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適文存三集自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胡適文存》第一集是民國十年十一月結集的,第二集是十三年夏間結集的,這第三集是十九年春間結集的。這六年之中,我在國外住了十個月,又在江南住了幾年,生活雖然不安定,但因為稍稍脫離了教書的生活,著述的時間較多一點,故在這六年中,先後出了《戴東原的哲學》,《詞選》,《白話文學史》,《神會和尚遺集》,《人權論集》五部書,還積下這五十萬字的散文,合計也有一百多萬字,總算還有點成績了。

  這一集的文字共分九卷。第一卷是幾篇可以代表我對於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態度的文字。第二卷至第四卷都是整理國故的文字,其中卷二的幾篇文字可以表示我近來對於整理國故的意見,卷三的三篇只是治學方法的三個例子,卷四是整理佛教史料的文字。第五第六兩卷都是考證舊小說的文字,也可說是整理國故的一部分。第七卷是我的讀書雜記。第八卷是關於中國文學的幾篇序跋。第九卷是一些雜文。

這幾十萬字,除了卷一和卷九發表我的一點主張之外,其餘七卷文字都可算是說明治學方法的文字。我在《文存》第一集的自序裡曾說:

    我這幾年做的講學的文章,範圍好像很雜亂,目的卻很簡單。我的唯一的目的是注重學問思想的方法。故這些文章,無論是講實驗主義,是考證小說,是研究一個字的文法,都可說是方法論的文章。

我很盼望讀我的文章的人能注意這一點。

  我在近年做過幾篇討論政治的文章,因為已收在《人權論集》裡單行了,故此集裡只收了《名教》一篇。

  這一集裡有一些不曾發表過的文字,如卷三的《讀〈呂氏春秋〉》,卷四的《論禪宗史的綱領》,卷七、卷八的幾篇短文,如《陸賈〈新語〉考》,《再論王莽》等。其餘的文字都在各種刊物上登載過,我不能一一列舉這許多刊物的名稱了,只能借這個機會謝謝他們的主編者,謝謝他們當日許我發表文字的好意。

  講演的筆記,除非是我自己寫的,我向來不收入《文存》裡。這一集卷二有一篇《讀書》,是一篇講演筆記,因為曾經我自己修改過,故收在這裡。

  有幾篇文字的後面附錄有朋友的文字,有些是已得著者同意的,有些是我知道他們必然許我轉載的,我對他們都應該道謝。還有一些是有意介紹附錄的文字的,如卷六《關於〈鏡花緣〉的通信》,是因為孫佳訊先生發現的材料可補我的《〈鏡花緣〉引論》(《文存二集》卷四)的不足,故借我的短信介紹他的長文。又如單不庵先生的幾篇文字(卷四,頁四八九——五三一;卷七,頁九五四——九五七;卷八,一〇九九——一一二一),是因為不庵死後他的遺文尚未收集印行,我把這些稿子收存在這裡,紀念一個最可敬愛的朋友。

  關於這五十萬字的搜集、保存、整理、校勘,我的朋友章希呂先生的功力最大最辛苦。我對他表示最深摯的感謝。

十九,七,甘三夜 胡適記於上海極司非而路四九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