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 (四庫全書本)/卷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六 禮記析疑 卷十七 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析疑卷十七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大傳
  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髙祖
  有大事有大功勲也若無功者皆得請則為禮制之常而不當謂之干矣觀下文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可見為非常功伐
  追王太王亶父王季歴文王昌
  西漢之末絶不聞有緯書自王莽假符命以簒而光武亦以名應赤伏符不能禁絶讖緯馴至東漢之末諸老儒遂據緯書以釋諸經傳康成至謂文王已自稱王孔穎達據合符邪説謂文王立后稷以配天追王太王王季中庸所謂周公追王乃以王禮改𦵏耳其不改𦵏文王本以王禮𦵏也賊經誣聖為妖為孽遂至於此諸經之各有緯書乃莽徴詣公車集廷中者所記説也劉歆承莽意以著七畧未有不以諸經之緯附入者班固志藝文壹本七畧而無一語及緯書則東漢之初明者已棄置而不道矣而羣儒乃據以釋三禮至莽臣勸進之文稱周公踐阼召公不悦康誥王若曰朕其弟小子封為周公攝位稱王之徴而據以説尚書名賢魁士亦不能辨程朱出始一以義理斥之而膚學鯫生至今尚有以不用漢儒訓詁為程朱疚者是之謂失其本心
  不以卑臨尊也
  柴於上帝祈於社然後設奠追王葢以三王之功徳告於皇天后土而後與天下共尊之是以天地臨之而非敢以己之卑臨祖考之尊即至於南郊稱天以誄之義也
  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
  所言五者本若無與於民事然治親報功存愛貞教之本也舉賢使能立政之源也一物紕謬則教迷而政亂故民莫得其死
  五曰存愛
  凡古先聖王及其輔佐有功徳於民者皆建置後裔興滅繼絶所以存其遺愛也
  綴之以食而弗殊
  合食之禮歳時必舉者以五服為限若始為大夫士而祭於大宗之祖廟及女子將嫁而教於宗室則凡同姓者皆然綴之以食而弗殊不獨合食為然故百世皆可考也
  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輕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于禰名曰重一輕一重其義然也
  祖之義不宜重於禰而曰重者此記所論宗法也設同父兄弟數人各一子惟宗子無後則必以一人之子後宗子而不得顧私親同祖亦然是之謂祖重於禰也儀禮䘮服傳多後儒臆説非先聖之舊如經有為人後之文傳遂謂獨後大宗何休因謂小宗無後當絶設三人同父而適長無子餘各一子任適長之絶則其次將自承父而為宗子乎抑以己之子繼祖而為宗子乎自承父則父本有適以己之子繼祖則上無所承而使兄弟及兄弟之子宗之義不安情不順也必以己之子繼兄承祖以為父之小宗俟其子姓蕃衍或兄弟之子姓蕃衍然後使繼已而為己之小宗此天理人情之極也獨子且不可自私而任父宗之絶况多子乎等而上之至於髙曾之小宗則所繫愈重皆各自私而任其宗之絶先王制禮不若是之舛戾也記言宗法甚詳而無及於後小宗者葢大宗無後惟義不可以苟止而小宗無後則情亦不能自安故以為不必言而畧之也適子不得後大宗以族人可繼者多故各留其適以後小宗若父祖之小宗無後而已無支子雖適子亦安得不使為後乎經曰為人後者正以該大宗一小宗四果小宗無後當絶則第曰後大宗者而不宜曰為人後矣
  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生則諸父兄弟皆臣不得言本親之尊卑長㓜沒則有服無服者皆斬不得言天屬之逺近以君所居天位族人所居臣位也
  絶族無移服親者屬也
  先王制禮小功則不責以同財非導以薄量其力之不能周也六世則不使相為服非絶其恩度其忱之不能屬也且使財之當同者知其力之不可私服之未絶者知其情之不可飾焉
  宗廟嚴故重社稷重社稷故愛百姓
  古者王公有田以處其子孫即卿大夫之後亦聚族而居如殷民七族懐姓九宗自當立社有社則有稷重社稷以無田禄則無以饗宗廟也愛百姓不獨卿大夫有采地者各私其地子其民也即士之食田禄者亦懼土荒民敝而求其生養之遂矣舊説以百姓為百官於下文愛百姓則刑罰中不可通
  百志成故禮俗刑
  財用不足則百志不成教以禮而民不能從坐視其俗之敗而君不能正矣












  禮記祈疑卷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