹽欝林等處俱食髙州府鹽後因塘田盡遷改銷梧州府引是年以二府鹽田既復故仍照舊例二十二年豁免里甲包賠鹽丁修築銀一萬五百餘兩二十五年定江西南贑兩府仍食粤鹽謹按江西南贛吉安三府原食淮鹽後改食粤鹽康熈五年将吉安一府改食淮鹽十七年南贑二府又改行淮鹽是年始令仍食粤鹽二十六年准河南陳州項城舞陽等属改食長蘆鹽二十七年廣東巡撫朱宏祚疏言粤鹽利𡚁一嚴禁大小衙門凡簽商掣鹽納餉藉公費額外私派一埠商不拘三年一换善良者永逺承充奸猾者即行除去一鹽引宜通融行銷以免廢滯一禁私廢埠商課餉派徴田畝致累居民一請於虎門港口惠州浮橋等處専差佐貳駐守盤查以杜透漏一生熟二引粤省原有生熟二引生鹽出淡水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熟鹽出歸徳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宜隨商掣運隨民買食不拘定額以利商民一掣鹽之地如佛山距省城止三十里省城掣定行至佛山應免復掣一鹽價請酌水陸運費多寡以定價值如遇隂雨量加毫釐一嚴禁奸商攙和沙土俱從之二十八年免河東本年分額徴鹽池地租又免長蘆新徴引課及雲南黒井鹽課是年以陜西花馬小鹽池并臨鞏二府去河東甚逺其嵗徴鹽課令甘肅撫臣就近管轄二十九年直𨽻巡撫于成龍以直省宣化各属地方最苦請将長蘆額引除去聼民自煎食鹽仍照舊額納課從之三十二年暫減西鳯二府額銷引鹽之半以嵗歉故也三十八年
  詔減兩淮鹽課二十萬兩又減浙江加徴銀三萬一千三百兩四十三年江南總督阿山疏言兩淮鹽務浮費甚多如賞給差役及餽送贐儀此鹽政差滿所用也又𢃄行鹽斤隨費飯銀及重収桅封此鹽政書差規例也又如廵鹽到任規費及過所稱掣鹽斤到任預借息銀種種浮費苦累商民請悉行勒石嚴禁從之四十四年
  諭朕頃者南巡見直𨽻山東兩省販私鹽鑄私錢者甚多傳諭該部嚴行禁止四十八年廣東巡撫范時崇疏言廣東連州樂昌兩處縂鹽額引原派行銷本處及湖南之桂陽郴州等處今請将此項引餉分作十分量地均匀連樂二處行銷十分之三桂陽郴州所屬八州縣行銷十分之七其餘各州縣及江西福建廣西所属向有廣鹽之州縣有額引多少不匀者俱令改撥匀銷至贛屬十二縣内信豊龍南定南三縣原食潮鹽接壤惠州應就近改食惠鹽從之四十九年定湖廣鹽引無分南北一例通銷謹按湖廣長岳等十二府一州向行准引原係酌量地方食鹽多寡通融銷售自康熙六年将向食粤鹽之衡州永州寳慶三府改行淮引遂致各守口岸不能通銷而衡永寳三府又有粤省私販鹽引壅積是以兩淮巡鹽御史李煦請仍照舊例不計疆界一例通銷五十三年准四川巡撫年羮堯請成都所屬犍為等七州縣竈户増水陸鹽引一千一百四十五張徴税銀七百三十兩有竒五十七年准兩淮御史李煦疏請於京口将軍標下派兵一百五十名千縂一員添駐三江營緝防私販五十八年議准山東膠萊鹽運分司事務裁併濵樂分司兼管又裁湖北驛鹽道其鹽務歸督糧道管理五十九年議定兩廣鹽務交與兩廣縂督専理六十年
  諭聞江浙私鹽盛行流為盗賊著江南浙江京口将軍等派兵丁嚴行查拏
  雍正元年
  上以鹽法𡚁竇叢生其正額虧欠非由官差需索致窮商
  力竭即由商人用度奢靡之故
  諭各省鹽政将陋例積習盡情禁革以思裕課甦商之道
  
  諭各省鹽政官員崇尚節儉以振頽俗是年議准湖廣鹽價價賤時每包以一錢一分九釐為率價貴時毎包不得過一錢二分四釐其安鹽毎包較梁鹽再減二釐謹按楚省有安鹽梁鹽二種安鹽黑梁鹽白鹽質不同故價有低昻二年議准廣西鹽法改為官運官銷又議准福建鹽法将鹽院衙門各官及商人盡行裁革所有鹽課均攤各場交與州縣官照數収納又議准廣東鹽法将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商停設委官監収其埠商仍留使完課運鹽内有無人充商之地著地方官領鹽運銷觧價完課若引多壅積地方有可以代銷者聼其呈明代銷尋以各省督撫兼理鹽政申
  諭各省督撫曰鹽差之𡚁飛渡重照貴賣夾帯𡚁之在商者猶少加派陋規之弊在官者更多若不徹底澄清勢必至商人失業國帤常虧夫以一引之課漸添至數倍有餘官無論大小職無論文武皆視為利藪照引分肥商家安得而不重困賠累日深則配引日少配引日少則官鹽不得不貴而私鹽得以横行故逐年之課難以奏銷連嵗之引盡皆壅滯非加派之所致與惟督撫係封疆大吏巡鹽御史地方官或不奉約束今歸併督撫則孰敢抗違况欽差猶毎年更换而督撫兼理則無限期必實心奉行嚴除加派庻風清𡚁絶不負歸併之本意也議准湖廣江西及江南上江等處毎引加鹽五十斤惟山陽等州縣逼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鹽不易售仍照舊例不再加
  勅查漕船私鹽旋
  諭漕船回空夾帯私鹽固宜嚴禁但仍照例在運河口内派官搜查若至大江不可攔阻搜查有悮漕運議准粤省竈丁鹽價照舊定之數十分内加增一分又准廣東舊裁運同一員仍於潮州復設又准福建汀州府鹽務即令該知府領運辦理又定淡水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㨂選幹員分委督収皆從兩廣縂督孔毓珣請也三年
  諭鹽價之貴賤亦如米價之消長嵗歉則成本自重價亦隨之嵗豊則成本自輕不待禁而自減朕意若仍隨時銷售以便商民均属有益㝷定淮南湖廣等處行鹽以本年成本之輕重合逺近脚費酌量時價隨時銷售不得禁定鹽價以虧商亦不得髙擡時價以病民仍令以自取賣鹽值報部湖北巡撫納齊喀疏言荆州府巴東縣地湧鹽泉居民煎熬請照淮鹽行引於楚北各州縣分銷從之裁波羅冲可克地方鹽務通判並駐防官兵五年雲南縂督鄂爾泰疏言黒鹽一井薪本不敷請毎百斤加銀四分二釐又額煎撥給鹽斤毎百斤加銀二錢又黑鹽發價于毎斤額定三分内再減二厘得
  㫖地方出産有舊無而可以新増者亦有舊有而應當裁減者倘但令増添而不許裁減殊非公平之道且隠瞞
  挪移之𡚁由此而生著鄂爾泰查明鹽斤内所増銀兩抵補減價増薪之數定議奏聞嗣奏滇省各鹽井新増正課共銀五萬七千七百有竒減價増薪之數共銀一萬九千餘両抵補有餘請如前奏從之河東池鹽獻瑞産鹽七百餘萬斤六年河南縂督田文鏡疏請汝寕一府引鹽停止知府彚銷令各州縣招募殷實水商行鹽辦課該州縣按季督催各銷各引從之鹽政碩色疏請修理鹽池嵗撥餘銀羡銀六千兩以三千兩充嵗修以三千兩積至五年充大修從之五年議准閩省鹽暫令水商行銷試行三年無誤課食再照兩淮等處例設引商嗣於乾隆元年復行招商行引定私梟連坐之法惟大夥窩囤聚衆拒捕者始将首犯之同甲一併連坐若尋常興販止治兩隣甲長以不首之罪准兩淮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設立竈長保甲稽查私𡚁又禁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户私置盤䥕謹按深者為盤淺者為䥕皆燒鹽之具並定淮北晒掃餘鹽令商人収買配運酌加引課謹按淮北五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用潮水晒掃成鹽難與火伏一例七年復設山東膠萊分司運判謹按山東舊設分司二員康熙五十八年裁膠萊分司今復設八年
  諭川省鹽課考成惟責之産鹽州縣倘僻逺地方不行官引必致私販充塞甚為鹽政之𡚁應将官引通行各州縣計户口之多寡均匀分發引張令其各自招商轉運倘有壅滯責成州縣如此則有司稽查必嚴私販息而官引銷𡚁端亦永剔矣長蘆鹽政鄭禪寳疎言山東青登萊三府所属之十六州縣票鹽舊係招商辦課民情未便請除商名聼民自行領票銷賣其應納課銀攤入地糧徴収從之定地方官經征鹽課全完議叙之例九年
  諭兩淮鹽政著縂督尹繼善兼行管理十年定廣東子鹽配引之例廣東正鹽之外餘鹽謂之子鹽今定遇正鹽遲缺之時即以子鹽約配商引行銷從廣督鄂彌逹請加給竈丁鹽價每包加銀一錢二分嗣於乾隆元年以鹽價有貴賤不一又定隨時增長之例十一年嚴鹽
  斤虧短之禁定廣東髙廣二府設運判一員専管鹽務舊係知府兼管改設淮南巡道督緝鹽務並於儀徴等處添設營員儀徴之青山頭守偹一把搃一外委一兵一百名江都縣之馬家橋甘泉縣之邵伯鎮僧道橋各添設把搃一員兵三十名禁埠商設立坐標私収漁户幫餉又定湖南新開苖疆之永順永綏等州縣行銷淮引共増三千七百二十一引十二年湖南巡撫鍾保疏湖南常寧縣例銷淮引桂陽州例食粤鹽今桂陽屯丁散處常寕交界地方食粤食淮不無混淆請将五十四户屯丁田賦户口歸併常寧縣管轄其原食粤鹽亦改銷淮引以杜私販之源從之定粤省収買埸竈餘鹽以清私販江南縂督趙宏㤙疏言通㤗等州縣漁户貧民請按户口多寡於附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餘鹽酌留若干俟漁汛之期填定鹽數照票赴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買鹽彚冊報查從之又准趙宏㤙請於淮南儀所添設監掣同知一員十三年兩淮鹽政髙斌疏定鹽法四條一浙閩川粤及長蘆商人與淮鹽接界廣開鹽店宜查究治一湖廣界連川粤宜各選勤幹府佐一員督率巡查一審鹽案無許避重就輕一江廣水程與引目無異請歸撫臣就近查核完欠分數檄行驛鹽道勒限嚴催俱經部臣議准是年八月
  皇上御極
  諭淮南鹽政鹽課甲于天下兩江三楚皆仰給於淮鹽課源用以鐃裕近聞湖北早禾稍歉鹽未暢銷楚地夙為魚米之鄉湖魚旺産商得資其醃切藉以完課今年漢水漲發魚市稀少又湖南因經理貴州苖疆軍務未及轉運以致漢口鹽壅未銷積至七八百萬包是今年乙卯綱未能報銷而明年丙辰綱又應起運兩年並納商力維艱朕心深為軫念籌度變通将乙卯未完正額為分年帶征自乾隆元年丙辰綱起按年接運則商力既紓完納自無遲悮從此年清年額可永無遞壓之虞矣又
  諭朕即位之初加意海内民人既降㫖将雍正十二年以前民欠錢糧盡行蠲免因查兩淮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户應徴折價錢糧亦有未完之項當與民人一體加恩著該部即速傳諭總督與鹽政将雍正十二年以前舊欠查明奏聞蠲免俾竈户均霑實惠毋使胥吏作弊中飽
  乾隆元年改浙江廵撫為縂督兼管兩浙鹽政舊係布政使兼管又裁汰滇省鹽課盈餘以平鹽價舊例鹽課除正項外有增添盈餘以俻地方公用又定増斤改引之法杭嘉湖三所引鹽照兩淮舊額每引増五十斤松江所照淮海温台例毎引増給鹽四百斤又暫停浙江鹽政領發餘引謹按兩浙正引共七十萬一千六百九十八道自雍正七年准督臣李衛請預發餘引十萬道遞年来增至二三十萬不等兹因冬夏兩掣塩少僅可敷正引之数餘引暫行停止又議准雲南黒井等井鹽運昆陽等處行銷鹽價毎百斤減至三兩以下其應減鹽價等項銀六萬一千餘兩即将各井應減盈餘通融抵補又定廣西鹽價仍照雍正年間部定之數每斤減價二釐銷售二年免兩廣鹽課餘平銀兩從總督鄂彌逹請也謹按兩廣鹽課商人完餉毎一千兩於平頭三十三兩之外徴収飯食銀十五兩餘平二十五兩是年悉令豁免四年定貴州省古州等處埠銷引徴課額謹按古州係新闢苗疆向無外課兹定以古州為搃埠丙妺永從三角𡉫等處為子埠由古州搃埠分撥銷售其商人歸古州同知管轄又停止浙江省儲偹鹽斤先是鹽政嵇曽筠請買餘鹽存貯以偹平價之需至是廵撫盧□以出易之時分𣲖各商脚價甚重且鹽斤銷耗力不能賠請罷之又免雲南白琅二井節禮及黒井鍋課銀兩六年定淮商運楚鹽價價賤時毎引以五兩四錢一分三釐為率價貴時不得過五兩八錢二分八釐又准毎引量加餘息二三錢謹按前定貴賤兩價只覈給成本故再加餘息以示鼔勵七年
  諭閩省為濵海之區百姓多藉魚鹽之利以為生計朕聞該省鹽課内頗有苦累商民之處如毎鹽百斤加增錢二十文至七八十文不等名之曰長價又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肩魚客販買鹽請領道給印票執照或每單徴錢三文或每石徴錢三文名之曰单錢又正額毎鹽百斤収銀一錢五分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實収錢百五十文該合銀一錢六分六厘毎百斤申銀一分六釐亦令入官名之曰銀水以上各項皆巧取陋規不便於商民者著該督撫確察禁革如有必不可少之襍費即於項内存留若干減去若干不得仍前多索永著為例又定福建招商行引謹按雍正五年即招水商行銷是年始行請引毎年額頒正引五十四萬五千六十有二餘引四十萬三千百六十有二如有銷不及額者照例報㕘又額外餘引十二萬三千不註定州縣令各路通融辦銷盡銷盡報不入年限考成之内八月兩廣總督慶復疏言粤省各埠額引有難銷者有易銷者請将難銷埠分撥於易銷埠引中配運行銷並言粤省近年産鹽甚多其沿海地方鹽塷請改為稻田耕種稻麥以重本計俱從之十一月四川巡撫碩色以蓬溪等縣鹽引積滯請酌量改撥於徳陽等處就近行銷從之八年議准兩淮乙卯綱未完引額提入癸亥綱閠月内帶銷九年以滇省東川等處鹽斤不敷改四川犍為各厰餘鹽増引行滇接濟民食其應徴課銀仍照川省舊例計算收納謹按川省水引一張徴税銀三両四錢五釐陸引一張二錢七分二釐十年准兩淮鹽政吉慶請兩淮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添鑄煎鹽盤角二十七副謹按盤角煎鹽較盤䥕費省而産多甚為便利定淮揚預運鹽斤毎引加耗鹽二十斤十一年豁免海贑二州縣之板浦徐瀆中正莞瀆臨洪興莊等六鹽埸帶徴銀両十二年定運鹽赴楚装載船斤例大船均改作小船毎船止許装載四五百引至千二百引限四十日抵漢口無故逾限十日以外者准起觧官物違限律加等科斷又建常平倉於湖北漢口以存貯遞年未銷積引十三年准淮北鹽亦照淮南加耗之例六月毎引加耗十五斤七月加耗十斤惟五月内中河水淺尚未掣運不給滷耗
  諭近年淮商急公輸課頗為踴躍著加㤙於引額之外毎引增給十斤俾商本不致虧折民食永資利益又定豫提額引例如遇本年額引不敷即於次年額引提銷至次年正綱仍照嵗額請領引内註明豫提字様以免正綱重複又定運銷江西鹽價價賤時毎引以五両五錢七分九釐為率價貴時不得過五両九錢八分五釐十四年定江西鹽價照楚省例毎引加餘息銀二三錢十五年定行運湖南江西鹽價令鹽政毎嵗㑹同兩省督撫按行銷地方年嵗豐歉酌定貴賤價值飭商行銷例十六年
  諭朕省方所至廣沛㤙膏前因兩淮商衆踴躍急公業已加㤙優奨更念其運綱輸課接濟民食䘏商斯足以惠民特再沛殊㤙著将兩淮綱鹽食鹽於定額外毎引賞加十斤在原定成本之内俾得永逺沾受實惠商人當體朕博愛敦本至意風俗雖不必驟更近一分返朴之心即逺一分極奢之念殖息無取其三倍減一分售鹽之價即利一分食鹽之人其有昂直網利致累閭閻則深負加㤙徳意矣又
  諭兩淮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煎丁本属窮民毎因不能接濟向各竈户重利借貸以資食用生計甚為拮据著該鹽政酌量於公項内動銀數萬兩准其赴官借領毎年春借冬還不必加息俾窮民咸沾寔惠是年
  上以兩淮丁卯戊辰己巳三綱引鹽專用原定貴價行
  銷經部議駁請將貴價盈餘追繳
  諭曰恤商裕民本属一事若任其屢擡時價則於民食有害勒令賤價則商人又以成本有虧紛紛籲請今計各商行銷價值於成本自可無虧即将来年嵗不齊不過如今所稱歉嵗而止嗣後淮商銷售鹽引即遇應貴之年不得於現在所銷價值外復議加増至於豐稔鹽價可以酌量平減該督撫㑹同鹽政隨時籌畫部臣亦不必執定例駁詰至部議已賣貴價復令追繳若給還食鹽之户勢固有所不能若以所餘歸之官帑於政體又有所不可著免其追繳又准河東鹽政西寧請酌減河東餘引四萬道謹按河東餘引自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五六兩年陸續增添至二十四萬道兹酌減四萬道其餘二十萬道作為定數並更正陕西咸寧等處升斗照依部式咸寧等處舊用升斗較報部數加重故請改正十七年
  諭蘆商積困之餘舊欠甫清若按斤加課商力未免拮据著将所加鹽斤減半納課永為定額其乾隆二年至六年應追未完加斤課銀一十四萬餘兩著一併加恩豁免十八年准長蘆添領餘引七萬道從長蘆鹽政吉慶請也又免天津餘引輸納課銀從直𨽻總督方觀承請也十九年准兩淮鹽政吉慶請定私販蕩草出境該管官不行查出者照管理礦厰官貟失察私運銅鐵罰俸一年又准雲南廵撫愛必逹疏請鎮雄州鹽斤仍聼商販行銷即於鎮雄總匯扼要處酌設稅口抽收每䭾一百六十斤抽稅銀一錢八分俟試抽一年再為定額從之二十年議准江蘇廵撫莊有恭疏請兩淮新淤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八千六十一頃八十一畝零有自置⿰䥕辦鹽者即令其報陞二十一年准兩廣總督楊應琚疏言粤東雷屬海康遂溪徐聞三縣向未設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埠事務俱交商人承辦兹請一體改歸各縣管理二十二年
  諭兩淮商衆銷引辦課嵗額通完而於地方公事更樂輸恐後著加㤙自丁丑綱為始綱鹽食鹽毎引加賞十斤不在原定成本之内以二年為限山西廵撫塔永寧等以本年河東池鹽歉收不敷配運疏請買食蒙古之鹽從之二十三年定蒙古買運鹽斤事宜以隣近之薩拉齊㕔並托克托城及陕西皇甫川神木縣四處為䝉古商人交易之所至䝉古鹽斗毎斗四十斤有竒酌定毎斗價銀二錢四分是年修築河東鹽池以資澆曬從山西廵撫塔永寧河東鹽政那俊請也二十四年河東鹽政薩哈岱以河東鹽池歉收請配銷甘省花馬大小池等處鹽斤接濟從之是年准粤西南寧等府土民鹽斤仍歸官辦前因粤省官埠欠課侍郎吉慶等請将官運各埠招商定引其各土司鹽斤亦一體改引兹督臣李侍堯以土司不便請仍交官運又准兩淮鹽政髙恒請髙寶㤗等十四州縣食引積壅改撥綱地融銷又准滇省添買粤鹽撥給彌勒縣行銷二十六年議准河東鹽池被淹鹽少不敷配運二十五年額引寛至來年六月清繳又續増餘引十四萬道之内暫行停領七萬道現今鹽價之外每斤酌増一厘從廵撫鄂弼鹽政薩哈岱請也是年
  諭兩淮鹽務經費浩繁商力不無拮据應作何定立章程著軍機大臣㑹同尹繼善吉慶髙恒等詳悉妥議具奏尋議定鹽務事宜七條一擬𣲖餘引宜均攤衆商以普利澤一外支銀兩除公務應用不得濫行開銷一辦理常貢宜酌定用數以備查核一鹽政養亷宜裁減五千歸之公項一匣商費用宜嚴加查察以免通綱𣲖累一綱食鹽引宜照例行銷不得濫為通融一私鹽透漏宜嚴加查緝以疏引目從之又
  諭長蘆本年未完鹽課四十二萬兩令緩至明年奏銷後分作五年帶徴二十七年停止粤東茂暉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墾闢鹽𡏺先是兩廣總督楊應琚疏言茂暉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墾闢鹽𡏺嗣因沙土浮鬆基圍易於塌壊旋作旋輟户部奏行令該督将現在開成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𡏺一百八十三口造具應陞課銀清册報部其餘俱應停止從之二十九年准長蘆鹽政髙誠請増蘆鹽價值於原定價外每斤加錢一文又准雲南廵撫劉藻請加給滇省黒白二井薪本銀兩黒井鹽毎百斤加銀一錢白井鹽毎百斤加銀一錢五分是年兩淮鹽政髙恒疏言本年甲申一綱不敷民食請豫提乙酉綱淮南鹽引三十萬道淮北鹽引十萬道分給領運以裕民食從之三十年復准髙恒請兩淮豫提丙戌綱引給商接濟是年准河東額外存鹽照兩淮之例配用餘引以濟民食又准長蘆鹽政髙誠請酌増山東行鹽餘票謹按山東原設額票一十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道雍正八年增餘票五萬道乾隆元年復増一千五百道五年六年復増一千五百道至是又増一萬五千道三十一年又准兩淮鹽政髙恒請豫提丁亥綱淮南鹽引二十萬道淮北引五萬道給商接濟三十二年
  上恭奉
  皇太后安輿
  廵幸天津以長蘆通綱引課毎年十月内奏銷正值售銷菜鹽之時鹽價未及收齊而奏銷已屆商力未能舒徐将長蘆通綱鹽課改於十一月底奏銷又以兩浙商人籲懇擕衆赴津抒誠祝
  嘏忱悃可嘉加
  恩将每引額定鹽斤外加鹽五斤免其輸納課項以一年為滿是年淮南北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春夏多雨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鹽歉産各口岸亦多被水行銷不暢
  諭将己丑綱奏銷展至八月題報三十六年
  上臨幸天津以長蘆鹽池被淹商力拮据
  諭加㤙毎斤暫増錢一文以降㫖之日為始定限一年仍照舊值行銷其本年引課分作三年帶徴以紓商力又山東各商歴年引課無欠而積鹽仍有未銷商力亦艱
  駕至山東
  諭将乾隆三十五年正課分作八年帶徴並准照長蘆之例毎斤暫加錢一文定限半年以資充裕三十八年
  諭長蘆商衆貲業素微前兩次廵莅天津閱視鹺務深悉其情是以節次加恩増價帶征今翠華臨幸各商無不踴躍歡呼但念伊等第一次銀兩業已完繳而第二次𢃄徴之銀與本年正課同時並納仍不免少形竭蹶著再加㤙将三十七年正餘課項自三十八年奏銷後起分限六年帶徴三十九年准長蘆鹽政西寜疏請将乾隆三十六年第三限銀兩並三十七年六限銀兩統俟本年奏銷後分限十年帶徴是年山西廵撫巴延三鹽政常齡疏言河東大池産鹽歉薄不敷配運請於河東開濬六小池並撥運蘆鹽接濟從之又准四川總督文綬請令開淘犍為縣鹽井照例徵收課銀又鹽政李質𨽻以黄河水漫淮安鹽堆被浸請將淮北甲午綱未運引鹽應完正課銀二十七萬五千餘兩准其自乙未綱起分限五年帶徴從之四十年又准兩淮将乙未綱限至來年八月造報並准淮北上年被水各商仍將丙申以後四綱帶徵銀二十二萬餘兩展限四年分作八年完納又
  諭河東鹽價未平其小鹽池六處甫經開採接濟所得贏餘未能補足前兩年歉收之數商力不無拮据著加恩照該撫巴延三等所請将從前暫増二釐鹽價再行加限三年俾轉運益資充裕四十一年
  上廵幸山左見商衆迎
  鑾歡欣鼓舞於是
  特沛渥恩将山東商人本年應徵乾隆四十年四十一年引票正項銀三十六萬七千七百餘兩及未完借項銀二十四萬兩自本年奏銷後起限分作八年帯徵四十三年定山西廵撫兼管河東鹽務四十五年
  上廵幸江浙途經直𨽻山東商衆踴躍抒忱加
  㤙将長蘆商人應徴乾隆四十四年鹽課五十餘萬兩内十分之一分作五年帯徵其山東商人並将乾隆四十五年應徵票引鹽課銀十八萬餘兩自本年奏銷後起限分作六年帯徵四十五年停止河東鹽池五年輪𣲖商人承辦之例四十七年豁免淮南商人應繳提引餘利銀二百萬兩先是淮商應繳提引餘利銀分作二十一限完繳時該商已完繳十三限銀其餘八限尚應繳銀三百八十六萬六千餘兩兹豁免二百萬兩其下欠一百八十六萬六千餘兩仍照原限完繳四十九年又将淮商未繳餘利銀一百八十六萬六千餘兩全行豁免又免淮南竈户所有乾隆四十五六等年𢃄徵未完銀七千九百餘兩又山東應徴引課銀三十六萬餘兩長蘆應徴引課銀四十九萬餘兩准作八年帶徴兩廣總督舒常疏言粤東舊設總商𣲖捐津貼銀兩散商轆轤轉運積欠甚多請照乾隆二十三年清查積欠例分限帯徴並将總商裁革以杜勒𣲖之漸從之








  皇朝通典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三
  食貨十三
  輕重上平糶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鹽義倉臣等謹按輕重之説始於管子管子曰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歛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其後李悝得其術以相魏毎嵗視上中下三熟以為糴即視大中小三饑以為糶而平糴之説詳焉常平義倉和糴者又本於平糴之法也自唐以後積貯非不豐盈至宋又有結糴寄糴俵糴均糴博糴兌糴括糴諸名目原其始意未嘗不欲抑富賈囤積居竒之謀而其既也或取以充他用或取以給邊軍甚至挪移補空官自效商賈之為而利其積粟之入於救荒全無實濟大失常平之意矣我
  國家太和洋溢年榖順成而
  列聖勤求民瘼多為未雨綢繆之計其在直省則設有常平倉鄉村則有社倉市鎮則有義倉近邊則有營倉瀕海則有鹽義倉又復以時布截漕之惠定勸輸之法廣協採之方申遏糴之禁其糶糴也有時其出納也有制出陳易新不累害於閭閻㪚滯取盈嚴漏棄於胥吏
  鴻規善政無一夫不沾實澤此所謂萬世不易之良法也茲仍舊典編目而以平糴常平義社諸倉附焉崇徳元年令八家各出糧百石詣市發賣以充民食六年都察院叅政祖可法等上言二事一杜塞囤積之弊有糧之家或賣或借賣則從市平糶借則從時起息一請開納粟之例論罪大小限以米粟捐贖其平人有急公輸粟者量加奬録俟秋成豐稔即行停止從之
  順治四年江西廵撫章于天上言請發倉米三千餘石减價平糶從之十一年
  諭賑濟直𨽻大臣巴哈納等曰饑民得銀易米維艱殷實之家有能捐榖麥减價出糶者酌給好義匾額及羊酒幣帛以示旌表其豐收處有遏糴者拏問重處尋議定各府州縣常平義社各倉責成各道員専管其應行事宜聴呈該督撫具奏每年二次造册報部按積榖多寡以定該道功罪十二年定各州縣自理贖鍰春夏積銀秋冬積榖貯常平倉備賑十三年令各省修葺倉厫並印烙倉斛十七年定常平倉榖春夏出糶秋冬糴還之制
  康熙六年令甘肅省將積貯米石變價另糴新榖以備賑濟七年
  諭停止陜西西安等府積榖變價生息十八年廵撫慕天顔以江寧各屬報灾請借撥庫銀往湖廣糴米平糶從之是年令各省地方官於毎嵗秋成勸諭官紳士民捐輸常平倉米榖鄉村立社倉市鎮立義倉公舉本地善良之人出陳易新春貸秋還以備賑濟十九年
  諭戸部積榖原備境内凶荒若撥解外郡則未獲賑濟之利反受轉運之累人將惮於從事必致捐助寥寥嗣後常平積榖留本州備賑義倉社倉積榖留本村鎮備賑永免協濟外郡以為樂輸者勸是年令奉天城守徴收雜税購米貯内府修造倉厫名曰備米以備𦂳急撥用二十一年
  命州縣衛所官員勸輸常平各倉榖定議叙之例一年内勸輸至二千石以上者紀録一次四千石以上紀録二次遞加至萬石以上者加一級二十四年議准山海闗古北口張家口等處積貯榖石以備䝉古嵗歉並令黒龍江墨爾根建倉貯榖二十九年令奉天錦州等處將地丁錢糧毎年存五千餘兩酌量米價採買其所收牛馬税銀三千餘兩亦酌量買米收貯是秋山東豐熟正賦先經蠲免紳衿士民咸及時樂輸廵撫以聞議准不論髙粱榖石毎𤱔捐三合共捐二十五萬餘石三十年令直省各州縣所捐榖石大縣存五千石中縣存四千石小縣存三千石遇荒即以此項散給其留倉餘剰者俱於每年三四月照價平糶嗣又令直屬捐榖各州縣再加貯一倍是年令江寧京口等處官兵駐防之地各截留漕米十萬石建倉存貯三十一年直𨽻巡撫郭世隆奏言奉天屢登大有請令山海闗監督許肩挑畜䭾者進闗轉糶從之又
  諭通州至山海闗所有皇莊及王等莊屯米榖俱照時價轉糶又以山西平陽府等處麥賤
  命兵部右侍郎王維珍往糴備貯是年令轉運湖廣襄陽府米二十萬石至西安仍照湖廣價值止加算所運脚費平糶令江西將常平倉米春間出陳秋成後每一石收買新榖二石還倉又定各省常平倉榖石州縣離任時照正項錢糧交代例短少者以虧空論復令西安鳳翔二府及福建浙江等處俱照山東捐輸之例擇地備貯三十二年以西安米價尚貴
  諭户部招募富商給以正項錢糧聴其於各省購米運至西安發糶米價平後但收所給銀其利息聴商人自取是年令通倉每月發米萬石减價平糶三十三年令將山東運濟
  盛京之米酌量截留於金州等處减價平糶又令霸州文安等處貯倉米榖十萬餘石賑給三萬石餘著减價平糶其沿河一帶景州等州縣衛所各截留山東漕米二千石平糶三十四年
  上以盛京亢旱令支去嵗海運米二萬石以萬石散給萬石平糶又於宻雲順義撥轉運積貯之米每月發千石平糶並運通倉米至宻雲順義各萬石貯倉備用三十五年發
  盛京倉儲米榖五千石運至墨爾根阿敦備黒龍江吉林之賑三十六年議准陜西榆林所屬駐兵衛
  堡照州縣積貯是年從山西廵撫倭倫請撥運湖廣倉榖分貯保徳州備賑三十七年直𨽻保定霸州固安文安大城永清開州新安水截運山東河南漕糧每縣萬石積貯平糶是年定四川松潘等處貯榖以二分存貯以一分出借著為例又定州縣及府道等官霉爛倉榖處分之例三十八年截留漕糧十萬石於江南髙郵等處平糶四十年又截留二十萬九千餘石於江寧淮安等處存貯備賑截留二萬石貯河間沙河橋地方備賑三萬石運至濟寧州兖州府等處州縣充賑是年又於江蘇截運漕糧十萬石安徽五萬石浙江杭嘉湖三府八萬石减價平糶四十二年令陜甘積貯倉榖大州縣貯米三千石次二千石又次一千石毎年於秋成時採買存貯又令各省於村莊設立社倉令本村誠實之人經管上嵗加謹收貯中嵗糶借易新下嵗量口發賑四十三年發通州倉米三萬石至京城平糶又議准各省常平倉積貯米榖定例大州縣存萬石中八千石小六千石又議准山東常平倉額大州縣存二萬石中州縣萬六千石小州縣萬二千石山西常平倉額大州縣存二萬石中萬六千石小萬二千石江蘇常平倉額大州縣存五千石中四千石小三千石四十四年議准河南居數省之中宜積榖以備賑濟山陜令將四十三年漕米易榖四十六萬五千六百八十二石於河南府貯二十三萬五千六百八十二石建倉二百九十三間其餘二十三萬石於近汴近洛之祥符貯三萬石中牟二萬五千石汜水二萬石鞏縣二萬五千石澠池二萬石偃師二萬八千石陜州二萬七千石靈寳二萬八千石閿鄉二萬七千石共建倉三百六十四間四十六年江蘇廵撫于凖請發藩庫銀至湖廣買米平糶從之尋令江蘇各州縣將截留分貯米石平糶並令各省督撫聴商人販米出境四十八年以江浙米價騰貴令有司勸諭紳民捐輸平糶並申禁富豪收買囤積之弊四十九年議定陜甘存貯米石於糧貴之年存五糶五糧賤之年存七糶三又令湖廣鎮筸地方酌借帑銀三千兩買榖貯倉開浙江納粟例向例惟江南開例捐監定額貯倉浙江捐納之人多將米運赴江南浙省米貴至是亦照江南例納粟俟貯倉額足即行停止五十一年議准山東省分貯捐榖大縣一萬石小縣八千石仍於沿河等處酌留數十萬石以備隣省撥運五十二年發京倉米一萬石於京城平糶時以廣東米貴發常平倉榖三十萬石令都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赴廣平糶又
  諭撥江浙兩省米二十萬石由海運往若廣東豐收將米一半存貯粤省一半分運閩省備賑是年浙江歉收惟撥江南五萬石運至福建五萬石運至廣東五十四年以宻雲古北口闗隘要地
  各運米萬石存貯是年定直省社倉勸輸例凡富民捐榖五石者免本身一年差徭至一二倍者照數按年遞免紳衿捐榖自四十石至二百石以上者令督撫道府州縣分别給匾以示奬勸五十五年開山海闗米榖入口之禁時直𨽻永平府屬艱食而闗外積米頗多故令暫開兩月以濟闗内復發倉米三萬石貯京倉平糶五十六年發通州倉積米分運直𨽻各府州縣存貯並發内務府莊頭榖石减價平糶六十年直𨽻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嵗歉陜西較甚撥河南湖廣米各十萬石存貯偹賑五十九年截運漕米十萬石復發内庫銀五十萬兩又令左都御史朱軾光禄寺卿盧詢往陜省勸諭富户照時價糶賣發直𨽻山東河南山西常平倉榖分賑並平糶又令浙江運米三萬石至福建厦門收貯是年山西建立社倉
  雍正元年飭直省督撫查核存倉米石發浙江庫帑買米三萬石運至福建分貯厦門萬石泉漳二府各六千石其餘八千石運赴福州遇米價稍貴奏請平糶
  諭河南廵撫石文焯豫省地廣民庶素封之家常喜儲藏米榖以收居竒之利比年荒歉民食維艱其早為籌畫俾富室之粟皆得流通出糶於官以為賑恤之用又
  諭截留漕米六萬二千五百九十石於衛輝府存貯撥運陜州收捐米二萬石於懐慶府存貯二年以江浙海潮泛溢發湖廣江西帑金買米十六萬石運至江浙平糶河南買米四萬石山東買米六萬石安徽買米五萬石運至蘇州平糶是年議定社倉事例
  諭社倉之設原以備荒歉不時之需奉行之道宜緩不宜急勸諭百姓聴其自為不當以官法繩之也是在有司善為倡導於前留心稽核於後使地方有社倉之益而無社倉之害督撫當加意體察尋議定地方官勸輸米石暫於公所寺院收存俟息米既多建厫收貯所捐之數立册登明若有捐至十石三十石五十石以上者給以花紅匾額遞加奬勵如年久不倦捐至三四百石者給以八品頂帶毎社設正副社長二人以司出納其收息之法凡借本榖一石收息二斗小歉减半大歉全免至十年後息倍於本祗以加一行息乾隆三年議定毎息穀十升以七升歸倉以三升給社長作修倉折耗其出入斗斛遵照部頒公平較量夏則計口給發冬則依限完納其册籍登記毎社設用印官簿二本登載數目一社長收執一繳州縣存查其存查之本夏繳秋領冬繳春領凡州縣官止聴稽查不許干預出納三年定各省存倉米麥改易稻榖例又令黔省兵米合計共存三年之蓄减價平糶著為例又以歸化城土黙特地方年榖豐成令購買建倉收貯其歸化城大青山黄河岸口亦令建倉貯榖又
  諭倉塲總督將舊貯米石减價平糶並令近水州縣可通舟楫者俱赴通倉領運平糶定雲南社倉題報榖數之
  例是年以湖廣江南浙江秋成豐稔
  命湖廣動支庫銀十萬兩採買於省倉及各州縣收貯四年從廵鹽御史噶爾泰請以兩淮商捐銀二十四萬兩并繳公務銀八萬兩建鹽義倉交商人經理從之是年令京倉减價平糶又定州縣侵蝕挪移浥爛倉榖之罪是年發通倉米二萬五千石運至保定平糶又令山西發帑金四萬兩買榖分貯太平潞大四府各州以五年為例陜西發帑金十二萬兩買榖存貯涼州臨洮鞏昌甘州寧夏各府屬以備撥用又令福建動支正項錢糧運米十萬石存邊海地方又令廣東貯數多者開倉平糶將價銀交數少州縣買貯其廣西捐榖糶三價值亦令採買榖石運交廣東分貯又
  諭發倉米五萬於京城平糶又准浙閩總督奏請於江南淮安採買二麥運閩平糶并截留浙江漕糧十萬石易榖運閩備賑令廣東各營建倉貯榖毎兵一名存榖一石以備借貸廣東邉海之南澳鎮右營登海二門逹濠等營貯榖五千二百石潮州鎮標三營惠來平海大鵬等營貯榖六千二百石提標五營貯榖五千石督標並水師六營肇慶城守營共貯榖七千石
  上以江南被水未消蕎麥未能耕種恐交春米價漸昻存貯留運之粟未必敷用下九卿議尋議令該督撫動帑赴産米地方採買再照河工議敘貢監之例將銀兩改為本色分别府州縣大小酌量米榖多寡俟收足停止令杭州建倉以浙商輸銀買米存貯照兩淮鹽義倉之例隨時平糶五年定盤查常平之例又増貯浙江常平倉榖百四十萬石原貯榖七十萬石開湖南湖北捐榖事例定山東社倉事例又建米榖倉六所於江南泰州通州如臯鹽城海州板浦附近商竈地方以備貧苦竈户緩急之用六年設立京城八旗兵丁米局二十四通州二京師毎局給銀五千兩通州毎局給銀八千兩凡兵丁賣米者赴局以時值買貯買者平價賣給七年以兩翼八旗通州米局生息銀四百餘兩仍留米局内買米生息著三年查奏一次又撥江蘇貯榖十萬石截運浙江漕米十萬石運閩接賑八年定福建臺灣府撥發泉漳等府額粟將官莊現存粟銀内抽撥採買運往例又定廣東潮州城守三營貯榖三千石之制是年頒發社倉
  諭旨令陜西督撫勒石宣布又申明各社榖借給之例凡遇荒歉貧民借領倉榖者毎石止收息榖十升遇小歉免息還倉八年准淮商領運湖南倉榖於本年湖南岳常二府雨澤稀少之處照時價糶賣令奉天近海州縣運米二十萬石至山東平糶時東省十塲二縣存貯竈榖八千三百石零舊無倉厫收貯至是議令移貯府倉以備賑濟是年京城平糶於五城暨通州各増一厰九年山東水發米二十萬石平糶十五萬石充賑又遣科道官齎帑往
  天津等處買粟五萬石運赴徳州常豐臨清等倉收貯備賑又於奉天撥粟二十萬石由海運赴天津轉輸徳州接濟其東昌以上近水州縣截江西湖廣漕運三十萬石存貯備賑又撥浙江省永濟鹽義二倉及水次州縣榖石赴淮北山東平糶是年直𨽻亦發粟平糶増貯江蘇四川兩省積貯江蘇大縣増米萬五千石中縣萬石小縣八千石榖則倍之其常鎮二府令於水路衝要處另各貯五萬石以備轉運四川存貯米榖通計止四十二萬石亦令於三年内買足六十萬石又議凖廣東瓊州鎮瓊協龍門協香山協虎門協廣海塞分貯榖萬六百石十年定甘肅凉三州向捐折色者改捐米石設江蘇崇明縣積貯倉貯米萬石十一年撥永平府屬倉榖八千石至喜峰口建倉存貯是年黔省新闢苖疆安設重鎮令於廣西潯州沿河等倉撥榖五萬石分運古州都江建倉存貯又議令新設苗疆河南七児堡建倉貯米二千石十二年建福建厦門積貯倉十三年内閣學士方苞疏平定糶倉榖三事一倉榖毎年存七糶三設遇榖價昻貴必待申詳定價示期窮民一時不得邀惠請令各州縣酌定官價先期開糶一江淮以南地氣卑濕若通行存七糶三恐霉爛實多請飭南省各督撫騐察存倉榖色因地分年酌定存糶分數其河北五省倘遇嵗歉亦不拘三七之例隨時定數發糶一榖存倉則有鼠耗盤量則有折减移動則有脚價糶糴守局則有人工食用春糶之價則有贏餘亦僅足充諸費請飭監司郡守嵗終稽查但榖數不虧不得借端要挾倘逢秋糴價平賤除諸費外果有嬴餘詳明上司别貯一倉以備歉嵗賑濟之用又議定奉天錦縣寧逺州各貯米十萬石長寧縣貯米五千石又議准雲南社倉存貯未及千石者於常平官莊等榖内動撥五百石或八百石作為社本令社長經管俟足千石之額將常平等榖歸還原欵



  皇朝通典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四
  食貨十四
  輕重下
  乾隆元年
  諭積貯平糶之法原以便民乃聞各省州縣於倉穀出入竟有派累百姓者當出糶之時則派單令其納銀領穀若干及買補之時則派單令其納穀領銀若干納銀則収書重取其贏餘納穀則倉胥大肆其抑勒甚至以霉爛之穀充為乾潔小民畏勢不敢不領惟有隠忍賠累而已更有山多田少之地産穀無多而該地方官不能向他處採買但按田畆册籍覈算發價派令百姓將田畆歲収之穀交倉絶不為民間計及盖藏至有十餘畆之田而亦責其承買米穀者在附郭居民去倉不逺尚可就近轉輸至於逺鄉僻壤離城百里或七八十里之遥亦一概令其領銀納穀小民負戴越嶺登山窮日之力始至交納之所而奸胥蠧吏又復任意留難及平糶之日窵逺鄉村更不能均沾實惠是不䝉積貯之益徒有轉運之苦良法美意行之不善以致流弊種種其作何變通使閭閻受其實恵而無擾累各大吏當悉心籌畫令有司實力奉行以副朕愛養斯民之至意尋嚴禁糶買派累之弊是年定湖南省存糶例長沙等四十五府州縣地乾燥者仍存七糶三永州等三十一府㕔縣衛地勢稍濕者存半糶半龍陽等四縣地勢尤卑者糶七存三又議准四川龍安寧逺茂州所屬及雷波衛黄螂所等處地居邊荒風土較異兼積貯雜糧性不耐久令每年糶半存半廣東廣州等七府南海等三十九州縣新安等二縣丞所管屬沿海卑濕之區亦如四川例二年又准安徽臨近江湖地形卑下之安慶等府州懷寧等三十八州縣減價糶半存半増設廣東左翼鎮標營倉令動支公項一千一百餘兩買穀三千石存貯二年行燒鍋躧麯之禁北省以麥燒酒者謂之燒鍋兩江總督慶復巡鹽御史三保先後疏請撥兩淮鹽運倉穀三十六萬石於揚州平糶從之三年嚴申躧麯之禁又定地方官交代倉穀凡採買續交者限運到之後五日内盤查如採買地逺者酌量定限竢運到交倉再行報部不許虚立文案又題准四川糶賣常平穀價銀買補正項外餘銀均買作社糧以為民倡四年截留江蘓漕米二十萬石以備平糶之用時江南浙江四川年穀豐稔各採買有差又採買口外八溝等處雜糧令直𨽻提督永常分貯附近各倉又議准陜西巡撫奏定社倉事例社長限定三年更換以杜欺弊並將借户穀數姓名粘貼曉示以除揑冒是年設立浙江福建四川各屬營倉發帑買穀分貯五年從河道總督白鍾山請設立河標營倉買穀分貯又
  諭地方積穀備用乃惠民第一要務而州縣有司惟恐貯穀過多平時難以照料離任難於交盤瞻顧遷延實為通病今年直𨽻山東河南江西等省皆獲豐収而各省奏報年穀順成者頗多况江西湖廣原屬産米之地皆當乘時料理積貯之政并切諭小民撙節愛惜毋糜費於無益之地如造酒造麴之事尤宜禁約又
  諭地方積穀恒難充盈而州縣有司徃徃慮及霉變賠補以多積穀石為憂其如何酌量定例俾其從容不致賠補之處該部議奏尋議各州縣如地本潮濕難以久貯者令該督撫查照京倉氣頭厫底數目酌減開報估成糶買七年
  諭從前蘇撫奏請減價糶穀於成熟之年毎石照市價核減五分米貴之年毎石照市價核減一錢此盖欲杜奸民賤糴貴糶之弊也但思荒歉之歲穀價甚昻止照例減價一錢則窮民得米仍屬艱難不沾實恵嗣後著該督撫臨時酌量情形應減若干預行奏聞請㫖又
  諭各省凡遇歲歉米貴之年著該督撫即飭地方官多出倉穀減價平糶務期有濟民食毋得拘泥成例又申明平糶減價之令又定江西湖廣於有收之歲將米值毎月咨報他省以便採買八年發京倉米豆平糶又
  諭户部將倉貯米石酌量給發各旗米局及五城米厰減價平糶與竒零負販之人俾得糴買九年於通州北路沙河西路蘆溝橋設厰發米二千石南路黄村設厰發米六千石平糶復通州米局時通州兩局歸併一局止留本銀六千兩收買俸米至是從都統永興請仍於舊城内添設一局毎局發給本銀萬兩於放米時令地方官稽查先儘兩局收買足數方准民間收買關倉之後官局將所收之米仍減價平糶又撥湖北米十萬石運赴浙省以備賑糶議定陜西所屬常平穀二百七十三萬三千有十石按州縣大小分貯咸寧長樂二縣各貯穀七萬五千石葭州神木等七州縣各貯五萬石綏德膚施等十二州縣各貯四萬石富平臨潼等七州縣各貯五萬石乾州三原等八州縣各貯四萬五千石華州藍田等十一州縣各貯四萬石邠耀等七州縣各貯三萬石商鄜等十七州縣各貯萬七千二百餘石同官麟遊等七州縣各貯八千石興安洵陽等七州縣地氣潮濕易致紅朽仍以現存舊穀四萬四千五百四十石作為定額是年設河南駐防營常平倉二座糴米存貯十年發宻雲古北口並喀喇和屯倉糧於熱河平糶發宣化府糧二十餘萬石接濟十一年定福建臺灣常平四十萬之額是年
  上以徐淮海三屬係常被水患之處積貯尤闗𦂳要飭令於所屬豐收地方或麥或穀買補並令各省貯價未買者照江南例分路採買定山西士民所捐義倉榖俱照直省社倉之例設山東營倉以標息銀買穀四千石存貯十三年發京倉米給各旗並五城米局平糶又撥江西米十萬石於江蘇平糶定直省常平倉額直𨽻二百一十五萬四千五百二十四石奉天百萬二十二石山東二百九十五萬九千三百八十六石山西百三十一萬五千八百三十七石河南二百三十一萬九百九十九石江蘇百五十二萬八千石安徽百八十八萬四千石江西百三十七萬七百三十石浙江二百八十萬石湖北五十二萬九百三十五石湖南七十萬二千一百三十三石四川百有二萬九千八百石廣東二百九十五萬三千六百六十石廣西百二十七萬四千三百七十八石雲南七十萬千五百石貴州五十萬七千餘石福建二百五十六萬六千四百九十石陜西二百七十三萬三千餘石甘肅三百二十八萬石又定各省常平倉額外積貯河南省倉貯七十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三石有竒江寧省倉貯萬二千石崇明縣倉貯二萬石浙江永濟倉貯八萬四千四百三石有竒玉環同知倉貯六千石廣東廣糧通判倉貯九萬八千七百八十五石有竒福建新設臺灣倉貯四十萬石十五年截江浙漕三十萬石平糶是年
  京師發倉粟千石平糶十六年復發米豆十八萬四千石於
  京師平糶是年發浙江常平穀於温台二州平糶更定八旗米局為左右二翼米局十七年裁八旗米局收買銀二萬兩向給本銀二萬今裁米局故並除之十八年直𨽻義倉告成總督方觀承繪圖以
  直𨽻義倉貯穀二十八萬餘石其有士民捐輸者毎年一次専摺具奏凡上年報捐及出借動用之數於
  次年二月内奏明存案以備稽查

  諭四川總督黄廷桂酌撥倉榖二三十萬石運往江南以備賑糶又以湖南巡撫陳宏謀請復運湖南倉榖二十萬石於江南接濟増湖北常平額四十萬石二十年以京倉所貯豆糧年久色減令該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等酌定數目分給五城減價平糶其未久之豆令王公大臣官員等各按品級承買二十一年
  上以巡幸江浙
  諭撥江西湖南米各十萬石運交江蘓湖北米十萬石運交浙江並將該二省漕各截運十萬石以備平糶二十二年以豫省賑借不敷撥江西湖北倉糧運交河南以備平糶又發直𨽻魏縣元城大名等處倉穀照市價每石減銀三錢平糶二十三年奉
  諭㫖據劉慥奏州縣出借倉榖毎年秋收後不能催完至春輙揑報還倉旋即詳請出借不過令舊借之户換一新領等語各省倉儲向例春借秋還貧民既得資其接濟穀石亦可以出陳易新而次年貧戸又可再行借給若不如期催令完納而以舊欠作新領則出借之項年復一年不惟胥役從中影射侵蝕而欠户逃亡事故勢必終致無著倉儲既虚諒不能另為籌給是名雖設倉備借仍属有名無實嗣後各督撫務當嚴飭所屬實力奉行除緩徵州縣外所有民欠倉榖各令依限還倉其有揑欠作還以欠作領者即查明㕘處是年定旗丁餘米准在通州出糶例謹按向例運丁所餘食米俱由坐糧㕔衙門給與照票俟囘空時於天津沿途售賣而通州水次則例應嚴禁私糶至是令所餘食米聽其在通出糶二十四年甘肅臯蘭等屬及闗外安西五衛糧價昻貴酌減粟米每石銀二兩四錢小麥毎石銀二兩二錢平糶又令河南巡撫胡寳瑔購麥運京平糶并截運漕糧四十萬石存貯天津北倉備賑至景州以北被水州縣二次截留漕糧共四十萬石俱令酌量分貯雲南巡撫劉藻疏請社倉榖照常平額數七分為率按年斂散每石収税米三升永不𭣣息從之二十五年撥山東漕米五萬石江南十萬石運京平糶二十六年准甘肅省收捐納監糧又以安徽省社倉還官穀本十五萬三千三百六十石歸補常平倉是冬以明春
  巡幸江浙令照丁丑年例將兩省漕糧各截留十萬石
  在水陸
  駐蹕處分厰平糶二十七年發京倉米五萬石及黑豆分給五城平糶是年增奉天所屬倉貯米石并於沿海各倉加貯黑豆省㑹旗倉加貯粟米六萬石沿海之錦州加貯粟米三萬石黑豆二萬石牛莊盖州各加貯粟米二萬石黑豆萬五千石寧逺廣寧遼陽義州四城各加貯粟米一萬石熊岳復州寧海秀巖鳯凰開原六城各加貯粟米五千石又於大同府屬之豐鎮㕔朔平府屬之寧逺㕔各設常平倉貯穀三萬石二十八年撥存倉黑豆四萬石分給五城平糶又撥米萬餘石於熱河平糶三十年定各府倉穀責成首邑經管例向例均係知府經理三十二年
  諭節年以來屢經降㫖准令旗丁在通州變賣餘米以資日用現在各該省漕艘陸續抵通於兑足正供後旗丁餘多米石如有情願出售者仍著加恩准其在通州糶賣旗丁既屬便宜而地方糧石益加充裕於民食更有禆益該部遵諭速行嗣於三十三年至五十年並准糶如例三十五年
  諭今歲適届夏閏秋成節候少逺而距官員領俸之期亦遲一月市肆米糧未免不敷接濟所有王公大臣官員秋冬二季俸米即於七月十五日起開倉支放俾官員早有常糈市值自可藉以平減於民食亦屬有益又
  諭前因直𨽻被水各屬賑務需米頗多業經降㫖將截留漕糧并撥通倉米共四十萬石交楊廷璋飭屬妥辦兹面詢該督據奏各屬常平米石尚未買足今年臨幸天津復經蠲免舊欠米石現在各州縣倉厫所存尚恐不敷應用著再加恩撥通倉米二十萬石俾得寛裕賑給貧民口食益資接濟三十六年
  諭京城及近畿地方自春入夏雨澤較稀麥收不免歉薄幸有官麥平糶市值未致加昻但現屆青黄不接之時米價或恐因而增長著照二十七年之例於京倉内量撥米石給五城平糶三十七年
  諭嗣後各督撫按月奏報糧價務飭屬周咨市值核實詳明列單具奏不得蹈襲積年陋習奏報糧價自乾隆三年山東巡撫黄叔琳奏准將貴賤昻平分為等則嗣後皆循例奏報至是革除務准時值三十九年撥通州倉米十萬石於天津府屬平糶是年截江蘇漕二十萬石於淮安備糶四十年定八旗兵丁甲米遇閏月亦行支放例兵丁甲米閏月例不支放四十四年
  諭朕明春巡幸江浙所有供宿頓次皆出自帑項絲毫不以累民第扈從官兵以及外省接駕人等輻輳雲集經過地方米糧價值恐一時或致騰湧著照從前之例於江浙二省冬兑漕糧内各截留十萬石分厰平糶是年截留安徽省潁州鳯陽泗州三府六安霍山二州縣漕三萬五千石於亳州䝉城平糶四十六年截留江蘇漕十萬石於崇明平糶是年又截留江南淮徐漕五萬石於沛縣睢寧豐縣銅山邳州宿遷等州縣平糶四十七年
  諭本年直𨽻承徳府各屬雨澤未溥糧價稍昻現在平糶存倉餘米二千石以資接濟數日以來甘霖雖已疊沛而青黄不接之時恐民食未免拮据著再加恩將存倉餘米平糶三千石以副朕軫念民艱有加無已之至意是秋復平糶一千石又截留江西起運漕米三十萬石於山東兖曹等處平糶四十八年四川總督特成額請以未經變價之義倉穀存貯民間以資接濟從之又
  諭明春南巡著照從前之例於江浙二省冬兑漕糧内各截留十萬石在水陸駐蹕之地分厰平糶四十九年准甘肅應行平糶地方照例價大加酌減時以甘肅逆囘滋擾故有是令五十年准河南截留漕糧三十萬石山東截留漕糧二十萬石以資平糶又
  諭江蘇徐海淮三屬州縣倉儲頻年賑貸所存糧石無多其淮安一屬著該督撫就近酌撥調濟所有徐海二屬鄰近豫東二省地方糧價不無昻貴著即於邳宿一帶水次截留漕米十萬石以八萬石分撥徐州各屬二萬石分撥海洲各屬以備賑糶又
  諭安省亳鳯等屬上年被水歉収本年又復雨澤愆期農民望澤孔殷未免情形拮据自應寛為儲備俾資賑䘏著於三進帮船内截留漕糧五萬石存貯備用






  皇朝通典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五
  食貨十五
  市糴
  等謹按周禮司市之法以泉府同貨而歛賖原以為酌盈劑虚之制後之言事者遂置平準立均輸藉口於泉府之法則失周制之遺矣我
  國家以時又厥庶民凡陳肆辨物皆因商民所便時地所宜未嘗設立専官而通工易事經邦柔逺之規無不裁成盡善自
  世祖章皇帝奄有九宇盡革明季召買諸弊禁王府商人滿洲王公大臣家丁莊頭不得出外貿易其供億
  内府之需靡不當官平市厚給價值並嚴飭内外臣工毋得攤買尅扣收量有式糜費有禁市價有經至於牙行侵蝕居竒既飭之以明條尤曉之以徳意以故泉貨溢於寰中刀布流於域外至於市舶之制我
  國家受命之初髙麗琉球率先表貢他如紅毛日本暹羅吕宋噶喇吧諸國逺隔重洋莫不獻琛納賮願效悃忱
  列聖撫綏懐柔徳威並著縁其職貢以通其貨賄寛減稅額以豐其生息厚加賚賞以奬其忠誠又為之核騐官符譏察内匪是以外藩莫不懐畏百餘年來遐邇皆梯航恐後若乃西北茶馬之市行之既久邊氓畨族胥享其利邇者新疆底定版章式廓二萬餘里因而度地開㕓因中置市先之以官辦次之以招商斗斛權衡一禀部頒法制皇哉大一統之閎規蔑以加兹等恭纂
  皇朝通典例仍杜典舊目編列伏念我
  朝並無所謂平準均輸名目既無其事則不得徒仍其目謹據
  昭代通商惠民之政首編市易次編市舶互市通曰市糴仰見我
  國家阜成兆民有互市交通之便而無商賈榷并之術焉
  順治元年設立貿易人參科條止許於江寧揚州濟寧臨清四處開肆其有虧值勒買者罪之二年令各莊頭採買芻糧毋得勒價强買又申江寧蘇杭各處機房組織惡薄之禁四年罷粤東雷亷二郡採珠役五年禁止諸王府商人及旗下官員家人外省貿易六年申定貿易人參人科條嗣後止許在京均平市易永為定例八年停止陜西買辦皮張又頒定山西潞綢式樣每疋長五丈濶二尺五寸酌定價銀十三兩嵗織千四百七十九匹十七年以内大臣伯索尼言令商人解部木料照額抽稅餘聽發賣
  康熙五年
  諭戸部近聞内外奸民違禁妄稱顯要名色於各處貿易馬匹緞疋及各項貨物河路霸占船隻闗津恃强妄為此皆該管官瞻徇怠玩所致以後如有此等地方官必嚴察拏獲送部治罪六年議減山西大潞紬一百疋改織小潞紬四百疋長三丈濶一尺四寸嚴禁四川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五省採買楠木官役借端累民之弊是年並嚴察福建廣東江南三省採買香料毋許借端累民七年定河南布花價值准照毎年時價折解九年准户科給事中姚文然議定民間辦買藥材銅鐵絹布絲綿白蔴魚膠顔料等項交官者其部駁核減銀兩概行給還至豆米草料原係當官發價辦買仍令追銀入庫十四年復減山西潞紬大小各百疋每疋并減銀五錢十七年湖廣道御史郝浴疏請官吏招買軍需嚴禁里攤之弊從之十八年嚴備辦軍前草束米豆等項營私射利浮冒開銷之禁違者照貪婪例治罪又定凡包衣下人王貝勒貝子公大臣家人領貲私占闗津生理及王大臣以下各官將銀借貸與民指名貿易者分别治罪有差十九年遣侍郎伊昌阿㑹同廣東巡撫清釐從前藩下侵占市㕓歸民貿易其藩下私市私稅銀兩令充國賦以濟軍需二十二年令户部給發執照聽渾河運木至天津貿易二十四年以光禄寺估計價值頭緒甚多
  諭悉照時價估計毋得減刻二十五年停四川採運楠木及直𨽻採辦皮張例增直省闗差採買銅斤價於定則外每斤増六分五釐永為定額二十七年江西巡撫宋犖疏請江省採買竹木動支正帑並嚴禁科派勒掯經收等弊從之三十二年停減各省解送印書紙張及青粉等例三十八年定皮張沉香等物量用採買其餘一概停止四十三年
  上以各省民間所用斗斛大小各别而升斗又復面寛底窄尖量即至浮多平量即至虧少弊端易生下廷臣議㝷議斛式令工部照順治十二年存部鐵斛鑄造七具分發
  盛京順天府五城外其升斗俱改底面一律平準各造三十具分發直𨽻各省永逺遵行至
  盛京金石金斗闗東斗俱令停其使用從之復
  諭廷臣曰戸部呈樣之斛與升斗朕俱注水詳加測量其樣升上下四角寛窄不均算積數見方得三萬一千三百八十二分有零其樣斗上下四角寛窄亦不均算積數見方得三十一萬六千七百六十四分有零其樣鐵斛算積數見方得一百六十萬分其數不相符查性理大全嘉量第十二内每斛積一百六十二萬分與今之鐵斛數較多二萬分因鐵斛用之已久不可輕改是以依今之鐵斛五斗為準造新樣斗一具方徑八寸深五寸算積數見方得三萬二千分若依此樣十升一斗五斗一斛毫釐不差因出新樣銅斗升付户部令照式以鐵為之又申私役牙行之禁五十九年定河工採買草束不得短價多収之禁又禁諸王阿哥及家貲豐裕大臣毋許聽家人出城邀買草炭
  雍正二年令各省採辦木植仍照民間價值給發扣尅絲毫者罪之六年申承辦軍需派累之禁九年定疏通錢價應行應禁事例一五城十厰糶米錢文發五城錢舖照定價九百五十文兑換兌完即令官錢舖將所換銀兩照時價收錢至八旗米局之錢亦交本旗錢舖照五城例循環收換一兵丁月餉現在一九撘放户部卯錢及五城買米等錢共得二十四萬餘串官錢舖既有銀兩兑換不必於庫内再發則八九十月餉錢皆可以二成撘放俟十一月以後仍照舊例行一八旗五城現有錢文並所賣成色米錢定價毎市平紋銀一兩換大制錢九百五十文俟市價漸増官價亦漸増以銀一兩換大制錢千文為率不得因市價而逓減一京城内有姦民勾通經紀預發本銀於大小舖戸收買制錢多藏堆積俟錢貴始行發賣名為長短錢飭令嚴行禁止其有販運出京及囤積居竒者罪十一年
  諭直省督撫飭令各藩司將各省牙帖因地制宜著為定額報部存案不許有司任意増添致奸牙恃為䕶符把持爭奪抽分利息令商民交受其累嗣後祗將各牙退帖頂補處查明換給新帖再有新開集場應設牙行者酌定名數給發亦報部存案時河南地方出産熖硝之處小販經紀往往以雜物零星易換赴隣省售賣是年令該督撫飭令各屬實力查禁又以淮闗上下凡河路豆米貨船有重載至闗口須用小船起剥者土棍輙恃强代僱勒索而河工官員亦每於装運工料差役封船胥役借端騷擾及三汛搶工則稱裝運𦂳急物料甚至將重載客船勒令中途起貨者
  飭令嚴行禁止至各省督撫採買貢物多委屬員代辦其屬員恃上司體勢因而發價減少累及貿易百姓
  上甚憫之於是嚴禁短價之𡚁著將從前貢物之數再減
  一半以是年為始
  乾隆元年
  諭順天府五城通行曉諭商人毋許増長物價巧取兵丁營運銀兩二年申明商人居竒勒價之禁三年定直𨽻宣化府屬採辦每嵗需用楊木長柴令出産之懐來縣承辦以専責成其辦解之資仍按數動
  用正項造入地丁册内報銷先是安慶按察使張坦麟言牙行侵吞客商銀兩雖值農忙亦准告理追給奉
  㫖發與各省督撫閱看回奏尋議應如所奏但牙行領帖時應令地方官查明取具保隣甘結不得濫行給發從之尋以牙帖嵗增令各省嚴加核實五年申定清釐牙行之例先是毎行認充經紀取具同行互保一人出具殷實良民甘結該管官加結送布政司給帖充應互結雖有殷實字樣而互保之責成未經議及今定鋪家拖累商人者將本牙行帖追繳勒限清還若係牙行誆騙商人者将互保行帖一併追繳清還後本牙更換互保行帖仍行給與倘逾限不完將互保之人一併更換牙行惟圖用錢聽鋪戸侵蝕客商者牙行革退仍將鋪户責限追比其不足之項令牙行賠補牙行侵蝕客賑者將本牙互保一體斥革仍將本牙責限追比其不足之項令互保攤賠其追比之限期按欠數多寡酌定至於以後客之貨挪補前客之欠移弱客之貨代償强客之欠互保先行舉首免其治罪容隠者責令分賠牙行夥計侵蝕客賑俱照牙行侵蝕例追帖賠補至胥役更名揑姓兼充牙行及地方官失察徇縱者一并照例治罪更定開報物料價值例凡修建工程不必拘泥定價所需物料令承辦各員悉照時價確估造報七年准歩軍統領舒赫徳議設錢牙十二名領帖充當以平錢價其囤積錢文除當鋪外各項鋪戸所買大制錢積至五十千以上者即令赴市售賣居竒勒價者罪之八年令民買賣牛隻者聴其自相論價不許牙行從中需索十六年令順天府四路米局所糶錢文仍交八旗局中照市價酌減兌換十九年議准滇省各厰採辦鉛斤餘鉛悉行抽課准厰民自行通商由布政使編發印票存厰臨時填給二十七年准江蘇解辦布疋工價以五錢核銷時因五城設厰以米豆平糶所收錢文俱交户部至是依御史平治議定各厰每日所得錢文俱令按數與歩軍統領衙門陸續兌易其負販小民以貨易錢數在十千以内者准其攜出各門外數在十千以外者即令易銀攜回至大制錢一千文仍以向例扣底四文為準二十八年酌定順天府屬牙行事例按各牙行帖統計額缺八百九十一名向例由順天府通判管理遇有懸缺報明府尹衙門募補後各㕓貿易多寡不齊其綢緞桐油棉花藥材等行帖多貨少懸缺六十四名白炭江米豬肉酒戸石灰銅鉛錫等行帖少貨多至是經戸部議定令將現在所懸之帖發司查銷所遺懸缺即於帖少貨多之行准其認補三十四年定直𨽻通州開設米局之禁三十九年嚴積米麥居竒之禁凡囤積者令減價出糶違者罪之四十六年召商開採西山煤窯謹按西山産煤民用甚溥歴年久逺刨挖日深工本運脚既重窯户無力開採呈請封閉者甚多至是遣官踏看産煤處所招商開採四十九年定廣東洋夷珍珠寳石等不准征收税課例












  皇朝通典卷十五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六
  食貨十六
  蠲賑上賜復 免科 免役 災蠲 賑卹臣等謹按蠲之法有三一免租一免科一免役蠲之故有二一遇災一遇事遇事者若巡幸兵興則下赦除之令即古所謂賜復也馬端臨考於蠲貸雜敘盖以歴代蠲貸之事不嵗降又非徧及天下者不録故雖雜陳猶為明簡我
  朝定鼎以來惠養黎庻有加無已豁免逋欠嵗不勝書若夫
  省方問俗以及軍行凱旋凡所經厯之區莫不蠲免其所為藏富於民者計至周矣至於普免天下漕糧尤屬亘古所未聞之曠典我
  
  列聖相承幾為代有之常規使不事以類從或至繁而失次兹纂通典於蠲貸分為四一賜復一免科一免役一災蠲謹按年分𨽻焉至賑卹為救荒之首政而古所稱無善䇿者也我
  國家太和翔洽俗用阜康而如傷在抱雖偏隅偶有旱澇無不綢繆備至嚴奏報之期先撫卹之令責大吏以親勘榜賑數以號衆發倉廩截漕運不惜數十百萬帑金務使匹夫匹婦無一失所愛民之政立法之周莫逾
  昭代謹於蠲免之後繼以賑卹分為上下卷以見紀綱明備實有超萬古而獨隆者焉
  賜復
  順治元年免京城賦役凡遭明末寇賊蹂躪本家遷徙者免三年房屋被燬者免一年大兵經由田禾被踐者免本年租税之半河北府州縣衛免三之一二年免河南被宼額賦有差除山西租税之半三年免江南漕於
  恩詔外再蠲三之一豁免潛山太湖英山霍山等縣賦五年免湖廣大兵經宿岳辰二府租賦有差十一年
  詔免順治六七兩年直省地丁逋賦十三年
  詔免順治八九兩年直省地丁錢糧逋賦又定蠲荒抵流恐民間不得實恵令百姓親填布政使司原簿以禁濫徴
  康熙元年除江西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奉新靖安寜州等處浮米及銀三年
  詔順治十五年以前民欠各色賦税悉除之四年詔免順治十六十七十八三年逋賦四年
  詔巡幸經厯通州以東至山海闗蠲免今年租賦十九年免江南康熙十二年以前逋賦二十三年
  詔江南江西浙江湖廣等省自用兵以來供應繁多宜加恩卹明年所運漕糧著免三之一二十四年
  詔免江南湖北今年租及明嵗田租之半直𨽻江南被災地方二十四年秋冬二十五年春夏租悉除之二十五年免直隸順天永平保定河間四府四川貴州湖廣福建四省二十六年秋冬二十七年春夏額賦又免直隸正定順徳廣平大名四府明年租二十六年
  恩詔自用兵以來動用錢糧累年未清者概行豁免又諭免江蘇陜西今嵗未入租賦并明年地丁雜賦二十七
  
  上南巡
  詔免江南安徽府屬去年地丁漕賦又
  諭免康熙十七年以前直省民欠漕糧米麥又
  諭曰朕南巡至江南境上所經宿遷諸處民生風景較前次南巡稍加富庻朕念江南積年帶征錢糧恐為民累出京時曾詢户部知全省積欠約有二百二十萬除江南正項錢糧已與直隸各省節次蠲免外再將江南全省積年民欠地丁一應錢糧屯糧蘆課米麦豆雜税概予豁除又
  諭雲南百姓供億王師運送勞瘁著將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所欠屯賦銀及米麥等項蠲免二十九年蠲免山
  東本年地丁錢糧三十年
  諭朕撫御區宇三十年以來夙夜圖維惟以愛育蒼生俾咸臻康阜為念比嵗各省額徴錢糧業已次第蠲除其嵗運漕米向來未經議免朕時切軫懐所有京通各倉米榖撙節支給數載於兹今觀近年儲積之粟恰足供用應將起運漕糧逐省蠲免以紓民力除河南省明嵗漕粮已頒諭免徴外湖廣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應輸漕米自康熈三十一年為始以次各蠲一年至江寜京口杭州荆州大兵駐防地方亦應預行積貯將康熈三十一年起運三十年漕米各截留十萬石存貯倉厫以備需用又免江西南昌等五府自二十二年起至二十七年帶征逋賦又免吉水縣二十七年以前逋賦三十一年
  諭免廣東化州瓊山等四州縣自十八年至二十九年逋
  賦三十二年
  諭朕念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四省該屬邉地土壤磽瘠民生艱苦與腹内舟車輻輳得以廣資生計者不同朕時切軫懐數嵗以來屢施恩澤積欠錢糧皆經次第豁免兹念育民之道無如寛賦矧邉省地方非再沛優卹之恩則閭閻無由充裕所有康熈三十三年四省應徴地丁銀米著通行蠲免三十三年免江南邳州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積逋又免直隸安州等十一州縣明年地丁錢糧三十四年
  詔免河南三十二三四年積逋三十五年普免天下漕項銀米又以大兵征厄魯特噶爾丹其經過之直隸宣化山西大同及陜西省供億繁多
  諭免明年田租三十六年免山西甘肅明年田賦及陜西榆林等沿邊州衛今年租又免蘇松等府十八年至二十六年逋賦三十八年
  上南巡蠲免浙江三十四五六等年逋賦又
  諭朕巡省民生風俗南至江浙兹已返蹕行經山東沿途見父老諮詢農事幸今年雨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時若二麥繼登小民可以無憂粒食但前年被災泰安等二十七州縣生計尚未豐盈宜更加恩休養所有三十六年未完地丁銀米均著免徴又免湖廣三十年甘肅四十一年田賦直隸薊州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年退地逋免江南淮揚竈户三十七八年鹽課四十一年免安徽并陜西河西地方明年租四十二年
  上巡幸山西免去年逋賦又免山東河東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明年田租浙江四十四年田租四十四年免湖南明年租停帶征舊賦又
  諭嗣後蠲免新糧之年均停徴舊欠俟次年再徴四十五
  
  諭免天下逋賦有已徴在官者即抵本年正賦直隸銀八萬二千七百兩糧五千九百石各有竒山柬銀百六十九萬千七百兩糧五千九百石各有竒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各省銀二百十二萬二千七百兩糧十萬五千七百石各有竒四十七年免江南明年租四十九年
  諭朕比來省方時邁已閲七省南北人民風俗及日用生計靡不周知而民所以未盡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繁地不加增産不加益食用不給理有必然朕洞燭此隐時深軫念爰不靳敷仁用甦民力明年為康熈五十年原欲將天下錢糧一概蠲免因廷臣集議恐各處兵餉撥解之際兵民驛遞益致煩苦細加籌畫悉以奏聞故自明年始於三年以内通免一週俾逺近均沾恵澤直隸奉天福建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巡撫及府尹所屬除漕項錢糧外五十年應徴地畝銀共七百二十二萬六千一百兩有竒均予豁免并累年舊欠百十有八萬六千一百兩有竒亦著免徴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應蠲省分至期候㫖行又
  諭免江南淮徐揚三府淮徐泰三衛地丁銀湖南省三十
  一年地丁銀四十八九年逋賦
  盛京奉天錦州承徳等府州明年租五十年福建巡撫黄秉中疏言蠲免之例榖不入蠲臺灣有榖無銀本年嵗租已入無庸蠲免
  諭復除臺灣明年應徴榖五十一年
  諭朕宵旰孜孜勤求民瘼永維恵下實政無如除賦蠲租除每嵗直省報聞偶有水旱災傷照輕重分數蠲免正供仍有賑卹外將天下地丁錢糧自康熈五十年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周使率土黎庻普被恩膏除將直隸奉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各省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錢糧一概蠲免累年舊欠錢糧一併免徴外所有江蘇安徽江西山東各省除漕項外康熈五十二年應徴地畝銀八百八十二萬九千六百四十四兩有竒人丁銀百有三萬五千三百二十五兩有竒悉行豁免其累年舊欠銀二百四十八萬三千八百二十八兩有竒著一併免徴計三年之内總免過天下地畆人丁新征舊欠銀三千八百有六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有竒各該督撫務須實心奉行體朕軫念民生至意又
  諭陜西潼闗衛山西大同府所屬康熈五十一年應徴米豆芻草既已徴完著將明年應徴者蠲免又免陜西西
  安地丁并積欠銀五十二年
  諭免天下明年房地租税及積年逋欠山西河南陜西西
  安會寜等處今年田租五十四年
  諭免順天永平保定河間宣化五府明年田租五十五年諭䇿妄阿拉布坦近忽侵擾哈密故特徴兵備邊一應飛芻輓粟悉支正供毫無累及閭閻今嵗山西陜西二省雖屢豐收猶念兵民効力轉輸無悞特將沿邉一帶運糧地方自山西大同府屬前衛右衛大同懐仁馬邑朔保等七州縣衛直至陜西延安府屬府谷神木等共四十二州縣衛所堡康熈五十六年額徴銀八萬六千一百兩有竒糧米豆榖三十一萬七千七百石有竒草二千七十六萬五千九百束有竒通行蠲免并將從前積欠逋欠銀糧草豆悉予蠲免又免直隸地丁銀米芻草
  五十六年
  諭朕撫馭寰宇五十餘年各省正賦屢經全免累年積欠亦已蠲徴近者民力雖已稍舒然念分年帶徴之銀若不格外優寛則小民一嵗所獲分納二年之賦以其贏餘養贍室家斷難充足朕每懐及此軫惻良深宜更加殊恩通行豁免今將直隸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湖廣西安甘肅等八省帶徴屯衛銀二百三十九萬八千三百八十兩有竒概免徴收其漕項雖例不准免亦破格施恩將江蘇安徽所屬帶徴漕項銀四十七萬五千一百餘兩米麥豆十有四萬六千六百十有餘石内免徴一半又
  諭頃者朕巡幸口外經過三河等州縣及永平府交界地方見今嵗秋成豐稔米價稱平惟是去年雨水過溢田畆間被淹没朕深加軫恤蠲賦平糶轉漕分賑貧民使不至失所今者雖復有年然僅足支一嵗之用恐來年之輸將尚多難繼是必再沛恩膏始可大培民力著將順天永平所屬大興宛平通州三河宻雲薊州遵化順義懐柔昌平寳坻平谷豐潤玉田良鄉涿州武清香河霸州大成文安房山保定延慶盧龍遷安樂亭灤州撫寜昌黎等州縣山海梁城等衛所康熈五十六年地丁銀二十六萬四千三百餘兩米豆髙粱二萬千六百餘石草九萬四千九百餘束通行蠲免所有屢年積欠銀九萬三百九十餘兩米豆髙梁萬六千三百餘石草八萬四千四百餘束亦并與蠲除五十七年大兵屯駐西
  
  諭免陜西甘肅明嵗地丁銀百八十八萬三千五百兩并積欠銀四萬七百兩各有竒五十八年以師旅屯駐沿邉數郡民供轉輸
  諭免陜西延安府屬府谷神木等六十六州縣衛所堡明年賦銀九萬八千百十兩有竒五十九年免陜西甘肅康熈六十年正賦延慶等五州雜糧福建臺灣府畨民銀粟六十一年
  世宗憲皇帝登極
  諭古北口一路為我
  皇考每年行幸之地百姓効力有年今將宛平順義懐柔宻雲平谷五縣昌平一州雍正元年應徴正項錢糧一萬四千三百八十兩盡行豁免又
  
  陵寢一路此時正當修道之際亦宜軫卹令將大興三河二縣通薊遵化三州雍正元年應徴正項錢糧萬三千三百兩有竒盡行豁免
  雍正元年免宛平等十一州縣田租雜税又
  諭免江蘇等屬康熈三十三年以前逋賦百四十萬八百兩有竒又續免江蘇康熈三十四年以後逋賦七百二十九萬六千餘兩蘆課十九萬二千七百餘兩蘇太等衛屯銀二萬一千六百餘兩四十七年以後逋賦三百有六萬五千八百餘兩又以陜西自軍興以來大兵駐劄民供轉輸非他省可比
  諭免康熈六十年以前民屯衛所逋賦二年
  諭恩詔議免各省錢糧自康熈十八年至四十五年止著再加恩將五十年以前舊欠銀米悉與豁免又免廣東海康遂溪今年租直𨽻霸州等七州縣逋賦二萬七千七百餘兩六年免直隸明年起運銀四十一萬七千八百餘兩又免福建康熈五十五年至雍正四年逋賦三十三萬八千三百餘兩七年西藏苗疆底定免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明年租并西安田租十之三
  諭浙江為財賦重地民力輸將朕所軫念今浙省自雍正二年以前未完舊欠以及六年未完錢糧士庻踴躍輸將實為浙省風俗稱慶著將雍正七年額徴蠲免十分之二又
  諭朕前見四川崇慶州士民好義急公是以格外加恩蠲除正賦今見撫臣奏知瀘州里民有背運年餉之劬勞又有樂助倉儲之忱悃著照崇慶州例將雍正七年額征全行豁免又免山東廣東直𨽻陜西山西安徽明年額賦各四十萬兩浙江民屯田租十之二八年
  諭國家經費既敷宜藏富于民朕特降㫖蠲免已多今次第舉行應及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著將雍正九年錢糧各蠲免四十萬兩直𨽻乃畿輔首善之地應沛殊恩山東今嵗被水之州縣稍多朕心深為軫念著將九年直𨽻山東錢糧各蠲免四十萬兩又免甘肅租賦及西安地丁銀十之三并加免二省額賦四十萬又免甘肅之河州㕔洮州衛歸徳所西寜凉州府畨民芻粟十一年
  諭雲南元江普洱兩府猓夷蠢動夫役頻煩之後恐小民輸將力有不逮著將兩府本年額徴銀蠲免又免甘肅今年額賦二十七萬九千三百兩有竒河南額賦四十萬兩十三年免雲南貴州及湖南之沅州今年田租是年八月
  皇上登極詔免天下田租又
  諭免雍正十二年以前逋賦其江南積逋内有官侵吏
  蝕二欵亦予豁除又
  諭
  皇考山陵正在興工之時由京城至易州經過地方如大興宛平良鄉涿州房山淶水易州等處凡修道應差諸事不免資于民力朕心軫念著將該州縣乾隆元年正賦加恩蠲免又
  諭輸納錢糧多由業户則蠲免大典大概業户邀恩者居多彼無業貧民終嵗勤動按産輸糧未被國家之恩澤尚非公溥之義業户受朕恵者苟十捐其五以分恵佃户亦未為不可其令所在有司善為勸諭各業户酌量寛減又免直𨽻州縣雍正十二年以前旗退地畆及入官地畝由地方官徴收逋賦甘肅雍正十二年以前舊欠芻粟四川口外畨部各土司所屬本年雜糧銀及貢馬銀松潘所屬各土畨本年正額雜賦銀甘肅乾隆元年田租西安乾隆元年田租之半又普安安阜酉陽建造城垣豁免本年應納貢賦
  乾隆元年
  諭浙江嚴州所屯糧照杭州前右二衛科則徴收以舒軍力永著為例又免甘肅明年租西安明年租之半二年
  諭來年經理
  山陵大事自京師至易州七州縣民人應差趨役勤慎可
  嘉著將乾隆二年正賦再行豁免又
  諭凡遇蠲免皆以奉㫖之日為始其奉㫖之後部文未到之前有已輸在官者准作次年正賦永著為例又免陜西之寳豐新渠二縣招墾新户雍正十三年以前租賦直隸宣化永平等府未完地糧旗退地畝入官地畝銀米四年
  諭免直隸本年賦九十萬兩江蘇百萬兩安徽六十萬兩并正賦之耗羡銀陜西榆林等十一州縣雍正
  十二年至乾隆二年民貸常平糓石六年
  諭朕初次行圍經過地方本年應徴額賦酌量蠲免十之三又
  諭凖噶爾來使進藏熬茶曾令納克舒三十九部落豫備馬匹毫無違悞黽勉奉公甚屬可憫著加特恩將本年應納錢糧寛免七年
  諭朕御極以來愛養黎元於蠲免正賦外復將雍正十三年以前積欠陸續蠲除今查雍正十三年江蘇安徽福建三省未完民欠正項錢糧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四兩甘肅福建江蘇等省米豆糧九萬五千二百六十九石甘肅草百七十萬四千二十一束又直隸江蘇安徽甘肅廣東福建雜項錢糧銀二千九百二十四兩福建雜項租穀四百四十八石此等拖欠各項厯年已久多係貧乏之户無力輸將著將各項悉行豁免再查江浙二省尚有雍正十三年未完漕項銀七萬一千二百七十兩米二萬九百四十九石麥四千三十七石豆百八十五石向來漕項不在豁免之例今既蠲除各項著將漕項一體免徴又免甘肅涼州府之栁林湖肅州之三清灣柔逺堡毛目城等處屯户所貸牛種武威平畨永昌古浪西寜碾伯等六縣三年帶徴銀八年
  諭盛京户部莊頭每年交納倉糧今朕恭謁
  祖陵親詣盛京軫念各莊頭終嵗勤苦輸將無悞著將八年分應交倉糧加恩寛免再各莊頭尚有七年分未完米豆著一並豁免又免納克舒三十九部落明年額賦十年
  諭我朝
  列聖相承深仁厚澤無時不加意培養元元以期家給人足百年以來薄海内外物阜民康共享昇平之福朕臨御天下十年於兹撫育蒸黎民依念切躬行儉約薄賦輕徭今寰宇敉寜既鮮糜費之端亦無兵役之耗是以左藏尚有餘積數年來直省偶有水旱朕加恩賑濟多在常格之外如前年江南被水撫綏安挿計費帑金千餘萬兩凡此皆因災傷補救而沛恩澤者朕思海宇乂安民氣和樂持盈保泰莫先於足民仰惟我
  皇祖在位六十一年蠲租賜復之詔史不絶書又特頒諭㫖將天下錢糧普免一次我
  皇考旰食宵衣勤求民瘼無日不下減賦寛徴之令如甘肅一省正賦全行豁免者十有餘年朕以繼志述事之心際重熈累洽之候欲使海澨山陬一民一物無不均沾大澤為是特降恩㫖將乾隆十一年直省應徴錢糧通行蠲免又以各邊郡芻糧福建臺灣府應徴粟糓四川納貝母青稞折徴銀各㕔土司及畨民夷賦銀折貢馬銀陜西西寜之玉樹等屬及納克舒畨衆馬貢均不在蠲例
  諭一體豁免又
  諭各省蠲免正賦之年其未完舊欠著一併停徴至開徴之年令其輸納至於有田之家既邀蠲賦之恩其承佃田户亦應酌減租糧著照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蠲免之例行十一年
  駕幸山西免五臺縣明年額賦十之三又
  諭此畨征勦瞻對四川各土司承辦軍糧踴躍可嘉其本年貢賦已經普免今軍務告竣著再加恩將打箭鑪口内口外効力之各部畨衆應納貢賦再蠲免二年又免浙江玉環山海寜之大亹中小亹墾地銀榖直𨽻固安霸州二防尉守屯糧奉天奉錦二府米豆山西太原平陽潞安寜武澤州蒲州六府遼沁平忻代保解綘八州及歸化城供餉米豆榖麥河南開封等府廣東廣韶等府灘地官莊官地義田租課及屯田曠軍餘羡銀米學租向例非地丁錢糧例不蠲免今併豁除十三年
  駕幸山東免所經州縣明年田租十五年恭謁易州
  陵寢免所經州縣田租被災者十之五未被災者十之三駕幸五臺免所經州縣田租十之三
  駕幸嵩洛
  諭此次巡幸河南省方問俗所至推恩尤念祥符為省㑹之區登封實望秩之所鑾輿駐蹕宜沛優施著將二縣乾隆十六年應徴地丁錢糧全行蠲免十六年
  諭朕巡幸江浙問俗省方廣沛恩膏聿昭慶典更念東南貢賦甲于他省其累年積欠錢糧雖屢准地方大吏所請分别緩帶以紓民力而每年新舊并徴小民未免拮据朕宵旰勤勞如傷在抱兹當翠華臨莅倍深軫䘏用普均沾之澤以慰望幸之忱著將乾隆十三年江蘓積欠地丁銀二百二十八萬餘兩安徽三十萬五千餘兩悉行蠲免其浙江一省雖額賦畧少於江蘇而節年以來並無積欠具見浙省官民敬公急事朕甚嘉焉著將本年應徴地丁錢糧蠲免三十萬兩以示鼔勵又
  諭朕上年巡幸嵩洛問俗省方清蹕所經已疊沛恩膏彰行慶施恵之典而該省紳民踴躍急公就瞻恐後其歡忻鼓舞之忱不惟無怨而益肫至今猶為繫念所宜再沛恩施者也其河南省乾隆十四年以前積欠帶徴緩徴錢糧三十五萬餘兩著再加恩概行蠲免又
  諭免南巡經過各州縣今年田租十之三又免兩淮竈户積欠銀四萬二千餘兩甘肅乾隆元年至十年逋賦十七年免長蘆鹽課積欠銀十四萬餘兩十九年恭謁
  盛京
  陵寢免奉天今年田租二十一年
  幸闕里免曲阜縣明年田租又以用兵西陲民供輸輓悉免甘州肅州涼州安西各衛臯蘭一縣今年銀賦芻粟免寧夏平凉鞏昌蘭州四府田租十之三免甘肅省乾隆十一年至十五年逋賦十年至十五年所貸牛種又免齊齊哈爾黑龍江墨爾根呼
  蘭本年以前所貸種食二十二年
  上南巡免江蘇安徽浙江本年以前逋賦并免江寜蘇州杭州三府今年租江南乾隆十年以前漕項兩淮乾隆十七八九三年竈賦浙江漕項屯餉沙地公租及貸種各積逋又免甘肅十六年至二十年逋賦甘州涼州肅州安西臯蘭今年田租直隸滄州静海南皮山東海豐等縣各逋賦二十三年免甘肅十六年至二十二年逋賦二十四年免甘肅明年田租西安州縣本年田租各有差安西𤓰州二十二年所貸牛具二十五年征西官兵凱旋免甘肅明年田租二十六年
  巡幸五臺免山西經歴州縣今年租十之三五臺縣乾隆二十四五年貸榖石樓陽曲二縣緩徴帶徴銀米免宣化府八年至十八年逋賦二十七年
  巡幸江浙免江寜蘇州杭州附郭州縣今年田租江蘇安徽浙江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緩徴及地丁之未入者又免兩淮竈課帶徴銀九千兩浙江民屯田租漕賦竈課諸逋銀二十六萬四千兩各有竒又
  諭朕巡省江南浙江所過地方應徴額賦已特頒恩㫖分别蠲免但念各屬尚有節年民欠之項分年緩徴帶徴錢糧尚應按數徴收兹回鑾沿途體察民依宜敷恩澤著再加恩將乾隆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大興静海龍門宣化懐安萬全西寧懐來蔚州四旗等十州縣㕔未完地丁銀七千一百餘兩改折銀六千六百餘兩屯糧萬六千餘石概予豁免三十一年
  諭朕統御萬方孜孜求治惟以愛育黎元為念自御極以來蠲賜所逮不下千億萬乾隆十年曾恭依
  皇祖普免直省錢糧恩例蠲免天下額徴正賦二千八百萬有竒惟嵗運漕米向以供給俸餉廩糈之用非水旱特蠲例不普免恭閲
  皇祖實録康熙三十年
  特頒恩㫖將各省起運漕糧通行蠲免一周大澤均沾慶
  逾常格仰惟
  皇祖沖齡踐阼臨御之三十年春秋未及四十朕年二十有五始登大寳應祺受祉迄今亦閲三十年際
  重熈累洽之會必世昌期均符泰運其為慶幸倍深兹荷
  
  上天眷祐
  列祖鴻庥函夏謐寧疆宇式闢北庭西域二萬餘里咸隸版圖外有耕屯之獲内無餽餉之勞且連嵗年榖順成庻物豐殖京通倉儲儘有餘粟
  天既誕貽樂嵗恵洽昇平朕自當仰體
  天心推恩黎庻是用敬承
  嘉貺懋繼
  前謨使薄海億兆益裕倉箱之慶所有湖廣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應輸漕米著照康熈年間之例以乾隆三十一年為始按年分省通行蠲免一次謹按乾隆三十一年免山東河南二省三十二年免江蘇省三十三年免江西省三十四年免浙江省三十五年免安徽省三十六年免湖南省三十七年免湖北省凡蠲免之省勸業户亦令佃户免交所入之半
  巡幸木蘭免所經州縣今年額賦十之三按嗣後嵗以為常又以雲南近日緬匪滋擾各土司踴躍急公免附近普洱之普藤猛旺整董等十三土司本年額徴正耗及米折銀三千餘兩正耗糧六百餘石豁免猛籠宿逋又
  諭前經降㫖將各省漕糧分年普免一次期使黎庶均霑闓澤但聞漕糧欵内有例徴折色及民户輸銀官為辦漕者著再申諭一體概令蠲免三十二年
  巡幸天津免經過地方及天津府今年田租十之三又豁免天津府屬節年積欠及上年緩徴銀七萬三千餘兩屯榖三千四百餘石又免節年因災出借并舊欠及上年被水所貸榖十三萬九千一百餘石又免直隸省節年積欠地糧銀四萬九千五百餘兩屯糧六萬六千四百餘石又以雲南緬匪滋擾
  諭免本年田租其官兵經過之地及永昌騰越普洱三府州全行豁免餘免十之五三十四年免雲南近邊土司本年賦又免雲南辦理軍需及永昌騰越普洱三府州明年田租十之五並寛直隸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等省官兵經過各州縣明年田租十之三三十五年
  諭朕寅承丕緒撫有萬方申旦求衣無日不以勤卹民依為念是以劭農省嵗減賦逭徴不靳多費帑金靳閭閻共臻康阜溯在乾隆十一年丙寅朕御宇周旬肇敷闓澤曾恭依
  皇祖普免天下錢糧恩例蠲除直省額賦二千八百萬兩有竒越在二十一年丙戌際當必世興仁益惟比户饒裕是計復下詔將應徴漕米省分照康熈年例概蠲一次俾各倉箱盈衍倍積耕餘邇年以來寰宇又寧民氣和樂惟
  上天孚佑我邦家洊錫康年頌符綏屢朕衹膺
  昊蒼鴻眷其可不究澤推仁以與我海内元元答兹嘉貺我國家席全盛之模内外經費度支有盈無絀府庫所貯月羡嵗増因思天地止此生財之數不在上即在下與其多聚左藏無寜使茅簷蔀屋自為流通迺者仰紹
  列祖貽庥化成熈洽為民藏富欣際斯辰且今年為朕六
  十誕辰明嵗恭逢
  聖母八旬萬夀普天忭祝慶洽頻年尤從來史冊所未有
  是宜更沛非常之恩以協
  天心而彰國慶兹用乘春頒令誕布陽和著自乾隆三十五年為始將各省應徴錢糧通行蠲免一次又
  諭迺者恭奉
  皇太后安輿展謁
  兩陵前已降㫖蠲免所過地方十分之三兹蹕途所至小民扶老携㓜歡迎愛戴之忱特切朕心深為嘉悦著加恩將經過州縣及天津府屬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未完地糧銀共五萬千八百餘兩地糧項下本色豆穀共五千九百餘石又節年因災借榖共十二萬六千一百餘石普行蠲免又免直隸省未完尾欠地糧銀千二百餘兩及榖豆二千八百餘石改折銀二千六百餘兩并因災緩徴銀十二萬四千九百餘兩榖豆八千二百餘石改折銀千二百餘兩免甘肅臨邉各屬眀年畨糧芻粟又免河東西屯糧草束三之一烏魯木齊新疆户民芻粟三十六年免福建臺灣府粟十六萬餘石廣東韶州等府官租屯田曠軍餘羡學租銀十之一豁免四川雜糧并㕔營土司夷賦及折貢馬銀是年
  上恭奉
  皇太后安輿巡幸山東免經過地方今年租十之三免天津去嵗被災較重之滄州等五州縣貸榖三萬八千餘石及天津縣常貸穀三千六百餘石東安等
  四州縣貸榖三萬八千餘石寳坻等五州縣貸榖萬八千餘石武清縣田賦十之五又免曲阜縣田賦十之五是時
  上謁闕里復
  諭泰安曲阜為駐蹕之地均免本年田租并免濟南府屬貸榖四萬九千餘石東平未完災緩地丁銀四千八百餘兩濟南武定二府災貸麥本銀五千八百銀兩兖州曹州等六府屬銀九萬八千餘兩又
  諭朕巡幸木蘭今嵗雨水較大著加恩蠲十之五三十七年免奉天錦州米豆雜賦又免山西大原等六府遼沁等八州及歸化城各協米豆十之三豁除大同朔平兩府今年田租又免口外清水河㕔折色銀兩之三豁除和林格爾等處今年應輸折色銀盡免太僕寺牧厰地折色銀并租十之三又免浙江温台所屬玉環㕔榖二萬一千餘石海寧沙漲地租銀千二百餘兩又
  諭江南蘇州等屬積欠現在僅餘尾欠五萬餘兩急公可嘉著行蠲免又免陜西西安等九州田租併存留穀及延安等三府芻粟甘肅各㕔州縣民欠倉糧三百七十六萬五千餘石三十八年
  諭朕此次巡幸津淀業將經過州縣民欠概予蠲免但念三十六年被災最重者二十四州縣其宛平等十五州縣積欠已在經過普免之列唯通州寳坻三河等九州縣非鑾輅經行所及僅免三十五年以前而其地多有經過各州縣界址毗連者此徴彼免小民未免向隅著將此各州縣三十六年未完緩帶地糧銀萬五千六百六十餘兩豆四百八十餘石一併蠲免又免直隸霸州等七十五州縣㕔節年災借倉榖二十三萬八百餘石屯糧項下米榖七千九百餘石三十九年
  上以川省自征勦金川以來羣黎踴躍奉公著將大兵經過之地方及出運夫糧州縣按差務繁簡酌免本年以前緩徴錢糧并各土司夷民貢馬夷賦四十一年金川底定祗謁
  兩陵恭奉
  皇太后巡幸山東免經過地方正賦十之三蠲通州三河等十三州縣大興宛平等十五州縣并滄州交河節年緩帶災借銀糧麥豆又免畿南覇州保定文安大城等二十州縣緩帶災借銀米又
  諭朕因兩金川蕩平祗奉
  安輿恭詣
  泰岱輦路所經加恩優渥而泰安曲阜為駐蹕之地尤宜廣敷恵澤著將二縣乾隆丙申年應納地丁錢糧全行蠲免又免水陸經行之徳州禹城等州縣逋賦並免
  蹕路未經之鄒平新城齊東陵縣二十一州縣衛災借
  銀榖
  諭免徳州夀張等十一州縣并臨清等州縣緩徴漕米
  銀賦四十二年恭奉
  孝聖憲皇后梓宫詣
  泰東陵安奉免沿途經過州縣本年田租十之五易州十之七是年福建值輪蠲之年准臺灣府屬官莊租息照上次例免十之三又免陜西甘肅芻粟向例皆不入蠲故特免四十三年
  上恭謁
  泰陵
  泰東陵免經行地方本年田賦十之三又
  諭遼瀋為我朝
  鴻業肇基之地風俗敦龎人心淳厚兹由山海闗至陪京
  恭謁
  祖陵蹕路所經村村殷阜老㓜歡迎扶攜恐後嘉悦之餘恩施宜渥啓鑾日業經降㫖免所過地方錢糧十之三著再加恩將奉天所屬府州縣乾隆四十四年地丁正項錢糧通行蠲免又免各莊頭本年倉糧萬餘石
  盛京興京遼陽牛莊等十五處旗地芻粟之半又
  諭各省漕糧於乾隆三十一年普免一次兹𫎇
  昊蒼眷佑累洽重熈敬體
  天心愛飬億兆用是再沛恩膏著於庚子年為始復行普
  免天下漕糧一次四十四年
  諭朕此次敬謁
  泰陵恭祭
  泰東陵及四月釋服恭詣祭謁所有沿途經過地方著加恩蠲免本年地丁錢糧十之三免湖南乾州鳯凰永綏三㕔城步綏寜二縣苗疆均照三十五年例
  諭户部議覆富勒渾等奏銷川省軍需項下分别民欠商欠専賠分賠各欵一摺其中如民欠一欵念辦理金川軍務買糧運餉悉發官帑絲毫不以累民而川省百姓輓輸運送各出其力今於大功告蕆之後復令償還前借帑項朕心實所不忍所有該省民欠銀百九十
  六萬八千四百餘兩均著加恩豁免再商欠一項米價脚價銀九十八萬六千九百餘兩雖有虧缺實情並非侵蝕其實在家産盡絶無可著追者并加恩一體豁免又報銷與例案不符各欵請分别専賠分賠於通省文職内按年在養亷内扣半賠補等語因思平定金川之事費帑六千餘萬兩期使畨民永除後患何必以此難於報銷之案累及各官所有専賠分賠銀二百八十三萬二千餘兩糧米十五萬三千六百餘石及代賠無著一半商欠應扣通省一半養亷并富勒渾與陞調别省各員應扣一半養亷俱著加恩豁免又免陜西延榆綏三府民欠常平倉糧十二萬三千石社倉榖萬三千石各有竒四十五年
  聖駕南巡免經過直隸山東本年正賦十之三又免直隸順徳廣平大名天津四府節年災借榖八萬四千石銀九萬八千兩山東厯城等二十一州縣緩徴銀十三萬四千兩臨清等七州縣緩征榖二萬六千石社倉榖二千四百石麥種三千二百石各有竒免江南浙江水陸經行地方本年正賦十之三又
  諭江省為財賦重地兹入疆伊始渥澤宜覃將江寜屬乾隆四十四年以前積欠銀四十五萬三千餘兩米麥榖九萬七千餘石俱全行蠲免又兩淮竈户僻處海濱生計艱苦其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厯年未完銀三萬五千餘兩併予豁除又
  諭朕巡幸江浙所過維揚兩淮商衆踴躍抒忱并應一體加恩所有應還川餉項内未繳銀百二十萬兩全行豁免又江寜蘇州杭州為省㑹
  駐蹕之地并免附郭諸縣本年正賦是年福建臺灣府屬額征供粟山西太原等十六府州并清水河㕔太僕寺牧厰和林格爾等處本折銀兩廣東廣韶等府州屬應徴各項銀兩糧芻向不入蠲例者今值輪遇普蠲之嵗悉照上次例分别蠲免有差四十六年
  巡幸五臺免經過直隸山西各州縣本年正賦十之三并五臺縣未完借榖三千六百石順天保定等府未完借榖四萬七千石米三萬四千石麥三千四百石銀五萬一千八百兩各有竒又免江蘇河灘地租宿逋又免甘肅承辦軍需之靖逺安定等七州縣本年田租四十七年
  巡幸盤山免經過地方本年正賦十之三
  諭淮南商人應徴提引餘利銀兩前經降㫖加恩將未完銀展緩分作二十一限繳完今該商等已完至第十三限其餘八限尚應交銀三百八十六萬六千餘兩此項提引餘利該商等按限完交已經過半朕思䘏商所以䘏民著加恩於未完銀内豁免二百萬兩其餘仍按原限完繳四十八年
  上恭謁
  泰陵免經過地方本年正賦十之三
  諭豫省自辦理河工以來厯次部撥及動用司庫銀千餘萬兩無非為百姓保䕶田廬所有採辦料物雇募人夫俱於例價之外寛裕給值俾小民踴躍趨事其例價外酌増銀兩自應分年均攤帶徴還欵但此次為數甚多而上次漫工案内又尚有攤徴未完銀九十餘萬兩若按年帶徴民力未免拮据朕自御極以來普免天下地丁錢糧者三次普免各省漕糧者二次不惜萬萬帑金又何靳此千餘萬庫項而令小民每年於正賦之外多此徴輸耶所有此次所請分年攤徴九百四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餘兩以及上次攤徴未完銀九十四萬五千餘兩俱著加恩普行豁免併免南岸開挑新河考城商邱曹縣等處酌增銀二十二萬餘兩又免甘肅積逋銀二十四萬六千兩糧百三十八萬九千石各有竒是年
  上臨幸
  盛京恭謁
  祖陵免奉天所屬州縣本年正賦各莊頭及旗地應納錢
  均照四十三年例四十九年
  上幸江浙免直隸山東經行地方本年正賦十之三又免順天保定等十二府州屬積逋榖十五萬五千餘石并山東利津霑化等二十一州縣衛災借籽種牛具銀十一萬八千餘兩榖十萬一千餘石又
  諭免江寜所屬積欠地丁漕項銀三十六萬七千兩民借銀十五萬千九百兩米麥豆十八萬九千石各有竒蘇州所屬地丁等銀四萬八百兩民借銀千二百兩漕項等欵米豆三萬八千石各有竒安徽所屬地丁等銀三十七萬三千兩民借六萬一千兩漕項銀八萬三千兩漕糧六萬五千石各有竒兩淮商人提引餘利銀百六十三萬餘兩又免
  駐蹕江浙省會附郭諸縣本年正賦杭州嘉興湖州三
  府本年地丁錢糧十之三又
  諭甘省逆回滋事輓運糧草有需民力除今年田租其業經徴收者作明年正賦又免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積欠銀一百六十餘萬并民欠存留銀五萬一千餘兩糧二萬五千餘石民畨草束銀二十萬四千餘兩民欠耗羡銀十萬二千餘兩糧四十五萬二千餘石五十年
  上幸盤山免經過地方今年正賦十之三
  免科
  順治元年除明季加派三餉及召買津糧三年除直隸任邱縣水淹地租四年除江南淮徐無主荒地租有主者量免正賦三年漕米一年七年免湖廣蘄州麻城羅田蘄水黄梅黄岡六州縣五年六年荒田賦八年除山西荒田賦二萬八千四百九十頃西安新荒民屯廢藩地賦并浮開丁銀三萬七千三百九十兩糧千二百八十石各有竒除直隸安州芝蔴棉花折征賦九年除陜西莊浪西寜肅州墳絶抛荒水淹沙壓各地賦十一年減江西瑞州袁州二府浮糧
  康熈元年除江南海州近海居民遷移内地所遺田賦二年除廣東福建海濱無主田賦九年除邳州海州宿遷沐陽通州泰州坍沒田賦十年除河南陜州江南靈璧臨淮各荒地田賦定各官虚報墾荒令民賠累者准開明豁免例又定凡蠲除漕糧并随漕銀米亦准蠲例十三年除江南丹徒金壇江濱坍没田賦二十一年定凡築堤占用民田豁除漕糧例二十九年
  諭朕近見廣東髙州瓊州所屬地丁各項錢糧累年每致逋欠如果丁闕地荒不能輸納著該督撫將實在户口稀少田地荒蕪徭賦無從辦納州縣積年所欠錢糧數目詳晰察明具奏尋議除廣東髙州府吳川縣瓊州府臨髙澄邁二縣十八年至二十八年未完地丁銀十二萬八千六百兩米四千六百石各有竒三十年除江南睢寧縣廢闕地丁賦通州海門鄉坍田銀米三十一年除雲南鄧州水石沖壓荒田賦三十四年除山西津滎二縣河壖坍沒田賦三十八年除浙江鄞縣海潮沖沒田賦三十九年除鄞縣坍没田賦謹按鄞縣十一都三圖近海田地舊有唐牐禦潮蓄水順治十七年衝没四十九年除江南荒地銀五十二年除江蘇荒地銀五十三年除浙江奉化縣水沒田賦六十一年
  世宗憲皇帝登極
  諭朕聞陜西甘肅二省各州縣衛所地丁銀每錢額外征銀三釐米每斗額外征三合以為備荒之用此項徒有加賦之名而無賑濟之實著自雍正元年為始將額外征收銀米永行停止如有舊欠悉予豁免又
  諭京師琉璃亮瓦兩厰官地每月按間計檩征租相沿已久朕念兩厰多繫流寓賃租掲本經營之民情可憫惻嗣後止征地租免其按間計檩逐月輸納
  雍正二年除浙江仁和等十一州縣水衝沙壓地租除江西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奉新寜州靖安七州縣浮糧三年
  諭蘇松浮糧向日常厪
  皇考聖懐本欲施恩裁減朕仰體
  皇考愛民寛賦之盛心將蘇州府額征銀豁免三十萬兩松江府額征銀豁免十五萬兩著為定例又除江南丹徒縣濱江坍没田賦百八十一頃有竒又臺灣鳯山縣上淡水下淡水等八社康熈十九年平定畨婦千八百四十四口折納榖三千六百八十石自明年為始照諸羅畨婦例免其納賦五年
  諭各省之中賦税最多者莫如江南之蘇松二府浙江之嘉湖二府考四府賦税加重之由盖始自明初籍富民之田以為官田按私租以為重賦此洪武之刻政也明二百餘年減復不一我朝定鼎以來仍照明例征收盖因陸贖辦理軍需經費所在未便遽然裁減
  皇考聖祖仁皇帝常論及此雍正三年朕仰體
  皇考聖心已將蘇松二府額征浮糧豁免今特沛恩膏將嘉興府額征銀四十七萬二千九百餘兩著減十分之一計免銀四萬七千二百九十餘兩湖州府額征銀三十九萬九千九百餘兩著減十分之一計免銀三萬九千九百九十餘兩共二府免銀八萬七千二百八十餘兩永著為例六年除陜西西鄉縣康熈六十一年無著
  浮糧銀千二百餘兩七年
  諭除湖南武陵縣宿郎堰湖濱渰没田賦十年
  諭朕聞淮安府阜寜縣屬射陽湖地方於雍正五年題陞淤地八千一百餘頃陞租銀四千餘兩康熈五十九年丈量射陽湖北崖灘地案内陞地四百餘頃應陞銀百七十兩皆係有銀無地小民賠累難堪向來積欠纍纍從未清完甚屬累民著將前項陞地并租銀悉行豁免又除江蘇淮揚徐等屬開河占用民地田賦陜西武功縣水沖田賦十三年
  皇上登極
  恩詔蘇松浮糧前已䝉
  世宗憲皇帝諭㫖裁免四十五萬兩以紓民力但江省糧額尚有浮多之處著再加恩免額征銀二十萬兩乾隆元年
  諭江蘇淮安府之桃源縣徐州府之宿遷縣睢寜縣沿河地畝淹涸靡常雍正五年涸出睢寜縣報陞地五千三十九頃宿遷縣報陞地四千七十二頃桃源縣報陞地三千八百四十二頃嗣䝉
  世宗憲皇帝以淤地勘報不實令河臣㑹同督臣察勘共豁地七千二百餘頃萬民感頌存地五千七百餘頃照各縣成例折算實地三千五百餘頃科則亦經減輕其潼安一衛裁汰改歸州縣征收乃比年以來仍催征不前葢此淤出之地畝即舊有糧田是以民力維艱輸將不繼也朕既洞悉其中情事自當加恩開除以紓民力著將宿遷睢寜桃源三縣見存新淤涸復改科地糧額征銀六千五百兩全行豁免其雍正十三年淤地未完錢糧亦免征收至水沉地畝仍照例每年冬勘又免泗州安河兩岸淹涸靡常淤地額征銀千二百餘兩山東郯城等二十八州縣淹没地田賦又
  諭山東章邱縣揑報墾荒地畝相沿已久著將已攤入地畝者於乾隆元年覈明開除免其征收未攤入地畝者自雍正十三年起悉行豁免又免河南祥符等四十二州縣鄭州臨河之姚店等堡鹻鹵飛砂河坍水占地畝田賦又免直𨽻吕家灣等處甘肅狄道州河南滎澤縣荒地及無著田賦二年
  諭江蘇阜寧鹽城二縣有濱河地畝淹涸靡常有司誤報陞科小民納賦維艱著確核地畝銀數悉行豁免又免江南髙郵等五州縣河堤民房租銀山東商河縣鹻鹵官莊田賦甘肅河西各屬州縣衛所隨征馬糧三年除四川射洪等六縣坍没田賦四年
  諭除雲南勲莊變價田被水沖沙壓地畝應征銀兩五年除河南中牟封邱等十四州縣水沖沙壓各荒地田賦及鄭州地户積逋六年除湖南湘鄉臨武二縣坍沒田賦七年除浙江錢塘縣及河南洧川等十一州縣河坍沙壓荒田賦八年
  諭朕聞浙江温台二洋為漁船採捕之所從前玉環未經展復之前凡漁船被汛兵需索陋規無異私税後因展復玉環地方官恐經費無出遂將陋規改收塗税此一時權宜之計也朕思濱海編民以海為田每嵗出沒於波濤之中捕魚餬口生計淡薄應加軫䘏著將此項永逺革除又除湖北興國黄岡二州縣荒地田賦九年除四川被水沖決田畝百九十餘頃額賦并碾榨磨十九座租税十年除江西樂平徳興玉山宜黄陜西郃陽各坍荒田賦十一年除江蘇沿城基地廢房租銀江蘇沿城基地向係居民賃地建屋輸租因屋坍他徙地勢低窪不堪棲止祖遂逋懸州縣率以罰鍰抵解至是奏除并禁濫罰
  諭減直隸慶雲縣正賦十之三著為令又免廣東瓊州府雜賦福建積逋漁課十二年免直隸天津蘆課漁課十六年
  諭朕聞常州府屬之武進陽湖二縣開抵役田租銀一項原繫前明時虚田領價後因本户逃亡株連親族各將已産開抵實非前明原置之田亦非當日領價之户小民條糧役租力難并輸以致積年拖欠朕省方所至民隠勤求清問既周倍深軫念著將武進陽湖二縣開抵役田除應辦條漕仍照民田一例完納外其新舊租銀㮣予豁免又除浙江淳安臨海瑞安三縣坍荒田賦十七年除甘肅狄道州十五州縣坍荒田賦十八年除浙江山東竈地安徽太平縣福建臺灣府及直隸四旗通判熱河八溝同知所轄地方坍荒田賦二十年
  諭免諸羅縣民陳天松等墾荒追罰銀米二十二年改山東海豐縣東北鄉低窪莊地照下則征收二十九年免湖北漢陽縣積年坍没田賦三十三年
  諭滇省山多田少水陸可耕之地俱經墾闢無餘惟山麓河濱尚有曠土向令邉民墾種以供口食而定例山頭地角在三畝以上者照旱田十年之例水濱河尾在二畝以上者照水田六年之例陞科第念此等零星地土本與平原沃壤不同倘地方官經理不善一切丈量查勘胥吏不免從中滋擾嗣後滇省地頭河尾俱聽民耕種㮣免陞科又改湖廣漢川縣汊垸低窪民田上則者照漁糧上則徴收軍田照漁糧下則徴收三十六年除臨清及陵縣沙鹻田賦江寧震澤清河坍荒田泰州淹没田江西水沖屯田各糧賦又免直隸喀喇河屯所屬被水糧地并巴里坤墾不成熟地田賦三十七年免湖北江陵縣直隸永定河下口江蘇宿遷縣修築月堤占廢民地及江蘇靖江縣甘肅中衛縣陜西興平縣郃陽縣水沖沙壓田賦三十八年定直𨽻文安縣大窪田地每年視積水多寡除減田賦例大窪連絡四淀漲涸靡常時定水大全行蠲除水小量行減賦免山西豐鎮㕔屬旗地直𨽻涿州民地浙江仁和縣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蕩水沖荒坍各田賦又湖北監利縣創築月堤占用民地田賦三十九年免直𨽻懐柔縣浙江錢塘桐廬餘杭臨安烏程等縣江蘇上元江寧清河六合上海江浦鎮澤銅山常熟等縣江西新昌寜都等縣沖坍及築堤占用民地各田賦四十年免甘肅寧朔縣沙壓地芻粟山丹縣草湖等渠坍没地賦四十一年除福建建陽臺灣二縣江西新淦新城二縣江蘇桃源縣浙江仁和縣沖坍田賦又免江蘇丹徙縣坍廢田地漕米四十二年免直𨽻喀喇河屯水沖地畝田賦四十三年除江蘇常熟婁縣嘉定長洲坍没田賦浙江仁和三江兩埸潮没竈課四十四年除江蘇常熟嘉定等縣甘肅高臺縣水沖沙壓田賦四十五年免河南孟津縣甘肅平畨碾伯二縣坍没田賦芻粟四十七年除浙江仁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仁和倉三圍等處坍没存減則地九百二十畝四十八年免直隸懐柔縣水沖田賦并浙江仁和埸扶基等處續被沖坍田賦四十九年
  諭蘇州藩司所屬地丁漕項公田餘租等欵積欠銀糧業經㮣予蠲除因思呉縣公田已與民田一律交納條銀漕米并加徴義租嗣因該縣有積年無著田糧復于公田徴收餘租米二千二百餘石抵補無著虚糧七百餘石外尚餘米千四百餘石留為該縣地方公用厯年均有拖欠民力拮据所有該縣無著田糧除照舊於此項餘租徴收抵補外其留備地方公用應徴米千四百餘石著永免徴收五十年免河南鄭州水沖堤壓民地田租
  免役
  順治元年除各旗壯丁差徭并輸納糧草布疋二年除江南丹徒丹陽二縣明末加派馬折銀三年免浙江錢塘仁和二縣間架房税七年除江南桐城潛山太湖宿松休寜句容六縣逃丁荒地額賦十一年除江西逃丁額賦十八年准江南江都如臯海州民修理烽墩馬路各免差徭一年
  康熈十二年除河南全派河夫如遇嵗修官為雇募每夫月給銀二兩十六年嚴有司罰民修築城樓垜口禁二十三年
  上東巡免山東江南各州縣衛所地丁銀曲阜縣地丁銀二十八年除江寧市㕓嵗輸房號廊鈔銀五十二年
  恩詔嗣後編審増益人丁止將滋生實數奏聞其徴收辦糧但據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永不加賦五十四年定
  社倉捐榖免徭例
  雍正二年嚴官司到任苛派供設及修理衙署之禁又定官用什物照價給值不得科歛之禁六年罷口率之賦凡地丁均匀入地糧徴收八年
  諭新設永順一府所屬永順龍山保靖桑植四縣火坑鋤頭煙户等名色錢一㮣刪除令該户自行開報開墾官給印照永為世業十三年
  皇上登極
  諭山西大同偏闗老營水泉三汛兵丁交納徭銀向在餉銀内扣交每年徴銀六百八十餘兩著自乾隆元年始悉行蠲除永著為例又除江南太平縣雜派江夫河篷錢糧
  乾隆元年
  諭除湖北江夏等十九州縣未經攤減丁銀甘肅伏羌通渭秦安㑹寜等縣岷州衛闕額丁銀江南長江網户鰣魚折價銀三年除福建延平府南平縣浮多丁銀五年
  諭聞江省嵗額錢糧地丁漕項蘆課雜税之外又有名為雜辦者不在地丁項下編徴仍入地丁項下彚入分數奏銷欵項甚多沿自前明迄今賦役全書止編應解之數未開載出辦原委即有開載出辦之處亦未編定如何徴收則例於是有闕額累官者有徴收累民者有累在官而因以及民者有累在民而因以及官者朕心軫念特頒諭㫖其實在闕額有累官民者確查奏免十一年議免江蘇雜辦錢糧城租吏農班餘米軍餉碾餉折榖等項
  諭朕從前巡幸直隸地方見城垣多有殘闕皆因不能隨時堵築以致出入踐踏踰越成路因令大學士等寄諭各督撫令其督率有司留心整飭嗣據巡撫碩色奏請分别工程千兩以上者候以工代賑之年動項興修千兩以内者令該州縣分年修補除土方小工酌用民力外其餘即於上費項下支修朕將伊摺令各督撫閲看俾其仿照辦理但須善為經紀勿致累民而各督撫中遂有因此奏請開捐土方並將各官養亷合力捐修者或經批示或經議駁俱未准行今鄂彌達覆奏摺内又稱按田起夫誠恐佔田之户必派之佃田之家不若暫借稅銀生息以備修補等語此奏甚屬錯誤全不知朕本意矣葢城垣為國家保障其責全在地方官其所以酌用民力者葢因各處城垣偶有坍損地方官並不查禁聼民踐踏甚且附近居民竟將城磗竊取以供私用是以令于農隙之際酌用本地民夫補葺使民知城垣之設原以衛民已身曽用力于其間則遇有損坍自然䕶惜不肯任意踐踏且隨時修補亦易為力此上下相維之義並非令其按田起夫竟成賦額之外増一力役之征也如鄂彌達所稱者恐各省督撫亦錯㑹朕㫖或致累民用是特頒此㫖曉諭各督撫知之二十七年立生監不得濫充社長圩長牙行埠頭各雜役之禁三十七年
  諭李翰奏請停編審造冊所見甚是編審人丁舊例原因生齒煩滋恐有漏户避差之𡚁是以每屆五年查編造冊以備考核今丁銀既皆攤入地糧而滋生人户又欽遵康熙五十二年
  皇祖恩㫖永不加賦則五年編審不過沿襲虚文無裨實政况各省民榖細數俱經督撫於年底専摺奏報更無藉五年一次之另行查辦嗣後編審之例著永行停止三十八年
  諭據陳輝祖奏請將該省民屯新墾丁銀隨年攤徴批交該部議奏旋經户部覆准并請行查各督撫就本省情形酌籌妥議具奏嗣據直隸等省先後入奏大㮣請仍舊制者居多則陳輝祖所奏及該部所議皆未得當國家承平休養百有餘年閭閻生齒日繁嵗有増益向來編審人丁按丁科則自康熙五十二年
  皇祖特頒恩詔永不加賦即以是年丁糧之數作為定額朕臨御以來無時不以愛養斯民為念詎肯於丁糧區區毫末之賦稍存計較乎若以新墾民屯田畝復將丁銀隨年攤納是與小民較及錙銖尤非惠下卹民之道所有各省辦理丁糧一事無論己未覆奏俱著悉仍其舊毋庸另議更張


  皇朝通典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七
  食貨十七
  蠲賑下
  災蠲
  順治三年直𨽻成安等七縣水湖廣興國等十州縣旱免本年租江西瀕年旱澇罷本年漕四年陕西西安延安等府雹五年山東夏津蝗六年直𨽻真定順徳廣平大名四府水山西太原平陽汾遼澤等府州水均免本年租又定遇災蠲免之例於起解存留項下匀減如存留無餘即減起運之欵八年定題請災蠲頒發免單例凡州縣遇有災免將實數刋刻免單頒發各户其已入者明年以實除之不給免單者以贓論十年定災免分數例八分至十分者免十之三五分至七分者免十之二四分者免十之一有漕糧州縣衛所准改折謹按康熙十七年増定災地除五分以下不成災外六分者免十之一七八分者免十之二九分十分者免十之三雍正六年又定十分者免十之七九分者免十之六八分者免十之四七分者免十之二六分者免十之一乾隆元年復定五分者亦免十之一永著為例免直𨽻房山湖北襄陽黄州荆州徳安湖南常徳岳州永州江蘇揚州淮安安徽鳯陽廬州山東濟南東昌各府災田本年租十一年直𨽻八府山東二十一州縣江南五州縣浙江二十二縣衛旱湖廣天門蝗陕西漢中雹均免本年租十二年免直𨽻三十六州縣衛江南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廣山西旱澇諸縣本年租陕西五府地震免兵民丁猺田賦十三年直𨽻新樂河南彰徳蝗湖南常徳湖北武昌水山西大同陕西清水洛川二縣靖逺洮岷鳯翔四衛雹十四年直𨽻霸薊等七州寳坻等二十一縣保安等三衛梁城一所雹武清漷二縣水十五年直𨽻蠡雄等八縣山西五䑓陕西潼闗辛莊各屯衛雹均免本年租又免河南杞縣雹災秋糧十之三浙江紹興寧波二府颶災各賦十六年江西旱免被災之四十五縣田賦銀糧又免貴州貴陽等六府河南雎州等十四州縣衛江蘇淮徐掦三府安徽鳯陽府湖北天門等六縣水災田本年租十七年河南河決雎杞虞城永城夏邑六縣災彰徳府旱江南邳蕭宿遷沭陽四州縣湖北蘄州廣濟縣直𨽻曲陽縣水均免本年租並酌免直𨽻新安豐潤等縣十之二江南雎寧宿州鹽城等州縣各有差十八年浙江寧波等二十九縣旱江西鄱陽等四縣湖北沔陽州水免本年租並酌免湖北黄梅廣濟等縣十之三
  康熙元年直𨽻江南山西河南四川水江西浙江旱湖北水均免被災各縣本年租三年江西四十一州縣旱免賦有差定遇災之地停徴額賦十分之三例四年山東山西旱免本年租并山西逋賦又免山東寧海棲霞被兵疫之各州縣衛荒亡諸賦左都御史郝惟納疏言災地丁賦請准田賦分數併行蠲免從之五年江南桃源贛榆蝗湖北沔陽黄岡十二州縣衛旱陕西鎮原雹并免今年租江西南昌等三十五州縣旱浙江象山等六縣水甘肅霜均各免賦有差六年定蠲免各事宜凡遇蠲免有司官將應免者取具毎圖里長結狀分送部科察核如有已徴在官不流抵次年及不扣蠲數一概徴收侵蝕或題定蠲數不即出示曉諭或稱止蠲起運不蠲存留或由單内扣除不及蠲數者均以欺㒺論其管轄官各降級有差又蠲免流抵如蠲本年者填明次年由單之首流抵次年者填明第三年由單之首不開載實數者罪之八年又定災傷之處不得以闔邑地畝通算仍按區圖村莊地畝被災分數報蠲時以直𨽻五十州縣衛水十分九分者
  諭除其租七分八分者免十之四餘如舊例江南淮揚被水之處各案分加免一分河南安陽臨漳給復三年浙江臨海天台二縣衛甘肅被旱之莊浪等五縣并除本年租安徽湖廣偏災之縣各免賦有差山東地震諸縣准照水旱例按分蠲免九年復免災地賦銀二十二萬七千三百餘兩九年淮揚水罷本年漕并免康熙六年以後漕逋銀米又直𨽻博野等二十九州縣水開州等十四州縣旱山東濟陽等二十九州縣旱濰縣雹濟寧州水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五十七州縣旱各免賦有差并免江南種藍田本年靛吏科給事中莽佳疏言遇災蠲賦并請免佃户納租從之十年江南淮安揚州水除康熙元年至六年逋賦江寧徐海等府州蝗鳯陽等府旱直𨽻文安安肅等州縣夏旱秋蝗山東河南浙江湖廣陕西水各免本年田租有差浙江巡撫范承謨疏言臨海太平平陽石門烏程温州頻年荒歉請將康熙元年二年三年隨漕逋賦援八年
  恩詔蠲免地丁逋賦例赦免從之十一年又奏免石門縣康熙三年輕齎銀平陽縣康熙元年二年三年月糧及隨漕逋賦十二年直𨽻霸州寶坻等十三州縣衛江南六安贛榆等七州縣河南輝縣水湖南瀏陽等三縣浙江仙居縣旱均免本年租又
  諭免江南蘇松常鎮四府淮揚六府災田明年租十三年山東水免泰安等五十二州縣賦有差又直𨽻江南二十五州縣水免十之二江西河南十八州縣旱免十之二十五年江南河決免淮揚二府租十之三餘各有差又免福建陕西被兵各田賦定増減報災蠲免冊籍處分州縣降二級調用餘罰俸有差十六年免江西廬陵贛州等四十一州縣被兵田賦十七年免浙江省近福建省之各州縣被兵去年田賦十八年免江西福建湖北被兵歴年逋賦嚴侵蝕蠲賦之罪十九年直𨽻山東山西旱雹免賦各有差二十一年除山西太原大同災民逋賦二萬四千四百餘兩又免福建省被兵之侯官等二十六州縣康熙十八年以後逋賦二十四年
  諭直𨽻獻縣河間衛江南宿遷縣興化縣邳州髙郵州鹽城縣山東郯城縣魚臺縣地方今年重罹水災小民艱苦所有康熙二十四年秋冬二十五年春夏地丁各項錢糧俱與豁免二十八年
  上南巡免邳州水淹田漕銀及遞年逋賦二十九年直𨽻
  
  諭免順天保定河間真定順徳廣平大名宣化各屬去年未徴并今年春夏額賦銀五十七萬五千兩糧八萬六千百有餘石三十年陕西旱蝗
  命大臣往勘免西安鳯翔等府明年民屯各賦銀米三十
  一年復
  諭免陕西西安明年額賦三十二年又免西安鳯翔災民
  明年租三十三年
  上以山西平陽澤州沁州前被蝗旱民氣未蘇免康熙三十一三十二年逋賦銀五十八萬千六百兩米豆二萬八千五百八十石各有竒三十七年
  諭淮安揚州鳯陽等處比年水患頻仍屢賑屢蠲被災地方賴以安堵但念久歉之餘恐致資生匱乏著將海州山陽安東鹽城髙郵泰州興化寶應婁縣泗州亳州鳯陽臨淮懷逺五河虹縣𫎇城盱眙靈璧等州縣并被災各衛所康熙三十八年一切地丁銀米漕糧盡行蠲免三十八年復免淮安揚州鳯陽三府屬去年地丁漕銀十有九萬兩米麥十萬石各有竒四十年陕西旱免明年田租巡撫喀拜坐匿災罪奪職四十一年免山東莱蕪等六州縣河南永城等三縣明年租四十二年山東水免九十四縣田賦各有差江蘇巡撫宋犖疏言徐州睢寧縣頻遭水患請將康熙三十七八九年未入額賦毎年止帶徴一年
  諭令豁免并免四十年嵗租四十三年
  諭山東比年歉收朕焦勞宵旰未嘗晷刻稍釋於懷今嵗幸二麥畢登秋禾稔穫但念被歉之後若非大敷恩澤終不能遽底盈寧著將康熙四十四年地丁銀米通行蠲免四十四年
  諭嗣後蠲免錢糧如并免積欠則帶徴俱免如止蠲本年錢糧則所有舊欠俱于次年徴收蠲免之年概不得開徴永著為例四十六年江南浙江旱
  諭免兩省明年丁銀六十九萬七千七百兩江蘇安徽田賦二百九十七萬五千二百兩糧三十九萬二千石浙江田賦銀九十六萬千五百兩糧九萬六千石各有竒又
  諭免康熙四十年以前江蘇漕項銀六十八萬七千兩米麥三十一萬千八百石各有竒四十七年
  諭去年江南浙江俱被旱荒多方軫恤民力稍蘇今年復被潦災旋經照例蠲賑但嵗再不登生計益匱欲令辦賦力必難供所有康熙四十八年江南通省地丁銀四百七十五萬四百兩浙江通省地丁銀二百五十七萬七千兩各有竒著全行蠲免四十八年江南河南水山
  東旱各如例免租又
  諭免災田明年賦淮徐揚三府十九州縣銀五十九萬三千八百兩歸徳府六縣銀二十萬二千四百兩兖州府四州縣銀十四萬六千六百兩各有竒又浙江災後民力未裕緩徴今嵗漕賦四十九年定遇災免之處業户七分佃户三分例五十三年免河南江南浙江湖北災田賦各有差又免甘肅靖邊等二十八州縣衛所旱災明年芻粟併免五十五年銀糧芻粟五十四年免直𨽻順天保定河間永平宣化五府災田明年賦銀八十五萬八百兩米豆十一萬五千五百石草九萬四千五百束各有竒五十六年免江南沛縣福建䑓灣水災田賦各有差五十九年直𨽻慶雲等五州縣地震免本年田租六十年陜西旱
  命大臣徃勘除本年租福建臺灣颶災蠲本年額賦雍正二年江浙潮溢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地災免雍正元年二年鹽課三年直𨽻薊州清苑七十四州縣水免租有差五年直𨽻玉田縣河決免災田賦一年九年免直𨽻霸州文安大城等六州縣水災田康熙三十四至四十二年逋賦又免黑龍江墨爾根各官莊霜災田賦十年免臺灣兇畨滋擾之彰化縣雍正八九兩年未入銀穀十三年
  諭甘肅省入夏以來雨澤愆期著將雍正十三年應徴地丁錢糧全行豁免又免四川九姓等土司被水田賦乾隆二年定凡被災地方令總督巡撫勘明或分年帯徴或按分數蠲免臨時具題請
  㫖又定地丁銀統覈蠲免例丁銀自雍正六年始攤入地糧故未一例蠲免至是特與豁除以昭盡一又定八旗餘絶及革退網户地被災均照入官地減免例三年江南旱免江蘇安徽逋賦併免江蘇田租一年六年
  諭朕御極以來愛養黎元蠲免正賦之外復將雍正十三年以前各屬積欠陸續豁免以息民間追呼之擾今各省未完正項銀米豆草并雜項租榖積欠已久多係貧乏之户無力輸將况江蘇所欠獨多目今現被水災待恩撫䘏著將各項悉行豁免再江浙二省尚有未完漕項銀米豆麥向不在豁免之例今既蠲除各項著將漕項一併免徴七年
  諭江南上下兩江今年水漲逾常該督撫陸續奏報者不下數十州縣朕每一覽奏宵旰靡寧已屢降諭㫖令該督撫加意撫綏毋使失所又特命大臣前往㑹同該督撫等拯救目前之災荒永除將來之水患但念此等被災之地夏已無收秋更失望小民困苦其何以堪况此數十州縣有今年被災特甚者有今年稍輕而連年被災現有水漲未消亟待賑卹其流離顛連之狀時在朕心目中所有本年應納錢糧著該督撫勘明被災州縣先行緩徴將確數分别具奏請㫖蠲免尋議准免江蘇江浦等二十九州縣衛地丁歲夫蘆課學租銀二十四萬九千三十三兩米八千百九十四石山陽等二十六州縣衛漕銀三萬三千五十餘兩米麥豆十二萬八千八百餘石安徽夀州等二十州縣衛地丁漕銀十七萬八百餘兩米麥豆千三百三十餘石各有竒八年又續免江蘇安徽各災地蠲除帯徴賦以蘇民困十年除江南海州蕭沛碭山四州縣雍正十三年乾隆元年漕逋十一年江南水免山陽等二十四州縣各賦十二年山東水免被災之九十二州縣賦銀二十五萬三千八百九十餘兩江南崇明縣潮溢免災田本年租十三年又除蠲餘各賦除江南山陽等二十六州縣乾隆七年蠲餘米及地丁雜賦泗洲學田銀米十四年安徽夀州鳯陽臨淮泗州鳯臺懐逺五河霍邱八州縣鳯陽泗州等縣水并除賦有差十五年
  諭朕巡洛祀嵩甫經豐樂鎮即已降㫖蠲免經過州縣十分之三其地年嵗順成是以照例蠲除數日所過州縣體察農功夏麥告豐晩禾覺歉秋牟播種亦復待時朕深為軫念其歉收之處著再加恩統前蠲免十之五又免江寧淮安揚州徐州海州五府被水田賦漕賦十六年
  上南巡
  諭朕車駕南巡乗時布澤蠲除積欠叠沛恩施更念江蘇之宿遷等州縣上年被水稍重雖經格外加賑可以接至麥秋著再加恩將經過之宿遷清河桃源三縣被災貧民上年借出耔種銀悉行免徴又
  諭免江南揚州府興化縣積淹荒廢田畝自乾隆元年至八年租銀米麥逋賦徐州府沛縣濵湖地畝自乾隆十年以前租銀十七年陜西耀州等三十九州縣旱十八年江南安徽二十五州縣江蘇三十二州縣水均免本年租又免浙江仁和縣被淹鹽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課有差十九年安徽泗州盱眙等州縣水免本年租二十二年
  上南巡
  諭江南淮徐海等屬受水患有年矣朕翠華南涖周覽土風所過桃源宿遷邳州睢寧諸縣鶉衣鵠面相望於道而徐屬較甚朕心為之惄然増戚國家所恃以拯患卹災者惟賑濟一事現在徐屬七州縣已降㫖加展賑期可至五月并截留本處漕糧以資借糶所以為斯民計者不遺餘力而目擊情形於心實有所不忍所見如此未見者亦復可知著再加恩將淮徐海三屬各州縣所有積年借欠耔種口糧不分新舊概予豁免以紓痌瘝一體之念又免河南夏邑商邱虞城永城水渰田畝積負并田賦二年又免山東濟寧魚臺金鄉滕嶧去年水渰未涸田賦倉穀貸種并濟寧魚臺之屯户及兩淮竈户各逋二十七年免江蘇清河崑山等十一州縣災田租浙江仁和等十七州縣漕賦二十八年免山東濟寧等八州縣衛水災田賦二十九年免甘肅鞏昌等屬旱災雲南江川等五州縣地震江蘇江浦海州旱山東濟寧等州縣水各災田賦有差三十年免直𨽻霸州固安永清屯户二十六年以前被災積逋穀八百石有竒湖北漢陽七州縣衛湖南益陽縣江西南昌等三縣安徽安池等五府水均免賦有差三十一年免甘肅被旱及雹災霜災之靖逺等十四㕔州縣積逋銀三十七萬四千餘兩糧百二十四萬五千餘石陕西延安等三府逋糧四萬六千餘石銀萬一千餘兩又山東章邱等十八州縣直𨽻獻縣等十八州縣水各免賦有差三十三年免伊犂屯田回人未交納被雪潮濕霉變之乾隆三十年倉穀并三十一年被災未納糧共七萬餘石又已行豁免萬餘石外尚應帶交五萬石
  上以回人生業未裕并免之三十六年免山西薩拉齊通判所屬之善岱里安民等七村被水田賦并甘肅比年被災各㕔州縣積欠糧四百四萬餘石臯蘭等縣各有差三十八年江南水免安東山陽阜寧清河沐陽海州各田賦三十九年黄水驟溢免山陽清河鹽城阜寧明年租淮安大河二衛漕又直𨽻覇州二十五州縣衛安徽夀州等十州縣水甘肅𦤎蘭等州縣旱均免田賦有差是年逆匪王倫滋擾酌免山東臨清新舊城居民正賦四十年酌免江蘇河南湖北安徽浙江雲南各水旱被災田賦四十一年免江蘇上元等四十六州縣衛安徽合肥等州縣甘肅臯蘭等三十一州縣被災田賦有差四十三年河南旱免被災較重之汲淇臨漳三縣緩徴丁銀十之四山東旱并將二省四十五年輪免錢糧即於本年普行蠲免其已徴者准作明年正賦四十五年免湖南長沙十五州縣災田額賦有差四十六年免直𨽻湖北江蘇各被災州縣田賦有差四十六年江南崇明縣風潮成災免本年租又免浙江紹興金華府屬旱災田賦有差是年逆回滋擾甘肅蘭州河州等處
  諭免本年租四十七年免直𨽻霸州等州縣災田宿逋四十八年免江蘇銅山等州縣山東鄒縣利津等縣災田租並免山東永阜塲江南沛縣竈課雜税四十九年直𨽻旱河南旱並免被災州縣四十八年逋賦又免陕西延榆綏三府災所四十七八兩年逋賦五十年免河南衛輝府屬五縣並附近災區之延津等九縣逋賦並本年賦有差受旱較重之開封彰徳府屬之祥符内黄等十一州縣正賦十之五次重之𣏌縣等十州縣十之三其遞年積逋各按災分數蠲免有差又安徽旱
  諭將五十一年輪免錢糧先於本年豁免其已入者作明年正賦
  賑卹
  順治二年定賑䘏八旗例凡八旗澇地毎六畝給米二石王貝勒貝子公府屬人役給米如之投充帶來地弗與八旗䝉古按口折銀許其沿邊糴米不令進口八旗游牧地毎口月給米一斗張家口給米古北口給銀五年定直省駐防官澇地米隨家口所在支給例六年停八旗踏勘災地例如遇水旱之年王以下及食俸官毎嵗照俸米倍給之八年定給大興宛平二縣收養孤貧銀米毎名月給米三斗銀三錢毎年准給六月至十年増給至十月定直省災荒督撫詳察頃畝分數具奏例發山東浙江倉穀學租賑窮民貧士是年山東浙江水九年設飯厰以賑貧民
  京師五城城設一厰日費米二石嵗十月起至明年三月停賑十年賑八旗貧人滿洲蒙古毎佐領下布六十疋棉六百斤米百石漢軍半定勘災責大員奏報例京城由户部直省由督撫請賑十六年申定直省勘災用道府府倅康熙四年復定勘八旗災地用驍騎校領催等勘明結報户部具題又定旗人七嵗以上為一口六嵗以下四嵗以上為半口其報充及傭僱人弗與十一年發庫貯銀十六萬
  内帑銀八萬分賑直𨽻各府饑民申定賑卹旗人例滿洲䝉古毎佐領下給米二百石漢軍百石管旗都統旱地毎六畝給米二斛米折各半折銀視時值髙下
  南苑海户災地不論旱澇毎六畝給米一斛十二年發
  内帑銀二萬兩賑八旗窮民十三年賑給八旗滿洲蒙古毎佐領下米三百石漢軍百石賑八旗災地毎六畝米一斛又發
  内帑銀三萬兩賑直𨽻饑民十四年發
  内帑銀十萬兩分賑八旗兵丁及直𨽻饑民十六年雲南貴州新入版圖發銀十五萬兩賑濟窮民十七年定奏報災傷限期凡遇災傷先以情形入奏夏災限六月秋災限七月州縣遲報逾三月奪職一月以下降罰有差撫司道官逾限亦如之康熙七年定八旗報災不得逾八日十日雍正六年増定勘報之官寛限十日奏報之官寛限五日統以四十五日為限乾隆二年定督撫以情形入奏後即親詣災所發倉廩先賑仍于四十五日限内題明加賑賑畢𠕋具户口米糧題銷其被災頃畝分數于勘奏之日附疏聲明其應蠲免數目于勘奏日始限兩月冊報七年定甘肅地氣節候䡋異他省鞏昌蘭州寧夏西寧甘州凉州六府肅州安西靖邊二㕔如夏秋二禾于六月九月災者仍舊限申報或有限後災者准于七月十月望前申報康熙元年定八旗水旱災地毎六畝給米二斛蝗雹災給半建育嬰堂于
  京師廣渠門内定育嬰事宜凡收育棄孩其有姓名年月日時可稽查者註於冊僱乳婦乳之有願收為子孫者聴之本家有訪求認領者訊與原註冊符令其歸宗三年發八旗莊田災賑米粟二百十三萬六千斛有竒七年賑山東地震災民九年
  命重臣往勘淮揚水災明年
  諭江南督撫截留漕米并發徐鳳各倉粟人給米五斗六嵗以上至十嵗者半又分設米厰以食饑者毎府遣部臣一人同地方官騐給賑湖北竹山縣被災災民十年八旗屯地旱賑粟百六十四萬七百餘石十二年山西饑發銀二十萬兩遣部臣往賑十年賑山東沂州等十三州縣饑民又發帑十萬兩賑卹旗民是年 京師地震二十四年䝉古饑浩齊特郡王請賑發粟千石二十五年
  命大臣賑鳯陽徐州災民是年二府水二十七年雲南劍川州地震死者毎名給銀一兩傷者半之屋圮者毎間給銀二兩無棲止者人給穀一石二十八年發銀三十萬兩賑直𨽻饑民二十九年増
  京師飯厰毎城各一向五城毎城設一厰以滿漢部院官各一人日董其事三十年陕西西安二十七州縣饑發山西貯帑二十萬兩移賑
  命大臣一人往騐毎大口日給米三合小口半明年四月停賑又賑直𨽻十四州縣饑民粟三十一年貸山東貧民穀二十八萬九千石又貸陕西西安鳯翔二府災民種值三十四年山西平陽府地震
  命大臣往賑各有差三十五年貸直𨽻寶坻等州縣災民倉粟三十七年賑山東濟南兖州東昌三府粟三十八年貸直𨽻贊皇縣復業流民牛種前有土賊之擾今始安集三十九年發坡賴村倉糧賑巴林二旗窮丁四十年賑甘肅河州屬土司均准内地例給粟四十一年西安饑貸貧民粟四十二年山東饑
  命户部官馳驛往截漕運米五十萬石助賑又遣八旗官各齎帑銀三千兩㑹賑復賑安徽鳯陽等州縣饑民大口日五合小口三合又發
  盛京所貯米貸給捕牲烏拉虞人四十三年賑湖廣監利縣饑民自十一月至明年二月止又定河南省見貯倉穀毎嵗半存倉備賑半貸給貧民例四十五年
  頒賜京城廣寧門外士庶所建普濟堂膏澤回春匾額并御製碑文毎嵗
  恩賞崇文門税銀千兩口糧銀二百兩堂内地租銀千兩
  為養贍孤貧之用減糶
  畿輔常平倉粟毎石減十之三其窮民無力者酌貸三之一四十六年江南饑
  諭倉穀數少未足徧給惟各州縣截留漕米可以實惠及民目下時已屆冬總漕無事著㑹同總督巡撫親往各州縣被災地方備加察勘將本年所徴漕糧毎州縣或留八九萬石或留十萬石酌量足支賑給之數分别多寡存留支散及今漕米尚未開兑截見收之糧以濟待哺之衆實於民生大有禆益此朕殷殷懷保赤子矜念如傷之至意户部即移文該督撫實心奉行仍開具賑濟實數奏聞時淮徐揚三府無存粟發司庫銀十萬兩充賑四十七年定河南各州縣常平倉粟毎年以三之一出陳易新並將新貯各倉粟照常平例聴民便貸不限以額四十九年申定五城飯厰米數賑期毎厰日米二石銀一兩十月朔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停賑六十一年加賑一月銀米倍給福建漳州泉州旱截留江南鎮江松江浙江湖州三府漕三十萬石轉運至郡賑濟五十二年賑四川茂州及平畨等營堡地震災民五十三年賑甘肅饑民自二月至六月毎大口給米三合小口二合五十四年䝉古雪損傷牲畜輸穀賑烏喇特十四旗察哈爾八旗饑人五十五年順天永平府屬米價翔貴發通州倉粟二十萬石濟之五十七年索倫水發銀萬兩遣副都統等往協黒龍江將軍酌賑又發
  盛京倉粟賑扎賚特固山貝子特古斯屬下窮丁五十九年陕西饑發部帑銀五十萬兩
  命大臣及部院官分西安延安蘭州三路賑濟又發陕西甘肅常平倉粟百三十六萬四千石充賑并准旗人有願助賑者自備銀米赴部呈送散賑官處事竣准銀米之多寡議叙有差六十年
  諭今春雨澤甚少備荒要𦂳著發帑金五十萬兩差大臣往陕西地方買米賑濟又撥户部帑銀二十萬兩貸給甘肅陕西災民牛種資是年黄水漲溢直𨽻大名府長垣等四州縣災發倉粟貸貧民之乏食者並酌截漕粟賑之又貸黒龍江兵丁水手口糧六十一年
  命大臣賑直𨽻贊皇等四十二州縣饑民并發米各州縣
  設粥分賑
  雍正元年直𨽻河南山東災各遣大臣一人往賑又郭爾羅斯喀喇沁扎嚕特各旗饑發帑七萬兩
  命大臣往賑二年
  諭京師廣寧門外向有普濟堂凡老疾無依之人毎棲息於此司其事者殊為可嘉
  聖祖仁皇帝曽賜額立碑以旌好義有地方之責者宜時奬勸鼓舞之但年力尚壯及游手好閑之人不得借名溷入其中長浮惰而生事端
  賜育嬰堂帑銀千兩賑蘇尼特四旗窮民銀二萬兩三年直𨽻饑截留漕米二十萬石發通州倉粟十萬石賑霸州七十二州縣民三月賑大興等四縣民一月又
  諭今嵗直𨽻地方被水小民乏食恐停賑之後正值東作之時農民謀食無䇿著再加賑一月又賑江南睢寧宿遷二縣饑民粥五月山東黄水溢發常平粟貸曹縣魚臺縣災民又
  諭今冬天氣甚冷京城廣寧門外安定門外養濟院二處將變色米賞給百石煮粥賑濟以安窮民四年賑安徽無為望江等州縣饑民粥五月賑泗州銀二萬兩五年直𨽻河決遣大臣御史齎銀二萬兩分賑被災玉田等二十三州縣六年定賑濟例凡勘災給糧有司官必親臨毎近城之地設粥厰去城二十里内各鄉設一米厰照粥厰米按口月給一次七年定賑濟畢將銀米數目户口姓名月日刋示通衢以杜吏胥侵蝕又定廣東城守饒平平鎮三營准於青黄不接時貸給窮兵倉穀例八年北河溢直𨽻順徳廣平大名河間災遣侍郎副都統科道翰林等官分賑毎府發銀二萬兩准留漕及捐穀助賑凡三月復遣大臣撫綏毋令失所山東江南河溢賑濵河州縣饑民粟並給銀葺水毁廬舍
  京師地震發帑二萬兩分五路勘賑毎旗賞銀三萬兩按名分給又貸陕西西寧縣蔚州蔚縣饑民穀又
  諭朕聞廣渠門内有育嬰堂一區凡孩稚不能養育者收留於此數十年來成立者頗衆夫養少存孤載于月令與扶衰䘏老同一善舉為世俗之所難朕心嘉悦特賜御書功深保赤匾額并白金千兩順天府尹等其宣示朕意并倡率資助使之益加鼓勵再行文各省督撫轉飭有司勸募好善之人於通都大邑人煙稠集之處若可以照京師例推而行之其於字弱卹孤之道似有禆益而凡人怵惕惻隠之心亦可感發而興起矣是年人將養濟院毎年餘剰孤貧口糧撥給育嬰堂二百兩及積年捐助之銀毎嵗支銷欵項均歸順天府察覈九年定五城御史親至飯厰監賑例
  恩賞飯厰京倉老米二百石是年直𨽻屬歉就賑者多十一年江南海溢賑常熟等二十九州縣災民十三年議准五城飯厰如米色不佳者仍赴倉改領又行令五城展賑一月
  乾隆元年
  諭地方偶有水旱之事凡察勘户口造具冊籍勢不得不經由胥役里保之手其所需飯食舟車紙張等費朕聞竟有𣲖累民間并且有取給於被災之户口者益滋閭閻之擾嗣後凡飯食紙張舟車各費皆酌量動用存公銀毋許絲毫派累是年巴林四旗旱發帑萬兩遣官往賑又
  諭各省府州縣皆有養濟院以收養貧民此即古帝王哀矜煢獨之意朕聞歸化城地方接壤邊闗人煙稠集其中多有疲癃殘疾之人無棲身之所日則乞食街衢夜則露宿荒野甚可憫惻彼地舊有把總官房
  三十餘間可以改為收養貧民之所毎年於牛羊税内撥銀二三百兩粟百餘石為饘粥寒衣之費著簡選誠實鄉耆經理其事二年増定收養孤貧例令保甲將本地實在孤苦無依者開明里甲年貌取隣佑保結呈報騐補其有浮於額數者亦准收養動公項散給口糧仍入冊報銷外來流丐送本籍收養七年復定凡流寓隔省遥遠及本省相去至千里外亦准收養又議准漕船縴夫中途患病者棄置河干即無生理令河臣轉飭各官就近入普濟堂或附近菴觀量給口糧務令得所又議令五城御史飭司坊官毎日巡視如有貧民凍卧道旁者即就近引赴普濟堂棲流所等處宿歇令其赴厰竢来嵗春融聴其去留二年
  諭各省出借倉穀於秋後還倉時有毎石加息穀一斗之例如地方本非歉嵗循例出陳易新則應照例加息若值歉收之年國家方賑卹之不遑非平時貸穀者可比至還倉時止應完納正穀不應令其加息將此永著為例三年増定貸粟加息例凡年嵗收成八分至十分者仍照例收息五分至七分者免又定本年收成五分者緩至明年秋後責入六分者本年責入其半次年全入七分者本年責入免息八分至十分者本年責入仍加息又
  諭各省學田銀糧原為散給貧生之用但為數無多地方偶遇歉收貧生不能自給往往不免饑餒深可憫念朕思士子身列膠庠自不便令有司與貧民一例散賑嗣後凡遇地方賑貸著該督撫學政飭令教官將貧生等姓名開送地方官視人數多寡即於存公項内量發銀米移交本學教官均勻散給資其饘粥是年寧夏地震
  命大臣馳驛前往發司庫銀二十萬兩賑卹其官弁遇災身故者照巡洋被風漂溺例議卹又定火災酌賑例四年賑江南貧民極貧者四月次貧者三月又次者一月又定賑濟米數例向例毎名日支三四合至七八合不等兹定大口日五合小口三合五勺申定賑卹欵目預期宣示例向例於賑後將姓名賑數榜示兹復於賑前將被災分數欵目榜示以杜朘減又申令各直省養濟院加意收養煢獨六年賑安徽鳯陽潁州饑民増定養濟院收養孤貧例令該管官覈明實數分額内額外為二冊載具里居姓氏申達上司遇有開除隨時呈補該管上司遇便赴院按冊㸃騐七年黄淮交漲淹民田廬舍江淮饑
  上命大臣往㑹督撫勘賑用帑千餘萬江蘇江浦等二十九州縣賑米百五十六萬二千六百三十五石銀五百五萬二千五百二十餘両沛縣賑米二千八百三十四石銀四萬三千六百九十餘兩小麥七百四十三石安徽鳯陽等二十四州縣賑米八十三萬千九百八十石銀二百三十三萬四千餘兩宿州收養無依貧民賑米百十九石銀百有餘兩各有竒並貸給口糧麥種芻草又増定撫卹例凡遇水旱即行撫卹先賑一月再察明户口被災六分者極貧加賑一月七分者極貧加賑二月次貧加賑一月九分者極貧加賑三月次貧二月十分者極貧加賑四月次貧三月又定如遇積歉或災出非常者許將極貧加賑自五六月至七八月次貧加賑自三四月至五六月又刪除又次貧減賑例止分極次二等論賑又定凡遇夏災其災地嵗不兩熟及雖兩熟而秋禾不可復種者照秋災例請賑如遇風災照雹災例貸給糧種傷大田者亦以秋災論八年
  諭上年江南淮徐鳯潁等府遭值水災朕宵旰焦勞無一時釋於懐抱特遣大臣㑹同督撫百計經理不惜千萬帑金期登斯民於袵席頃據陸續奏報被水之地漸次涸出冬間可以種麥石林决口亦已堵禦水勢減落朕心稍慰但念兩江受水之地甚廣其見在已經涸出者民間努力耕種自不待言其沮洳將涸者開春布種亦可冀望有秋惟最窪之地積水較深有非人力所能宣洩者倘春月不能趕種春麥雜糧而停賑之期已屆窮民何以為生朕思慮及此深為憫惻著欽差大臣及該督撫將實在不能涸出補種之地察看所有饑民口數若干按其情形酌定月分接續賑卹毋使失所又
  諭今年天氣炎熱甚於往年聞山東山西河南陕西民人有病暍或至傷損者此等最苦之人無所依倚全在地方官善為撫卹可令各該督撫轉飭有司悉心查辦有應動存公銀兩者即行動用嗣後如有類此之事無得膜視九年四川西昌水瀘寧縣南江縣雹貸穀有差秋成責入時仍免息冕寧縣水不成災亦令於來嵗青黄不接時量貸倉榖又賑安徽徽州寧國二屬浙江紹興嚴州衢州三屬間被水之區十一年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水江南稍甚截留漕二十萬石并給銀葺被水民廬餘均於常賑外加賑有差又賑廣東肇慶韶州南雄等州水災直𨽻宣化府雹災饑民又
  諭直𨽻鹽山慶雲寧津三縣原屬上年災重之地先經借給籽種口糧此時想已告匱著照大小户口再給借一月按畝給借籽種粟米四升十二年山東水截山東河南漕并運天津北倉米充賑共賑穀四十四萬七千六百八十餘石米五十九萬八千六百十餘石銀百七十九萬三千六百四十餘兩各有竒賑老弱殘病民銀七萬八百七十餘兩是年江蘇颶風海溢崇明寶山上海鎮洋常熟昭文南滙江陰沿江海各縣災
  諭兵民并賑又直𨽻天津浙江杭州江南徐州偏災咸
  賑如例十三年
  駕幸山東
  軫念災黎令于加賑外再行展賑江南亦如之并運倉穀助賑本年被水之鄒平等二十州縣又官買耕牛以資力作陕西西安旱發河南粟賑之福建旱截留江南浙江漕由海運輸賑十五年賑上下江二十七州縣被水饑民十六年浙東旱五十四州縣災截留漕米五十萬石并
  諭湖廣碾倉穀米十萬石協賑又山東河溢河南福建水福安夀寧風雨壊民廬江蘇之銅山邳州沛蕭宿遷睢寧安徽之歙縣績溪廣徳建平銅陵宿州山西之鳯臺髙平陕西之朝邑直𨽻之長垣皆以災告於常賑外均展賑有差又借給浙省兵丁毎名米二石復
  諭朕因浙省寧紹等屬歉收米貴曽降㫖將被災各標營兵令借給米糧以資接濟念該省今年旱災稍重各屬米糧一例昻貴著再加恩將浙江通省兵丁毎名借給一季餉銀於明年夏季後分四季扣償十七年陕西三十七州縣山西十一州縣旱賑如例定災民貸粟例夏災貸者秋後責入秋災貸者來嵗麥成後責入均免息十八年黄淮漲淮揚徐災河決銅山隄宿靈虹泗等州縣水
  命大臣往視發帑截漕以賑饑又輸江西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四川粟賑之山東掖濰昌邑三縣風災人給一月口糧十九年淮揚兩河漲被渰農民竈丁賑如例並設粥厰以食饑者貸山東兖州沂州東昌府濟寧州東昌衛等處積水未涸農田粟貸臺灣澎湖風災民户粟又賑雲南易門石屏地震災民二十年江南淮揚徐浙江杭湖紹水賑如例山東沂州秋禾災加賑有差二十一年江南十六州縣衛山東四州縣衛水賑如例又
  諭上年江省被災米價昻貴所有江寧駐防兵著借給一月餉米又
  諭晉省岢嵐州等處上年收成歉薄先後貸常平粟三十三萬二千餘石今嵗有秋例應徴入但念承上年歉收之後與各項錢糧一時并徴不無拮据著分作兩年徴入以紓民力二十二年
  駕幸江浙
  念山東災黎
  命加賑外各展一月又
  諭豫省之夏邑商邱永城虞城四縣與蕭碭曹單災地犬牙相入豈獨無災此中州之民風淳樸不敢言災是以賑卹未及益用嘉憫著勘明積水地畝與賑一月又
  諭河南歸徳府屬之夏邑商邱虞城考城永城并陳許各屬縣五六月間大雨連綿以致窪地復有積水秋禾被淹已命侍郎裘曰修前往相度疏濬冀速為消涸但該省濵河州縣與山東之金鄉魚臺江南之宿松豐沛等處壤地相錯屢嵗被災在山東江南者均邀賑卹而該省地方官從前並未留心查辦獨抱向隅今涸出補種之秋禾復被淹漫平地亦多潦浸朕心深為憫惻雖定例夏災不賑而該處積歉之後民食艱難應加優卹著查明被災户口無論極貧次貧概予一月口糧尋查賑汲淇封邱中牟陽武新鄭武陟原武輝滑新鄉延津獲嘉許州長葛祥符等州縣并運江西湖北粟協賑復以工賑自十月至明年二月
  上復以受賑之民譬如赤子出慈母之懐未能強飯遽斷其乳其何以堪再加賑一月是年漳河漲注衛河山東直𨽻均被水發粟賑濟給銀葺居民廬舍如豫省其山東濟寧金鄉魚臺鄒嶧滕六州縣水淹未涸者再予折賑倍給其值復賑兩江水及甘肅雹偏災所及州縣二十三年甘肅河東河西旱銀粟兼賑増折值河東十之三河西十之四展賑至明年七月河州狄道環縣又展賑三月
  諭山西交城等四十州縣上年秋收稍歉其借出社倉義倉穀石雖係民捐例亦官為催納若依限責令還倉小民未免拮据著將乾隆二十一年貸穀緩至今嵗麥熟後徴收二十二年貸穀緩至今嵗秋成後徴收此外八州縣亦照此例分别緩徴又借給山東濟寧魚臺各州縣災民牛具籽種福建泉州漳州各府屬社倉麥石令明嵗秋成後免息還倉二十四年甘肅臯蘭等二十五㕔州縣秋禾災其折賑視去年増值外再各増十之三仍展賑有差并
  諭甘肅省連年歉收明嵗春耕一切耔種口糧皆須酌借向來原有折銀借給之例但該處糧價稍昻若照常例折給不敷購買著河西毎石折銀一兩四錢河東毎石折銀一兩三錢嗣於本年十一月又各加給銀三錢是年山西山東偏災予賑貸粟有差二十五年江南之淮揚徐海四府州山東湖南甘肅各州縣偏災均予賑有差又増設五城内外飯厰五増給米日一石二十六年河南河溢祥符等縣災免漕
  命大臣㑹賑直𨽻山東均被水截漕充賑直𨽻四十萬山東十萬石雲南新興州江川縣地震照例賑給又
  諭貸直𨽻各屬秋雨淹涸堪以佈種田畝毎畝榖五升文安大城霸州保定等屬河决被淹各村莊亦如之又被潦不及十之三之寧河寶坻薊州等屬并酌貸有差山東齊河等四十五州縣涸出地畝并貸如例二十七年賑直𨽻四十五州縣山東甘肅各三十州縣衛饑民貸宿遷等被水州縣穀又於京城東覇蘆溝橋黄村清河樹村五處各増設飯厰一於額支米數外日加給一石𣲖科道滿漢官各一㑹同五城御史率司坊官經理時近京州縣嵗歉貧民就食者多故有是令二十八年
  諭朕恭謁
  東陵途次周諮民隠直屬州縣上年秋霖被災較重深堪軫念前已疊降諭㫖概行加賑至本年三月但現在農民東作方興麥秋尚逺口食猶恐拮据著加恩將被災六分以上各州縣無論極次貧民再予展賑一個月其被災五分者例不應賑並格外加恩亦無論極次貧民特予加賑一個月以資接濟至地畝雖經涸出閭閻或無力播種者並著查明有可趕種春麥或候種大田者均分别借給籽種一面辦理一面奏聞俾得無誤春畬副朕體恤愛養至意又
  諭前因直屬去秋被水窪地雖屢經加恩撫恤但當此青黄不接之際民力猶恐拮据已降㫖將被災六分以上各州縣暨被災五分者概予加賑展賑一月以資接濟兹恭謁
  東陵
  西陵所過通州三河良鄉三州縣其成災分數皆不及應賑之例念其地近輦道上年嵗事歉薄閭閻生計維艱著格外加恩將通州等三州縣不應給賑村莊地方官確查實在貧民均予加賑一個月該督其率屬悉心體察毋任胥吏侵蝕中飽俾澤必下究副朕加
  惠黎元至意又設直屬州縣留養局收卹老弱貧民其流寓貧民例無給賑者均准入局留養貸直𨽻各屬上年水本年交河蝗蔚州雹旱山東濟寧八州縣衛湖北沔陽天門二州縣衛水甘肅狄道河州十二㕔州縣災民籽種口糧二十九年廣東湖北湖南江西水甘肅蘭州鞏昌等府旱賑被災饑民三十年山東水加賑濟南等十五州縣浙江天台新昌寧海旱人給口糧一月仁和錢塘等六縣貸給籽種畝三升又賑甘肅臯蘭等州縣地震災民三十一年賑江南浙江山東陕西湖南江西甘肅等偏災州縣饑民三十二年江南三十四縣江西十三縣湖北十三州縣水於常賑外各加賑有差三十三年直𨽻覇州等五十州縣㕔水江蘇安徽河南各屬旱
  盛京永徳遼陽海成廣寧及雲南各屬水均予加賑并貸口糧籽種有差三十四年運通州倉粟六十萬石賑直𨽻饑民又賑江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偏災各州縣并加賑有差三十五年買運山東麥石解京平糶又直𨽻十六州縣災
  諭令加賑發帑銀百五十萬兩通州倉穀百三十萬石復加賑浙江十四州縣饑民又定賑卹帑項均照庫貯元寶發給不必照俸餉扣發平餘例是年古北口山水驟發
  命大臣齎帑二萬兩加倍賑給又以閭閻艱食
  諭即發倉賑糶毋拘成例復撥
  内帑銀二萬兩協賑三十六年直隸江蘇山東甘肅各屬災常賑加賑共發帑銀五十萬兩截漕粟并通州倉粟八十萬石聴直屬應撥州縣領運又發陕西藩庫銀二百萬兩赴甘肅於經運米三十萬石外復
  諭大吏就近酌濟三十七年又發庫帑二十五萬兩通倉榖十八萬石濟直𨽻展賑借糶三十八年賑河南江蘓安徽陕西甘肅各屬災民均予展賑又給山西歸化城之黒河薩拉齊之善岱災民口糧人一月三十九年直𨽻天津河間十六州縣災發通州倉粟十萬石備災屬冬春加賑借糶又江蘇水截漕粟二十萬石濟賑又賑安徽河南湖北山東甘肅偏災處所饑民四十年直𨽻十四州縣水安徽七州縣衛江蘇二十八州縣衛甘肅三十一㕔州縣旱於例賑外各加賑一月四十一年賑江蘇安徽甘肅偏災州縣饑民四十二年賑甘肅三十二㕔州縣旱災四十三年河溢河南災截漕粟三十萬石並發鹽課銀百六十萬
  命大臣發賑又加賑河南下游之安徽省又出貸亳州𫎇城粟萬二千石免其補償湖北漢江漲江夏等十八州縣災發庫銀六十萬兩備明春加賑江蘇水江浦等二十六州縣衛及各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竈户災均加賑有差四十四年
  諭京城廣寧門外普濟堂冬間貧民較多將京倉氣頭厫底内小米撥給三百石自是嵗以為常又以河南去嵗災
  諭臨河三十六州縣存倉積榖各按縣大小儘數出借其開封彰徳衛輝懷慶河南五府屬貧民酌借一月口糧并毎畝借給籽種六分又貸歸徳府屬九州縣陳州府屬三縣汝許二州銀粟均如開封五府例又
  諭給亳州䝉城災重貧民照夏災例増一月口糧復於各屬豐收州縣應徴漕米内截三萬五千石以備減價平糶四十五年直𨽻水武清房山等四十一州縣災截漕粟三十萬石賑濟
  上念被災較重之區明春尚湏加賑再發通州倉粟三十萬石庫銀三十萬兩又山東曹縣定陶武城災免所貸麥本銀六千七百兩有竒復加賑河南商邱考城五縣貧民兩月加賑直𨽻二十州縣江蘇睢寧六州縣安徽泗州四州縣衛甘肅臯蘭九州縣貧民一月四十六年
  諭本年山東章邱等十縣衛又鄒縣等七州縣衛被黄水淹浸查明應行補種麥田照例酌借籽種歸入來春借案造報是年江蘇水撥藩庫銀五十萬兩鹽課銀五十萬兩漕粟五萬石資賑又因災地較廣賑費甚多再發銀六十萬兩分别加賑又加安徽河南山東直𨽻湖北陕西甘肅等屬災民各一月又
  諭甘省收捐監糧之事原因邊陲地瘠民貧應令倉儲充裕以備賑卹之用是以復經允行祗捐本色不准折色乃開例之始即公然私收折色甚至通省大小官員連為一氣冒賑分肥扶同揑結積成𡚁藪既經敗露自不得不徹底根究現據阿桂等陸續查奏厯年情𡚁俱已水落石出是竟以朕惠養黎元之政作為官吏肥槖之資實屬愍不畏法為天理所不容况辦賑之事朕屢有㫖寧濫無遺亦欲窮民受實惠耳若公然上下通同冒賑作𡚁則有濫必致有遺官吏多一分侵漁即災民少受一分實惠朕之所以嚴行窮究者正欲剔除官吏積𡚁使百姓實受賑䘏之益並非因辦賑有𡚁致將賑卹之事靳而不舉也前恐各督撫誤㑹此意或至有災不辦曽經明降諭㫖宣示中外但恐督撫等仍未能仰體朕懷且不肖之員或於已無可分肥即於民視為膜外其所闗于民生者甚大朕如傷在抱毎遇各省偏災不惜多發帑金優卹以期一夫不使失所此天下臣民所共知共見者各該督撫務皆以愛民卹災使得均霑實惠為念遇有地方水旱即詳悉查勘據實奏報加意賑卹斷不可因有甘肅監糧之案遂爾因噎廢食以致稍有諱飾倘如此申誡再三而督撫等仍有蹈此者經朕察出必當重治其罪將此再行通諭中外知之四十七年黄河溢河南山東江南災
  命被水各區於加賑外復展賑三月發浙啇佐工銀八十萬兩漕粟八萬石濟江南發淮商公輸銀二百萬兩漕粟三十萬石濟山東又因江南豐沛等縣山東兖曹濟各屬災甚
  諭常予賑卹不必論月俟災退後始行停賑是年安徽二十州縣江蘇二十四州縣秋禾災賑如例并加賑有差又加賑河南災民兩月復展山東江蘇河流下游地畝賑至明年六月又
  諭京城徳勝門外功徳林冬間貧民就食較普濟堂人數雖減但常例賞銀千兩經費尚恐不敷著加恩將京倉内小米賞給百五十石以資接濟四十八年賑湖北江蘇安徽災民江南之銅山豐縣沛縣邳州照山東例加賑五月上元句容丹徒三縣加賑兩月四十九年甘肅逆回滋事照乾隆四十六年撒拉爾之例傷斃者大口給銀二兩小口七錢五分焚燬廬舍者毎間給銀二兩生存者每口先給糧一斗初賑不論大小口均給三斗加賑大口給八合三勺小口半之又靖逺伏羌靜寧等處經賊人攻圍者人給一月口糧是年黄河溢
  諭大吏分途撫賑又賑江西福建安徽亳州偏災州縣五十年河南旱賑衛輝屬五縣兩月復
  命展賑三月其附近災區之延津九縣人給一月口糧仍再賑兩月其開封河南彰徳府屬二十三州縣受旱災較重及頻年被淹積歉之區并無地極貧下户均加賑有差共發帑銀二百五十萬兩漕粟三十萬石是年山東安徽旱於常賑外截漕粟三十五萬石濟賑又江蘇淮安五府旱截漕粟十五萬石平糶





  皇朝通典卷十七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八
  選舉
  等謹按杜佑選舉典首厯代制次雜議論考績即附厯代制後用人之得失致治之興衰可考而知也自秦至唐悉載杜典自宋迄明則五朝續通典備載焉竊惟選舉之制肇於成周漢唐以來不相沿襲迨至故明末造士則專尚文藝而實行不敦官則習於恬嬉而實效莫紀所謂用人致治者其勢岌然不可終日矣時則我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式廓鴻圖肇基東土賢路宏開不拘資格或㧞之於行伍或舉之於單寒以至歸誠降將且令負弩前驅就俘纍臣多預持籌贊畫懷竒抱異之士應運而生無不附鳯攀龍乘時利見矣迨
  世祖章皇帝奠鼎神京定貢舉之科訪遺逸之士滿漢一
  體文武員弁惟能其官
  列聖相承儲養人材多方擢用雖片長微藝並録兼收莫不登明選公隨才器使所以激揚士類整肅官常者實有加無已也欽惟我
  皇上繼隆
  列祖精一執中羣材之美惡大吏之公私無或逃九重洞鑒者舉士杜茍且輕儇之習舉官嚴銓選考察
  之程即優㧞諸生咸邀
  朝考丞倅小吏悉荷
  聖裁是以重熙累洽庶績其凝衡之往古莫與比隆葢
  勸懲必信無非上决於
  宸衷而賞罰無私悉因其人之自取書曰野無遺賢又
  曰無曠庶官非上有
  濬哲之
  聖人亶聰之至徳孰能與於此哉等恭閲
  列聖實録以及累年
  記注謹書其尤要者次第登載仿杜典例而變通之首選舉制四卷先舉而後選各分編年月以見因時損益之意考績一門文則有京察大計武則有軍政所以嚴黜陟而示勸懲原典僅附選舉制後今特别為一卷以重考績大典至雜議論一門杜典博採周漢以來諸臣議論其意因唐之中葉登進乏才銓選壅滯始議更定條例欲救一時之弊耳我
  朝臣工奏議凡有當於振興文治澄叙官方者無不仰邀
  聖鑒下部議行其隨時奏准各條即刋入現行則例兹
  已散見選舉制諸篇不别為總繋焉
  選舉制文科
  等謹按鄉舉里選著於成周尚已迨兩漢以來舉士之法曰孝亷曰賢良方正曰博士弟子曰茂才異等亦既略備焉而策試賢良文學於廷即後世以文藝試士所自昉隋始置進士之科唐之科目有秀才進士明經學究明法書算三禮三傳三史諸科天子自詔曰制科其目至繁宋之進士以及諸科大半沿襲唐制金以經義詞賦兩科取士元明獨置進士之科我
  朝自定鼎之初鄉㑹開科徵召遺逸
  聖祖仁皇帝振興文治培植士林於常制鄉㑹之外特舉博學鴻詞之科以收竒才異能之士
  世宗憲皇帝循名責實搜羅羣彦廣開保舉之門累頒求賢之詔舉孝㢘方正舉孝友端方増設繙譯之科加
  惠邊逺之士我
  皇上御極之初親試鴻博舉察孝行復
  詔九卿薦舉經學迨夫
  大駕六巡江浙
  幸山東
  臨天津凡獻賦
  屬車之次皆䝉
  召試授官而揀選舉班疏通淹滯凡士之操一技以自見者莫不甄綜無遺猗歟休哉多士之沐
  聖化而被
  恩榮者宜何如其報効也等謹按杜典之例列選舉制而以文科目為首依次編載具詳於篇天聰元年八月
  敕諸貝勒府以下及滿漢䝉古家所有生員俱令考試分别優劣賞縀布有差八年四月考試漢人生員賞給銀兩又考試習滿漢書中式者為舉人各賜衣一襲宴于禮部崇徳三年八月賜中式舉人等朝衣各一領秀才各賜綢布六年七月范文程等請于滿漢𫎇古内考取舉人生員尋考取中式舉人各賜縀朝衣一領生員等各賜縀布有差
  順治元年十月定鄉試俱於子午卯酉年舉行㑹試俱於辰戌丑未年舉行二年二月定選㧞貢生
  之例大學二名小學一名兼取文行又定鄉㑹試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題初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士子各占一經四書主朱子集註易主程朱二傳詩主朱子集傳書主蔡傳春秋主胡傳禮記主陳氏集說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内科一道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史時務策五道鄉㑹試同六月定鄉㑹試期之例鄉試定期秋八月舉行初九日第一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十二日第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十五日第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先一日㸃名放進次一日交卷放出春二月舉行㑹試與郷試同又定主考專司去取權衡房官不得執拗憤爭違者劾治九月定禮部磨勘試卷法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文字明理㑹心不愧先程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出經入史條對詳明者俱為合格嚴弊倖簡瑕疵字句偶誤者貸之三年三月宴諸進士於禮部定新進士冠服式新進士冠服金鍍銀三枝九花頂一甲一名賜冠服照六品頂𢃄定新進士銓選法前明舊例進士四百名二甲選部屬知州三甲選中行評博推官知縣不論名次内外兼用部議開創之始法宜變通擬二甲前五十名選部屬後二十名及三甲前十名選中行評博三甲十一名至二十名選知州二十一名至七十名選推官餘選知縣從之四月
  命再行鄉㑹試以收人才本年八月郷試四年二月㑹試並定新選庶吉士及前科庶吉士分清漢書教習之制八年三月吏部疏請滿洲䝉古漢軍各旗子弟有通文義者提學御史考試取入順天府學鄉試作文一篇優者准其中式下禮部議定八旗開科鄉試其滿洲𫎇古生員筆帖式同一榜漢軍生員筆帖式漢生員監生同一榜六月禮部議定八旗科舉凡遇應考年分内院同部考取滿洲生員一百二十名𫎇古生員六十名順天學政考取漢軍生員一百二十名鄉試取中滿洲五十名䝉古二十名漢軍五十名滿洲𫎇古通漢文者譯漢文一篇不精漢文者止作清文漢軍文章篇數如漢人例㑹試取中滿洲二十五名䝉古十名漢軍二十五名各衙門博士筆帖式俱准應㑹試又奏定順天鄉試滿洲䝉古主考應用滿洲内院禮部官各一員閲卷漢軍聽漢主考閲卷又題准磨勘試卷内有字句可疑者以卷數多寡分别處分考官降罰革職有差九年正月以壬辰科㑹試
  恩詔廣額取四百名經禮部議分定南北中卷之例南卷應取二百三十三名北卷應取一百五十三名中卷應取一十四名從之二月
  親詣太學行釋奠禮加監生中額十五名十一年十二月禮部請停滿洲䝉古博士筆帖式㑹試之例從之十二年三月
  上諭殿試讀卷大臣不必書姓名以除師生陋習十四年
  停止八旗考試又
  上諭鄉㑹考官所取士及殿試讀卷廷試閲卷學道考試優等督撫按薦舉屬吏皆稱門生實屬陋習相沿嗣後俱不許仍襲師生之號以永絶朋黨之根十五年正月
  上諭覆試上年順天中式舉人
  諭之曰頃因考試不公故親加覆閲爾等皆朕赤子其安心毋畏各抒實學朕非好為此舉欲求真才故不獲已耳嗣取米漢雯等一百八十二名仍准㑹試蘇洪濬等
  八名革去舉人又定㑹試四書題請
  㫖頒發餘著考試官照例出題又議定磨勘試卷内文理悖謬疵䝉繆累不諳禁例文體不正等條四月更定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條例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條例一解卷遲延司府官每十日罰俸兩月一磨勘試卷字句可疑主考同考降級罰俸有差重者革職提問一文體不正主考分别罰俸降革同考官降革提問有差一舉子試卷字句可疑文體不正者俱禠革有䝉詞累句者罰停㑹試二科不諳禁例者罰停㑹試三科一用墨筆藍筆添改字句者主考同考及同經共閲分别降級一取中卷内二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同考官藍筆主考官墨筆不全㸃閲者分别降罰一各考官輕率輒改原墨者降三級一硃卷應先填舉子名次後填姓名墨卷雖有姓名亦應填寫名次違者降一級墨卷錯落及違式應貼不貼者受卷官降一級本生文内筆誤一二字不礙禁者罰停㑹試一科錯落題目者罰停㑹試二科其文内有不諳禁例字句稍渉可疑者罰停㑹試三科一謄寫錯落數行者謄録對讀官罰俸
  敕殿試士子於太和殿前丹墀考試十六年七月命考官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論以孝經命題
  敇禮部再行㑹試以雲貴内附綏輯需人故也十七年議
  准磨勘試卷雷同勦襲者黜革
  康熙二年二月停止八股文三年八月更定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題鄉會考試自甲辰年為始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策五篇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用四書本經題作論各一篇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表一篇判五道四年三月仍復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舊制六年九月
  命滿洲䝉古漢軍仍准考試九年五月奏定二甲三甲進士俱以知縣用時推官已裁故有是奏十一年正月
  敕順天鄉試及㑹試仍兼用滿漢監察御史稽察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順治十四年停八旗考試并停監試滿差今禮部題准八旗復行鄉㑹試應仍兼差滿御史監試十五年十月暫停八旗考試十八年三月
  召試博學鴻詞試題賦一篇詩一首
  欽取彭孫遹等五十人分授翰林官有差
  等謹按博學鴻詞一科在唐極為優選昌黎韓愈所云吏部有以博學鴻詞舉者其名甚美且得美仕可以知當日之趨向矣而劉禹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栁宗元諸人皆以進士復中此科入仕為時所艷稱迨宋紹興以後此科得人亦號極盛毎科不過取三四人或一人選擇之慎如此如洪遵洪适周必大至因之以取宰相執政其他亦多至侍從元明以來此科廢罷已久惟進士一科孤行議者所以有偏重之說也我
  聖祖仁皇帝立賢無方旁招俊乂猶恐懷竒負異之才沉
  淪草澤爰
  命内外臣工薦舉宿儒徵詣京師
  特予召試授以館職而五十人中如富平李因篤秀水朱彛尊吳江潘耒無錫嚴繩孫皆以布衣入選逕授翰林檢討尤從來所罕見雍正十一年
  命舉鴻博之士
  皇上御極之元年二年兩次
  召試選取録用如之
  三朝稽古右文之化千載一時已
  二十四年正月定鄉㑹試俱
  欽命四書題從刑科給事中楊爾淑請也三月定㑹試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竣主考等官遴選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卷十本繕寫進呈自第一名至第十名俱由
  欽定仍送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内拆號填榜以後㑹試及順天鄉試俱以此
  為例二十六年
  恩詔八旗准照漢人一體考試二十八年覆准滿洲䝉古漢軍應鄉試之監生生員均由兵部考騐能騎射歩箭者方准入試二十九年題准奉天滿洲𫎇古漢軍鄉試諸生由奉天將軍考騐能歩騎射者方准送試又論題増性理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𫎇諸篇三十六年
  敕宗室子弟與滿洲諸生一體應試取中又以各省鄉試
  命題悖謬
  諭大學士王熙等曰鄉試為掄才大典出題理宜詳慎今覽各省所進題名録如福建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策問臺灣事宜一道於地方情形事勢毫未通曉乃茫昧命題殊為悖謬其餘各省亦多未當爾等詳加檢閲若有悖謬最甚察出㕘奏於是察勘福建雲南河南三省第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策問命題均屬悖謬主考王連英等分别降調從之三十九年正月
  上諭本科中式舉人因有情弊為人指㕘故行覆試及閲各卷俱能成文諸臣所擬三等以上者皆可觀有自三等㧞置二等者有自四等㧞置三等者三等以上仍令㑹試四等黜革四月停止吏部考試舉人向例各省舉人吏部考試並無去取亦無分職衘大小之處實屬具文兹奏請停止五月定各省正副主考除應行開列外將侍郎學士京堂翰林科道部屬等官由甲舉出身者無論己未典試通行開列六月
  敕停止宗室子弟科舉㑹試十一月定官卷取士例上曰考取舉人進士特為得人若行賄夤縁而得之則出身之本源不清欲冀他日為忠臣良吏得乎凡係大臣子弟宜另編字號取中且不致妨孤寒之路經九卿議覆嗣後順天鄉試在京三品以上及大小京堂翰林科道吏禮二部司官在外督撫提鎮藩臬等官子弟俱編官字號另入號舎考試各照定額毎十卷民卷取中九卷官卷取中一卷其官卷或止數人者不必另編字號四十一年九月禮部疏本年鄉試監生莊令輿俞長策試卷作五經文字
  上俱特賜舉人并令嗣後鄉㑹試作五經文者額外取中三名順治二年以士子博雅不在多篇停五經中式至康熙三十六年京闈鄉試有五經二卷   特㫖授為舉人後不為例至是復准作舉人議定其例五十年増五經中額順天二名外省一名㑹試増中三名五十四年停止雍正二年議准每額中十九名加中五經一名乾隆十八年停止四十四年正月
  上勤心典籍以卷帙繁多供奉人員繕寫不給
  敕安徽江蘇浙江舉貢生等有精於書法者報名考試旋考取顧祖雍等其貢監生員并准入順天鄉試五十年十月寛鄉㑹試發榜期限先是順天鄉試發榜過期監試御史劾奏
  上諭赴考者衆若發榜之期太迫考官不能細心徧閲尋
  議寛期揭曉五十一年三月
  敕新中文武歸班進士留京學習行走四月開
  萬壽恩科於五十二年二月鄉試八月㑹試五月定㑹試
  分省取中進士之制十一月
  敕文生員舉人内願就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武生武舉内願就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各聴其互試五十四年正月
  敇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無出熟習擬題令同考官互相糾察五十五年議定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論專用性理五十六年八月禮部奏請派順天鄉試正副考官及同考官將九卿舉薦官員職名開列得
  㫖即在所開正副考官内毎房派二員其各省人著㕘雜派出毎房二人不得派同省之人六十年三月
  上諭舉人王蘭生學問素優校對精熟留保學問好俱賜進士一體殿試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特開
  恩科雍正元年癸邜為
  恩科二年甲辰為正科
  雍正元年二月定八旗滿洲繙譯鄉會試之制又定鄉㑹試論題仍用孝經又覆准候補天文生及補用天文生之監生生員俱令入皿字號鄉試又覆准官卷内佳文不敷中額以民卷佳者補之十月
  詔舉孝㢘方正十二月禮部議定學政科考生員増經文一篇各省學政科考生員舊例用四書題文二篇至是増用經題文一篇以崇經學如遇三冬日短減去四書文一篇從御史田嘉穀請也二年二月録用浙江直𨽻福建廣西孝㢘方正各二員以知縣用五十五歲以上者以知州用
  敕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房考各房仍止用一人校閲以專其責又上諭此次特開恩科士子因迴避不得應試者即另派大臣擬題於内閣考試取中十月
  敕今年殿試天氣已寒諸貢士著在太和殿内兩旁對策再傳諭總管太監多置火爐使殿内和暖諸貢士得盡心作文寫卷又
  敕鄉㑹試揭曉後刋刻試録登科録進呈試錄並載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中式文擇其尤者毎題一篇三年二月定應考試差之
  翰林及進士出身官員人等於
  太和殿試以四書題文二篇
  上親定甲乙以備差遣三月
  上親詣太學釋奠加増國子監鄉試中額十八名五經加中四名各省分别加増五經中額八月
  敇迴避卷仍著一體應試另派大臣校閲遴選九月賞給㑹試舉人路費分道里逺近以定多寡之數又
  命㑹試及順天鄉試元魁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卷繕録進呈十月詔舉八旗漢軍孝友讀書人士十一月
  敕定考試繙譯舉人條例不必分作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十二月敇工部國子監復立進士題名碑四年三月
  敕各省學政三年任滿將生員中人品端方有猷有為有守之人大省四五人小省二人送部引見親加考試酌量擢用十月
  敕各省所中副榜内有兩次中副榜者亦准作舉人一體㑹試此係特典後不為例十二月定恩拔副貢生就教學臣㑹同巡撫驗看造册送部銓選年老者原品休致五年三月
  敇八旗舉人生員分别考試前因八旗舉人生員有在䕶軍執事人行走者令其退回
  仍給錢糧俾得專心讀書至是已三年有餘是以考試分别勤惰

  諭本年閏月節氣稍遲二月天寒㑹試日期改至三月各舉子許擕帯手爐皮衣供給官加意預備茶飯薑湯木炭等項以資其用又議准㑹試落卷内揀選文理明通
  者引
  見以教職即用嗣於乾隆二年十年十九年俱照此舉行録用如之謂之明通榜四月上諭取人之法惟鄉舉里選合於三代之制著州縣官㑹同該學教官將貢生生員内居家孝友行止端方才可辦事而文亦可觀者秉公確查一年各舉一人於今年冬底申報該上司奏聞請㫖八旗之滿洲䝉古亦照此例著該佐領各舉一人庶潛修篤行之士得以表見而國家亦收得人之效尋經吏部𢃄領各省薦舉生員引
  見以知縣用者三員餘以國子監助教學正學録補用十
  二月
  敇學政考取選拔務取學問優通品行端方才猷可用之人并定六年選拔一次之制六年八月復浙省士子鄉㑹試先是雍正四年停止浙江鄉㑹考試至是以兩浙士子省愆悔過因有是   㫖九月
  上諭連州生員陳錫等呈首朱振基奉祀逆賊吕留良牌位可謂深明大義不為邪說所惑命該省學政秉公遴選學問優通者賞作舉人一體㑹試其今科所取副榜即准作舉人八年十一月
  朝考湖北應山縣拔貢楊可鏡文理荒疎部議革去選拔
  上諭楊可鏡乃明臣楊漣之元孫昔順治四年楊漣之子楊之易為江南松江府同知遭提督吳勝兆之叛捐軀殉難凛然忠節此即楊可鏡之曾祖也楊漣父子兩世
  忠義其後嗣子孫若稍能自立品行無虧雖文藝不工亦當格外造就楊可鏡准作選拔赴國子監肄業仍著禮部帯領引見十三年禁八旗開戸家奴子孫考試又
  覆准論題仍㕘用性理八月
  皇上登極恩詔開科乾隆元年八月鄉試二年二月㑹試
  乾隆元年正月議准㑹試與順天鄉試内(⿱𥫗亷)-- 簾主考同考官其有服之同姓與翁壻甥舅皆令迴避如應迴避之人不行開出者革職又
  敇内外(⿱𥫗亷)-- 簾官子弟應迴避者著另行考試乾隆元年㑹試及鄉㑹恩科准於常額外寛餘取中三月以㑹試遺卷内尚有佳卷
  敇兵部尚書傅鼐㑹同大學士鄂爾泰朱軾議再行校閲尋於未經取中之薦卷内續取三十卷年老舉人試卷内選出五卷一并進呈照取擬名次出榜
  賞給劉起振等檢討及中書助教學正各職衘四月詔舉孝亷方正十月
  召試博學鴻詞先是雍正十一年   詔舉博學鴻詞至是陸續到京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經解一篇史
  論一篇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詩賦論各一篇

  欽取劉綸等十五名分别選授翰林院官有差二年四
  
  詔督撫舉才品優長山林隱逸之士又補試博學鴻詞欽取萬松齡等四人授翰林院官有差三年三月上詣太學行釋奠禮其觀禮三十一人俱准入監讀書國子監本科鄉試廣額十八名四月議准繙譯鄉㑹試於
  欽命繙譯一題外再於清文四書内
  欽命一題令士子作清文一篇四年三月
  敇監試提調留心查看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士子粥飯并給與木炭許其擕帯手爐以温筆硯又
  敇禁止新進士於殿試前呈送頌聯閲卷大臣務精白乃心絶請託之私四月
  殿試
  御製策問題不拘舊式以杜諸生預先揣摩策内不許用四六頌聯但取敷陳切當不泥成格六年三月申嚴懐挾之禁七月
  敇順天鄉試同考官南省人迴避南皿卷北省人迴避北皿卷邊省人迴避中皿卷滿洲漢軍概令迴避滿字合字卷以清弊竇以息浮議七年二月復選拔貢生十二年舉行之制四月停文武鄉㑹互試之制允御史陳大玠請也八年六月定舉人恩拔副嵗貢生及捐納貢監生考試各謄録之制九年八月停迴避卷考試九月減各直省中額十分之一十年正月
  特命移㑹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期於三月以待春温永著為例並於搜
  檢條内加
  恩停止皮衣去面氊衣去裏之例三月
  敇改殿試之期於四月二十六日五月初一日傳臚四
  
  敇學政考官申嚴文體艱深俳儷之禁十三年二月上幸闕里加恩多士増廣入學名數復令學政甄拔十三氏子孫文行兼優者數人貢入成均引駕官舉人孔繼汾授為内閣中書十六年二月
  上南巡江浙士子進獻賦頌
  特予召試考列一等之進士舉人以内閣中書即用貢監生員賞給舉人授為内閣中書學習行走嗣於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駕幸江浙三十六年四十一年  駕幸山東三十八年四十一年  駕幸天津凡進獻詩賦人員皆考試選取録用如之閏五月大學士九卿等遵
  㫖保舉經學人員陳祖范等疏上
  上諭陳祖范等平日研窮經義必見之著述將親覽之以覘實學在京者交送内閣進呈其人著該部帯領引見在籍者行文督撫就近取進俟觀其著述另降諭㫖或願赴部引見及年老不能來京者俱聴尋賞給陳祖范顧棟髙國子監司業職銜授吳鼎國子監司業梁錫璵額外司業又以恭逢
  聖母皇太后六旬萬壽
  敇於壬申年三月鄉試八月㑹試舉行
  萬壽恩科乾隆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四十五年迭開鄉㑹恩科加惠年老應試諸生有差嗣是壽宇宏開  殊恩叠沛故有如郭鍾岳之夀登百五者洵屬昇平人瑞又定拔貢選用之法十九年三月停繙譯㑹試之例四月
  敇欽定四書文存貯内(⿱𥫗亷)-- 簾令試官知衡文正鵠策問時務主試官不當以已意立説啟士子窺探迎合附和之弊二十一年閏九月定順天冐籍之禁從御史陳慶升請也十月嚴磨勘試卷之令磨勘官俱令於卷靣填寫銜名再令大臣詳加校勘呈覽草率從事交部議處著為例十一月
  敇更定鄉試之制第一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止四書文三篇第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文四篇第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策五道其論表判概行罷去㑹試第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文外加試表文一道即以明春㑹試為始鄉試以乾隆己邜科為始并増㑹試磨勘之例二十二年正月
  敇㑹試第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表文易以五言八韻排律一首即以本年丁丑科㑹試為始又御史袁芳松請自乾隆己夘科鄉試為始於第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文之外一體試以五言八韻排律一首從之并定嵗試四書文一篇經文一篇詩一首科試四書文一篇策一道詩一首二十三年二月御史吳龍見請第一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四書三題後仍増性理論一篇從之三月
  敇滿洲䝉古現任三品以上大臣之子孫及親兄弟子姪有應試者俱令自行奏聞方准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二十五年四月
  敇傅臚前一日將擬定十卷進呈即帯領引見詳覈文品以定名次又
  上諭廷試士子為掄才大典對策自重於書法又向來讀卷官雖不囘寓然皆各囘公所散住地非鎖院人得自由未免潛通消息且試策不過一二百卷十四人公閲遲至三五日進呈於形跡尤為未協著大學士九卿詳悉議奏尋議定㕘閲文字除文字俱佳者儘登上選外其有字不甚工而援據典確曉暢時務者亦應列為上卷若對策全無根據即書法可觀亦不得充選進呈其讀卷官及監察之王大臣科道收掌等官請於
  文華殿兩廊並
  𫝊心殿之前後房住宿舊例讀卷官十四人請量行裁減只派用八員以兩日閲卷第三日進呈從之二十六年三月定㑹試遺卷選取内閣中書國子監學正學録
  等謹按内閣中書其先進士舉人貢監俱准考試補用自康熙五十二年定例專用進士舉人其不由甲舉出身者對品改選雍正元年又定進士充教習期滿以中書補用二年復定以進士舉人考取銓選至是定㑹試落卷内選取嗣於三十四年三十七年俱照此次選取録用如之惟學正學録三十一年四十一年俱另派大臣考取四十九年仍在㑹試遺卷内選取謹識其更定之制如此四月禮部請定于四月二十一日
  殿試二十五日傳臚從之以後厯科并沿此例
  欽派大臣察看讀卷官標識三十年正月
  敕八旗大臣子弟入闈應試仍毋庸奏明七月
  敇本年順天鄉試㸃名時増派大臣于龍門内嚴察換卷亂號之弊榜後填寫親供令中式舉人黙寫闈中首藝七八行并交磨勘大臣詳核三十一年三月知貢舉程巖等奏謄録所失火燒損墨卷五十二本俱不堪録送内(⿱𥫗亷)-- 簾
  敇被燒之卷止燒損邊幅字跡可辨僅缺數字者三十四本另行謄寫其燒燬零落難以識辨者一十八本傳集各舉子赴圓明園另試四書文二篇仍封交知貢舉一體彌封迅速發謄送入内(⿱𥫗亷)-- 簾以定去取三十四年六月
  敇學政舉保優生照選拔貢生之例㑹同督撫一體考核會銜保題是年會試後
  上閲朝考進呈卷以擬取前列之嚴本王世維程沅鮑之鍾數卷皆隱藏名姓字様跡渉關節因閲卷皆信任大臣不因此遽興大獄姑從寛免究令軍機大臣㑹同原看官通行覆閲更定其原派閲卷大臣將不應入選之卷濫取充數交部議處三十六年減
  殿試受卷彌封印卷填榜各員之數從禮部請也四十一年十二月復繙譯鄉㑹試之例以戊戌年八月鄉試己亥年三月㑹試臨期以起
  鑾前往
  盛京改期七月鄉試四十二年
  敇鄉㑹試同考官不必拘泥五經分房又
  敇鄉㑹試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書藝三篇承題起講起處虚字令主考官臨時酌定刋發舉子通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一體遵用四十三年定鄉㑹兩試及學臣取士毎文一篇無逾七百字又九卿議准各省商籍應仍編鹵字號於該省中額内五十名取中一名雖卷多不得過二名四十四年
  敇熱河士子鄉試加恩照宣化府之例另編承字號取中一人九月鄉試榜發
  上諭大學士于敏中之孫于徳裕中式舉人時文認題不真遣詞不當并是科元魁卷均未能體㑹正解申嚴文體不正之禁四十七年七月定鄉㑹試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排律詩移置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制藝後即以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性理論移置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經文後以防闗節四十八年定順天鄉試同考官南北兩籍應迴避者不得専看中皿卷並申嚴同考官不得互相閲卷之例又經御史請定
  殿試規條策冐頌語皆須闗照本題不得泛寫套語對策不拘字數短者以千字為率草稿副本應官為給發完卷時一并交納其由中書及謄録中式者不得在内閣
  誥敇房
  國史館等處住宿以防屬託從之五十年二月
  聖駕臨雍禮成
  詔明年加増國子監鄉試中額十五名十二月禮部尚
  書姚成烈請論題仍㕘用孝經從之










  皇朝通典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十九
  選舉
  選舉制武科
  等謹按射為六藝之一三代士人未有不能射者射義所載諸侯嵗獻貢士于天子天子試之于澤宫中多者得與于祭中少者不得與于祭此後世武科以射試士其所由昉乎漢選六郡良家子給羽林期門唐長安中始置武舉又有翹闗負重之選宋金迄明武舉相沿不廢我
  朝八旗人士無不以善射著稱挽强命中之技所在多有不僅如漢人應武科者始能射也至于取士之制
  國朝文武並重其武舉鄉會試悉視文科例會試及順天鄉試則
  欽派大臣閲箭各省鄉試則巡撫主之既以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定其優劣復以䇿論决其去留法至善也謹依次編輯備武科之制焉
  順治元年十月定武鄉㑹試年分武舉會試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省武鄉試定于子午卯酉年凡京衛武學官生遇鄉試年准一體赴試二年六月准於十月舉行各直省武闈鄉試三年九月定武鄉會試事宜武鄉㑹試初九日試騎射十二日試步射十五日試䇿論又定武進士衣頂武進士衣頂第一甲一名武進士賞甲胄撒袋刀弓矢鞾帶等物諸武進士衣頂照文進士一體穿帶並賞給銀兩十二年九月
  上諭國家選舉人材共襄治理文武允宜並重今科中式武舉應照文進士一體殿試朕親行閲視先視馬步箭後視䇿文永著為例届期武舉人各於
  天安門就試畢以卷送
  午門外東直房讀卷官公閱進呈俟
  御批一甲三名畢各赴内院公同填榜十四年正月敕定官員恩詔廕子停止入監讀書改補武職十六年九
  
  敕明年天下武舉再行會試以文闈再會試故也十月定
  武舉
  殿試讀卷傳臚俱照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例十七年正月停武科技勇
  
  上諭武科取士拔其韜畧諳通弓馬嫺熟者以備將才至於開弓舞刀掇石俱屬虚文無益以後俱不必試二月
  兵部再舉行會試
  命内大臣及大學士監射永著為例三月
  上諭武闈取士原以遴選將材以資實用向來考試馬步箭沿習舊例用髙大之的較射以致軟弓小箭易于倖中其用滿式弓矢者反不得合式殊非収羅材勇之意以後鄉會考試馬箭用滿洲例射帽步箭亦照滿洲例射尋常小的十八年十月兵部請
  殿試天下武舉得
  㫖武闈已考過步箭及策論又經内試選定停止殿試康熈七年定先試馬步箭後試䇿論八年定外省武闈以學政為閲卷官旋罷之十三年復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技勇之制二十八年三月兵部覆御史錢三錫請定武闈條例以馬箭中三步箭中二者為合式
  上諭馬箭弓刀等項俱已合式惟因步箭中不及兩箭不准合式似屬屈抑著再議尋議步箭雖未中式其射法精善者亦准考取至比箭時應令内大臣都統内閣大臣與兵部公同監射得
  㫖嗣後武鄉會考試馬箭以中四箭為合式步箭以中一箭為合式三十二年兵部題考試武舉一疏得
  㫖步箭大把以八十步為則太逺善射之人多致遺棄嗣後著改為五十步以中二箭為合式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宜頭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馬箭監立三把各離三十五歩務要放馬跑圓三囘九箭中四箭者合式馬箭不及額者不准入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步箭立大把以五十步為則務要彀滿精優直衝把子中央者為中如有撞箭併中把子根把子旂者俱不准九箭中兩箭者合式不及額者不准入三塲試馬歩箭外再試八力十力十二力弓八十觔一百觔一百二十觔刀二百觔二百五十觔三百觔石弓必間滿刀必舞花石必離地一尺為合式三項内有能一二項者准入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三項全不能者亦不准入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䇿二道論一道三十三年九月
  敕武闈應重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十月
  上閲視武舉騎射技勇
  諭不合式舉人許其効力再試
  上曰天下武舉會試者或其人才可用騎射亦優而以不合式之故遺而不録者有之朕意殊為憫惜令兵部宣示有願効力再試者具呈候請㫖再行考試遴選交火器營令其服習戎事於會試時照常考校既悉知其人亦便於拔取有超羣者即與録用三十六年十月
  上御瀛臺紫光閣閲武舉騎射
  上發五矢皆中
  上曰今科落卷内安知無騎射俱佳而被遺者乎如其回籍則已若有留此者令兵部察眀復試四十八年五月
  上諭考試武舉當擴其典以備録用現今八旗監生為䕶軍驍騎者俱有入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考試之例直隸各省緑旗營兵千把總及年滿千總其中有通文理願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就試者可分别令就武鄉會試即於其充伍為弁之地就近鄉試不必令回原籍尋遵
  㫖議定直隸各省緑旗營兵有通文藝願就武鄉試者于充伍地方該營將弁申送巡撫一體鄉試不中者仍令歸營又各營千把總及年滿千總門衛所千總有願應㑹試者該督撫提鎮給咨赴部一體會試不中者仍歸原職由兵丁千把中鄉會試願歸職伍者聴六月
  敕漢軍人等一體考試武舉武進士尋議定八旗漢軍内務府無品筆帖式庫使由官學生補授之外郎閒散人等有願考武生者該旗移送順天府考取八十名鄉試時所取武生并中書及部院衙門筆帖式廕生監生及監生之披甲䕶軍領催執事人員願應武鄉試者亦移送鄉試取中四十名如不中仍令當差㑹試取中八名照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編合字號四十九年九月太原總兵馬見伯疏稱武經七書注解互異請選定一部頒行經部議駁尋請嗣後考試武生武童論二篇一題出論語孟子一題出孫子吳子及司馬法舊例鄉會試論一篇䇿二篇今改出論題二䇿題一從之五十一年十二月定本省現任官員子弟頂食兵糧冒濫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禁從御史段曦請也五十二年十一月
  上御暢春園内西厰閲試武舉騎射技勇選宋如柏等十五人再試以騎步射令善射侍衛等射畢
  上親射兩次每發皆中
  諭大學士等曰近見直隸各省考取武進士額數或一省偏多一省偏少皆因其不知弓馬武藝止憑文章取中以致騎射嫻熟諳悉韜畧之人多有遺漏嗣後考取武進士不必拘定額數俟天下會試武舉齊集京師令該部將各省赴試到部武舉照例考試弓馬將合式武舉等實數查眀預行奏眀朕計省之大小人之多寡照考取文進士例按省酌定取中額數則學習武藝弓馬優長者不致遺漏矣十二月定新中武舉内弓馬不堪人材不及弓刀石不能者將監試取中之巡撫照文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例議處從御史李景迪請也五十六年十一月定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初七日為始考試十三日入闈十四日編號㸃名十五日考試䇿論從府尹俞化鵬請也雍正元年六月增滿洲武鄉會試兵部請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鄉會試録仍照舊例刋刻進呈從之二年五月吏部左侍郎史貽直請武鄉試亦照武會試設立好字號各省考試之時將弓馬技勇漢仗好者另行記註移送内簾先於好字號選取如不足數再將餘卷選取得
  㫖允行其各省武鄉試或以好字號取中或以文章好取中之處於武鄉試錄内註明以便查對七年九月各旗副驍騎校前鋒馬兵人等赴順天府願應鄉試府尹陳良弼以聞得
  㫖允行
  敇各省巡撫考試武舉著會同就近省城之提督總兵一員同考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若提鎮住劄路逺或因公他出則委副將一員代之九年三月
  敕各省督撫於所屬地方召募揀選人材壯健技勇可觀者百餘人咨送兵部奏聞候揀派官員訓練教習以備軍旅之用武生童生及鄉勇民壯等俱可入選每人本籍額外給與守糧一分以養贍其家口本人進京之時著督撫動支公用銀兩賞給路費十年三月
  敕各省技勇可用之武舉令其充補經制馬糧十一年十月定會試武舉到部務取同考五人連名互結倘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有人冒名頂替令互結之人立時首出將頂替與本人拿送刑部治罪鄉試亦照此例從御史朱士伋請也十一月
  上諭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鄉會兩試原期選俊儲材所以人材壯健技勇兼優者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考試另編好字號並分别雙單令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再考試文藝比較取中以杜冒濫倖進諸𡚁本年武會試有頂替進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作弊者當經查出交部治罪又有人材技勇皆屬平常而考試大臣濫列好字號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取中者現在查叅黜革議處俾各知儆戒至于各省學臣考試聞有弓馬平庸文理粗通之人混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赴號换卷傳遞代筆賄屬倩代揆厥所由總由府州縣考試時市寛大之名遂令技藝不堪漢仗猥瑣之輩混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種種作弊嗣後有似此濫行錄送者著該學政題㕘議處其學政校閲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若將平常懦弱之人濫列好字號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取中亦著督撫查𠫵十二年四月
  敕停止滿洲武鄉會試
  乾隆元年八月兵部右侍郎吴應棻請酌定大省人數多者移期于初五日開弓十三日入闈較之從前寛兩日之限則監射官得從容較閲從之二年九月兵部會同監射大臣奏請考試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除馬歩箭俱各缺一箭者仍不准合式倘馬歩箭兩項
  止缺一箭者仍令其再試技勇如弓刀石三項俱能勝頭號者准與合式缺一者即不准合式其中果有勇力過人技藝傑出者仍准其一體挑選好字號鄉會試俱照此例從之四年八月兵部覆准武鄉試令提調監試各官將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較射冊帶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於舉子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交卷時查眀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較射原冊原填某號技勇酌量覆驗一二項如果相符准其交卷放出倘與原填技勇全不相符即嚴加查究以清頂替從御史甄之璜請也六年六月定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試卷悮填雙單好合式字號之禁并申嚴懐挾代倩之弊從御史七格請也九年二月復武生捐監准入文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例從山東學政李治運請也湖南巡撫蔣
  溥請武闈鄉試舉子有年屆六十者即不准其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應試以杜混冒代鎗之𡚁從之二十四年十一月御史戈濤奏考試之人弓刀石三項技勇皆係三號不准合式必有一二様頭二號技勇方准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又雙單好字號列甬道東號房合式號列甬道西號房則代倩之𡚁自可永絶再武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原以講眀韜畧自當以武經為重將四書論一篇裁汰以歸簡易從之二十五年三月巡撫陳宏謀條奏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考試向來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考試馬箭連射三回共計九箭中四箭為合式請馬箭止射二回共計六箭後復考地毬一回總以中三箭者為合式其缺一者不准考試歩箭其考試弓刀石後再試地毬之例併請停止又向來考試逺把以五十步為程請酌改三十歩每人各射六箭以中二箭者為合式缺一者不准復考弓刀石其考試弓刀石後再射近把之例併請停止又應試之弓馬弓以三力為率歩以五力為率其不及三力五力者不准合式從之二十六年十月兵部侍郎張師載請外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監箭原冊及分别東西號合只令監試提調等官公同辦理不得假書吏之手從之又浙江學政李因培請令中式武舉就本州縣衙門親自填寫親供由各州縣申送布政使彚齊送部不得違限并定無故三科不赴會試之禁以防恃符生事從之二十七年十月侍郎王際華請停武科鄉會試合式字號惟挑選雙單好字號令入内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從之三十六年四月歩軍統領公福隆安請停馬兵鄉試之例其情愿考試者令其與武童一體應試取中武生再准鄉試從之三十八年十月
  敕武生有情愿入伍食糧者准其兼充四十年八月鴻
  臚寺卿江蘭請於
  殿試之前
  欽㸃六部滿漢堂官二三員傳集中式武舉按照會試原冊弓刀石觔重號數令其逐一演試如有前後參差者即行㕘奏將該武舉照文會試磨勘之例罰停
  殿試一科原挑之監射大臣交部議處從之又御史李廷欽條奏監試大臣隨帶跟役不得過四名之數又監射大臣及兵部堂官宣
  㫖後即不准歸私宅并外圍住宿以逺嫌疑從之十一月巡撫巴延三請外委應准其與食糧之武生一體鄉試從之四十五年九月
  上諭向來武鄉㑹試考試技勇内硬弓一項原以十二力為頭號近來士子輒填註十七八力及至較試時類皆勉强從事併竟有不能者殊屬無謂嗣後考試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硬弓務以滿足入彀為度其主考冊内有能過頭號弓十二力以上者亦不得過十五力著為令





  皇朝通典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
  選舉
  選舉制文選
  等謹按自漢成帝置常侍曹尚書一人後漢光武
  改常侍曹尚書曰吏曹尚書亦曰選部而典選之名始起魏晉以後吏部之權漸重然其時雖立九品中正之法辟召薦舉亦相兼而進至隋制凡一命以上銓選悉歸吏部唐以後皆因之然身言書判之格銓注唱厭之煩嚴則賢愚同滯寛則賢否混淆馬氏譏其寛嚴失中誠篤論也宋遼金元大抵相若明之三途並用制非不善而中葉以後請托賄囑漸成
  風尚此孫丕揚所以創為掣籖之法亦救弊之一術也國朝選官專歸吏部吏部凡四司而文選掌銓選考功掌考察其職尤要竊惟
  列聖相承闢門籲俊詢事考言凡前代銓選之弊已釐剔
  無餘我
  皇上睿謨獨運慎重官方一切銓選之法斟酌損益因時變通而權衡悉稱洵哉不易之良規矣
  太祖髙皇帝乙夘年十一月
  敕廷臣舉賢授職
  天命十年八月
  敕大臣舉劾屬員
  天聰三年四月選用臣工分班侍直或繙譯漢字書籍或記注
  本朝政事
  順治二年四月
  敕舉秦中山林隠逸并録用故明文武進士舉人九年十
  一月
  敕吏部銓選不得援引親黨納賄營私十年設立記注官員允工科都給事中劉顯績請也十一年三月
  敕吏兵兩部現在大小文武員缺作速詳察盡行推補十二月開復建言彈事罷斥科道六人十二年正月
  上諭知府乃吏治之本其最要者如直隸之真保河間江南之江寧淮揚蘇松常鎮浙江之杭嘉湖紹山東之濟南青兖山西之太原平陽河南之開封彰徳陜西之西安延安江西之南昌吉安湖廣之武昌荆襄福建之福州泉州共三十府著在京各衙門滿漢堂官三品以上及在外督撫各舉堪任知府者一人詳開履厯事跡具奏吏部再加察議奏請定奪並著吏部將州縣地方繁簡酌分三等其應選官員考其身言書判分三等具奏上等者以上等缺列名引見候朕面定二等者授二等地方三等者授三等地方不必引見俱從公掣籖至有司賢否司道府推開報不實即先指名題㕘如督撫不親自體訪覈實以至賢否混淆事發一體究治九月
  敕六部卿寺官員有才優經濟堪任民牧者著各堂官開列六科官員著吏科開列各道御史著都察院開列通送吏部㑹同都察院察核速奏其在外司道等品行著聞政治卓越者確察實跡遇缺内轉旋以侍郎等官及
  科道官俱傳
  諭親加裁定分别酌用遇缺即補吏部議翰林官陞職銜正詹以布政使用支正二品俸少詹以布政使用侍讀學士以按察使用侍讀中允以㕘政用編修檢討以副使用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以布政使用支正二品俸太僕寺少卿順天府府丞以按察使用光禄寺少卿以㕘政用六科左右給事以副使用給事中以㕘議用監察御史以副使用從之十月吏部奏考選御史現在科道缺員太多應將在内中行評博及五部主事厯俸二年以上者咨取考補十員餘缺於在外推知内查厯俸三年薦有三次者咨取考選至内院中書應否考選伏候
  上裁得
  㫖内院中書不凖考選科道著為令十一月
  敕考選巡按及科道陞轉悉請
  上裁十三年十月
  上諭向來屢次考選俱行取俸深保薦有司其乙未科外任各員資俸在後行取未及著察年力精壯能修職業者行取來京候考選酌用十五年七月以行取各官未到暫於各部郎中員外主事察取才品堪用者改授御史十六年九月吏部議定翰林官外轉除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以上照常陞轉外侍讀以下每年外轉二員侍讀侍講以㕘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編修檢討以㕘議用從之又奏言降補官員或遇缺出因出身資格不得補用得
  㫖降補各官遇缺即補不必仍論出身資格十七年四月議准俸滿中行評博與俸滿未經考選陞主事者一併開列職名與行取推知一併考選御史十八年六月定各省巡撫薦舉員數是時巡按已停地方事務巡撫專管順天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官共三員教官三員保定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
  官共五員教官五員江寧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官共三員教官三員鳯陽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四員山東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六員教官六員河南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七員教官六員甘肅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教官共二員延綏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官共三員教官一員寧夏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教官共二員浙江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六員教官五員福建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四員教官四員江西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五員教官五員南贑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三員教官二員鄖陽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官共二員教官二員湖廣巡撫應薦方面官四員有司佐貳官共七員教官六員偏沅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四員教官三員廣東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六員教官六員廣西巡撫應薦方面官二員有司佐貳官共四員教官四員四川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七員教官六員貴州巡撫應薦方面官一員有司佐貳官共三員教官二員雲南巡撫應薦方面官三員有司佐貳官共四員教官三員漕運總督應薦方面官七員有司官十六員佐貳官六員七月定各官在籍候選之法
  康熙二年五月定月選官仍令親身赴部毎月初一日投供自投文到部後隔一選銓補三年二月定官員較俸推陞例官員較俸推陞如大學士缺以各尚書左都御史推陞如不用以各部侍郎學士推補各部尚書缺照衙門次序以尚書左都御史轉補如不用以侍郎推補吏部侍郎缺以各部侍郎轉補各部侍郎以學士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宗人府府丞推補如不用以府尹太常寺卿推補左副都御史缺以通政使大理寺卿宗人府府丞推補如不用以府尹太常寺卿推補如不用以光禄寺卿推補如不用以侍讀學士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照考語俸次推補府尹太常寺卿缺以光禄寺卿推補如不用以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推補如不用以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督捕理事官照考語俸次推補光禄寺卿缺以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推補如不用以太常寺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捕理事官照考語俸次推補其四品京堂缺將每年内陞京官四員用完後用五品京堂官一員再用内陞司道一員   上以學士既推陞侍郎以後大學士缺停其推用閏六月定各衙門堂官漢軍人員不得過一員七年三月
  諭吏部國家政務必委任賢能乃可贊成上理今在京各部院滿漢官員俱論資俸陞轉雖係現行之例但才能出衆者常以較量資俸超擢無期此後遇有𦂳要員缺著不論資俸將才能之員選擇補用又
  上諭舊例科道之員行取在外有司補授因有司乃親民之官諳悉民間利弊得以據實指陳有禆政治且外官内擢足以鼓勵人才振興吏治今後科道缺出可移文督撫有司内舉賢能素著者咨部行取來京朕親選用每歲行取幾人爾部酌議以聞尋議行取知縣既咨行各省令將才能夙著者選送但勿預定員數凡知縣内有卓異薦舉無錢糧盗案者列名咨送如無卓異薦舉之員將厯俸三年無錢糧盗案才能夙著者令該督撫詳確選擇列名咨送吏部詳核具題行取來京考選以科道用者註册以次題補若無才能官員不必充數濫送督撫咨送非人及錢糧盗案未結之員治以徇情之罪從之八年十月
  敕定八旗輕車都尉以下雲騎尉以上有明習滿漢文才堪部院者選擇咨部題補九年五月定二三甲進士俱以知縣用之例六月定推陞大選例按定例凡推陞大選缺出將雙月所出之缺彚𮅕如出十缺陞補二人大選八人如出七八缺陞補一人餘缺俱歸大選仍註册内與下月所出之缺合計陞補十年四月吏部奏八旗滿洲監生識滿漢字者考試繙譯專識滿字考試繕寫優者授為正八品以部院筆帖式補用其漢軍監生識滿漢字者照滿洲監生例考試取用專識漢字者照漢監生考職例以州同等官用從之七月停止㑹推推陞之法順治九年議准尚書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大理寺卿内閣學士掌院學士等官俱由㑹推至是停止將應陞轉各官開列具題凡九卿京堂翰林吏部科道内閣中書及在外布按鹽運使各官遇缺當補即行單題凡各部寺屬官及方面有司佐貳雜職缺出掣籖逐月彚題是時惟外省藩臬間一奉   㫖推舉至五十一年盡行停止十二年八月定起用告病在籍官員之例
  上諭向來定例外官告病不准起用原以防其規避但其中才品優長政績素著者廹於一時至情引例告歸終身棄置殊為可惜宜令地方督撫確行咨訪果有才品堪用者據實保奏擢用十二月禁止文武官弁控告自稱淹滯十七年正月改戸部郎中王士禎為翰林院侍講入直
  南書房
  等謹按翰林諸職明制以一甲進士授修撰編
  修復選二三甲進士為庶吉士散館考授編修檢討非是不得與侍從清華之列我
  朝登用羣材不拘常格廣勵淹通之士以備顧問之選如靳輔張允欽以未與館選得改授翰林官而王士禎尤以詩文盛名海内推服爰自部郎入官
  禁從嗣是改授之典隨時舉行文學之臣比肩接踵莫不膺異數而叨
  殊恩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固逺超乎前代資格之說
  
  十九年五月雲南巡撫伊闢奏請將隨行人員坐名題補
  上諭大學士等曰此等坐名隨行人員一時倉卒奏請往往不能盡當如知府知縣等官俱將此輩補授徒誤地方此後坐名題補各員概為停止吏部仍照例銓補六月定捐納歲貢及京三品以上并督撫子弟不准考選科道二十年五月
  上諭行取官員吏部已經引見其各部主事等漢官朕尚未知其人科道為耳目之司選擇不可不慎傳諭九卿科道令各舉所知將居官潔清辦事才能者從公保舉不可以同年同鄉親黨徇情私保即督撫所舉不當亦著指陳勿隱二十三年四月
  敇六部保舉清㢘有守之員大學士奏遵
  㫖傳諭六部俱云辦事有才及謹慎者尚有其人至於操
  守知之實難
  上曰清操如何可廢凡貪犯之人有應坐之罪如郝浴居官甚好然猶侵蝕錢糧數萬魏象樞曾薦郝浴此等情事安能預知朕皆信其清操而委任之各衙門官員或謹慎有守或生事奔競豈有不知者但將有守之人舉出則被舉者自能効力尋經九卿科道舉出蘇赫范承
  勲趙倫崔華張鵬翮陸隴其
  上曰陸隴其等向聞其居官甚好今俱各稱善但從此操守不改方為真實好官八月定考試助教録用之例二十四年九月
  上以㑹議㑹推申諭滿漢大臣
  上曰九卿㑹議之事間或不據實具議草率茍且因循而行有此一次立議爭勝以冀下次不與相拂而從之者或有此一次將彼意中之人薦出冀下次將其親朋薦出以相報者或有薦其門生者或有薦其同年者有薦其同鄉親友者夫九卿㑹推理宜虚公持論豈可一二人專擅以行爾等齊集滿漢九卿大臣傳諭申飭之二十九年五月吏部以行取知縣事奏請
  上曰行取知縣以科道用者甚多科道職任闗係𦂳要著九卿各以平昔所知學問優長品行可用者面商舉奏尋經户部尚書王隲舉清苑縣知縣邵嗣堯兵部尚書李天馥舉三河縣知縣彭鵬靈壽縣知縣陸隴其居官有聲
  上諭大學士等曰適九卿列薦有邵嗣堯陸隴其彭鵬三人其服官㢘介朕所素知爾漢大學士亦有知者否梁清標奏曰三人允稱㢘吏徐元文奏湖廣麻城縣知縣趙蒼璧牧民有聲
  上曰彭鵬邵嗣堯陸隴其趙蒼璧俱准行取三十二年四月敇九卿科道從公舉劾三十九年四月吏部㑹議各省舉人吏部於每年四月十五日考試並無去取分别實屬具文應行停止俱照各省中式年分名次註冊挨次選用從之五月吏部奏各省舉人就中書者人多缺少此内有願就知縣教職之人聽其具呈改註仍以科分名次序選八旗教習期滿以知縣用照咨送日期註冊與舉人較年月先後序選漢軍舉人酌議於舉人選過三班後選漢軍舉人一人從之五十三年四月
  上諭教官有教士之責應令大臣面試補授州同亦應令九卿面試補用有出身不明者著革退五十七年
  敇教官不必來京補用時令該督撫考試年老者罷之六
  十一年三月
  敇督撫題補太多下大學士九卿議尋議河工官員闕係𦂳要臺灣逺屬海疆廣西之南寧太平慶逺思恩四府雲南之元江開化廣西廣南四府俱在邊逺此等地方官員仍令該督撫題補其餘增添保題各缺概行停止從之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
  諭大學士等各舉所知又
  命王以下閒散宗室以上各舉屬下人員一二人十二月敕舉内廷執事人員
  雍正元年正月
  上以滿洲進士舉人出身之翰林無陞轉之途著吏部議尋議嗣後翰林院侍讀侍講諭徳洗馬國子監司業缺出將由庶吉士授職編檢之翰林論俸推陞一員將由進士舉人出身之中允等陞補一員講讀學士少詹庶子等缺出將現任之侍講侍讀諭徳洗馬司業推陞一員之後將進士舉人出身之科道等官陞補一員從之又吏部議定新進士除選庶吉士外揀選學問好者令為官學教習三年期滿照科分名次以中書補用八月
  敕各省督撫布按各舉所知十月
  敕大學士㑹同翰林院掌院教習將編檢庶吉士等秉公别擇或留本衙門辦事及派各館纂修或可當科道吏部之選或編檢可為道府庶吉士可為州縣者一一分别具奏至或老病衰廢願自解退者聽其以原官休致其有行止不端事跡確實者奏聞革退至將來揀選庶常當加考試引見日後散館仍以三等分用十一月
  敕清書散館之翰林不可令其荒廢或在翰林或在部曹即令與滿員一同繙譯新科進士於引見之前先行考試庶人才不致遺漏十二月分别録用本科新進士未
  經館選之員
  上以尖圏記名者十七員如願在各館効力及在内官學教習者令各自陳明若行走勤慎學問好者仍㧞為翰林二年七月揀選下第舉人分發雲貴川廣五省試用十二月
  敕滿漢編修檢討庶吉士等有願在刑部學習辦事者揀選二三十員引見分在各司學習其辦事明白者酌量題補三年六月定外任迴避例定例督撫兩司及統轄全省之道員其族人迴避者赴京别補若分巡數府之道員及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等官所轄之地無幾本族廻避官員即於本省調補四年三月
  敕漢軍人員銓選迴避直𨽻七月因督撫等密舉各員俱
  極庸陋
  諭仍於道府州縣中各明舉一人如有挾私任情草率濫舉者從重治罪十二月定恩㧞貢生就教例恩㧞貢生就教例令各省學臣於歲科兩考事竣㑹同巡撫與挨貢一體驗看造册送部銓選年老者以原品休致五年三月
  敕揀選舉人令九卿薦舉並令舉人公舉所知十二月敕内外諸臣各保薦一人六年四月起復府㕔州縣廢員
  七月
  上諭督撫帶往各省委用人員在地方不甚相宜除已經到任之後因地方要缺奉㫖題補不必解任外如楊文乾陳時夏莽鵠立及各省督撫大吏從前所請帶往之人目今現在屬下俱著回京請㫖另用八月定委署州
  縣之例十月
  敕内外大小臣工各舉所知七年正月定宗學教習之貢
  生期滿引
  見以知縣教職分别録用四月
  敕内外大臣薦舉可勝督撫藩臬者各一人五月改定江南湖廣陜甘官員迴避本省之制八年六月
  敕新進士在六部額外主事上學習行走三年後如能稱職該部堂官題補十一年
  敕揀選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下第舉人録用以路程遥逺故也十三年六月
  敕京官三品以上大臣於科道部屬及府㕔州縣内各舉堪勝道府一人
  乾隆元年三月
  敕揀選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下第舉人録用又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楊名時奏薦進士莊亨陽等七人留心經學
  上敕該部調来引見為該監屬員聽楊名時等分委辦事以收成均課士之益四月吏部議准凡保舉孝亷方正照
  恩詔内開事例給以六品頂帶榮身其中果有徳行才識兼優堪備召用者准破格保薦倘所舉不實照濫舉匪人例分别議處五月
  敕吏部疏通舉人選法尋議現在捐納知縣為數無多請嗣後雙單月捐納人員不敷班次之數即以舉人抵補從之二年三月
  敕督撫藩臬薦舉道府五月
  敕停滿洲庶吉士習清書例三年三月
  敕九卿薦舉堪勝道府之員
  敕未經保送科道之翰林部屬通行引見記名補用御史四月
  敕現任教諭中進士歸班加教授銜留任現任訓導中舉人副榜加教諭銜留任仍准本班銓選十二月
  敕雲貴督撫慎選守令調補苖疆四年三月
  敕尚書都御吏侍郎薦舉堪勝科道之部屬知縣十一
  
  敕大學士九卿各舉所知六年二月
  敕滿洲進士一體選用知縣九月
  敕行取以主事用之知縣缺少人多以同知兼補七年
  三月
  敕卓越之員雖有因公㕘罰仍准行取七月
  敕大學士九卿督撫薦舉骨鯁直樸明通政治之人如馬周陽城之起布衣而為御史者以備糾繩之任十二年四月定守令久任之制十三年七月
  敕大學士尚書侍郎保舉應陞三品京堂人員十四年
  六月
  敕大學士尚書薦舉堪勝侍郎及三品京堂人員侍郎薦舉堪勝三品京堂人員十六年四月定
  特派大臣揀員分發例
  上諭向來分發各省人員由吏部堂官揀選雖職掌所在然未足以示慎重嗣後凡有揀選之處該部將滿漢大學士九卿并該部堂官一同開列候㫖特派大臣揀選交部帶領引見著為例五月
  上諭向例知縣三年行取一次吏部按期奏請此特相仍故套於吏治人材毫無裨益所當永行停止科道内陞外轉改為三年舉行一次著為例又
  敕嗣後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庶吉士不必令習清書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等省人數止三四員以上者酌派一二人江浙等省人數在五六員以上者酌派二三人率以三十歲以下者充之十七年九月
  命王大臣揀選下第舉人引見以元克莊等六人分部學習餘以知縣試用教職銓選分别録用
  等謹按明代舉人以推官知縣銓注其入監肄業撥各衙門厯事者期滿得授小京官及府佐各員
  國朝更定選用之法舉人以次銓知縣教職外由别項考試得授内閣中書國子監學正學録等官我
  皇上立賢無方不拘資格既念中額有定予以及時自効之途加惠已屬極渥復破常格優予部僚誠為士人之希遇已嗣於二十六年
  恩科㑹試後復揀選下第舉人以知縣教職分别録用
  附識於此
  十八年二月
  敕各督撫保舉堪勝知府人員七月
  敕文職同知以下武職副將以下㕘用𫎇古人員十九
  年三月
  敕於翰林科道部屬内揀選堪勝道府人員科道部屬令各該堂官秉公保舉交與吏部帶領引見以備簡用二十一年四月改曲阜縣知縣員缺歸部銓選
  賜孔氏世職知縣為世襲六品官二十八年
  敕選翰林講讀等官堪勝道府者以備簡用三十年十
  
  敕疏通舉人選法於明年春闈後揀選知縣教職分别録用年老者賞給職銜
  等謹按每科鄉試天下中式解額共一千二百餘人其經吏部揀選以知縣註册候選者動至數千積久愈多遂成壅滯是以需次竟至三十餘年誠如
  諭㫖所云其壯嵗獲售者既不得及鋒而用而晩遇者益復就衰應籌所以疏通之法仰見我
  皇上軫念寒畯登進羣材之至意是科士子聞風踴躍雲集京師視厯科應試者倍廣而揀選一二等録用者至二千人之多遂得同被
  渥恩彈冠交慶誠為希世之曠典已
  三十一年三月
  敕拿獲隣境盗首送部引見以同知知州陞用之知縣仍回原任以本省缺陞補三十五年四月御史李潄芳奏降調人員有官可補與革職休致者不同毋庸與接
  駕廢員一例查辦從之五月
  敕教職俸滿保舉知縣如復行改教將原保之督撫學政等一併議處三十六年四月
  敕停止内陞人員督撫出具考語之例嗣後吏部將此等人員每三年一次列名帶領引見著為令三十七年正月
  敕揀選下第舉人以知縣教職分别録用扣除近四科不入選
  等謹按揀選下第之例乾隆十七年有由本年中式舉人與選者奉
  㫖扣除二十六年揀選遂議定扣除新科一科三十一年揀選大挑議定扣除近科二科是年復
  敕改扣除近科四科乙酉戊子庚寅辛卯各科俱不得與選嗣後四十六年揀選大挑即照此例行之葢於甄㧞人才之中復寓疏通淹滯之意因附識其前後大概於此
  三十八年二月
  上採購遺書各督撫鹽政呈進及朝臣上獻者不下萬
  餘種於翰林院
  特開四庫全書館選擇翰林諸臣并部員中多識能文者充纂修各員是年八月刑部郎中陸錫熊以總纂官改授翰林院侍讀明年充分校之進士邵晉涵周永年余集俱授翰林院庶吉士舉人戴震楊昌霖賞給進士與乙未科一體
  殿試并選庶吉士嗣於四十二年十一月以纂修官吏部主事程晉芳學問素優在館五年纂校甚多且協同總纂辦理總目改授翰林院編修四十五年雲南巡撫孫士毅罷任來京  特授翰林院編修在四庫全書處行走與總纂紀昀陸錫熊一同列名按孫士毅先由進士授中書起家亦不由翰林出身故為  特典
  等謹按舊制翰林官員皆由館選進身不以庶僚遷叙所以重文學侍從之選也康熙中張允欽王士禎皆以部曹改官翰林出自
  聖祖仁皇帝特逹之知我
  皇上宏開册府網羅遺編金匱石渠咸臻美備儲書之富逺非前代所及而編排考訂必資著述之才諸得自庶僚改官詞苑為一時榮遇等彚集編次以誌其盛并以備
  國朝優除之一格焉
  是月廣東布政使姚成烈請商籍中式歸籍之員銓選時并迴避行商省分從之五月定月選吏兵二部堂官掣籖之例從御史魯贊元請也向例選人自掣故議更定又御史魯贊元請月選官員掣籖後及截缺後告病應即照現任告病之例概令坐補原缺以防規避從之七月給事中富爾敏等奏順天府府尹府丞缺出直隸人員應概行迴避無庸開列從之三十九年四月定外省題陞官員送部引
  見統不得逾一年之限如有任意遷延將該員照赴補
  遲延例議處又
  敕分部學習人員三年報滿各堂官務須核實甄别四
  十一年正月
  敕定王大臣驗看月官如人缺不當即酌議對調仍令派出驗看之九卿科道覆看武職内有應分别營衛者亦一併酌核二月
  敕各部堂官截取俸滿應陞知府之司員務須秉公察核分别宜繁宜簡及不勝外任據實辦理不得仍前濫送適貴州巡撫裴宗錫奏石阡府知府洪彬由刑部司員截取知府該員才質中平辦事竭蹷難勝表率之任請以府佐降補
  上是其奏并嚴定濫行保送司員之堂官處分四月吏部奏滿洲䝉古筆帖式外陞知縣向例由吏部論俸截取二十員令各衙門堂官保送堪勝外任之員咨部約計俸次必須在二十餘年以上但該員等積俸既深年力多有就衰請嗣後筆帖式截取知縣令各該衙門厯俸五年以上人去得堪勝外任者出具切實考語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各保送三員其餘各衙門各保送二員吏部㑹同大學士揀選二十員帶領引
  見請
  㫖記名陞用倘有以不勝外任題㕘者即將濫行保送
  之堂官照例議處從之七月
  敕奉天各州縣員缺仍以滿洲漢人通行補用
  敕滿洲䝉古道府丞倅州縣人員丁憂回旗已滿百日在部行走者吏部於每年十月帶領引見一次九月
  敕六部京察一等滿漢主事仍准保舉直隸州知州其小衙門主事等官概不准陞用直隸州如京察保列一等者准調補六部主事十月清查赴選人員籍貫寄籍祖籍一體迴避十二月按察使李承鄴奏請
  㫖道府缺出其應行開列人員内查係曽任繁缺道府以及調繁卓異并部員外用從前原保送繁缺者准其開列名單進呈恭候
  簡用其原缺未經調繁卓異者遇有請
  㫖之缺俱毋庸開列從之四十三年六月吏部奏各省州縣及佐雜選缺調缺不得妄請更改如有今昔情形實在不同必須酌改繁簡之處應令各督撫分别缺之大小如丞倅牧令之缺應請改繁者即於丞倅牧令缺内改簡互換其佐雜之缺以佐雜内酌改互換從之又定京官外姻迴避之例母之父兄弟妻之父兄弟己之女壻嫡甥同衙門令官小者迴避同官令後進者迴避是月
  朝考八旗各省㧞貢生一二等揀選引
  見以部員知縣教職分别録用經吏部議以部員用者分派各部在七品小京官上學習行走三年期滿該堂官確加考核如行走勤慎留心部務准其奏明留部授為七品小京官食俸辦事再行厯俸三年該堂官復加甄核果能始終奮勉熟習部務准其遇有本部主事缺出保題陞用從之四十五年五月暫停員外郎論俸截取知府之例十月吏部請佐貳首領曽經卓異及俸滿保薦或厯俸五年以上者方准題陞知縣從之十一月
  敕各部司員陞調别處不准奏留仍兼原衙門行走至刑部理藩院必得諳悉之員欲行奏留者帶領引見欽定又吏部奏請凡修書優叙即用之員應請與正班人員分缺簡用遇有各項應得缺出先用即用一人次用正班一人輪流間用從之又
  敕縁事降革人員呈請捐復該部核明情節無論應准應駁俱著具奏請㫖准捐人員並著該部帶領引見十二月
  敕各督撫題請實授人員有與例不符者吏部議駁外即將該督撫議處四十七年十二月御史李翮請嗣後庶吉士散館改部以到部之日為始捐納議叙與學習期滿人員以奏留之日為始一同較其行走年分淺深按次題補以杜夤縁躐等之漸經吏部議覆應如所奏辦理但查此等人員之外尚有選㧞貢生學習六年期滿及現任小京官中式進士以部屬用及現任小京官由各處保奏分部補用並留部陞用各項人員自應一體辦理以歸畫一從之四十八年三月
  敕定滿漢官員放出家奴三世後准其出仕京官不得至京堂外官不得至三品以示限制著為令十二月
  敕科道有糾核之責概不准仍兼各衙門司員行走刑部理藩院出力之員該堂官奏聞引見以四五品京堂酌用仍兼部行走四十九年十一月吏部奏各館修書及各處捐輸議叙人員酌量與以正班分班選用從之御史馮堉奏委署州縣請照實缺之例俱令迴避原籍五百里以内從之五十年十月御史梁景陽奏月選人員告病無論何項官員概定以一月之限逾限不痊即行開缺將來病痊照例以原缺坐補從之













  皇朝通典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一
  選舉
  選舉制武選
  等謹按武選之制厯代不一唐則兵部主之課試之法如舉人之制取其軀幹雄偉應對詳明有驍勇材藝及可為統帥者宋初武臣則樞宻院掌之其後分典選之職為四武選曰審官西院曰三班院金則文武選俱屬吏部元則領于樞宻院明仍歸兵部
  國朝兵部四司武選掌銓選職方掌考察凡滿洲𫎇古漢軍八旗䕶軍前鋒歩軍健鋭火器諸營并各處駐防以及各省提鎮緑營咸隸焉竊考八旗官員與緑營武職不同緑營所司者惟士卒耳至于户口田廬則州縣司之惟八旗佐領自訓練之外于本佐領下人隱然兼司牧之任焉是以旗職得與滿洲文職遷叙而司封之典所載封贈官階旗職皆與文員相同惟章服則等諸武職縁均隸兵部故也謹依類編次凡闗八旗條例彚輯而總列于前其由旗員簡用緑營者亦并載焉至緑營武職之制則按年附列于後庶不致混淆無别云
  太祖髙皇帝乙邜年既削平諸國每三百人設一牛录額真後改為牛录章京譯漢曰佐領五牛录設一甲喇額真後改為甲喇章京譯漢曰叅領五甲喇設一固山額真後改為固山按班譯漢曰都統為一旗之總率左右設兩梅勒額真副之後改為梅勒章京譯漢曰副都統初設四旗旗以純色為别曰黄曰紅曰藍曰白至是添設四旗㕘用其色鑲之共為八旗崇徳七年七月新設漢軍八旗各設牛录章京
  上曰漢軍旗内新設官員應用之人賢否朕未悉知著該部王大臣同漢軍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等遴選用之于是多羅睿郡王多爾衮鎮國將軍承政阿拜㕘政滿珠錫禮啟心郎索尼等與漢軍固山額真梅勒章京公同遴選請
  㫖補授
  康熙八年六月停止阿思罕尼哈番即男爵阿逹哈哈番即輕車都尉補授提鎮兵部奏各省提鎮所關甚重以後提督缺出應將八旗副都統現任總兵官論俸分缺推選其阿思罕尼哈番阿逹哈哈番既令陞補副都統㕘領遇提鎮缺出應停止推選從之三十八年五月議准世職伯爵以下補用武職例伯子男㕘領俱以副將用伯子男㕘領兼都督
  僉事銜輕車都尉火器營㕘領俱以㕘將用兼㕘將銜佐領騎都尉等官俱以遊擊用兼署㕘將雲騎尉等官以都司守備用兼都司僉書銜䕶軍校驍騎校等官俱以守備用
  雍正四年八月兵部議覆佐領一官非散職可比如兼散騎郎行走則佐領事務必致有悮應將現在佐領兼散騎郎者俱撤回嗣後散騎郎缺出不准佐領挑補十年十一月兵部議准八旗武舉應請𣲖大臣騐看分别等次交與該旗以䕶軍校驍騎校等缺挨次委署補授現任内九門滿千總應請改補以昭畫一從之十一年七月八旗漢軍都統奉
  諭㫖嗣後補授驍騎校如本佐領下不得其人即于合旗通行揀選如一佐領下人材果好即多補數缺亦無不可八月停止滿洲侍衛揀補緑營員缺例十二年十一
  
  敕各省將軍于所屬協領内保舉堪膺外省副都統之任
  乾隆六年
  敕八旗䕶軍統領前鋒統領于䕶軍前鋒内每旗各揀選四名内務府總管于内府三旗䕶軍内毎旗揀選一名引見分發歩軍統領及兩處
  陵寢令其在千總上効力行走十七年六月
  敕保舉副都統人員不得自行題奏如領侍衛内大臣處則于該旗侍衛内公同保舉都統副都統則于該旗㕘領内㑹同保舉左右翼及䕶軍統領處則按翼在于前鋒章京䕶軍㕘領内公同保舉圓明園健鋭營章京則令該大臣保舉如本旗不得其人于别營别旗内有深知真切者亦可保奏三十二年六月
  敕東三省人員不必補用緑營將弁永著為例仍交兵部查明具奏十月兵部請將現在緑營所有東三省人等俱行撤回
  上以辦理拘泥
  諭八旗嗣後東三省人等移住京城者仍照前降諭㫖毋庸陞用緑營若移住京城後所生子嗣既厯三代與京城久住之舊滿洲䝉古無異即與在京之滿洲䝉古一體揀選陞用外任三十七年四月步軍統領衙門具奏八旗漢軍武舉如有祖父伯叔兄弟在巡捕營為官者准其入營効力如當差奮勉効力五年之後咨部支給千總半俸與千總把總一體較拔從之八月
  敕八旗人等到外任後須謹守滿洲淳樸之舊習操演技藝母效浮華糜費之惡習以作緑營表率四十年二月
  敕八旗各營大臣凡保送應用緑營人員務選年壯技優堪為表率者引見其五十五嵗以上騎射技藝平常者不得保送五月軍機大臣㑹同兵部遵
  㫖議定滿洲人員簡放緑營將佐遇有應得䘏廕緑營
  都司守備千把等官奉
  㫖以内用者仍以旗員對品補用以外用者交巡捕營學習三年期滿考騐分别如人材弓馬堪列一等者留該營以相當缺題補列二等者發往直隸督標題補列三等者該營帶領引
  見恭候
  欽定七月兵部尚書公福隆安奏八旗候選員弁應咨行該旗將各該員實在年貎履厯造冊先行送部以便投供時核對如隠瞞年嵗希圖朦混即將該員及本旗出結之員從重㕘處從之四十一年八月
  敕八旗各營保送緑營外任有不願者即呈明該管大臣如不准所呈强行保送即在派出揀選大臣及兵部呈眀如已至外任概不准具呈并嚴行㕘處四十二年兵部奏陜西西鳯協副將伸泰母老請終養
  上諭旗員向無終養之例有親老情願回京者督撫奏眀送部引見文員以部屬用武員以侍衛或旗職候酌量降㫖六月鑾儀衛請將應補放漢軍十缺内撥出三缺歸滿洲䝉古人員補用四月分㕘將一缺十月分都司一缺十二月分守備一缺其餘七缺仍歸漢軍人員補放并請將十月分漢軍應用都司一缺改為副將作為滿洲䝉古漢軍公缺遇有部推副將缺出即以滿洲𫎇古漢軍等冠軍使擇其行走年久堪膺保送者各揀一二員咨送從之四十三年十月兵部奏漢軍人員必須厯俸三年方准保送外任兵部考騐弓馬好人去得者揀選引見如無厯俸三年之員即將員缺扣除另選從之四十八年十二月軍機大臣會同兵部酌議鑾儀衛領侍衛處滿洲䝉古漢軍應用緑營分缺之例得
  㫖此項鑾儀衛應用緑營人員所議額缺内著將守備三缺撥歸緑營由部銓選其餘俱著分年輪用以上八旗官員選用之制
  順治元年十二月定武進士出身授官一甲一名授㕘將二名授遊擊三名授都司二甲授守備三甲授署守備十二年九月
  上諭文進士有考選庶吉士作養教習之例武進士亦應簡選教習隨侍衛學習騎射又本科武進士
  上諭于國柱等二十三名武藝可觀且係本朝初行殿試宜加優異第一名著授副將品級第二名著授㕘將品級第三名著授逰擊品級第四名以至二十三名俱照例授以應得品級伊等在京學習騎射贍養需資俱著先行照品級給俸禄頂帶俟滿一年該部題請選授
  康熙二年三月定武職投供例
  上諭武官職任𦂳要居家候選懸缺遲久仍令單月投供雙月選授如投供不到者雖名次在前不准選授六年十一月定武舉與行伍分缺選用御史朱裴疏言國家開科取士文武相等查順治十五年以後厯科武舉武進士未經選用者甚多因部科効力及提督劄委之人混淆雜進躐等先用而科目反不得與較遲速非制科取士之本意也請將外委効力等與武進士武舉等較人數多寡倣二八分缺之例科目人員量行先選其外委各弁須有戰功及捕盗實績不可止憑該衙門一概咨送選補下部議行八年三月定提鎮會推例給事中張登選疏言提鎮統轄將領捍衛地方其權甚重不可不公同選擇請照順治年間定例提督總兵官仍著九卿會推開列恭候簡用至武官功績令兵部逐一詳開九卿會同查核則無功者不致倖進矣得
  㫖提督及總兵官統轄邉疆地方闗係重大以後缺出將應補授官員兵部冊内開載功績逐一開列著九卿科道會推九年四月
  敕各省武弁員缺不得概行題補兵部奏近見總督提鎮每遇標員缺出不問地方緩急不論銜缺相當輙將標員坐名題補其中恐有情弊且使厯俸年久及在部候補之人益多壅滯請敕下該督提鎮嗣後將副將以下守備以上缺出實係近海沿邉巖疆果屬人地相宜酌量題補外其餘員缺不得概行題補從之二十二年十月改定選用衛官之例兵部遵
  㫖議准衛官缺出向以掌房貼案人等補授今應停止于漢軍漢人世職並武進士内選擇輪用二十七年十二月定武進士推選營衛守備例向例武進士分别名次在前半者候選營缺在後半者候選衛缺以營缺多而衛缺少至是定例嗣後不拘營缺衛缺將武進士挨次補用二十八年十二月發各省候選武舉分屬督撫提鎮標下効用如果騎射嫻熟即以千把總補用五十二年七月定揀選保送武弁例川陜總督鄂海疏言督撫提鎮揀選保送武弁請以曾出兵効力者保送如無出兵効力之人應論俸揀選保送以絶狥私之弊
  上諭國家承平日久行間効力之人所餘無幾前此保舉人員尚屬公平今漸滋流弊督撫提鎮等官皆各為其子弟夤縁保送者多即部院大臣亦多為其子弟互相援引此本著照鄂海所請行五十七年兵部題各衙門効力人員至推選時每有弓馬生疎年力衰邁之人請于單月考驗弓馬觀其年貎如有衰老病廢不堪者題明勒令休致其有軍功帶傷之員雖年老仍行推用從之五十九年三月兵部奏在部効力之武生及官員子弟停其取用専取武舉其武進士内有情愿効力者亦准収録宗人府鑾儀衛兵科俱照兵部一體取用効力三年後考試武進士一等者以營守備推用二等者以衛守備推用武舉一等者亦以營守備推用二等者以守禦所千總補用從之六十一年三月遵
  㫖議定副㕘逰都守各官仍遵定例内應保題之缺揀選銜缺相當者題補其餘不應題補調補之缺及有事故並越銜保題者概行停止從之
  雍正元年十二月
  上諭今科中式武進士係元年所取狀元授為一等侍衛榜眼探花授為二等侍衛二甲十三名授為三等侍衛令戴孔雀翎三甲記名三十六人俱授藍翎餘照例揀選補用二年三月
  敕各省督撫提鎮不准題留陞任官員惟水師𦂳要員缺仍許題請六月兵部遵
  㫖議定每科武進士前半以營守備用後半以衛守備用今衛守備之缺既令裁減嗣後將以衛守備用之武進士内再分十五名以營守備用于雙月營守備各班之末另立一班推補守禦所千總裁減之外存缺無幾舊例糧船回空隨幫千總以衛千總推用此等人員總漕稱為明季世襲子孫今既非世職應停其頂補將揀選之武舉候推守禦所千總人員内頂補推用
  敕文官在軍前効力者著令兵部議叙著為例五年三月定武進士授官例一甲進士照元年例補授一二等侍衛二甲挑選十名授三等侍衛三甲挑選十名授藍翎侍衛俱俟補營缺時照侍衛品級兼銜其三甲武進士候選守備者兵部奏請   欽㸃大臣會同兵部揀選一等二等者以營守備註冊三等者以衛守備註冊十一月
  上諭隨軍効力之人往往有未諳營伍而具呈願往濫邀議叙者嗣後若有自備鞍馬願往効力之人俱不准行
  十二月
  上諭今科武進士揀選侍衛者少特廣為加恩將未選侍衛之滿洲䝉古進士授為藍翎交與領侍衛内大臣効力行走漢軍進士交與該旗以驍騎校補用其餘漢進士有人材可用者分發各省賞食千總俸令督撫提鎮試㸔如果材力壯勇効力勤慎者以守備題補六年十月宗室滿珠錫禮奏言京營武弁等官叅將以下千總以上應叅用滿洲不宜專用漢人
  上諭為治之道在開誠布公遐邇一體自
  太祖髙皇帝開國之初即將滿漢兼用是以規模宏逺中外歸心且滿洲人數本少今將中外𦂳要之缺補用已足辦理若㕘將以下員弁悉將滿洲補用則人數不敷勢必有員缺而無補授之人朕臨御以來以四海為一家萬物為一體于用人之際必期有濟于國計民生總無分别滿漢之見中外諸臣宜同寅協恭交相為濟則國家深有倚賴久安長治之道必由于此也七年正月
  上諭各省守備内有操守亷潔漢仗去得諳練營務熟習水師堪用遊擊之員飭兵部行文該提督出具考語分别水師陸路填寫年嵗籍貫履厯照保舉副將㕘將分定等第之例開列一等者咨部俟降諭旨再行調來引見倘保舉之後有改易前轍不思奮勵精進者亦照副將㕘將更換等第之例咨部改定七月
  敕武舉本省學習之後該督撫等看其材技優嫻曉習營伍者送部考騐分發别省遇有千總缺出即行補授閏七月定滿洲武舉武進士補官例滿洲武舉補授内九門千總者遇會試之年仍准入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考試平時令步軍統領考騐限以三年材技優長者補授巡捕營守備中平者補授佐領下䕶軍校并本旗驍騎校䓁缺平常者留門當差學習有成再行保送至滿洲武進士除選授侍衛外其餘仍以各營守備與驍騎校䕶軍校䓁缺補授十年七月
  上諭分發各省試用之武進士必須弓馬優嫻熟諳營伍方可題補若科分不及應選日期即為不合例傳諭各省知之十一月
  敕各省督提保題將弁務重弓馬兼選漢仗不得以軟弱機巧之員濫行保題
  乾隆五年十一月准武進士隨營差操向例各省兵丁應鄉試者中式武舉後仍准食本身馬糧若中式武進士除選取侍衛外餘皆離營候選開除名糧
  上諭伊等開糧之後衣食拮据且恐離營日久漸疎技藝嗣後兵丁中式武進士之後有情願回營効力者准仍留本身馬糧隨營差操遇有署事之處准一體酌量委署八年六月定疏通隨幫武舉之例漢軍漢人武舉及各省世職隨幫于會試之年赴部報名足有百人之數兵部奏請
  欽㸃大臣會同兵部堂官考試馬步箭分别一二三等均註冊歸入各班内選用衛千總至是
  上諭一等人數無多選用尚早其二等數十人三等多至二百餘人毎年選用不過三四人甚為壅滯此項武舉既係隨幫年滿非閑散武舉可比若遲至二三十年之乆方得錄用未免精力就衰難為國家宣力所當酌量疏通下部議行十四年八月
  上諭從前降旨令各省督撫于所屬副將内保舉堪勝總兵之員陸續保奏調來引見人皆平常著該督撫提督等再于所屬副將内擇其實在堪勝總兵者各保二三人倘副將内乏人即于㕘將内揀選亦可十五年五月以保舉將弁揀拔不得人
  申誡督撫提臣二十二年十二月
  敕各省總督提督於副將内厯俸五年以上者保舉堪勝總兵之任各一二人其㕘逰都守等官如果才畧出衆足膺專閫之寄不拘資格並各保舉一人三十三年十二月直隸總督楊廷璋奏騐看推陞逰擊之靜海營都司狄璋精力衰老弓馬不堪不特不宜陞任遊擊併難勝都司之任請勒今休致
  上是其奏并
  諭嗣後督撫騐看推陞武弁照此辦理著為令三十五年二月兩廣總督李侍堯奏推陞都司之守備髙天琪于上年七月暴發眼疾迄今醫治未痊已成殘廢不便給咨送部請勒令休致
  上諭所奏非是李侍堯著交部察議嗣後各省督撫于所屬文武各員若平日不加察核直俟推陞引見時始行陳奏者俱照此行三十六年十月
  敕嗣後巡幸時遇有預保千總咨送到部即著留京辦事之王大臣照外省送到年滿千總之例騐看分别註冊給咨令其即囘本任毋庸在京守候三十七年八月兵部將揀發雲南武職人員帶領引
  見内由緑營漢官揀用者止有一員
  上詢之該部因向來遇有揀發漢員内合例者甚少未經保送到部是以多將各處保送之滿洲人員揀補奉
  敕兵部將揀選武職人員令滿漢間用至巡捕營各員本在應行揀選之列京城人衆事繁巡捕營有察緝專司該員等易干吏議嗣後巡捕三營官員現有降級停陞處分者遇應行揀選時仍准其一體揀選其處分之案即令其帶于新任三十八年九月湖南巡撫梁國治奏應題應拔缺出令該總督巡撫將派往出征員弁與本省營員等核其人材弓馬一體揀拔俟凱旋之日補行引
  見副將以上遇非軍營所出之缺應由兵部開列請㫖補放者請將出征人員得有功牌功加各員夾單一
  併進呈恭候
  欽簡從之又兵部奏河南山東江南江西湖廣等省俱係腹地閩浙兩廣等省半係水師均應停止揀發旗員材技本優兼有勞績其得缺陞用較速是以各省副將㕘將半屬旗員而緑營未免壅滯查甘肅四川幅𢄙遼濶差務殷繁有新疆屯種彈壓地方之責雲南貴州地接苖疆多邉防要隘之處實在需員之時仍准聲明奏請宜定以限制副將㕘將不得過二員逰擊都司每次不得過四員守備一項自有候補候推人員足資差遣不得率行請揀所揀人員請仍照原例先儘在部候補候選及俸滿卓異一等預保各次之到部未經引
  見并引
  見後未經起身者揀選補放或人數無多不敷請揀再行咨取旗員一並揀發其到標合例後應與現任預保人員兩掣一題輪流補用其甘肅一省四川松潘一鎮揀發人員遇有旗員即以該處輪用旗員之缺補用不得更佔綠營之缺從之四十年五月户部㑹同兵部議奏捐納衛所武職人員請准其加捐分發在標學習試用其加捐分發之守禦所千總俟分發漕標後遇部選三缺之後行文漕運總督題補一人從之九月兵部議奏請將漢員難廕都司守備照漢世職分發學習之例帶領引
  見其守備一項毋庸分别營衛俱發回本省隨營學習以三年為限如果弓馬嫻熟諳練營伍都司守備送部引
  見或由部選用或發回本省題補恭候
  欽定至衛千總乃督理漕運之員尤非初登仕籍之幼官所克勝任請毋庸議以衛缺所有難廕千總把總亦俱發營學習期滿即行在外拔補毋庸送部如弓馬營伍未諳者展限學習庸劣無能不堪造就者奏請休致從之原例提督總兵官有身先士卒殺賊陣亡者均廕子弟一人以都司推用副將叅將遊擊等官陣亡者均廕子弟一人以守備推用都司守備陣亡者均廕子弟一人以衛千總推用千總把總陣亡者均廕子弟一人以把總補用其在内洋遭風溺故之把總照軍功例減等卹廕者廕一子作監生准其應試難廕人員之子如有未仕而故者准其補廕一次或殘廢不能承廕其孫生在伊祖題廕奉  旨之後確查未曽請廕縁由與部冊相符併取有該地方官即甘各結咨送者亦准其補廕至是更定其例閏十月兵部議奏揀選三等武舉例應以衛千總推用銓選需時請嗣後揀選衛千總之武舉有年力壯盛情願入伍効力者報明兵部考騐分發各督撫提鎮給與馬糧一分令其効力三年如果弓馬漢仗可觀以把總拔補從之四十三年二月兵部議定漢侍衛行走年滿由該管大臣出具考語分别保送兵部考騐弓馬將應用何官註冊之處帶領引
  見恭候
  欽定如遇應用之缺毋庸指定與候補候選人員一同掣簽從之六月兵部奏候補人員例歸雙月銓選如遇軍政之年二月四月六月十月此四月専用卓異不選候補八月十二月此二月専選候補不用卓異若八月十二月未有缺出必致守候需時請嗣後卓異人員與候補人員不必拘定月分按其應得缺數核計雙月分遇有缺出先用卓異二人後用候補一人如無候補專用卓異如無卓異専用候補從之又大理寺少卿江蘭奏嗣後選拔外委把總于補用三缺後選拔精習鳥鎗者一人併註明精于鳥鎗報部備查其步兵果能精習鳥鎗雖弓馬未能純熟亦准于三缺後拔補馬兵一名從之四十七年十月兵部奏定例營守備選用班次雙单月俱設有分發班係用年滿千總發回本省題補此項乆經無人亦無抵補班次查雙月内設有勞班係以營守備用之効力期滿差官此項人員選用壅滯請將單月内分發班輪用無人時抵補一次又藍翎侍衛以都司守備用者俱與月選人員一同掣簽其原例内開單月都司守備之缺先將藍翎侍衛擬補一條應行刪除至難廕守備已停止衛缺選用其學習期滿引
  見奉
  㫖留部以守備用者應仍照例于單月營守備缺出與澎湖臺灣俸滿千總相間輪補一員為劄班從之四十八年三月兵部奏查藍翎侍衛年滿後分别以都司守備用歸于正三五七九月内都司守備合選一員至歸班武進士以營守備用者歸于雙單月科班選用其藍翎侍衛以守備用者應選月分遇有都司之缺則以守備用者便當退班較之歸班進士得缺較遲請嗣後藍翎侍衛以守備用者按科分名次歸于雙單月科班内銓選以昭平允從之又兵部具奏厯科武進士向由兵部奏請
  欽派大臣揀選一二等者以營守備用三等者以衛守備用嗣因衛守備人多缺少選補無期于乾隆元年十六年三十六年俱經兵部奏明將以衛用之武進士奏派大臣復行揀選其有年力精壯弓馬可觀者拔置以營缺選用續于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内欽奉
  諭㫖新科武進士毋庸另派大臣揀選著兵部即于紫光閣較閲時將上屆分别營衛人數開單進呈候朕酌量分别錄用著為令查每科以營用之武進士約有十餘人一二年内俱已選用而厯科以衛用之武進士積有百餘人雖同一錄用而遲速懸殊應請仍照前例每屆十年奏派大臣復行揀選考騐人材弓馬其中拔置以營用者帶領引
  見恭候
  欽定交兵部註冊歸入本班選用其弓馬平常者仍以衛用如有年力衰老弓馬平庸飭令回籍將衛缺選用之處註銷從之又兵部奏嗣後各省揀發人員有曾厯外任者到標後准其隨時選補其未厯外任之員到標二年後方准補缺如或題缺出一時未得合例之員其揀發人員内果有人地相宜而于年限未符者准該總督巡撫聲明先行題署仍俟扣滿年限再請實授從之又兵部條奏預行保舉之例原為邊海要缺不便久懸令該總督巡撫等預保送部引
  見註冊遇缺掣補如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陜西甘肅湖南等省及各省之内河外海諸缺應照向例預保陞補此外省分較近之陸路題缺其預保之例應請停止從之四十九年四月四川總督李世傑奏松潘鎮總兵劉俸舊傷舉發動履維艱請解任調理奉
  㫖准其解任回籍調理並
  敇嗣後緑營告休人員年届六十以上因老病乞休曾經打仗受傷者俱著照旗員之例一體給與全俸著為令五十年八月成都將軍保寧等遵
  㫖奏請嗣後鎗兵止令專精鳥鎗迨拔補馬糧及外委千把時即以鳥鎗之精熟比較拔補無須兼試弓箭俾悉心講究自不至有生疎之慮其拔至外委千把總即令教演鎗兵更得用其所長于訓練較為有益如鳥鎗操練精熟誠如
  聖諭較弓矢尤為得力其由鎗兵出身拔至千總後六年俸滿時仍較閲弓箭如騎射未嫻只准留任若弓馬亦能一律純熟方准照例保送以昭激勸從之以上緑營武職選用之制
  皇朝通典卷二十一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
  選舉
  考績
  等謹按三載考績肇自虞書六計尚亷傳於周禮迨漢法以六條察二千石令刺史嵗終奏事舉殿最刺史得課郡國守相而丞相御史雜考郡國計書考課之法漸加詳矣唐考功之法掌於吏部流内之官叙以四善善狀之外又有二十七最善最相乘差以九等宋法以七事考監司以九事考縣令置審官院考課院考察中外職事受代京朝官引對磨勘金制凡内外官所厯資考及更代之期去就之故秩滿備陳於解由吏部據定能否又撮解由之要於銓擬時讀之謂之銓頭又㑹厯任銓頭書於行止簿泰和中定為四善十七最蓋㕘用唐制而稍為簡易元太祖命宋子貞為右司郎中仿前代觀察采訪之制立紏察官吏程式黜貪惰奬亷勤至元初令官吏計月日以考殿最明制有考滿考察二者相輔而行考滿之法論一身所厯之俸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考察者通天下内外官計之其目有八曰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罷曰不謹分致仕降調閒住為民有差我
  朝考績之法在内曰京察在外曰大計各以三年為期武職曰軍政以五年為期自
  列聖以來省成慎憲大法小亷
  皇上澄敘官方内而閣部寺監以及曹司外而督撫提鎮以至小吏莫不奉職惟謹而每當考課之期
  聖訓諄諄不啻至再至三既清闒茸不職之員復存愛惜人材之意知明處當勸懲互用固當永奉為成模已
  天聰五年六月定考課黜陟等差六年二月定各處城守官員三年任滿者令赴瀋陽考察功過有功者賞有罪者革職仍令留任供職八年考察管轄漢民各官以撫養善否户口繁減分别優劣崇徳八年十二月申三年考察之令又都察院奉
  諭㫖爾等係朝廷風紀之官諸王貝勒貝子公等辦理國政朝謁勤惰應爾衙門稽察有事應糾㕘者據實奏聞順治元年六月嚴犯贓官吏之刑八年二月
  敕吏部具列各部院堂官職名
  上親行更定五月吏部奏言京察應以
  皇上親政辛夘年為始六年一次遇寅申年舉行從之十
  年正月
  上幸内院閲大計疏謂大學士范文程等曰貪吏何其多也文程奏曰彼平居未仕時亦知貪吏不可為一登仕
  籍則見利智昏矣
  上曰此由平素不能正心之故也茍識見既明持守有定安能為貨利揺奪乎又
  敕六科將六部都察院從前奉㫖應銷事件挨順年月各造清册逐月進呈以後俱照舊例嚴行註銷其行各督撫按者亦定限報完内無留滯外無推諉若瞻狥容隠罪必不宥又
  敕以後科道糾拾官員照大計一例處分科道官有挾私妄糾者著吏部都察院指實㕘奏順治四年科道拾遺被處者多科臣魏象
  樞疏奏拾遺𦂳要故有是   㫖
二月
  上諭國家設翰林院衙門原為儲養人材以充侍從之選今計三科之内有經六七年者有經三四年者朕親臨内院面試若不加分别伊等何由激勸今將通滿洲文義者三人不拘資俸以應陞之缺用其次可造者十二人仍各照原銜責令勉力學習俟再試分别其全未通曉不能成文者五人理應調外念伊等曽入詞林數月姑著調六部用三月
  上諭翰林官不下百員其中通經學古與未嘗學問者朕何由知今將親加考試先閲其文繼觀其品再考其存心持已之實據預求其學備朕異日顧問自吏禮二部翰林侍郎及三院學士詹事府以下各候朕㫖親試分别髙下以昭慎重詞臣之意尋經考試
  御筆親定去留因
  諭吏部曰國家官人内外互用在内者習知紀綱法度則内可外在外者諳練土俗民情則外亦可内内外𫾻厯方見真才朕親試詞臣量為分别有照舊留任者有改授外任者編修以上官照詞臣外轉例優與司道等缺如年衰病弱者聽其請告朕仍優遣之四月
  上諭京官殿最亦當察核除吏禮侍郎及學士詹事等官朕親行考試區别外其六部等衙門有年老疾病不能任事及素行不孚衆論或才力可外任者俱令各部堂官自行詳察嚴核彚送吏部都察院同吏科河南道議奏其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等衙門堂官開送吏部都察院同吏科河南道察核具奏嗣據各衙門甄别具奏照八法例分别辦理十一年十二月以考察言官
  申諭吏部曰近來言官未見有建白切當及糾㕘顯要者皆因懼被論之人反脣仇訐遂爾緘口自今以後凡被論者如有辨處止許就所㕘事欵據實剖白不許反脣仇訐有乖法紀言官亦不得挾私誣揑自取咎戾其㕘奏公私當否或現任或陞任考察京官之時該部分别核奏以為勸懲爾部即行嚴飭十二年四月
  上諭考選庶吉士原欲儲養真才以備任用除照舊教習館試院試外今後滿漢庶吉士同讀書一甲翰林每二月朕必面試一次以辨勤惰髙下每嵗六試著為令七月定官員考滿議敘例初次考滿大學士六部尚書有應加宫保銜者俱候
  上裁學士侍郎及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正卿有註優考
  者作何加銜亦候
  上裁二次考滿仍列優等者加一級照舊供職二等者紀録三次考滿一二等照前議加級紀録滿啟心郎侍讀學士理事官初次考滿註優等者加正卿銜漢啟心郎副理事官内閣侍讀初次考滿註優等者加正卿銜俱照舊供職十三年二月
  上諭翰林習清書者將及一年頃經親試語句生疎皆因不肯専心工夫怠惰若不分别勸懲何以激勵此次考試前十名俱加賞賚後四名各罰俸三個月嗣以右春
  坊庶子王熙精通清書以
  御服貂褂賜之又
  諭吏部曰國家考績之典所以辨功能昭勸懲不可無畫一之程自今以後部院滿官除有事故罪過外三年俸滿者三品以上自行具疏吏部分别議奏四品等官各衙門咨呈爾部分别議奏朕悉覈其優劣定為勸懲其六年一次㑹行京察之例三品以上自陳爾部㑹同都察院察議具奏四品等官各衙門咨呈爾部爾部仍㑹同都察院察議具奏朕皆親覈優劣以定去留考核之時加陞者有罪者及才力不及老疾等項詳細開列永為定例遵行部院滿官今年即照此例考滿十六年十
  
  上諭翰林院自乙未科以後所選翰林庻吉士令習清書朕今親加考試一次以後翰林院堂官仍不時考課務令純熟副朕簡拔之意十七年二月
  上諭在京各衙門官員宜加澄叙以勵官常大學士尚書等俱著自陳侍郎以下俱著開列職名候朕親行甄别嗣以吏部甄别京官開列各衙門職名進呈得
  㫖三品以上各官開列職名候朕親加甄别四品以下各官吏部甄别具奏旋以外省各督撫任内功過稱職與否飭該部詳加甄别三月左都御史魏裔介疏言請行糾拾之法以補甄别之所未及内而京官外而督撫不拘現任丁憂告假養病應悉照京察事例令科道各官遇有見聞即據實糾劾下部知之十八年七月奉
  敕内三院滿漢大學士各部院尚書侍郎等官俱著自行陳奏其滿郎中向來亦係自陳今同漢郎中以下至筆帖式俱著部院堂官詳加考核稱職與否應去應留如草率狥情姑留即以徇庇治罪以後京察考滿郎中不許自陳永著為例
  康熙元年五月
  敕京察考滿俱著堂官詳加察議註定考語日後陞轉即將稱職者照考語次序先令陞轉仍註明厯俸年月六
  
  上諭内外大小官員歴俸三年考滿視其稱職與否即可分别去留以示勸懲此外又有京察大計之例實屬故套應行停止内外大小官員俱著三年考滿之時在外責成督撫在内責成各衙門堂官矢公矢慎開註事蹟考語移送部院嚴加考察分别去留以昭勸懲如開送不公併原衙門考察之官紏叅治罪該部院詳議定例以聞尋議三年考滿滿漢三品衙門堂官以上及在外督撫俱各自陳其餘官員應立五等考語一等稱職者皆紀録一次辦事平常者仍留原任辦事不及者降一級調用不稱職者革職以後陞轉照考語次序一等者先用又在京四品僉都御史卿員國子監祭酒六科滿漢都給事中中書科行人司上林苑掌印官並在外兼僉都御史銜之巡撫任滿三年咨送部院考核填註考語此外各官在京者各部院堂官註考語在外者各督撫註考語仍咨送部院覆核如註考語官員徇情不公及明知屬員俸滿不考或地方盜案錢糧未清冐稱考滿及各官歴俸已滿規避不考者在内部院在外督撫及本官一併治罪從之旋奉
  特㫖改定一等稱職者紀録一次分别賞給表裏有差三
  年十一月改考滿法為三年彚考
  敕内外大小文武各官除今年考滿外以後每三年彚考一次其到任未經三月者不必考向來自陳等官仍照舊例自行陳奏候㫖定奪事下吏部兵部議覆在外各官每人一本具題事務繁多今定考一等二等平常及辦事不及不稱職者各一疏毎省㑹齊具題其辦過事件功過亦造册送部院部院官仍照例覆考從之四年正月停止考滿例從御史季振宜請也六年二月舉行京察大計軍政吏部兵部都察院奉
  諭㫖議覆舊例三年一次大計六年一次京察自康熙元年停止京察内外官俱行考滿至康熙四年停止考滿今應照舊例舉行京察大計從之
  雍正元年二月
  上諭國家養育人材首重翰苑著大學士張鵬翮等㑹同滿漢掌院學士將翰林院詹事府等官不安本分有玷官箴者勒令解退回籍無得徇情三年三月
  諭部院官之兼旗職者該旗保舉俱令部院衙門於京察時察覈五月
  敕嗣後降級留任官員遇有恩詔及議敘加級者俱準以加一級抵銷降一級至於降級後捐納加級者不得抵銷前案四年正月
  敕部院司官將本司之筆帖式分别勤惰優劣據實奏明所舉當否許筆帖式公同面質四月
  敕嗣後遇京察之年著内閣滿漢大學士吏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公同閲卷著為令六月
  上諭凡因寃抑被㕘復職者嗣後除因公罣誤外若居官仍有貪酷不法者應從重治罪題㕘虧空革職之員補完開復與捐復者亦如之七月
  上諭居官立身之道自以操守清亷為本但封疆大吏職任甚鉅洪範所稱有猷有為有守三者並重則是操守者不過居官之一節耳安民察吏興利除弊其道多端倘但恃其操守博取名譽而悠悠忽忽於地方事務不能整飭經理茍且塞責姑息養姦貽害甚大蓋此等清官無所取於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之為非而豪强者頌之故百姓之賢不肖皆稱之無所取於屬員亦不能禁屬員之不法故屬員之賢不肖者皆安之大臣之子弟親戚犯法則姑容而不行㕘革地方之强紳劣衿生事則寛待而不加約束故大臣紳衿皆言其和平而望其久留甚至胥吏作姦而不能懲盜賊肆行而不能察故自胥吏至於盜賊皆樂其安静而不欲其去任及至事務廢弛朝廷訪聞加以譴責罷斥而地方官民人等羣然嘆息以為去一清亷上司為之稱屈此則平日模棱悦衆違道干譽之所致也且操守平常者其心既不敢自恃心懷畏懼頗能整頓經理事務不致曠廢朝廷又時時留心訪察一有不善即有懲戒而在朝之官員及伊屬下之官吏紳衿人等皆伺察其過不肯為之隠諱是以此等之人貽累於地方者尚輕而潔已沽譽之巧官貽累於地方者更甚朕深望爾等為明體達用之全材而深惜爾等為同流合俗之鄉愿勉之勉之
  十月
  敕各部堂官將所屬各司詳加甄别有材具平常目前不能辦事將來不堪陞用者盡行舉出與應留辦事之人員一同帶來引見請㫖各部堂官不得瞻徇情面稍有容隠又
  敕向來革職留任官員從前無開復之例但年乆奉職無愆亦應示以鼓勵嗣後革職留任之員如四年無過該督撫等題明準其開復著為定例五年三月
  敕嗣後凡遇御門理事之日著滿漢司官各四員輪流侍班引見若有條奏之事即於侍班時宻封具奏八年三
  
  敕嗣後在京文武各官有因公罣誤至於降革而任内無錢糧不清及治罪之案者凖照外員之例令該堂官該旗大臣出具考語奏聞帶領引見或將該員仍留原任或另行試用或照例降革候朕降㫖定奪
  乾隆元年二月
  上諭翰林以讀書為職業古來制誥多出詞臣之手今翰詹官員甚多於詩賦外亦當留心詔敕掌院學士
  以下編檢以上可各以已意擬寫上諭一道陸續封呈朕覽即可以觀其文藝之淺深並可以觀其胸中之藴蓄倘有切於吏治民生者朕亦即頒發見諸施行則詞曹非徒章句之虚文而國家亦收文章之實用矣嗣後庻吉士散館後即照此例行五月
  上諭翰林乃文學侍從之臣所以備制誥文章之選非朕親加考試無以鼓勵其讀書向學之心自少詹講讀學士以下編修檢討以上著於本月初七日齊赴乾清宫候朕出題親試倘有稱病託詞者具奏以聞試畢尋進呈各卷
  上親加詳閲按其優劣分别陞降改補部屬知縣及原品休致有差嗣後如例考試皆分别黜陟焉十一月
  上諭京察各官才守兼優列為一等人員均以應留註册而無優敘之例惟列在四等者照八法例處分未免有懲無勸不足以示鼓勵朕意京察列在一等者亦應酌量加恩尋議嗣後京察之年除三品以上自陳官員仍應照例舉行其各衙門四品五品京官并内閣侍讀學士及開坊翰詹官員以上俱係𫎇
  恩特用之員官階體制與外省藩臬無異雖經列為一等無庸復行優敘加級又順天府奉天府所屬城内應入京察各官向例大計之年仍準保薦卓異亦無庸另議外其餘應行考察官奏準引
  見列為一等者準其加一級註册以示奬勵至盛京五部等衙門三年期滿調回之時帶領引
  見準列一等並加一級以上人員遇有保舉之時該堂官即於此項人員内揀選薦舉從之三年三月
  上諭我朝國書義藴精㣲向來工於繙譯者能得其神理於漢文大有裨益昔
  聖祖仁皇帝時常將滿洲官員考試分别優劣以示鼓舞皇考世宗憲皇帝特開繙譯之科俾人人奮勉向學以圖進取誠為盛典朕思現任官員不在鄉㑹試之例者
  若不特加考試則優者無以表見或至怠惰日漸荒疎著禮部通行傳諭除三品大臣外現任職官等有通曉繙譯者在部報名該部奏聞候㫖考試五月鴻臚寺少卿查斯海奏外省官員有干六法者例得送部引
  見惟京察被劾向無引
  見之例内外似未畫一或以姿本英露而堂官性多沈抑即目之為浮躁或以質稍遲鈍而堂官識多明敏即棄之為不及且更有賦性戅直舉止率略不善應酬遂以嫌隙而加之吏議則廢置之中安知無片善寸長可以自効嗣後京察六法官員請照外省大計例令各該衙門咨送吏部引
  見恭候
  聖裁從之五年十月
  上諭郝玉麟鄂彌達從前議處之案皆從外省發覺廷臣並未有㕘奏之者又如王士任之劣蹟徳沛㕘劾之岳濬之劣蹟楊超曽㕘劾之豈伊等未經敗露之前在廷大臣等竟一無聞見而必待督臣之舉發耶嗣後各矢丹誠無稍瞻顧則於朝廷進賢退不肖之道大有裨益六年四月
  上諭八旗記名人員内不無人材可用者著大學士等𫝊齊考試或能詩文或能繙譯各就所長不拘一格考試後分别等第進呈八年十月
  敕大臣自陳乞罷斥者令各舉徳行材能堪以自代之人隨疏奏聞若一人兼數職者材恐難全舉二三人或三四人者聽食禄及韋帶之士均許但不得舉同列及位在己上者著為令十年五月
  敕清書留館各員既用三年之功仍應隨時温習不使遺忘棄置數年之後當考試以分勤惰十一年十一月
  上諭察核司員惟堂官最為親切如上次定以一等者三年中行走平常即當改為二三等不得稍存姑息之心上次原列二三等者三年以來如能奮勉即當列為一等亦不得仍拘已成之見明嵗又届京察之期特先行傳諭各部院堂官知之十二年五月
  上諭京察之年令自陳大臣各舉賢自代本省督撫不得舉本省藩臬本省搢紳亦不許舉本省官員著為例十五年三月
  敕京察年分吏部開列王大臣等職名請㫖特派數人將四五品京堂秉公分别一二三等及應留應去具摺奏聞帶領引見以定黜陟著為令十七年六月
  敕嗣後内而部院司員外而道府京察大計之例仍舉行以昭激勸其部院大臣各省督撫循例自陳繁文著停止武職五年軍政視此十八年二月
  上諭京察之年四五品京堂特派王大臣秉公分别去留奏聞引見至三品京堂令吏部於京察時將伊等事實另繕清册候朕親為裁奪二十四年二月
  敇嗣後京察人員在新任衙門年例未滿移咨前任堂官出具考語其有列為一等者於帶領引見時另分一班但不得因有此分班之㫖轉増額數京察向例各部院堂官将所屬官員分别等第若陞調未滿半年者則仍由原衙門堂官出具考語移咨新任衙門辦理故有是㫖又更定京察大計軍政開列大員之例
  敕嗣後吏部於京察時將在京之尚書侍郎以下至三品京堂以上在外之總督巡撫分别為二本兵部於軍政時將在京之都統副都統在外之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各省之提督總兵官分别為三本繕具簡明履厯清單進呈候朕鑒裁以重考績大典著為令三十年七月吏部議覆御史王懿徳奏翰林院學士及詹事府庻子遇京察之年俱入於四五品京堂内一體請
  㫖歸王大臣驗看列為等第分别去留帶領引
  見從之三十三年二月定京察二三等人員年老引見之例
  上諭向來部院各衙門京察届期所有列入二三等留任各官並無引見之例其中即有年力衰庸不無稍為姑息嗣後京察二三等人員内凡年至六十五歳以上者並令吏部一併帶領引見三十六年
  敕停止庻吉士保列一等之例又
  敕此次兼部翰林之保列一等者俱著撤去不準帶領引見嗣後滿洲翰詹各員有兼部行走列在一等者即於各該部保送員數内一體比較其仍歸本衙門另班聲敘之例不必行又各部院衙門有到任未滿半年之員仍由原衙門註考者該堂官等往往因業經遷調曲為奬藉此等人員任事之日既淺即使才猷出衆何妨暫置二等視其人果能奮勉俟下屆再登薦剡亦未為晩奚事亟亟於此一時為耶著自今年為始即為查明改正所有原衙門註考之例永逺停止至各衙門人員在繙書房行走者因其給事勤勞亦準保送一等以示鼓勵向由該管大臣註考而引見則仍歸各本衙門并不於單内註明尤易混濫此後繙書房準其自為一項所有該處現保一等人員著吏部另行帶領引見又太常寺鴻臚寺讀祝鳴贊等官其職専於宣贊自以儀嫻聲亮者為優間有陞任各部院衙門者仍兼本寺行走遇典禮執事如常並不藉其専心部務與翰林兼部者不同是其考察又當責之本寺堂官而不必歸於部院嗣後讀祝鳴贊等官陞任後仍兼本寺行走者俱由該堂官註考保送著為令四十年二月吏部遵
  㫖酌議京察大典事闗考核其由别衙門陞調各員到任僅滿半年者賢否雖已可灼知任事究屬未乆若即準保送一等誠恐易啟躁進之風請嗣後京察除在本衙門先經任事因出差假滿服闋仍回原衙門補用人員均準其接算仍照舊例辦理外其别衙門陞調新任及由外陞補京職人員如定俟三年方準保送未免淹滯舊例半年亦覺過速應酌定在現任衙門厯俸已滿一年方準一體保送從之四十二年五月
  上諭向來各衙門保送京察一等人員俱照上次數目比較寧闕毋濫惟是每次與上屆相較固以防其濫額然或過泥成例此次比上屆少一人下屆又比此次少一人遞行減少勢將無所底止亦非所以示鼓勵嗣後吏部引見進呈比較清單著將上兩次數目一并開列若此次比上屆多一人而較之再上次數仍相仿即可毋庸裁減如此酌中定制既無慮濫膺保薦亦不至屈抑人材著為令四十八年三月
  上諭三品京堂每逢京察屆期吏部不過照例具本開列嗣後京察時滿漢内閣學士副都御史仍著吏部開列題本外其餘大小三品京堂俱著吏部一體帶領引見註明履歴所有本年京察三品京堂即照此例行
  等謹按宋代考績不僅責之吏部端拱四年制磨勘京朝官之司曰審官院詔翰林學士錢若水樞宻直學士劉昌言同知審官院事凡京朝官考校功過以定任使皆其職掌京察之典已畧備矣明於察典最重宏正嘉隆間士大夫亷耻自重以罣察典為終身之玷至萬厯時閣臣有所徇庇間留一二以撓察典而羣臣水火之爭莫甚於辛亥丁巳黨局既成互相報復其弊有不可勝言者我
  皇上乾綱獨攬諸臣功過悉視其人之自取從無畸重畸輕之見而在廷大臣莫不奉法承流明季門户陋習久已芟除淨盡謹依類編載為京察之典至考試翰林雖非察典亦京職考課之一故因類并載焉以上京察之制
  順治三年七月吏部奏言朝覲官員俱限十二月到京賢否考語惟督撫註定考語用才守政年四格須按人指事明白直書從之四年二月以舉行大計
  敕諭天下朝覲官員十月定大計限期吏部請以三載考績為定制填註考語用才守政年四格凡大計處分官員不準還職八年閏三月
  敕督撫嚴行甄别屬員其不識文字聽信吏役害民者立
  行㕘劾九年四月
  敕朝覲計典止令藩臬各一員各府佐一員代覲免府州
  縣正官入覲之例十年十一月
  敇部院嚴行考核總督巡撫十三年四月以舉行大計敕諭各省監司守令十五年五月定督撫按臣舉劾例薦舉大省不過十人小省不過三四人有舉無劾者不準註考
  康熙六年四月議準卓異官以清操為首十一月復薦舉之例與卓異並行督撫司道薦舉不實降級調用二十四年九月
  上諭督撫藩臬官資相近請託易行每逢大計各省督撫多以藩臬舉報卓異不無結納徇情之弊著通行禁止二十五年三月左都御史佛倫請大計停止各省藩臬及各府佐入覲之例從之二十六年四月
  上諭直隸巡撫于成龍真實清亷毫無瞻顧著加太子少保銜以為亷能稱職者勸三十一年十一月定河官大計歸河道總督考核從總河靳輔請也四十四年五月定薦舉卓異事實必無加派無盜案無虧空民生得所日有起色其他所開虚文俱不必入雍正四年三月定計典舉劾官員引
  見例九月
  敕旗人外任文官仍須熟練騎射不能者劾之六年三月敕嗣後文武卓異官員有犯贓不法之欵審訊確實者將從前薦舉之上司一併議處倘於該員未敗露之先能查出㕘奏者免其處分八月
  敕各省督撫甄别知府舉勝任者代之七年正月嚴學臣
  教職縱容劣生處分
  乾隆元年六月定各省行取以主事用之知縣回任候陞二年二月吏部奏親老改補近地人員到
  任後停其陞轉俟丁憂服闋後坐補原缺再行論俸陞轉以杜規避得
  㫖親老改近人員將來坐補原缺後若在任三年無過準其通算前俸陞轉三年六月
  敕督撫摺奏屬員賢否四年三月
  敕各省道府來京引見以觀其優劣六年五月甄别各
  省知府七年七月以舉行大計
  訓飭各省督撫十八年九月定六年甄别教職例保題
  及留任俱送部引
  見十九年湖廣總督開泰奏稱截取舉人李兆龍不特不堪知縣之任即改補教職并恐難司訓迪已勒令休致
  上諭知縣為舉人應選之缺改補教職已屬降等今開泰於截取之日未試以職即行陶汰未免過當此正所謂過猶不及也李兆龍既不勝知縣之任著仍以教職用二十四年
  敇督撫甄别截取舉人二十九年定俸滿教職留任者
  毋庸送部引
  見又定教職六年俸滿應行留任者分為勤職循分供職二項其才力衰庸及年老者即與休致四月定卓異附薦之例三十年四月
  敕督撫咨送道員副將引見聲明堪勝臬司總兵與否之處概行停止又定離任之員遇前任罣誤處分查照該員回籍時原隸之督撫考語送部三十五年七月給事中虞鳴球奏大計薦舉之員俸次顯然未滿三年者將該督撫查議照越次保題降一級留任從之五十年十一月議定直省保薦卓異官員按省分大小區定員數並裁去附薦之名一併歸入正薦定數之内
  等謹按宋置考課院以磨勘幕職官縣官端拱四年以判流内銓翰林學士蘇易簡虞部員外郎知制誥王旦等同知考課院凡常調選人流内銓主之奏舉及厯任有私累者考課院主之治平中自發運使至知州皆歸考課院其監司以上則命御史中丞侍御史考校所以察外吏者詳矣明制外官三年一朝覲以辰戌丑未嵗察典隨之撫按通核其屬事狀造册具報麗以八法而處分焉謂之大計我
  朝考績之典尤重大計省朝覲之繁卓異嚴舉主之罰知縣停行取教佐定甄别法良意美舉劾公當大小臣工㒺不自勵於功名之會已以上大計之制天聰五年七月
  敇朝廷黜陟以昭勸懲而人才亦宜矜惜向日官員獲罪不論應贖與否概行削職似覺未當嗣後自總兵官以下備禦以上功績茂著者或宜超陞或宜敘陞量功遷擢若犯應坐者或宜削職或宜降級亦量罪處分
  順治元年十月
  敕滿洲將領等官應得敘䕃該部察例奏請施行十二年敕考選軍政照文官例卓異者賜服旌勸
  康熙六年三月定舉行軍政事宜各衙門武職聽各該管官詳核填寫考語開明四柱一曰操守一曰才能一曰騎射一曰年嵗并將各該員履厯及有無在軍前行走受傷得功之處註明分别應去應留送部其堪膺薦舉必有行止端方弓馬嫻熟管轄嚴肅當差勤慎不擾害該屬給賞無虚等考語方準薦舉其應行紏㕘之員必有貪酷不謹罷軟年老患病才力不及浮躁始行紏㕘又
  敕各省提督仍聽總督註考七年九月停總兵軍政自陳聽總督提督考核無總督省分聽提督巡撫考核六十一年十二月
  上諭在京武職官員亦當照外省武職官員例五年一次考選軍政尋議在京武職官員如領侍衛内大臣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統步軍統領等俱係近侍大臣不必令其自陳遇五年考選軍政時各將屬員詳核填註考語照外省薦舉及八法例分别具奏各省駐防將軍副都統等照提鎮例自陳其屬員俱照京城之例舉行至徳州等處之城守尉協領派大臣前往考選其屬員即㑹同城守尉協領詳核填註考語具奏從之
  雍正元年十一月
  諭兵部有出兵効力年老俸深者諸事尚能坐理仍著留任再人雖年老衰頽而出兵効力之處甚多應另行分晰具奏候朕加恩二年七月
  諭各省副將以下遊擊以上人材可觀者每省陸續保送來京至伊等操守訓練何如之處各省將軍督撫提鎮於咨部引見時據實宻奏三年三月
  敕管旗大臣不得徇情薦舉五年二月
  上諭向來千把總俱由督撫提鎮拔補往往以其家人長隨及私自効力請托夤縁之人補用而兵丁内年力精壯技勇可觀者轉不能得一官職著該督撫提鎮將千把總老弱不堪不能稱職者細加考驗盡行沙汰所出之缺從公拔補不得仍蹈故習八月
  敕各省副將㕘將著該省之督撫提鎮出具考語分别一二三等宻送兵部進呈六年五月山西太原總兵袁立松奏平垣營守備梁玉年已六十八歳雖干八法而精力不衰且操守亷潔辦事敏練
  上諭八法内開列年老者謂其衰老不能辦事非限定年嵗也若年老諳練尤為難得梁玉著仍留原任若可勝遊擊之任酌量題補
  乾隆二年十月兵部議覆緑營軍政年老官内如從前曾經出兵効力者準其原品休致仍令其子弟一人入伍食糧如無子弟給與守糧一分以終養贍從之十五年三月
  敕御前大臣領侍衛内大臣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等兼理閣部及八旗事務者遇大計軍政俱不必自陳三十九年十月定軍政六法官員引
  見以六個月為限十一月定緑營旗員弓馬生疎即行
  解任回京之例四十二年十月
  敕各總督將所屬總兵每屆五年出具考語分别等第宻為陳奏一次無總督省分著兼提督之巡撫辦理等謹按唐以後各史志俱不載軍政之制惟明代武之軍政猶文之考察葢唐宋遼金元尚未嘗有定制也我
  朝整肅戎行雖總兵大員仍令督臣五年出具考語分别等第而守備分别營衛悉稟
  睿裁千把甄别拔補時厪
  聖慮八旗官員同外省軍政之例每屆五年一體舉行所以整飭營伍嚴明軍紀者至詳且盡固唐宋以來所未可並論者已以上軍政之制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
  職官
  等謹按杜佑通典叙次職官首厯代官制次三公次三省次尚書次御史次諸卿次武官次東宫官次王侯封爵次州郡次文武散官次禄秩次秩品從前續修唐五季宋遼金元明厯代職官典悉遵杜佑原書體例等奉
  命纂輯
  本朝職官典一代之制創置實多古未有者於通典既闕其目今所有者於通典毎異其名即使職掌可推要難體例悉合我
  朝官制增益省併至精至詳度越千古殊非通典職官所能限其類悉其制也故兹典編次未便仍襲舊章况通典雖載周秦以来制度而究必以唐代官名標首亦即張衡以漢次叙漢事之例未嘗舍當代職典反從異代也等謹據
  大清㑹典
  欽定職官表二書分門别序自宗人府官屬内閣官屬以至藩屬各官土司各官終之以文武官階禄秩秩品凡十八卷雖與通典首列公孤末載京尹進給事於三省退宗正於諸卿先後有異而各從憲典義本同也玉海載職官之書有曰漢官解詁漢官儀漢官典儀漢官儀式漢官名秩簿晉百官名魏官儀齊職儀梁職官要録若斯之類均各標一代典章與往古秩然不混矧我
  皇上徳博化光因心作則内而閣部院司外而督撫司道守令丞尉靡不謹凛常箴各舉厥職乃知執秩正官古今所同而惟
  堯舜之君表正於上始克光乎官師之典遷秩之書然
  則創置沿革不特見
  盛代之軌範且以昭
  聖人之徳業焉刋定職次著為格令杜典遺文豈足以
  賅我
  朝之政法乎
  第一宗人府 師傅保加銜 内閣 翰林院詹事府
  第二吏部 户部附總督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第三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户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第四理藩院 都察院
  第五通政司 大理寺 太常寺
  第六光禄寺 太僕寺 鴻臚寺 國子監 欽天監 太醫院
  第七内務府
  第八武官上 鑾儀衞
  第九武官下 八旗都統 領侍衞府 前鋒統領 䕶軍統領 歩軍統領 火器健鋭虎鎗各營
  第十宗室封爵王府官屬 公主府官附 世爵世職聖賢後裔世職并衍聖公官屬附
  第十一京尹順天府附大興宛平縣奉天府附承徳縣 總督巡撫
  漕運總督官屬附 河道總督官屬附
  第十二學政附各府州縣儒學官屬 鹽政 闗税各差第十三司道 府州 州縣
  第十四直省武官上
  盛京將軍等官 各處駐防武官 各處駐劄武官第十五直省武官中 新疆各官
  第十六直省武官下 提督 總兵副將 㕘將遊撃等官
  第十七藩屬各官 土司各官 僧録道録等司第十八文武官階命婦附 禄秩 秩品
  宗人府宗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府丞左右司理事官 副理事官 主事 經厯 堂主事筆帖式
  宗人府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並順治元年置掌
  皇族之屬籍以時修輯
  玉牒辨昭穆序爵祿均其恵養而布之教令凡親疎之屬胥受治焉初制宗今以親王郡王統理宗正以貝勒貝子兼攝宗人以鎮國輔國公及將軍兼攝後擇䝨任使不復以封爵為限 府丞漢人一人順治九年置掌校理漢文册籍初制有覺羅啟心郎二員漢軍啟心郎二員與丞均為正官康熙十二年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 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 主事宗室各二人分掌左右翼宗室覺羅之籍並書其子女適庶生卒㛰嫁官爵名諡以備
  玉牒紀載凡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貧幼優恤㛰喪之事時為稽核綜理焉初制設郎中六員員外郎四員主事四員康熙十二年始分𨽻左右兩司三十八年兩司各裁郎中一員雍正二年改郎中為理事官改員外郎為副理事官惟主事仍舊名初制皆以覺羅為之後以覺羅滿洲㕘用雍正二年定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悉以宗室為之 經厯宗室二人掌出納文書順治
  九年初制經厯三員其二員㕘用宗室滿洲一員用漢人康熙三十八年裁漢人經厯一員乾隆二十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堂主事宗室二人掌奏疏稿案初制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漢主事二人掌漢文册籍雍正元年增置 筆帖式宗室二十四人掌繙譯文書初制以宗室滿洲㕘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為之
  師傅保加銜太師 太傅 太保 少師 少傅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凡師傅保皆有少皆虚銜無職掌亦無員額凡大臣宣力中外勞績懋著者則奉
  特㫖加銜或為
  贈典以示
  優寵焉
  内閣大學士 學士 侍讀學士 侍讀 典籍中書 中書科中書殿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兼各部尚書銜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掌宣
  綸綍贊理庶政内外諸司題疏到票擬進
  呈得報轉下部科凡上
  徽號進
  册寶
  册印俱由内閣撰擬文篆至
  皇子
  皇孫及王公公主名號俱承
  㫖擬奏凡纂修
  實録史志諸書充監修總裁官
  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
  殿試充讀卷官凡擢任大學士膺
  簡命後奏請殿閣名及各部兼銜其協辦大學士以六
  部尚書
  簡充滿漢各一人均為贊理機務表率百僚朝位班次
  俱列六部尚書之上自
  國初置文館設八大臣及十六大臣凡事與諸貝勒會議天聰十年改設内三院曰内國史院曰内袐書院曰内宏文院各設大學士一人内國史院掌記注
  詔令編輯
  實録史書撰擬
  郊祀祝文慶賀表文
  誥命印文
  册文内袐書院掌撰外國往來書狀及
  敕諭祭文之屬内宏文院掌注釋厯代行事善惡進講侍講並教諸親王徳行制度之屬順治元年二月增設内三院學士各一員二年以翰林官分𨽻之增侍讀學士侍讀等官九年設典籍十五年改内三院為内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殿名四曰中和曰保和曰文華曰武英閣名二曰文淵曰東閣仍分設翰林院十六年裁學士侍讀學士等官定内閣與翰林院各分職掌十八年復改内閣為内國史院内袐書院内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
  月内院仍為内閣復翰林院官如舊以圖海巴泰為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索額圖李霨為保和殿大學士兼户部尚書魏裔介杜立徳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對哈納為文華殿大學士管刑部尚書事折爾肯哈占為中和殿學士塞赫達都為保和殿學士馬朗古張鳳儀為文華殿學士靳輔為武英殿學士田種玉為文淵閣學士陳敳永為東閣學士折庫納熊賜履為翰林院掌院學士俱兼禮部侍郎此為復内閣之始十年仍補授學士以下等官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定殿閣大學士額缺奉
  諭大清會典開載内閣滿漢大學士員缺無定出自簡在等語本朝由内三院改設内閣大學士未有定數自是官不必備惟其人之意而康熙年間滿漢大學士率用四員至雍正年間以來多用至六員更或增置一二人協辦朕思内閣居六卿之首滿漢大學士應有定員方合體制嗣後著定為滿漢各二員其協辦滿漢或一員或二員因人酌派又大學士官銜仍兼殿閣會典所載四殿二閣未為畫一其中和殿名從未有用者即不必開載著増入體仁閣名則三殿三閣較為整齊再大學士出缺定例請㫖開列亦有遲至一月後始行請㫖者朕思大學士職司襄贊如其宣力有年遇有病休病故不忍遽行開列應俟至一月以後乃國家眷念舊臣加恩輔弼之意若縁事
  降革則機務重地未容久曠自應即行開列不必請㫖將此載入會典永著為令遂定今制凡用
  御寶順治初内三院大學士學士公同騐用十年設尚寶監官承收十二年又設尚寶司卿滿漢各一人少卿各一人丞一人十三年裁尚寶司十八年裁尚寶監專令内監承收康熙九年題凖内閣同内務府大臣在
  乾清門騐用凡毎年封印日洗
  御寶前期大學士啟奏是日典籍隨學士赴
  乾清門内監捧出洗淨入匣如遇
  行幸駐蹕以内務府總管一人監視之 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滿洲六人漢人四人掌敷奏本章傳宣
  綸綍初制置漢學士三員漢軍三員自順治元年以後增減不一康熙九年定滿學士二員十年增四員又定漢軍二員漢人二員十二年以漢軍併於漢缺共四員今定滿六人漢四人俱兼禮部侍郎銜侍讀學士滿洲四人䝉古二人漢人二人掌收
  發本章總稽繙譯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銜後停兼銜八年設滿侍讀學士三員漢軍侍讀學士三員十八年增滿侍讀學士三員䝉古侍讀學士三員康熙九年定制滿侍讀學士滿文二員漢文二員共四員𫎇古侍讀學士二員漢軍侍讀學士二員乾隆十四年改定滿四人䝉古二人漢二人漢軍侍讀學士缺出以漢軍漢人通行銓補侍讀滿洲十人䝉古漢軍漢人各二人掌勘對本章檢校籖票順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銜尋停兼銜滿侍讀初設滿文五員滿漢文六員共十一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文一員滿漢文二員共八員旋復增二員為十員雍正四年置漢侍讀二員今定滿十人𫎇古漢軍漢人各二人典籍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掌收貯圖籍出納
  文移内閣為典掌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給印以鈐往来文牒順治九年置初設滿洲漢軍漢人各三員康熙九年定各設二員今定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俱以中書舍人掌理 中書滿洲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人三十人貼寫中書滿洲四十人䝉古六人掌撰擬紀載繙譯繕寫之事順治十六年置滿中書初設滿文撰文二十員辦事二十員滿漢文撰文十七員辦事十八員共七十五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清文撰文辦事各一員清漢文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七十員𫎇古中書初設撰文九員辦事十員共十九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二員共十六員漢軍中書初設撰文五員辦事八員共十三員康熙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員辦事四員共八員漢中書初設撰文六員辦事三十員共三十六員康熙三十八年省四員乾隆十三年又省二員共三十員今定滿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貼寫中書滿四十人䝉古六人 中書科中書滿洲二人漢人四人掌繕寫
  誥敕初設滿中書舍人一員漢中書舍人八員乾隆十三年省漢中書舍人四員十四年増滿中書舍人一員今定滿二人漢四人
  内閣自侍讀學士以下辦理本章分為五所曰滿本房專司繕寫清字校正清文曰漢本房專司繙譯清漢文曰䝉古本房專司繙譯外藩奏章及繕寫頒行西畨屬國
  詔敕曰滿票籖處曰漢票籖處専司繕寫清漢票籖記
  
  諭㫖及撰文之事俱以侍讀學士侍讀司其事中書分
  任之其
  内廷批發紅本曰紅本房以内閣翰林等官司其事凡内外本章閣臣票
  㫖進呈恭請
  裁定後即付批本處批清字於翼日下閣付内閣學士批漢字六科給事中受而行之凡所奉
  諭㫖票籖處恭録於絲綸簿若
  上諭由内閣頒發者則别録為
  上諭檔中外奏摺下閣付外者存其底彚錄之曰外記檔俱以中書掌之而侍讀會其成焉又有稽察房稽察各部院遲延事件月終彚奏大學士酌委侍讀學士侍讀中書兼司之又稽察欽奉
  上諭事件處雍正八年置以滿漢大學士各部院堂官兼領其文移俱鈐以典籍印按以上所列雖非設有專管而職守所存均闗 綸扉典則謹識
  軍機大臣無定員由滿漢大學士及尚書侍郎奉
  特㫖召入自雍正十年三月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辦理軍機處密行事件所需鈐封印信謹擬用辦理軍機印信字様移咨禮部鑄造貯辦理軍機處派員管理並行知各省及西北兩路軍營至乾隆初年停止改設總理乾隆二年十一月奉
  諭莊親王等奏辭總理事務朕勉從所請但目前兩路軍務尚未全竣且朕日理萬幾亦間有特㫖交出之事
  皇考當日原設有辦理軍機大臣今仍著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公訥親尚書海望侍郎納延泰班第辦理嗣後永以為制至軍機章京以内閣滿漢侍讀中書及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簡其賢能者奏充無定額謹按軍機為機務要地不設専署即附載内閣之後
  翰林院掌院學士 讀講學士 侍讀 侍講修撰 編修 檢討 庶常館教習 庶吉士 典簿 孔目 待詔 筆帖式  經筵講官  日講起居注官  起居注主事 筆帖式  文淵閣領閣事 提舉閣事 直閣事校理 檢閲 内務府辦事司員翰林院掌院學士滿洲漢人各一人 侍讀學士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講學士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讀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侍講滿洲二人漢人三人 修撰編修檢討無定員凡翰林官掌
  國史圖籍制誥文章之事
  南書房侍直
  尚書房教習自讀講學士以下咸得預選凡遇祭告
  
  廟神祇則擬上祝文恭上
  徽號
  册立
  册封則擬上
  册文寶文内外文武官碑文祭文皆撰詞以
  進而行之修輯諸書則以掌院學士充總裁官讀講學士以下充纂修官其直省考官及提督學政磨勘鄉會試卷皆預焉
  庶常館教習大臣滿洲漢人各一人 小教習翰林官六人 庶吉士無定員凡毎科
  殿試傳臚後集諸進士于
  保和殿而試之録其佳卷進
  御掌院學士乃以諸進士引
  見凡入
  選者改為庶吉士入館分清漢書肄業不任以事吏部
  疏請
  簡用大臣二人掌教習事月考其學業而成就之以侍讀侍講以下學優品端者分司訓課比三年期滿教習疏請散館試以詩賦
  上親定甲乙越曰引
  見留館者授職餘以主事知縣用有差自
  國初設文館於
  盛京天聰十年改建内三院順治元年設翰林院置漢人掌院學士一人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一人二年省併内三院十五年復設如元年制增置滿洲掌院學士一人漢人侍讀侍講學士各二人十八年仍省入内三院康熙九年始定設翰林院增置滿洲侍讀侍講學士各三人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學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始用重臣兼領自乾隆元年以來大學士及尚書侍郎
  特簡兼攝以重其任其學士員缺不别加除授焉侍讀侍講順治元年置漢人侍讀侍講各二人十五年各增置一人康熙九年增置滿洲侍讀侍講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滿洲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各一人修撰以授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編修以授第一甲第二第三名及二甲進士檢討以授三甲進士皆以庶吉士散館者充之其試博學鴻詞科入式及奉
  特㫖改館職者亦間得除授不為定額
  國初教習多以内院學士為之侍讀等亦間有預者自康熙九年後皆以掌院學士領其事而内閣學士時參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書陳元龍領教習事嗣後尚書侍郎之不兼院事者均得為之皆由
  特簡無常制小教習始置於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停罷乾隆十年復置如庚戌以前定例皆教習大臣㑹同掌院學士掄選
  奏充焉至翰林侍從禁近自康熙十六年
  命侍講學士張英等入直
  南書房始嗣後供奉者率由詞臣掄選即擢至卿貳亦稱
  内廷翰林實為西清專職云謹按翰林院不設司屬凡有陳奏及往來文牒舊例以典簿筆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輕滋𡚁令掌院學士於俸淺編修檢討内擇才守優長者滿洲漢人各二人充作司官名曰辦院事後復増置協辦院事二人由掌院學士掄充有缺遞補以非院官正額謹附識 典簿㕔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出納文移 孔目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收貯圖籍待詔㕔待詔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校對章疏文
  順治元年置漢人典簿孔目省待詔員額十五年復設待詔 筆帖式滿洲四十人漢軍四人掌繙譯清漢章奏文籍初制滿洲四十八人漢軍八人康熙三十四年省滿洲八人漢軍四人凡筆帖式職事並同後不悉載
  經筵講官滿洲漢人各六人掌進讀講章敷陳典訓以奉侍
  經幄敬襄鉅典嵗二月八月兩舉
  經筵講書滿洲漢人各一人講經滿洲漢人各一人由翰林院先期請
  㫖簡派滿洲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少詹事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内閣翰林陞任者列名漢人講官以内閣學士掌院學士讀講學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書侍郎左都御史等官之由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銜兼充
  日講起居注官滿洲八人漢人十有二人掌侍直起居記言記動均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銜兼充惟滿漢掌院學士例各兼一缺凡
  皇上御門聽政朝㑹宴饗大典禮大祭祀及每嵗勾決
  重囚皆以
  日講官滿洲漢人各二人近前侍班
  
  陵
  校獵
  巡狩方岳則請
  㫖扈從凡侍直敬聆
  綸音退而謹書之具年月日及當直官姓名於籍月成滿漢文各二帙至次年按月編排封鐍于匱送内
  閣尊藏焉
  起居注館主事滿洲二人漢人一人掌出納文移校對典籍初制滿洲主事三人漢軍主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洲漢軍主事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設滿洲主事二人十二年増設漢人主事一人 筆帖式滿洲十有四人漢軍八人順治初制滿洲八人漢軍四人康熙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復設如今額
  經筵講官員額順治十四年定置又設
  日講官十人康熙九年
  起居注館於
  太和門西廊設滿洲記注官四人漢人記注官八人俱以
  日講官兼攝十二年增設滿洲記注官一人漢人記注官二人十六年又增設滿洲記注官一人二十年増漢人記注官至十八人三十一年定設漢人記注官十二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記注官令翰林官五員於理事日侍班記注之事併歸内閣雍正元年
  詔復設日講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設滿洲記注官二人凡滿漢記注官均兼
  日講繫銜
  文淵閣領閣事滿洲漢人各一人以大學士協辦大學士掌院學士兼充掌總領袐書典司
  册府
  文淵閣提舉閣事一人以内務府大臣兼充掌率内務府官屬綜理閣務焉
  文淵閣直閣事六人以科甲出身之滿洲漢人内閣學士内班出身之滿洲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漢人詹事少詹事讀講學士兼充典司釐輯之事以時與校理輪畨入直凡春秋曝書則董率而經理之
  文淵閣校理十有六人以内班出身之滿洲庶子侍讀侍講洗馬中允贊善編修檢討漢人庶子侍讀
  侍講洗馬中允贊善修撰編修檢討及科甲出身之内閣侍讀等官兼充分掌註册㸃驗之事
  文淵閣檢閲八人以由科甲出身之内閣中書兼充掌排次清釐之事
  文淵閣辦理事務内務府司員四人筆帖式四人由提舉閣事大臣掄選
  奏充掌一切收發啟閉掃除及稽查宿直之事自國初定制大學士以
  文淵閣繫銜而閣制未逮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
  特詔直省守吏購訪海内遺書以廣石渠藏弆逸文墜
  簡奇袐響臻復
  允廷臣議採古書之散見永樂大典者重加釐訂成編
  
  敕館臣排校繕録彚為四庫全書凡三萬六千册而贏命於
  文華殿後鼎建
  文淵閣以貯之四十一年
  上以宋程俱麟臺故事所載祕書官品頗詳
  詔大學士等集議㕘仿其制剏置閣職定額有差用資
  典守蘭臺東觀永昭美備矣
  詹事府詹事 少詹事 左右春坊庶子 中允贊善 司經局洗馬 主簿 筆帖式詹事府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銜少詹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銜
  經史文章之事凡充
  日講官纂修書籍典試提學皆與翰林官同凡遇秋審朝審及奉
  㫖下九卿翰林詹事科道會議之事咸入班預議焉順治元年初設少詹事一人掌詹事府事其年十一月省歸内三院九年置漢人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以内三院官兼之專設滿洲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復省康熙十四年
  㫖復設詹事府置滿洲漢人詹事各一人少詹事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滿洲少詹事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漢人少詹事一人又
  國初設左右春坊各庶子一人諭徳一人中允二人贊善二人皆漢人員缺以内三院官兼攝順治十五年康熙十四年復置左右春坊官兼設庶子各一人諭徳各二人中允贊善各四人三十七年省滿洲右諭徳左右中允左右贊善各一人三十六年省漢人右中允右贊善各一人五十二年省漢人右諭徳左中允左贊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滿洲漢人左諭徳各一人又初置司經局洗馬漢人一人康熙十四年置滿洲漢人各一人所屬有正字初置滿洲漢人各二人康熙三十七年省滿洲二人三十八年又省漢人一人所存一缺例以應選内閣中書者除授遂為中書兼銜乾隆三十六年亦從部議裁省又初置有通事舍人順治十五年裁録事康熙五十二年裁我
  
  家法相承具載儲貳金鑑書中而豫建至為嚴慎
  皇子皆在
  尚書房讀書各選翰林官分侍講讀日有課程擇大臣二三人為總師傅以綜領之凡詹事坊局之舊稱宫僚者但以備翰林叙進之階云 左春坊左庶子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銜 左中允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銜右春坊同 左贊善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贊善兼翰林院檢討銜右春坊同 右春坊右庶子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銜 右中允滿洲漢人各一人 右贊善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記注纂修之事所職與翰林院講讀編檢同司經局洗馬滿洲漢人各一人漢人洗馬兼翰林院修撰銜掌經籍圖書之事 主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文移案牘員額康熙十四年定又初置有録事滿洲二人漢人三人康熙三十七年以後次第裁省
  筆帖式滿洲六人康熙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四
  職官
  吏部尚書 侍郎 文選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考功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稽勲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騐封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吏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中外文職銓敘勲階黜陟之政釐飭官常以贊邦治其屬有文選考功稽勲騐封四清吏司初天聰五年十月議定官制建六部每部各一貝勒主之吏部設滿洲承政一員户禮兵刑工五部承政二員䝉古承政六部各一員漢承政吏户禮兵工各一員刑部二員崇徳三年更定六部設滿洲承政一員順治元年停貝勒總理例改六部承政為尚書五年定六部滿漢尚書各一員七年各部增設滿洲尚書一員八年仍令親王郡王兼攝部務九年停十年復裁各部滿洲尚書一員雍正元年以來常以大學士兼理部務與尚書率其屬以敘正羣吏焉至親王郡王奉
  命總理部務皆由
  特簡無常員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佐理銓衡以貳尚書崇徳三年定六部承政外皆為左右㕘政順治元年改左右㕘政為左右侍郎十五年定滿漢左右各一人七年增滿洲一人十年裁漢右侍郎初兼翰林院學士銜其非翰林出身者不兼尋罷兼銜又各部初設有啟心郎三員滿一人漢二人順治十五年 文選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䝉古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掌班秩遷除均平銓法 考功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掌論劾考察旌别功過 稽勲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
  一人掌更名改籍終養服制兼稽在京文員俸廪騐封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𫎇古漢人各一人掌
  封贈襲廕土司嗣職 堂主事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初崇徳三年定制吏部設理事官四員副理事官六員户部理事官十員副理事官十六員禮部理事官四員副理事官七員兵部理事官十員副理事官十六員刑部理事官六員副理事官八員工部理事官九員副理事官十二員順治元年改理事官為郎中副理事官為員外郎吏部設滿洲郎中四人漢軍郎中二人滿洲䝉右員外郎八人漢軍員外郎六人十二年増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停兼用䝉古十八年復設䝉古員外郎一人康熙元年仍省三十八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四人五十二年增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至吏部主事順治元年設漢軍四人康熙五十八年增設䝉古一人四司主事滿漢各一人雍正五年增設考功司漢主事一人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初制滿洲䝉古漢軍司屬六部皆統為員額不分専曹悉聴堂官調撥後始分司定缺其漢人司屬則順治元年即隨曹置額凡吏禮二部漢缺郎中員外郎主事皆以由科甲出身者注授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出納文移稽
  察胥吏凡司務職掌並同後不悉載 筆帖式滿洲五十七人䝉古四人漢軍十二人掌繙譯清漢章奏文籍初天聰五年令六部辦事筆帖式各酌量補授吏部滿洲初設六十五人後省八人䝉古初設二人後增二人漢軍初設十六人後省四人户部尚書 侍郎 十四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内倉監督管理三庫大臣 三庫郎中 員外郎 堂主事 大使 司庫 筆帖式 庫使 督理錢法
  侍郎 寶泉局監督 大使 監鑄官 總督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侍郎 坐糧㕔 大通橋監督 京通各倉監督 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筆帖式
  户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天下土田户口錢榖之政平凖出納以均邦賦所屬有山東山西河南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廣陜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有四司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審計國用以貳尚書滿漢右侍郎兼管理錢法堂事務初制增減不一順治時更定滿漢左右各一人 山東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山東布政使司及奉天民賦收支奏冊青州徳州駐防
  盛京吉林黑龍江将軍所屬兵糈出納並參票畜税之事兼覈長蘆等處鹽課請引疏銷 山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山西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冊兼覈游牧察哈爾地畆土黙特地糧喀爾喀四部定邊左副将軍辦事官屬張家口賽爾烏蘇臺站官兵俸餉及烏里雅蘇台科布多屯田官兵畨換之事 河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河南布政使司民
  賦收支奏冊兼覈河南城守尉游牧察哈爾官兵俸餉勾檢各省採買事彚而奏之 江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江寧蘇州安徽三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冊兼覈江寧蘇州織造支銷奏冊江寧京口駐防官兵俸餉 江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江西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冊 福建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掌稽直𨽻福建二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
  東西陵及熱河宻雲駐防等處官吏兵丁俸餉與乳牛馬牧之政令文武鄉㑹試支供五城賑粟皆屬焉浙江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浙江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杭州織造支銷奏册杭州乍浦駐防官兵俸餉 湖廣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湖北湖南二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荆州駐防官兵俸餉凡各省耗羨之數合其籍帳以時奏之 陜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西安甘肅二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并行銷鹽引兼覈伊犁烏嚕木齊屯田支銷奏册在京漢官俸廩外藩俸幣及巡捕五營俸餉各衙門經費四川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
  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四川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兩金川等處新疆屯務本省闗税在京入官户口贓罰銀兩各部院衙門紙硃支費察直省郡縣之豐歉水旱嵗具其數而上之 廣東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廣東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八旗㫁嗣歸宗更正户口夀民孝子節婦之受旌者給以坊直諸倉諸局諸闗差之滿嵗者則以期請代焉 廣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廣西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京省錢局運銅鼓鑄及内倉支放供應芻豆雲南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員外
  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雲南布政使司民賦收支奏册兼覈山東河南江南江西浙江湖廣等省嵗運漕糧京通倉儲及江寧水次六倉收支考覈 貴州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貴州布政使司民
  賦收支奏册兼覈太平二十有四闗征收税課堂主事直南檔房者滿洲二人掌八旗編審直北檔房者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掌酌撥餉銀校勘奏章户部初設滿洲郎中十八人䝉右郎中四人漢軍郎中二人滿洲員外郎三十八人䝉古員外郎五人漢軍員外郎六人康煕三十八年裁䝉古漢軍郎中員外郎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至十四司主事初設滿洲十四人䝉古一人康熙五十七年增設䝉古一人漢主事缺自順治元年即隨司定額十四司各主事三人十一年裁漢人主事各司一人康熙六年又裁江南浙江江西湖廣福建河南陜西廣西四川貴州司各一人三十八年又裁山東山西廣東雲南司各一人今漢主事各司一人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二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百人䝉古四人漢軍十有六人户部滿洲初設九十有九人後增至一百三十有五人續改定員額百人䝉古初設二人後增二人漢軍初設十有六人後増至三十二人續裁定員額如初制 户部自十四司外其别領者有三曰井田科掌覈八旗土田内府荘户凡入官房宅地畆及嵗租斂給之數悉以咨之雍正十二年置曰俸餉處掌覈八旗官兵俸餉庫銀丁册視所由牒請畫一而給受之曰現審處掌治八旗户口田房之訟㑹刑部以聴其成皆鑄給闗防乾隆十三年置堂官遴司屬分治其政令無定員
  内倉監督滿洲二人内倉本明内官監倉順治十年改今名専𨽻本部掌供
  内府奉祭祀待外藩屬國朝貢之饔餼教習官役之廩粟牧馬之豆咸貯焉監督應時而給之初屬之廣西滿漢司員康熙三十二年定於應除小差之滿洲䝉古漢軍年久司員内次除一人管理雍正元年定於本部滿洲司員内委用二年而代管理三庫大臣無定員於大臣内
  簡用掌綜理三庫之政令稽其財用出入之數月有要
  嵗有㑹皆覈實以
  聞雍正元年始置特鑄管理三庫銀印以授之 銀庫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司庫一人 大使二人皆滿洲員額掌銀貨解納收支之政凡直省田賦及闗市鹽茶之税課咸入焉嵗有常數本部覈數無闕乃移庫凖部定權衡受之如啟櫝騐封有作𡚁及數不實者論順治元年止設後庫置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二人司庫六人十三年分建三庫置理事官二人以總其事增司庫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制三庫各置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司庫二人雍正二年三庫各增員外郎一人置大使各一人省銀庫司庫一人乾隆三年增銀庫大使一人凡郎中員外郎缺各部院於所屬諸司遴選賢能者送部引  見補用閲三年更𨕖以代司庫大使亦如之 緞疋庫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司庫二人 大使一人皆滿洲員缺掌幣物解納收支之政令凡嵗用縑帛紗縠咸入焉由織造市絲民間織染輸部本部移庫受之所需財用皆給公帑具册達部以待稽覈有造作不如法者論 顔料庫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司庫二人 大使一人皆滿洲員額掌雜物解納收支之政令凡器用所需百物之良若銅錫鉛鐵丹青赭緑香楮茶蠟之屬咸入焉直省有司各以其土産嵗支正賦市自民間大者疏
  聞下部小者以册達部覈其數移庫受之採擇不精良者論 三庫堂主事一人滿洲員額掌三庫文案凡財賄之受藏於庫及取用於庫者皆書其數嵗終乃執其總㑹三庫羣吏之籍而㕘考之以待奏銷雍正二年置 三庫筆帖式十有五人 庫使二十有六人皆滿洲員額分𨽻三庫各佐其長以行遣文書稽考出納筆帖式初置十人順治十二年増置二人康熙二十五年定置二十二人痕正二年省九人庫使初置三十二人雍正二年増顔料庫一人省銀庫六人緞疋庫一人
  等謹按明之内府十庫雖稱𨽻於有司其實皆以中官司其出納葢即如前代之内藏庫而太倉銀庫主之户部則如前代之左右藏庫也但太倉祇貯銀兩而緞疋在承運庫顔料在甲字庫仍與右藏之専受縑帛者其制相等
  本朝順治初祇設後庫十三年分為三庫銀庫在部署内即後庫故地緞疋庫在東華門外即舊裹新庫顔料庫在西安門内即舊甲字庫而承運庫分貯紙張乙字庫分貯布麻諸物以及供用庫之承造香蠟者並屬焉故附於户部之後
  户部督理京省錢法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凡京師鼓鑄統設二局隸户部者曰寶泉局嵗鑄錢六十一夘以萬二千四百八十緍為夘遇閏則加增四夘滿漢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初止漢人右侍郎一人康熙十八年令滿洲右侍郎一人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給事中御史稽察錢局雍正二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户部錢法堂置掌稿司官滿洲漢人各一人於各司屬中選委 户部寶泉局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 大使滿洲五人掌鑄造緡錢收納銅課以裕
  國儲以利民用其監督無専員由六部司員遴選保舉引
  見簡用二年而代大使由筆帖式選委咨吏部註册五年而代稱職者以應陞官用大使初設漢人一人雍正四年以寶泉局分設四厰増置漢人大使四人七年改漢大使俱為滿大使各省錢局監鑄官十有八人凡天下鼓鑄緡錢者十有四省新疆則開鑪伊犁如各省之制皆随其地之宜作之泉布以交易流通前民利用以布政使總其成而受灋式於户部各置監鑄官以判局事直𨽻寳直局一人以保定府同知充山西寶晉局一人陜西寳陜局一人江蘇寶蘇局二人俱以佐貳官選充浙江寳浙局二人以同知通判選充福建寳福局一人亦以佐貳官選充江西寳昌局一人以南昌府同知充湖南寶南局一人以長沙府同知充湖北寳武局一人以武昌府同知充廣東寳廣局一人四川寳川局一人俱以同知通判選充廣西寳桂局一人布政使於所屬官内任便選充雲南寳雲局一人以雲南府知府充東川局一人以東川府知府充貴州寳黔局一人以貴陽府知府貴筑縣知縣或通判縣丞選充伊犁寳伊局一人以伊犁同知充
  總督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户部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總稽嵗漕之入以均廩禄以儲軍餉凡南北漕艘京通倉庾悉𨽻焉順治元年初設漢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侍郎一人九年設滿洲漢軍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侍郎各一人尋裁漢軍員額康熙七年復裁漢人員額止設滿洲侍郎一人八年定制設滿洲漢人侍郎各一人又有總理滿洲侍郎一人順治四年置與總漕同理漕務八年裁十二年復置十八年仍裁 坐糧㕔滿洲漢人各一人以給事中御史各部郎中員外郎掄選
  簡充二年而代掌北河濬淺修築堤岸牐壩催䟎漕艘抵壩回空督令經紀車户轉運輸倉兼司通濟庫銀出納及抽收通州税課之事所屬有通濟庫大使一人通流慶豐牐官各一人順治元年通州坐糧㕔止差户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添差户部滿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制依各闗差例以各部院官員通行差遣乂初制有坐糧㕔筆帖式一人尋裁 大通橋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以各倉監督掄選調充凡石壩運到漕白二糧抽騐斛面督催車户分運京倉及随糧松板收支之事皆屬焉初差户部漢人司官一人康熙二年改設滿洲漢人監督各一人尋省四十七年以通州大通橋㑹清河相隔甚逺事難兼辦仍設滿洲漢人監督各一人管理京通各倉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在京倉十有三曰禄米倉曰南新倉曰舊太倉曰富新倉曰興平倉曰海運倉曰北新倉曰太平倉以上八倉均國初建曰本裕倉康熙四十五年曰萬安倉雍正七年曰儲濟倉曰裕豐倉雍正六年曰豐益倉雍正七年凡八旗三營兵食官軍牧馬豆貯焉通州倉二曰西倉曰中倉均 國初因明制建舊有南倉乾隆十八年凡王公百官俸廩米貯焉其十五倉監督以内閣中書部院監寺屬官掄選引
  見注其名於册籍有闕員則户部掣籖以授三年而代掌漕白二糧交納上倉及收貯支放之事初制差户部滿洲漢人司官管理諸倉或一人或二人増損不一康熙五十年始定每倉置滿洲漢人監督二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舉其屬以待  簡用雍正元年選部曹之候補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監督以預監督選者於應代先一年為之稱職則如期交替不及者罷免四年復以滿洲各部筆帖式及漢人之候補道府同知知州者掄選充補勤職者擢用之尋改定如今制又各倉原設筆帖式一人後俱省 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筆帖式滿洲四人掌受遣文書之事等謹按今定制稽察倉儲京倉以都統副都統通倉以通永道通州副将專司其事若倉有滲漏米有盜竊者移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治之滿漢御史則每倉嵗差一人通稽一嵗内收漕發米釐剔𡚁端以重
  天庾儲備葢即唐監倉明巡倉之職而立法周詳視前
  代益昭嚴慎云





  皇朝通典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巻二十五
  職官
  禮部尚書 侍郎 儀制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祠祭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主客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精膳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鑄印局員外郎 署主事 大使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總理樂部大臣 神樂署署正 署丞 協律郎 司樂 和聲署署正 署丞 供用 鑾儀衛掌樂官 提督㑹同四譯館郎中 大使 序班 通事官禮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吉嘉軍賔凶之秩序學校貢舉之法以贊邦禮所屬有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乾隆十四年定制禮部滿洲尚書以兼管樂部太常寺鴻臚寺入銜永為定式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祇若彞典以貳尚書初制増減不一順治時更定滿漢左右各一人漢人左右侍郎初俱兼翰林院學士銜其非翰林出身者不兼尋罷兼銜 儀制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嘉禮軍禮凡
  朝廷典禮具上其儀而辨其名數以頒式於諸司三嵗大比天下士則掌其名籍焉 祠祭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吉禮凶禮凡大祀中祀羣祀以嵗時辨其序事與其用等以詔執事者而共其職䘮祭之式拯卹之禮皆眡其數而為之制天下術數醫卜僧道則司其禁令焉 主客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賔禮凡四夷朝貢之儀封册之命館餼賜予之數髙下之等悉𨽻焉 精膳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 主事滿洲䝉古漢人各一人掌五禮燕饗之儀與其牲牷 鑄印局員外郎漢人一人 筆帖式署主事滿洲一人 大使漢人一人掌鑄造
  金寶金印及内外百司之印信順治元年設鑄印局滿洲員外郎一人尋省雍正十三年定於禮部司屬内遴選一人以司局事一年而代乾隆二年復設漢員外郎一人以筆帖式行主事事二年稱職省擢之大使由儒士選充五年稱職以應陞官用 堂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分掌章奏文案禮部初設滿洲郎中四人員外郎六人䝉古章京四人漢軍郎中八人員外部五人順治十二年増設滿洲員外郎四人十八年増設滿洲郎中二人康熈九年裁䝉古章京二人以一人改為郎中一人改為員外郎又裁漢軍郎中七人三十八年裁䝉古郎中員外郎漢軍員外郎各二人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至四司主事順治七年設滿洲四人康熈五十七年増設䝉古二人漢人主事每司各一人以科甲出身注授堂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三十四人䝉古二人漢軍四人按禮部初設馬館二于宣武廣渠門儲峙牧芻以待外藩朝覲置正監督一人以本部司官充副監督一人以理藩院司官充均一年更代乾隆二十七年省監督官以馬館歸理藩院經理又禮部初設滿宣表官四人後裁二人今亦省併太常寺又初設有行人司司正一人司副一人俱乾隆三年裁行人四十九人順治五年裁一人十五年裁六人康熙三十八年裁四人五十二年裁四人乾隆三年悉裁謹附識
  總理樂部事務禮部滿洲尚書一人各部院内務府大臣無定員乾隆七年始置樂部凡
  
  廟祠祭之樂神樂署司之
  殿廷朝㑹燕饗之樂和聲署司之
  宫中慶賀燕饗之樂掌儀司司之鐃歌鼓吹前部大樂即大罕波鑾儀衛司之均𨽻於樂部
  特簡典樂大臣以治樂政考五音六律以合隂陽之聲應天地之和凡大祭祀大朝㑹則立於宫懸之次嵗春秋仲月大合樂於掌儀司則率所屬莅視而協其律吕焉 神樂署署正漢人一人 署丞漢人一人 協律郎漢人五人 司樂漢人二十有
  五人掌祠祭樂章佾舞之數習其聲容辨其條理以詔樂工凡樂生一百八十人舞生三百人咸𨽻焉順治元年設太常寺協律郎五人司樂二十六人神樂觀提㸃一人左右知觀各一人康熈三十八年省協律郎一人司樂二人雍正二年復置如初額乾隆二年増設司樂三人八年改神樂觀為神樂所知觀改為知所九年省司樂六人二十年改神樂所為神樂署提㸃改為署正知觀改為署丞 和聲署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 署丞滿洲漢人各一人以禮部内務府司官充 供奉供用無定員以太常寺鴻臚寺内務府司官充掌朝㑹樂律及諸隊舞儀節順治元年沿明制設教坊司以掌宫懸大樂置奉鑾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樂各一人協同官十五人俳長二十人色長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尋省協同官五人俳長無定員雍正元年始除樂户籍更選精通音樂之人充教坊樂工七年改教坊司為和聲署除奉鑾韶武等官名乾隆七年定設署正署丞侍從待詔供奉供用官均以禮部内務府太常寺鴻臚寺官兼攝其侍從待詔無正員以為署正署丞之加銜所屬署吏百二十人
  提督㑹同四譯館禮部郎中兼鴻臚寺少卿銜一人掌四夷朝貢之國設廣厦以待貢使之至置象譯以通言語習畨夷書凡貢使就館率大使庀治屋宇稽其出入互市之事視其脯資餼牽毋有不給若朝見及
  賜燕
  頒賞皆館卿率使臣以行禮焉初制㑹同四譯分設兩館㑹同館自順治初置即𨽻禮部以主客司滿洲漢人各一人提督館事十四年設員外郎品級通事一人掌㑹同館印尋省雍正十年改定㑹同館監督由部掄選引
  
  簡用一人四譯館則
  國初沿明制置𨽻于翰林院設太常寺漢少卿一人提督館事立回回緬甸百夷西畨髙昌西天八百暹羅八館以譯逺方朝貢文字乾隆十三年以四譯館閒冗無事
  詔下大學士禮部定議省提督館事太常寺少卿員額併入禮部為㑹同四譯館改八館為二曰西域館百夷館以禮部郎中一人兼鴻臚寺少卿銜兼攝之於滿漢郎中内掄選引
  見請
  㫖簡任三年而代 㑹同四譯館大使漢人一人 序班漢人二人 朝鮮通事官滿洲十有二人掌治館舎委積以接待人使通外國語言繙習文字大使員額順治元年定序班初設二十人十五年定設正教序班八人協教序班八人康熈三十八年五十二年又先後省至九人仍以一員管典務㕔典務事乾隆十三年省典務一人序班六人定設序班二人朝鮮通事官初置六人後增至十六人凡六品十人七品六人二十三年省六品四人七品二人増設八品二人朝鮮譯學置譯生二十人于下五旗朝鮮子弟内選充西域館置譯生四人百夷館置譯生四人均於順天府屬儒童内選充凡大使員闕咨吏部以序班序補通事官及序班員闕均以譯生選補咨吏部註册
  兵部尚書 侍郎 四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堂主事 司務 館所監督 筆帖式兵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中外武職銓選簡覈軍實以贊邦治其屬有武選車駕職方武庫四清吏司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釐治戎政以貳尚書初制増減不一順治時更定滿漢左右各一人 武選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漢人二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武職除選封廕及征伐訓誥頒其政令 車駕清吏司郎中滿洲三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驛傳郵符及中外牧馬之令 職方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漢人二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漢人二人掌天下輿圖以周知險要敘功覈過以待賞罰黜陟武庫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䝉古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兵籍戎器鄉㑹武科及編發戍軍之事 堂主事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兵部初設滿洲郎中員外郎各八人䝉古郎中員外郎各四人漢軍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順治十二年増設滿洲郎中三人員外郎五人康熈三十八年裁滿洲員外郎三人䝉古郎中員外郎及漢軍員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員額至四司主事初設滿洲四人康熈五十七年増設䝉古一人漢人主事共五人堂主事滿洲四人漢軍一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館所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驛馬傳車之政令以待使命及急遞之用順治八年設滿洲監督一人乾隆十八年増設漢人監督一人俱於本部司員内遴選引
  見嵗周而代 筆帖式滿洲六十有二人䝉古八人漢軍八人按兵部初設督捕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以掌旗人逃亡之事有左右理事官滿洲漢人各一人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員外郎滿洲十五人漢軍八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漢人六人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筆帖式滿洲三十四人漢軍十六人司獄漢人二人康熈三十八年俱省其職事併入刑部為督捕清吏司又初設有㑹同館大使一人亦係康熈三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門步軍及巡捕營初置以兵部職方司主事總司之後歸入步軍統領衙門謹識於此
  國家凡有征討之事
  特命大將軍經畧輔以參贊大臣領隊大臣皆由王公大臣大學士尚書侍郎并八旗武職大臣選賢能而任之係臨期暫設事平解職按此條有闗軍務其  命将出師凱旋獻俘等典禮兵部堂司皆褒其事故附載兵部之後
  刑部尚書 侍郎 十八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提牢主事司獄 贓罰庫司庫 庫使 律例館總裁 提調 纂修 収掌 繙譯 謄録
  刑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折獄審刑簡核法律受天下奏讞咸閲實而上其辭以肅邦憲所屬有直𨽻奉天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廣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督捕十有八司初制刑部設江南等十四司康熈三十八年省兵部督捕衙門以督捕前司後司及督捕㕔改𨽻刑部為十六司雍正元年増置左右二現審司凡囚繋之待讞者則主其鞫訊之事十二年析江南司為江蘇安徽二司罷督捕前司及督捕㕔併其事于後司仍省後字但曰督捕司乾隆二年改右現審司為直𨽻司七年復改左現審司為奉天司始定為十八司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廸播祥刑以貳尚書初制増減不一順治時更定滿漢左右各一人 直𨽻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䝉古一人漢人二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順天直𨽻及八旗游牧察哈爾左翼正黄東半旗鑲黄正白鑲白正藍四旗所屬刑名 奉天清吏司郎中䝉古一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
  盛京黑龍江吉林將軍及奉天府所屬刑名兼宗人府理藩院文移闗白之事 江蘇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江蘇所屬刑名凡奉
  徳音肆眚則審定其條格而頒之於四方 安徽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安徽所屬刑名兼鑲紅旗文移闗白之事 江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江西所屬刑名兼正黄旗中城御史文移闗白之事 福建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福建所屬刑名兼户部户科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衙門左右兩翼鑲藍旗文移闗白之事浙江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漢人二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浙江所屬刑名及都察院刑科南城御史文移闗白之事兼司本部條奏彚題及各司爰書駮正者㑹其成比年一奏 湖廣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漢人二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湖北湖南所屬刑名 河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河南所屬刑名兼禮部禮科太常寺光禄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太醫院東城御史正紅旗文移闗白之事凡夏令熱審則布告各司頒行天下欽恤如制山東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山東所屬刑名兼兵部兵科太僕寺文移闗白之事凡步軍營捕獲盗窩嵗登其數請敘 山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䝉古一人漢人一人掌山西及八旗游牧察哈爾右翼正黄西半旗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定邊左副將軍綏逺城將軍歸化城副都統科布多大臣庫掄大臣所屬刑名兼軍機處内閣翰林院詹事府
  起居注館内務府上駟院武偹院鑲白旗北城御史文移闗白之事 陜西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漢人二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陜西甘肅及伊犁烏嚕木齊塔爾巴哈台葉爾羌喀什噶爾烏什阿克蘇庫車吐魯畨哈喇沙爾和闐哈宻所屬刑名兼大理寺西城御史文移闗白之事兼稽覈囚糧出納俾無侵冐 四川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四川所屬刑名兼工部工科文移闗白之事秋審則㑹九卿詹事科道於朝房以定爰書 廣東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廣東所屬刑名兼鑾儀衛正白旗文移闗白之事 廣西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廣西所屬刑名兼通政使司文移闗白之事及以時散給囚衣
  朝審則㑹九卿詹事科道於朝房以定爰書 雲南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雲南所屬刑名兼鑲黄旗文移闗白之事 貴州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漢人各一人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貴州所屬刑名兼吏
  部吏科正藍旗文移闗白之事 督捕清吏司郎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八旗及各省駐防逃人之事堂主事掌文案者滿洲二人掌章奏者滿洲三
  人漢軍一人刑部初設滿洲郎中六人員外郎八人漢軍郎中四人員外郎十有二人順治五年増設滿洲郎中八人員外郎十人十八年増設䝉古員外郎八人康熈元年裁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員額至十八司主事初設滿洲十四人漢人每司各一人順治十五年裁漢主事四人康熈三十九年増設督捕司主事滿漢各一人五十七年又増設䝉古主事一人雍正三年又増設漢主事四人十一年増設江蘇司滿漢主事各一人安徽司滿漢主事各一人乾隆二年増設直𨽻司滿漢主事各一人六年増設奉天司滿漢主事各一人堂主事滿洲五人漢軍一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百有五人䝉古四人漢軍十有五人刑部滿洲初設九十有六人後増九人漢軍初設十有九人後省四人 提牢主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稽覈罪囚于額外及試俸主事内掄選引
  見補充嵗周更代咨吏部議叙 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漢人各一人 南所司獄滿洲二人漢軍漢人各一人分掌南北監禁督禁卒更夫晝夜巡警凌虐需索者問如法順治元年置漢軍漢人司獄四人康熈五十一年増置滿洲司獄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敘陞又置官醫二人分𨽻南北所以療囚之疾病 𧷢罰庫司庫滿洲一人 庫使滿洲二人掌収見審𧷢罰銀錢㑹其數以送户部
  律例館總裁無定員以本部尚書侍郎兼之 提調官一人纂修官四人以本部司員充 收掌官四人 繙譯官
  四人 謄録官六人以本部筆帖式充掌修明法令刋定條式隨時審訂以詔有司設館西長安門外凡嵗五周則彚輯而排比之謂之小修比十年乃重編新格増損刪定勒為憲典頒行天下謂之大修皆月給餐錢期年而畢初順治二年特置律例館
  敕修律官撰定律書四年書成名曰大清律集解附例其
  後次第刋修皆
  特簡王大臣為總裁以各部院通習法律者為提調纂修等官凡額設十有八人乾隆七年始以其館併𨽻刑部復改定員額如今制焉
  等謹按定制録直省獄囚曰秋審録刑部獄囚曰
  朝審嵗以八月刑部㑹九卿詹事科道于
  天安門外金水橋西公閲其爰書而覈定之初以四川廣西兩司分掌案牘雍正十二年始别選司屬滿洲漢人各二員主其事曰總辦秋審處尋佐以協辦者四員嵗滿則交替乾隆十九年以後凡核直省審册辨實緩矜疑之當否以白于長官皆以總辦司員任之先後増至十六人學習者無定員其職雖出堂官掄派而専司秋讞所繋綦重至如三法司㑹議凡刑部重辟囚先以御史大理左右寺官㑹刑曹察其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曰㑹小三法司及致辭於長官都御史大理卿廼詣刑部與尚書侍郎㑹聴之各麗其法以議獄曰㑹大三法司迨三司合議而後上之我
  皇上矜慎庻獄猶必推勘至當以期合乎辟以止辟刑期無刑之意惟明惟允洵逺軼三代盛軌矣工部尚書 侍郎 四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節慎庫郎中 員外郎 司庫 庫使製造庫郎中 司匠 司庫 庫使 科估所琉璃厰監督 木倉監督  皇木厰監督 管理錢法侍郎 寳源局監督 大使
  工部尚書滿州漢人各一人掌天下工虞器用辨物庀材以飭邦事所屬有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 左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綜事訓工以貳尚書滿漢右侍郎兼管理錢法堂事務初制増減不一順治時更定滿漢左右各二人 營繕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員外郎滿洲五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二人䝉古一人漢人二人掌繕治
  
  廟宫府城垣倉庫廨宇營房辨飭物材而司其禁令凡工作之籍以時㑹而工之 虞衡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四人䝉古一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三人漢人二人掌山澤採捕及陶冶器用修造權衡武備之事若葦蓆竿繩之屬則儲以待用應時而給之 都水清吏司郎中滿洲五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四人漢人二人掌河防海塘及直省河湖淀泊川澤陂池水利之政令凡道路之平治橋梁之營葺舟楫之制度咸總而舉之嵗十有二月則藏氷夏而出之以供祭祀
  宫府之用焉 屯田清吏司郎中滿洲四人漢人一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漢人一人 主事滿洲三人漢人二人掌
  陵寢大工及王公百官墳塋之制凡大祭祀則供其薪炭百司嵗給亦如之工匠之餼于官及以時和僱者皆量其工役而為之程度焉 節慎庫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一人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十有一人掌出納金錢月要嵗㑹以上其數郎中員外郎俱於各司屬中簡調一年而代初設有漢人大使一人順治十五年 製造庫郎中滿洲二人漢人一人 司匠滿洲二人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二十有二人掌攻治金革所領銀工之屬十
  有二□工之屬九皮工之屬十有三繡工之屬五甲工之屬八凡車輅儀仗之制展采備物皆辨其名數而供之漢人郎中初以虞衡司員額管製造庫事乾隆十九年改為製造庫郎中皆于本部司員内掄選補授 料估所司員滿洲漢人各三人掌審曲面埶量丈尺權物價計庸直以授成於督工之官工竣則覆覈之皆于本部司員内簡委一年而代 琉璃厰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陶璃璃瓦器按其模式辨其等差以供
  大工之用順治初専差漢人司官康熈元年改差滿洲漢人司官各一人一年而代 木倉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木倉在天安門右千歩廊外凡各省嵗輸木材自張家灣運京者謹其儲偫以待各工順治初専委漢人司官一人康熈六十年改定以滿洲漢人司官各一人管理二年而代
  皇木厰監督滿洲一人木厰初設于通州及張家灣各遣筆帖式二人騐収運京木材康熈二十六年停遣筆帖式通州厰以通惠河分司主之尋改歸通永道張家灣厰本部遴滿洲司員一人管理凡運木至水次本部委官騐視如式則令監督受之核其數以運入木倉一年而代 管理街道㕔御史一人本部司員一人步軍統領衙門司員一人掌平易道路清理溝洫嵗時相度疏濬滌泥渫潦以利車馬初委本部司員滿漢各一人乾隆三十一年定制令都察院掄選御史二人工部歩軍統領衙門各掄選司屬二人引
  見簡派以専責成一年而代 堂主事掌章奏者滿洲一人漢軍二人掌案牘者滿洲二人工部初設滿洲郎中八人䝉古郎中一人滿洲員外郎九人䝉古員外郎三人漢軍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順治十二年増設滿洲郎中九人員外郎十人康熈三十八年裁䝉古郎中員外郎員額又裁漢軍員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復設䝉古郎中員外郎各一人雍正五年裁漢軍郎中員外郎員額至四司主事順治元年設滿洲一人康熈二十二年増設滿洲每旗各一人五十七年増設䝉古一人漢人司屬初設營繕司主事六人虞衡司主事三人都水司主事十有一人屯田司主事三人順治十四年増設營繕司主事三人十五年裁都水司主事一人十六年裁營繕司主事二人康熈元年又裁營繕司主事一人六年又裁營繕虞衡屯田三司主事各一人都水司主事四人十二年又裁都水司主事四人堂主事滿洲三人漢軍一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九十三人䝉古二人漢軍十有二人工部滿洲初設九十人後増三人漢軍初設十有四人後省二人按工部舊設營繕所所正一員所副一員俱順治十五年省所丞二員順治十四年置以一員管清江甎厰一員管臨清甎厰尋省臨清厰一員清江厰一員中罷復置雍正四年俱省又舊沿明制有文思院廣積庫柴炭司通州抽分竹木局大使各一員後俱省又初設有柴薪正副監督各一人以本部司員充煤炭監督二人一以本部司官兼攝一以内務府司官兼攝掌預時給直採取薪炭以儲 内廷之用乾隆四十六年以其事併歸内務府經理焉
  工部督理京省錢法右侍郎滿洲漢人各一人凡
  京師鼓鑄統設二局𨽻工部者曰寳源局嵗鑄錢七十一夘以六千二百四十九緡二百七十文為夘遇閏則加鑄四夘滿漢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初制具户部篇 工部寳源局監督滿洲漢人各一人 大使滿洲二人掌鑄造緡錢収納銅課以裕
  國儲以利民用其監督無専員初置三人康熈十七年改定二人由六部滿漢司員遴選保舉引
  見簡用二年而代大使由本部筆帖式選委初止設筆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設大使二人咨吏部註册五年而代稱職者以應陞官用各省監鑄官見户部篇
  盛京五部官屬
  盛京户部侍郎一人滿洲員額五部同
  盛京賦税之出納及官莊旗地嵗輸之數謹其儲積辨其支給以時稽核而㑹計之嵗終則要其成以聴于在京户部焉
  盛京自
  國初設有六部承政參政等官順治元年
  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悉裁諸舊制官不備設以内大臣等官鎮守户禮兵工四曹咸屬焉十五年復設禮部十六年復設户部工部康熈元年復設刑部皆置侍郎及其官屬三十年又設兵部侍郎雍正八年設滿洲尚書一人以總五部尋罷之 户部經㑹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糧儲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農田司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初制郎中十三人員外郎二十三人順治十四年置户部滿洲郎中二人員外郎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設員外郎四人雍正五年増設漢人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乾隆三年改户部滿洲員外郎為銀庫員外郎八年裁漢人員額又裁滿洲員外郎四人禮部員額係順治十四年定兵部員額係康熈三十年定惟員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裁二人刑部郎中初置二人康熈二十八年増二人員外郎初置四人康熈二十八年増四人乾隆八年又増䝉古二人裁滿洲四人又雍正五年増設刑部漢人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乾隆八年裁工部員額順治十四年定惟員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裁二人至五部主事順治十四年設户部滿洲主事二人雍正五年增設漢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漢人員額増設滿洲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禮部設堂主事一人兵部設滿洲主事四人堂主事一人刑部初置滿洲主事三人雍正五年増設漢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漢人員額増設主事三人内䝉古二人漢軍一人堂主事二人工部初置滿洲主事四人雍正五年増設漢人主事一人乾隆八年裁漢人員額増設滿洲主事二人初五部司屬皆以本地人員除授雍正五年
  命在京各部掄員往補其本地人員皆撤囬以京員調用
  乾隆八年
  詔以京員與本地人員參半除用十八年
  諭吏部定議用京員十之七本地人員十之三以歸平允焉 銀庫掌闗防一人 司庫二人 庫使八人 掌官莊六品官二人 筆帖式二十三人初設十有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八人 内倉正副監督二人分掌錢糧倉庫租税徴収及闗支存貯之政令
  盛京禮部侍郎一人掌
  盛京祭祀朝㑹燕饗之儀式及園池果蓏畜牧之用咸辨其物以供時薦焉 禮部左司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堂主事一人 讀祝官八人 贊禮郎十有六人筆帖式十人初設十有二人乾隆八年省二人管千丁六品官一人 鳳凰城迎送朝鮮官三
  人 助教四人分掌朝儀祀典職貢教習之事又有牧務總管一人掌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乳牛以錦州副都統兼管其屬有六品翼領一人七品牧長十有七人八品副牧長十有七人牧副三十有四人皆總轄于禮部焉
  盛京兵部侍郎一人掌
  盛京武備及郵驛邊防之政 兵部左司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堂主事二人 筆帖式十有二人 驛站正副監督各一人 驛丞二十九人分掌駐防驛遞簡稽軍實之事員額俱康熈三十年定惟員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盛京刑部侍郎一人掌
  盛京旗民之獄訟㑹奉天府共讞之邊外䝉古訟者㑹扎薩克副台吉共讞之秋審則定其爰書送在京刑部與各直省同 刑部肅紀前司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肅紀左司郎中一
  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肅紀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三人 肅紀後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以工員外郎内置䝉古二人主事内置䝉古二人漢軍一人 筆帖式三十人内䝉古二人漢軍五人 𧷢罰庫司庫一人 庫使一人司獄二人内漢人一人分掌訊囚斷獄𧷢罰禁繋之
  
  盛京工部侍郎一人掌
  盛京營造工作製器物料及諸色工匠之屬凡黄瓦厰席厰灰厰缸厰炸子厰木炭等壯丁咸司其役籍焉 工部左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堂主事二人 筆帖式十有七人内漢軍一人銀庫司庫二人 庫使八人 掌千丁四品官一人 管理燒造瓦料五品官一人 管理匠役六品官一人 看守
  大政殿六品官一人分掌營繕製造之事









  皇朝通典卷二十五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六
  職官
  理藩院尚書 侍郎 六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銀庫郎中 員外郎 䝉古繙譯房員外郎 唐古特學司業 助教 筆帖式 稽察内館外館監督烏蘭哈逹等處司官 察哈爾理事官 張家口等處驛站員外郎 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縂管理藩院尚書一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均以滿洲䝉古補授額外侍郎一人特簡䝉古貝勒貝子之賢能者任之掌内外藩䝉
  古回部及諸番部封授朝覲疆索貢獻黜陟徵發之政令控馭撫綏以固邦翰所屬有旗籍王㑹典屬柔逺徠逺理刑六清吏司自
  國初設𫎇古衙門有承政叅政等官崇徳三年六月定䝉古衙門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員左右叅政各一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尚書左右叅政為左右侍郎十五年以禮部尚書銜掌理藩院事以禮部侍郎銜協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為理藩院尚書侍郎雍正元年以王公大學士兼理院事又初設滿漢啟心郎順治十五年 旗籍清吏司郎中滿洲二人䝉古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二人 主事滿洲一人掌漠南諸藩科爾沁扎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敖漢奈曼翁牛特巴林扎嚕特喀爾喀左翼阿嚕科爾沁克什克騰土黙特喀喇沁烏珠穆沁阿巴噶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哈納爾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烏喇特茂明安鄂爾多斯歸化城土黙特二十五部落五十一旗之禮籍疇其封爵正其等次辨其世系三嵗㑹盟則
  遣大臣奉
  敇往莅之以同好惡而頒禁令焉若歸化城土黙特及索倫除授官校則叙而正之如嵗有不登則辨其輕重而賙䘏之 王㑹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𫎇古二人 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三人 主事䝉古二人掌科爾沁等諸部落毎嵗
  朝覲之儀貢獻之式燕饗
  賜予舎館饗餼皆眂其等次以禮之 典屬清吏司郎中滿洲𫎇古各一人 員外郎滿洲五人䝉古四人 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𫎇古北部喀爾喀後路圖謝圖汗喀爾喀東路車臣汗喀爾喀西路扎薩克圖汗喀爾喀賽音諾顔扎薩克親王等列爵之位盟㑹之制其青海四部落賀蘭山厄魯特烏蘭烏蘇厄魯特推河厄魯特額濟訥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等部胙土錫命亦如之諸喇嘛畨僧之受號者則辨其名數授以印劄有差凡烏嚕木齊伊犁防守屯田之政庫掄恰克圖互市之事咸綜其法式以頒布焉 柔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三人 主事蒙古一人掌喀爾喀等部落及喇嘛畨僧朝貢祿賜之事 徠逺清吏司郎中滿洲一人 員外郎滿洲三人䝉古二人 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嘉峪闗以西回部囘城及四川諸土司之政令凡諸囘舊若哈宻闢展吐魯畨則爵其長而領以扎薩克如𫎇古之制新疆若哈喇沙爾庫車沙雅爾賽哩木拜阿克蘇烏什喀什噶爾葉爾𦍑和闐諸城則因俗設官皆辨其等秩而祿命之田賦征榷則準式定制而頒布焉四川諸土司奉嵗事以入
  覲於廷釐其班位而詔之儀節凡哈薩克左右部布嚕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朗霍罕那木干四城塔什罕㧞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齊齊玉斯烏爾根齊諸部落汗長重譯以時朝貢者各以其國之籍禮之 理刑清吏司郎中滿洲䝉古各一人員外郎滿洲二人䝉古三人 主事滿洲一人掌𫎇古及畨部刑罰之事 堂主事滿洲二人䝉古三人漢軍一人掌校繕章疏又有校正漢文官二人於内閣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讀内奏委三嵗而代初制順治十八年置滿洲䝉古郎中十有一人員外郎二十七人其後增减不一今定滿洲𫎇古郎中十三人員外郎五十九人至主事分錄勲賓客柔逺理刑四司初設滿洲主事四人漢人主事四人其後增减不一康熙三十八年裁漢人主事員額後又析柔逺司為二曰前司後司乾隆二十二年改錄勲司為典屬賓客司為王㑹柔逺後司為旗籍柔逺前司仍為柔逺二十六年併旗籍柔逺為一司增設徠逺司二十七年旗籍柔逺仍分為二司二十九年復改典屬司為旗籍司其舊旗籍司仍改為典屬司旗籍司滿洲主事一人王㑹司䝉古主事二人典屬司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柔逺司䝉古主事一人徠逺司主事滿洲𫎇古各一人理刑司滿洲主事一人堂主事滿洲二人𫎇古三人 司務㕔司務滿洲䝉古各一人順治元年置司務二人為滿洲䝉古員額院判一人知事一人副使一人為漢人員額康熙三十八年俱省雍正十年復設滿洲司務一人䝉古司務一人 題署主事滿洲三人䝉古五人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筆帖式内題補 筆帖式滿洲三十六人𫎇古五十五人漢軍六人初制滿洲十有一人䝉古四十一人漢軍二人康熙二十八年增設漢文筆帖式每旗各一人漢軍筆帖式每翼各二人雍正十一年復增滿洲筆帖式十七人䝉古筆帖式十四人分𨽻各司隨事之繁簡以為額 銀庫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俱於本院司官内奏委 司庫滿洲一人 筆帖式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二人掌帑金出納初制𫎇古王台吉等入
  朝由戸工二部及光祿寺庀器用具廩餼康熙四十六年始立銀庫設官如今額計賔館所需按直給貲以惠逺人焉 䝉古繙譯房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均於本院司屬内掄選簡委掌繙譯章奏文書 唐古特學司業一人 助教一人 筆帖式䝉古四人掌學習唐古特字以譯西藏章疏文移順治十四年初設唐古特學給教習人六品俸後改為司業其助教初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為額設之官稽察内館外館監督二人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内掄選奏委
  致館於賓繕完滌除以待行李 烏蘭哈達駐劄司官一人 三座塔駐劄司官一人 八溝駐劄司官一人 筆帖式一人分駐塔子溝分掌諸䝉古部落與民人交涉之事則聽其訟而平之嵗則徧巡所屬以周知其風俗兼掌𣙜百物之税以待𫎇古贍恤嵗周而代 察哈爾游牧處理事員外郎䝉古十有六人掌治游牧察哈爾獄訟之事以在京䝉古各旗與察哈爾各旗官員内掄選由院引
  見除授自䕶軍校驍騎校選用者即授員外郎自中書筆帖式選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稱職乃授員外郎又雍正七年置巡察游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每嵗更替今改定五年掄遣一次 張家口喜峯口獨石口殺虎口古北口管理驛站員外郎各一人掌𫎇古各處郵驛之政令以宣傳命令通達文移凡百里為一傳自喜峯口至扎賚特置郵十有六自古北口至烏珠穆沁置郵九自獨石口至浩齊特置郵六自張家口至四子部落置郵五自殺虎口至烏喇特置郵九又自歸化城至鄂爾多斯置郵八仍為殺虎口路均於水泉形勢之地安設五路各設員外郎一人由本院司官内奏委司其事筆帖式一人佐之三嵗而代 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人 左右翼長各一人 章京八人 驍騎校八人木蘭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在䝉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餘里國語謂哨鹿為木蘭故以得名
  聖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諸部落所獻牧地置嵗行秋獮康熙四十五年設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員六品官八員率官兵駐守以司譏察巡防之禁令
  皇上式遵前制每以八月行圍肄武凡内扎薩克䝉古王公台吉及喀爾喀青海尼魯特並輪年入
  覲之都爾伯特土爾扈特回部伯克等咸㑹朝
  行在所櫜鞬執役嵗以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圍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屬理藩院統轄十八年升總管等品秩增設翼長二人驍騎校每旗各一人
  等謹按我
  朝威徳廣被其内扎薩克諸𫎇古久受疆索比於内臣而
  聖武所昭無思不服北踰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布星羅咸歸版籍設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臂指相維不殊郡縣如𫎇古諸旗之扎薩克官及新疆囘城之伯克等官皆領屬於理藩院今以其本由各部落選置與内地注授者不同故别繫之藩屬諸官篇内云
  都察院左都御史 左副都御史 六科給事中十五道監察御史 經厯 都事 筆帖式 廵倉科道 廵漕科道 廵察科道 廵視五城御史 五城兵馬司指揮副指揮 吏目都察院左都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 左副都御史滿洲漢人各二人掌察覈官常整飭綱紀
  國初都察院置承政一員左右叅政各二員順治元年改承政為左都御史叅政為左副都御史員數增減不一三年定設左副都御史滿洲漢人各二人五年定設左都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舊有滿洲啟心郎一員漢軍啟心郎二員順治十五年省又有漢人左僉都御史一員乾隆十年省其右都御史為總督坐銜右副都御史為巡撫坐銜俱無京員故都察院長官皆以左繫銜焉 吏科戸科禮科兵科刑科工科掌印給事中滿洲漢人各一人 給事中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傳達
  綸音稽考庶政吏科分稽銓衡注銷吏部順天府文卷戸科分稽財賦注銷戸部文卷禮科分稽典禮注銷禮部宗人府理藩院太常寺光禄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文卷兵科分稽戎政注銷兵部太僕寺鑾儀衛文卷刑科分稽刑名注銷刑部通政使司大理寺文卷工科分稽工程注銷工部文巻國初沿明制六科自為一署順治十八年設滿洲漢人都給事中各一人滿洲漢人左右給事中各一人漢人給事中二人康熙四年六科止留滿洲漢人給事中各一人餘俱省五年復增設掌印給事中滿洲漢人各一人雍正元年始奉
  詔以六科𨽻都察院聽都御史考核焉 京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本院事及直𨽻
  盛京刑名稽察内閣順天府大興宛平縣 河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河南刑名照刷部院諸司巻宗稽察吏部詹事府步軍統領五城 江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三人分理江南刑名稽察戸部寳泉局左右翼監督在京十有二倉總督漕運磨勘三庫月終奏銷之籍 浙江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
  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浙江刑名稽察禮部都察院 山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山西刑名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書科總督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坐糧㕔大通橋監督通州二倉 山東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二人分理山東刑名稽察刑部太醫院總督河道催比五城命盗案牘緝捕之事 陜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陜西刑名稽察工部寳源局覆勘在京工程湖廣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
  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湖廣刑名稽察通政使司國子監 江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江西刑名稽察光祿寺 福建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福建刑名稽察太常寺 四川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四川刑名稽察鑾儀衛 廣東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廣東刑名稽察大理寺 廣西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廣西刑名稽察太僕寺 雲南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雲南刑名稽察理藩院欽天監 貴州道掌印監察御史滿洲漢人各一人分理貴州刑名稽察鴻臚寺又八旗事務每嵗以滿洲科道四員専司稽察一年又宗人府事務以宗室御史稽察内務府事務初設御史四員稽察後省今以協理陜西道掌貴州道滿洲御史二員兼管皆不為専缺焉
  國初設滿洲御史二人順治五年增置十七人康熙二十八年又增一人雍正五年始置宗室御史二人䝉古初置章京二人康熙元年省五十七年增置䝉古御史二人漢軍御史初置八人康熙三十九年省三人雍正初俱省統歸漢人額缺内補用漢人御史順治初置六十九人旋省二十九人康熙初又省十六人雍正四年增置八人乾隆十三年又省九人十四年定設滿洲漢人員額如今制宗室䝉古御史俱統於滿洲員額之數四十六年復增置宗室御史二人而省滿洲員額二人又舊制御史分設十四道而以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東陜西為六掌道分稽在京諸司及各直省刑名河南道仍叅治院事京畿道惟司照刷卷宗六掌道或以二員或一員協理依次遞遷其他則謂之坐道皆不理本道之事惟存空銜而已乾隆十四年
  特詔釐正按道定額各給印信而以職事分𨽻之二十
  年復
  命以京畿道改列河南道之前俾互易所掌而官署亦從對換至京畿河南二道員闕皆由長官掄選疏請
  簡調各道掌印則以資深者遞轉其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道滿漢員額本各一人今制即以新授者掌印不復由他道轉補 經歴滿洲漢人各一人初設司務後改為經歴員額順治元年定 都事滿洲漢人各一人分掌董察胥吏繕寫章疏而行遣文書之事則兩㕔分理之初制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康熙三十九年省漢軍員額乾隆十七年省滿洲都事一人改為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三十五人𫎇古二人漢軍五人 六科筆帖式滿洲八十人初制滿洲五十一人漢軍七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洲十有六人漢軍二人雍正十二年增設䝉古筆帖式二人六科筆帖式初制百有七人乾隆二年省二十七人其分𨽻之制堂筆帖式十人京畿道江南道各三人河南浙江山西山東陜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道各二人吏科戸科兵科刑科各十有五人禮科工科各十人 巡察京通各倉科道十有四人掌稽察在京祿米等十有二倉通州中西二倉覈其出納而禁其盜竊以釐剔弊端嵗以十月引
  見派往一年而代 巡視淮安漕務科道一人舊駐淮安今移揚州 巡視濟寧漕務科道一人駐濟寧 巡視天津漕務科道一人舊駐天津今移揚村 巡視通州漕務科道一人駐通州掌催督糧運凡官吏需索稽留及旗丁私挾禁物者咸糾治之濟寧巡漕兼掌運河水道董察有司以時其疏濬焉每嵗以次奏請
  簡派給
  欽差官員闗防以行事竣而納之 巡察
  盛京科道滿洲一人雍正三年 巡察吉林黒龍江科道滿洲二人雍正元年 巡察臺灣科道滿洲漢人各一人康熙六十一年掌巡省風俗釐察奸弊考覈稽違凡地方興革事宜及吏治民情皆以實採訪而入
  告焉初制
  盛京巡察吉林黒龍江巡察每嵗更代後改定俱五年掄遣一次臺灣巡察初制亦每嵗更代雍正五年以漢人巡察兼理臺灣學政乾隆十七年改定三年掄遣一次三十年復
  命屆期奏請應否派往均候
  㫖以行按各省巡按御史 國初因明舊制凡自郎中以下各官皆得選任兼憲銜以行順治十八年定議永行停止又有巡江御史巡視屯田御史俱順治初停止督理茶馬御史康熙初停止又雍正三年設各省巡察以督捕盗賊由科道及小京堂部屬各官掄遣江寧安徽共一人湖北湖南共一人山東河南共一人又四年設直𨽻巡查御史順天永平宣化二人保定正定河間二人順徳廣平大名二人又有巡視山東河湖工務御史一員雍正元年置直𨽻巡農御史一員雍正七年置又順治十一年設直省恤刑同巡察御史審録罪囚刑部差郎中員外郎大理寺差寺正寺副雍正四年設觀風整俗使乾隆八年設宣諭化導使嗣俱先後停止謹附識 巡視五城科道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彈壓地方釐剔奸弊凡中東南西北五城分莅而治之中城轄中西中東二坊東城轄崇南朝陽二坊南城轄東南正東二坊西城轄宣南闗外二坊北城轄日南靈中二坊皆布其禁令而聽其獄訟大事
  奏聞小事則牒刑部結正而月具事目上都察院堂官考覈焉有缺則以六科給事中十五道御史引
  
  簡用二年而代初制以新資御史巡城後改用滿洲漢軍漢人御史每城各一人雍正元年改定每城二人以漢軍歸併漢人班内又初制有五城筆帖式後裁 五城兵馬司指揮漢人各一人 副指揮漢人各一人 吏目漢人各一人掌緝捕逃盗糾詰奸宄初制指揮吏目分治各坊乾隆三十一年移東南西北四城副指揮於朝陽永定阜成徳勝諸門外鈐轄闗廂而城内事則以吏目專治各鑄闗防條記以授之惟中城如舊副指揮每城初設二員順治十五年各省一員















  皇朝通典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巻二十七
  職官
  諸卿
  通政使司通政使 副使 叅議 經厯 知事筆帖式 登聞鼓㕔筆帖式通政使司通政使滿洲漢人各一人 副使滿洲漢人各一人 參議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受天下章奏校閲送閣稽其程限而按其違失有不如式者劾論之順治元年初設通政使滿洲漢人各一人左通政滿洲漢人各一人右通政漢人二人左參議滿洲漢人各二人右參議漢人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漢人右參議一人五十二年省漢人左參議一人乾隆十年省漢人右通政一人十三年省右通政員額改左通政為通政副使又省參議滿洲漢人各一人並去左右銜 經厯滿洲漢人各一人 知事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出納文移承受案牘經厯初稱司務後改為經厯知事初置滿洲二人漢軍一人後省漢軍員缺乾隆十七年改滿洲知事二人為滿洲漢人各一人 筆帖式滿洲六人漢軍二人初制滿洲八人漢軍二人後省滿洲二人 登聞鼓㕔筆帖式滿洲漢軍各一人凡軍民實有寃抑所司不受理擊登聞鼓陳訴者由司覈實奏
  聞下所司昭雪誣控越訴者論如法初順治元年設登聞鼓於都察院門日以御史一人監之十三年移置長安右門外以給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熙六十一年始以其事併入通政使司置筆帖式以掌之
  等謹按我
  朝定制凡臣工封事皆許詣
  宫門由奏事處直達
  御前其陳事之疏在内各部院徑送内閣惟在外督撫等章奏通政使校閲送閣其向來題本奏本之目㮣併為題以省繁冗謹附識
  大理寺卿 少卿 左右寺丞 左右評事 堂評事 司務 筆帖式
  大理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平反重辟以貳邦刑與刑部都察院為三法司凡直省案件寺受其牘下左右寺官凖律定讞卿受其中竢刑部簡正既孚致辭於寺迺參覈焉議合者𡚁之不合者反之凡刑部重辟囚以左右寺司讞者暨御史㑹刑司察其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致辭於卿迺詣刑部暨都御史㑹聽之各麗其法以議獄議合者𡚁之不合者覆之必盡合乃㑹疏以上異則另為一議具奏凡有應議大政大獄與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稱九卿㑹議焉大理寺卿順治元年置額少卿初設滿洲一人漢人二人乾隆十三年省漢人少卿一人 左寺丞滿洲漢軍漢人各一人 左評事漢人一人 右寺丞滿洲漢軍漢人各一人 右評事漢人一人堂評事滿洲一人分掌
  京師五城順天府屬直省府州縣衛死罪之刑初置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評事等員後改左右寺正為左右寺丞康熙三十八年省左寺副尋並省右寺副又有漢軍堂評事一人亦康熙三十八年 司務㕔司務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収發文移承受案牘 筆帖式滿洲四人漢軍二人滿洲筆帖式初置六人後省二人漢軍筆帖式順治元年定額太常寺卿 少卿 寺丞 博士 贊禮郎 讀祝官 典簿 司庫 庫使 筆帖式
  壇   廟各官陵寢各官附

  太常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典守
  壇壝
  廟
  社以嵗時序其祭祀而詔其行禮之節祭日則帥其屬以分司厥事凡牲牢之數籩豆之實咸準儀式而為之供備焉
  國初太常寺隸禮部置卿少卿等官凡祭祀事宜由禮部掌行順治十六年改歸本寺康熙二年復以寺事屬禮部十年仍歸本寺雍正元年
  特簡大臣總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禮部滿洲尚書以兼管太常寺入銜永為成式 寺丞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掌祭祀之儀式辨其職事以詔有司及遴補員吏鈎稽廩餼之事初設滿洲寺丞一人漢人左右寺丞各一人皆堂上正官乾隆十三年改為屬官 博士滿洲一人漢軍一人漢人一人掌繕寫章牘有祀事則具儀以進品物所須咸應時而供其直焉 贊禮郎滿洲二十二人漢人十四人 讀祝官滿洲八人 學習贊禮郎讀祝官滿洲各二人掌相儀序事備物潔器凡國之大禋祀則分充典儀典樂通贊引禮傳贊司香司玉帛司爵司祝司饌掌燎掌瘞進俎挈壺司拜牌拜褥等官各共其職無有不恪凡中祀羣祀咸準式而差次之以奉殷禮焉滿洲贊禮郎初置十六員讀祝官初置四員又有禮部讀祝官二員康熙十年以禮部讀祝官改隸太常寺尋又増置額外讀祝官二員雍正十一年增置贊禮郎八員改額外讀祝官二員為正額乾隆三十七年以贊禮郎二員分隸鑾儀衛司贊鳴鞭四十年増置學習贊禮郎讀祝官各二員漢人贊禮郎順治初十六員康熙三十八年省二員雍正元年復置乾隆二年又増置二員九年復省四員又初制尚沿明舊凡   郊壇執事率用道流乾隆七年奉詔凡充太常樂員者毋得仍習道教如有不願改業者削其籍聽為道士 典簿㕔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行遣文移凡祭祀則辨籩豆牲牷之位而陳之 司庫滿洲一人 庫使滿洲二人掌祭器儀服之屬各以其物而分貯之嵗支銀於戸部鈎考出入以供祀事司庫員額順治元年置庫使員額雍正七年 筆帖式滿洲九人漢軍一人滿洲筆帖式初置十八員康熙三十八年省九員漢軍筆帖式初置二員康熙三十八年省一員 謹按太常寺初設有犠牲所牧滿洲漢人各一人從七品掌繋牲牷而芻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事改入内務府慶豐司管理
  天壇尉滿洲八人
  地壇尉滿洲八人
  太廟尉滿洲十人
  社稷壇尉滿洲五人右俱隸太常寺
  堂子尉滿洲八人右隸禮部掌管鑰守衛直宿之事朔望則奉薌以行禮凡祀日則守門以司其開闔出入之節焉員額順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闕員以五品尉序陞五品尉闕員以六品尉序陞惟
  太廟五品尉闕則以各
  壇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員外郎間次選授六品等
  尉闕吏部牒八旗掄送除授
  天壇祠祭署奉祀漢人一人 祀丞漢人一人
  地壇祠祭署奉祀漢人一人 祀丞漢人一人
  朝日壇祠祭署奉祀漢人一人
  夕月壇祠祭署奉祀漢人一人
  先農壇祠祭署奉祀漢人一人
  帝王廟祠祭署無専員以漢人贊禮郎司樂内一人委理右俱𨽻樂部掌典守神庫以時巡視而督其灑掃之役若葺治牆宇樹藝林木咸白於長官而敬供其事焉順治初置奉祀五人祀丞五人尋省祀丞二人凡奉祀員闕以祀丞序陞祀丞員闕以祝版生掄選除授謹按順治初設太廟首領内監一人内監二十九人今省内監九人  社稷壇首領内監一人内監九人
  今省内監五人又康熙二十五年 𫝊心殿告成設首領内監二人内監八人今省首領一人内監四人又順治初各   壇設壇户各   廟設廟戸以給掃除乾隆六年以原額過冗量加裁省今定設壇戸   天   地壇各十八人社稷壇十五人  朝日  夕月壇各十二人  先農壇二十人廟戸  帝王廟十二人 闗帝廟五人 都城隍廟六人又雍正間設昭忠祠賢良祠祠戸各二十人今各省十人謹識於此
  永陵掌關防官一人 副闗防官兼内管領一人 副關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二人 筆帖式四人
  永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福陵掌關防官一人 副關防官二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筆帖式四人
  福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世襲騎都尉一人 雲騎尉品級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關防官一人 副關防官二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
  一人 内管領一人 筆帖式四人
  昭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世襲一等侍衛兼二等輕車都尉一人 防禦十有六人 世襲六品尉四人 雲騎尉品級官二人 世襲六品官七人右俱滿洲員額掌守衛
  三陵凡班直之令饗獻之禮灑掃之節咸以時分司其事
  
  永陵總管等員康熙九年置掌關防等員康熙十一年置福陵
  昭陵掌關防總管等員俱順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總領司香尚膳及
  國戚章京等員
  福陵有副茶領副膳領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領等員又
  國戚章京六十五員
  昭陵有副總領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領等員又恩賜國戚防禦品級三員
  國戚章京二十員俱順治初年以來先後増置
  東陵
  泰陵管理承辦事務衙門宗室貝勒貝子公均無常員東陵
  泰陵内務府總管各一人掌帥其屬而嚴衛䕶時薦享以祇奉陵寢初康熙二年始除内大臣侍衛等守䕶
  孝陵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
  特命以王公守䕶别置大學士尚書侍郎領侍衛内大臣内務府總管副都統散秩大臣乾清門侍衛御前侍衛侍衛等員皆有闕不除乾隆二年定守䕶
  泰陵人員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員十人侍衛十人皆奉㫖除往尋設
  東陵
  泰陵承辦事務衙門各鑄給印章以守
  陵之貝勒貝子公及内務府總管等同領其政令焉守陵寢總兵官馬蘭鎮泰寧鎮各一人掌督帥官兵巡防逰
  徼以翼衛
  陵寢其内務府總管奉
  命兼攝者皆由
  特簡不為例所轄將弁職制詳具武職篇
  昭西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
  人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禮部掌關防郎中一人兼管   孝東陵事務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奉祀禮部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
  四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景陵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泰陵奉祀禮部郎中一人兼管   泰東陵事務 員外郎二人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四人
  泰東陵奉祀禮部員外郎二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部
  四人 筆帖式四人
  泰陵妃園寢主事一人 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孝賢皇后陵寢奉祀禮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二人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四人 筆帖式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端慧皇太子園寢讀祝官二人 贊禮郎三人
  東陵承辦事務衙門主事二人 筆帖式二人
  西陵承辦事務衙門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筆帖式四人右   東陵宗室郎中一員外郎一主事一   泰陵宗室員外郎一主事一
  餘俱滿洲員額郎中員外郎主事掌判署文案監視禮儀嵗供其品物以序祀事讀祝官掌讀祝辭奉制帛贊禮郎掌讚唱導引以詔行禮之節筆帖式掌繕録文移員額自康熙二年以來先後置乾隆二年定以
  孝陵奉祀禮部郎中為掌關防郎中凡各
  陵事務皆令㑹同辦理有闕則掄選引
  見請
  㫖簡補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員外郎主事共五人
  東陵工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四人 筆帖式四人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筆帖式四人泰東陵工部員外郎一人
  泰陵妃園寢工部主事一人掌嵗時修葺繕治之事祭祀則供其楮幣官府所須咸給其器具焉員額自康熙二年以來先後置
  昭西陵内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孝陵内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内副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内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内務府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尚膳正二人 内管領一人 内副管領一人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内務府員外郎一人 尚茶副尚膳副
  各一人 委署内副管領一人
  泰陵内務府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尚膳正二人 内管領一人 内副管領一人筆帖式二人
  泰東陵内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泰陵妃園寢内務府主事一人 内副管領一人孝賢皇后陵寢内務府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 内管領一人 内副管領一人 筆帖式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尚茶副尚膳副各一人 委署内副管領一人
  端慧皇太子園寢内副管領一人 尚茶副尚膳副各一人右俱内務府員額郎中員外郎主事掌奉祭祀奠享之禮掃除開闔之節藝林木薙草萊皆因時經理之尚茶尚膳正副掌熟俎之具蔬茹之品酏漿之用咸潔治而敬共之内管領副管領掌餅餌飴蜜之物以時薦之筆帖式分掌文案員額自康熙二年以來先後置
  昭西陵防禦十有六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孝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俱兼管   昭西陵孝東陵事務 防禦十有六人 輕車都尉一人 雲騎尉二人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防禦十有六人 驍騎校二人 筆帖式二人景陵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有六人 驍騎校
  二人 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防禦四人 驍騎校一人
  泰陵
  泰東陵總管一人翼領二人 防禦四十人 驍騎校五
  人 筆帖式二人
  孝賢皇后陵寢總管一人 翼領二人 防禦十有六
  人 驍騎校二人
  純恵皇貴妃園寢防禦八人 驍騎校一人端慧皇太子園寢防禦委署翼領一人 防禦七人委署驍騎校一人右俱滿洲員額總管翼領掌帥八旗官兵巡視守䕶防禦驍騎校掌守衡門戸庫藏祭祀則供其几筵筆帖式分掌文案員額自康熙二年以來先後置

  皇朝通典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巻二十八
  職官
  光禄寺卿 少卿 四署署正 署丞 典簿司庫 庫使 筆帖式光禄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
  大内膳羞及祭祀朝㑹燕饗酒醴饔餼之需辨其物品釐其法式以待供饋凡大祀則視刲牲祭之日以卿二人進福酒福祚而頒其膰肉於百執事之人凡蕃國貢使廩于館者則序其等而為之庀具焉所屬有大官珍羞良醖掌醢四署順治元年置光禄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少卿滿洲一人漢人二人寺丞漢人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寺丞員額少卿亦省漢人一人乾隆十三年以來以大臣總理寺事皆由
  特簡無常員 大官署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掌肉脩蔬茹之屬辨其物而共之祭祀燕饗則陳其几席焉順治元年定四署置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署丞各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又漢人監事各一人十三年省漢人監事員額十五年又省漢人署丞四人珍羞署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掌及時獻其禽鱻以薦新于
  廟祭祀則共兔醢若燕饗之品物各凖其度數以差次之良醖署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 署丞滿洲二
  人掌共祭祀燕饗之酒醴設酒庫于西安門内授之灋式而頒其政令焉 掌醢署署正滿洲漢人各一人 署丞滿洲二人掌共百事之鹽及果實飴蜜醯醬之屬咸以時按式而告備焉 典簿㕔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章疏文移順治元年又置司牲漢大使一人十五年省 司庫滿洲二人 庫使滿洲八人掌庫帑出納 筆帖式滿洲十有八人順治元年置滿洲筆帖式二十有一人漢軍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漢軍員額復省滿洲筆帖式三人
  等謹按周禮膳夫有惟王不㑹之文説經者或
  以為疑不知當時九式掌于冢宰人主自不得恣其費用所以用皆合式不必以有司之法㑹之並非蕩然無節也三代以後侈汰漸萌至明嘉隆間嵗用逾四十萬厨役多至四千一百餘名奸蠧叢生實為弊藪我
  朝自康熙初定制錢糧皆歸户部光禄以時支取儲用歴加撙節嵗祗支銀二萬兩月要其數以
  奏務使品式有定出入有經冗費盡除成規共守信足永昭
  儉徳矣
  太僕寺卿 少卿 左右司員外郎 主事 主簿 筆帖式 統轄總管 兩翼總管翼長 䕶軍校 辦理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主事 筆帖式太僕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兩翼牧馬塲之政令凡遇
  車駕行幸以卿少卿一人隨
  蹕司幔城網城䭾載槖駝毎嵗夏季則以卿少卿一人率屬赴牧塲稽其孳生斃損之數分注于冊三年乃均齊之以定賞罰焉
  國初太僕寺附于兵部武庫司設卿滿洲漢人各一人少卿滿洲二人漢人一人寺丞滿洲漢人各一人順治元年省太僕寺九年復置十五年省寺丞員額十六年復置康熙二年仍省雍正三年始建衙署於正陽門之東乾隆十三年省滿洲少卿一人又初設各牧監監正康熙二年省近嵗以來以大臣兼管寺事皆由
  特簡無常員按 國初别設苑馬寺置卿及主簿監正等官康熙二年裁謹附識 左司員外郎滿洲䝉古各一人 主事滿洲䝉古各一人掌䭾載幔城網城之駝隻以備
  巡幸之用初制不分司設滿洲員外郎八人雍正三年省二人改設𫎇古員外郎二人乾隆六年始置左右二司各分職掌給以印信十三年定原設員外郎八人改為滿洲員外郎二人䝉古員外郎二人滿洲主事二人䝉古主事二人 右司員外郎滿洲䝉古各一人 主事滿洲𫎇古各一人掌察騐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馬匹盈虧以時印烙 主簿滿洲一人掌章奏文移初置漢人主簿一人康熙二年雍正二年復置滿洲主簿一人 筆帖式滿洲八人䝉古八人初制滿洲筆帖式十有一人䝉古四人漢軍二人康熙二年省滿洲筆帖式三人雍正三年省漢軍員額乾隆三年増置蒙古筆帖式四人 謹按太僕寺初置常盈庫以直𨽻山東河南額徵馬價銀六十餘萬解寺貯庫嵗終覈銷設漢大使一人掌之尋以馬價銀歸併户部省常盈庫大使員額謹識 統轄兩翼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總管一人以察哈爾副都統兼管 兩翼總管各一人 翼長各一人 䕶軍校各四人以上皆𫎇古員額 駐劄張家口辦理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務主事一人 筆帖式一人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置于張家口外左翼四旗在哈喇尼敦井東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右翼四旗在齊齊爾漢河東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馬羣百九十二毎羣牧長牧副各一人牝馬羣百六十毎羣牧丁八人牡馬羣三十二毎羣牧丁十有四人䕶軍三百十有四人總管翼長居適中之地綜治牧政䕶軍校協領等各巡牧所禁盜馬及墾耕者統轄總管乾隆十三年置以察哈爾副都統兼理總管康熈四十四年置䕶軍校等員雍正元年置又原置有副管二人防禦二人翼領四人驍騎校三人今俱省凡總管員闕于察哈爾佐領世爵及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翼長等官内選用翼長以下員闕于䕶軍校等官次第選用皆由寺引
  見除授張家口辦理牧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務官于本寺主事筆帖式
  内各揀選一員五年輪請更換
  鴻臚寺卿 少卿 鳴贊 序班 主簿 筆帖式鴻臚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朝㑹賓客祭祀燕饗之儀詔之著位而贊其升降拜跪之節有失朝及不如儀者糾之順治元年置鴻臚寺設滿洲漢人卿各一人滿洲少卿一人漢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十五年省漢人少卿一人寺丞一人康熈五十二年罷寺丞官不設乾隆十四年定以禮部滿洲尚書兼管鴻臚寺事永為恒式 鳴贊滿洲十有四人漢人二人掌儐導及行禮唱贊之事滿洲鳴贊順治初置十六人乾隆三十七年以二人改屬鑾儀衛司贊鳴鞭其留寺者實十有四人漢人鳴贊初置八人自順治二年至十三年先後省四人乾隆七年又省二人 序班漢人四人掌序百官之班位初置二十二人順治十五年省十人康熈三十八年省六人乾隆七年省二人又有學習序班以直𨽻山東山西河南儒學生内考取初置十有二人乾隆十七年改定專用直𨽻諸生以八人為額序班缺以學習者選授鳴贊缺以序班逓升咨送吏部題補 主簿㕔主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行遣文移繕寫章牘順治元年置額初又設有各館主簿後俱省 筆帖式滿洲四人滿洲初置十人後省四人又有漢軍二人後俱省
  國子監祭酒 司業 監丞 博士 典簿 典籍 助教 學正 學録 算法館助教筆帖式
  國子監祭酒滿洲漢人各一人 司業滿洲𫎇古漢人各一人掌成均之法以教國子及俊選之士八旗官學亦𨽻屬焉分經書文藝以課諸生月有試季有考以辨其詣力之勤惰學業之優劣而董勸之
  國初設國子監祭酒滿洲蒙古漢人各一人司業滿洲二人䝉古漢人各一人順治十七年省䝉古祭酒司業員額雍正五年復置蒙古司業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滿洲司業一人其總理監事大臣自雍正三年始置皆由
  特簡無定員 監丞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學規以督教課察勤惰均廩餼核支銷有不如規者糾治之博士滿洲漢人各一人掌闡明經説以助教迪與六堂助教學正學録並司學舎經義事宜初置滿洲博士一人漢人博士三人順治十五年省漢人一人康熙五十二年又省一人 典簿㕔典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簿書以稽文移之出入典簿㕔典籍漢人一人掌藏弆經史以備諸生誦習凡書籍之刻板于監者則主其摹印之事以備流傳 率性堂漢人助教一人學正一人修道堂漢人助教一人學正一人誠心堂漢人助教一人學正一人正義堂漢人助教一人學正一人崇志堂漢人助教一人學録一人廣業堂漢人助教一人學録一人八旗官學助教滿洲十有六人䝉古八人六堂助教掌教八旗直省俊選之士學正學録為之貳凡諸生之學于黌舎者百五十六人在外講肄而以時赴學考核者百二十人其持州縣牒赴監考到分堂學習者無員數毎旬以制藝策論試所習業三年期滿視其等第移吏部註籍而録用之八旗官學助教掌分教八旗子弟旗各有學選滿洲六十人𫎇古漢軍各二十人以充學生清文國語滿洲助教詔之䝉古語言文字及騎射䝉古助教詔之經書文藝漢人教習詔之三年學成升其尤者于太學漢人助教初設十有二人順治十五年省六人學正初設十有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六人五十二年又省二人學録初設六人順治十五年省四人滿洲助教順治元年始設二人于太學尋立八旗官學令六堂分教十五年八旗各建學舎乃省大學員額而别置官學助教十有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復置𫎇古助教六人亦順治元年置十八年省四人雍正二年復置 算法館助教一人掌分教算學諸生初康熙九年始選八旗官學生習算法雍正十二年増置教習十有六人乾隆三年罷八旗官學算法教習别立算學設肄業生滿洲漢人各十有二人䝉古漢軍各六人附學生二十四人以漢人教習二人佐訓課助教綜司之凡線面體三部各限一年業成七政共限二年滿五嵗乃甄録之視出身有差以欽天監博士天文生敘用 俄羅斯館助教滿洲漢人各一人掌教俄羅斯所遣入學子弟於官學及六堂助教内掄選二員兼司之不為額闕又琉球等國有遣子弟入學者選貢生一人教習而以博士一人董率之 筆帖式滿洲四人䝉古二人漢軍二人滿洲漢軍員額順治元年置𫎇古員額順治十八年欽天監監正 監副 時憲科五官正 五官司書 天文科五官靈臺郎 五官監候漏刻科五官挈壺正 五官司晨 博士 主簿天文生 隂陽生 筆帖式欽天監監正滿洲一人西洋一人 監副滿洲漢人各一人 左右副監各西洋一人掌測候推步之法觀察星辰稽定節序占天象以授人時所屬有時憲天文漏刻三科順治元年設欽天監監正等官皆以漢人除授康熙四年定置滿洲漢人監正各一員滿洲漢人左右監副各二員八年以西洋人充漢監正員額尋又増置西洋監副一員雍正三年以西洋人實授監正乾隆十八年省監副滿洲漢人員額各一増置西洋左右監副為二員其總理監務王大臣自乾隆十年以來始置皆由
  特簡無定員 時憲科五官正滿洲二人䝉古二人春夏中秋冬五官正漢人各一人 秋官正漢軍一人 五官司書漢人一人 博士滿洲三人漢軍二人漢人十有六人掌推天行之度騐嵗差以均節氣凡時憲書之以
  國書䝉古文譯布者滿洲𫎇古五官正司之推算日月交食七政相距衝退留伏交宫同度等事漢人五官正司之推驗日月五星相距等事漢軍秋官正司之校刋時憲書以頒四方五官司書司之博士嵗以漢人二人直譙樓視更鼔之節餘各從其長以分典厥事五官正滿洲䝉古漢人員額俱康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設有囘囘科順治初裁革以其職改𨽻漢軍秋官正五官司書初置二人康熙十四年省一人博士初置滿洲六人漢軍三人漢人三十六人康熙四年省漢人博士十有四人五年復増設漢人博士二人分𨽻三科如今額焉 天文科五官靈臺郎滿洲三人漢軍一人漢人四人 五官監候漢人一人 博士滿洲三人漢人二人掌眡天象之垂書雲物以協嵗占毎日以滿洲漢人官各一人率天文生十有五人登觀象臺考儀器以窺乾象毎時以四人分觀四方晝夜輪值凡八節風占及雲氣流星諸象當奏者送監宻題以
  五官靈臺郎五官監候各員額俱康熙四年定又原設有漢人五官保章正二人康熙十四年漏刻科五官挈壺正滿洲漢人各二人 五官司晨漢軍一人 博士漢人六人掌調壺漏測中星審緯度相隂陽以諏時日而卜營建焉五官挈壺正員額康熙四年定五官司晨初置漢軍漢人各一人康熙十四年省漢人員額 主簿㕔主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章奏文移主簿員額康熙四年食俸天文生滿洲十人䝉古六人漢軍八人漢人二十四人 食糧天文生漢人五十六人 食糧隂陽生漢人十人滿洲𫎇古漢軍天文生俱以算學生充補視筆帖式食俸漢人天文生隂陽生以算學生暨肄業生選充食俸者視從九品食糧者亦以九品頂帶給之均與世業子弟分班補用天文生分𨽻三科各司推算觀候之事隂陽生𨽻漏刻科主譙樓直更監官以時考其術業而進退之筆帖式滿洲十有一人䝉古四人漢軍二人筆帖
  式員額俱康熙四年
  太醫院院使 院判  御醫吏目 醫士 醫員
  太醫院院使漢人一人 左右院判漢人各一人掌醫之政令率其屬以供醫事  御醫十有五人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 醫士四十人醫員三十人以上俱漢人員額掌九科之法以治疾曰大方脈小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鍼炙科眼科口齒科正骨科自院使至醫士皆以所業專科分班侍直曰宫直曰六直其直次曰外班房曰東藥房各以其次更代供使令焉又有効力醫生無定員掌炮製之法院使考其術而進退之又設教習㕔簡御醫吏目之能者二人為教習以課醫人自順治元年初設御醫十人吏目三十人豫授吏目十人醫士二十人十八年省吏目二十人並省豫授吏目員額康熙九年復設吏目豫授吏目各十人十四年省吏目十人三十一年又省豫授吏目六十一年増置醫士二十人雍正元年復増置吏目十人改豫授吏目為吏目七年増置御醫五人八年吏目改為八品九品者各十五人増置食糧醫員三十人凡醫員間有䝉
  特㫖加銜者不得過三品






  皇朝通典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二十九
  職官
  内務府總管大臣 堂郎中 主事 廣儲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織造監督 㑹計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内總管 副内總管掌儀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御茶膳房總管大臣 尚茶尚膳正副侍衛 主事  御藥房主事 内管領 都虞司郎中 員外郎主事  行宫總管 苑副 千總 養鷹狗處統領頭目 慎刑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營造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養心殿造辦處郎中 員外郎 主事 慶豐司郎中 員外郎主事 各司庫掌催掌 各司筆帖式 上駟院  奉宸苑 武備院  盛京内務府官屬太監職制附
  内務府總管大臣無定員以王公大臣兼攝或以侍衛府屬郎中内三院卿
  簡用掌理内府之政令凡職員選除財用出入宴饗祭祀膳羞服御賞賚賜予刑罰工作教習訓導之事皆綜理而受其成凡直宿日派總管大臣一人如因事不能入直以郎中等官代之所屬廣儲㑹計掌儀都虞慎刑營造慶豐七司及諸衙門上駟院奉宸苑武備院並隸焉
  國初置内務府順治十一年改置十三衙門曰司禮監尚方司御用監御馬監内官監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司設監兵仗局惜薪司鐘鼓司織染局十八年並裁仍設内務府以大臣總管 堂郎中一人 堂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掌治堂事凡府屬文職陞補武職隸都虞司及章奏文移皆隸焉康熙四十二年設郎中一員後省雍正十三年復設堂主事康熙十六年設委署主事雍正元年設後省乾隆二十二年復設即以筆帖式補放給以六品虚銜不出缺各司主事委署主事裁設皆同 堂筆帖式三十八人 兼司缺筆帖式四人掌理文案順治十八年設堂筆帖式十六員以後陸續増設至三十八員各司筆帖式因其事之繁簡以定額皆先後裁設兼司缺筆帖式雍正四年 廣儲司總管六庫銀庫皮庫緞庫衣庫磁庫茶庫郎中二人部員兼管六庫郎中二人郎中四人員外郎十二人部員兼庫員外郎六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司庫十二人無品級司庫十二人筆帖式二十六人總管六庫郎中掌總核六庫出納事務郎中員外郎主事掌分理各庫部員兼庫郎中員外郎掌兼綜庫事以資糾查司庫庫掌儲藏出納初名御用監順治十八年分為銀庫皮庫緞庫衣庫康熙十六年改定為廣儲司四庫二十八年分設磁庫茶庫共為六庫初設郎中三人雍正十三年增設總管郎中二人員外郎初設八人康熙二十八年增設四人部員兼庫郎中員外郎乾隆三十三年設司庫康熙九年設八人二十八年増四人無品級司庫康熙四十四年設自後陸續増設
  寧壽宫總管事務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四人學習筆帖式四人内管領二人郎中員外郎主事掌稽查看守
  寧壽宫陳設輪流直宿及造具檔册之事内管領掌分地掃除乾隆四十年
  寧壽宫地方𦂳要𣲖内務府大臣二人専管並設立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内管領等員以専司其事其檔籍清冊鈐用廣儲司印四十四年增設委署主事一人學習筆帖式四人 織造監督江寧府蘇州府杭州府各一人於内務府司員内
  簡用帶原銜管理司庫各一人筆帖式各二人庫使各
  二人掌分司所駐劄地方供奉
  上用緞疋及應用官用緞疋皆監視而督理之嵗終奏銷造冊呈内務府以副冊送廣儲司察覈順治初年設三處織造官監督筆帖式庫使各一人三年更代十八年定一年更代康熙元年各增庫使一人二年奏定三處織造不限年更代各增筆帖式一人六年各增庫使一人 㑹計司郎中二人員外郎六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六人催長五人掌核理内府帑項出納之數及莊園地畝户口徭役定其籍而受其要焉初名内官監順治十七年改為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定為㑹計司初設郎中三人康熙三十八年裁一人雍正元年復設一人乾隆四十年裁一人員外郎員額順治十七年定初設總催八人後裁尋復設五人後改為催長 内管領掌闗防一人於各司院郎中内揀選兼管協理闗防事務二人於各司院員外郎内揀選兼管内管領三十人副内管領三十人筆帖式八人内管領副内管領掌承應
  内廷灑掃糊飾官三倉出納酒菜器皿皆司之並管理該管領下户口田産官員俸餉兵丁錢糧之收發出入
  國初設内管領四員順治間增十六員康熙二十三年每管領下增設副内管領一員嗣後陸續增置有官三倉酒醋房青菜庫外餑餑房車輛庫家伙倉蠟備倉氷窖蠟票蘇拉處諸専司之事雍正元年以一員管理闗防二員協理闗防事務乾隆十五年以各司院郎中揀選一員掌管理闗防員外郎二員協理闗防事務其掌闗防之内管領仍専司本管領之事 管理三旗納銀莊郎中一人員外郎六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十有二人掌三旗各莊之糧税徵收治其賞罰與其優恤之事初由三旗各佐領管理康熙三年設員外郎六人専管十六年隸㑹計司雍正元年另設衙門置郎中一員乾隆元年設主事一人後裁 掌儀司郎中二人員外郎八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一人司俎官五人贊禮郎十有七人掌内府祭祀筵宴禮儀樂舞之事初名禮儀監順治十七年改為禮儀院康熙十六年定為掌儀司初設郎中三人員外郎八人康熙三十八年裁郎中一人司俎官初為司胙官設四人後增設一人並改為司俎官贊禮郎初設十二人雍正十年增五人
  御茶膳房總管大臣無定員尚膳正尚茶正頭等侍衞各一人二等侍衛各二人尚膳副尚茶副三等侍衛各二人尚膳三等侍衛四人藍翎侍衛七人尚茶三等侍衛三人藍翎侍衛四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十有二人掌敬設
  上用茶品供奉
  御饌及供應賜茶筵宴之事初設飯房總領茶房總領各三人飯上人三十五人茶上人十七人康熙二十八年定飯上人委署總領一人雍正元年定飯房茶房俱授為二等侍衛飯上人授三等侍衛六人藍翎侍衛七人茶上人授三等侍衛三人藍翎侍衛四人又定茶房侍衛内委署總領一人乾隆八年定飯房茶房二等侍衛内各授一等侍衛一人十五年改飯房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飯房總領為尚膳正副總領為尚膳副茶房總領為尚茶正副總領為尚茶副主事一人雍正二年
  中正殿管理事務員外郎二人筆帖式四人内務府三人外旗䝉古一人
  雍和宫管理事務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筆帖式三人掌造辦佛像供應念經事務
  中正殿員外郎康熙三十六年
  雍和宫郎中等員乾隆九年以司官兼管十六年定為額設
  咸安宫官學管理事務大臣一人協理事務大臣一人以内大臣 簡派兼充滿漢總裁六人以翰林院官充滿洲二人漢人四人管理事務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筆帖式一人滿洲教習十三人繙譯六人清語三人弓箭四人漢人教習九人官學生一百十八人䝉古學總裁二人管理事務司官二人教習二人官學生二十四人凡内府三旗八旗滿洲䝉古之秀頴者咸與焉雍正七年乾隆元年
  咸安宫官學生内務府留三十人增設八旗滿洲各十人十三年增設𫎇古官學員額皆陸續增定焉
  景山官學兼管事務司官五人以郎中員外郎派充滿教習九人漢教習十二人官學生三百八十八人
  景山官學掌訓迪内府三旗之俊秀教之書射以作人材康熙二十四年
  御藥房兼管司官二人内管領一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副内管領二人庫掌二人委署庫掌二人筆帖式十有二人掌詳慎供用藥料和合丸散之事順治十四年設以總管首領太監管理康熙三十年改歸府屬員額陸續増置 都虞司郎中二人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六人催長八人掌府屬武職陞補及三旗禁旅訓練調遣供應畋漁之禁令初名尚膳監順治十八年改為採捕衙門康熙十六年改定為都虞司初設郎中三人員外郎五人後各裁一人 内務府鑲黃正黄正白三旗䕶軍營䕶軍統領各一人䕶軍㕘領各五人副䕶軍㕘領各五人孔雀翎委署㕘領各三人前鋒委署㕘領各二人鳥鎗䕶軍校各二十人舊營䕶軍校各十三人前鋒䕶軍校各二人前鋒戴藍翎委署䕶軍校各二人舊營戴藍翎委署䕶軍校各五人筆帖式各十人
  圓明園内務府三旗䕶軍營夸蘭達一人䕶軍㕘領各一人副䕶軍㕘領各一人委署㕘領各一人䕶軍校各三人副䕶軍校各一人筆帖式四人䕶軍營統領㕘領等官掌率其屬以宿衛
  宫禁導引扈從及訓練察班之事
  國初每旗編為五甲喇設㕘領一人順治九年立鳥鎗營每旗添設㕘領委署㕘領䕶軍校等員十三年鳥鎗䕶軍撥回舊營以委署㕘領為副㕘領乾隆十三年立前鋒營設前鋒委署叅領䕶軍校等員
  圓明園内三旗䕶軍營夸蘭達及叅領等官掌率其屬以翊衛園苑及訓練稽察之事雍正三年
  京城内䕶軍營分駐設叅領䕶軍校等員九年設執掌闗防夸蘭達一員
  熱河
  行宫總管二人由尚書都統内務府  簡放者仍各帶原品職銜苑副四人千總十一人副千總二十二人喀喇河屯常山峪兩間房巴克什營荆闗波羅河屯濟爾噶朗圖阿穆呼朗圖張三營等處
  行宫千總各一人副千總各一人王家營釣魚臺黄土坎十八理汰等處
  行宫副千總各一人
  溥仁寺
  普樂寺
  安逺廟
  普陀宗乗廟
  殊像寺千總各一人副千總各一人
  普寧寺
  廣安寺
  羅漢寺把總各二人㑹典載東路七處西路四處北路六處千總委署千總各一人行宫總管苑副掌總理翊衞各處
  行宫及陳設稽察之政令千總副千總把總掌典守陳設稽察内圍董率掃除之事熱河總管康熙四十二年設苑副乾隆三十五年設各處千總康熙四十一年以來陸續增設
  養鷹鷂處管理事務三人以王公  御前大臣侍衞等官管理協辦事務兼鷹上統領二人副都統一人二等侍衞一人藍翎侍衞頭領五人六品職銜副頭領五人筆帖式二人内養狗處頭目二人兼三等侍衞一人兼藍翎侍衞一人副頭目二人外養狗處頭目六人副頭目六人筆帖式三人掌飼養鷹狗随圍進哨以供蒐畋之事鷹房鴉鶻房及養狗處員額俱係
  國初設立乾隆十一年改鷹房鴉鶻房為養鷹處養鴉鶻處三十七年裁養鴉鶻處其員額轉補養鷹處 慎刑司郎中二人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人掌府屬刑名審讞定擬之事凡審擬罪案皆依刑部律例其有情罪重大者移咨三法司㑹審題結初名尚方司順治十二年改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定為慎刑司員額順治以來前後增定 營造司郎中二人員外郎七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六人掌繕修工作及薪炭陶冶之事所屬有六庫三作曰木庫司物材曰鐵庫司鑄造鐵噐曰噐皿庫司藤竹木噐曰柴庫司薪材曰炭庫司煤炭石灰曰房庫司凉棚席篷檾麻曰鐵作司打造鐵器曰花爆作司造烟火花爆曰油漆作司繪堊六庫各設庫掌庫守三作皆設司匠領催皆未入流惟鐵作司匠給八品虚銜初名惜薪司順治十八年改為内工部康熙十六年改定為營造司初設郎中三人後裁一人員外郎六人後増一人 官房租庫值年總管内務府大臣一人郎中一人員外郎三人以各司兼管筆帖式七人庫掌一人掌内外城官房之租課按月徵收以供營造司之用初屬營造司管理康熙六十二年立租庫各員額乾隆三十六年以内務府大臣值年管理
  御書處管理事務大臣一人兼管郎中員外郎無定員監造一人署監造一人庫掌三人署庫掌六人筆帖式二人掌敬刋
  御筆裱搨之事員額康熙四十九年定監造庫掌品級
  乾隆四十三年
  武英殿修書處管理事務王大臣一人監造二人庫掌四人署庫掌六人筆帖式四人掌繕刻装潢各館書籍及
  宫殿陳設書籍之事員額康熙十九年定監造庫掌品級乾隆四十三年定設總裁二人請  㫖欽㸃提調二人於纂修内奏充纂修十二人以翰詹衙門各官奏充専司校對
  養心殿造辦處郎中三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庫掌六人筆帖式十五人掌造辦供
  御物件監督工作管理儲藏之事初設造辦活計處管理事務無定員乾隆二十四年定設員額
  慶豐司郎中一人員外郎八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十五人廏長十人廏副十九人掌蕃息牛羊羣牧供用考成之事順治初年設内牛圏三於
  西華門外設外牛圈三供乳餅牛圏一於
  南苑設牛圏六于豐臺管理牛隻羊隻各設員外郎三人及廏長筆帖式等員康熙十六年歸併掌儀司管理二十二年設慶豐司置郎中二人增置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不隸内務府雍正元年歸併内務府管理乾隆四十年裁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等謹按内務府之制七司各掌府事其餘分建衙門並鑄給闗防印信統轄于總管大臣而不與七司相隸屬惟是事類相近允宜依次分序如
  寧夀宫事務檔册用廣儲司鈐印監督織造由緞庫郎中察覈内管領之錢糧納銀莊之奏銷皆由㑹計司辦理
  御茶膳房
  中正殿
  雍和宫管理事務皆掌習禮儀之事而官學藥房附焉官房租庫本由營造分設
  御書處
  武英殿修書處
  養心殿造辦處均掌
  内廷書籍典册修造之事兹並遵
  大清㑹典成例以類序次惟内三旗䕶軍營
  圓明園䕶軍營暨各
  行宫千總㑹典序官别著於武職篇而奉行則例仍載於都虞司卷以府屬武職陞遷諸事均隸都虞司也兹並從類序於七司之後至府屬之三院及
  盛京内務府官屬並附卷中
  上駟院兼管事務大臣無定員卿二人掌總理
  御廏事務供直扈從應用諸馬政皆總司之及廏屬官
  員選除賞罰之事所掌有
  上乗御馬一廏
  皇子乗馬一廏
  南苑御馬六廏
  御騾二廏小馬一廏駑馬六廏
  儀仗馬一廏又有大淩河牧羣上都達布遜諾爾達里岡愛牧羣各設有總管翼領牧長牧副等員皆歸上駟院統轄上駟院初名
  御馬監順治十八年改為阿敦衙門以大臣侍衛等官管理無定員康熙十六年改為上駟院三十三年額設堂官一人雍正六年定為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衛補授一人由内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堂郎中一人主事二人委署主事一人掌辦理揀選補放及稽查馬匹錢粮文移檔案之事 左司員外郎一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掌内外羣廏㳺目處馬駝數目及定議賞罰之事 右司員外郎一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掌員役俸廪馬駝草豆及稽察奏銷之事康熙十六年設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二十四年設郎中一人増設員外郎二人三十三年分為左右二司增設主事三人三十八年裁員外郎二人五十九年設委署主事三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尋裁乾隆二十二年仍設委署主事三人 筆帖式二十二人員缺自康熙十六年以來陸續增置 上駟院侍衛二十一人司鞍長三人掌演習
  御馬 廏長十七人牧長五人副牧長五人牧廏副四十五人䝉古醫生頭目三人掌時其芻牧謹其出入以聼堂司之政令康熙三十三年設辦理堂務上駟侍衛四人辦理二司事務各二人復増設七人乾隆二年増設六人廏長牧長以下康熙六十年以來陸續増置奉宸苑兼管事務内大臣無定員卿二人掌總理苑囿事務及本苑職官遷授陞除之事所隸有
  景山
  瀛臺長河
  玉泉山稻田厰
  南苑
  圓明園
  暢春園
  清漪園等處事務奉宸苑初名尚膳監所管係景山
  瀛臺事務康熙十年以内務府總管管理十六年歸併都虞司二十三年設立奉宸苑仍以内務府總管管理印信雍正六年設奉宸苑堂官定為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衛補授一人由内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郎中二人員外郎四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苑丞十三人筆帖式十五人
  玉泉山稻田厰庫掌一人筆帖式三人郎中主事掌本苑題奏咨行補授職員之事員外郎掌分管各處園囿河道事務苑丞掌㸔守直宿陳設器皿之事康熙三十三年設郎中一人乾隆十六年増設一人員外郎主事俱康熙二十三年設委署主事四十年設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二年仍設初設催總二人雍正二年以後陸續增設乾隆十七年改名總領二十四年改為苑丞筆帖式 國初以來先後增置
  南苑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苑丞三人苑副六人筆帖式五人郎中員外郎主事掌本苑官職陞除及分管九門草甸圍墻樹木牲獸之事苑丞苑副掌㸔守直宿陳設器皿之事初屬内監管理順治十八年屬採捕衙門康熙二十三年歸併奉宸苑員額順治十八年以來先後増設
  圓明園管理事務大臣無定員郎中一人協理事務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苑丞六人苑副十七人筆帖式九人庫掌二人
  長春園 熙春園 綺春園 春熙院管理事務員外郎一人苑丞三人苑副九人筆帖式四人
  暢春園管理事務郎中一人苑丞四人苑副六人署苑副十六人筆帖式六人
  清漪園 静明園 静宜園兼管大臣無定員辦理事務員外郎各一人苑丞九人苑副十人筆帖式四人學習筆帖式二人催長二人郎中員外郎等官分掌園庭事務職守與本院司官同 圓明園額雍正三年以來先後置設 暢春園額康熙年間定清漪園額乾隆十六年以來陸續増定 織染局員外郎無定員由總管大臣 奏委司庫一人筆帖式三人庫使六人司匠二人領催二人掌織造
  上用緞紗染綵繡繪之事順治十八年康熙三年歸内務府管理乾隆十六年移織染局于
  萬夀山初設員外郎一人乾隆十六年裁以 萬夀山總理大臣兼管其辦事員外郎由該大臣奏委司庫以下員缺康熈三年以後陸續増定按初制别設有上林苑監監丞一人康熈三
  十七年裁屬官林衡嘉蔬二署設漢署丞各一人順治十五年裁良牧蕃育二署設漢署丞各一人康熙三十七年裁謹附識
  武備院兼管事務大臣無定員卿二人掌總理陳設
  御用武備修造器械及賞賜支放之事武備院初名鞍樓以侍衞三人員外郎等官掌理順治十一年改為兵仗局十八年改為武備院康熙五年隸内務府十五年分為鞍庫甲庫氊庫共三庫三十七年分鞍庫為北鞍庫南鞍庫雍正三年以侍衞三人定為正三品卿職乾隆十四年定為卿二人由侍衞補授一人由内務府司官補授一人 郎中二人主事二人委署主事一人筆帖式二十八人内四庫各二人沙河氊作二人掌本院題奏事件核銷錢糧總理四庫收發文移之事郎中康熙二十一年設主事康熙十六年設委署主事六十一年設後省乾隆二十二年後設 北鞍庫員外郎二人庫掌二人署庫掌一人傘房掌葢三人署掌葢三人班領三人署庫掌一人帳房處司幄三人署司幄三人鞍板司匠一人掌供奉
  上用鞍轡繖盖幄幕之事傘房帳房處鞍板作皆屬焉南鞍庫員外郎二人庫掌二人署庫掌一人熟
  皮作司匠一人掌官用鞍轡各項皮張雨纓縧帶之事熟皮作屬焉康熙十五年設鞍庫員外郎等官三十七年分為北南二庫四十三年添設員外郎二人初設掌傘帳房頭目匠役催領等員乾隆二十四年改為掌葢司幄司匠員額均先後増定 四庫員外郎二人庫掌二人署庫掌一人鋄作司匠三人掌盔甲刀仗旗纛器械之事鋄作屬焉員額康熙十五年以後陸續増定 氊庫員外郎二人庫掌二人署庫掌一人沙河氊作司匠一人司弓三人署司弓三人司矢三人署司矢三人骲頭作司匠一人靴皮作司匠一人掌弓箭靴鞋氊片之事骲頭作靴皮作屬焉康熙十五年設員外郎及弓匠協領備箭協領等員乾隆二十四年弓箭協領改為司弓備箭協領改為司矢
  盛京内務府鑲黄正黄正白三旗佐領各一人驍騎校一人廣儲司承管司庫二人庫使十有六人兼領三旗織造庫催總三人會計司承管催總二人筆帖式一人掌儀司承管催總二人筆帖式三人廣寧司承管催總一人都虞司承管催總二人筆帖式一人營造司承管催總一人堂主事一人委署主事一人管理三庫内管領一人筆帖式十有五人三旗内管領一人掌領達一人倉達三人筆帖式三人掌祗奉
  三陵守䕶
  宫殿凡營葺掃除之宜四時品物薦獻之事咸共其事粟穀果蓏鱻薧皮革之著於籍者則辨其類而納之以儲邦用皆佐領率其屬經理之而總其成于奉天將軍焉
  盛京内務府鑲黄旗正黄旗佐領順治三年置正白旗佐領雍正八年置各驍騎校康熙十九年置營造掌儀都虞三司總催初各置一員乾隆二十九年各增一員㑹計司總催初置三員乾隆二十九年省一員廣儲司司庫初置三員後省一員庫使
  初置十員乾隆九年増六員堂主事内總管等員俱乾隆十九年以來先後增置
  太監職制
  四品總管太監銜二曰宫殿監督領侍曰宫殿監正侍亦有以七品執守侍充者 六品副總管銜曰宫殿監副侍亦有係執守侍銜者 首領太監銜二七品曰執守侍八品曰侍監 副首領八品侍監充亦有無品級者 筆帖式八品侍監充惟敬事房有之 太監無品級凡總管首領初定品級皆有正從雍正八年更定品級不分正從乾隆七年定宫内等處太監官職以四品為定又
  頒定則例七條宫殿監處分例十一條又凡例四條各處首領太監處分例十六條永逺遵守錢糧俱按現行則例内額數不許增添其錢糧之額以銀五錢米半斛銀自毎月八兩至二兩凡十三等米自每月八斛至一斛半凡十四等其人之數總管十四人副總管八人首領一百八十九人副首領四十三人筆帖式四人太監無定額順治年定制不過千餘其職掌惟敬事房辦理宫内一切事務禮儀及承行内務府文移并收納外庫錢糧其餘專掌隨侍守䕶承應灑埽坐更等事
  等謹按我
  朝内治修明
  世祖章皇帝設立鐵牌裁定内官員數
  聖祖仁皇帝御極之初以内官吳良嗣狡譎盡罷十三衙
  門其七司三院
  特簡内大臣總管合於周官奄寺隸屬太宰之意皇上親定條規爵秩永不得至三品
  列聖相承訓飭兢兢凡内務府官所司事明以宦官總領者胥為裁汰奄人不過供掃除使令之役其職制人數詳載宫史㝡為肅清云

  皇朝通典卷二十九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皇朝通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