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訥齋集 (梁誠之)/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墨蹟 訥齋集

作者:李福源
1791年

臣甞與聞寶鑑次輯。得以徧觀國朝名臣奏議。惟訥齋梁文襄公誠之所奏最多。盖公歷事六朝。屢掌館閣。以淹貫之學。有懇款之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宜其巾衍之藏。不勝紀載。而今觀斯集。一何尠也。慕齋金公撰公碑銘曰。奏議十卷。乖厓之序。亦曰八卷。而見存者僅爲十數道。豈後昆寢微。間仍兵燹。散佚而莫之收耶。然卽其見存十數道。而包羅者廣。援据者詳。如建大廈。雖未弛繩墨斤斧。而木石已具。間架略定。且其爲文。指事直陳。明白坦易。絶無雕繢鉤棘之習。盛世文風。可以想見。而公之學識經綸。亦可以甞一臠知全鼎也。聖后右文。東方名碩之隻字片語。皆經乙覽。而於公遺稿。特命鋟梓。寵以幷卷之文者。盖將黜浮華。貴實用。而設閣之議。有契淵衷。行其言而思其人也。公之獻議。在於初罷集賢之餘。旣蒙聖祖關可。而未之遑焉。廼於數百年之後。際會昌運。閣制官名。煥然一新。義例之推廣。節目之賁餙。又多公所未及言。而輒敎曰。斯乃文襄之功。聖人樂成美之德。臣實欽仰。而公之曠世遭遇。何其盛也。漢之魏相。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賈誼董仲舒等所言。多奏請弛行。今之世無魏相。而斷自聖心擧而行之。又推其功。重其文。使斷爛之餘。被雲漢之光。以公而視漢數子。尤榮矣。臣於設閣之初。猥得廁名。而寥寥十六年。無一言仰贊聲明。愧文襄多矣。承命書跋。不覺汗顏云。

原任奎章閣提學。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行判中樞府事臣李福源。奉敎謹跋。