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漢演義/0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西漢演義
◀上一回 第二十八回 張子房燒絕棧道 下一回▶

  卻說樊噲等見棧道十分險惡,人人有思歸之意,各吶一聲喊,便要殺回關中來;漢王亦怒曰:「我奉懷王約,先入關者為王,誰想背了前約,聽范增好計,左遷我來到這等險峻去處!又著章邯等三人,阻塞東歸之路,縱使騰雲也出不去。不如從眾人之意,此時三秦尚未據守,正好殺上咸陽,與他拼個死活,倒是良策。」蕭何、張良、酈生下馬跪伏在地曰:「不可信眾人一時暴性,決誤了大事。漢中雖險,乃大王興王之地。況西南靜僻,隨大王招軍養士,霸王決不得知。待人馬強壯,兵勢嚴整,那時還定三秦,天下不難圖也。若今聽眾人之言,倒轉東向,霸王率三秦而西來,勢如壓卵,欲求再用為漢中王,不亦難乎?」漢王從其言,即令樊噲催趲人馬,向漢中來,前到金牛嶺,漢王曰:「如何為金牛嶺?」酈生曰:「昔蜀道無路往來,秦惠王要兼併六國,聞蜀中有五個力士,俱有神力,秦乃用生鐵鑄五個鐵牛,置於秦地,詐言鐵牛每日糞金五斗,秦國以此富強。蜀主聞知,遂以為為實,乃令五丁力士開山鑿路,通入秦國,盜竊鐵牛。五丁既開了山路,來到秦地,不想鐵牛俱是假設。遂伐蜀。」

  漢王正行之際,只見子房下馬近前奏曰:「臣良送陛下到此,欲辭回韓國。」漢王大驚曰:「先生一向與邦相從,深得教益,一時不相舍,今欲辭歸,使劉邦何所依附?」良曰:「臣辭陛下往東行,雖看故主,實與陛下去幹三件大事。」王曰:「那三件事?」良曰:「一者說霸王遷都彭城,留關中與陛下為建都之地;二者說諸侯反楚歸漢,且令霸王無西征之意;三者與陛下尋一個興劉滅楚定天下之大元帥。幹了這三件事,臣在咸陽與陛下相會。願陛下百事忍耐,不要急躁。漢中不過暫居,多則三年,少則一二年,管教陛下東歸。」漢王曰:「果如先生之言,劉邦雖受苦萬千,亦不敢埋怨,但先生所舉元帥,有何憑信?」良曰:「臣有角書一紙,內有臣手字,並與陛下平日密言之事,陛下須留用,不可失也。」漢王執良之手涕泣曰:「先生不可失信!如見大公,為我懇懇拜上,善加調攝,撫養老小,一日得東歸,尚有迎養之日,非是敢拋棄父母,只因霸王背約強暴,不得已赴漢中以圖苟免耳。」良曰:「謹遵王命。」又與蕭何相別,拉在無入去處,暗與定計道:「這股這般,如尋得破楚元帥來,丞相可用意舉薦。」何曰:「先生放心,憑你角書,已知其為大將,焉敢蔽賢誤國耶?」張良辭了漢王及眾將,帶領五個從人,復回舊路,往關中來不題。

  且說漢王大軍正行之間,只聽得後軍一齊叫苦不迭。漢王回頭看時,只見烈燄連天,濃煙遍野,隨處火焚三百里,相緣燎徹萬家村。漢王亦大叫曰:「此必是張良孺子放的人,燒絕棧道,使我不得東歸矣:卻不知又是何主意?」諸將士齊聲怨罵張良,各各放聲大哭曰:「我等生為關內人,死作漢中鬼,何日修起棧道?」眾人正嚷鬧間,又只見蕭何向前附王耳曰:「大王不可怨罵張良。臣昨日與張良相別時,曾說燒絕棧道,有四件利益:一者使霸王聞知燒絕棧道,料我主再無東歸之意,他亦無西顧之憂矣;二者使三秦高枕,不為嚴備;三者使隨來人安心在漢中,奉事大工,再無思歸之意;四者使諸侯無相攻擊,而盜我之兵也。有此四益,大王何故怨罵張良?」漢王聞說,大喜曰:「若非丞相之言,幾幾誤怪子房矣!」遂令三軍前進。

  一日,漢王到漢中,擇日即王位,安撫百姓,施仁佈德,治民以寬,漢民莫不悅服,此年五穀豐熟,家家快樂,處處笙歌,漢王甚喜。於是封蕭何為相國,曹參、樊噲、周勃、灌嬰等以下,各有封賞。招賢納士,積聚糧草,漢中不數月,道不拾遺,夜戶不扃,行人讓路,家給人足,國中大治。

  且說張良燒了棧道,來到鳳嶺,暫歇半日,過鳳州,出益門,將到寶雞,只見一支人馬,攔往來路,高叫曰:「子房公休走,亞父著我在此專等,誰想果從這裡來?」張良大驚,正要下馬詢問來歷,那馬上將軍便道:「子房公不要忙,我有話說。」不知說出甚話來?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西漢演義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