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四庫全書本)/卷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九
  宋 張行成 撰
  觀物外篇下之下
  諸卦不交於乾坤者則生於否泰否泰乾坤之交也乾坤起自奇偶奇偶生自太極
  太極一也真一含三而無對動靜則有奇偶分太極而各半乾坤自此生矣諸卦不交於乾坤者則生於否泰否泰乾坤之交也此發明李挺之變卦圖也李挺之傳康節六十四卦圖剛柔相易周流變化以乾坤二卦為易之門萬物之祖功成無為凡卦一隂一陽者由復姤而來二隂二陽者由臨遯而來三隂三陽者由否泰而來六十四卦不反對者八反對者五十六而反對之中否泰既未濟四者重見則亦六十卦也以三陽三隂而變者主六爻而言用之升降也元包以五世歸魂遊魂而變者則主八卦而言體之飛伏也隂陽平均迭為賓主則乾坤之體變為否泰之用故三隂三陽之卦不交于乾坤而生於否泰也先天圖否泰在天當天門地戸在地當人路鬼方其為乾坤之用可知矣
  天使我有是之謂命命之在我之謂性性之在物之謂理
  天任理理無不順人受天命而成性萬物皆備於我我之與物同乎大順若謂性命為我有而横私之不能體物則悖道而失理理既失矣性命何有哉是故無我者任理而公不惟有物終亦存我有我者任情而私不惟無物終亦喪我矣
  朔易以陽氣自北方而生至北方而盡謂變易循環也西北之交謂之朔陽氣至此而盡正北復生于子則變易矣地有四方又有朔何也曰日月者隂陽之真精是生水火故七曜有日復有火有月復有水地之西北有朔方北方天之東南有君火相火人之五藏心有包絡腎有命門也水火各有二而君火真精實相通真火有氣無形所以三焦無位故心奇而腎偶朱鳥一而龜蛇二也夫心奇腎偶陽一隂二乾坤之畫象之一者致用多二者致用少故君子用智小人用力大智存神小智存精
  春陽得權故多旱秋隂得權故多雨
  春多旱秋多雨所以先天離居寅坎居申也
  元有二有生天地之始者太極也有萬物之中各有始者生之本也
  天地之元者一之一也萬物各有元者二之一也觀物篇以元經㑹以㑹經運以運經世者天數也一元包乎㑹運世㑹運世見而元不見年月日辰之喻也一之一也元㑹運世分為十六位者地數也元與㑹運世雖大小不同而分立竝用春夏秋冬之喻也二之一也一者以冬至為元體也二者以春分為元用也
  天地之心者生萬物之本也天地之情者情狀也與鬼神之情狀同也
  天地無心縁感而生故於坤則寂然不動於復則感而遂通復之一陽天道之所以生物也咸之男女人道之所以生民也於復言見天地之心者無心而為心也變感為咸者有心而欲其無心也大壯見天地之情天地亦有情乎曰陽動於乾上發於顔色其情可見故與鬼神之情狀同也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此盡己之性能盡物之性也非魚則然天下之物則然若莊子者可謂善通物矣
  莊子知魚樂者蓋萬物各有得意處即是真樂聖人體物茍居位行道焉使天下物物自得
  老子知易之體者也
  老子知隂而不知陽得易之體而已不如孟軻得易之用老子言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專氣致柔孟子知言集義養浩然之氣各以易而反於身者也
  無思無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退藏于密者事過念止之時無思無為非若土木偶人也神妙致一所謂一以貫之雍以時然後言樂然後笑義然後取為無為又言順理則無為强則有為知此即天下何思何慮但當委身於理一以貫之退則藏密感則遂通亦豈嘗偏於好靜乎雍又曰時然後言言不在我此尤見無為之理矣
  太極道之極也太𤣥道之元也太素色之本也太一數之始也太初事之初也其成功則一也
  太極者大中也渾然圓成兩儀之所生也太𤣥者北方深妙之地北即天中也故亦謂之北極元氣始生之處也渾淪為極在先天之初㒺𡨋為𤣥在有地之後故極者道之父𤣥者道之母所以易為天道𤣥為地道也以色言之則為太素五色之本也以數言之則為太一一數之始也以事言之則為太初萬事之初也其來一原故散於天地萬物而成功則一也
  太羮可和𤣥酒可漓則是造化亦可和可漓也
  色始於素味始於淡大羮𤣥酒味之本也以比造化之初恬淡自然既不可和亦不可漓甚美必有甚惡若可和則可漓矣
  易地而處則無我也
  易地而處則無我應物而動則無為
  誠者主性之具無端無方者也
  人能至誠不息無間斷處則生死不能隔絶鬼神不能測窺蓋虚則無迹可礙無象可觀故也
  智哉留侯善藏其用
  留侯用智皆因其勢而利導之不見有為之迹
  素問密語之類於術之理可謂至也
  素問注天元玉䇿截法𤣥珠密語皆王砯所作五運六氣八司九室律吕用十六運氣起甲子己卯其數與先天合
  瞽瞍殺人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聖人雖天下之大不能易天性之愛
  聖人反本而誠衆人逐末而妄秦人借父犁鋤慮有德色逐末之極也孟子此論如孔子去食之言明天下可棄父不可棄也
  或問顯諸仁藏諸用曰若日月之照臨四時之成嵗是顯仁也其度數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藏用也象以見數顯諸仁也數以生象藏諸用也天下之數生于理用雖藏以理推之可以探賾索隠
  君子於易玩象玩數玩辭玩意
  此教人學易之法
  兑説也其他皆有所害惟朋友講習無説於此故言其極者也
  説於物者有害亦有厭説於道者無害亦無厭始也講習而説及深造自得則樂矣
  中庸非天降地出揆物之理度人之情行其所安是為得矣
  物理人情與吾心皆安處即是道有一不安非道也有一言而可終身行之者其惟恕乎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此最近中庸之道
  元亨利貞之德各包吉凶悔吝之事雖行乎德若違于時亦或凶矣
  此亦一變四之數也古之人以仁義忠信被禍者多矣可與立未可與權也然吉凶以貞勝則大過滅頂可稱无咎是故比干剖心自世人言之則為禍自君子言之則為仁也
  湯放桀武王伐紂而不以為弑者若孟子言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則援之以手權也故孔子既尊夷齊亦與湯武夷齊仁也湯武義也然唯湯武則可非湯武則是簒也
  一經一權道竝行而不相害
  隂者陽之影鬼者人之影也
  雍曰人謂死而有知有諸曰有之曰何以知其然曰以人知之曰何者謂之人曰耳目鼻口心膽脾腎之氣全謂之人心之靈曰神膽之靈曰魄脾之靈曰魂腎之靈曰精心之神發乎目則謂之視腎之精發乎耳則謂之聽脾之魂發乎鼻則謂之臭膽之魄發乎口則謂之言八者具備然後謂之人夫人也者天地萬物之秀氣也然而亦有不中者各求其類也若全得人類則謂之曰全人之人夫全類者天地萬物之中氣也謂之曰全德之人也全德之人者人之人者也夫人之人者仁之謂也唯全人然後能當之人之生也謂其氣行人之死也謂其形返氣行則神魂交形返則精魄存神魂行于天精魄返于地行于天則謂之曰陽行返于地則謂之曰隂返陽行則晝見而夜伏者也隂返則夜見而晝伏者也是故知日者月之形也月者日之影也陽者隂之形也隂者陽之影也人者鬼之形也鬼者人之影也人謂鬼無形而無知者吾不信也
  秦繆公有功于周能遷善改過為伯者之最晉文侯世世勤王遷平王于洛次之齊威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又次之楚莊强大又次之宋襄公雖伯而力微㑹諸侯而為楚所執不足論也治春秋者不先定四國之功過則事無統理不得聖人之心矣春秋之間有功者未見大於四國有過者亦未見大於四國也故四者功之首罪之魁也人言春秋非性命書非也至于書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猶三望此因魯事而貶之也聖人何容心哉無我故也豈非由性命而發言也又云春秋皆因事而褒貶豈容人特立私意哉又曰春秋聖人之筆削為天下之至公不知聖人之所以為公也如因牛傷則知魯之僣郊因初獻六羽則知舊僣八佾因新作雉門則知舊無雉門皆非聖人有意于其間故曰春秋盡性之書也
  易之為書將以順性命之理者循自然也孔子絶四從心一以貫之至命者也顔子心齋屢空好學者也子貢多積以為學億度以求道不能刳心滅見委身於理不受命者也春秋循自然之理而不立私意故為盡性之書也
  初與上同然上亢不及初之進也二與五同然二之隂中不及五之陽中也三與四同然三處下卦之上不若四之近君也
  人之貴兼乎萬類自重而得其貴所以能用萬類至理之學非至誠則不至
  素問隂符七國時書也
  顯諸仁藏諸用孔子善藏其用乎
  莊荀之徒失之辯
  伯夷義不食周粟至餓且死止得為仁而已
  三人行必有師焉至于友一鄉之賢天下之賢以天下為未足又至于尚論古人無以加焉
  義重則内重利重則外重
  能醫人能醫之疾不得謂之良醫醫人之所不能醫者天下之良醫也能處人所不能處之事則能為人所不能為之事也
  人患乎自滿滿則止也故禹不自滿假所以為賢雖學亦當常若不足不可臨深以為高也
  人茍用心必有所得獨有多寡之異智識之有淺深也理窮而後知性性盡而後知命命知而後知至
  凡處失在得之先則得亦不喜若處得在失之先則失難處矣必至於隕穫
  人必内重内重則外輕茍内輕必外重好利好名無所不至
  天下言讀書者不少能讀書者少若得天理真樂何書不可讀何聖不可破何理不可精
  天時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資性得之天也學問得之人也資性由内出者也學問由外入者也自誠明性也自明誠學也
  伯夷栁下惠得聖人之一端伯夷得聖人之清栁下惠得聖人之和孔子時清時和時行時止故得聖人之時太𤣥九日當兩卦餘一卦當四日半
  用兵之道必待人民富倉廩實府庫充兵强名正天時順地利得然後可舉
  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
  今有人登兩臺兩臺皆等則不見其高一臺高然後知其卑下者也一國一家一身皆同能處一身則能處一家能處一家則能處一國能處一國則能處天下心為身本家為國本國為天下本心能運身茍心所不欲身能行乎
  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茍衒於外則鮮有不敗者如利刃物來則剸之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乎物則刃與物俱傷矣言發于真誠則心不勞而逸人久而信之作偽任數一時或可以欺人持乆必敗
  人貴有徳小人有才者有之矣故才不可恃徳不可無天地日月悠乆而已故人當存乎逺不可見其邇君子處畎畝則行畎畝之事居廟堂則行廟堂之事故無入不自得智數或能施於一朝蓋有時而窮惟至誠與天地同久天地無則至誠可息茍天地不能無則至誠亦不息也室中造車天下可行軌轍合故也茍順義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
  歛天下之善則廣矣自用則小
  漢儒以反經合道為權得一端者也權所以平物之輕重聖人行權酌其輕重而行之合其宜而已故執中無權者猶為偏也王通言春秋王道之權非王通莫能及此故權在一身則有一身之權在一鄉則有一鄉之權以至于天下則有天下之權用雖不同其權一也夫弓固有强弱然一弓二人張之則有力者以為弓弱無力者以為弓强故有力者不以己之力有餘而以為弓弱無力者不以己之力不足而以為弓强何不思之甚也一弓非有强弱也二人之力强弱不同也今有食一杯在前二人大餒而見之若相遜則均得食也相奪則爭非徒爭之而已或不得其食矣此二者皆人之情也知之者鮮知此則天下之事皆如是也
  先天學主乎誠至誠可以通神明不誠則不可以得道良藥不可以離手善言不可以離口
  事必量力量力故能久
  學以人事為大今之經典古之人事也
  春秋三𫝊之外陸淳啖助可以兼治
  季札之才近伯夷叔向子産晏子之才相等埓管仲用智數晚識物理大抵才力過人也
  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春秋者孔子之刑書也功過不相掩聖人先褒其功後貶其罪故罪人有功亦必録之不可不恕也新作兩觀新者貶之也誅其舊無也初獻六羽初者褒之也以其舊僣八佾也
  某人受春秋於尹師魯師魯受於穆伯長某人後復攻伯長曰春秋無褒皆是貶也田述古曰孫復亦云春秋有貶而無褒曰春秋禮法廢君臣亂其間有能為小善者安得不進之也況五霸實有功于天下且五霸固不及於王不猶愈于僭竊乎安得不與之也治春秋者不辯名實不定五霸之功過則未可言治春秋先定五霸之功過而治春秋則大意立若事事求之則無緒矣凡人為學失於自主張太過
  平王名雖王實不及一國之諸侯齊晉雖侯而實僣王皆春秋之名實也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羊名也禮實也名存而實亡猶愈于名實俱亡茍存其名安知後世無王者作是以有所待也
  春秋為君弱臣强而作故謂之名分之書
  聖人之難在不失仁義忠信而成事業何如則可在於絶四有馬者借人乘之舍己從人也
  或問才難何謂也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也曰何獨言才曰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曰古人有不由學問而能立功業者何必曰學曰周勃霍光能成大事唯其無學故未盡善也人而無學則不能燭理不能燭理則固執而不通
  人有出人之才必有剛克中剛則足以立事業處患難若用於他反為邪惡故孔子以申棖為焉得剛既有慾心必無剛也
  君子喻于義賢人也小人喻於利而已義利兼忘者唯聖人能之君子畏義而有所不為小人直不畏耳聖人則動不踰矩何義之畏乎
  顔子不貳過孔子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是也是一而不再也韓愈以為將發於心而便能絶去是過與顔子也過與是為私意焉能至于道哉或曰與善不亦愈于與惡乎曰聖人則不如是私心過與善惡同矣
  為學養心患在不由直道去利欲由直道任至誠則無所不通天地之道直而已當以直求之若用智數由徑以求之是屈天地而狥人欲也不亦難乎
  事無巨細皆有天人之理修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動心所以順天也行險僥倖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與否天也得失不動心所以順天也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逆天理者患禍必至
  魯之兩觀郊天大禘皆非禮也諸侯茍有四時之禘以為常祭可也至於五年大禘不可為也
  仲弓可使南面可使從政也
  誰能出不由戸戸道也未有不由道而能濟者也不由戸者鎖穴隙之類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雖多聞必擇善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識別也雖多見必有以別之
  落下閎改顓帝厯為太初厯子雲準太初而作太𤣥凡八十一卦九分共二卦凡一五隔一四細分之則四分半當一卦氣起于中心故首中卦
  元亨利貞變易不常天道之變也吉凶悔吝變易不定人道之應也
  一隂一陽之謂道道無聲無形不可得而見者也故假道路之道而為名人之有行必由于道一隂一陽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
  顯諸仁者天地生萬物之功則人可得而見也所以造萬物則人不可得而見是藏諸用也
  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
  易始于三皇書始于二帝詩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自乾坤至坎離以天道也自咸恒至既濟未濟以人事也
  人謀人也鬼謀天也天人同謀而皆可則事成而吉也變從時而便天下之事不失禮之大經變從時而順天下之理不失義之大權者君子之道也
  五星之説自甘公石公始也
  人智强則物智弱
  莊子著盜跖篇所以明至惡雖至聖亦莫能化蓋上智與下愚不移故也
  魯國之儒一人者謂孔子也
  天下之事始過於重猶卒于輕始過于厚猶卒于薄況始以輕始以薄者乎故鮮失之重多失之輕鮮失之厚多失之薄是以君子不患過乎重常患過乎輕不患過乎厚常患過乎薄也
  莊子齊物未免乎較量較量則爭爭則不平不平則不和無思無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所謂一以貫之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當仁不讓于師者進仁之道也
  秦穆公伐鄭敗而有悔過自誓之言此非止霸者之事幾于王道能悔則無失矣此聖人所以録于書末也劉絢問無為對曰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此所謂無為也文中子曰易樂者必多哀輕施者必好奪或曰天下皆爭利棄義吾獨若之何子曰舍其所爭取其所棄不亦君子乎若此之類理義之言也心迹之判久矣若此之類造化之言也
  莊子氣豪若吕梁之事言之至者也盜跖言事之無可奈何者雖聖人亦莫如之何漁父言事之不可强者雖聖人亦不可强此言有為無為之理順理則無為强則有為也
  金須百鍊然後精人亦如此
  佛氏棄君臣父子夫婦之道豈自然之理哉
  志於道者統而言之志者潛心之謂也德者得於已有形故有據徳主于仁故曰依
  莊子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此君子思不出其位素位而行之意也
  晉狐射姑殺陽處父春秋書晉殺其大夫陽處父上漏言也君不宻則失臣故書國殺
  人得中和之氣則剛柔均陽多則偏剛隂多則偏柔作易者其知盗乎聖人知天下萬物之理而一以貫之以尊臨卑曰臨以上觀下曰觀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合而言之則一分而言之則二合而言之則二分而言之則四始於有意成於有我有意然後有必必生於意有固然後有我我生於固意有心必先期固不化我有已也
  記問之學未足以為事業
  學在不止故王通云没身而已










<子部,術數類,數學之屬,易通變>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