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百回詳注/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西遊記百回詳注
◀上一回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下一回▶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悟元子曰:上回已言善惡報應分明,而人之不可不為善也明矣。然善人不踐跡,亦不入於室,若欲脫苦惱、明生死、超凡世、入聖域,以為天人師,非大乘門戶不能。故此回由人道而及幽冥,自東土而上西天,以演無上至真之妙道也。

  “李翠蓮借屍還魂在皇宮亂嚷,不肯服藥,見了劉全,扯住叫丈夫。”此富貴不能淫,貪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夫妻還鄉,見舊家業兒女俱好,一家團圓,樂何如之。相良夫妻賣水齋僧布施,不肯受不明之財,其曰:“若受了這些金銀,就死的快了。”又曰;“就死也不敢受的。”是守死善道。輕富貴而重義氣者也。彼劉全夫妻、相良夫妻,可謂看破世事,在塵出塵,門如市而心如冰,不為世事所動矣。讀至此處,足令頑夫廉,懦夫有立志,可為世道人心之一助。在家者尚有如此之高節,而出家者當赧然愧死矣。

  玄奘不爱荣華,只喜修持寂滅,德行高隆,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亦可謂看破世事,足任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比一切皮相和尚高出一頭矣。然僅受唐王五彩織金袈裟、毘盧帽,塵世所貴之物,朝夕而服之被之,高台演教,混俗和光,是不過外貌之飭觀,有其名而無其實,其亦劉全、相良之同類。更何能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災,而超越人天哉?菩薩持佛賜錦襴袈裟、九環錫杖,讚美許多好處,方是為聖為賢之寶物,作佛成仙之拄杖。袈裟錫杖之妙義,前解已明,無庸再注。夫袈裟錫杖為道之體用,乃金丹有為無為之實理,是古今聖聖相傳之妙道,若非大賢大德之人承受不起,擔當不得,雖有萬兩黃金無處可買。故菩薩道:“他既有德行,貧僧情願送他,決不要錢。”古人云:“至人傳,匪人萬兩金不換”者此也。夫金丹大道,乃天下稀有之事,非同一切旁門謬妄,得其真者,雖凡夫俗子,立躋聖位。玄奘受佛衣錫杖,道之全體大用無不俱備,羅漢菩薩之職早已有分,自然威儀濟濟,瑞彩紛紛,較前之唐王所賜混俗和光之衣帽,不啻天淵之隔。古人所謂“附耳低言玄妙旨,提上蓬萊第一峰”正是此意。當斯時也,被眼有衣,執持有杖,從此下學上達,前程有望。倘只以悟為事,安於小乘,不圖實踐力行,以期上進,如無衣無杖者同,衣杖何貴乎?

  此玄奘正當臺上念經談篆宣卷之際,菩薩厲聲高叫道:“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教法麼?”又云:“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混俗和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夫開壇談經,乃空性中之小慧,以之度人為善則可,以之修道成聖則難。非若三藏妙典、成己成物、天人合發,能成金剛不壞之體,為佛子已上之事。蓋佛法三藏乃三家合一之妙道,正教外別傳之深旨。能修持者,度亡度鬼,超脫一切,出生死而逃輪迴,真實不妄,天下修行者聞此可以猛醒,不為小乘所惑矣。

  菩薩指出,佛法三藏,“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妙哉!仙翁已將先天下手之訣明明指示於人,不過借菩薩現身說法耳,而人自不知也。 “西天”者,真金之本鄉;“天竺國”,“天”為二人,“竺”為二個,乃真陰真陽相會之地;“雷”所以震動萬物而醒發,“音”而至於大,則震動之聲音,不知其聞於幾萬里;“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無聲無臭大道之歸結處。三豐云:“須知得內外的陰陽,同類的是何物件?必須要依世間法,而修出世間。‘順為凡,逆為仙’一句兒超了千千萬。”蓋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見,中藏先天之氣,生天生地生人,為仙佛之源頭,天地之根本。是即大西天真金之處,天竺國陰陽之鄉,大雷音正覺之旨,佛如來圓成之地。真經在此!丹頭在此!欲解百冤之結,悄無妄之災,捨此將誰與歸?正所謂只此一乘法,餘二皆非真也。

  噫!前受袈裟錫杖,已付玄奘佛法矣,何以又叫在西天取佛法?蓋前之受衣杖,是頓悟之學;今之取佛法,是實踐之功。菩薩在空中現身,落下簡貼,叫西方取經,求正果金身,蓋示其知之尤貴於行之也。噫!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玄奘直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正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唐王送紫金缽孟,又賜號三藏,是明示人以金丹大道,即我佛三藏真經,教外別傳之真衣缽也。

  “寧戀本鄉一撮土,莫愛他鄉萬兩金”,歸根復命,返本還元,在是矣。此“玄奘秉誠建大會,觀音顯像化金蟬”之秘諦。秉誠者,至善之所在,無為之功,然不先有為,而不能大會;顯像者,明德之所寄,有為之事,若不歸無為,而亦非大會。惟於玄奘處而觀音,於顯像處而秉誠,則化金蟬而大會矣。上句“玄奘秉誠建大會”,以無為入有為;下句“觀音顯像化金蟬”,以有為化無為。有為無為合而一之,有無不立,方是大而化之;不會而會,會而不會,會之大,化之神,不神之神,入於至神,無上至真之妙道也。

  詩曰:存誠去妄法雖良,究竟難逃生死鄉。何若金丹微妙訣,超凡入聖了無常。

 上一回 ↑返回頂部 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