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禮部志稿 (四庫全書本)/卷0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三 禮部志稿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禮部志稿卷三十四
  明 俞汝楫 編
  祠祭司職掌
  恩卹
  國初武臣亡殁念其勲勞賻卹之典特從優厚其後漸為限制今併文武卹典著於後而外夷官員亦附焉
  祭葬
  洪武二十六年定一優給則例凡陣亡失陷傷故渰没者全支邊逺守禦出征并出海運糧病故者減半一品米六十石麻布六十疋二品米五十石麻布五十疋三品四品米四十石麻布四十疋五品六品米三十石麻布三十疋 一公侯亡故不分病故陣亡止給麻布一百疋禮部奏輟朝三日仍具手本行移在京衙門知會一將引本官家人赴内府給與布疋一咨工部造辦㝠器棺槨及撥人匠甎石造墳安葬一劄付欽天監選擇墳地一具手本赴光禄寺備辦祭物遣官行禮一禮部奏議封諡一自初喪至除服以次遣官致祭聞喪入殮首七至終七下葬百日新冬周年二周除服 一都督至都指揮亡故禮部奏輟朝二日移咨工部造辦棺槨等項仍備辦祭物自初喪至除服節次遣官致祭聞喪下葬百日周年除服如合優給者照前則例并咨兵部照例追贈 一指揮使至指揮僉事亡故禮部移咨工部造墳安葬亦節次遣官致祭安靈下葬周年除服照例優給追贈 一衞所鎮撫千戸百户亡故禮部移咨工部造墳安葬止二次遣官致祭安靈下葬照例優給追贈 一公侯及在京一品二品父母妻喪三品四品父母喪曽授封贈及致仕者各照品級造墳安葬在外止祭祝未封贈者無 一在外都指揮使至指揮僉事止是禮部遣人往祭一次若回京安葬則照例祭祝造墳千百户則無祭葬例 一公侯在外病故聞喪止輟朝三日靈櫬到京仍輟朝三日下葬輟朝一日
  永樂以後續定凡公侯承襲病故者祭二壇若管府事有功蹟加太子太保以上及守備南京者俱祭十六壇凡駙馬都尉病故者祭十五壇 凡伯爵承襲病故
  者祭二壇其年㓜襲爵不及而故者祭一壇若管事有功蹟加太子太保以上者祭十五壇 凡公侯駙馬伯病故俱輟朝一日齋糧麻布取自上裁其喪禮照依定制若公侯伯為事病故者祭葬等項俱無 凡公侯伯母與妻俱祭二壇有葬係皇親者加祭壇數取自上裁凡兩京二品以上文官併父母妻三品文官併父母
  曽授本等封者照例祭葬其三品父母止授四品封及四品官并父母授本等封者俱止賜祭一壇若止授五品以下封者祭葬俱無其有出自特恩者不在此限凡一品官病故者輟朝一日祭九壇父母授封至一品者祭二壇妻祭一壇 凡尚書左右都御史在任病故者祭二壇其加有東宫三少或兼大學士贈一品者祭四壇父母妻祭俱一壇 凡兩京三品官病故者俱祭一壇致仕者亦然其以侍郎兼學士贈尚書者祭二壇凡兩京三品以上官葬祭制度俱照依品級其四品
  五品官得特恩賜葬者亦以本等品級為定惟衍聖公葬祭照一品施行 凡左右都督至都督僉事管府事病故者俱祭六壇齋糧麻布取自上裁其先有功後閒住病故者祭二壇母妻祭俱一壇俱有葬 凡都督僉事以上葬禮俱照品級若署都督僉事祭一壇無葬凡中都留守正副俱祭一壇 凡在京親軍衞分帶俸都指揮使及同知僉事在御馬監把總或出充叅將遊擊等官有功無過者祭一壇 凡錦衣衞等官指揮使同知僉事或帶俸都指揮職銜者俱祭一壇以上俱無葬其係干皇親者祭葬取自上裁 凡在京在外文武官員不拘品級其以死勤事者卹典取自上裁 凡女直都督等官永樂間差官齎香鈔諭祭近例因其奏請給與表裏祭文令帶囘自祭 凡達官都督等官永樂宣徳間來京病故者隨時遣官諭祭或給棺賜葬舊例禮部年終類奏分遣官祭之今不行若在邊殁於戰陣者不在此例 凡外國使臣病故者令所在官司賜棺及祭或欲歸葬聽其自便 凡在京文武官員及夫人病故者嘉靖六年令止與應得祭葬其齋麻布一體裁革凡公侯伯殁於王事者嘉靖八年題准於本爵應得
  祭外加祭二壇 凡二品以上大臣在任病故者嘉靖二十八年議准行兵部應付船隻脚力差官一員䕶送還鄉
  隆慶三年更定凡四品五品文官以侍從春宫軍功等項應沾卹典者禮部臨時具由取自上裁其他一切雜塗盡行停止𢎞治十年例遇有前項陳請仍先移文翰林院兵部覈實如軍功必躬履行陣侍從必日侍講讀春宫必親奉出閣開陳有勞方與具由題請若止曽受官未經實効勤勞者不准嘉靖二十三年其特恩所加祭葬大約於本等品級内量加一等如無祭者給與祭一壇無葬者給與半葬應半葬者給與全葬如講讀官則五品本身有祭四品本身父母得擬祭葬三品祭得及其妻軍功則四品本身得擬祭葬三品未滿得及其父母各有差等不可越次妄生希覬或有講讀年久啟沃功多軍旅身殱勲勞懋著者卹典自宜加厚禮部臨時議擬奏請定奪 凡二品官本等祭二壇若加陞一品致仕者祭五壇正德七年加東宫三少致仕者祭三壇正徳六年例原加東宫三少而續奉㫖革去者止與本等祭二壇妻未封夫人者不准與祭嘉靖二十三年其加陞日淺政蹟未著者臨時覈實奏請量減若被劾冠帶閒住者祭葬俱無俱𢎞治十年例 凡四品官已經考滿者其父母例不重封雖止授五品封亦與祭一壇未考滿者不准嘉靖二十三年 凡四品以上官其父母曾授本等封贈者先後病故祭得因後并及其先如有前母亦得及之無封贈者不許越例陳乞其品官妻非係封贈夫人者原無祭典不准與祭嘉靖二十三年 凡被劾聽調官有心本無疵事因詿誤雖遭指摘不累其人品者應得祭葬仍准全給或功有可録過有可原者功過當相較量其祭葬應全給者半給應半給者有祭無葬若罪過昭彰公論共棄者照閒住例不准給 凡公侯伯本爵應得祭二壇若在内掌府事坐營守備南京同在外總兵征討積有勲勞而加太子太保以上者公侯祭十六壇伯祭十五壇掌府事坐營總兵歴有勲勞祭七壇掌府事坐營積有年勞者祭五壇雖掌府事坐營而政績未著者祭四壇掌事而被劾明閒住者止與本爵祭二壇被劾而未經勘實者祭一壇勘實而罪重者并本爵應得祭葬一槩盡削 凡都督同知僉事起用未久病故者與祭三壇嘉靖三十年錦衣衞都指揮使身後贈都督同知者亦祭三壇正徳二年例俱照例造葬
  萬厯六年更定凡文官三品以上不論已未考滿其各父母妻必曽授本等封俱照例祭葬四品本身及父母皆止一祭無葬不出自特恩者不拘 凡一品父母妻已授本等封於例祭外父母有加祭二壇者正徳十年妻有加祭一壇者𢎞治十二年例係出特恩取自上裁陳乞者不得輒援為例 凡三品官曽經考滿者祭一壇全葬未經考滿者祭一壇減半造葬正徳六年例其以侍郎兼學士贈尚書者祭二壇不拘已未考滿給與全葬或兼官雖同非係贈尚書者止給與本等卹典不得槩援為例凡致仕養病終養聽用等項官員祭葬俱與見任官同革職閒住及先曾為事謫戍遇䝉恩詔辨復原職者祭葬俱不准給 凡文官二品三品共實歴三年以上者雖未考三品滿父母准與三品祭葬三品四品共歴三年以上者雖未考四品滿父母准祭一壇若未及三年者不准正徳九年其有未及三年而遇䝉恩詔父母已授本等封及父母先授外封後任京職考滿例不重封者俱照品級給與應得祭葬内外通理嘉靖二十八年 凡三品以上官有被劾致仕及先被劾冠帶閒住後奉特㫖復職者俱准照例與祭葬𢎞治十年嘉靖二十七年若罪過昭彰公論共棄者不拘見任致仕等項俱不准給其被劾閒住遇䝉覃恩槩復致仕者亦不准給被論聽調及聽勘未明病故者務稽考其平生履歴人品髙下功罪重輕議擬奏請定奪 凡公侯伯為事未經勘實身故者其妻封命雖未追奪亦從夫例止與祭一壇 凡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管封事及在外總兵病故者俱祭六壇照例造葬都督同知以上不分真署一體給祭葬署都督僉事止祭一壇不得妄援 凡興留正副都守俱祭一壇 凡以死勤事若抗節不屈身死綱常者犯顔諫諍身死國事者執鋭先登身死戰陣者危城固守身死封疆者諸如此類開具實跡卹典取自上裁其或城池失守戰陣敗衂以致殞命者不許一槩議給
  萬厯十二年續定凡公侯伯掌府坐營總兵加太子太保以上者必查前項官銜因何加授果以勲勞進秩方許照㑹典公侯祭十六壇伯祭十五壇之例如係因事加恩功業未副者止照勲臣二等事例與祭七壇其有不願坐營管府懇疏乞休者查其平生有功無過俱照見任優卹 凡三品以上致仕官其雅負時望懇疏乞休者照見任例給與應得祭葬如被劾致仕及考察自陳致仕者二品曾經考滿祭葬准全給未經考滿者祭照舊葬價減半三品曽經考滿祭照舊半葬未經考滿者有祭無葬四品雖經考滿亦不准祭其被劾自陳官員有日久論定原無可議者仍照例給與祭葬父母妻曽授本等封者應得卹典亦視本身致仕縁由以為差等不得濫給 凡三品已上被劾聽用聽調官員祭葬俱照今擬被劾自陳致仕官遞減之例如公論已明人品無玷仍准全給聽勘未明官員有陳乞卹典者仍行原勘撫按衙門查明無礙應否量給臨時題請定奪如果有顯過為公論所不容無論聽用聽調聽勘徑照閒住例俱不准給其父母祭葬亦稽其子功過以為差等凡京官三品陞四品者不拘四品已未考滿俱照三
  品未考滿例祭一壇半葬父母曽授三品封者與同授四品封者止祭一壇其原以三品降調後歴陞四品者止照四品例不得妄行陳乞 凡三品父母曾授本等封者無論亡故先後一視其子以為差等其已經考滿者祭葬全給未經考滿者祭一壇減半造葬 凡文官二品三品共歴三年以上者雖未考三品滿其父母曽授四品五品封准與三品祭葬三品四品共歴三年以上者雖未考四品滿其父母曽授五品封准祭一壇其未經受封及止授六七品封者不得援以為例 凡三品官本生父母有値覃恩乞以本身應得誥命移封者身後量給祭一壇其授二品封者量給半葬 凡二品三品文臣曽經賜葬者妻故在後俱准祔葬惟授封夫人者例給開壙工價其餘不給若妻先故者除已封夫人照例祭葬外其餘俟夫故之日祔葬 凡營府及總兵都督僉事止與祭四壇照品造葬其陞署都督同知者如之若由署都督僉事陞署都督同知者祭二壇減半造葬 凡留守正副親軍衞分都指揮使等官贈都督同知者於本級上加祭一壇減半造葬 凡三品以上文官父母曽授本等封而子先亡故者萬歴元年題准若無違礙仍與應得卹典若被罪削籍本身原無祭葬父母雖經授封亦不准給 凡大臣父母先後病故者萬厯三年題准如父先以三品封給祭葬其母後封一品夫人開壙合葬者准行工部量給増造工價以足一品之數 凡公侯襲爵未謝恩病故者萬厯二年議准照伯襲爵未久例與祭一壇葬 凡奏請卹典萬厯元年題准兩京大臣病故應得卹典如見任公差於外者許各差撫按官勘明具奏其在家致仕養病給假等項病故者各地方有司具本官履歴縁由及病故日期申報撫按衙門覈實季終類奏中間果有行業超卓公論共推及罪過昭彰公論共棄者據實開列聽禮部議覆若大臣見在不拘見任致仕其父母妻曽授本等封病故者許照例自行陳乞其致仕在家等項子孫微弱官司一年之外不為代奏者亦許子孫自行陳乞禮部仍行撫按勘明議覆若撫按官并所屬留難者聽禮部及該科叅究以上喪葬
  賜諡
  凡議諡洪武初俱禮部奉㫖施行二十五年令禮部行翰林院擬奏請㫖 凡親王諡例用一字郡王二字𢎞治十五年奏准親王行巡撫巡按等官覆勘郡王行本府親王及承奉長史等官覆勘善惡得實明白結報具奏定諡
  隆慶四年題准凡冐襲王爵奉㫖改正者不許一槩請諡 凡文武大臣賜諡亦用二字與否取自上裁若官品未高而侍從有勞以死勤事特恩賜諡者不拘常例𢎞治四年令凡乞恩賜諡者禮部斟酌可否務合公論不許一槩比例濫請十五年奏准文武大臣有請諡者禮部照例上請得㫖行吏兵二部備查實跡禮部定為上中下三等以行業俱優者為上行實頗可者為中行實無取者為下開送翰林院擬諡請㫖
  萬厯元年題准大臣應得諡者禮部仍廣加咨詢稽覈名實間有應諡而未經題請及曽題請而未䝉賜諡者不論逺近許各該撫按及科道官從公舉奏禮部酌議題覆補給若不係公舉子孫自陳乞補諡者不行十二年題准凡遇文武大臣應得諡號者備查本官生平履歴必其節槩為朝野具瞻勲猷係國家休戚公論允服毫無瑕疵者具請上裁如行業平常即官品雖崇不得槩與以上賜諡
  喪服
  國初大明令依古禮父服斬衰母齊衰報服如之庶母服緦三殤降等洪武七年始加折衷著為孝慈録父母俱斬衰而減報服省殤禮定喪母服以杖期又列圖於律至今遂為定制
  斬衰三年
  子為父母 庶子為所生母 子為繼母 子為慈母母卒父命他妾養己者 子為養母謂自㓜過房與人 女在室為父母女嫁反在室為父母謂已嫁被出而歸在父母家者 嫡孫為祖父
  母承重及曽高祖父母承重者同父故嫡孫為祖承重服若父祖俱亡而子孫為曽高祖後者同 為人後者為所後父母 為人後者為所後祖父母承重 為人後則妻從服 婦為舅姑即公婆庶子之妻為夫之所生父母 妻妾為夫
  齊衰杖期
  嫡子衆子為庶母謂父之妾 嫡子衆子之妻為夫之庶母為嫁母出母即親生母因父卒改嫁及父在被出者 父卒繼母改嫁
  而已從之者 夫為妻
  齊衰不杖期
  父母為嫡長子及衆子 父母為女在室者雖適人而無夫與子者亦同 繼母為長子及衆子 慈母為長子及衆子 孫為祖父母女雖適人不降 為伯叔父母即伯伯姆姆叔叔嬸嬸 妾為夫之長子及衆子為所生子為兄弟 為兄弟之子及兄弟之女在室者即姪男及姪女為姑及姊妹在室者雖適人而無夫與子者同 妾為嫡妻 嫁母出母為其子 女在室及雖適人而無夫與子者為其兄弟及兄弟之子姊妹及姪女在室者同繼母改嫁為前夫之子從己者 為繼父同居兩無
  大功之親者謂繼父無子孫伯叔兄弟已身亦無伯叔兄弟之類 婦人為夫親兄弟之子 婦人為夫親兄弟之女在室者 女出嫁為父母妾為其父母 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即本生父母女適人為兄弟之為父後者 祖為嫡孫 父母為長子婦
  齊衰五月
  為曾祖父母女雖適人不降
  齊衰三月
  為高祖父母女雖適人不降 為繼父先曽同居今不同居者 為繼父雖同居而兩有大功以上親者
  大功
  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 為姑及姊妹及兄弟之女出嫁者 父母為衆子婦 為女之出嫁者 祖為衆孫女在室同 為兄弟之子之婦即姪婦 婦人為夫之祖父母即夫之公婆 婦人為夫之伯叔父母即夫之伯伯姆姆叔叔嬸嬸 婦人為夫之兄弟之子婦即姪婦 婦人為夫兄弟之女嫁人者 女出嫁為本宗伯叔父母即伯伯姆姆叔叔嬸嬸 女出嫁為本宗兄弟及兄弟之子 女出嫁為本宗姑及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 為人後者為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 夫為人後者其妻為夫本生父母 為兄弟之子為人後者
  小功
  為伯叔祖父母謂祖之兄弟即伯公伯婆叔公叔婆 為同堂伯叔父母謂父之伯叔兄弟 為再從兄弟及再從姊妹在室者謂同曽祖兄弟及父伯叔兄弟之子女 為同堂兄弟之子即堂姪 為從祖祖姑在室者謂祖之親姊妹即姑婆 為從祖姑在室者即堂姑是父之同堂伯叔姊妹 為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即堂姪女 為兄弟之妻為人後者為其姑姊妹適人者 為嫡孫婦 為同堂姊妹之嫁者 為孫女適人者 為兄弟之孫及兄弟之孫女在室者即姪孫 為外祖父母即外公外婆 為母之兄弟姊妹即舅舅姨姨 為同母異父之兄弟姊妹 為姊妹之子即甥 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在室出嫁同 為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 為夫兄弟之孫及夫兄弟之孫女在室者 母出為繼母之父母兄弟姊妹 為夫同堂兄弟之子及夫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 庶子為嫡母之父母兄弟姊妹母死則不服
  緦麻
  為族曽祖父母謂曽祖之兄弟及妻即太伯公伯婆叔公叔婆 為族伯叔祖父母謂祖之同堂兄弟及妻即堂伯公伯婆叔公叔婆 為族父母謂父之再從兄弟同曾祖者即族伯伯姆姆叔叔嬸嬸 為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謂三從兄弟姊妹同髙祖者 為族曽祖姑在室者謂曽祖之姊妹即太姑婆 為族祖姑在室者即祖之同堂姊妹即堂姑婆 為族姑在室者謂父之再從姊妹即族姑 為兄弟之曽孫女在室同即曽姪孫 為曽孫𤣥孫為同堂兄弟之孫女在室同出嫁則無服 為再從
  兄弟之子女在室同即同曽祖兄弟之子 為從祖祖姑及從祖姑及從祖姊妹之出嫁者從祖祖姑謂祖之親姊妹從祖姑父之同堂姊妹從祖姊妹己身再從姊妹 為兄弟之孫女出嫁者 為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堂姪女 為乳母 為舅之子 為姑之子為兩姨兄弟 為外孫男女同 為妻之父母妻亡而别娶亦同妻之親母雖嫁出猶服 為婿 為兄弟孫之婦 為同堂兄弟子之婦 為同堂兄弟之妻 為外孫婦 為甥婦 婦人為夫之曽祖髙祖父母 為夫之從祖祖父母即夫之祖親兄弟伯公伯婆叔公叔婆 為夫之從祖父母夫之堂伯叔 為夫兄弟之曽孫 為夫之同堂兄弟為夫之同堂兄弟之孫孫女同 為夫再從兄弟之
  子 為夫兄弟孫之婦 為夫同堂兄弟子之婦 為夫同堂兄弟之妻 為夫同堂姊妹在室出嫁同 為夫之外祖父母 為夫之舅及夫之姨 為夫之從祖祖姑及從祖姑在室者從祖祖姑是夫之姑婆從祖姑是夫之堂姑 女出嫁為本宗從祖祖父母即伯公伯婆叔公叔婆 女出嫁為本宗從祖父母即堂伯堂叔 女出嫁為本宗同堂兄弟之子女即堂姪堂姪女 女出嫁為本宗從祖祖姑及從祖姑在室者從祖祖姑即姑婆從祖姑即堂姑 女出嫁為本宗同堂姊妹之出嫁者 為人後者為本生外祖父母 古禮有三殤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長殤中殤降正服一等下殤降長殤中殤一等即生三歲至七歲者為無服之殤其已娶已嫁則服之如成人具較大明令今省
  厯日
  國家治厯明時以賜百官頒行天下屬欽天監官推算而事𨽻於祠部每歲十月朔欽天監奏進明年厯式頒行各布政司刋布例以九月朔進呈頒賜嘉靖十九年改用十月朔
  洪武二十六年定進頒厯日儀
  前期一日尚寳設御座于奉天殿今為皇極殿教坊司設中和樂於殿内其日陳設如常儀儀禮司設御厯案於殿中設厯案於丹陛中道設百官厯案於丹陛下鼓初嚴引禮引文武官進厯官入詣侍立位鼓三嚴執事文武官詣華蓋殿今為中極殿行五拜三叩頭禮畢傳制受厯侍從等官各就位皇帝服皮弁服出樂作陞座捲簾樂止鳴鞭訖引禮引進厯官就位贊禮唱鞠躬樂作贊四拜平身樂止典儀唱進厯引禮引進厯官由東階陞詣丹陛案前贊跪搢笏取厯由殿東門靠東入至殿中内贊唱跪外贊唱衆官皆跪唱進厯監官以厯進於案内贊唱出笏俯伏興外贊亦唱俯伏興平身内贊唱復位引禮引進厯官由百官門出樂作引至拜位樂止贊禮唱鞠躬樂作四拜平身樂止進厯官退執事舉百官厯案於丹墀中道鳴贊唱排班班齊鞠躬樂作贊四拜平身樂止傳制官詣御前跪奏傳制俯伏興由殿東門靠東出至丹陛東西向立稱有制贊禮唱跪衆官皆跪宣制曰欽天監進某年大統厯其賜百官頒行天下贊禮唱俯伏興樂作贊四拜平身唱頒厯頒厯官取厯散於百官散畢駕興百官以次出
  東宫進厯儀
  欽天監官捧厯於左順門𠉀奉天殿禮畢由文華殿左門入於殿東門外西向立𠉀陞座鴻臚官贊四拜導引欽天監正官陞至文華殿外搢笏捧厯由東門入至殿中贊跪贊進厯監正官啟欽天監進某年大統厯啟訖置於案出笏俯伏興仍導引出至拜位贊四拜興退立侍班𠉀百官排班行禮畢嘉靖十八年後俱欽天監官捧至文華殿左門司禮監官捧進不行禮
  凡頒行厯日
  洪武十三年令諸王及在京文武百官直𨽻府州俱欽天監印造頒給十三布政司則欽天監預以厯日及印分授之使刋印以授府縣頒之民間 嘉靖七年令各布政司查照遞年解京厯數量將四分之二解赴禮部内將一分送各衙門分散官吏一分發順天府散各衞分散軍民其所減二分盡發各府州縣頒給小民祥異
  祖宗克謹天戒後祥瑞而先灾異洪武元年勑天下有司凡遇灾異具實奏聞二年令灾異即奏無論大小四年又令天下勿奏祥瑞二十六年遂著為令凡各處獻來祥瑞禮部准其事收下如有非時灾異即時奏聞若遇日月交蝕預行諸司救䕶
  洪武二十六年定日食救䕶儀
  前期結綵於禮部儀門及正堂設香案于露臺上向日設金鼔于儀門内兩傍設樂人于露臺上下俱向日立至期欽天監官報日初食百官具朝服典儀唱班齊贊禮唱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跪執事捧鼓詣班首前班首擊鼓三聲衆鼓齊鳴𠉀欽天監官報復圓贊禮唱鞠躬樂作四拜平身樂止禮畢月食儀同前但百官青衣角帶于中軍都督府救䕶
  凡日月食
  洪武六年奏定若遇雨雪翳則免行禮 永樂十一年正旦日食罷朝賀燕會禮 隆慶六年大喪方成服遇日食百官先行哭禮後赴禮部青素衣黒角帶向日行四拜禮不用鼓樂 萬厯四年題准月食救䕶遇日出之刻即止不待復圓
  凡祈禱雨雪及晴
  禮部題請行順天府率所屬人員於都城隍等廟行香禁屠宰三日百官就各衙門致齋青衣角帶辦事凡各處雨澤有無乾溢霑足俱要依期備細造冊申報禮部查考 凡一切祥瑞應稱賀者正統四年勑諭止行在京衙門不必行移各王府在外文武官及土官衙門凡各處地震山川異常雨暘愆期等項奏到禮部案候年終類奏通行在京大小衙門及南京禮部并各被灾地方一體脩省或有異常灾變不在類奏之例者即行具題一應祭告寛恤脩省事宜照灾輕重議擬上請𠉀㫖施行 凡民間一産三男令有司給米養贍
  藝術
  洪武二十六年著令凡天文地理醫藥卜筮師巫音樂等項藝術之人禮部務要備知以憑取用在外行術占卜之人聽於本鄉不許越境興造妖妄等事 凡卜筮者舊有禁惟瞽目卜筮及隂陽人憑此生理許開卦肆凡天文生醫生有缺各儘世業代補外仍行天下訪
  取到日天文生督同欽天監堂上官醫生督同太醫院堂上官各考驗收用 𢎞治十一年令訪取世業原籍子弟并山林隱逸之士及致仕退閒等項官吏生儒軍民人等有能精通天文厯數隂陽地理及五星子平遁甲大定六壬龜卜等術者每府不過一二人試中收用凡欽天監太醫院各官陞遷俱從禮部衙門考選定
  擬職事咨送吏部銓註該監天文生隂陽人該院醫士醫生俱三年一次大考 凡欽天監官生太醫院官醫士生冊籍每三年一次各清查造報如有冐増隱漏等𡚁將承行官吏及造冊人等叅治該院官醫士生有離任回籍者俱赴部告明給牒定限如私逃及違限徑行除籍 凡各府州縣舉到隂陽人堪任正術等官醫士堪任正科等官者俱從禮部勘明隂陽人劄付欽天監醫士劄付太醫院仍委司官會同各堂上官考試考中者咨送吏部銓選不中者發回原籍為民原保官吏治罪今俱納授不考徑咨銓選
  僧道
  釋道二教自漢唐以來通於民俗難以盡廢惟嚴行禁約母使滋蔓令甲具在最為詳密云
  凡僧道給度
  洪武五年令給僧道度牒罷兑丁錢僧録道録司造周知𠕋頒行天下寺觀凡與僧道即與對𠕋其父兄籍貫告度日月如有不同即為偽冐二十六年令各司每三年考試能通經典者申送到部具奏出給度牒
  永樂元年令三年一給度牒
  宣徳元年以僧道行童請給度牒甚多諭禮部先令僧道官取勘禮部同翰林院官禮科給事中及僧道官考試能通經典方准給與
  正統十四年令僧道應給度牒者各僧道衙門先行勘試申送有司審係額内并籍貫明白仍試精通經典方許申送禮部覆試中式然後具奏請給
  景泰六年令僧道務要持行脩潔本戸丁多不係軍匠鹽竈等籍里老保結呈縣覆實具申府司類呈該部方許收度仍勘各寺觀原定額數如已數多不與出給嘉靖十八年奏准僧道照國初額設定數每僧道一名納銀十兩在内於兩京工部在外於各布政司直𨽻於各府上納類解免其赴京其兩京給度在京准二千名南京一千名三十三年題准各府州縣納解年終造𠕋連庫收繳送戸部給與號紙一張咨送禮部塡給度牒三十七年議准每名量減銀四兩
  隆慶六年題准禮部印發空頭度牒通行各處召納如有來京請給者赴户部納銀五兩發號紙送禮部給牒
  僧道禁例
  洪武二十年令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許為僧二十四年令佛經畨譯以定者不許増減辭語道士設醮亦不許拜奏青詞各遵頒降科儀民有效瑜珈教稱為善友假張真人名私造符籙者各治以重罪二十七年令榜示天下寺觀凡歸併大寺設砧基道人一名以主差稅每大觀道士編成班次每班一年高者率領餘僧道俱不許奔走於外及交搆有司以書冊稱為題疏强求人財其一二人於崇山深谷修禪及學全真者聽三四人不許母得私剏庵堂若遊方問道必自備路費毋索取於民所至僧寺必掲周知冊驗實不同者挐送有司僧道有妻妾者許諸人趕逐相容隱者罪之願還俗者聽亦不許收留民間兒童為僧違者并兒童父母皆坐以罪年二十以下願為僧者亦須父母具告有司具奏方許三年後赴京考試通經典者始終度牒不通者杖為民有稱白蓮靈寳火居及僧道不務祖風妄為議論沮令者皆治重罪二十八年奏准天下僧道赴京考試不通經典者黜還俗年六十以上者免試
  永樂六年令軍民子弟僮奴自削髪為僧者并其父母送京師發五臺山做工畢日就北京為民種田及盧龍牧馬寺主僧擅容留者亦發北京為民種田十年諭禮部天下僧道多不守戒律民間脩齋誦經動輒較利厚薄又無誠心甚至飲酒食肉遊蕩荒淫略無顧忌又有無知愚民妄稱道人一槩蠱惑男女雜處無别敗壞風化洪武中僧道不務祖風及俗人行瑜珈法稱火居道士者俱有嚴禁即掲榜申明違者殺無赦十六年定天下僧道府不過四十人州不過三十人縣不過二十人限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父母皆允方許陳告有司行鄰里勘保無礙然後得投寺觀從師受業五年後諸經習熟然後赴僧道録司考試果諳經典始立法名給與度牒不通者罷還為民若童子與父母不願及有祖父母父母無他子孫侍養者皆不許有年三四十以上先曽出家而還俗及亡命黥刺亦不許寺觀住持容留違者治之
  宣德八年令天下有司關津但遇削髪之人捕送原籍治罪如律十年禁僧道私自簮剃及妄言惑衆者正統六年令僧道多有壞亂心術不務祖風混同世俗傷壞風化都察院即遵洪武舊例出榜禁約違者罪之天順八年令各處僧人年二十以上無度牒者即便還俗有隱瞞年歲者并其師治罪
  成化二十三年令僧道有父兄見存無人侍養者不問有無度牒令還俗養親
  嘉靖八年奏准凡宦戚施捨寺觀不許容令婦女出入及多蓄行童若有私自簮剃并犯姦者各照律例問擬
  清理寺觀
  洪武二十四年令清理釋道二教凡各府州縣寺觀但存寛大可容衆者一所併居之不許雜處於外違者治以重罪親故相隱者流願還俗者聽又令天下僧道有剏立庵堂寺觀非舊額者悉毁之三十五年令清理釋道二教凡歴代以來及洪武十五年以前寺觀有名額者不必歸併新剏者歸併如舊
  永樂十五年禁僧尼私剏庵院
  正統六年令新剏寺觀曾有賜額者聽其居住今後再不許私自剏建
  成化十三年禁約遊方僧人凡僧道住持勑建寺觀許二人勑賜并在外寺觀各止許一人
  正徳十六年奏准今後再有私剏庵院寺觀私度僧道尼姑女冠者挐問治罪寺觀拆毁入官
  嘉靖六年奏准尼僧道姑發還原籍出嫁其庵寺房屋土地盡數入官十四年大興隆寺燬令永不許復併大慈恩寺一應修齋俱革僧徒聽告就各寺依住有歸化者量給原寺田畆仍免差徭六年十六年題准各該有司欽遵聖諭化正僧徒願自還俗者聽其自求安便各處寺院年久宫殿任其頽壞不許修葺民間㓜童不許捨入為僧私自披剃如有此等罪其父母及其鄰佑二十二年令毁大慈恩寺
  萬厯元年令五城御史查各寺觀庵院有遊食僧道驅令回籍仍比照居民保甲法置立油牌開寫年貌籍貫以便稽查其有私自簮剃及不穿戴本等冠服者訪挐治罪
  禁止戒壇
  嘉靖四十五年令在外行撫按衙門督率有司各查本居僧寺若干僧徒若干明白登簿不時查㸃不到者罪坐住持立限投銷一切寄住遊僧發回原籍當差在京厰衞衙門及五城御史將京城内外地方大小僧寺嚴加巡緝有指稱受戒姦淫不法者訪挐重治
  萬厯元年詔禁革萬壽廣善二壇僧人戒法
  保舉僧道
  洪武二十六年令各布政司并直𨽻府州縣申呈開設僧道衙門保舉到僧人劄付僧録司道士劄付道録司考試如果中式就申吏部施行
  僧道罪犯
  𢎞治七年令僧道尼姑女冠有犯姦淫者就於本寺門首枷號一箇月滿日發落十三年奏准僧道官僧人道士有犯挾妓飲酒者俱發原籍為民若姦拜認義父母親屬俱發邊衞充軍 凡僧道額外擅收徒弟者問發口外為民 還俗僧道官知而不舉者罷職 凡漢人出家習學畨教不論曽否關給度牒俱問發原籍各該軍衞有司當差若漢人冐作畨人發邊衛充軍
  尼姑女冠
  洪武六年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許為尼姑女冠
  真人名號
  洪武中革前代所稱天師止稱正一真人
  隆慶二年題准革正一真人名號勒令繳納真人府印止許承襲上清觀提㸃
  萬厯五年仍准復真人名號
  道士差遣
  萬厯四年題准道士差往各陵寢祭告者止穿本等服衣不許假稱太常寺官擅乘轎輿及香帛木匣之外多用人夫致擾驛遞
  教坊司承應樂舞
  朝會宴享等禮各有承應樂舞以教坊𨽻祠司故具列焉而樂户禁例附
  教坊司額設奉鑾一員左右韶舞二員左右司樂二員共五員遇缺以次遞補又有恊同官十員實授俳長四名恊同俳長辦事色長十二名及抄案執燈色長等亦以次遞補
  隆慶六年以東宫出閣添恊同官五員俳長四名凡聖節冬至正旦行朝賀禮上徽號進實録𠕋封頒詔進春進厯遣祭郊祀聽受警戒進士傳臚及進士上表俱用中和韶樂兼用堂下樂中和韶樂設於奉先殿内先一日於御前奏知如再用即奏云安定不動計用舉麾奉鑾一員侍班韶舞一員看節次色長二人歌工十二人樂工七十二人 凡朔朢并歳首半月太常寺奏祭祀陞殿俱用堂下樂 凡大祀天地享太廟祭社稷神祗耕耤田幸太學導駕俱用堂下樂堂下樂設於奉天門北簷下計用領樂韶舞等官三員俳長二人色長十二人歌工十二人樂工一百三人 凡大祀慶成聖節冬至正旦大宴俱用丹陛樂侑食樂丹陛樂設於奏先殿前丹陛上計用領樂俳長二人色長二人歌工十二人樂工一百八人侑食樂設於奉先殿内計用唱盞奏樂奉鑾等官五員領樂色長四人歌工四人樂工三十一人 凡禮部進表箋及迎詔俱用大樂大樂提調色長一人 凡大祀天地導駕回圜丘出南天門方澤出北天門錦衣衞官奏起輦色長一人唱作樂奉鑾一員唱樂奏神歡之曲樂作導至奉天門樂止駕至奉天門堂下樂作駕至奉天殿樂止上易服鴻臚寺官奉請陞殿色長唱作樂奉鑾舉麾唱樂奏聖安之曲中和韶樂作上陞座樂止鳴鞭致詞俟贊禮堂下樂作禮畢樂止贊禮畢奉鑾舉麾唱樂奏安定之曲中和韶樂作駕興還至華蓋殿樂止計用領樂官五員俳長四人恊同俳長辦事色長十二人各色色長八十四人樂工十八撥第一撥一百八人第二撥至十八撥每撥不等大約二三十人歌工每撥十二人 凡太廟時享導駕回上祭畢至廟街門内陞輦錦衣衞官奏起輦俳長唱作樂官一員奏敬祖宗之曲導至午門裏樂止計用領樂官五貟俳長十人各色色長四十人樂工四撥每撥一百八人歌工十二人 凡祭社稷導駕回上祭畢至社稷門内陞輅錦衣衞官奏起輅俳長四人各色色長十六人樂工二撥每撥一百人歌工十二人 凡祭山川導駕回上祭畢陞輦錦衣衞官奏起輦色長唱作樂官一員奏樂奏神歡之曲導至奉天門樂止計用樂工十人撥樂章樂器并用人數與郊祀回同 凡幸太學導駕回上幸太學禮畢陞輦錦衣衞官奏起輦色長唱作樂官一員跪奏樂奏神歡之曲導至奉天門樂止上陞座樂作坐定樂止百官行禮樂作禮畢樂止駕還宫樂作至奉天殿樂止計用樂工八撥樂章樂器并用人數與郊祀回同 凡耕耤田導駕回祭先農畢至耤田所戸部尚書捧鞭跪進本司官引裝扮裏行十八人内村田樂老人四人禾㑍十四人各念禾詞外行七十二人各作樂器攛掇隨駕行三推禮畢駕至儀門嘉靖十年後御觀耕臺陞座樂止觀三公九卿耕訖本司承應用大樂攛掇百戲院本探子觔斗隊舞畢嘉靖十年更定攛掇百戲俱於宴時承應本司官跪贊致語駕至殿内陞座進湯進膳俱用樂順天府官并耆老人等行禮謝恩樂作禮畢樂止次百官行禮樂作禮畢樂止賜百官酒飲復入班行禮樂作禮畢樂止尚膳官進膳樂作進訖樂止百官入席本司官奏一奏進太初之曲進酒樂作進訖樂止進膳樂作進訖樂止本司官跪奏進湯樂作徹湯樂止二奏仰大明之曲進酒進膳進湯樂作進訖樂止皆如前三奏民初生之曲進酒進膳進湯樂作進訖樂止復皆如前徹御案畢樂止百官行禮樂作禮畢樂止鴻臚寺官奏禮畢駕起陞輦仍用十八撥樂工歌工前導起輦色長唱作樂本司官跪奏樂奏神歡之曲導至午門前樂止 凡大宴駕出至奉天門色長唱作樂丹陛樂作駕陞奏天殿樂作鴻臚寺贊百官四拜禮畢樂止光禄寺進御筵樂作内官設案訖樂止進花進膳樂作進訖樂止奉鑾奏一奏上萬壽之曲侑食樂作斟酒贊跪本司官贊進酒樂止各官就坐奏樂奏平定天下之舞引舞樂工二人舞人樂工三十二人舞畢奏二奏仰天恩之曲侑食樂作奏進酒樂止殿外導湯樂作領樂俳長一人色長四人攛節樂工二十四人殿内迎湯樂作領樂色長二人歌工四人湯至奏進湯樂作贊饌成徹湯樂止奏黄童白叟鼓腹謳歌承應舞念禾詞俳長一人歌工四人樂工十五人白叟六人黄童八人舞畢奏樂奏撫安四夷之舞引舞樂工二人歌工四人樂工十七人髙麗舞琉球舞北番舞回回舞各四人舞畢奏三奏感帝徳之曲今欽定感昊徳之曲侑食樂作奏進酒樂止奏樂奏車書會同之曲侑食樂作奏進酒樂止導湯樂作迎湯樂作如前奏進湯樂作贊饌成徹湯樂止奏樂奏表正萬邦之舞引舞樂工二人舞人樂工六十四人舞畢五奏感皇恩之曲侑食樂作奏進酒樂止導湯樂作迎湯樂作如前奏進膳樂作徹湯膳并御筵樂止奏樂奏天命有徳之舞引舞二人舞人樂工六十四人舞畢奏纓鞭得勝蠻夷隊舞人樂工一百四人承應内獅子舞五五人舞畢官二人更迭致語萬民安樂天下太平嵩呼萬歳再動樂聲樂作樂止百官四拜禮畢 凡進士傳臚上將陞殿色長唱作樂官一員舉麾奏樂奏聖安之曲中和韶樂作上陞座樂止舉人行禮堂下樂作禮畢樂止傳制黄榜案起樂作至丹墀置定樂止傳臚舉人行禮樂作禮畢樂止案起樂作案至奏天門外樂止大樂迎黄榜出鴻臚寺官致詞百官行賀禮樂作禮畢樂止本司官舉麾奏樂奏安定之曲中和韶樂作駕還宫至華蓋殿樂止凡進士上表謝恩上將陞殿色長唱作樂官一員舉麾奏樂奏聖安之曲中和韶樂作上陞座樂止鴻臚寺官贊百官行常朝禮樂作禮畢樂止諸進士行禮樂作禮畢樂止進表表案起堂上樂作安置定樂止宣表畢進士行禮俯伏樂作禮畢樂止進士行四拜禮樂作禮畢樂止本司官舉麾奏樂奏安定之曲中和韶樂作駕還宫至華蓋殿樂止 凡慶賀東宫千秋節并朔朢朝叅領樂官五員俳長二人歌工四人樂工四十人 凡東宫冠禮畢宴用七奏樂領樂官四員俳長二人色長四人歌章拍板樂工四人樂工十人 凡慶賀皇太后聖節女樂奉鑾等官妻五人提調女樂四人歌章二十四人奏樂一百一十五人 凡慶賀中宫女樂同 凡每日常朝樂工二十八人於午門外御道兩旁侍立 凡諸王公主婚嫁本司用大樂前導 凡進實録并纂脩書籍成賜宴禮部俱本司承應 凡進士傳臚後例於禮部設宴武舉開榜後例於兵部開宴俱本司承應凡四夷人朝貢到京例於會同館設宴本司承應 凡供應樂器遇有毁壞本司申禮部題請咨工部造辦其絃線等料南京教坊司三年一解南京禮部咨禮部驗給 凡御樂庫看庫人役三年一次僉補每年六月六日曬晾在庫袍服
  樂戸禁例
  本司官俳色長諳曉某藝於某年月日補充某役俱造文𠕋備照如遇官俳色長有缺皆以次選補但係為事革役閒住者再不得補充其本司老疾不堪承應之人放回原籍為民一體當差
  洪武永樂間令各衙門人指稱本司樂户寄附贓物法司不得追取
  景泰七年議准凡良家女子本司不許買作倡優犯者問擬如律子女發回寧家仍查原係民户今為樂户許令改正其樂戶内有願從良者聽其自首與民一體當差
  𢎞治九年議准樂戸家不許容留盜賊及不知來歴之人事發官俳色長俱治罪又令私買私賣良家子女及媒合人等俱於三院門首枷號一個月滿日照依律例發落該管色長并鄰佑人等不首告者與同罪官俳查提從重問擬南京及各王府同十三年奏准教坊司官俳精選樂工演習聽用若樂工投托勢要挾制官俳及抗拒不服拘喚者聽申禮部送問就於本司門首枷號一個月發落若官俳徇情聽囑放富差貧縱容逃躱者叅究治罪革去職役






  禮部志稿卷三十四
<史部,職官類,官制之屬,禮部志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