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二十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卷第二十一
宋 蘇軾 撰 宋 郎曄 注 景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
卷第二十二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二十一

   迪功郎新紹興府𡹴縣主簿臣郎 曄 上進

  擬進士廷試䇿表一道

  廷試䇿問一首

  擬進士廷試䇿一道

   擬進士廷試䇿表

右臣准宣命差赴集英殿編排舉人試卷竊見 陛下

貽革舊制以䇿試多士厭聞詩賦無益之語將求山林

朴直之論聖聽廣大中外歡喜舊制殿試進士以詩賦論特奏名進士以論至

是進士𥘉就席有司猶給禮部韻及試題出乃䇿問也上以制䇿示執政曰對策亦何足以實盡人才然愈於

用詩賦取人爾而所試舉人不能推原聖意皆以得失爲慮不

⿰扌𭥍 -- 指陳闕政而阿䛕順𭥍者又卒據上第司馬温公日記大略云熈

寜三年春牓韓秉國吕惠卿𥘉考䇿阿時者多在髙等訂直者多在下陳宋次道劉貢父覆考及呉冲卿陳述

古詳定多從𥘉考其間有言 祖宗多因循苟簡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𥘉考第三等上覆考爲第五等中

冲卿等奏之從𥘉考李才元蘇子瞻編排爲第三上令陳襄靣讀以爲第一故子瞻退擬進士對䇿而献之

陛下之所以求於人至深切矣而下之報上者如此臣

切深悲之夫科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文風俗所係所収者天下莫不以

爲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爲戒昔 祖宗之朝崇尚詞

律則詩賦之士曲盡其巧如二宋歐范之徒皆以詩賦𩔰名自嘉祐以

來以古文爲貴則䇿論盛行於世而詩賦幾至於熄

中歐陽文忠公知貢㪯時方以磔裂怪僻相尚公深革其弊前在髙等者盡黜之務求平淡典要士人𥘉怨怒

罵譏巳而体格卒変古文盛行何者利之所在人無不化今始以䇿取

士而士之在科甲者多以謟䛕得之天下觀望誰敢不

然臣恐自今已往相師成風雖直言之科亦無敢以直

言進者風俗一變不可復返正人衰微則國隨之非復

詩賦䇿論迭興迭廢之比也是以不勝憤懣退而擬進

士對御䇿一道學術淺陋不能盡知當世之切務直載

所聞上將以推廣聖言庶有𥙷於萬一下將以開示四

方使知 陛下本不諱惡切直之言風俗雖壊猶可少

救其所撰䇿謹繕冩投進干冒天威臣無任戰恐待罪

之至

   䇿問熈寜三年三月八日巳亥御集英殿䇿試禮部奏名進士乃出御題

 朕德不𩔖託於士民之上所與待天下之治者惟萬

 方𥠖献之求詳延于廷諏以世務豈特考子大夫之

 所學且以博朕之所聞盖聖王之御天下也百官得

 其職萬事得其序有所不爲爲之而無不成有所不

革革之而無不服田疇闢溝洫治草木暢茂鳥獸魚

鼈無不得其性其冨足以備禮其和足以廣樂其治

 足以致刑子大夫以謂何施而可以臻此方今之弊

 可謂衆矣救之之術必有本末施之之冝必有先後

 子大夫之所冝知也生民以來所謂至治必曰唐虞

 成周之時詩書所稱其迹可見以至後世賢明之君

 忠智之臣相與憂勤以營一代之業雖未盡善要其

 所以成就亦必有可言者其詳著之朕將親覧焉

   擬進士廷試䇿

臣伏見 陛下發德音下明詔以天下安危之至計謀

及於布衣之士其求之不可謂不切其好之不可謂不

篤矣臣私所憂者不知 陛下有以受之歟禮曰甘受

和白受采故臣願 陛下先治其心使虚一而靜然後

忠言至計可得而入也今臣觀 陛下先入之言巳實

其中邪正之黨巳貳其聽功利之說巳動其欲則雖有

皐陶益稷之謀亦無自而入矣而况於踈逺愚陋者乎

此臣之所以大懼也若乃盡言以招禍觸諱以亡身則

非臣之所恤也聖䇿曰聖王之御天下也百官得其職

萬事得其序臣以爲 陛下未知此也是以所爲顛倒

失序如此苟誠知之SKchar不尊其所聞而行其所知歟百

官之所以得其職者豈聖王人人而督責之萬事所以

得其序者豈聖王事事而整齊之哉亦因能而任職因

職以任事而巳官有常守謂之職施有先後謂之序今

陛下使兩府大臣侵三司財利之𫞐常平使者亂職司

守令之治刑獄舊法不以付有司而取决於執政之意

邊鄙大慮不以責帥臣而聽計於小吏之口百官可謂

失其職矣王者之所冝先者德也所冝後者刑也所冝

先者義也所冝後者利也而 陛下易之萬事可謂失

其序矣然此猶其小者其大者則中書失其政也宰相

之職古者所以論道經邦今 陛下但使奉行條例司

文書而巳矣昔丙𠮷爲丞相蕭望之爲御史大夫望之

言隂陽不和咎在臣等而宣帝以爲意輕丞相終身薄

望之傳云丞相丙𠮷年老上重焉望之奏言三公非其人則三光爲之不明今首𡻕日月少光咎在臣等

上以望之意輕丞相乃下金安上等詰問望之免冠置對天子繇是不恱今政事堂忿爭相

詰流傳都邑以爲口實使天下何觀焉時七大夫多言新法不便往往

與宰執抗論於都堂臣願 陛下首還中書之政則百官之職萬

事之序以次得矣聖䇿曰有所不爲爲之而無不成有

所不革革之而無不服 陛下之及此言是天下之福

也今日之患正在於未成而爲之未服而革之耳夫成

事在理不在𫝑服人以誠不以言理之所在以爲則成

以禁則止以賞則勸以言則信古之人所以鼓舞天下

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者盖循理而巳今爲政不循理而

欲以人主之𫝑脅而成之夫以斧析薪可謂必克矣然

不循其理則斧可缺薪不可破是以不論尊卑不計強

弱理之所在則成理所不在則不成可必也今 陛下

使農民㪯息與商賈爭利豈理也哉而何恠其不成乎

禮曰微之𩔰誠之不可掩也如此 陛下苟誠乎爲民

則雖或謗之而人不信苟誠乎爲利則雖自解釋而人

不服且事有决不可欺者吏受財枉法人必謂之𧷢非

其有而取之人必謂之盗茍有其實不敢辭其名今青

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熈寜二年行青苗法應郡

縣毎𡻕春秋未熟據民等以常平及廣惠倉歛散取息其息以二分爲率凡人爲善不自譽

而人譽之爲惡不自毀而人毀之如使爲善者必湏自

言而後信則尭舜周孔亦勞矣今天下以爲利 陛下

以爲義天下以爲害 陛下以爲仁天下以爲貪 陛

下以爲廉不勝其紛紛也則使二三臣者極其巧辯以

解荅千萬人之口附㑹經典作爲文書以暁四方之人

豈如嬰兒鳥獸而可以美言小數眩之歟且夫未成而

爲之則其弊必至於不敢成未革而服之則其弊必至

於不敢革盖世有好走馬者一爲墜傷而終身徒行何

者謹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此理之固然也 陛下(⿱艹石)

出於謹重則屢作屢成不惟人信之 陛下亦自信而

日以勇矣若出於輕發則毎舉而毎敗不惟人不信

陛下亦不自信而日以怯矣文宗始用訓注其意豈淺

也哉而一經大變則憂沮䘮氣不能復振文宗亦非有

失德徒以好作而寡謀也李訓鄭注傳云文宗始用宋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謀誅王守澄不克而死

䆠官益横帝愈憤恥注隂知帝⿰扌𭥍 -- 指屡建宻計引李訓叶力訓因韓約奏甘露請文宗親往因欲盡誅䆠官㑹風

動無幕見執兵者𬽦士良等驚走遣神䇿副使劉泰倫率衛士捜捕竟殺訓注死者千餘人自是䆠官益熾帝

無以制居常忽忽不懌毎遊燕雖倡樂𮦀沓未甞歡𥬇往往瞋目獨語或裴回眺望賦詩以見情卒感疾棄天

謹重者始(⿱艹石)怯終必勇輕發者始(⿱艹石)勇終必怯廼者

横山之人未嘗一日而忘漢雖五尺之童子知其可取

然自慶曆以來莫之敢發者誠未有以善其後也近者

邊臣不計其後而遽發之一發不中則内帑之費以數

百萬計而関輔之民困於飛輓者三年而未巳 治平四年冬

十月癸酉知青澗城种諤率兵取綏州先是七月諤奏諒祚累年用兵人情離貳嘗欲發横山族帳盡過㒷州

人有懐土重遷之意以故首領嵬名山者結綏銀州人數萬兵謀歸順乞朝廷因天時人心早許令向化詔陸

詵薛向与諤經畫後諤用牙頭吏史屈子計徑發兵趨綏州直扺嵬名山帳嵬名山驚降自此夏囯挾怨連年

雖天下之勇者敢復爲之歟爲之固不可敢復言之

歟由此觀之則横山之功是欲速而壞之也近日靑苗

之政助役之法均輸之䇿事並見公所上萬言書併軍蒐卒之令

熈寕三年三月詔併龍猛八⿰扌𭥍 -- 指揮爲六舊三百五十人額今以三百人爲額自康定慶曆以來諸軍間有併廢

至熈寜中始大整軍額又熈寕二年正月十三日辛已詔曰囯家置兵本備𢧐守主兵之官率多冗占帥臣監

司其察所部敢有冗雜影占者以名聞卒然輕發又甚於前矣 陛下不

䘏人言持之益堅而𫝑窮事礙終亦乖變他日雖有良

法美政 陛下能復自信乎人君之患在於樂因循而

憚改作今 陛下春秋鼎盛天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勇智此萬世一時也

而羣臣不能濟之以謹重養之以敦朴譬如乗輕車馭

駿馬冒險夜行而僕夫又從其後而鞭之豈不殆哉臣

願 陛下解轡秣馬以湏東方之明而行九𮜿之道甚

未晚也聖䇿曰田疇闢溝洫治草木暢茂鳥獸魚鼈莫

不得其性者此百工有司之事也曽何足以累陛下

陛下操其要治其本恭巳無爲而物莫不盡其天理以

生以死(⿱艹石)夫百工有司之事自宰相不屑爲之又况於

陛下乎聖䇿曰其冨足以備禮其和足以廣樂其治足

以致刑何施而可以臻此孔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燔兎瓠葉可以行禮掃地而祭可以事天禮之不備非

貧之罪也管子曰倉廪實知禮節臣不知 陛下所謂

冨者冨民歟抑冨國歟陸賈曰將相和調則士豫附劉

向曰衆賢和於朝萬物和於野今朝廷可謂不和矣其

咎安在 陛下不反求其本而欲以力勝之力不能勝

衆也乆矣古者刀鋸在前鼎鑊在後而士猶犯之今

陛下躬蹈尭舜未嘗誅一無罪欲弭衆言不過斥逐異

議之臣而更用人耳必未忍行亡秦偶語之禁啇君之法偶語

者族誹謗者弃市起東漢黨錮之獄東漢威靈之世黨論旣起一時賢者多死獄中

士何畏而不言哉臣恐逐者不巳而爭者益多煩言交

攻愈甚於今日矣欲望致和而廣樂豈不踈哉古之求

治者將以措刑也今 陛下求治則欲致刑此又羣臣

悞 陛下也臣知其說矣是出於荀卿荀卿者喜爲異

論至以人性爲惡則其言治丗刑重亦冝矣荀卿有言代治則刑

重代乱則刑輕欲求于治必用重典說者又以爲書稱唐虞之隆刑故

無小而周之盛時羣飲者殺臣請有以詰之夏禹之時

大辟二百書穆王訓夏贖刑作吕刑云大辟之罰其属二百周公之時大辟五

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自刑罪五百殺罪五百殺罪即

大辟豈可謂周治而禹亂耶秦爲法及三族史記素文公法初有

三族罪張晏曰父母妻子兄弟如淳曰父族母族妻族漢除肉刑漢文帝感女子緹縈之言遂除肉刑

見刑法志豈可謂秦治而漢亂耶致之言極也天下幸而未

治使一日治安 陛下將變今之刑而用其極歟徒聞

其語而懼者巳衆矣臣意異端邪說惑誤 陛下至於

如此且夫宥過無大刑故無小此用刑之常理也至于

今守之豈獨唐虞之隆而周之盛時哉所以誅羣飲者

意其非(⿱艹石)羣飲而巳如今之法所謂夜聚暁散者按律諸傳

習妖教夜聚暁散者絞使後丗不知其詳而徒聞其語則凡夜相

過者皆執而殺之可乎夫人相與飲酒而輙殺之雖桀

紂之暴不至於此而謂周公行之歟聖䇿曰方今之弊

可謂求矣救之之術必有本末施之之冝必有先後臣

請論其事與其所冝先者而 陛下擇焉方今救弊之

道必先立事立事之本在於知人則所施之冝當先觀

大臣之知人與否耳古之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

之明苟無知人之明則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二者

皆審於自知而安於才分者也道可以講習而知德可

以勉強而能惟知人之明不可學必出於天資如蕭何

之識韓信信数與何語何竒之卒薦爲大將此豈有法而可傳哉以諸

葛孔明之賢而知人之明則其所短是以失之於馬謖

蜀志越嶲太守馬談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亮深加器異漢昭烈臨終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

之亮猶不然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  等爲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与張郃𢧐于街亭謖違亮節

度郃大破之亮還漢中収謖下獄殺之亮自臨祭爲之流涕而孔明亦審於自知是

以終身不敢用魏延蜀志魏延傳云延隨亮出輒欲請兵万人与亮異道㑹于潼関如韓

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爲怯歎恨已才用之不盡我 仁祖之在位也事無

大小一付之於法人無賢不肖一付之於公議事巳効

而後行人巳試而後用而不求非常之功者誠以當時

大臣不足以與於知人之明也古之爲醫者聆音察色

洞見五臟則其治疾也有剖胷决脾洗濯腸胃之變苟

無其術不敢行其事今無知人之明而欲立非常之功

解縱繩墨以慕古人是猶未能察脉而欲試華佗之方

魏志方拔傳云華佗精方薬若病結積在内針薬所不能及當湏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湏臾如醉死无所知

因破取病(⿱艹石)在腸中便断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病復矣其異於

操刀而殺人者幾希矣房琯之稱劉秩琯傳云琯雅自負以天下爲巳

任然用兵本非所長其參佐李揖刘秩等皆儒生未嘗更軍旅琯每詫曰彼曳落河雖多能當我刘秩乎及琯

爲招討以秩爲參謀卒有陳濤斜之敗関播之用李元平是也播傳云李元平本宗

室䟽裔好論兵李希烈叛帝以汝州據賊衝刺史疲軟不勝任播盛称元平帝召見命知汝州事元平始主募

工築郛浚隍希烈隂使亡命應募凡納数百人元平不寤賊遣將李克成以精𮪍薄城募者内應縛元平馳見

希烈希烈嫚罵曰盲宰相使汝當我何待我淺𫆀僞一御史中丞播聞詫曰元平亊濟矣謂必覆賊而建功也

左右𥬇之无何僞爲幸相矣至今以爲𥬇矣 陛下觀今之大臣爲

知人歟爲不知人歟乃者任用衆才皆其造室握手之

人要結審固而後敢用盖以爲其人可與戮力同心共

致太平曽未安席而交口攻之者如蝟毛而起 陛下

以此驗之其不知也亦審矣今天下無事異同之論不

過瀆亂聖聽而巳若邊隅有警盜賊竊發俯仰成敗呼

吸變改而所用之人皆如今日乍合乍散臨事解體不

可復知則無乃誤社稷歟華佗不丗出天下未嘗廢醫

蕭何不丗出天下未嘗廢治 陛下必欲立非常之功

請待知人之佐(⿱艹石)猶未也則亦詔左右之臣安分守法

而巳公嘗有杭州召還乞郡狀云臣因考試進士擬對御試䇿進上并言王安石不知人不可大用 先

帝雖未聴從然亦嘉臣愚直聖䇿曰生民以來其稱至治必曰唐虞

成周 詩書所稱其迹可見以至後世賢明之君忠智

之臣相與憂勤以營一代之業者雖未盡善然要其所

以成就亦必有可言者其詳著之臣以爲此不可以勝

言也其施設之方各隨其時而不可知其所以可知者

必畏天必從衆必法祖宗故其言曰戒之戒之天惟顯

思命不易哉又曰稽于衆舎巳從人又曰丕顯哉文王

謨丕承哉武王烈詩書所稱大略如此未嘗言天命不

足畏衆言不足從祖宗之法不足用也  王荆公本傳云毎議変法

上未甞不疑在廷之臣交執不可安石𫝊經義出己意辯論輒數百言衆人不能詘甚者謂天変不定畏 祖

宗不足法不以人言是非一歸之流俗觀此則公之三說有爲而發也符堅用王猛而樊

世仇滕席寳不恱𣈆史記載符堅傳云玉猛親寵愈密朝政莫不由之特進樊丗氐豪也負

氣倨傲嘗衆辱猛後又於堅前與猛爭㛰事丗怒起將擊猛左右止之丗遂醜言大罵堅因此發怒命斬之又

王猛傳云猛𡻕中五遷權傾内外宗戚舊臣皆害其寵尚書仇騰長史席宝數譛毀之堅大怒黜滕爲甘松護

軍宝白衣領長史魏鄭公勸太宗以仁義而封倫不信魏證傳帝甞嘆

大乱之後難治證以爲易治封徳彛力詆其說帝納之不疑至是天下大治帝謂羣臣曰此證𭄿我行仁義旣

效矣惜不令封德彛見之凡今之人欲 陛下違衆而自用者必以

此藉口而 陛下所謂賢明忠智者豈非意在於此等

欤臣願考二人之所行而求之於今王猛豈嘗設官而

謀計利魏鄭公豈嘗貸錢而取息欤且其不恱者不過

数人固不害天下之信且服也今天下有心者怨有口

者謗古之君臣相与憂勤以營一代之業者似不如此

古語曰百人之聚未有不公而說况天下乎今天下非

之而 陛下不回臣不知所稅駕矣史記李斯曰未知稅駕之所

曰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憂矣不遑假寐區區之忠

望 陛下察之臣謹昧死上對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