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四庫全書本)/全覽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全覽4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全覽5 全覽6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六十九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
  雜著
  古文評論
  杜欽
  訟馮奉世䟽
  大指與劉向訟甘延夀䟽同體製亦略相似
  翼奉
  應直言封事
  引經徴事樸𣙙不雕
  薛宣
  申勅刺史䟽
  刺史外吏之表率也宣言於是乎得要領矣
  王尊
  勅掾功曹教
  鷹鸇之志見乎行墨
  劾匡衡張譚奏
  尊為司隸在孝元時適當顯顓權衡譚比附之際而寢黙不言此時成帝即位顯已徙官尊劾雖當惜其稍晚
  公乘興
  訟王尊書
  先歴舉尊之功狀次言被劾之由别白是非條理秩秩足令忠臣吐氣讒人戢志
  劉輔
  諫立趙偼伃䟽
  妃匹人倫之始王化所從出也自非有德之世不可以奉神靈之統而樹宫壼之儀成帝於是乎失徳矣
  谷永
  祭祀方術奏
  窮極方士情態可以正人心維風教
  訟陳湯䟽
  儳刻之筆書剴至之情結搆最勝
  梅福
  言王氏書
  斥言王氏如此切直谷永輩見之能無慚色
  請封孔子世為殷後書
  意主尊禮尼山而以繼嗣為言辭復警動
  孔衍
  上書辨眀家語
  家語真孔氏書與孔叢自别得博士言更足據正矣
  耿育
  訟陳湯書
  湯即不侯有此一書可以無憾
  王嘉
  請重二千石䟽
  闊略細故勿數改易皆深達治體之言然須慎簡其人乃有實效
  遣將行邊對
  動民以行應天以實聖人復起無以易此兩言
  日食論董賢奏
  論自爽徹意亦懇到
  再論董賢奏
  文無枝詞較日食奏更為勁切
  毋將隆
  諫賜武庫兵器奏
  質確不繁而意已獨至
  師丹
  定陶共王立廟議
  議甚正後世濮議興獻議皆當以此為準
  李尋
  災異對
  篇中援引雖繁其切於治術處固是正論
  鮑宣
  諫寵外親幸臣書
  直而不撓質而無飾故辭無嫌於過激也
  論董賢書
  辭尚質樸意存伉直所謂布帛菽粟之文可濟實用者也
  揚雄
  諫不受單于朝書
  文法而暢意婉而周
  劉歆
  毁廟議
  引據論議卓爾不羣洵可謂博而篤矣
  責讓太常博士書
  辭理明確有功經學之文
  賈譲
  治河奏
  治河之法古今異宜語其大者三䇿盡之矣
  後漢
  光武
  勅馮異
  平定安集光武首舉以訓將帥可謂王者之師仁人之言
  報隗囂手書
  駕馭羣雄推心置腹無復畛域之嫌
  恤民詔
  理寃獄釋滯囚以消亢旱之氣較圭璧禱祠逺勝
  賜竇融璽書
  竇融雄據河西待時觀變光武賜以璽書洞見情事融既憚英眀又懐大度委心効順永為漢藩所謂一紙書賢於十萬師也
  再報竇融詔
  光武初年公孫述在蜀隗囂在隴右皆割據稱雄所恃以扼二㓂者惟竇融在河西耳帝撫以至誠既無西顧之憂復收指臂之勢不數年隴蜀削平帝業之成重繫於此
  與公孫述書
  圖讖之說盛於西漢末年至光武初猶襲用之觀其以赤伏符受命是也故與公孫述書亦舉以立言
  賜隗囂詔
  屢賜囂書數遣來歙意在保全囂降蜀而自取殄滅宜哉
  詔上書不得言聖
  德盛而後能謙能謙而盛德益著光武此詔視唐諸帝之屢上尊號者彌増光烈矣
  詔讓劉尚
  仁厚之言哀矜惻怛為將者宜深體斯意
  地震詔
  軫恤災傷具有實政文亦簡質近古
  報臧宫馬武詔
  光武久在兵間深知用武之擾民故謹於開邊如此
  明帝
  報桓榮書
  明帝尊重師傅即高宗舊學甘盤之義
  祀明堂詔
  矞矞皇皇聲容俱偹東漢之盛史稱明章良有以哉
  爵李躬桓榮詔
  三代哲王皆盛行養老之典周秦以來斯禮久曠漢明帝能修舉於廢墜之後宜乎人心允洽圜橋門而觀聽者億萬計也
  獲寳鼎詔
  獲鼎薦廟乃歸羙於祖宗譲善於臣子復禁章奏浮辭虚譽則善矣
  班示封事詔
  史稱大禹昌言則拜仲虺賛湯改過不吝明帝班示封事猶得斯義
  手詔東平王國傳
  恩誼篤摯詞致淵雅為善最樂之言允為宗親楷範
  申眀科禁詔
  自古慎終之禮皆有制度品節所以辨貴賤之等安貧富之心維持風俗奬成㢘譲莫要於此詔語明確足以觧世之惑
  汴渠成詔
  黄河激湍奔流助以他水則勢益暴明帝修復隄防所以收河汴分流之利臨流而歎禹功繼世宗瓠子之作意概亦偉
  明徳馬皇后
  辭封爵詔
  明徳后損抑外家出於至誠示之以儉帥之以謙正所以保全長久之也明徳之識解超矣伏波之遺澤逺矣
  報帝請封外戚詔
  史稱馬后徳冠後宮觀其惓惓阻戚畹之封可為萬世龜鑑
  章帝
  命趙憙為太傅牟融為太尉詔
  漢建三公為師傅之官慎簡耆徳老成故特重之文復典醇有致
  實覈受廩詔
  矜恤流離務施實恵當無澤不下究之患
  地震舉賢良詔
  政無大小得人為夲自是要言不煩
  報東平王
  東平因災異上封事章帝虚己採納謙沖之意溢於言表
  賜東平瑯琊二王書
  賜書中篤念先徳敦睦宗親仁孝温文皆藹然至性之言史稱章帝長者不虚也
  論五經同異詔
  五經在兩漢時各祖其師說以専家鳴於世章帝特開虎觀詔諸儒講五經同異俾先聖典訓晦而復明漢諸帝尊經之功大矣
  日食詔
  舉士先巖穴毋取浮華尤得官人之要
  手詔東平王
  親親之誼辭愈樸而意愈真
  賜公卿助祭錢詔
  文質而思深言簡而意長兩漢詔令之所以擅今古也
  行秋稼詔
  行稼所以省民若供帳勞費適滋煩擾章帝下詔務崇省約欲令貧弱有利庶㡬夏諺逰豫之善
  選髙才生受學詔
  尊經之言蔚然雅正
  賜流民公田詔
  人情安土重遷罹水旱而致流移民生之最可矜者恤之如此當無鴻鴈澤中之歎
  詔報朱暉
  朱暉為太守時吏畏其威民懐其恵可謂㢘吏故章帝報書如此
  賜鄭均毛義穀詔
  崇奬孝義存問隠逸得為政之要
  詔三公
  守令最為親民與為才辨無寧簡樸與為精察無寧渾厚兩漢罷斥俗吏奬進安静悃愊之人此吏治所以近古也
  定律詔
  頌成康之盛歸羙刑措紀太宗之政首曰縱囚葢刑辟時當敬慎固不獨冬至立春後不宜報囚也
  詔袁安等
  集衆思廣忠益以禆廟謨此正晏子和同之辨詔辭深得此意
  詔改定禮制
  議禮同於聚訟所以貴折𠂻也文特簡雋遒古
  稟給孤幼詔
  恤孤懐幼仁言惻然
  以肥田賦貧民詔
  章帝因巡行觀俗東禮岱宗遂踐河防給貧民糧種以勸力農半免所過田租嘉恵生民善政釐舉兹逰故可紀也
  勅侍御史司空詔
  温醇愷惻以愛物為順天得體元之義
  詔齊相旌江革
  江革以至行受上賞奬人倫而厚風俗者莫大焉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一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四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一
  雜著
  古文評論
  和帝
  罷收鹽鐡詔
  昭帝時舉四方賢良即言願罷鹽鐡官迨此時邊方寧謐故毅然去之
  求曹相國後詔
  念舊酬勲繼絶舉廢詞意温藹詔㫖中極有風致者
  選舉詔
  漢選舉責成二千石刺史故得人為盛
  舉賢良詔
  和帝求賢諸詔綽有西漢風致
  封班超詔
  漢立功西域每求智勇之士置為都尉當時㝡稱得人
  亦由奬勵激賞之典重也
  蝗災罪已詔
  遇災引咎深自謙抑得詔令之體
  擇良吏詔
  周宣以雲漢為憂詩人羙之斯詔大意略同
  留諸王詔
  詔語雖簡深得友愛之義
  和熹鄧皇后
  詔河南尹豹等
  貴戚子弟迺國家肺腑股肱幼而不學長且面牆恃貴而驕恃富而侈職此故也此詔辭可謂深中情事矣
  殤帝
  勅司隸校尉部刺史
  痛言俗吏之𡚁最為嚴切
  安帝
  旱蝗詔
  民生疾苦豈可壅於上聞宜詔詞専及之
  霖雨傷稼詔
  國家徳意惟在有司實意奉行始無屯膏之𡚁
  申制度科品詔
  綺縠珠璣之侈濫及厮走與賈誼所論略同正京師以示四逺尤得風化之要
  順帝
  勅桂陽太守文礱
  封還大珠責以求媚非徒不貴異物亦以風勵㢘節
  桓帝
  災異詔
  酒醪足以糜榖西漢詔令每引以為戒亦貴粟之一端也
  竇融
  責譲隗囂書
  竇融早識成敗可謂智士始終一節不愧貞臣責囂以大義惜其不能聽從耳
  馬援
  與楊廣書
  委曲婉至動以天性之恩曉以君臣之義其激昂古宕處則龍門筆法也
  朱勃
  追訟馬援書
  馬伏波有佐命之功而未有顯過此書代為辨晰歸於賞功宥過意良厚矣
  班彪
  請太子諸王官屬䟽
  論豫教之道在於審所與居戒慎所習要言不煩
  乞優答北匈奴奏
  示以坦白得駕馭外藩之體
  王命論
  應天順人為一篇大指反覆徴引以暢其說文之極有光燄者
  桓譚
  上時政䟽
  定國是重夲業所謂政貴體要
  復上時政䟽
  光武時頗尚讖緯故桓譚極言之文亦剴直明切
  杜林
  論増科禁䟽
  寛禁網捐苛細正以扶進㢘潔奬成節概義實相因
  張純
  正昭穆䟽
  光武中興漢業以元帝為大宗别建四親廟盖以嗣繼統緒為重亦可以息後世紛紛之論矣
  鄭興
  日食䟽
  引春秋洪範以立言皆有根據
  陳元
  請立左氏䟽
  左氏傳博雅竒麗叙事擅古今之長公穀文亦多雋逸故三傳并傳學宫
  朱浮
  日食䟽
  古者吏道以久任為善有治績顯效則増秩賜金璽書褒羙時守令更代太煩故朱浮因日食言之
  與彭寵書
  諭以名義動以利害雄快勁直聳然可聽
  第五倫
  論竇氏䟽
  勲戚以謙慎為羙滿盈為戒第五倫所言不止國家防㣲之善道亦戚畹保家之明鑒也
  勸成風德䟽
  書稱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惇大者政之體也明作者政之用也此篇論治以惇大為夲文亦簡切
  韋彪
  置官選職䟽
  登用大臣以公忠識量為重不在應對小慧簿書末節篇中獨暢此義
  孔僖
  上章帝自訟書
  孔僖所陳願開張聽聞即無逸皇自敬徳之意
  何敞
  諫用竇氏䟽
  指陳貴戚直言不諱非欲摧折之正欲保全之何敞於漢可謂忠矣
  徐防
  五經章句䟽
  漢時五經諸家各設博士故箋䟽之說有互相逕庭者至宋諸儒而統紀一矣宋儒羽翼經傳之功固自不朽cq=438
  魯恭
  諫盛夏斷獄䟽
  順時為治欽若之實况刑辟尤所當慎乎魯恭之言實與月令相發明
  魯丕
  舉賢良方正對䇿
  簡直修潔較西漢諸儒之文別為一格
  論經術䟽
  古人於經學守其師說如規矩權衡所以尊經也
  班固
  文帝紀賛
  賛纔二百餘字而文帝恭儉寛仁治功約略已盡固洵良史哉
  武帝紀賛
  歴叙武帝尊經好古制度禮文之事彬彬可觀矣結處義正辭勁可謂髙文老筆
  昭帝紀賛
  論事措意極其整暇有舂容大雅之致
  成帝紀賛
  叙述所聞用筆輕雋在論賛中又是一格
  諸侯王表序
  援引周秦論列漢世或詳或略極錯綜變化之致纚纚千言讀之惟恐其盡
  髙恵髙后文帝功臣表序
  於論議中引用前人撰著以成文史漢中多有此體
  外戚恩澤侯表序
  建官惟賢位事惟能矧通侯之爵乎此序逐段用意特見文心
  公孫𢎞卜式兒寛傳賛
  筆力矯健論次凡數十人絶不覺其煩重
  司馬遷傳賛
  立論雖駁史遷文之抑揚盡致猶大類其筆法
  公孫賀劉屈氂車千秋王訢楊敞蔡義陳萬年鄭𢎞等傳賛
  鋪叙處如閒雲卷舒自成變態
  循吏傳序
  吏必夲經術以廣教化始能嘉恵元元登風俗於淳古此循吏之所以可貴也
  貨殖傳序
  洞見夲原語語鄭重有闗世道昌黎原道大意多出於此
  游俠傳序
  立言極其正大覺史遷之豔稱駮而不純矣
  西域傳賛
  每叚論叙中斡旋一二語遂覺神采飛動
  崔駰
  誡竇憲書
  忠告之意敦廹於中故見之書牘婉惻而周詳憲不知戒愚孰甚焉
  樊準
  勸興儒學䟽
  儒學之興莫甚於東漢至安帝時文教寖衰流風媮薄矣此可謂匡時之論
  陳忠
  論喪服䟽
  典質不飾嚴慄之色溢於簡冊
  容諫䟽
  叙述古人雖爾繁稱遠引然用意深至彌覺欵曲
  言中使䟽
  古穆之氣樸直之辭
  翟酺
  諫外戚䟽
  明而切簡而健自是灼見夲原之論
  虞詡
  請復三郡䟽
  黝然有古光持論亦復精警
  左雄
  上順帝陳吏事䟽
  守長於民最親賢否闗閭閻休戚䟽中徴引極為典切
  郎顗
  上災異封事
  造語精核故不厭其繁縟
  劉梁
  辨和同論
  博考往籍斷以正義和同之介較若白黒矣
  李固
  災異䇿對
  意愈婉而氣愈直讜論碩辭可刋金石
  陳事䟽
  老成卓偉之言自爾伉正
  援日南議
  萬里赴援既言其失又能䇿畫方略條論井然謀國之忠何其懇到也
  皇甫規
  舉賢良方正對䇿
  披瀝直陳於對䇿中尤為竒特
  陳蕃
  諫封賞内寵䟽
  勁爽峭利之中自有沉摯深厚之氣
  劉瑜
  陳事書
  條析當時之𡚁極盡情致文亦波折古宕
  劉陶
  鑄錢議
  因鑄冶而及農殖真知夲之論
  張敞
  上王暢奏記
  用刑不如行恩求姦未若禮賢洵為精義名言
  傅爕
  請誅中官䟽
  慷慨上書情最真至
  蔡邕
  上靈帝封事
  湛深經術曉達時務封事之佳者
  幽兾刺史久闕䟽
  言議勁正文氣紆徐
  諫伐鮮卑議
  引据多於論斷然具有精理碩畫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
  言能舉其大者故筆力超渾
  郭有道碑文
  藻腴流利已開晉魏六朝之風然西京矩矱猶存也
  文範先生陳仲弓銘
  華而不縟故淵穆之氣浩乎無涯
  鄭康成
  詩譜序
  論詩之正變獨為眀審
  孔融
  肉刑議
  義有根據語無泛設
  告髙密縣教
  盛事佳文故自可傳
  應劭
  上漢儀䟽
  仿仲舒春秋决獄之義刪定律令以為漢儀是有闗係文字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
  筆嚴霜雪氣激風霆不僅以辭采見長
  為袁紹與公孫瓉書
  立格修整遣言古茂當從呂相絶秦書得來
  臧洪
  報陳琳書
  深情溢於簡牘故音節琅然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二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二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二
  雜著
  古文評論
  
  文帝
  禁母后干政詔
  垂戒深切足以立萬世之防
  鵜鶘集靈芝池詔
  古雅峭潔然似是有意為之者畢竟與西京詔令有別
  輕刑詔
  能得欽恤之意
  眀帝
  正嗣統詔
  正統緒以重大宗可以息後世紛紛之論
  論封禪詔
  退浮華崇道夲深得治體之言
  郎吏分受四經三禮詔
  經學吏治兩有禆益
  陳王植
  求存問親戚䟽
  情辭懇惻之中時見鋒頴天才秀拔八斗非虚
  陳審舉䟽
  視自試一表語加激切然不免於懟矣方之於詩其小弁之怨乎
  魯孔子廟之碑
  鴻文足與鉅典相配
  董昭
  陳末流之弊䟽
  指切弊俗有闗風教
  王朗
  節省奏
  辭甚典質而功效瞭然籌兵食一叚尤見逺略
  劉廙
  論治道表
  論非剏獲自確不可易
  衛覬
  諫眀帝䟽
  謇正之氣爽朗之筆
  楊阜
  諫眀帝營作宫室䟽
  典據之言而出之以樸慤
  髙堂隆
  諫興役䟽
  據理切事反復詳暢
  蔣濟
  中書専任䟽
  情事曲盡使人動聽
  杜恕
  諫考課䟽
  信賞必罰則考課不為具文恕言得之
  諫用㢘昭䟽
  亢激之言難於詳悉此獨得之
  程曉
  白罷校事䟽
  雅詞健筆絶無冗蔓
  夏侯太初
  官才議
  其意欲使中正臺閣各不相渉内外叅校以得其真亦通達時務之言
  除重官議
  省官省事甚扼治要
  改服制議
  國奢示儉甚得損益之宜
  蜀漢
  昭烈帝
  為漢中王上言獻帝
  事夲權宜而辭義明正不必以矯制為嫌
  諸葛亮
  出師表
  將欲外攘先修内治大臣之誼純臣之心
  後出師表
  篇首云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乃武侯之夲計也篇末云鞠躬盡瘁乃武侯之夲心也光明磊落真可揭諸天下萬世
  自表後主
  只此數言可以質天地而泣鬼神豈不堪與伊周相伯仲
  正議
  大義聳然文辭亦極典羙使華歆輩讀之能無赧汗
  與羣下教
  意在集思廣益以勤攻已闕大臣心事如此
  與李豐教
  讀此足見武侯之用心公而恕
  
  大帝
  責諸葛瑾等詔
  懇惻之辭可謂深悉羣情者
  譲孫皎書
  權文筆古雅乃爾其所見者亦卓然不羣
  景帝
  答張布詔
  英明語能令寵臣心慴
  又答張布
  語意甚為嚴峻然卒之恐布疑懼遂廢講業可惜也
  駱統
  理張温表
  權僻處江隅身當强敵正宜布公推誠納讜言而徠雋乂忌温稱羙蜀政氣量可知矣
  諸葛恪
  與丞相陸遜書
  論甚平恕國家用人之方士類交友之道均宜斟酌斯言
  上孫奮牋
  直截明暢文情亦自欵曲
  
  武帝
  定祀典詔
  嚴整中具有精深見道之言
  答司馬孚等詔
  晉武篤於天性故所言惋怛
  開言路詔
  深刻非事理之平斯詔真得治體
  答傅𤣥詔
  曠然大公之論出以婉到覺情詞相發藹乎近人
  下郡國巡行詔
  於時巡之外遣節使周行詔令肫摯文實兼備可謂有志於民者
  籍田詔
  温潤古雅有漢代遺風
  聽鄭冲致仕詔
  優禮老臣其意甚殷文亦䟽暢可誦
  元帝
  遺賀循書
  循行為俗表學稱儒宗宜元帝禮之
  周顗辭職詔
  其致雋永語不在多
  明帝
  定東宮儀制詔
  雅贍舂容綽有體裁
  康帝
  答有司請改服御膳詔
  矜貴典藻上逼左氏
  穆帝
  下王洽詔
  追述舊好穆帝待臣下之誼甚厚洽退然克譲尚有古風
  簡文帝
  百官詔
  簡文雅量清才斯詔亦備極斐亹
  答殷浩書
  謙冲婉約殷然有求賢之思
  羊祜
  讓開府表
  辭非次之榮廣進賢之義自是大臣羙徳
  上平呉䟽
  王猛之不勸伐晉羊祜之急請平呉皆洞灼時勢事異而識同也
  杜預
  考課略
  課績為用人之要即優劣以為黜陟自是簡核一法
  春秋左氏傳序
  左氏之學得預而愈顯表章之功大矣
  荀朂
  省吏議
  省事不如清心為政至論然清心非去私存理有㴠養之功者不能也
  庾峻
  論宜敦禮譲表
  晉時凌競成風斯表可謂特挽頺波
  劉寔
  崇譲論
  爭則必損人自見讓則必屈己求賢委曲敷論切中情弊
  劉頌
  刑法䟽
  法者天下之公若牽文就義則吏緣為奸䟽中用意深㣲堪與尚徳緩刑書並傳
  劉毅
  陳九品八損䟽
  劉毅秉公剛直在武帝諸臣中最有風節兹䟽可謂救時之論
  傅咸
  陳世俗奢侈書
  移易奢風在有位者之節儉探夲之論也
  上論劾王戎事
  歴辨侵官之謬引據詳明而勁挺之氣屹乎其不可奪
  李密
  陳情表
  悱惻出於至性自是不朽之文
  陳夀
  定諸葛亮故事表
  夀因父被髠作亮傳短其將略時論少之觀此表前後尚極稱羙可見亮之賢雖怨者不能掩也
  虞溥
  奬訓諸生誥
  為學之道淡而不厭久而彌新勉之以立志要之以積漸所以䇿諸生者至矣
  張悛
  為呉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冡人表
  存恤江東園寢道歸忠厚盛徳之事也文亦典藻可則
  閻纉
  陳保傅太孫䟽
  忠欵可動鬼神與黄臺𤓰辭同其警惻
  陸機
  辨亡論上
  晉書載機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今觀其遺篇竒偉雄麗張華而下罕其儔匹
  辨亡論下
  二篇機局全學過秦論但加之以詞藻耳此漢晉風氣之分
  五等論
  封建之事今古不同未可執一而論也文特𢎞博妍贍英鋭髙逸洵是詞塲賁育
  劉琨
  勸進表
  琨素著雄豪之名勸進一表辭意慷慨志氣縱横猶想見其翼戴晉室之心
  干寶
  晉紀總論
  推晉之所以興亡㡬無遺義然寶晉臣也於尊親之際其尚有隠乎
  庾亮
  譲中書監表
  亮以元舅懿親負時重望而勤修退譲之節其文亦真摯愷切足挽頹風
  荀崧
  請置博士䟽
  公榖義例間合聖人夲㫖而儀禮為經何可廢也
  范𡩋
  罪王何論
  晉世清談原於莊老而實始於王何𡩋深切言之斯誠快論
  蔡謨
  止庾亮北伐議
  權衡强弱持重老成深於謀國視殷浩何啻霄壌
  王羲之
  止殷浩再舉北伐書
  羲之在東晉諸名士中具有經濟之才非徒以文雅見長
  與㑹稽王牋
  國家安危所闗愷切陳導可謂忠告
  遺謝安書
  羲之觴詠風流雅興逸致乃能留心實政不祖尚清虚真中流砥柱矣
  孫綽
  諫移都洛陽䟽
  揣摩時勢條悉利害瑋辭快辯實足折伏桓温之虚憍
  徐邈
  與范𡩋書
  𨗿儒雅博贍持躬謹密不獨以文采為時所稱也篇中多是名言
  戴逵
  放達非道論
  能以禮度自處深以放達為非不可徒以隠淪目之
  韓延之
  報宋公書
  臨難不為强勢所誘真賢叅軍矣裕當為之汗赭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三目録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三
  雜著
  古文評論
  
  武帝
  與臧燾書
  武帝以振興人才為心歸重於經師勸誘可謂知夲荆玉幽蘭之喻清越可誦
  文帝
  與江夏王義恭書
  誡弟之文責以親賢下士改過節用詳盡婉曲復以審慎聽斷為訓亦猶康誥所云明德慎罰之義也
  又誡
  親切相喻簡而不浮
  賜南郡王義宣中詔
  家庭之文朴而雅彌見古致
  孝武帝
  審貢賦詔
  審辨方物非其土者不貢非其時者不貢自是仁言文復簡峭有色
  始安王休仁
  皇太子車服議
  義取謙約辭近古核庶資叅考
  傅亮
  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寫洛陽舊宫景物有詩人禾黍之慨
  何尚之
  陳庾炳之得失
  叙事磊落有法見古人奏章簡質處
  出庾炳之為丹陽尹答
  覆論勁直嫉惡之義甚嚴
  范曄
  後漢書皇后紀序
  引周禮兩漢間事又歴陳監戒之言辭婉而義深有國家者當與尚書牝雞無晨之句叅㸔庶不至椒房近戚之累歟
  呉葢陳臧列傳論
  文儷而嚴意以偃兵為重
  中興二十八將論
  光武以封爵待功臣而不責以吏事故保全者多文獨扼此發議
  孔融傳論
  文有嚴毅之氣肅穆之容
  周黄徐姜申屠列傳序
  引數事以成文亦是一格
  黨錮列傳序論
  叙黨人始末詳盡從四豪任俠立論其源起於氣矜其弊成於羅織可謂論世之識
  宦者列傳序
  東漢之末宦寺流𡚁已極斯文能痛切言之
  逸民傳序論
  叙述潔已之士文亦簡裕
  
  髙帝
  賜張融衣手詔
  數語意致深雋
  答劉善明
  古調清音
  又答
  謙冲和易見延佇之忱
  答蕭景先詔
  命意𢎞長詞亦近雅
  武帝
  禁婚𦵏奢靡詔
  切中風俗之𡚁
  勅廬陵王子卿
  謹侈靡是訓宗藩第一義故言之惓惓
  勅晉安王子懋
  以世務為根夲片言居要
  豫章王嶷
  上世祖啓
  大指以敦大易繁𤨏自是篤論
  竟陵王子良
  諫遣臺使疏
  叙臺使擅威福擾吏民之𡚁曲盡情狀
  陳時政啓
  六朝文尚駢麗此獨簡潔峭勁有裨民隠
  孔顗
  鑄錢均貨議
  圜府泉法始於周禮而論列體製於此為詳
  顧憲之
  牛埭稅𣙜議
  析理既明言事亦⿱⿻十𡖇大 -- 𠁊
  孔稚圭
  上撰定律章表
  大意與路温舒尚徳緩刑疏相近
  
  武帝
  詳立條格令
  意在去奢返樸興於厥躬史稱武帝豆𦎟糲食克儉於身於此可見
  禁祝史祈福詔
  傚古人責躬之義語亦簡當
  檢括封事詔
  念切民事而出以古腴之辭
  勅外司明加聽採隨事舉奏詔
  洞盡物情言之懇懇
  與謝朏勅
  求賢若渇如讀白駒空谷之詩
  與何㸃詔
  敦故舊重隠逸叙述疇昔情緒深婉儼然光武之待子陵
  徴何𦙍手詔
  何㸃何𦙍史謂其居貞物表縱心塵外故武帝優詔敦勸之如此
  又勅
  勤懇之情形於簡牘
  又勅
  遣弟子就東山受學武帝禮賢可謂篤矣
  輔政上銓序表
  六朝九品中正法類登世族而抑寒畯故言之獨切
  簡文帝
  請賀琛奉述毛詩義表
  敦崇詩學敷言雅令
  答徐摛
  詞語輕雋有致
  邵陵王綸
  與湘東王繹書
  史稱綸聰警有才學忠孝獨存觀此書信矣
  沈約
  宋書良吏傳序
  論宋吏治得失却夲奢儉以立說亦探源之識也
  孔羊沈列傳論
  以常平積榖為扶災利農之夲有裨民瘼
  恩倖傳論
  言情事皆曲折盡意文亦華實相副
  任昉
  天監三年䇿秀才文三首
  䇿問三事阜民化俗納言皆切㑹治理文亦贍羙而有逸韵
  為卞彬謝修卞忠貞墓啓
  叙先世忠孝有棐篤之思
  上蕭太傅固辭奪禮啓
  文生於情不湏賁飾自然雅健
  蕭子顯
  南齊書倖臣傳論
  摹寫情况入㣲前代多用宦寺典兵故言之尤切
  
  文帝
  脩前代墓詔
  睠念忠烈加恩丘墓藹然仁厚之音
  徐陵
  奉使鄴都上梁元帝表
  駢偶之文緯以經史故麗而有則
  宣示諸求官人書
  意在澄叙官方文亦簡而有韻
  沈炯
  請歸養表
  詞婉而意廹詩曰將母來諗此亦庶㡬風人之言
  北魏
  太武帝
  辟召賢良詔
  平粹之音不為覈急
  頒制詔
  森然尺度之文亦復機神流暢
  文成帝
  遣使巡行詔
  遣使之辭如此詳括殆非具文
  孝文帝
  條禁州牧詔
  意在禁防而辭多沖挹要當使牧守内愧革心不専以法令相廹也
  決遣民獄詔
  月令孟夏斷薄刑决小罪出輕繫即此詔之意
  復靈丘租調詔
  語樸而摯
  免租算詔
  有勤恤之實心故能有丐貸之實政非汎然仁心仁聞也
  求直言詔
  刋煩華存簡實兩言已得體要
  文明太后喪服詔
  其言惻怛可以興起
  答有司卜祥日詔
  卜祥而筮永吉似非禮意此能折𠂻至當
  孟月廟祀詔
  斟酌古今可垂禮典文亦有淵穆之氣
  徴王肅詔
  情文嫻雅濃至可感可誦
  與彭城王勰書
  教先宗族王化之原彭城親賢無慚徳舉
  任城王澄
  諫髙祖幸豫州
  有敦樸之質無枝蔓之辭
  請修繕國學奏
  言裨教典情自纒綿
  北海王詳
  定律令奏
  課吏自當以公清為重此奏得之
  元暉
  論御史巡行䟽
  遣使巡行公私煩擾誠不若委任牧守慎選而嚴課之之為得也
  張普恵
  與任城王澄奏記
  稱古昔引經義嚴毅之論典確之文
  韓麒麟
  陳時務表
  此表可以厚生可以維俗古今通義也
  韓顯宗
  上時事書
  切於事理言雖多而不覺其長
  孫恵蔚
  請收校典籍表
  言似緩而實切未可以疎闊目之
  崔光
  答宣武帝雞異表
  明確無浮響故當使人傾耳
  災異表
  質實良具至理不以字句見長
  甄琛
  請弛鹽禁表
  弛禁固為善政苐湏有實心實恵及民始為無𡚁耳
  邢巒
  再上伐梁表
  洞晰利害如聚米如借箸似趙營平屯邊諸䟽
  髙謙之
  請復縣令靣陳舊制䟽
  為畿縣令不可少此風裁足使權貴歛手避之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三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四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一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四
  雜著
  古文評論
  北齊
  邢邵
  請建明堂太學疏
  語華意質非僅鞶帨之工
  杜弼
  為東魏移梁朝檄
  度䇿梁事如符契悉合而文筆雅健
  北周
  武帝
  停徴發詔
  息事寧人恤民之善經治理之要道仁音琅琅可以感人
  毁露寢諸殿詔
  文既莊雅氣亦淵茂不事雕琢而渾噩之致見乎尺幅中此後代詔令之最近於文景者
  報于謹詔
  詞意篤摰隆禮勲舊猶有盛世之風
  于謹為三老詔
  敦行古典得憲老乞言之遺意
  蘓綽
  為周太祖作六條詔書
  治平之理此六條足以盡之要當以力行為亟亟耳
  第二條
  此以王道立説有古儒者氣象
  第三條
  重農務本乃王政之大端措置處亦井然明悉
  第四條
  天之生才自足供一代之用豈有借才於異代此自是千古名言
  第五條
  天地之大徳曰生重物之生所以奉若天道故矜慎刑獄是治天下第一義也
  第六條
  此言征税亦救時之務以上六條當時令百官誦習牧守令長非通此者不得居官盖重其言而用之如此
  庾信
  賀平鄴都表
  警麗中自有典則
  功臣不死王事請門襲封表
  以典核之辭抒懇惻之悃無嫌其為駢儷也
  
  文帝
  辭封禪詔
  謙沖非由矯飾無須辭費
  正樂詔
  聖王制作之精意此雖未能詳盡然其識議亦有可擇
  與元諧勅
  語不多而有令音亦耀徳不觀兵之意也
  賜髙麗王湯璽書
  曉示逺人必如此朗暢始可悉其情事文亦質實
  牛宏
  請開獻書之路表
  此表有功經籍不在王儉阮孝緒下也
  李諤
  論文體書
  不獨文教有禆亦可使頽風歸厚
  
  髙祖
  修定科律詔
  漢髙入闗除秦苛法唐祖受禪修隋律令一代創興以刑法為重務其規模可概覩矣
  太宗
  金鏡
  唐之太宗致治幾於三代之隆今覽金鏡所載其於處已行政用人之道亦何其見之明而言之詳也此所以追蹤徃古歟
  致仕朝㕘在見任本品上詔
  舂容雅贍淵淵金石之音
  賜孝義髙年粟帛詔
  敘意屬辭婉切暢悉殊覺情文生動
  誡厚葬及賜功臣陪塋地詔
  深情内藴麗藻外敷
  褒李大亮書
  温純深潤詞不煩而意甚摯
  帝範序
  述天位之不昜敘王業之艱難垂訓後昆特為深切
  帝範後序
  意既切至文復典正純雅
  晉宣帝傳贊
  選詞厚縟而大義相繩處殊自嚴正不磨
  晉武帝傳贊
  文瀾浩渺而反覆抑揚於當時情事最為穩切
  睿宗
  褒魏知古手制
  清辭簡指悠然自逺
  勞畢構璽書
  條數𡚁源洵為探本之論而文彩爛然使人耳目一新
  明皇帝
  發宣撫使勅
  典正之論而辭涉華腴則質文損益風㑹使然也
  求賢良詔
  意既纒綿而言皆雅令
  誡勵風俗勅
  清靜不擾和平不爭王道之成何以加此
  焚珠玉錦繡勅
  英茂鴻駿亦古人貴五穀而賤金玉之意
  勅朝集使
  拊循斯民惟牧守是寄一不稱職則兆人何賴焉教勅之辭故宜諄切如此
  勅朝集使
  辭義何等殷切是不欲僅奉行故事者明皇初政所以蔚然可觀
  處分朝集使勅
  吏治所賴以振飭者全在敷奏明試之時不如此深切鄭重安能致理故知臨軒勅遣非屬具文也
  孝經正義序
  説經之家徃徃鑿空騁異使聖人之道不明於天下此能深斥其流𡚁而文亦簡貴可傳
  肅宗
  讞獄詔
  有惻怛之思故文情條暢
  代宗
  増修學宫詔
  金革之餘加意文學不惟收拾人心自是立國本務
  大赦詔
  播告之文語意加詳而名理亦復斐亹
  徳宗
  亢旱罪已詔
  文辭贍潤而有真意流貫其間命令之佳者
  褒功臣詔
  思老成之功烈而欲圖列其容儀亦所以勸後勵世也
  君臣箴
  有訓誡之誠有勸勉之義上下勤恤庻幾盛世遺風
  西平王李晟東渭橋紀功碑
  敘戡定之烈奕奕精采文雖以偶麗見勝而西京遺軌猶存
  贈太尉段秀實紀功碑
  𥪡義正大播辭詳整可以植綱常勵風教
  武宗
  毁佛寺制
  明斷之舉宏碩之論洵有禆於風化人心
  傅奕
  請除釋教疏
  痛斥異端理明氣壯始能為此非過激也
  徐賢妃
  諫息兵罷役疏
  謇諤之辭得於宫掖貞觀之治故爾流聲千載
  房喬
  諫伐髙麗疏
  文勢浩瀚靡有涯涘
  魏徴
  論治疏
  反覆援引文勢自相貫注辭亦淹暢不拘
  請罷工役疏
  論古今奢儉非擷華攬藻之文
  上十思疏
  風格詳整中特多懇到之語
  論十漸不克終疏
  昜戒履霜書言惟幾皆致謹於漸之義魏徴舉十漸以立説殆亦慎終於始之道也
  求賢審官疏
  開闢盡變列論臣品可謂曲中
  張𤣥素
  請罷修乾元殿疏
  辭不煩蕪而義甚爽豁彌足使人繹思
  李百藥
  封建論
  該洽精詳深明於損益之宜利害之故可謂閎辭碩謀矣
  馬周
  論奉親享廟襲封樂工等疏
  剴篤之辭出之以委蛇盖由其忠誠内結耳
  岑文本
  上太宗勤政疏
  開引其端而所包至廣政之體要略盡於此
  禇遂良
  請復髙昌疏
  唐之郡縣髙昌者國家服逺之略遂良請復髙昌者臣子謀國之忠兩者正不妨竝美耳
  張藴古
  大寶箴
  炳炳琅琅如觀禮樂之噐
  狄仁傑
  請赦河北諸州疏
  定亂之方惟崇尚寛大則能消人心之疑懼而反側自安斯謂洞晰機要
  諫造大像疏
  摹寫勞費曲盡俗情佛骨表意多本此
  請罷百姓戍四鎮疏
  請罷四鎮逺戍以息百姓命意與賈捐之罷珠崖對同而文之頓挫古鬱亦近之
  劉知幾
  上蕭至忠書
  班馬以前以專家著美晉唐而後以衆手多疵推論史局之難盖後先一轍矣
  陳子昂
  對利害三事
  論事簡當不涉支蔓百姓安則樂生不安則輕生洞逹人情可謂經國之言
  諫雅州討生羌書
  子昻本蜀人故言蜀用兵利害警切動聼蜀恃險為固險不可使通良有逺識
  蘓安恒
  請復位於皇太子疏
  論還政事不少為婉避之詞文自有奇氣
  救魏元忠疏
  語簡而氣岸唐文之似兩漢者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五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五十八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五
  雜著
  古文評論
  崔融
  諫税闗市疏
  毋擾是此篇大義文則陸離璀璨色澤彌古
  張東之
  請罷兵戍姚州書
  荒徼絶域古有羈縻之義不欲以勞罷中國也兹篇論情事詳核有識
  宋璟
  封還詔書奏
  經稱諸侯之孝曰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斯文殆相發揮
  張説
  梁國公姚崇神道碑銘
  詳整鉅麗敘功紀行皆舉其大故要而不煩
  宋公遺愛碑頌
  古質有鼎彞之色頌辭跌蕩岸異逈非恒徑
  蘓頲
  開元三年處分朝集使勅
  誠勵則嚴注望彌切足以令人勗勉
  諫鑾駕親征表
  攄瀝欵誠不煩彫飾而自然精采唐文之絶無俳偶者
  張九齡
  開元三十一年處分十道朝集使勅
  語勁而氣彌舒詞腴而㫖益切可識九齡風度矣
  請重守令慎選舉疏
  唐時重京秩而輕外任特甚故九齡極言之至語人材以清議名節為重則古今之通義也
  上姚令公書
  昔人論唐諸臣謂姚崇尚通此可謂藥石之箴矣
  張均
  宗廟加籩豆議
  孝思無窮而常典有制範圍古今所以安人情而順天道也斯文殆發明禮經之義
  劉秩
  貨泉議
  論錢法源流利𡚁極詳終之以禁銅為䇿亦救𡚁之一道也
  孔璋
  請代李邕死表
  邕固奇士斯文與人皆奇較谷永訟陳湯疏更為激昂
  栁芳
  氏族論
  臚次厯代族氏詳核淹通足以為考古之助
  顔真卿
  論元皇帝祧遷狀
  論祧遷義正而詞確
  論百官論事疏
  磊落英爽真卿多勁節故文亦似之
  諡號狀
  禀經義以立言所見亦超
  郭子儀
  辭太尉疏
  汾陽有功而讓忠誠貫於始終故其文亦絶無勦飾乃爾
  請乘輿還京師疏
  陳昌言決大計扶危定傾汾陽可謂社稷臣矣
  楊綰
  條奏貢舉疏
  論貢舉情事皆切中古今流𡚁意在黜抑浮競崇奬實學良為有本之言
  賈至
  議楊綰條奏貢舉疏
  推原治理所由𥪡議鴻壯與楊綰條奏足相發明
  元結
  辭容州表
  情既懇惻詞復悽楚元結文在唐諸家中極稱峭拔此尤其傑出者
  劉晏
  與元載書
  探古人之遺跡陳當時之利病晏於治河轉漕可稱勤懇故闗中卒賴其利也
  常衮
  減徴京畿夏麥制
  制詞瑩淨誦之猶能感人
  大厯四年大赦詔
  誠懇所至筆能曲折赴之深得哀矜勿喜之意
  大厯六年放京畿丁役及免税制
  蠲賦省役以憂百姓中多愷悌之言
  大厯十四年減徴京畿丁役等制
  音節詞句皆能取澤於古
  馬璘神道碑銘
  擷左國之菁華兼兩漢之雋腴恢奇英岸光氣熊炳
  獨孤及
  唐景皇帝配昊天上帝議
  議禮之文貴確不在枝葉繁蔓此文近之
  上疏陳政
  清言疎朗足見當時冗兵糜食之害
  李華
  中書政事堂記
  直起直收義存鑒戒文有剛果之氣如風雨驟至集於筆端
  李翰
  進張廵中丞傳表
  張廵孤忠拒宼實有功於唐之再造斯文激揚忠烈聲光飇舉殆足以發抒其氣
  陸贄
  興元元年奉天改元大赦詔
  誕告之文仁音如此故能使當時之民聞詔書而感泣也
  興元元年命馬燧渾瑊招討河中制
  止罪狀懐光一人無一語及朔方將士所以離散黨與收拾人心妙有機權足徴廟算
  興元元年命李晟制
  國家優重功臣奨其前勞正以䇿其後効此制得之矣
  論治亂之略疏
  篇中前言事後言理敷祍而談最為融浹
  論徴税疏
  權衡於先後之間酌量於緩急之際於國無損而於民所益滋多此疏之大指也
  論納諫疏
  矚理於㣲論事舉要
  論闗中事宜狀
  深識逺𮅕之言不特以閎通擅美
  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
  補牘而陳忠懇之情溢於行墨詞義茂美直餘事耳
  請罷瓊林大盈庫狀
  涇原軍士之變以二庫為兵端故贄立言如此
  請兩税以布帛為額狀
  此論與徴税疏立言互相表裏而更為詳盡
  請罷兵狀
  當獻㨗之時原兵革之始暢發其意可謂偉辭
  權徳輿
  兩漢辯亡論
  尊道重儒君臨之極軌若張禹胡廣輩致身寵榮苟貪禄利使後世指目可謂士林之羞矣
  答栁福州書
  太學人材所自出唐宋以来以名賢處之造就多士徳輿此書可謂知本之論矣
  陸贄翰苑集序
  陸贄為文閎博流暢委折盡致謀畫能中機宜誠奏議之傑搆也臚述生平論次條達序文之似傳體者
  髙郢
  魯議
  魯不得用天子禮樂自是正論而篇中疎密得宜濃纖合法文章之有圭臬者
  栁冕
  再答張僕射書
  文甚簡淨而欵篤之意獨至
  與權徳輿書
  敘厯代人才得失之由最為明確
  復杜相公書
  謂文章由於風俗風俗根於人心卓然探本之言
  梁肅
  補闕李君前集序
  文章有王霸之分立論恢奇前此未有
  代太常答蘇端駁楊綰諡文貞議
  義以典而能確詞以恕而能公持此核人可以論世而不爽矣
  沈既濟
  論行辟召之法疏
  立論巖巖清峙可為衡鑑之資
  于公異
  收兩京露布
  辭鋒邁達筆陣韶舉西平故是元功得此庻能相配
  裴度
  諫用皇甫鏄程异為相疏
  度身更患難故雖欵欵忠愛而出之有危迫之音
  論魏宏簡元稹疏
  是時度以使相討河朔而惓惓不忘忠謇所謂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也
  李絳
  請崇國學疏
  文致爽朗髙舉
  論裴均進銀噐狀
  挺勁之辭一徃峭邁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六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九十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六
  雜著
  古文評論
  韓愈
  論佛骨表
  義正詞直足以祛世俗之惑允為有唐一代儒宗
  禘祫議
  禘祫之議紛如聚訟此論折衷衆議條貫井然
  復讐狀
  典據精核益知經術之重
  論今年權停舉選狀
  於論事之中暢發閎議愈文徃徃有此所以迥出諸家之上
  原道
  奥衍閎深理純辭達荀揚輩未足方駕也
  守戒
  體局峭嚴字字精采杜牧守論蓋祖述此篇而氣之雄健則逺不逮矣
  師説
  提一道字為主識解最髙而用筆尤極其古峭
  張中丞傳後敘
  敘致曲折如畫真得龍門神髓非徒形似也
  爭臣論
  一解一難開闔有法
  答李翊書
  好學深思讀書養氣昌黎一生得力略盡此篇
  答劉正夫書
  於樸茂中獨見風骨
  與孟尚書書
  昌黎文最為古峻今觀集中言理諸篇皆坦夷直截蓋欲明斯道於天下故語必歸於醇正
  再與鄂州栁中丞書
  談兵事文英氣勃發西漢晁錯趙充國毎以此擅長斯文近之
  與祠部陸員外書
  駕軼排宕極瀇瀁之勢
  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
  前幅舉其成功後幅勉其建績下語不繁而屯制之宜已瞭然指掌
  送浮屠文暢師序
  昌黎力排釋氏而為浮屠贈言如此正原道中所謂明先王之道以道之者也
  送鄭尚書序
  光偉其氣磊落其辭而出以精思故爾超絶
  送齊皥下第序
  極頓挫激昂之妙文之最有機局者
  送許郢州序
  寓規於勸凡為守牧者均當勒之座隅
  平淮西碑
  渾噩似誥銘髙古如雅頌體裁宏鉅斷為唐文第一
  曹成王碑
  原本忠孝立言已操要領而敘事遣辭奇而能法碑版之文此其極則也
  處州孔子廟碑
  氣體髙深而古色黝然他家丹雘其辭終居下乘耳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
  敘文簡質銘詞古奥其古奥處可及其簡質處不可及
  袁氏先廟碑
  揭出孝字便見此文闗係不細而詞理淹綜足以發之
  司勲員外孔君墓誌銘
  老筆紛披彌見丰骨卓犖
  烏氏廟碑銘
  雄姿灝氣有揮斥八極之意
  南海神廟碑
  典重髙華足以潤色太平鋪張盛事後幅拓開一步文境倍覺寛舒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
  古氣盤紆風格峭拔大類先秦文字
  鱷魚文
  用筆嶄嶄自是奇文
  栁宗元
  獻平淮夷雅表
  頌颺國美之文典雅為上宏贍次之華縟又次之如此其上乘也
  駮復讐議
  挈出刑禮二字竝提作骨駁辨至為精核
  晉文公問守原議
  𥪡議精嚴遣調警拔森然法戒之文
  與太學諸生書
  辭㫖雅暢中寓有好賢與善之意故倍覺娓娓可思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命意深厚不為苛激之音
  與韓愈論史官書
  詞極雄辨理甚堅正
  段太尉逸事狀
  刻畫情事能使太尉鬚眉畢現與昌黎張中丞傳後敘工力悉敵
  封建論
  博辨縱横字字沉鷙中間錯舉秦漢唐之制引據甚精斷制甚確
  守道論
  演迤條達湏知栁州文中又有此一種
  南府君睢陽廟碑
  以兩漢之健骨運六代之腴辭
  箕子碑
  立議奇而不軼於法有此識力始可以尚論古人
  陸文通先生墓表
  表章經學之文要湏如此簡確
  裴瑾崇豐二陵集禮後序
  通篇惟用直敘此所謂淵雅之音故無湏於抗墜也
  栁宗直西漢文類序
  此篇逼真西漢近古而尤壯麗殆子厚所以自狀其文品也
  嶺南節度使饗軍堂記
  雄深者其思理也整麗者其體製也復有一種俊邁之風格旋轉於其間豈非傑搆
  邠寧進奏院記
  能於小中見大而體局𢎞敞詞亦足以配之
  監祭使壁記
  用筆謹嚴遣言典重始終以敬字綰結尤為扼要
  興州江運記
  敘述議論皆以典奥出之可謂壁壘森嚴神采煥發
  劒門銘
  不作縈紆之勢而自然矯㧞錄此以式輕靡之習
  白居昜
  初授拾遺獻書
  婉巽而多風納約自牖之義也
  授孔戣右散騎常侍制
  辭甚圓美
  授鄭覃給事中制
  𡢃雅猶存典則
  元稹
  獻事表
  機理淹暢不事雕繢唐文之又一格也
  論諫職表
  文筆清疏而意獨懇到
  與韓愈書
  闡幽之言足扶名教
  劉禹錫
  許州文宣王新廟碑
  古藻繽紛極為雅贍
  李翺
  論事疏用忠正
  大臣忠正小臣莫敢為不正千古名言
  屏奸佞
  鋪敘之文自爾詳盡
  改税法
  明白曉暢
  絶進獻
  論財貨從出之源洞中情事文復英爽切摰
  復性書
  惕厲其詞可以警學
  平賦書序
  經濟之文立論自佳
  上宰相書
  洮洮清辯雋利可喜
  答進士朱載言書
  行已之道為學之方是書約略盡之而其敘文章源流正變處尤為詳確
  楊烈婦傳
  摹寫情事有聲有色末作斷語亦自詳整
  髙愍女碑
  於大處發論局陣展舒波瀾空闊
  田𢎞正
  謝賜節鉞表
  語語出於忠欵絶無游辭
  呂温
  功臣恕死議
  逐段議論皆以兩意互發字字深陗氣體亦遒上不羣
  張荆州畫贊
  義本嚴正詞復奇宕精理内含聲光外射
  皇甫湜
  論進奉書
  指事切實能發天下為家之義
  故吏部侍郎昌黎韓先生墓誌銘
  淵奥古崛殆有意倣昌黎而為之者
  舒元輿
  上論貢士書
  侃侃發攄最為正論然國家固宜重士而士亦宜知所以自重如此庻兩得之耳
  李漢
  韓愈文集序
  序昌黎文提道字為主詞㫖深閎得不謂之知言
  歐陽詹
  太學張博士講禮記記
  敘事中饒有樸茂之氣音節近古
  劉蕡
  制䇿對
  剴至詳明發揮經術此逼真西京文字可以追蹤晁董
  李徳裕
  討劉稹制
  徳裕處分澤潞比跡蔡功似此辭義嚴明所謂制勝於廟堂也
  賜回鶻書意
  簡嚴中能盡事理
  賜回鶻可汗書
  温言撫慰而開諭曉晰深得布告諸蕃之體
  奉宣撰太和公主書
  詞意諄詳妙有操縱
  賜石雄詔意
  辭鋒精整足以壯鼔旗而新壁壘後幅戒以持重允為樽俎名言
  賜王宰詔意
  詞不過嚴而意甚英決
  又賜王宰詔意
  兵事機宜規畫詳審非獨運籌之妙亦見馭將之權
  代劉沔與回鶻宰相頡于伽思書
  回鶻有功於唐故不用嚴詞誚讓而多勸諭之言以大字小之義也
  為宰相與李執方書
  語直而意婉文特妙於布置
  論侍講奏孔子門徒事狀
  理解明確正論肅然
  議禮法等大事
  廣諮諏以定國是有識之言
  論維州事狀
  僧孺處置維州一事守匹夫之小信忘經國之逺圖誠為失計此文可謂論據詳明矣
  丹扆六箴
  六事所陳周詳篤摯名言粲然
  臣子論
  立功立節兩言已括臣道而又以名節為本洵為卓爾之見
  忠諫論
  多引事實略發辨議而意已明
  近倖論
  切於唐季一時之事實千古之龜鑑也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六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七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二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七
  雜著
  古文評論
  杜牧
  罪言
  綜天下之情形權累朝之得失如聚米畫沙不爽尺寸
  原十六衛
  府兵與藩鎮相為輕重而唐之興廢即因之溯源窮委論斷獨精
  戰論
  四支五敗字字精確而文亦磊砢自喜
  守論
  風規峻邁文采燄然
  燕將傳
  筆力陡健極似戰國䇿中文字
  鄭亞
  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徳裕㑹昌一品制集序
  本以讚徳裕之制作而益見國家功徳之崇隆品裁宏廓筆墨皆靈
  孫樵
  復佛寺奏
  就國計民生立論與昌黎原道永叔本論義相發明
  書何易于
  唐書昜于傳全採此文盖不惟工於序事而褒貶亦至公可信也
  書褒城驛
  前幅似主而實賔後幅似賔而實主此文家變化錯綜之法
  孫氏西齋錄
  文頗聱牙而是非不詭
  李商隱
  為濮陽公檄劉稹文
  淹通朗盡文之以姿法勝者
  羅隱
  上招討宋將軍書
  氣甚清疏頓挫處自然入古
  陸龜䝉
  復友生論文書
  穿貫源流博綜理趣殆從窮經味道中来故絶無揣摹影響之語
  皮日休
  請孟子為學科書
  斥莊老而尊孟子此等議論在唐人中不可多見
  請韓文公配饗書
  昌黎衛道之功得此書推尊益覺昭掲宇宙而不朽
  沈顔
  象刑解
  清拔之氣矯然自異
  五代
  後唐莊宗
  冊封呉越國文
  典贍有則猶足懾强藩之氣
  李繼岌
  伐蜀檄
  體本新藻而氣殊朗俊
  李嚴
  聘蜀笏記
  宣暢威靈使臣之義應爾詞亦雅稱
  周世宗
  賜南唐主李景書
  簡貴得體尺幅中備四時之氣
  又賜南唐主李景書
  義指温厚不為逆億
  伐江南詔
  嚴毅明正自能使聞者𢥠然
  王朴
  平邊䇿
  中一段議論乃呉之所以敝楚隋之所以取陳也籌畫既善文亦復佳
  南唐主李昇
  舉用儒吏詔
  崇尚儒術立意正大
  論廷臣勿言用兵勅
  此篇頗得保境息民之道辭亦警動
  南唐主李景
  災異詔
  憫惻之思正無煩多語
  答留守周宗乞罷鎮詔
  鎔鍊雅飭
  張義方
  上南唐烈祖書
  伉爽不羣僣國中之錚錚者
  江文蔚
  對仗彈馮延已魏岑文
  軒軒標舉略無媆靡之習
  歐陽廣
  論邊鎬必敗書
  質言無華論事諧暢
  潘佑
  代南唐主勸南漢劉鋹書
  事大之誠交鄰之道此書兩得之
  馮涓
  諫蜀主屢興兵旅疏
  此亦是節要語然意已周至
  幸寅遜
  諫擊毬疏
  意矯勁而語聳拔
  田淳
  言朝政得失疏
  蜀文類不卑弱豈揚馬之餘風使然耶
  呉越王錢鏐
  杭州羅城記
  涉筆𡢃雅亦有淵渾之氣
  丁思覲
  諫楚王馬希範書
  名義森嚴故辭論侃侃
  宋
  太祖
  諭輔臣詔
  承五代僭亂之後故以慎刑辟肅紀綱為要
  平刑詔
  明罰勅法情見乎辭
  下孟㫤詔
  誼本寛大詞亦温藹
  禁獻羡餘詔
  英明語正不在多
  禁鑄銅詔
  真懇之意溢於行墨
  治河詔
  簡要極有體裁
  江南平下詔
  骨秀神腴雅詞令則
  太宗
  非課最不書勞績詔
  明達治體有禆黜陟之典
  限日決獄詔
  深得古人無留獄之意
  禁喪葬舉樂詔
  事闗教化之本故言之不厭其詳
  戒許王元僖等詔
  可作一篇家訓讀
  止尊號詔
  撝謙之語出於至誠
  答樊知古詔
  起勢甚突兀詞義亦深確而不詭於正
  選寺監官詔
  古雅有則不類浮靡之音
  平權衡詔
  語本周官彌覺簡貴
  議立贖法詔
  本欽恤以為心故言之𢡚怛
  賜上官正手札
  辭約而理綜
  申理冤滯諭
  不為督責之辭而勸勉諄切仁者之言藹如也
  答李至詔
  明暢修潔
  真宗
  順時行火詔
  事既近古文亦爾雅可觀
  切責陳堯咨詔
  辭雖峻切而意却寛厚
  仁宗
  戒貢士進學詔
  廣勵人才深得激勸之道
  恤刑詔
  有益明允之治
  禁按赦前事詔
  詞㫖温厚意在蠲滌煩苛
  立制科舉詔
  制誥文以健筆為之便爾生色
  給致仕官奉詔
  曲體人情言之懇惻
  改定樂制詔
  淹雅之詞出之鄭重昇平氣象穆然可思
  戒百官詔
  琢句近古以遒勁為工
  頒樂名大安詔
  制作闗乎典禮有此大雅之篇庻足以鋪揚鴻業
  戒飭轉運使詔
  能悉俗吏之𡚁故明透乃爾
  戒百官詔
  崇尚寛裕足以敦礪薄俗
  賑濟災傷路詔
  中誠惻然形諸言表
  儆百工敦實行詔
  治體貴乎惇大此詔得之
  頒乆任格詔
  留心吏治播為令辭
  英宗
  飭百官詔
  措詞雅潔亦覺陳言務去
  飭舉人制
  氣體頗似兩漢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三十八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三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八
  雜著
  古文評論
  神宗
  賜韓琦詔
  仁言雋永
  諭邊臣詔
  從容不迫是盛世語
  求直言詔
  時有古氣磅礴其間
  諭文彦博手詔
  馬政國之所重宜加意整飭乃爾
  求言詔
  温文安雅能以頓挫出之詔令佳品也
  資治通鑑序
  質而不浮足以綜貫源流包括全史
  髙宗
  罷上壽詔
  語亦悽惋
  察吏詔
  達於政體之言
  幸學手詔
  整練有餘視北宋諸詔文又一格調矣
  禁加耗詔
  真實辭不假文飾
  孝宗
  斷獄詔
  有古崛之風
  奬諭魏王愷詔
  篇短詞腴極有古趣
  興水利詔
  情勢朗豁言故鑿鑿
  賜魏王愷詔
  辭甚雅令
  禁兩税折錢詔
  酌盈劑虚言獨欵悉
  罷官鬻鹽詔
  真切處可以感人
  光宗
  諭守令詔
  本末先後四字措語甚約而包舉甚博信為政之紀綱
  寧宗
  賑荒詔
  詔意諄復仁心為質
  理宗
  從祀五臣詔
  一事而有闗千載者如此等詔文是矣
  罪已詔
  語自懇到不為矯飾
  張齊賢
  論安邊疏
  議論能探究源本而文體亦堅重不靡
  田錫
  論邊事疏
  思慮深逺老成謀國之言
  上太宗疏
  通體愷切而無亢激之氣
  王禹偁
  請諸邑嚴守備疏
  備禦有方在當時為救𡚁之要
  長洲縣治記
  清晰之筆
  陳靖
  勸農疏
  名論碩畫切實不浮
  魯宗道
  請重親民之官疏
  斥言吏𡚁詳確無倫
  孫奭
  諫祀汾隂疏
  飇發泉流不以字句見長
  再諫祀汾隂疏
  與前疏雖出一意而彌増剴至
  論天書
  明摯聳聼識解視王旦諸人髙出數等矣
  尹洙
  諫時政疏
  三事中言必中的不僅以條暢為長
  蘇舜欽
  玉清宫災上疏
  湛深經術發為讜言宜其雅健乃爾
  宋祁
  言災異疏
  明而無隱樸而不支
  張方平
  條制資廕
  𢎞此逺謨育才厚俗胥有賴焉
  論屯田
  源委分明事理詳悉
  王珪
  賜呉奎免恩命不允詔
  淵然古色
  戒諭夏國主詔
  辭不過嚴而簡潔有體
  賜皇長子淮陽郡王免恩命不允批答
  深潤無俗氛
  賜皇伯祖承亮改封秦國公免恩命不允批答
  舉止闊逺絶去纖弱
  賜韓琦免明堂恩命不允批答
  鉅典閎辭略見此答
  除富弼制
  氣局闊大非鄭公不稱此辭
  蔡襄
  論増置諫官
  指事殷勤意亦悠然無盡
  送黄子思寺丞知咸陽序
  以令與宰相竝舉益見社稷民人之重
  包拯
  請罷天下科率
  深見精慮發於言表
  論委任大臣
  理正識超議歸矩矱
  石介
  明禁
  法令有重輕行之有本末本末輕重一舛則民罔知所從此篇深得體要而文亦爽健
  上潁川蔡侍郎書
  正辭不撓一種虚受之意自藹然可掬
  呉育
  駁唐詢請停賢良茂才二科疏
  詳達之章既有益於人才亦有闗於政治
  錢公輔
  仁宗配明堂議
  文雖專論一朝而事闗典禮可備採擇
  鄭獬
  應詔上疏
  籌時經世蓄於心而發於言
  備亂
  拈出公私二字立論最善而文筆矯矯足以勝之
  范仲淹
  上時務書
  不為峭急之音而意自深至
  推委臣下論
  博求賢士一篇大意文最穆然可思
  韓琦
  諫垣存藁序
  進言一衷於理而出之以至誠得古人臣獻納之義
  富弼
  辭定䇿遷官奏
  沉至中益著惓懇
  司馬光
  上殿論御臣劄子
  通達古今故發必中的
  請定儲貳疏
  無雕鏤之迹發乎自然
  上皇太后疏
  思理淹詳立説明整
  上英宗疏
  義正辭明可祛紛紜之論
  論治身先孝治國先公疏
  兩意竝舉引人入勝
  上英宗言時政闕失疏
  質言無飾文復雅健
  仁宗配明堂議
  詳據典禮可正諸家之謬
  崇奉濮安懿王典禮議
  名義正大千古不磨
  應詔論體要
  反覆條暢綽有餘裕
  辭職疏
  不泛作辭榮之語故爾可傳
  乞省覽農民封事劄子
  備言民事艱難以深斥新法之害周詳隱惻得無逸一篇之意
  論皇城司巡察親事官劄子
  超然知體之論
  五規
  五篇振挈要領可謂碩論訏謨而氣體亦深厚爾雅
  乞改求諫詔書劄子
  言事之文能扼理要
  知人論
  用筆如剸犀截象嶄然有勢
  范鎮
  請裁冗官冗兵疏
  洞中當時情事故明快如此其欲寛民力以為備尤為國家本計
  再陳官冗兵多疏
  詳復推原文勢愈緊而用意愈切殆彌災之本術經國之藥言也
  范百祿
  對制科䇿
  正論典禮之失故詞不嫌於激切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九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六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九
  雜著
  古文評論
  歐陽修
  勸學詔
  斟酌得宜意頗近古
  弛茶禁詔
  慮周細事言復仁藹
  論刪去九經正義中讖緯劄子
  漢儒於經學表章微緒最為有功而間引讖緯未免駁雜此論自是卓識
  論臺諫官唐介等冝早牽復劄子
  於氣度舒徐中見其爽直論事極中窽㑹
  乞補館職劄子
  清言如屑可謂其風肆好者矣
  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
  從四人事跡顯然處一一引証更不自立議論遂爾警切
  上范司諫書
  情義諄篤文思安雅大家中有數文字
  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
  有起伏有開闔氣雄而筆宕
  本論
  揭出禮義二字見歐陽為學有本領處以此繼昌黎之後武倡濂洛之先聲扶翼名教厥功非小
  為君難論上
  文氣峻決是極有斷制之作
  為君難論下
  議論與故實相經緯機法略似上篇
  縱囚論
  以緊峭之筆發深摯之思故持論甚堅而有力
  唐書兵志論
  源流得失洞然指掌
  唐書禮樂志論
  綜次淹洽而妙有鎔鍊
  唐書藝文志論
  振宕中却寓舂容之概自是歐陽本色
  唐書食貨志論
  正議被以雅辭渢渢可誦
  五代史前蜀王建世家論
  目光逺矚於治道極有維繫
  五代史馮道傳論
  文既髙妙而寓意特深
  五代史周臣傳論
  偉論出之閒淡是歐文獨勝處
  五代史唐六臣傳論
  興㑹淋漓無意不暢
  五代史宦者傳論
  筆愈轉則勢愈緊勢愈緊則意愈切如千巖萬壑洑流迴瀾豈非文章極觀
  五代史伶官傳論
  抑揚頓放中無限烟波文之神似龍門者
  朋黨論
  敘述最詳論斷最緊故能淹通事理剖決嫌疑集中傑作也
  送徐無黨南歸序
  自待甚重故立論皆髙人一層
  吉州新學記
  格局闊大波瀾老成
  王彦章畫像記
  錯綜開闔自然入妙與栁州段太尉逸事狀神理相合
  豐樂亭記
  歸美國家太平以為豐樂之由立言有體而俯仰處更多閒情逸韻
  胡先生墓表
  安定教士之法規條最詳篇中專舉此事殆所謂論人必於其大者也
  瀧岡阡表
  敘述先徳情文深婉令謦欬千載如生可謂仁孝之言
  周惇頤
  太極圖説
  拈一靜字是周子教人為學喫緊工夫然湏是仁義中正始為有本之學否則淪於空寂矣此可見先儒之言毫無滲漏處
  張載
  西銘
  孔子嘗有言曰仁人事天如事親西銘精奥確切深有以發明孔子之意程子以為仁之體盖有見乎此也
  與呂微仲書
  佛氏之説不可窮詰此專就道理上一一辨駁直使之無説自解
  程顥
  論君道
  純儒之學實際之言
  論王霸
  識論皆不落第二層可以見其生平學術有原本處
  論十事
  十事皆切當時之務儒者之效優於經濟乃爾
  論新法
  據理駮論不屑屑勘及利害所見獨超
  答横渠張子厚先生
  動亦定静亦定顯微一致是徹上徹下之功若離絶外物以求静此釋老之學所以别於我儒也明道此書最為明白的當
  晉城縣令題名記
  義存法戒即一記亦不苟作
  程頤
  上仁宗皇帝書
  所學既純故規模自爾正大
  代彭思永論濮王典禮
  引喻甚明持論極正可以折羣喙之紛紛矣
  上太皇太后書
  程子自任之重隱然有堯舜其君之意殆與伊訓説命之篇後先光映者也
  論經筵第一劄子
  總在本原上著意發為議論故純正宏闊絶無偏駮
  論經筵第二劄子
  匡輔翼贊之道略盡是篇
  易傳序
  言理精要包舉全易
  春秋傳序
  先聖作經之意後人以揣摩穿鑿之見求之則滋晦矣三復此文始知先儒為學精慎如此
  答朱長文書
  言貴立誠文以載道此能闡發其㫖覺善誘之心殷然無已
  顔子所好何學論
  備舉學聖工夫語語自親歴中得来故無一切影響之言
  明道先生墓表
  在伊川言之無溢辭在明道當之無媿色
  楊時
  論王安石邪説疏
  安石學術深為宋世之害龜山得統程門辭而闢之其功偉矣
  答陳瑩中書
  疏解精奥足以發揮易理使學者渙如氷釋
  范育
  正䝉序
  正䝉一書廣大精㣲無所不有學者欲探溯道源此其津筏乎
  王安石
  范鎮加修撰制
  詞指鄭重
  髙旦可著作佐郎制
  語有典據
  徳妃沈氏姪孫獻卿可試大理評事制
  婉愜可誦
  磨勘轉官制
  得古人考課遺意
  王伯恭轉官制
  莊重得體製
  甘昭吉入内副都知制
  古人言正於羣僕侍御之臣此猶得其義
  崔嶧刑部侍郎致仕制
  遒古之篇贊勉交備
  上時政疏
  詞極嚴勁氣則浩瀚
  論館職劄子
  以窮理知人為本立言有要
  禮論
  論禮原於性能條暢其説而文亦具有古雋之氣
  周公論
  論雖翻新而不入於深刻辨難之文此為雅則
  三聖人論
  聖各詣其極非必有意矯世而文勢組舞自奕奕動人
  上田正言書
  書意從昌黎諍臣論得来筆自伉爽
  䖍州學記
  論議却自醇正文章極其疎古
  度支副使㕔壁題名記
  守法者吏即有治人無治法之義文亦筆筆入古
  慈谿縣學記
  此與䖍州學記皆借一州一邑發揮大議閎闊重厚之文
  復讐解
  極意論駁自成一家之言
  給事中孔公墓誌銘
  敘述清疏善於裁制
  廣西轉運使蘇君墓誌銘
  敘次中能備輕重淺深之法文亦抑揚盡致
  㤗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
  情辭相稱
  王深甫墓誌銘
  通篇純發議論格調自異而文思倍加沉鬱
  王安國
  後周書序
  借周書發論識意矯矯迥别庸音
  蘇洵
  上仁宗皇帝書
  反覆數千言於天下事瞭然心目自爾快切明透
  上富相公書
  左縈右拂極文章之勝入正意處隱躍不露更覺深婉
  修禮書狀
  思深慮逺故能為此嚴正之論
  春秋論
  持論最得要領用筆更沉著精鷙具此識力始可以論斷古今
  明論
  辭義精核處自鑿鑿不磨
  管仲論
  正意全責仲不能舉賢自代獨見其大而行文極有法度
  辨姦
  識見明到要從學問中得来非億中也
  用間
  通篇皆説間不足恃而始終不脱却間字開闔縱横文之能事備矣
  六國
  稔悉情勢歩歩深入歸到大意如千鈞一發壁壘皆新
  張益州畫像記
  不屑屑述益州治狀措詞髙渾而精采光芒溢於毫楮
  上韓昭文論山陵書
  忠告之情直諒之言
  余靖
  正瑞論
  涉筆開爽可以正緯書之妄
  姚璹論
  論史官職守能中事理不徒資掌故備蒐考也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三十九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八十三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
  雜著
  古文評論
  劉敞
  前秀州崇徳縣尉左惟温可漣水軍錄事叅軍
  不遺一善
  太常少卿張鑄可光祿卿致仕
  敦尚風節
  無為軍錄事叅軍馬易簡可太子中舎致仕
  意在興廉讓之誼
  龍圖閣直學士兵部郎中涇原路經略使王素可諫議大夫
  茂奬武勲中却寓有平定安輯之意措語特妙前邠州觀察推官李育可著作佐郎前趙州軍事推官許林宗可大理寺丞
  簡貴不靡
  西京左藏庫使忠州刺史髙陽闗路駐泊兵馬鈐轄時明可文思使
  語有鋒稜
  宰相富弼奏試國子四門助教王淵宰相韓琦奏鄉貢進士李常竝可試將作監主簿
  辭㫖温厚
  定武軍節度推官衛觀可大理寺丞常州團練推官沈披可衛尉寺丞
  勸勵具備
  翰林學士給事中知制誥歐陽修可禮部侍郎端明殿學士吏部侍郎宋祁可尚書左丞禮部郎中知制誥范鎮可吏部郎中刑部郎中知制誥王疇可右司郎中三司度支判官太常博士集賢校理宋敏求可祠部員外郎竝依舊職任
  著作一時勸懲千載褒辭亦無溢美
  禮部侍郎参知政事曽公亮可加正奉大夫進封開國公食邑五百户賜推忠佐理功臣
  意特崇重言極和摯
  將作監林洙可司農卿
  氣體古茂
  權邠州軍事判官楊永可右贊善大夫致仕前岳州平江縣張正已可大理寺丞致仕
  義厚詞温
  都官員外郎邢夢臣可侍御史殿中丞沈起可監察御史裏行
  簡切無枝辭
  屯田員外郎胡揆除都官員外郎
  得綏邊之道
  度支郎中李碩可三司户部判官
  語簡而盡藹然愛民之意
  陜西路都轉運使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傅求可右諫議大夫河北都轉運使工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周沆可兵部郎中依舊
  但作褒辭勉勵意在言外
  司門員外郎張鞏可開封府推官
  急吏緩民亦一張一弛之意而造語特為新創
  論邪正
  語本質實意復忠讜
  為兄後議
  引據博辨析詳以此稽求典禮不為無助
  奔喪議
  教孝勸忠粹然正議
  士相見義
  一以聖人之道相為折衷豈徒以古雅見長
  公食大夫義
  典實之文知其深於經學
  致仕義
  學識淵博發為閎辭固宜佳暢乃爾
  君臨臣喪辨
  經義湛深而出以鴻肆豈非文人之雄
  與呉九論武學書
  通逹治務之言
  劉攽
  七門廟記
  信治績不見於史得此可補載筆之闕
  與王介甫書
  析辨處精頴不可當令安石何處置辭
  呂誨
  論選部
  綜名實以立言足資經濟
  奏乞致仕表
  殆以醫進説者
  宇文之邵
  應詔上疏
  剴正亦明決
  沈括
  上歐陽
  括精於樂律此但先陳其槩而筆墨疎秀朗豁
  孫覺
  諫行青苖法疏
  辭理簡括
  鄭俠
  論新法進流民圖
  事既流傳文亦佳勝
  蘇軾
  賜尚書刑部侍郎范百禄乞外任不允詔
  藉經語發義疎秀入妙
  賜阿里骨詔
  恩義兼至得詔諭之體
  太常少卿趙瞻可户部侍郎
  屏功利而用老成王言甚大
  楊繪可知徐州
  簡淨樸直立意自厚
  揚王子孝騫等二人荆王子孝治等七人竝諸州團練使
  言極斐亹恩誼深篤
  李承之知青州
  意寛裕而言典切
  韓維父億贈冀國公
  辭製入古最饒風韻
  賜韓絳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詔
  藹如春温
  賜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禄大夫范鎮赴闕詔
  淵重之體式如金玉
  賜太師文彦博乞致仕不許批答
  敦厚語可以覘盛時氣象
  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彦博以下上第一表請舉樂不允批答
  情文悱惻動人
  又
  天懐發中自成至文
  賜宰相呂公著乞罷相位除一外任不許批答
  温文爾雅
  又
  莊重典嚴而能曲折以盡事理惟陸贄有之
  賜太師文彦博乞致仕不許詔
  約舉而意已周
  賜資政殿學士大中大夫新知成都府王安禮乞知陳頴等一郡不允詔
  雅音健筆
  賜宰相呂公著上第一表乞致仕不許批答
  體裁修整而引喻更有風致
  賜宰相呂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斷来章批答
  詞頗簡重益復婉至
  太皇太后賜門下手詔
  撝謙之語彌覺其真
  上神宗皇帝書
  一書萬言意甚貫串而不失之複詞甚矯厲而不過於激不獨經濟之裕抑亦文章之䧺
  擬進士對御試䇿一道
  指陳時事逐節條對透徹了當不冗不支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
  識解既超則措語自然警動行文自然髙卓至其疎宕俊邁之氣磅礴筆端真奇才也
  䇿略一
  理精辭決絶無悠泛之言
  䇿略三
  勢若馳騖可以逸塵絶迹
  䇿略四
  難其英偉之氣而又兼雋快之筆
  䇿略五
  雄辭博辨而有超逸之風縈紆飄發此是東坡獨絶
  䇿别七
  任法任人之論義正而語盡
  䇿别八
  言博而指約
  䇿别九
  疏暢之文亦復警透
  䇿别十一
  文意屹然山立其涉筆不羈有變化錯綜之妙
  䇿别十二
  局勢開闔而嚴緊最為挺特
  䇿别十三
  以勸親睦為厚風俗之本以立小宗為勸親睦之本文特絲絲入扣
  䇿别十七
  用意最精細搆辭矯厲不羣
  䇿别十八
  節用廉取二意互相紬繹而逐段發論極其警䇿
  䇿别十九
  疏兵制得失灼然明確而大義歸重訓練土兵亦自有見非徒託之空言者
  䇿别二十二
  鑿空立論精悍動人
  論治道
  辨論飇起而一軌於正縱横變動中極有斷制
  正統論
  詞省而該意堅而暢與歐陽論可以参觀
  孔子從先進論
  暢朗之文不詭於道
  秦始皇帝論
  禮之為國久矣一經拈出便成佳論
  荀卿論
  謂人性惡誠荀卿學術之偏此又推極言之理據精詳非苛論也
  韓非論
  道徳刑名之利害所見朗徹而辭筆亦沉鷙絶倫
  伊尹論
  推極根柢妙有發揮
  留侯論
  以忍字作骨而出以快筆豈子瞻胸中先有此一段議論乃因留侯而發之耶
  張釋之論
  達於論治若就日而辨物
  六一居士集敘
  從韓愈説到歐陽語有確據文亦矜重不凡
  潮州韓文公廟碑
  氣概雄深光芒萬丈文之有闗於世教者固振古如新也
  志林錄三首
  非屬深文確有至理中間併入史遷處尤見卓識雄辨而正簡帙之中具有光燄
  立論洞中秦事識解最髙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一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七十七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一
  雜著
  古文評論
  蘇轍
  侍御史林旦權淮南運副
  救荒思得良使者語約而要
  郭逵自致仕起知潞州
  雅馴逼古
  范鎭侍讀太一宫使
  婉摰入情藹如之言
  劉摯尚書右丞
  義指婉縟名言可佩
  自齊州回論時事
  立言有緒多棐摯纒綿之致
  陳州為張安道論時事書
  悃愊之語抒寫能盡
  再論分别邪正劄子
  君子進而小人退此治道所以休隆世運所以清泰也子由此劄最得其㫖足以闢調停之謬矣
  元祐㑹計錄序
  本是專言㑹計却語語欲其安飬休息用意深逺而文勢紆徐
  君術二
  以逸宕之文發深至之思自覺瀠洄入勝
  君術四
  意主推誠待下立言最為無𡚁
  臣事䇿一
  熟悉古來情偽始能如此敷暢
  臣事䇿四
  宋之兵制視唐為弱此能深中時獘而文氣寛舒中却有精警之色
  臣事䇿九
  子由此文欲使仕宦者忘其遥逺而又習知其土風民俗則易以致治亦可云通識矣
  臣事䇿十
  通達周官之法故不失之固泥
  民政䇿一
  文境愈淡文格愈髙末一段深得興起教化之本孔子曰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者正此謂也
  民政䇿二
  大意欲復古孝弟之科而文之虚實相㴠波濤曲折特臻勝境
  民政䇿三
  其言甚醇可以厚風俗敦教化
  民政䇿四
  欲訓練土兵與大蘇之論脗合而思緒機軸各極其妙
  民政䇿六
  禁游民重本業意止兩言而脫缷迴環處烟波無際
  民政䇿八
  此足國裕民之計為效雖遲而其利甚大非留心經濟者不能
  商論
  識議純正文字緊嚴
  周論
  以文質為自然之勢乃通儒之言文亦光采煥發
  六國論
  洞徹當時天下形勢故立論行文爽健乃爾
  秦論一
  揆度嬴秦國勢終始竪議髙卓迥出意表
  秦論二
  前論雄駿此論平正前論猶近於權謀此則庶幾王道矣
  五霸論
  成見在中故語不貴多而能扼其要
  晉論
  推勘入細談虚者不得矜其髙尚
  隋論
  秦取天下甚難隋取天下甚易其勢不同此却舉其得失之故以為先後如出一轍洵淵識也
  書論
  論意暗指新法而借書以發攄之文氣寛紆令人三復不厭
  漢昭帝論
  近裏之言亦切漢事
  曽鞏
  勸學詔
  風勵庠序詞令醇茂爾雅
  勸農詔
  其諄勉處與漢詔相上下
  正長各舉屬官詔
  此詔叅酌古今之宜然必長貳官身自廉正而後簡舉不謬表率之地亦良重矣
  賜髙麗詔
  温潤特至
  賈昌衡知鄧州制
  以召父杜母為之勸用意良厚
  王制
  䇿典之文此為正則
  
  典雅可以方軌西漢
  相制
  整練中多名貴之語
  
  視唐時諸制誥殆有過之無不及也
  尚書左右丞制
  淵懿温栗之音
  吏部尚書制
  非不簡嚴却自然瀏利可誦
  戸部尚書制
  詳於職掌可備典故
  祕書監制
  此選旣清詔詞亦甚雅則
  將軍制
  公賞罰篤恩信兩言甚要為將之道略盡此矣
  熙寜轉對疏
  南豐之文邃於經籍而運以古健之筆其闡發義理處彌見朗澈此疏所陳洵為完粹之言也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劄子
  詳言以暢典學之㫖此等議論大醇無小疵也
  移滄州過闕上殿劄子
  極鋪張掦厲之文而歸於戒懼祗愼可云有典有則
  救災議
  計較利害得失處經畫最周變通不滯可補周禮所未及
  寄歐陽舍人書
  矜貴莊嚴而氣自紆迴不迫讀此等文當細觀其轉折脫卸之法
  福州上執政書
  出入風雅之中自有温柔敦厚之氣知其本乎性情者深也
  新序目錄序
  愼取二字眞讀書要訣此論文所獨闢
  列女傳目錄序
  閨門之内王化之原暢達其詞足以茂明風教矣
  南齊書目錄序
  臚陳得失當與劉知幾史通竝傳
  梁書目錄序
  說理極為精湛其言大而有本
  禮閣新儀目錄序
  論聖人因時制禮處原本經術此見南豐為學本領
  范貫之奏議集序
  歸重仁宗得體得法識髙力厚典貴之文
  先大夫集後序
  層折以舒其情使人忠孝之思油然而生
  送丁琰序
  南豐之文每一發議必根柢於大中至正之道如此言人才盛衰由於學校勸懲之法可云探見本原也
  筠州學記
  開局甚寛收束甚緊題之前後意無不到
  宜黃縣學記
  直從學立言所以深避筠州一記之雷同而昌明博碩無非經籍之腴潤諸學記中罕見其匹
  越州趙公救災記
  斟酌古法敘次詳密可禆救災之術
  撫州顔魯公祠堂記
  激昂頓挫善於作勢之文末拈一仁字收煞處亦甚有力
  徐孺子祠堂記
  出處士人之大節也必一衷於聖人之道則干祿不為汙而潔身不為恝矣議論平實規摹亦老
  書魏鄭公傳
  筆筆沉著辨駁甚精三復其言可以興起千載
  邪正辨
  直作兩扇文字而紆徐曲折有無限波瀾子固集中之别格
  說用
  詮理之文而措辭倍覺精爽特類子書
  讀賈誼傳
  借意賈生自攄所學雄渾可以吞吐一切
  上田正言書
  切偲之雅忠藎之規
  上歐蔡書
  一氣淵涵極文章之勝觀而懇懇處尤可見用意之深
  曾肇
  論選忠良博古之士置諸左右
  文頗質實而𡢃於事理
  漢文帝論
  論斷典確不可移易而結處尤有斟酌
  重修御史臺記
  詳整中有嚴重之氣動人聽覩
  韓維
  求直言詔
  桑林之禱此其餘風
  國子博士种諤可左藏庫副使殿中丞种診可洛苑副使cq=439
  簡淨明當
  淮南江浙荆湖南北路都大發運使右諫議大夫馬仲甫可依前右諫議大夫充天章閣待制髙陽開路都總管兼安撫使兼知瀛州軍州事管内勸農使
  字字修潔
  西京左藏庫副使帶御器械李元方可莊宅副使
  語自蒼勁
  乞詢問講讀臣寮狀
  敷陳明練指趣瞭然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二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六十六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二
  雜著
  古文評論
  劉摰
  請修勅令
  刑罰非聖人之得已若科條繁密則有深文周内之𡚁此文剴篤詳明能述欽恤之意
  蘇頌
  論省曹寺監法令繁密
  帝王之道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此中正之言非補救之論也
  呂公著
  請令文武致仕官依外任官給俸錢
  緣情立説迺優恤耆老之誼
  呂大防
  論祖宗之法
  宋之家法逺軼漢唐於此可見其概
  呂大鈞
  選小臣宿衛議
  交互發意㴞㴞如泉源之湧溢
  范純仁
  論發運均輸狀
  論事之文難於中窽此殆得之
  奏陳靑苖等法疏
  力詆新法反有激成之患似此婉切深摰能不使人動心易聼
  李清臣
  䇿㫖
  語能綜要故各綴數言而大意已自包舉
  勢原
  以勢字為主而錯綜叅互以暢之文氣酣適讀此使人怡神
  議官
  綜練世務之言可令官方整肅
  明責
  立言深中窽㑹亦甚精警
  固本
  以敎導宗室為國之本計識慮自爾深逺
  秦論
  洞矚成敗非由臆斷
  隋論
  光武亦尚吏治然猶能以王道行之隋文則專尚吏耳議論深細是前人未見到處
  范祖禹
  論封樁劄子
  兩事竝陳意實相貫計慮周詳老成碩畫
  封還臣寮論浙西賑濟事狀
  逐段敷陳因憂民之切益以見謀國之忠
  封還差道士陳景元校道書事狀
  意本中正詞亦明剴
  邇英留對劄子
  宋世賢主必推仁宗此劄稱引最合
  第二劄子
  以至公至正本於至靜語有根據學問治功皆不越乎此
  江公望
  論邏察
  熙皥之時豈尚刻覈文深得此義
  晁補之
  答外舅兵部杜侍郎書
  君子之道持已宜嚴而論人宜恕此庶㡬得其意矣
  陳師道
  上林秀州書
  以禮自重嶷然有品
  張耒
  論法上
  法立𡚁生論甚警透
  論法下
  質文損益之故聖人誠有所不得已焉文筆髙奇意亦超然自逺
  敦俗論
  見地旣優而勢更馳騁不可羈紲
  憫刑論上
  人法兼舉立言最為無獘非僅以髙談取勝
  雙槐堂記
  善為波濤而理特確正
  秦觀
  集䇿序
  此仿彿叙傳體而措詞甚有古奥之致
  法律下
  正色而言仁人之用心也
  王令
  師說
  以廣學樹師為治道昌隆之本與昌黎師說各自一意
  正命
  其佳處全在明白淺易可以警迷釋惑
  鄒浩
  富紹庭除祠部郎官制
  典嚴不佻
  謝文瓘除給事中制
  稜稜露爽可以激厲在官
  王資深等竝除監察御史制
  申勉得體斯為綸言
  上哲宗皇帝書
  利害對舉文情條達能悉事宜
  李之儀
  代范忠宣公遺表
  原本篤棐之誼而文能行以整練斯為佳製
  晁說之
  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十事中治道之本原時政之得失靡不該舉而博辨雄詞奔㑹絡繹才士之文直臣之義也
  恥新
  好新騁異文士通病其不可與入道者往往坐此此為下一鍼砭
  傳易堂記
  敘次易學源流殆無遺義可以羽翼經傳
  李昭玘
  進保伍之䇿疏
  確識宏裁與周官遺制相為表裏
  李綱
  答詔問攻戰守備措置綏懷之方
  當日時勢已自難挽特文字疏暢可觀
  湖海集序
  和平温厚風人之餘韻也
  汪藻
  為隆祐太后草詔
  典飭中特有新藻
  程俱
  與李樞密論事書
  用意深長不為一切權宜之說
  羅從彦
  韋齋記
  讀此記知考亭之學得於父師者其源流至深逺矣
  鄭樵
  通志總序
  網千載而成文綜百家以立說閎覽博物此其一助也
  李燾
  湖北漕司乖崖堂記
  乖崖有宋偉人此記可稱實錄
  王十朋
  上殿劄子
  發論以氣字為主文亦具英風毅節
  楊萬里
  論神威疏
  辭源茂達而論据甚精
  論選法在吏不在官
  振大綱略苛細此銓政名言也
  周必大
  賜奉國軍節度使同知大宗正事士銖上表再辭免加食邑食實封不允仍斷來章批答
  峭潔無凡響
  賜威武軍節度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李顯忠辭免加食邑食實封不允仍斷來章批答
  數語自爾古雅
  賜尚書右僕射虞允文上表再辭免轉左光祿大夫特封成國公加食邑食實封恩不允批答
  胚胎於訓誥
  賜叅知政事龔茂良上表再辭免進太上日厯特轉兩官依例加恩恩命不允仍斷來章批答
  善於比儗
  賜顯謨閣直學士左朝議大夫知潭州沈介乞守本官職致仕不允詔
  徳言藹然
  賜觀文殿大學士左光祿大夫知福州陳俊卿乞改除一在外宫觀遣差不允詔
  舂容之言特饒情致
  科舉詔
  亦得側席旁求之意
  幸學詔
  盛典鴻章良足相稱
  賜利州觀察使韓彦直辭免除鄂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制恩命不允詔
  古藻奕然
  賜觀文殿大學士左正議大夫知紹興軍府事蔣芾乞檢㑹前奏除一宫祠不允詔
  髙雅不屑雕潤
  賜虞允文辭免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進封華國公加食邑食實封恩命不允詔
  詞義淹贍
  賜草土劉珙允詔
  温雅多風
  賜觀文殿學士大中大夫知建康軍府充江南東路安撫使兼行宮留守劉珙乞差在外宮觀不允詔
  徳意宣達
  賜少保觀文殿大學士充醴泉觀使侍讀永國公史浩乞休官不允詔
  爽勁不事華靡
  賜奉國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王友直乞除一宮觀遣差不允詔
  温語竝有鋒頴
  賜朝散郎權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講齊慶胄辭免除禮部侍郎恩命不允詔
  朗潤兼擅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二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三目錄
  雜著
  古文評論計九十三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三
  雜著
  古文評論
  胡宏
  祭祀郊社
  論禮以義起黜向來穿鑿附㑹之說而獨歸於彞典
  鼎象百物
  能發新議得於獨見
  劉子翬
  曽子論
  以敬字立論是聖賢徹始徹終之學
  朱松
  上李丞相書
  正言無隱深中南宋時獘
  送程復亨序
  有切偲而無繾綣贈言如此古義可風
  羅願
  淳安縣社壇記
  考論精鑿益見稽古之益
  程大昌
  象刑說
  蔡傳謂象刑如天之垂象示人疏解甚精得此論發揮更無遺義矣
  范浚
  悔說
  悔乃進徳之機立說最為沈快
  彭龜年
  戒聖性傷急疏
  言不冗而理甚透可以匹埒匡衡
  劉光祖
  論朋黨疏
  文有以質直為貴者此類是也
  陳傅良
  進周禮說序
  周禮自是周公之書此最言之精確末幅說熙寧新法之害用意尤細
  文王論
  合書易以論聖人識解深邃文筆有類諸子
  陸游
  與尉論捕盜書
  捕盜以民為耳目是亦機宜
  朱子
  壬午應詔封事
  論治則精要而不浮論事則眀暢而不冗大儒之言自爾迥别
  辛丑延和奏劄二
  本天人理欲以立言自是培飬根本議論
  戊申封事
  讀前後二段知儒者學術之正讀中一段知儒者經濟之優此等封章卓然千古
  甲寅行宫便殿奏劄二
  窮理居敬是朱子一生學問本源以此為先資足徴靖獻之忠矣
  賀陳丞相書
  藴忠藎之意發為直諒之言固應勉勵備至
  答韓尚書書
  此書可以勵士節砥廉隅不徒文字之工
  答鄭自眀書
  講眀學術扶進人才兩意無不該暢
  與臺端書
  激切痛快之言一根於忠愛洵可垂世而不刋
  上宰相書
  非任事之誠孰肯進此戅言所謂實心實政者具見於此
  此段語意痛切非見之最眞不能言及此是即古人臨深履薄之心朽索六馬之喻朕生平念兹在兹者亦即此也
  答梁丞相書
  舉綱挈要義藴𢎞長
  與留丞相書
  立意透快自是眀通之識
  與留丞相書
  篇中言君子小人消長之機極為明切
  答汪尚書書
  紫陽為學本領略具於此書朱陸異同得失亦於此可見
  答吕伯恭書
  極精細又極渾融非朱子不能見到此
  答陸子夀書
  此文考據既精而用意尤慎即議禮一事可悟進學之道
  與王龜齡書
  極寫嚮往之誠末兼勉勵意兩賢相慕豈同世情酬酢
  與劉共父書
  若無意為文而文之敏妙迥非脩辭家所能企及由其理勝故耳
  答陳體仁書
  約舉理要可與言詩可與正樂
  與龔實之書
  詞令清圓而意致懇篤於人才本末輕重之際辨之甚眀
  詩集傳序
  藴藉深逺玩味此序可得讀詩之法亦可收學詩之益
  呂氏家塾讀詩記後序
  誦後一段文湏識得古人讀書用心矜慎不苟如此
  大學章句序
  立言必綜其要能令千載之下曠若發矇
  中庸章句序
  此書最朱子所盡心一序溯原竟委大指已自囊括
  漳州教授㕔壁記
  敦重教職足以警勵師儒
  轉運司蠲免鹽錢記
  勤宣上徳辭令温純
  名堂室記
  記堂室耳而必溯父師之教敘為學之本乃純乎義理之文
  衢州江山縣學記
  前幅褒美後義更進一層
  靜江府學記
  切要不浮有資教化
  江陵府曲江樓記
  俯仰流連極一唱三歎之致
  建寧府崇安縣學田記
  兼教飬立言用意特為淵厚
  鄂州社稷壇記
  詳引古制稱述地徳從來無此典核
  婺州金華縣社倉記
  義倉本良法篇中將青苖相較處尤覺利病劃然
  衡州石鼓書院記
  砥俗式浮言重鼎呂
  福州州學經史閣記
  不取新奇而文氣自疎達動人
  學校貢舉私議
  此議本程子之意而益發其所未備洵可以得眞才而收實效矣
  觀心說
  眀快透悉總欲學者實地加功
  張栻
  入見孝宗奏
  單挈一誠字洵治道之紀綱
  呂祖謙
  戒諭兩淮守令恤農詔
  古蔚中有眞氣淪浹
  戒諭沿邊脩武備詔
  加意振飭措語近古
  建隆編勅序
  頌揚本朝體製肅穆而詞意閎逺
  代宰臣史浩等恭書御製秋日幸秘書省近體詩下方
  就一事中發出三層意思腕力渾勁頡頏兩漢
  白鹿洞書院記
  崇文講學允為治道所重斯篇能發揮大指典醇不佻
  陸九淵
  送宜黃何尉序
  敘令尉之賢否狀民心之欣戚有禆激揚吏治
  劉晏知取予論
  劉晏終與桑孔有别持論最公末以正義裁之予奪抑揚確然不爽
  陳亮
  送徐子才赴富陽序
  鋒頴迸軼英英四射
  論傳註
  註疏雖未盡聖賢精意然實有功經學下筆極有分寸
  葉適
  上寧宗皇帝劄子
  拈和平二字作主文亦粹然以醇
  財計上
  具此淵通之識始可權衡㑹計
  瑞安縣重脩縣學記
  髙文醇理名貴可思
  蔡沉
  書經集傳序
  提心法二字為一篇領要足該典謨訓誥之義
  陳淳
  宗㑹樓記
  論古宗法之重詳贍典雅有禆禮教
  眞徳秀
  夏震特授武信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進封加食邑食實封
  閎整可視唐諸制
  皇伯師垂特授少保依前定江軍節度使致仕天水郡開國公加食邑食實封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制
  絶麗而典
  賜寳謨閣直學士朝議大夫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黃度乞檢㑹前奏許令致仕不允詔
  音節流美
  賜太中大夫知樞密院事雷孝友正奉大夫参知政事樓鑰太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章良能端眀殿學士通奉大夫簽書樞密院事宇文紹節兼太子賓客辭免皇太子講授春秋終篇各特與轉行一官不允詔
  簡而有文
  賜通議大夫知樞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雷孝友宣奉大夫参知政事樓鑰通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章良能端眀殿學士正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宇文紹節兼太子賓客辭免皇太子讀三朝寳訓終篇竝特與轉行一官不允詔
  沐浴於典誥而出之
  上殿奏劄
  兩意分疏條理秩秩
  庚午六月十五日輪對奏劄二
  辭皆警拔一言可當千古
  直前奏劄
  分疏六事極意發眀文勢流暢充裕無與為比
  直前奏劄
  分别邪正情狀較然
  召除禮侍上殿奏劄
  以人心為格天之本而歸原於公平正大乃入告之嘉謨
  大學衍義序
  只敘作書大意能以平正勝人
  魏了翁
  賜左丞相鄭清之乞上印綬不允詔
  以疏經代言彌見清新
  賜吏部尚書李𡌴乞歸田里不允詔
  敦古非浮豔可及
  論給事臺諫之言
  語必沉著迅快
  論士大夫風俗
  意在匡繩士風不為苛疾
  趙鑰夫宗藩文類序
  古者親賢之輔端由於飬之厚而教之豫文能暢發可為準則
  瀘州重脩學記
  淹貫經學肆筆皆有精采
  洪氏天目山房記
  其廣捜逺綜可以資多聞其探本反約可以正學術文辭爾雅又其餘也
  瀘州贍軍田記
  由瀘州說到天下由軍田說到井田封建之制極能開拓文勢
  拙齋記
  物欲之知徳性之知湛然圓通使人胸無滯義
  眉州江鄉館記
  古義錯陳小中見大
  井牧說
  熟於周官推見先王經世深心
  黃震
  平糶倉記
  正當之論可以勸善風世
  王柏
  賦詩辨
  古人賦詩多斷章取義有未可以類拘者然禮義之大防不可不立斯文庶得其指歸矣
  牟子才
  聚散劄子
  一氣流注而中間頓挫綰結篇法井然
  方逢辰
  上理宗書
  披瀝衷誠無不罄竭
  文天祥
  瑞州三賢堂記
  敘三賢進退有闗國家文情彌覺宛折
  正氣歌序
  斯篇出於至性慷慨悽惻朕每於披讀之際不覺淚下數行其忠君憂國之誠洵足以彌宇宙而貫金石
  謝枋得
  交信錄
  語近箋疏亦饒古趣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四目錄
  雜著
  題劉松年畫
  論韻府刻本
  跋
  書大學跋
  跋道徳仁藝扁後
  跋徳業仁義扁後
  跋都俞吁咈扁後
  跋書草訣百韻後
  祭文
  
  祈榖壇祭文
  
  桑賦并序
  蓴賦并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四
  雜著
  題劉松年畫
  宋劉松年圖漢髙祖還沛作歌㑹飲想象開剏之主自有不世之功出羣之英所以有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句朕覽其圖筆氣古勁似有意於毫端也因援筆記其後
  論韻府刻本
  大槩作詩之家無不用韻府羣玉者五車韻瑞不過察冷故事况刻板錯字甚多信不得所以朕有寫册大小兩部總不用刻本
  
  書大學跋
  康熙歲次癸未夏萬㡬多暇凡有閒日即讀經史以為立身行已之本大學一書尤為格致誠正脩齊治平之
  根内聖外王之大道總不越此故特親書以便熟讀庶㡬守心在腔子裏之句乎
  跋道徳仁藝扁後
  朱子四齋銘曰志道據徳依仁游藝朕取其言正理順得讀書正學之本故書此扁以示警勉之意賜翰林院
  跋徳業仁義扁後
  朱子又四齋銘曰崇徳廣業居仁由義朕取其尊徳性希聖學道中庸勝已私以此書扁望其登髙自卑行逺自邇之意賜詹事府
  跋都俞吁咈扁後
  言路以都俞吁咈勉之則上不虧於天下不失人臣事君之大道故書尚書都俞吁咈四字賜之
  跋書草訣百韻後
  禮部侍郎孫岳頒留心字學自幼立志倣董一時人物無出其右朕甚嘉焉命書草訣百韻萬㡬之暇不時觀覽見筆畫清秀深得書家三昧壬午冬月偶爾對臨方知老錬難於髣髴也故記之
  祭文
  告
  祈榖壇祭文康熙四十八年
  仰承
  眷命撫育萬方念切民生亟圖康又兩年以來江浙地方遭罹水旱民失生業去歳山東河南亦因被旱田禾歉收又去冬至今乾暵無雪雖抱病心切靡寧遡自順治二年以迄今日垂七十載承平日久生齒既繁野無曠土縱當大穫之歲猶慮民食不充儻或偶遇旱潦則臣雖竭慮殫思蠲租散賑而窮鄉僻壤豈能保無轉於溝壑之人在憂國憂民之念即始終不渝而雨澤應期實惟
  上天仁愛愚氓是賴兹者時届上辛春耕將舉理應躬詣齋次祗脩祀事但今幸荷
  天佑疾漸痊愈而肅將大禮尚未克勝身雖未能致齋而為萬民懇切禱祈之誠敢用攄布仰籲
  洪庥特命臣僚潔蠲敬戒䖍備玉帛牲醴粢盛庶品㳟祀
  上天伏冀
  昭鑒俾雨暘時若百榖用成三農𢎞濟尚饗
  
  桑賦并序
  朕廵省浙西桑林被野天下絲縷之供皆在東南而蠶桑之盛惟此一區近在宫中刻為耕織圖每示司牧使知其艱苦今更為賦以託意焉
  伊彼條桑其葉始荑春日載陽綠隂乃披紫陌上兮嫋嫋綺岸側兮垂垂來璧旭之晨照受光風之午吹影映帶兮青翰色彷彿兮翠旗既扶疎而相亞復低昻而參差念蠶事之欲動正芳𠉀之如期聿兹女紅生計是賴采采盈筐愼加覆蓋虞日煦之少潤防雨頻之為害儻薄蘆之不繼時憂心之斾斾䖍飼食之維勤勞形神於塵𡏖摘曉露之輕滋乘良月之新薈望千畞之閒閒實蠶家之𢎞賚誠黼黻之必資繫衮職之用大其重等於苖稼為王政之不外予恒恐其難知作深宮之圖繪至夫厥貢著於尚書沃若詠於篇什公室見說於禮經牆下屢申於孟集試古訓之歴稽又民務之應急若乃訝為神木騁以青華末照是晞甘椹如𤓰馴雉表異黄鳥稱嘉雖景物之堪娯咸無闗於大家夫其詫幢幢之髙蓋美亭亭之奇樹靈根依倚於十洲巨跡遂闢於周宇類齊諧之荒唐皆予今日之所不取也聊因清晏簡牘是書用示逺邇是溉是鋤共知愛䕶種繞其廬蠶桑農穡安寳璠璵
  蓴賦并序
  蓴生杭之西湖與蕭山之湘湖一名水葵蒂葉之間精華可鑑而味又鮮美如士君子道勝而腴意象閒逺朕南巡浙江愛嘗其羮舟行多暇援毫賦之
  維此細物生於清流出泥不淄浸水不浮翳纖莖而内藴簇小穎以中抽濯寒影於氷壺含精光於玉璆夫其當春乃茁春暖漸稠藻荇詎匹菰蔣奚侔浴西湖之澄泓潄鏡水之滮瀏人薄言兮采之恒蕩漾兮方舟至若滑漿膩脂手掬難留登之簠簋調和是謀冒以紫薑雜以芳脩驚流匙之鮮瑩快入口之脆柔味雖標於沖淡意可符於麟虬固堪同於抱徳之士自保其潔素抑將比於超尚之徒深潛於隠幽非尋訪之不遺㡬有失於冥捜若迺薫風五月小卉芬裒香凝淺瀨色㸃輕漚華實竝茂更副予求彼洞庭之所擷恐難嫓兹妙産笑季鷹之所託又何待於思秋偶執筆以摛辭宜薦之於瓊樓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五目錄
  古今體詩二十五首
  詠嶺外金蓮盛放可愛
  大城文安等處堤脩完舟中駐蹕王家口朕偶至潭柘覽老和尚照福畫像因而有感故作詩賜之
  賜皇太子生辰詩
  國舅佟國維六十夀詩以賜之
  靜明園喜雨
  密雲作
  石匣營作
  倣唐人戲作
  讀書得風雲月露字因而分作四句中成絶一首
  塞外新秋
  夜聞雷雨大作曉賦志喜
  賦得芳氣有無中
  早起看雪
  詠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靜坐讀書自喻并序
  詠鴈
  立春
  詠彈琴
  四十一年除夕書懷
  賦得爆竹聲中一歲除是日微雪
  賜雲南法界寺講經溥畹
  燈節戲作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五
  古今體詩二十五首
  詠嶺外金蓮盛放可愛小令栁梢青
  萬頃金蓮平臨難盡髙眺千般珠蹙移花翠翻帶月無暑神仙 俗人莫道輕寒悠雅處餘香滿山嶺外磊落逺方隱者誰似清閑
  大城文安等處堤脩完舟中駐蹕王家口
  積水頻縈慮長堤幸已成桑麻連井邑花栁近清明漸惬勤民意還深問俗情蘭橈經過處布榖喚春耕朕偶至潭柘覽老和尚照福畫像因而有感故作詩賜之
  法像儼然叅湼槃皆因大夢住山間若非明鏡當臺語笑指眞圖併戒壇
  賜皇太子生辰詩
  百歲桐長老千年松滿枝萬峰迎瑞氣億兆慶靈芝國舅佟國維六十夀詩以賜之
  領䄂髙門稱退讓英華雅望冠椒房謙和不恃勲臣貴謹恪能承寵眷長鶴算天増籌國老松年仙授飬生方齊眉共享團圓慶特賜流霞捧夀觴
  靜明園喜雨
  西山初夏玉泉清暮雨隨風滿鳳城四野皆霑比屋慶八荒盡望樂豐盈
  密雲作
  連年駐蹕此城隈雲谷無塵金碧堆斗室何妨宇宙志晨昏常掖
  輦輿回
  石匣營作
  青嶺橫峰䕃薜蘿時方小暑綠新荷蒲編詩興光巖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倣唐人戲作
  一村耕作兩村耕兩處緣來一處成下止豐亨上土旱南山落雨北山晴河流數轉河流去任性無常任性行萬物叅差湏格物一生何苦太闗情
  讀書得風雲月露字因而分作四句中成絶一首
  吟風欲識詩書髓㺯月湏叅天地心莫遣雲塵繞八極時時湛露沛髙深
  塞外新秋
  松塞雲峰轉邊陲秋氣長楓林消溽暑柏葉送清香禾黍宜闗外情懐喜夜凉年豐還重榖處處有餘糧
  夜聞雷雨大作曉賦志喜
  秋成望澤意懸懸駐輦山莊已數天雷送溪聲連夜雨鑪凝香靄潤鸞牋開襟漏報殘鐘曙破夢茶敲活火煎半百無文惟自樂頓教心地作清漣
  賦得芳氣有無中
  大儒吟詠物正自託詩情氣質原含内芬芳逺向榮藕花中外直綘雪有無名惟願菊蘭氣山林勿使輕
  早起看雪
  凛冽朔風舞雪逶迤靜夜髙眠起聼芸窻萬籟依然尋句韋編
  詠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松
  歲寒堅後雕秀萼山林性移根黼座傍可託青松柄
  
  此君霜後青密葉欲停雪叢篁傍小山清節依然潔
  
  瓊林遺玉骨粉蕊趁氷姿香透芙蓉帳詩成度玉墀
  靜坐讀書自喻并序
  朕在暢春園萬㡬之暇季冬寒甚連日風雪靜坐讀書自限文韻偶成二十韻自喻朕原本無學不過經書成語堆集成句卿等皆老學素望朕所深知其中韻脚不當平仄不和典故不穩聨句不雅者即速改正或成一篇亦未可知
  壯年好血氣半老少知聞顧諟惟當謹銘盤不至宭勵精勉圖治旰食盡民殷性理宗濂洛臨摹倣鵞羣煌煌勞夢想濟濟詠南薫懸鐘是進徳止輦問停雲懷保編氓苦惠鮮鰥寡煴留心刑服念鄙笑圖書焚優禮任舟楫憑軒尊典墳前星誡琢磨帝子識羣分外戚無矜勢諸王惜舊勲烽烟熄萬里瀚海畏三軍淮黄闗國計漕運致憂勤土木毋輕動民情宜所欣志廣則寛裕神清息俗紛由來惡㫖酒自喻喜𤣥纁長歌詠白雪論賦小横汾㡬暇講寥廓提籌算紫氛乾陽得復轉測景考斜曛有始無終歎為山一簣慬
  詠鴈
  品清歛燕雀髙潔許賔鴻衡陽時有憶留伴佐雄風
  立春調寄太平時
  淑景維新爆竹聲手調羮詞臣載筆賦瓊英學西京鳯閣龍樓晝漸長物資生勸官勉力盡昇平竹馬迎
  詠彈琴
  流水髙山志清音本自虚朱絃準古調和氣近宸居
  四十一年除夕書懐
  平生宵旰志七七又將過忘寢愁暘雨精心勉泰和送寒辭故歲待曙問民疴莫論新春媚預憐五噫歌
  賦得爆竹聲中一歲除是日㣲雪
  爆竹連宵不夜城占年積素即豊盈維新四始全仁政脩省三朝冀太平拂曙和風臨上日通晨淑氣擁華清願將柏葉芳樽酒賜與臣鄰共太羮
  賜雲南法界寺講經溥畹
  昆明度法語滇海論新禪萬里雖云逺金經自有傳
  燈節戲作
  隱隱光風度栁條千尋銀箭列丹霄龍銜火樹開花看欲見山青待雪消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六目錄
  古今體詩三十首
  三渡齊河即事
  趵突泉留題源清流潔四字
  夜登泰山
  新栁
  覽淮黃成
  登金山望長江
  虎丘
  雨後見桃花
  過雲栖憩竹林下令人劚筍劚蘭
  雲栖歸途遇雨
  錢塘江潮
  西湖夜月
  岸側桑葉初碧
  癸未春二月二十日自杭回至蘇州是夜雨二十一日朕欲北行地方大小官員百姓留住二十二日雨甚再留不能起行二十三日雨晴又欲留故書懷以示
  廵省江浙見閭閻有起色示諸臣省刑愛民船泊無錫
  至江寧百姓歡迎遮道志喜
  行宫春雨作書竟日
  江寧道上口號
  清明麥秀
  下長江舟中作
  自江寧至京口
  登焦山
  維揚雨霽
  見泰安等數州縣饑民亟命設法賑濟
  東八牐舟遇順風志喜
  閱兩河告成事畢因有恩詔星夜回京至天津書懷
  前過江浙桃花已放今囬鑾至津門復見桃花盛開
  詠各種牡丹
  詠杜鵑花賜髙士竒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六
  古今體詩三十首
  三渡齊河即事
  淑氣霓旌繞光風拂濟川曾經三次渡未若十年前疾苦勞宵旰深恩賴保全頗知民食重安撫責臣賢
  趵突泉留題源清流潔四字
  突兀泉聲湧淨波東流逺近浴羲和源清分泒白雲潔不慮浮沙汙水渦
  夜登泰山
  日斜登泰岱嶺腹隔層霄深夜回鑾處便忘石磴遥
  新栁
  畿内栁絲未出黃江南栁色已成行鬱金枝上啼鶯早積翠河邊待夕陽
  覽淮黄成
  殷勤久矣理淮黃㡬度風塵授治方九曲素稱天下險
  四來實為兆民傷使清引濁湏勤慎分勢開疏在不荒雖奏安瀾寛旰食誡前善後奠金湯
  登金山望長江
  煙雲清處曉霞飛萬里滔滔暎紫㣲靈液渺茫浮淑氣孤峰峍崪照晴暉花翻浪湧疑天色風動帆張共徳威晝夜如斯莫間歇體乾勉已識璿璣
  虎丘
  秀壁名呉水懸蘿接紫霞仁風期大吏厚俗止紛華停輦輿情問開軒畎畞賖笙歌陳勿用意使盡桑麻
  雨後見梅花
  新雨濛濛宜五沃蒸霞始放見錢江初春錦繡鋪千樹落日微吟坐北窻
  過雲栖憩竹林下令人劚筍劚蘭
  尋春二月幸雲栖滿目天光入品題密林布䕃樵漁樂幽柏成行蕙芷齊浴手臨泉開籜筍傍巖倚石選蓬藜餘杭風景西湖勝未若山中待竹迷
  雲栖歸途遇雨
  錢江風雨促前旌竹樹繽紛細草萌夾岸黎元瞻拜切頻施膏澤惬民情
  錢塘江潮
  相傳氷岸雪崖勢滚滚掀翻擁怒濤風靜不聞千里浪三臨越地識江臯
  西湖夜月
  月照清漣靜不波鸞簫象管夜來多輕舟豈羨江湖勝欲寫無私屬棹歌
  岸側桑葉初碧
  夾岸青青遶御舟濃桑初茁滿村謳省方遍問蠶家苦春雨連綿盡日憂
  癸未春二月二十日自杭回至蘇州是夜雨二十一日朕欲北行地方大小官員百姓留住二十二日雨甚𠕂留不能起行二十三日雨晴又欲留故書懷以示
  躊躇星夜兩河工又至呉鄉泊趠風春雨姑蘇留豹尾黎情江浙戀青驄翠華景從無雲蓋徧覆時廵有折衷不意龍蟠虎踞勝豈因景物雜謙沖
  廵省江浙見閭閻有起色示諸臣省刑愛民
  廵方不用駕樓船白舫蘭橈問市廛和氣成春知歲稔清風布物愛時妍齊民但示蒲鞭辱報國應同竹節堅莫恃才名輕庶政冥冥中自有青天
  船泊無錫
  掦帆百餘里警蹕惠山泉竹倚青松外藤懸秀嶺巔垂楊初匝幔新藻寫澄淵惟愛此清潔開言㸃素箋
  至江寧百姓歡迎遮道志喜
  童叟欣迎歩輦前春風潤雨萬條煙若非念切軍民久爭得歡聲祝八千
  行宫春雨作書竟日
  離宫蹔駐輦竟日檢牙籤自愧書家奥臨池正筆傳
  江寧道上口號
  白下回程傍竹林平山水溜似鳴琴星馳不為隂晴阻瓜歩城南念舊吟
  清明麥秀
  清明前後麥花香遍野氤氲暎驌驦湏認秋成春雨密隔溪村落飲斜陽
  下長江舟中作
  一鷺蘆中起雙鷗沙上鳴翠煙含碧嶂瑞靄覆瓊英洲轉牙檣亂江流大塊橫智仁山水徳動静也移情
  自江寧至京口
  輕綃初霽引江干隔岸蘆洲暎水寒呉㑹人文因氣秀金焦巒勢起𢎞觀往來客旅千重艗上下波濤萬里灘逝者綿綿無歇息利名今古視艱難
  登焦山
  風帆戰艦入沙洲不動雲煙一豫遊只見晴光安水面潮聲靜裏巻潭湫
  維揚雨霽
  二十四橋夜雨收蜀岡阜下水西流禪心欲定沾泥絮不為繁華紫綺裘
  見泰安等數州縣饑民亟命設法賑濟
  東路行輦到人食正薦饑呼庚児女盼宸遊衆所依村中皆菜色散去掩柴扉救荒先發穀轉漕迅如飛兩旬無多日有司報民歸地丁既已責私泒務全希盡力專邦本留意欲國肥麥秋猶可望黎命其庶㡬
  東八牐舟遇順風志喜
  千里程途數日還岸迴轉轉抱清灣雲帆不用荃橈力喜志恩從大内頒
  閲兩河告成事畢因有恩詔星夜回京至天津書懷
  閱河臨南國飛斾轉金臺不畏中宵困豈因華祝催千秋明鏡鑑萬夀鄙霞杯沐雨櫛風緊恩從渙汗開前過江浙桃花已放今回鑾至津門復見桃花盛開調寄㸃絳唇
  再見桃花津門紅暎依然好回鑾纔到疑似兩春報錦䌫仙舟星夜盼辰曉情飄渺豔陽時嫋不是垂楊老
  詠各種牡丹
  晨葩吐禁苑花蒔就新晴玉版叅仙蕊金絲雜綠英色含潑墨發氣逐彩雲生莫訝清平調天香自有情
  詠杜鵑花賜髙士竒
  石巖如火本天台秀質丹心日月催移根禁苑清詩句朱夏山林惜茂才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七目錄
  古今體詩三十六首
  賦得萬物靜觀皆自得
  麥秋盈野志喜并序
  將之山莊四首
  賦得綠樹陰濃夏日長
  尖齊圓健筆之四徳戲作四首
  古戍三絶
  賦得雨灑石壁來
  塞外山莊
  每時届炎暑即赴口外掖
  輦視膳朝夕温凊自初夏
  皇太后偶爾違和故不至此清凉之境因詠懷一首敬
  書於箑頭㳟
  進以接清風而舒逺慕之微悃而已
  避暑駐蹕山莊六月間隂霖少晴自立秋日晴霽喜懷
  山莊夜雨聼灤河溜聲
  穹覽寺偶成
  兄裕親王輓詩二律
  過固闗入山西境
  固闗口號
  平定州
  幸西省至太原
  渡黃河潼闗駐蹕
  入陜西境
  望華山
  渭河見終南山
  冬至日抵西安遥祝
  皇太后萬夀
  長安行
  西安偶作
  回鑾至華隂欲登華山因風霧所阻
  由豫省回鑾渡孟津
  賜超玉和尚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七
  古今體詩三十六首
  賦得萬物靜觀皆自得
  布教皇風性理尋右文惠化無私臨清閒静省危微志宴坐動觀人道心天地渾元肅氣象乾坤闔闢識書林聖賢雅頌原無逺實在存神詠四箴
  麥秋盈野志喜有序
  歲次癸未夏至有事於方澤齋戒自暢春園進宮見麥氣盈秋田園茂勝雨暘得時稼穡有望從來北方雨澤豔陽清和之際每每難得皆因去冬隂雪連綿自春至夏未欠甘霖所以草木花果㒺不豐榮人心榖價㒺不和平故志喜而為詠
  去冬盈尺雪占年今夏翛翛麥隴全萬畞皆齊誕降榖千家秀實已登阡先憂暘雨惟民疾後樂時豐紀玉牋志喜雕蟲晩學愧薫風南至影花甎
  將之山莊四首
  畏暑心何勝平眀出玉墀萬㡬豈歇息臨政有疇咨
  其二
  暖溜自平地風光此日佳暄波由近發浩澤無津涯
  其三
  駐輦相風竿臨書羨五傳情瀾分暑節疏爽湏葵扇
  其四
  霖雨消塵蹟輕霞照野荆詞臣每扈從上賞賦昆明
  賦得綠樹隂濃夏日長
  綠槐影䕃碧紗厨茂樹紛紛葉漸殊綿雨新霖消九夏薫風初熱未三驅末垂蟬咽濃隂下脩景雲開炎暑無長日山中吟詠畢氣清塞外鄙凉珠
  尖齊圓健筆之四徳戲作四首
  尖鋭雖云利鋒鋩日計摧藏拙莫言巧生花自有來
  其二
  齊之故有道人一已千能黙運良為手揮毫湏敬承
  其三
  圓活幽人本珠璣三品詳剛方學米芾宛轉倣其昌
  其四
  健乃乾行體才分不息功書稱欽若語賡頌賴文風
  古戍三絶
  隱隱山頭皆古戍中原民力盡邊城曽聞父老經年戰回首生靈血淚盈
  其二
  金甌永固識人和萬里烽煙發興多設使山林有暗曉更湏太息論如何
  其三
  舊日山中罷馬歎今時避暑樂清風窮兵豈若為觀徳仁義無私八表同
  賦得雨灑石壁來
  潤葉隨風洗綠枝羣峰著雨盡離披隂霖又念農家業事事何煩先預知
  塞外山莊
  嶻嶭連青嶂懸崖挂綠溪魚隨淵靜戲鶴喜樹髙棲洞逺行僧斷林寒過客迷惟予心舊好逸興少同躋
  每時届炎暑即赴口外掖
  輦視膳朝夕温凊自初夏
  皇太后偶爾違和故不至此清凉之境因詠懷一首敬
  書於箑頭恭
  進以接清風而舒逺慕之微悃而已
  遥想京中暑氣䦨猶思上苑有氷紈山莊咫尺何曾逺欲進瑶池一笑看
  避暑駐蹕山莊六月間隂霖少晴自立秋日晴霽喜懷
  亢暘望十雨霪雨思晴天累日貫秋序終朝潦水綿身雖無暑汗心實抱迍邅忽覩西風緊油雲逐嶺巔
  山莊夜雨聼灤河溜聲
  臨流震耳似驚潮滚滚泠泠眺綺寮夜色初分秋景霽風聲已送積霖飄皆因百壑歸來逺非是孤川自去饒何比長江無棄物小河水涸豈容橈
  穹覽寺偶成
  塞北鐘聲久不聞梵音列刹共氤氲雨花柏樹同僧老開世瞿曇永法雲
  兄裕親王輓詩二律
  花萼空虚夢悲歌暮景傷淚同秋雨濕聲逐碧天長清頌連香桂心慈厭帝鄉徽章縱有秩寂寂歎時光
  其二
  少小同居處義深讀孝經賦詩明務本攜手問慈寧樂善從無息神襟物外停繁憂題舊日血淚染疎櫺
  過固闗入山西境
  鳥道入雲中風光塞漠同人依險地立城自越山叢俗樸觀民舍才多壯士雄芹泉連冀北回首指青驄
  固闗口號
  闗固湏憑人守城高所賴兵防若非威徳恩惠恃險何曽世長
  平定州
  勞農豈憚元英節寒景風沙透體來誌有鵲山無覓處目前常見凍雲回
  幸西省至太原
  黎元瞻翠蓋三晉力桑麻納稼知豐稔祈年意靜嘉邉無戍卒苦巷有讀書家此幸非遊玩隆冬見玉花
  渡黃河潼闗駐蹕
  星源來晉甸天險峙秦闗波湧方舟速威明古戍閒萬民瞻鳯輦百職集鵷班冬省經兹地移風先化頑
  入陜西境
  世逺山河在漢唐史有存風光移萬户景物換千門歎昔當殷鑑籌今廣湛恩從來秦隴地莫使競心繁
  望華山
  一月風霜塵土中忽看翠蓋擁三峰漢廷金掌今應笑惟有華巔並古松
  渭河見終南山
  渭水自縈紆秦川喜清曠山勢何岧嶤經過絶塵坱馬首見層巒直插青霄上雲際有飛泉朝光明畫嶂石險登臨難心寒不可量太乙本仙源天都聊騁望歳歳松柏林遐睇心神暢問俗戒征途便欲慰幽訪
  冬至日抵西安遥祝
  皇太后萬夀
  葭管初回日景長西秦行幸抵披香願將唐句南山夀遥捧蓬萊萬里觴
  長安行
  河山天險古金湯都邑規模溯漢唐陸海膏腴本沃壤秦風慓悍稱巖疆每因睠念勞中夜忍使時廵後一方逺幸衝寒訪民隱終南太華遥相望豳岐不乏耕織業漆沮尚存蒐狩塲重農藏富屢詔諭雨暘時若歌豊穰雄兵超距賈餘勇野老謳吟多宿糧要令遐陬沾湛露詎以無事弛邊防大閱三軍訓甲士來朝諸部趨蕃王蠲租恤下恩未已共躋仁夀樂且康渭水氷消回暖律南山煙靄動初陽停鑾懷古還披卷宵旰勤求意不忘
  西安偶作
  八水源秦隴山河輔帝京此方文武職湏教盡和平
  回鑾至華隂欲登華山因風霧所阻
  踟蹰風霧阻蓮峰未識雲臺止水溶秦地山川聊一望方輿𤱶畞盡三農兵民擁道心隨仗文武攀轅淚滿容凉徳何能衢壤樂皆因歲久慶時雍
  由豫省回鑾渡孟津
  遥望嵩峰欲逼天太行綿亘洛陽川金明池畔無烽火醉白堂前起玉煙千里中州古擊壤兩河分界舊原田扁舟穩渡觀民俗休飬心殷冀有年
  賜超玉和尚
  秦晉山河廵幸畢回鑾攬轡歴新中忽聞梵語如風送疑是江南話桂叢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七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八目錄
  古今體詩三十七首
  元旦朝罷
  甲申春謁
  陵回鑾路經盤山有僧智朴呈接駕詩即用原韻二首
  春雪晴望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間恒雨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寧宵旰焦勞減膳撤樂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嘗晷刻少安雖設法拯救㡬乎難保幸四十三年二麥大熟秋成頗佳饑者未轉溝壑窮者皆得衣食實非朕之凉徳所感賴上天之所鑒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長歌以示
  山莊書懷賜大學士
  詠醫
  山菊藍雀花
  靜坐偶成
  賦得霜葉紅於二月花
  看運河建壩處
  題邊景昭鳴禽圖
  翰林魏學誠該直命大學士陳廷敬出題考得四方無事太平年朕喜其句而偶成四韻
  立冬微雨雪偶成
  冬月微雨聞落葉
  燈月文房戲作
  園中十種葡萄味甚甘美戲作近體一律以示南書房諸臣
  乏良醫
  冬晴
  題閩粤進貢小香荔枝
  題墨竹
  詠燈
  賦得梅雪爭春
  臘日
  季冬南苑十首
  南苑晩雪
  總兵劉漢業補授肅州因地逺職重特書御製詩絶句一首賜之以奬武職惜兵愛民之意也
  除夕晩宴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八
  古今體詩三十七首
  元旦朝罷
  四十三年瞬息間㒺知自惜鬢將斑晉秦豐裕羣情悦齊魯調饑萬姓艱經史保懷分善惡古今吏治辨賢姦一生終始此心在何卜新春樂解顔
  甲申春謁
  陵回鑾路經盤山有僧智朴呈接駕詩即用原韻二首廿載常輕歩年華去莫從古松分逺近老衲自舂容問及當時景猶疑隔嶺重山高勞脚力來往徧雲𡶶
  其二
  鈴鐸鳴山下田疇雨露恩是日㣲雨經聲連静舍法語閉柴門隱跡安無意清思禮世尊春風來拂面依舊是乾坤
  春雪晴望調寄㸃絳唇
  積素飄颻和風欲度千門曉冷時盡了禁苑梅花繞
  妙舞鶯聲歌詠清平調殘臘杳青春偏矯日影寒松杪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間恒雨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寜宵旰焦勞減膳撤樂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嘗晷刻少安雖設法拯救㡬乎難保幸四十三年二麥大熟秋成頗佳饑者未轉溝壑窮者皆得衣食實非朕之凉徳所感賴上天之所鑒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長歌以示
  璇璣玉衡齊七政祇懼敏徳天眷命百志惟熙亮天功六府三事湏主敬天地無私本至公人事有違失五正水旱從來不可測全賴有司勉安定癸未夏秋恒雨頻二麥秋禾皆沒淪州縣無䇿萬姓逃父子流離呼蒼旻奏疏紛紛連早夜手書的的察憂貧蠲賦蠲賑詔數下民食維艱豈不詢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飬誡沾均人力雖盡惟時難唯天至仁不絶食甲申春夏風雨調麥隴翛翛衆喘息夏苖徧野雙穗多輿情顔解去菜色山左編氓閒且樂畿南黎庶喜而康從此休息湏謹慎防灾備患豈有傷閑邪存誠勉官吏清廉奉職守封疆民脂民膏供爾祿痛癢莫知悮籌量宗子家相同胞義勿使叢脞述職方
  山莊書懷賜大學士
  待旦勤勤望雨晴京南塞北察安氓已知雲歛無霪潦未卜田間有稲稉八月秋成歡宇内四方風景解春卿大川舟楫同憂慽更覺凝承信洛英
  詠醫
  神聖豈能再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
  山菊藍雀花
  雨過初凉至山花徧野馨雖無紅紫豔能使屬車停
  靜坐偶成
  靜中危坐忘機巧無覺有空色相消渾似太𤣥非可道利名終始定難摇
  賦得霜葉紅於二月花
  塞鴻初度驚霜信楓葉流丹樹樹紅最喜山林清俗念故應暫却世塵風
  看運河建壩處
  十月風霜幸潞河隔林疎葉盡寒柯岸邊土薄難容水隄外沙沉易漲波春末淺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時禾往來踟躇臨淵歎何惜分流建壩多
  題邊景昭鳴禽圖
  青綠繽紛巧畫工鳴禽對對繞芳叢黃鶯能語吟高樹白燕低飛喜惠風騷人紙上貪春晝客旅邨中知氣融無意篷牕真偽辨枝頭猶帶豔林紅
  翰林魏學誠該直命大學士陳廷敬出題考得四方無事太平年朕喜其句而偶成四韻
  太平久逺湏憂慮無怠無荒即樂天教化原從風俗起觀瞻祇係廟堂堅精心可畏先賢語守法勿更大義全問道愚民何為願官清省事便豐年
  立冬微雨雪偶成
  朔風拂戸牖梅蕊報門䦨頒厯小春候同雲十日寒瓊花連雨潤侍女怯衣單念彼窮簷苦還思盤石安
  冬月微雨聞落葉
  寒條晳歴被風催霜葉紛紜雜雨來節届元英冬氣暖恐傷物性豈悠哉
  燈月文房戲作
  缸花冷月並爭光書幌牙籤御墨香先識薛濤盈淨潔揮來毛頴賦瓊章
  園中十種葡萄味甚甘美戲作近體一律以示南書房諸臣
  休誇大宛貴莫訝漢宮傳十種標名異千條帶葉鮮隨班命内侍分賜列忠賢飽食和心胃歸鞍賦木天
  乏良醫
  長息上池水偏疑夀世書七診理不再九候勢全虚肱折知良術身輕辨病除名醫非取利滌臟足心舒
  冬晴
  秋雨連綿道不通冬晴少雪喜清宮階前瑞草呈長至盆内梅花報色紅閉戸㸃文燒蠟短垂簾靜思萬緣空願言一善猶心定總覽經書衆慮同
  題閩粤進貢小香荔枝
  閩粤山川産綘囊味叅崖蜜色含香大官先散詞林客捧出瑶階和玉漿
  題墨竹原韻
  濃墨叢篁寫意生風枝欲動不聞聲虚懐還待寒松友記與瑶篇識重輕
  詠燈
  寒冬秉燭不成章欲解先賢命意長經史預分知善惡詩吟自辨性情良
  賦得梅雪爭春
  梅花十里香猶在雪白千山嶺益眀盈尺預知秋麥壯爭春豈不讓生生
  臘日調寄風入松
  衝寒待臘雪花飄詞意並琴挑嘉平嵗暮春光近朔風冽裘暖狐貂湏曉民間衣薄那知宫裏寛饒隆冬氣慘綘香燒披覽共仙韶氊簾軟幕凉還透微雲一抹散瓊瑶聼得梅將開也先看綠蕚清標
  季冬南苑十首
  鑾輿出禁門前隊已臨苑威徳如風行感恩似草偃
  其二
  麥叢還待雪苑靜那看風平野無塵蹟寒條逺近同
  其三
  講武不忘威勞農亦預知回看止輦處盡是嵗寒枝
  其四
  武職皆熊貔沒羽穿楊力所向任干城挽强視道徳
  其五
  三驅一面網雉兎正堪肥弦響無虚落日暮即收圍
  其六
  驥徳鄙千里飛黃汗血傳臨風嘶逺路蹋雪意貞堅
  其七
  赤精長耳速撮獸𢱢麋鹿迅㨗欺飛騰戀主犬為獨
  其八
  雄飛恥燕雀受緤志凌雲闊臆驚禽鳥鷹揚冠不羣
  其九
  罷獵歸鞍早樂施命大官分餐不畏冷祇恐夜間寒
  其十
  離宫乙夜靜堪將嵗月除懸燈覽奏摺終始復如初
  南苑晩雪
  七月傷多雨三冬少問天晴開逾至日雲作近新年獵雪宜岐麥銀花潤早田心勞催短鬢憂樂驗誰先總兵劉漢業補授肅州因地逺職重特書御製詩截句一首賜之以奬武職惜兵愛民之意也
  此去陽闗路八千總戎逺鎮磧沙邊欲知營伍精兵法遐邇懷柔似御前
  除夕晚宴
  辭舊迎新嵗事終未知來日與今同平生惡酒難堪飲一世勞心不計功滿座兒孫教樂善數班鵷鷺勸和衷此宵家宴逢除夕湏遣紛紜靜守中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卷四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九目錄
  古今體詩六十二首
  康熙四十四年元旦用唐太宗元日舊韻賦得光風徧寰宇
  覽皇清文頴内大學士陳廷敬作各體詩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學所能窺也故作五言近體一律以表風度
  賦得當戸翠峰稠
  閱河南巡出京
  乙酉仲春南巡船窻偶作
  船窻對月小飲
  擬田家春日
  過臨清閘
  南巡舟行㑹通河雜詠四首
  河南巡撫趙𢎞燮陛見求訓㫖故作絶句一首賜之
  乙酉南巡途間觀麥少雨上巳日抵微山湖口閘春雨大沛因賦五言近體一首以志喜
  楊家莊新開中河得順風觀民居漫詠二首駐蹕淮安一宿即過
  幸天寧寺
  朕每至南方覽景物雅趣川澤秀麗者靡不賞玩移時也雖身居九五樂佳山水之情與衆何異但不至曠日持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目即過者亦恐後人錯借口實而不知所以然也至於茱萸灣之行宮乃係鹽商百姓感恩之誠而建起雖不與地方官吏但工價不下數千嘗覽漢書文帝惜露臺百金後世稱之况為三宿所費十倍於此乎故作述懐近體一首以自警又粘之壁間以示維揚之衆
  覽奏章少倦甲夜得寢又被清磬驚醒復睡夢中作成起時已忘少半故前後増補以成四韻賜紀䕃老和尚邇來未臨法書久不作字手澁難於運管字不甚佳
  長江靜浪歌
  自過江至常州府雜詠四首
  至閶門
  虎丘一詠
  自蘇州行至昏刻未到崑山河傍有竹林數畞晩風可佳故駐蹕於此賦得勁節疎枝帶晚風之句
  雨中登玉峰
  船泊三江口
  汎黃浦江
  松江進鮮鰣魚有懷
  駐蹕杭州府
  西湖遇雨
  西湖戲作
  幸雲栖二首
  無錫惠山之作
  回舟至常州府是夜甘霖大沛
  自鎮江之江寧
  駐蹕江寧雨後幸雨花臺
  織造處閱機房
  自龍潭用戰艦頃刻至金山
  見龍行并序
  髙旻寺塔頂放光
  囬鑾中河三首
  千葉蓮池夜聞雨滴之聲
  詠畫梨花
  乙酉秋日山莊偶成
  一路清廉圖
  賜吏部尚書宋犖予告還里
  大病少愈見春至述懷
  春日有所思二首
  五臺有懷
  大學士張玉書輓詩
  孟秋凉風初至
  賦得秋水共長天一色
  新秋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九
  古今體詩六十二首
  康熙四十四年元旦用唐太宗元日舊韻
  午夜占天象平眀憶歲光旌旗旋轉動鐘鼓奏玎璫臨下開誠信守身勿自荒履端出寳厯正始勉巖廊聖道原無逺仁慈漸得昌位髙仰五帝責重倣三王惜物由心儉去華莫喜妝常懷兢惕誡遐邇願梯航
  賦得光風徧寰宇
  佳氣先春麗景殊光風徧拂到寰區新年二日逢齋戒去臘三朝讀典謨立志銘心閩洛理虚懷注念鬼神孚豈知人意皆從善愛此元元是鞏圖
  覽皇清文頴内大學士陳廷敬作各體詩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學所能窺也故作五言近體一律以表風度
  橫經召視草記事翼鴻毛禮義傳家訓清新授紫毫房
  姚比就韻李杜竝詩豪何似昇平相開懷宫錦袍
  賦得當戸翠峰稠限山鬟闗顔
  杳冥巉巖石蒼茫逺近山案書無俗韻侍女有雲鬟靜省参三教動淪閉四闗閒來偶獨詠自笑為開顔
  閱河南巡出京五言排律十二韻
  五幸畿南域鳴鑾出帝京數巡乏鏡海減從省春耕人望返風吏官箴留犢名治民屬大法分閫欲氷清豫動懷柔典觀瞻感慨情東臯迎淑氣綺陌擁霓旌凍解流澌逺寒遲惜歲更岸容新柳報堤候早梅驚日月㡬何改神思逐物縈停車諮實政載路喜和平綠鬢將成白衰顔義自眀精微執一㫖守久道心生
  乙酉仲春南巡船窻偶作調寄柳梢青
  大塊光風春疇一望滿目從容桂棹初摇牙檣始立淑色煙籠 隄邊對對賔鴻邨莊裏安平氣融樂志情深讀書意逺與古和同
  船窻對月小飲
  皎潔朧朧向晩明鮮雲細雨過帆輕上樽空設原非飲梅賦無花句亦成媚景依然鋪錦甸晴光更與助桃笙隔溪酒市迎流近轉岸遥聞笑語聲
  擬田家春日
  芳晨麥隴布風和片片如雲萬畞坡忽覩逺邨垂柳處喧聲頗覺住人多
  過臨清閘
  岸轉蒲帆速檣回樹影低波傾閘勢險溜緊浪聲齊連嵗歌雲漢今春釋慘悽往還為赤子注意在黔黎
  南巡舟行㑹通河雜詠四首
  風勁寒猶在低篷抵博平麥畦青遍野方意近清明
  其二
  三載齊民饑多方濟一喘後先益在兹晷刻心難遣
  其三
  遲日雲煙靜芳春膏澤多時暘時雨望祝稔竝祥禾
  其四
  案讀臨清流澄懷夕景悠勅㡬逢事少吟詠敢忘憂河南巡撫趙宏爕陛見求訓㫖故作截句一首賜之
  宣布撫安在已廉剛柔率屬要温謙中州民俗多忠厚務使和平莫太嚴
  乙酉南巡途間觀麥少雨上巳日抵微山湖口閘春雨大霈因賦五言近體一首以志喜
  農事遍東臯心閒不自勞閘添濟運水風送逐漁篙雨罩湖光隱春深日影髙遥觀兩岸麥樂志賦輕舠楊家莊新開中河得順風觀民居漫詠二首
  瞬息風帆百里餘往來數次過淮徐光隂猶似當年景自覺頻催㸃鬢疎
  其二
  春雨初開弄栁絲漁舟唱晚寸隂移廟堂時注淮黃事今日安瀾天下知
  駐蹕淮安一宿即過
  鵞黃垂柳迓清明野望湖邊逺碧橫古渡煙波春色好新堤靜溜水心平杏花纔吐梅先盡鸜鵒偏言鶯未鳴迅速行舟惟一目何闗有意與無情
  幸天寧寺
  空濛為洗竹風過惜殘梅鳥語當階樹雲行動早雷晨鐘接豹尾僧舍踏芳埃更覺清心賞塵襟笑口開朕每至南方覽景物雅趣川澤秀麗者靡不賞玩移時也雖身居九五樂佳山水之情與衆何異但不至曠日遲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目即過者亦恐後人錯借口實而不知所以然也至於茱萸灣之行宫乃係鹽商百姓感恩之誠而建起雖不與地方官吏但工價不下數千嘗覽漢書文帝惜露臺百金後世稱之况為三宿所費十倍於此乎故作述懷近體一首以自警又粘之壁間以示維揚之衆
  又駐塔灣見物華先存蔀屋重桑麻惠風徧拂維揚市沛澤均霑呉越家作鑑道君開艮嶽長嘘煬帝溺瓊花澆胸經史安邦用莫遣爭能縱慾奢
  覽奏章少倦甲夜得寢又被清磬驚醒復睡夢中作成起時已忘少半故前後増補以成四韻賜紀䕃老和尚邇來未臨法書久不作字手澁難於運管字不甚佳
  春夢深沉新刹中陡聞清磬在鄰東方疑般若真非相不解金經盡是空鼻竪眉橫無著落胸寛意闊有塵籠毫光咫尺臨髙眺滿目江干淑景融
  長江靜浪歌
  傳來江勢最兇險萬里長流湍㶑灎蔥嶺分派自岷山江漢黒水界蜀陜逶迤東注百川歸縈帶如駛經諸磯風波雲霧全眇眇羣峰屹立暝煙微鐵鎻横江原氣怯投鞭斷流借蓋威未若自然順天意無怠無荒廣川濟利渉湏憑正剛柔分理全賴作舟枻仁者如斯稱水徳治人御事先光霽最喜長江能容物更羨長江有寛厲每度無險浪且平登臨慷慨古今情未卜始終概難信願言永靜勿紛更
  自過江至常州府雜詠四首
  風平楊子渡舉棹過長江暮色林低水晴光月照窻
  其二
  愛竹為長綠南方已滿林喬松分路側竝作映江潯
  其三
  夜過丹陽道紅塵不染帆氤氲存五内浩氣託經函
  其四
  延陵曙色䦨意與渚田寛人盡農桑力文風表裏觀
  至閶門
  明麗山川列象輝光風輕艗帶煙霏雲隨御仗分河畔雨洗微塵花㸃衣
  虎丘一詠
  三天風雨百花催獨賞幽蘭倚檻栽俯瞰田間浮麥浪輿情足食即春臺kao
  自蘇州行至昏刻未到崑山河傍有竹林數畞晩風可佳故駐蹕於此賦得勁節疎枝帶晩風之句
  無意虚中得勁節非闗强作有疎枝晩風不待春將老寸晷豈容年少時落照崑山掩玉色逺分秦望感人思初來更覺漁家樂援筆題箋歎暮詩
  雨中登玉峰
  萬井人煙春雨濃菜花麥秀滋丰茸登髙欲識江湖性染翰留題文筆峰
  船泊三江口
  滿眼湖山麗九峰負海隅沃野呉淞境横雲館驛衢觀風來澤國非是喜靈區雨過泊舟處星連映水珠
  汎黃浦江
  飛渡浦江意自如午潮往返到階除欲知震澤分流處非是觀漁觸浪餘
  松江進鮮鰣魚有懷
  古有盛魚奉老親錦鱗初得尚方珍雖然星夜傳馳驛豈似鮮新出水濱
  駐蹕杭州府
  越境湖山秀文風天地成南臨控禹穴西枕俯蓬瀛容與雙峰近徘徊數句盈民心多愛戴少慰始終情
  西湖遇雨
  雨洗催花葉滿林柴門曉色靜沉沉微飄栁絮春光晩輕縠徐波見水心
  西湖戲作
  晴雨分山色臨流啟壯觀樓臺橫水面梵塔插雲端忽訝松間竹當誇巖下蘭風光被草木無處不成歡
  幸雲栖二首
  鳥道沿江問信潮石頭恬靜有歸橈轉移至險看洄洑盡得人防莫失調
  其二
  竹徑因依長綠苔桑田菜麥碧巖隈此來也為佳山水又恐遲行畏景催
  無錫惠山之作
  花盡春殘一徑深清流長惹百年心溪邊鳥語錫山麓坐對梧楸歎碧林
  回舟至常州府是夜甘霖大霈
  夏淺雲髙惜阪田江南比歲賴豐年麥秋徧野堪收穫靈雨愆期倍惕乾夜半篷窻聞浙瀝曉來練浦聼潺湲此行往返無他事益見民情逺近䖍
  自鎮江之江寧調寄臨江仙
  一路江邊煙景千般鶯曉園林夕陽小屋蹔容身松風清習氣麥浪得甘霖 夾岸漁歌唱晩臨流按譜行吟肩輿遥指石榴隂怡情援筆錄危坐待知音
  駐蹕江寧雨後幸雨花臺
  膏澍一夜雨初曉喜晴輝警蹕長千里鳴鑾不闔扉人勤竝物盛官守莫心違出京遲日久怯暑便思歸
  織造處閱機房
  終歲勤勞匹練成千絲一剪截縱横此觀不為雲章巧欲儉驕奢賭未萌
  自龍潭用戰艦頃刻至金山
  來往無濤如皎鏡江干極目逺峰連昔時血戰君山側今日平成萬里天
  見龍行幷序
  四月三十日駐蹕金山是日申刻無風雷惟細雨一陣既過而西南現龍横亘數十丈宛轉移時遂入雲端問及土人非起蛟也名為龍見以為祥瑞等語朕亦不以為異故援筆漫成見龍行以示隨侍
  在田在天連二五純陽變化叅吞吐非如起蛟壞田廬又非密霧傷園圃雲端前後發祥光逶迤上下行有矩而乗六龍以御天不違施徳普時雨有亢有悔有虧盈首出庶物用精明大哉龍徳從其類發揮純粹湏經營長江一派何泱漭素波萬里盡澄泓象震凌雲敦元氣日新顧諟玩無聲
  髙旻寺塔頂放光
  塔頂丹霄近光函宜日中成平願地久熙皥似山崇不識曇雲法先知寰海同回舟何怪速心急盻潮風
  回鑾中河三首
  風雨中河阻心旌北望遥歸舟呉越逺不必憶溪橋
  其二
  江南苦雨多冀北少靈雨此念未嘗忘此心鑑萬古
  其三
  錦䌫牽舟逺蒲帆逐浪深回看舊蹕處不競自澄心
  千葉蓮池夜聞雨滴之聲
  田田荷蓋雨聲齊樓蕊繽紛向晩迷樹葉不愁㸃翠幄秧針豈憶灌青畦密林有意通宵響茂草無知徧地萋偶爾喜吟今歲好漫將詩句入新題
  詠畫梨花
  最愛梨花白又惜同春老惟此畫圖中冬夏長美好不令風雨摧且無蜂蝶嬈靚妝伴月容盡在紙間造惡紫嫌奪朱素體物難攪三品運胸中六法生卉草
  乙酉秋日山莊偶成
  山花野菊喜清風塞北煙光報嶺楓無暑不知秋氣至數叢蘭蕊放離宮
  一路清廉圖
  青蓮挺挺不汚泥豈被重波亂性迷雖有羨魚心尚在清風由是見崇題
  賜吏部尚書宋犖予告還里
  久任封疆事蘇臺淨㸃塵東曹班次重北闕性情眞憐舊吟風度無文餞老臣林泉益壯志當樂故鄉春
  大病少愈見春至述懷
  神衰意絶見新春忽報春風送紫晨淑氣雖催首正節病軀不改定中身心傷億兆惜皇極血盡黎元愧聖眞此後如先意未卜紅塵碌碌阜人民
  春日有所思二首
  淡抹濃妝總是新白鬚慵懶度三春若非碌碌紅塵縳近得清心飬谷神
  其二
  疊疊愁腸無日舒春風細雨綠芳初詩中乏興疑新句自問何傷露地居
  五臺有懷
  又到清凉境巉巖巻復垂勞心愧自省瘦骨夕鳴悲膏雨隨春令寒霜惜大時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
  大學士張玉書輓詩
  文章末齒秉絲綸舊徳凝承近紫宸瀚海天山同正略江干河道與嘗新表賢未及身先沒頤飬空談夢後湮揮淚長歔歎佐斗從來傷痛肅雍臣
  孟秋凉風初至
  白髮詳詞切勞心至語煩蟬鳴催木葉月映冷泉源雲去天疑近露凝草益繁山村題舊事唯徳徧黎元
  賦得秋水共長天一色
  江渚長天一目收滕王風送引扁舟當年未識文章巧唐世詩詞竝水流
  新秋
  蟲聲咽晚凉雲歛天涯外何處尋髙山知音在一㑹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四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五十目録
  熱河三十六景詩
  烟波致爽并序
  芝逕雲隄并序
  無暑清凉并序
  延薫山館并序
  水芳巖秀并序
  萬壑松風并序
  松鶴清越并序
  雲山勝地并序
  四面雲山并序
  北枕雙𡶶并序
  西嶺晨霞幷序
  錘𡶶落照并序
  南山積雪并序
  梨花伴月并序
  曲水荷香并序
  風泉清聼并序
  濠濮間想并序
  天宇咸暢并序
  暖溜暄波并序
  泉源石壁并序
  青楓綠嶼并序
  鶯囀喬木并序
  香逺益清幷序
  金蓮映日并序
  逺近泉聲并序
  雲帆月舫并序
  芳渚臨流并序
  雲容水態并序
  澄泉遶石并序
  澄波疊翠并序
  石磯觀魚并序
  鏡水雲岑并序
  雙湖夾鏡并序
  長虹飲練并序
  甫田叢樾并序
  水流雲在并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五十
  熱河三十六景詩
  烟波致爽并序
  熱河地旣髙敞氣亦清朗無䝉霧霾氛柳宗元記所謂曠如也四圍秀嶺十里澄湖致有爽氣雲山勝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烟波致爽顔其額焉
  山莊頻避暑静黙少喧譁北控逺烟息南臨近壑嘉春歸魚出浪秋歛雁横沙觸目皆仙草迎牕遍藥花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賖土厚登雙榖泉甘剖翠𤓰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生理農商事聚民至萬家
  芝逕雲隄并序
  夾水爲隄逶迤曲折逕分三枝列大小洲三形若芝英若雲朶復若如意有二橋通舟楫
  萬㡬少暇出丹闕樂水樂山好難歇避暑漠北土脉肥訪問村老㝷石碣衆云䝉古牧馬塲並乏人家無枯骨
  草木茂絶蚊蝎泉水佳人少疾因而乘騎閲河隈灣灣曲曲滿林樾測量荒野閲水平莊田勿動樹勿發自然天成地就勢不待人力假虛設君不見磬錘𡶶獨峙山麓立其東又不見萬壑松偃蓋重林造化同煦嫗光臨承露照青蔥色轉頻歳豐遊豫常思傷民力又恐偏勞土木工命匠先開芝逕隄隨山依水揉輻齊司農莫動帑金費寧拙捨巧洽羣黎邉垣利刃豈可恃荒滛無道有青史知警知戒勉在兹方能示衆撫遐邇雖無峻宇有雲樓登臨不解幾重愁連巖絶澗四時景憐我晚年宵旰憂若使扶養留精力同心治理再精求氣和重農紫宸志烽火不烟億萬秋
  無暑清凉并序
  循芝逕北行折而少東過小山下紅蓮滿渚綠樹縁隄靣南夏屋軒敞長廊聯絡爲無暑清凉山爽朝來水風㣲度泠然善也
  畏景先愁永晝長晩年好静益徬徨三庚退暑清風至九夏迎凉稱物芳意惜始終宵旰志踟蹰自問濟時方谷神不守還崇政暫養回心山水莊
  延薫山館并序
  入無暑清凉轉西爲延薫山館楹宇守朴不雘不雕得山居雅致啟北户引清風㡬忘六月
  夏木陰陰蓋溽暑炎風欵欵守𡶶銜山中無物能解愠獨有清凉免脱衫
  水芳巖秀并序
  水清則芳山静則秀此地泉甘水清故擇其所宜邃宇數十間於焉誦讀㡬暇静養可以滌煩可以悦性作此自戒始終之意云
  水性雜苦甜水芳即體厚名泉亦多覽未若此爲首頥卦明口實得正自養夀擇地立偃房根基度長久節宣在兹求勤儉勿落後朝牕千巖裏峭壁似天剖逺託思雲漢怡神至星斗精研書家奥臨池愈澁手清淡作飲饌偏心惡㫖酒讀老無逸篇年年祝大有
  萬壑松風并序
  在無暑清凉之南據髙阜臨深流長松環翠壑虛風度如笙鏞迭奏聲不數西湖萬松嶺也
  偃蓋龍鱗萬壑青逶迤芳甸雜雲汀白華朱萼勉人事愛敬南陔樂正經
  松鶴清越并序
  進榛子峪香草遍地異花綴崖夾嶺虬松蒼蔚鳴鶴飛翔登蓬瀛臨崑圃神怡心曠洵仙人所都不老之庭也
  夀比青松願千齡葉不彫銅龍鶴髪健喜動四時調
  雲山勝地并序
  萬壑松風之西髙樓北向憑牕逺眺林巒烟水一望無極氣象萬千洵登臨大觀也
  萬頃園林逹逺阡湖光山色入詩箋披雲見水平清理未識無愆守節宣
  四靣雲山并序
  澄泉繞石迤西過泉源盤岡紆嶺有亭翼然出衆山之巔諸𡶶羅列若揖若拱天氣晴朗數百里外巒光雲影皆可逺矚亭中長風四逹伏暑時蕭爽如秋
  殊狀崔嵬裏蘭衢入好詩逺岑如競秀近嶺似爭竒雨過風來緊山寒花落遲亭遥先得月樹密顯髙枝潮平無湧浪霧浄少多岐脉脉金明液溶溶積翠池常憂思解愠樂志餘清悲素學臣鄰老耆年自不知
  北枕雙𡶶并序
  環山莊皆山也山形至北尤髙亭之西北一𡶶峻出勢陂陀而逶迤者金山也其東北一𡶶㧞起勢雄偉而崒嵂者黒山也兩𡶶翼抱與兹亭相鼎峙焉
  嶔㟢岡岫紫宸闗乾地金𡶶坎黒山苦熱雲生雙嶺腹盆傾瞬息落溪灣
  西嶺晨霞并序
  傑閣凌波軒牕四出朝霞初煥林影錯繡西山麗景入几案間始登閣若履平地忽緣梯而降方知上下樓也
  雨歇更䦨斗柄東成霞聚散四方風時光豈在凌雲句寡過清談宜守中
  錘𡶶落照并序
  平岡之上敞亭東向諸𡶶横列於前夕陽西映紅紫萬狀似展黄公望浮嵐暖翠圖有山矗然倚天特作金碧色者磬錘𡶶也
  縱目湖山千載留白雲枕澗報深秋巉巖自有争佳處未若此𡶶景最幽
  南山積雪幷序
  山莊之南複嶺環拱嶺上積雪經時不消於北亭遥望皓潔凝映晴日朝鮮瓊瑶失素峨眉明月西崑閬風差足比擬
  圖畫難成丘壑容濃妝淡抹耐寒松水心山骨依然在不改氷霜積雪冬
  梨花伴月并序
  入梨樹峪過三岔口循澗西行可里許依巖架屋曲廊上下層閣參差翠嶺作屏梨花萬樹微雲淡月時清景尤絶
  雲牕倚石壁月宇伴梨花四季風光麗千巖土氣嘉瑩情如白日託志結丹霞夜静無人語朝來對客誇
  曲水荷香并序
  碧溪清淺隨石盤折流爲小池藕花無數綠葉髙低每新雨初過平隄水足落紅波面貼貼如泛杯蘭亭觴詠無此天趣
  荷氣參差逺益清蘭亭曲水亦虛名八珍㫖酒前賢戒空設流觴金玉羮
  風泉清聼并序
  兩𡶶之間流泉潏潏微風披拂滴石作琴筑音與鶴鳴松韻相應泉味甘馨怡神養夀恰合章孝標松下泉詩注瓶雲母滑潄齒茯苓香
  瑶池芝殿老萊心涌出新泉萬籟吟芳檻倚欄蒸靈液南山近指奏清音
  濠濮間想并序
  清流素練綠岫長林好鳥枝頭遊魚波際無非天適㑹心處在南華秋水矣
  茂林臨止水間想託身安飛躍禽魚静神情欲狀難
  天宇咸暢調萬斯年曲并序
  湖中一山突兀頂有平臺架屋三楹北卽上帝閣也仰接層霄俯臨碧水如登妙髙𡶶上北固烟雲海門風月皆歸一覽
  通閣斷霞應卜居人烟不到麗晴虛雲葉淡巧萬𡶶明雁過初賔鴻侣鷗雨秋花遍洲嶼
  暖溜暄波并序
  曲水之南過小阜有水自宫牆外流入蓋湯泉餘波也噴薄直下層石齒齒如潄玉液飛珠濺沫猶帶雲蒸霞蔚之勢
  水源暖溜輒蠲疴涌出隂陽滌蕩多懐保分流無近逺窮簷盡誦自然歌
  泉源石壁并序
  獅逕之北岡嶺蜿蜒數里翠崖如壁下暎流泉泉水静深尋源徙倚詠朱子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之句悠然有㑹
  水源依石壁雜踏至河隈清鏡分霄漢層波濺碧苔日長定九數髪白考三才天貺名猶鄙居心思道該
  青楓綠嶼并序
  北嶺多楓葉茂而美蔭其色油然不減梧桐芭蕉也踈牕掩映虚凉自生蘿蔦交枝垂掛崖畔水似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竒境在户牖間矣
  石磴髙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絶紛譁綠嶼臨牕牖晴雲趁綺霞忘言清静意頻望羣生嘉
  鶯囀喬木并序
  甫田叢樾之西夏木千章濃隂數里晨曦始旭宿露未晞黄鳥好音與薫風相和流聲逸韻山中一部笙簧也
  昨日聞鶯鳴柳樹今朝閲馬至崇杠朱英紫脱平原綠月駟雲⿰錯落⿰
  香逺益清調柳梢青并序
  曲水之東開凉軒前後臨池中植重臺千葉諸名種翠蓋凌波朱房含露流風冉冉芳氣竟谷
  出水漣漪香清益逺不染偏竒沙漠龍堆青湖芳草疑是誰知 移根各地參差歸何處那分公私樓起千層荷占數頃炎景相宜
  金蓮暎日并序
  廣庭數畝植金蓮花萬本枝葉髙挺花靣圓徑二寸餘日光照射精彩煥目登樓下視直作黄金布地觀
  正色山川秀金蓮出五臺塞北無梅竹炎天暎日開
  逺近泉聲并序
  北爲趵突泉涌地觱沸西爲瀑布銀河倒瀉晶簾暎崖微風斜捲珠璣散空前後池塘白蓮萬朶花芬泉響直入廬山勝境矣
  引泉開瀑布迸水起飛珠鏘玉雲巖應色空有若無
  雲帆月舫調太平時并序
  臨水倣舟形爲閣廣一室袤數倍之周以石䦨䟽牕掩映宛如駕輕雲浮明月上有樓可登眺亦如舵樓也
  閣影凌波不動濤接靈鼇蓬萊别殿掛雲霄粲揮毫四季風光總無竭卧聞簫後樂先憂薫絃意藴羲爻
  芳渚臨流并序
  亭臨曲渚巨石枕流湖水自長橋瀉出至此折而南行亭左右岸石天成亘二里許蒼苔紫蘚豐草灌木極似范寛圖畫
  隄柳汀沙翡翠茵清溪芳渚躍凡鱗數叢夾岸山花放獨坐臨流惜谷神
  雲容水態并序
  闗口之南有室東向緣坡下望綠樹爲田青𡶶如堵川流溶溶白雲冶冶不知孰爲雲孰爲水也由長橋而渡疑入四明山中一逕分過雲南北
  雨過雲容易散波流水態長存悠然世俗惟念必得經書考原
  澄泉遶石并序
  亭南臨石池西二里許爲泉源源自石罅出截架鳴簹依山引流曲折而至雨後谿壑奔注各作石堰以遏泥沙故池水常澄澈可鑒
  每存髙静意至此結衡茅樹密開行路山長疑近郊水泉繞舊石雉雀樂新巢晴夜荷珠滴露凝衆木梢
  澄波疊翠并序
  如意洲之後小亭臨湖湖水清漣徹底北面層巒重掩雲簇濤湧特開屏障扁舟過此輒爲流連正如韋應物詩云碧泉交幽絶賞愛未能去
  疊翠聳千仞澄波屬紫文鑑開倒影列反照共氤氲
  石磯觀魚并序
  逺近泉聲而南渡石歩有亭東向倚山臨溪溪水清澈修鱗銜尾荇藻交枝歴歴可數溪邉有平石可坐以垂釣
  唱晩漁歌傍石磯空中任鳥帶雲飛羡魚結網何須計備有長竿墜釣肥
  鏡水雲岑并序
  後楹依嶺三面臨湖廊廡周遮隨山髙下波光嵐影變化烟雲佳景無邉令人應接不暇
  層崖千尺危嶂𣹢綠㡬重碧潭獅逕盤旋道北松枝宛轉山南沉吟力盡難得懸象俯察仰叅至理莫求别伎經書自有包函
  雙湖夾鏡并序
  山中諸泉從板橋流出匯爲一湖在石橋之右復從石橋下注放爲大湖兩湖相連阻以長隄猶西湖之裏外湖也
  連山隔水百泉齊夾鏡平流花雨隄非是天然石岸起何能人力作雕題
  長虹飲練幷序
  湖光澄碧一橋卧波橋南種敖漢荷花萬枝間以内地白蓮錦錯霞變清芬襲人蘇舜欽垂虹橋詩謂如玉宫銀界徒虛語耳
  長虹清徑羅層崖岸柳溪聲月照階淑景千林晴日出禽鳴處處入音諧
  甫田叢樾并序
  流杯亭之北𤓰圃之西平原如掌豐草茂木麕䴥雉兔交牣其間秋凉弓勁合烝徒行歩圍誠獵塲選地
  留憩田間樂曠觀恤閭閻叢林欣賞處遍地豫豐占
  水流雲在并序
  雲無心以出岫水不舎而長流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杜甫詩云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斯言深有體驗
  雨後雲𡶶澄水流逺自凝岸花催短鬢髙年寸寸増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五十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總目一
  巻第一
  勅諭
  諭滿漢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九卿
  諭兵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内閣
  諭禮部
  諭湖廣總督鄂海等
  諭户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王掞等
  諭九卿
  巻第二
  勅諭
  諭禮部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彭始摶鄒士璁沈𣹢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竒彭始摶鄒士璁沈𣹢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吏部尚書管倉塲事務富寧安戸部侍郎塔進㤗噶敏圖
  諭王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
  諭南書房翰林
  諭南書房翰林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各直省老人
  巻第三
  勅諭
  諭吏部
  諭刑部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内閣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等
  諭大學士温達松柱學士舒蘭馬良綽奇常㤗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舒蘭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常泰彭始摶鄒士璁沈𣹢兼管翰林院事左都御史揆叙侍郎湯右曾等
  諭户部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綽奇常㤗沈𣹢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禮部
  巻第四
  勅諭
  諭大學士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諭大學士松柱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揆叙
  諭户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領侍衞内大臣等
  諭刑部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諭刑部
  諭南書房翰林
  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諭户部
  諭户部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理藩院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巻第五
  勅諭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諭吏部尚書張鵬翮等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吏部
  諭吏部尚書張鵬翮副都御史阿錫鼐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吏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等
  諭喇藏台吉察漢達席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兵部尚書孫徴灝等
  諭户部
  巻第六
  勅諭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九卿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諭吏部尚書富寧安
  諭户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星俄特常壽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户部
  巻第七
  勅諭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等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
  諭偏沅廵撫陳璸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户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巻第八
  勅諭
  諭兵部
  諭工部
  諭户部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九卿
  諭議政大臣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總督滿保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户部
  諭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巻第九
  勅諭
  諭貴州廵撫劉䕃樞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蔡升元王之樞渣克旦彭始摶星俄特顧悅履薩哈布常鼐等
  諭户部
  諭兵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内閣九卿
  諭吏部
  諭大學士九卿科道
  諭議政大臣等
  巻第十
  勅諭
  諭各路將軍
  諭大學士九卿
  諭户部
  諭學士星俄特常鼐郎中三寶吳碩色鄂啓卿齊布員外郎吳黑達頼
  諭户部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
  諭吏部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理藩院尚書赫壽等
  諭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總目二
  巻第十一
  勅諭
  諭大學士馬齊兵部侍郎查弼納學士渣克旦勒什布
  諭將軍傅爾丹等
  諭大學士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吏部
  諭議政大臣等
  諭諾爾布色楞布達禮等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户部
  諭户部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李光地王掞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巻第十二
  勅諭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
  諭户部
  諭吏部尚書張鵬翮侍郎李旭升傅紳湯右曾諭内大臣巴渾岱等
  諭吏部尚書張鵬翮侍郎李旭升傅紳湯右曾諭議政大臣内大臣等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學士勒什布常壽穆爾㤗阿克敦德音額赫納張廷玉蔣廷錫
  諭大學士九卿大臣科道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等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巻第十三
  勅諭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諭户部
  諭議政大臣九卿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學士常壽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學士張廷玉蔣廷錫高其倬勵廷儀阿克敦額赫納格爾布等
  諭户部
  巻第十四
  勅諭
  諭領侍衞内大臣議政大臣軍前調回大臣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統等
  諭和碩顯親王衍璜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靖逆將軍富寧安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等
  諭吏部
  諭吏部
  巻第十五
  勅諭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學士常壽阿克敦德音額赫納格爾布登德蔣廷錫勵廷儀
  諭户部
  諭兵部
  諭兵部
  諭兵部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學士常壽阿克敦德音額赫納格爾布蔣廷錫勵廷儀李周望李紱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等
  諭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王掞王頊齡學士常壽阿克敦德音格爾布登德蔣廷錫勵廷儀魏廷珍
  巻第十六
  勅諭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等
  諭滿漢文武大臣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
  巻第十七
  勅諭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户部尚書孫渣齊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臺灣衆民
  諭宗人府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吏部
  諭吏兵二部
  諭浙閩總督滿保等
  諭大學士等
  巻第十八
  勅諭
  諭户部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侍郎查弼納學士阿克敦德音額赫納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侍郎查弼納學士阿克敦德音額赫納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侍郎查弼納學士阿克敦德音額赫納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頊齡學士阿克敦德音額赫納登德蔣廷錫勵廷儀魏廷珍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兵部
  諭兵部
  諭議政大臣等
  巻第十九
  勅諭
  諭侍郎張廷玉學士勵廷儀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户部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王頊齡學士阿克敦額赫納格爾布登德吳爾泰蔣廷錫勵廷儀
  諭朝鮮國王李昀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刑部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侍郎查弼納六相學士格爾布吳爾㤗蔡珽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徐元夢侍郎查弼納六相學士格爾布吳爾泰蔡珽
  諭兵部
  諭刑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侍郎勒什布張廷玉查弼納六相特古忒學士阿克敦額赫納格爾布吳爾泰蔣廷錫
  諭大學士馬齊尚書孫渣齊侍郎勒什布張廷玉查弼納六相特古忒學士阿克敦額赫納格爾布吳爾㤗蔣廷錫
  諭大學士馬齊等
  巻第二十
  勅諭
  諭乾清門頭等侍衞拉錫
  諭領侍衛内大臣侍衛等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領副都統叅領等内閣九卿詹事科道直𨽻廵撫守道
  諭内閣九卿等
  詔
  恩詔
  遺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總目三
  巻第二十一
  論
  理學論
  先天後天論
  同聲相應論
  序
  性理精義序
  朱子全書序
  歴代年表序
  巻第二十二
  
  御選唐詩序
  康熙字典序
  月令輯要序
  周易折中序
  春秋傳説彚纂序
  福建總督范承謨畫壁集序
  巻第二十三
  
  刈麥記
  碑記
  顯應寺碑記
  𩫶髻山玉皇閣碑記
  湯山龍尊王佛廟碑記
  碑文
  資福院碑文
  溥仁寺碑文
  彚宗寺碑文
  平定西藏碑文
  巻第二十四
  銘
  雕畫盤中果銘
  題䟦
  題沈宗敬畫
  文
  欽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説
  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臯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烏鬚文
  頌
  景福宮頌
  寧壽宮頌
  巻第二十五
  雜著
  七詢
  巻第二十六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二十五條
  巻第二十七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二十三條
  巻第二十八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一十四條
  巻第二十九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一十一條
  巻第三十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一十二條
  巻第三十一
  雜著
  康熙幾暇格物編計八條
  
  時和年豐慶祝賦并序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總目四
  巻第三十二
  古今體詩二十九首
  歲除前二日立春
  嘉平月初雪後晚坐偶有所見書懷
  詠鳥鎗
  朕親統六師至寧夏駐蹕二十日遍觀地勢游覧山形城之東南有巽湖水最清偶爾得野鴨一隻羽毛滋潤黄頭紫背胸白翅短與他處所有迥然不同業已忘矣今經十五載忽於畫中又見此禽因而有感故援筆以記
  詠自鳴鐘
  賦得禁城春色曉蒼蒼
  趙北口水淀作
  賦得時人不識予心樂
  檣燈
  檣燈調寄㸃絳唇一名南浦月
  五十一年春二月二十四日回鑾遇雨故作春雨行
  閲河長歌并序
  憶詠蘇州風俗
  偶觀演劇作
  三月初十日恭請
  皇太后雅玩齋進膳看梅花
  暢春園西新園觀花
  西苑試士
  大學士陳廷敬輓詩
  湯泉應𠉀
  將軍潘育龍久任封疆故存問賜詩
  賜將軍吳英
  冬至讀易
  黄臘梅
  賦得冬日可愛
  詠雪并序
  賦得月照冰池
  吏部尚書引年致仕宋犖因朕六旬壽慶祝來京事畢五月内回本鄉朕念舊臣特書七言律一首以紀其事云
  賜大學士溫達
  幾暇隨筆書懷
  巻第三十三
  古今體詩四十九首
  五月上旬避暑熱河途中喜麥秋盈野雨暘得時賦七言一律
  夏日山莊二首
  金蓮盛放二首
  賦得山林引興長
  詠夏二首
  詠新竹
  熱河産人參雖不及遼左枝葉皆同命翰林蔣廷錫畫圖因戲作七言截句記之
  蘭菊圖
  蓮花巖松牡丹
  嘉禾雙穎
  湧翠巖觀瀑賞白蓮
  梨樹峪道中步輦口占二首
  雲巖
  山居即事
  覽孝經衍義有感而作
  用梌木杯器
  春行
  去歲八九月雨最多民間俗説封地雨故一冬少雪猶可支持自交立春復不見雲所以望雨甚殷昨晚宻雲四起夜深甘霖即霈田間老㓜無不舉手加額歡聲載道朕以民食為天喜均一體故賦七言近體以示羣臣
  春行
  柳絮
  清潭
  讀朱子全書有感而作
  暑將退
  浙閩總督范時崇陛見來京朕每念祖為開創宰輔父乃忠義名臣所以待之優重今因回任特書御詩餞送
  古北口提督馬進良以年老辭去朕念當日鷹揚百戰挽强埶鋭自守紫塞内外恬靜皆因宿將老成之所致今回林泉深所惜也故賦五言特記不忘疆場舊事也
  賦得萬壑泉消夏千峯翠作秋
  大西門升八旗官閲騎射作
  江南諸臣
  靈泉啓文明
  賦得恩光日邊來
  五十三年冬至齋戒作
  五十三年冬旱十二月初二日大雪二十一日又雪途中偶成
  賦得梅候宮中樹
  賦得三十六宮都是春
  日月無私能廣運
  春日郊行示地方官六首
  舟中鼓琴
  和風細雨
  望湖春色二首
  巻第三十四
  古今體詩三十五首
  舟中觀耕種
  春歸
  南方青竹叢林不乏觀玩北地氣寒非保䕶得宜即難藝植朕嘗有事河干徃來數次覽竹樹之暢茂暫時停輦即行後於禁苑種植頗蕃今經三十餘年邇來延致數畝之廣其圍至八寸徑二寸五分有零古人以竹比君子因而思及草木無知積小以至於高大人有血氣加之培養豈非國家楨幹之選歟故賦七言一律記之
  五十四年仲夏避暑途中瑞麥盈野賦五言律以記
  每見村農野老不識不知天然自得孝弟發於至性樸誠不事文辭故美其實而取先進之意賦七言一律
  擎蓋荷珠調寄鷓鴣天
  雨後戲題回文詩
  佛手柑
  賦得江城五月落梅花
  芝徑雲隄細雨歸舟
  題蘭
  詠剪秋羅
  餞大學士李光地暫回閩首
  秋幸出郊見收成志喜五言律二首
  賦得帳殿鬱崔嵬二首
  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初三日避暑山莊恭祝
  皇太后萬壽詩并序
  冬日可愛
  冬夜偶成二首
  餞閩撫陳璸
  季冬湯泉
  五十四年除夕偶成
  康熙五十五年正月元旦書懷
  上元前三日立春
  五十五年正月十二癸卯立春是日風從東北而至景雲宻布瑞雪鋪地至十三日未止書云立春與元日同占乃收成之兆故喜民有足食之慶朕慰宵旰之憂賦五言排律以記其事
  春寒梅遲
  湯泉道上遇雪口占
  春風扇微和二首
  題朱倫瀚手指畫雪梅竹二首
  兩廣總督趙𢎞燦陛見來京
  賦得二月春風似剪刀
  巻第三十五
  古今體詩三十三首
  春日即事
  曉發蘆溝
  六里橋鐡柱
  水村
  春水滿四澤
  舟中觀獵
  仲春聞雁
  閲永定河隄有序
  絡緯養至暮春
  五十五年三月下旬園中桃杏玉蘭梅花齊放其中玉蘭茂盛可觀特請
  皇太后一閲
  去歲三冬有雪至三月間農忙之際二十七日夜雨竟夕喜而成詠
  賦得隴麥
  五十五年冬謁
  陵作
  春幸
  風阻駐蹕白洋湖偶成
  小滿後偶旱途中祈雨四月二十三日甘霖大霈
  晚夏偶成
  憶揚州天寧寺竹
  七月十六日賜九十一歲老和尚題畫
  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老喇嘛上壽
  未開新荷
  戲題千里眼
  賜松江提督趙珀
  緑金蓮花
  賜老大臣
  蘇州廵撫吳存禮
  山莊四季
  冬至不能全禮
  病中偶爾問及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元夢乃同學舊翰林康熙十六年以前進士再無一人矣率賦一律以遣悶懷
  巻第三十六
  古今體詩三十八首
  千叟宴
  朕自㓜不喜厚味今年登古稀深知粗食軟蔬足以頥養天和有人進蔞蒿苦麻者因而書懷
  題新安道上
  示平藏將士
  六十一年春齋戒書
  園中無處無花觸目皆是故作此自嘲
  端陽
  久旱無雨夙夜徬徨夏至前方得普霑
  豐登者朕之獲福歉收者朕之失政出此入彼不能自恕故作近體一律以自遣
  避雨聞鐘
  同老侍衛
  佛桑花
  京中報到霖雨普霑
  夏至
  山莊晩眺
  登四面雲山
  夏日山莊百花齊放
  題山水畫
  山中自詠
  山居
  戲作回文
  題畫
  早御稻
  題畫
  輓總督趙𢎞燮
  自笑古稀
  立秋在六月
  憶陜西二首
  月來香
  膳酒自述
  樹葉扇
  惡繁華
  書懷
  中元日同僧語
  喜嶺外水土
  六十一年秋出哨
  回鑾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一目録
  勅諭
  諭滿漢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大學士九卿
  諭兵部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内閣
  諭禮部
  諭湖廣總督鄂海等
  諭户部
  諭吏部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王掞等
  諭九卿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一
  勅諭
  諭滿漢大學士九卿等
  朕自冲齡篤好讀書諸書無不覽誦每見歴代文士著述即一句一字於義理稍有未安者輙為後人指摘惟宋儒朱子注釋羣經闡發道理凡所著作及編纂之書皆明白精確歸於大中至正經今五百餘年知學之人無敢疵議朕以為孔孟之後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為𢎞鉅應作何崇禮表彰著内閣九卿詹事科道㑹同詳議具奏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諭大學士九卿
  朕覽各省督撫奏編審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增之數盡行開報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現在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畝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冊内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額
  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增出實數察明另造清𠕋題報朕凡廵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詰以餘丁何事咸云䝉皇上𢎞恩並無差徭共享安樂優游閒居而已此朕之訪聞甚晰者前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遭叛逆之變地方殘壞田畝抛荒不堪見聞自平定以來人民漸增開墾無遺或沙石堆積難於耕種者亦間有之而山谷崎嶇之地已無棄土盡皆耕種矣由此觀之民之生齒實繁朕故欲知人丁之實數不在加徵錢糧也今國帑充裕屢歲蠲免輙至千萬而國用所需並無遺悞不足之虞故將直省現今徵收錢糧𠕋内有名人丁永為定數嗣後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錢糧但將實數另造清冊具報豈特有益於民亦一盛事也直省督撫及有司官編審人丁時不將所生實數開報者特恐加徴錢糧是以隱匿不據實奏聞豈知朕並不為加賦止欲知其實數耳嗣後督撫cq=440等倘不奏明實數朕於就近直𨽻地方遣人逐户挨查即可得實此時伊等亦復何詞耶此事毋庸速議俟典試諸臣出闈後爾等㑹同詳加確議具奏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今歲考取進士額數無多止一百六十一人揀㧞庻吉士者不過四五十人其餘俱挨次選授知縣縣令與民切近有刑名錢穀之責未登仕以前如不知事宜典禮則登仕之後於地方民生事務無有裨益今歲考中進士除揀選庻吉士外其餘勿使回籍俱交與禮部選翰林内學優品端者數人𣲖令教習文藝從事典禮如有修書處率同修書又考中武進士皆以叅將遊擊守備等項員缺補用此等有約束兵丁整飭營伍之責未補官以前不可不先令其學習嗣後考取武進士亦着勿回原籍現在年滿千總皆分撥八旗武進士等分撥八旗隨圍學習行走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諭吏部
  原任大學士熊賜履夙學老臣歴任多年朕初立講官伊即早夜惟謹未嘗不以内聖外王之道正心修身之本直言講論務得至理而後已况品行清正學問優長身殁以後朕屢加賜卹至今猶軫於懷原任大學士張英張玉書朕因眷念舊勞伊等之子俱已擢用優陞熊賜履之子雖未中式但伊只有一子長成應照張英張玉書之子一例推恩著調取來京酌量録用以示朕不忘耆舊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湖廣民徃四川墾地者甚多伊去時將原籍房産地畝悉行變賣徃四川墾地至滿五年起徵之時復回湖廣將原賣房産地畝争告者甚多廵撫潘宗洛以此情由曾繕摺啟奏嗣後湖廣民人有徃四川種地者該撫將徃種地民人年貌名姓籍貫查明造𠕋移送四川廵撫令其查明其自四川復回湖廣者四川廵撫亦照此造𠕋移送湖廣廵撫兩相照應查騐則民人不得任意徃返而事亦得清釐争訟可以止息俟潘宗洛具題到時大學士等㑹同九卿確議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九卿
  張鵬翮等審噶禮叅張伯行並未審出一欵張伯行原叅噶禮内有干係國家之語亦未訊明審出似為兩邊掩飾和解瞻徇定議大臣互相叅劾豈可不徹底審明乃兩面調停草率完結况督撫等凢遇事故初叅之時率張大其事以極重之辭叅奏及至審時務必開脱銷釋者甚多此亦陋習斷不可行此案發回著大學士九卿等詳看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五日
  諭大學士九卿
  考試舉人進士所以為國家遴選人才關係甚大世祖皇帝時諭㫖炳明即朕為此事屢有諭㫖亦甚嚴切從前科塲有此等𡚁發俱議軍法從事今趙晉干犯國憲於考試時私受賄賂暗通關節張鵬翮等並未將伊拿問嚴審且趙晉行止不端舉國無不知者左必蕃昬愚已甚被趙晉欺弄今但照革去舉人三四名之例坐以革職軍流草率完結可乎此案亦發回著大學士九卿等詳㸔㑹議繕摺具奏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五日
  諭兵部
  據鄂海奏毛都塘等處五十二寨紅苗吳老化等三千一十二人實心改過薙髪至武昌省城投順等語紅苖等皆盤踞深山秉性兇惡自古以來並未歸誠總督鄂海等為地方民生殫心効力身入苖穴設法招撫殊為可嘉著將在事官兵議叙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九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郝氏將伊夫砍死律難寛宥但孫强平素甚是不孝兇惡已極不顧母妻受餓酗酒蕩産郝氏以規諫輙被毆詈伊母忿恨不孝死後與伊媳扶同將事情隱匿不報郝氏應改絞將本發回著九卿詹事科道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諭内閣
  江寧廵撫員缺甚屬𦂳要王度昭自補授廵撫以來浙省一應錢糧俱清理完結兩省事務難以兼顧江寧廵撫員缺著將現任廵撫及部院漢堂官有能理繁治劇操守好者著大學士㑹同九卿詹事科道選擇具奏滿洲漢軍不必選擇康熙五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諭禮部
  朝鮮國王李焞奏前徃伊國境内海洋捕魚船隻請再行巖禁現今内地海洋小㓂雖飭地方官巖行查拿但海面遼濶時或有之邇來浙省海洋賊㓂潛行刧奪官兵追捕遊擊一員被傷身亡曩者附近朝鮮海洋潛行捕魚船隻曽經申飭盛京將軍及沿海地方官員嚴加廵察緝拿而今尚有八九船隻違禁潛出外洋竟至朝鮮邊界捕魚是即賊㓂也嗣後如有此等捕魚船隻潛至朝鮮海面者許本國即行查緝解送母因内地之人致有遲疑康熙五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諭湖廣總督鄂海等
  覽鄂海奏鎮筸盤塘窩等八十三寨生苗俱各實心前赴武昌投順等語紅苖等居深山之中自古以來並未向化鄂海等宣示朝廷德澤布揚聲威盡行招撫殊屬可嘉今紅苖等已去邪輸誠削髮投順地方文武官員務仰體朕無分内外咸俾盡享昇平宇内無不樂業之意將紅苗等安挿得所從容化導教之禮義倘有不肖官員將紅苗視為度外侵蝕擾害者該督撫即行指名題叅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二十日
  諭户部
  朕宵旰孜孜勤求民瘼永惟惠下實政無如除賦蠲租除毎歲直省報聞偶有水旱災傷照輕重分數豁免正供仍加賑䘏外將天下地丁錢糧自康熙五十年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週使率土黎庻普被恩膏除將直𨽻奉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及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各直省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錢糧一概蠲免歴年舊欠錢糧一併免徵外所有江寧安徽山東江西四省除漕項外康熙五十二年應徵地畝銀共八百八十二萬九千六百四十四兩有奇人丁銀共一百三萬五千三百二十五兩有奇俱著察明全免其歴年舊欠銀二百四十八萬三千八百二十八兩有奇亦併著免徵計三年之内總免過天下地畝人丁新徵舊欠共銀三千二百六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有奇各該督撫務湏實心奉行體朕軫念民生至意如有侵欺隠匿使惠不及民借端科派者督撫嚴行察叅督撫失察事發之日亦嚴加究治諭㫖到日立即徧示城郭鄉村咸使知悉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諭吏部
  殷泰自為兵丁時朕灼知其義勇甚優歴加簡用陞授總督以來不負委任潔清自持約束屬下恩威並用陜省軍民莫不感戴朕深愛惜之今聞病勢已減著在任調理特諭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王掞等
  今年浙江等處海賊沿途刧奪客啇船隻殺傷官兵直至盛京殊屬可惡現今正當北風之時海賊俱焚燬船隻各回本籍應趂此時嚴加查拿著派兵部刑部賢能滿漢司官各一員差徃浙江福建廣東㑹同該督撫逐户嚴行搜查如查拏鄭盡心務期必獲方好這逐户搜緝民雖畧受辛苦賊盗一靖於民大有裨益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六日
  諭九卿
  張伯行居官清正自天下婦孺無不盡知允稱亷吏但才不如守果係無能噶禮雖才具有餘辦事敏練而性喜生事並未聞有清正之名伊等互叅之案皆起於私隙聴信人言所致誠為可恥朕臨蒞天下五十餘年頗諳政事於滿洲䝉古漢軍漢人毫無異視惟一以公正處之且噶禮屢次具摺欲叅張伯行朕以張伯行操守為天下第一斷不可叅手批不准其親筆現在噶禮處這所議是非顛倒著九卿詹事科道㑹同矢公據實再議具奏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六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一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二目録
  勅諭
  諭禮部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竒彭始摶鄒士璁沈涵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竒彭始摶鄒士璁沈涵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吏部尚書管倉塲事務富寧安户部侍郎塔進泰噶敏圖
  諭王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
  諭南書房翰林
  諭南書房翰林
  諭大學士溫逹等
  諭大學士九卿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各直省老人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二
  勅諭
  諭禮部
  朕御極以來惟欲萬國乂安上則敬
  天法
  祖下則埀令名於後世孜孜然以致鬚髪盡白心血耗散歴盡憂勤蕩平險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年不遐者論者徃徃歸於别故而未諒帝王實不勝其難實不堪其勞憂懼所廹以致享祚之不永也朕反覆思維帝堯固辭華封之祝必似朕臨蒞年久之君方能知聖人言之有實也餘則斷不能知矣朕本凉德惟賴祖
  考得國之正積福之深在位五十餘年壽屆六十今憂勞倍增氣血漸憊惟恐愈久而力不支願不遂以致不全終始一世勤瘁俱屬徒然朕惟兢兢惕厲並無留心
  祈求甲子之周也覽禮部請㫖之奏悉係虚文無有實際朕惟願臣清子孝兄友弟㳟人人皆讀正書勉盡職業國安民治盜賊寧息各以至誠實意為朕六⿳六失𧘇 -- 袠慶祝朕即嘉納此外儀文朕無所好這所奏不准行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直省督撫每奏報年糓收成朕必批令預籌積貯以偹小有災荒即行賑濟諭㫖甚明井陘小縣邨落無幾偶遇小災便聞人民不得安堵如果能遵前㫖於豐年預為貯積人民何至艱食不安其居此皆因地方官奉行不實全無儲蓄所致嗣後地方官湏遵朕前㫖實心奉行務期有濟民生特諭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九日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彭始摶鄒士璁沈涵
  吏部引見八月分掣簽官員内問九卿有行止不端出身不正者各據見聞陳奏將所奏之員即令原品休致此等人員不於此時查明俟到任後被上司叅劾致缺久懸於地方甚屬無益嗣後月分官員掣簽後某得某缺人品何如行止何如之處著問九卿具摺啟奏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王掞學士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彭始摶鄒士璁沈涵
  告降武舉遽以千把補用不諳營伍事務殊為無益李䧺所奏亦是將伊等分撥八旗照漢擺牙拉一體操演再行補用方於管轄兵丁防守事宜均有裨益著問九卿具奏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朕辦事有年凡人命審擬事件要期悉當乎理今陳汝咸條陳應照宋時洗寃録較定處所畫一除鎗刀弓箭銅鐡等器械外木棍等俱不作兇器夫人命事件將拳毆脚踢木棍毆打致死者酌兇器輕重以定罪之輕重則事必致舛錯如針乃最微之物將針刺人致死豈可因針非殺人兇器而免其罪乎孟子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由此觀之木棍亦兇器也可問九卿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鄉㑹試皆掄才大典關係國家甚屬𦂳要今見考試官不遴取真才止圖賄賂夤縁作弊者漸多此等若不立置重典斷乎不可正考官係考塲統領之員副考官同考官等通同作𡚁巖加覺察是其專責而謂不知情可乎趙晉吳肇中二案處分正考官等互異應行嚴議著問九卿具奏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近閲部院衙門堂司官員俱各守分惟刑部侍郎張志棟前任三省廵撫時居官何如已必自知屢經革職降級之後補小衙門堂官及授刑部以來辦事好勝爭競把持衙門凡九卿㑹同揀選保舉時惟伊保薦者甚多猶為未足又在别人保薦處列名自大吏降補小衙門理宜自愧乃復靦顔貪戀官職專以保舉為事殊屬無耻著革職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督撫為各省地方得人起見懇切陳奏理所宜然其應否准行補授恩出自朕近見督撫此等事題請言官毎從中阻撓邇來一御史奏稱閩屬十六州縣員缺滿保請揀選卓異薦舉官員補授可為一時之計未可為經久之例不如擇本省之員調補若以卓異薦舉官員補授發徃必至懸缺以待於地方無益等語閲之似乎近理其實皆係卓異薦舉官員逆料伊等應該陞轉不願徃海濱苦地希圖美缺因於未經部覆之先預行條奏則部議自然不准所以特嘱言官言之也如此則權盡歸都察院科道等官此是明末惡習斷不可長爾等到京問九卿詹事科道具奏朕回鑾時務將閩屬十六州縣員缺即行補授發徃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諭吏部尚書管倉塲事務富寧安户部侍郎塔進㤗噶敏圖
  朕今日自暢春園來詢問米價云比徃年少昂縁今歲天下各省人民來集者甚多米價故較徃年翔貴今倉内米數充足先發一萬石照時值減糶則來集人民可以賤價得米而京城米又得盈餘於民生大有裨益若一萬石不敷再發一萬石糶賣爾等將價值定議具奏發米自三月初一日起盡此月止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諭王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
  朕昨回宮見京城内外為朕六十壽慶賀保安祈福祝延者不計其數朕實凉德自覺愧汗從來帝王之治天下㒺不以民生為念若為一已之私即不能擴而充之矣朕若先知必令止之今已成矣難違衆志夜來思之達旦朕所以為天下萬國蒼生之主者萬姓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若能祈禱兩暘時若家給人足則朕安𥨊飽食可以却病延年此朕之求福非有妄想也傳之各處凡有祝延者必以雨暘時若萬邦咸寧為先朕已老矣夙夜匪懈履薄臨深之念與日俱增豈敢稍自滿假乎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一日
  諭南書房翰林
  朕聞各省為祝萬壽來者甚衆其中老人更多皆非本地人時屆春間寒熱不均或有水土不服亦未可知爾等即傳與漢官等倘有一二有恙者即令太醫院看治務得實惠以示朕愛養耆老之至意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八日
  諭南書房翰林
  各省祝萬壽老人俱於十七日在西直門外本省龍棚下齊集接駕十八日齊至前朝外聽禮部指地方行禮行禮後若再至龍棚恐城門擁擠老年之人實有未便況十七日朕進宮時經過各省龍棚諸老人已得從容瞻仰十八日行禮後諸老人不必再至龍棚下接駕爾等傳與各省漢官遍諭各省老人知悉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今歲天下老人為朕六旬大慶皆從數千里匍匐而來如何令其空歸欲賜伊等筵宴然後遣回着查八旗滿洲䝉古漢軍漢人大學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者奏聞在本月二十二三兩日内擇定一日賜宴預為奏聞便於備辦内有艱於動履不能前來者聽之其能來者俱令之來即不能來者朕另行按分頒給詔内有恩賜老人一欵凡恩賜有名者於名下註明今時漸炎熱賜宴後即令各回原籍耕種其家奴勿入所查數内再查八旗滿洲䝉古漢軍以至包衣佐領下不論官員閒散人等年七十以上老婦亦著奏聞俟老人賜宴後再定一日送至
  皇太后宮賜宴内有艱於動履不能前來者聽之其能來者俱令之來若有貧乏不能來者着各屬協助車馬使之前來俱開真實年數不可揑報再勅宗人府諸王以下宗室子孫内二旬以下十歲以上選擇聰明堪供任使者六七十令於耆老前執爵宣勸即朕子孫皆令之出宗室外不用他人也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九卿等
  朕聞廣東米價騰貴毎石賣至一兩八九錢至二兩不等將軍管源忠亦因米貴具摺奏聞朕軫念天下民生無間逺邇雖邊徼之外視之猶輦轂之傍也粤地素號産米之區從無價高至一兩以上及二兩者兹米價驟增小民必至艱食督撫係封疆大吏凡有關地方事務隨所見聞應即據實陳奏今萬里情形朕已周悉而伊等漫無奏報殊屬懈忽前福建歲荒米貴朕特㫖截漕數十萬由海道轉運賑濟諭㫖方頒市價立平於地方大有裨益今廣東亦宜照福建截漕海運朕因詳詢投誠海賊陳尚義等目今截留江南漕糧可否由海轉運廣東陳尚義等稱奴才等係重犯聖主從寛免死留生人世深恩厚德淪浹肌髓感戴無既惟期圖報萬一戮力効命今若截江南漕糧由海轉運八九日可至福建自福建八九日可扺廣東但奴才等係死囚蟻輩此事關係重大非微賤所敢身任現今風勢不順斷未可轉運必至八九月後北風漸利始可海運等語朕意於八九月後將水師營戰船裝載米石運送易於到廣而兵丁亦并可熟練水務其天下地丁錢糧前已於三年内全免一周但今粤地米價翔涌若將本年地丁錢糧仍行催徵則民力維艱難免輸將之苦應將本年地丁錢糧停其催徵遣趙申喬等前徃廣東㑹同督撫將朕軫念民生至意刋示宣布以慰輿情再恩詔内有賞賚緑旗兵丁一欵即令趙申喬等乘便動支彼處庫帑親行核實按名逐一散給俾各沾實惠爾等㑹同確議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年老諸大臣内於
  世祖章皇帝時居官者惟宋犖田種玉而已今年齒老邁雖閒居林下朕覩之不禁軫恤宋犖現有尚書品級在身田種玉著給與工部尚書銜俱准給誥封宋犖田種玉着酌加宮保以示朕不忘耆舊之至意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諭各直省老人
  書稱文王善養老者孟子云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飽帝王之治天下發政施仁未嘗不以養老尊賢為首務近來士大夫只論做官之賢否而移風易俗之實政入孝出弟之本心未暇講究朕因今日之盛典特宣此意若孝弟之念少輕而求移風易俗其所厚者薄而其薄者厚矣爾等皆是老者比回鄉井之間各曉諭鄰里湏先孝弟倘天下皆知孝弟為重此誠移風易俗之本禮樂道德之根非淺鮮也昨日甘霖大沛四野沾足朕心大悦爾等毋悞農時速回本地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二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三目録
  勅諭
  諭吏部
  諭刑部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内閣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大學士溫達松柱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學士舒蘭馬良綽奇常㤗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舒蘭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常㤗彭始摶鄒士璁沈涵兼管翰林院事左都御史揆叙侍郎湯右曾等
  諭户部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綽奇常㤗沈涵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大學士溫達等
  諭禮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三
  勅諭
  諭吏部
  川陜總督殷㤗前曾因病奏請解任調理朕念殷㤗清潔自持約束屬下恩威並用陜省軍民㒺不感戴朕甚愛惜令在任調攝已有諭㫖今病勢未能即愈總督印務雖有廵撫署理但陜西地方遼濶最屬𦂳要總督員缺不可久懸殷㤗著解任湖廣總督鄂海屢任陜西熟諳地方兵民情性俱所深悉且才具頗優將鄂海調補川陜總督特諭康熙五十二年四月初七日
  諭刑部
  朕聽政日久凡果係裨益民生之事有所聞見立即施行其聽之似是而鮮實惠者斷不行也京師及各省惟不稽延事件速行料理則凡事不至叢脞自無淹滯牽累之弊此乃本源要務也今趙申喬惟以農忙為言不
  諳甚矣若謂四月至七月有悞農功則八月正北方收穫田糓之候在南方係禾苖正長之時至廣東福建十月間始行刈稻種麥直至二月麥秋農民未嘗少有休暇也且有多事大吏及督撫等收受詞狀不預加詳察不速行審理案牘堆積完結無期終歲耕啇為之停廢小民紛紛嗟怨况遲悞事件豈獨四月以後乎即去冬詞訟延至五月亦妨農時前此恤刑之事每致淹遲以故停止此事亦與相似所奏無益也康熙五十二年四月初八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朕前一聞廣東米價騰貴即降諭㫖將漕糧截留由海運濟并作何速行賑濟之處交與九卿㑹議發常平倉積糓三十萬石平價糶賣已經交與趙申喬等前徃辦理今將軍管源忠又以米價騰貴繕摺具奏及朕詳問廵撫滿丕遣來奏摺家人口稱彼處雨水調匀麥稻茂盛現今收麥等語滿丕今又發常平倉積穀二十萬石見在平糶趙申喬等再到彼處賑濟民間斷不致乏食俟八九月北風起時動撥江浙兩省捐納米三十萬石用水師營戰船裝載由海運徃不惟米石可以濟民而兵丁亦得習練水師事務若廣東豐收將此運至米石一半存貯粤省一半分運閩省備貯庻於民生大有裨益爾等與九卿㑹議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
  諭内閣
  提督康㤗奏稱蜀省一碗水地方聚集萬餘人開礦隨逐隨聚差官力行驅逐等因繕摺具奏朕念此等偷開礦厰之徒皆係無室可居無田可耕乏産貧民每日所得錙銖以為養生之計若將此等乏産貧民盡行禁止則伊等何以為生果如滇省礦厰所出頗多亦可貲助兵餉此處所出無多該地方文武官員作何設法使窮民獲有微利養贍生命但不得聚衆生事妄行不法似屬可行爾等與九卿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武官係朕親驗騎射及人材壯健補授故爾識認文官皆係臨民之官關係尤重凡掣籖月官悉行引見應補授者俱行補授其年老不及者令原品休致惟在外陞補等官概不引見伊等賢否豈得周知嗣後作何驗看辨别爾等與九卿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今年八月時將江南捐納米内發二十萬石用鎮海將軍標下戰船及松江提標戰船狼山鎮標戰船裝載着總兵穆廷栻總管船隻浙江捐納米内撥十萬石用浙江提標戰船及定海鎮標戰船裝載着總兵吳陞總管船隻俱運至廣省此運米兵丁口糧及回汛時或遇風勢不順行船有阻亦未可定所需口糧亦宜預備帯徃不得動用賑濟額米江南織造署内朕曾預偹米一萬石如八九月間江南有動用處則已如無所動用將此項米石亦應一併運去所缺米石朕另行補貯着行文該督撫詳悉速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五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等
  先經拿獲海賊俱已發遣寧古塔等處現今陳尚義一百餘人又來歸誠伊等俱係熟識水性海道之人盛京金州地方着設立水師營將伊等發徃近據山東總兵李䧺奏請裁伊標水師營戰船十隻即將所裁數内截留數船分徃金州看守地方廵防海洋似有裨益着滿漢九卿詹事科道㑹同確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閏五月初九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學士舒蘭馬良綽奇常泰
  總督赫壽為廣東省運米所奏疏内以戰船今係大修之年俱各修理不堪應用請雇民船運米等語沿海各省設立戰船者特為防䕶地方裨益民生以備急需也今據稱戰船俱不堪用請雇民船可知戰船少而民間貿易之鳥船多雖有修船之名徒致耗費錢糧况修一戰船需用之錢糧甚多觀此將所修戰船或賣與民人或雇與民人貿易并將民人破壞船隻頂補充數揑稱修理亦未可定倘有用處將如之何此習相沿成風應用之時恐必致遲悞着問九卿令㑹議以聞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
  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
  三年鄉㑹試原期得實學真才自必以研究經書義㫖為根本蓋四書五經皆聖人講理明道之書貫始徹終無非精意近見鄉㑹試俱擇取冠冕吉祥語出題每多宿搆倖獲致讀書通經之士漸少今後闈中題目應不拘忌諱庻難預作揣摩實學自出着九卿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十月十一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舒蘭馬良傅爾呼納綽奇常泰彭始摶鄒士璁沈涵兼管翰林院事左都御史揆叙侍郎湯右曾等
  翰林官關係𦂳要必讀書立品方稱厥職今翰林官甚多朕皆不識自講讀學士以下編檢以上及滿洲漢軍由進士選入翰林者其中或有不修行檢日事飲博及詩文書法全不究心又或督學典試分考聲名不好者爾等㑹同九卿詳查舉出即行黜退各省皆有翰林九卿豈無聞見毋容狥隠其現在散館庻吉士及教習進士内有此等人亦舉出革退康熙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諭户部
  朕勤求民瘼無間遐邇雖在邊徼逺省偶有旱澇災傷無不訪察情形殫思賑救今歲直省各處俱獲收成惟廣東三水清逺高要高明四㑹五縣福建侯官縣福防㕔所屬福右衛二處甘肅靖逺衛環縣鎮原縣固原州固原衛平凉縣崇信縣慶陽衛靈州所㑹寧縣寧夏中衛寧夏所古浪所一十四處今歲夏秋被災各督撫已經奏聞雖各省地丁錢糧新經全免然一方災歉悉厪朕心艱食之際重以追呼朕所不忍其明年應徵廣東省三水等五縣額銀七萬七千九百兩零米一萬七千六百石零福建省侯官縣等二處額銀三萬六千六百兩零米六千四百石零甘肅靖逺衛等一十四處額銀四萬七千七百兩零糧八萬八千五百石零草八十四萬三百束零盡與蠲豁爾部即行文各督撫務湏星速奉行即刻遍行曉諭俾民間無徵催之累肆力東作用稱朕撫恤災黎至意倘有不肖有司奉行稽遲或借端别行科派使小民不霑實惠該督撫嚴察叅處如該督撫失察一併從重處分爾部即遵諭速行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
  諭大學士溫達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學士綽奇常泰沈涵等
  近見直𨽻各省考取武進士額數或一省偏多或一省偏少皆因不知其弓馬武藝止憑文章取中以致騎射嫻熟諳習韜畧之人多有遺漏嗣後考取武進士不必拘定額數俟天下㑹試武舉齊集京師令該部將各省赴試到部武舉照例考試弓馬將合式武舉等實數查明預行奏聞朕計省之大小人之多寡照考取文進士例按省酌定取中武進士額數考取時就本省巻内擇佳者照所定數取中如此則學習武藝弓馬優長者不致遺漏矣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文武考試雖曰兩途俱係遴㧞人才而習文之内亦有學習武畧善於騎射者習武之内亦有通曉制藝學問優長者如或拘於成例以文武兩途不令通融應試則不能各展所長必致遺漏真才嗣後文生員舉人内有情願改就武塲考試者武生員舉人内有情願改就文塲考試者應各聽其考試如此則各得施其所學文武兩途皆得真才矣着九卿詹事科道議奏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
  諭大學士溫達等
  地方文武官原為弭盗安民而設如平日綏輯得宜遇有草竊事發即時查拏誅滅何致刧奪若徒事招撫則官兵漸至疎忽草竊小賊益無忌憚於地方甚属無益嗣後山海盗賊有真心嚮化自行投首者該督撫察明奏聞其遣人撫諭招來之處永行停止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諭禮部
  爾部於一切禁止事件應加意遵行務期得當覽僧官等呈甚是現今京師各種僧人賢愚不一前有誑稱善知識等名與諸王大臣徃來生事者爾部不能稽查言官不能糾劾乃推諉僧官不能奉行深為溺職僧録司職甚卑微各處遊僧嘗脅制僧官至無容身之地若依此奏愈至查禁無人各種僧衆益恣意肆行矣着再詳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三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四目録
  勅諭
  諭大學士等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諭大學士松柱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揆叙
  諭戸部
  諭禮部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領侍衛内大臣等
  諭刑部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諭刑部
  諭南書房翰林
  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諭戸部
  諭戸部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諭理藩院
  諭大學士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四
  勅諭
  諭大學士等
  光禄寺先前每年需用錢糧六七十萬陸續節省核减一年止用四五萬兩且工部先前每年需用錢糧百萬有餘亦經陸續節省核减止用十五萬餘兩以致琉璃窑石灰監督舖戸等各所司之事不能承辦此雖云節省核减戸部錢糧反多致缺欠着九卿詹事科道將庫帑作何設法填補舖戸如何能辦伊等差使之處一併詳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
  此前徃臺灣換班人等乗坐船隻遭風擊碎部議照例着落武官賠補海面風勢險阻倉卒之間豈人力所能馭若與賊對敵失䧟被其焚刦應令照例賠補似此遭風損壞者並令賠補殊屬寃抑自後除遇賊不能剿捕
  損失船隻或因船被賊搶揑報遭風者議罪外仍照例令其賠補如果不幸遭風沉溺賠補應從寛免其船上溺死兵丁皆係因公殞命即有沒水幸得登岸者九死一生亦可憐憫地方大吏宜酌量恩恤以示鼓勵着九卿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松柱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揆叙
  近見翰林等官告假者甚多庻吉士給假三年考時復來如此去來任意所學安有進益此後除丁憂終飬外凡翰林庶吉士告假者應與致仕知縣一例現今教習進士内有告假者亦應照此例再科道官員職任甚重亦有任意告假回籍者爾等㑹同九卿一併議奏康熙五十三年二月十四日
  諭戸部
  甘肅一帶地方去年春麥失收秋田亦歉經該督撫奏報甚明其地俱係山田稍遇旱暵易致災荒是以舊嵗特沛恩澤蠲免租賦現在雖㨿該督撫設法賑濟借糶資給牛種此外更應作何籌畫使小民得所永有禆益著遣工部右侍郎常泰大理寺少卿陳汝咸到彼㑹同該督撫詳察地方百姓情形確議具奏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初四日
  諭禮部
  朕惟治天下以人心風俗為本而欲正人心厚風俗必崇尚經學而嚴絶非聖之書此不易之理也近見坊間多賣小説滛詞荒唐俚鄙凟亂正理不但誘惑愚民即縉紳士子未免㳺目而蠱心焉敗俗傷風所繫非細應即通行嚴禁其書作何銷毁市賣者作何問罪着九卿詹事科道㑹議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初四日
  諭大學士松柱等
  兩淮鹽課先欠一百八十餘萬兩自將李陳常補授運使所欠銀兩俱各賠完李陳常做官甚好實能効力鹽務將李陳常授為御史廵視兩淮一年鹽課江寜蘇州織造二處應觧銀兩仍照曹寅李煦觧送餘剰者將曹寅李煦啇人欠有銀兩俱令清補李陳常原係九卿舉出之員此運使員缺着九卿必如李陳常之人揀選保舉具奏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八日
  諭領侍衛内大臣等
  朕想喇藏汗一子前徃䇿妄阿喇布坦處娶親一子現在青海地方駐扎在䇿妄阿喇布坦處娶親之子䇿妄阿喇布坦若託詞愛壻留住數年不令之歸再如駐扎青海之子朕復憐愛留住伊處總無人矣豈不孤危况且喇藏汗年已近六十自當為其身計纔是伊之人少土伯特人甚多又兼秉性兇惡可保得常無事否喇藏將兇惡第巴殺死朕加褒奬封為扶教恭順汗伊真傾心内嚮不但朕知之即各處人亦皆知之但伊等厄魯特秉性猜疑又甚怠惰倘或事出不測朕雖憐伊伊雖倚朕此間地方甚逺相隔萬里救之不及事後徒貽悔耳即朕亦無法也朕此想甚屬逺大伊亦係曉事之人身後事若不深謀防範斷乎不可朕為喇藏汗時常留意特諭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初五日
  諭刑部
  朕避暑口外駐蹕山庄素稱清凉之地還覺煩熱想京師自然更甚朕時以民生疾苦為念今天下承平農商樂業惟有罪人拘繫囹圄身被枷鎻當兹盛暑恐致疾疫軫念及此不勝惻然應將在京監禁罪囚少加寛恤獄中多置氷湯以觧鬰暑其九門鎻禁人犯無論奉㫖亦着减其鎻條至枷號人犯限期未滿者暫行釋放𠉀過暑時照限補滿爾部即遵諭速行以副朕法外施仁至意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朕聼政年乆深悉民生利病凢國家要務無時不預為籌畫有奏摺人來朕皆詢問咸稱江南暵旱江浙米價亦不甚賤今春山東河南田麥歉收交冬米必騰貴彼時即亟為料理亦不能及徒空勞爾朕詳悉思維將漕糧撥三十萬石江寜府十萬石蘇州府八萬石淮安府揚州府共五萬石杭州府五萬石河南開封府二萬石着漕運總督親身閱兊速行運至令其加謹照數收貯有此米石軍民心安而米價自不驟貴且與通倉無甚關係較之一年所缺之數亦屬無多至豫省漕糧該部亦應預行詳議今若雨澤及時田禾豐收則此項米石由水路撥給他處亦可也康熙五十三年七月初十日
  諭刑部
  朕聼政多年勤求民瘼刑獄之事尤所留心詳閱直𨽻及各省題奏命盗各案自審結以至題請或踰時或經嵗部議又間有覆駁再令詳審者案内牽連之人雖笞杖輕罪不免覊禁以需完結淹歴嵗時離家失業至於饑寒病斃者往住有之朕軫懷民命深用憫惻嗣後直省刑名除重犯案内軍流徒罪仍應𠉀㫖完結外所有杖罪以下輕罪著各該督撫於審結日即行發落不必覊𠉀部覆只於䟽内逐一聲明務使無知罣誤之民早得脫身寜家以副朕哀矜體恤至意其不關題請各督撫應自行審結發落者仍著照依舊例爾部即遵諭行康熙五十三年十月十九日
  諭南書房翰林
  向來陞殿所奏中和樂章皆仍明朝所撰句有長短體製類詞後因文理不雅命大學士陳廷敬等改撰其章法皆以四字為句而奏樂人未易聲調仍以長短句法上下凑合歌之是雖文法易而聲調未易也今考察舊調已得其宫商節奏甚為和平必得歌章字句亦隨詞調則章法明而宫調諧此事所關最要著南書房翰林同大學士等詳考定議務使章法與聲奏恊和方為允當再察明朝諸樂是何人創立規模法度一並詳明具奏康熙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諭大學士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朕無時不以民生為念廵撫係地方專責大吏理應實心籌畫禆益民生年來浙江各府屬地方或有歉收之處小民頗苦每覽廵撫王度昭所奏事宜未見盡心於民生真有禆益河南廵撫鹿祐所奏事宜亦未明當爾等傳問九卿康熙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諭戸部
  朕撫御寰區勤求民瘼凢地方水旱災傷必詳加諮詢先事預籌其有荒歉上聞蠲賑頻施務令得所五十餘年來夙夜孜孜如一日也前因甘肅靖逺衛等處年嵗不登民艱粒食已多方賑濟本年錢糧或蠲或停而山地嶢瘠民鮮盖藏若不大沛恩施目前已自艱難來嵗更何倚恃這被災二十八州縣衛所康熙五十四年額征銀九萬七千八百七十兩零糧二十三萬九千四十石零草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八十束零俱著通行蠲免行文甘肅廵撫實心奉行務使比屋均沾實惠用副朕撫䘏災黎至意爾部即遵諭行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諭戸部
  朕臨蒞多年無時不軫念民瘼每嵗於直𨽻及各省凢民間暘雨期𠉀豐歉情形莫不留心訪察雖在僻逺必務周知偶值一二處災傷蠲免賑救不惜重費倉帑以蘇我民困也近思賑濟災歉以速為貴必待督撫奏報往返𠉀命使小民嗷嗷待哺何如豫備積貯於平時則所在有可恃之資糧而臨事免轉移之勞費今漕輓通行太倉充裕江浙地方年來頗有歉收州縣應酌量截留糧米分貯各處江寜原留五萬石今再截留十萬石蘇州原留八萬石今再截留二萬石安慶截留十萬石杭州原留十萬石今再截留十萬石皆於本年起兊内就近截留令地方官加謹收貯至應動用之時著該督撫題請爾部即遵諭行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松柱等
  直𨽻各省州縣等官或革職或被叅觧任或身故者妻子尚能回籍其縣丞主簿典史驛丞等微員革職觧任身故者無力回籍覊留異鄉不免凍餒甚至有全家死亡者即使犯罪致死亦與妻子無渉甚屬可憫且如各地方鰥寡孤獨不能度日尚設立飬濟院以育飬之此等微員理應撫恤自後將伊等作何令回原籍爾等與九卿㑹議以聞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朕觀宋儒周程張朱之學與四書相表裏為六經之階梯平易精實有禆學者嗣後鄉㑹首塲題宜减去經義兩道改為性理兩道並用八股體式俾人士知所誦習遵守以崇實學爾等㑹同九卿詳議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諭理藩院
  今年䝉古地方雪大先曽聽見下雪不知近日如何着理藩院派善於馳驛好司官三員令其馳驛出張家口古北口喜峯口三處直至哨地盡頭處回來牲畜被雪倒斃傷損勿得隠諱因雪大特差看伊等牲畜即以此意告之凢經過旗分俱着問明回來康煕五十四年正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九卿詹事科道
  科塲出題關係𦂳要鄉㑹經書題目已有㫖不拘忌諱斷不可出熟習常擬之題朕常講易及修定天文律吕筭法諸書人人皆知必以此等書擬題爾等皆係應㸃考試之官雖未派定何人然斷不可以此諸書出題表題亦不可出修書賜書等類不然則人皆可以擬題倖進真才何由而得張鵬翮為主考所出經書䇿論題皆主理學意義相同彼雖無情弊而所取之人甚多僥倖人殊怨之趙申喬所取觧元係倩人代作畏罪逃竄以致人皆不服趙申喬亦無言可以自觧然彼不過觀其文章耳其中情弊何由得知故知出題乃大有關係之事再房官亦屬𦂳要如房官有弊主考亦無如之何今每一房巻可令不同省房官二人同閲如一人有情弊發覺二人並坐則各知畏懼互相糾察矣部院衙門司官凡進士舉人出身者皆係例應分房之人若學問不堪不識文字何以衡文取士伊等亦宜考試或有非進士舉人出身情願考試者亦令考試再五經中式甚屬無益十七八嵗之幼稚皆能之不過手敏多冩字耳殊無實學至於表判諸士子皆是平日讀就現成文字進塲惟有抄冩並未搆思或可易之以詩頭塲文字七篇亦太多或用六篇爾等公同議之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卷五目録
  勅諭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諭吏部尚書張鵬翮等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諭吏部
  諭吏部尚書張鵬翮副都御史阿錫鼐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諭吏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等
  諭喇藏台吉察漢逹席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兵部尚書孫徴灝等
  諭戸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卷五
  勅諭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等
  部院滿洲漢軍及漢司官皆有辦事責任必謹慎勤敏始克稱職如有懶惰昬庸輕浮躁妄生事招摇疾病疲癃者豈容姑留又外省地方官内有大臣子弟及大臣保舉陞任之人恃伊父兄及保舉大臣更或倚藉師生恣意妄行督撫掣肘俱不能約束即如居官清亷之人亦應素位而行謹慎自持豈可自恃清亷徧僻固執乎爾等㑹同九卿詳議具奏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初三日
  諭吏部尚書張鵬翮等
  張伯行着暫停革職看守審理伊䟽内有不欺君并張元隆夥賊甚多將蘇州米糧買去等語廵撫係地方大吏管轄文武官員且有調兵責任若海中有賊即應率領官兵親身察拿况盛京山東江浙閩粤等省沿海地
  方設立將軍督撫提鎮水師官兵原為海防而設張元隆等銀兩雖多沿海一帶官兵豈能盡行賄賂鄭盡心陳尚義等本係海賊頭目朕乆已招撫拿獲今張伯行將伊等支吾搪塞希圖完事與伊不欺君之語殊為乖舛張伯行必深知賊巢始奏稱海中有賊務將此賊察拿審明具奏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初三日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朕嘗讀無逸篇留心稼穡乆矣去嵗臘前瑞雪盈尺時届陽節細雨連綿輿情怡恱早得布種矣所慮者起發太盛則收穫之際恐有二疸之虞爾等徧示民間時值耘耕即令苖稀䟽預防風霾朕以民生為念勸農為本已有所知不得不示特諭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十三日
  諭直𨽻廵撫趙宏燮
  朕每年春間行幸水淀近見民生雖不能家給人足比之徃時似覺差勝但村莊之中誦讀尚少朕思移風易俗莫過讀書非此無可上進况畿輔之地乃王化所先宜於窮鄉僻野皆立義學延師教讀以勉勵孝弟可望成人矣爾即徧示莊村皆知朕崇文好學之深意特諭康熙五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諭吏部
  趙宏燮簡任直𨽻廵撫已届十年勤勞供職實心任事旗民輯睦盗案稀少京畿重地趙宏燮着加總督職銜仍管理廵撫事務特諭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四日諭吏部尚書張鵬翮副都御史阿錫鼐
  張鵬翮等係特遣審理此案大臣欽交事件應盡心審明原委具奏這事情屢經前往審理並未將原委審明海中如果有盗賊張鵬翮等應同張伯行親詣賊巢查拿審明若海中無賊張伯行前奏不欺君之語乖謬顯然如此則事之是否自明其有應行請㫖之處宜具奏𠉀㫖審理乃屢次前徃未能徹底審明希圖苟且完事䝉混結案今又請將張伯行革職嚴審繕摺具奏殊玷官箴這事情仍着張鵬翮阿錫鼐前往徹底審明具奏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五日
  諭大學士温逹松柱李光地蕭永藻王掞
  自昔帝王敬天勤政凢遇垂象必實修人事以答天戒今嵗四月朔日蝕望又月蝕凢關係國計民生或有應改應行之處爾等㑹同九卿詳議以聞康熙五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諭吏部
  凢月選官員與民最親有關地方故令九卿騐看今僉云未聞並未將不好者舉出若薦舉賢員數人同薦更好至舉劣員一二人即可舉出嗣後月選官員有出身不明係人家僕或捐還原職官員内從前居官有劣蹟者九卿各㨿所見即行指出與其到任叅劾不若初選時黜退地方亦不受害如此則吏治咸修民生大有禆益九卿諸臣務須留心詳酌將此傳諭九卿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初五日
  諭議政大臣
  八旗馬匹俱已出厰着照出厰馬數令佐領下殷實之家並該佐領人公派拴養照常給發錢糧目下雖稍覺煩難後來䆒竟有益如有行動則從此騎馬前去一到口上彼處之馬又到諸凢便益着詳議其拴養駱駝之處一併詳議以聞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五日
  諭議政大臣
  總兵路振聲現率伊標兵前徃路振聲係諳練行間之人朕所稔知䇿妄阿喇布坦人少此兵足以制之若彼全力齊來似覺不足必湏倍加籌畫相度機勢而行着速行文提督爾等所議三處之兵派一大臣總統調度此兵乃西安將軍所管之兵將軍親徃不便又令大臣管轄應派一能辦事大臣與將軍公同啇酌而行着尚書富寜安去派新滿洲侍衛十員前徃効力現派法腦隨富寜安前去祁里德原係大臣着授為㪚秩大臣前徃推河亦派新滿洲侍衛前去着派出呢牙哈出婁鄭格令帶侍衛翎前徃厄魯特巴爾虎之侍衛官員亦令挑選帶去富寜安等馳驛前往進兵之時令從總督廵撫取馬匹牲口此二處派理藩院章京各一員西安總督料理軍務糧餉甚屬諳練廵撫亦好爾等議令廵撫料理糧餉甚是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五日
  諭議政大臣
  昨日所議之事朕再三尋繹䇿妄阿喇布坦作何謀畧雖不知其實其到我哈宻地方便不可為虗若彼傾國而來勢有萬餘我一總兵之力微有不足不可不預為週備也應着右衛兵即刻預備八旗查哈兒厄魯特巴爾虎兵内挑選千名發徃歸化城如用右衛兵時令其一同前徃鄂爾多斯阿寳額駙之兵亦應令預備一同前去着詳議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五日
  諭議政大臣等
  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處着善於馳驛賢能司官一員速去諭胡土克圖云有䇿妄阿喇布坦二千兵前來被我哈宻徊子厄敏並遊擊潘至善等領二百漢兵盡行殺敗殺死厄魯特九十人生擒厄魯特三人將此情由令胡土克圖速派人前往䇿妄阿喇布坦處去云中國至聖皇帝大沛仁恩欲天下共享太平安逸過日爾無故發兵被駐扎哈宻二百漢兵並幾箇徊子盡行殺敗今既被殺敗如何過日何不速遣使至皇帝聖前跪請伏罪若不如此懇求必至盡行剿滅衆生靈亦遭塗炭現在滿洲䝉古漢人並喀爾喀厄魯特各處之兵盡行預備我係出家人但為衆生憐惜性命兼念舊好差人指教於爾當作速跪請伏罪等語將此書稿繕冩呈覽具奏發往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九日
  諭喇藏台吉察漢逹席
  喇藏汗因與朕如一家相好先前將噶爾旦丹津發往䇿妄阿喇布坦去時朕曽降諭以為不可伊不聼朕諭今䇿妄阿喇布坦似覺難於發回又現有我兵攔路朕若彼時強將噶爾旦丹津力阻不許發去豈不好來今朕亦不能無悔辟如朕將蘇爾札誆哄帶來不發回去亦何不可但既為大君似此等事斷乎不行也如今爾汗部下無人勢力微小蘇爾札多帶人去甚好今䇿妄阿喇布坦無故前來將我邉境之哈宻侵擾被我二百漢兵㡬箇𤞑子擊敗令不堪當䇿妄阿喇布坦以哈宻青海人等視為容易而來而不知者且謂我忌憚䇿妄阿喇布坦豈知朕欲普天下一切大衆安享太平之至意耶先前朕原欲與䇿妄阿喇布坦在和卜圖烏蘭古木等處親身來㑹閲有言爾汗及䇿妄阿喇布坦不過在偏僻居住幾人耳祈聖主憐愛衆生奏請從寛朕遂中止先前剿㓕噶爾旦時噶爾旦之骸骨並伊之女凖齊海并屬下人等我俱應收取方是後來因䇿妄阿喇布坦將噶爾旦之屍首伊女凖齊海觧送前來其餘俱賞與䇿妄阿喇布坦伊等俱被我數次殺敗心寒膽裂此人盡知之現在喀爾喀厄魯特陜西四川松潘打箭爐雲南貴州等處俱已備兵爾汗可放心安居矣在邉口周圍居住爾等湯古忒之人等無知勿得妄生懼怕致有亂動我兵斷不擾害於人也其將此情由告爾喇藏汗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日
  諭議政大臣
  如今預備兵馬方好派黒龍江兵五百名並打牲索倫打虎爾兵五百名又三處喀喇沁兵一千名毎人俱着各帶長鎗鳥鎗此二千兵内打牲兵丁黒龍江兵索倫打虎爾兵着從口外往歸化城去喀喇沁兵着即騎伊等牲口自本處起程其口糧到湖灘河所再支領倉米倘口糧短少着支領唐三營倉米於八旗出厰馬匹内給與喀喇沁兵丁每人馬二匹如同歸化城查哈爾並右衛預備之兵發往推河地方駐札則不拘何處俱可去得矣交與議政大臣議奏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諭議政大臣
  喀喇沁之兵着噶倫兒帶去將他布嚢色白派出侍衛色楞放為副都統前去喀喇沁兵丁乃係用車裝載口糧如車上另行派人甚屬費米着將趕車之人即充入一千兵丁數内索倫打虎爾兵着總管保住並哈忒虎之子衣里布帶徃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諭大學士松柱兵部尚書孫徴灝等
  遊擊潘至善率領緑旗兵丁二百名擊敗䇿妄阿喇布坦侵犯哈宻之賊衆二千人殊為可嘉非尋常可比前雖諭令賞給朕心猶為未足今再加賞給此二百名兵丁各給與把總劄付其中陣亡兵丁十餘人亦給與把總劄付准伊妻子食俸今昇平日乆兵革休息倉卒間仍能如舊奮勇直前朕深為嘉恱因手書特諭着速議具奏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三十日
  諭戸部
  趙申喬同戸部堂官等具摺面奏時不勝氣忿躁急奏稱朝廷庫内帑銀啇人等侵蝕二百餘萬現今銅斤不能接續作速停止伊等採辦仍交與各關差官員方好等語朕亦可其所奏思設法補完缺欠銀両故將啇人所欠之銀俱清還戸部停其採辦其所缺銀両現今内務府追補與戸部無渉今䟽稱皇上神謀睿慮無微不照朕治天下惟寛仁是務此等細事素不縈懐且非不知為君者無庸干渉部院司官筆帖式辦理之事祇縁此有關係故耳九卿所議甚是今又何必好勝以圖更改䟽内又稱現有買來銅鉛五百五十六萬三千觔交完寳泉局五十四年銅額有餘等語既有一年有餘之銅鉛前靣奏時何不明白陳說為何如此躁急以致前後互異錢法事務係戸部專責爾部仍湏平氣屏私再行公同逐一明白議奏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二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六目録
  勅諭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九卿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諭吏部尚書富寧安
  諭户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星俄特常壽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户部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六
  勅諭
  諭議政大臣
  喀爾喀扎薩克王等着議政大臣㑹議宜給與一慿據伊等所住地方相隔遼逺若當有事即互相救援甚好况閔柱爾公之旗分尤逺居界外勢亦單弱喀爾喀等都是一様扎薩克倘有事故私去救援不知是與不是大家觀望事必擔悞今哈宻有信總兵官路振聲聞知即行徃救七日可到哈宻今喀爾喀等着給與慿據有信即相救援務俾不致有悞將此情由交與議政大臣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六日
  諭議政大臣
  據爾等所議欲將米石運至推河地方等語公閔柱爾所住厄德爾齊老圖地方與推河相去不逺祁里德等領兵在厄德爾齊老圖左近揀有好水草可以耕種及
  魚獸繁多堪以駐兵之處移兵駐劄則邊地既便於打牲又可保䕶公閔柱爾等眷屬將米運至駐兵處所不但有益而進兵亦近着運米大人將米運至駐兵之處其所食羊隻欲在内地扎薩克喀爾喀扎薩克等凑取三十二萬等語此如許羊隻一時不能驟得且路逺趕送艱難着將達禮杭靄之羊五萬隻張家口瓦爾達所管之羊五萬隻推河左近之喀爾喀扎薩克等凑羊十萬隻共羊二十萬隻進兵時隨後趕進不但有益行走亦甚便㨗并亦容易可得其駱駝欲在内地扎薩克喀爾喀扎薩克等凑取八千隻等語内地扎薩克無有駱駝人皆盡知惟喀爾喀扎薩克一處有如許駱駝焉能一時驟得自推河地方所進之兵食米者無多且運到米石之馬騾亦可一併駝米前進也如許駱駝若無用處只向喀爾喀扎薩克等凑取駱駝三千隻亦足充用運米一節不可遲緩將此事另繕摺具奏即宜施行其餘事件俟祁里德等議奏到日再行定奪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八日
  諭議政大臣
  據富寧安席柱所奏今年進兵取土魯畨等語今若在甘肅等處將馬匹喂養肥壯於九月間方取土魯畨則適值冬令且伊地方太近不如仍照原議明年前進攻取為是這事情着交與議政大臣議祁里德信息亦應等候再䇿妄阿喇布坦曽有秋天兵至哈宻之語總兵官路振聲力量單弱西安之兵既在甘肅等處喂養馬匹着將甘肅提標兵發與路振聲助力之處議奏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十日
  諭九卿
  近見甘肅廵撫疏稱固原等處地方今歲又旱田禾枯槁現今九卿㑹同速議但固原等十七處缺額銀米亦不甚多即分年帶徴被災之民斷不能完納應察明蠲免着九卿詹事科道將前事一併詳察速議康熙五十四年六月二十日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軍務事現今各省俱行捐輸若俟伊等所捐方行辦理或致悞事亦未可知軍務所需錢糧不多如俱動正頃錢糧則事既不悞而且有益此外若有地方官再行捐輸者於事裨益更多着諭議政大臣併行文京城大學士及諸大臣等再從前議政大臣所議之事到部後曾經復奏現今議政大臣議復一切事件着該部俱照前繕本用印奏聞康熙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等
  覽兵部為查臺跕奏摺已有三十餘次臺跕乃為軍機事務而設有應令特行馳送之事亦有應俟便發徃之事若不論𦂳要與否一概馳送則臺跕必致苦累將此傳諭兵部康熙五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諭吏部尚書富寧安
  朕因信任於爾所以此畨將爾派出事屬𦂳要闗係甚大凡事務仔細留心倘若無事行文將爾等掣回設或有事䇿妄阿喇布坦之兵勢一齊前來在臨近調轉之事曽經指示於爾但相隔地方遼逺有𦂳急事即飛馳報信來徃需得二十日軍機之事不可遲悞爾親身到處有調轉之事不必啓奏即與將軍商議酌量而行再有新滿洲隨朕行走甚屬習慣在哨塘亦甚熟練者選派十名與爾隨徃法腦係隨朕行走熟練之人哨塘等處甚屬要𦂳着隨爾去新滿洲之内有爾所知者令其帶徃再與都統阿喇納同去之副都統吳昆人屬平常而軍旅熟練爾在途間遇見即可帶回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初二日
  諭户部
  銅斤事情經九卿議覆結案商人所欠銀兩俱交部全完工部寳源局所欠銅斤亦已清還毫無欠缺伊等應賠内庫銀兩在内務府催追完結甚易與剖全無干渉今部以銅斤仍交王綱明等採買將拖欠銀兩分年坐扣已還銀兩仍交内庫所議全不是矣若將銅斤又交伊等以致再欠可乎錢法事務係户部專責應作何辦買銅斤不悞鼔鑄之處再議具奏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初二日
  諭議政大臣
  博貝所奏將呉良海歸服有䇿妄阿喇布坦所屬在厄敏處居住之厄魯特杜爾伯特丹津一千户之人招撫歸服若抗拒不服即行攻取似此動作以彰聲勢甚是其間設有不睦致相仇敵聞博貝之兵前徃以為大軍將至紛紛擾亂便可得彼真信雖䇿妄阿喇布坦兵來救授地方亦逺更有阿爾泰嶺之雪攔阻不能前進矣博貝又奏稱臣有兵一千五百僅已彀用不求增益若聖主以尚可增添有根敦扎薩克協理台吉羅卜藏之所屬翁科時之兵扎薩克濟納米達之兵此二扎薩克之兵原在和托古特一處行走與厄魯特攻戰熟練之人等再有扎薩克台吉阿禮雅之兵亦善於破敵將此三個扎薩克之兵添於我足矣其餘之兵既不知道亦不求助着即將此三個扎薩克之兵添給博貝帶領此兵前去遣人徃呉良海處以好言安慰云爾等原欲歸順我聖主今欲歸順應乘此招撫投誠若不傾服入於樹宻之處此乃無闗𦂳要相其形勢行事可也至杜爾伯特丹津以誠信確實差人招服大彰聲勢為要博貝剿撫前去時若有䇿妄阿喇布坦之兵向我喀爾喀直冲前來即着尋其後尾隨杜爾伯特之丹津與厄魯特散秩大臣車領伊等係弟兄令車領差伊親信能人冩給書信將現在所議之事發於博貝或派勤慎章京或筆帖式作速飛馳并帶車領人同去即令前去之人同博貝之兵一齊進發將此情由着交議政大臣議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初二日
  諭議政大臣
  軍務糧餉闗係甚要天時地利不可不通徹籌畫現今運米一事朕甚為躊躇前日直𨽻廵撫河南廵撫奏摺據稱牲口已如數起解又稱因雨水過多恐泥濘一時不能得到等語看來今歲雨水實大此頃牲口到湖灘河所定疲瘦不堪且前去路逺必至沍寒之時及至回來正歲底大寒人與牲口冷處不曾經慣必致大受傷損殊屬煩難所派大人雖竭力圖効亦無法可施及至奏請似覺誤事朕意將此㫖抄録與將軍費揚古並散秩大臣祁里德等滿洲索倫䝉古兵糧若可以節用支持到明年五月則今歲預備齊畢來春青草一發即令運米如何議政大臣速行詳議具奏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四日
  諭大學士松柱學士查弼納敦拜星俄特常壽
  閲刑部奏章繁複者甚多皆由府州縣司道各官審録供招盡行全載所致該府司道果讞有别情自應叙入若無互異之處但註明該府司道與州縣各官歴審皆同一語止將州縣初招並督撫等大吏審擬之處叙明本内足矣若將前後陸續審報供招雷同備載徒使繕冩重複案件亦至遲延户部奏章亦有類此者着九卿詹事科道㑹同議奏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初四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朕禮遇諸大臣甚優自始至終無不期其保全凢官員才守及居官之處靡不詳察朕曩廵狩至龍泉闗駐蹕之日曾面詢趙鳯詔噶禮居官何如趙鳯詔奏稱山西地方官噶禮第一清亷一錢不要朕以鳯詔乃趙申喬之子斷不欺朕聽信其言屢擢噶禮至江南總督又奏稱婦女不失節乃當然之事居官不受賄亦當然之事如居官受賄即與婦女失節等朕諭爾言雖則鄙俚誠能如此存心甚佳迨噶禮事敗後朕詢尚書張鵬翮曽奏趙鳯詔居官貪婪近晉撫蘇克濟摺奏趙鳯詔受賄甚多應行糾叅朕手批令其停止以俟悛改乃諭㫖未到叅本已至今閲趙申喬所奏詞意忿激殊非大臣之體著飭行仍令在任供職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諭户部
  朕蚤夜孜孜軫懷民瘼四方水旱時勤諮詢惟恐閭閻之蓋藏未裕一遇儉歲收穫失望窮黎即無以資生也直𨽻順天保定河間永平宣化五府所屬地方今歲雨水過溢田畝被渰者甚多穀耗不登民艱粒食現今緩征賑借雖惠澤頻施而來春應辦錢糧若仍行徴取則民力匱乏輸將難繼着將五府州縣康熙五十五年地丁銀八十五萬五千八百兩零糧米豆穀一十一萬五千五百石零草九萬四千九百束零俱通行蠲免爾部行文該督遍飭所屬實心奉行俾窮鄉僻壤均沾朝廷德意倘有不肖官吏私徴侵蝕者察出定行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三十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六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七目録
  勅諭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等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
  諭偏沅廵撫陳璸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議政大臣
  諭大學士松柱等
  諭戸部
  諭議政大臣
  諭議政大臣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七
  勅諭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等
  凢事滿漢大臣應公同一心辦理兩議殊非善習世祖皇帝時兩議之事甚少即間有兩議者亦滿漢大臣公同署名具奏此制甚善至今遵行近見兩議之事滿漢大臣各自署名此風漸不可長著吏部都察院察議具奏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三十日
  諭大學士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查弼納敦拜渣克旦勒什布星俄特常壽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摶鄒士璁
  江南地方遼濶關係𦂳要江寜廵撫員缺未經補授安徽廵撫梁世勲已令調來引見今總督赫壽又丁母艱
  通省無一大吏印務交與藩臬署理關係甚大赫壽著照常在彼辦事速行文左都御史范時崇星馳來署理江南總督印務俟范時崇至江南接受時赫壽再行來京總漕施世綸駐劄之處去蘇州甚近江寜廵撫印務著施世綸星速署理其總漕事務施世綸照常辦理毋致遲悞以此傳諭九卿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
  諭偏沅廵撫陳璸
  朕御極五十餘年於誠偽公私之介詳加審辨萬幾之暇勤求古帝王先聖治理無不專務誠敬屏棄虛浮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垂訓甚明是以朕孜孜圖治亦皆崇尚實政不貴空言督撫係地方大吏凢關係民生興利除弊有禆風化鼓舞士子果有真知灼見者即應竭慮殫心見諸躬行以利地方若徒摭拾浮辭沽名要譽不但無禆政治且恐有累民生即如張伯行初授廵撫時即稱移風易俗家給人足報効朝廷迨後絀於才力張弛失宜反致漸生事端擾累民生地方盈寜之狀迥不如前此非不能身體力行言過其實之故乎今覽陳璸條奏數欵皆伊職分内應行事宜當於力見施行後再行具奏乃將空言妄陳殊屬無謂且督撫身任地方最重者年榖順成民生樂業陳璸甫授湖南廵撫衆災紛紛此必撫綏安輯未盡其道上干天和之所致也䟽稱湖南徴收錢糧每兩加至一錢二三錢不等並不指明加徴起自何年趙申喬昔任偏沅廵撫時居官甚清知其於加耗一事禁止甚嚴今覽陳璸所奏豈是趙申喬亦未曽禁止耶陳璸身係撫臣一切事務不圖躬行實踐將乆經定例禁止之事故張大其言沽名條奏殊玷官箴加耗起自何年何撫著陳璸即行指参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諭大學士松柱等
  前曽屢次議將張伯行拿問朕念伊居官清亷不受餽送故雖經革職而伊缺亦未經補授今調來引見甚糊塗無知實非堪任廵撫之人但能杜苞苴操守甚好於kao錢糧無多之處令其管守於商人錢糧俱有禆益其傳諭九卿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諭議政大臣
  現在議政所議之事既現在等𠉀信息乘此時將八旗漢軍及漢人内有家道殷實情愿自備軍前効力者并𠉀缺人員作速傳集著吏戸兵三部查明具題引見先期發往俟遣往大臣到日將地方官内有不堪劣員即行革退將伊等補授於事有益不致有悞矣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初九日
  諭大學士松柱等
  武官不論大小朕俱親騐補授各於營伍事務黽勉効力部院滿洲司官今入侍衛班次行走漢官亦時常引見所以俱各勤謹惟外省州縣官員雖調來引見仍未能周知九卿大臣俱有言責伊等亦當留心可傳諭之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諭戸部
  朕統一寰宇宵旰孜孜惟以年榖順成民生康阜為念故凢地方水旱情形必時加諮詢其有歳偶不登即詔所司亟行蠲賑五十餘年來未嘗稍懈前因甘肅靖逺衛等處年歳歉收既已多方籌畫蠲賑頻施復將甘肅被災二十八州縣衛所康熙五十四年額徴銀糧草束通行蠲免但被災之餘民鮮盖藏若非再沛宏施恐來歳辦賦猶艱除寜州隴西渭源狄道臨洮五州縣衛五十五年額徴銀糧草束已經蠲免外其靖逺等二十八州縣衛所五十五年額徴銀九萬七千八百七十両零糧二十三萬九千四十石零草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八十束零亦盡與蠲免諭㫖到日該督撫即遍行曉示俾遐陬僻壌莫不周知務期均霑實惠以副朕軫恤邉民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諭議政大臣
  大兵行動運送糧餉安設臺站牧飬馬匹等事俱係領兵將軍責任今米糧不能運至皆由砂磧地方水草用竭之故昔朕曽親領大兵在無水草砂磧地方走過所以深知耳中路出兵時沿途留下一邉水草處行走以牧放牲口爾等大臣所親知者身為領兵將軍而此等事務全不知曉閉目直前致沿途水草如火燒赤地後隊兵馬及運米牲口有不至窮窘者乎朕曽屢向衆大臣云領兵大人甚難凡事用心不可不周到今歳停止進兵𠉀種地及一應物件預備完畢審看兩下軍情再行定奪之説即為此故也且去年哈宻二百兵丁殺敗䇿妄阿喇布坦時衆大臣俱欲進兵如果彼時即行進兵路途遥逺糧米焉能接濟現在駐劄食用糧米尚不能接續以致如此遲誤若即進剿不知作何景况矣如喀爾喀一路將軍穆塞祁里德等所統之兵俱係滿洲䝉古行走經練之人並無糧餉不足等事席柱等雖係精兵因不曽行走經練所以如此現在兵馬倘致饑餒糧若不到關係甚大行令將軍席柱提督師懿德總兵官等著仍駐彼處於兵丁内酌量汛守調遣足用之數留用其庸懦不堪者著㑹議撤回此兵回來時器械斷不可沿途遺棄若有行走處將此經練之兵發徃此事議政大臣等所議周詳著照議速行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諭議政大臣
  差往䇿妄阿喇布坦之克什圖保柱並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之使人及䇿妄阿喇布坦到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之使人潘提忠内等俱已來到朕俱詢問其䇿妄阿喇布坦情形皆已悉知䇿妄阿喇布坦乃係巨猾奸詭之徒甚屬無耻抵死頼説朕之使臣非係使臣㫖意非係㫖意是部文等語今爾諸大臣等向克什圖保柱等詳詢䇿妄阿喇布坦情形將目今差去之使臣克什圖保柱并胡土克圖之使人初陽托音及䇿妄阿喇布坦之使人潘提忠内等一同遣往此事乃係大事將作何遣往等處著諸議政大臣㑹同副都統以上並九卿大臣等各陳所見詳議再傳諭與漢大臣等從前但以兵馬糧米牲口路逺難到為念今兩路兵馬糧米諸凢齊備悉已現成祁里德等之兵米剰有二千餘石在彼收貯而西路之米亦皆陸續運到兩處之米委屬充裕無容計慮今將運米之事稍緩為善於牲口亦屬有益去年隆冬嚴寒之際尚且將兵米俱已運到况今夏月正草發之時更有何慮乎朕從前中路出兵時曽於沿途按站留米令煑粥以贍營中困乏饑餒之歩行跟役并貿易人等大有禆益今亦令兩路進兵之站每站留米二石如此則運米之牲口駝載亦可輕便且每站若皆有米則人斷不致死於饑餒䇿妄阿喇布坦鄙猥之徒何足為慮我惟以人之性命為𦂳要耳至將軍席柱原係做過䕶軍参領及侍衛之人朕所稔知亦曽臨陣對敵第漢伏好而人無主見一應軍務糧餉俱將軍責也伊云我統領兵馬運米之事與我無渉糧到我行等語可見席柱無將軍之材將此處著諸議政大臣確議再總兵官路振聲一聞侵犯哈宻即行圖効領兵徃救且聞伊愛惜標下兵士甚屬出力著路振聲入議政賞與翎子㨿䇿妄阿喇布坦奏懇遣使一賢能大員等語伊並不認罪不遣人來若我令大員前去殊不相稱其克什圖保柱出使䇿妄阿喇布坦處所已經數次今若加大銜與克什圖保柱差徃前去即係大員矣再凢為使臣者果能一體同心於事方克有濟若内有不睦互相掣肘彼此言語矛盾一有差失則無益於事伊等有不合處即當明言為是再派出在京一人偕克什圖保柱前去此處亦著大臣㑹議朕寫㫖意時令克什圖保柱等面看繕寫伊等謂有未宜處朕即改之其再明示諸大臣我兩路兵馬牲口糧米一應俱已齊備兩處軍中業已種地秋季可收此番使臣到䇿妄阿喇布坦處伊或認罪俟得其䆒竟如何之時將我大兵逐漸進至伊地止説㑹講遣徃伊既可以遣兵二千到哈宻㑹講則我䕶送使臣前徃之兵並非進剿之大兵亦無不可也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十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七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八目録
  勅諭
  諭兵部
  諭工部
  諭户部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松柱
  諭大學士九卿
  諭議政大臣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總督滿保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户部
  諭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馬齊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八
  勅諭
  諭兵部
  䇿妄阿喇布坦無知蠢動侵擾我哈宻應遣發大兵即行殄滅但朕好生為念不忍驟加剿除因備兵邊地遣使宣諭冀悔罪自新為中外生靈計其萬全措置之際必籌其前後慮及久逺由小識大防微杜漸朕之意即此也至怒乃細事耳以之為辭甚屬鄙俚自䇿妄阿喇布坦侵擾哈宻以來朕惟出之以雍容未嘗形諸聲色與在朝大小臣工公同商酌辦理並未欲逞一已之怒親自統兵征剿劉䕃樞聽信訛傳邸抄妄行具奏且前奏摺内有欲分界之意䇿妄阿喇布坦乃朕及衆所深知者豈可如此置議乎劉䕃樞尚未衰邁着乗驛前赴我軍駐劄諸處盡心周閲矢公詳議具奏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諭工部
  趙世顯奏稱江溜北徙花園港地方被冲坍塌一百二文瓜洲息浪菴前石馬頭亦被汕刷坍塌等語倘江流日漸北徙冲刷瓜洲城垣必致危險事關民生非預為籌畫修堤保䕶斷乎不可着江南督撫總河總漕速行親徃詳加察勘作何修堤保䕶城垣勿致危險之處作速詳議一面動帑修築一面奏聞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二十一日
  諭户部
  朕惟民為邦本必年穀順成家給人足乃愜朕撫育元元之意自御極五十餘年宵旰孜孜無論遐方近地編民疾苦必備悉諮詢設有水旱蠲賑頻頒務講求實惠霑被羣生蓋不徒事軫恤之虚文也直屬順永保河宣五府去歲雨水過溢穀耗不登因全蠲額賦發米減糶今廵撫趙𢎞燮以目下正當青黄不接之時順永二府米價騰貴疏請借道庫銀六萬兩委員赴乏米州縣貴買賤賣朕思閭閻蓋藏未裕本地出米無幾以銀易米恐米價反致翔涌現今京通二倉積米甚多不如將舊米分發二十萬石於各州縣賑濟乏食窮黎官無轉售之勞民獲現在之米於地方大有裨益且畿輔地近京師輓運亦易着大學士等㑹同九卿速行詳議具奏特諭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二十二日
  諭大學士松柱
  詢問外省來奏摺人等僉云麥子甚好但路上未曾遇雨據此暵旱似覺稍逺現今麥穗秀齊甚屬可惜穀則尚無妨也朕望雨心切甚覺不安爾將此㫖録出發徃京師令大學士九卿㑹同再行祈雨至於政事若有可議之處各抒所見公同㑹議以聞特諭康熙五十五年四月十九日
  諭大學士松柱
  二十六日到熱河夜大雨二十七日夜間又大雨因雨大河水長至七寸内流之水甚濁是以閉塞閘口此處雨水儘多無煩祈禱問京師來人云並未下雨朕心甚是憂慮大學士松柱冩此㫖問在京大臣京畿左近麥子光景及暵旱情形并問從外來人其暵旱逺近何如有陸續得雨之處否着速繕摺具奏康熙五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諭大學士松柱
  宻雲縣至邊北雖雨水霑足無煩再祈然京城左右仍屬亢旱朕甚不安不知爾衆大臣如何目前五月端午恐互相㑹飲應行嚴禁並令各官竭誠祈禱爾將此㫖速發京城傳諭九卿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諭大學士松柱
  近觀部院諸臣並不以朝廷事務𦂳要民生關係重大為念惟圗恩威由已多方設法以結黨為事現今部院諸臣越次超陞者多而侍君禮儀尚且不諳况其他乎今值暵旱之際朕心甚憂慮不安兩發諭㫖始見臣等不勝懽忭之語朕心深為失望由此觀之九卿並未㑹集或止聽一人之言耳為臣如此不謂之欺君難矣總之伊等結黨甚衆苟非悉係伊等援引之人科道言官縁何不行糾叅恐將來更加滋蔓故將原任大學士馬齊仍行補授松柱將此㫖繕冩發徃切責諸臣特諭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二日
  諭大學士九卿
  京畿左近至此時雨水未足朕心甚為躊躇宻雲縣至口外等處俱已不需雨澤現今田禾顔色甚佳及確問外來之人雨水不足處頗有念京師地方非他省可比各處就食者甚多太平已久滋生人口多至數倍所以平素間諄諄以此處面諭衆大臣㑹議今值亢旱之際若不預籌為君為臣者所理何事乎閲此次報内糧價又長定例八月内放米去年勅諭年内支放今若𠉀至八月糧價必益至騰貴着於五月初十日起即行支放至京城米石若仍行減糶甚屬有益着稍添糶賣朕此㫖不能周備若有應議處各抒所見議奏特諭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諭議政大臣等
  喀爾喀之兵現在㑹議撤回更換班次者原欲明春備兵前去今滿洲緑旗兵扎薩克等之兵總計無不足用之處喀爾喀備兵前徃着令停止内揀選二三千精兵凖備其餘停止俟進兵時從此㑹議行文酌量調遣進發若喀爾喀之兵多行派出在伊等無看守牲畜之人且亦無用處也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二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閲今歲督撫奏摺陜西山西河南山東麥俱大收直𨽻地方分數尚未奏聞京師麥價未見甚減去歲此幾省亦曾大收乃麥價騰貴至今京師左近所賴者山東河南之麥亦兩省俱通水路不知一年販來者幾何據此看來富商大賈預行收買以至麥不得均糶從前江南糴買湖廣米榖自湖廣買去數目俱具摺奏聞知㑹督撫大有裨益陳詵趙申喬等俱知之今山東河南除陸路販賣者無庸稽察外自水路買來麥穀數目若干可否照湖廣例具摺奏聞之處着大學士九卿㑹同確議具奏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三日
  諭總督滿保
  覽奏生畨四千一百餘口傾心向化願同熟畨内附等語生畨逺居界外從未投順今慕義輸誠請入版籍着該地方官加意撫恤倘有侵派擾害者該督撫即行指名題叅從重治罪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每年修理橋道所用錢糧甚多止不過萬兩足用且墊道工部侍郎毎次必有一員隨行應着隨行侍郎酌量帶領錢糧與嚮導官員等公同監看搭橋墊道不但錢糧不致糜費而夫役亦得均霑實惠將本發回着户工二部㑹議具奏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諭户部
  鼓鑄一事闗係國用最為𦂳要故商人所欠銀兩已撥内帑補完毫無虧欠甚覺清楚今因八處督撫銅觔不能依限解到爐座久停又議交商人採買噐皿舊銅殊屬不合若將銅觔又交伊等採買必仍至虧空斷然不可趙申喬等係管理錢法大臣伊等屬下不無官員商人可以採買採買亦無不得之處今現有代商補還銀兩即動支此項交與錢局官員採買未為不可因降諭㫖詢問令其具奏趙申喬敦拜㑹議動支代商人補還銀兩除節省銀三萬兩外毎銅一觔合銀一錢二分七釐交與錢局官員採買器皿舊銅一百三十三萬觔以資鼓鑄若尚可節省處仍行節省俟八處銅觔解到另行請㫖等因着照所奏行康熙五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諭九卿
  浙省數州縣地方雨水頗大朕先聞知即着預為酌議傳諭九卿業已議覆專俟該撫具題今廵撫徐元夢奏稱各府屬田畝積水漸消民間俱已種稲仁和等九縣湖州一所俱未成災惟金華府屬蘭溪衢州府屬龍游嚴州府屬建德等五縣嚴州一所成災是實等語除未成災地方不議外其成災七縣一所酌量撥米運到散賑平糶使窮民均沾實惠勿致失所察勘分數照例蠲免之處着九卿速行詳加確議具奏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十九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原任將軍席柱本係小人朕加恩用至將軍伊在西安地方保題官員揀選兵丁俱貪賄賂今議政大臣悉經審出又聞席柱為副都統䕶軍統領都統時凡放官挑披甲䕶軍時亦混行取利左翼人無不知聞貪婪無耻甚屬不堪殊負朕委用之恩似此並無一人題参科道係朝廷耳目之官俱有糾参之任滿漢内有此等者或滿科道或漢科道俱可題参爾等進京時傳齊科道以此㫖諭之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倭票不過一貿易之印記並非行我地方官之文即如現今在京賣紬縀布疋之人與江南浙江買賣人各執互結印記彼此交易無異各闗差官員給洋裏買賣人印票亦不過便於稽查而已並非部文又非㫖意如此置議未免太過廵撫既不明白部中亦不明白照此則商人如何貿易以此諭知九卿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八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朕聞蘇松兵丁習氣甚不好自胡駿到任因其約束嚴峻兵丁幾起釁端總督廵撫提督等恐張大其事未行奏聞潛行消滅至於給餉俱係知縣等微員所以兵丁甚不寧静此事漢大臣皆知之胡駿先在海島征剿効力漢仗亦好特為兵丁惡習所迫故爾奏請改調部臣未悉此情議將胡駿居官能否之處行查該督甚是但若將此事行查以胡駿改調别鎮則兵丁惡習愈長况崇明處在海島民稠地廣不可無一稍大文官應將江南所屬地方事簡道員一員移駐於此其問九卿具奏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九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八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卷九目錄
  勅諭
  諭貴州廵撫劉䕃樞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蔡升元王之樞渣克旦彭始摶星俄特顧悦履薩哈布常鼐等
  諭戸部
  諭兵部
  諭大學士馬齊等
  諭大學士九卿
  諭内閣九卿
  諭吏部
  諭大學士九卿科道
  諭議政大臣等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九
  勅諭
  諭貴州廵撫劉䕃樞
  軍機事務關係重大一言可以鼓勵士氣一事可以退縮人心國家大事無有似此𦂳要者本朝自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迄今百有餘年所向成功事事上應天心以正討逆廵撫劉䕃樞乃讀書之人年已八十非無知少年可比初以朕為中主有不能忍怒之語及至軍前無可奏對又稱邉地雪深三四尺糧何以運駝馬何食於此愈知其無能矣外藩䝉古共有百餘部落甲兵數十萬人無糧餉馬無草乾自古以來及本朝百餘年如此極寒之地何以各安生業耶觀其一經雪後驚惶失措忘其身為廵撫秉節鉞以轄文武如敵稍強勢必致
  以曹申吉羅森方光琛之徒為師也朕三統大兵曽當嚴寒盛暑乆行沙漠不毛乏水之地於軍機事務以至喂養駝馬之方無不熟悉然後知古人論兵不得其道多無成功每至敗事深為歎息朕中路統兵至上都波羅河屯於三月十六等日遇雨雪風霰自京師運米出口馬匹肥者倒斃反多而滿洲兵丁馬匹不甚傷損䝉古馬匹如常於此可知軍前馬匹當看喂飬之能與不能古人乗春以圖䝉古者之為失䇿也朕近訓兵校獵至烏里雅蘇泰八月十六日嶺巔雪深尺許至行營中只有七寸駐蹕二日至十九日雪便全消此地去京師七百里即已如此劉䕃樞如見黒龍江東海北海等處之雪江中氷結八尺必奏請毁城郭棄地方盡行移徙矣古人云雪盈尺表瑞過尺成災劉䕃樞今稱巴爾庫爾地方雪深三四尺係伊親見抑或係何人告語並未聲明仍交劉䕃樞往看三四尺之雪果屬親見着㨿實直奏倘復聼信他人妄誕之語驚恐無措冒昧奏陳亦着㨿實直奏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諭大學士馬齊松柱蕭永藻王掞學士蔡升元王之樞渣克旦彭始摶星俄特顧悦履薩哈布常鼐等
  張伯行條奏社倉之事前李光地為廵撫時曽奏請立社倉開水田嚴保甲禁小錢朕諭此等事言之甚易行之甚難爾且試行幾年再看其後試行終無成效民亦受累設立社倉遇年歳豐收止可行一年耳不便乆行也倉糧庫帑設官專理尚且虧空此所收榖石交與百姓收貯寺廟公所虧空又何待言耶其間有果否可行之處爾等㑹同九卿啇酌詳議并詢問張伯行具奏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諭戸部
  朕統一寰宇無分中外皆欲乆安長治共樂昇平宵旰孜孜五十餘年未嘗頃刻去懷也策妄阿喇布坦前曽頻行請安遣使來往近忽狂悖侵擾哈密哈密係我編置佐領之部落與内地無異若不遣發師旅置之不問斷乎不可故特徴兵備邉一切飛芻輓粟悉支正供毫無累及閭閻然而行軍置驛及諸凢輓運皆由邉境今歳山西陜西二省雖屬豐收喜登大有獨念邉民効力轉輸無悮急公固其常分而民勞亦所堪恤若非格外施恩何以昭示鼓勵兹特大沛膏澤加意培養着將沿邉一帶運糧地方自山西大同府屬前衛右衛大同懷仁馬邑朔州保德等七州縣衛直至陜西延安府屬府谷神木安塞綏德米脂安定呉堡保安榆林保寜常樂雙山魚河歸德嚮水波羅懷逺威武清平甘肅屬山丹髙䑓古浪莊浪西寜肅鎮寜夏左屯中屯平羅中衛靈寜平凉固原鎮戎西安慶陽阜城甜水河州蘭州洮州等四十二州縣衛所堡康熙五十六年額徴銀八萬六千一百兩零糧米豆榖三十一萬七千七百二十五石零草二百七十六萬五千九百束零通行蠲免並將從前積年逋欠銀糧草豆亦悉與蠲除諭㫖到日該督撫即遍行張示使遐陬僻壤莫不周知仍嚴飭所司實心奉行以副朕加厚邉民至意其或陽奉隂違澤不下䆒該督撫題叅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七日
  諭兵部
  朕惟國家綏靖邉圉剪除賊㓂必湏士馬飽騰行間奮勇乃克立奏膚功則恤兵之道宜亟講也朕御極五十餘年無時不以愛飬士卒為念内而八旗禁旅外而各省緑旗視同一體或代還私債或遣官犒賞或嚴禁尅减或察覈虛冐所以體恤之者惟恐不至近䇿妄阿喇布坦狂逞跳梁侵我哈宻故特徵兵預備既已轉輸糗糧又復頒給馬駝籌畫倍周加恵尤渥而山西陜西緑旗兵丁曽奉調遣裹糧逺渉資用維艱每預借公帑例應扣餉抵還而始終從軍兵丁披堅執銳戮力戎行又責以還帑償補之事朕心深為憫惻是必特沛格外恩膏乃足鼓勵士氣除回汛兵丁所借銀兩外其始終從軍之緑旗兵丁所借帑金四萬八千八百二十両有零咸與蠲免凱旋後弗復扣抵再嚴飭統轄將領實心奉行倘有仍行私扣者該督撫㨿實指叅從重治罪以仰副朕軫恤邉兵至意爾部即遵諭行特諭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七日
  諭大學士馬齊等
  朕令大臣皆奏宻摺最有關係此即明目逹聰之意也前古帝王行之者少朕臨御五十餘年凢臣下奏摺細加體察殊有禆益設若浙江廵撫摺奏秋成八分其福建從浙江過者詢之或云十分或六七分一有参差便可知其虚實矣摺奏之或公或私朕無不洞悉如果屬有益即當酌量施行倘有狥私報復害人者即時發出令衆知之彼之真情有不畢露者乎凢一切奏摺皆朕親批人不能知内中亦不存稿如張鵬翮為總河時其所奏摺有一非朕親批者乎既許摺奏諸王都統大臣等不能測摺中所言何事自然凢事皆戒謹恐懼在今日開言路之法莫善於此凢為小臣時大都願開言路及為大臣則又不願而不知摺之公私朕一見自悉不能掩也爾等可傳諭九卿特諭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八日
  諭大學士九卿
  設立社倉止一年可行若年乆便不能行朕甚留意此事李光地為廵撫時曽試行之因難行至今尚未具奏張伯行謂知府謝賜履稱永平府屬州縣從前俱有社倉今年春間乏食將倉糧借出民甚頼之既然如此永平府所屬地方民人縁何流往盛京幸將軍撫恤乃得給與口糧養贍耳今年直督趙宏燮具題常平倉米石及庄頭等糧米俱已用完請借銀買米賑濟朕發通倉米二十萬石遣大臣官員分路賑濟今張伯行及知府謝賜履既稱設立社倉於民大有禆益着交與張伯行謝賜履二人於永平府屬地方舉行五年如果有益再於各處舉行爾等㑹同九卿詢問張伯行議奏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初八日
  諭内閣九卿
  人命案件關係重大不可少有疎忽朕御極以來凡奏讞刑獄及秋審朝審等事必極其慎重細察情罪反覆披閲俱可成誦如此詳勘毫無疑竇方分别輕重批發施行閲今年朝審情真人犯無多止有七十餘名迨三次覆奏後勾决時正法者不過二三十名朕勞心政治從前微有怔忡乆已全愈今年於口外水土好處調養朕躬較往年頗覺康健並無他恙近日舊疾又微覺發動若朝審事件復加詳閲稍屬煩勞除緩决人犯細加分别將年乆者多從减等發落外其朝審情真人犯朕意今年處决仍着停止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十二日
  諭吏部
  劉䕃樞前奉㫖親赴軍前並未周閱營盤即稱患病不𠉀㫖下回至甘州且云入冬後雪深數尺恐懼奏陳今令伊親閲彼處積雪情形㨿實直奏又不遵㫖往閲仍托病求回原籍若伊意欲乞休乆當䟽奏乃未奉㫖之前顧戀官職不請休致及至軍前少經寒雪即舉動失措違㫖退縮奏請回籍理應從重治罪但伊年老聞訛傳之虛言遂輕信妄奏且自起用以來居官頗優操守亦清文武官員稱其寛平兵民亦多感戴伊奏摺情辭甚屬可憫諭㫖到時即着回貴州辦事從寛免其議處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十六日
  諭大學士九卿科道
  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之大小者且不可忽大者益冝留心爾等在衙門或能辦理事務或以清白自持亦止在一身耳其關係封疆大事思深慮逺往往不及講究即如海防乃今日之要務朕時加訪問即下至水手亦常詳詢故具知曲折外間雖督撫提鎮亦或未能周知也朕南廵過蘇州時見船厰每年造船出海貿易多至千餘回來者不過十之五六其餘悉賣在海外齎銀而歸朝廷造海船數十隻便湏數萬金民間造船何如此之多聞得海船桅木龍骨等皆中國所産海外無此大木所以商人射利偷賣即加查訊彼但揑稱遭風打壞此最叢弊作何禁絶海外如吕宋噶囉吧等口㟁多聚漢人自明代以來有之此即海賊之根也官兵出哨或遇賊船四五隻官兵船止一二隻勢不能敵舵工又不肯奮力向前將領亦無可如何不過尾追趕逐而已何能剿滅耶又張伯行奏江浙間米俱出海販賣朕聞此語亦未盡信然不可不為預防出海貿易海路或七八更逺亦不過二十更所帶之米使足敷口食而止不應太多海中東洋可使貿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第當如紅毛等聼其自來耳若出南洋必從海壇經過此處截住不放豈能飛渡乎又沿海礟臺足資防守明代即有之應令各地方設立往年差往福建運米廣東所僱民船有三四百隻毎隻約用三四十人通計即數千人聚集海上當為乆長之䇿即臺灣之人時與吕宋等相通亦皆湏預為措置凢福建廣東及江南浙江等沿海地方有人在京師者爾等可加細詢又如策妄阿喇布坦其初甚微老臣皆請翦除不則後且生變朕以地逺姑留之又其部下大半皆朕賞賜今渠衆稍集輙行跳梁如劉䕃樞一見提塘輩小抄便驚懼乃爾恐四方訛言流傳如福建廣東邉海地方奸徒倘或生心是宜防患於未然也朕令浙閩總督及兩廣總督來京陛見亦欲以此面諭之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必受其累此可以逆推又漢人心多不齊如滿洲䝉古數十萬人皆一心朕臨御多年毎以漢人為難治以其不能一心故也國家承平日乆務湏安不忘危爾等其一一詳議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諭議政大臣等
  噶斯路之兵應於來年換班駐扎其冬間去換之人既住四個月應領四個月口糧着將馬飬肥前去其春間去換之人既住八個月應領八個月口糧前去西寜之兵派出一千一同發往不需運糧軍實自固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巻九
<集部,別集類,清代,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