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書事/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西夏書事卷二 
青浦吳廣成西齋
卷三

後唐莊宗同光二年夏四月,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晉朔方王。

仁福聞莊宗滅梁,自以向拒晉師,中懷恐懼,首遣宥州刺史李仁裕奉表入賀。莊宗詔晉仁福爵。仁裕,仁福從兄也。
按︰前書仁福不具官,兹特具官者,殆以後唐繼統,嘉其反正乎?非也。葢朱梁爲唐室賊臣,從之者皆賊爾,書法自不容稍假。若後唐與晉、漢、周,史臣稱爲亂世,例可從寛。昔朱子作《綱目》,于周室未亡,天子在上,則以王法正諸侯之稱。迨周室旣亡,上無天子,則諸侯悉任其所稱。劉氏謂此《綱目》隨時變通,不得已之意也。故自同光訖顯德,李氏非大悖逆,不去官。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綏、銀軍亂,剽州城。

夏俗喜復仇,然有凶喪者不伐,己負甲葉爲記。仇解,用雞、猪、犬血和酒,貯髑髏中飲之。祝曰︰「若復報仇,穀麥不收,男女禿癩,六畜死,蛇入帳。」其力㣲不能復者,則集鄰族婦女,烹牛羊,具酒食,介而趨仇家,縱火焚其廬舍。俗謂敵女兵不祥,其俗稱婦人爲麻魁。輙避去,訴于官。故事,州刺史之下有和斷官,擇氣直舌辨者爲之,以理其曲直。殺人者,納命價錢百二十千。綏、銀爲夏州巡屬,兩州兵以細故相仇殺,主者究詰之,遂鬨而起,縱掠二州城市。銀州防禦使李仁顏與綏州刺史李𢑴敏討定之。仁顏,仁福族弟。𢑴敏,仁福族子也。

天成二年秋九月,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賜功臣號,與鳳翔節度李從曮、朔方節度韓洙並加食邑。

附︰薛氏《舊史‧唐紀》︰天成三年秋七月,貶刑部侍郎馬縞爲綏州司馬,曹州刺史成景宏爲綏州司戶參軍,續流宥州。攷河西自李氏世襲,綏、宥諸州不歸十道,故終五代諸姓不復銓除。明宗此舉,或欲示其威權。而李氏從違,《新》、《舊》兩《史》並不載。

天成四年冬十月,夏州進白鷹。

樞密使安重誨拒不受,明宗密遣人諭使者納之宮中。

長興四年春二月,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卒。子𢑴超嗣。

仁福追號虢王。胡氏《通鑑註》云︰李仁福子孫強盛,遂爲宋朝西邊之禍,所謂西夏也。攷《宋史‧夏國傳》,仁福傳至繼捧而絶,繼遷乃銀州防禦使仁顏後。胡氏不明西夏世系,後并以繼捧、繼爲𢑴殷子,謬。

三月,徙爲延州留後,𢑴超不受代。

先是,夏州党項𡨥延州,守臣擊敗之,追至賀蘭山而還。於是邊將多言仁福潛通契丹。薛氏《舊史》言︰河西諸鎭皆言李仁福潛通契丹。司馬光曰︰是時河西止有涼州、沙州二鎭,然使命不常通也。竊意「河西」當作「關西」,歐陽《新史》只作「邊吏多言仁福通於契丹」。朝廷恐其併吞河朔,南侵關中。會仁福卒,三軍立左都押牙、四州防遏使𢑴超爲留後,矯爲仁福奏云︰「臣疾日甚,已委子𢑴超權知軍事,乞降眞命。」明宗怒,命𢑴超移鎭延州。以延州節度安重進爲夏州留後。又命邠州節度藥彥稠、宮苑使安從益帥師送重進赴鎭。仍降詔諭之云︰「近據西北藩鎭奏,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薨。朕以仁福自分戎閫,遠鎭塞垣,威惠俱行,忠孝兼著。當本朝播遷之後,及先皇興夏之初,爰及渺躬,益全大節,統領有術,遠邇咸安。委仗方深,凋殞何速!突觀所奏,深愴予懷。不朽之功,旣存於社稷;有後之慶,宜及於子孫。但以彼藩地處窮邊,每資經畧,厥子年才弱冠,未歴艱難,或虧駕馭之方,定啟奸邪之便。其李𢑴超已除延州節度觀察留後,便勒赴任。但銀、夏、綏、宥等州,最居邊遠,多染夷狄之風,少識朝廷之命,旣乍當於移易,宜普示以渥恩。其夏、銀、綏、宥等州管內,罪無輕重,常赦所不原者,并公私債負、殘欠稅物,一切並赦。自刺史、指揮使、押牙以下,皆勒依舊,各與改轉官資。朕自總萬幾,惟宏一德,內安華夏,外撫戎夷。先旣懷之以恩,後必示之以信。且如李從嚴之守岐隴,疆土極寛;高允韜之鎭鄜延,甲兵亦衆。咸能識時知變,舉族歸朝,從曮則見鎭大梁,允韜則尋除鉅鹿。次及昆仲,並建節旄;下至將僚,悉分符竹。又若王都之貪上谷,李賓之恡朔方,或則結搆契丹,偷延旦夕;或則依憑党項,竊據山河。不稟除移,惟謀旅拒。才興討伐,已見覆亡。何必廣引古今,方明利害;祗陳近事,聊諭將來。彼或要覆族之殃,則王都、李賓足爲鑒戒;彼或要全身之福,則允韜、從曮可作規繩。朕設兩途,爾宜自擇。或慮將校之內,親要之間,幸彼幼冲,恣其熒惑,遂成騷動,致累生靈。今特差邠州節度藥彥稠部領馬步兵士五萬人,送安重進赴任。從命者秋毫無犯,違命者全族必誅。先令後行,有犯無赦云。」已,𢑴超上言︰「臣奉詔授延州留後,已迎受恩命。緣三軍百姓擁隔,未遂赴鎭。」明宗復遣閤門使蘇繼顏賫詔促之。𢑴超不納。
按︰李氏自知留後三世矣,兹軍中已立𢑴超,不書官,未王命也。特書「徙」何?李氏世居夏州,明宗特詔移之,於此可以覘乾綱,於此可以觀臣節。

夏四月,發兵守青嶺門。五月,襲蘆關,不克。

𢑴超聞重進軍至,遣兄阿囉王守青嶺門,集境內党項諸胡以自救。藥彥稠等進屯蘆關,曾布《日錄》云︰羌中人馬入漢界,至蘆𨶚百三十里,四無水泉。𢑴超遣党項抄掠糧運及攻具,官軍自蘆關分兵,退保金明。一夕,夏州城上舉火,比明,雜虜數千騎突至。重進遣先鋒使宋温擊之,虜騎敗走。

秋七月,官軍攻夏州,拒却之。

重進乘勝進攻夏州。州城爲赫連勃勃所築,宋白曰︰夏州城,赫連勃勃蒸土所築統,在朔方之北、黑水之西,其城土白而堅,南有亢敵峻險,非人力所能攻。堅如鐵石。官軍穴地道至城下,剷鑿不能入。𢑴超兄弟登城,謂重進曰︰「夏州貧瘠,非有珍寶蓄積可充朝廷貢賦,但以祖、父世守此土,不欲失之。蕞爾孤城,勝之不武,何足煩國家勞費如此?幸爲表聞,若許其自新,或使之征伐,願爲衆先。」時四面党項萬餘騎,抄掠糧運,官軍無所芻牧。山路險陝,關中民輸斗粟束藁,費錢數緡,困敝不能供。明宗遂命班師,重進等還,軍伍不整。𢑴超令部下逐之,官軍遺戈棄甲,失亡甚夥。其後有知夏州陰事者云︰「仁福畏朝廷除移,揚言結契丹爲援,契丹實不與之通也,致朝廷誤興是役,無功而還。」自是李氏益輕朝廷。
按︰此李氏顯據夏州之始。

冬十月,遣使請罪,仍授定難軍節度使。

𢑴超上表請罪,求昭雪。明宗授定難軍節度、檢校司空、加檢校司徒。𢑴超修貢如初。

後唐廢帝清泰二年春二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超卒,弟𢑴殷代。

𢑴超奏己疾病,以弟行軍司馬𢑴殷權知留後。𢑴殷遂代爲節度。薛氏《舊史》以𢑴殷爲𢑴超兄,司馬氏《通鑑》仍其舊文。《宋史‧夏國傳》及王氏《東都事畧》俱作𢑴超弟。

晉高祖天福二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晉祖以皇基初造,詔𢑴殷與湖南節度楚王馬希範、鳳翔節度西平王李從曮並加官及封邑,示普恩也。

晉出帝天福八年春三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加檢校太師。

時以楚王馬希範守尚書令、兼中書令,𢑴殷亦加官。
按︰李氏自後唐入晉,非有大功可紀,而晉爵拜官,書不勝書。前賢謂亂世之爵賞不足以服人,適足以驕人,其以此夫!

秋七月,綏州刺史李𢑴敏作亂,奔延州。

𢑴敏結夏州衙內指揮拓跋崇斌襲州城,事泄。𢑴殷擒斬崇斌,出兵襲擊。𢑴敏敗,與弟𢑴俊等五人棄州挈骨肉二百七十口奔延州,當州押送赴闕,稱與兄𢑴殷偶起猜嫌,互相攻擊故也。

八月,𢑴殷表李仁裕知綏州。

仁裕在宥州多戰功,西羌服其威猛。𢑴殷以綏州新亂,奏使權知州事。出帝從之。

九月,李𢑴敏伏誅。

𢑴殷表奏𢑴敏作亂狀。出帝諭︰「𢑴敏潛結𠒋黨,顯恣逆謀,骨肉之間,尚興屠害,照臨之內,難以含容。」命執送夏州,令𢑴殷斬之。
按︰𢑴敏執送夏州,𢑴殷奉王命斬之,用以警蕃部之不靖者。揭書「伏誅」,則賊臣之罪正,而天討之嚴著矣。

開運元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起兵助攻契丹。

契丹自後魏始見中國,至唐而盛。其地北接室韋,東隣高麗,西界夷國,南至營州。種分八部,部有大人,常推一大人爲王,建旗鼓統之,三年則以次相代。唐末有阿保機者,滅七部一之,僭稱帝號。阿保機死,子德光嗣。後唐清泰二年,晉高祖起兵河東,遣使求助,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爲謝。德光親將兵五萬會之,遂滅唐社。終高祖世,奉事不衰。出帝立,從天平節度景延廣議,稱孫不稱臣。契丹遣使責讓,延廣以言觸之,契丹主怒。會平盧節度楊光遠叛,引契丹兵由馬家口入𡨥。𢑴殷合蕃、漢兵四萬自麟州渡河,侵契丹西境,以牽制之。
按︰《綱目》書「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侵契丹以救晉」。夫「救」,善詞,亦急詞也。當契丹入𡨥大河以南,諸鎭袖手,獨𢑴殷侵入其境以撓兵勢,故書以善之乎?然考晉自延廣挑釁,北虜南牧,一敗於鴉鳴谷,再敗於戚城,三敗於馬家口。卽無𢑴殷之衆,晉力尚足相當。迨開運二年,滹沱師潰,將帥北降,此時望救孔殷,不聞夏州一卒渡河,何耶?兹不書「救」而書「助」,以見𢑴殷此舉無關於晉之緩急,然仍不沒其善也。

西羌㖡母族亂,綏州刺史李仁裕擊之,敗死。

羌性強悍,帳族有生熟戶︰連接漢界,入州城者,謂之熟戶;居深山僻遠,橫過𡨥掠者,謂之生戶。其人多有世仇,不相往來。遇戰鬬,則傳箭相率,其從如流,俗尚然也。㖡母乃西羌熟戶。仁裕在州,頗事威福,蕃性不便。㖡母舉族謀亂,走南山,仁裕率所部追擊,戰敗,爲所殺。

夏四月,授𢑴殷契丹西南面招討使。

出帝以𢑴殷協助有功,故有是命。

漢隱帝乾祐元年春二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兼侍中。

隱帝以登極恩命,𢑴殷與湖南節度楚王馬希廣並進秩。

三月,請討西羌。

𢑴殷上表賀,請討叛羌㖡母族,爲李仁裕報仇。率衆屯境上。慶州請益兵爲偹。謂偹𦍑也。隱帝以司天言今歲不利先舉兵,諭止之。

夏六月,河中李守貞遣使夏州,乞援。

護國節度李守貞久蓄異謀。是時漢室方新,嗣君才立,自謂舉無遺策,發兵扼潼關,稱秦王。遣人賫蠟書、重幣至夏州求援。

秋八月,𢑴殷出兵次延州。

𢑴殷聞鳳翔王景崇、永興趙思綰與守貞連衡,陝州節度白文珂攻之不克,乃亦出兵逼延州,爲守貞聲援。已,隱帝遣樞密使郭威赴河中節制諸軍,掘長塹、築連城困之,𢑴超遂抽師囘。

按︰《綱目》書「漢護國節度使李守貞反」。「反」者,逆詞也。出師以援逆,是亦反而已。然書「次于延州」,「次」者,緩詞。何氏休曰︰「從義兵緩而後者功薄,從不義兵緩而後者惡淺。」是則𢑴殷之罪,可從末減,故不書「反」而書「次」,以原之。

冬十一月,上表自陳。

延州節度高允權素與𢑴殷不協,夏州兵雖退,允權以聞。𢑴殷上章自訴,紛然互訐,隱帝賜詔和解之。

乾祐二年春二月,以靜州𨽻定難軍,李𢑴殷上表謝。

𢑴殷見中原多故,有輕傲之志。藩鎭有叛者輙以兵陰助之,邀其重賂。朝廷知其事,亦以恩澤羈縻之。 史臣曰︰拓跋據銀、夏,是時漸以桀驁,遂成宋朝繼遷之亂。
按︰此定難軍屬有五州之始。

秋九月,賜兼中書令。

隱帝因河中平,命𢑴殷與兩浙節度吳越國王錢宏俶、湖南節度楚王馬希廣並加官。

周太祖廣順元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復封隴西郡王。

隴西本仁福舊封。是時周祖新立,復封荊南節度高保融爲渤海郡王,𢑴殷亦復舊爵,然𢑴殷未嘗表賀也。

夏五月,遣使附于北漢。

周祖殺湘陰公劉贇,夷夏胥怨,贇父鈞起兵太原,稱北漢。𢑴殷遣使奉表附之。
按︰夏州當五代之時,自開平訖顯德終始五十三年,暮楚朝秦,充然無復廉耻。然其表附北漢,則有可取焉。葢郭威篡奪漢祚,弑湘陰公,四方藩鎭靡然從之。於時北顧太原,危如一綫,𢑴殷獨以邊方慕義,力扶孱弱,是眞不以成敗利鈍之見存於中者也。

廣順二年冬十二月,北漢麟州刺史楊崇訓求援於夏州,不應。

初,麟州土豪楊信自爲刺史,受命於周。信卒,子崇訓嗣。司馬氏《通鑑考異》︰崇訓,或作「崇勲」,《世宗實錄》作「崇訓」,後避恭帝諱,改作「重訓」。同𢑴殷以州降北漢。至是,爲郡羌所圍,乃求救于夏州。𢑴殷不赴。

顯德元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加太師、侍中、兼中書令、同平章事李𢑴殷晉西平王。

周祖以疾祀圜丘,改元,大赦,內外職官並加恩。於是荊南高保融封南平王,𢑴殷亦封西平王。
按︰五代之際,篡亂相仍,豪傑蜂起,稱帝、稱王不可枚舉。後世史臣摭其遺事,特於紀、傳、表、志外,立爲世家,葢尊之也。李氏坐擁河西,自思恭至𢑴殷已傳六世。使其先妄自稱尊,誰得禁之?乃於朱梁始膺王號,後唐繼進朔方,迨周顯德改元,爵晉西平,遂得與吳越、荊南並列。夫律以《春秋》之義,李氏固未得爲純臣。然與五代諸世家較,不特遙遙華胄,足以推重當時,卽其服事中朝,保輯境內,歸往之謂王,當之庸有愧乎!故具官書封,以見有土、有爵、有世系,若列入世家,可謂名稱其實矣。

秋七月,加守太保。

世宗新卽位,覃慶諸侯,𢑴殷於是月辛巳,與南平王高保融並進秩。

周世宗顯德二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以兵塞府州路,旣而罷之。

夏州爲緣邊大鎭,李氏世秉節旄,素自貴重。元年五月,府州防禦使折德扆入朝。世宗置永安軍於府州,卽以德扆爲節度。折氏晚出,𢑴殷惡其職與己埒,以兵塞路,不許通詔使。世宗謀於宰相,對曰︰「夏州邊鎭,朝廷每加優恤;府州褊小,得失不繫輕重。且宜撫諭𢑴殷,庶全大體。」世宗曰︰「德扆數年來,盡力以拒劉氏,奈何一旦棄之!且夏州惟產羊、馬,百貨悉仰中國,我若絶之,何能爲!」乃遣供奉官齊藏珍賫詔責之。𢑴殷惶恐,撤兵謝罪。
按︰昔劉平謂「五代之末,中國多事,惟制西戎爲得之。中國未嘗遣一騎一卒遠屯塞上,但任土豪爲衆所伏者,封以州邑,征賦所入,足以贍兵養士,由是邊鄙安寧,表獻不絶」。今觀𢑴殷兵塞府州,世宗以一詔撤之,於兹言益信。

顯德四年冬十一月,李𢑴殷叛北漢,誘楊崇訓歸周。

𢑴殷計誘崇訓歸周,與永安節度折德扆上言︰「河東麟州刺史楊崇訓,屢被蕃部攻圍,乞歸。」世宗詔曰︰「據夏州節度使李𢑴殷奏,崇訓等拒命吾朝,被蕃部侵迫欲歸,備覩變通之意,特用宏納之仁,宜分析名銜申奏,加恩酬賞。」遂授崇訓本州防禦使、檢校太傅。
按︰𢑴殷旣事北漢,又復臣周,已屬守義不固,而又計致崇訓,乃情之無可原者,書「叛」、書「誘」,深罪之也。

秋七月,加太保。

益食邑六百戶,實封三百戶。

周恭帝顯德六年秋七月,定難軍節度使李𢑴殷加太傅。

史臣曰︰拓跋氏攷諸前史可見也。自赤辭納欵於貞觀,守寂立功於天寶;中和初,思恭以宥州舉義,秉節夏、綏。厥後子孫歴鎭五代,地逾千里,爵進西平,供賦不入公朝,巡屬惟其除授。葢夏雖未稱國,而自王其土久矣。
論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自古未有爲國守土,爲民惜命,而其後不昌者。試觀唐季,鵶軍赴難,肇啟後唐。負璽從行,遂開前蜀。射潮保境,吳越歴有百年。伏甲誅殘,南漢祚傳五主。積功食報,自古爲昭。拓跋自思恭舉義,思諫討李茂貞,思孝破王行瑜,有徵必至,無役不從。當是時,中原鼎沸,闡帝圖者,八姓十三君;郡邑瓜分,秉節旄者,九州數十主。閭閻多誅求之困,行間切鋒刃之憂。獨銀、夏、綏、宥、靜五州,兵不事戰征,民不睹金革,休養生息,幾及百年。西夏之昌,早基於此。而歐陽《五代史》,列南平高氏於《世家》,置西平賜姓於《雜傳》,例不盡符。故余書西夏事,自中和訖顯德,歴書其顚金末,以補《新史》之闕云。

西夏書事卷二終

 卷一 ↑返回頂部 卷三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