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

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
作者:白宮
2020年5月20日
譯者:白宮新聞秘書辦公室
英文原文鏈接。此翻譯是出於禮貌而提供的,只有原始的英文來源才應被視為具有權威性。

引言

[编辑]

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要前提是希望通過不斷深入的交往,激勵中國從根本上對經濟和政治實行開放,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具建設性、負責任的全球利益相關者,並成為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四十年之後,事實證明這種策略低估了中國共產黨(中共)限制中國經濟和政治改革尺度的意志力。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改革放緩、停滯或倒退。中國的快速經濟發展和與世界日趨頻繁的往來並沒有像美國所希望的那樣,使之融入以公民為中心、自由和開放的秩序。反之,中共選擇利用基於規則的自由開放秩序,企圖重新塑造國際體系,使之對其有利。北京公開承認其尋求改變國際秩序,使之符合中共的利益和意識形態。中國擴大利用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來迫使其他國家逆來順受,損害美國的重大利益且侵犯各地的國家主權和個人尊嚴。

為了應對來自北京的挑戰,本屆政府對中共的意圖和行動進行清晰的評估,重新評價美國戰略的優、劣勢以及其在雙邊摩擦加劇時的承受程度,據此採納競爭性的對華方針。該方針不是以中國最終要達到何種特定狀態為前提,而是以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為目標,正如《2017年美利堅合眾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四大支柱所述,旨在(1)保護美國人民、國土和生活方式;(2)促進美國的繁榮;(3)以實力來維護和平;以及(4)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本競爭性對華方針有兩個目標:首先是提升制度、聯盟和夥伴關係的應變能力,以期在面臨中國的挑戰時佔據優勢;其次是迫使北京停止或減少從事損害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之重大國家利益的行動。即使與中國競爭,我們仍然歡迎在雙方利益一致的領域中進行合作。競爭並非必然會引起對抗或衝突。美國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持久的敬意,與其國家關係由來已久。我們不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也不希望與中國人民分道揚鑣。美國期望的是與中國開展公平的競爭,從而使中美兩國、企業和個人都得以享有安全與繁榮。

多個利益相關方合作無間才能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獲得優勢。本屆政府因而致力於建立夥伴關係以保護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關鍵的美國夥伴包括國會、州和地方政府、私營部門、公民社會和學術界。國會一貫以通過聽證會、聲明和報告進行發聲,曝光中國的惡意行為。國會亦提供法律權限和資源以利美國政府採取行動,達成戰略目標。本屆政府同時也認可盟友和夥伴採取步驟,制定出更加清晰和有力的對華方針,包括歐盟在2019年3月發表的《歐盟-中國:戰略展望》(EU-China: A Strategic Outlook)以及其他等等。

美國也與外國盟友、夥伴和國際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尋求積極的替代方案,支持自由開放秩序的共同原則。針對印太地區,多項舉措均詳載於文件中,如美國國防部2019年6月公佈的《印太戰略報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和美國國務院2019年11月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推進共同願景》(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對於相互一致的願景和做法,美國也與之協同合作,例如東盟的《印太展望》(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日本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概念、印度的東向行動政策、澳大利亞的印太地區概念、大韓民國的新南方政策和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本報告不試圖全面詳述本屆政府,作為戰略競爭的一部分,在全球所進行的行動和政策舉措,而是側重於《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實施,因為它最直接適用於中國。

挑戰

[编辑]

今日的中國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提出了無數的挑戰。

  1. 經濟挑戰

    北京不信守經濟改革承諾的記錄,廣泛採用國家主導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和做法,損害美國公司和工人,扭曲全球市場,違反國際準則,並造成環境污染。當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北京同意接受世貿組織的開放市場導向做法,並將這些原則納入其貿易體系和機構中。世貿組織成員當時預期中國會繼續其經濟改革的道路,並轉型為以市場為導向的經貿體制。

    但這並沒有發生。北京沒有將基於競爭的貿易和投資規範和做法內在化,而是利用加入世貿組織的好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同時對其國內市場進行有系統地保護。北京的經濟政策導致巨大的工業產能過剩,從而扭曲全球價格,使得中國得以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因為北京向中國企業所提供的不公平優勢是其競爭對手無法享有的。中國維持其非市場經濟結構以及由國家主導的貿易和投資的重商主義做法。政治改革同樣萎靡不振,走向倒退,政府和黨的區別正在逐漸消失。習近平總書記取消主席任期限制的決定,有效地無限延長其任期,就是這些趨勢的集中體現。

    美國貿易代表在其2018年的《中國行為調查結果: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與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相關的政策和實踐》(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to China's Ac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Trade Act of 1974)中,確認中國政府改採取的無數行動、政策和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或具歧視性的,給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限制。根據嚴格的調查,美國貿易代表發現中國:(1)對美國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將其技術轉讓給中國實體;(2)對美國公司按市場條件獲得其技術許可的能力施加了重大限制; (3)指導和不公平地促進國內公司收購美國公司和資產以獲取尖端技術; (4)進行並支持未經授權的網絡入侵,進入美國公司網絡以獲得敏感信息和商業秘密。

    北京關於停止掠奪性經濟做法的承諾破碎而空洞。 2015年,北京承諾停止受政府指使,為了謀取商業利益而進行的網絡竊取商業秘密。在2017年和2018年重申了同樣的承諾。2018年稍晚,美國和其他十二個國家認為針對知識產權和機密商業信息的全球計算機入侵活動是與中國國家安全部有關聯的人員之所為。這些入侵活動違反了北京2015年的承諾。自1980年代以來,北京已經簽署了多項國際協議來保護知識產權。儘管如此。世界上超過63%的假冒產品源自中國,對全球的合法企業造成了數千億美元的損失。

    儘管北京承認中國現在是「成熟經濟體」,中國在與國際機構(包括世貿組織)打交道時仍然自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儘管它是高科技產品的最大進口國,並且在國內生產總值、國防支出和對外投資方面僅次於美國,中國自我指定為發展中國家,以便合理解釋其在全球範圍內系統性扭曲多個行業的政策和做法,美國和其他國家因而蒙受損失。

    「一帶一路」是北京用來描述一系列不同舉措的總稱,其中許多舉措旨在重塑國際規範,標準和網絡,推動北京的全球利益和願景,同時也滿足中國國內經濟需求。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中國正在擴大關鍵技術領域中使用中國工業標準的力度,這是在以非中國公司為代價的情況下提升自身公司在全球市場地位的部分努力。被北京標為「一帶一路」的項目包括交通、信息和通信技術、能源基礎設施;工業園區;媒體合作;科學與技術交流;文化和宗教項目;甚至軍事和安全合作。北京也在尋求通過自己的專門法院仲裁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商業糾紛,該類法院對中共負責。美國歡迎中國根據國際最佳實踐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但是「一帶一路」項目經常不按這些標準運作,並且質量低、腐敗、惡化環境、缺乏公眾監督或社區參與、貸款不透明,造成東道國合同問題或加劇其治理和財政難題。

    鑑於北京越來越多地利用經濟槓桿來迫使其他國家作出政治讓步或對其施行報復,美國因此判斷,北京將試圖把「一帶一路」項目轉換成不當的政治影響和軍事准入。北京經常在暗地裡利用威脅和利誘相結合的方式向政府、精英、公司、智囊團等等施壓,使其遵守黨的路線並審查自由言論。北京限制與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日本、挪威、菲律賓等國家的貿易和旅遊,並拘留加拿大公民,以期干預這些國家內部的政治和司法程序。達賴喇嘛於2016年訪問蒙古後,內陸國蒙古過境中國出口的礦產遭到中國徵收新關稅,暫時癱瘓了蒙古的經濟。

    北京因其在環境方面的努力而尋求全球認可,並宣稱將促進「綠色發展」。但是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北京所提出的模糊、不可執行的減排承諾使得中國的排放量將持續增長至「 2030年左右」。中國計畫中的排放增量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減排總量。中國企業還在發展中國家建造數百座污染嚴重的燃煤電廠。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塑料污染源,每年向海洋排放超過350萬噸。全世界沿海國家水域中,中國在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方面居世界第一,威脅著當地經濟並損害了海洋環境。中國領導人不願遏制這些對全球有害的做法,與他們對環境管理的口頭承諾不符。

  2. 對我們的價值觀的挑戰

    中共在全球範圍內倡導一項價值主張,挑戰美國對於人人都有不可讓與的權利,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根本信念。在這一代領導人的領導下,中共加大努力,將其治理體系描述成比所稱的「西方發達國家」體系運轉得更好。北京顯然自以為正與西方進行一場意識形態競爭。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呼籲黨為兩個競爭體系之間的「長期合作與衝突時期」做準備,但「資本主義最終消亡,社會主義最終勝利」。

    中共旨在通過加強其所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來使中國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所描述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這個體系根植於北京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意識形態的解釋,結合了民族主義、一黨專政、經濟為國家主導、科技發展為國家服務以及個人權利對中共目標的服從。這與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共享的原則背道而馳,這些原則包括擁有代議制政府、自由企業以及人人與生俱來的尊嚴和價值。

    在國際上,中共打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的全球治理願景。然而,北京在國內強制實行意識形態整合的努力卻呈現出一個令人不安的圖景。中共領導的「社區」在實踐中看起來像是:一場肅清政治對手的反腐運動;對博客作家、活動人士、律師的不公正起訴;用算法進行對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的逮捕;對信息、媒體、大學、企業、非政府組織的嚴格控制和審查;對公民、公司和組織的監督和社會信用評分;以及對被視為對持不同政見者的任意拘留、酷刑、虐待。在一件鮮明的國內順從事例中,地方官員在社區圖書館公開宣傳了一場焚書活動,以顯示他們的思想觀念與「習近平思想」保持一致。

    北京在新疆的政策是這種治理方式的災難性後果之一。自2017年以來,當局在拘留營中拘留了超過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的成員,其中許多人忍受著強迫勞動、意識形態灌輸、身體傷害和心理虐待。在這些難民營之外,中國政權建立了一個警察國家,利用人工智能和生物遺傳學等新興技術來監測少數民族的活動,以確保效忠中共。對基督徒,藏傳佛教徒,穆斯林和法輪功成員的廣泛宗教迫害包括對禮拜場所的拆除和褻瀆、逮捕和平信徒、強迫放棄信仰、禁止以信仰傳統養育子女。

    中共強迫意識形態順從的運動並不止於中國國界。近年來,北京干預主權國家的內政,以爭取對其政策的贊同。中國當局試圖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中共對言論和行為的影響力,最近的例子包括美國和英國的公司和球隊以及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政客。中國的行動者正在向世界各國出口中共打造的專制主義技術工具,使專制國家能夠控制其公民並監督反對派,培訓外國合作夥伴的宣傳和審查技巧,並利用收集批量數據來塑造公眾情緒。

    中國的黨國控制著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一套宣傳工具。北京通過國有電視、印刷、廣播、在線組織傳播其論點,而這些組織在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存在都在迅速增加。中共經常隱瞞對外國媒體實體的投資。 2015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被揭露通過空殼實體控制14個國家/地區的33個廣播電台,並通過提供親北京的免費內容來補貼多個中介機構。

    除了媒體之外,中共還利用諸多行動者來提升其在美國和其他開放民主國家的利益。中共統戰組織和代理人以美國和世界各地的企業、大學、智囊團、學者、新聞工作者以及地方,州和聯邦官員為目標,試圖影響言論並在中國內部限制外來的影響。

    北京經常試圖強迫或說服中國國民和其他人採取一系列威脅到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惡意行為,損害學術自由和美國研發企業的誠信。這些行為包括竊取技術和知識產權、未能適當披露與外國政府資助實體的關係、違反合同和保密性、操弄聯邦研發資金的公平和基於功績的分配程序。北京還試圖迫使中國國民舉報和威脅中國留學生同儕,抗議與北京政治論點相左的事件,否則將限制學術自由,而學術自由正是美國教育體系的標誌和力量所在。

    中國媒體實體、記者、學者、外交官可以在美國自由活動,但北京方面拒絕批准美國對口機構和官員開展對等的活動。中國政府經常拒絕包括美國駐華大使在內的美國官員進入國務院資助的美國文化中心,這些中心設在中國大學中,與中國人民分享美國文化。在中國工作的外國記者面臨騷擾、恐嚇和肢體暴力。

  3. 安全挑戰

    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中共因此有了更強烈的意願和能力採取恐嚇和脅迫手段來消除認為是對其利益的威脅,並在全球範圍內推進其戰略目標。北京的行動與中國領導人的言論不符,其聲稱反對威脅或使用武力、不干預他國內政、致力於通過和平對話解決爭端。北京在黃海、東海、南中國海、台灣海峽和中印邊界地區所進行挑釁和強制性的軍事和准軍事活動,背棄了自己的論調,無視其對鄰國所做出的承諾。

    2019年5月,美國國防部向國會遞交年度報告《涉華軍事和安全發展情況》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RC),評估中國當前和未來的軍事技術發展、安全和軍事戰略以及人民解放軍(PLA)組織和作戰概念的走向。 2019年7月,中國國防部長公開承認,「一帶一路」與中國在海外(包括在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地區)擴張解放軍軍事存在的雄心有關。

    北京的軍事建設威脅著美國和盟友的安全利益,對全球商業和供應鏈構成了複雜的挑戰。北京的「軍民融合」戰略力圖贏得下一代戰爭的競賽。通過將民用部門直接納入軍事研發,確保企業將其所獲得、開發的先進能力和新興技術轉移到軍事最終用途,從而威脅私營企業和自由市場。軍民融合涵蓋了北京用來獲取外國技術的國有和私有公司、大學、研究項目和實驗室,推動中國對「世界一流軍隊」的追求。北京通過其軍民融合戰略轉移來自美國和其他外國的雙重用途技術,用於軍事研發項目,增強中共的脅迫能力以便壓制國內反對力量和威脅他國,包括美國盟友和夥伴。

    中國試圖通過不正當行為來控制全球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的努力反映在歧視性的法規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該法律要求公司遵守中國數據本地化的措施,以便中共能夠取得外國數據。其他的中國法律也迫使像華為和中興這樣的公司與中國的安全部門合作,即使在國外開展業務,也對外國和利用中國供應商的設備和服務的企業造成安全漏洞。

    北京拒絕兌現承諾,以及時、統一的方式向接到美國遞解出境令的中國公民提供旅行證件,有效地阻止他們被我國驅逐出境,給美國社區帶來了安全隱患。此外,中國違反中美雙邊領事條約,使美國公民在中國身陷險境,許多美國人受到中國政府強制性的出境禁令和不當拘留的不利影響。

做法

[编辑]

《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要求美國「重新考慮過去二十年的政策。這些政策基於這樣的假設,即與對手交往以及將他們融入國際機構和全球商業會使其成為良性的參與者和值得信賴的夥伴。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前提證明是錯誤的。對手利用宣傳和其他手段詆毀民主、推進反西方的觀點、散播虛假信息,以便在我們、我們的盟友和我們的夥伴之間挑撥離間。」

在回歸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的指導之下,美國回應中共的直接挑戰,承認我們處於戰略競爭之中,從而適當地保護我們的利益。《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我們對印太地區的願景,即主權、自由、開放、法治、公平、對等,闡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原則。美中關係並不決定我們的印太戰略,而是被涵蓋於這個戰略和整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中。同樣地,我們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願景也沒有將中國排除在外。

美國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遵守的標準和原則是所有國家都必須遵守的。我們認為中國人民希望從本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得到這種待遇,這也是他們應得的待遇。考慮到中國領導人正在做出的戰略選擇,美國現在承認並接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也就是中共一直在內部定義的關係,乃為一種大國競爭的關係。

美國的政策既不以改變中國的國內治理模式為目的,也不向中共的特殊國情和長期遭受屈辱的說法讓步。反之,美國的政策旨在保護我們的利益,並使我們的體制有能力抵禦中共的惡意行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治理問題帶來的連帶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是否會遵守自由和開放秩序的原則,只能由中國人民自己來決定。我們承認,北京而不是華盛頓,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行動負有代理權和責任。

美國拒絕接受中共在法治與法制之間、在反恐與壓迫之間、在代議制與專制之間、在基於市場的競爭與國家主導的重商主義之間建立虛假對等關係的企圖。美國將繼續對北京扭曲事實以及企圖貶低美國價值觀和理想的宣傳和誤導說辭發起挑戰。

同樣地,美國現在和將來都不會順從北京為削弱自由開放、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改採取之行動。我們將繼續駁斥中共關於美國處於戰略撤退或者將推卸我們的國際安全承諾的說法。美國將協同強大的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網絡,在各自的治理體制內、在世界各地、在國際組織內抵禦對共同規範和價值觀的攻擊。

美國人民對中國發展的慷慨貢獻有歷史記錄為證,就如同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時代所取得的顯著成就是不容否認的。但是,北京的政策和行為中的消極趨勢威脅著中國人民的成就和其未來在世界上的地位。

北京一再顯示,對於美國表現出的善意未做出妥協的回應,且其行動不受限於先前為了尊重我們的利益所做出的承諾。因此,美國是對中國的行動而非其承諾,作出回應。

此外,我們不會滿足北京提出的創造適當的「氛圍」或者「條件」來進行對話的要求。

同樣,美國認為,為了象徵意義和表面風光而與北京交往沒有任何價值。相反地,我們要求取得實質結果和具建設性的成果。我們以及時的鼓勵措施和代價,或者以可信的威脅,來認可或因應北京的行為方式。當平靜的外交手段徒勞無功時,美國會增加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公開壓力,並且在必要時採取措施,使用相應的代價槓桿來保護美國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許多領域都沒有兌現承諾,包括貿易和投資、言論和信仰自由、政治干預、航行和飛越自由、網絡和其他形式的間諜和盜竊、武器擴散、環境保護和全球健康。與北京的協議必須包括嚴格的核查和執行機制。

我們對中國人民直言不諱,並期待中國領導人以誠相待。在外交方面,美國對中共不真誠或者含糊的威脅作出適當的反應,並與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並肩抗拒脅迫。通過坦誠地持續交往,美國歡迎中國進行合作,以有益於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方式擴大共同目標並為之合作。我們的做法並不排斥中國。美國隨時準備歡迎中國的積極貢獻。

正如上述做法原則所指,競爭必定包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但我們的交往是有選擇的,而且以結果為導向,每一種交往都要促進我們的國家利益。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往,進行談判並履行承諾,以確保公平和對等;明確北京的意圖,以避免誤會;解決爭端以防止升級。美國致力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降低風險和管控危機。我們期待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將保持這些渠道的開通並有所回應。

實施

[编辑]

根據美國總統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本報告概述的政治、經濟和安全政策旨在保護美國人民和國土,促進美國的繁榮,以實力維護和平,並且在國外推進自由和開放的願景。在本屆政府執政的頭三年裡,美國為實施對中國的這一戰略而採取了一些重大步驟。

  1. 保護美國人民、國土和美國的生活方式

    美國司法部的「中國計畫」和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撥資源以識別和起訴盜竊商業秘密的行為、駭客和經濟間諜活動,並且加強努力防止外國對美國基礎設施的惡意投資、威脅供應鏈以及尋求影響美國政策的外國代理人。例如,司法部告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媒體公司中國國際電視台北美分台(CGTN-America),其有義務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的規定登記為外國代理人。該法律規定登記方有義務向聯邦有關當局披露其活動,並且在其散播的信息材料中加上適當的標記。 中國國際電視台北美分台隨後根據該法辦理登記。

    本屆政府還通過曝光惡意行為、對抗虛假言論、強化透明度來回應中共的宣傳。美國官員,包括白宮和國務院、司法部和國防部的官員正在領導各項工作,教育美國公眾,使其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利用自由開放社會的不良居心,其旨在傷害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了實現對等做法,美國國務院已實施一項政策,要求中國外交官在與州和地方政府官員及學術機構會面之前,事先通知美國政府。

    本屆政府提高人們的意識,積極打擊北京在美國學術機構中吸收和脅迫中國公民和其他人的行動,其超越傳統間諜和施加影響力的手法。我們正與各大學合作,保護美國校園內中國留學生的權利,提供信息對抗中共的宣傳和誤導信息,確保人們瞭解美國學術環境中的道德行為準則。

    中國留學生是當今美國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美國珍視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貢獻。截至2019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人數達到歷史新高,儘管學生簽證的拒簽率基本沒有改變。美國堅決支持開放的學術交流原則,並歡迎留學生和研究人員進行合法的學術研究。我們改進了篩選程序,以剔除企圖以虛假藉口或者帶著惡意進入美國的少數中國申請人。

    在美國的研究界,例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能源部等聯邦機構,已更新或澄清法規和程序,確保遵守適用的行為和報告標準,以便提高透明度,防止利益衝突。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研究環境聯合委員會正在制定聯邦資助研究的標準以及美國研究機構的最佳實踐。美國國防部努力確保接受經費的人未與中國的人才招聘計畫簽訂合同,同時繼續吸引外國研究人員。

    為了防止懷有惡意的外國人進入美國信息網絡,美國總統發佈了《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與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及《成立外國參與美國通信服務業評估委員會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Establishing the Committee for the Assessment of Foreign Partic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Sector)。此等行政命令的執行將防止諸如某些與外國敵對勢力的情報和安全機構有關係或者聽命於這些機構的公司輕易地獲取美國政府、美國私營領域和美國個人的私人和敏感信息。為了在全球範圍保護我們的信息,包括敏感的軍事和情報數據,美國正在積極與盟友和夥伴合作,包括在多邊論壇上合作,推進一套安全、具應變力和值得信任的通信平台的共同標準,以支撐全球信息經濟。為了迫使北京遵守負責任國家的行為規範,美國正在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清查嚇阻惡意的網絡活動。

    本屆政府正在落實《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Risk Review Modernization Act),更新並加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職能,因應外國利用原本不受該委員會所管轄的機構進行投資,而使得國家安全擔憂日益增加之情況。這包括阻止中國公司通過利用少數投資來接觸美國創新技術,使中國軍隊現代化。美國已更新出口管製法規,特別是因為北京實行的全民軍民融合(MCF)戰略,以及為獲取超高音速、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其他新興和基礎技術相關的先進技術所做的努力。我們還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合作,制定他們自己的外國投資篩查機制,並且通過多邊機制和其他論壇來協調出口管控制度的更新和實施。

    美國政府還採取具體行動,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國土安全部查獲5萬9千多批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的假冒商品,價值超過21億美元。這相當於所有來自其他國家被查獲的假冒商品貨物和總價值的5倍。

    除了假冒品牌服裝、鞋、手袋和手錶以外,美國海關和邊界保衛局還截獲了三批含5萬3千件非法中國槍支零部件和電子設備的貨物,它們可能會危害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安全和隱私。美國執法機構還針對源自中國的假藥和化妝品採取措施,其中發現有高含量的污染物,包括細菌和動物糞便,對美國消費者形成危害。

    美國正在與中國有關部門合作,阻止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致命的非法中國芬太尼流入美國。2018年12月,美國總統得到中國國家主席的承諾,要控制中國境內所有形式的芬太尼。隨著中國監管機制自2019年5月起開始運行,美中執法機構分享情報,進行協調,為遏止中國毒品生產者和販運者的執法行動創造條件。美國也與中國郵政機構合作,改善對小型包裹的追蹤,以利執法部門辦案。

  2. 促進美國的繁榮

    為了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公平和濫用的貿易實踐和工業政策,本屆政府正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保護美國企業、工人和農民,並終結北京掏空美國製造業根基的做法。美國致力於重新平衡美中兩國的經濟關係。改採用的整體政府做法支持公平貿易並提升美國競爭力、推動美國出口、打破對美國貿易投資不公平的壁壘。自2003年以來,美國一直無法通過高層定期對話說服北京兌現其經濟承諾,因此美國通過對華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方式強行提高其商品成本,以對抗中國改採取的強迫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的扭曲市場的做法。這些關稅將繼續保持,直到美國與中國達成公平的第二階段貿易協議。

    2020年1月,美中籤署第一階段經濟貿易協議,要求中國對其經貿體制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其他改變,以解決多項美國長期擔憂。該協議禁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行或施壓迫使外國公司轉讓其技術,以作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條件;加強所有在中國關鍵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執法;通過處理政策壁壘為美國農業和金融服務業在中國創造新的市場機會;處理長久以來不公平的匯率實踐。該協議還包括一個強有力的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實施執行迅速有效。通過處理貿易結構性障礙並確保承諾全面落實,第一階段協議將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作為本協議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諾未來兩年,對自美進口的四大類產品和服務,即製造業、農業、能源和服務業,增加幅度不少於2000億美元。對美國工人和企業而言,該協議標誌著關鍵性的進展,朝向更加平衡的貿易關係和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在美國國內,本屆政府正採取步驟,通過稅改和大幅放寬監管來加強美國經濟,推動未來的經濟領域,例如5G技術。美國總統的《維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地位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Maintai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為美國政府推動投資合作的倡議,以確保美國繼續領導創新,為逐漸茁壯的產業制定標準的一個例證。

    美國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一道,促進一個基於主權、自由市場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經濟願景。美國與歐盟和日本一道,正在進行強有力的三方合作,為國有企業、產業補貼和強制性技術轉讓制定紀律。我們還將繼續與盟友和夥伴合作,確保歧視性的產業標準不會成為全球標準。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消費市場,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以及全球技術創新的領先源泉,與盟友和夥伴廣泛接觸,評估共同面臨的挑戰並協調有效的對策,以確保持續的和平與繁榮。我們與美國企業密切合作,建立其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同時通過如「繁榮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在美洲成長」、印太地區的「通過能源促進發展和成長」等計畫促進可持續發展。

  3. 以實力維持和平

    《2018年國防戰略》(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優先處理與中國的長期競爭,強調以現代化和建立夥伴關係對抗解放軍的技術進步、軍力發展以及不斷增長的國際存在和主張。正如《核態勢評估》(Nuclear Posture Review)所述,本屆政府正在優先考慮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現代化,包括發展輔助能力,以阻嚇北京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者發動其他戰略攻擊。與此同時,美國繼續敦促中國領導人,以一個擁有不斷擴大的現代化核武庫和數量世界居冠的中程發射系統之核大國身份,參與談判討論軍備控制和降低戰略風險。美國認為,提升北京的透明度、防止誤判以及避免昂貴的軍備建設,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

    美國國防部正加快部署超音速平台,加大對網絡和太空能力的投資,並且在具有抗擊能力、適應性和成本效益的平台上開發更致命的武器。這些聯合起來的能力,旨在威懾和對抗北京日益增大的野心以及解放軍進行技術超越的決心。

    美國借由全球航行自由行動計畫反擊北京的霸權主張和過分索求。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行使航行和行動的權利,包括在南中國海。我們為地區盟友和合作夥伴仗義執言,提供安全援助其建設能力,以抵禦北京企圖利用軍力、准軍力和執法力量在爭端中脅迫取勝的能力。由於北京將先進導彈系統部署到南中國海上的人造島礁,美國軍方在2018年撤回了對解放軍參加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演習的邀請。

    強大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是《國防戰略》的基石。美國正在建立合作夥伴能力並加深互操作性,以發展具有可靠戰鬥力的前置作戰部隊,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充分融合,阻嚇和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侵略。本屆政府的常規武器轉讓政策旨在促進美國的武器銷售,並以戰略和輔助的方式加速夥伴軍事能力的轉型。2019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佈了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明確說明美國國防部實施的《國防戰略》和政府針對印太地區的全方位戰略。

    美國依據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根據《台灣關係法》和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將繼續與台灣保持牢固的非官方關係。美國仍然認為,兩岸之間的分歧必須依照雙方人民的意願和平解決,不得訴諸威脅或脅迫。北京大規模的軍事建設表明,美國有必要繼續協助台灣軍方具備可靠的自衛能力,以便阻嚇攻擊性的行為,確保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里根總統在1982年的備忘錄中堅持說:「提供給台灣的武器數量和質量完全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的程度。」2019年,美國批准向台灣出售100多億美元的武器。

    美國仍然致力於與中國保持建設性、以成果為導向的關係。美國與中國進行防務接觸和交流,以傳達戰略意圖,預防和管控危機,減少可能會升級為衝突的誤判和誤解的風險,在共同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合作。美國軍方與解放軍交往,建立有效的危機溝通機制,包括化解突發態勢的響應渠道。

  4. 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七十年來,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提供了穩定,使得主權、獨立的國家得以繁榮並為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發達的大國和這一秩序的主要受益國,理應幫助確保全球其他國家的自由和開放。但是當北京鼓勵或者慫恿威權主義、自我審查、腐敗、重商主義經濟以及不容忍少數民族和宗教多樣性時,美國會領導國際,抵制和對抗這些惡意行為。

    在2018年和2019年,美國國務卿主持了「促進宗教自由部長級會議」的頭兩次會議。在2019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美國總統舉行了前所未有的高級別活動來保護宗教自由。這些會議將全球領導人召集在一起,以解決世界各地宗教少數群體遭壓迫的情況。在這兩次部長級會議上,美國和夥伴國家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國政府尊重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藏傳佛教徒、基督教徒和法輪功成員的權利,他們在中國都面臨著壓迫和迫害。美國總統在2019年部長級會議期間接見了中國持不同政見者和倖存者,還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與來自中國的宗教迫害倖存者一起站在台上。美國仍然繼續支持在中國或者對中國開展工作的維權人士和獨立的民間團體。

    2019年10月,在紐約的聯合國,美國與相同理念的國家一道譴責北京持續在新疆踐踏人權的行為以及其他威脅國際和平安全的鎮壓政策。在此之前,美國政府採取行動,禁止向一些參與在新疆踐踏人權行為的中國政府機構和監控技術公司出口,並對北京違反國際人權承諾負有責任的中國官員及其家人,拒發美國簽證。美國還開始採取行動,禁止進口在新疆利用強迫勞動生產的中國商品。

    美國將繼續堅持原則立場,與志同道合的盟友和夥伴一起反對將我們的技術用在支持中國軍方以及供威權主義所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跟上腳步實施政策,以便因應技術的快速變遷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動的軍民融合,其迫使企業支持中國安全和情報部門的行為。

    這些努力表明美國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作為國際體系基礎的基本價值觀和準則的承諾。儘管美國無意干涉中國內政,但是當北京偏離其國際承諾和負責任的行為時,華盛頓將繼續直言不諱,當美國利益受到威脅時尤為甚之。例如,香港的未來對美國有重大利益。香港大約有8萬5千名美國公民和1300多家美國企業。美國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一再呼籲北京遵守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維持香港的高度自治、法治和民主自由,這些使香港能夠繼續保持成功的國際商務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美國擴大其印太國家的角色,以促進自由企業和民主治理。2019年11月,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啟動了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通過私營部門主導,在世界各地推動資金透明、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美國單單在印太地區就直接投入了近一萬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發佈進度報告《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推進共同願景》,詳述政府印太地區全方位戰略的實施情況。

結論

[编辑]

本屆政府的對華方針是根本上的重新評估,通過瞭解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兼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而做出的回應。美國認識到兩種制度之間的長期戰略競爭。通過政府全方位的做法,並且以回歸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為指導,如同《國家安全戰略》所闡明的,美國政府將能繼續保護美國利益並推進美國的影響力。同時,在中美利益一致的領域,美國仍然願意與中國進行具建設性、以成果為導向的交往合作。我們會繼續稟著尊重但絕不含糊的方式與中國領導人交往,要求北京履行其承諾。

 本译文与其原文有分别的版权许可。译文版权状况仅适用于本版本。

原文

此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因其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作品,參考美國法典第17篇第1章第105條。此作品也可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如果:
  1. 美國政府機構公開釋出該作品的版權到公有領域,而不考慮國界。
  2. 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對美國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包括中華民國(臺灣)《著作權法》、香港、澳門《第43/99/M號法令》、新加坡,但不包括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
  3. 該作品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類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在中國大陸屬於公有領域。
  4. 該作品的版權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已經過期。

否則,美國仍然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掌有美國聯邦政府作品版權。[1]

本模板不适用于单个美国州政府、属地政府、市政府,或任何次级政府的作品。

美国联邦政府公有领域 //zh.wikisource.org/wiki/%E7%BE%8E%E5%9C%8B%E5%B0%8D%E4%B8%AD%E8%8F%AF%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C%8B%E7%9A%84%E6%88%B0%E7%95%A5%E6%96%B9%E9%87%9D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译文

此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因其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作品,參考美國法典第17篇第1章第105條。此作品也可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如果:
  1. 美國政府機構公開釋出該作品的版權到公有領域,而不考慮國界。
  2. 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對美國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包括中華民國(臺灣)《著作權法》、香港、澳門《第43/99/M號法令》、新加坡,但不包括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
  3. 該作品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屬於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類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在中國大陸屬於公有領域。
  4. 該作品的版權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已經過期。

否則,美國仍然能在其他國家以及地區掌有美國聯邦政府作品版權。[2]

本模板不适用于单个美国州政府、属地政府、市政府,或任何次级政府的作品。

美国联邦政府公有领域 //zh.wikisource.org/wiki/%E7%BE%8E%E5%9C%8B%E5%B0%8D%E4%B8%AD%E8%8F%AF%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C%8B%E7%9A%84%E6%88%B0%E7%95%A5%E6%96%B9%E9%87%9D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