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文旅港澳台发〔2020〕98号 2020年12月24日 发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
文旅部 |
文化和旅游部各司局、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广东省各地市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大 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编制本 规划。规划近期至 2025 年,远期展望至 2035 年。
一、指导思想
[编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 格局,支持港澳特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 先行先试优势,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粤港澳大 湾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协 调发展,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深耕厚植,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 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 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二、规划原则
[编辑]改革创新 传承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促进旅游品质提升。 优势互补 区域协同。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 功能布局,增强区域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促进粤港澳 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 开放互鉴 共建共享。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 制,培育文化和旅游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促进“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互鉴。 文旅融合 互促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握文化和旅游融 合发展新趋势,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编辑]到 2025 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文化遗产 有效保护传承,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 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 市场发展活力充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成效显著,打造一批具有 广泛影响力的示范项目、示范区。到 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 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 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共建人文湾区
[编辑](一)大力塑造湾区人文精神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研究,推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加强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深入开展历史文化、文 物资源普查、保护,促进资源共享、活化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 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联合实施重要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专项计划,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共享平 台,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建设和统筹用 好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名人故居、会馆商号 等展示空间及非遗传承体验设施。鼓励文博机构参与“互联网+ 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会等, 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展演、研究等活 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
项目 2: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传统体育赛事活动
支持粤港澳三地共同推动以国际龙舟邀请赛、醒狮表演赛、 传统武术表演赛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传统体育赛事。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实验室项目建设工程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传承的专业合作,打造“金融产品+公益资助+专业保护”的合作平台,协同开展粤港 澳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课题。
加强青少年文化培育和交流。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爱国 教育,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丰富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文化培育和交流计划,为粤港澳青年在文 化和旅游领域创业、就业、实习提供便利、搭建平台。创新游学 工作机制,深度挖掘游学资源,培养游学导师队伍,打造一批高 水平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和高质量示范性游学产品。
项目 1: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建设项目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建设能够展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先进科学技术等特色的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
项目 2: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示范项目
支持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港澳青少年岭南文化与科技 游学之旅等交流活动,联合重要视频网络平台支持粤港澳青少年 开展湾区故事短视频创作。
项目 3:粤港澳青年艺术人才交流培养计划
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团体、高校艺术院系为依托,开展 交流实习、专业培训、项目参与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人才双 向交流培养。
(二)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支持文艺创作发展。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 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 艺精品。加强国家艺术基金对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繁荣发展的支 持,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艺术机构和艺术工作者直接申报国家艺 术基金资助项目。加强艺术人才培养,加大国家重点艺术创作工 程对粤港澳大湾区题材艺术创作支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院 校、院团(社团)、艺术机构交流合作,支持国家艺术院团、机 构与粤港澳大湾区艺术机构深度合作。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由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主办,每年在粤港澳 大湾区城市轮流举办,以“一地为主、三地联动”的方式开展系 列活动,共同打造彰显湾区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丰富居民文化 生活。
项目 2: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联合采风创作计划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书画、摄影、舞台表演艺术家机制化、常态化开展座谈研讨、基层采风、书画笔会等交流互动。
项目 3:全国艺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校本剧(节)目巡演活动落地粤港澳大湾区
支持全国艺术职业院校重点加强面向中小学生弘扬家国情 怀剧目创作,每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中小学及中高职院校 巡演。
项目 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及巡演
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鼓励各地艺 术院团、院校与粤港澳大湾区艺术院团联合创作,汇聚粤港澳舞 蹈、音乐、戏曲、杂技等舞台艺术精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展示巡演。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 化数字化建设。建立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等公共 文化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讯网,推进公共文 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共建共享。探索创新群众文艺创作与传播模式,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艺术交流合作,推出一批优秀群众文 艺作品,培育群众文艺人才和团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文化 品牌活动。
项目 1:港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支持香港西九文化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与内地文化交流和 项目推广。支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 承中心建设,支持澳门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开展内容 共建、共同推动文物展示、保护、文创研发和教育推广。
项目 2:广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高水平建设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广 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建成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 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博物馆建设项目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一批开放历史、华侨华人、动漫、陶瓷、地质等特色博物馆。支持国家级博物馆及有特色的专题博 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开展合作、交 流展览等。支持深圳建设海洋博物馆。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 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优化文 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 带建设。发挥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动文 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市场发展环境, 为跨境文化交流和市场活动提供便利,鼓励建设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联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 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支持香港、 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深圳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 力发展时尚产业;支持广州发展创意设计产业集群;扶持珠海、 佛山文化演艺产业成长;支持东莞与中山发展出口导向型文化制 造业;支持江门、肇庆和惠州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支持香港 PMQ 元创坊、澳门设计中心、深圳华侨城创意产业 园、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TIT 文创园、1850 文创园、江门(塘口)江澳青年文创小镇、肇庆鼎湖(港澳)文 创小镇等基础和发展前景较好的文化产业园区提升质量和打造 品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项目 2:广州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
支持广州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强与香港、澳 门合作,探索金融支持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港澳文化艺 术人才到内地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展会发展项目
支持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广州) 文化产业交易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 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等展览展会提质增效。
项目 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发展项目
支持香港通过国际影视展、香港书展和设计营商周等活动, 巩固创意之都地位。推进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深圳全球创意设计 大奖赛与设计展、澳门塔石艺墟等文化创意展会活动创新发展。
(三)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中外文化交 流合作协同机制,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各具特色的对外文 化交流品牌,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 强对外文化交流。支持香港打造更具竞争力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支持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 地,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 培训基地、世界旅游教育及培训中心和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 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支持中山深度 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 作重要平台,举办华人华侨交流大会。
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支持港澳打造“一带一路”功 能平台,支持和鼓励粤港澳大湾区机构参与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 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一 带一路”文化和旅游机制及合作项目,利用“欢乐春节”“美丽 中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交流品牌和海外 中国文化中心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和 旅游交流,深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文化、旅游论坛和展会。
项目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
支持广州、深圳、江门等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 创新示范区,对接香港创意之都和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 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汇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
项目 2:建设港澳演艺机构内地后勤服务基地
在广东建立综合性大型演艺机构后勤服务基地,为港澳演艺 行业提供设备存放基地、高新技术支持与全面后勤服务,便利港 澳艺术院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跨境演出。鼓励内地城市相关企业 与港澳演艺机构开展联合创作制作等合作。
五、构筑休闲湾区
[编辑](一)优化旅游市场供给
丰富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资 源开发,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 供给体系。推动开发精品历史文化遗产线路、创意文化和旅游产 品,提升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等产品质量, 丰富低空飞行、自驾骑行、温泉疗养、海岛旅游等产品体验,培 育旅游演艺精品,发展数字化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打造中医药、传统武术康养旅游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 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 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 文化和旅游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 区、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建 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春节嘉年华之旅
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迎春花会、花车巡游、烟花汇演、美 食节、庙会、灯光节、大马戏、新春音乐会等资源,打造粤港澳 大湾区春节嘉年华旅游品牌。
项目 2: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之旅
依托香港、澳门、顺德“世界美食之都”和广州“食在广州” 等美食特色,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之旅。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之旅
依托广州城市文化遗产、珠海和中山岐澳古道、深圳改革开 放历史遗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 村落、南粤古驿道、香港文物径、澳门世界遗产建筑和历史城区等,开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之旅。
项目 4:粤港澳国际品牌体育盛事之旅
支持粤港澳举办国际品牌体育盛事,推动大湾区文化体育融 合发展。将香港启德体育园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地及公 共空间,支持香港举办更多世界性大型体育活动,巩固香港作为 亚洲盛事之都地位。发挥澳门国际网络和中葡交流合作平台作 用,发展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和品牌体育盛事。
促进滨海旅游高品质发展。协同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与公 共服务体系。建设贯通潮州到湛江并连接港澳的滨海景观公路, 推动形成连通港澳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探索试行核发三地通行 自驾旅游营运车牌,有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自驾游。大力 推进新兴海洋旅游与“海洋-海岛-海岸”、跨岛游立体开发,加 强海上旅游产品综合开发。支持港澳与内地合作开发海岛游和邮 轮、游艇、帆船旅游。统筹兼顾沿岸生态景观和交通功能,推进 旅游航道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港口游、工业遗产游。丰富海上运 动旅游产品,开发水上飞行运动和低空飞行项目,建设一批滨海 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游憩区、旅游特色乡村小镇。探索开通香港- 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小镇
支持打造广州黄埔长洲国际慢岛、佛山岭南文化和旅游小 镇、珠海平沙影视文化小镇、中山翠亨历史文化小镇、江门赤坎 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肇庆高要回龙宋隆小镇等一批能够 体现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化、景观风貌的特色小镇。
项目 2: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
支持中山崖口村、江门古劳水乡、新会陈皮村、东莞南社古 村、广州从化西塘村、惠州龙门上东村、肇庆黎槎八卦村、香港 大澳渔村等环境优美、旅游基础条件好的村落建设特色美丽乡 村。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区
支持肇庆高要区、惠州罗浮山、广州从化区等地依托良好自 然生态和中医药传统医疗文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休闲 度假区。支持粤港澳合作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光明新区,珠海横 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医疗旅游健康服务示范区。
项目 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
支持以广州岭南文化广场和深圳大鹏所城文化和旅游区为 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 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健康发展。推动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 入境手续。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加强优 势互补、客源互送、合作共享,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协同 推进粤港澳邮轮旅游、物资配送、商品交易、邮轮制造维修全产 业链发展。逐步简化及放宽内地邮轮旅客的证件安排,研究探索 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制定完善邮轮 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 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支持澳门与邻近城市探索 发展国际游艇旅游,合作开发跨境旅游产品。
项目 1:澳门与珠海“一河两岸”改造工程
建设澳门半岛南岸海滨长廊、氹仔北单车径,优化氹仔海滨 休憩区单车径配套设施等,建设粤澳新通道,形成“一河两岸” 风景带。
项目 2:澳门“海上旅游”项目
支持澳门加快发展澳门政府特许经营的澳门海上游业务。加 强港珠澳大桥、路环等与珠海、江门海岛的旅游联动观光,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海洋文化体验与交流基地。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港与配套产业园区建设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交通、产业等合作机制,推动邮轮 设计建造维修、邮轮企业总部基地建设、邮轮港口建设、邮轮服 务贸易协同发展。
项目 4:粤港澳大湾区滨海自驾旅游带
鼓励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自驾游营地,重点发展海岛型、森林 型、海滨型、乡村型、主题文化型等汽车营地,建设集旅游观光、 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体育比赛等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滨海自驾旅游带。
(二)创新旅游推广体系
推动旅游资源要素互通。加快推进港穗深国际航运枢纽建 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集散中心,推动航空、航运、高铁联 程联运。大力推动出入境口岸联检制度,便利外国人入境粤港澳 大湾区旅游观光、度假和商务旅行。支持香港建设“一程多站” 示范核心区和国际城市旅游枢纽。拓展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 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新空间。高水 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支持琴澳旅游深度合作,允许 香港、澳门旅游从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支 持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旅游生态合作试验区。
完善协同推广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联合开 发和推广“一程多站”精品线路,促进信息沟通、产品开发、市 场营销、游客互推等合作常态化、机制化。加强数据和业务管理 互联互通,联合编制、动态更新文化和旅游活动与产品分类目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文化和旅游平台和多元化国际传播平台。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泛珠三角地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合作。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旅游推广平台
支持粤港澳参与我国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旅游推广平台,共同开拓国际客源市场。
项目 2:粤港澳重点旅游展会论坛
支持香港国际旅游展、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 旅游经济论坛、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点旅游展会提质增效。
项目 3: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集散与问询服务体系
加快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加快 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服务体系建设,联合推出景区景点、交通、优质旅游经营企业、产品、著名文化和旅游商标名 单等。
(三)完善旅游市场发展环境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联合制订颁布粤港澳大湾区优 质文化和旅游产品认证标准与安全服务标准,推出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服务高质量认证标志企业,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竞争 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应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 务体系,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公共服务合作。加强粤港澳大湾 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执法合作,提升综合协调、案件联合查办、 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加强港澳与内地旅游人才培训交流,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办学, 培育国际化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文化创意、会 议展览等专业服务为重点,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专业化旅游人才培育体系。
项目 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澳门旅游学院粤港 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合作中心、横琴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 2:粤港澳大湾区酒店会展业培训体系建设
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引进品牌旅游服务院校、国际酒 店管理、会展管理认证课程,建设多层次酒店会展人才培训体系。
六、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编辑](一)加强组织实施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广东、香港、澳门加 强沟通协调,依托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 联合会等文化、旅游合作工作机制,推进规划实施。强化评估监 督,建立第三方机构参与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二)强化政策保障
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政策,简化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从事文化和旅游工作人员赴港澳手续。加 大财税金融和资金支持,落实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文化贸易的 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便利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 文化和旅游活动、创业就业政策。强化用地保障,在粤港澳大湾 区内地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文化和旅游用地需求,统筹 各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用地布局和指标,将粤港澳大湾区重点 文化和旅游项目新增建设用地纳入内地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重点保障范围。
(三)防范化解风险
加强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建立风险监测、评估、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完善重大文化、旅游活动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文化和 旅游领域冠以“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字样或名义成立社会机构、 举办各类活动的统筹管理。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