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聾巖集/卷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聾巖先生文集
卷之五
作者:李賢輔
1665年
卷六

附錄之二[编辑]

永陽別帖[编辑]

千里雙親白盡頭。棘林棲鳳不爲羞。紅旗紫蓋翻斜日。銅虎金章照暮秋。衣錦相如還蜀土。看花何遜向楊州。他年掛綵長紅日。欲倩寇君爲少留。

落魄楊州已十秋。人言杜牧最風流。橫吹鐵篴南川水。半掛珠簾明遠樓。身上舊衣遺酒臭。篋中香枕濕油頭。因君此去還成感。白首空懷少壯遊。十年前。家君作宰新寧。寧卽永之傍邑。漫浪遊跡。至今往來懷中。故下篇多及之云。

李希輔伯益

國士如今有幾人。此行偏惠一州民。朝廷不是難容子。黑綬銅章屈爲親。

東陽申鏛大用

太白之山連小白。巍然磅礴雄南東。騁靈騖奇自長白。元氣近與蓬瀛通。宣城有縣卽山南。正當淸淑來停窮。異產非金亦非玉。忠信十室何紛悤。吾友棐仲乃其一。撑天意氣自桑蓬。明光獻賦是靑年。文名十載稱專工。年前冠豸坐烏臺。凜凜肝膽吹霜風。玉堂金馬盡虛坐。雲程萬里誰爭雄。日側西岑思偏若。秋風歸意如驚鴻。朝廷優子借一郡。奉親甘旨何其豐。臨皐古稱山水鄕。會稽豈獨留謝公。千巖萬壑養性情。坱圠至化無爲中。淳風況自羅代遠。牛刀不必煩吾功。抱病今朝送君行。有懷欲語君應恫。十年交遊半塵土。咄咄向壁還書空。南州又哭寓庵人。蒿屍何日歸幽宮。念君道出曠如下。山陽感舊將吾同。營喪且盡十分力。感激義類由君衷。寄語專城二三子。亦知我言爲不訌。末語。欲明仲士輝浩叔輩聞耳。

鷄林金世弼公碩

六期那恨隔楓宸。五馬堪誇晝錦身。堂上稱觴雙白髮。門前傾蓋幾朱輪。鞭蒲暫試劉公政。歌麥從知張守仁。百里桑麻深雨露。嶺南爭道永川民。

訟庭人寂草空深。春至村村布穀音。明遠樓中無一事。使君終日坐鳴琴。

繁華寂寞兩非眞。謾說袈裟尙掛身。百步寧能多五十。南宮醉語更諄諄。

簾靜黃堂晝政垂。使君醉臥更何爲。洛中倘記交遊事。時和韋娘小壁詩。詩多戲語。然時有規尙簡靜而民自理。僕意也。

正德戊辰秋。慕齋金國卿。

大田村中梅雨來。溪邊小樓對山開。別後主人頭更白。黃花何處醉登臺。

明遠樓前溪水涯。新秋小屋客來移。古木烏啼天欲暝。蕭蕭落葉獨吟時。

鬱鬱幽居雪滿頭。登臨懷抱更淸秋。當時淚落靑山濕。應有黃花帶舊愁。

多君鶴髮有雙親。歸去朱輪一笑春。十載松阡長入夢。可憐奔走九街塵。

鷄林崔淑生子眞

秋風故鄕路。五馬靑絲鞚。下車過里門。父老想驚動。萬井歌五袴。閉閤琴三弄。徵還應未久。佇見百錢送。年來若思歸。不爲蓴鱸美。鶴髮方倚門。奉檄那堪喜。一麾非爲屈。名駒試千里。莫輕龔遂短。氓俗稱髥李。洛下交遊久。晤語常亹亹。尋聞乞外郡。相見知無幾。慇懃贈一言。爲君書紙尾。此去拯民瘼。積慶天所棐。南土歲方熟。四野歌飯罋。高臥八詠樓。喜占三刀夢。山川殊阻闊。憀慄天宇空。故人竹下徑。無復邀二仲。昔時遊都下。戲著忍辱鎧。今日守會稽。淸晝輝錢彩。莫誇蜀人寵。要免鉅心罪。河東任毀譽。榮辱委眞宰。冉冉歲云徂。摵摵輝短景。登臨壯士別。慷慨相規警。瘡痍有未起。爲政寬濟猛。請君須聽取。此言眞雋永。有妹遠兄弟。從人居醴泉。骨肉在他鄕。不見今數年。爲報平安字。餽遺須頻傳。若有北來使。寄書問玉川。

文山後人柳雲從龍

明月雙溪水上樓。少年爲客數年遊。欲尋舊跡嫌吾老。今日臨分又一秋。

花山金瑛瑛之

明農堂詩原韻幷序見本集[编辑]

次韻壬寅退老後作[编辑]

百年形役行休耳。於我浮名豈有無。獨有小堂幽賞足。喜今心事愜前圖。

溫溪野逸李瀣

朝巿山林豈一隅。行裝隨處兩難無。孤雲出岫有時返。恰似明農堂裏圖。

眞城李滉

小堂臨水架南隅。疊嶂長林隱有無。今日始償投老計。歸歟欣副壁間圖。

光城金緣

天上聲名溢海隅。人間福德似公無。歸來却對明農壁。始覺南行是畫圖。

商山周世鵬

花山養老宴詩原韻幷序見本集[编辑]

次韻[编辑]

映湖樓外水如天。琴鶴淸風閱六年。袍笏長身生膝下。期頤二老出樽邊。泥塗絳縣恩波徧。歌舞鮐班喜氣連。南府至今留勝事。秋來誰復敞華筵。

訥齋朴祥

人道吾鄕有二天。能推老老慰高年。掇英香惹萊衣上。吹帽風經鶴髮邊。喜氣剩隨和氣合。歡聲從與賀聲連。南中此事看曾未。何幸吾親亦赴筵。重陽日。城主設養老燕。陪兩親壓席。民父亦參鮐班。喜慶交幷。

權橃

心中不負一團天。爲設周儀惜暮年。孝理自吾非假外。禮容由內不修邊。三秋光景時方吉。萬壽杯觴袂正連。風樹造哀孤子慟。三龜亭上奈虛筵。

金瑛

養老覃恩實自天。府公承帖使之年。揄揚上壽分三級。扶擁雙親押一邊。孝理只應歸具慶。仁風從此及顚連。白頭黃菊無今古。擬向高秋踏舞筵。

曺伸

怡愉無事泣旻天。列鼎何嘆負米年。太守恩優養老日。嬰兒戲劇弄雛邊。觀瞻士女橋門塞。歌詠衣冠卷軸連。家慶由來知未艾。今年每設去年筵。

黃孝獻

丈人胡福定膺天。具慶高堂到百年。奉檄鼎來淸洛上。稱觴舊說映湖邊。幾多鳩杖親沾飽。四座簪花影更連。共喜使君推善養。椿萱況復壓茲筵。

湖陰鄭士龍雲卿

長繩安得掛靑天。繫日桑楡作萬年。壽酒又稱重九節。彩衣聊戲菊花邊。嶺南勝事爭傳播。漢北恩波遠接連。父老當時聞共祝。使君無病數開筵。

德水李荇擇之

重陽景物媚晴天。政値遨頭上壽年。白髮怡愉萊戲裏。黃花輝映酒樽邊。江山供興秋如錦。老稚同歡袂作連。斗印又專名郡去。每當佳節敞斯筵。

晉山後人蘇世讓彥謙

印章還領故山川。治洽三年更有年。樓據上游淸洛左。境連親舍白雲邊。爲迎具慶霞觴擧。兼及高年鳩杖連。追讀君詩空遠想。世間人幾有斯筵。

灌圃魚得江子游

蝶老楓愁歲暮天。高張佳會享殘年。黃花掩映芳樽外。白髮婆娑錦瑟邊。坐使一方民俗厚。還聞四野頌聲連。重陽處處欹烏帽。幾箇州官設此筵。

伯益

歲樂辰良正菊天。黃堂勝宴會高年。東溟添注芳樽裏。南極輝臨壽席邊。抃舞千村群醉散。歡謠百里喜聲連。深知老老興民孝。具慶人間罕此筵。李君所臨安東府。在嶺南。且近東海。故三四及之。

金安國

石陵當日燕秋天。勝事爭傳己卯年。齒序高卑分上下。座從男女作中邊。榮光可是驚千載。觀感惟應動十連。自嘆早罹風樹恨。每逢佳節若爲筵。

月淵主人李迨

報德誰堪罔極天。永嘉榮孝冠當年。椿萱交映黃堂上。鮐鶴同歡彩舞邊。錫類固應綿福慶。推仁先已洽顚連。又聞星嶽重開宴。擬獻仙桃忝壽筵。

李長坤希剛

壽域渾蒙雨露天。花山偏荷禮高年。政先老老黃堂上。澤及親親白屋邊。龜鶴分行華髮映。椿萱壓座彩衣連。醉歸共嘆恩如許。願獻殘齡答盛筵。

河源後學張玉

聾巖愛日堂詩二首幷序見本集[编辑]

次韻[编辑]

汾川一曲是仙鄕。駐得春輝特地長。白首兒啼能有幾。祗應喚做老萊堂。

仁孝家聲擅一鄕。仍知餘慶自應長。胸中喜懼無人識。只有踆烏照此堂。

南士華

禮城南嶠是君鄕。千丈雙親鶴髮長。愛日情深酬罔極。萊衣戲處悅高堂。

休沐南臺出帝鄕。嘶風驄馬嶺途長。君王孝理今偏重。故許歸寧愛日堂。

訥齋

小白山南聚德鄕。掛繩西日意偏長。蟠桃未結三千子。奉水斑衣更上堂。

公碩

松柏岡陵擁一鄕。爭輸遐算歲年長。蟠桃一獻萱椿笑。天遣羲和駐此堂。

金瑛

宣城人比鄭公鄕。際會風雲語合長。報得春輝當愛日。聾巖巖上峙斯堂。

士貴生來不去鄕。某丘某水感懷長。幾年卽罷徜徉地。突兀俄看肯構堂。

曺伸

分符常得近桑鄕。早判君親事短長。爲問前賢誇晝錦。何如愛日扁新堂。

安得抽簪返我鄕。庭闈百歲駐春長。半生剛被浮名縛。松菊渾蕪十玩堂。

鄭雲卿

具慶筵中聚一鄕。日華苦短意何長。若爲乞得金丹鼎。永世怡愉奉北堂。

家居不羨白雲鄕。鶴髮俱存樂自長。甲第紛紛列鼎食。何如溫淸此高堂。

李擇之

椿萱俱茂嶠南鄕。勝事人人說更長。愛日深情酬罔極。故將新扁揭新堂。

龍華山前是我鄕。白雲南望不禁長。十年宦況無多子。魂夢空勞孝友堂。

蘇世讓

聾巖形勝冠南鄕。物外乾坤日月長。高會朱幡呈彩戲。茅亭眞箇耆英堂。

煙雨孤村魚鳥鄕。巖邊流水發源長。天公亦解娛親意。四百雲山擁此堂。

伯益

娛親新構水雲鄕。歌管朝朝樂意長。還似幔亭張會日。曾孫滿眼拜高堂。

塵蹤曾記訪仙鄕。溪洞留春化日長。千歲椿萱交映翠。壽觴霞液共升堂。安國按嶺南日。曾訪棐仲所居。升堂壽雙親。年俱八袠。尙康強。溪洞窈窕。山水淸麗。怳然若入桃源而値仙老。

金安國

人世紛紛宦作鄕。事親能得幾時長。誰知愛日情如許。千仞岡頭揷畫堂。

李迨

菊潭家世水雲鄕。鶴髮萱椿流慶長。早向鯉庭輸義分。他年枉道許升堂。

希剛

曲曲汾川號勝鄕。堂成此日意何長。滿朝紅紫應無數。爲問當年有是堂。

淸時宦遂好還鄕。今古人人說口長。如子孝榮眞不得。相州應少晝錦堂。

聾巖秀士擧于鄕。一日聲光澈上長。更築亭臺能駐景。親俱八袠倚新堂。

訥庵洪彥國公佐

桑楡翳翳莫知鄕。誰把長繩繫許長。回斡餘輝戈有力。陽烏應駐德星堂。

不獨恂恂化一鄕。熊幡到處頌聲長。五州孝理多懷惠。人愛黃堂祝北堂。

菁川柳希齡

退休時別帖[编辑]

送李參判南行[编辑]

歸棹搖搖泝晩陰。佩壺撝別暮江潯。孔丞請老稱宜擧。疏傅還鄕乏賜金。聖主豈無求舊意。群英應切惜賢心。休官洛下從茲始。不負香山結社深。

我引愆尤公引年。乞身歸去孰宜先。秋風一路饒魚稻。扳送征驢羨著鞭。

明年春漲賃歸船。不負聾巖訪地仙。款折園蔬炊黍熟。向來精力故依然。

鄭雲卿

終始能全有幾人。我公高節更無倫。收將廊廟經綸手。歸作江湖逸老身。京國送行皆故舊。鄕關迎慰盡情親。君恩賴有汾江在。榮賜何須羨季眞。景明引退非緣忘主恩。高年自合愛丘園。一鄕會餞簪纓簇。二品辭歸齒德尊。天爲宵歡收積雨。月因離恨照芳樽。憑風寄與詩僧道。林下如今可共論。

李都事仲樑。爲相公設餞筵於其第。兼獻壽觴。吾鄕人在朝者皆會。金公子裕及家兄。幷爲銀臺。南伯仁爲成均博士。滉忝舍人。架虛爲參奉。安佐郞大寶。以豐基同鄕亦參。是一時所罕。亦不可無一言以記美。作近體一篇呈席上。

李滉

濟川亭。送李參判辭還。[编辑]

壬寅七月十七日拜辭。門外設餞。京圻監司愼居寬,判敦寧尹任,同知鄭士龍,尹思翼,工曹參判尹漑,僉知李希輔,尹溪,府院君尹汝弼,二相柳灌,三宰權橃,四宰李彥迪,吏曹判書柳仁淑,刑曹判書李芑,刑曹參議李霖,戶曹判書鄭順朋,工曹判書洪景霖。豆毛浦追餞。兵曹參判鄭世虎,參議權應挺,僉知金光準。堂下官不錄。贈詩者職姓在下。亦不錄。

擾擾簪纓競宦成。吹竽無暇樂餘生。世間摠是馮唐老。江上秋風㰌此行。

故園山水最淸奇。移入丹靑暫不離。今日決然歸去意。林泉魚鳥亦應知。

昌寧君曺繼商

童幼歡迎勸引壺。更欣三逕未荒蕪。如今眞箇成歸去。不負龍山滿壁圖。

禮曹判書金安國

不趁天街漏滴壺。理竿重踏釣臺蕪。一樽共向江樓醉。應有他年畫作圖。

刑曹判書成世昌

秋風惜別醉傾壺。却憶吾廬竹逕蕪。林下一人今始見。十年空負輞川圖。

禮曹參判宋麟壽

出餞江頭酒百壺。故園猶及手鋤蕪。兩疏去後君能繼。試問何人畫是圖。

戶曹參議張籍

冠蓋傾都各佩壺。夕陽歸路度平蕪。江樓高會輪蹄簇。他日猶堪入畫圖。

禮曹參議趙士秀

投冠歸醉故山壺。彭澤千年此路蕪。想得幽居增絶勝。風流應入御前圖。

議政府舍人李滉

次昌寧韻[编辑]

上東門外候功成。祖帳如雲感後生。白日登仙何足道。急流空羨此閑行。

流俗滔滔士鮮奇。中鉤魚困不能離。聾巖晩節休官去。自有淸風擧世知。

再次呈舟中[编辑]

方丈何如食斷壺。甑塵淸節似萊蕪。自緣知足能無累。不必因看范蠡圖。

靈芝山舍喜初成。竹杖芒鞋伴麴生。我欲從公尋蕙路。紅塵無柰惹雲行。

汾川一曲最淸奇。赤葉黃花映陸離。歸去莫嫌無二仲。淸歡魚鳥作深知。

李滉

追次濟川亭韻呈舟中[编辑]

人間閑境卽方壺。不自歸休逕草蕪。冠蓋送行扶醉去。如今堪畫地仙圖。

常歎歸田策未成。到今眞不負平生。溪堂舊有聾巖扁。耳洗塵囂在此行。

秋風歸興儘云奇。留者偏傷此別離。社日終南誰首席。孤情聊共菊花知。

安珽

奉餞李先生。是夜獨宿書堂。曉起風雨凄然。有感而作。示竹窓。[编辑]

昨日江東送季鷹。扁舟何處伴漁燈。我來獨宿蓬山館。風雨蕭蕭撼曉興。

秋風猶作絆鞲鷹。心事湖堂夜雨燈。昨日冥鴻和淚送。爲牽歸思向吳興。

李滉

次韻[编辑]

淸秋客去脫鞲鷹。相送歸來已夕燈。自笑城埃空滯跡。半窓殘月獨宵興。

豈關飢飽繫絛鷹。年至休歸趁釣燈。聞說東江多夜水。想知風雨滯驪興。

安珽

醉時歌原韻見本集[编辑]

次韻[编辑]

晴嵐冉冉飛木末。千頃澄江涵一碧。一天風日最淸和。萬里乾坤正軒豁。亭頭更有老仙臺。翠壁王立松陰密。千古蓬壺分物色。靈芝瑤草紛交錯。翩翩何處四儒仙。相逢一笑同杯勺。金章韋帶混一席。爲問溪山誰主客。烹銀膾玉酌仙桃。跌宕風流俱坦率。玉局爭來白日遲。淸詩吟處江天闊。山銜片段斷霞紅。風散餘春飛絮白。還搖桂揖劈蒼煙。弱水三千誰病涉。徐牽上瀨復泝游。浩浩欲向銀河泊。波心有磐平如簟。張天爲幕石爲席。紅潮入面春滿座。隔岸猶喚靑絲急。舞袖廻風爭落日。歌響停雲雜淸角。浮鷗狎人鸎勸留。款曲低廻林外促。好事從敎妁婥隨。纖手琵琶任推却。落霞孤鶩入淸吟。引滿瓊漿酬又酢。爲我更彈歸來辭。淸風颯颯寒竹裂。齊聲爭唱興欲狂。拍手相看同擊節。仙遊已覺骨非塵。下視諸兒如鳥咽。江空月黑始廻棹。煙水蒼茫空惜別。留題非是擬子安。要作他年重記憶。

黃俊良

四年回首望天末。淸涼雲外亂筍碧。今年倚杖硯滴峯。一笑始知天地豁。三杯飛下揭淸源。又宿龍山松桂密。僧亡寺古塔半摧。崔詵斷碑吁亦錯。靈芝大仙是木公。視岱如毫海如勺。羽蓋飆輪許相尋。虔迎偕我斫桂客。亦有琴高騎鯉來。巉巖氣岸同坦率。麟脯霞醞瑞日長。長歌短篴壺天闊。隣呼南極老人星。觴政公乘猶浮白。蓬山墨丈如可到。弱水淸淺非難涉。啿嗟旋入塵籠中。未參勝會汾上泊。昨者金華遇初平。自說靈區共瑤席。風流句漏任調元。豪氣九萬摶羊角。聾巖簟石仙遨同。氷夷起舞鯤絃急。局邊豈無爛柯兒。不信人間光景促。仙女哦詩協宮商。仙童解楫工前却。源花杳杳出洞來。飛絮雪落侑仙酢。大仙時作鸞鳳吟。衆仙和之蒼壁裂。仙乎仙乎氣成霞。崖杉岸柳森幢節。瓊詞一發金聲。欲效何異寒蟬咽。我願日躡靑鶴翎。往拜木公無相別。陋哉金母何足揖。夢游彼汾長勞憶。

周世鵬

續九老會詩原韻見本集[编辑]

次韻[编辑]

賤生何幸揖耆年。一別東湖十載前。白髮依然天上鶴。童顏還似地行仙。犀光耀帶誇君寵。瓊液浮樽挹酒泉。追會香山眞盛事。風流千古可堪傳。

後學永嘉權應挺

白髮蒼顏隔幾年。聾巖空憶俯江前。已知稀古人間福。爭道當今物外仙。彭澤歸來遺世事。香山勝集樂林泉。欲陪杖屨嗟無路。兩地音書寄雁傳。

花山後人權應昌

汾川耆會詑當年。十五秋來更續前。章服如今南極貴。簪纓伊昔玉堂仙。欣逢姚聖無虞日。樂侑麻姑不老泉。尙齒勝筵能世講。賸追香洛共光傳。

誰道汾王享昔年。汾川今見美居前。三牲迭薦專城養。百祀相承奕世仙。錫嘏重重崇峻阜。來休衮衮出原泉。陰功顯報天還定。蔽盡吾東盛事傳。

伽倻後學李文楗

元夕獻筵詩原韻見本集[编辑]

次韻[编辑]

吾門福慶定膺天。況是長吟棣萼篇。霜鬢滿堂圍鶴髮。椒觴競進萬斯年。

傳家世業壽爲鄕。却老何煩五利方。肯構菲才知不敢。奉將貽訓戒愆忘。

文樑

滿堂高會爲椿天。迭獻霞觴作賀篇。把筆相賡非好事。流傳盛美自今年。

解紱歸來山水鄕。亭臺隨處樂多方。江廻石礙人來少。是是非非摠付忘。

希樑

文章壽考得之天。今古風流載一篇。況此三元偕至樂。不知誰値大平年。

大平年本獨谷詩語

天許寧親換近鄕。晨昏無替養無方。臨民縱乏纖毫補。向闕那容一飯忘。

仲樑

同氣連枝歲暮天。鋪張勝會各成篇。君親恩愛如山海。共祝從今又百年。

水曲山廻別作鄕。年高位極動南方。重新肯構題嘉訓。永使雲仍慕不忘。

季樑

棣護靈椿破臘天。一家歡慶溢新篇。高堂此會知無盡。自甲寅年至萬年。

三城鼎峙擁桑鄕。遊子何煩必有方。莫恨布衣虧祿養。尹家慈訓矢無忘。

叔樑

獨谷欣逢八十天。聾巖元夕有賡篇。八旬又八何須謝。行謝巖春五百年。

三子恩除近壽鄕。專城歡奉各無方。寵書又自天門下。深覺君民兩不忘。

李滉族姪

木公高會入壺天。餘興驚看白玉篇。已把千齡爲一日。休將喜懼算親年。

投簪廿載臥江鄕。峻節淸風聳四方。郭相兒孫多止頷。莊生魚鳥樂相忘。

黃俊良孫壻

德星當日應于天。千載佳名耀古篇。太史如今知有否。汾川群彥賀椿年。

齒德何徒冠一鄕。聾巖高致聞遐方。迂庸幸得參奇會。醉飽歸來不暫忘。

金綏姻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